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茶园四季管理技术

茶园四季管理技术

茶园四季管理技术
茶园四季管理技术

茶园四季管理技术

一、春季茶园管理技术

茶树是叶用作物,不同于其他农作物,以幼嫩叶芽为收获目的,芽叶越多产量越高。春茶是当年茶叶生产中质量最佳、经济效益最高的一季茶叶,产量一般占全年总产量60%以上,是一年中名优茶生产的关键时期,自然品质最佳,经济效益最好,及早抓好春茶生产,落实田间管理措施,对提早开园、增加春茶产量、提高茶叶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春茶春茶期间茶园管理主要技术是:

(1)早施催芽肥。春肥不但有助于春茶增产,而且对提高夏秋茶的产量也有良好的作用。施春肥的茶园与不施春肥的茶园比较,全年增产10%-20%。春肥以速效氮含量高的专用肥为主,必须符合无公害茶叶生产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用量占全年总用量的40%-50%。一般幼龄茶园亩施专用肥、复合肥15-25公斤,成龄茶园亩施氮、磷、钾比例为3:1:1的专用肥、复合肥50公斤,一般的投产茶园春肥亩施尿素30公斤配施磷钾肥。催芽肥在春茶萌发前25天施用为宜,一般亩用25-35公斤化肥或速效性化肥在茶树根部周围开沟施用,在茶行间挖条形沟,沟深20cm~30cm,施肥后应及时覆土,防止挥发肥效损失。同时,在3月底或4月上旬茶树刚萌发时喷放“叶面素”、“爱农”、“一喷早”等叶面营养液,每隔7天左右喷施一次,连续喷2-3次,但雨前、雨后和气温高的中午不宜喷施。

(2)浅耕松土。虽然大部分茶园秋、冬季进行了深翻,但茶园经过冬季几个月的雨雪,土壤较板结,此时土温较低,通过春茶前还应该浅耕1次,可以疏松土壤,表土易于干燥,使土温回升,有利于春茶提早萌发。同时浅耕能铲除冬春杂草,减少养分与水分的损失杂草,对茶树生长有利。结合追施催芽肥,对茶园普遍进行一次浅耕松土,这是春茶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春茶结束后再浅耕,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此时气温较高,降雨量较多。茶园土壤经春茶采摘被踩得板结,雨水不易渗透。同时也是夏季杂草开始萌发生长的时期,此时浅耕和茶园铺草可提高土壤保水蓄水能力,减少夏季杂草的滋生。

(3)病虫害防治。实行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中心,以化学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春茶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危害,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如果需要应选用“天王星”等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茶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4)适时采摘。茶树具有“早采早发、迟采迟发”的特征,为了多采名优茶可适时偏早开园,当茶树有10%左右的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园采茶。在春芽先期,茶叶品质优异,应及时采摘,以抓质量为主,每隔3-5天采一次。中期抓产量每隔4-5天采一次。后期采养结合。春茶采摘的关键是要适度嫩采,确保春茶开园早。根据新梢成熟度进行开采,成熟度以顶叶小开面至中开面为标准,春茶当采摘面上有60%左右的新梢达采摘标准时开采,大面积茶园应适当提前嫩采。鲜叶采摘后应及时运回加工厂,确保鲜叶原料洁净、新鲜,并适时加工茶叶。

(5)合理修剪。修剪宜在春茶萌发前30-40天进行,先修剪海拔稍低、东南坡向,树势较强的茶园,后修剪其它茶园。轻修剪的茶园只剪去蓬面的“鸡爪枝”、“枯死枝”、“病虫枝”、“突生枝”,一般剪去5-7厘米。对分枝过密而树势弱或冻害严重的茶园,则要重剪,时间要延迟到春茶采摘后进行。成龄茶园在春茶结束后应及时修剪,修剪程度应根据茶树生长势强弱和衰老程度不同,而选择采取轻修剪或深修剪或重修剪或台刈的办法,并结合施肥补充养分恢复树势。

(6)预防倒春寒。预防倒春寒,可采取茶园覆盖,熏烟防冻等方法,但日常所用的,最简易的方法是在低温寒潮来临之前,在茶树蓬面上覆盖稻草、薄膜、遮阳网等覆盖物,保护茶树抵御春寒的侵袭。

(7)开沟防渍。春季雨水多,不论平地或坡地茶园,都应早开沟排水防渍害,以免茶树根系渍水腐烂。二、夏秋季茶园管理技术

夏季光、热、水等生长条件适当,茶树新梢生长旺盛。如果夏季茶园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善,可能引起茶树生长生理机能不正常,生殖生长旺盛,过分消耗养分,直接影响着夏茶的产量,对秋茶甚至来年春茶产量也有重大影响,引起秋茶或来年春茶迟发少发。因此,夏季茶园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管理,注重保水,及时排灌、追肥。夏秋季我省大部分茶区往往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及时灌溉有利于维持茶树的正常生理代谢,增产提质的作用十分明显。利用天然降水进行积水、保水和塘堰渠引水是供水的主要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沟灌或喷灌的方法,进行全园透浇,补充茶树水分,满足生长的需要。保水的方法

于受水涝灾害的茶园要及时清沟排灌,加强茶园管理,抓紧抢修水毁茶园和坡改梯茶园,做到路、沟、园配套。特别是新建茶园,茶苗幼小,根系不发达,易受灾死亡造成缺株断垄,要及时修好排灌沟,最有效的办法是做到全园铺草覆盖,确保早成园、早投产、早见效。

(2)浅耕除草,追施肥料。茶园土壤经春季采摘踩踏镇压,土壤表层一般较坚实,影响茶树根系活动。同时,随气温升高和雨水增多,加速茶园杂草生长,同时还可大量滋生病虫害。因此,春茶结束后应及时浅耕疏松土壤,铲除杂草。即使使用了除草剂的茶园,春茶采收后也要结合施肥进行浅耕,一般以10—15厘米为宜。浅耕可破坏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下层水分蒸发,既可抑制和减少杂草生长,又可疏松表土,对夏季茶园有保水抗旱效果。对于幼龄茶园,强调尽可能用山茅草、塘堰水草、稻草、秸秆等进行全园铺草覆盖,这对抑制杂草再生、降低土壤温度和水分蒸发,防止洪涝和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等都具有显著作用,应当大力推广应用,一般亩覆盖1000公斤左右。追施肥料应不误农时,以早施为好。夏茶后秋茶前的追肥量应占全年施追肥的20%,以速效肥为主,一般成龄茶园每亩追施尿素20—30公斤或复合肥30—50公斤,高产茶园适当增加,最好施用不同茶类专用肥。同时结合叶面喷肥1 2次,以增加秋茶产量。对新建茶园,应在茶苗旁开沟施腐熟的稀薄人粪尿,并渗入少量化学氮肥,既可润土,又可壮苗全苗。

(3)补苗保苗,种植绿肥。对于新发展的茶园,因干旱等原因成活率下降,造成缺株断垄,可在秋末季节按密植茶园种植规格重新补苗,浇足定根水,确保成活。为了增强幼龄茶苗抗旱防冻正常生长的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可在茶园大行间套种秋冬季绿肥,到翌年4月上旬压青。冬绿肥主要是豆种作物,如豌豆、肥田萝卜、蚕豆、紫云英等,可结合秋末茶园锄草深耕,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高山区略早播种,以利苗期充分生长安全越冬,注意种植冬肥后,要在茶行间施些肥料,以小肥养大肥,播种前施栏肥作春肥,苗期用少量氮肥提苗,增加绿肥产量。夏季雨水较多,茶园水土流失严重,而风雨水过后则持续高温,土壤蒸发量大,容易出现干旱现象。茶园铺草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同时,可降低夏季茶园土壤温度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常用覆盖材料有稻草、豆秸、绿肥等,也可用山草。

