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淫诗

古代淫诗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说:“(南北朝时期)南方民族的文学的特别色彩是恋爱,是缠绵宛转的恋爱;北方的平民文学的特别色彩是英雄,是慷慨洒落的英雄。”他坚持说:魏晋六朝,中国人的爱情集中在“南方新民族的儿女文学”里。所谓“儿女文学”当是“西曲”和“吴歌”吧。

西曲产自长江、汉水流域,爽朗开阔。吴歌,起于苏浙,缠绵含蓄。这些曲子中的男女生活就没有《诗经》里的单纯了,其中有单相思、子夜会,有痴心女子负心汉。据说,有的皇帝还亲自下海创作,梁简文帝的文笔就相当出色,他的《乌棲曲》这样写道:“青牛丹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娼家。娼家商树乌欲棲,罗帏翠被任君低。”

富贵人家,出入青楼妓院,看来万乘之尊的帝王亦未免俗。皇帝带头写诗作赋,民间的文风则更盛。沿袭汉乐府的老路子,魏晋六朝,官方的音乐机构又开始快速运转了。胡适说:“南北朝分立的时期,有二百年之久;加上以前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加上三国分立的时代,足足有四百年的分裂。这个分裂的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最重要的时期。这是中国文明的第一座难关。中国文明虽遭受一次大挫折,久而久之,居然能得到最后的胜利。”他所谓的“最后胜利”,指的是南北文化的大融合吧。

南方民族缠绵悱恻的文学得到北方民族强悍威猛的新鲜血液;北方民族的慷慨英雄同样被南方文学的烟雨水气软化了。中国人的爱情升华到一重新奇、别致的境界,变得更泼辣、更露骨,前所未有的性感。在杀罚四起、民不聊生的年代,醇酒妇人成了惟一安顿灵魂的救命稻草,民歌这种文学样式在特殊时期被夸张地肢解了,更注重人性的突显和爱欲的放纵,甚至不惜把性爱抬举到最醒目的位置上。他们放纵,但不淫奢;恣肆却不糜烂。尽管也常有玩弄感情的嫌疑犯,毕竟大多数还保持着淳朴健美的体魄。

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一口气列举了几十首乐府歌词,后人读来,总要耳热心跳——魏晋六朝,真够劲儿!

《子夜歌》节选:“宿昔不梳头,绿发披两肩。腕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这简直是公开进行肉体挑逗,有青楼气,似非良家妇女。

另一首:“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倒也十分有趣,春风无情,罗裳有情。怎么那么巧,一吹就开?想必是当开则开,不当开,春风再疾也不为所动。

这一首坦诚外露,直奔主题,这姑娘不是傻大姐儿,就是二百五;程颐管事儿的时候,这些淫词浪语是要掌嘴巴、打屁股的。

《莫愁乐》之二写道:“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在朱程理学的教化下,女人对自己的规矩极为苛刻:不小心被男人碰一下手,便要砍断自己的半截胳膊;被医生珍视溃烂的乳房,也又哭又闹、抹脖子上吊。《莫愁乐》倒好,众目睽睽之下,探手抱腰,而且希望大江断流,时光静止,全世界只留下他们一对恋人才痛快呢!厉害吧,不但大大方方地做了,还要唱出来,记到乐府的笔记本上,让千百年之后的人们看看,魏晋六朝的姑娘小伙儿是怎样生生死死、白头偕老的。可惜,琼瑶女士的爱情小说足足晚了一千多年。

《碧玉歌》索性把笔墨搬到了床笫之间,这几乎是最原始的声像录制设备:“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读曲歌》是被情爱烧出来的痴言呓语,现代人并不比歌中的女子更理性、更有诗意。

海誓山盟总给人“说大话,拾小钱”的错觉,说得天花乱坠,终究是无法兑现,难以测试,反正是嘴对嘴、空对空,骗了你又能怎样?单就这些有气魄的漂亮话而言,出口就是艺术,艺术的本事无非是一方面虔诚热忱地煽动,另一方面心甘情愿地接受煽动。如果乐府歌词容忍较为拖沓的篇幅,那么,《上邪》中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将著成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读曲歌》里挨骂的小动物也足够编纂一部自然史了。

当然,健康的爱情并不意味着自始至终都是甜哥哥蜜姐姐,悲剧性的感情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据陈释智匠的《古今乐錄》记载,宋少帝时代(公元423年—424年),南徐(江苏丹徒)有位秀才到云阳(江苏丹阳)去办事,路过华山脚下(江苏句容县北十里),爱上了客店里一位姑娘,回家就害了相思病。姑娘得到消息,对赶来求救的书生母亲说:“把我的围裙藏在他床席底下,病即可痊愈。”这一招儿果然奏效;岂料康复中的书生发现了这个秘密,围裙被他吞下肚去,临死前,他嘱托家人,灵车一定要经过华山脚下。送葬时,灵柩行至华山客店门前,拉车的牛忽然静止,皮鞭也抽不动。这时,店里的姑娘哭到灵前,祭奠了一首《华山畿》,随即棺木应声打开,两人合葬。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华山畿》的故事有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的影子,同时,也为明代《牡丹亭》、《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出生入死、死而

短而精彩,尤其是第一首,令人弥久难忘:

时,棺木为侬开?”

