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印度电影《流浪者》主要人物评析

印度电影《流浪者》主要人物评析

印度电影《流浪者》主要人物评析
印度电影《流浪者》主要人物评析

印度电影《流浪者》主要人物评析

[摘要] 由时年27岁的青年导演执导并主演的印度黑白电影《流浪者》曾多次获奖及各大奖项提名,不仅在印度取得了空前成功,并轰动了其他很多国家。本文将着重分析拉贡纳特、拉恭拉兹、丽达和扎卡四个主要人物,并通过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来窥探这部影片的主题。

[关键词]人物;分析;血统论;流浪儿;真爱

本片是1951年的印度黑白电影,由当年二十七岁的青年导演拉吉?卡浦尔执导并主演,此片不仅当年在印度获得空前成功,打破历来票房记录,而且后来轰动了苏联、中国大陆、罗马尼亚、土耳其等国。2005年,该片被《印度时报》评为“历来头二十五出不可不看的影片”。该片于1955年在中国公映, 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是最早被引进中国的印度电影。片中的《拉兹之歌》、《丽达之歌》等插曲都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本片还曾荣获1988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1989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1989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等,印度最经典的电影。本文将着重分析片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法官拉恭纳特、流浪儿拉兹、“天使”丽达和“魔鬼”扎卡。

一、拉吉?卡普尔和《流浪者》

拉杰?卡普尔1924年生于印度孟买,他的父亲普里特维?拉杰?卡普尔是印度著名戏剧、电影艺术家,拉杰是兄弟三人中的老大,他从18岁起就在孟买有声电影公司当场记。1947年,23岁的拉杰自导自演了第一部影片《火》,此后,又自导自演了爱情影片《雨》,这部影片使他一举成名。不久,他建立了拉杰?卡普尔电影制片厂,并兼任制片人、编剧、导演和演员,拉杰?卡普尔所创造的卓别林式的小人物,使他很快成为印度青年观众的偶像。

50年代初,拉杰?卡普尔对反映贫苦人生活的社会题材产生了兴趣。1951年,他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流浪者》。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是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呢,还是得自于父母呢?影片的这一主题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拉杰以巧妙的艺术构思,完美的导演手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成功创作了《流浪者》这部影片。该片严肃地告诉人们:决定一个人性格和习惯的不是血统,而是环境。之后,拉杰?卡普尔在50年代又自导、自演了《擦鞋童》和《在夜幕下》两部影片,均取得了极大成功。拉杰?卡普尔一生主演过50部电影,导演过10部,监制过14部,堪称是影坛全才,1987年他获得印度电影终身成就奖。

本片讲述了当时印度社会上盛行的“血统论”下的一场惊世悲剧,大法官拉贡纳特素来认为“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一理论,23年前他曾以此为据错给强盗的儿子扎卡判了罪。心怀怨恨的扎卡设法越狱后,成了真正的罪犯。他决心对法官进行报复,设计使拉恭纳特法官抛弃了当时正要分娩的妻子里列。从此里列过上流浪的生活,不久她在一个凄风楚雨的夜晚将儿子拉兹生在大街上,拉兹从小就生长在贫民窟中。扎卡的诱导和生活的逼迫使成了一名小偷。另一方面,他在学校结识了少女丽达(Rita),但是两个孩子因丽达搬家而失去了联系,只留下一张照片。拉兹成年后,在一次偷窃中鬼使神差地重逢丽达──这时她是个楚楚动人的贵族小姐,两人相爱,拉兹也萌生了改邪归正的意念,但是“魔鬼”扎卡一次又一次诱导他再次偷窃。最终,拉兹知晓自己的身世和父亲抛弃母亲的真相,在愤怒中杀死了罪恶的扎卡,在候审判期间又设法从狱中逃了出来,意图刺杀生身父亲──法官拉贡纳特,但却失手被擒,已成为律师的丽达在法庭上为他做了精彩的辩护。拉兹被亲生父亲送进监狱,他的悲惨经历证明了所谓“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的血统论”实属荒谬之谈,而丽达却

执意要等待他出狱。

二、法官拉恭拉特

影片以开始便是法庭审判:“你知道不知道被告为什么要杀害你,跟你有仇吗?”拉贡纳特法官道:“有,这种仇恨是罪犯跟法官的仇恨因为法官对贼,对强盗向来是毫不留情的。”拉恭纳特法官坚持维护法律,一副卫道士模样。律师丽达又问:“你称被告为天生的罪犯,这是什么意思?请你解释。”拉贡纳特法官回答说:“这我用不着解释,他是天生的流浪儿,从他父母那里继承了犯罪的天性”。这是拉恭纳特法官一贯坚持的理论——“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在丽达的追问下,拉恭纳特法官开始回忆自己的过去:“当时我住在洛克拉,我在那里和一个叫里列的女子结了婚,他很美丽,也很贤慧,我非常的爱她,如果不是我的家庭逼着我,我绝不会和她分离,当时我的处境,实在是迫不得已。……”原来23年前,他以“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一谬论为依据将好人扎卡错误地投进监狱,使得扎卡成了真正地贼,并招来扎卡的仇恨。扎卡绑架了拉恭纳特法官的美丽妻子——里列,听说里列已怀有身孕,又故意将她放回去,并在城中四处散播流言,使拉恭纳特的家人对里列也十分厌恶。当里列刚回家的时候,拉恭纳特还以副兴奋的样子,可是当嫂子说城里都在议论:“她被强盗抢去过,那个强盗扎卡拿你老婆报仇了!”一方面他听嫂子说全村的人都知道了,还信誓旦旦地说:“可是我对这件事倒满不在乎。”,另一当面同事祝贺他要胜任审判长时,却说:“我做不了审判长了,谁肯委派我这样的职务?我这一生再也抬不起头来……我老婆的行为很可疑。……我并不相信这些谣言,可是谣言也很可怕啊!我听很多人都说,我老婆做下了丢人的事,损害了我的名誉你想怎么办呢?”这是一个多么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啊!他终于听信流言狠心地将即将分娩的妻子赶出了家门……

此时,仇人扎卡正暗自窃喜:“我该给你道喜了,法官老爷的孩子,生在肮脏的臭水沟里。”妻子里列’怕再受到折磨就离开了洛克拉,不得已流落到孟买……”就这样,亲生儿子生长在贫民窟里。当他再见儿子时,是在朋友女儿丽达的生日宴会上,毫不知情的他满心讨厌沦落为流浪儿的儿子,并反对两个孩子的正常交往,朋友说:“我懂了你还没扔掉你那个谬论。哎,那个强盗叫什么呢?噢,对了扎卡拉咖。我还记得你在法庭说的话,你的根据是…‘好人的儿子是好人,贼的儿子毕竟是贼’,对吧?”他说:“这是我的信念。”朋友反问道:“这是你的信念?纳特,你这种信念完全是偏见,也就是你不信的根源。就是你这种心眼使你失掉了妻子,使你一直过着这种孤独的生活,你根据这种心眼,又想破坏这两个孩子的友情?你说这个孩子有什么对不起你?”他依然执迷不悟:“父亲是坏人儿子绝不会好。我这个观点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就因为他这种谬论,使得儿子先成为流浪儿,后又成了一名贼和杀人犯,并由他判刑入狱。就是在法庭上他依然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丽达问他:“你的良心到现在还不认自己的儿子吗?”他却厚颜无耻地说:“法律不承认良心!”听完了儿子的痛苦陈述后,“受到了良心的审判”的他终于悔悟,去监狱看自己的儿子,可是“这一切已经不可收拾”……

