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探析

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探析

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探析
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探析

现代汉语基本句型

现代汉语基本句型 一、按结构划分: 1、单句,主谓句,动词谓语句 我是中国人。|购买力提高了。|张老师教我们算术。|一句话逗得大家笑起来。由主谓词组构成的句子称为主谓句。 形容词谓语句 田野绿了。|大桥十分雄伟。|天气热得十分厉害。|她真漂亮。 名词谓语句 今天星期天。|4月5日清明节。|小伙子高高的个子。|鲁迅浙江绍兴人。主谓谓语句 老大娘心事太重。|她性情温和。|这个问题我们研究过。|奶奶一个字也不认识。 非主谓句名词非主谓句 好大的风啊!|多麼美的图画!|我的书呢?|一个温暖的下午。由单个词或主谓词组以外的词组构成的句子称为非主谓句。 动词非主谓句 下雨了。|随手关门。|请勿抽烟。|加油! 形容词非主谓句 好极了!|太棒了!|慢一点。|多好哇! 叹词非主谓句唉!(来了。)|喂!(抓紧点儿。)|啊!(一言难尽。)|哎哟! 2、复句(多个单句) 并列关系: 他一边跑,一边哭。|我既不出去,又无事可做。常用关联词:也,又,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关系: 他走过去,拉起了她。|他盛了饭,端过去,放在饭桌上。关联词有:又,於是,然后。 递进关系: 这本书我看过,而且看过不止一次。|这种西瓜不仅个儿大,而且很好吃。|我热爱家乡,特别热爱今天的家乡。常用关联词: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不但不…反而… 选择关系:

与其跪著生,不如站著死。|要麼是你记错了,要麼是我忘记了。关联词主要有:与其…不如,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麼…要麼。 总分关系: 人死的意义不同,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如鸿毛。|战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至少需有两个层次。 转折关系: 文章不长,内容却丰富。|他年纪不大,见识却很不一般。常用关联词:却、 然而、但、不过、虽然…但是。 假设关系: 纵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的前进步伐。|要是没有一次次试验失败,就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常用关联词:如果…就,即使…也,假如…就。 条件关系: 要改造沙漠,就得有充足的水源。|只有认真地调查研究,才能把情况弄清楚。主要关联词有:只有…才,除非…才,无论(不管)…也(都)。 因果关系: 我十分感谢您,因为您教我知道许多道理。|既然你对那个会议不感兴趣,那就不必去参加了。主要关联词:因为…所以,既然…那麼,之所以…是因为。 目的关系: 为了提高生产率,就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我们改乘了飞机,免得赶不上参加会议。主要关联词:为了,为…起见,以便,为的是。 二、按作用划分: 陈述句桌子上有一本书。|他是医生。|你去通知他吧。|这是我记错了。| 这种说法绝对不对。述说事情的句子,用平缓的陈述语调。包括肯定的陈述、 否定的陈述和强调的陈述,末尾常用“的、了、呢、罢了”等语气词。 疑问句谁是最可爱的人呢?|这是你的衣服吗?|他有几岁了?|你去还是我去?|你喜欢不喜欢看电影?|你看见过他没有?|他愿意去还是不愿意去? 提出 问题的句子,一般用疑问语调。包括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几种形式。祈使句你站起来。|快去吧。|请把桌上的报纸递给我。|不要再闹了。|禁 止在场内吸烟!|不要这样称呼我吧! 表示要求别人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的句子, 用祈使语调。一般分为表示要求和表示禁止的两类。句末可用“吧、呀”等语气词。 感叹句哈,这模样了!|太好了!|这座桥真长呀!|秋天的香山公园多麼美丽呀! 表示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用感叹语调。句末常用“啊、啦”等语气词。

