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油藏工程》综合复习资料(1)

《油藏工程》综合复习资料(1)

《油藏工程》综合复习资料(1)
《油藏工程》综合复习资料(1)

《油藏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自然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下,在油藏中驱油能量一般有:、、

、和。

2、开发调整的主要类型有、、、和。

3、油藏动态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和三个阶段。

4、层系组合与井网部署是相互依存的,但两者各有侧重。层系划分主要解决;井网部署则主要解决。

5、采用边缘注水方式时,注水井排一般与平行,能够受到注水井排有效影响的生产井排数一般不多于。

6、产量递减的快慢取决于和两个参数的大小。

7、在双重介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的两条直线斜率的关系是,两直线间的纵向截距差反映的大小。

8、动态分析方法计算的地质储量一般______(>、=或<)容积法确定的地质储量,因为它一般指_____________储量。

9、在底水锥进中,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的和。

10、油藏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和。

11、列举三种以三角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和。

12、在应用渗流阻力法进行反七点面积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时,见水前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个渗流阻力区;见水后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个渗流阻力区。

13、在递减指数相同的情况下,初始递减率越大,则产量递减越____,在初始递减率相同的情况下,递减指数越大,则产量的递减速度越____。

14、直线封闭断层附近一口生产井,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两条直线,其中第二条直线的斜率是第一条直线斜率的倍。

15、油气藏储量分为、和三级。

16、列举三种以正方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和。

17、注水方式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

1、单储系数

2、面积注水

3、含水上升率

4、驱动指数

5、流动系数

6、采收率

7、井网密度

8、采油速度

9、注水方式

10、递减率

11、基础井网

三、简答题

1、简答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

2、简答切割注水方式的使用条件

3、写出甲型水驱曲线和乙型水驱曲线,并简述其主要作用

4、分析底水油藏临界产量的影响因素

5、简述弹塑性油藏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6、简述油田进行开发试验的基本内容。

7、简答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渗流的压力动态特征。

8、简答溶解气驱方式油藏的形成条件及开采特征。

9、解释常规试井分析中,早期、晚期压力数据偏离直线段的原因。

10、简述周期注水改善水驱油效果的基本原理。

四、综合题

1、画出反九点井网和五点井网的示意图,写出其各自的油水井数比,并说明两种井网形式如何转换。

2、已知考虑气顶、边水情况下综合形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如下:

()()

(1)()()1+?+?+=?+?+++Δ?p o p p s g p e i g gi T Ti Ti Ti f w wc gi wc

N B N R R B W W W N B B m B B mB B C C S P B S 根据以上综合方程,简化弹性驱动和弹性水压驱动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要求:1)写出该驱替方式的简化条件;2)写出简化后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3、产量指数递减的表达式为t D e Q Q 00?=,最小极限产量为lim Q ,试推导递减期内的最大可采储量。

4、利用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弹性驱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5、推导利用压降资料确定均质油藏中井到一条封闭直线断层的距离公式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

能、气顶气的膨胀能和重力能。

2、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和采油工艺调整。

3、历史拟合、动态预测、校正和完善。

4、纵向非均质性问题、平面非均质性问题。

5、油水边界、3。

6、递减率、递减指数。

7、平行、弹性储容比。

8、<、动用。

9、势梯度、垂向渗透率。

10、弹性驱动、溶解气驱、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

11、反七点(歪四点)、七点系统、交错排状系统。

12、三、二、

13、快、慢。

14、2。

15、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

16、五点法、九点法、歪七点法。

17、边缘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

二、名词解释

1、单储系数:单位面积单位厚度油藏中的储量。

2、面积注水:是指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进

行注水和采油的系统。

3、含水上升率:单位时间内含水率上升的值或采出单位地质油藏含水率上升的值。

4、驱动指数:油藏中某一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5、流动系数:为地层渗透率乘以有效厚度,除以流体粘度。

6、采收率:油田报废时的累积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7、井网密度:单位面积油藏上的井数或单井控制的油藏面积。

8、采油速度: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9、注水方式: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及注水井与生产井的排列关系

10、递减率:单位时间内产量的递减分数。

11、基础井网: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

一套正式井网。

三、简答题

1、答:

划分开发层系的主要意义有:(1)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2)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的基础;(3)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进行层系划分;(4)油田高效高速开发要求层系划分。

2、答:

切割注水方式适用于油层大面积稳定分布,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在切割区内,注水井排与生产井排间要有较好的连通性;油层渗透率较高,具有较高的流动系数。

3、答:

甲型水驱曲线:22lg()p p

W C A B N +=+乙型水驱曲线:1111lg lg p WOR A B N WOR A R

β=+=+或主要作用:1)动态预测2)确定可采储量(N pmax )和采收率3)判断开发效果、增产措施效果等。

4、答:

底水油藏中影响临界产量的主要因素有:(1)地层中含油部分的高度;(2)油水的密度及由此形成的密度差;(3)油藏岩石在径向上合垂线上的渗透率;(4)原油的体积系数;(5)原油和地层水的粘度。

5、答:

对于弹塑性驱动方式下的深层油藏的开发,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1)油层压力保持在原始油层压力水平上,或者保持在不使油层渗透率明显下降的一定水平上。

(2)制定合理的生产压差。

(3)试油应该在较小压差下进行。

(4)合理的井底压力能保护套管不受挤坏。

6、答:

油田开发试验的主要内容有:(1)油田各种天然能量试验;(2)井网试验;(3)提高采收率研究;(4)各种增产措施及方法试验。

7、答:

油井开井后,由于裂缝渗透率较大,流体率先从裂缝流出,裂缝中的压力降低,此时基岩中的基本保持不变;生产一段时间后,当裂缝中的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基岩开始向裂缝进行窜流,基岩的压力也开始减低;生产较大时间后,基岩和裂缝达到动态平衡,流体由基岩流入裂缝,再由裂缝流入井筒,基岩和裂缝的压力同时下降。

8、答:

形成溶解气驱的油藏应为无边水、底水或注入水,无气顶、或有边水单很不活跃,油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

