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过程记录

教学过程记录

教学过程记录
教学过程记录

《甲烷》教学过程实录(夏宜)

《甲烷》教学过程实录 夏宜 (扬州市翠岗中学,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甲烷、网络化教学、过程实录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甲烷的存在、组成、性质、用途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探究思维 (3)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甲烷的存在、组成、性质和用途 [教学模式]引导-探究 [教学媒体]互联网、实验器材及药品 [教学过程实录] [放映]西气东输工程简介录象(创设情境) [教师讲述]同学们2002年7月4日,备受瞩目的石油天然气输送工程“西气东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工。这个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至上海,跨越4200公里漫漫长路,耗资数千亿元,预计2003年底就可到达江苏。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这项工程呢?[学生讨论]应该与能源危机,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关吧? [教师引导]不错,大家谈的都很好,那么,大家想不想更多地了解西气东输工

程呢?让我们上网来看看这方面的信息吧。 [教师指导]建议大家使用搜索引擎,比如:百度,输入关键字“西气东输”。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浏览。也可以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学生浏览,交流]讨论关于西气东输的信息 [教师引导]大家做的很好,那么你们都了解到了什么,有什么好的信息可以给同学们共享的吗? [学生交流]学生很活跃地提供自己找到的有用的信息,并就西气东输的线路、油气资源分布、工程进度及江苏段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摘录部分信息如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12917094.html,/news/oil/200305/200305110078.html (中国能源网,西气东输走向示意图)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12917094.html,/focus/talimu/default.php (中国能源网西气东输专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教学设计

《藏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脱缰、咆哮、吞噬、发誓、恐怖、婀娜、雄浑、优哉游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开山鼻祖、青面獠牙、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藏戏的图片、音乐、文字资料;搜集感兴趣的其他剧种的资料。 整体设计意图: 《藏戏》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特色。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教学本课,我采用先“明确学习任务,再学习课文”的方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习任务,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1.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其中,戏曲就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戏曲资料。 3.师介绍戏曲种类,欣赏戏曲图片。

师:有一种戏曲,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带着面具表演,漫长到一演三五天还不能结束,知道这是什么戏? (板书题目:藏戏) 简介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欣赏藏戏视频,初步感知藏戏。 5.默读“阅读提示”,看看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提出的要求是: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出的学习方法是:读、想、说) 二、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读文,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理解“咆哮、吞噬、雄浑、开山鼻祖”等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形成?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特色? 提示:第4-7自然段介绍藏戏的形成;第8-20自然段介绍藏戏的特点。(板书:形成、特点) 四、了解藏戏的传奇故事(藏戏的形成),感受藏戏魅力和文化内涵。 1.默读第4-7自然段。 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板书:形成) 说说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并作上批注。 2.交流汇报 出示句子 1:“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招来的只是一阵哄堂大笑。”

读三字经后的心得体会

读三字经后的心得体会 读三字经后的心得体会《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诤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上内外都会受益非浅。虽然,在这本书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不足之处,不正是要我们这些现代化开放意识的中国人去改变、探索吗?每看一篇,我都会被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但在许多人心中他同时也是个暴君。可我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顺应了“弱肉强食,胜者王,败者寇”的生活逻辑的人物。他为了统一中国,加强训练精兵。虽然,每一个训练,对于士兵来说都是一次生死决择,但这么残酷的训练却为日后,统一中国做了奠基。统一中国后,他虽然残暴,但从此国泰民安。我们现在身处这个美好的社会主义,不是要感谢秦始皇吗?中国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无可抹灭的,这为中国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美德铸造了它,让我们继承这些

美德,发扬它吧! 《三字经》运用事理并举的方法,以大量典故、故事,蕴含了我们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白,有劝诫谨慎持身,悔过改错的,有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的,有激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可以说这些内容包含了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经典诗文感人肺腑,中华美德动人心玄,《三字经》就是教我们在现代生活中怎样对待人与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坐标,如何培养道德情操的。 “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三字经》中两则多么激励人勤奋学习,发愤图强的典故呀。当我读到这两句时不禁感慨万千,在现在的社会,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家庭条件优越,不愁吃穿,整天就沉迷网络游戏、电视,很多的孩子都成了荧屏儿童。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典故中古人那奋发学习的决心。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经典诗文中的故事来教育学生,还应该在经典诗文典故的基础上予以拓展,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去教育学生,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为孩子的终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础。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

