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0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20180806292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0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20180806292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0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20180806292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0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20180806292

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 固、液、气

B. 气、液、固

C. 气、固、液

D. 液、固、气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点睛: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以及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然后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A. B. C. D.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解析】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 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具有弥漫性所以氢气分子会均匀的分布在容器当中,故答案A正确。

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湖水结成冰

B. 樟脑丸变小

C. 露珠的形成

D. 雾凇的形成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A. 湖水结成冰,是凝固放热过程;

B. 樟脑丸变小,是升华吸热过程;

C. 露珠的形成,是液化放热过程;

D.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过程;

故B正确。

点睛:重点是物态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除了要记清楚六个物态变化的过程谁吸热、谁放热,还要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 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

C. 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

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故选D。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5.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

B. 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

C. 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

D. 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A、冰凌的形成过程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冰,是凝固,需要放热,故A错误;

B、雾淞的形成过程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故C正确;

D、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需要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 固、液、气

B. 气、液、固

C. 气、固、液

D. 液、固、气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点睛: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以及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然后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7.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汕头物理物态变化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图甲是小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 50g 冰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c 水=4.2×103J/(kg·℃)] (1)实验中,冰熔化的时间为___________min。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 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4 增大 3.15×10 3不会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象可知,实验中冰从2min开始熔化,6min熔化完毕,故冰熔化的时间是4min。 (2)[2]由图象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因继续吸热,所以内能增大。 [3]50g冰熔化成水,因为质量是不变的,所以水的质量也是50g,在6~10min内,水的温度升高了15℃,则在6~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33 ==(℃)℃= 4.210J/kg0.05kg15 3.1510J Q cm t???? 水吸 由题知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而冰的熔化过程用时也是4min,所以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3 ==3.15 Q Q? 10J 冰吸水吸 (3)[4]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

度不变;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2.2019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_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蒸发情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液体表面积用滴管将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吹其中一滴水错误没有控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避免木板吸水干扰判断蒸发吸热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两滴水的表面积不同,室内的温度和空气流速相同,所以是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2)[2][3]要探究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就要保持同种液体表面积、温度相同,而空气流速不同,故用滴管将两滴液体分别滴在两块玻璃上,用不加热挡吹风机吹其中一滴水,观察两滴水蒸发的情况。 (3)[4][5]要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就要保持同种液体表面积和空气流速相同,小林在加热水滴的同时加快了空气的流速,故其做法是错误的。

2020天津各区中考模拟汇编《曹刿论战》

2020天津各区中考模拟汇编《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鄱,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河北结课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师:军队 B.对曰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C.小大之狱狱:案件 D.小信未孚孚:赐福,保佑 10.以现代语言习惯来看,下面句子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 B.何以战 C.必以分人 D.一鼓作气 1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B.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原因有三,其中得到曹刿认可的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本文略写齐鲁两军正面交战的情景,详写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突出了曹刿对有关战争问题的卓越见解读者从中可以看出鲁庄公之“鄙”和曹刿之“远谋”。 D.曹刿的远谋表现在:使鲁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的基础;临阵从容,胸有成竹,明察敌情,把握战机;深谙“勇气”于作战之理,洞察“彼竭我盈”,知道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 试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试题练习题汇编 2020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6. 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 7.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1分) 8. 座右铭是用来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如果用两句古诗作为你的座右铭,你选用的诗句是“①, ②”(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二)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9-10题。(共5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①的 自然之景,抒发了②之情。(2分) 10.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 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_ (三)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1-13题。(共8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曹刿请见.见.多识广见.义勇为各抒己见. B.小信.未孚言而有信.杳无音信.信.手拈来 C.公与之乘.乘.风破浪乘.虚而入乘.兴而来 D.遂逐齐师.出师.未捷百万雄师.仁义之师. 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的诉讼事件,与“小惠”和“小信”相比,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具备了迎战的条件。 【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理解:曹刿能敏锐地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根据“辙乱”“旗靡”判断齐师撤走了伏兵,认为可以追击敌人了。 1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 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材料一 秦穆公兴兵袭①郑,过周而东。郑贾人②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③郑伯之命,犒④以十二牛,宾⑤秦师而却之⑥,以存郑国。 (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2009年辽宁省十二市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8—10题。(10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王①,帝②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③置酒,众皆褒美,坦④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②帝:宋太宗。③僚属:下属官吏。④坦:指姚坦。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又何间焉?()(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众皆褒美,坦独俯首。()(4)尝作假山。() 9.翻译选文中画“”的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译文: (2)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译文: 10.从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鲁庄公与宋太宗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2分) 答: 2009年辽宁阜新市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9~12题。(10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汇编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9.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 今齐地方千里 10.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 shù”,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②作名词,规律,气数。三读“ shuò”,义项有:①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1分)读音:词义: 11.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1)时时而间.进(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2)吾欲之.南海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1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2分) (二)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窥:蔽: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0.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