其基本的开采特征科分为四个阶段:

Ⅰ—弹性开采阶段

P↓、Q↓,但P>P b ,R p 不变

Ⅱ—P 稍低于P b

溶解气开始分离,但没有达到可流动

状态,滞留在孔隙中,Rp

气相连续可流动,且阻力小,气量急

剧上升;油粘度增加,产量下降迅速,

R p ↑↑

Ⅳ—P 降至较低水平。

9、答:

早期:主要受表皮效应(井底污染)、井筒储存(续流)的影响

晚期:主要受边界性质和形状、临近油水井的干扰。

另外测试仪器不准也可能造成偏离直线段。

10、答:

周期注水就是周期性的改变注入量和采出量。在地层中造成不稳定的压力场,使流体在

地层中不断的重新分布,从而使注入水在层间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层间渗流,促进毛管力吸渗作用,增大注入水波及系数及洗油效率,提高采收率。

四、综合题

1、

答:

五点法井网反九点法井网九点到五点的转换

“正”五点注采井数比1:1“正”九点注采井数比1:3

把”反”九点井网变为五点井网:将”反”九点井网的角井转注即可。

注:

2、答:

1)其简化条件为:无注水,有边底水,无气顶,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即

0,,0

p s si i

m R R R W

====。

2)简化后的物质平衡方程式为:

()

p o e p

oi t

N B W W

N

B C P

??

=

Δ

3、答:

递减期内的可采储量可以表达为:

000

D t

t D t

p

Q Q e

N Q e

D

?

?

?

==

当产量达到最小最小极限产量

lim

Q时:

0lim

max

p

Q Q

N

D

?

=

因此,递减期内的最大可采储量为0lim

Q Q

D

?

4、答:

油藏亏空体积为:

o

P

B

N

总的弹性膨胀量为:P

C

NB

t

oi

Δ

故:P

C

NB

B

N

t

oi

o

P

Δ

=

即:

P

C

B

B

N

N

t

oi

o

P

Δ

=

5、答:

(1)首先镜像映射,成为无断层作用下的2口生产井

(2)井到边界的直线距离为a,当对油井进行压降测试时,其井底压力可由镜像映射和叠加原理求得:

井A1单独生产产生的压降:

生产井

注水井

07.0([1021.9)(241t

r Ei kh B q t p p p w wf i ημ?×=?=Δ?-井A2单独生产产生的压降:

)](2d)07.0([1021.9)(2

42t

Ei kh B q t p p p wf i ημ?×=?=Δ?-)])2(07.0()07.0([1021.9)(-p p p 2

2421t

d Ei t r Ei kh B q t p p w wf i ηημ?+?×==Δ+Δ=Δ?-)])2(07.0(07.0([1021.9)(2

24t

d Ei t r Ei kh B q p t p w i wf ηημ?+?×+=?生产早期由于t 比较小

2233085.8lg 3085.8lg 10121.2)(w

i w i wf r t m p r t kh B q p t p ηημ?=×?=?随着测试的进行,t 增大到一定数值后,A2井压力波已扩散到断层边界,此时:d

r t m p d r t m p t p w i w i wf 23085.8lg 2)23085.8lg()(2ηη?=?=在交点处:d r t m p r t m p w x i w x i 20853.8lg 20853.8lg

2ηη?=?即:t x

C kt d μφ422.1=

油藏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油藏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自然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下,在油藏中驱油能量一般有: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气顶气的膨胀能和重力能 2、开发调整的主要类型有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和采油工艺调整。 3、油藏动态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历史拟合、动态预测、校正和完善三个阶段。 4、层系组合与井网部署是相互依存的,但两者各有侧重。层系划分主要解决纵向非均质性问题;井网部署则主要解决平面非均质性问题。 5、采用边缘注水方式时,注水井排一般与油水边界平行,能够受到注水井排有效影响的生产井排数一般不多于 3 。 6、产量递减的快慢取决于递减率、递减指数两个参数的大小。 7、在双重介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的两条直线斜率的关系是平行,两直线间的纵向截距差反映弹性储容比的大小。 8、动态分析方法计算的地质储量一般__<_(>、=或<)容积法确定的地质储量,因为它一般指__动用_储量。 9、在底水锥进中,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的势梯度、垂向渗透率。 10、油藏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弹性驱动、溶解气驱、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 11、列举三种以三角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反七点(歪四点)、七点系统、交错排状系统 12、在应用渗流阻力法进行反七点面积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时,见水前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三个渗流阻力区;见水后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二个渗流阻力区。 13、在递减指数相同的情况下,初始递减率越大,则产量递减越__快 _,在初始递减率相同的情况下,递减指数越大,则产量的递减速度越慢 _。 14、直线封闭断层附近一口生产井,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两条直线,其中第二条直线的斜率是第一条直线斜率的2 倍。 15、油气藏储量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三级。 16、列举三种以正方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五点法、九点法、歪七点法。 17、注水方式分为边缘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 二、名词解释 1、单储系数:单位面积单位厚度油藏中的储量。 2、面积注水:是指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进 行注水和采油的系统。 3、含水上升率:单位时间内含水率上升的值或采出单位地质油藏含水率上升的值。 4、驱动指数:油藏中某一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5、流动系数:为地层渗透率乘以有效厚度,除以流体粘度。 6、采收率:油田报废时的累积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7、井网密度:单位面积油藏上的井数或单井控制的油藏面积。 8、采油速度: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9、注水方式: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及注水井与生产井的排列关系 10、递减率:单位时间内产量的递减分数。 11、基础井网: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井网。

航概复习知识要点

航空航天概论要点 第一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 1.1 航空航天基本概念 航空: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运动。航空按其使用方向有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之分。军用航空泛指用于军事目的的一切航空活动,主要包括作战、侦察、运输、警戒、训练和联络救生等。民用航空泛指利用各类航空器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非军事性飞行活动。民用航空分为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两大类。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者宇宙航行。航天实际上又有军用和民用之分。 1.2 飞行器的分类、构成与功用 在地球大气层内、外飞行的器械称为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 1.3 航空航天发展概况 1783年6月5日,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用麻布制成的热气球完成了成功的升空表演。