青年人的赌注“啪”地一声押上去,千古有情人为之黯然失色,毕竟会说漂亮话的人很多,能经得住一死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及卢郎年少时。

(完整版)哲理诗鉴赏

九、谈禅说理诗(哲理诗) 一、导入 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的诗歌。二、分说: (一)禅诗 禅诗能在诗句中写出对生活对自然的顿悟。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等。 禅宗的“顿悟”是一种直觉悟性体验,需要借助形象而又超越形象,从形象中领悟某种情致意味,但又难以用语言概念表达。 我们现在通过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颇含禅理妙悟机趣的小诗来加以说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钟声有节奏地,清脆悠扬地响着,给人的实感,这是一种感性直感反应;钟声是寺庙发出的信号,寺庙是出家人修行的地方,钟声响表明出家人正在修行,这是一种借助判断推理达到的抽象认识。如果诗句仅只有这样的内涵,那就太乏味了,绝不可能使它成为千古名作。除此之外,读者还可以从诗中获得很多认知体验:钟声使愁眠中的人进入禅悟境地,似乎有一种超脱感,像置身世外,愁绪杂念顿时消失,“鸟鸣山更幽”,夜静钟声才分外清晰,所以会产生一种从寂静中获得的静谧舒适感;心与佛门净土相通,又像卸下了一身重担,有种轻快感,钟声是佛的等语,名利心切的人听到钟声可能产生一种警戒警觉感;执迷不悟的人,出自逆反心理可能产生抵触厌弃的感受体验,如此种种都是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也许人们会反问:不是已经作了如上表述吗?怎么还说是难以言传呢?须知以上表述只是一个概略提示,那因人因具体情境而异的主体感受体验状态,绝非这些语言所能如实表达的。 总之,常表达的感觉是:置身世外(不被名利束缚)的超脱感,从寂静中获得的静谧舒适感,卸下重担的轻快感,愁绪杂念消失的飘逸感。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终南别业(别业即别墅)》中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释解】前人对其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颇有赞誉,认为其有化机之妙。“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意思,然而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的诗词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浓墨淡彩的一笔,很多经典名句流传于世。下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10首描写爱情的经典诗词名句,并且给它排了个名次,指标主要有两个:经典指数和深情指数。 第一位、《长恨歌》——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经典指数:10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10分 荡气回肠的唐代爱情史诗、凄美迷离的皇家爱情悲剧,流传千古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白居易的这首叙事体长诗《长恨歌》让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形见绌。乐天居士细致地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其中有“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仙乐风飘处处闻”等很多经典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体会该诗的深情之处一定要全诗从头到尾阅读,尤其是结尾几句唐明皇在七夕神游月宫时与杨贵妃相会时那种哀怨缠绵的深情场面感人至深。无论经典指数还是深情指数,该诗都是满分,成为冠军当之无愧。 第二位、《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9.5分 李商隐的几首《无题》首首皆是经典,像“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描写爱情方面让人击节叫好的绝句,从中实在是难以取舍。这首是我最喜欢的,只是在读书时代经常用来比喻教师。几首《无题》词句优美,寄情深微,意蕴幽隐,蕴涵在诗中的款款深情让人回味无穷。该诗之所以成为榜眼,其他几首也有推波助澜之功,这是对李商隐的诗描写爱情成功的肯定。 第三位、《摸鱼儿》--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9分)得分:9分

小学语文儿童诗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儿童诗文本解读 儿童诗在教材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解读儿童诗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奠定学生坚实的文学基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解读儿童诗是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解读策略可以不断挖掘儿童诗中蕴含的魅力,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情、意味,从诗歌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 一、朗读童诗:找准诗眼,整体把握 虽然儿童诗篇幅短小,用语浅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诗浅薄无味,“真正优秀的儿童诗应该于浅显的语言之中寄寓遥远,于拙扑的形式之下蕴藏睿智与趣味,能够在儿童读者乐于欣赏、阅读的同时,禁得起咀嚼、品味,并起到其正面成长的作用。”[1]所以,要想解读儿童诗,就应该以读为本,利用各种形式的读来体味文本中的思想内涵、精神情感。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秋天》为例,它描写了秋天的宜人景色以及对秋天丰收景象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这首诗正契合了教材第一单元的主题“走进秋天”,以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感受秋天的绚丽。为了让学生读出感情,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活泼、优美的语言为他们解读文本,让学生先对秋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来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教师先范读,让学生掌握读音、句读、语调,接着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遍主要读准字音,确保朗读要流利;第二遍整体感知,感受诗歌所独有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第三遍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诗歌中出现的关键词进行反复地诵读,并不断体味咀嚼,继而实现儿童与诗歌之间的情感共通。诗眼是诗歌的眼睛,是通过核心的词语或句子表现的诗歌的关键意象。找准诗眼可以让阅读回归整体,使教与学的思路简洁而清晰。儿童的阅读有别于成人阅读,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画面感伴随着阅读的全过程。如果学生能够找到诗歌的诗眼,便能够了解诗歌的全貌,对诗歌的内容就会有整体的感知,继而体悟诗歌的感情。 二、走进诗画:媒体激活,诗画互转 儿童诗恰如一幅幅妙趣横生、奇思妙想的涂鸦画。要想帮助儿童了解诗歌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展开联想。走进诗画的方法不仅仅在于抓诗眼一种途径,应引导学生逐渐从领悟言语格式、修辞手法等方面获得画面感。教师要灵活

