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强政党协商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

加强政党协商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

加强政党协商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
加强政党协商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

观察与思考加强政党协商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

冯 俭

政党协商是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开展对政党协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政党协商民主发展、完善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政党协商制度的特点

将政治协商引入执政党的政治活动并提升为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优势和特色。在当前经济结构多元化、社会阶层多样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的背景下,执政党更需要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政党协商是民主党派以独立的政党姿态同中国共产党在通力合作基础上共商国是,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协商与建议,其发展指向是政党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和发展了政党协商合作的正确方针,同各民主党派在多领域、多层次展开协商合作,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政党协商的形式和主要内容

《中国的政党制度》指出:“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协商形成了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一种

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

人士的协商。”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形式,在中

央层面主要有中共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领导人举

行民主协商会,就中共中央将要提出的大政方针

进行协商,通报或交流重要情况,听取民主党派

提出的政策性建议或讨论某些专题。除会议协商

外,民主党派中央还可就国家大政方针及其他重

大问题向中共中央提出书面建议。中共在人民政

协同各民主党派还有多种协商形式,如政协全体

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座谈会、

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等。

政党协商的主要内容有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中

共中央委员会的重要文件;宪法和重要法律的修

改;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决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关系国家全

局的重大问题;通报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并听取意

见;其他需要同民主党派协商的重要问题等。各地

方的政党协商形式与中央层面基本一致,主要内容

有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

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

三、政党协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虽然我国的协商民主制度已确立,协商民主的

地位、方式、内容、程序等有相关文件规定,但具

39

前进论坛 / 2016.10

观察与思考

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协商民主作用的发挥。

1.政党协商制度不完善,还未能在各地方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有效作用。政党协商在中央、省一级较重视,在基层地方的重视程度被削弱。

2.在协商内容上,相关文件尽管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协商的内容主要是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但对于哪些属于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没有详细指出。

3.现有政党协商程序制度不够完善。全国范围内没有一部文件对政党协商的程序做出明确规定,如协商议题的提出、确定;在协商过程中如何保证协商主体平等;协商意见的反馈程序等。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应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这是政党协商的重要原则。

4.在政党协商形式方面,相关文件没有具体的规定。协商过程中如何协调中共、民主党派、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政协之间的关系,在协商中各自的职责、分工等,相关文件没有明确阐述。

5.政党协商评价监督制度不健全,缺乏协商反馈监督机制。

6.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对政党协商的认识水平相对较低,民主参与积极性不够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无法发表系统、全面的意见和建议。

四、解决政党协商存在问题的建议

1.完善政党协商民主工作机制。中央要制定相对稳定的协商民主的实施细则和规定,使协商民主工作的内容具体化、职责明确化、程序规范化。各地方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政党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要求,可探索制定协商事项目录,避免协商内容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协商的制度也要更具体,如协商之前的准备时限,协商意见的采纳、办理、反馈等每个环节都应有较明确、规范的规定。

2.逐步培养中共党员干部的政党协商民主意识,推动协商主体平等。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政党协商工作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政党协商意识,切实坚持政党协商的重要原则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落实。

3.将政党协商上升为法律规定。目前政党协商主要规定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等文件中。应当制定相关法律,增强政党协商的规范性、稳定性、强制性。关系到国家政治生活大政方针的协商民主应当通过法治加以保障,有利于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4.建立和完善政党协商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明确、完整的评价监督指标体系,就协商形式、内容、程序、结果的执行情况予以检查监督。

5.增强民主党派协商民主意识,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和能力。应加强民主党派成员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建立相应的制度加以规范化。大力宣传和普及政党协商必须具备的平等、对话、理性、公共利益等基本精神,为协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氛围。

6.不断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民主党派成员来自于社会各领域,呈现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和分散性,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同,必须对自身的优势和问题,以及新常态下的形势任务进行冷静的分析并保持清醒的认识。还应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党派成员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协商意识,树立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自身参政议政水平。

深入研究政党协商理论,不断完善政党协商制度,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统战工作意义重大。民主党派要努力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广泛的支持。