1852年,法国人H.吉法尔在气球上安装了一台功率约为2237W的蒸汽机,用来带动一个三叶螺旋桨,使其成为第一个可以操纵的气球,这就是最早的飞艇。 1903年12月17日,弟弟奥维尔·莱特,驾驶“飞行者”1号进行了试飞,当天共飞行了4次,其中最长的一次在接近1min的时间里飞行了260m的距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持续而有控制的动力飞行。 1947年10月14日,美国X-1研究机,首次突破了“声障”。 火箭之父:俄国的K.齐奥尔科夫斯基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苏联的领土上成功发射。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把两名航天员N.阿姆斯特朗和A.奥尔德林送上了月球表面。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发射升空不久即爆炸,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 2003年美国当地时间2月1日,载有7名航天员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结束任务返回地球,在着陆前16分钟发生意外,航天飞机解体坠毁,机上航天员全部罹难。 1.4 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 新中国自行设计并研制成功的第一架飞机是歼教1。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并投入成批生产和大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飞机是初教6。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是歼5型飞机,是一种高亚声速歼击机。 歼6飞机是我国第一代超声速战斗机,可达1.4倍声速。 我国第二代超声速战斗机包括歼7和歼8系列。 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军用航空工业进入了一个自行研究、自行设计

分离工程

《分离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分离过程是将混合物分成 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 2、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写上字母即可)超滤属于 、 过程;沉降属于 ;共沸精馏属于 、 过程。(A. 平衡分离 B. 传质分离 C. 机械分离 D. 速率分离) 3、膜分离的推动力可以是 、 或 。 4、宽沸程混合物闪蒸的热衡算更主要地取决于 ,因此将热衡算放在 循环中。 5、相平衡状态下,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自由焓处于 ;从动力学来看,相间 。 6、化学工业中最常使用的结晶技术是 和 。 7、MESH 方程分别指 ; ; ; 。在BP 法中用M 、E 方程求解 。 8、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时,活度系数法计算相平衡常数的简化形式是 。 9、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 10、相平衡指的是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 而 的状态。 二、单项选择题 1、气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 A. 相对挥发度 B. 分配系数 C. 相对选择性 D. 回收率 2、根据图中恒浓区(阴影部分)的位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NK 为分配组分,LNK 为非分配组分; B. HNK 为非分配组分,LNK 为分配组分; C. HNK 为分配组分,LNK 为分配组分; D. HNK 为非分配组分,LNK 为非分配组分; 3、公式V i L i i f f K / 适用于下面哪种情况?( ) A.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理想溶液; B.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C.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D.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N表示() 4、在设计变量中,e a A.装置设计变量数 B. 单元固定设计变量数 C.单元可调设计变量数 D. 装置固定设计变量数 5、HNK表示() A.分配组分 B.重关键组分 C. 重非关键组分 D. 轻非关键组分 6、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A. 相对挥发度 B. 分配系数 C. 相对选择性 D. 回收率 7、分离丙酮-甲醇的共沸物,加入下面哪种物质可使的丙酮成为轻组分?() A. 水 B. 乙酸甲酯 C. 正己烷 D. 乙醚 8、图Ⅰ中的汽相浓度变化曲线,描述的是图Ⅱ中的哪个区域?() A. 属于1区 B. 属于3区 C. 属于4区 D. 属于6区 三、判断题 1、在共沸精馏中,共沸剂的加入量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必须根据物料平衡严格控制。( ) 2、物理吸收过程的吸收热,对理想溶液来说就等于溶解热。( ) 3、在用焓做换热器热量衡算时。不同组分焓值的基准态可以不相同。( ) 4、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塔内会出现恒浓区,同样在最少理论板下操作塔内也会出现恒浓区。( ) 5、对于萃取精馏塔,在溶剂回收段,原溶液中各个组分的分离作用仍很大。( ) 6、所谓最低共沸物,是指共沸物的沸点温度比构成共沸物中任一组分的沸点温度都低。( ) 四、名词解释 1、分离媒介: 2、萃取精馏 五、简答题 1、如何核实闪蒸问题?(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画出萃取精馏的流程简图,指出萃取剂的加入位置,并说明原因? 3、请将萃取精馏与共沸精馏相比较,说明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考试试卷B

试卷编号: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9分) 1.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回收生物产品分离过程原理与方法。 2.双水相萃取:某些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超过一定浓度后可形成两相, 并且在两相中水分均占很大比例,即形成双水相系统(two aqueous phase system)。 利用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可形成双水相的性质,Albertsson于50年代 后期开发了双水相萃取法(two aqueous phase extraction),又称双水相分配法(two aqueous phase partitioning)。 3.电渗:在电场作用下,带电颗粒在溶液中的运动。 二、辨别正误题并改正,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30分) 1.壳聚糖能应用于发酵液的澄清处理是由于架桥作用。错(不确定) 2.目前国内工业上发酵生产的发酵液是复杂的牛顿性流体,滤饼具有可压缩性。错 3.盐析仅与蛋白质溶液PH和温度有关,常用于蛋白质的纯化。错 4.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可用于热敏性生物物质的分离。 对 5.膜分离时,当截留率δ=1时,表示溶质能自由透过膜。错 6.生产味精时,过饱和度仅对晶体生长有贡献。对 7.阴离子纤维素类离子交换剂能用于酸性青霉素的提取。对 8.卡那霉素晶体的生产可以采用添加一定浓度的甲醇来沉淀浓缩液中的卡那霉 素。 9.凝胶电泳和凝胶过滤的机理是一样的。错 10.PEG-硫酸钠水溶液能用于淀粉酶的提取。对 11.乙醇能沉淀蛋白质是由于降低了水化程度和盐析效应的结果。对 12.冷冻干燥一般在-20℃—-30℃下进行,干燥过程中可以加入甘油、蔗糖等作为保 护剂。对 13.反相层析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都含有高极性基团,可用来分离生物物质。错 14.大网格吸附剂由于在制备时加入致孔剂而具有大孔径、高交联度,高比表面积 的特点。错(不确定) 15.PEG沉淀蛋白质是基于体积不相容性。错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对于反胶束萃取蛋白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在有机相中,蛋白质被萃取进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极性核里 B 加入助溶剂,可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萃取带正电荷的蛋白质 C 表面活性剂浓度越高越好 D 增大溶液离子强度,双电层变薄,可提高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能力 2.能进行海水脱盐的是:C A 超滤 B 微滤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油藏工程》主观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试 《油藏工程》 学习中心:西安学习中心姓名:申世洲学号: 133096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 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题型: 简答题3题,每题20分,共60分;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二、题目 1.简答题。请解释采出程度、递减率、注水方式、驱动指数、地质储量等名词的意思(10分) 答:①采出程度:某一时间段内的累积产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②递减率:油、气田开发一定时间后,产量将按照一定的规律递减,递减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的百分数。 ③注水方式:注水方式即是注采系统,其指注水井在油藏所处的部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 ④驱动指数:某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⑤地质储量:油藏未开发前油藏孔隙体积中所含油气的总和。 简述油田勘探开发的过程一般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以及常见的注水方式?(10分)(提示:参考课件第一章第一节和第四节) 答:①.油田勘探开发的过程一般划分预探,详探和全面开发三个阶