正是由于他的虚伪、自私和偏见造成了一系列悲剧,毁了几个人的人生:原本无辜的扎卡被冤枉入狱,并且成了真正地贼;妻子里列惨遭抛弃,贫病交加,独自抚育儿子;儿子拉兹被迫生长在贫民窟里,并成为一名惯偷,最终被他亲自送进监狱;养女丽达也因为他被迫中断了和拉兹儿时的真挚友情,后又陷入了等待拉兹的漫长等待中……

三、流浪儿拉兹

拉恭拉兹,是其父亲荒谬的“血统论”造成的一系列悲剧中的最无辜的牺牲品。虽然生长在贫民窟里,可他本性单纯善良,勤劳孝顺,一边上学,一边为帮助生病的母亲在外给人擦皮鞋,可却被不明事理的校方开除。可怜的小拉兹在街上遇到了扎卡,无辜的孩子还苦苦哀求仇人:“你给我找个做工的地方吧!我妈妈有病了,我会洗碗,我会洗衣服,我会写字,我什么都会做,我还能当脚夫……你给我找个做工的地方吧!我要去做工,我要去做工!……我和妈妈没有饭吃,我得做工挣饭钱……”可是早已失去善良本性和理智的扎卡怎么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他一步一步将拉兹训练成一名惯偷。就这样,他的善良本性被一点一点侵蚀掉,被生活和扎卡合力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拉兹成年后在一次行窃中误打误撞地重遇儿时的伙伴丽达,因躲避警察追捕误闯到丽达的住所,丽达以为他说自己是小偷的话是在开玩笑,他却真正到处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现实:“这会使很多人犯了这样的错误:有一些人经过一些坏事,就因为他有钱穿了漂亮衣裳,人们都尊敬他,称他为绅士,而那些诚实的穷人,每天辛辛苦苦的做工还常常饿着肚子,就因为他买不起漂亮衣裳穿,人们说他是贼,流浪汉,是罪犯,甚至还把他们关起来,所以说那些有钱的财政们,才是真正的贼,和我一样。”

当拉兹看到照片认出丽达时,再一次被她所吸引,两人深深地相爱了。两人在皎洁的月光下的海面上,泛起小舟,扬起风帆,一同去找寻相爱的喜悦。可当丽达无心地叫了他一句“野人”时,他就疯子一般地动手狠狠地打了丽达三个耳光,并粗暴地将她推倒在地:“野人,流浪汉,野人?以后,我永远不许你拿这样的话叫我,我从小就讨厌人家叫我流浪儿,是野孩子,我一听到这些话,心里像刀扎一样难过,我真没想到你也拿这样的话叫我。”丽达的话深深地刺激了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油然而生,并使他丧失了理性和柔情。

拉兹所处的环境和境遇使他尴尬,也使他想要做好人的想法一次次被现实所击碎:当他深深爱上丽达,并决心和扎卡断绝来往,改邪归正时,又因为丽达的生日再次行窃,偷了一条项链;当他看清“师傅”扎卡的真面目时,愤恨不已,回到家正巧看到母亲和扎卡厮打,为了保护母亲,他动手杀了扎卡;当他得知母亲被父亲抛弃要为母亲报仇时,却刺杀亲生父亲未遂而被父亲亲自审判并进了监狱……这一连串的事件皆非他所愿,现实环境将他逼向了死角,无路可退,最终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拉兹的悲苦命运正如电影中的插曲唱道得一样:“我是流浪儿”

“流浪儿的命运真可怜!”

“我是流浪儿”

“我是流浪儿”

“我不隐瞒,我是什么人”

“我是流浪儿”

“街道马路是我的家”

“尘土热风陪伴着我”

“这样的命运我也能活”

“没有人疼我,没有人爱我”

……

“我是流浪儿”

“我的生活难改变”……

最后他在法庭审判中得到了“有生以来唯一一次发言权”,“是他成了杀人犯后得到的”:“你们要能早一点提到我的话,也许我今天不会落到这种地步,丽达极力想把我从绞架上救下来,她对各位讲了我一生的遭遇,各位已经彻底了解我了。我承认,我是流浪汉,是贼,是罪犯,总而言之是个坏人,我不想再为自己做什么陈护。我一生做了很多犯法的事情,现在我只有等待着判决,你们有权力判处我任何刑罚,但是你们判处我一个人,并不能拯救那成千上万的穷人,他们很多人还会遭受到像我这样悲惨的命运。你们判处我一个人并不能消除犯罪的根源。我…像我这样忍受着贫穷和饥饿的人,还有成千上万。现在你们不用为我想,你们想想这些孩子,想想贫民窟的那些孩子,你们要想想你们的孩子,不要让你们的孩子将来也成了罪犯,像我这样站在被告席上受审,我小的时候也是天真活泼清白无罪的,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我的母亲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也能做个好妈妈。她常常说:‘好孩子,要好好念书,长大了好当律师,然后再像你父亲那样去当法官。’我知道法庭会怎样处理我,我等待你们最后的判决,接着,现在我很想听一听,你的良心会让你说什么。”这一场“法律与良心的审判”确是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四、“天使”丽达与“魔鬼”扎卡

影片中除了拉恭父子之外,还有两个重要人物,那便是丽达与扎卡,两个相反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

丽达是拉兹生命中的一抹亮色,给了他希望和爱,是美好的象徵。儿时的拉兹在学校认识了丽达,两人结下了友谊。丽达生日,拉兹没有钱送她礼物便摘了一朵鲜花送她,并说以后一定要送她真正的礼物,比这贵重的,丽达说:“谢谢你!不过,那不会比这更贵重的。”当时的丽达还是个孩子,心地如此纯洁。几年后,当她也长大成人,已经是一个气质优雅的贵族小姐了,并且即将成为一名律师,可见她虽然成长条件优越也依然勤奋努力。

当她从拉兹母亲那了解到拉兹的真实状况时,依然坚守自己的爱情,下面是她从拉兹家出来后和拉兹见面时的一段对话:

“现在你了解我了吧?我是个贼,我是个低下的流浪汉……”

“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拉兹,我还和从前一样爱你!”

“爱我?你是高贵的小姐,我是流浪汉,你是在富贵人家教养大的,我是在监狱里长大的,我们不是一样的人,你怎么能爱我呢?”

“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能你肯改过,我能帮助你,拉兹,你必须开始新的生活,这完全看你肯不肯下决心了。”

“不,丽达,现在说什么也晚了……过去的一切我怎么能忘掉呢?我受到的污辱,我尝到的痛苦,想起来太可怕,你真的能了解吗?我没有父亲,甚至他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啊,丽达,就为了这件事情,我这一生成了罪人。我这一生啊!完了,丽达……一切都完了……丽达,你为什么不说话?我们该永远的分离了,我得走另一条路,我是不值得你爱的人你把我忘掉吧!”

“我认为你是个很刚强的人,你拿出勇气来重新做人吧!”

“我是想重新做人,可是很难做呀!生活总逼着我往老路上走,就因为我做过贼工厂,把我赶出来不要我……丽达,我一个人有什么办法?我一个人有什么办法呀,丽达……”

“你不是一个人,拉兹,你有母亲和我,帮助你!”

“你帮助我?帮助流浪汉?”

“是的!我永远和你在一起,你…是我的。不管谁说什么我也是爱你,这就是

我的真心话!”