(4)茶园病虫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经常勤除杂草,保持茶园通风透光;理好排水沟,避免茶园积水;修剪时认真剪除有病虫的枝条;及时、分批、勤采,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农药防治时,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保证茶叶绿色无污染,应积极推广应用诱杀,人工捕杀摘除等方法。并尽最大可能减少施药次数。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茶蚜:2.5%鱼藤酮150毫升兑水15斤;或一包抗蚜威兑水80斤喷雾。吡虫啉10克兑水30斤喷雾。

茶小绿叶蝉: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稍汁液危害茶树,被害茶树梢色变浅,叶脉发红,嫩茎出现褐色斑点,第一高峰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中下旬,虫口主要分布在茶树顶部嫩叶层。防治方法:苏云金杆菌75~100毫升(800~1000倍)、2.5%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喷雾;吡虫啉10克兑水30斤喷雾。

茶丽纹象甲:成虫咬食叶片三角形或不规划形缺口,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6月上旬到7月上旬成虫盛发,善爬行,具假死性。防治方法:①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振动茶树,将落地虫用塑料薄膜盛接,集中消灭;②用2·5%天王星750倍喷杀。

茶叶螨类:主要有茶橙瘿螨和茶跗线螨,这两种害虫均以吸取茶树嫩叶汁危害茶树。茶橙瘿螨个体小,肉眼看不见,嫩叶被害后失去光泽,叶色变浅,背面出现铁锈色斑块,危害严重时叶背呈褐色,第一高峰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茶跗线螨个体较大,肉眼可见,淡黄色小点状爬动的螨体,叶片受害后失去光泽。螨口几乎全部分布在茶丛顶层嫩叶上,采摘少、嫩叶多的茶园发生严重。防治方法:①分批多次采摘,减少虫口;②用15%灭螨灵3000—4000倍液喷杀。喷药时应将茶丛上层嫩叶正反面喷湿。亩用天王星30毫升或虫螨克20毫升兑水90斤喷雾防治。

食叶性鳞翅目害虫:主要是茶毛虫(茶毒蛾)、茶黑毒蛾和茶尺蠖。两毒蛾1—2龄幼虫均群集在茶丛中下部老叶背面咬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上表皮呈黄色半透明薄膜状,3龄后茶毛虫成群转移到茶丛上部,整齐排列在叶片上取食,茶黑毒蛾则分散于上部叶片咬食叶片成缺口,两毒蛾第2、3代危害期均在6—8月份。防治方法:①结合中耕除草消灭根际枯枝落叶中的茧蛹;②用光灯诱杀成虫;③在1—2龄幼虫期摘除虫叶;④生物防治,可喷施病虫B t粉剂1000倍。

茶树病害:链霉素20克或宁南霉素30毫升兑水100斤喷雾,防治茶饼病等。要求最后一次施药应在安全间隔期16天以上才能摘茶。

(5)适当修剪。从鲜叶内含物看,夏茶质量不如春茶,春秋绿茶明显优于夏茶。夏季气温高,雨水足,叶片成熟快,芽叶易老化,春夏茶间隙期和夏秋茶间隙期适当修剪可以促进茶芽萌发,提高名优茶产量。要注意适当嫩采、留鱼叶采,留养结合,可采至九月中下旬,如干旱严重或树势弱应少采,提前封园。对幼龄采园,以打顶采、以留养为主,嫩采为辅;对成龄茶园,以采为主;对更新茶园,以养为主,采养结合,培养树冠。

秋季秋高气爽,气温适宜,空气湿度小,十分有利于采制高品质秋茶,是茶叶生产的黄金季节,为了增加秋茶产量,而且秋茶生长期达2个多月,为促进茶树生长发育,增加秋茶产量,提高品质与效益,抓好秋季茶园管理至关重要。对新植幼龄茶园,土壤裸露度大,秋季较为干旱,抓好秋季茶园管理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一)中耕除草。夏茶结束后,即行茶园浅耕,深10―15厘米,并清除茶园梯壁及四周杂草。药剂除草选用克芜踪250―300倍液(每壶水加药液30―50ml,即1―2瓶盖),喷药时喷头配置防护罩,预防药液喷到茶树(苗)上。

(二)追肥促梢。施肥量一般占全年的35%。(1)沟施或撒施,条栽茶园于种植畦中间或一边拉小沟施肥或穴施(沟深8~12㎝,穴距20~30㎝),施后覆土;大畦栽密植茶园,可趁雨前或雨后畦面撒施后松土;成年茶园亩施碳铵30~35㎏或尿素12~15kg或硫酸钾三元复合肥15~20㎏加尿素5㎏(一般每产干茶100㎏年亩施纯氮12~15㎏);幼龄园按树体大小决定施肥量,一般可亩施碳铵10~20㎏或尿素5~10㎏或硫酸钾三元复合肥8~15㎏。(2)根外喷施。于25%的芽梢一芽一叶展开时或于一芽二、三叶开展期,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傍晚喷施0.5~1%尿素液或丽之源双效有机肥液450~500倍液(气温达30℃以上时喷700~800倍)。每采一轮茶均喷一次。

(三)秋季的采摘。

(1)成龄茶树。坚持“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原则。

①绿茶,为一芽四叶占总芽数的10%时,实行跑马采,抑制“洪峰”,促进迟发芽的生长,当一芽四叶占15~20%,即可全面开采,采一芽二、三叶,并采尽对夹叶。

②乌龙茶:采摘小至中开面驻芽2、3叶或3、4叶嫩梢为标准,实行分期分批采摘,确保每一批采下的鲜叶原料嫩度,匀净度和新鲜度好。一般情况下,当有10~15%芽梢已达小至中开面时开采。

(2)幼龄茶园。①除按要求定剪外,第一年不采(第二次定剪以前严禁采摘)。②经第二次定剪后,当树高达60㎝以上时,要严格贯彻“打高不打低,打头枝留侧枝,打长枝留短枝”的原则。③于第三次定剪后,茶蓬骨架基本形成,但树幅还不理想,应坚持以养为主的原则,实行留二叶采。④树冠基本定型后(高70㎝,冠幅100㎝以上),可适当多采,但尚需继续培养树冠,实行留一叶采。⑤采摘标准同成年树,乌龙茶采驻芽二、三叶或三、四叶嫩梢,绿茶采一芽二、三叶。

(四)土壤覆盖:8-9月气温较高,土壤较干旱,为确保茶苗成活,必须保持土壤湿润,保证水份供给,为此,应采取土壤覆盖措施,在种植畦上覆盖5-8cm厚杂草或稻草,或将中耕清除草覆盖畦面。

(五)病虫害防治:秋茶期间重点防治茶小绿叶蝉危害秋梢、茶螨类、茶饼病、炭疽病、轮斑病等。

1、为害症状: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于嫩梢茎内产卵,致使新梢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防治方法:

(1)茶小绿叶蝉的防治。

①防治指标:百叶虫量超过6头(百梢46头)或每平方米超过15头。

②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加强茶园管理,清除茶园杂草,恶化栖息环境;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条件,减轻为害。

