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年产100t6-氨基嘌呤、200t噻二唑酮和100t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年产100t6-氨基嘌呤、200t噻二唑酮和100t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年产100t6-氨基嘌呤、200t噻二唑酮和100t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年产100t6-氨基嘌呤、200t噻二唑酮和100t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年产100T6-氨基嘌呤、200T噻二唑酮和100T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

目录

1、总论...............................................................4-5 2、产品概况(含工艺技术方案)..............................5-10 3、市场分析 (10)

4、投资估算 (11)

5、生产条件(含资金来源、土建及生产检测设备情况) (11)

6、经济效益分析(含建设投资计算)........................11-15 7、结论 (15)

附表1:土建一览表

附表2:主要设备一览表

一、总论

1、概述:

项目名称:年产100吨6-氨基嘌呤,200吨噻二唑酮和100T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

承担单位名称:某化工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某

2、可行性报告编制的原则:

①、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经济法规;

②、本报告是通过实施西北重点产业转移项目过程中,促进苏北经济进一步发展,同时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某X药业有限公司拟在某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内实施该项目。

③、重视环境保护,使生产装置的运行达到环保要求,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产及工业卫生的各项法令、法规,并做到安全设施、环保措施和工程建设“三同时”。

3、项目报告的背景和投资的必要性:

①、投资企业概况:

某有限公司是以研发和生产高科技含量的医药原料、农药原药及农药成品为主业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几年来,公司秉承科技服务绿色的发展方针,全面致力于环保生态型,国际趋向型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校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和合作,配备了先进的分析检测设备和一流的实验条件,汇集了高素质的技术人

才,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并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及STAR-K·KOSHER机构认证; 2000年细胞分裂素6-BA及制剂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02年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产业发展形成三大方面,医药原料药、农药原药及农药制剂。目前,原药原料药腺嘌呤产能达到100吨每年;植物生长调节剂苄氨基嘌呤原药产能达到100吨每年;杀菌剂腈菌唑原药达到100吨每年及杀虫剂杀扑磷原药达到并超过100吨每年;各类制剂2000吨。其中苄氨基嘌呤原药目前是企业界唯一大量生产的企业。与美国abbott公司、英国士必成、FINE 公司等跨国公司在技术、贸易、产品加工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②、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背景和意义

某XX经营各种剂型的杀虫剂,杀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有30余种。由于工厂一贯坚持“质量第一”和重视质量管理,多次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杀扑磷原药及426克/L乳油及中间体大量出口。公司为了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促进苏北经济的发展,在某开发区化工园区进行年产100吨6-氨基嘌呤,200吨噻二唑酮和100T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项目的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工艺技术优化和改进,进一步发挥生产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二、产品概况

1、6-氨基嘌呤

①、概况:

6-氨基嘌呤作为一种生物技术产品,在医学、微生物学及有机合成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它具有刺激白细胞增生的作用,因而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也是核酸和一些辅酶的活性成分,它还是嘌呤类药物(如VB4、ATP、核苷等)的中间体。6-氨基嘌呤除了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外还是合成激动素、异戊烯基腺嘌呤等嘌呤类细胞激动素的重要中间体。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6-氨基嘌呤作为抗爱滋病和抗肝炎药物的主要原料而被广泛地应用在药物的研究开发上,需求量直线上升,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98%含量的6-氨基嘌呤近80%出口东南亚及欧洲等地.

②、生产工艺流程:

乙酰次黄嘌呤+液碱次黄嘌呤

次黄嘌呤+三氯氧磷6—氯嘌呤+氨

6—氨基嘌呤

PoCl3 NH3

该产品合成工艺过程平稳可靠,反应摩尔得率高;使用物料安全易得,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以实现回收套用;产生的三废量较少,易处理。

③、技术指标

性状:类白色结晶粉末

干燥失重:≤1.0%

灼烧残渣:≤0.1%

重金属:<0.001%

含氮量:50.2~53.4%

含量:98.0%~102.0%

④、主要原材料及来源

以上原料国内生产厂家多,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所有原料都可在江苏省内采购。

2、噻二唑酮

①、概况:

该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中间体,是农药杀虫剂、卫生杀虫剂及兽药合成上的一种必需品。该产品工艺先进反应摩尔得率高,原材料易得,三废产生量少,不需特殊生产设备。合成成本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产品出口欧洲及东南亚地区。

②、生产工艺流程:

③、技术指标:

外观:白色晶体

含量;≥95%

水分:≤0.3%

④、主要原材料及来源

以上原料国内生产厂家多,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都可在江苏境内购得。

3、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

①、概况:

该产品是高效杀虫剂锐劲特的主要中间体,自1994年以来罗纳普朗克农化公司,以其5%锐劲特悬浮剂在我国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锐劲特日前已成为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的化学农药首选药剂,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在高毒农药限期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锐劲特以其高效、长效、广谱、用量少、对人畜和环境安全、对昆虫天敌和有益生物温和以及对作物有促进生长作用等优势而赢得市场。可以预见,随着专利期满、国产化价格回落,锐劲特将更加猛烈地冲击国内的传统杀虫剂市场,它的用量会有质的飞跃。因而作为锐劲特主要中间体的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的市场需求量也直线上升,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②、生产工艺流程:

该工艺合成路线平稳可靠,收率高;使用物料安全易得,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以实现回收套用;产生的三废量较少,对环境的污染较轻。

③、技术指标

含量:≥98%;

④、主要原材料及来源

以上原料国内生产厂家多,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所有原料都可在江苏省内采购。

三、市场分析

1、6-氨基嘌呤

6-氨基嘌呤作为一种生物技术产品,在医学、微生物学及有机合成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它具有刺激白细胞增生的作用,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是核酸和一些辅酶的活性成分,因此它还是嘌呤类药物(如VB4、ATP、核苷等)的中间体。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6-氨基嘌呤作为抗爱滋病和抗肝炎药物的主要原料而被国际上广泛地使用,需求量直线上升,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本公司生产的6-氨基嘌呤合成路线工艺反应步骤短,反应收率高。

2、噻二酮唑

该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中间体,是农药杀虫剂、卫生

杀虫剂及兽药合成上的一种必需品。该产品工艺先进反应摩尔得率高,原材料易得,三废产生量少,不需特殊生产设备。合成成本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产品出口欧洲及东南亚地区。