“丽达,可是你忘了我有过个名誉……”

“我帮助你洗掉这个坏名誉,我的拉兹……”

这段感人至深的对话不但体现了两人真挚的爱情,也体现了丽达的善良和对爱情的忠贞。即便到最后,拉兹越走越远,被判刑入狱,她依旧守候着他,等待他出狱。丽达是这部影片中美好的爱情和人道主义的典范代表。

拉兹生命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魔鬼”扎卡,他将原本善良勤劳的拉兹推向犯罪的深渊,毁了他的人生,是他悲剧人生的直接推动力。

扎卡原本也是个好人,但却因为他的祖父和父亲是强盗就被拉恭纳特法官认定是强盗,并被关进了监狱,好人扎卡由此被逼成了“魔鬼”扎卡,并绑架了拉恭纳特法官怀有身孕的妻子里列报仇:“有一年我被抓了去,你丈夫斯达纳特给我捏造了个罪名,其实那时候我什么罪也没有,什么罪也没有,就因为我是强盗的儿子,就把我关到监狱里去,是你丈夫断送了我的一生,我今天要报仇,我要报仇!”仇恨泯灭了他的良心,他故意放走了里列,却在城中散布谣言,逼拉恭纳特将怀孕的妻子赶出家门,流落街头。后又故意找上拉恭纳特无辜的儿子——拉兹施加报复。当小拉兹恳求他给自己找个做工的地方时,他恶狠狠地对小拉兹吼道:“你不会去偷?……对了,对了,对了,去偷,去偷,去抢!去杀人,去放火,像我这样,一直干到死!”此时的扎卡早已丧失理性和善良,成为了一个可怕的“魔鬼”!于是他将小拉兹“培养”成一个小偷,就为报复其父亲犯下的错误,牺牲了一个无辜孩子本该美好的人生。当拉兹决心要做一个好人时,就因为丽达要过生日想要送给丽达一个像样儿的生日礼物时来向他借钱时,他说:“哦,你自己还以为你是一个好人,你想穿上套漂亮的衣服,再给她买上一点礼物,那些贵重的东西商店里卖,你可以去买呀!去买吧,没钱人家可不卖给你,你有一千卢比吗?你要是想有这一笔钱,就得回到我这儿来,跟从前一样,去偷去抢,回来吧!”可怜的拉兹说:“不,不,我再也不想去偷了,我再也不想回到你这儿来了!”他又凶狠地吼道:“你想干什么去呢?不管是谁,只要是上了这条道,他永远也别再想回头,这个你还不明白吗?你这个坏印算是洗不掉的,你出去穿什么样的衣服,人家也会认得出来你是一个贼,你眼前的道只有一条,去偷,去抢,去杀人放火,这是你父亲的愿望!”就这样,拉兹再一次行窃。当他被警察追捕逃到拉兹家,被拉兹的母亲里列认出时,他就露出凶狠残忍的面孔,意欲掐死里列!最后终于被正巧赶回家的拉兹用刀刺死。

一方面,扎卡是被冤枉的无辜受害者,可另一方面,他也害了另一个无辜受害者——拉兹。仇恨蒙蔽了他的双眼和原本善良的心,让他成了一个“魔鬼”。

五、结语

《流浪者》是一部印度出品的家庭剧情片,这部长达三小时的电影情节曲折离奇,通过一个复杂的故事昭示了一个极富哲理的社会问题——“不管你出身于什么家庭,不管是怎样低下的家庭,如果在你的周围有爱情、慈爱和友谊,并有机会获得进步的话,你能完成巨大的事业。”(语出自该片导演:拉杰?卡普尔)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反映了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真挚的爱情和人道主义,曾多次获奖及各大奖项提名,是印度电影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印度电影推荐!(宝莱坞四大天王)

1沙鲁克·汗/ Shahrukh Khan /SRK /king khan 宝莱坞之王 1965.11.2 对于大部分印度人来说,沙鲁克·汗如同一个“印度梦”。他双亲早逝,出身平凡,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宝莱坞近20年来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人物。1992年进入电影圈,第二年,1993年开始拿最佳男演员奖,此后凭着努力敬业的态度,出色的演技获奖无数,成为印度头号男影星。本世纪初,《阿育王》和《宝莱坞生死恋》成就了他的国际巨星身份,曾被《时代》评为“影响亚洲的人”。他每次去英国出席颁奖典礼都如同一场风暴来袭,2004年前往芝加哥取外景时曾造成万人围观交通堵塞,2008年被《商业周刊》世界最具影响力50位人物排名41位(唯一入围影星)。 2010年出品《我的名字叫汗》更像是他代表宝莱坞向好莱坞发起的一次宣言。 推荐! 2010 《我的名字叫可汗》宝莱坞电影海外票房纪录保持者 2009 《好运理发师》 2008 《天生一对》 2007 《宝莱坞传奇》/《轮回》/《爱在宝莱坞》 《加油印度》 2006 《追踪再现》/ 《夺面煞星宝莱坞》 《永不说再见》看的次数最多 2004 《爱无国界》 《宝莱坞不可完成的任务》 《故土》 2003 《爱没有明天》 2002 《宝莱坞生死恋》 2001 《阿育王》 《花无百日红》/《有时快乐有时悲伤》 《情字路上》大家熟悉印度歌曲《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就出自里面 1998 《怦然心动》 《迪尔·瑟》/《发自内心》 1997 《烈火恩仇》 《缘来是你》/《我心狂野》 1995 《勇夺芳心》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下线向800周冲刺 2 阿米尔·汗Aamir Khan 宝莱坞完美主义者 1965.3.14 出身演艺世家,8岁时就是国民童星。随后却坚决不愿从影,但最终在九十年代初重返影坛。被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印度影坛最具才气和创造力的明星,2001年还以制片人的身份获得了奥斯卡外语片提名(《印度往事》),就艺术成就而言,他甚至高于沙鲁克·汗。他是片酬最高的印度演员(约2000万人民币),也是唯一主演一部电影时从不接受其他工作的明星,2007

浅析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

浅析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 内容摘要:王家卫的电影凭借其非常出色的艺术风格,如独白、碎片式叙述结构以及对时间空间的迷恋,在表现中敏锐地勾勒出现代都市人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王氏的影视艺术风格。作品中拒绝与被拒绝、漂泊无根以及总是在塑造被遗忘的边缘人主题,更是将都市人的艰难处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他电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艺术风格无疑是与香港后现代的华丽苍凉和空洞喧哗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王家卫;主题选择;艺术风格 王家卫从1988年创作《旺角卡门》开始,一直以别具一格的主题选择和艺术手法,风格鲜明地揭示了后现代语境下当代人的生活状态:人与人的疏离、隔绝,沟通的缺乏与障碍以及人的漂泊无根。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融会贯通,互相影响,所以有必要做一个相关的总结与回顾。 一、王家卫电影的主题选择。 1995年,在台湾金马奖的影展特刊上,王家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连续拍了五部戏下来后发现,自己一直在向大家说的,无非就是电影里所表现的一种拒绝,还有害怕被拒绝和被拒绝之后的一系列反应,在选择记忆还是逃避的反应。”在华语电影圈中,还没有人能够像王家卫一样把这种感觉表达得如此传神和细腻。 (一拒绝与被拒绝。 “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方法便是先拒绝了别人”。这是《东邪西毒》向我们展示的都是情感的种种悲剧。虽然这是一部上演在荒漠中的武侠片,但实际上反映的是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状态。片中的侠客在江湖上漂泊,现代的都市人在情感上游离,都是无法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宿,总是在拒绝与被拒绝,追寻与逃避中孤独地吊影自怜。当时的香港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之压力也愈发得大,没有时间顾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导致了人们之间的疏离、隔绝以及沟通的缺乏与障碍。于是,渐渐地人们失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长期饱受孤独的感觉,开始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害怕互相靠得太近。在处理感情上或无所适从或