段。 ②.常见的注水方式有边缘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三种方式。 2.简答题。试写出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基本关系式(10分),并简述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10分)。(提示:参考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答:①. 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基本关系式 甲型水驱特征曲线基本关系式:lg(W P +C)=A+BN P 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基本关系式:lg(WOR)=A+BN P ②.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 动态预测,预测累油、累水和水油比等; 2) 采收率标定,当含水率(水油比)为极限值时可计算N P ,从而计算最终采收率; 3) 判断措施效果,当水驱曲线变平缓时效果好,变陡时效果差。 2. 简答题。油田开发调整的主要方式有哪些?(10分)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主要有哪些?(10分)(提示:参考课件第一章第七节及第二章第五节) 答:①.油田开发调整的主要方式有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和开采工艺调整。 ②.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主要有周期注水、改变液流方向、强化注采系统和变化井网、提液、补充点状和完善排状注水、调配堵水等。 4.案例分析题。某油田地质储量为N ,开发到T 0时刻,累计生产原油N P0,产量为Q 0,此时油田产量开始以初始递减率为D 0的指数递减规律递减,到T 1时刻产量递减到0.5Q 0,此后又按调和递减规律递减,求到T 2时刻油田的产量(10分)和采出程度(10分)(提示:参考课件第四章第三节) 答:T1时刻的累油量:0 000000125.0D Q D Q Q D Q Q N P =-=-=

分离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分离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 超滤属于 、 过程;沉降属于 ;共沸精馏属于 、 过程。 A. 平衡分离 B. 传质分离 C. 机械分离 D. 速率分离 2. 膜分离的推动力可以是 、 或 。 3. 相平衡状态下,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自由焓处于 ;从动力学来看,相间 。 4. 宽沸程混合物闪蒸的热衡算更主要地取决于 ,因此将热衡算放在 循环中。 5. 推导Underwood 公式所用假设是:1) ;2) 。 6. 根据右图中恒浓区(阴影部分)的位置, HNK 为 ,LNK 为 。 7.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时, 活度系数法计算相平衡常数的简化形式是 。 8. 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 9. 化学工业中最常使用的结晶技术是 和 。 10. MESH 方程分别指 ; ; ; 。 11.分离过程是将 分成 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 12.平衡分离过程是借助 ,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成 ,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 的两相中 为依据而实现分离。 13.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各种 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 发生,依据 的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又分为 过程和 过程。 14.活度系数的基准态是指活度系数等于 的状态。 15.从动力学上讲,相平衡是指相间 为零的状态。 16.膜分离过程包括 、 、 、 、微孔过滤、气体分离等多种分离过程。 (第6

17.恩特伍德公式的假设条件是(1);(2)数。 18.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要求的两个组分称为,其中相对易于挥发的组分成为,不易挥发的组分称为。 19.相平衡指的是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而的状态。 20.吸收过程是用液体处理气体混合物,是利用不同而达到分离有关组分的传质分离过程。 21.分离媒介包括和。 22.离子交换的步骤分为、、交换反应、、五步。 23.相平衡常数计算方法有、两种计算方法。 24.最小理论塔板数与无关,只取决于。 25.萃取剂的作用是和。 二、简答题 1. 试描述“逆行精馏”效应,实际操作中如何减弱或消除? 2. 萃取精馏流程中,溶剂加入口如何确定?解释原因。 3.某厂一多组分精馏塔,正常操作时塔顶底产品都合格,乙班接班后操作两小时分析发现塔顶产品不合格,请你告诉操作工如何调节操作参数? 4.非均相催化反应精馏的定义是什么?利用非均相催化反应精馏进行反应与固定床反应器相比有什么优点? 5.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6.画出萃取精馏的流程简图,指出萃取剂的加入位置,并说明原因? 7.计算最小回流比所用恩特伍德公式的假设条件是什么?当简单精馏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时,当轻重组分均为分配组分和均为非分配组分两种情况下,塔内恒浓区的位置分布情况。 8.物理吸收过程与精馏相比,传质特点是什么?吸收塔内气液相浓度和温度如何变化? 9.如何判断闪蒸问题是否成立? 10.简述简单分离塔序排列的五条经验原则。 三、综合题(20分)

