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对比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对比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对比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对比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比较

吴军

(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81 200807040127)

摘要:一提到“吝啬鬼”的形象,人们很容易地会想到两个人物:一个是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儒临外史》),一个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严监生和葛朗台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外吝啬鬼的代表,通过对严监生与葛朗台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比较能较好的认识到中国文学作品与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的差异。

关键词:中外吝啬鬼差异严监生葛朗台

在文学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许多的吝啬鬼形象。其中外国文学中最为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而中国四大吝啬鬼是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徐复祚《一文钱》中的吝啬鬼卢至

、庄子寓言故事中《外物》篇中的监河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这8个闻名中外的吝啬鬼形象可以说代表了中外文学史上对吝啬鬼形象描写的最高成就。他们各有特色,代表了各自的文化背景、社会现实,其中中国的吝啬鬼形象与外国的吝啬鬼更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下面举例葛朗台与严监生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典型来比较一下中外吝啬鬼的差别。

严监生和葛朗台,这两个人物虽处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却以各自特有的艺术魅力活跃在世界文学画廊中。但是如果将他们二人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虽然他们都被称为“吝啬鬼”,两人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但是他们身上却有很多的不同点,有些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我们从他们各自写作的背景以及两个人物形象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

一,写作背景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写于1750年左右,乾隆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虽然当时国内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发展十分缓慢,封建专制统治依然“牢固”,因而吴敬梓能够塑造的也就是一个贪婪的封建地主的形象,他不可能像巴尔扎克那样塑造出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而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写于1833年,那时的西欧在文学上形成了新的文学思潮,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当时西欧的主要资产阶级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金融资产阶级、银行家等已经把封建贵族赶下历史舞台,自己取而代之。他们的面目本来就不慈善,他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就再也没有其他任何关系了。巴尔扎克批判的正是这种资产阶级社会里金钱所具有的毁灭性以及在它的毒害下人的病态的畸形心理。另外,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通过一些不连贯的情节和特殊的结构,向人们勾勒了一幅封建社会的百丑图。作品所塑造的严监生这一形象也是封建文人之一,他仅仅取得了一个秀才的资格,没有中举,他是千百万知识分子的一员,他仅是科举的一个小小的牺牲品。他那所谓的吝啬鬼的形象仅是作者所塑造的封建文人性格的一个方面。只是他在“寿终正寝”是因舍不得两根灯芯草而伸出两根指头给人们留下了笑柄,被人们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吝啬鬼的典型。而作者当初的本意并非如此,他仅是想向人们展示一个被科举所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他要批判的是整个封建科举制度。而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是其巨著《人间喜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部小说里,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狡诈、贪婪、吝啬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葛朗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攫取财富,并吝啬的给出哪怕一个金币,可以说很好的做到了“开源节流”。纵观葛朗台的发家史,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资产阶级就是沿着葛朗台的这条道路一步步地代替封建贵族而一跃成为统治者的过程。在作品中,作者通过葛朗台这一箍桶匠发家的经历向人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和罪恶,通过葛朗台贪婪、吝啬丑恶嘴脸的塑造,向人们解释了在金钱统治和利益驱动之下人们病态的畸形心理。因此就两部作品的写作背景来看,由于作者处于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度,虽然他们所塑造的人物都被公认是最典型的吝啬鬼形象,但是他们的写作意图不同,因而严监生和葛朗台他们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人物形象

我们知道,严监生和葛朗台都拥有巨额的财富,那么他们这巨额的财富都是从那里来的呢?严监生所有的财富都来自于继承祖业,祖上留下了十多万两银子和几亩薄田。除去地租之外他几乎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而葛朗台的财富除了继承的,最主要的是他利用一切机会施展他的“聪明才智”,占公家的,占别人的,占佣人的,甚至占妻子儿女的;他还耍弄手腕,投机倒把,放高利贷,倒卖黄金……不断的攫取、扩充财富,而到手的钱财,他就绝对不会让它外流,除非他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别人休想从他那儿拿走一个子儿。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严监生的财富是守出来的,而葛朗台是通过“敛财”和“守财”才聚集起大量的财富的。

在看两者吝啬的经典表现,临死时候对财富的态度,严监生之所以迟迟不肯闭眼是因为油灯里点着的两根灯芯草,待赵氏挑去一根之后,他“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再看看葛朗台临死时的表现:“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了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的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的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两人在临死时都是吝啬鬼的形象,但严监生是怕浪费自己的油,是典型的守财奴,而葛朗台是至死都在想着占有别人的财富,是掠夺者的形象。二者之间的差异也就可以窥见一斑了。

从两者对待家人以及平时生活用度上页能看出他们的区别。严监生一家四口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只有在儿子闹的时候,才会到熟切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是非常吝啬的,但是遇到大事、正经事,他还是舍得花银子的,为王氏看病、办丧事都花去了不少的银子;将赵氏扶正的时候还摆了二十几桌的酒席。平日也经常不时地请二王过来,还经常送一些银子、东西给他们。而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则是一个缁铢必较的人,他亲自安排一天的伙食,从来不买肉,不买面包,甚至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都不许可。晚餐后让一家人挤在一间屋子里,为的就是要少点一根蜡烛,不到一定的时间决不生火。对待自己的生活也很苛刻,一年到头来就是那么一身装束,一年只理两次发。为节省开支,楼梯坏了也是自己亲自修好。为了节省开支,他从来都不吃请,因而也就从来不请别人到家里来。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严监

生虽然也吝啬,但是较之葛朗台的贪婪和吝啬,充其量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小丑,一个授人以笑柄的小丑。

总之,由于《儒林外史》和《欧也妮?葛朗台》的作者处于不同的国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他们二者又有不同的创作意图,因而他们虽然各自都创作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但是这两个形象却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物形象。

参考资料:

1.《儒林外史》

2.《欧也妮?葛朗台》

3.《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张国喜

4.《贪婪与吝啬的群像》沈毅

四大吝啬鬼的故事

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小说《欧也尼?葛朗台》中着力刻画的人物。他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他家财万贯,但开销节省,每顿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定量分发。为了钱他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清水面包;弟弟破产他无动于衷;侄儿求他,他置之不理。“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阿巴贡是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里的主人公,他嗜钱如命,悭吝万分,为了达到发财的目的,不顾家庭子女、伦理道德去放高利贷,绞尽脑汁去侵吞别人的财产;为了无限止地贪求金钱,他变得极度的贪婪和吝啬。他把人家还他的5万法郎埋在花园里,还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被人偷走。年近50岁的昂赛米老爷答应娶他女儿不要赔嫁费,阿巴贡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便宜,于是不顾女儿的爱情,答应了这桩婚事。他想请人吃饭,当厨子说得多花点钱时,他就急得大叫:“真见鬼,老是钱!”他告诉厨子是请八位或十位客人,不过只照八位预备就行,八人够吃的十人吃也行。而当厨子说出准备八人吃的菜肴时,他又急得大喊:“见鬼啦!这个,请满城的人吃都够了。”临了,阿巴贡又吩咐厨子应该预备些诸如肥肥的什锦烂肉块等大家不爱吃,可一吃就饱的东西。作者通过阿巴贡这个形象,

中外女性形象对比

绪论 从人类进入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社会后,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跌入了社会的最底层,女性不仅在社会上受到歧视与压制,而且还被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又反过来规范和压抑了现实中的女性。但由于中西方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人物性格等种种的不同,中西方悲剧女性的命运也各有特色。她们的不幸遭遇构成了中西方文学史中悲伤的主旋律之一。中国的女性因为受落后腐朽的封建专制度的束缚,思想保守落后,体现出了时刻遵从伦理道德的愚昧信念。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民主的环境氛围,随意即使悲剧中的女性仍然具有追求自由的信念与勇气,显示了西方女性特有的个体意识和极力推崇的个人价值。中国的戏剧作品—《雷雨》是以1923年前后的中国现状为社会背景,着重表现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各人物坎坷的人生经历最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雷雨》中女主人公侍萍和繁漪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中国女性的典型:鲁侍萍是中国最为传统的女性的代表,她单纯、善良,纯真、淳朴,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最为普通的劳动人们的优良品质。然而,命运却没有眷顾这个善良的姑娘,年轻的对生活抱有太多美好希望的侍萍和当时的少爷周朴园倾心相爱,并为之生儿育女,但这样的真挚的感情却被金钱、利益、权利、等级观念所推翻,成了利益权势的牺牲品。单纯善良的鲁侍萍被赶出周家,为了生活,她被迫嫁给了鲁贵,如果说上次的有爱情的婚姻是悲惨命运的导火索,那么这次与鲁贵的婚姻更是侍萍悲剧的延续。面对着没有了爱情的婚姻,侍萍将所有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生活的无奈、苦痛与艰辛从来没有压倒过这个善良的女人,但让她看到孩子们的悲剧的时候,她再也不能隐忍的生活了,面对命运的无情的安排,她彻底的绝望了。如果说侍萍的悲剧是隐忍的沉默的悲剧,那《雷雨》中的另一个主人公—繁漪便是“雷雨” 式的悲剧。和侍萍不同,繁漪是受过一些新式的教育的女性,她无拘无束、敢爱敢恨的倔强性格是《雷雨》中最具个性的形象。繁漪作为名门之女,被迫嫁给了大她十多岁的周朴园,虽然从年龄上、思想上,他们的结合貌合神离。在物质方面,周家的势力财产可以满足繁漪的虚荣心,在精神层面,繁漪将是一生的空虚。当资产阶级的革命浪潮掀起的时候,繁漪便不再遵从封建礼教“三从四德”的规则了,她极力的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让自己想一个真正的人那样的生活。所以她死死的抓住周萍,进行犹如困兽般的斗争,这也体现了繁漪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女性勇于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通农家的少女,在势利、虚荣的父母的安排下去投奔有钱的冒牌本家。我们将从侍萍、繁漪还有德北·苔丝的坎坷的命运对比中,分析在特定历史年代中西方女性的命运及异同,并探究造成这些悲剧及悲剧差异的成因。

女性形象比较

《红楼梦》、《牡丹亭》、《西厢记》 女性形象之比较研究 一、三位女性对待爱情的态度之比较 莺莺是贵族小姐,从小生活在家风严谨的家庭中,受的是传统女德教育,这样的身份与成长环境使她不可能在追求爱情时能够随心所欲,在三位女主角中显得最为被动、拥有自我牺牲精神。她对张生是一见钟情,由爱而欲,并且她的爱与欲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莺莺被张生之才与貌吸引这一点被作品交代得十分凝练清楚,奠定他们爱情基础的就靠赖婚之前的三次见面,这三次见面与原著描述也基本一致,通过这三次见面,莺莺对张生的了解从外表到文采到能力、人品层层深入,最终在心中默默认定了这个伴侣。虽然在兵围普救事件后,她心中己认定张生,但相互之间还谈不上深入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少女心里有所顾忌所以并且作出一些反反复复的举动。后来经过进一步接触,张生还为她害了相思病,她才对他彻底信任。最后终于放下一切顾虑,做出自献行为。 与之不同的是,杜丽娘表现的最压抑闭塞。一直在人性自然欲望的驱使下追求爱的权利,由欲而爱而至情。与崔莺莺的循序渐进不同,杜丽娘的爱情来得猛烈而又突然,她是在毫无心理准备时突然梦里闯进一个书生,不经过一点恋爱过程便直接抱她到牡丹亭畔共度云雨之欢"莺莺爱的是张生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异性,杜丽娘则热衷于自己的爱情感觉更甚于柳梦梅这个人。与其说杜丽娘在梦中相识了一个-人.,不如说这个人,让她感受到了情的热辣辣的魔力。与其说梦醒后她要寻找这个-人,不如说杜丽娘要寻找那令她铭心刻骨的-情。 林黛玉作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形象刻画紧密宝玉、黛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本是一体:宝玉即黛玉,黛玉即宝玉,作者把他们一分为二,又通过爱情这条线把他们合在一起"他们的形象超越男女,我们可以发现宝玉身上有许多女性行为,比如说喜欢吃胭脂等。黛玉身上也有男性行为,最明显的便是以文为友。黛玉是三位女性形象中最具有性格魅力的一个,这个形象本身就有多种身份类型的重叠:她不仅是一个幽闺少女,还是一位诗人。诗人身份是另两位女主人公所没有的,虽然崔莺莺和杜丽娘也都有一定的才华,却不似黛玉“一生心血结成字”。黛玉不仅想把一腔情怀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更想通过作诗体现自我价值。宝黛爱情的发