小提琴演奏 流浪者之歌 赏析

《流浪者之歌》比较分析 作者:失去旷野 吉普赛民族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神秘、陌生的民族,而萨拉萨蒂的《吉普赛之歌》无疑叩开了一扇门,让听众透过琴弦看到了这个以占卜、卖艺为生的民族世代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也从他们所挚爱的歌声与舞步背后看到了渗入他们血液中的活泼与乐观。作为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即使之前从未试图了解过这个民族,也会在作品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中连连嗟叹;即使完全不懂小提琴的演奏,也会在音符的“涂抹”与节奏的跳跃中窥得作品中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进而对作品的魅力和演奏家的精彩诠释心荡神驰不已。 难忘课上对穆特和海菲兹两位名家演奏版本的反复“玩味”,课下又听了弗雷德曼与帕尔曼的版本。几番比较之下,既对课堂上的分析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与收获。对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带来的影响,四为大师演奏的版本中,我还是更倾向于前两者,在这里也仅对其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首先说说穆特的版本。“女神”的拉奏技巧工整完美,整首曲子的每个音符都流淌出歌唱性的旋律,给人饱满丰润的感受,既有德意志民族的缜密与严谨,又丝毫不失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 听穆特的演奏,我的眼前总会浮现一个女性的形象,一个吉普赛女人的形象,那种女性特有的忧伤不禁唤起人们心中的同情与怜悯。我没有学过器乐,但我想穆特在演奏时,一定会将自己幻化成一个吉普赛人的形象,融入这个群体中来体会他们的情感,而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篝火边曼舞,裙摆飞扬,却又饱尝生活的罹难,眉宇间镌刻着沧桑。 可以说,穆特刻画出的形象,具有鲜明的女性情感色彩,而又深深地烙这吉普赛民族性格的印记。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形象是倾诉性的,她不是在风中独舞,也不是在罹难中孤身啜泣,历经生活的艰辛,她在寻找倾诉的对象,而这对象,此时此刻便是穆特的听众,便是“台下”的我们。那开头浓墨重彩的旋律之后,曲调愈发缠绵动人、愈发悲酸忧郁,那不失每个音的细致刻画,正是她的话语,她在私语,时而默默流淌,时而止于哽咽;她在倾吐,恨不得一次道尽她心中的悲苦与不平;而这些,无不源自一个女性心底深处的孱弱一面。这样的一个形象,或许个人色彩过于浓重,让我们太多时候只关注到“她”而非“他们”,但在我看来,正如雨果笔下的艾丝美拉达,从一个女子身上,我们已然能看出这个民族的性格色彩,聆听一个女子的倾诉,我们也已然能够感受到涌动在这个民族血液中的种种情愫。

经典电影赏析资料讲解

经典电影赏析 如何解读一部影片呢?我们应该从主题和元素这两个角度来看。 主题:你应该知道一部电影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元素:视觉和听觉的两方面组成了电影的元素,画面和声音就是电影语言的基本语汇。 1. 画面 A.镜头元素 (1)景别运用,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2)运动镜头——相对于固定镜头,通过相机的推,拉,摇,移和升降 来表现 推:分为变位置和变焦距(霸王别姬) 拉,相对与推 摇:借助三脚架来上下左右移动 移:横移,纵跟和斜移 升降:用升降车或升降臂(罗马假日) B、转场: 每个段落(构成电视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一个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镜头序列)都具有某个单一的、相对完整的意思,如表现一个动作过程,表现一种相关

印度电影的发展与启示

印度电影的发展与启示 在亚洲的电影市场上,除了经过早期成熟发展的日本电影,浓墨重彩的偶像剧韩国电影,温馨精湛的伊朗电影,日益发展的中国电影外,就要数独树一帜的印度电影了。在前一段时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虽然这部片子不是很地道的印度本地制造生产的影片,但是整个影片中充满了浓郁的印度风情,展现了其厚实的文化底蕴,特别是里面很纯粹的印度歌曲和舞蹈,即使是以孟买的贫民窟为背景,却也是那么的韵味深远,令人陶醉。 印度是一个开放与保守并存的国家,虽然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软件开发、电影制造方面的成就与世瞩目。但由于其长期受到殖民统治,受西方影响较大,且自身的宗教与社会矛盾又是层出不穷,这也必然决定了印度电影的曲折发展历程。 一,印度电影的发展 (1)诞生 印度电影始于19世纪末,1896在孟买第一次放映的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激起了一些印度人制片的兴趣。萨-达达以两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训练猴子为素材拍摄了印度最早的两部短片,被誉为印度电影的先驱。可以说在电影刚刚诞生的翌年7月南亚港城孟买就响起了放映机的马达声,从此电影伴随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度过了百年岁月。初期的印度电影主要以反映印度人民的生活、自然风光、重要的政治事件、趣闻或者是舞台剧为主的短片和纪录片。 (2)早期发展与顽强抗争 随着制片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影片公司。1913年巴吉尔拍摄的印度第一部故事片<<哈里什昌德拉国王>>为其赢得了”印度电影之父”的美誉。1918年制定的“印度电影法”规定了对电影审查的制度.。在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3个电影中心城市建立影片审查委员会,指定担任警察局长的英国人为主任,这样审查权力便落入英国人之手。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扼杀当时逐渐兴起的印度民族电影。这些电影以保卫祖国、宣扬民族精神、反抗外族侵略为内容,以豪华的场景、艳丽的服饰和惊险的情节见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在30年代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活跃时期,现实主义倾向在电影中日渐增强。再加上此时有声电影在印度的出现与推广,使得印度传统歌舞与戏剧在电影中占据了支柱地位。对印度电影以后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3)独立之后的曲折前进 1、对现实的呼喊 1947年印度自治,1950年独立成为共和国。此时的印度影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批新的电影艺术家成长起来。他们不愿被娱乐片的洪流所吞噬,要求真实的反映现实。这批青年导演举起“新电影”的旗帜,指出“电影不是低级水平的娱乐形式,而是一种严肃的表现手段”,强调“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室内布景和多拍外景,选择与人民密切相关的题材。” 2、动荡与寄托 70年代,印度政局动荡不定,阶级矛盾激化,社会问题严重,贫困的人民群众把摆脱重重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幻想之中,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有些商业制片人为了迎合群众的这种心理和谋求更多利润,便模仿西方影片,拍摄了风行一时的“武打片”。影片的情节纯属虚构,大致相同,形成一种模式;影片摄制成本高,场景豪华,而且有强大的明星阵容参加演出,构