介绍儿童诗怎么写

介绍儿童诗怎么写 在介绍儿童诗怎么写?之前先介绍儿童诗的特点:儿童诗是指结合儿童成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特点,为适合儿童的阅读欣赏学习,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诗歌。儿童的心理和年龄决定了儿童诗与一般诗歌的殊异性,也就是说,儿童诗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儿童诗的特点是: (1)爱憎分明,观点明确。诗一般讲究含蓄,但由于儿童发育的特点,他们的智力思维正处于发展时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可塑性大,所以诗中的观点必须明确地告诉读者,使他们知道爱什么,恨什么。 (2)构思新颖,富于情趣。由于儿童的思维形式是具体的形象思维,所以儿童诗必须适应这个特点,采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才能吸引读者。 (3)内容单一,篇幅短小。这是适应儿童的理解力和耐力的需要。(4)语言明快,节奏感强。这是为了锻炼、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接下来结合现代儿童诗的作品(由儿童诗大全挑选讲解)儿童诗怎么写? 1明喻法 儿童诗大全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

2暗喻法 儿童诗大全妈妈妈妈是一个闹钟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妈妈的手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变成香喷喷的饭 3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儿童诗大全树 春天的树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4排比法 儿童诗大全风风儿微笑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5拟人法 儿童诗大全汽水跟你握握手你就冒气请你脱脱帽你就生气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看你还神不神气 6摹声法 儿童诗大全风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裙子然后在旁边大叫羞!羞!羞!真是气死我了 7假设法

十首古代爱情诗

一,《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三,《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点评: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 四,《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点评: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六,《鹊桥仙》 秦观

群文阅读:《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 《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以“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根据孩子们年龄和认知特点进行组文,融入生本教育的理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评价补充”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感受“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 选文篇目:《小真的长头发》《下巴上的洞洞》《爸爸的鼾声》《冰冻的梦》 推荐篇目:《太阳打翻了》《大海睡了》《小蚂蚁》《我想》《我要把自己寄给你》 教学目标: 1.孩子们通过阅读、讨论、交流,感受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激发阅读兴趣、推进阅读。 2.展开想象,续编儿童诗。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创编儿童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练习卡、阅读记录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想象的世界 师:孩子们好,想不想出去玩? 生:想! 师:走,咱们这就去“想象国”逛一逛(课件出示:想象国)。这里的人们可喜欢想象啦!瞧,短头发的小真就常常在想(课件出示:我的头发能长多长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小真站在小桥上用她的长辫子钓鱼,站在栅栏前用她的长辫子套牛,站在院子里用她的长辫子晾衣服,躺在小河边清洗她的长头发,坐在椅子上,十个妹妹排在身后用手拿着她的长头发帮她梳理长头发)。 小真的想象可真丰富,她把这些奇妙的想象都写进了儿童诗里。现在我们走进儿童诗里去感受诗中的奇思妙想。(板书: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 二、走进儿童诗,感受诗中想象的神奇 (一)读儿童诗,引导感受儿童诗里奇妙的想象。

1. 自读儿童诗《小真的长头发》,感受诗里奇妙的想象。(课件出示图文:小真的长头发) 师:请孩子们自由的读一读《小真的长头发》,想一想:小真的哪一种想象奇妙? 生1:我觉得“小真站在小桥上,把头发垂下去就能把鱼儿钓起”这种想象最神奇!因为我爸爸最喜欢钓鱼,他每次钓鱼都要用鱼竿和鱼线,小真只用头发就可以把鱼钓起来了,既经济又方便,所以我觉得这种想象最神奇。 师:宝贝,你的感受真好!你能从儿童诗中走进生活,真棒!为你们小组加2分。 生2:我觉得诗中最奇妙的想象是“小真站在院子里,把辫子绑在树杈上一拉,就能把所有的衣服都晾完”。如果我的头发也可以晾衣服就好了,就可以帮助妈妈,让妈妈不那么辛苦。 师:宝贝,百善孝为先,你做到了!孩子们,把掌声送给我们的孝心之星(加3分) …… 2. 师:小真的想象为什么会有那么神奇呢?因为她的想象很大胆(板书:大胆)现在,我们也来大胆的想象一下:“小真的长头发还可以做什么?” 生1:还可以当跳绳,和小朋友们一起跳。 师:这个想法真奇妙!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拥有了长长的头发,把它当跳绳跳一跳吧。) (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了,立刻走进了想象的世界。)学生起立一起试着跳30秒跳绳。 生2:还可以当长线,拿去放风筝。 师:你的想法太奇妙了,今天的“奇思妙想大王”就是你了!(加3分) …… 3. 自读儿童诗,填写阅读记录卡。 师:大胆的想象真是太神奇了!它让我们的儿童诗充满了奇思妙想。接下来,请孩子们拿出阅读单,走进儿童诗,再次去感受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吧!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自由阅读儿童诗《下巴上的洞洞》《爸爸的鼾声》和《冰冻的梦》,边读边思考:儿童诗中最奇妙的想象是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并完成阅读记录卡。”)

