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筑学报-精神病医院建筑设计研究设计方法

建筑学报-精神病医院建筑设计研究设计方法

建筑学报-精神病医院建筑设计研究设计方法
建筑学报-精神病医院建筑设计研究设计方法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建筑设计研究

周颖1* 孙耀南2

教育部“2007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编号NCET-07-0187)资助项目

【摘要】本文从功能优化以及空间组合的角度论述了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建筑设计方法,指出合理的病区划分有助于确保医疗效果并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有利于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基于治疗阶段的4类一般病区以及基于疾病种类的5类专门病区的医护要求、空间特征及功能模式;并阐述了从私密到公共的多层次空间构成的基本原则与设计手法,强调了单元空间及单元护理对于病区设计的重要性。最后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空间分化与组合的具体手法。【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at present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of psychiatric ward from the viewpoint of function optimization and space combination. It c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reasonable division of psychiatric ward can reduce medical cost while ensuring medical effects and finally achieve a rational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The medical requirements, spac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patterns of four kinds of general ward corresponding to phases of psychiatric treatment and five kinds of special ward coping with disease classification have been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s and design method of a multi-level spatial composition from the private to the public, and the importance of unit space and unit care for ward design. At last, the approach of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of space is clarified by a case study.

一、引言

本文上篇指出构建我国精神医疗设施体系的关键在于加强精神病医院的建设[文1]。由于住院部在精神病医院中处于核心地位且设计难度最大,因此提升精神病医院的建设水平应从改进住院部的设计着手。

毋庸置疑,即使在倡导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今天,虽然住院部医疗费用昂贵,但它对于精神病重症患者来说仍难以替代。为了在确保医疗效果的同时能削减不必要的医疗开支,有必要对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住院部设计的首要任务在于找到合适的途径将其划分为若干个规模适宜、功能明确且相互独立的病区。由于精神病种类繁多且涵盖了不同的年龄阶层,因此我国大型精神病医院的住院部通常被划分为一般精神科病区、抑郁症病区、老年病区、儿童病区等病区,而且一般将男女患者分别安置在不同的病区内。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病区划分除了考虑到精神病种类外,出于提高治疗效率的目的,还十分重视所谓治疗的阶段性。

图1显示了2005年9月间日本精神病退院患者的住院期间分布状况[数据来源:文10],64.2%的退院患者住院期间在3个月之内,16.3%的退院患者为4-6个月,7.3%的退院患者为7-12月,住院期间超过1年的退院患者则占12.2%。

再进一步考察住院部的治疗效果。图2[数据来源:文10]显示了退院时患者的病情状况,住院期间在3个月内病情好转的患者比例可以达到80%左右,随后逐月递减,当住院期间超过18个月时,病情好转的比例基本上不超过30%,而死亡、恶化退院及病情不变的比例则大大增加。可见对于这类长期住院的患者,住院效果已相当有限。另外,住院为13-18个月的退院患者中好转的比例达到57%,说明这一期间内的住院效果仍值得肯定。

由于精神病的住院期间较长且不同治疗阶段的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因此发达国家的精神病医院普遍按照治疗的阶段把精神病医院的住院部划分为治疗型与疗养型等不同类型的病区。一般对治疗型病区的患者进行高密度的医护与训练,期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并争取顺利回归社会;而对疗养型病区的患者则可降低医护与训练的要求,通过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等方式来保证一定的治疗质量,这种让不同患者各得其所的理念颇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从建筑设计的视点,在病区合理划分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空间与环境的创造来充分体现不同病区所特有的医护条件与疗养环境。为此,本文特意结合笔者在日本参观调查的实际案例来探讨精神病医院的一般病区及专门病区的建筑设计方法。

二、基于治疗阶段的一般病区设计方法

严格地说,不同医院关于精神病治疗阶段的分类标准并不完全相同。在参考了日本多所精神病医院实际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文7-9],本文将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一般患者的入院疗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康复期及疗养期等四个典型阶段,相应的病区就划分为急性期病区、亚急性期病区、康复病区与疗养病区。图3显示了各治疗阶段的治疗目标及对应的病区特征,下文就以此为基本框架来论述各病区的设计要

点。

图1 退院时患者住院期间的分布

图3 精神病治疗的四个典型阶段及所需建筑空间

图2 精神病患者退院时的病情

图4 S 病院急性期病区平面图

图5 急性期病区功能模式I 型

图6 Y 医院急性期病区平面图

图7 急性期病区功能模式II 型

78%

87%84%83%77%70%67%57%25%33%25%29%

25%25%25%0%

20%

40%

60%

80%

100%

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

第4个月第5个月第6个月第7‐12个月

第13‐18个月第19‐24个月第3年第4年4年以上

好转

不变恶化

死亡

其他

退院时患者的

住院期

2-1 急性期病区

急性期病区的治疗方针是集中各方面的医疗资源,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高密度的治疗,力争在最短的住院期间内达到患者最大程度的康复。

根据日本的临床经验,急性期阶段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混乱期、消耗期与急性康复期。通常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处于混乱期,饮食、睡眠、排泄等日常行为失去规律,生活不能自理;病情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发生自杀、自虐、虐他等暴力

行为[文7],因此必须将处于混乱期的重症患者安置在隔离室中。另外急性期患者发病时容易引发身体并发症,因此也有必要设置配有抢救和监视设备的重症监护室。处于消耗期的患者通常具有一定的行为控制能力,但常感到疲惫,因此为避免外界刺激以确保休息质量,宜安置在单人病室。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改善,患者就进入了急性康复期,这一时期的治疗目标是调整生活规律、恢复社交能力、以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回归家庭做准备,此时患者宜安置在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多床室中。为限制患者的自由出入,急性期病区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

图4为日本S病院急性期病区平面图[[注2]],病区划分为隔离室单元、单人室单元及多床室单元等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内均设有独立的活动室及室外庭院,图5则显示了该病区的功能模式。这种平面构成方式的最大不足在于病床管理方式欠灵活,当不同发病阶段的患者人数与对应单元的病床数出入较大时,易造成病床闲置或不足。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考虑到处于消耗期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可能性已降至很低,因而可在一个单元内同时设置单人室与多床室。这样不仅增大了安置患者的灵活性,由于单人室不用区分男女性别,也因此提高了在一个病区中同时安置男女患者的可能性。基于上述分析,急性期病区的设计也可采用如图6[注1]所示的布局方式,图7为其功能模式图。

2-2 亚急性期病区

亚急性期病区主要为已经过3个月左右的急性期治疗且症状已趋于安定的患者继续提供医护服务。该病区同时也可为躲避社会压力的患者、需要调整用药的患者以及接受康复训练再次住院的患者提供住院医疗。该病区仍以患者退院后回归家庭为目标,因而主要训练患者的自己服药能力及必要的生活技能,同时也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的生活规律并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如图8[注1]所示,亚急性期病区与急性期病区在平面布局方式上颇为相近,但不需设急救室;另外为避免一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仍需设置少量隔离室及重症监护室。图9为亚急性病区的功能模式图。

图8 Y医院亚急性期病区平面图

图9 亚急性期病区功能模式

2-3 康复病区

康复病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急性症状消退后留下后遗症或病情已演变为慢性的患者,此外也包括一部分期望重新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患者。康复病区以患者退院后赴“社会复归设施”继续疗养为目标,因此相对于急性期病区与亚急性期病区,康复病区中医护观察的需求明显减少。图10显示了康复病区的功能模式,可以看出每个病室单元的规模有所缩小而单元数量则相应增加了。这样便于根据患者病情将他们安置在不同的单元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位于护士站内侧的单元一般以单人室为主,供需密切观察的患者或患有躯体合并症的患者居住,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其它单元以4人室为主,通常采用开放式管理。