药剂防治:a、生物防治。采用Bt粉剂500倍、盖力辛统杀0.2%苦参碱水剂600倍、0.25%胜邦生物杀虫剂1500倍、天霸1000倍。b、化学防治。根据虫情预报在若虫高峰前可选用下列任一药剂喷雾防治:虫螨克1000倍(安全间隔期5天)、10%吡虫啉2000-3000倍(7~10天)、1.1%绿浪1000-1500倍(7~10天)、98%巴丹1500倍(7天)2.5%天王星3000倍(7~10天),40%乐果1500~2000倍(7天),以上农药应交替轮换使用;喷药时先喷茶园四周,然后从外到内施药。

(2)茶叶螨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等),在发生高峰之前平均20只/片时,主要选用药剂:73%克螨特2000~3000倍(7天)、2.5%天王量2500倍(7~10天)、1.5%灭螨灵2000~3000倍,盖力辛统杀0.2%苦参碱水剂600倍。

(3)茶树茶园赤星病、煤烟病、炭疽病、轮斑病的防治。可选用以下任一种农药防治。80%大生M-45、80%代森锌、62.25%仙生各600倍液、10%世高2000倍、75%多菌灵、百菌清各800倍、70%甲基托布津、50%多重宝各1000倍、25%爱苗3000倍。

(1)深翻茶树经过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生长和采摘,树体已消耗了大量的养分,行间土壤也变得很板结。秋冬季深翻有利于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土壤的通透性,对恢复茶树生机十分重要。深翻一般应在每年10月初至11月上旬进行,深度15-20厘米,过深易伤根系,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深耕时结合铲除杂草,埋入土中。

(2)秋冬季茶树树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对翌年春梢萌发起着重要作用,要施足基肥补充养分。冬季不施肥的茶树,入春后表现生长势较弱、叶片小而薄、品质差、产量明显下降。而秋冬季每亩深施追肥优质土杂肥3000公斤或饼肥200公斤以上,入春后表现生长旺盛,叶片厚,品质佳,单产明显提高。10~11月份是茶树根系生长发育高峰期,因此施基肥的时间多发生在10月~11月,最迟不超过11月底。茶园秋冬季施基肥通常应以人畜粪肥等农家肥或土杂肥为主,配合施用少量磷肥。基肥施用量一般占全年施肥量的30%。不同生长阶段的茶园施肥量有所不同。幼龄茶园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1500公斤,或饼肥100公斤,配施磷肥20公斤;成年茶园为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2500公斤,或饼肥200~250公斤,外加磷肥50公斤。施肥应沿行间开沟深施,也可结合深耕进行。施后应覆土,防止肥料流失。对梯级茶园,肥料应施在梯级内侧。

(3))茶园培土。选择一些外来的洁净土,如茶园四周或其他坡地上的红壤土、黄壤土、泥土等,培到茶树基部,厚度达10厘米左右。一般要求粘性土茶园培入砂质的红壤土,砂质土茶园培入粘性土;低产茶园和衰老茶园则应培入红、黄壤心土。培土可加厚耕作层,提高土壤活力,防止土壤“老化”,对促进春茶提前萌发,提高鲜叶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

(4)修剪茶树。冬季修剪是夺取春茶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注意因地制宜,对生长旺盛的茶树一般只能剪去蓬面突出部分,达到树冠面平整。对于有较多细弱技、鸡爪枝,产量开始下降的茶园,应进行深修剪,可将超出树冠面10-15厘米的枝条剪除,并将全部鸡爪技剪掉,以利于下年发芽粗壮整齐。对于树势已呈衰弱,生产水平严重下降的老茶园,应采用重修剪,将树冠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以上的部分剪掉,以促茶树树冠尽快恢复生产能力。对于成年茶园应采取轻修剪、深修剪及边缘修剪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幼龄茶树则应以养为主,定型修剪,培育树冠。冬季修剪应在11月底前完成。北部茶区为了防止冻害,提前在春茶结束后的5月中旬修剪为宜,冬季不进行修剪。

①轻修剪。对已投产茶园每年要进行一次轻修剪,目的是控制树高和培养树冠采摘面。一般剪去树冠面3~5厘米,达到树冠表面平整,使茶树高度控制在50厘米左右。修剪的时间要根据海拔高度确定,低山可以在10~11月进行,海拔900米以上的茶区,可在年后2月份进行。

②边缘修剪。对已封行形成无行间通风道的茶园还要进行边缘修剪,剪除行间交叉枝条,保持茶园行间20~30厘米的整齐的通风道及操作行间,这一农艺措施也十分有利于防止茶园病虫害。

③深修剪。对于有较多细弱枝、鸡爪枝,产量开始下降的茶园,应进行深修剪,可将超出树冠面10~15厘米的枝条剪除,并将全部鸡爪枝剪掉,以利于下年发芽粗壮整齐。

(5)病虫害防治工作。茶季结束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病虫害开始进入越冬阶段,为了防止第二年春茶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应做好清园喷药工作。

①全面清园。茶树行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均是害虫、病菌隐藏的地方,及时进行清园有利于减少茶园内越冬病虫的基数。一是修剪和深耕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树冠上的病枝病叶以及虫蛹,二是扫除行间和四周的枯枝落叶,然后集中烧毁,消除越冬病菌和虫源。

②喷药封园。茶树越冬病虫主要有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及蚧类、螨类等。秋茶采完后,如果病虫害仍很严重,可以在10月上旬喷洒一次农药进行防治。然后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时候,要对整个茶园用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喷药时要将茶从上下、内外,叶片正面背面都喷到,地面的杂草及蓬内的枝条也要喷及,以提高防治效果。封园工作要在11月底结束。

(6)茶树防冻工作。在寒潮来临之前,要及时做好翻耕培土、及时施肥和行间铺草等工作,在茶园行间多施一些牛栏粪、焦泥灰、磷钾肥等暖性肥料有利于提高土温。施肥后应及时进行培土.在茶树基部培8-10厘米厚的新土,以防根系外露造成冻害。水土流失严重的梯级茶园,更要做好培土工作。培土后可就地取材,利用柴草、稻草、厩肥等铺盖茶树行间及根部,以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在寒潮来临前,还可用稻草、杂草或薄膜等进行蓬面覆盖,开春后及时揭去覆盖物,以期达到防止茶树受冻,促进茶树春季早发芽、发壮芽,实现春茶优质高产的目的。

五、幼龄茶园管理技术

(1)合理疏苗、培育壮苗:茶苗种植后,一般不能全部成活,如发现死苗宜在第二年春季、秋季选择壮苗补齐茶苗。第三年、第四年一般不再补苗,如有缺苗可进行移植。对丛生密植茶园,按每穴留3—5株壮苗的要求,除去弱小茶苗,培养健壮茶苗,疏苗时使用枝剪将多余的弱小茶苗从根颈部剪除,切不可手提拔除。

(2)及时除草抗旱:采用人工或农机具清除杂草,切忌不可用牛犁,防止茶园荒草,可采用化学除草。1-2年生茶园须人工锄草,禁用化学农药,年除草4次。除草时尽可能先在苗际30㎝范围内用手拔草,防止松动茶苗,三年生以上茶园可采用适宜的除草剂除草,喷药时需防止药剂喷到茶苗叶片上,影响生长。夏季高温季节应适当养草遮阴保水,不宜除草过净。旱时充分利用塘、堰、库等水源灌溉抗旱,同时采用茶树保水抗旱剂和茶园铺草等措施增加茶园抗旱力,检查整修茶园排水沟渠,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3)灌溉和排涝:幼龄茶园有“三忌”。一是“忌旱害”,在夏季持续高温,茶园水分不足时,需要及时灌溉保苗,同时采取茶行间作、铺草等保墒措施保持茶园水分;二是“忌涝害”,在梅雨季节或持续多天下雨导致茶园积水,需要及时疏渠排涝,防治茶苗烂根和老苗;三是“忌寒害”。在冬季霜雪来临之前,采取熏烟、蓬面盖草、行间铺草、灌水和选用抗寒品种等方式减轻寒害。