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的形象

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 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著称。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对利益的追逐,是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 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 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 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于是,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他宁可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阴险凶残,这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独特个性。 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 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为了达到发财的目的,不顾家庭子女、伦理道德去放高利贷,绞尽脑汁去侵吞别人的财产;为了无限止地贪求金钱,他变得极度的贪婪和吝啬。他把人家还他的5万法郎埋在花园里,还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被人偷走。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年近50岁的昂赛米老爷答应娶他女儿不要赔嫁费,阿巴贡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便宜,于是不顾女儿的爱情,答应了这桩婚事。他想请人吃饭,当厨子说得多花点钱时,他就急得大叫:“真见鬼,老是钱!”他告诉厨子是请八位或十位客人,不过只照八位预备就行,八人够吃的十人吃也行。而当厨子说出准备八人吃的菜肴时,他又急得大喊:“见鬼啦!这个,请满城的人吃都够了。”临了,阿巴贡又吩咐厨子应该预备些诸如肥肥的什锦烂肉块等大家不爱吃,可一吃就饱的东西。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 作者通过阿巴贡这个形象,真实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积累财富的狂热和金钱的罪恶,以及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3.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 “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 他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他家财万贯,但开销节省,每顿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定量分发。 为了钱他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清水面包,弟弟破产他无动于衷,侄儿求他,他置之不理。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

中西方戏剧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doc

中西方戏剧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明朝的汤显祖与伊丽莎白时期的莎士比亚堪 《牡称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东西方剧坛的两位杰出的戏曲大师。丹亭》中的杜丽娘与《仲夏夜之梦》中的赫米娅分别是两位大师笔下经典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从两位女主角的思想与性格中的共性和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女性形象《牡丹亭》《仲夏夜之梦》 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初刊于1600年,而汤显祖的《牡丹亭》完稿于1598年,两部喜剧均是以梦幻手法表现爱情题材的经典之作。《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中的人物历来被人们称道,而其中的女性人物更是作品的灵魂和艺术魅力所在。杜丽娘与赫米娅,都是处于恋情中对爱坚贞不屈的少女,本文将从二人的思想与性格中的共性和特性进行比较分析。 一、杜丽娘与赫米娅的身世遭遇 《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是一位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她才貌端妍,聪慧过人。杜丽娘出身于一个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充满着浓郁的封建礼教气氛,她的父亲杜宝是个儒生出身的太守,而母亲甄氏则是一个夫唱妇随、贤妻良母型的女子。他们对杜丽娘的爱带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一心要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封建社会所要求的模范淑女。然而杜丽娘作为一个晶莹通透的纯真少女,她爱自然、爱生命、爱自由,无奈却被森严的礼教限制在深闺绣阁之中。 《仲夏夜之梦》中的赫米娅是雅典城邦中伊吉斯的女儿,是一位上流社会中的年轻女性。她的父亲决定将她嫁给狄米特律斯,而她遵从自己的心意,钟情于拉山德。在面对父亲与忒休斯

的强说时,她勇敢地说:我不愿意把我的贞操奉献给我心里并不敬服的人。她宁愿为着自己的爱恋,而做一只孤独地自开自谢的玫瑰,宁愿披上尼姑的道服,终生幽闭在阴沉的庵院中,向着凄凉寂寞的明月唱着暗淡的圣歌,做一个孤寂的修道女了此一生。她的勇敢和叛逆令无数读者动容。 二、杜丽娘与赫米娅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两位花季少女,本应是天真自然、开朗活泼的姿态,而封建礼教却将其生命本真的活力一点一点从她们身上剥离,再套上沉重的思想枷锁。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所生活的时代理学盛行,她的父亲杜宝对她管制严格,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整天只能绣花、看书,一言一行都要遵照当时社会要求女子遵守的道德伦理、社会规范。 古老的恋歌《关雎》唤醒了杜丽娘的青春之情,大自然春色如许的烂漫春光进一步激起了她内心的情感波澜。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呼。深闺中的寂寞与青春的忧郁,反倒促使其萌发了情爱的冲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显然,游园激发了她青春的觉醒,打开了她久锢的心灵,由此产生了对幸福人生的憧憬和对爱情的渴望。 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相比,《仲夏夜之梦》中的赫米娅性格更为爽直、倔强、刚毅。她敢于反对封建礼法,挣脱羁绊,争取自由婚姻。她与拉山德相恋,但父亲强迫她嫁给狄米特律斯。根据雅典法律,女儿必须服从父亲的旨意,否则父亲可以将她处死或者送她进修道院让她孤独地度过余生。在君命、父权、封建传统和法律面前,赫米娅不甘心屈服,为了维护恋爱自由的权利,