(作者:农工党成都市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责任编辑 李墨洋

40 前进论坛 / 2016.10

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

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 作者:王建华来源:《复旦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摘要]在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国家建设在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两个维度展开,二者虽有逻辑上的承继关系,但并无明确的时空分界。基于集权的民族—国家建设与基于自由的民主—国家建设之间充满了制度建构的张力。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一切政党面临的难题。民国初年,作为“部分”的政党肩负着民族—国家建设的重任,不仅导致政党政治的失败,而且使得政党成为国人共诛的对象。国民党试图通过军政、训政、宪政的路径选择完成现代国家建设,终因无法应对自由民主的挑战,而丧失了基于宪政的合法性资源。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建构,消解了现代国家建设两个维度间的理论冲突,并找到了现代国家建设的革命路径。 [关键词]政党民族—国家民主—国家现代国家建设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标志,组党救国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内容。解读中国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民初政党推行西方式的宪政民主失败了? 为什么国民党军政、训政、宪政的救国方案走入困境? 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建构与路径选择是什么? 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必须厘清现代国家建设与政党的关系。 一、现代国家建设与政党 在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国家建设在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两个维度展开; 前者关涉政治共同体的建设,后者与国家政权休戚相关。与此同时,政党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主体,以是否存在竞争为标尺,政党分为作为“整体”的政党与作为“部分”的政党。梳理各国政党成长的历程可以看出,解读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关键是处理好上述四个要素间的关系。 (一)民族—国家建设与作为“整体”的政党 现代文明催生民族—国家,它倡导每个国家在国际社会都应该是独立的主权单位,彼此平等、互不干涉。民族—国家通常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和原则的融合,一种是政治的和领土的,另一种是历史的和文化的”。实现上述原则与结构的融合,需要权力的垄断与集中,所谓“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民族—国家是拥有边界的权力集装器,“它对业已划定边界(国界)的领土实施行政垄断,它的统治靠法律以及对内外部暴力工具的直接控制而得以维护”。 因此,民族—国家建设的核心是主权独立,它追求国家权力的整体性与强制性。作为“整体”的政党多指一党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党制国家不断涌现。虽然部分学者对一党制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不断提出质疑,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而言,一党制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独立与现代国家的成长。否认一党制

关于政党协商绩效的实证研究

关于政党协商绩效的实证研究 摘要:政党协商绩效是指政党之间基于共同目标开展民主协商而取得的有效输出。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政党协商绩效可以理解为协商共识的达成。民主党派通过增加人才储备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能显著提升政党协商绩效。提升政党协商绩效要增加民主党派人才储备;加强组织保障,赋予民主党派成员更多的参与国家治理的机会;认真开展政党协商,把关于政党协商的纲领性文件落到实处。 关键词:政党协商;政党协商绩效;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6)03-0032-05 一、引言 中国政党协商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成熟的过程。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拉开了协商建国的序幕。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各界人士经过充分的 讨论和协商,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合作型政党关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

派人士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的弊端,成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这种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1]。但是,无论是分析政党协商对政治文明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政党协商的演化趋势,都必须回答3个重要问题:第一,中国政党协商的总体绩效如何;第二,如何推动政党协商深入开展;第三,政党协商的提升路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解答都要以政党协商的必备要件探讨和绩效评价为基础。 张世坤提出了政党协商绩效的定义及构成:参政绩效是参政党依据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框架中的特殊地位,发挥自身功能和影响力而获取政治上、社会上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影响力和资源,包括政治绩效、社会绩效和道德绩效3 个方面的内容。他同时提出了政党协商绩效的提升路径:密切联系群众是参政党提升参政绩效的基础,构建和谐政党关系是参政党提升参政绩效的核心,实现民主政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是提升参政绩效的目的[2]。罗文海对政党协商的要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人才保障、组织协调保障、资源整合保障和评价激励保障等4个要素构成了政党协商绩效的评价体系[3]。这些文献对政党协商的3个重要问题都有涉及,并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回答,为研究政党协商绩效提供了启示。但是,有关文献偏少,比较零散,尚未建立起逐