汉语人体词语探析

汉语人体词语探析 成双梅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湛江 524048 ) 摘要:汉语人体词语从出现到发展至今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其发展中也有着巨大的变化。人类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的认知往往从认识人自身开始的。人类的认知方法也总是用已知去认识未知的。人体词语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被用于认知、指称其他的事物。人体词语不断拓展延伸,构造出新的词语,隐喻投射新的意义。本文主要就现代汉语中的人体词语分析其造词法与构词法及隐喻投射现象。 关键词:人体词语;造词法;构词法;隐喻;投射 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Human-body-words Cheng Shuang-mei (Humanities School,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Abstract:Chinese Human-body-words have been through a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and have changed greatly since ancient times.Hum an being’s cognitive law is from farness to nearby, from concrete to abstract, which determine that people understand the world from themselves to outside world. People’s cognitive method is always from the known to the unknow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Human-body-words are used to cognize and refer to other things. The continual extension of Human-body-words helps to create new words and the metaphors project new meanings. This thesis analyzes modern Chinese Human-body-words from points of word building, word making and metaphor projection. Keyword:Human-body-words;word building,;word making;metapho;projection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 【摘要】: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本文从兼语句的定义、分类、结构以及与其他句式的比较和区分来说明兼语句的特性,也是我结合书本知识和个人对其内容的理解而对这一句式展开的综述。【关键词】:兼语短语语义特征结构区分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兼语句是我不太熟悉,理解也不透彻的一个句式,在经过深入学习和研究后,我对兼语句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以下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个人的一点理解对现代汉语兼语句进行综述。 一、兼语句的定义 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在《现代汉语》中所下的定义是: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重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兼语句就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齐沪扬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下的定义是: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在一起,而且述宾短语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中的“主语”,这样的短语为兼语短语。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作兼语句。 结合上述两种定义,我们可以把兼语句的定义概括为:兼语句是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和由兼语短语构成的非谓语句。比如说:爸爸鼓励我学英语。 二、兼语句的分类 从广义上分,兼语句可分为一般兼语句和特殊兼语句两种。 (1)一般兼语句 在一般兼语句中,名词兼宾语、主语双重身份,且在语义上名词是前一个动词的受事,同时又是后一个动词的施事。 比如说:老师叫我告诉你这件事。“我”是前半部分“老师叫我”的宾语,是受事;同时也是后半部分“我告诉你这件事”的主语,是施事。并且,两个动词“叫”和“告诉”之间也具有目的关系。 (2)特殊兼语句 特殊兼语句包括第一个动词是“有”的兼语句和第一个动词是“是”的兼语句。 比如说:我有朋友去法国留学。“朋友”是“我有朋友”的宾语,是“朋友去法国留学”的主语,也就是说名词“朋友”兼宾语和主语双重身份。 从狭义上来分可以根据兼语句第一个动词的语义特征分类。 (1)表示使令意义的兼语句。在这种兼语句中,第一个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如“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等。第一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是兼语句所发出的行为动作的原因,也就是说,兼语后面的词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或状态