女性形象研究

前言 女性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一半。女性的形象总是既反映出这个社会的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这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又反映出这个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因此研究现阶段女性无疑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学角度去认识和了解现代女性形象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女性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在思想、道德、意识、追求方面,还是在服饰、饮食、以及消费住房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变化。虽然描述女性的方法有很多,如文学家们一直在用他们的笔描绘着中国社会中不同女性的形象,如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金锁记》中的长安和七巧......这种对某一类型的女性的典型描述,可以让人们从质的方面感知和体会中国女性的角色形象。但要从总体和宏观上去研究中国社会中千千万万女性的主流形象还要从量的方面进行统计与概括,这样对女性形象的研究才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发生在我们社会中的重大变迁。 风笑天老师通过对《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对当时的女性典型形象的特征及其变迁做了深刻分析。在本文笔者主要通过对《中国妇女》探讨和分析,总结出我国当代典型女性形象是什么,现阶段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是什么,并通过这些特点与风笑天老师的“变迁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中的女性特点做对比,找出女性形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女性形象的特点和变化中我们又可以得到哪些关于社会变迁的认识? 一、中国女性形象特点研究的原因和方法 (一)研究动机 女性的形象总是既反映出这个社会的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这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又反映出这个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因此研究现阶段女性无疑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学角度去认识和了解现代女性形象的特点,以及与我国社会变迁的某些联系。 回首百年,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洪流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都活跃这千千万万的女性身影。宋庆龄、邓颖超等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领导者就是她们中的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女性挣脱封建思想观念枷锁,走出家门投身革命,蓬勃发展的妇女运动成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教育、就业、参政、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妇女地位有了空前提高。亿万女性以主人翁的姿态和蓬勃的热情投身国家建设,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妇女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极大地激发了女性们参与经济建设,参与公共事务的活动和创造力。女性事业获得了前所未

四大吝啬鬼形象简介

剧作开场就描写了阿巴贡鬼鬼祟祟地把别人刚归还他的1万埃居埋藏在花园里,深怕有人知晓,忧心忡忡地上场了。他一眼看见佣人拉弗莱斯站在那里,就疑窦丛生,赶他、揍他,并搜查了他的双手、裤子和衣袋,惟恐他是探子。拉弗莱斯走后,阿巴贡在自言自语中泄露了埋藏1万埃居的秘密,因而看见儿子克雷央特和女儿爱丽丝之后就说谎装假,百般掩盖。这个吝啬鬼还是个刻薄精明的高利贷者。他鼓励儿子“把赢来的钱放出去图个合理的利息,早晚还可以把本收回来。”当他看到儿子身上的丝带,头上的假发时,估计这两项至少值20个比斯托时就教导儿子说:“20个比斯托,就按十二分之一放出去生利的话,一年就可以得到18个利物儿6个索儿8个德涅。”这个嗜财如命的家伙就这样登场了。这些都表现了阿巴贡对于钱财的吝啬,多自己的儿女也是一毛不拔,金钱的冲突最为突出的是在儿子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借高利贷,而最后发现高利贷者正是他的父亲,他们父子明白这笔债务关系时,矛盾已处于白炽化了。在借贷中,作者更是极力地表现高利贷者的无情和吝啬,阿巴贡的儿子通过西蒙师傅借15000法朗的高利贷。放债人的条件十分苛刻。起先他假惺惺地说:“为求良心上没有丝毫负担起见,情愿只收5厘利息。”但又接着说,自己手头并无款,需要转借,利息是2分。这样转弯抹角的结果,利息高达2分5厘。他还丧尽天良地声明,只付1万2千法郎的现款,其余的用衣服、什物、首饰折付。其实这折付部分充其量只值600法郎。作者刻画阿巴贡的吝啬形象还通过一些细节来表现,像阿巴贡招待贵客晚饭的一场戏滑稽可笑。他命令佣人管好酒,不许磕碰一点,如有损伤,工钱扣除。嘱咐女儿爱丽丝注意席上撤下的东西,留神别叫糟蹋了。要求仆人不能轻易给客人倒酒。客人第一次要酒的时候别理睬,要多等一等,千万不能忘记大量掺水。千叮万嘱厨师:“得预备一些人家不太爱吃,可一吃就饱的东西。”这些细节的描写构成戏剧的喜剧因素,也正是这些细节的因素才使得阿巴贡这个吝啬鬼的形象更加鲜明。使读者感受到他这个刻薄鬼吝啬鬼的形象已经超过了对金钱的吝啬,在生活中,在感情上都是如此,他从内到外,从外到内,是一个完完整整吝啬鬼形象。在爱情上贯穿着阿巴贡对于金钱的吝啬。阿巴贡的儿子爱上了玛丽亚娜,他的女儿爱上了管家,他们准备向父亲说起他们的爱情,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些钱物,但是还没有等他们开口,阿巴贡就说他已经爱上了玛丽亚娜,使得他的儿子很痛苦。他每次都无耻地喊玛丽亚娜是“我的美人儿”,并算计着乘她家穷困之机娶她为妻。然而又一毛不拨,想赚些嫁妆。花言巧语地指使媒人对玛丽亚娜的母亲讲:“总得从自己身上出点血,因为一个女孩子一点嫁妆都不带过来,是没有人要的。”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阿巴贡却正是为了不出陪嫁费,硬逼着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后来阿巴贡藏在花园里的钱箱被拉弗莱斯偷了给阿巴贡的儿子,失去箱子的阿巴贡歇斯底里,气急败坏,声嘶力竭地叫法官,叫天老爷,哭号:“我那可怜的钱啊!”“我的亲爱的朋友啊!”“我要死啦”。它生动地表明阿巴贡爱钱已超过爱惜生命,已达到入魔发狂的程度。这个典型的拜金主义者不啻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拜金主义者们被铜臭腐蚀的肮脏灵魂。最后,他的儿子拿这只箱子要挟他,阿巴贡在金钱和爱情的抉择中,放弃了玛丽亚娜,选取了金钱。当一家人团聚时,众叛亲离的阿巴贡竟毫无人性地叫喊“我,我要去看看我的亲爱的箱子。”即使是在他的儿子和女儿结婚的时候,他也说他不出一个子儿,所有的费用全是由公爵负担。阿巴贡的吝啬在这里已经失去了人性,他只对金钱有感情,对于自己亲人,即使是儿女都失去了最起码的情感,表现出一种丑恶的灵魂 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像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