浅析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艺术特征

从电影的构成元素上来说,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有很多有自己特色的地方也有很多的标志性的东西。雄浑的戈壁,磅礴的日出,色彩斑斓的云南景象和优美的《美丽的梭罗河》,虽然是表现文革这一特定时期的电影,但与以前表现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中那种痛苦、沉闷、压抑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体基调是浪漫昂扬的,甚至在某些场景中还渗透着姜文式的彪悍气质,震撼而富有感染力。 虽然《太阳》以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为蓝本,但《太阳》中讲述的故事要比《天鹅绒》更饱满、富有张力,人物也更生动、立体。在《太阳》中,姜文把原来的小说解构成“疯”、“恋”、“枪”、“梦”四个故事,用1976年、1958年两个时间段,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新疆与云南两个地方,整合成一个时空和命运交错的完整故事,使剧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某种复杂逻辑联系层层揭开。 一,简洁的电影叙事反叛中国电影的故事性。 颠倒了故事的叙事时间顺序,真正的故事其实是按照“4—2—1—3”的时空顺序发生的,而姜文的颠倒方式并未启用普通的“倒叙”或是“插叙”。而是采用了"分段叙事"结构和魔幻现实主义影像风格。也正是由于其破裂拼接的结构和模糊的思想性两大特点,而具备了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深度模式的削平,作品含义的不确定性,精神分裂性,无可奈何的失落感。松散的结构、破碎的故事、极端的行为、瑰丽的影像、异想天开的细节、非逻辑的表达,构成了姜文特色。 二、音乐与情节 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的构成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在影片的开始和结尾以完全不同的两种节奏去演奏相同的旋律,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是完全的不同,前者是悲凉忧伤的感觉,在绝望时候的低声吟唱。而后者则是热烈奔放,完全是一片欢歌热舞的海洋。他们的主旋律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在节奏上放慢了许多。把女声换成了男声。这种在技巧上的简单的置换却显示了创造者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对电影主题的恰当把握和解读。电影以《新疆英孜》开场,人声的演唱清澈晶莹,随着歌声我们便进入一个云山雾罩的村子。一双肥润的女人的脚,在盆中水反射的阳光下出现了绝美光影的灵性,镜头便跟随着这双脚开始了影片。正当音乐与画面给人以立体美的享受时,疯妈与儿子突然相撞,舒缓的歌声戛然而止,便正式拉开了第一部分(1976年春中国南部)的故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以《美丽的梭罗河》一首印尼民歌衔接的。疯妈消失了,她的鞋和衣服漂在河上,而伴随着吉他弹唱,画面忽然转到1976夏的中国东部,单身的梁老师弹的一手的好琴,抱着吉他唱着动听的歌,厨房里的五个女人一起揉面,一起摆腿。音乐平滑地过渡了两个故事,并且使观众马上由1976年的中国南部进入到同一年的中国东部,还巧妙地设悬。在第二部分中,学校在操场上放电影一段可谓整部影片声画融合的一大亮点。操场上幕布中的音乐和舞蹈与电影中众人抓流氓的紧张情节形成了鲜明的类比,这一段把当时时代人们的心理特征彰显的淋漓尽致;唐老师的几声吹号声也成为了该电影故事中期的一个标志。从第一声吹号声开始,唐老师与林大夫的隐性爱情就崭露头角;第四部分也是整个故事的开端,一边是疯妈对着男人的遗物说话,另一边是姜文抱着老婆说:“你的肚子像天鹅绒”,此时《Singanushiga》再次响起,不过这一次则选用了更加悲凉的男声再一次感动观众。在唐老师的一声枪声下,唐老师与她的老婆的婚礼也被拉开,这一次的《Singanushig》却以狂放的节奏牵动着情节的发展。一群青春四溢的年轻人在野外帐篷旁载歌载舞,一个被火点燃的帐篷仿若一只硕大的火凤凰一般照亮了疯妈的火车,由此把本无关联的故事串联起来。在疯妈最后的几声呐喊中,在初生的太阳的照耀下,影片的所有悬念也全部打开。就是随着这一系列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音乐,这部电影经历了一个“引迷,造迷,解迷”的过程。 三、意象与感觉的运用,画面精美,基调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电影的开始,“轨道”、“鞋”、“脚”等一系列意象连续出现,为整部电影铺上了诗意与神秘感。

电影《一一》的审美主题分析

电影《一一》的审美主题分析 [摘要]杨德昌创作的电影《一一》是一部反映现代都 市中上阶层家庭生活的影片。影片并不仅仅停留在展示现实生活的层面,而是通过影片的内容表达了创作者自身对于生活的认识与态度。以平静的影像描绘了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表面波澜不惊的画面却难以掩盖创作者表达赤子之心的强烈愿望,而从容面对生活的观念、多视角考察生活的启示以及杜绝恶的心灵是本片最鲜明的审美主题。影片也通过这三个方面表现出心如止水的人生审美理念。 [关键词]心如止水;人生;审美;态度;理念 人生就像是一个经历万事万物后最终回到起点的过程。生命是一个轮回的过程,恰如电影的名字,生命平静地一一到来又平静地一一归去。尘世间的人对于生活应具有凝神关注的生命精神,康德曾经说过美是道德的理念,美是无功利的生存凝视,影片中从容面对生活的人生观念以及杜绝恶之心灵的审美主题恰是这一理念的现象表达。这是一种只有对生命大彻大悟后方能达到的人生顿悟。一次心灵的沉静观照,往往会造就人的生命动向,由此,荣格曾经说过人恰恰是应该在他忽略或者不能认真感受的现象中才能达到对心灵的 精神观照,因此,电影中多视角考察生活的启示这一审美主

题恰恰做了最完美的回应。尼采曾指出:“魔变(Verzauberung)是一切艺术的前提。”[1]杨德昌则将这一魔变充分运用到了 电影中,使《一一》和生命做了静默的联系,开始了一次生命的回归之旅。 一、从容面对生活的观念 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样,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在从容不迫中展开,任何事件都在一一进行。现实生活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可悲的,这种美好或者悲哀取决于内心对待生活的审美理念,从杨德昌的心灵表达层面来看,无论是坚持还是放弃都应该以一种心如止水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充满了不可控因素,过多地干涉或者掌控欲太强往往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应,在心如止水的平面荡起阵阵涟漪以致造成心灵的动荡。影片以阿弟和小燕的婚礼开始,当亲人和朋友漫步在充满阳光的林荫大道上时,一切显得那么和谐与美好,然而剧情中云云的出现使得婚礼的美好气氛戛然而止,看似美好的事物在背后掩藏着氤氲的因素。果不其然,在以后的生活中阿弟与小燕的婚姻一次次走向了婚外情与生活裂隙的 边缘。阿弟经济困顿的时候仍然需要云云的帮助,在阿弟喜得贵子之际却受到了生意失败的干扰。举办宴会的过程中,云云的到来再一次使欢乐的气氛尴尬起来,充满“欢乐”的喜宴却是导致阿弟自杀的由头,自杀未遂的阿弟又遇到了自己的流年,不明不白地发了一笔横财,生活仿佛永远在悲喜