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构建“五步建模教学法”,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在教研室“小学数学‘建模用模’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情境化-----解决问题过程化-----建立模型具体化-----应用模型生活化”)的理念引领下,结合我校实际,针对数学建模的重点,我们把“小学数学建模的有效策略”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自主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个性教学法——“五步建模教学法”,在教学中致力于学生数学建模的引领,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有效达成了“新课标”提出的能力发展目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建模用模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五步建模教学法”模式流程 二、“五步建模教学法”教学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变“事理”为“数理”建构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中的法则、定律、公式、解决问题的策略等都是一个个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建模形成数学模型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把“生活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型”。因为生活原型中揭示的“事理”是学生的“常识”,但是“常识”还不是数学,“常识要成为数学,它必须经过提炼和组织”,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读懂问题情境。 2.通过“转化”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结构的过程。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让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无疑是交给了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3.通过“数形结合”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解答“问题解决”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画图形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兴趣和能力,由于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多样化,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更有创造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意识。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 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提出问题情境化) 师: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请同学们看王芳生日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今天是王芳的生日,妈妈为她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爸爸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妈妈吃了1块,爸爸吃了3块,王芳吃了2块。) 师:你能根据情境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句话吗? 生1:爸爸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81,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8 2,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1,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生2: 82里面有2个81,83里面有3个8 1。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数学信息: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82,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 1,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吗? 生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83+8 1

磨课过程记录表

磨课过程记录表

————————————————————————————————作者:————————————————————————————————日期:

磨课活动口号: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科目:物理磨课地点:318 第一次磨课时间: 2 014.10.20 课题:光的折射 参加人员:全体物理老师 主备人:吴沛昱 建议人:侯晓琛 教学建议 课堂教学环节: 1.将课件中的杂乱部分去掉。课件尽量直观、简洁。 2.将光的折射实验多步整合,避免凌乱的感觉。 3.学生解释现象环节多现象整合,学生自主选择。 教师教学活动: 1.保留一个精彩导入,节约时间 2.关注两环节的串联、使下一环节的进入更加自然 学生活动情况: 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实验改为学生演示实验,明确实验目的,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验操作 其他方面建议: 教师需要掌握时间安排 执教人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便于学生沿着老师启发的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

磨课活动口号: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科目:物理磨课地点:集备室第一次磨 课 时间: 201 4.1 0.20 课题:光的折射 参加人员:全体物理老师 主备人:吴沛昱 建议人:徐玉红 教学建议 课堂教学环节: 1.导入:从生活中引或者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引入 2.将教学环节在紧凑些,如将探究折射规律的步骤进行整合 教师教学活动: 每一个环节的衔接更自然顺畅,导入保留一个即可 对性的进行实验操作 探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垂直入射时,改变入射方向,观察折射光线做好提示其他方面建议: 教师需要掌握时间安排,将作题环节合理安排 执教人反思: 提问问题要有针对性

《藏戏》教学设计

第七课《藏戏》公开课教学设计 授课人:吴文敏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咆哮、吞噬、婀娜…开山鼻祖、优哉游哉”等词语。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点与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式:讲授法,启发式 学习方式: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了解关于“藏戏”吗?(板书:藏戏) 二、1、走进作者板书:马晨明----教师 2、唐东杰布---藏戏创始人(2分钟) 三、初读课文,了解生字词(6分钟) 1、齐读课文,画出你不懂的生字词 2、教师板书 脱缰.咆哮 ..招徕. ..吞噬.琼.结婀娜 开山鼻祖青面獠.牙不一而足优哉.游哉 藏(zang,cang )哄(hong hong hong ) 3、生上台给加点字注音 4、教师简单解释字词意思