(4)合理间作:闲行严格按照规范套种要求,套种作物以豆科为主,与茶带相距30厘米以上,严禁套种高杆及攀沿作物,忙行严禁套种。1-2年生茶苗可在行间适当进行间作,种植萝卜、白菜、黄豆、花生等矮杆作物,忌种玉米、油菜等高杆作物。3-4年生茶园可在行间种植紫云英、苜蓿等绿肥。5龄以上茶园无需间作。

(5)铺草遮阴:茶苗种好后,在茶行间铺秸秆等覆盖物,以保水、保温、保肥,减少杂草生长,提高茶苗成活率。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遮阳网、树枝或作物秸秆进行插枝遮荫,遮荫度50-60%,一般每亩需秸秆3000kg。

(6)合理修剪:根据树龄、苗情适时修剪,可分为定型修剪与轻修剪,定型修剪是苗高达到25—30厘米,有1—2个分枝时,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剪去顶部多余部分,留侧枝。轻修剪是在上年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厘米剪去以上部分的枝条,时间以惊蛰前后为佳,最迟必须保证在萌芽前。

(7)及时施肥:春夏季是茶苗生长的旺盛时期,必须及时补充茶苗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一般在春茶萌动前十五天左右施入,根据其生长周期按少量多次施肥原则进行。

(8)病虫防治:根据虫情,推广生物农药防治病虫。针对绝大部分茶园虫害为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叶螨类、黑刺粉虱等,可采用“天王星”、“印楝素”、“鱼藤酮”、“绿晶”等生物农药对症防治。

夏秋季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夏秋季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紫阳县夏秋季高温多湿,茶园易滋生杂草和病虫害,严重影响茶树生长。同时,茶树经过春季生长和采摘,土壤和茶树体内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因此,要使茶树在夏秋季继续保持旺盛生长,必须搞好茶园管理。一方面保证多采夏秋茶,另一方面可使秋后茶树体内物质的积累增加,促使第二年春茶芽头的早生、快发,延长茶树的高产年限,提高茶叶产量,提高全年茶园的经济效益。其主要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一、茶园耕锄 夏秋季中耕除草:一般每年进行二次,第一次5月中、下旬,第二次7月上、中旬,耕深7至8厘米。通过中耕除草,疏松采茶时践踏板结的土壤,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清除杂草,使茶树根系提高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力。熟化土壤,加厚耕作层。把表层较肥的土壤,连同其中的杂草,肥料、有机残落物翻入下层,供根系吸收利用。 秋季深耕改土:耕翻深度一般多在20至30厘米。深耕能把浅耕不到的下层土壤翻耕疏松,从而大大改善通气透水状况,提高蓄水供肥供水能力。深耕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一般在茶树地上部分停止生长,雨季过后进行,以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护根的目的。条形茶园深耕顺茶行横向耕挖,泥土从下向上提,使茶行根颈部“上空下壅”。 浅耕培土:主要作用在幼龄茶园上,耕翻深度一般浅于10厘米。

其主要作用在于疏松茶园表层土壤,同时兼除杂草。由于深度较浅,对茶树根系损伤不多。幼龄茶园行间比较空旷,土壤直接受到日晒雨淋,容易形成板结层。因此,在生产上,茶园浅耕于一年中就要多次进行。 二、茶树合理修剪 1、生产茶园的轻修剪和深修剪。 (1)、轻修剪:每年10-11月对生产茶园进行轻修剪,在原剪口上提高3~5厘米剪去蓬面枝叶(或从蓬面往下压5-8厘米)为度。中小叶种茶树轻修剪的形式,蓬面以剪成略弧形为宜,这样可以增加采摘幅的宽度,对提高单产有利。经过轻修剪可以促进茶芽萌发生长,提高生产密度,增强茶树长势。 (2)、深修剪:每年5-6月或9-11月对生产茶园进行深修剪,剪去树冠面10~15厘米的枝梢,以剪除“鸡爪枝”层为度。经深修剪后的茶树,以后仍要每年或隔年轻修剪,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年限。 2、衰老低产茶园的重修剪和台刈。 (1)、重修剪:每年的5-6月或9-10月对育牙能力弱,对夹叶比重大,两轮间歇期长的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树进行重修剪,:以剪去原树高的1/3-1/2(离地高度30~50厘米)为宜。过轻,效果不显著;过重,树势恢复慢,影响产量。重修剪时要注意留下粗壮桩头,剪除干净细弱枝条,重新培养树冠,复壮树势,实现高产优质。

生态茶园实施方案

镇2014年生态茶园建设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精心谋划,真抓实干,现结合我镇茶园实际,特制定2014年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任务及地点 2014年,生态茶园建设任务2500亩。一是生态茶园1900亩,。二是在村老地块建设以台茶系列(台茶1号)为主的乌龙茶特色基地600亩(套种覆荫树),其中镇级特色基地500亩,村级特色基地100亩。 二、建设内容 2014年我镇生态茶园建设内容以套种云南樱花为主的覆荫树,共种植覆荫树2500亩,种植覆荫树20000株。在每亩种植9棵覆荫树的基础上(覆荫树每亩种植云南樱花树苗7株,坚果树苗种植2株),动员群众按标准放养茶树160株,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三、技术要求 一是每亩按行距9米,株距8米的规格种植苗高不低于1.5米的覆荫树,二是按照行距1.5米,株距2.8米的规格每亩放养茶树160株,放养茶树要有标识。 四、政策补助 一是农户每户每亩在7月28日前打足40厘米×40厘米9个种植坑塘后,由镇人民政府补助苗高不低于1.5米的树苗,由农户在领到树苗的2天内完成种植,并进行管护。二是通过适当修枝或插标示物等形式,农户每亩按标准完成放养茶树160株。 农户完成以上两项建设内容后,并经县、镇两级验收通过,待县级拨付补助资金后,镇人民政府用县级拨付兑现我镇的生态茶园建设资金一次性补助农户每亩100元作为管护费。 五、时限要求 7月25日完成宣传动员和组织打塘工作;7月31日前完成每亩9株覆荫树种植;8月20日完成每亩160株茶树放养。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组织推进我镇2014年生态茶园建设,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加强苗木筛选和采购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材料、宣传栏、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对生态茶园建设的目标任务积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并指定专人负责把好苗木的选择和采购关,保证在7前31前按时种植。 (三)相关要求。各工作组要进村入组做好群众宣传动 员工作,按技术要求督促好覆荫树套种、茶树放养工作,并做到底数清,面积实。此次抽调工作时限至8月30日。 此方案,遵照执行。篇二:xxxx乡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xxx乡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好2012年市、县茶产业暨生态茶园建设推进会精神,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确保我乡生态茶园建设目标任务 顺利完成,特制订《xxx乡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新建茶园管理技术规范