古代爱情诗总结

总结:古代情诗的主题、风格及意义 主题方面:古代情诗所反映的爱情生活丰富多彩而又十分复杂。然而,其主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歌颂爱情专一和追求恋爱自由。 专一的爱情观念是人类摆脱群婚制最后进入一夫一妻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标志着人类的进步和文明。从《诗经》到清末,一直贯串着歌颂爱情专一的主题思想。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直接抒写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一般表现为一方或双方信誓旦旦,永不相负。 二、通过倾心思慕,患难与共,刻骨怀思,幽怨怅恨等等的抒写,表达其坚贞、真挚、专一的 爱情思想。陆游的《沈园二题》 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女子受着更沉重的压迫,在爱情婚姻上,她们往往要承 受被玩弄、被欺凌的痛苦,更加向往“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的爱情理想,因 此,他们祈求纯真专一的爱情较男子更为强烈。 四、在古代情诗中,肯定爱情专一的思想品质,还表现在对“薄情郎”“负心汉”的谴责。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可以说,情诗所反映的爱情内容如果没有专一、忠贞和真挚的道德品质,便会变成无意义的两性关系,也就没有了真正的爱情。正是因为古代情诗始终贯串着歌颂爱情专一的主题思想,才为后人所钦慕和称颂,才显示出其永久的价值和意义。 追求恋爱自由同样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生,在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以及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门当户对的婚姻制度也就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爱情和婚姻不再是一致的,而是处在一种 分离状态中,甚至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在广大男女青年中出现了封建礼教的迫害,反 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追求恋爱自由的各种事迹,这些,在古代情诗中都有真实而生动的反映。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正面歌咏和描写自由恋爱的情诗并不多,且多存在于下层社会或民间的诗歌中,表现了自由恋爱的率真开朗,很少笼罩着封建礼教的束缚和阴影。这一主题,还往往和控诉圭寸建礼教的罪恶揭露圭寸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结合起来,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与向往多数表现为抒写恋爱受阻、婚姻不当的痛苦和愤懑。(如《孔雀东南飞》)。 追求恋爱自由和歌颂爱情专一,表面看来是相互矛盾的两回事,其实是爱情这一内容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两性关系中,没有专一固然没有爱情,但没有恋爱自由,也就很难得到真正的爱情。脱离以自由恋爱为基础的爱情去强调婚姻上的专一,势必陷于“从一而终”的封建贞操观念;违背互相忠贞这一爱情道德而奢谈恋爱自由,势必流于泛爱与庸俗。所以,两者只有高度统一,才会成就真正的爱情。所以,在爱情上既要追求恋爱自由,又要求互相专一,这正是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 风格方面:中华民族有着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有着丰富细腻的情感,而表达情感的方式又具有含蓄、凝重、深沉、委婉的特点,反映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便形成了健康、优美而又含蓄的艺术风格。 若从各时代各类型的具体作品看,古代情诗的艺术风格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样。如,写恋爱自由的、婚姻美满的,往往欢快明丽、温柔优美;写情心思求、相誓盟好的,又比较纯朴真挚、热切强烈;写离别相思的、怀人感旧的,则缠绵悱恻、幽怨怅惘;写失恋遗弃、殉情悼亡的,又哀伤怨愤、凄婉郁结;等等。由于情诗表现的内容不同,风格也呈异彩。 同时,民间情诗和文人情诗的风格也有明显不同。一般地说,民间情诗以自然纯朴、率真开朗者居多,而文人情诗则以细腻绚丽、曲折深婉者居多。 然而,古代情诗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又是和谐地统一着的,他们都统一在健康、优美、含蓄的

走进儿童诗教学设计

走进儿童诗教学设计 四年级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美。 2.体会儿童诗的特点。 3.激发想象,在阅读实践中运用初步学会创编简单的儿童诗。 教学重难点: 1.调动学生读诗、创编诗的积极性。 2.体会诗歌的自由和简练。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明确主题 1.播放儿歌《种太阳》,感受儿歌的特点。 2.猜猜什么是儿童诗?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儿童诗的王国,揭开儿童诗神秘的面纱。 3.聊喜欢的动画片里面的主人公,并说说为什么? 过渡:老师小时候也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的人物啊就是大屏幕上的这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百变小樱,老师喜欢她啊,是因为她有魔法棒有很高的法力,能够锄强扶弱,帮助人们做许多的事情,那么同学们,如果你们拥有她的魔法棒和法力你们要做什么呢? 4.用“如果我有魔法棒,我要……”说句子 5.课件出示儿童诗“我要做个小仙人”,师生分角色读 6.师小结:这就是一首儿童诗。儿童诗就是专门为我们儿童写的诗。它语言优美生动,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深受儿童们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儿童诗,一起感受儿童诗的童趣。 一、读出儿童诗的美 1.出示儿童诗《梦》《橡皮》,自由朗读,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 2.交流你喜欢的一首儿童诗,并向全班同学展示朗读。

3.教师小结:要想把诗读好,在读的时候要有轻有重,该重读的时候要重读,比如:夏姑姑、鲜艳、秋妈妈、收获要重读。我们一起来试着读读。 儿童诗就是专门为我们儿童写的诗。它语言优美生动,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深受儿童们的喜爱。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我通过出示课内和课外儿童诗,唤醒学生对儿童诗的记忆,并指导学生朗读儿童诗,初步感知儿童诗的特点。 三、感受诗中的修辞 1.出示儿童诗《风》、《微笑》,让学生在2人小组内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小结:儿童诗往往会为了表现节奏,加深印象,用同一个词或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件事物,这种写法叫排比法。 2.出示儿童诗《交通警察》。 (1)默读儿童诗,分享自己读后的感想。 (2)小结:其实,这么有趣的诗,作者创作的灵感就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但为了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往往会在生活的基础上添油加醋、夸大描写。 3.出示儿童诗《汽水》 《汽水》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1)指名一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诗歌的特点。 (2)补充诗歌最后一句,并完整的朗读诗歌。 小结:为了让事物更加活泼可爱、有趣,吸引人,还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事物