必修2政党和政党制度

必修2《政治生活》练习──政党和政党制度(二) 一、单项选择题 1.2005年8月15日,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强调坚决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措施,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取得再就业工作的新成绩。这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履行搞好公共服务的职能B.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 C.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D.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经济的职能 2.一个政党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该党是否 A.取得执政党地位B.维护无产阶级利益 C.代表先进生产方式D.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据此回答3-5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①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③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④党的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D.①②③④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因为只有解决好发展问题,才能 ①富国强民②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使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关键是() A.与时俱进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 D.发展 每年春天,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都要在京举行会议,人们称之为“两会”。 6.从本质上看,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 B.成员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C.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 D.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7.“两会”的主要区别在于() A.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政协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C.全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政协实行民主协商原则 D.全国人大成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政协成员由民主协商产生 8.在以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势必变成政治斗争,各阶级政治斗争最完整、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政党斗争。这说明 A.只要存在政治斗争就存在政党斗争 B.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C.政党关系是阶级对立的表现 D.政治斗争的基本形式是政党斗争 9.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2006年3月,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也将相继召开。对这三次会议所体现的运作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②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③全国政协作为国家机关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④全国政协是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美一位学者曾说:“事实上美国现在采取的是一党制即‘民共党’——但却伪装成两党制。不管你投哪家的票,你总归是投民共党’的票”。我们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阶级基础相同B.美国的选举制度为一党服务 C.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没有任何区别D.美国需要建立新政党——民共党

中国的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

中国的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 (2011-03-20 06:31:07) 标签: 政党制度 主要特点 梅岭 理论 学习 随笔 杂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要特点包括:一党领导、多党共存、民主协商、参政议政和政党监督。 一、一党领导。所谓一党领导,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自成立以来,中共代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和平和国家的基本统一。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的领导下,经过全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初步繁荣的工业化国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共的领导给中国带来的发展和进步是巨大的、有目共睹的。历史证明,中共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和进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接受中共的领导,坚信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在各方面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多党共存。多党共存是指中共和中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共同存在这个现实。国际上

大多数人包括中国国内一部分人对这个现实并不了解。在他们看来,中国只有一个政党,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但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共的坚持和支持下,在八个民主党派积极努力下,多党共存的格局一直存在,特别是建国初期和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三、民主协商。民主协商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通过协商讨论和决定国家和地方重要事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民主协商的原则,中共中央和各级政府在酝酿和出台重大决策之前,通常要和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领导人进行沟通并征求他们对决策的意见建议,这样可以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更能争取他们对决策的理解和支持。曾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同志曾指出,政治协商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势。”“通过协商,可以广泛听取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通过协商,可以增进理解、扩大共识,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通过协商,可以发现和集中群众的智慧与经验,依靠群众的力量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通过协商,可以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四、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是指中国的民主党派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参政主要指民主党派成员直接在各级政府中担任领导职务,参与政府日常工作。从新中国成立起,中国各级政府中就有各民主党派的一些成员担任领导职务,其中包括国家领导人的职务。议政主要指民主党派成员通过组织对中共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和工作加以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目的在于协助中共和各级政府把工作做得更好。多年来,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级政协和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和各级政府就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工作提出过各种意见和建议,为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政党监督。政党监督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手段。除了“文革”时期外,中共领导人一直重视政党监督。早在建国早期,毛泽东就提出中共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主张。毛泽东指出,互相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中共对民主党派的监督,主要是监督民主党派是否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毛泽东说:“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发挥作用的途径。

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精)