开阳富硒茶业投资有限公司 新建园技术规范 起草单位:武汉安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执行时间: 选择园地 茶园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主干道,园区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污染源,土壤理化性状良好,pH值4.5-6.5,茶园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首先选择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成片集中的土地建立丰产茶园。其次,选择缓坡地带或坡度在30°~40°的坡地建立坡地茶园,也可建成丰产茶园。再次,充分利用山地、坡台地,经开垦后建成概念上的大茶园。 土层厚度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的砂质壤土,酸碱度PH值4.5~6.5;年雨量在1500mm以上;年平均温度在18-25℃。做好“园、林、水、路”的合理规划。整个茶区符合“戴绿帽、束绿带、穿绿鞋”,尽可能保留原有植被。开沟建成等高梯地茶园,种植沟深0.6米,宽1.5-2米。台面外高内低,内侧开设蓄水竹节沟,山顶、山箐及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排水沟要与蓄水沟相连接,并在连接处挖积沙坑,实现抗涝排水,保持水土作用。 茶园绿化 树种选择: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地栽种的速生优质树种,以深根、不与茶树争夺水肥、无共同病虫害、枝叶疏密适中的果树、经济树种为佳。茶园中覆荫树种选择:合欢、银杏、山苍子、天竺桂、油茶、桂花、等;在空地及道路两旁的行道树可选:香樟、香椿、苦楝、桂花、罗汉松、山茶花、杉木等,乔灌结合种植;防护林和山顶可选:杨梅、香樟、罗汉松、杉木、楠木等树种。 生态位配置:在以茶为主体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建设上、中、下三层结构,即树木-茶树-绿肥植物(矮杆)。茶园内覆荫树每亩种植乔木树8-10株,约30米茶行一株,错落有致栽培;茶园道路、沟渠两旁种植绿化树,每3-5米种植1株或适当密植。 绿化树管理:加强对防护林、行道树、覆荫树的肥培管理,提高成活率。当覆荫树树冠和根系过于庞大,应及时进行适当整枝、修剪,使其保持适宜的遮荫面积,为茶树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保持茶树的正常生长。 道路水利 适当拓宽茶园主干道和支道。主干道要便于农用车辆通行,利于运送茶园农资、鲜叶,支道不低于1.5米,形成方便的茶园交通网络。 主要建设排蓄水系统,做到有水能蓄、涝时能排、旱时能灌。排蓄水系统根据茶园地形地势设置排水沟,在茶园上方开挖防洪沟,拦截山洪,引入排洪沟;茶园内侧开竹节沟蓄水,园区选择靠近水源或雨水汇集较多的地段,根据地形、水源和灌溉面积配套建设蓄水池、小水窖,铺设管道或开挖水渠,实现茶园水利,

茶园管理制度

茶园管理制度 一.建设要求 区位要求:交通便利,离茶叶初制厂的直线距离5km以内;规模要求:10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开地条件和生态要求;离公路干线500m以上,坡度在25°以下,土壤PH值4.5-5.5.茶树栽种品种应为国家和省级无性系良种。 茶园应远离工业区、城镇,基地附近及上风口以及河道上游无明显和潜在的污染源,且土层深厚、养分较高,排水良好,起伏较小的坡地和能适应于机械作业需要的地域。 二、茶园规划 建设新茶园前,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对生态有机茶园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制度出具体的发展和实施方案。 1.道路规划。为使茶园管理和运输方便,根据整体布局,需设置 主干道和次干道,并相互连接成道路网。 干道。干道是全国的交通要道,贯穿园内各作业单位,并与附近的交通公路等道路相衔接。道路宽2-3m,能供汽车来往行驶。 支道。宽1-2m,是机具下地作业和园内小型机具行驶的主要道路。 步道。宽0.5-1m,作为下地作业和运送肥料、鲜叶等物之用,与干、支道相接,与茶行或梯田长度紧密配合。 2.水利规划。做好园区内排水沟、灌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排水沟 设在茶园低洼处和道路两侧,防洪沟规划在茶园上方与山林交

界处;蓄水池用于蓄水和沤制水肥用,排水沟既可排水又可蓄 水。 隔离沟。在茶园上方与山林交界处,横向设置隔离沟,隔离雨 水径流,两端与天然沟渠相连。 纵沟。顺坡设置,可利用原有溪沟,排除茶园中多余的地面水。 横沟。与茶行平行设置,坡地茶园每隔10-15行开一条横沟, 使蓄积水浸润茶地,并将多余水排入纵沟。 3.生态环境规划 茶园建设还需做好生态环境的规划。重点做好茶园防护林带、 遮阴树(经济林)、风景树木、果树、花卉等规划设计,以形成 生态立体茶园,便于调节茶园综合生态链,增强幼年茶园抗病 害能力,提高茶园综合效益。同时茶园还可规划套种如花生、 豆浆等农作物。 三、茶园建设 整理基地。我区田间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9月份作物收割完毕后就应该开始准备茶园开垦工作。山坡茶园在9月后及时砍掉杂灌开始准备茶园的建设。 坡地茶园建设:首先清理地面的树木。竹子、小灌木、乱石、土堆等;然后初恳,开垦深度应在50cm以上。除尽树根、杂草、宿根等;在种植前进行一次复垦,进一步清理地面,复垦深度应在30cm 以上。 田地茶叶建设注意以下几点:

勉县标准化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勉县标准化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茶园管理是成年茶园创造高产优质、夺取当年丰产丰收、实现高效目标和幼年茶园培育强壮骨干树冠、迅速成园见效的关键性技术措施,要不失时机的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一、成年采摘茶园管理: ㈠轻修剪:春季成年采摘茶园以轻修剪为主,剪去受冻枝叶、枯枝和鸡爪枝,一般剪去树冠蓬面10—15厘米,为越冬芽萌发、旺盛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修剪宜早进行。高山茶园修剪应在春分前即3月20日前结束,春季不宜进行深、重修剪。 ㈡耕锄追肥:利用春季气温回升、雨量增加、茶树逐渐恢复生长发育的有利时机,及时浅锄、松土,提高地温,蓄养水分,及时补充营养肥料,增施茶树容易吸收利用的无公害肥料(如有机复合肥等),禁用美国二铵和硝铵类肥料。耕锄深度为15—25厘米。每亩用肥量应掌握在30—50公斤,开沟施入覆土,沟深15—20厘米。应在3月20日前结束。 二、幼年茶园管理: ㈠定型修剪:对1年生、树高在25厘米以上的茶树,进行定型修剪,统一保留高度20—25厘米,其余全部剪去,在春分前后完成该项工作;对树高在50厘米左右的两年生茶树,可先采春茶,在春茶采摘结束后统一保留树高45—50厘米,其余全部剪去。 ㈡浅锄追肥:为培养丰产型树冠,春季及时浅锄松土,锄去杂草,提高地温、蓄含水分和养分。耕锄深度15—25厘米,施肥开沟深度15—20厘米,亩施30—50公斤有机或无机复合肥等无公害肥料,为茶树旺盛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 三、新植无性系茶园管理: ㈠修剪保苗。为防止茶苗失水,在栽植后全面剪枝定型的基础上,迅速剪除萎蔫枝叶,最大限度减少茶苗叶片等表面蒸腾,减少茶苗水分散失。 ㈡灌水保湿。及时灌水,有明显干旱地块和失水茶苗的园地,确保晴天每天或隔天灌水一次,使土壤含水量在70%以上,保证茶苗不失水、不萎蔫。 ㈢合理间作。在茶园耕作行(大行)间套种一行豆科、绿肥或玉米,实现植物遮阴、改良土壤、增加收益之目的。 ㈣遮阴防晒。为阻止烈日直晒,选择搭棚、覆盖稻草、秸秆等质量轻、遮阴效果好、透气性强的材料,及时遮阴防晒,减少茶苗受晒失水。 (本资料非正式文件,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最新观光茶园规划与设计讲课教案