大类招生共用《大气探测学》知识点总结

《大气探测学》知识点总结 说明: 1、不要求记住公式,试卷上会给出公式,但需明白公式中各项意义 2、考题题型有判断题、填空题、单选题、简答题与计算题 复习提纲: 一.绪论 大气探测的定义 大气探测是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以及化学成分)进行个别或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 大气探测的发展历史 始创时期(16世纪之前) 相风乌、雨量器、风压板等 地面气象观测发展阶段( 16世纪末开始) 1593年,意大利人伽里略发明了气体温度表 1643年,托里拆利发明了水银气压表 1783年,瑞士德索修尔发明了毛发湿度表 高空气象探测发展阶段( 18世纪末开始) 二十世纪初,无线电探空仪 四十年代中期,气象火箭 大气遥感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开始)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天气雷达 1960年4月,气象卫星 我国气象探测的组织 基准气候站:一般300-400公里设一站 基本气象站:一般不大于150公里设一站 一般气象站:一般50公里左右设一站 高空气象站:一般300公里设一站,每天探测2次或3-4次。(8:00,20:00北京时) 大气探测原理 直接测量:感应元件置于待测介质之中,根据元件性质的变化,得到描述大气状况的气象参数。如:温度表 遥感探测:根据大气中声、光、电磁波等信号传播过程中性质的变化,反演出大气要素的时空变化。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种方式。如:雷达卫星 大气探测仪器的性能指标和误差 准确度:仪器的测量值(已做各种订正后)与真值的符合程度。准确度考察的是测量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反映的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合成大小,常用相对误差来表示,其值越小,准确度越高。 灵敏度:仪器的灵敏度就是它的示度在被测要素改变单位物理量时所移动的距离、旋转的角度或显示输出量的大小。 惯性(滞后性):具有两重性,一般要求惯性的大小由观测任务所决定 自动平均能力:探空仪惯性小;湍流探测惯性很小;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惯性适当大点 分辨率:仪器的分辨率——导致一个测量系统响应值变化的最小的环境改变量,它和量程及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 一、填充题 1. 生物产品的分离包括R 不溶物的去除 ,I 产物分离 ,P 纯化 和P 精 制 ; 2. 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 过滤 和 离心 等; 3. 离心设备从形式上可分为 管式 , 套筒式 , 碟片式 等型式; 4. 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 微滤膜 , 超滤膜 , 纳滤膜 和 反渗透膜 ; 5. 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包括 离子交换纤维素 和 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剂 两大类; 6. 工业上常用的超滤装置有 板式 , 管式 , 螺旋式和 中空纤维式 ; 7.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 吸附质的性质 , 温度 , 溶液pH 值 , 盐的浓度 和 吸附物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 ; 8. 离子交换树脂由 网络骨架 (载体) , 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 (活性基) 和 可 交换离子 组成。 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 引发剂( 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 合所必需的自由基) ; 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 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 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 ; TEMED 的作用是 增速剂 (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 聚合 ); 10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 溶质种类 , 溶质浓度 , pH 和 温度 ; 11.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 自然起晶法 , 刺激起晶法 和 晶种起晶法 ; 12.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 外部扩散 、内部扩散 和化学交换反应 三步; 13.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Langmuir 吸附方程,其形式为c K c q q 0+= 1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 疏水性强 的,而流动相是 极性强 的;常用的固定相有C 8 辛烷基 和 十八烷基C 18 ;常用的流动相有 乙腈 和 异丙醇 ; 15.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似的 粘度和扩散系数 ,与液体有相似的 密度 ; 16.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方法有 加聚法 和 逐步共聚法 两大类;

《油藏工程》选择判断 (1)

单选题 (共20道题) 1.( 2.5分)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个 B、3个 C、4个 D、5个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5分 2.(2.5分)二次采油主要采取的注水方式为: 、切割注水 B、边缘注水 C、环装注水 D、面积注水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3.(2.5分)均匀井网内,在连接注水井和生产井的直线上: 、压力梯度最小 B、压力梯度最大 C、压力梯度为0 、渗透率最大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5分 4.(2.5分)流度比为20时,以下哪种布井系统的井网波及系数最高? 、反七点系统 B、反九点系统 C、五点系统 D、直线系统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5.(2.5分)当产液吸水指数比为4时,较好的油水井数比可能为: A、0.2 B、0.3 C、0.5 D、0.8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6.(2.5分)下列哪项内容不是传统油藏描述的主要部分? A、盖层岩石的封堵性 B、储层构造 C、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 D、储层流体的分布及性质2/37页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7.(2.5分)复杂断块油田勘探开发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多分布于边远地区 B、油藏埋深较大 C、常规的详探井网难以探明油藏情况 D、断块较大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8.(2.5分)断块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系通常为: 、紧邻较大断层附近的砂岩发育层段 B、紧靠在区域性盖层下面的泥岩发育层段 C、紧邻较大断层附近的泥岩发育层段 D、紧靠在区域性盖层下面的砂岩发育层段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9.(2.5分)对于小断块油藏,一般为了形成“一注一采”关系,井网应设置为: A、500m三角形井网 B、300m井网局部加密 C、300m三角形井网 D、按通常的详探井布置即可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储层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为直线时,表明岩石处于: 、弹塑性变形阶段 B、塑性变形阶段 C、弹性变形阶段 D、粘弹性变形阶段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井底压力先降低再恢复到初始值的过程中: 、岩石发生了弹性变化 B、井的产量会下降 C、孔隙度一定不能恢复 D、渗透率先降低再升高到初始值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在油田详探阶段一个重要的工作是: 、打资料井 B、查明地域地质条件 C、部署基础井网 D、圈定含油边界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油井的产量为合理产量意味着: A、渗透率保持不变 B、再进一步增大压差产量将立刻减小 C、储层岩石一定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D、生产压差略低于极限压差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凝析气田在原始油层条件下呈现什么状态? A、油水两相 B、油气水三相 C、气相单相 D、油气两相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当油藏压力降至饱和压力以下时出现的驱动方式为: A、气压驱动 B、溶解气驱 C、水压驱动 D、润湿驱动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可以将注水开发看成是哪种驱动方式? 、溶解气驱 B、弹性水驱、刚性气驱 D、刚性水驱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弹性气驱油藏开采到一定阶段将转变为哪种驱动方式? A、刚性气驱 B、溶解气驱 C、刚性水驱 D、弹性驱动