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 关键字:领导乡镇国家关系政治自治社会村民组织社会关系 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 ——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 景跃进 【我要评论】【该文章阅读量:749】【字号:大中小】 “国家与社会关系”与“党政关系”是我国政治学研究中广为人们运用的两对概念。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所要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两对概念或范畴所揭示的社会-政治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于我们思考和运用这两对范畴具有什么意义?就此一主题而论,文章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不过笔者讨论的进路是具体的,确切点说,这一讨论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政治的背景。文章首先反思乡村研究中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运用脉络,其次围绕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的两委“一肩挑”现象,解析党政关系与国家-社会关系的交织(注:本文的观点最先发表在拙著《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和宏观透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一书。2004年5月曾作为会议论文提交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国政治与政党发展”研讨会。此次在杂志上发表,笔者作了一些技术处理。)。 一、乡村研究中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既有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能主义政治的消退,“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学界普遍采用的一个分析术语(注:这一范畴首先是通过市民社会的讨论而引入学界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的一系列专题文章在大陆学界开启了这一学术话语。从理论上说,市民社会是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一种特定型式,关于它是否适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存在一定的争论。不仅如此,有的学者对国家与社会二分法是否适合于中国也提出相应的疑问。对此,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尽管如此,随着自由主义著作在国内的大量引介和影响日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范畴越来越为人们普遍接受。杨念群:《近代中国研究中的“市民社会”--方法及限度》,二十一世纪,(香港)1995年第12期。黄宗智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第三领域”,载于甘阳主编、哈贝玛斯等著《社会主义:后冷战时代的思索》。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导论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在乡村政治(尤其是村民自治)的研究中,无论是理论文章,还是经验研究,它几乎成为一个主导性的研究范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第六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三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班级:姓名: 【研学目标】 1.政治认同 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学生维护、巩固政党制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政党制度的言论和行为。 2.科学精神 比较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政党制度,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3.法治意识 通过学习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学生自觉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4.公共参与 体验政协委员的职责与使命,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研学重点】 识记并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研学难点】 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基础导学一】 一、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1. 民主党派的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 和的政治联盟。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A.各自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党,各民主党派是党。 B.二者关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领导,即、和 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简称。 A.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B.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和。 C.人民政协的职能:、、。 D.人民政协的组成人员:除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民政协还包括、、、、、。【基础导学二】 二、适合国情优势显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是从中国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它不是什么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 【合作探究】走进中学生“模拟政协”,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第一关:寻找最佳表达力----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圈 规则:结合69-70页思考:(三大组各派一个代表进行展讲) 1、2、3组任务①:我国都有哪些民主党派?并分析民主党派的性质? 4、5、6组任务②: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在我国地位如何? 7、8、9组任务③:在这项制度下,谁执政?谁参政?利用69页镜头二的比喻,为同学们讲解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第二关:寻找最佳理解力----感悟团结就是力量 原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说:“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戏;戏台上为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 规则:看课本70-71页,解读这段文字:2min 1、2、3组解读①:戏台上有哪些演员,应该由谁来扮演主角?这说明了什么? 4、5、6组解读②:“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说明了什么?规矩又是指什么? 7、8、9组解读③:同唱一台戏的“舞台”(组织形式)是什么?为大家讲解这“舞台”的组成人员、性质、主题、职能?

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基本理论

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基本理论 除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国家还有其他政党,他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八大民主党派。哪八大民主党派呢?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中国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民主协商。这样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竞争性政党制度大不相同。那么,这一制度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和优点呢?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掌握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政党的基本理论 (一)政党的涵义 1. 政党的词源 就跟铁路、轮船、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事物和概念一样,政党是一个舶来品。很多同学可能会想,怎么可能?我们中学学历史就知道了唐朝的“牛李党争”、明朝的东林党,中国古代不早就有党了吗?政党怎么可能是舶来品呢? 的确,中国古籍中很早就出现了“党”字,但没有“政党”一词。中国古籍中的“党”有四种涵义:一是指居民基层单位;《周礼?地官闾胥疏》中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党 指的是古代地方政权组织。五百户为一党。二是指至亲好友;如“睦于父母之党”。三是指有首领的群体;如“凤飞,群鸟相从以万数,故以朋党字。”四是由以上涵义引申出来的政治上的官僚帮派的勾结,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组织:如“诸侯有罪,傅相不举,为阿党”,再如唐朝的牛党、李党。而且,我们在使用“党”字时,往往以贬义居多,比如“党同伐异”、“结党营私”。由此可见,中国古籍中的“党”同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涵义迥异。 我们现在使用的“政党”一词,来自日语,日语来自英语Party,英语来自拉丁文Pars,本意为“一 部分”,后逐渐演进为一个专指一种社会政治组织的概念,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一词显然源于西方。恰如梁启超所说,“政党者,以国家之目的而结合者也;朋党者,以个人目的而结合者也。” 2. 政党产生的条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利益和志趣形成团体或组织,是人的天性。可见,基于一定团体或组织形成的党与派自古有之,但由此所形成的政党,则是人类社会迈入现代化,出现了现代民主体制之后。意大利 政治学家G.萨托利说:“政党,我们知道,是一个为新的事物而起的新名字。说这个名字新是因为事物是新的。这个词直到16世纪才在政治意义上使用。”因此,政党不是随意就能够产生的,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2)代议制的产生和普选权的实现——制度条件和政治基础。(3)民主、平等、人权等政治观念和意识的传播——社会心理基础。这三大前提条件决定了任何试图迈入现代化,并进行现代国家建设的社会,都必然会产生出政党。 17-18世纪,“政党”一词开始在欧美等国的政治生活中流行起来。当时政党与派别同义,并且同时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1)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规律,作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协商民主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了形式,拓展了渠道,增加了内涵。 (2)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面对社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的新变化,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新情况,面对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新挑战,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