含人体词素的指人名词研究

含人体词素的指人名词研究 汉语词汇系统中存在这样一类特殊的语群,它们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指代人体的组成部分或某个器官,实际上却是用来指代某类人的。本文以这类语言单位为研究对象,从分类、该语群产生的途径、结构、理性意义的理据性和色彩义五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揭示这类语言单位的特性。 标签:人体分类结构理据性色彩义 一、引言 安志伟在《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研究》中,将现代汉语指人名词分为“亲属类”“社会类”和“认知类”三种,本文所讨论的含人体词素的指人名词就属于“认知类”的指人名词范畴。人体词不仅可以相互组合用来指代人,而且可以作为语素同别的非人体语素组合成词来指代具有某种特性的人群。 二、分类 (一)根据不同的人体词划分类别,如下表所示: (二)根据词义的来源分类 在这类指人名词中,部分在成词前就是用来指称人的,不存在非指人的过渡阶段,是人们为表达需要而专门创造的。这部分词从字面看可能是不合现实或者与现实矛盾的,只有用来指人才是合理的;还有一部分有一个先指人体特征的过渡阶段,后随着认知的深入,把这类原来非指人的词直接或经过加工用于指人。例如“老头儿”这一词,现实中不存在“年轻的头”或“老的头”,“老头儿”一词就是创造出来用来指年老的人;而“大肚子”这一词我们可以指某人的肚子比较大,也可以用“大肚子”指孕妇。 三、含人体词素的指人名词产生的途径和原因 (一)运用“转喻理论”分析这类语群产生的途径和原因 人们运用思维,结合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某类人群的具体特点去评判和指称一类人,这些过程都离不开认知能力的参与。Lakoff & Johnson指出,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它允许我们用一个事物指代另一个相关事物。近几年国内学者徐盛桓(2009)论证了转喻机理的核心是“本体是喻体”。“本体是喻体”是将本体的外延、内涵的一部分转换为喻体,这好像是将本体的外延、内涵的一部分传输出去,喻体就是从本体传输出的这部分的外延、内涵所选择和认定的,从而使人们获得用喻体对本体做出还原性阐释的认知效果。人体词中包含很多的器官词,这些器官的具体位置、特点、功能及地位是有差异的,因此器官词结合其他语素,通过部分转喻这一认知方法构成的指人名词正好借助各器官的特点去指代某类社会人

[探析,汉字,形体,其他论文文档]探析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字形体理据性具体应用 论文摘要:汉字是有理据性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汉字的造字理据和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解析汉字的构形规律,能较好地帮助留学生记忆和理解汉字,提高教学效率。 中国汉字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且对于大多数外国学习者来说,汉字是一种陌生而特别的文字,因此,如何才能学好汉字、记忆更多的汉字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题。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通过字形与字音、字义相联系,而汉字字形与客观事物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从汉字字形能够直接获得其所表达的意义的相关信息。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汉字的造字理据和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解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并结合汉字造字法,能使留学生不仅了解其构造原理,领悟汉字的理据性,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汉字的表意特点、汉字的构形规律性和汉字的系统性,有效地理解和记忆汉字。所以,研究汉字构形的理据性,必然有助于提高对外汉字教学效率。 一、汉字形体的理据性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跟拼音文字不同的是它有自己特殊的形体结构、独特的表意性。从符号阐述学的角度看,汉字是一种艺术型的象征性表意符号,“它永远不是完全任意的;它不是空洞的;它在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根基”。(索绪尔)汉字的象征结构本身就有“能指”意味,用直观分析的方法就能把握其“所指”为何。汉字所使用的符号是构形部件,其构意的体现是通过它的构形部件来承担的。汉字形体中可分析的意义信息,来自原初造字者的一种主观意图,称作造意。造意一旦为使用的群体所公认,便成为一种可分析的客体,称作造字理据。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当中论述了汉字的“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是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理据而归纳出来的,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为用字之法,因此在研究造字理据时,仅涉及“六书”理论中的前四种。象形字、指事字是“依类象形”,会意字“比类合谊”,形声字“形声相异”,这些就是构成汉字字形的理据所在。 汉字自出现以来,为了适应汉语的发展变化,其自身也在字形、字音、字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字形方面,笔形由圆转弯曲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笔画总体减少,结构简化;字音方面,声韵调与古汉字的声韵调之间也存在很多不一致的现象;字义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意义扩大、缩小、消失、或转化的现象。因此,现代汉字与古代汉字已相去甚远,使现代汉字的构字理据已经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明显,不能完全反映出传统的“六书”理论了。虽然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已有相当大的改变,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古代汉字的特征,中间并不是断开的,而是存在连续性的。