走进儿童诗教学设计方案

走进儿童诗 ——让童诗之花轻舞飞扬 丰鑫小学高燕燕 【教案内容】 《夏天》《慢一点》《春天的早晨》《走进大自然》 【学生情况】 中年级的孩子对诗并不陌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虽然儿童诗也读过不少,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有过练习仿写小诗的经历,但是并没有系统而集中地去感受过儿童诗的乐趣,了解儿童诗的主要特点。所以,这课的教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语言优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丰富其想象力,学习语言和发展语言。 【教案目标】 1、感受儿童诗之美。 2、领悟儿童诗之妙。 3、创写儿童诗之趣。 【教案重点、难点】 教案重点:以读促情,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案难点:创写儿童诗。 【教案过程】 一、明确儿童诗概念 1、精彩两分钟(让学生分享)

学生精彩两分钟内容:儿童诗是指专门给儿童看、适合儿童听、适合儿童欣赏、适合儿童诵读、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歌。它既包括成人为儿童写的诗,也包括儿童自己创作的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我喜欢的儿童诗《xxx》 师:谢谢她的分享,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儿童诗,原来我们也可以自己写诗的,今天,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起走进儿童诗的世界。(板书:走进儿童诗)生跟着老师书空课题。 二、初读,感受儿童诗之美 1、自由阅读四首儿童诗。 2、让学生自己选最感兴趣的一首诗展示读。 3、教师指导学生读 4、齐读其中一首儿童诗 5、指名谈对儿童诗的整体感受。(同学们读了儿童诗有什么感想呢?说一说) 6、小结:真有意思,把小动物、花儿、草儿当成人,让它们有人的想法,和人一样会喊痛,和人一样会说话。如果咱们能像爱人一样去爱它们,相信它们会告诉我们更多童诗的乐趣。那么,儿童诗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三、再读,把握儿童诗特征 1.同桌之间以选择的那首儿童诗为例讨论。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有的诗分小节、想象丰富、大胆、合理,有节奏感,押韵(根据

第四章 儿歌 儿童诗

儿歌 第一节儿歌的含义与特征 儿歌作为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被喻为第一粒诗之花种,第一瓢美之甘露,第一束爱之光泽,是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金钥匙。可以启发儿童的思维,丰富儿童的语言,锻炼儿童的表达能力,引导儿童的想象。有针对性地利用儿歌培养孩子的情感和心智,使孩子们在欢快地欣赏和诵读中获得快乐,健康成长。 儿歌对于孩子的认知,习惯养成和语言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儿歌用语一般比较通俗易懂、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易诵易记,孩子经过反复听读之后,往往很容易达到耳熟能详的程度还有助于扩大他们的认知范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好地发展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一、儿歌的含义、分类 (一)含义: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短歌。 (二)分类:从唱诵者的角度划分,儿歌可分为母歌和儿戏两类。 母歌——又称育儿歌,是育儿者唱诵给婴幼儿听的,或者是边唱边让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儿戏——幼儿自己唱诵的儿歌(包括在幼儿园里唱和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在3000多年前就出现了传唱于儿童之口的“童谣“。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左传》、《战国策》中就有儿歌的记载。明代学者吕坤在16世纪末编辑成的《演小儿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清代郑旭旦等更肯定了儿歌的价值,称儿歌是“天地之妙文“。19世纪中叶的《天籁集》和《广天籁集》都是优秀的儿歌集,其中的作品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五四时期,曾经出现一个声势浩大的“歌谣运动“。1918年,蔡元培、沈尹默、刘半农等人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建立了歌谣研究会,成立了歌谣征集处,创办了《歌谣》周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儿歌专集有《中国儿歌选》(资料本)、《古代儿歌资料》(赵景深等编)、《儿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编)等。 在我国古代,大约从唐宋开始,不少诗人学者从古代诗歌中选编那些内容健康,语言浅显明快乐的诗作,作为对儿童启蒙的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等。这一类读物虽以说教为生,首重道德,但内容通俗,形式优美,音乐感强,朗朗上口,深得儿童喜爱,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文学和艺术修养。 儿歌教育能手当推陶行知先生,他不仅是教学高手,还是儿歌创作能手。“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人生两个宝,又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这些简而易懂,朗朗上口,易读易记的儿歌在当时广为流传,为蒙童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 鲁兵是为儿童创作了大量作品的作家。他主编的《365夜》儿童系列书籍畅销全国;他的《太阳公公起得早》等儿歌受到几代儿童的欢迎。 圣野的儿童诗贴近儿童生活,有很浓厚的儿童情趣。圣野注重儿童诗歌的教育性。他的第一部诗集是《小灯笼》。