5、找学生上台带读字词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33分钟)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8分钟)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关于藏戏的哪些内容?(5分钟) 提示:其实,这是在锻炼你的概括于理解能力,只要你弄清楚了文章的写作顺序,然后逐段分析即可,挺简单的。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2、课文介绍的藏戏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征?(5分钟) ⑴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 这句话在全文谋篇布局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总括藏戏三大特点,用“还 是”转折,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和尚)。传奇 故事: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⑵于是就有这样一段传奇(引领下文) ⑶身无分文→58座铁桥→开山鼻祖说明了什么? ⑷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 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 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3、选择你认为写的好的语句,并说明理由。(9分钟) 对句子的理解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课文开篇的表达方法新颖独特,用反问句的形式先声夺人,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连续三个反问开篇,先声夺人强调了藏戏的三个特点,也为后文具

“课堂教学实录”说明及范例

课堂教学实录”说明及范例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地完成课堂实录,更好地参与这次课堂教学实录比赛,下面对课堂教学实录的具体要求做一些说明。 “实录”即采用文字记录的方式将课堂教学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一般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语言以及具体的必要的说明文字,但是本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展示课堂教学情景及一些必要的教学背景信息,因此,要求大家除上述内容外,还要有教师心理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活动、表情状态等的描述。一般有师生对话式(具体可参见范例1、3)和记述式(具体可参见范例2)。正文前要有课题、教材版本、学生人数等信息。具体可参考下面的格式。 课题: 教材版本: 教学背景简介:如学校简单情况、自己教学情况、美术教学情况等。 学生情况:学生人数、座位情况、是否分组,原因等。 教学设计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计划怎样上这堂课,为什么这样上等。 教学目标: 教具、学具: 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反思:感觉怎么样,对于原先的计划实际完成得如何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是否还有困惑等。 范例1:《水果宝宝》美术、范例2:《想象与创意》美术、范例3:《苗岭的早晨》音乐 范例1(美术学科) 《水果宝宝》教学实录 课题:《水果宝宝》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版)第 1 册第9 课 教学背景简介:

我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区属二级小学,有11个教学班。学生主要来源于学校周边的一些工人家庭和个体商贩家庭。由于学校设施所限,我经常利用相邻的大河沙滩为临时场地进行美术课的沙雕、沙画、石头画等教学活动。 学生情况:我教授的班级是一年级的新生,学生人数为32 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分成六组,目的是便于孩子们实际操作和相互学习,并有意培养他们团体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上想吃水果,怎样“解馋”-欣赏水果雕塑及图片来“解馋”-语言描述水果形象“解馋”-学生创作活动“解馋”- 展示学生作品。 主要设计了三个大的环节: 一、欣赏水果。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只能通过眼睛来“解 解馋”啦!”适时播放课件的精彩片断,吸引学生的视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馋”,同时又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 二、语言描述水果。从学生的“馋”出发,引起学生的主动“解馋”欲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水果的“解馋”和表现冲动上,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创作活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或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水果,鼓励学生创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尝试用彩泥、剪纸或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水果。 2. 学生能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具、学具:选用教具为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相结合。学生自选彩纸、彩笔、彩泥等综合材料。 课堂教学实录: 《水果宝宝》教学实录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版《美术》实验教材第1册第9 课)

教师怎么写听课记录

教师怎么写听课记录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要点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1、教学实录: 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学生活动情况; 教学效果。 教学实录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种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种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三种是记实。 2、教学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基本功; 教学思想;其他。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一种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二种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执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 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 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 价值是不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 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进入听课现场,记录听课重点 三、课堂听课评价 1、记时间分配。在听课过程中,对各部分的教学步骤分别占用多长时间要做好记录。因为通过时间记录可以判定该堂课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2、记语言评价。讲解语言是否规范、条理、生动、形象,有无明显的口误;课堂即时评价是否及时到位,能否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并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3、记师生活动。教师如何参与教学活动,有效解决课堂偶发事件,及时解决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能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 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和活动,始终 处在积极学习的状态。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藏戏(课堂实录)》