有特殊含义的人体部位词语

有特殊含义的人体部位词语 (河南省唐河县刘军义补充总结) 汉语的词汇表意丰富,以下列举的这些人体部位词语,除了本义之外,还有引申义和比喻义,而且这些意义大多还有更深层的含义,下面就把这些词语列举并解释,以奉献给各位。 首脑——领袖、领导人 头脑、头儿——本指脑袋,又可借指思维能力 脑筋——思维 头脑——智力 面目——本性 脸面——情面、面子 面貌——状态、状况 眉目——本可借指容貌,如:眉目传情,眉目清秀。又比喻文章的条理纲目,事情的头绪。 眉眼——指容貌神情 眼珠——比喻最珍爱的人或物,也说眼珠儿,眼睛珠儿 眉睫——比喻近在眼前 须眉——男子 鼻祖——创始人 鼻子、鼻孔——是人和与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和呼吸孔道,本无深意,一旦加上“底下”二字,就比喻在身旁或附近 耳目——指刺探消息的人,侦探

耳朵软——不是说耳朵长的不硬朗,而是指一个人没有主见,容易听信别人的话,也说耳根子软,心活耳软。 嘴脸——表情或脸色(含贬义) 咽喉——形势险要的交通通道、关隘 喉舌——(政府)代言人或新闻宣传机关,关键的东西 口舌——言语,多比喻劝说、争辩、交涉时候所说的话 口腹——比喻饮食 口齿——比喻口才 口角——借指争吵 长舌——比喻喜欢搬弄是非、说长道短的人 舌头——表示活口 唇齿——接近的、有共同利害的两个方面 唇舌——言辞 脖颈儿——又写作“脖梗儿”加个“硬”字就表示人处事不灵活,不知变通,或态度强硬,不可改变。这个意义在古代称为“强项”,比如《后汉书》就记载了一个洛阳令董宣,他杀了湖阳公主的恶奴,皇帝叫他向公主当面谢罪,他直着颈项不肯,皇帝叫太监按他的脖子,他还是不低头,于是他就得了“强项令”的称号。 肺腑——内心世界 胃口——食量或兴趣,欲望 脾胃——借指兴趣、好恶

现代汉语兼语式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式综述 摘要:兼语式结构在现代汉语的语法中一直被当做特殊的结构,对这一结构的论证也是由来已久。兼语式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兼语”部分,它担当着双重身份。在句子单位中,兼语句中的两个谓语中心也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不少学者已对“兼语式”这个特殊的结构作了很多的研究。因此,本文将从兼语式存废问题、句法特征、与其他特殊句式的辨析等方面对兼语式已有的研究进行叙述。 关键词:兼语式;语法;句法特征;辨析 正文: 简单地说,兼语句是指句子的谓语由兼语短语充当的句子叫兼语句。兼语短语往往是含有使令意义的动词构成,如“使、叫、让”等。兼语式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自出现以来就受到诸多争议,许多语言学家都不赞同“兼语式”作为一种单独的句式存在。下面我将由兼语式的存废问题逐步深入探讨兼语式的特点。 一、兼语式的存废问题 自“兼语式”提出之后,取消这种句型的观点层出不穷,不少语言学家认为兼语式可以与其他句型,如或复句、或宾语句、或连谓句、或紧缩句等归为同一类。以下便是几种主张取消兼语式句型的观点①:1、补语说:史存直(1954)以句子的意义做基点,认为承认“兼语”就等于承认两个叙述的结合。这不符合一个单句只有一个叙述的要求。而兼语式只是一个叙述,没有必要单独成立“兼语式”,可把V2看作是句子的补语成分。 2、复句说:萧璋(1956)从结构形式出发,认为V2部分不读重音,并且可以倒置,可看作V1的补足语,V1和V2分别构成两个分句。因此可以吧兼语式归到“扩大的主从动词词组”和“复句”里去。 3、双宾语句说:张静先生(1977,1981)认为,“兼语式”破坏了单句只有一套中心的分析法,不能成立。其中“使、让、叫”等动词意义虚化,已成为介词,不再分析为动词。由这几个构成“兼语式”,其V1不是兼语,它与V2合起来组合成介词结构做V2部分的状况;而有其他动词构成的“兼语式”可归入双宾语句或紧缩句里。 4、连谓句说:朱德熙(1985)认为N2在语义关系上是V1的受事和V2的施事,但结构形式上只作V1宾语不作V2主语。而在“连谓结构”中许多做谓语动词V1宾语的名词N2都可以与V2构成各种语义关系。因此也把“兼语式”归入连谓结构。 5、小句宾语说:吕翼平(1979)主张把“兼语式”里的“V1+V2”当作V1的宾语,即N2+V2是小句宾语。