3、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

该产品是高效杀虫剂锐劲特的主要中间体,自1994年以来罗纳普朗克农化公司,以其5%锐劲特悬浮剂在我国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锐劲特日前已成为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的化学农药首选药剂,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在高毒农药限期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锐劲特以其高效、长效、广谱、用量少、对人畜和环境安全、对昆虫天敌和有益生物温和以及对作物有促进生长作用等优势而赢得市场。

可以预见,随着专利期满、国产化价格回落,锐劲特将更加猛烈地冲击国内的传统杀虫剂市场,它的用量会有质的飞跃。因而作为锐劲特主要中间体的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的市场需求量也直线上升,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投资估算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固定资产4000万,流动资金1000万。主要用于征用土地、土建工程建设、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购置、环保设施的购置和建设等等。

1、征用土地费用:80万元;

2、土建工程建设:1200万元;

3、生产及检测设备购置:2200万元;

4、环保设施购置和建设:400万元;

5、不可预见费用:100万元;

6、建设期利息:100万元。

主要土建、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详见附表1、附表2。

五、资金来源

自筹:3500万元

银行贷款:1500万元

六、所需土地

共45亩,其中土建用地13000㎡,绿化、道路及其他用地17000㎡。

七、经济效益分析

1、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①、6-氨基嘌呤作为一种生物技术产品,在医学、微生物学及

有机合成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6-氨基嘌呤作为抗爱滋病和抗肝炎药物的主要原料而被国际上广泛地使用,需求量直线上升,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本公司

生产的6-氨基嘌呤合成路线工艺反应步骤短,反应收率高。

②、噻二酮唑,该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中间体,是农药杀虫剂、卫生杀虫剂及兽药合成上的一种必需品。该产品工艺先进反应摩尔得率高,原材料易得,三废产生量少,不需特殊生产设备。合成成本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产品出口欧洲及东南亚地区。

③、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该产品是高效杀虫剂锐劲特的主要中间体,锐劲特以其高效、长效、广谱、用量少、对人畜和环境安全、对昆虫天敌和有益生物温和以及对作物有促进生长作用等优势而赢得市场。随着专利期满、国产化价格回落,锐劲特将更加猛烈地冲击国内的传统杀虫剂市场。因而作为锐劲特主要中间体的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的市场需求量也直线上升,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该中间体生产成本23.3万/吨,市场售价35万/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④、产品远销海内外,可为国家节汇、创汇。

⑤、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且保证生产和保护环境同时进行。

2、项目成本分析如下:

①、6-氨基嘌呤(单位:万元/吨)

②、噻二酮唑(单位:万元/吨)

③、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单位:万元/吨)

3、财务分析

项目建成后,按每年生产100吨6-氨基嘌呤,200吨噻二唑酮和100T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可年创产值上亿元,税利2200多万。

八、结论

从企业实力、生产经验、技术储备来看,企业具备了生产条件,所选择的品种也较为适宜。请有关部门批准本项目。

附表1:土建一览表

附表2:主要设备一览表

6-BA概述

一、6-苄氨基嘌呤(6-BA)概述: 化学名称:6-苄氨基腺嘌呤 别名:BA、6-BA、苄氨基嘌呤、6-苄氨基嘌呤、细胞分裂素 英文通用名:6-Benzylaminopurine 分子式:C12H11N5 相对分子量:225.26 熔点:230-233℃ 物化性质:白色结晶粉末,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酸、碱溶液中稳定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工业品为白色或浅黄色,无臭。纯品熔点235℃,在酸、碱中稳定,光、热不易分解。水中溶解度小,为60毫克/升,在乙醇、酸中溶解度较大。 毒性:是对人、畜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雄)2125毫克/千克,(雌)2130毫克/千克,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雄)1300毫克/千克,(雌)1300毫克/千克。对鲤鱼48小时TLM值为12-24毫克/升。 规格:一等品6-BA含量不少于98%,水份不大于0.5% 二等品6-BA含量不少于95%,水份不大于1% 含量:进口分装≥99%,水份<0.5% 主要功能:由于6-BA具有高效、稳定、廉价和易于使用等特点,因而被广泛采用,并且是组织培养者最喜爱的细胞分裂素。B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芽的形成,也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可用于提高茶叶、烟草的质量及产量;蔬菜、水果的保鲜和无根豆芽的培育,明显提高果品及叶片的品质。 二、6-苄氨基嘌呤(6-BA)的作用机理: 6-BA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 1952年美国Wellcome Research实验室合成,六十年代日本将其商品化,6-B A由发芽的种子、根、嫩枝、叶片吸收。 6-BA可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将氨基酸、生长素、无机盐等向处理部位调运。 三、6-苄氨基嘌呤(6-BA)的生理作用及应用功能: 1.促进细胞分裂; 2.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 3.促进细胞增大增肥; 4.促进种子发芽; 5.诱导休眠芽生长; 6.抑制或促进茎、叶的伸长生长; 7.抑制或促进根的生长; 8.抑制叶的老化; 9.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 10.促进花芽形成和开花;

39-注射用磺巯嘌呤钠

注射用磺巯嘌呤钠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磺巯嘌呤钠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Sulfomercaprin Sodium fo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Huangqiu Piaolingna 本品化学名称为:6-巯基嘌呤钠-S-磺酸钠。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 5H 2N 4Na 2O 3S 2·2H 2O 分子量:312.23 【性状】 本品为白色鳞片状结晶 【药理毒理】 同磺巯嘌呤片。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急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等。 【用法用量】 1、白血病:成人用量,静注或肌肉注射一次4mg ~5mg/kg ,一日1次或溶于5%葡萄糖中静滴,一日1次,10~14日一疗程; 2、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静滴一次8mg ~10mg/kg ,一日1次,10日为一疗程; 3、脑膜白血病:成人用量,鞘内注射一次100mg ~200mg ,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可见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症; 2、骨髓抑制表现为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但较巯嘌呤缓和; 3、有肝功能损伤者可出现黄疸; 4、敏感病人可有血尿酸过高,尿酸结晶及肾功能障碍。 【禁忌症】 已知对本品高度过敏的患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规格】 (1) 0.2g N N N N S Na SO 3Na