图11-12分别是日本N医院[文12]和F医院[文13]的康复病区平面图。图11中护士站前设置了一个面积较大的活动室,可将整个病区内需要密切观察的患者集中在此进行日间活动或就餐,另外卫生间也集中设置,由护士统一协助患者就餐、如厕及洗浴,护理效率较高。生活可以自理的患者则以各自单元内的起居室为中心展开日常生活。图12中的集中活动室相对较小,并与音乐室、阅览室、小集团疗法室等共同构成了病区的公共部分来用作患者康复训练的场所,卫生间则设置在病室内。所有患者的日常生活均以各自单元内的起居室为中心展开,这样的布局方式增加了患者自主性且与私人住宅极为相近,因而有利患者适应退院后的生活,但也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由于病区的平面布局与护理模式密切相关,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采用上述方式的哪一种主要取决于医院所拥有的护理人力资源。例如,若护理人员数量不

足而贸然采用图12的病区布局方式,由于起居室私密性较高而不便于护理观察,难以发现患者发生的意外情况从而容易造成医疗事故;此时采用图11所示的将患者集中管理的方式则较为稳妥。反过来,若护理人员充足,就宜采用图12的方式。N 医院与F 医院的共同点是二者的康复病区都邻近于生活疗法部,反映出康复病区的患者使用生活疗法部较为频繁。

2-4 疗养病区

疗养病区以慢性精神病患者为对象,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行为训练,使他们尽量恢复洗脸、穿衣、饮食、排泄、入浴及行走等生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后有退院可能的患者将被送至康复病区进行回归社会的康复训练。疗养病区的功能模式如图13所示,通常护士站(Nursing Station )不再位于病区的中心;另一方面,出于就近照顾与训练患者的需要,分散在病区中各单元附近的护理站(Care Station )则取代了护士站的地位而成为医护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场所。

图14中的疗养病区平面由11间四床室和8间单人室构成,分别以6个护理站为中心组成6个病室单元[文14]。图15是其中一个单元的放大图,由2个四床室和一个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区构成。护理站周边设置了家庭式卫生间、厨房、餐厅和起居空间,在病室外墙一侧还设置了普通家庭式阳台,护理人员常时在护理站工作,训练患者各方面的日常生活能力。图16为护理站作用示意图。

三、基于疾病种类的专门病区设计方法

除精神分裂症患者外,精神病住院患者还包括老年痴呆症、儿童及青春期疾病、抑郁症、药物依赖症等疾病的患者以及躯体合并症患者。由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流程有一定特殊性,为了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服务和疗养环境,应尽可能创造条件来设置专门病区,并可依据实际需要按治疗阶段对其作进一步划分。下文探讨几种典型专门病区的理想模式。

图10 康复病区功能模式 图11 N 医院康复病区平面 图12 F 医院康复病区平面

13 疗养病区功能模式

图15 Y 医院护理站详图

图14 Y 医院疗养病区平面图

图16 护理站的作用

3-1 老年痴呆症病区

老年痴呆症病区通常可根据治疗阶段进一步细分为老年痴呆症治疗病区与老年痴呆症疗养病区。顾名思义,前者的治疗工作量大于后者。目前缺乏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有效方法,但一般认为良好的环境及细心的护理有助于延缓患者的痴呆程度。

图17为日本G 医院的老年痴呆症治疗病区平面图[文16]。该病区有以下几点特征:1)护士站位于病区的中心,便于观察所有患者的就餐、活动及训练状况;2)病室以四床室为主,活动室及餐厅能容纳病区全部患者;3)由于老年痴呆症患者习惯于循环走动,因此在病区内设置了回廊;4)在病区内设置60平方米以上的生活技能康复训练室及20平方米以上的模拟普通住宅的居家生活技能训练室;5)在病区中便于医护人员进出的位置设置观察室及重症监护室,并在附近设有提供相对独立的活动室;6)为保证患者安全,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图18为老年痴呆症治疗病区的功能

模式图。

图17 G

医院老年痴呆症治疗病区平面

图18 老年痴呆症治疗病区平面模式

图19为日本M 医院老年痴呆症疗养病区的平面图[注1],该病区比老年痴呆症治疗病区更注重疗养环境,并降低了护士站的观察要求。此外,该病区也具有回廊及居家生活技能训练室,环绕起居室的病室围合了的半开放空间的尺度较接近于住宅尺度,室外庭院的设置也有利于增进疗效。图20为老年痴呆症疗养病区的功能模式图。

对于设置了老年痴呆症病区的医院,如因用地紧张而不得不将若干层病区设置在统一的柱网中时,一般其他病区会依照老年痴呆症病区的特征,采用以内庭院为中心的回廊式

布局方式。

图19 M 医院老年痴呆症疗养病区平面

图20 老年痴呆症疗养病区平面模式

3-2 儿童及青春期病区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20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精神病患者数激增。以日本为例,儿童及青春期精神病患者的数量就从1996年的7.2万人增至2005年12.1万人。图21显示了

近年来日本20岁以下精神病患者疾病谱的变迁,可以看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数变化不大,而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神经症及精神迟滞等患者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注3]。由于儿童及青春期患者的年龄、疾病特征、心理状况以及学习要求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应为他们设置专门病区。

图21 日本20岁以下精神病患者数

儿童及青春期病区通常设置隔离单元、封闭式单元及开放式单元等3种类型的单元来分别对应混乱期、急性期及疗养期等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图22是日本T 医院的儿童及青春期病区的平面图[文17],其中隔离单元拥有两张病床,

2.1 2.4

3.6

4.6

1.411 1.8

1.8 1.8

2.6 2.80.40.4 1.1

1.51.50.8 1.2 1.4

123456789101112131996

1999

2002

2005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神经症精神迟滞

其他

20岁以下精神病患者数(万人)

封闭式单元有11床,开放式单元有29床。该病区的特征如下:1)护士站面向开放式单元一侧采用开放的形式以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流,而面向封闭式单元的一侧采用封闭的形式以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2)护士站前的活动室通过家具的分割,形成若干个互不干扰的空间以供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使用;3)出于与第二点类似的考虑方式,封闭式单元中也设置了两个活动室;4)病区中设置了学习室、音乐室及阅览室等学习用房;5)针对患者的年龄特点,病区内的室内设计采取了活泼自然的形式。图23为儿童及青春期病区的功能模式图。

图22 T

医院儿童及青春期病区平面

图23 儿童及青春期病区功能模式

3-3 抑郁症病区

抑郁症病区收置抑郁症、神经衰弱等与精神压力有关的疾病的患者。生活节奏紧张、贫困和暴力都可能诱发此类疾病,据统计,2007年中国约有3000万抑郁症患者;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世界范围内的抑郁症患者数将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而高居第二位。

与精神分裂症相反,抑郁症患者通常兴奋度过低,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调动各种手段来激发患者的兴奋度。抑郁症病区的设计首先要确保让患者感到安全的私密空间的存在,其次也必须创造出形式各异的交往空间来增进患者与他人的交流,而这两者的调和正是该病区的最大设计难点。病室及活动室等场所不仅要尽量多用曲线和明快的色彩来刺激患者的感官,最好应使患者易于感知室外的日夜交替及季节变化。