观光茶园规划与设计日期:2015 年11月19日

一.基本概括 ①自然地理概括:本观光茶园设计在福建武夷山地区,海拔10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境内气候差异较大。全年降水量1960毫米,年均气温19.7℃。春季气温回升,春雨连绵,但常出现春寒。春末夏初(5~6月)为雨季,多暴雨。局部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盛夏,天气炎热。间或出现地区性雷阵雨和在台风影响下的降雨,雨后又常发生旱情。秋季气温逐降,雨量少,天气干燥。冬季多西北风,气温低,经常凝霜、结冰、下雪。 ②地形地貌概括:主要是以平整的场地为主。存在高差的地方,上、下层景观空间界线,一般釆用台阶或者平台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以绿化组团的形式对观景效果不佳、存在高差的挡墙、断面进行遮蔽处理。 ③区域社会经济概况:该区域经济主要靠旅游业和茶叶,每年政府都会花大资金开发旅游业,环境治理的不错,茶叶生产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茶叶是武夷山地区的龙头产业,但武夷山地处山区,与沿海城市经济还是差很多,所从总体来说经济发展的不够好。 二.可行性分析 ①旅游资源分析:该茶园在武夷山地区,其突出的地貌是丹霞地貌,。地壳运动使这里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有的直插云霄,有的横亘数里,有的如屏垂挂,有的傲立雄踞,有的亭亭玉立。其中天游峰、虎啸岩是其代表景点,青龙大瀑布也不错,当然最好的是九曲漂流了另还有十八寨景区和一线天。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岗山南麓,全长60公里,流经景区9.5公里,山环水转,水绕山行,自有风情。游人可自星村码头凭籍一弓形古朴的竹筏,随波逐流,饱赏山水大观,抬头可览奇峰,俯首能赏水色。 ②区位条件分析:园区西临崇阳溪、东靠大王峰路,交通便利,在选址方面,符合了“应地制宜,合理选址”的原则。园区与印象大红袍演艺区邻而建,与印象大红袍演艺区、茶叶博物馆共同形成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旅游休闲项目组团。园区以风光秀美的武夷山自然风景区作为项目的整体背景。在园区内,可以仰望大王峰,远眺玉女峰,武夷山水的灵动秀美尽收眼底。 ③客源市场分析:茶园地处武夷山里,来武夷山旅游的人们经过此茶园可以到茶园驻足,感叹观光茶园的魅力。武夷山产的大红袍知名国内外,爬山爬累的人们来到茶园自然会来上一泡大红袍,享受武夷山的美景;此观光茶园主打武夷文化,能够吸引情操高的游客,来到观光茶园不仅可以享受美景,还可以品尝文化火锅,快哉快哉。所以茶园的客源市场自然不在话下。 ④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市场定位是面向爱茶人士,能提供一定消费的人群。茶园有武夷茶叶博物馆,武夷名丛展示园,来旅游的人们可以坐上观光车或者自己开车来到观光茶园(观光茶园与山脚通了公路)了解武夷茶叶文化和武夷名丛。经营策略是保证质量,提供好的服务,突出文化和休闲两个重点。此观光茶园规模要大,各项设施要齐全,要满足顾客需求,观光茶园要让顾客感觉来到了世外桃源,使他们放松自己绷紧的神经。 三.茶园规划与设计 ①主题思想:以“浓缩武夷茶史,展示岩韵风姿”为设计主题,用雕塑、壁画、铺装、茶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共同展示武夷茶文化的内涵。功能定位为集休闲、游览、参与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休闲观光茶园。项目以展示武夷山传统茶文化和茶史,宣扬武夷茶文化,再现武夷

茶园四季管理技术

茶园四季管理技术 一、春季茶园管理技术 茶树是叶用作物,不同于其他农作物,以幼嫩叶芽为收获目的,芽叶越多产量越高。春茶是当年茶叶生产中质量最佳、经济效益最高的一季茶叶,产量一般占全年总产量60%以上,是一年中名优茶生产的关键时期,自然品质最佳,经济效益最好,及早抓好春茶生产,落实田间管理措施,对提早开园、增加春茶产量、提高茶叶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春茶春茶期间茶园管理主要技术是:(1)早施催芽肥。春肥不但有助于春茶增产,而且对提高夏秋茶的产量也有良好的作用。施春肥的茶园与不施春肥的茶园比较,全年增产10%-20%。春肥以速效氮含量高的专用肥为主,必须符合无公害茶叶生产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用量占全年总用量的40%-50%。一般幼龄茶园亩施专用肥、复合肥15-25公斤,成龄茶园亩施氮、磷、钾比例为3:1:1的专用肥、复合肥50公斤,一般的投产茶园春肥亩施尿素30公斤配施磷钾肥。催芽肥在春茶萌发前25天施用为宜,一般亩用25-35公斤化肥或速效性化肥在茶树根部周围开沟施用,在茶行间挖条形沟,沟深20cm~30cm,施肥后应及时覆土,防止挥发肥效损失。同时,在3月底或4月上旬茶树刚萌发时喷放“叶面素”、“爱农”、“一喷早”等叶面营养液,每隔7天左右喷施一次,连续喷2-3次,但雨前、雨后和气温高的中午不宜喷施。 (2)浅耕松土。虽然大部分茶园秋、冬季进行了深翻,但茶园经过冬季几个月的雨雪,土壤较板结,此时土温较低,通过春茶前还应该浅耕1次,可以疏松土壤,表土易于干燥,使土温回升,有利于春茶提早萌发。同时浅耕能铲除冬春杂草,减少养分与水分的损失杂草,对茶树生长有利。结合追施催芽肥,对茶园普遍进行一次浅耕松土,这是春茶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春茶结束后再浅耕,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此时气温较高,降雨量较多。茶园土壤经春茶采摘被踩得板结,雨水不易渗透。同时也是夏季杂草开始萌发生长的时期,此时浅耕和茶园铺草可提高土壤保水蓄水能力,减少夏季杂草的滋生。 (3)病虫害防治。实行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中心,以化学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春茶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危害,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如果需要应选用“天王星”等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茶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4)适时采摘。茶树具有“早采早发、迟采迟发”的特征,为了多采名优茶可适时偏早开园,当茶树有10%左右的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园采茶。在春芽先期,茶叶品质优异,应及时采摘,以抓质量为主,每隔3-5天采一次。中期抓产量每隔4-5天采一次。后期采养结合。春茶采摘的关键是要适度嫩采,确保春茶开园早。根据新梢成熟度进行开采,成熟度以顶叶小开面至中开面为标准,春茶当采摘面上有60%左右的新梢达采摘标准时开采,大面积茶园应适当提前嫩采。鲜叶采摘后应及时运回加工厂,确保鲜叶原料洁净、新鲜,并适时加工茶叶。 (5)合理修剪。修剪宜在春茶萌发前30-40天进行,先修剪海拔稍低、东南坡向,树势较强的茶园,后修剪其它茶园。轻修剪的茶园只剪去蓬面的“鸡爪枝”、“枯死枝”、“病虫枝”、“突生枝”,一般剪去5-7厘米。对分枝过密而树势弱或冻害严重的茶园,则要重剪,时间要延迟到春茶采摘后进行。成龄茶园在春茶结束后应及时修剪,修剪程度应根据茶树生长势强弱和衰老程度不同,而选择采取轻修剪或深修剪或重修剪或台刈的办法,并结合施肥补充养分恢复树势。 (6)预防倒春寒。预防倒春寒,可采取茶园覆盖,熏烟防冻等方法,但日常所用的,最简易的方法是在低温寒潮来临之前,在茶树蓬面上覆盖稻草、薄膜、遮阳网等覆盖物,保护茶树抵御春寒的侵袭。