2009年《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2009年《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整理编辑: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一、课内阅读 (一)阅读《曹刿论战》选文,完成问题。(8分)(09年义乌市)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篇,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又何间.(参与)焉B、肉食者鄙.(地位低) C、战则请从.(跟随)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一)1.B(2分) 2.D(2分) 3.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每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按实情来判断。(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4.政治上要取信于民(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题目。(共8分)(09年北京市怀柔区)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提分强化实战题库刷题训练 物态变化 精选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真题章节分类训练题集 2020年7月 物态变化 班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__ 一、选择题(20*2=40) 1.(2012浙江嘉兴)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2.(2012浙江金华)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3.(2012浙江衢州)下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拍摄的晨雾照片。雾的形成过程属于()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熔化 4.(2012安徽)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5.(2012湖南益阳)图4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6.(2012湖南株洲)今年春季,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此现象属于()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7.(2012江苏苏州)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8.(2012江苏泰州)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9.(2012山东临沂)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2019-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题及答案汇编

2019-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题及答案汇编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名著阅读(3分)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的①所作。《左传》善于记录战争,其中《曹刿论战》记录的就是齐鲁两国在鲁国的②发生的一次战争。《左传》还善于记录人物语言,这一点在《曹刿论战》中表现为对③过程的描写。 6.答案:①左丘明②长勺③曹刿与鲁庄公对话 2010年北京燕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7.名著阅读(2分) 《水浒传》是我国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①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讲述了浔阳楼题反诗、②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7.名著阅读①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等;②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雪 夜上梁山等(共2分。每空1分,人名出现错别字不得分;另外:所填人物与情节的对应关系可以酌情处理) 201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虽已远去,却永远的定格在了作者的泪光中。 B.在德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书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之歌。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国难当头、山河沦陷的年代,诗人艾青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D.小说《孔乙己》中,鲁迅把旧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街边的柜台旁,把炎凉的世态投影到孔乙己身上。 6、B 2010年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7.名著阅读。(3分)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①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 ②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 ....是()() A.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2010年浙江衢州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列名著语段,写出每个语段中小主人公的名字,并指出丙段出自哪部名著。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声现象+物态变化

2017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声现象(精校版) 一.选择题 1.(2017·自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2.(2017·宿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闻其声,不见其人”是根据音调来分辨人的D.戴上耳罩可以防止噪音的产生 3. (2017·西宁)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4. (2017·安顺)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5. (2017·黑龙江)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1 A.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钢尺振动的越快、响度越大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控制噪声D.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能量 6. (2017·山西)位于我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1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D.“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7. (2017·通辽)笛子爱好者小亮在午休期间吹起了他心爱的笛子,悠扬的笛声传遍宿舍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悠扬的笛声是笛子振动发出的B.笛声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 C.因为笛声悠扬,所以小亮的笛声不是噪声D.按住不同的笛孔发生的音调会改变 8. (2017·牡丹江)下列与声音有关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 A.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B.用麦克风唱歌可以提高音调 C.听到的鼓声是通过地面传来的D.小声说话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9. (2017·鄂尔多斯)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C) 图1

曹刿论战上海一模二模汇编word版本

曹刿论战上海一模二 模汇编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列加点字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召令徒属.曰 B. 神情与苏、黄不属.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0.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曹刿论战”的意思是曹刿谈论战争。 B.第①段点明战争的时间,交代曹刿“请见”的原因。 C.第②段详写战争的经过,显示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D.第③段写曹刿论述取胜原因主要在于把握战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8.(2分)D 9.(4分)(曹刿)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 10.(3分)C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此书相传是(朝代)左丘明所作。(2分)

沪科版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答案)

2013年全国物理中考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2013·丽水)2.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 答案:B (2013·东营)3.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 答案:B (2013·德阳)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 答案:B (2013·福州)8.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升华、凝华B.汽化、熔化 C.凝华、熔化D.汽化、液化 答案:D (2013·宜昌)3、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 答案: A (2013·哈尔滨)19.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答案:B

(2013·福州)26.(5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22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选填“高”或“低”)。 (2)图22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当时的大气压(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不同。 答案:(1)高(2)92 (3)98 <质量 (2013·庆阳)2.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rray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 答案:B (2013·武汉)21.(3分)下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过程中热量,产生的湿热空气被风机吹出。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 . 答案:蒸发;吸收;减少 (2013·广东)10.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2020精编】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2018 东城二模】 (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①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②也?叶阳子③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④无恙耶?彻其环瑱⑤,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⑥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 子仲⑦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⑧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钟离:复姓。②业:使之作官而成就功业。用作动词,这里指重用。③叶(shè)阳子:齐国的处士。叶阳为复姓。④北宫:复姓。婴儿子,是其名。⑤彻:通“撤”。环瑱(tiàn):耳环和戴在耳垂上的玉。⑥不朝:不上朝,古代女子得到封号才能上朝,这句是说为什么还没有得到封号呢?⑦於陵子仲:於(wū乌)陵,地名,在今山东省长山县西南;子仲,齐国的隐士。⑧臣:用作动词。臣于王,做王的臣。 11.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A.登轼而.望之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 B.何以.战以.养父母 C.公问其故.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D.苟.无岁苟.富贵 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小大之狱.狱: (2)何以王.齐国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的意思。(2分)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答: 答案: 11.(1分)D 12.(2分)(1)案件(2)统治

