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958年资料10 用神农丸治癌瘤

1958年资料10 用神农丸治癌瘤

1958年资料10 用神农丸治癌瘤
1958年资料10 用神农丸治癌瘤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祖国医学攻克“不治之症”

——青年医士徐志用神农丸治癌瘤有显著疗效——

邓林山;张尊一

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旅大市立第二医院医务人员,经过整风运动,政治思想觉悟空前提高,大破迷信,解放思想,打掉自卑感树立起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在党的教导下政治挂了帅,一切为病人,中西结合,土洋并举,大闹技术革命,向所谓世界绝症——癌肿开战。从今年7月份开始大力试用中医药神农丸对188例各种类型的癌肿患者施治,经过一个多月的初步观察,已收到显著疗效。青年预备党员徐志同志做出了良好的成绩。

党的教诲

该院应用中医药神农丸治疗癌肿,早在1956年就开始了,但并未引起多数人的重视与推广。主要原因是:政治没挂帅,思想保守,存在“五信”(信书本、外国、专家、洋的、西医)和“五不信”(不信实践、自己、群众、土法、中医),障碍着新的东西成长。该院最先研究并倡议应用神农丸治疗癌肿的是医士、中共预备党员徐志。他在党的教导培育下,政治觉悟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面对着癌肿患者绝望的情景,寄与深切的同情,党员的光荣称号,医生应有的救死扶伤的高度责任感促使他下定决心想法挽救,从此便开始攻打癌肿堡垒。

中西结合、土洋并举

对癌肿的治疗,在许多西医书籍上记载,较好的疗效只能起到抑制作用,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有的手术后还很难保痊愈,而且能进行这样治疗的又多是中外高级医务人员和较好设备的医院。他想到自己仅仅是一个医士,本院条件又很差,怎敢承担这样重大课题?产生了

自卑感。但他并没有灰心,在党的中医政策的感召下,积极响应了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又激起了运用中医治癌的念头。他刻苦攻读中医经典著作并注意收集和应用验方秘方,他开始发现西医解决不了的许多病症,用中医药可以解决,如中医治疗麻疯、肝硬化、传染性肝炎等等,效果均很显著,从而更加启发和鼓舞了他。在党的关怀下,他依靠老中医的领导,根据西医的临床观察症状和中医临床观察症状对照,应用中医治疗无名肿毒痛癤等中药进行临床施治,取得了经验之后,进一步又分析神农丸的制剂成分,有对神经抑制的作用,便结合苏联医学文献发表的癌肿与神经系统有关,与毒有关的理论,进行对癌肿的研究与治疗。第一次对鼻癌患者安××施治成功,继之又对子宫癌患者南××施用效果良好。

两条道路的斗争

有些高级医务工作者,对他应用神农丸治癌的效果却争执不休,有的竟无视事实,根本不相信,在他们的印象里,“大人物”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个医士就能作出贡献,怪哉!因而说他是瞎胡闹,说没有诊断根据,没有病理检查,缺乏科学性。整改初期有些人贴出大字报,要求领导制止继续应用,以防中毒等等。这种情况引起徐志的重重顾虑,他想:自己西医不高,没有进过大学;中医刚刚入门还未掌握,就是中医老大夫还未提出来,我就这样想和作,能行吗?信心动摇了。暗自研究和治疗,不敢和别人讲,后来逐渐就停止应用了。但他的那种使癌肿患者起死回生的信念并没有打断。党给他坚定了信心和力量,患者送来大字报,要求医院领导继续应用“神农丸”治癌。市医院党政根。据这些情况“决定通过癌肿患者病例与怀疑论者展开大辩论。王×氏(女,六十岁),患会厌癌肿症,于一九五七年六月经康复医院和大连医学院医院病理切片检查,复层鳞状上皮呈恶性增生,向深部伸入,核分裂二级,部分肿癌组织坏死,病理诊断为“鳞状上皮癌”。七月间开始用深部X线治疗,至第十六次照射时,患者吞食物有障碍,发音微小,呼吸困难,病灶部有血和溃疡。停止一段X线照射以后,服用中药神农丸,病情逐步好转,经服中药一个月后症状消失,病情转佳。服药至一百二十付时,患者基本恢复健康,并参加了文化学习和家务劳动。最近又经确诊单位检查,会厌部只呈轻度疤痕,余无特异发现,患者已痊愈。从这一病例中可见:既有科学诊断根据,又经X线治疗未效。在这一事实面前怀疑论者认输了。

为了深入研究神农丸疗效和应用,上级党委负责同志,亲自到医院作动员报告,勉励全院人员和全市医疗单位密切协作,作出更大的贡献。医院党总支书记挂帅,院长出马,在原来的治癌研究小组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市内各医疗单位有关专家和名中医,发展成为全市的治癌研究组织。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收到了显著效果,据118例癌患统计:有效者70例,其中恢复健康、劳动一年以上未有变化者三例。其余病例经临床观察,自觉症状均有明显的减轻,逐渐好转。

(本文发表在1958年10期第718页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