大气探测学能见度知识点

大气探测学 第3章能见度的观测 1、能见度主要受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引起的大气消光的影响。其估计值依赖于个人的视觉和对“可见”的理解水平,同时受光源特征和透射率的影响。 2、能见度概念得到广泛应用,一是因为它是表征气团特性的要素之一,二是因为它是与特定判据或特殊应用相对应的一中业务性参量。 3、一般意义上的能见度,是指目标物的能见距离,即观测目标物时,能从背景上分辨出目标物轮廓和形体的最大距离。当能从背景上分辨出目标物轮廓和形体时,通常称目标物“能见”。 4、目标物的最大能见距离有两种定义法。一种是消失距离,它是指当观测者逐渐退离目标物,直至目标物从背景上可以辨别时的最大能见距离。另一种是发现距离,它是指当观测者从远处逐渐走近目标物,直至将目标物从背景上辨认出来时的最大能见距离。 5、目标物的消失距离要比发现距离大。 6、按照观测者与目标物的相对位置,能见度分为水平能见度、垂直能见度和倾斜能见度。 7、垂直能见度和倾斜能见度对地面向上观测云或其他空中目标物以及从空中向下观测目标物有影响。 8、能见度影响因子:目标物的背景的亮度对比、观测者的视力—对比视感阈(白天)、大气透明度。 9、目标物和背景的色彩不同也影响到能见与否,但色彩的感觉只有在足够的光亮度条件下才能产生。亮度对比相对于色彩对比在目标物识别中显得更重要,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10、最小亮度的对比值叫做人眼的对比视感阈,取决于两个因素:视场内照明情况,即场光亮度;目标物视张角。场光亮度越低,目标物视张角越小。白天,对比视感阈变化不大,黄昏时,对比视感阈迅速增大。 11、柯什密得提出将0.02作为正常视力的人,在白昼野外,观测比较大的物体(如视张角大于0.5°)时的对比视感阈值,此值对应于消失距离值。而对应于发现距离,对比视感阈可取为0.05。 1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眼睛的感光效率在波长为550nm时达到最大值。在夜间暗光条件下,最大感光效率与507nm波长相对应。 13、大气透明程度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 14、大气中气体分子及悬浮微粒通过散射、吸收及反射等机制对光起衰减作用,导致目标物固有亮度减弱,这一现象称之为物光减弱。 15、空气元对场入射光的散射,使空气层本身有了亮度,从而使空气层像一层亮纱附加在目标物上,使目标物亮度增强,这一现象称之为气幕光增强。 16、纯大气分子影响时,最大能见度可达277km,而在雾和沙尘暴天气中的能见度可低达几十米,甚至只有几米。 17、目标物的能见与否与目标物和背景的亮度对比有关。由于大气中分子和悬浮微粒的影响,人眼见到的目标物亮度(称之为视亮度)与目标物固有亮度是不一样的,同样,背景的视亮度与其固有亮度也不同。 18、气幕光的强度随着水平空气柱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空气柱为无穷长时,此

《分离工程》综合复习资料.docx

《分离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分离工程中,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传质分离过程用 于___________ 混合物的分离。工业上的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膜分离的推动力可以是________ 、_______ 或___________ 。 3.相平衡状态下,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自由焙处于_;从动力学来看,相间_______________ □ 4.宽沸程混合物闪蒸的热衡算更主要地取决于_________ ,因此将热衡算放在________ 循环屮。 5.MESH方程分别指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o 6.分离媒介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o 7.吸收过程是用液体处理气体混合物,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而达到分离有关组分 的传质分离过程。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交换的步骤分为________ 、、交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五步。 9.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o 二、选择题 1?膜分离属于()。 A.平衡分离 B.吸附分离 C.机械分离 D.传质分离 2.下列不属于速率分离过程的是()o A.超滤 B.反渗透 C.过滤 D.电渗析 3.公式KU〕f:适用于下面哪种情况?()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理想溶液;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4.在设汁变量中,表示() 装置设计变量数 B.单元固定设计变量数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一(第1-9章16K含答案)

1、下列物质不属于凝聚剂的有(C)。 A、明矾 B、石灰 C、聚丙烯类 D、硫酸亚铁 2、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C) A. 加热B絮凝 C.离心 D. 调pH 3、其他条件均相同时,优先选用哪种固液分离手段(B) A. 离心分离B过滤 C. 沉降 D.超滤 4、那种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A) A. 高压匀浆B超声波破碎 C. 渗透压冲击法 D. 酶解法 5、为加快过滤效果通常使用(C) A.电解质B高分子聚合物 C.惰性助滤剂 D.活性助滤剂 6、不能用于固液分离的手段为(C) A.离心B过滤 C.超滤 D.双水相萃取 7、下列哪项不属于发酵液的预处理:(D ) A.加热 B.调pH C.絮凝和凝聚 D.层析 8、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C) A.过滤B.萃取C.离子交换D.蒸馏 9、从四环素发酵液中去除铁离子,可用(B) A.草酸酸化B.加黄血盐C.加硫酸锌D.氨水碱化 10、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B)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11、使蛋白质盐析可加入试剂(D) A:氯化钠;B:硫酸;C:硝酸汞;D:硫酸铵 12、盐析法纯化酶类是根据(B)进行纯化。 A.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的纯化方法 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 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纯化方法 D.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13、盐析操作中,硫酸铵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使用(B) A.酸性条件B碱性条件 C.中性条件 D.和溶液酸碱度无关 14、有机溶剂沉淀法中可使用的有机溶剂为(D) A.乙酸乙酯B正丁醇 C.苯 D.丙酮 15、有机溶剂为什么能够沉淀蛋白质(B) A.介电常数大B介电常数小 C.中和电荷 D.与蛋白质相互反应 16、蛋白质溶液进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浓度在(A)范围内适合。 A. %~2%B1%~3% C. 2%~4% D. 3%~5% 17、生物活性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的复合物沉析,然后适用(C )去除金属离子。 A. SDS B CTAB C. EDTA D. CPC 18、单宁沉析法制备菠萝蛋白酶实验中,加入1%的单宁于鲜菠萝汁中产生沉淀,属于(D )沉析原理。 A盐析B有机溶剂沉析C等电点沉析D有机酸沉析

