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2014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2014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二者的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

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两个方面: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3、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1)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注意!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

2、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3、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4、了解物质世界是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5、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属性:客观性和普遍性。

(3)规律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4)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6、理解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2、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本质)

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理解意识的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注: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意识在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运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依据:物质决定意识。

(3)要求:①不断解放思想,与时惧进;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

作为的思想。

(4)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了解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

3、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理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属性:客观性(最基本)、具体性、有条件性。

5、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运用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人们的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了解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了解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之间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3、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

(1)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辨证关系:整体和部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2)指导意义: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全局,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理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3、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2)量变含义: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含义: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3)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4)指导意义:①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理解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看问题。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同一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

同一性以对立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了解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地位:承认的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4、了解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自己的矛盾。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连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在一定场合,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3)地位: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6、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主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辩证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抓主要矛盾的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

7、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矛盾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次要方面:在事物矛盾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2)两者关系: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抓矛盾主要方面的关键词:主流、反义词中的一方为主。

8、运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辨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2)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重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4)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9、运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意义:①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2)实质:扬弃。

2、运用坚持辨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1)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3)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民族进步的灵魂。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实践观点。

2、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1)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1、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1)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索取)。

(2)评价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了解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4、运用实现人生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①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

②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

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a.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b.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

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 ◇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 (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 (3)用史实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4)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 (2)通过对哲学概念、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 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 (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 二、【重点、难点】: 1、哲学与爱智之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三、【教学方法】: (1)运用比较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 (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 (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教学方法】: (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背要点

《生活与哲学》重点哲理(必背) 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把握、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要求我们在尊重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精神,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4)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要立足实践,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有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认识过程原理及方法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将认识向前推移。 (6)真理原理及方法论: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 (7)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2、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①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②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1)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①联系具有普遍性(3句)、客观性(2句)、多样性,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及方法

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必修4《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6、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8、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 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局限性——这些观点是一种可贵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 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气)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 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 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 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9、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我、吾、人、心、感觉、感知、知觉) 客观唯心(上帝、神、理、理性、绝对精神)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1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2014年经济生活最新题(含答案解析)直接用2

高三政治小题卷(精选2)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于本周周末完成该小题,本于周日前向课代表索要答案自行订正。 1.2014年智能无线路由器火了!百度、360、盛大、腾讯等巨头“按耐不住”了,看中了智能无线路由器广大的市场,加入了与老牌商家的竞争,纷纷开发功能更多、质量更好的无线路由器。厂家的举措是因为() A.优质优价,商品质量决定商品价格 B.提高商品质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C.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D.提高技术,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2.2013年某企业的生产水平与全行业平均水平一致,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20元,产量为10万件。2014年该企业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00元,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1150万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A.20%,25% B.15% ,20% C.20%,15% D.10%,20% 3.2013年10月12日,发改委发布《关于提高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决定从明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4年生产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国标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到118元,比2013年提高6元。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A.粮食价格是由国家规定的 B.价格变动能调节生产规模 C.我国的粮食生产供不应求 D.价格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 4.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 ①提高居民消费质量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③增强居民消费能力④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从神舟飞天到蛟龙潜海,从青藏铁路到高铁的“中国速度”,从“西气东输”到“西电东送”无一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标志,无一不是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集中体现。对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 ①对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就全国而言,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④国有经济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人们把我国实施“菜篮子”工程的成功经验概括为:要想填满“菜篮子”,必须搞好“菜园子”和“菜摊子”。这说明() A.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 B.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决定 C.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 D.生产、交换、消费是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的环 7.央企为我国GDP贡献率是30%,大多是能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国防等一些领域的国有企业。可见,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下列对国有经济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有经济是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③就全而言,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014年《经济生活》教材修订表格