茶园员工管理规范

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岗位职责: 生产经理: 1、负责执行和监管茶园年、季、月度生产作业。并学习制定生产计划。 2、负责每天观察和及时报告茶园病虫害、草、肥水情况。并定期做基地全面巡视工作。 3、负责组织安排施肥、除草、防虫治病等生产工作,设备维修、安全环保计划。 4、组织安排并督促基地人员全面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负责落实基地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 5、根据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和及时完成采购任务,做好采购记录(以便比价、议价)。 6、做好基地人员定期考核和评比; 负责做好基地种苗的培育、筹划、安排和调配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定期巡视基地的种植、养护、管理等现场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纠正,实施种植、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事宜。 生产指导: 1、负责制定茶园年、季、月度生产计划;

2、收集、记录生产报告,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并指导、检查、监督生产。 3、负责制定各种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落实、督查; 4、考察与学习其他的白茶基地。 5、完成部分采购任务。 6、统筹管理生产基地。 7、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事宜。 负责组织编制年、季、月度生产作业、设备维修、安全环保计划;负责组织、技术员、生产员、机械手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并对其工作定期检查、考核和评比; .负责组织拟定本部门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并及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检查、监督及控制; 积极贯彻园区的管理方针与经营政策根据整体发展战略,制定生产基地的发展规划以及设备、设施配置规划 负责制定各种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落实、督查;负责做好基地种苗的培育、筹划、安排和调配工作; 负责按照生产规程要求组织安排施肥、灌溉、除草、防虫治病等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是最常见的农作物,是很多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种植时要想实现丰产,对于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尤为重要。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可分为苗期管理、拔节长穗期管理以及开花结实期管理。一起来看看详细的管理技术吧。 1、苗期管理 玉米苗期是在出苗到拔节期前,一般是生长到7-8片真叶时,这时叶色浓绿,叶片宽厚。这时要做好蹲苗措施,首先做好土壤的干湿度,保持上干下湿状况,土壤水分要在60%左右,这样可促进根系发育膨大,还能使根系扎根更深,达到蹲苗促壮的目的,有利于生长中期的吸水抗旱性。另外在也要做好防旱防渍措施,在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当阴雨天气时,未免根系渍水,要及时开沟排水防涝。

2、拔节长穗期管理 拔节长穗期主要是在拔节到出雄穗的这段时间,一般历时一月,这时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一起进行的,主要是以穗分化为主。这时主要注意的是水分管理,在拔节期极易遇到春旱,是否觉定浇水要视当地的降水量而定,在此期间如果当地的降水量不足,就要及时浇水保持植株水分需求。而且这时气温升高,蒸腾作用较大,水分极易被蒸发,遇旱的可能性也很大,要及时灌溉才能获取高产。在玉米抽雄时间段,对水分极为敏感,干旱时必须浇水,否则会影响到产量,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水防涝,而大风气候要及时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开花结实期管理 开花结实期在玉米抽雄到成熟这段时间,一般历时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此时时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影响它的产量的因素有授粉、水分以及光照等,在抽穗杨花时,水分不足,植株授粉不良,结实率较低,而且还易导致茎叶早衰,这时需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而在灌浆期浇水要慎重,不宜盲目的浇水,到了灌浆前期要适当的控水,到了后期在增加水分,达到增加粒重的目的。而这时也是植株早衰的使其,要及时施肥防止植株早衰,还要做好大雨气候的排水防涝措施,避免土壤积水过大,导致通透性较差,使根系不能正常呼吸,影响养分的吸收。另外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性,可减少空杆现象的发生,在授粉不佳时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茶园管理

茶园管理技术 培养丰产型基地除了选用适宜优良品种外还需要合理剪采来培养育能力特强的树型,如光良种,没有培育理想的树型,一方面也影响良种品质形状。对幼龄树来说,务必从定植时开始抓起,根据品种分枝形状进行定型修剪,即茶苗移栽后,应立即进行定型修剪,留下3~4片真叶离地面15~20厘米处剪去顶芽,当腋芽萌发长到一芽4~5片叶时,枝条基本成熟时留2~3片叶采一芽二叶,夏秋季以同样的方法留叶分次采养,用以采代剪方法培养树冠骨架,在此基础上,次年春夏秋茶继续采 用“以采代剪”的方式培养树冠,冬季进行一次平剪为下年投产培养广阔密集采摘面,对于投产茶树来说也需要每年进行轻剪或深修剪,一方面有效控制树冠高度,另一方面不断更新产生枝条,提高树冠面育芽能力,同时运用合理采摘技术,适当留养,合理控制树冠能力幅度,这样才能有助茶树保持旺盛的育芽能力。 茶叶的采摘 采茶原则,一是坚持采养结合法,幼龄茶园在采摘时必须注意留养,保证以采摘时生长期内有一批新叶留养在树冠上,在采摘过程中注意采养结合技术,即“采面养底、采中养侧、采高养底、采密养稀、采大养小”的采摘技术,这样既能保持树冠上有一定的叶面进行光合作用,为上面采摘一定的养分,促进多发芽和分枝数,扩大树冠采摘面从而达到产量、质量、养树三结合的目的。因此在采摘方面应注意春茶宜早采,嫩采名优茶和高中档茶,以留鱼叶为主,即《一叶初开为主》,夏茶应留1叶采摘秋茶适当留叶采茶原则。同时要注意及时采下对开叶,因为多叶不及时采开而留在树上,不仅影响茶叶产量,也给茶树生长带来较多的弊端,如对开不及时采下来会抑制和推迟下批新梢发芽减少采茶批数,对开叶多占空间位置,叶片老化较快生长功能下降,影响光合作用也增加养分消耗,因此必须强调及时采下对开芽是一项增产的重要措施。 肥培管理 茶树生长得好坏,茶叶产量品质的高低与施肥种类、数量密切相关,施用的肥料量营养成分相结合保证茶树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好,因此应坚持合理的科学施肥方法,现结合本文作者经历施肥方法如下: 以重施腐熟有机肥为主,配施氮磷钾飞为次冬施重肥每亩施花生饼10公斤猪鸡粪200公斤,茶叶专用肥30公斤,氮磷肥30公斤,混合搅拌均匀后开深沟施下,然后盖土施肥时间应在11月秋茶结束后最好。春茶结束前应加夏茶肥料,每亩施尿素30公斤或施粪水50担,夏茶技术

春季茶园的培育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茶园的培育管理技术要点 在春季茶园的培育管理并不是所有的都一样的,根据茶树的生长时期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管理方案,主要分为幼龄茶园、成龄茶园和衰老茶园三个阶段的不同管理。 一、幼龄茶园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1、合理间作:闲行严格按照规范套种要求,套种作物以豆科为主,与茶带相距30厘米以上,严禁套种高杆及攀沿作物,忙行严禁套种。 2、合理疏苗、培育壮苗:对丛生密植茶园,按每穴留3—5株壮苗的要求,除去弱小茶苗,培养健壮茶苗,疏苗时使用枝剪将多余的弱小茶苗从根颈部剪除,切不可手提拔除。 3、合理修剪:根据树龄、苗情适时修剪,可分为定型修剪与轻修剪,定型修剪是苗高达到25—30厘米,有1—2个分枝时,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剪去顶部多余部分,留侧枝。轻修剪是在上年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厘米剪去以上部分的枝条,时间以惊蛰前后为佳,最迟必须保证在萌芽前。 4、及时施肥:春夏季是茶苗生长的旺盛时期,必须及时补充茶苗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一般在春茶萌动前十五天左右施入,根据其生长周期按少量多次施肥原则进行。 5、病虫防治:根据虫情,推广生物农药防治病虫。针对绝大部分茶园虫害为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叶螨类、黑刺粉虱等,可采用“天王星”、“印楝素”、“鱼藤酮”、“绿晶”等生物农药对症防治。