有关人体词语的语言现象考察

有关人体词语的语言现象考察 提要人体词语是汉语词汇中的基本词汇,存在着丰富的语言现象。本文立足于丰富的语言材料,以举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其语言现象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认为人体词语的语言现象一方面与语言内部自身的发展变化相关,其中涉及语法化、隐喻、映射等内容; 另一方面与人类自身的认知心理有关。 关键词人体词语、语言现象、语言变异、变异原因 一、引言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于根元在自己的专著《留心各种语言现象》中有一篇名为《有趣的“手”》,在文中,他列出了有关“手”的几个特殊的语言现象,“手”是人体词语中的一个常见词,它在实际的运用中是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人体器官词语的,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语言变异现象。同“手”一样,其他人体词语也存在很多的语言变异现象,这些现象很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人体词语指的是词汇中含有人体器官构成的词。语言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体词语来源于人类自身,因此与人类密切相关。关于人体词语,学术界也做了很多研究,如文雅丽(2004)对人体头部同称器官词,即以“眼”与“目”、“口”与“嘴”、“面”与“脸”、“头”与“首”、“牙”与“齿”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历史来源、义项分布、构词特点、语义语用等进行系统的分析描写;李佳(2006)指出人体器官名词分为单义器官名词和复合义器官名词,认为只有单义器官名词有量词用法,并对其进行量词分类和详细阐述。另外,还有人体词语的语法化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人体词语的比较研究,在此不做一一介绍。本文着重从各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出发,进而归纳出人体词语在使用中发生变异的原因及规律。人体词语的词性都是名词,在单独说的时候就仅仅表示其本义,但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人体词语则在其本义之外还发生了一些变异。 人体词语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怎样的语言变异现象?这些语言现象有哪些特点? 出现这样的语言变异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在实际应用中有何语用效果?本文将试着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语料来源:一是来自北京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语料库资源;二是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实际用例;三是借鉴一些相关文章的用例。 本文将通过举典型例子进行归纳分析的途径来展开研究,并针对语言现象的特点考究其原因。 二、语言现象 2.1人体词语一般语言现象 人体词语的一般语言现象是指在语言应用中没有发生语汇、语义和语法方面的明显变化的语言现象。 (1)巴顿的头撞在了车顶部菱形灯的尖角上。 (2)他感觉脸上滚烫的无法,也无法睁开眼睛 (3)突然,昏睡中的蒋经国嘴里发出一串含糊不清的声音。 (4)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手拄破棍,仰天长号,其状极为凄惨。 (5)经淮阴、南京等医院诊断:腰五椎、骶一椎破裂,造成外伤性瘫痪。 (6)在一次施工中,他救了战友,立了功,可自己的腿砸断了。 (7)五分钟后又从原路滑入底层,脚刚着地,随着一声威严的“站住!” 在以上列举的几个人体词语的一般语言现象中,可以观察到其中的人体词语词性为名