四十年代女性形象研究(正文)

四十年代女性形象研究 ——以赵树理《孟祥英翻身》、路翎《饥饿的郭素娥》和于 逢的《乡下姑娘》为例

摘要 关于40年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过很多论述,但大多停留在那个时代,着眼于当时特殊的环境下产生的特殊形象,分析得出战争环境的历史局限性。本文以40年代解放区和国统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当时女性自身的抗争和解放区、国统区文学女性形象对比,剖析4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变异及其局限性。同时结合后现代女性主义相关理论,既分析了当时时代的特征,又通过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当今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试图找出一种真正的语境分析。 关键词:女性形象自我意识人性

目录 第一章四十年代文学中女性的典型形象 (1) 1.1 解放区文学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1) 1.2 国统区文学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4) 1.3 解放区与国统区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对比 (6) 第二章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 (8) 2.1 启蒙与救亡下的女性形象 (8) 2.2 在男权批判下的女性形象 (10) 2.3 男权社会下的伦理道德与社会 (12) 第三章四十年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局限性 (13) 3.1 女性形象局限性的两方面表现 (13) 3.2 女性形象局限性的原因 (14) 第四章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抗争 (16) 4.1 女性自我意识的自身审视与剖析 (16) 4.2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下的人性反思 (18) 注释: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四十年代文学中女性的典型形象30年代末期和40年代是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战争时期,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转折时期。战争与救亡影响到作家的创作心理、创作方式、题材、风格与审美选择,不同区域的社会状况与政治文化背景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决定了文学的潮流与趋向。所以这个阶段的文学区域化特征比较明显,可以分为:国统区文学(重庆、昆明为中心)、解放区文学(延安为中心)、沦陷区文学(北京为中心)以及上海为中心的孤岛文学。在这其中,又以解放区文学和国统区文学最为广泛,最具代表性。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除了最广泛的战争题材,也出现了一大批以女性为主的作品。这些女性作品,虽然继承了五四运动对个体意识的认识,同时也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舞台从单一的?逃出家门?到在?走入社会?并争取家庭地位,在心灵和灵魂上寻找解脱。但更多的是出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战争下民主主义思想。女性解放运动或者也多是从战时社会动员和战后文化重建两个方面为了证明?自然非有民主的内容不可?①而存在着。 1.1 解放区文学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与?五四?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相比,解放区政府十分注重女性的解放与发展,从政治和社会角度出台了很多政策女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从政治还是社会的角度看,女性地位得到了很大的

四大吝啬鬼

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小资料] 点石成金变丑为美 —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进行比较 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贪婪、吝啬的典型。对他们做一个简略的“平行比较”,有助于对各个典型总体上的把握,从而深化对每个人物的理解与认识。 三个守财奴中,若讲“年纪”,夏洛克比其他两个要“大”三百多岁。当这位犹太富商在威尼斯发放高利贷的时候,正是充满了血腥气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夏洛克这一艺术典型的出现的重大意义首先就在于,他是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者第一次在戏剧舞台上的亮相,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到“创业”初期资产阶级特有的精神面貌:在积聚财富的发家过程中,夏洛克身上体现出极端的残酷性与恶毒性。为了发财致富,他敢于以任何手段,包括用血淋淋的人肉,去扫除横亘在面前的障碍。另一方面,当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在历史舞台上初露头角的时候,它必然急于为自己存在的合法性寻找根据,因而又带有明显的虚伪性与欺骗性。夏洛克操起肮脏营生,干着罪恶勾当时,从未心慈手软,可是一旦言之于口,似乎还不免有几分羞羞答答,躲躲闪闪,不得不煞费苦心地引证一番《旧约》故事,替自己壮壮胆,以“撑起堂皇的门面”来,为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行径,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宗教外衣。 资本来到人间,经过几百年发展,当它人格化为葛朗台老头时,已经是一个个人刮目相看的庞然大物了。他由一个地位低下的箍桶匠,一跃成为一名商界巨子,不但经营地产,发放高利贷,还从事国际贸易,染指金融证券,甚至出任过市长,在政界露过头脸,已不单纯是一个生意人了。他像老虎和巨蟒一般吞噬着金钱,胃口之大,。心肠之狠,城府之深,手段之高,与夏洛克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

《欧也妮·葛朗台》与《死魂灵》中吝啬鬼形象比较研究

《欧也妮·葛朗台》与《死魂灵》中吝啬鬼形象比较研究 19世纪的世界文学史中,出现了两个不朽的“吝啬鬼”典型: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老头和果戈里所塑造的泼留希金。对金钱的极度膜拜导致他们贪婪无比,吝啬至极,却又在财富观念和命运走向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文着眼于分析两个形象的差异性及其原因,并明确其深刻的内涵意义及所带来的启示。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将葛朗台这一阴险狡诈的吝啬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金钱观。无独有偶,同世纪的俄国文学中也出现了相似的人物形象,即果戈里《死魂灵》中的第五位地主泼留希金,其吝啬贪婪的程度同样令人咋舌。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以作品为中心,挖掘这两个形象差异背后的原因,并对其现代启示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对作家的创作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人生领悟。 1葛朗台与泼留希金形象的差异 1.1财富观念 葛朗台身為资产阶级的代表,阴险狡诈,为积攒财富用尽方法且手段高明。他精心谋划,“不但经营地产,发放高利贷,还从事国际贸易,染指金融证券,甚至出任过市长,在政界露过头脸,已不单纯是一个生意人了”(邓玲:73)。酒桶贵时他老有酒桶卖,酒涨价时他气定神闲慢慢卖出,金价暴涨时他又先人一步抛售藏金……他“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把俘虏打量个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然后安安宁宁的去睡觉。”(巴尔扎克:7)他的每一步都是仔细盘算的结果,因为他认为“钱像人一样是活的,会动的,它会来,会去,会流汗,会生产”(137),心机之重城府之深,无人可比。 与葛朗台老谋深算,看重资本增值相比,泼留希金则腐朽愚昧。他敛财的主要手段是农产品交易、收缴地租、搜刮财物、压榨奴仆,将收缴上来的钱财、实物与四处捡来的破烂一股脑堆进储藏室,任其霉变腐烂,“禾垛变成真正的粪堆,只差在上面栽种白菜,地窖里面粉结成了石块,非得劈碎了才能够用,呢料、麻布和粗布简直碰都碰不得,一碰就将会化成一团团的灰尘……”(果戈里:149)农奴活着必须卖力干活、上交地租;饿死了魂灵也能卖钱。他将自己的眼光局限于田庄和小县城的街道上,一方面是嗜财如命的吝啬鬼,一方面又是大量财物的浪费者,其愚蠢可见一斑。 1.2命运走向 葛朗台与泼留希金虽都为吝啬鬼的典型代表,但他们不同的观念和手段决定了其命运走向大相径庭。葛朗台的发家之路可谓顺风顺水,他狡猾机诈又善于抓住时机,买下了县里最好的葡萄园和修道院,后来又给军队承包白酒,还在政治