7 《藏戏》课堂实录 一、聊戏 老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藏戏》(板书: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说到戏剧,老师特别想和同学们聊一聊你们知道的戏剧。注意请你用一句话把你想要说的表达清楚。学生:(1——2名)老师:知道的挺多的。那老师考一考大家,长袖一甩,就能变出个脸谱,是什么戏?学生:“川剧!” 老师:好,老师还剪辑了三段著名的戏曲,同学们听听看,能听出它属于什么戏剧吗?播放唱段1、2、3学生回答 老师:“还有一种戏,它广泛流传于世界的最高处,它叫?”学生:“藏戏!” 老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篇课文带星号,我们知道阅读课文要抓住什么?”学生:“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 屏显: ……下面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默读课文,想一想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老师:“哪两个词揭示了课文的重点?”学生:形成和特色 板书‘形成’和‘特色’ 二、说“戏” 老师: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呢,课文哪些自然段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啊?4-7(板书4-7)

老师:学会抓关键词很重要,它就像你要打开一扇门得先找到门把手一样。有三个词连接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请同学们快速浏览4-7自然段,看看谁最先找到。 学生:(那时候于是就这样)屏显 老师:好,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7段,自己练习借助关键词来复述故事。 老师:读了课文我们都知道,藏戏是用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的。那我们说“关于藏戏形成的传奇故事”这是不是藏戏呢?这出《藏戏》,当然少不了“雄谢巴”。知道熊谢巴吧?怎么知道的?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你真会学习。谁来当一次熊谢巴呢? 老师:请你用上关键词,可以加上动作,老师来给你起个头:(屏显)要说藏戏戏神,那就是伟大的唐东杰布,下面由我来介绍他的传奇故事。 老师:其余同学请认真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听听是不是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老师: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交流(2-3名)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的读一读吧(生谈感受后接着读相关部分)老师:从年轻的僧人到凶险的自然,从一无所有到58所铁索桥,从僧人到藏戏的开山鼻祖,屏显,齐读:“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三、品“戏”

三字经教学总结

三字经教学总结 本页是精品最新发布的《三字经教学总结》的详细文章,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三字经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三字经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第一学期) 国学,不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优秀中国人伟大心灵的体现。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授课本知识,同时还应寻根溯源,增厚学生的人文修养,不断汲取国学精髓。 本学期选择《三字经》作为教材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一、本学期完成的主要内容: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三字经》。 2、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浓厚的兴趣。 3、对课文意思有粗略的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中意思浅显的句子。 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三字经》以及里面的小故事都有了比较深的了解,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背诵。 三、教学中比较得力的措施或方法: (一)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1)四正:心正、身正、椅正、书正 要求上课专注、座椅平正、姿态挺正、课本摆正。范文写作在家里也应如此,因为精神散漫就容易意志不集中,学习效果降低。 (2)精神抖擞,读诵要求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声调不可太高 (3)落实每天读诵 要求每天朗诵固定遍数,例如十遍、二十遍、三十遍……一周下来就可累积百遍以上,自然就能背诵下来。背诵得越熟越好,可以终身牢记不忘。 四、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或遗憾: 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能力不同,掌握得情况也不一样,教学进度不好把握。 五、下学期课程实施设想: 1.认真负责,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课程。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年级三字经教学工作总结

调查过程记录教学提纲

调查过程记录

调查过程记录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2011年12月1日,笔者在正达小学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全校的学生家长。我们委托班主任把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并由学生带回家给家长填写。其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32分,收到有效问卷112份。 12月2日至12月10日,笔者对收上来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 12月10日至2012年1月20日,不定时地、随机对学生进行个别座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 1月21日至1月30日,整理材料,撰写调查报告。 附《正达小学小学生学习状况及家庭教育问卷调查表》一份