抑郁症病区通常按患者病情设置重症监护单元、封闭式单元及开放式单元等3类单元。图24为日本F 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病区平面[文23],整个病区共设36张病床,平面

东侧为封闭型单元,西侧为开放型单元。全病区除重症监护病室为单人室外,均为多床室,以促进患者间的交流。4床病室共开设了3个门,病人进出病室时可以减少对其他患者的影响;病室中不仅配备了病床,还通过书桌、衣柜等家具的分割形成了较为独立的个人空间,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私密性。洗漱间位于病区南侧外墙,在此处能看到窗外的海景;而透过洗漱间的窗户,内走廊处的患者也能眺望海景并感知室外的天气变化。图25为抑郁症病区的功能模式图。

图24 F 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病区平面

图25抑郁症病区功能模式

3-4 药物依赖症病区

药物依赖症泛指因患者长期持续服用某种药物成瘾而导致的相当程度的身心障碍。最常见的药物依赖症就是酒精依赖症。以日本为例,2005药物依赖症患者数达6万人,其

中酒精依赖症患者数占85%;药物依赖症中住院患者为1.6万人,其中酒精依赖症占90%、兴奋剂依赖症占5%、其他依赖症占5%[数据来源:文10]。与之相应,日本全国共设有74个药物依赖症专门病区,共计4050床[注4]。 通常药物依赖症患者在停止服用酒精、兴奋剂等药物之后会出现反应强烈的“渴望期”。以酒精依赖症患者为例,断酒后的1-2周内会产生强烈的“饮酒渴望”,不仅会发生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失眠等各种症状,甚至还会引发内脏器官难以忍受的病痛。此时患者异常焦躁,对周围刺激高度敏感,也极易产生冲突。“渴望期”过后直至退院为患者的“恢复期”,随着患者身体的恢复,治疗重点转变为摆脱饮酒惯性、树立戒酒信心以及重建良好生活习惯。此时除了医护人员之外,患者间的相互鼓励以及家庭成员的帮助通常也为治愈疾病所不可或缺;此外也常为恢复期患者展开医生指导下的患者之间以及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等小规模团体内的治疗活动,日本称之为“小集团疗法”。

为避免药物依赖症患者之间的冲突,药物依赖症病区的规模通常控制在20-30床左右[文18]。病区内的隔离室及单人室用来收治渴望期患者;而多床室用来收治恢复期患者。

另外,也在病区内设置一些活动室、相谈室及小集团疗法室。为防止患者私自购买含酒精饮料或兴奋剂等物品,药物依赖症通常采用封闭式管理。

图26为日本F医院的某病区平面图,共计55病床[文13]。为避免因设置独立的药物依赖症病区而造成的因规模过小而带来的管理与医护效率的下降,该医院将此病区设置为“L”型,护士站位于交点处,两翼则分别为相对独立的药物依赖症单元与躯体合并症单元。药物依赖症单元以四床室为主,设置了2间隔离室和1间单人室来满足渴望期患者单独居住的需求。由于恢复期患者之间需要加强交流,其余病室均为四床室。

图26 F医院药物依赖症单元和躯体合并症单元平面

3-5 躯体合并症病区

我国精神病患者中患有躯体合并症的比例超过了50%[文19]。为此,除了在一般医院中增设精神科外,在精神病医院中设置相应科室也是解决方式之一。2005年日本精神病医院中仅设精神科、神经科、心理内科的精神病医院占总27.3%,除上述三科之外设有内科的精神病医院占68.1%,设有外科的精神病医院占6.4%,内科外科均设的精神病医院占1.9%[数据来源:文11]。但精神病医院中是否必要设立独立的躯体合并症病区则需视医院自身条件和外部医疗需求来因地制宜地确定。如图26,F医院将躯体合并症单元与药物依赖症单元共同构成了一个病区。该躯体合并症单元共计22床,值得注意的是单元内还设有一个较为独立的传染症专区,专区内有6间传染症单人室及1间感染症患者专用活动室[文13]。

四、空间的分化与组合

4-1 空间的分化

现实生活在个人、家庭、邻里、社区、城市等不同层次上展开,生活场所逐渐从私密空间过渡为公共空间,人际关系也从亲密的家庭关系转变为疏远的社会关系。但精神病患者把握这种层次的能力很弱,阻碍了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图27为我国某市级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标准层平面图,整个病区分为3部分,从左到右依次为:医护人员工作区、病室区及患者活动区。如图28所示,病室呈“一字形”排列, 空间单调而缺乏变化,即便对于一般住院患者,久住其中也容易弱化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住院期间长的精神病患者就更是如此。

图27 我国某市级精神病医院住院部标准层平面

28 均一的空间与病室排列方式

图29 分层次的病区空间

研究表明,空间的多样性与选择性对于提高精神病的疗效非常重要[文15]。如图29所示,若能在病区中分化出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等不同层次的空间来模拟不同层次的社会生活,则患者通过接受不同层次的空间刺激,进而可以感知和把握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同时患者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停留场所,自主地通过参与不同层次的人际交往来丰富住院生活并唤起心底的生活感觉。这样即便是长期住院的患者,生活及社交能力不但不会退化,反而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加强。

综上所述,精神病住院患者宜生活在由病室及配套的起居室或活动室构成的单元内。因此从患者的视点,单元空间的建筑要素及体量应有助于患者产生安心感及亲切感;共同生活在单元内的人数也必须保证既有利于患者产生集体认同感同时又便于患者发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交往对象。综合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文20]及笔者对多所日本精神病医院的参访经验,单元空间的尺度以接近于普通住宅为宜,安置的患者数以每单元9-15人为佳。在这种家庭式的氛围中患者

容易适应住院生活并愿意与他人进行亲密的交流。

再从护理的角度进行探讨。精神病医院通常为生活在单元内的患者群体提供小集团护理服务。如图30所示,单元规模越小则通常护理质量越高,但病区中单元数量增多会导致护理效率降低;反之单元规模越大,则护理效率提升的同时护理质量会下降。考察图6-图14中各病区的单元病床规模,可以发现急性期病区中单元病床数最多,为20床左右;而疗养病区中单元的病床数最少,约为8-12床。这是因为急性期病区的护理工作量较大,因而护理效率更为重要;而疗养型病区由于医疗紧急度大大降低,更需提升单元护理质量的缘故。

图30 病区空间构成的基本原则

4-2 空间的组合

精神病医院由多个部门组成,各部门又包含众多功能及形态各异的空间,因而在设计精神病医院时把这些空间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相当难度,需要建筑师结合实际情况发挥高度的创造力。单以住院部而论,由于各类病区的平面布局相距甚远,往往难以统一在相同的柱网中。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将住院部分散成若干栋建设,将功能相近

的病区设置在同一栋建筑物内。

图31 F医院的分层轴测图

以日本F医院为例进行考察。该医院竣工于2001年,为一所县立精神医疗中心,建筑面积为17195平方米,总病床数达300床。图31为F医院的分层轴测图,整个医院以生活疗法部(包括作业疗法中心、运动疗法中心及集团疗法中心等三部分)及门诊部为中心展开平面布局。医院入口处用弧形连廊将门诊部与生活疗法部连接在一起,便于分散患者人流。住院部分为三栋2-3层的建筑,急性期病区与亚急性期病区为一栋,康复病区与疗养病区为一栋,其他专门病区为一栋[文13]。F医院中急性期病区仅设30床,充分保证对急性期患者的高密度治疗。康复病区与疗养病区的病床数均为60床。亚急性期病区的病床数为40床,介于急性期病区和康复病区之间。另外,该医院还将患者数较少的儿童及青春期单元与痴呆症治疗单元合成一个55床的病区,提高了医院运营管理的效率。