中外女性形象对比

绪论 从人类进入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社会后,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跌入了社会的最底层,女性不仅在社会上受到歧视与压制,而且还被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又反过来规范和压抑了现实中的女性。但由于中西方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人物性格等种种的不同,中西方悲剧女性的命运也各有特色。她们的不幸遭遇构成了中西方文学史中悲伤的主旋律之一。中国的女性因为受落后腐朽的封建专制度的束缚,思想保守落后,体现出了时刻遵从伦理道德的愚昧信念。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民主的环境氛围,随意即使悲剧中的女性仍然具有追求自由的信念与勇气,显示了西方女性特有的个体意识和极力推崇的个人价值。中国的戏剧作品一《雷雨》是以1923年前后的中国现状为社会背景,着重表现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各人物坎坷的人生经历最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雷雨》中女主人公侍萍和繁漪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中国女性的典型:鲁侍萍是中国最为传统的女性的代表,她单纯、善良,纯真、淳朴,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最为普通的劳动人们的优良品质。然而,命运却没有眷顾这个善良的姑娘,年轻的对生活抱有太多美好希望的侍萍和当时的少爷周朴园倾心相爱,并为之生儿育女,但这样的真挚的感情却被金钱、利益、权利、等级观念所推翻,成了利益权势的牺牲品。单纯善良的鲁侍萍被赶出周家,为了生活,她被迫嫁给了鲁贵,如果说上次的有爱情的婚姻是悲惨命运的导火索,那么这次与鲁贵的婚姻更是侍萍悲剧的延续。面对着没有了爱情的婚姻,侍萍将所有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生活的无奈、苦痛与艰辛从来没有压倒过这个善良的女人,但让她看到孩子们的悲剧的时候,她再也不能隐忍的生活了,面对命运的无情的安排,她彻底的绝望了。如果说侍萍的悲剧是隐忍的沉默的悲剧,那《雷雨》中的另一个主人公一繁漪便是“雷雨”式的悲剧。和侍萍不同,繁漪是受过一些新式的教育的女性,她无拘无束、敢爱敢恨的倔强性格是《雷雨》中最具个性的形象。繁漪作为名门之女,被迫嫁给了大她十多岁的周朴园,虽然从年龄上、思想上,他们的结合貌合神离。在物质方面,周家的势力财产可以满足繁漪的虚荣心,在精神层面,繁漪将是一生的空虚。当资产阶级的革命浪潮掀起的时候,繁漪便不再遵从封建礼教“三从四德” 的规则了,她极力的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让自己想一个真正的人那样的生活。所以她死死的抓住周萍,进行犹如困兽般的斗争,这也体现了繁漪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女性勇于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