正达小学小学生学习状况及家庭教育问卷调查表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为了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及良好学习习惯,更好地教育好您的孩子,我们真诚地希望您公正、客观地参与此次问卷。希望您填上自己的真实想法即可(在选项前画√),谢谢合作! 1.您的文化程度: A.大学 B.高中 C.初中 D.小学及以下 2.您认为读书对孩子的影响是: A.决定性的 B.非决定性的 C.尽父母的义务 D.很难说 3.您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是: A.学校管,家长不需要管 B.学校管学习,家长管生活 C.家校共同协作 D.孩子自己负责 4.您对孩子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A.学习成绩好 B.思想品德好 C.有一技之长 D.其他 5.您认为您的孩子将来应获取什么样的学历? A.初中毕业 B.高中毕业 C.大学本科 D.本科以上 6.你是如何重视孩子的各科学习的? A.不仅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且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及学习的过程等。 B.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C.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D.无所谓 7.您怎样对待孩子的家庭作业?

藏戏教学设计

《4.藏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

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教学过程实录

、教学过程实录 (一)激疑导入 师:课前,老师发给大家一些小棒,这小棒里也有数学问题。大家看,把一根小棒任意剪成两段,能组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生:角。 师:把一根小棒剪成三段,能围成什么图形呢? 生:三角形。(课件演示) 师:把一根小棒剪成三段,围成了各种三角形,那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 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围”是什么意思? 生:线段的端点和端点连上。 师:请大家思考,把一根小棒任意剪成三段,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不一定。比如把一根小棒剪成两根特别短,一根特别长,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了。 师:就是说把一根小棒任意剪成三段,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也就是说,我们把三根小棒看成三条线段,有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看来,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还真的有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明确活动要求。 师:说说看,你们准备怎样去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生1:我想用小棒摆一些三角形,看一看它们的三条边都是怎样的。 生2:我想画一些三角形,然后量一量三条边的长度,看看三边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奥秘。 师呈现活动要求: 画的小组 实验材料:各种三角形(图) 实验要求:测量三边的长度,研究三边的关系,把研究结果填在“1”号实验记录单上; 摆的小组 实验材料:2CM~10CM长度不等的小棒。 实验要求:任选三根小棒围一围,研究三边的关系,把研究结果填在“2”号实验记录单上。2.试着对一个例子进行研究。 师:现在就请每个学习小组拿出一个例子尝试着研究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其他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 生:实验,并尝试着填写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情况) 师:孩子们,我们先研究到这。刚才老师下去巡视时,发现有一些小组遇到了这样的困难:不知该如何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师:是啊,得到一个三角形容易,得到三边的长度也容易,可怎样去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些无从下手,其它小组有研究出来的吗?(生答:有)那我们听一听他们的研究成果,看看会不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小组1:我们小组选择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是:2厘米、3厘米、7厘米,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我们发现这三根小棒长度之间的关系是:2+3<7。 师:你们怎么想到用这两根小棒长度的和同另外一根小棒的长度进行比较呢? 小组1: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发现,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是因为2厘米的小棒和3厘米的小棒太短了。大家看,把这两根短的小棒连起来还没有这根7厘米的小棒长呢。 师:哦,这个小组是在研究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时,发现了三根小棒的长度之间

藏戏教学案例

【阅读教学案例系列】 藏戏 执教: 教材分析 《藏戏》一文系人教课标版六(下)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作者按说明事物(藏戏)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描述了藏戏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历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和主要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本文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作者行文脉络清楚,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颇具文学色彩。 学情分析 农村六年级学生在语言积累、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水准,但受限于经济文化条件,孩子们眼界尚不开阔,文化风俗、地理人情了解博度不够,而阅读习惯(方法)、独立阅读、个性阅读这些方面尚不成熟,仍待加强,因此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问题对策 本教学案例探究点: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借助图片、录像等媒体资源,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时引读。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以个人自读,小组交流,师生研读等形式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体验。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本教学为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像,悬疑导入 1、播放《诺桑王子》短片断(2分钟)。 师:这是一种什么戏? 2、简介藏戏。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在祖国的百花艺苑中独具特色。藏戏艺术有600年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呢?又有着怎样的

