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体系简况与展望

支付体系简况 中国

人民银行支付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体系展望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体系简况与展望 支付系统含义

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及其他

含 义 支付体系作用 支付体系构成 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 同城票据清算系统 我国支付体系得到稳步发展

我国支付体系的未来

一、支付体系简况

1.含义

(1)含义:

支付体系是在既定的法规制度框架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通过支付工具的应用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

现代支付体系主要由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支付服务组织和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等要素组成。

(2)关于含义的解释:

①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即为支付服务组织,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支付清算组织。

②支付工具:如票据、银行卡、电子支付等支付工具。其中还包括汇兑、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等,不过通常是与结算方式融为一体的,是商业银行提供支付服务的基础工具。

(3)支付、结算、清算的区别与联系

a.联系

支付、清算、结算都是存在于经济社会中实现债权债务和资金转移的行为活动。

b.区别

支付是付款人对收款人进行的当事人可接受的货币债权转让。是指为清偿商品交换或劳务活动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将资金从付款人账户转移到收款人账户的过程,一般的支付指的是一个实时到账的动作,主要适用客户和金融机构或者电商企业之间。货币债权主要呈现为纸币或者在金融机构或者中央银行的存款余额。

清算,又称银行间清算,是指通过一定的支付服务组织和支付系统,实施支付指令的发送与接收、对账与确认、收付金额的统计差等一系列专业程序。清算是一种法律程序,未经清算就自行终止的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不受法律保护。清算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制度安排对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多重债权债务关系结清的过程,也是一个核对得过程,将多方的资金往来对账,核对,汇兑,计算

清楚,清算没有资金的转移,只对交易进行核对,计算,汇兑,对账等动作。

结算是指与支付相关的货币资产的转移。是为了终结现存的法律关系、处理其剩余财产、使之归于消灭而进行的一个程序,包括计算、核实等。即为实现商品(服务)交易、投资、消费等活动引发的债权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收付。是指清算过程中产生的待结算债权债务,在收付款人金融机构之间进行账务处理、帐薄记录,以完成资金最终转移的过程,结算就是清算后对资金进行最终的划拨,有资金转移的动作。从所用支付工具的角度,结算分为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现金结算是交易者之间以现金为媒介而直接完成的“钱货两讫”形式的交易模式,无须支付中介机构的服务。非现金结算是银行制度发现至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以非现金支付工具为媒介,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服务中介,以一定的专业安排和技术平台为基础。

清算具有专业性,参与者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提供支付服务的其他中介组织,而结算具有社会性。“结算”与“清算”均是社会范围内债权债务得以清偿、资金得以转移的必要手段。

三者之间的关系简单表述为:

2.支付体系作用(书P127)

(1)支付体系保障着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社会生活的表现之一即是各种形式的债权或所有权的转移,这些转移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通过制定有效的资金转移规则、成立专业化的支付服务机构,提供支付工具和支付通道,形成覆盖整个社会的服务于不同领悟、不同主体的支付杨坤体系,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企业及公众之间的资金流转,从而维系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

(2)支付体系发展有助于促进发展。支付体系的安全、高效运行,迅捷地实现了市场交易债权债务的清讫,便捷了所有权在市场交易者之间的转移,促进了经济总量累进增长,便利了政府、银行、企业、个人之间的经济往来,提高了融资效率。

(3)支付体系发展有助于提高金融效率。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支付体系不仅为金融交易提供了高科技的资金转移手段,而且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提供了支付清算平台,有助于在整体上提升金融市场效率和金融机构竞争力。

(4)支付体系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作为金融体系的“血液循环系统”,支付体系运行关系到金融机构运作的稳定性和金融市场运行的稳定性。一个不完善的支付体系,必然降低资金转移机制的效率,而低效的资金转移将影响金融机构的运作及声誉,所产生的连带性负面效应将危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此外,支付体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别突发事件就可能引致局部甚或全局性的支付危机。支付体系风险的传染性是形成系统性支付风险的重要致因之一,是威胁支付体系安全乃至金融稳定的重大隐患。有鉴于此,施以必要的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既是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支付体系健康发展的客观基础,更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战略之需。

(5)支付体系发展满足了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快捷、安全的支付服务是支付体系的重要职责。在现代社会中,非现金结算已居于主体地位,当公众将货币资产存入银行时,同时获得了利用可转账存款实现债权或清讫债务的便利——银行通过专业化的支付系统,利用银行卡、电子支付、票据等多样化的支付工具和支付服务,即可轻而易举地实现货币资金的转移划拨,极大地便利了交易款项的结算、各种费用的缴付、工资及养老金等的发放,从而提升了社会公众的生活品质。