五、结论

1)精神病医院住院部设计的关键首先在于病区的合理划分。由于患者的不同住院阶段具有明显不同的治疗效果,将精神病医院住院部按功能划分为急性期病区、亚急性期病区、康复病区以及疗养病区等病区有利于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治疗效率。

2)条件允许的精神病医院应考虑增设老年痴呆症病区、儿童及青春期病区、抑郁症病区、药物依赖症病区以及躯体合并症等专门病区或病区单元,以便为这部分患者展开有针对性的治疗。

3)病区的建筑设计必须着眼于通过空间与环境的创造来充分体现不同病区所特有的医护条件与疗养环境。本文以患者的病情状况、行为特征、空间需求以及医护方式等角度分析了典型病区的设计方法,并总结出病区功能模式图,可供建筑师设计精神病医院时参考。

4)为促进患者回归社会,病区空间的分化应避免单调均一的方式而宜以患者生活的单元空间为基本单位;由于包含了众多形状各异的小空间,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设计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组合。

注释:

[1]参观时医院方提供的图纸等相关资料

[2][日] S病区.http://www.e-rapport.jp/report/action/senogawa/ ward_structure.html

[3][日]厚生労働省.第18回今後の精神保健医療福祉のあり方等に関する検討会資料.http://www.mhlw.go.jp/shingi/ 2009/06/s0604-7.html

[4][日]厚生労働省.第17回今後の精神保健医療福祉のあり方等に関する検討会資料.http://www.mhlw.go.jp/shingi/ 2009/05/s0521-7.html

参考文献:

[1]周颖,孙耀南. 精神病医院建筑设计研究(上)——基本原

理.

[2]世界卫生组织编,王汝宽等译.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精神卫生:新的了解,新的希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日]浅井邦彦.脳と心の調和に向かって-新しい精神医療と福祉[M].株式会社哲学書房.2004

[4]吉武泰水,田口正生.建築学大系(改訂増補版)35病院[M].東京:彰国社,1973

[5][日]伊藤誠,小滝一正,河口豊等.新建築学大系31―病院の設計[M],第二版.東京:彰国社,200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7][日]坂田三允.生活領域から見た精神科看護[M].東京:医学書院.2001

[8]工藤正人,筧淳夫,中山茂樹.プロセスという視点からみた施設環境のあり方に関する研究-精神科急性期病棟における治療段階と施設環境に関する研究[J].日本建築学会学術講演梗概集,2004,E-1(8):455-456

[9]山田理紗,中山茂樹,筧淳夫.精神科急性期病棟における治療モデルから見た患者の生活空間[J].日本建築学会学術講演梗概集,2003,E-1(8):463-464

[10][日] [日]厚生労働省大臣官房統計情報部.患者調査(平成17年).東京:厚生統計協会,2007

[11][日]厚生労働省大臣官房統計情報部. 医療施設調査(静態、動態)?病院報告(平成17年),東京:厚生統計協会,2007 [12][日]日本医疗福祉建筑协会.保健?医療?福祉施設建築情報シート集[M] .2009:90-95 のぞみの丘ホスピタル?ディケアみのり

[13]日本建筑学会编.徐煜辉编译.建筑设计资料集成(福利医疗篇,第一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福岡県立精神医療センター 太宰府病院

[14]日本医疗福祉建筑协会編集.医療?福祉施設の設計プロボーザル?ガイドラインによるY病院整備改築計画プロボーザルコンペ応募提案集[M].2004 塩原病院

[15][日]建築思潮研究所編.建築設計資料――38精神医療?保健施設[M].東京:株式会社建築資料研究社,2003 不知火[16][日]日本医疗福祉建筑协会.保健?医療?福祉施設建築情報シート集[M] .2003:134-135 光爱医院

[17][日]日本医疗福祉建筑协会.保健?医療?福祉施設建築情報シート集[M] .2005:134-137 新潟県立精神医療センター

[18] [日]岡田俊.21世紀の精神医療機能分化とその条件 精神科病棟の機能分化—薬物依存症治療の実践を踏まえて[J].精神神経学雑誌,103(11): 923-937

[19]刘占茹, 尹秀茹, 蒋龙.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调查分析[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5):254-255

[20][日]デイヴィド,乾正雄編.環境心理とは何か.東京:彰国社,1974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建筑设计参考图集与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及精神专科医院建设 标准 卫生部下发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建筑设计方案参考图集,为各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提供设计参考。图集包括150张病床、300张病床及500张病床规模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设计方案各两个,各部分设计要点如下: 总设计要点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配置主要功能单元包括:急诊部、门诊部、医技科室、住院部、保障系统、行政管理、院内生活、教学科研等部分。 门诊部可包含以下单元:精神科门诊、临床心理科、老年精神科、儿少精神科、精神症科、康复科、社区防治、精神医学鉴定。 医技科室包含: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脑电图与睡眠功能检查室、中心供应室、病案室、心电图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室、心理测查室、心理治疗室、脑功能治疗室、工娱疗室、营养室。 150张病床、300张病床、500张病床规模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可根据医疗工作特点及自身工作需要合理配置功能单元。根据功能,分为医疗区、后勤保障区。可根据用地情况合理安排用地出入口位置和数量,一般设置主出入口及后勤辅助出入口。 规划留有发展或改、扩建余地。图集中没有考虑传染病人的收治。具体建设时,根据医院所承担的任务,可在院区内设置相对独立的传染病诊疗功能单元。图集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距和其他空地布置绿化及病人活动场地,室外活动场地临近病房,按照每床5平方米设置。应提示的是,供急性病人使用的室外活动场地需要采取必要的封闭措施。 门诊部、急诊部设计要点 门诊部应设在靠近医院主要交通入口处,与急诊部和医技部临近,并设直通医院内部的联系通路。根据规模、用地情况,门诊部与急诊、医技部可组合为一体。少儿精神科、精神医学鉴定科、临床心理科应考虑设置单独出入口。 门诊部分采用分科候诊,门诊量小的医院也可合科候诊。可采用厅式候诊或廊式候诊形式。诊室应以单人诊室为主,参考方案中单人诊室面积控制在8~12平方米之间。根据教学等工作需要,可设置少量多人诊室。 为方便医护人员交流及互相支援,诊室之间应设置医护人员应急出口。 急诊部要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便于急救车停靠,并与门诊部、医技部联系方便,也可考虑与门诊部组成一体。 医技部、工娱疗室设计要点 医技楼与门诊、急诊及住院部之间应设有便捷的交通联系通道,方便各部分病人使用。医技楼内应考虑设置医护人员工作区域,与病人活动区域相对独立,避免相互干扰。 工娱疗室设置位置应最大限度方便住院病人到达,并应与门诊部、急诊部及医技部的其他功能适当分隔,可考虑与住院部组合为一体。参考方案按每床1~1.5平方米设置工娱疗室的净使用面积。 住院部设计要点 护理单元按设置40张病床考虑。护理单元内设置独立的医护人员内部工作区,该区域应与病人活动区域设置必要、可靠的隔离措施。护理单元内的病房以每间4~6张床为主,附以少量单床间。参考方案中将单人间病床数控制在护理单元总床位数的10%以内。 各护理单元内宜设置兴奋室一间,供急性发病病人住院使用,其墙面、地面等部位均采用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护理单元内应设置一定规模的病人餐厅及活动室。参考方案按每床