古代爱情诗词发展概况

古代爱情诗词发展概况 爱情是全人类生活中共同的永恒的主题,就时间而言,不分古今;就空间而言,不分南北。所以自古以来,爱情一直是诗人词人们歌颂和赞美的主要对象。爱情以其纯洁和神圣让诗人词人着迷,让世俗之人为之痴狂乃至献身,所以描述爱情的诗歌词作品往往是最能感动人又最能反映出崇高美好的人性的。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就有了爱情,按一般的提法,爱情是在传宗接代的本能基础上产生于男女之间、使人能获得特别强烈的肉体和精神享受的这种综合的(既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互相倾慕和交往之情。这就是说,爱情意识是与人俱来的,它既源于人的生命本能,又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它是人的天性和本能。事实上,它是人类精神活动中一种最强烈最深沉的冲动,是人的心理生活的最精细最脆弱的产品。它既给人们带来明朗的欢乐,又给他们造成深刻的痛苦。至今人类仍然在不断地探索爱情的奥秘,科学家从生物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乃至于美学等方面对爱情进行研究。艺术家则在艺术创作中不厌其烦地去表现爱情的种种欢乐和痛苦。究其原因,正如美学家苏珊·朗格所说:感情是艺术的生命。因此,爱情成为一切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便是必然的了。 古往今来,美好的“爱”和“情”从来就不是虚幻的,对每一个社会人而言,都是真实的刻骨铭心的存在。从总体上说,人情、事情、物情,构成了世情,而每个人都处在这世情这张网中,所以“情”并不虚幻,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真正的内容,也是人之为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人生苦难通彻肺腑的怜悯,是三种单纯而又极其强烈的激情。这里的单纯,指的是自然而然,发乎情就不需要止乎礼仪,不关乎礼法和道德。这里的激情,指的是让当事人双方心灵产生的那份的闪电般的悸动,用我们的成语说就是:一见钟情或者一见倾心。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呢?异性的吸引以及彼此在生理上的欲望和追求,这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情欲。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情欲是爱情产生的生理基础,但它并不等同于爱情。真正的爱情是把性的欲求、繁衍后代本能的巨大力量以及低级感情的疯狂审美化的产物,也就是说,是对异性生理的追求使人在自己的感情对象中看到了美,人对这种美的审视驾驭着自己内心的原始冲动,它使得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愉悦的魅力是如此之大,以致使他忘却了那份原始的冲动。这种从物质的欲念到精神的享受的升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表现这样的感情和感受的作品也才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爱情诗词。所以这里首先应该区分的是,爱情类诗词首先不是描写情欲的色情作品,其次也不是描写朝三暮四、水性杨花的艳情作品,更不是古代专门描写女性容貌、服饰、姿态的宫体诗词,而是超越这三者之上的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的诗词作品。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的艺术创作,我认为诗词所要表现的正是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爱情。一方面,爱情追求艺术,追求感受的戏剧性和灵与肉的交融;而另一方面,艺术本身自古至今一直在反映爱情,凝聚着爱的生命力和美,艺术地再现和提高着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换句话说,真正的艺术作品表现的不是两性的单纯的性关系(单纯探讨和描述两性关系是科学著作的任务)而是两性关系的审美化:男人在女人身上看到了外在的美丽和内在的美德,女人在男人身上寻到了外在的力量和内在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他们之间彼此互补,彼此欣赏并快乐着对方的快乐,痛

群文阅读教学案例(设计、实录):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

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 设计意图:以“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根据孩子们年龄和认知特点进行组文,融入生本教育的理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评价补充”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感受“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 选文篇目:《小真的长头发》《下巴上的洞洞》《爸爸的鼾声》《冰冻的梦》 推荐篇目:《太阳打翻了》《大海睡了》《小蚂蚁》《我想》《我要把自己寄给你》教学目标: 1.孩子们通过阅读、讨论、交流,感受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激发阅读兴趣、推进阅读。 2.展开想象,续编儿童诗。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创编儿童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练习卡、阅读记录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想象的世界 师:孩子们好,想不想出去玩? 生:想! 师:走,咱们这就去“想象国”逛一逛(课件出示:想象国)。这里的人们可喜欢想象啦!瞧,短头发的小真就常常在想(课件出示:我的头发能长多长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小真站在小桥上用她的长辫子钓鱼,站在栅栏前用她的长辫子套牛,站在院子里用她的长辫子晾衣服,躺在小河边清洗她的长头发,坐在椅子上,十个妹妹排在身后用手拿着她的长头发帮她梳理长头发)。 小真的想象可真丰富,她把这些奇妙的想象都写进了儿童诗里。现在我们走进儿童诗里去感受诗中的奇思妙想。(板书: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 二、走进儿童诗,感受诗中想象的神奇 (一)读儿童诗,引导感受儿童诗里奇妙的想象。 1. 自读儿童诗《小真的长头发》,感受诗里奇妙的想象。(课件出示图文:小真的长头发)