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启示

大 众 文 艺 155 摘要:印度是世界上电影年产量最多的国家,印度“宝莱坞”电影以其产量多和特色鲜明闻名于世。本文主要从民族特色和现实主义传统两个方面分析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并揭示了其给我国电影业发展带来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印度电影;民族特色;现实主义传统 本论文属于咸阳师范学院院级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XSYK319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电影《流浪者》引进我国以来,印度电影以其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曲,真实感人的情节让我国观众耳目一新。进入二十一世纪,《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三傻大闹宝莱坞》等印度影片更是征服了全球观众。印度电影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民族特色鲜明 提起印度电影,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贯穿影片始终的富有印度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印度自从有了有声片以来就听见了歌声:第一部有声片,1931年阿尔德希尔?伊拉尼的《世界之光》里有7首歌;另一部早期印地语影片则贯穿了40首歌曲;更有甚者,一部泰米尔语影片里面的歌曲竟然达到整整60首。据统计,目前印度故事片每年的产量达到700部左右。在这700部左右的影片当中,大约500部属于歌舞电影,充满丰富的歌舞元素(多于3个舞蹈场面,且每场歌舞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 印度电影充满歌舞元素的根源在于其民族传统和宗教影响。印度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非常悠久的歌舞传统,在宗教领域,印度的歌舞在神庙与殿堂里传承了数千年之久。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湿婆是印度教中的三大神之一,印度教认为,舞蹈是由湿婆创造的,湿婆神就是舞蹈的化身,因此,印度人把对湿婆神的崇拜表现为对舞蹈的热爱。歌舞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尤其受到印度人民的推崇,所以当它们在二十世纪与电影这一新奇的艺术形式“联姻”时,在印度电影人的努力下,理所当然地造就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印度电影。 从观影的角度来看,很多印度电影都在3小时以上,观众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在影片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歌舞有利于调节气氛。另一方面,印度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语言众多,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歌曲和舞蹈容易为各种语言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所以,影片制作的需要以及市场等因素的推动使得印度电影人十分重视对歌舞元素的编排,不仅要使歌舞赏心悦目,还要使歌舞完美地融入剧情当中。大受好评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一群大学生在洗澡遭遇停水时,男主角兰彻带领大家边唱边跳,特别是他们唱的歌曲“Aal izz well”,风趣且励志,既把剧情推向高潮,又让观众在大笑之后受到心灵的深深触动。 除了音乐和舞蹈,华丽的民族服装和鲜艳的色彩蒙太奇也彰显了印度电影的民族特色,一同构成了印度电影的绚丽多姿。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电影领域。虽然印度电影的民族性特色十分显著,主要针对本土观众,但这反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使得印度电影业成为目前全球最大且最有魅力的电影产业之一。所以我国的电影人应该向印度电影人学习,充分发掘和巧妙利用自身的独特资源,如武侠文化,以及东方的审美观和道德观,这样我国的电影才能够真正吸引全世界观众的目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说,广阔的国土不会使一个国家成为大国,只有强大的文化才能够使一个国家成为大国。在大国 崛起的过程中,我国应该多利用电影等手段充分展示和传播我国丰富独特的文化,从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二、现实主义传统悠久 电影源于现实并反映现实。印度电影虽以“歌舞升平”的画面著称于世,但同时也敢于直面尖锐的社会问题并充满人文关怀。印度电影具有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传统,每个时期都出现了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34年,巴夫纳尼导演的《工厂》大胆揭露了工人遭受的残酷剥削和他们与资本家进行的激烈斗争。20世纪40年代,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很多印度影片开始以现实为题材进行拍摄。兰吉特公司拍摄的《不可接触的人》关心印度地位低下的人民,抨击印度的贱民制度,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导演阿巴斯的《新世界》,则表达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要求民族独立的人民的呼声。奇坦?阿南德拍摄的《贫民区》,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一个“上等”社会高级住宅区和“下等”社会肮脏的贫民区的巨大差别,反映了贫富差距所带来的社会矛盾。 从1950年代开始,受到《偷自行车的人》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印度出现了一批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杰作。如比麦尔?洛伊的《两亩地》,讲述了一个农民流落到城市拉人力车的辛酸遭遇。卡塔克和雷伊等著名导演都提倡电影应在题材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各方面问题,不能对尖锐的社会现实视而不见。1970年代,帕塔皮拉姆?雷迪监制和导演的《改革》揭露了婆罗门的保守思想和伪善本质,受到大众欢迎。1980年代,印度现实主义影片也有优秀作品涌现,导演谢克哈?普卡尔导演的《强盗女王》和女导演米拉?奈尔导演拍摄流浪小孩的《你好,孟买》都是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并获得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进入二十一世纪,印度电影依然坚守其现实主义传统,从各个层面深刻反映了印度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2001年女导演米拉?奈尔执导的影片《季风婚宴》揭示了一个印度中产阶级家庭讳莫如深的乱伦问题,从历史的高度对印度民族进行了自省,反映了印度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和变化。2011年的印度影片《自杀现场直播》虽是一部喜剧片,但尖锐揭露了近几年来印度农民自杀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印度现实主义电影不只是观众逃避生活烦恼的避难所,也是通过揭露社会矛盾来促进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对比印度,反观我国。新世纪以来我国商业大片的题材大多是古装武侠或历史传奇,如《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和《三枪拍案惊奇》,这些影片仅仅依靠名导演和名演员以及去历史化的叙事来吸引观众,根本无法触及巨变中的我国社会现实。因此,借鉴印度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我国的影片应该尝试与鲜活的社会现实进行有效互动,不仅要吸引观众创造高票房,而且应该承担起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讴.《印度文化产业》.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2]拉利萨?高普兰,五七.“世纪之交的印度电影”.《世界电影》,2010年03期. [3]吴延熊,李晓丹.“印度歌舞片的市场特征分析”,《现代传播》,2010年06期. 作者简介: 赖春,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区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集群。 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启示 赖 春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文艺评论

电影的作品风格及分析

xx电影的作品风格及分析 在xx,xx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xx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当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他认为,有些拍得好的商业电影有一定的艺术性,也有一定的商业性。他把自己的影片归结于类影片。不过,他的影片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其所表现的情感,他认为,“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人类共有的情感,不分,不分国界,感动你了,你就喜欢了。” xx是xx“第五代”电影人的顶尖人物,他以直觉把握的形式天才地表达社会心理愿望,传送、显现大众心中的密码,这种内在的传递和内在的约束的强制与类型化的在深层次正好相通。xx的本领在于他能强烈而不失准确,适时而又超前地拨动的心弦,展示中华大众心态。他拍过的影片题材广泛,有农村的、xx的,有历史的、现实的,无论是表现贫民生活还是描写宫廷贵族,他都注重挖掘人物内心的xx。 的在强烈的色彩、大量的构图背后,严格坚持了生活的真实,叙事和抒情是其所遵守的主线。 作为我国很少有的天才艺术家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xx》、《xx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xx》、《一个都不能少》等,它们可以和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艺术作品相提并论而毫不逊色。xx的电影创作始终显示了他厚积薄发,对电影艺术的

xx态度。在他电影作品中始终如一的三个基本主题:对xx追求,对执著信念的描述,对城乡差别的关注。 xx电影中的红色和趣味xx作为他电影的一个基本主题,这是任何一个熟悉他电影的人所共同感受到的。他对完xx形式的追求在当代电影艺术中是绝无仅有的。最显著的是对视觉审xx效果的追求,可以这样说,他精心经营的电影的每一个镜头和画面都具有广告一般的xx。对视觉审xx效果的追求是电影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根本的特征。他对视觉效果的刻意追求,甚至是苦心孤诣的追求,显示了他对电影艺术与众不同的理解。在xx的电影对xx追求中,《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xx》是最为突出的。电影的画面精致、对称、和谐,具有一种xx的xx。如《大红灯笼xx》中大公子做生意从外面回来,在楼上吹笛,最后和四姨太一同离开的场面,这种匠心独运不仅显示了xx对画面的刻意追求,与整个电影以四合院为基调的平整、稳定、压抑的画面既和谐一致,又显示了他内在的浪漫气息。与此相反,《我的父亲母亲》的画面则充满了一种不稳定的动感,显示了xx的活力,同时也显示了生命的一种悲壮与崇高的xx。特别是在画面与细节的处理上表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根本特点。xx为血和火的颜色,它代表了对幸福和理想的向往。与国庆、生日、婚宴等各种xx中出现的红色所代表的稳定和平xx的寓意不同,xx电影中的红色大多具有民间文化所特有的跳跃、奔放、热烈、动荡的特点。