浅析政党与国家的关系

浅析政党与国家的关系 行政管理1202 谭后红 1230020090 摘要:政党在当代大多数国家普遍存在的,然而由于国体与政体不同,不同国家之间的政府与政党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不同。本文从政党与政府谁执政更民主,更能代表人民利益这一方面来论证政党与国家的关系。 关键词:政党、国家、民主 随着近代政治的发展,政党几乎遍布了世界各地,与此同时,政党政治也成为了主流政治形态,对各国的政治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政党政治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问题。在西方,政党是国家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国家先于政党,国家高于政党;政党通过竞选获得执政地位而组织政府,按既定的法律程序和要求来运作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则不同,一般是先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共产党),然后这个党领导民众通过革命推翻和打碎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因而,政党先于国家,政党比较强大,而国家则相对荏弱,这样就在相当时期内形成了“党权高于政权”、“以党代政”的做法和模式。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这种做法和模式是不成功的,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从列宁时代开始,共产党就认识到政党-国家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一再提出要进行改革,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是,几乎所有执政的共产党都没有解决好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问题。在中国,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也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关系,直接决定中国政治体制的总体格局和基本架构。中国共产党为正确处理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是,随着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政党与国家关系必将继续得到调整和优化。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力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中外政党与国家关系进行考察并提出构建未来中国政党-国家关系的一些思考。不管自己研究的水平如何,对政党与国家关系问题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因为政党与国家关系确实是值得人们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 2015年02月09日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1)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

中全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规律,作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协商民主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了形式,拓展了渠道,增加了内涵。 (2)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面对社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的新变化,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新情况,面对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新挑战,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 (3)指导思想。

规范政党关系与行为感悟

规范政党关系与行为感悟

规范政党关系与行为感悟1.VIP俱乐部2.查看资料3.订阅资料4.在线投稿5.免费阅读6.会员好评7.原创检测8.教材赠送9.联系我们10.常见问题 无论在国内党建理论界还是政党理论界,总之。这都是一部弥补研究空白的开拓之作。不只有助于我开阔眼界,解世界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而且对我国党的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也有重要借鉴与启发意义。 提出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与有无专门的政党法,作者通过认真考证研究。二者之间没有肯定关系。而且,政党立法既可以维护政党,也可以限制与禁止政党;维护大党、限制与排斥小党是世界政党立法的基本特点。加强政党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政党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工具。政党作用都具有两面性。只有当有关规范主导着政党关系与政党行为时,政党政治才是和平的有序的常态的当代,随着政党在民主政治中的地位提高与作用增强,如何规范政党、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政党政治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刘红凛的新着《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上海人民出版社年月出版)立足于二战后世界各国政党政治实践,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动身,结合政治生态、政党政治过程、基本政党政治关系来系统研究政党规范问题,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结合具体的政治生态,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一书共六大部分、十六章。作者从政党的历史发展与类型变化。对政党观念、政党类型、政党概念、政党特点、政党属性、政党功能等政党政治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考证、比较与类型分析;进而深入系统研究政党规范的基本类型、基本特点与价值追求,深刻剖析各种政党规范形式的效力范围与相互关系。此基础上,对战后世界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情况进行概括与归纳,重点对英、美、德、俄等四个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政党政治国家的政党规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政党规范的共性与个性差异,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值得深思的思想观点。 对政党规范的界定和分类。作者在对二战后世界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进行概览的基础上,比方。提出所谓政党规范是关于政党的各种规范的总称,各种规范