中国四大吝啬鬼

一、《围城》里的李梅亭 带着一箱药却不肯给同行生病的孙小姐一包仁丹治病;满口仁义道德却半路上泡妓女,在镇上嫖土娼;自己爱打牌却禁止别人打牌;假装钱财充公却私攒买烟买山薯;……所有这些,又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李的自私自利,虚伪狡诈,庸俗势利,言行不一等等恶劣品质。李梅亭猥琐的灵魂和灰色的人生得到了无以复加淋漓尽致的暴露。 二、徐复祚的《一文钱》吝啬鬼卢至 财帛如山而又吝啬异常的富豪卢至,在途中拾到一文钱后引发的故事。虽杂有因果说教,但对贪鄙悭吝的卢至形象,塑造得十分深刻,很有喜剧特色。 《一文钱》塑造守财奴形象:1素材,取材于族人吝啬者(启新,以缗系脂,以蟾代蛙,哺人狗吐, 雨具随带,一莲止饥,数日归一);2、情节,卢至家陈万贯,但却让家人忍饥挨饿。阿兰节上,卢至算计着到朋友那儿蹭饭吃,以节省自己家粮食。路上拾到一文钱。当见到众乞儿一起享用自己的所得,饮酒行令不亦乐乎,并嘲弄自己时,卢至大伤自尊,决定花掉一文钱。买了芝麻,躲到山顶独吃。佛陀化作僧人,向卢至化银子,卢至不给。僧与卢至饮酒,卢至大醉。僧人变为卢至模样,回家散分其家财。真卢至回来后,被当成悭啬鬼驱逐家门,卢至奏闻国王,佛陀施展佛法左右着宫人不许卢至进入。卢至只好求救佛陀, 终于醒悟,与妻子同时进入西方极乐世界。3、与元杂剧《看钱奴》的比较:《看钱奴》注重表达对社会的 沉痛的批判,《一文钱》只是表现对卢至吝啬的讽刺与戏谑;《看钱奴》只谈报应,《一文钱》则有对佛教 的宣讲。4、曲词:注重本色、音律。 郑庭玉《看钱奴》:取材于干宝《收神记》“张车故事”。财主周荣祖将自己祖上的财产埋在院后墙下,带着妻子儿子进京应举。穷汉贾弘义,怨恨天公,天帝派增福神暂借他二十年富贵。于是暴富。周荣祖应举失败,自己的祖上财产又遭遇盗窃,投亲不遇,贫病交加,只好在教书先生陈得甫的介绍下,将自己的儿子长寿典卖给贾弘义做义子。巨富贾弘义十分悭吝,病入膏肓时派义子长寿到岳王庙烧香还愿。长寿偶然遇到周荣祖夫妇,但双方已经不能相认,发生争吵,周荣祖夫妇受尽了晦气。周荣祖回曹州后老伴得病,到药店拿药,偶然遇到陈得甫。此时贾弘义已经死去,经过陈得甫作证,周荣祖夫妇与儿子长寿相认。检点贾家银钱,发现印有“周奉记”的字样,周家的祖上财产终于物归原主。 贾弘义病入膏肓时对义子有一段独白:“你不知道我这病是一口气上得的。我那一日想烧鸭儿吃。我走到 街上,那一个店里正烧鸭子,油漉漉的,我推买那鸭子,着实的挝(握)了一把,恰好五个指头挝得全全的。我(赶紧)来到家,我说盛饭来我吃,一碗饭我咂一个指头,四碗饭咂了四个指头。我一会瞌睡上来,就在这板凳上,不想睡着了,被个狗舔我这一个指头,我着了一口气,就成了这病。” 、在庄子寓言故事中,《外物》篇中监河侯也是吝啬鬼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1)。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2),将贷于三百金,可乎?”庄 周忿然作色曰(3):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4)。周顾视车辙中(5),有鲋鱼焉(6)。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7)。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8),激西江之水而迎子(9),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10),我无所处。 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11),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12)!” [注释] (1 )贷:借贷。粟:谷子,亦粮食的通称。监河侯:监理河道的官。 (2)邑金:一邑祖赋的收入。 (3)忿然:不高兴的样子。作色:变色。 (4)中道:道中。 (5 )顾视:回头看。

世界文学中四大吝啬鬼的形象

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著称。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对利益的追逐,是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 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 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3.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 “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像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4.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 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作为吝啬鬼,夏洛克和葛朗台虽个性不同,但都有贪婪吝啬的共性,都是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的资产阶级代表。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衣服很像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

欧洲四大吝啬鬼

欧洲四大吝啬鬼 爱钱是人的本性,这点我们必须承认。可人的欲望是可以节制的,所以世界上存在廉洁、乐于助人的人们,但这个世界总不都是那样完美的,贪婪、自私的人也是可见的,因为万物皆是矛盾体。人们在诉说美的时候,也不忘去描述那些“劣质品”。也许这样更能彰显美,凸显丑恶。 中外文学都有对吝啬鬼的描述,下面将简单介绍他们并谈谈个人感受: 第二位是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他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第三位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他一生只恋着金钱,从来只是认钱不认人。侄儿查理为父亲的破产自杀而哭的死去活来,他居然说:“这年轻人(指查理)是个无用之辈,在他的心里是死人,而不是钱。”在他看来,人死是小事,失去财富是大事。妻子要自杀,葛朗台根本无所谓,而一想到这会使他失去大笔遗产,他心里就发慌。于是千方百计地抢夺了女儿欧也妮对母亲财产的继承权,并惺惺作态许诺按月付100法郎的“大利钱”,可一年下来,一个子也没舍得给女儿,太太生命垂危之际,他唯一的思考是治疗“要不要花很多的钱”。葛朗台把爱奉献给了金钱,而把冷漠无情的留给了自己,并通过自己有施与他人,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用“他的吝啬作风把女儿训练成熟”,而且“变成了习惯”他这才放心地把伙食房的钥匙交给她。其次,他还是个占有狂。看到金子,要占有金子,便是他的执着狂。他抢夺女儿的梳妆匣,象老虎一样扑向睡着的婴儿。他担心女儿分去他手中一部分家财,“在女儿面前打哆嗦,”完全失去了常态。晚年患了“疯癫”,只能坐在轮椅上靠人推来推去,但他还亲自看藏着金子的密室。教父给他做临终法事,他竟想把镀金的十字架一把抓在手里。他临死时最依恋的不是唯一的女儿,而是将由女儿继承的那笔财产,并吩咐女儿要好好代为管理,等到她也灵魂升天后到天国与他交帐。一句话,随着时间推移,守财奴的占有狂,更是变本加厉。 第四个是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他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