英汉人体词隐喻意义对比研究—以相貌词例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美国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2 嘉莉妹妹在通向成功道路上的挣扎 3 世纪以来英汉委婉语的语义变迁 4 从校园官方网站角度对比研究中美校园文化 5 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6 字幕中的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7 从关联理论解读《家庭战争》的幽默 8 中文商标英译研究 9 从社会语用学角度分析《雷雨》中的称谓语 10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11 Women in the Civil Wa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d Mountain and Gone with the Wind 1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3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4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15 浅谈高中英语练习课教学 16 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从“灰姑娘情结”看简奥斯汀的作品 17 解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18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 19 《红字》中的象征主义 20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比较 21 论东西方文化中的体态语差异 22 简析《日常用品》中的矛盾冲突 23 An Analysis on Shear's Personality in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24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25 26 Effects of Chinese Culture on Promotion of Automobiles--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27 意译在广告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探析 28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29 英语修辞的翻译方法 30 谈英汉励志谚语互译 31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32 英汉招呼语对比与应用研究 33 化学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34 论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中的互动 35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36 英语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探究 3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TVs in China and U. S. 38 浅析广州-ELEVEN的经营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39 A Study on the Game Teaching Strategy for English Young Learns 40 NBA和CBA的文化差异分析

英汉人体词语认知的对比分析

英汉人体词语认知的对比分析 【摘要】本文以英汉人体词为研究对象,从认知的角度,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实体隐喻理论对英汉人体词在结构、隐喻意义、隐喻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英汉人体词在结构上异大于同。在隐喻意义上,相同的喻体其隐喻意义有同有异;在隐喻机制上,隐喻意义因取象视点的不同而不同。本文还指出造成英汉人体词异同的认知原因一一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异同以及语言结构本身的因素。 【关键词】人体词认知隐喻文化差异 一、引言 在过去的20 年中,传统的语言学受到了挑战,它不能解释一些语言现象,所以认知语言学便应运而生。它描述和解释语言构造,并分析其认知功能基础。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汉语言进行分析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英汉人体词语在结构、隐喻意义及隐喻机制等方面进行对比,旨在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探究造成差异的认知理据。 人类最初的生活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而派生出了实体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

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实体隐喻最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容器 隐喻。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 二、英汉人体词语的对比 (一)结构对比 1.HBW+HBW 当我们表达感情或传达信息时,不仅仅使用一个HBW ,有时使用两个或多个强调作用。在英汉语中,“ HBW+HBW ” 都比较普遍。在汉 语中,这种结构通常直接由两个人体词构成,形成并列结构,如:手足、嘴脸、唇舌、唇齿。 而在英语中,这种结构比较少,通常由两个人体词用“and “连接起来的情况比较多,如:“ heart and hand”、“ heart and soul”、“ eyes and ears”,etc。 而其他由“ N-N ”(两个名词相同)的结构中,英汉语中看起来 意义相同,如:心连心=heart linked to heart ;面对面=face to face,etc。 不同之处:在汉语中,这种结构的连词通常为动词,即 “ N+V+N ”在英语中,大多数都是介词,结构为:N+Prep+N , 而且 英语中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构:have+HBW+prep+one 's +HBW 来组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是社会的核心,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在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与人体有关的词语。今天,这些词语已不再单单指称人体器官,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人体器官名词的语义从隐喻和转喻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人体词语隐喻和转喻的系统性及形成。 标签:人体器官名词隐喻转喻机制系统 为了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语言应运而生。人体词语作为名词与汉语里普通名词一样具有语义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多义性和文化性,除此之外,人体词语还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两个个性语义特征。其中,人体词语的隐喻性包括对外界事物整体的隐喻和对人体部位的部分隐喻两个方面;人体词语的转喻性包括人体词语转指人、转指长度单位、转指人体相应部位的特征或功能、转指人体部位相应的动作行为四个方面。 一、人体词语与普通名词的共性语义特征 (一)客观性 语义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以语义是客观的。正是因为世界上客观存在“山、人、狗”等事物或现象,人们才有可能通过认识形成相应的概念从而创造出表现这些概念的音义结合词来。“头”这个词之所以“是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的最前部分,长着口、鼻、眼等器官”,是由“头”这个器官的特点决定的。古代典籍中没有“人造卫星”“电脑”这些词,因为这些事物在古代不是客观存在的。 (二)历时变化性 语义的历时变化由两方面原因形成。一方面源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词义以客观世界为内容,客观世界的变化必然引起语义的变化。《汉语大词典》列出的“心”的15个义项中有14个义项呈现出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前三个义项为具体的器官实物义项——“心脏:人和脊椎动物体内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心脏所在的部位泛指胸部”和“胃部”。另外有三个义项体现了从实物义到非实物义之间的过渡:“木上的尖刺、花蕊或草木的芽尖等”“某些点心的馅子,如包子心、饺子心”“中心,中央”。这是人们由心脏在人体所处的位置而联想到外界处于中心位置的具体事物。或者进一步舍弃具体事物而仅提取中心位置这一特征,将这个特征的意义赋予“心”,如“中心,中央”义。剩下的8个义项为抽象的义项。 (三)共时多义性 由于各种原因词义在历时变化的过程中,也会丧失有些义项。如“脚”的本义为“下腿”,这一义项早在先秦就已存在,先秦时“脚”还可以用于指称“整个下肢”。”脚”的“足”义在汉末出现,在晋代成熟(董志翘,1985),唐代以后“脚”在基本词汇中已代替“足”,现代汉语中,“脚”指“下腿”或“下肢”的本义已经消亡,“脚”专指“足”,即“接触地面、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 (四)文化性 语言是和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词汇反映它所服务的文化。人体词语寄托了古人对自身状况的认识,词义反映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的人、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文化习俗使得不同语言中的人体词语产生了一些独特的派生义。如许多西方人的鼻子向前凸出,这个特征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并引发了他们的有关联想,从而赋予其特有的意义,指“形状和位置似鼻子