政治政党关系

政治关系之我见 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其形成和发展受社会政治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文明包括政治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法治文明等内容,其中政治制度文明具有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政党制度作为政治制度最重要的方面,与政治文明关系十分密切。本文试图就中国政治文明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相互关系作相应的理论探讨。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在近代的转型孕育了中国近代政党的诞生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是华夏先民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适应于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在近代受到来 自三个方面的冲击使之发生了转型。一是强调儒家政治取向的经世思潮得到发展,二是现代化历程的被动开启严重挑战了传统秩序,三是以契约论和民主理念作为合法性理念和政治价值理念并与天命理念和民本理念基本对立或格格不入的西方政治文明的引入和传播。 20世纪初知识分子的迅速发展,为政党的建立扩展了群众基础和领导骨干。1905年 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提出了较为完整的革命纲领,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已经建立起统一的政党。改良派和立宪派也加快建党步伐,积极谋求政党地位的合法化。流亡海外 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也积极筹划建立正式的政党组织。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立宪, 促进了国内外立宪分子的建党活动,先后建立了帝国宪政会、政闻社、预备立宪公会等, 并组织发动了数次请愿运动,要求开放党禁、速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然而1911年4 月首届责任内阁成立,立宪派大为失望,遂成立宪友会与钦选议员在资政院中展开斗争。随后,清政府颁发了所谓《实行宪政谕》和《准革命党人按照法律改组政党谕》,从而取消了对政党的限制。虽然政党的合法化过于迟缓,但毕竟突破了传统政治文明对政党的敌视,树立起一种全新的观念,推动了政党的发展,对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政党制度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历史选择 中华民国时期上承传统封建君主专制,下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党组建、分化剧烈,活动异常频繁的时期,实践过多种政党制度形态。中华民国确立共和政体,初年出现了政党林立的局面,当时党人一致认为政治竞争的理想模式是两党竞争,并开展了组建两大政党的活动,但未能如愿,最后有多党参加了国会竞选。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决心重新建立一个革命的党来重建民国。他倾向于用一党制的新思路代替多党竞争,但并不排斥进步党派。后来他接受了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使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进展。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叛 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等以实行“训政”为名,强化一党专制,确立起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国民党虽然被迫在党禁方面有所松动,设立了国民参政会,推行所谓战时体制,但这些变化实际上包含着国民党“以党渗政”、为实行宪政后继

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一、对我国政党制度理解: (1)我国政党制度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党制,也不应叫多党制,它是我国一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而不能把民主党派称作是在野党或反对党。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组织上,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各自独立的,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在法律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地位是平等的,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我国政党制度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此,人民政协非国家机关,行使的职能当然也不是国家职能。

二、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多党制中的多党联合执政的不同点: 在我国的多党合作中,执政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掌握国家政权,全面负责组织政府,并对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提出重大决策;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提出政府人选名单等等,同民主党派协商,再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的法律、政策、决策等。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和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民主党派成员被选举为人大代表,在人大、政府等担当领导职务,直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但他们不是通过名额分配代表民主党派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不能把民主党派参政视为执政。在多党制国家中,联合获得选举多数的几个政党都是执政党,各自代表本政党利益,因而,执政的各党,政见不一,政策也难以统一,使内阁更迭频繁。可见,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多党制中的多党联合执政是根本不同的。 三、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区别于其他国家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1)共产党在我国各政党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既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是靠正确的政治主张和自身的模范行动来实现的。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政党与国家政治制度