建筑学毕业设计方案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课题简介及选题意义(前言):目前我国都市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普遍存在共性的问题。因此,应打破传统的选址思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商业园区; 进行人性化的商业规划和设计,建立完整的配套服务体系;注入现代商业文化理念,打造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建立起一套和谐高效的公共管理系统。我做了一系列的调研。。 这次选择这个题目(西安市长安区某小区商业综合配套建筑设计)作为毕业设计,我是这几方面考虑的: 第一,进一步认识城市设计课程。商业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商业建筑,必定与城市,城市设计脱离不了关系,它的设计最初应是从城市出发,以解决城市出现的问题为己任。它的建设必定丰富了城市,便利城市的居民,提供居民生活的良好环境。 第二,进一不了解商业建筑,掌握更加现代化的商业建筑的手法。在学校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种类型建筑的设计手法,但商业这一部分比较薄弱且不够系统,应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去系统以下商业建筑。并总结以下建筑设计的步骤和系统的方法。 第三,进一步对商业模式的演变和现代山业存在的问题做一系列的阐述,将商业中心建设成服务人类,方便人民的服务机构,并且应具备人性化,现代化, 与自然结合,融入自然,体现人本的特点。 第四,对自己的设计能力及各方面的调节能力,统筹计划的能力做一些总结,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 调研对象:西安市长安区党校周遍环境调研。其位于秦岭脚下,周围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城市亦城亦乡,令人舒畅。 调研目的: 商业网点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城市的商业服务,又是城市繁荣与否的标志。因此建设和发展城市商业、完善城市商业的服务功能是当今发展城市经济和构造城市风貌的重要课题。从人性化的角度看,目前我国都市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以及服务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商业中心的投建开发缺乏自然元素。二是商业中心的整体规划设计缺乏地下、地面、空间三维的立体式交通传输体系和人性化的配套服务体系。三是商业中心的建筑风格缺乏现代商业文化理念。四是商业中心缺乏和谐高效的公共管理系统。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全新的视觉,将人性化理念注入现代都市商业,探寻最理想的都市商业服务模式。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所做课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研的的对象为场地地貌,场地的周遍环境,周遍的人文环境,周遍居民的生活状况,商业设施,经济条件。 调研对象的现状: 区位条件:场地位于西安长安区韦区内,坐落于秦岭脚下,该地区四面环山,虽然已接近城市的边缘,但这里感觉不到郊区,农村的感觉,相反,它与城市接轨,到处体现了城市的新风尚,新面貌,而又加了写乡村的气息,亦城亦乡。 这里原是城中村改造而来的城市,在城市中穿插着农村,居民普遍的消费水平不高,在这一地带有两个大学,一个高中,为这里带来了很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都偏低。 场地周围及其附近一带的居民数量很多,但是这里的公共设施很少,没有一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舒鸿南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舒鸿南 发表时间:2018-10-18T10:31:05.07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作者:舒鸿南 [导读] 摘要: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推动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够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扩大建筑材料的应用领域,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工作中,为了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需要从实际施工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 (哈尔滨中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推动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够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扩大建筑材料的应用领域,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工作中,为了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需要从实际施工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对其意义进行总结,进一步提出了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最后归纳几种设计方案。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意义;方法;原则;节能 节能减排的绿色理念在近些年逐渐的受到人们的推崇,这种绿色的理念不仅对于人们的生活健康有着帮助还对于良好的保护地球的环境有着深远的意义。将绿色的理念融入到建筑当中,使建筑达到最大化的节能减排是绿色建筑的目标。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建筑理念,其是指在整个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确保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有效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为人们提供一个适度和高效的生存空间,实现建筑、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绿色建筑中的绿色是一种概念或是象征,并不是简单的指日常生活中的立体绿色及屋顶花园等,其主要是指建筑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而且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确保生态平衡,也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和节能环保建筑。 二、实现绿色建筑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绿色建筑是人类经历了资源耗费大、利用率低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建筑企业发展之后的必然产物,其目的是能够设计出在建筑施工阶段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资源浪费。在建筑使用阶段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环境;在建筑拆除阶段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环境污染的现代化建筑,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沟通的桥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自然在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同时,能够得到人类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拓宽建筑材料使用范围 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能够推动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有利于拓宽材料的使用范围,为新材料的进一步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为了满足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在工程建设中采用各种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各式各样的新型的建筑材料也被不断的研发出来,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拓宽了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围。 (三)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使用“大户”大量的污染已使环境不堪重负,环境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建筑行业作为环境污染的“大户”其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为了在建筑行业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应运而牛,成为了我国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 三、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在明确清晰了绿色建筑的深刻涵义之后,便要对于此建筑的相关设计展开相应的研究。其中,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关系到绿色建筑的后期建设规范,因此,明确的设计原则是为后期实施方法的制定做好铺垫的必备。 (一)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应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其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设计的重点应该是整体效果,对建筑及其周围生态系统的组合、平衡和协调进行规划,尊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优化各要素的布局与配置,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这具体表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保护当地历史文化景观,使用当地的材料、技术,加强绿化,赋予建筑独特的美学艺术。 (二)和谐、统一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其设计的建筑物及其前期准备和后期建设、配备、装修等都实现与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使得建筑有利于人类,又不建立在违背经济、社会发展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三者的统一和利益最大化。 (三)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该考虑经济效益,做到资金、能源的消耗最低。在设计是应该简单、节约,比如设计门窗位置时尽可能考虑搭配满足多种室内布置要求,避免过大的改动。在能源的选择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另一方面要有发展的眼光,预见性的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扩建和发展留有余地。 (四)最终用途是为人类提供服务所以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除了要保护自然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要健康舒适加强用户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使用户能够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因此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建筑内房屋个体的设计增加房屋的空气对流保证房屋的采光充足保证室内的温度进而保证建筑的舒适感“南北通透”、“三阳房”都是舒适房屋设计当中的典型代表。 (五)走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科学发展观当中的重要核心内容,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也便要认真贯彻落实和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可表现在对于设计中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及眼前利益,对于生命周期这一整个过程都应该贯彻这一原则,实现其可续发展。 四、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建筑选址主要考虑三个因素 ①根据当地地理风貌和气候条件,选择能够最大程度利用自然能源的区域;②交通便利,靠近公共交通系统,方便步行到达;③生活基础设施,尽量选择城镇化区域,设施完善,方便生活,同时避免生态敏感区,以防影响生态环境。 (二)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绿色建筑便要求做到“因地制宜”,在设计当中充分综合考虑到建筑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气候、水文等,使得建筑物的设计与当地气