3.支付体系构成

支付体系由支付服务组织、支付工具、法规与制度、支付系统构成。

(1)支付服务组织支付服务组织是参与支付体系运行、服务、管理的专门机构,具有多元化和集中化。

(2)在支付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中央银行

作为一国地区的支付体系的核心机构,中央银行既是支付体系的组织者、规划者、监管者,也是跨行支付清算服务的提供者。

作为支付体系的使用者,中央银行需要自行交易以转移资金,主要包括通过支付体系清算公开市场操作,以实施货币政策,进行政府债券的支付结算等。作为支付服务的提供者,包括为商业银行在支付体系的运作提供结算账户,与其他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一起,为支付体系提供系统硬件、软件、操作程序或通讯网络。

中央银行支付政策是中央银行履行支付清算职责的基本依据,是中央银行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央银行的整体职责及政策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b.银行业金融机构

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是提供非现金结算和支付服务的骨干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地位。商业银行利用吸收存款的基础功能,以专业化的支付服务将分散的债权债务清讫活动聚拢起来,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基础的支付结算安排。

c.支付清算组织

支付清算组织是提供专业资金清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在支付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支付清算组织有不同的形式,如票据交易所、资金清算中心、清算协会等。为金融机构提供票据与清算服务的票据交易所是最传统的支付清算机构之一。

(3)支付工具

支付工具可分为现金和非现金两种类型。非现金支付工具是通过支付系统传载的,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讫和货币价值转移的载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票据

票据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一般是指商业上由出票人签发,无条件约定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额票据,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持有人具有一定全力的凭证。属于票据的有:汇票、本票、支票、提单、存单、股票、债权等。票据的主要特征是:其一,票据不是法定货币,发行者可以是信用机构也可是工商企业,还可以是个人。其二,许多国家对票据实行了立法,旨在从法律上保障票据流通的规范、有序。

b.银行卡

随着经济金融发展和市场条件的日臻改善,公众对支付工具的需求已不满足于基本的结算服务,而要求其高效、便捷、低成本,并能带来附加价值。银行卡即是这一客观需求的产物,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其付消费观念的转变、结算业务的革新、支付文化的进步,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

c.电子支付

随着IT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电子货币为载体的电子支付方兴未艾,功能优势突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的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

d.其他支付工具

其他支付工具包括汇兑、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等转账类产品,通常与结算方式融为一体,是商业银行提供支付服务的基础工具。

(3)法规与制度

支付运行是参与主体之间为了清讫债权债务和转移货币价值而进行的契约交易的实施过程。每一参与者的守约能力直接影响其他参与者的利益乃至支付体系的整体效率与安全。而且,支付系统处理的是以各类支付工具体现的货币价值的转移,任何失误均可能引致程度不一的风险甚至危机事件。因此,完善的法规制度规范了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提供了处理纷争的依据与标准,为促进支付体系的安全、效率与公平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4)支付系统

支付系统是支持各种支付工具应用、实现资金清算并完成资金转移的通道,是维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社会公众之间的纽带。是由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和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金融安排,有时也称清算系统。

二、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

1.插播视频——支付系统简介(3分钟左右)

2.支付系统构成(根据视频简单讲解)

(1)支付系统含义

作为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支付系统是支持各种支付工具应用、实现资金清算并完成资金转移的通道,是维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社会公众之间的纽带。从不同的层面,支付系统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各个支付系统既可独立运行,又相互关联。伴随着全球化、金融业兼并重组和科学技术进步,不同支付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明显增强,对于国家支付体系的整体效率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其支持的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2)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

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都是人民银行建设的跨行支付清算系统,其负责将不同商业银行间的资金汇路连通在一起,从而实现不同银行间的资金汇划。大额支付系统主要处理同城和异地的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上的大额贷记业务和紧急的小额贷记业务,号称为我国支付系统的“主动脉”;小额支付系统主要办理普通借贷记、定期借贷记、实时借贷记和跨行通存通兑,还能为各大银行和企业解决小额资金支付流通困难。