《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人教社2014年版)教科书修订一览表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人教社2014年版)教科书修订一览表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序号页码位置修订 方式 修订内容 旧新 1 P4 第一个 材料框 增加两 段材料 人们购买这些商品,是因为它们有用,能满足人 们的某种需要。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 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生产这些商品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 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就是商品的价值。 2 修改 设问 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 什么共同特征? 你能够从上述材料中 归纳出商品的基本属 性吗? 3 删除 设问 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4 第一段修改 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 品,就是商品。 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 产品,就成为商品。 5 增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6 修改从“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处另起一段。 7 P5 第一个 材料框 全部 删除 略 8 P10 最后 一段 修改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 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 展,对世界金融的稳 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9 P12 最后 一段 修改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 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 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虽然商品价格的变动 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但商品价格最终是由 其价值决定的。 10 P19 第一段修改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 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 人来说 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 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 人来说 11 P20 第三个 材料框 删除MP3 12 P22 第一段修改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 化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 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 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程纲要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课程类型:必修4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生活与哲学》 授课时间:43课时 设计:郑州市第七中学高三年级政治备课组 授课对象:高三年级 课程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你将能: 1、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 2、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内容与安排 [课时1]始业教育: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 内容标准: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 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课时2]第一课:生活处处有哲学。 [课时3]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课时4] 课后跟进练习及课时作业的处理。 [课时5]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时6]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课时7] 课后跟进练习及课时作业的处理。

[课时8]第三课: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课时9]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课时11] 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12] 单元检测及讲评。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 ◆内容标准: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 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解析客 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 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列举现实生 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 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 进。 [课时13]第四课:世界的物质性。 [课时14]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课时15] 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16]第五课:意识的本质 [课时17] 意识的作用。 [课时18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19] 第六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时20]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时21] 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22] 单元检测及讲评。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内容标准: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 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

2014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经济生活)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选择题分类汇编(经济生活) 1、(四川卷)201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64%,改变了了人民币近九年来单边升值 的状况。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较强。在此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能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企业对进口大豆需求变动的是 A B C D 2、(四川卷)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 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力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得的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四川卷)2014年4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终止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 运有限公司股票(*ST长油)交易资格。这意味着已连续四年亏损的*ST长油终于退出股票市场,持有该股票的股民也因此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失。*ST长油退市事件的警示是 ①上市公司应努力改善治理结构,着力提高资本使用效益 ②上市公司应不断调整资本结构,尽力降低股市融资水平 ③投资者应保持理性,越是经营不善的公司投资风险越大 ④投资者应承受风险,风险越大的公司其投资收益率越高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4、(四川卷)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 位和个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李先生交纳1200元个人所得税——李先生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②某连锁店交纳8500元营业税——该商店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③张女士购买一套680元(含消费税)的化妆品——张女士是负税人但不是纳税人 ④某公司购买一台66000(含增值税)的机床——该公司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山东卷)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 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同步富裕 B.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D.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6. (山东卷)表1所示为2005年和2012年部分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根据表中数据,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与2005年相比,2012年 表1 单位:1美元合本币数 A.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 B.英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成本增加 C.英镑相对于美元升值 D.中国商品出口美国更具价格优势 7. (山东卷)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推出了对电、水、气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实行阶梯价格制度的改革方案,将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量划分为不同档次,各档用量价格实行超额累进加价。政府推行阶梯价格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的关系如何?(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什么是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世界上不