最新建筑设计楼房调研报告总结{精选范本}

最新建筑设计楼房调研报告总结{精选范本} 规范化管理工作落实在基层,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应该说我系统各级班子对基层规范化工作高度重视,在近两年税收形势紧张,任务艰巨的情况下,能够合理制定工作规划,转变重任务、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充分认识规范化管理对税收各项工作的基础作用,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基础管理,加大基层投入,使基层分局的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研报告,希望帮助到大家. 调研报告1 英国著名史前学者戈登柴尔德(V、Gordonchilde,1892 1957)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礼仪性)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金属)工具并列.而谈到建筑就不得不以其文化脉络为背景. 楚国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天人关系,楚人的哲学世界观是个体本位的天人合一.楚人认为:人的存在,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这个个体,就是他的自 .人的个体,是自然存在,而有超自然的愿望.人的自然存在,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很有限.人有超自然的愿望,要求在空间上、时间上,进入无限.人的血肉之躯,不可能进入无限.人的精神状态,则可能进入无限,就是自觉个体与宇宙合一,也就是自觉天人合一.宇宙无限,若个体自觉与宇宙合一,也就自觉同其无限.个体的精神状态,只能与血肉之躯同存,仍是有限的.但只要一息尚存,便能自觉天人合一,进入无限.一旦自觉这个合一,则这种天人合一之感,不仅比平常客观实在之感,更为实在,而且更为深刻,因为更为自觉.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人从一切局限(包括时空局限)解放出来,把个体全部能量释放出来.《庄子》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真人 ,都自觉天人合一,而进入无限.因此,楚建筑文化的最大特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 ,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楚建筑属于建筑范畴的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艺术性格上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选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5-03-13T11:27:18.76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4期供稿作者:马德林[导读] 促进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又能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居住水平。 马德林 济南方圆经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5000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和居住的环境越来越重视,因此对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我国的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绿色建筑的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基于此对绿色建筑的概念和设计原则进行了概述,然后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是为了把建筑和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可持续的生活居住环境,因此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的质量,需要我们积极促进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因此我们应当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深入把握、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建筑的各个方面加强节能环保的绿色设计,这样可以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既能促进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又能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居住水平。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显著增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为了应对这种不良的局面,各国都在积极寻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顺应这种历史的发展潮流,我国积极倡导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发展,努力实现建筑方面的节能与环保,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建筑以人、建筑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基本目标,在满足人类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充分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感恩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尊重,因此绿色建筑能够促进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可持续发展。?关于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不同的主体对其有不同的定义。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1]。?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在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以后,我们需要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能够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做好必要的准备。 1、节能环保原则 绿色建筑的最基础性的设计原则便是节能环保,它要求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有限的能源资源,对建筑的材料、环境和空间布局都有严格的要求,建筑在建成以后,其正常运行不能造有过高的能耗和较大的水资源浪费,从此我们可以看出;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环保原则直接反映了其绿色的本质。 2、和谐统一原则 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人类居住和使用的,因此不能因为过分突出其绿色的特性而影响了居住和使用的效果,为此我们要坚持和谐统一的原则,它要求绿色建筑的设计以及后期的建设和装修等既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也不能有过高的成本造成经济的浪费,同时最关键的是要与人类的基本需求相适应,努力做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因此绿色建筑的设计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它要求绿色建筑的设计在实现绿色节能环保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于眼前的利益得失,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和长远意识,实现人类与自然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原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根本原则。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在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和设计原则以后,要选择和应用正确的设计方法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 1、做好建筑现场的绿色设计建筑现场设计是指在选定了建筑的修建地址以后,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然后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的特色对建筑进行设计[2]。做好建筑现场的绿色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建筑的建设过程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保证建筑能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的绿色本质。为了做好建筑现场的绿色设计,首先要保证建筑的修建过程不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破坏,维护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其次,要减少建筑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区域内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音污染,实现整个建设过程的绿色与环保。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做好建筑现场的绿色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措施。 2、建立能耗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的绿色本质,减少建筑的能耗,需要建立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它是能耗的在线监管平台,可以满足建筑节能检测和节能管理的要求。为此我们可以在建筑的各个监测区域内安装测量用电表,对各用电设备能耗进行实时的测量和监控,然后测量的数据会被数据采集装置记录下来并输送到数据中转站,数据在此处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会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这样建筑各用电设备能耗数据结果就会发布到网络上,并以不同的图表展示出来,各用电设备能耗数据一目了然,这样就实现了对建筑能耗的在线监管。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中心、数据拆分和上传系统以及网页发布系统组成,它可以定时采集个监控点电量仪表的具体数据,用户可以据此及时判断各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同时它对各个监控区域的小时用电量、日用电量和月用电量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以曲线图、柱状图和饼状图等不同方式显示出来,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对建筑能耗的全天候无死角的实时监测,有利于有效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因此积极建立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 3、积极推广新能源的应用

建筑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

浅论建筑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各种建筑物的体量逐渐增大,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墨守成规的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建筑发展的需要。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开始建造以前,设计者按照建筑任务,把施工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进行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方案,并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这样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本文针对建筑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分析。 一、建筑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三种人的利益。一,甲方,即建设单位的利益。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甲方对项目功能及经济性的要求。二,使用者的利益。使用者有时候是甲方,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使用者的职业各不相同,数量也不同。满足每个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建筑师不可推卸责任。三,施工单位的利益。这里面也包含了对施工企业施工的经济性及便捷性、安全性的考量。同时也要照顾到农民工、设备安装人员甚至包工头的利益及安全。 2、整体性设计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各种组成部分和各种功能需要,作为一个整体,体统性的研究其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体现建筑的特征和规律。

3、综合性设计原则。对建筑系统的研究,我们必须从它的功能、结构、要素、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个体分析。每一个个体的分析结果都要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和整体分析对比中去,按照比较的差异从新进行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与整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4、循环利用原则。建筑的循环利用原则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方面内涵。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利用。再循环主要包括对早期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照明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再循环是指建筑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经过一定加工处理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这表现在对旧建筑中可再生材料的重新加工、合成和利用。 5、绿色环保原则。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我们也越来越注重生态,环保,越来越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我国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林木稀少,楼房与人口日益密集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居民的健康与生活。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设计区域的自然条件,利用城市的自然地貌特征和原有的植被、水体、花卉等,本着保护和恢复原始生态的原则,按照体现不同城市特点的要求,尽可能的协调绿地,水体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6、刚柔相济原则。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除了以上原则以外,还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刚度过多则可能导致适应变形能力差,强人的破坏力瞬问袭来时,需要承受的荷载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损至最

精神病医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神病医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场址 (14) 第四章建筑方案 (20) 第五章节能与节水 (33) 第六章环境保护影响分析 (35) 第七章安全运行与劳动保护 (40) 第八章医院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43)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与质量保证体系 (44) 第十章项目招投标 (47)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9)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 (53)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54)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某某精神病医院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某卫生院(某某精神病院) 项目法人代表:林某某 三、建设性质:新建 四、项目建设地址:某某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其中:住院楼(四层)4374平方米,医技楼(三层)1458平方米,门诊楼(三层)972平方米,行政生活用房(二层)648平方米,保障用房(二层)648平方米。设计住院病床数150张。 六、估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估算总投资120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国债资金1000万元,地方配套解决200万元。 七、项目建设期:1年 第二节项目背景 某某位于某某省中部,某某市的东北面,是革命老区县,某某省省定贫困县,享受西部政策县。全县国土面积2695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全县总人口43万。 一、医院发展历史 某某精神病院是1999年经某某地区卫生局批准成立,在某某卫生局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公立医疗机构,与某某卫生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精神病治疗与某某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院)开展业务协作,在某某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指导下开展业务。多年来,一直收治周边新干、峡江、乐安、宁都等六、七个县的精神病患者,随着收治精神