流浪者之歌观后感

流浪者之歌观后感 《流浪者之歌》开始于林怀民一趟渴慕的旅程。 1994年夏天,行囊里带着德国作家赫曼?赫塞根据佛传故事改写的小说《流浪者之歌》,林怀民飞往佛祖得道的菩提伽耶。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赫塞,四十五岁创作出经典作品《流浪者之歌》(又译:悉达求道记),故事主人翁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历经静坐冥想、 放浪形骸、流浪苦行的种种求道法门,而在放下一切法门时得证圆满。 在菩提伽耶,林怀民看到大觉寺外聚集上百的乞丐,残障与麻疯病人,大受惊骇,因而烦苦不解:“人世间的悲苦,为何在佛陀涅盘两千五百年 后毫无改善?”忽然间,他意识到佛陀不是神,而是凡人,为了利益众生,苦思出让世人安身立命的生命哲学。他感动地叩头顶礼。 一日,在佛陀悟道的菩提树下静坐,阳光穿过叶隙,林怀民感到眉心一股温热,从未有过的安静与喜悦笼罩他的身心。印度归来,如流水般创作出《流浪者之歌》,林怀民喜欢说:“这是佛祖的礼物。” 这样就诞生了我们今天所能观赏到的舞蹈《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绝对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编舞者将三吨半稻谷搬上舞台,让我们得赏一场稻谷的盛宴:谷泉、谷河、谷雨、谷瀑、谷丘,及至满满一舞台金黄的稻谷。编舞者以乔治亚民谣作为配乐,那音乐雄浑,低沉,沧桑,长河一般的音符,蕴藏着无比的坚韧和力量,与舞蹈浑然天成。而那些衣衫褴褛的男女舞者,他们的一出场就让人震惊,让人感受到了求道之途的苦难。 一束细密的谷泉,从天而降,汩汩落在一个扮作僧侣的舞者的光头顶上。随后的90分钟里,他一动不动,合掌而祷,接受着稻谷(圣水)的洗礼。从高空垂直落下的稻谷,簌簌敲击着他的头顶,再飞溅到他指尖,再弹起,焰花一样美丽的弧线,绽放,落下,缓缓堆积在他脚下,小山一样。灯光下,粒粒稻谷本身就是舞蹈。金黄的,带着声响,线条流畅,路径华丽,亦动亦静。 沿着稻谷堆成的蜿蜒的圣河,那些衣衫褴褛的男女求道者挣扎、跋涉、祷告、祭祀……他们的舞蹈,虔诚、神圣、充满仪式感。那一次次扑向稻谷,或者翻滚、跳跃、旋转、鞭笞,都给人极大的震撼。他们肢体的动作,又是那样的由内而发,像是不可遏止的本能,全不是为舞而舞。 还有那个整场只与耙子为伍的舞者,将满台的稻谷一圈又一圈地耙出一个巨大的圆。耙这个圆,足足用了24分钟。那是何等的气场?从近景中看到舞者淋漓的大汗,再观他的专注疑重,无不让人惊叹。 《流浪者之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什么是沉思冥想?什么是躯体舍弃?什么是持戒奉斋?什么是屏息呼吸?那是从‘自我’中一种短暂的飞离、从生命的苦痛中一种临时的逃避;那是对生命痛苦的一种缓和、对生命愚行的减轻。”这是赫尔曼·黑塞在小说《流浪者之歌》写的话。看完了林怀民编导的舞蹈《流浪者之歌》,我开始明白了这段话的含义。《流浪者之歌》正传达了一种忘我,一种生命痛苦的解脱。而这种忘我这种解脱,一方面需要精神的追求,一方面需要物质的劳作。 第一段---痛苦,那个僧人,站在左前方的台上,上面不断地洒下谷物,从他的光头上流泻,在足下堆积。他应该就是乔达多·悉达多,就是流浪的修行者。

《流浪者之歌》教案

《流浪者之歌》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节奏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2、认识小提琴。 3、了解吉普赛人。 教学重点 体会小提琴在演奏乐曲时的旋律性和技巧性。 教学难点 用小提琴演奏乐曲。 教学方法 欣赏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小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吉普赛人吗?了解他们吗? 生:…… 师:吉普赛人是一个天生流浪的民族,总是给人一种神秘感。他们内心有着很强的民族性格,他们拒绝其他文化与变化,保守着内心关于流浪的一些浪漫的向往和天生的特质。他们用流浪抒写着一代一代的历史,出生时是起点,死亡时是终点。他们中很多人在唾骂声中生活,过着只有自己民族才能理解的日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吉普赛人的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三、新课教学 1、作者简介。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幼年时即学习小提琴,八

岁登台演奏。1856年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毕业后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并大受欢迎。其演奏技艺精湛,音色甜美纯净,因而它被后人称为“帕格尼尼再世”。与他同一时代的著名作曲家如布鲁赫、圣-桑、维尼亚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人都曾创作小提琴作品题献给他。 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独奏曲和协奏曲,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代表作品为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阿拉贡霍塔》等。 2、欣赏乐曲。 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乐曲的风格、节奏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3、分段欣赏。 全曲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中板,C小调,4/4拍子。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 第二部分 缓板,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种美丽的忧郁,以变奏和反复做技巧性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显示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在这部分,管弦乐并不太明显,始终是以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题。 第三部分 稍为缓慢的缓板,2/4拍子。小提琴装上弱音器,"极有表情地"奏出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的情绪达到极点。这一旋律广为人知。 第四部分 2/4拍子,急变为极快的快板,有与第二、三部分形成明显对比的豪迈性,反映出吉普赛民族性格的另一面--能歌善舞。以管弦乐的强奏作为先导,小提琴演奏出十分欢快的旋律,右手的快速拨奏与高音区的滑奏无比欢愉;这一旋律告一段落后,又用小提琴的拨奏开始新的旋律,接着是由十六分音符的断奏所构成的像游丝般的旋律,充满舞蹈气氛;然后以更具技巧性的拨奏再现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般结束乐曲。 4、感受小提琴独特的音色,体会小提琴独奏的旋律性和技巧性。 四、小结 《流浪者之歌》总的来说先抑后扬的。前面三部分的悲伤在为最后的激昂酝酿,这使得乐观的主题更能给人以震撼。萨拉萨蒂通过自己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完满的表现了吉普赛人或者说旅行者的感想。其实从广义上来说,我觉得《流浪者之歌》是为追梦人写的,那些追逐自

浅析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

浅析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 电影台词是电影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姜文电影里人物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这跟人物个性化的台词密不可分,本文从从重复强调式的人物台词和反讽式的人物台词两个方面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 标签:姜文;电影台词;反讽 电影人物台词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凸显人物性格,同时多样的人物语言技巧也可以呈现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效果,比如搞笑、愤怒、悲伤等。姜文为塑造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便原著基础上增添或改编了人物台词,这为渲染气氛,表达主旨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效果。 一、重复强调式的人物台词 语言的重复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而影视片里台词的重复强调多是为渲染一种气氛,或是间接表达影片的个人情感。姜文也擅于在影片里加入重复的人物台词。如《让子弹飞》里,姜文增添的一句重复式台词,渲染了一种搞笑的气氛。“何止是愚蠢,这简直就是愚蠢!”而这里武举人才是真正愚蠢的人,当观众看到真正愚蠢的人在嘲笑聪明人的时候,这本是就是一件搞笑的事情,自然而然地戳中观众的笑点。还有土匪张麻子来到鹅城后,说的一番话:“我来鹅城上任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这里的重复只是强调影片主人公的形象,张麻子没有长篇大论的弘扬他会如何为鹅城百姓造福,只是用简单粗暴的几个字,告诉鹅城百姓他会给鹅城百姓主持公道,让他们看到公平。而片中多次出现的“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也是姜文增添的台词,与篇名相互照应,起到点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成是隐喻地告诉大家,想要成功,需要忍耐和耐心。还有姜文在改编《动物凶猛》时加入了傻子一角,傻子从始至终贯穿在影片里,并且只有“古伦木”,“欧巴”,这几句反复重复的台词,看似毫无意义,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可以把影片里的傻子理解成就是马小军他们自己,他们放荡不羁的青春里一直都有傻子这个人物的出现,傻子见证了他们从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退化成中年大叔的过程,电影安排这个人物出现在片尾就是为了要给马小军等人鲜艳夺目的青年时光与毫无色彩的中年时光做鲜明的对比,也以此来表达姜文本人对于自己青年时期的怀念。 二、反讽式的人物台词 反讽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言表达形式,现多被应用到电影台词中,以表达导演的内心情感。姜文电影的一大特色即批判和讽刺,他善于运用幽默搞笑的反讽台词来表达自己对与历史和现实的不满。在《太阳照常升起》里,作者在改编时加入了很多原著里没有的人物台词,如有一段发生在梁老师与同事唐老师之间的对话,“如果有人喊抓流氓你立刻就去追,可追着追着你就变成了第一个,而后边的人就把你当成了流氓。这么说好像不是个办法,如果说你以前当过运动员跑得快,这我可以作证。可这么说也不是个办法,如果说你怕追上的人把你打