政党与国家政治制度 摘要:目前,全世界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有二十几个国家由于种种原因不允许政党存在。世界各国尽管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不同,但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运作都是通过政党来实施的,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普遍形式,现代各国一般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 关键词:国体,政体,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政权 一、国家制度的概念与产生 广义的国家制度指国体与政体的制度,即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治理方式、方法的总和。而狭义的国家制度仅指国体。国家制度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用以保护自己、镇压敌人的有力武器。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兴的革命阶级起来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夺取政权,成为新的统治阶级以后,必然要以法律形式把他们建立的新的阶级统治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作为国家制度规定下来,以巩固其统治地位。 国体,又称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地位;二是各阶级、阶层在统治集团内部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政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的,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以实现统治阶级任务的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体制。政体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主要外在表现形态。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都会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采取与自己国家政权的性质相适应的政体,以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世界各国的政体形式主要有一下两种:君主制和共和制。其中君主制主要以君主立宪制政体为主,共和制以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以及委员会制为主。 二、政党制度的概念 政党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与其他政党的相互关系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首先,它取决于国内各阶级、阶层和集团之间力量的对比,以及各政党的状况。其次,它同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直接相关。再次,各国的选举制度对政党制度起着促成和巩固作用。由于国家的性质不同,政党制度也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两大基本类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分为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为一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从17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最早出现的托利党和辉格党(保守党和自由党的前身)算起,政党已经存在300多年了。19世纪30年代,以美国民主党和国民共和党的成立为标志,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政治,到现在也有170多年的历史。 政党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造成了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仅要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以取得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 【法规类别】11803 【发布部门】中共杭州市委 【发布日期】2016.12.23 【实施日期】2016.12.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市)党委,市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 《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 2016年12月23日 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共杭州市

委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共杭州市委与各民主党派市委会的政党协商,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政党协商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一)重要意义。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加强政党协商,有利于扩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畅通意见表达渠道,有利于增进政治共识、广泛凝心聚力,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杭州的生动实践,建设美丽中国杭州样本,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 (二)指导思想。政党协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巩固发展和谐政党关系,为实现杭州高起点上的新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二、明确政党协商内容 政党协商的行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无党派人士和工商联参加政党协商。 中共杭州市委同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开展政党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共杭州市代表大会、中共杭州市委全会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试题: () A。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度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的一党制度 答案:(c)。 相关阅读: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各国政党制度的不一样体现了人类礼貌发展的多样性。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它既不一样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构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务必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 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中国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1840年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野蛮入侵和封建统治集团的腐朽衰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将近110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 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悲惨命运,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起抗争,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发动和领导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效仿西方国家实行议会政治和多党制。尽管相对于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它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无法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正如孙中山先生所总结的,中国的社会既然和欧美不一样,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不能完全仿效欧美。 1927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实行一党专制,独揽国家一切权力,打击和迫害民主进步力量,违背民主政治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最终被历史所抛弃。 近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呼唤适应中国国情的新的政党制度。这一历史职责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承担了起来。 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团结全国各革命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主要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和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成立的各民主党派,其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有着反

政党与政党制度

第一章节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基本理论 1.(单选题)美国、英国都是实行资本主义两党制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里,执政党是指 在本国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议席的政党 监督并协调英美两国政府的政党 能以国家名义实行阶级统治的政党 能够操纵本国总统选举的政党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C 2.(单选题)日本在野党和自由党为了与执政的自民党争夺政权,两党迅速完成了合并。日本的在野党之所以要与执政党争夺政权是因为() 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同 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资产阶级政党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C 3.(单选题)下列国家中政党制度是两党制,政体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是 马来西亚、泰国、日本 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 比利时、丹麦、挪威 卢森堡、荷兰、西班牙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B 4.(单选题)政党产生的经济前提是

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确立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D 5.(单选题)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由资产阶级政党来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这说明政党的性质决定国家政权的性质 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政党的性质 任何国家政权都由统治阶级的政党来领导 国家政权的性质通常与执政党性质相一致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D

6.(单选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C 7.(单选题)政党区别于其他政治团体的根本标志是 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政党同国家政权紧密联系 政党有自己的纲领 政党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B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