两个系统的基本业务定位是存在差异的。大额支付系统定位于大金额资金汇划和金融市场交易相关人民币资金清算处理,采用银行间每笔业务实时清算,只处理贷记业务,不处理借记业务,其中贷记业务金额起点为2万元,一般的大额汇款,债券市场交易,外汇市场人民币资金清算等都是依托这个系统完成的。小额支付系统定位于个人和企业的日常零星支付,比如交纳水电费、煤气费、代发工资、税款缴纳、通存通兑等,采用银行间每笔业务实时轧差,定时清算的处理模式,既处理贷记业务,也处理借记业务,其中贷记业务金额为2万元以下。

目前,人民银行对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办理跨行通存通兑业务是不设金额上限的。

(3)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是指运用影像技术将实物支票转换为支票影像信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将影像信息传递至出票人开户银行提示付款的业务处理系统,它是中国人民银行继大、小额支付系统建成后的又一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影像交换系统定位于处理银行机构跨行和行内的支票影像信息交换,其资金清算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覆盖全国的小额支付系统处理。支票影像业务的处理分为影像信息交换和业务回执处理两个阶段,即支票提出银行通过影像交换系统将支票影像信息发送至提入行提示付款;提入行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向提出行发送回执完成付款。

依照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计算机影像技术将实物支票转换为支票影像信息,通过网络将支票影像信息传递到出票人开户银行提示付款的业务处理系统,从而实现支票的全国通用。

(4)同城票据清算系统

同城票据清算系统是对同城范围的票据和结算凭证进行集中交换、清分、轧差的跨行支付清算系统,主要为地方金融经济发展提供支付清算服务。同城票据交换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安排,并对参与清算成员提供票据交换和资金结算服务和监管。

(5)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及其他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由清算总中心集中运营,由直接参与机构等单一法人集中接入,采用“Y”型信息流结构,由外币清算处理中心负责对支付指令进行接收、清算和转发,由代理结算银行负责对支付指令进行结算。

外币清算处理中心主要功能包括外币支付报文收发,圈存资金和授信额度管理,对外币支付进行逐笔实时清算,对可用额度不足的外币支付进行排队管理,对清算排队业务进行撮合,管理清算窗口,分币种分场次向代理结算银行提交清算结果。

代理结算银行的主要功能包括为参与者开立外币结算账户,提供日间授信,圈存资金和授信额度管理,根据清算结算进行记账处理,日终对账。

代理结算银行由人民银行指定或授权的商业银行担任,资格实行期限管理,3年一届。

三、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体系展望

1.我国支付体系得到稳步发展(P137-P145)

(1)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

主要体现在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在法律方面,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的逐步完善和加强。

(2)支付服务组织多元化发展

“多元”,主要表现在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清算组织、证券结算机构的作用于发展。

(3)支付系统的现代化建设

这方面只要体现在大小额支付系统、全国影像交换支付系统、同城票据清算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系统、银联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的建设。

(4)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广泛

非现金结算工具主要包括票据、银行卡、电子支付、汇兑、托收、等支付工具的广泛使用。

(5)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稳步发展

所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经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的结算,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政策范围内,可直接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相关结算服务。其业务种类包括进出口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多种结算方式。

(6)支付体系监管逐渐成熟

支付体系监管是指为提高支付体系的安全与效率,特别是为减少系统性风险而进行的公共政策行为。

近年来,发达国家支付体系监管呈现出如下趋势。一是监管目标日益清晰,安全和效率成为各国中央银行支付体系监管的核心目标。实务中,优先选择哪个目标依据对整个体系及其薄弱环节的评估,但中央银行始终把应对潜在的系统性

风险放在优先位置。除了安全和效率外,反洗钱、保护消费者、避免竞争缺失等也成为部分中央银行支付体系监管的目标。二是监管标准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或参考国际通用的监管标准。

在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证券业监管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有关中央银行的共同努力之下,支付体系监管的国际标准日益完善。目前,支付体系监管的国际标准主要有三套:即《重要支付系统核心原则》、《证券结算系统建议》和《中央对手(CCP)建议》。

(7)支付结算国际合作不断增强

①加强与外国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合作,建立跨境监管合作机制;

②加强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边境贸易和支付结算工作;

③推动银行卡的境外业务发展;

④积极参与国际支付结算组织活动

2.我国支付体系的未来

(1)目前我国金融形势分析

①亚投行预计年底正式运营,2016年二季度开始贷款

在国际金融论坛2015年年会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候任行长金立群以书面发言介绍了亚投行筹备进展情况以及所具有的优势,而在此前,金立群在发布的书面发言中,进一步确定了亚投行筹备进程的时间表,金立群表示:预计亚投行今年年底会正式开始营业,明年第二季度开始贷款。此前亚投行筹备工作组副组长陈欢曾透露,能源、交通、农村发展、城市发展、物流将是亚投行成立后基建项目的优先领域。