(2) 0.4g 【贮藏】 严封保存【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嘌呤及嘌呤代谢

●嘌呤及嘌呤代谢 嘌呤purine;Pu;Pur,一类带碱性有两个相邻的碳氮环的含氮化合物,是核酸的组成成分。DNA和RNA中的嘌呤组成均为腺嘌呤和鸟嘌呤。此外,核酸中还发现有许多稀有嘌呤碱。 其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嘌呤:是存在人体内的一种物质,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为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嘌呤是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5H4N4,无色结晶,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人体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海鲜,动物的肉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所以,有痛风的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医治痛风的药物一般对肾都有损害),更重要的是平时注意忌口。 嘌呤与疾病 嘌呤(purine,又称普林)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2,6,8-三氧嘌呤)又叫尿酸。嘌呤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嘌呤80﹪来自核酸的氧化分解,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食物摄取,占总嘌呤的20﹪,尿酸在人体内没有什么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余下的1/3从肠道排出。 体内尿酸是不断地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正常人每升血中所含的尿酸,男性为0.42毫摩尔/升以下,女性则不超过

0.357毫摩尔/升。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或某些尚未明确的因素,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结果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成了引起痛风的祸根。 嘌呤合成代谢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头合成途径,一是补救合成途径,其中从头合成途径是主要途径。 1.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肝是体内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其次是小肠粘膜和胸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部位在胞液,合成的原料包括磷酸核糖、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一碳单位及CO2等。主要反应步骤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

金线莲组织培养方法

金线莲组织培养方法 一种药用金线莲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准备该步骤包括配制,分装,灭菌三步,其中配制: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每升添加6-苄氨基嘌呤2mg、α-萘乙酸1.0~1.5mg、芸苔素内酯0.05mg、香蕉100g、琼脂6.5g和蔗糖25g,混合后的培养基的pH值调节至5.6;分装:将配制后的培养基加热至琼脂完全溶解,趁热均匀地分装于干净的培养瓶中,稍凉后加盖;灭菌:将加入培养基的培养瓶及时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灭菌条件为:121℃、105kPa下灭菌15分钟,灭菌后及时取出培养瓶,冷却备用;2)外植体处理和接种该步骤分为两种情形,当采用自然生长的植株作为外植体时包括清洗,消毒,接种三步,其中清洗:选择自然生长、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用加入少许肥皂粉的水清洗植株,后用流水冲洗2小时;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去除叶片,将植株茎段在75%的酒精中浸润10秒后,放入10%的次氯酸钠消毒15分钟,用无菌水清洗6遍,沥干水分,放入无菌的培养皿中备用;接种:将消毒后备用的茎在无菌条件下切成长约1cm、含一个茎节的若干茎段,接种于准备好的培养基上,每瓶接1个茎段;当采用组培无菌苗时直接进行无菌接种,即在无菌条件下将组培无菌苗去叶,将茎切成长约1cm、含一个茎节的若干茎段,接种于准备好的培养基上,每瓶接1个茎段;3)培养该步骤将接好种的培养瓶移入培养室进行幼苗的诱导与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时间每天12小时,光照强度1500~2000lx,培养时间四个月左右,培养期间要勤检查,发现污染的要及时去除;4)移栽选苗高约6~8cm、具叶3张以上、茎基直径约2mm、发根2~3条的试管苗,炼苗4天后,洗净附着在植株上的培养基,并晾干洗涤水后移栽至1份菜园土+2份粗砂+1份木屑,或1份菜园土+1份粗砂+2份木屑的基质中。 2一种菌根真菌在金线莲栽培中的应用技术,采用小菇属4种真菌:石斛小菇(Mycena dendrobii)、紫萁小菇(Mycenaosmundicola)、兰小菇(Mycena orchidicola)、开唇兰小菇(Mycena anoectochila)中的任选一种或由其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其主要步骤及条件如下(所述比例均为重量百分比):(1)菌根真菌的培养将上述的菌根真菌自低温保藏的斜面试管菌种活化后,分别转接于PDA平皿中,于25℃恒温培养12-20d,分别在菌落边缘打孔成菌片,并以小碎块接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和发酵或接入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2)金线莲苗的培养芽增殖培养基:MS(Murashige and Skoog 1968)培养基,附加6-BA(6-苄基嘌呤1.2mg/L、NAA(萘乙酸)0.6mg/L;丛芽增殖培养基: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苄基嘌呤(BA)1.5mg/L,吲哚丁酸(IBA)0.6mg/L,玉米素(ZT)0.15mg/L;苗继代培养基:1/2MS,200g/L马铃薯提取液,25g/L蔗糖,琼脂9g/L,pH5.8;(3)菌根真菌与金线莲苗共生栽培(a)金线莲栽培基质蛭石∶砂子=4∶1或森林腐殖土∶砂子=6∶1或泥炭土∶砂子=5∶1或泥炭土∶砂子∶蛭石=4∶1∶2;(b)金线莲菌根共生栽培在硬质材料的托盘或盆中立体栽培,其容器的基部平铺一层金线莲栽培基质,其上按株行距栽培一株或一丛的金线莲苗,在苗根的基部放置少量粉碎的湿栎树(山毛榉科Fagaceae)树叶,其上再放以上备好的液体菌根真菌2ml或固体菌根真菌1-2g,使金线莲的根与菌接触,用栽培基质将苗覆盖2-3厘米厚,浇放置至室温的水;(c)栽培条件采用塑料薄膜温室、玻璃温室、露天栽培遮阳网遮阴,环境温度为18-25℃,光照量为正常日光量的1/3,照度2000Lx;(d)金线莲的收获收获时可剪取地上部分,也可一次性连根取出洗净栽培基质;阴干或60℃以下烘干;其中所述的菌根真菌的液体培养为:培养基的配制:葡萄糖2.5%;KH2PO4 0.15%;K2HPO4 0.1%;MgSO4 0.15%;天然物:麦麸3%(煮汁),高压灭菌后分别接入上述真菌;培养条件:培养基pH5.6;三角瓶摇床培养瓶装