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式

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式 定义: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短语套接主谓短语构成的,动宾短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身兼两职,故称兼语。例如:母亲叫闰土坐。老师不让我们说话。 一、使令类前一个谓语常常是含有“使令”意思的动词,后一个谓语表明前一个谓语的目的或结果。前一个谓语常用“叫”、“让”、“请”、“使”、“派”、“命令”等, 例如: 21.你叫他进来。 22.校长请你去谈谈情况。 23.这小姑娘让我坐在炉前的小凳子上。 此外,也有许多句子前一个谓语是“叫”、“让”、“使”、“请”等以外的动词组成的。 例如: 24.校长吩咐大家照顾他。 2.雷锋精神鼓舞我们不断前进。 二、称谓类前后谓语都是表示称谓的,前一个谓语常用“称”、“叫”等动词,后一个谓语一般说来都是“做”、“是”、“为”等一类动词。 例如: 25.人们都叫他做老愚公。 26.人们称他为“当代雷锋”。 有时这类兼语式中后一个谓语也用名词充当。 例如: 27.大家叫他“铁罗汉”。 28.人们称她“铁姑娘”。 三、举荐类前一个谓语通常是“选”、“选举”、“推荐”、“推选”等。 例如: 29.学校推荐他到师大推举。 30.老师们推举校长去。 31.张老师介绍小王入了党。 四、爱憎类此类结构的特点是前一个谓语多是有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的动词。如果不是表示心理活动的,也是含有奖惩意义的动词,后一个谓语表明前一个谓语的原因。 例如: 32.谢谢你们帮助我。 33.他怪我想得不周到。 34.王老师喜欢他诚实。 35.大家责备他不守信用。 五、有无类前一个谓语一般是“有”、“没有”等动词,表示存在或消失,从而进行陈述。例如: 36.工厂有人要闹事。 37.有几个学生在操场上练单杠。 38.寝室里没有同学讲小话了。 39. 我有个朋友住在广州。 六、数量补充类后一个谓语表明数量,补充作说明。 例如: 39.每亩产粮九百八十斤。 40.李总务为学校节约人民币五十八元。这里的数量词和前面的名词间没有语音停顿,同