居住区设计之单体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住宅设计之单体设计调研报告 小区规划设计告一段落,各种单体建筑的设计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套型设计,会所设计,幼儿园单体,各种管理及辅助用房的设计。本次调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各种套型的现状分析及本次设计的大致思路; 2,当前会所建筑在小区中的作用; 3,单体建筑的个体风格与整个规划风格的关系; 4,其它一些辅助用房的设计。 一,各种套型的现状分析及本次设计的大致思路 当今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套型,有的是经过实际的思考结合所处地势而创造出来的,而有的则是简单的照搬过来的,跟所处环境则没有任何关联。住宅建筑的设计,不单单是外立面风格会与外界产生关系,内部空间的划分也同样会因地而异。如下图,在中心景观周围都是相同的套型,但并不是简单的 复制就可以了。设计套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它所处的位置以及周边的环境。就上面的例子而言,在中心景观东面和在中心景观西面,其内部空间的划

分应该是不相同的,虽然是相同面积的套型,但我们不应该让厕所或者厨房占用面向景观的部分,而让卧室或者客厅没有景观可看。 住宅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是使用面积系数(K值),它直接关系到你买到的房间面积中间有多少是能够直接利用的。当今房地产市场上多用容积率来评价一个楼盘的好坏,这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容积率只能表示一定的土在面积上所能建筑的建筑面积的大小,而不能表明业主花钱买到的面积中有多少是可以直接利用的。而使用面积系数却可以表示出来。使用面积系数是指总套内使用面积和总建筑面积的比值。多层住宅的K值一般会在0.8以上,而现在新开发的住宅一般都是小高层或者高层,其K值一般在0.7到0.8之间。提高住宅建筑的K值,不管是对投资方或者是对业主都有好处。而对设计者来说则是一个考验。室内空间划分不单单要考虑到功能的需要,有时候它也会影响到业主的经济利益,即使用面积系数的大小。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楼梯间及各种管道井的大小,墙体的选择及多少,阳台的大小等等。下面结合一些套型实例来分析一下K值对住宅面积的影响。 郑州某楼盘套型图 这是位于郑州的某楼盘的一个套型图,高层住宅,一梯两户两个单元。其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江琦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江琦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建筑行业 发展的新方向。建筑设计作为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设计人 员和技术人员不断努力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知识。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方 法的分析,总结绿色建筑的方法原则,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借 鉴意义,从而促进我国建筑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环境的破坏导致地球生态失 衡的环境问题的频发,低碳生活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充分的将建筑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与以往的设计不同,绿色建筑设计更多的考虑到人、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在设 计中主动考虑环境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1绿色建筑的理念 绿色建筑通俗来讲,就是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气候、材料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的建筑。具体指在建筑整个周期,包括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到最终拆除的过程中最 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水、节地、节材,物尽其用、减少污染,提供高效适用,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建筑。 2绿色建筑的设计意义 绿色建筑设计就是解决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现代高新节能 技术使二者达到统一、减轻环境负荷与污染。通过适当地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有关因素之间 的协调关系,使建筑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2.1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绿色建筑提倡节 约能源,充分运用太阳能使用热水和取暖,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在房屋的设计上可以根 据自然通风的原则,夏季使用自然风乘凉,充分的利用气候条件优势,设计好房屋的平面形 式和总体布局。也可以利用在屋顶设计太阳能板等设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热能为建筑所使用。 2.2注重材料的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 绿色建筑提倡节约资源,当前中国建筑行业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效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在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时,要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处置,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节约材料。尽量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资源,节约用水和用电。 2.3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 绿色建筑的发展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可以最大 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同时也可促进各种工艺技术的优化发展。 3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需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低消耗、低污染为目标,采用高新技术等 设计手段的设计之路。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的建筑设计有很大的不同,与其相比更应注重以 下设计原则: 3.1与自然条件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的设计需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 在设计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保持建筑风格、规模的协调;建筑与环境景观、文化历史的连 贯性;使建筑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实现和谐统一,让建筑不但对人类有利,还建立在不破 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3.2资源节约、环保节能 资源节约、环保节能是绿色建筑设计最基础的原则之一。绿色建筑设计应优化资源利用,采用适宜的建筑材料、采用新技术,减少对各类资源的占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筑物的环

建筑节能设计原则及设计措施

建筑节能设计原则及设计措施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 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 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其中建筑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文通 过几个大的方面来论证建筑节能设计对于整个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关键词:节能;设计;能耗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china’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year after year, hug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a huge burden.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 comprehensive energy-saving is imperative,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this article through several major aspects to prove th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to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key 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design; energy consumption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住 房条件不断地改善,居民住宅纷纷进行装修改造,居民装修不仅要考虑美观舒适,还要在考虑到设计的个性的同时,兼顾以人为本环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调研报告1

调研报告 建筑学专业 地理位置: 南阳市卧龙轧花厂位于南阳市长江路东段。东侧紧邻南阳理工学院,北侧为家具市场,西侧有南阳理工学院教职工家属楼,南侧为常庄居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现状: 南阳市卧龙轧花厂成立于一九九六年,厂区内现有六栋厂房,和一栋附属的设备用房,另有广阔的闲置空地空间,已有13年历史。主要经营收购加工,调运棉花,榨油,修配,随着经营需求的调整现在厂区已经闲置不用。厂区内部现供驾校和汽车维修使用。 场地: 厂区内部地势平坦,整体上南高北低,利于排水。现厂区内部有机井两处。市政用电接入口位于厂区西南部为,现有配电房位于西南角烟囱附近。厂区前面有住宅楼三栋楼,环境较为混乱,临街为商业。 厂房现状: 现有厂房属于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的单层建筑厂房,结构为砖混结构,屋顶为槽型板铺装,内部有抹灰,因长期闲置无人管理,内部墙面面层多有脱落。外墙为清水砖墙,无面层处理。南侧厂房外墙面贴有面砖,内部面层也已脱落。最南部单层厂房年代较为久远,现为仓储和加工用房。内部墙面无处理,屋顶为木构架,屋顶继续修复处理。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教育水平及科研投入也在不断增长,这对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可以创造适宜产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创意人才的增多,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创意产品产生了更多的需求;另外,拥有13亿人口的大陆市场,潜力巨大,易于吸收各种创意产品;最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低廉的生产成本也是其发展的一大优势。 创意产业是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功能转换,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北京798,上海的M50.,南京的1865,深圳的F518等都已成为中国相当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李丛丛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李丛丛 发表时间:2019-04-25T11:30:03.5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作者:李丛丛[导读] 加大绿色建筑的研究,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还是能源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00160 摘要:随着经济,环境,健康等诸多因素的迫切要求,绿色建筑正在迅速发展,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更多的设计师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绿色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我国是人口大国,能源消耗大国,因此加大绿色建筑的研究,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还是能源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应用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周围的居住环境,绿色建筑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社会也在呼吁企业更多地关注社会综合效益,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也能够为建筑开发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1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而建筑活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在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前提下不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基本且对人们的健康无害,并且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绿色建筑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性 在全世界都遭受污染的今天,人们开始重视环保,但是针对很多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来说,想要获得良好的生活空间要难上加难,汽车尾气、垃圾污染、噪声等等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所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想找到一种更好、更舒适的生存空间。而绿色建筑以其自身的特点可以给城市居民带来良好、健康的生活空间,让城市居民可以不再只生存在水泥盒子中。其次绿色建筑除了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良好、健康的生存空间以外还可以给自然环境带来正面的影响。传统的建筑物都存在能耗较大的特点,因其在设计时并没有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给予考虑,消耗大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染,而污染对于环境的损害影响就非常大。而绿色建筑在设计理念上是将建筑物融入到周边环境中而不是去破坏它,会给城市的自然环境带来良好的影响。 3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3.1可持续的绿色居住区设计 3.1.1可持续特征。绿色居住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特征意为居住区环境设计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应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及选择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具体在其规划设计的构思、平面布局结构与各类设施的设置方面应尊重居住区内土地和环境及栖居者的自然属性,全面考虑居住区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及周围环境的各种关系,强调人类活动与居住区环境所处地域的不可分割性。从而提高居住区的吸引力,并使其成为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细胞。 3.1.2循环特征。这是指在绿色居住区环境中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原料及废料能相互循环利用,自行消化分解。即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能使其各系统在能量利用、物质消耗、信息传递及分解污染物方面能形成一个卓有成效的相对闭合的循环网络,这样既对居住区外部区域不产生污染,周围环境的有害干扰也不易入侵居住区环境内部,故循环特征就成为绿色居住区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志。 3.1.3时代特征。从绿色居住区环境的提出可知:它是城市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后才出现的,其居住区环境的时代特征具体应体现在居住区环境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创造一个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服务体系;另外住宅智能化将被引入居住区环境建设之中,居住区环境中住房的概念将被扩展,使其不仅仅被理解为家庭居住,而是集工作、学习、居家、娱乐等于一体的社会单元。 3.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3.2.1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所以在单体设计中应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3.2.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主要功能房间设计外窗并无视线干扰,外立面尽量减少玻璃幕墙的设计,减少光污染。 3.2.3建筑视野与采光设计,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平面和窗墙面积比。对于建筑室内照明,考虑采用内遮阳帘等措施,防止室内灯光外溢。 3.2.4建筑声环境设计,合理安排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对噪声和振动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施工过程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减小夜间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干扰。 3.2.5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 3.3绿色建筑设计的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要点 在进行节水设计时,要注意对节水器具、防止水压出流、避免管网漏损、节水灌溉等方面。同时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要落实绿色建筑对节水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合理设置节水器具,管道布置时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避免管网漏损。 3.4绿色建筑设计的节材与材料利用要点 首先因地制宜选用建筑材料,首选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应优先采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推荐的绿色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得使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明令禁止和淘汰的材料、产品技术和工艺设备。其次由于建筑施工完全是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的,所以再设计阶段就要考虑材料的重复利用和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问题。