DB33-T 625.3-2007 无公害豆芽 第3部分6-苄基腺嘌呤残留量和4-氯苯氧乙酸钠残留量的测定

DB33-T 625

前言 DB33/ 625-2007《无公害豆芽》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第3部分:6-苄基腺嘌呤残留量和4-氯苯氧乙酸钠残留量的测定。 本部分为DB33/ 625-2007《无公害豆芽》第3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宁波市卫生监督所、宁波市五龙潭蔬菜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无公害豆芽 第3部分:6-苄基腺嘌呤残留量和4-氯苯氧乙酸钠残留量的测定 第一法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残留量的测定——LC-MS/MS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为1×10-6 mg/kg。 2 原理 豆芽中残留的6-苄基腺嘌呤经酸化甲醇提取,反相柱分离,电喷雾离子化(ESI)和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定量测定。以试样峰的保留时间、母离子(m/z: 226.20[M+H]+)与子离子(226.20>91.0, 226.20>147.90)定性,以子离子(226.20>91.0)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3 试剂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乙酸。 3.2 乙腈(HPLC)。 3.3 甲醇(HPLC)。 3.4 50%的甲醇水溶液。 3.5 酸化甲醇:每100 mL甲醇中加入乙酸50μL,混匀。 3.6 标准溶液的配置: 3.6.1 标准储备溶液 精密称取6-苄基腺嘌呤(含量>98.0%)0.1000g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作为标准储备溶液。此标准储备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 mg 6-苄基腺嘌呤。标准使用液用甲醇稀释至每毫升含1μg的6-苄基腺嘌呤。在4℃冰箱中储存,有效期1个月。 3.6.2 标准工作溶液 3.6.2.1 空白豆芽萃取液制备 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未添加6-苄基腺嘌呤的豆芽菜。按5.1 试样处理方法提取,经0.22μm有机 滤膜过滤。必要时使用LC-MS/MS分析,以确定在6-苄基腺嘌呤出峰处不存在干扰。 3.6.2.2 标准工作溶液系列配制 准确吸取标注使用液1μL、2μL、4μL、6μL、8μL、10μL于进样瓶中,加空白豆芽萃取液(3.6.2.1)至1 mL。配制成浓度依次为1 ng/mL、2ng/mL、4 ng/mL、6 ng/mL、8 ng/mL、10 ng/mL的标准溶液系列,供LC-MS/MS分析。 4 仪器 4.1 组织捣碎机。 4.2 天平(精度0.01和0.0001g)。 4.3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LC-ESI-MS/MS)。

6-TG(6-硫代鸟嘌呤)

【别名】6-硫代鸟嘌呤、2-氨基-6-巯基嘌呤 【英文名】6-Thioguanine,Lanvis,6-TG,6-Tioguanine,WR-1141,Tioguaninum,Thioguan,Thioguaninum,Tioguanine,Tabloid,NSC-752 【结构式】 【作用特点】属于抑制嘌呤合成途径的另一常用嘌呤代谢拮抗物,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处于S周期的细胞最敏感,除能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外,对RNA的合成亦有轻度抑制作用。本品是鸟嘌呤的同类物,在人体内必需由磷酸核糖转移酶转为6-TG核糖核苷酸后方具活性。本品的作用环节与巯嘌呤相似。此外,6-TG核糖核苷酸通过对鸟苷酸激酶的抑制作用,可阻止一磷酸鸟苷(GMP)磷酸化为二磷酸鸟苷(GDP)。本品经代谢为脱氧核糖三磷酸后,能掺入DNA,因而进一步抑制核酸的生物合成,巯嘌呤无此作用。本品与巯嘌呤有交叉耐药性,而与阿糖胞苷等药物合用,可提高疗效。口服后吸收不完全,约30%。仅有较小量药物能从血液渗透入血脑屏障,因而一般口服量不足以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本品的活化及分解过程均在肝脏内进行,经甲基化作用转为氨甲基巯嘌呤或经脱氨作用转为巯嘌呤而失去活性,但灭活的代谢过程与黄嘌呤氧化酶无关,因而服用别嘌醇对本品的代谢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静脉注射的T1/2为25-240min,平均为80min。经肾脏排泄,一次口服,约40%的药物在24h内以代谢产物形式经尿液排出,尿中仅能测出微量的硫鸟嘌呤。 【功能主治】适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期及继续治疗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慢性期及急变期。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用量为2.0~2.5mg/kg,1次或分次服用。联合化疗应调整剂量。【不良反应】 1.常见的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2.消化系统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可伴有黄疸。 3.开始治疗的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可出现高尿酸血症,严重者可发生尿酸性肾病。 4.本品有抑制睾丸或卵巢功能的可能,引起闭经或精子缺乏,与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有关,反应可能是不可逆性。 【注意事项】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孕妇忌用。在取拿药物时,应避免吸入和接触手及皮肤。在治疗期间,应注意检查血象。 【制剂规格】片剂:40mg。 【贮藏】密闭,在干燥、避光、25℃以下保存。有效期2年。

第十二章_嘌呤代谢最终版本_王忠超、孙晓娟汇总

第十二章嘌呤代谢系统 第一节概述 嘌呤代谢是指核酸碱基腺嘌呤及鸟嘌呤等的嘌呤衍生物的活体合成及分解。动物,其嘌呤化合物几乎全部氧化为尿酸,分别以不同形式而排出。人体尿酸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为了了解尿酸的生成机制,首先要了解嘌呤代谢及其调节机制。 一、嘌呤代谢调节 嘌呤代谢速度受1-焦磷酸-5-磷酸核糖(PRPP)和谷氨酰胺的量以及鸟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和次黄嘌呤核苷酸对酶的负反馈控制来调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黄嘌呤氧化酶,为嘌呤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移换酶,是嘌呤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们的作用点见下图12-1。 注:E1: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移换酶;E2:次黄嘌呤脱氢酶;E3腺苷酸代琥珀酸合成酶;E4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E5黄嘌呤氧化酶;→表示负反馈控制。 由核酸分解代谢为尿酸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生成途径:

(1)核酸→鸟嘌呤核苷酸→鸟嘌呤→黄嘌呤→尿酸。 (2)核酸→腺嘌呤核苷酸→腺嘌呤→黄嘌呤→尿酸。 (3)5-磷酸核糖+ATP→次黄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黄嘌呤→尿酸。 此乃尿酸生成的一个总轮廓,中间有许多环节已被省略,在尿酸生成的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和调节。但从上述尿酸生成的简要过程中可以看出,嘌呤是尿酸生成的主要来源。因此,嘌呤合成代谢增高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均可造成血清尿酸值增高。 生物化学研究表明,人体体内约有8种酶参与了尿酸的生成过程,其中有7种酶均促进尿酸生成,它们包括:①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②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③腺嘌呤磷酸糖核糖苷转移酶;④腺苷去胺基酶;⑤嘌呤核苷酸磷酸酶;⑥5-核苷酸酶;⑦黄嘌呤氧化酶。这些酶的活性增加时,尿酸生成即增加;在这些酶中,以黄嘌呤氧化酶最为重要。另一种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其作用和上述7种酶正好相反,当其活性增强时可抑制尿酸生成,活性减弱时则尿酸生成增加。酶缺陷包括某种酶的数量增多或活性增强和某种酶的完全性缺乏或部分缺乏,皆可导致嘌呤合成加速和尿酸生成增多。酶缺陷在痛风发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大多数很难得到证实,仅少数病人可以鉴定出酶缺陷。嘌呤排出物的多样性,可能与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酶缺失现象(eezymaphresis)有关[1、2]。对导致过量嘌呤生物合成的机制,有嘌呤代谢酶的数量增多或活性过高,或酶活性降低或缺乏。 二、尿酸代谢的平衡 血清中尿酸浓度,取决于尿酸生成和排泄速度之间的平衡。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体内尿酸的积聚,可见于如下的5种情况:①外源性吸收增多,即摄食富含嘌呤的食物增多; ②内源性生物合成增加,包括酶缺陷,如核酸分解加速和嘌呤基氧化产生尿酸增多;③排泄减少,即由肾脏经尿排出减少和由胆汁、胃肠分泌后,肠道细菌分解减少;④体内代谢减少,即尿酸内源性破坏减少;⑤上述综合因素或不同因素的组合。 拥有尿酸(氧化)酶的物种,能将尿酸转化为溶解性较高、更易排出的尿囊素(allantoin),故血清尿酸水平低而无痛风存在,人和几种类人动物是在进化过程中发生尿酸氧化酶基因突变性灭活的,从这点来说,人类的高尿酸血症是由尿酸分解代谢的先天性缺陷造成[3]。高尿酸血症血清中尿酸浓度取决于尿酸生成和排泄速度之间的平衡,人体内尿酸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富含核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的,属外源性,约占体内尿酸的20%;二是从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的,属内源性,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对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显然内源性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核素示踪研究,正常人体内尿酸池的尿酸平均为1200mg,每天产生约750mg,排出500~1000mg,约2/3经尿排泄,另1/3由肠道排出,或在肠道内被细菌尿酸氧化酶分解。

百合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百合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理论。立体细胞具有生命的特征属性,在全能性的基础上,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立体细胞经历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和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过程,可形成再生植物。 二、实验用品 实验材料:百合种球 实验仪器:高压消毒锅、超净工作台、镊子、剪刀、手术刀柄、手术刀片、酒精灯、定 时器、人工气候箱、分析天平、酸度计、电炉、蒸馏水机、培养皿、烧杯、 量筒、移液管、吸球、药匙、玻璃棒、锥形瓶、称量纸、滤纸、枪、枪头、 试剂瓶、打火机、塑料膜、绳子 实验试剂:琼脂、蔗糖、75%,95%乙醇、α-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 0.1%升汞、盐酸、大量元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硝酸铵、七水硫酸镁、 二水合氯化钙)、微量元素(四水合硫酸猛、七水合硫酸锌、五水合硫酸铜、 二水合钼酸钠、碘化钾、六水合氯化钴、硼酸)、铁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七水合硫酸亚铁)、有机物(甘氨酸、盐酸吡哆辛、盐酸硫胺素、烟酸、肌 醇) 三、实验操作步骤 1、用分析天平去8.8g琼脂,30g蔗糖,放入烧杯中,加蒸馏水至900ml,把烧杯放 在电炉上煮琼脂,并用玻璃棒搅拌,时间为50-60分钟。 2、将煮好的琼脂加蒸馏水至900ml,按顺序用移液管加50ml大量元素,5ml微量元 素,10ml铁盐,10ml有机物,再用枪加1ml6-BA,0.5mlNAA,并用玻璃棒搅拌。 调ph至5.6-6.0之间。 3、将配好的培养基倒入锥形瓶中(50-60ml),用绳子将塑料膜绑好。准备蒸馏水, 并将培养皿、手术刀柄、镊子用报纸包好,同培养基一起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 温度为121℃,时间为23min。 4、灭完菌后将培养基放至室内,冷却。准备好洗净的百合种球,75%的酒精,0.1% 升汞(注:升汞有剧毒,注意操作),定时器,手术刀片,烧杯等,准备进行无 菌操作。 5、开启紫外灯30min,关闭10min后进入,用酒精擦拭无菌操作台,在手上喷洒酒 精,将酒精灯点燃放入无菌操作台中,把酒精倒满烧杯,将镊子与手术刀放入烧

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检测

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检测--科标检测 科标化工分析检测中心通过市场调查和实验结果,发现豆芽中激素添加超标现象严重,其中以6-苄基腺嘌呤尤为普遍。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简称6-BA,分子式为C12H11N5,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诱导细胞分裂、调节细胞分化、延缓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其水溶液能使豆芽粗壮且无根。人体摄入过量的6-BA会刺激皮肤黏膜,伤害食道和胃黏膜,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卫生部《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家质检总局决定从2011年11月14日起,各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不再受理6-苄基腺嘌呤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申请,已批准的生产许可证书,由监管部门撤回并注销,并于2011年12月20日前完成。 科标化工分析检测中心可依照ISO、ASTM、DIN、GB、HB等标准完成食品、饲料、药品、纺织品、农业、高分子材料、生物产品、建筑材料以及微生物产品理化性能、力学性能、电气性能等测试。中心通过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二合一(CMA、CNAS)实验室认证认可,能出具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实验原理 科标化工分析检测中心参照国标GB/T23381-2009食品中6-苄基腺嘌呤高效液相色谱法,试样经粉碎后用甲醇溶液提取、浓缩、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反相液相色谱柱分离测定,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 二、仪器和试剂 Thermo scientific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RE-52AA旋转蒸发仪,HH-4数显恒温水浴锅,LG10-24A高速台式离心机;甲醇为色谱纯试剂,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三、试验方法 1、提取 称取经匀浆机捣碎的豆芽约10g(精确到0.01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20ml甲醇,超声提取15min,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转入50ml梨形瓶中,样品再次用20ml甲醇超声提取15min,离心合并上清液,用旋转蒸发仪(不超过60℃)浓缩近干。 2、净化 将浓缩近干的提取液以2ml/min流速通过预先活化的固相萃取柱,用约2ml水洗涤梨形瓶,洗液过固相萃取柱,再用5ml水洗涤固相萃取柱,去除杂质后用甲醇洗脱并定容至5.0ml,混匀后用0.45μm滤膜过滤,滤液进高校液相色谱仪检测。 3、色谱条件 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C18(250×4.6mm,粒径5μm);