现代汉语中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中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中特殊句式有六种,分别是: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判断句)、存现句。 [口诀]把被连,兼是现。 1、把字句 把字句是一种用“把”字将宾语提前并与宾语一起构成句子的状语的特殊句式。这种句式使得语句的表达变得灵活多样,也为诗歌等韵文的押韵提供了方便。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把”字,还可以用“将”等虚词起到这样的作用。例如:我把我的作文本忘在家里了。 他把他人生的黄金时期硬是这样虚度过去了。 林觉民把自己的一生凝固成了光照千秋的历史册页。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注意]把字句的本质就是将宾语前置,与介词“把”一起构成句子的状语。在句式变换中,把字句是一种最基本的变换样式,也是最简单的变换,但是在写作中,它为语言表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被字句 被字句(也称“被动句”)是一种用“被”字变施事者(正常的语序中是主语,相应的宾语就被称为“受事者”)为状语或者用“被”字表示受事者所受的动作、行为的特殊句式。如: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给吓懵了。/ 我被吓懵了。 我被李老师这重重的一掌给打醒了。/ 我被打醒了。

我被《疯娘》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了。/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敌人被打败了。 他被公司开除了。/ 他被开除了。 [注意]被字句的本质是表示受事者所受到的动作、行为,突出的是受事者,所以有时候说出施事者,有时候不说出施事者,这要看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了。另外,在句式变换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比如在“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突出句子的某一表达重点”,被字句就是非常必需的。例如: 改变下列句子的句式,强调我方无辜。 美国军用侦察机在我国南海上空把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撞毁了。 改写成为被动句: 答案: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在我国南海上空被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了。 3、连动句 连动句是一种一个主语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逻辑上紧密连接的谓语的特殊句式,也可以说连动句是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特殊句式。 这种句式中几个谓语之间互不修饰限制,相互独立,但是谓语之间存在着目的、方式、因果、先后等逻辑关系。例如: 他脱下大衣坐在了炕上。(先后)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目的) 凭着他的求生的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方式) 由于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因果) 4、兼语句(略)

现代汉语学生论文选题

一,现代汉语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市(或县/乡镇)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 3.××话的特殊词汇 4.××话的量词研究 5.××话的代词研究 6.××话的疑问句研究 7.××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 8.校园流行语考察 9.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 10.手机短信语言的修辞方式 11.流行歌曲歌词中语义的超常搭配 12.现代汉语中异读词的规范问题 13.报刊语言规范问题 14.关于普通话词语规范的几点建议 15.试论现代汉语后缀”者”的构词规律 16.广告中的语言修辞浅论 17.化妆品广告的用词特点及文化内涵 18.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运用及分类 19.广告语的隐喻分析 20.试论广告语中一语双关辞格的运用 21.广告用语中的语言技巧考察 22.论小品的幽默讽刺语言艺术 23.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24.小议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艺术 25.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论析 26.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 27.汉字的字形修辞现象 28.汉字结构的美学原则 29.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 30.关于称谓语的异化与泛化 31.歇后语与言语幽默 32.歇后语的语义论析 33.简析熟语和成语的种属关系 34.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35.网络语言交际特点初探 36.熟语的语形问题浅论 37.试论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 38.成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39.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40.汉语隐语说略 41.论缩略语 42.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浅析 43.XX小说中色彩词的运用及作用 44.歧义句的产生原因及分化办法 45.浅析汉语歧义的语用价值 46.连谓句与兼语句的辨析 47.小议词义虚化 48.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 49.”像X似的”语用价值浅析 50.某类词(如代词,语气词等)的语用研究 51.主语省略的修辞作用 52.连词连接作用研究 53.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54.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55.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 56.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 57.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 58.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 59.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 60.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 61.对立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62.互补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63.论汉语言的音节特点 64.同音词分析(或同义词分析) 65.浅谈汉语的词类划分 66.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补述式也可以任选一种) 67.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68.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69.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70.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71.新兴词缀研究 72.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73.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74.论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必修现代汉语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 13必修现代汉语紧缩句的音乐美 14必修现代汉语叠音词的作用初探 15必修现代汉语中缀说略 16必修现代汉语《围城》中的比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