师:请孩子们自由的读一读《小真的长头发》,想一想:小真的哪一种想象奇妙? 生1:我觉得“小真站在小桥上,把头发垂下去就能把鱼儿钓起”这种想象最神奇!因为我爸爸最喜欢钓鱼,他每次钓鱼都要用鱼竿和鱼线,小真只用头发就可以把鱼钓起来了,既经济又方便,所以我觉得这种想象最神奇。 师:宝贝,你的感受真好!你能从儿童诗中走进生活,真棒!为你们小组加2分。 生2:我觉得诗中最奇妙的想象是“小真站在院子里,把辫子绑在树杈上一拉,就能把所有的衣服都晾完”。如果我的头发也可以晾衣服就好了,就可以帮助妈妈,让妈妈不那么辛苦。 师:宝贝,百善孝为先,你做到了!孩子们,把掌声送给我们的孝心之星(加3分) …… 2. 师:小真的想象为什么会有那么神奇呢?因为她的想象很大胆(板书:大胆)现在,我们也来大胆的想象一下:“小真的长头发还可以做什么?” 生1:还可以当跳绳,和小朋友们一起跳。 师:这个想法真奇妙!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拥有了长长的头发,把它当跳绳跳一跳吧。) 学生起立一起试着跳30秒跳绳。(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了,立刻走进了想象的世界。) 生2:还可以当长线,拿去放风筝。 师:你的想法太奇妙了,今天的“奇思妙想大王”就是你了!(加3分) …… 3. 自读儿童诗,填写阅读记录卡。 师:大胆的想象真是太神奇了!它让我们的儿童诗充满了奇思妙想。接下来,请孩子们拿出阅读单,走进儿童诗,再次去感受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吧!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自由阅读儿童诗《下巴上的洞洞》《爸爸的鼾声》和《冰冻的梦》,边读边思考:儿童诗中最奇妙的想象是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并完成阅读记录卡。”)

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1

题目: 分析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 论文研究课题方向:儿童文学方向 学校:岩山镇朝阳完小 姓名:尹芳

目录 摘要 (2) 导论 (3) 一、发展史 (4) (一)儿歌起源时间早,运用广泛 (4) (二)儿童诗出现时间晚,使用时带有功利,多用于传播新思想 (4) 二、写作内容 (5) (一)儿歌是叙事,写物,内容浅易,重实用性 (5) (二)儿童诗是写意,抒情,内容较深,重艺术性 (5) 三、语言特色 (6) (一)语音特征比较:儿歌比儿童诗更注重韵律 (6) (二)词汇特征比较:儿歌词汇简单通俗而儿童诗词汇丰富有内涵 (7) 四、写作功能 (8) (一)儿歌是对儿童基本情感和生活常识的培养 (8) (二)儿童诗是对儿童进行文学的陶冶和提高文学修养 (9) 五、结语 (10) 六、注释 (11) 七、参考文献 (11)

摘要 儿歌和儿童诗,统称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中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二者不管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上都有密切的关联。但在当今社会两者常被人们混淆,有的人把儿童诗当做儿歌,有的人把儿歌当成儿童诗。因此,本文从儿歌与儿童诗的发展史、语言特色、写作内容、写作功能等不同角度,来探讨儿歌与儿童诗的文体特征。继而,比较和区分这两种体裁的不同点。 关键词:儿歌儿童诗语言特色写作内容写作功能 导论: 儿歌,也称童谣、儿语等,是一种具有民歌艺术风格的、为低幼儿童创作的,且符合这一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欣赏趣味的、可吟可唱的诗歌样式。它篇幅短小,结构单纯,一首儿歌说明一个意思或一个目的,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其内容活泼生动,曲调欢快。作为幼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鬓发斑白,仍能记起儿时的歌谣。儿童诗是指切合儿童的心理,抒发儿童的情感,适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阅读、吟诵,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的诗歌。题材广,主题深,语言词汇丰富,篇幅长,注重多种意象的运用与不同意境的构造等都是儿童诗的特性。 分析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 一、从儿歌、儿童诗的发展史来分析:

哲理诗鉴赏

哲理诗鉴赏 教学目标 1、重点:通过鉴赏哲理诗的艺术形象来体会蕴涵在诗中的丰富哲理。 2、难点:在熟悉哲理诗特点的基础上欣赏哲理诗用具体生动、自然和谐的美的形象去表现一定的道理的特点。 导入: 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以诗言理,自古有之,不过优秀的哲理诗说理,绝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缘景缘物而起,由景引发理性思考,其生活哲理自然流出。换言之,哲理诗中的理是和景物紧密结合的,是寓理于对事物的描写之中,或称之为形象化的说理。如王之焕《登鹳雀楼》短短四句20个字,将景、情、人、理融为一体,形象化地阐发了“登高方能望远”这一哲理,鼓舞人奋发向上。 今天,我们透过几首诗歌来进一步了解哲理诗。 教学步骤: 一、例诗学习 (一)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渠:代词,指方塘。许:这样。 1、朗读诗歌并翻译 2、字面解读 半亩大的水塘像明镜一样,倒映在水中的天色和云彩不停地晃动。要问水塘为什么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3、哲理解读 本诗乍看似乎“文不对题”,其实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事理形象化。 本体:清澈的方塘(源头活水);喻体:优美的文章(生活体验) 4、解读隐含理趣: 原意: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新意:比喻人的思想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才能与时俱进。 5、小结:本诗表达哲理的形式:借景说理;运用的修辞:比喻 (二)《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对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最经典含蓄的古代情诗(10首)

最经典含蓄的古代情诗(10首) 世界上最美的爱-情-诗 千古情-诗绝句 中国现代情-诗大全 现代经典情-诗 第1首《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第2首《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第3首《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世界上最美的爱-情-诗 千古情-诗绝句 中国现代情-诗大全 现代经典情-诗

世界上最美的爱-情-诗 千古情-诗绝句 中国现代情-诗大全 现代经典情-诗 第4首《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第5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第5首《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第6首《雁邱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騷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世界上最美的爱-情-诗