6-MP(6-巯基嘌呤)

【别名】6-巯基嘌呤、巯唑嘌呤、乐疾宁 【英文名】Mercaptopuhne,Purinethol,Mecapurene,Mycaptine,Leupurin,Ismipur,Mercaleu-kin,6-MP,6-Mercaptopurine,6-Purinethiol,NSC-755,Mercaptopurine,Mercaptopurinum,Mercapurene 【作用特点】属于抑制嘌呤合成途径的细胞同期特异性药物,化学结构与次黄嘌呤相似,因而能竞争性地抑制黄嘌呤的转变过程,本品进入体内,在细胞内必须由磷酸核糖转移酶转为6-巯基嘌呤核糖核苷酸后,方具有活性。其主要的作用环节有二:(1)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酰胺转移酶,因而阻止1-焦磷酸-5-磷酸核糖(RRPP)转为1-氨基-5-磷酸核糖(PRA)的过程,干扰了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起始阶段;(2)抑制复杂的嘌呤物间的相互转变,即能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转为腺嘌呤核苷酸及黄嘌呤核苷酸转为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的过程,同时本品还抑制辅酶Ⅰ(NAD+)的合成,并减少了生物合成DNA所必需的脱氧三磷酸腺苷(dA TP)及脱氧三磷酸鸟苷(dGTP),因而肿瘤细胞不能增殖,本品对处于S增值周期的细胞较敏感,除能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外,对细胞RNA的合成亦有轻度的抑制作用。用巯嘌呤治疗白血病常产生耐药现象,共原因可能是体内出现了突变的白血病细胞株,因而失去了将巯嘌呤转变为巯嘌呤核糖核苷酸的能力。口服后可迅速经胃肠道吸收。广泛分布于体液内,仅有较小量可渗入血脑屏障,因而一般口服的剂量,对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无效;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20%;本品吸收后的活化分解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内进行,在肝内经黄嘌呤氧化酶等氧化及甲基化作用后分解为硫尿酸等产物而失去活性;静脉注射后的T1/2约为90min。约半量经代谢后在24h即迅速从肾脏排出,其中7-39%以原形药排出,最慢的于开始服药后1 7日才经肾脏排出。 【适应证】用于急性白血病,尤对儿童白血病疗效更好,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绒毛膜上皮癌和恶性葡萄胎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口服:白血病,2.5~3mg/kg·d,分2~3次给药,2~4个月为一疗程。绒毛膜上皮癌,6~6.5mg/kg·d分早晚2次服,10天为1疗程,间隔3~4周重复疗程。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为骨髓抑制,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常在服药后的第5、6天出现,停药后仍可持续一周左右。 2.肝脏损害:可致胆汁郁积出现黄疸。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但较少发生,可见于服药量过大的患者。 4.高尿酸血症:多见于白血病治疗初期,严重的可发生尿酸性肾病。 5.口腔炎、腹泻、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少见。 6.少数病人有肝功能损伤,皮疹及脱发。 【注意事项】 1.本品有增加胎儿死亡及先天性畸形的危险,故应避免在妊娠初期3个月内服用本品。 2.由于老年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较差,老年性白血病确须服用本品时,则需加强支持疗法,并严密观察症状、体征及周围血象等动态改变,及时调整剂量。 3.对诊断的干扰:白血病时有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在服本品时则破坏更多,血液及尿中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严重者可产生尿酸性肾结石。 4.下列情况应慎用:骨髓已有显著的抑制现象,血象表现有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显著降低,并出现相应的严重感染或明显的出血现象者;有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胆道疾患者;有痛风病史、尿酸盐肾结石病史者;4-6周内已接受过细胞毒药物或放射治疗者。 5.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查周围血象及肝、肾功能。每周应随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量1-2次,如血细胞在短期内有急骤下降现象者,应每日观察血象。 【制剂规格】片剂:50mg。 【贮藏】闭光、密闭保存。有效期5年。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库(整理)

一、填空题 1、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与否,一方面取决于培养材料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取决于培养基的种类和成分。 2.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__分生______状态,并形成___细胞团______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三大难题分别为褐变、污染和玻璃化。 4具有防止褐变作用的维生素是_____维生素C____。 5病毒在植物体内的运转方式有短距离运转和长距离运转两种,前者经过胞间连丝向邻近细胞中扩散,速度很慢。后者通过寄主植物韧皮部的疏导组织随着营养输送进行转移,速度很快。 6、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根_____的生长,这时___分化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苗___的生长,这时__分裂__占主导地位;悬浮培养的材料必须达到悬浮培养物质分散性多、细胞核较小均一性好和生长迅速等三个要求。 7、连续培养是指在培养过程中,以不断抽取用过的培养基并注入新鲜的培养基,使培养不断得到养分补充,保持其稳定状态的培养。 8.培养基的母液一般是配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和_氨基酸_4类存放备用。MS培养基中组成大量元素的盐类分别是_硝酸钾_和_硝酸铵_。 9.一般情况下,细胞分裂/生长素的比值高,有利于愈伤组织长_芽_,比值低有利于长_根_。 10.在植物的材料灭菌中,酒精的浓度用70%~75%,处理时间一般在几秒至几十秒范围,是靠_使蛋白质凝固_杀菌的;升汞的浓度一般用1%~2%,处理的时间在5~10min范围,升汞是靠_Hg2+_杀菌的;杀菌剂中的次氯酸钠是靠_ClO-_杀菌的。 11.培养植物适宜的温度大多在_25±2℃_,光照强度在_1000lx_,光照时间在_16h_。 12、进行热处理植物脱毒的温度在__85℃___左右。 13、配制螯合态铁盐需要的成分是__FeSO 4·7H 2 O__和_Na 2 -EDTA_。 14、培养基中有机态N素营养主要是硝态氮和铵态氮。 15、原生质体的融合可实现_体细胞_的杂交,其融合的方式分为_自发融合_和_诱导融合__两类。 16、从再生植株倍性来看,小孢子培养通常产生单倍体植株,胚培养通常产生二倍体植株,胚乳培养通常产生三倍体植株。 17.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配置培养基。