初中物理 物态变化中考试题汇编

物态变化(总复习)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 1.清晨看见草地上的露。露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 液化 D. 汽化 2.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 水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乙醚温度计 3、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 4、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5、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升华 B. 汽化 C.液化 D. 熔化 6、.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 7.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 C.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吸热 8、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 A.98℃的水正在沸腾 B.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可达到1℃ C.利用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可以把酒精和水分开 D.冰不经过熔化就能直接变成水蒸气 10、两支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同而玻璃泡容积相同的酒精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并 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这两支温度计中酒精柱上升的高度和所示温度分别是 (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亦大 C.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亦大 D.内径细的升得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 同

中考名著阅读题及答案汇编

2010年中考试题汇编之名著阅读(1)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名著阅读(3分)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的①所作。《左传》善于记录战争,其中《曹刿论战》记录的就是齐鲁两国在鲁国的②发生的一次战争。《左传》还善于记录人物语言,这一点在《曹刿论战》中表现为对③过程的描写。 6.答案:①左丘明②长勺③曹刿与鲁庄公对话 2010年北京燕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7.名著阅读(2分) 《水浒传》是我国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①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讲述了浔阳楼题反诗、②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7.名著阅读①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等;②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雪 夜上梁山等(共2分。每空1分,人名出现错别字不得分;另外:所填人物与情节的对应关系可以酌情处理) 201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虽已远去,却永远的定格在了作者的泪光中。 B.在德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书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之歌。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国难当头、山河沦陷的年代,诗人艾青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D.小说《孔乙己》中,鲁迅把旧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街边的柜台旁,把炎凉的世态投影到孔乙己身上。 6、B 2010年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7.名著阅读。(3分)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①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 ②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 ....是()() A.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2010年浙江衢州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列名著语段,写出每个语段中小主人公的名字,并指出丙段出自哪部名著。

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物态变化】

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A.蒸发B.径流C.水汽输送 D.太阳辐射 3.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A.熔化 B液化C.汽化D.凝固 4.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5.江西省的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讲的是太阳照射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山间升起了缭绕的白雾,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白练挂在山前。湍急的流水从高高的悬崖上飞驰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形成“烟”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B.“烟”是液化形成的。 C.形成的“烟”是液态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D.“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 6.下列事例违背科学原理的是 A.坐在汽车前排的人要系上安全带B.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1米以上安全线 C.用普通铁锅将水加热到120℃ D.在阳光下,用一块冰将一张纸点燃7.近年来,美丽山城天更蓝、水更清,大雾天气明显比往年少……。2010年2月,重庆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其中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升华 8.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9.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B.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要吸热 C.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 D.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 10.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是39℃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1lOV C.人步行的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 D.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约重100N 11.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物态变化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物态变化 (湖北黄冈2006)3.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到里面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 、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 、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专门低 D 、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取了热 (江苏省淮安市2006)6.雨、露、霜、冰差不多上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A .雨 B .露 C .霜 D .冰 (江苏省淮安市2006)28.诲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19所示,诲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_(填写序 号).分析田象A 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象B 可获得的信息有: 图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泰州市2006)3.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顺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 C .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能够专门快将手烘干 D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泰州市2006)24.请写出图11中各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温度为 ℃ (泰州市2006)25.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看了水在加 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刻的变化情形,并记录了有关数 据如下表: 时刻/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请依照记录的数据在图12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 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依照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写出3点即可) ① ; ② ; ③ . (2006年安徽省)1.测量与读数是物理学习中重要的差不多技能。图中所示是一只工业用温度计,此刻它显示的温度是 ℃ . (2006年安徽省)15.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截了当观测,但它变 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截了当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 时刻/ 995 100 温度/℃ 图12

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

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 2010年北京燕山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0—12题。(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安然尢恙 B.小信未孚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无缘无故 D.弗敢加也变本加厉 11.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分)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答:_______ 12 ?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 题进行简要分析。(2分) 答:_______ 10. C ;(2 分) 11. 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灵讲信用。”(1分) 12. 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左传》选段在行 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共2分。解题和分析文章内容各1分) 2010年河北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4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 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复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⑦,未毕陈⑧,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 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____克: (2)然后襄公鼓之鼓: _________________ 11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物态变化(2012中考试题汇编)

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2012重庆,第3题)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答案】C 2.(2012浙江嘉兴,第3题)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答案】C 3.(2012浙江金华,第3题)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答案】D 4.(2012浙江衢州,第3题)下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拍摄的晨雾照片。雾的形成过程属于()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熔化 【答案】A 5.(2012安徽,第11题)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答案】A

6.(2012湖南益阳,第9题)图4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答案】B 7.(2012湖南株洲,第5题)今年春季,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此现象属于()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答案】B 8.(2012江西,第10题)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冰的消融 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 【答案】A 9.(2012江苏连云港,第4题)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答案】B 10.(2012江苏南京,第8题)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答案】B 11.(2012江苏苏州,第5题)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答案】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