亚投行正式投入营运后,一方面将会大大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亚投行对外投融资,将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②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以及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并且,据2015年最新全球货币支付排名(2015-10-08 南方财富网数据),人民币已超越日本,居于美元、欧元、英镑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一国货币的地位与该国经济实力息息相关,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重要。全球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选择用人民币结算支付,人民币正在国际化道路上蹄疾步稳地前行。

③习近平主席访美、访英,利率自由化,大浮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2015年9月22日至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从西雅图开启他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紧接着,2015年10月19日-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开启访英旅程。此次访美、访英,关系重大,也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在10月24,又一个重大消息,那就是全面实现利率自由化,放开政府利率管制。目前国际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全世界的国际储备加在一起,这四种货币占了总国际储备的92.9%,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则必须使人民币加入SDR,成为SDR的第五个组成货币,而不管是习近平访美访英,还是利率自由化,都是在为此做准备。

④我国采取各项行动,努力满足人民币加入SDR的各项评估要求,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目前,1SDR=0.66美元+0.432欧元+12日元+0.111英镑,目前我国已实现利率自由化,紧接着又会是什么?

在习近平访英期间,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50亿人民币债券,21日建设银行发行10亿美金的债券,次日农业银行又发行了10亿人民币债券,这

是为什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满足SDR的评估要求。SDR的评估要求包括:第一,货币要有贸易的需求,在这方面我们不用担心,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进口国,又很强的贸易需求;第二,满足国际清算银行的三个指标,即要有大量人民币发行在外的债券、人民币兑换、人民币存款,发行债券是为了满足第一个指标,为了满足第二个指标,我国在9月30日,首度允许国外央行进入中国外汇交易市场,10月15号更进一步规定,从11月起,将外汇交易时间延长,从16:30~23:30位外汇交易时间,即为了和伦敦外汇市场挂钩,而另一方面,在英国进行价值400亿英镑的人民币投资,建设英国的欣克利角核电项目、曼彻斯特机场、奥西斯生态园等。目的在于使其持有人民币,以实现外汇交易;而如果前面两个指标都达到,第三个指标即持有人民币存款也就是顺手推舟的事。SDR的第三个评估标准就是,要求人民币自由化,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实行利率自由化的原因,但这还不是主要的,要想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必须自由化,而下一步改变的将会是我国的汇率制度,我国将会实现汇率的自由化,而且,也要开放资本项目。

(2)人民币一旦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支付体系将得到重大的改变

①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当务之急是完善支付清算体系

据FX168财经网2014-07-03 02:05:00 报道,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近期加快脚步。人民币对多国货币展开直接交易,中国人民银行(PBOC)此前周六(6月28日)宣布分别与法兰西银行和卢森堡中央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巴黎和卢森堡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之后,将确定巴黎和卢森堡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此前人民币对英镑展开直接交易,中行荣膺欧元区首家人民币清算行,加拿大与中国商谈在北美设立人民币交易中心,此外,被誉为中国金融改革中“含金量”最高的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制度也于本周正式启动。

“清算—定价—储备”是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逾越的三步走,而全面完善全球人民币清算网络,推动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目前我国已在香港、台湾、新加坡、法兰克福、伦敦等地建立跨境人民币清算安排和清算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强,将会在更多的国家或地区建立人民币清算行。

②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成功上线

据2015-10-08 15:10:00,新民晚报(上海)报道,今天上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成功上线运行。央行表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人民币国内支付和国际支付统筹兼顾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首批参与者包括工农中建在内的四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外资行共19家。

目前,我国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与我国境内人民币支付业务共用同一个大额支付系统处理①,这将不便于处理大额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而随着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的建立,我国的支付体系将会有重大的改变,在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我国的支付体系,使其能够达到人民币国际化后的支付需要,也即为人民币国际化做好准备。

注:“全球货币支付排名”数据来自南方财富网。

第三部分中“我国目前金融形势分析”中的③④的分析思路以及数据来自《财经郎眼》151109期.人民币国家化提速。

①黄碧琴, 何碧英, 何曾. 货币国际化与支付体系建设经验研究——以日

元为例[J]. 南方金融, 2014, 07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