苄氨基嘌呤使用技术

苄氨基嘌呤使用技术 苄氨基嘌呤(6-B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嘌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由种子、根、嫩枝、叶片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移动性小。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组织分化;促进种子发芽;促进侧芽生长等。 一、抑制叶的老化 水稻:用10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稻苗1—1.5叶期,可达到防止老化、提高成活率的效果。 二、保花保果 西瓜、香瓜:用10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开花当天涂果柄处,可达到促进坐果的效果。 南瓜、西葫芦:用10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开花前天到当天涂果柄处,可达到促进坐果的效果。 三、诱发雌性性状 黄瓜:用15 mgl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移栽前浸幼苗根24 h,可达到增加雄花的效果。 四、缓解衰老及保鲜 甘蓝:用3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采收后喷洒叶面或浸渍,可达到延长贮存期的效果。 花椰菜:用io~15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采收时喷叶面或浸渍,可达到延长储存期的效果。 甜椒:用10~2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采收前喷洒叶面或采收后浸渍,可达到延长

储存期的效果。 瓜类: 用10~3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采收~泡,可达到耐存的效果。 荔枝:用10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采收后浸1~3 min(加赤霉素),可达到延长存放期的效果。 五、促进种子发芽 小麦:用20~3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浸种24 h,可达到提高发芽率、出苗快的效果。 土豆:用10~2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浸块茎6~12h,可达到出苗快、苗壮的效果。 棉花:用20 mg/L滚度的苄氨基嘌呤浸种24~48 h,可达到出苗快、苗齐苗壮的效果。 唐菖蒲:用2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播前浸块茎12—24 h,可达到打破休眠、促进发芽的效果。 洋晚玉香:用10~4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球茎在播前浸12~l4 h,可达到打破休眠、促进发芽的效果。 六、提高结实率 玉米:用2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喷洒早期雌花,可达到提高结实率的效果。 七、促进坐果 葡萄:用10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开花前浸葡萄串、开花时浸花序,可达到促进坐果、形成无籽葡萄的效果。 西红柿:用10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开花时浸或喷花序(加赤霉素),可达到促进坐

发酵法生产鸟苷的工艺优化

发酵法生产鸟苷的工艺优化 摘要以菌株Bacillus Subtilis-BB518为生产菌株,对该菌株进行摇瓶发酵试验优化培养基组成。然后,利用该培养基配方进行50L全自动发酵罐发酵试验选择适当的溶解氧条件。最终,该菌种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鸟嘌呤核苷发酵水平达到17.8g/L,比出发菌株发酵产苷提高了18.7%。 关键词鸟嘌呤核苷优化溶解氧 1960年,Kuninaka[1]发现5′鸟苷酸具有较强烈的增鲜功能,在谷氨酸钠中加入1.5~2%的鸟苷酸钠可使其鲜味增加10~25倍,而鸟嘌呤核苷(简称:鸟苷)是生产鸟苷酸的原料;同时鸟苷又是抗病毒药物三氮唑核苷和无环鸟苷的前体。因此,大批量生产鸟苷前景广阔。 目前,核苷酸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酶水解RNA法、菌体自溶法和发酵法。菌体自溶法由于产量低,提取困难而基本上不用;而两步发酵法生产鸟苷酸由于其产率高、周期短、控制易、产量大等优点,以及鸟苷可以直接透过细菌细胞膜,溶解度较低,基本上不会对嘌呤合成造成反馈抑制,通过化学或生物磷酸化形成鸟苷酸的工艺又相当成熟,因而目前已经成为工业生产鸟苷酸的主要方法。 虽然我国自80年代初已经开展了鸟苷类物质发酵的研究[2~4],但是一直进展不大,因而鸟苷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成为限制鸟苷酸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课题通过摇瓶正交试验以及50L全自动发酵罐溶解氧控制试验对过程的工艺进行了优化,从而使鸟苷的发酵产率提高了18.7%,发酵产苷达到了17.8g/L。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BB518 1.2 培养基 1.2.1 斜面及茄子瓶培养基配方 葡萄糖10 g/L,酵母膏10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5 g/L,琼脂20 g/L,pH值7.0,0.1Mpa灭菌20min。 1.2.2 种子培养基配方 葡萄糖20 g/L,酵母膏10 g/L,硫酸铵5 g/L,氯化钠5 g/L,玉米浆10 g/L,pH值7.0,0.1Mpa灭菌20min。 1.2.3 发酵培养基配方 葡萄糖120 g/L,酵母粉20 g/L,玉米浆20 g/L,硫酸铵18 g/L,磷酸二氢钾4g/L,硫酸镁8g/L ,碳酸钙20g/L, pH值7.0,0.1Mpa灭菌15min。 1.3 仪器设备 FUS-50L(A)全自动发酵罐,往复式摇床。 1.4 分析方法 pH测定:Mettler Toledo在线pH检测系统,pH计。 DO测定:Mettler Toledo在线DO检测系统。 鸟苷测定:纸层析法,展开剂为异丙醇:氨:水=7:2:1(v/v)。 还原糖测定:改良斐林法。 细菌生长比浊度测定: 752分光光度计在590nm下测定OD值。 1.5 培养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本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本步骤 一、母液的配置 1、MS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将大量元素配制成10 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 10 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依次分别称取扩大10 倍的:NH4NO3 8.250g 、KNO3 9.500g 、KH2PO4 0.850g 、MgS04 7H2O 1.850g 、CaCI2 ? 2H2O 2.20g,所有药品称 取完毕后用蒸馏水逐个溶解,待全部溶解后,最后定容至500ml,转入500ml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C冰箱中保 存备用。 2、MS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将微量元素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分别依次称取:MnS04 4H2O 1.1150g、ZnS04? 7H2O 0.4300g 、H3BO3 0.3100g 、KI 0.0415g、CuSO4- 5H2O 0.00125g、CoCI2 ? 6H2O 0.00125g ,用蒸馏水逐个溶解,待全部溶解后,用容量瓶定容至500ml,转入500ml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C冰箱 中保存备用。