如何分析一部电影的主题

如何分析一部电影的主题 影片地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地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地银幕效果上。 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地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地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地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地主题,领会导演地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地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地准备工作: 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着),原着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地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编导培训影评写作技巧 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地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地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 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地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 4、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地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地表达出这种心理的,和艺术的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的回味。编导培训影评写作技巧。 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 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 7、在一个什么样地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 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 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叙事结构、造型风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 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这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地理解!重要的是,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们所感受、感悟到的东西,要反复的、深入的分析这种理解和感受,解释出对主题的认识、感受、理解的原因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赏析

《西方室内弦乐艺术赏析》期末论文 情感的盛宴——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赏析 提到《流浪者之歌》,多数人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绚烂的演奏技巧和深沉的、伤感的旋律。在这一首曲目中,萨拉萨蒂运用恰当的手笔描绘了吉普赛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了相当完美的结合。 《流浪者之歌》是一首情节性极强的乐曲,仿佛一首诗歌,一个故事,一点点的将吉普赛民族的性格展现在我们眼前。诗歌有起承转合,故事有跌宕起伏,歌曲同样有情节的起始、发展和高潮。而在我眼中,若论到情节的跌宕、情感的丰富,《流浪者之歌》无疑是独奏曲中的佼佼者。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它用四个部分让我们经历了剧烈的情感变化。 乐曲的开始,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和主奏小提琴充满忧伤的旋律,就如同一篇文章精彩而简短的开头,将人们带入了吉普赛民族的情感世界。第二部分,以变奏和反复做技巧性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展现了丰富的主题。在这一部分,乐曲一点点的向我们诉说吉普赛民族的美丽和忧伤,仿佛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含泪的倾诉,让人既惊叹于女郎的美丽,又唏嘘于她颠沛流离、饱受歧视的生活。随着少女的倾诉,忧郁而伤感的情绪一点点积蓄在心中,终于,在乐曲的第三部分,悲伤的情绪达到顶点。装上弱音器的小提琴,奏出充满伤感情调的旋律,将悲伤的情绪渲染到了极致,仿佛是少女倾诉后的沉默,不仅倾诉者陷入深沉的哀伤,听者亦入境,唏嘘落泪。此情此景,恰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一曲终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若是乐曲就此结束则罢,出人意料的却是,乐曲行至此处,急变为极快的快板,就仿佛突然传来的将这沉重的沉默打破的窗外的歌声和舞蹈。哭泣的女郎被其鼓舞,擦干泪水重展笑颜,将哀伤和忧郁抛开,加入到这一场愉快的狂欢中,为满座的倾诉者献上绝世的曼妙舞姿,而听众们经历了方才感同身受的悲伤,再看吉普赛女郎且歌且舞,则更加体会到了这舞蹈中蕴含的飞扬的、极致的美。情绪一点点的高涨,朝气蓬勃的趋于高潮,闪电一般的结束,让人沉浸在余韵中,不能自拔。 由一开始的忧郁、悲伤、到最后极致的欢喜,这样一首乐曲引导着我,沉浮在其缓缓展开的情绪中,且哭且笑,短短几分钟,却仿佛看完了一场跌宕起伏的人间戏剧,经历了情绪剧烈的跌宕起伏,回肠荡气,酣畅淋漓。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在高度的抽象和概括之下,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丰富到即使千千万万人听过,但每个人总能听出其中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因而,像《流浪者之歌》这样的情感与内容均十分丰富的作品,不同的演奏者总能为听众呈现不同的听觉体验。每一个演奏家,理解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便有差别。穆特的《流浪者之歌》,情感外露,细腻而浪漫,她呈现出的故事主人公像是一位浪漫美丽的吉普赛少女,时而柔美,时而浪漫热情。而海菲兹的《流浪者之歌》,丰富的技巧使得情感更加含蓄,他呈现出的叙事主人公,则更像一位已然经历了人世风霜的吉普赛妇女,悲伤的情绪更加内敛而深沉,即使是狂欢中,也带有沉稳和持重。每一个版本,每个人的理解与喜好更是各有不同。 但忽视这所有的时间的、空间的差距,《流浪者之歌》无论是对于演奏者还是听众,都无疑是一场情感的盛宴。与如今快餐文化和市场经济下的快餐式廉价音乐不同。廉价的音乐只能取悦耳朵,其背后的内涵与情感经不起推敲与发掘,因而其生命周期仅限于耳朵的从新鲜到厌倦的过程。而《流浪者之歌》,其经过作曲家凝练、抽象概括的丰富情感,需要用心去感受、聆听,并在情感的共鸣中达到精神的欢愉,它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让听众得以与作曲家、与演奏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只要人类灵魂之美没有变质,其生命便绵延不绝,不断为人们带来新的感动。不仅《流浪者之歌》,所有音乐史上不朽的名曲也是如此,它们作为人类珍贵的精神食粮,不论何时何地,都是人类最极致的、情感的盛宴。

印度电影院行业分析报告

印度电影院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管理 印度电影开始于19世纪末。目前的宝莱坞是除好莱坞以外全球闻名的电影制作地区,每年出品电影在1000~2000部之间,多数电影在印度国内播放,少数电影出口。 1.行业主管部门 印度的电影审查工作由印度新闻广播部下设的中央电影审查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在各个地区还设有电影审查顾问团,协助审查各地的影片。电影制片人在向市场发行其影片前,必须经过中央审查委员会批准。 2.行业法规政策 印度电影在2001年左右成为政府认可的正式产业,可以合法地从正规渠道得到制片资金,从而根本解决80年代以来印度电影业向社会寻求资金支持的状况。另外,印度政府还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取消娱乐税,使得电影票价大大降低,同时政府也放宽了对电影的审查。目前印度政府2016年最新政策,全国所有影院必须在放映电影前播放印度国歌,观众也必须起立聆听以示尊重。 3.行业监管政策 在印度,不论国营公司、私营公司还是外国公司,只要拿到进口许可都能进口影片,并且国家对进口外片没有指标限制。但是不论印度本土出品影片还是进口影片,都对影片内容有一定要求。影院的建设和开业,除了许可证以外,其余部分要求目前暂时还不能获取相关信息。 二、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2014年度,印度电影的产量较2013年增长242部,达到1966部,2013年度是1724部。其中数字电影1778部,增长迅猛,胶片电影188部,而2013年两者相差还不大(980:744),2012年这一比率更是接近(722:880)。可2011年,印度的故事片基本上还全部用胶片拍摄。相比于中国的华柯洗印公司于2012年关闭,印度电影拍摄的数字化晚了许多年。2001年,印度电影有过千部的产量(1013),但次年便有所回落,从2005年至今产量也依然一直过千,并于2014年度达到高峰(见表1)。其中,钦奈(泰米尔/Tamil)、海得拉巴(泰鲁固/Telugu)、孟买(印地语和非印地语/Hindi&No-hindi)是三大电影基地。 1990-2014年印度故事片产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