唐朝的吝啬鬼形象堪比世界四大名著

唐朝的吝啬鬼形象堪比世界四大名著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大唐帝国繁华的两个峰值,除此之外,唐朝并非全是歌舞升平和雍荣华贵,也非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奢华,而是在危机四伏中生息延续。唐朝社会百味杂陈,世象浮生,各色人物在唐朝文人笔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世界名著中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如阿巴贡、泼留希金、夏洛克和葛朗台,而唐朝文人笔下的吝啬和贪婪之人亦不遑多让,这些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世俗中人,被唐代文人刻划的入木三分,读来呼之欲出,令人不禁莞尔。 唐朝时有一个叫做夏侯处信的人,做官做到了荆州地区的副长官。有一天,家里来客了,夏侯长官命令仆人准备饭菜,仆人素知主人秉性,不敢擅自做主,就趴在主人耳边请示需要和多少面,夏侯处信说,两个人两升面就可以了。仆人进去以后,很长时间没有出来,客人眼见宴请无着落,于是借口有事先走了,夏侯先生急忙喊仆人住手。仆人屁颠屁颠的从厨房里跑出来,说面已经和好了,夏候先生指着仆人的鼻子骂到,你就不会慢点吗?机灵劲都跑哪去了?敢情这位夏侯爷只说不练,玩空手道。还没完,夏侯老爷沉思片刻,对仆人说,你把它全都烤成饼吧,等老爷我下班后回来吃。仆人噘着嘴面红耳赤的下去了。还是这位夏侯老爷,平时非常吝啬,但老小子有个特殊嗜好,爱吃醋,莫非小家子气的人都爱吃醋?但这位爷吃醋也喜欢吃独食,平日里总用一只瓶子装上一升醋,专门留着自己吃,家人连一滴都别想吃到。有一天,仆人告诉他,老爷,醋没了。夏侯老爷将瓶子倒转过来,使劲控,勉强控出几滴,然后用嘴吸进去了。夏侯老爷在钱财上从不相信任何人,凡是上街买东西,都必须亲自付帐,别人想从他那儿抠出一个大子儿,门儿都没有。瞧瞧这位,象不象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笔下爱财如命,吝啬成癖的阿巴贡? 南阳有一个人,家里非常有钱,但是却非常吝啬。冬至那一天,他的女婿提着礼品回来看望老丈人,他只准备了一瓶酒,几片獐子肉。女婿恨老丈人准备的食物太少,举起酒瓶一口就喝干了。老头非常惊讶,不得已又打开了一瓶酒,女婿负气又干了,如此添了好几瓶酒,老头心疼的不得了,就生气的对女儿说,瞧瞧你丈夫这德性,简直就是一个浪荡子,因为好喝酒,所以你们家贫穷,可千万别在我这里打什么主意。结果等他死后,几个儿子争夺财产,长子被杀,钱财里生出祸端来。当时还有个大官叫做裴璩,做官都做到了宰相一级,却非常吝啬,能从别人遗弃的骨头缝里榨出油来,他在江西做地方官的时候,家庭应用的各种器具,全都是新做的,他都放在屋里存放起来,舍不得用。每次请人吃饭,他舍近求远,舍新求旧,从不用自己的餐具桌椅,而是专门到别的官员家里去借,上官登门谁又敢不借?瞧瞧这两位,活生生的守财奴,与俄国文学大师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里处心积虑的吝啬鬼泼留希金有什么区别? 说起狡诈凶残的守财奴和吝啬鬼,唐人张鷟在《朝野佥载》中有着这样详细而传神的记载,有个名叫夏侯彪的人,是个食肉动物,素喜荤腥,但是他吃肉,别人连汤也别想喝,有一次他吃的肉食生了虫子,但他舍不得丢掉,因为送客人出门,仆人就偷吃了一块肉,他回来发觉后大发雷霆,想了一个非常恶毒的歹招儿,捉来了一大堆苍蝇让仆人当他的面吃下去,仆人不堪忍受这种污秽,恶心难耐,就把吃的肉全吐了出来,你不是想吃肉吗?吃苍蝇吧,至于我的肉,你得一点不剩的给我全吐出来。无独有偶,当时安南的驻军司令邓祐是韶州人,家里非常富有,有奴婢上千人。家里面好吃的东西他都留着自己吃,独食吃惯了,接待客人时也不肯拿出来。他的孙子贪嘴,偷吃了一只鸭子,邓祐煞费苦心的安了个擅自破坏家产的罪名严加处置。他下令仆人打了他孙子二十鞭子。广州还有一个中级军官叫做柳庆的,他自己单独住一个房间,所用的东西和吃的食物都放在卧室里,有个仆人私自拿了一小撮盐,柳庆将他用鞭子抽得浑身是血。上述这些狡黠、凶残的贪财者与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夏洛克其贪婪本质别无二致。 唐末著名诗人韦庄其吝啬程度也让人叹为观止,虽然书读得多,诗写得好,但是却吝啬到了数米下锅、称柴烧火的地步,如果家里烤熟的肉少了一片,他立即就能觉察出来。他八岁的儿子死了,妻子准备让儿子穿着平时的衣服下葬,韦庄却说,死人何需盛装,太可惜了。于是将衣服剥了下来。然后用一领旧席子将儿子的尸体裹了出去,掩埋完儿子,他又将席子拿了回来,做父亲的薄情寡恩

浅析《水浒传》女性形象及女性观

浅析《水浒传》女性形象及女性观 【摘要】《水浒传》不仅塑造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同时也塑造了许多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女性形象。这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妇女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水浒传》所刻画的女性主要分为四大类:一类是女英雄,如扈3娘、孙2娘和顾大嫂;一类是淫妇,如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等;还有一类边缘类弱小女子,如林冲娘子金巧莲等。在他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既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女性在男性世界中生活的痛苦,也使我们深刻地了解作者对女性真挚的同情。 【关键词】女性形象女性观影响根源 引言 在几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学中,文学家们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有才智美貌兼具,但是却受传统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缺乏独立的人格,总是依附于男性,由男性支配,。同时也饱含作者对这些典型女性形象的独特感情。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水浒传》描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广大农民在贪官逼迫下,无以为生,纷纷占山为王,结盟起义的历史史实,记述了起义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一共塑造了七百多个人物形象,女性有七十多位,占了十分之一。她们一般社会地位低下,再加上社会混乱,朝廷腐败,充满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每个人都存在着生命危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百姓惶恐不安,很多女子为了生存,不惜一切手段,不顾人格尊严。有的出卖自己的肉体,有的委曲求全,有的奋起反抗加入,造反的行列,成为女中豪杰。作者施耐庵就是通过塑造这样一系列人物形象,为读者描绘一幅历史的画卷,让我们去品味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引言应陈述选题意义,而不是介绍水浒传的内容,这个大家都知道! 一女性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可以大致地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称赞和歌颂的英雄式女性形象。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 第二类痛恨和蔑视的丑恶式女性形象。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 第三类同情和悲怜的弱者式女性形象。林娘子金翠莲玉莲等 1 正面的英雄式女性形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