3、MS铁盐母液配制 将铁盐配制成100 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 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分别称取扩大100 倍的:称FeSO4? 7H2O 1.390g 和Na2?EDTA 1.865g ,把FeSO4?7H2O 和Na2 ? EDTA- 2H2O分别置于200ml蒸馏水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使之溶解(磁力搅拌器,边加热,边搅拌)。保持加热,把FeS04溶液慢慢倒入Na2? EDTA溶液中并不断搅拌,接近沸腾时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蒸馏水到最终容积500ml,置于棕色细口瓶中,用力振荡1?2min,贴上标签,注明母 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在室温下避光保存一段时间令其充分反应后,再置于4C冰箱中保存备用。 4、MS有机化合物母液的配制将有机化合物配制成100 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分别称取扩大100倍的:肌醇5.000g 、维生素B1 0.025g 、烟酸 0.025g 、甘氨酸0.100g 、维生素B6 0.005g 、蔗糖15.000g ,用蒸 馏水依次溶解并定容至500ml 后,转入500ml 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C 冰箱中保存备用。 二、植物激素的配置 常见激素: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 吲哚乙酸(IAA)、吲哚一3—丁酸(IBA)、激动素(6-糠氨基

关于编制6-苄基氨基嘌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6-苄基氨基嘌呤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https://www.wendangku.net/doc/5612791537.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关于编制6-苄基氨基嘌呤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主管部门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2)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 2.3.1促进我国6-苄基氨基嘌呤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 2.4.1政策可行性 (10) 2.4.2市场可行性 (10) 2.4.3技术可行性 (11) 2.4.4管理可行性 (11) 2.4.5财务可行性 (11) 2.56-苄基氨基嘌呤项目发展概况 (12)

硫唑嘌呤片的副作用

硫唑嘌呤片的副作用 硫唑嘌呤片这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见效也是很好的,所以说很多患者都会使用这种药物来治疗慢性疾病的,这种药物是可以治疗很多种难以根治的疾病,不过是药三分毒的,只要是药物都不能够长期的使用,不然的话很可能就会导致自己的身体由于药物而引起副作用,还可能会导致一些没有办法根治的并发症所发生的。 ★不良反应   较巯嘌呤相似但毒性稍轻,可致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畸胎,亦可发生皮疹,偶见肌萎缩。 硫唑嘌呤片主要治疗疾病有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此外,还可后天性

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而且还可治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一般说来硫唑嘌呤片作用是不错的,不过其也会有副作用存在。 药物所起到的作用不只是好的一方面,还有副作用,且很多的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只是不同的患者药物的副作用这些是不一样的。硫唑嘌呤片副作用是较巯嘌呤相似但毒性稍轻,可致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畸胎,亦可发生皮疹,偶见肌萎缩。 硫唑嘌呤片是一款处方类化学药品,它的主要成份是硫唑嘌呤,成品是淡黄色的片剂。硫唑嘌呤片的适应症有急慢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溶血性贫血等疾病。 别嘌呤醇可抑制巯基嘌呤(后者是硫唑嘌呤的活性代谢物)代谢成无活性产物,结果使巯基嘌呤的毒性增加,当二者必须同

时服用时,硫唑嘌呤的剂量应该大大地减低,硫唑嘌呤可降低6-巯嘌呤的灭活率,6-巯嘌呤的灭活通过下列方式:酶的S-甲基化,与酶无关的氧化,或是被黄嘌呤氧化酶转变成硫尿酸盐等。硫唑嘌呤能与巯基化合物如谷胱甘肽起反应,在组织中缓缓释出6-巯嘌呤而起到前体药物的作用。

巯嘌呤片

巯嘌呤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巯嘌呤片 英文名称:Mercaptopurine 【成份】 巯嘌呤。 【适应症】 1.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的维持治疗,也曾用于治疗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恶性淋巴瘤。 2.国外也试用于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溃疡性结肠炎等免疫性疾病。 【用法用量】 1、绒毛膜上皮癌:成人常用量,每日6mg~6.5mg/kg,分两次口服,以1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歇为3~4周。 2、白血病:(1)开始,每日2.5mg/kg或80~100mg/m2,一日1次或分次服用,一般于用药后2~4周可见显效,如用药4周后,仍未见临床改进及白细胞数下降,可考虑在仔细观察下,加量至每日5mg/kg;(2)维持,每日1.5mg~2.5mg/kg 或50mg~100mg/m2,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为骨髓抑制: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2、肝脏损害:可致胆汁郁积出现黄疸;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腔炎、腹泻,但较少发生,可见于服药量过大的患者。 4、高尿酸血症:多见于白血病治疗初期,严重的可发生尿酸性肾病; 5、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少见。 【禁忌】 已知对本品高度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白血病时有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在服本品时则破坏更多,致使血液及尿中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严重者可产生尿酸盐肾结石; 2、下列情况应慎用:骨髓已有显著的抑制现象,(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显著降低)或出现相应的严重感染或明显的出血倾向;肝功能损害、胆道疾患者、有痛风病史、尿酸盐肾结石病史者;4~6周内已接受过细胞毒药物或放射治疗者; 3、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查外周血象及肝、肾功能,每周应随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1~2次,对血细胞在短期内急骤下降者,应每日观察血象。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别嘌呤同时服用时,由于后者抑制了巯嘌呤的代谢,明显地增加巯嘌呤的效能与毒性; 2、本品与对肝细胞有毒性的药物同时服用时,有增加对肝细胞毒性的危险; 3、本品与其他对骨髓有抑制的抗肿瘤药物或放射治疗合并应用时,会增强巯嘌呤效应,因而必须考虑调节本品的剂量与疗程。 【药理作用】 属于抑制嘌呤合成途径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化学结构与次黄嘌呤相似,因而能竞争性地抑制次黄嘌呤的转变过程。本品进入体内,在细胞内必须由磷酸核糖转移酶转为6-巯基嘌呤核糖核苷酸后,方具有活性。其主要的作用环节有二:(1)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酰胺转移酶,因而阻止1-焦磷酸-5-磷酸核糖(PRPP)转为1-氨基-5-磷酸核糖(PRA)的过程,干扰了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起始阶段。(2)抑制复杂的嘌呤间的相互转变,即能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转为腺嘌呤核苷酸及次黄嘌呤核苷酸转为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的过程,同时本品还抑制辅酶I(NAD+)的合成,并减少了生物合成DNA所必需的脱氧三磷酸腺苷(dATP)及脱氧三磷酸鸟苷(dGTP),因而肿瘤细胞不能增殖,本品对处于S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