二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三字经教学总结

二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总结 近一年来,我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做详实部署,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这一活动的开展做到学校有方案、班级有计划、学生有保证,在思想上重视,在认识上提高,在做法上统一。力求言必行,行必果,使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这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校熠熠生辉。通过诵读与背诵竞赛,孩子的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写作能力也着实有了长足发展,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总动员调动孩子诵读古诗文的积极性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之前,我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总动员,教师谈感受,孩子谈想法,亲身的经历,更具有感染力。有的老师说道:我小时侯,也曾在父亲和老师的强迫下背诵了一些还不能理解的古诗文,虽然当时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发现那些东西都渐渐内化为自身的修养、思想的精髓。年长以后,孩提时代在课本上学过的东西渐渐都忘记了,但唯独背诵过的一些古诗文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由此内化成自身的思想、性格与修养,更是如影随身般地跟随我的一生。三字经名句,在文章中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更能显示出作者本身的文化底蕴和写作底功。 二、赏名句激发孩子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为培养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我们一起搜集了引用《三字经》名句的文章,重点朗读,体会作者的妙用之处,来引发孩子诵读《三字经》,引用《三字经》的兴趣。 三、觅方法加强孩子诵读古诗文的指导 首先我们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诵,终生受益”的思想,引导孩子多读,即可朗朗出声地诵读,也可低唱慢吟地诵读,让孩子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完全适合孩子古诗文的诵读方法。

(完整版)课外阅读指导课堂教学实录

课外阅读指导课堂教学实录《童话,多么美好的世界》 《童话,美好的世界》课堂实录 教学目的: 1.通过一段时间的童话阅读情况汇报,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童话的方法。 2.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3.挖掘童话内涵,培养学生用美好的心态看生活。 教学过程: 一、出示幻灯片,引出话题: 1.首先,让我们来看大屏幕上的一段话,看看你能读懂它的意思吗? 幻灯片出示: 如果有人5 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指名有感情朗读大屏幕上的内容。 师:孩子们,你们读懂这段话说的意思了吗? 生1:我感受到了童话的重要。 生2:我们要仔细阅读童话,了解通话,品读童话。 生3:这段话是说人的一生中离不开安徒生。 生4: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同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安徒生…… 生5:老师,我来补充一下,是需要安徒生的童话。 师:是啊,所以有人说,童话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营养品,它既可以营养两三岁的孩童,又可以营养七八十岁的老翁。因为几乎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伴着童话故事一路成长起来的。这学期,我们已经补充了不少童话的营养,可是如果只是一味的填充却不去思考消化,再好的营养也只会白白流失。所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童话的世界。把童话的营养充分吸收,让它能真正滋养我们的身心。(板书题目:童话世界) 师:大家可以回顾一下,从小到大,你都读过哪些童话? 生1:我读过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师:能不能说得再具体一些 生2:我读过格林童话中的睡美人、灰姑娘…… 生3:我读过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皇帝的新装、茶壶、小意达的花…… 生4:我读过《丑小鸭》、《白雪公主》、《夜莺》、《茶壶》 …… 师:都是外国的,中国的呢? 生1:郑渊洁的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 生2:《宝葫芦的故事》、《神笔马良》 …… 过渡:老师注意到咱班同学在谈起童话的时候眼睛都在发亮,看来大家对童话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大家想过么?是童话世界中的什么吸引了你? 生1:美好的画面。生2:人物的形象。生3:其中的道理。 生4:精彩的故事。生5:丰富的想象。如《会飞的箱子》中的飞箱,可以从这个国家飞到那个国家很神奇…… 二、从美好的人物、美好的画面和美好的结局等几个方面体会童话世界之美 过渡:原来童话是用那么多的美在帮我们编织着一个世界,那是一个有着美丽的人物、美妙的画面、美味的结局组成的多么美好的世界啊!(补充板书:童话,多么美好的世界) (一)美好的人物 过渡:孩子们,这个充满善良纯真,处处美如仙境的世界实在太令人向往了,童话作家究竟是如何把这个美好的世界呈现给我们的呢?让我们离这美好的世界再近一些,先去感受一下那些美好的人物(板书:人物) 1:由表及里的美: 过渡:谁先来说说你的童话世界中,那个最美的人? 生1:小人鱼。因为她在自己就要变成泡沫时,也没有杀死王子。 师:小人鱼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所以很美。谁知道她长什么样?