童诗创作课

童诗创作课——《落叶》课堂实录 落叶——学写儿童诗 (课堂实录) 执教并整理:汪燕宏 师:老师准备了一张图片,我们看大屏幕。真有意思,跟今天窗外的景色是一致的。以前也曾经看到过。看到这样的雨景,你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感受? 生:我看到这幅图画,感觉空气很清新,很想拿着雨伞到外面坐一会儿。 师:你的想法真是浪漫。 生:我看到这幅图想到古代诗人写清明节的一首诗。(生背《清明》一诗) 师:咱们同学古诗文的功底真不错。 生:感觉心旷神怡,空气清新,在城市里生活好久没遇到这样的美景,也没呼吸到这样新鲜的空气了。 师:非常好的感觉。同学们,咱们爱学语文的孩子都需要这样用心去感受的。 师:那要是这雨下得时间长了,或者说咱们去秋游或去春游,遇上下雨天,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我先会抱怨这雨为什么下得真不是时候,然后还说臭雨,臭雨。 生:我会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同时会觉得今天非常倒霉。 师:对,真有点倒霉。那咱们来看看,这左右两边的句子都是写刚才咱们的这种心思。来,左边,我们一会儿读。(生齐读:我们去远足,天空下起了雨。) 师:右边呢,再一起读。(生齐读:我们去远足,雨偷偷地跟去) 师:有些同学读着笑了。来,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句来表达你刚才这种心情? 生:我喜欢右边那句。 师:说说理由吧。 生:因为雨偷偷地跟去,就好像雨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同学,也很喜欢跟我们一起去远足。 生:我觉得后面一句呢,是一个积极的想法,而前面那句是有点抱怨的味道。 师:哎,积极的想法是这雨啊,不那么讨厌,反而有点可爱呢!就像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雨就像是小同学、小弟弟要跟我们一起去远足。 那你说,跟着去,结果会怎样呢? 生:结果,我们被淋得像落汤鸡。 师:有点想法。 生:结果我们和雨成为了好朋友。 师:哦,是不是你和雨在草地上、在天空下一块儿玩了,是这个意思吧。 生:结果来了很多雨孩子。 师:咱们六一班的孩子可真会想。你看诗人是怎么写的。一起念(出示诗《远足》的后半部分:他玩得好开心,我们只好看他玩。学生齐读) 师:哦,把你们现在的心情再强烈地表达出来,好吗?(教师引读,生再次齐读) 师:诗人写得好在哪儿? 生:我觉得诗人把我们躲雨的开心的心情写出来了。

古代爱情诗词经典名句

古代爱情诗词经典名句 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2、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3、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 4、只因会尽人间事,惹得闲愁满肚皮。 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6、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7、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8、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9、众里寻她千百度,木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0、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1、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1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3、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14、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7、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18、海水,除巫山不是。取次花回,伴修道伴君。 19、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20、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 21、一事无成惊逝水,半生有梦化飞烟。 22、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23、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2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5、一夜白头万事非,对花对酒断肠归。满地空余梨花雪,鸳鸯何时知双飞。 26、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27、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8、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29、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30、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3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2、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3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4、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35、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36、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37、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 38、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39、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40、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4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43、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4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6、直到相思了无益,未妨难过是情狂。 47、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48、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走进儿童诗的世界

走进儿童诗的世界 ——诗歌主题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 袁焕玲 一、基于以下考虑: 1、学生方面:学生在一年级时已接触了一部分诗歌,和其他课文相比,更喜欢诵读诗歌。这源于诗歌本身的语言魅力,而不是我们诗歌教学的魅力。因为课外阅读中,学生没有对诗歌产生特殊的情感。我们想:应该让我们的诗歌教学对学生产生魅力,产生更大的效能。 2、教材方面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随年级的变化,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渐深刻、丰富起来。带着学生感受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领略诗歌创设的美好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隽永情感,激起学生对诗歌的喜爱,激发学生诵读诗歌、创作诗歌的冲动,应该是教学诗歌的一个美好境界。 3、教师方面:本学期我们备课组为落实新基础提出的结构化教学,在对整册教材进行研究后进行了结构重组,安排了六类结构的课文教学研究活动。诗歌教学是在前期识字课突出识字方法教学和童话故事教学研究基础上的。所以,研究的意识有所增强,但研究能力、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 整合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乡下孩子》《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期望目标: (一)总目标:

1、结合具体诗歌,了解诗歌语言形式上的某些特点:压韵、一般各段行数相同(自由体除外)、有时句式整齐一致、常运用反复,语言简练,内容常富有跳跃性等,并指导学生用合作朗读的分工形式来表现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独特理解。。 2、通过联系生活想象,朗读体验品味,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适时进行诗歌朗诵的技能指导,提高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3、在欣赏、表现自己对诗歌体验的基础上,模仿课文学写诗歌,并激发学生课外诵读诗歌和创作诗歌的热情和勇气。 4、在诗歌教学中运用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质疑、解疑能力。 (二)分课训练重点: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总目标的全面、初步渗透,重视规律(知识结构)和方法(方法结构)的小结和提炼 《一株紫丁香》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的强化运用,提高能力,侧重模仿说。《乡下孩子》与前两课进行比较学习,帮助内化两个结构的理解运用,侧重诵读、质疑。 反思: 文本解读应放在单元内中,需要教师反复阅读。 通过反复阅读,才发现了内在联系:《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似叙事诗,而且都讲述了少先队员对他人的爱,送盲婆婆蝈蝈,送老师紫丁香。表达方式也一致:开头交代事情,后几段都是孩子们的心里话。而《乡下孩子》都带有乡土气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