油田开发(油藏工程)复习题

、基本概念 1. 油田的储量丰度 2. 单储系数 3. 采油指数 4. 采油速度 5. 水油流度比 6. 概算储量 7. 探明储量 8. 开发储量 9. 流度 10. 弹性产率 11. 波及系数 12. 洗油效率 13?水侵系数 14. 定态水侵 15. 准定态水侵 16. 日产油水平 17. 折算年产量 18. 采油速度(实际采油速度;折算采油速度) 19. 产量递减率 20. 综合含水率 21. 含水上升率 22. 指数递减规律 23. 调和递减规律 24. 双曲递减规律

25. 油田产量衰减规律 、计算和问答

1. 容积法计算地质储量(1 ?计算原油地质储量;2计算气藏的地质储量;3.凝析气藏的储量计算推导) 已知某封闭弹性驱动油藏,含油区面积,油层的有效厚度,油层的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原始地层油的体积系数。原始油层压力,饱和压力,若已知油藏的弹,性产率。 求(1)该油藏的地质储量为多少 (2 )该油藏最大弹性采油量是多少 (3 )该油藏最大弹性采收率是多大 1 ?影响原油采收率的因素有哪些从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入手提出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2. 一个油藏可能存在的天然能量有哪些依据驱油能量可将油藏划分为哪些种驱动方式 3. 物质平衡方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 运用物质守恒原理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5. 运用物质平衡原理得出的物质平衡方程式具有哪些特点 6. 推导封闭弹性驱动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7. 推导综合驱动类型的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式;并会利用综合驱动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将 其简化为具体某一驱动类型的油气藏。 8. 如何利用弹性产率求油藏的弹性采油量及弹性采收率 9. 已知油藏的开发数据,如何求油藏的地下亏空弹性产率水侵量 10. 如何利用水侵量求定态水侵和准定态水侵的水侵系数 11 ?下式是地层压降公式,分析当时间t趋于无穷时,地层的压降是多大 12.当采液速度一定时,要保持一个稳定压降,对应的注采比应是多大 ? 1 _爲 如二〒旺+ 13. 已知综合驱动类型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如何依据油藏的特点将其简化为具体的某种

航空气象知识点

第1-4章选择填空,名词解释;5、6章简答 选择 10个(20分);填空 10个(20分);名词解释 15分;电码翻译 30分;简答 10个(30分) 第一章大气的状态及运动 1、本站气压:气象台气压表直接测得的气压。由于各测站所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不同,本站气压常有较大差异。 2、场面气压:指航空器着陆区(跑道入口端)最高点的气压。场面气压也是由本站气压推算出来的,为了准确计算飞机起降时相对于跑道的高度。 3、场面气压高度:指飞机相对于起飞或着陆机场跑道的高度。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为了使气压高度表指示场面气压高度,需按场压来拔正气压式高度表,使得高度指针位于零值刻度。 4、测高仪表:无线电高度表、气压式高度表 无线电高度表:测高原理:天线向地面发射无线电波,经地面反射后,再返回飞机。测高是测量电波往返传播的时间Δt。 特点:较精确地测得飞机距地表的距离,对地形变化敏感,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用途:①用于校正仪表②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机起飞和着陆 气压式高度表:高灵敏度的空盒气压表 注意:高度表刻度盘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按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而确定的。 含义:在标准海平面上(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高度值为零。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实 现的: 6、密度高度 指飞行高度上的实际空气密度在标准大气中所对应的高度。密度高度表示了密度随高度变化的特征。 密度高度对飞行的影响:低密度高度能增加飞机操纵的效率;高密度高度则降低飞机操纵的效率。 飞机操纵的效率:指飞机的操作性能,这种操作性能受大气密度影响很大。机翼的升力(或螺旋桨的推力)受其周边的空气速度和空气密度所影响,在高密度高度的地区,需要额外的动力来弥补薄空气的不足,升力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飞机性能变坏且起飞和降落的距离加长,上升率和升限也降低。根据实测结果,当气压维持不变,气温每升高10℃,起飞所需跑道长度增加13%,落地增加5%;反之亦然。因此同一机场,夏季所需起降距离将比冬季长。 7、基本气象要素变化对飞行的影响 (1)对高度表指示的影响 气压:实际中标准大气“零点”气压不是标准气压时

分离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生物工程学的概念:生物工程学亦称生物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体或生物过程生产有经济价值产品的学科,生物工程是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生物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 2、生物分离工程的概念:是生物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从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因它处于整个生物产品生产过程的后端,又称为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它描述了生物产品分离、纯化过程的原理、方法和设备。 3、生物分离加工过程按工艺流程顺序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发酵液的预处理、提取、精制和成品加工。 第二章发酵液的预处理 1、发酵液的一般特征有哪些?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和要求有哪些? (1)组分大部分是水; (2)产物浓度低; (3)固形物主要是菌体和蛋白的胶状物; (4)含有培养基残留成分; (5)含有代谢副产物; (6)含有色素、毒性物质、热原质等有机杂质。 (一)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 1)改变发酵液中固体粒子的物理性质,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 2)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某一相中; 3)去除发酵液中部分杂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总之,改变发酵液的性质,以利于固液分离。 (二)、发酵液预处理的要求 1、菌体的分离(正确控制发酵终点); 2、固体悬浮物的去除; 3、蛋白质的去除; 4、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5、色素、热原质、毒性物质等有机杂质的去除; 6、改变发酵液的性质,以利于提取和精制后续工序的操作顺利进行; 7、调节适宜的pH值。 2、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一)凝聚和絮凝 1、凝聚:在投加的化学物质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大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使胶体粒子间的排斥电位降低而发生沉淀) 2、絮凝:指某些高分子絮凝剂能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桥梁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絮凝团的过程。 (二)、加热法 ①降低发酵液的粘度; ②去除某些热变性蛋白等物质; ③降低悬浮液的最终体积,破坏凝胶结构,增加滤饼的孔隙度,使固液分离变得十分容易。 关键取决于产品的热稳定性。 (三)、调节悬浮液的pH值 全细胞的聚集作用高度依赖于pH的大小,恰当的pH能够促进聚集作用。 一般用草酸、无机酸或碱来调节pH值。 (四)加水稀释法 主要适用于离心沉降分离发酵液预处理过程。同重量悬浮固体的发酵液,稀释到适当倍数,对后续的离心沉降分离速度非常有利。 (五)、加入助滤剂法 是一种颗粒均匀,质地坚硬,不可压缩的粒状物质,用于扩大过滤表面的适用范围。 使用方法:在滤布上预涂或按一定比例混入悬浮液中。(六)、加吸附剂法或加盐法 加吸附剂法是使细菌细胞吸附在吸附剂上的方法;无机盐在发酵液中形成庞大的絮状物,把发酵液中的悬浮粒子裹住,吸附在其中。 (七)高价无机离子去除法 1、Ca2+的去除常用草酸去除; 2、Mg 2+的去除常用磷酸盐去除; 3、Fe 3+的去除常加入黄血盐,也可加入碱化剂。(八)、可溶性杂蛋白质的去除法 1、等电点沉淀法; 2、热处理法; 3、化学变性沉淀法; 4、吸附法。 (九)色素及其他杂质的去除方法 常用的脱色法有离子交换和活性炭吸附。 3、发酵液过滤的目的是什么?影响发酵液过滤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目的:一是为了获得含所需产物的细胞(菌丝)或发酵液;二是为了去除发酵液中的固形杂质。 影响因素:(一)菌种,菌种决定了各种悬浮粒子的大小和形状。如真菌较粗大,易过滤,不需做特殊处理,用真空过滤即可;而放线菌较小,且菌丝体细而分枝,过滤困难,需进行预处理。 (二)发酵液的粘度,1、发酵条件,发酵条件包括培养基组成、未用完培养基的量、消沫剂、发酵周