2014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 1.2013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60.3%,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高于投资。要想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分配环节应该: ①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②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④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张红从某高校毕业以后,应聘到一国有企业上班,月薪2000元。后来,张红从该国有企业辞职后,自己筹资开了一家水果超市,自己从事水果经营,月收入可达到3000元。在这期间,张红用赚来的钱购买了某基金公司的基金,获利5000元。张红获得收入的分配方式分别属于() A.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B.按劳分配、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C.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按劳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3.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各地“两会”的共识。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国家就必须() ①确立按劳分配,提供制度保障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④提高保障水平,让百姓安居乐业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4.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首次独立成章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大幕拉起。下列有利于“把财富蛋糕更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的举措是() ①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②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③建立合理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④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就越大。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洛伦茨曲线弧度变小的是() A.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 发展 B.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C.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范围 D.反对平均主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6.2013年4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宣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第一单元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醒: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问),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提醒: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源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哲学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既承认是物质决定意识,又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主观的。(提醒: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15. 征服、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提醒: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16. 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提醒: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静止就是绝对不动。(提醒: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21.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2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2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规律。) 24.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5.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哲学的产生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二、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 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世界观(看法想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做法)体现世界观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的分类 2.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个性、个别、具体) ②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可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易错句:哲学是科学的时间观和方法论(×)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 (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 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 (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①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②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基本形态 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基本形态 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整理

必修4《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6、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8、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局限性——这些观点是一种可贵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气)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2013—2014学年《经济生活》期末试卷

2013—2014学年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7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栏中) 1.初冬临近的时候,各大商场都开始进行秋装打折促销。小张在商场购买了一件打折夹克,原标价为人民币380元,实际支付28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 2.小张在淘宝网上购买了一个u盘,并通过支付宝支付了50元。这次网购过程中的货币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③只是观念上的货币④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10北京)右图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①2002年至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争力了 ②2002至2004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 ③2008至2009年,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 ④2008至2009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09广东)右图(人民币元/100美元)表明 ①A点到B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②B点到C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③A点到B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④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根据上表,从B到C这一变化对我国居民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A.扩大出口B.降低出境旅游的成本C.缓解就业压力D.增加外汇6.(09北京)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高达1.95万亿美元。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外汇安全构成威胁,这种威胁可能来自于 ①中国之间贸易额下降②美国超额发行货币 ③美国对中国投资减少④美国国债价格下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10广东)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08山东)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框架图

《生活与哲学》总论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美 生活处处有哲学 好 生 活 的 向 导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生 活 智 慧 与 时 代 百哲学的基本问题 精 舸 神争 流 的 思 想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 哲学的本义 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的作用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何者为第一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是什么 可知论 有无同一性 不可知论 与生活的关系 为什么 对哲学的影响 根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基本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 辩 证 唯 物 论 世界的 物质性 探 究 世 界 的 本 认识运动 质 把握规律 意识的 本质 把 握 思 维 的 奥 妙 意识的 作用 自然界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具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物质性物质的含义 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社会物质生活基本要素的客观性 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依赖于物质 运动是物质固 运动的含义 有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含义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展的产物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的一系列 反射活动实现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能够能动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的改造世界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 辩实践的含义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 证人的认识实践及其特点 唯社会历史性 从何而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主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义 在实践中追求真理是客观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 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识 论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 1认识具有上升性

高中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全书知识点填空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 1.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的学问。世界观和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决定,体现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总之,哲学是和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 和最。 联系:哲学是对、和知识的和。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 和 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 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 二是的问题,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

唯物主义认为,,先有后 有,。 6.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依赖 于,。 7.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一标准是对问题的不同回答。 凡认为,就是唯物主义。 凡认为,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和两大阵营。 8.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是。 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是、、。 直接理论来源是,批判地吸取了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 9、了解哲学和时代的关系 任何哲学都是的构成部分,是 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 上,把握了。总结和概括了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还体现在 10.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是。 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是、、。 直接理论来源是,批判地吸取了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 1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和。 12、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 有机结合。 它把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 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在于它正确反映了,它的全部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在于它 是,是无产阶级的。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梳理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整理 1.哲学的来源和作用 (1)来源:①产生于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作用:①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 (1)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4.哲学的内涵和基本问题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各种哲学由此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肯定与否回答,形成了可知 论和不可知论。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1)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包括古代朴素、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2)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包括: ①主观唯心主义:个人的主观精神,如个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②客观唯心主义:众人的共同(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7.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①哲学是社会和时代的政治和经济在精神的反映;②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①哲学批判旧制度和旧思想,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