《藏戏》教学实录+简案

《藏戏》课堂实录 一、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一下,《藏戏》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难怪同学们这么有信心,原来信心来自于充分的准备。但是说实话,面对这么多听课的老师,今天我还真有点底气不足,你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这些词语来鼓励一下老师:独具匠心、引人入胜、不同凡响、别具一格、雅俗共赏、美不胜收、与众不同。现在老师信心十足了,原来,信心还来源于朋友间的相互鼓励,那么,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加油好不好? 其实,用这些成语来鼓励老师有点言过其实,但是用他们来形容一门艺术却是恰如其分,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藏戏》。板书——《藏戏》 藏戏是一种传统戏种。。。。。。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传统剧种?(京剧、吕剧、黄梅戏、川剧,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有一种戏剧,他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道具,他复杂到要戴着面具演出,他漫长到一演就是三五天,你们知道老师想看哪个吗?我们来一睹为快。 今天,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继续看下去了,因为他一演就是三五天,可是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来领略藏戏的独特魅力。 二、二、略读课文,梳理结构 《藏戏》是一篇略读课文,那么请同学们先看看阅读提示,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 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色,(板书:藏戏的形成及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学习方法:读、想、说、老师再送大家一个字,写,可以在旁边写写批注,这样更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这节课我们就用这四个方法来学习课文 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准备了一些难读的词语。 咆哮狂野吞噬婀娜演绎 开山鼻祖随心所欲青面獠牙朴实敦厚 山南琼结唐东杰布 对唐东杰布这个人你了解多少?请同学读一下对唐东杰布的介绍。这

二年级校本课程《三字经》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校本《三字经》课程的教学工作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经典美文,凝聚了先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古人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丰富我校的人文底蕴,启迪学生的智慧,本学年,我校开发了以《三字经》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学校教导处下发了《申屯中心校小学三字经校本课程活动方案》,很快,《三字经》教学活动在全校六个年级11个班级全面铺开。《三字经》教学活动开展以来,在全体语文教师的认真组织下,在班主任老师的全力协助下,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使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现将该项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本学期我们在全校一年级到六年级以《三字经》为教材,开展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由校长亲自挂帅,负责校本课程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教导处抓落实,教导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副教导、教研组长负责《三字经》教学的业务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做到人人参与。在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要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宁静勿躁、

宁简勿繁。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二、构建人文环境,营造诵读氛围。 为了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随时随处地感染学生,学校努力营造浓郁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构建一个“德馨满校,书香满园”的人文环境。校门、操场、楼道悬挂“诵读经典诗文”、“传承民族文化”等宣传标语,使全体师生还未踏进校门就感受书香的氛围,同时也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关注。有关三字经的诗画呈现在操场的围墙上形成一道怡人的风景,让师生触目可及,牢记于心。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开播古典诗词欣赏和古典轻音乐节目,莺燕绕梁不绝,下课铃声设置成了诵读、歌唱《三字经》的音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词的陶冶、影响,有效地陶冶师生情操。 三、抓好诵读时机,确保诵读时间。 为保证诵读时间,学校作统一要求:(1)每天早读课铃响后开始十分钟的诵读;(2)每节课预备铃设置成诵读《三字经》,学生一边做上课准备,一边背诵经典,不但能温习所学经典,还能振作精神,集中注意力,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3)每周星期三下午二十分钟的时间作为诵读的时间,指导教师为各班语文老师;(4)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诵读经典教育的主渠道,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通过学科渗透,有效地实施诵读经典教育;(5)校内外相结合,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为诵读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