油藏工程考试资料

油藏: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 油气田:同一局部构造面积内综合 油田开发: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商业价值的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至开发结束。 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油藏地质、油藏物理、地球物理(测井、物探等)、渗流力学、采油工程等方面成果,以及提供的信息资料,对油藏中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进行评价、预测、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具有整体性、连续性、长期性。 试油:油井完成后把油、气、水从地层中诱到地面上来并经专门测试取得各种资料的工作试采:分单元按不同含油层系进行的,需要选择能够代表这一地区或这一层特征的油井,按生产井要求试油后,以较高的产量较长时期地稳定试采。 试井:油气水井测试机分析的简称。 不稳定试井:利用油(气)井以某产量生产或生产一段时间后关井所测得的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资料,利用不稳定渗流理论反过来分析和推算地层好井筒参数的方法。 基础井网: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开发井网。 生产试验区:在详探程度高的地区,划出一块具有代表性面积,用正规井网正式投入开发,并进行各项开发试验。 驱动方式:油层在开发过程中,某一种能量起主导驱油作用。 驱动指数:各种液量的膨胀量占总采出液量的百分比。 水侵系数:单位时间、单位压差下的水侵量。 含水率:指采出的液体中水占得比例 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含水率上升的百分数 弹性产率:单位地层压降下依靠弹性能采出的油量。 溶解气驱:油藏主要依靠从原油中分离出的气体的弹性膨胀将原油从地层驱响井底。 物质平衡: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某一时刻,采出的流体量加上地下剩余的储存量,等于流体的原始储量。 驱油能量: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热气膨胀能;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气顶气的膨胀能;重力能。 面积波及系数:水淹面积与井网控制面积之比。 体积波及系数:水所波及到的孔隙体积所研究的注水单元的孔隙体积之比 弹塑性:油气储层随着地层压力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不可逆性或部分不可逆变形。 采出程度:从开始到某一时刻采出的油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注入倍数:累计注入量除以孔隙体积。 采油速度:年采出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底水锥进:油井生产时的压力梯度使近井地带的油气界面降低,油水界面升高。油层之上较轻的气及油层下面较重的水使流体梯度得以平衡这些平衡力使油气及油水界面呈锥状分布。稳定锥进:如果油井以定产量生产而且泄油区域内的压力梯度也保持稳定,就达到了稳定状态。此时,如果油井中动力(粘滞力)小于重力,那么已形成的气或水的锥进就不会到达井筒,锥进也不会前进或后退,形成一个稳定锥进。 不稳定锥进:如果井底流动压差足以克服重力作用,不稳定锥进就会继续推进,并最终突入井中。 地层系数:地层有效渗透率×有效厚度表示生产能力大小kh 流动系数:kh/u 流体在岩层中流动的难易程度

大气探测知识要点

第一章:总论 大气探测:又称之为气象观测,是指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个别或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大气探测的发展历史: 世界地面气象探测网的建立是大气探测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高空气象要素探测系统的发展是大气探测发展的第二次革命。 1960年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是遥感技术发展的标志,是大气探测的第三次革命。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大气探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探测能力显著增强,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观测方法、观测网的设计和观测工具的配合得到重视,直接探测和遥感技术并存,各取所长,综合利用。 观测站的分类: (1)国家基准气候站(基准站):是国家气候站的骨干;一般300-400公里设一站,每天观测24次。(2)国家基本气象站(基本站):是国家天气气候网中的主体;一般不大于150公里设一站,每天观测8次。 (3)国家一般气象站(一般站):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的补充;一般50公里左右设一站,每天观测3次或4次。 (4)无人值守气象站(无人站):用于天气气候站网的空间加密;观测项目和发报时次可根据需要而定。 (5)高空气象站:一般300公里设一站,每天探测2次或3-4次。 时制:人工器测日照采用真太阳时, 日界: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 对时:台站观测时钟采用北京时。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台站,观测用钟表要每日19时对时,保证误差在30秒之内。 地面气象观测场设置:观测场一般为25m×25m的平整场地。 仪器设施布置:要注意互不影响,便于观测操作。 大气探测资料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三性”是大气探测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性”的联系: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观测资料质量的好坏,均以观测资料的“三性”衡量。 第二章云的观测 云是由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而形成的微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雪晶,由它们单一或混合组成的,形状各异飘浮在天空中可见的聚合体。其底部不接触地面 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