建筑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

建筑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 建筑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刚柔相济、多道防线、抓大放小、打通关节 一、刚柔相济 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太刚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损最后全部毁坏;而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甚至全体倾覆。结构是刚多一点好,还是柔多一点好?刚到什么程度或柔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这些问题历来都是专家们争论的焦点,现今的规范给出的也只是一些控制的指标,但无法提供“放之四海皆准”的精确答案。最后,专家们达成难以准确言传的共识:刚柔相济乃是设计者的追求。 道也许都是相通的。 想想看,人应该是刚多一点好还是柔多一点好呢?思考的哲人们对此各抒已见,力求给出处世的灵丹妙方。总的来讲,做人太刚和太柔都不受推崇。过份刚强者,应变能力差,难以找到共同受力的,便要我行我素,要鹤立鸡群,即使面对任何突然袭来的恶势力,亦敢于硬顶硬撞而不留变通的余地,这种时候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才能立于不败,否则一旦后继乏力,油尽灯枯就会发生脆性破坏,导致伤痕累累、

体无完肤的灭顶之灾。在盛赞这种刚气之余,却鲜有人能够或者愿意完全去做到,英雄的眼泪大抵只有英雄自己能体味。人们唯有感叹道:精神可嘉,方法难取!世人处世多以“柔”为本,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为贵。柔者易于找到共同受力的构件以协同消化和抵抗外力。但过柔亦为人所不耻。因为“柔”必然产生变形以适应外力,太柔的结果必然是太大的变形,甚至会导致立足不稳而失去根本。处世极为圆滑者,八面玲珑,见风使舵,整日上窜下跳,左右逢源,活得游刃有余,这种柔得无形,表面上着实不容易受到伤害,骨子里却难免有“似我非我”的疑问,弄不好会个性丧失、面目全非,可能还免不了要背上奴颜婢膝的骂名。所以古人在长期的实践后发现了中庸之道最适合生存。用现代的话来讲大意是做人最好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也就是刚柔相济。刚是立足之本,必要刚度不能少,如此方能控制变形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才不会失掉本质的东西;柔为护身之法,血肉之躯刚度毕竟有限,要学会以柔克刚,不断提高消化转换外力的能力,有时候,牺牲一点变形来抵抗突然到来的摧毁力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但应以不失去自我为度。 二、多道防线 安全的结构体系是层层设防的,灾难来临,所有抵抗外力的结构都在通力合作,前仆后继。这时候,如果把“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某个单一的构件上,是非常非常危险的。

XX精神病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xxx精神病院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xxxxxx卫生院(xxx精神病院) 项目法人代表:xxx 三、建设性质:新建 四、项目建设地址:xxxxxx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其中:住院楼(四层)4374平方米,医技楼(三层)1458平方米,门诊楼(三层)972平方米,行政生活用房(二层)648平方米,保障用房(二层)648平方米。设计住院病床数150张。 六、估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估算总投资120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国债资金1000万元,地方配套解决200万元。 七、项目建设期:1年 第二节项目背景 xxx位于xxx省中部,xxx市的东北面,是革命老区县,xxx省省定贫困县,享受西部政策县。全县国土面积2695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全县总人口43万。 一、医院发展历史 xxx精神病院是1999年经xxx地区卫生局批准成立,在xxx卫生局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公立医疗机构,与xxxxxx卫生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精神病治疗与xxx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院)开展业务协作,在xxx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指导下开展业务。多年来,一直收治

周边新干、峡江、乐安、宁都等六、七个县的精神病患者,随着收治精神病患者的逐年增加,2008年,经市卫生局批准,设置精神卫生床位数增加至60张。目前,医院年接诊病人2000余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00多人次。 根据八十年代初期的标准,该院编制39人,现有职工3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人,具有中级职称人员20人。设有七个临床科室,四个职能科室,能开展三大常规、B超、X光机、心电、生化检查,除对xxx 及周边各县精神患者开展精神疾病治疗服务外,还承担了xxx4.3万人的公共卫生服务。 在多年的实践中,该院取得了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一批接诊精神病的专业技术人员得到锻炼和提高,并发展成为一所区域性精神卫生防治机构。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导致精神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过去由于经济原因和社会的偏见,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的不足5%。随着国家对精神卫生事业投入与扶持力度的加大,新型农村医疗合作、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管理、家庭困难精神病患者救助等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相继出台,主动到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日益增多。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至今医疗用房仍严重不足,精神病患者住院困难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医院业务用房仅有1350平方米,其中有危房150平方米, 目前医院开设病床60张,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相差很大。医疗设备十分简陋,目前设备仅有500MAX光机1台、黑白B超仪1台、多导心电图机1台、显微镜1台、分析天平1台、离心机2台、冰箱2台、恒温箱1台、供氧装置1台、电动吸引仪3台、洗胃机1台、血球三分类计数仪1台、尿十项分析仪1台、消毒灭菌设备1台、电视机5台,无法满足对精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