6、及时除草抗旱:采用人工或农机具清除杂草,切忌不可用牛犁,防止茶园荒草,可采用化学除草。旱时充分利用塘、堰、库等水源灌溉抗旱,同时采用茶树保水抗旱剂和茶园铺草等措施增加茶园抗旱力,检查整修茶园排水沟渠,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二、成龄茶园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1、适时轻修剪:必须在2月中下旬以前对成龄茶园进行轻修剪,一般在棚面上剪去徒长枝、病虫枝、受冻枝叶,高度为3—5厘米左右。 2、及时追肥:在轻修剪的同时及时进行开沟施肥,以保证春茶萌动生长所需养分,一般施入茶叶专用肥80—100斤亩。 3、浅耕除草:在3月上旬对茶园进行浅耕除草,一般对茶园浅耕深度为10—15厘米,达到疏松土壤、清除杂草的目的。 4、清沟排渍:在春季对茶园的排灌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整修,做到灌能进、涝能排。 三、衰老茶园改造 1、台刈培蔸:针对衰老茶树,春茶前进行台刈,能使树势长势良好,对今后长期增产极为有利,以离地面5—10厘米处刈去,切口要求不要破裂,最好向阳倾斜,光滑清洁,台刈后用药物进行消毒或采用黄泥封口。 2、加强肥水管理:对台刈的茶树要及时补充养分,加强肥水管理,使其快发新梢。 3、疏枝修剪:衰老茶树更新后形成的新枝不如茶树幼苗分枝有

观光茶园规划与设计说明

观光茶园规划与设计日期:2015 年11 月19 日

一.基本概括 ①自然地理概括:本观光茶园设计在武夷山地区,海拔10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境气候差异较大。全年降水量1960毫米,年均气温19.7℃。春季气温回升,春雨连绵,但常出现春寒。春末夏初(5~6月)为雨季,多暴雨。局部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盛夏,天气炎热。间或出现地区性雷阵雨和在台风影响下的降雨,雨后又常发生旱情。秋季气温逐降,雨量少,天气干燥。冬季多西北风,气温低,经常凝霜、结冰、下雪。 ②地形地貌概括:主要是以平整的场地为主。存在高差的地方,上、下层景观空间界线,一般釆用台阶或者平台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以绿化组团的形式对观景效果不佳、存在高差的挡墙、断面进行遮蔽处理。 ③区域社会经济概况:该区域经济主要靠旅游业和茶叶,每年政府都会花大资金开发旅游业,环境治理的不错,茶叶生产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茶叶是武夷山地区的龙头产业,但武夷山地处山区,与沿海城市经济还是差很多,所从总体来说经济发展的不够好。 二.可行性分析 ①旅游资源分析:该茶园在武夷山地区,其突出的地貌是丹霞地貌,。地壳运动使这里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有的直插云霄,有的横亘数里,有的如屏垂挂,有的傲立雄踞,有的亭亭玉立。其中天游峰、虎啸岩是其代表景点,青龙大瀑布也不错,当然最好的是九曲漂流了另还有十八寨景区和一线天。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岗山南麓,全长60公里,流经景区9.5公里,山环水转,水绕山行,自有风情。游人可自星村码头凭籍一弓形古朴的竹筏,随波逐流,饱赏山水大观,抬头可览奇峰,俯首能赏水色。 ②区位条件分析:园区西临崇阳溪、东靠大王峰路,交通便利,在选址方面,符合了“应地制宜,合理选址”的原则。园区与印象大红袍演艺区邻而建,与印象大红袍演艺区、茶叶博物馆共同形成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旅游休闲项目组团。园区以风光秀美的武夷山自然风景区作为项目的整体背景。在园区,可以仰望大王峰,远眺玉女峰,武夷山水的灵动秀美尽收眼底。 ③客源市场分析:茶园地处武夷山里,来武夷山旅游的人们经过此茶园可以到茶园驻足,感叹观光茶园的魅力。武夷山产的大红袍知名国外,爬山爬累的人们来到茶园自然会来上一泡大红袍,享受武夷山的美景;此观光茶园主打武夷文化,能够吸引情操高的游客,来到观光茶园不仅可以享受美景,还可以品尝文化火锅,快哉快哉。所以茶园的客源市场自然不在话下。 ④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市场定位是面向爱茶人士,能提供一定消费的人群。茶园有武夷茶叶博物馆,武夷名丛展示园,来旅游的人们可以坐上观光车或者自己开车来到观光茶园(观光茶园与山脚通了公路)了解武夷茶叶文化和武夷名丛。经营策略是保证质量,提供好的服务,突出文化和休闲两个重点。此观光茶园规模要大,各项设施要齐全,要满足顾客需求,观光茶园要让顾客感觉来到了世外桃源,使他们放松自己绷紧的神经。 三.茶园规划与设计 ①主题思想:以“浓缩武夷茶史,展示岩韵风姿”为设计主题,用雕塑、壁画、铺装、茶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共同展示武夷茶文化的涵。功能定位为集休闲、游览、参与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休闲观光茶园。项目以展示武夷山传统茶文化和茶史,宣扬武夷茶文化,再现武夷山

茶园规划及管理技术

茶园规划及管理技术 一、优质高效茶园建设规划 茶树是多年生植物,经济寿名长,前期投入多,因此,在准备建设新茶园之前,必须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新茶园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对建设新茶园的经济效益前景进行科学的论证。新茶园建设规划要做好选址与规划工作 选址:首先要符合茶树的生长特性和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选择气候适宜,年均温度达13度以上,活动积温在3500度以上,年降雨量约为1500mm左右的地域,土层深厚、土壤PH值在4.0-6.5之间、交通相对便利、没有严重污染源、附近有水源、坡度不超过30度的地方建立新茶园。 规划:按照实际情况,划区分块,设置茶园道路;因地制宜建立蓄、排、灌水利系统;提出园地开垦方式和方法,如确定是否需要修筑梯田,是采用人工还是机械开垦等;注意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营造茶园防护林、行道树网或遮荫树。 二、绿茶优良品种引进的基本原则 一个好的品种引种到适宜地区种植,其经济效益成倍数提高,但如果引种到不适宜的地区,不仅不能发挥其优良特性,还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品种引进必须注意以下5点:(1)注意引进品种的适应性能 不同绿茶品种有不同的最适生态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温。如果引进地区的生态条件超出了品种的最适范围,良种就不能充分表现其优良性状,使引种失败而造成损失。一般来说,引进地区与良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纬度尽可能相近,并选用抗寒性强、适应能力强的品种,这样引种比较容易成功。 (2)要考虑品种适制性 茶树不同品种的芽叶外部形态特性及化学成分含量与比例不同,制成茶叶外形和内质特点也有差别,各个品种都有特定的适制性,在名优绿茶产区引进的品种应尽量选择具有芽叶小、发芽密、芽头壮、早生、抗寒性强等特性,生产毛峰类名优茶宜采用芽叶茸毛多、色泽绿的品种,而制作龙井、旗枪类茶叶,则需茸毛较少的品种。 (3)做好多品种合理搭配 在一个生产单位中将不同发芽期和不同特性的品种按一定比例搭配种植,这种栽培方式可提高茶叶品质,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品种的搭配首先可按发芽期的早、中、晚搭配,以利于错开春茶开采期;其次不同品种的品质各有特色,适制的茶类也不尽相同,按品种的品质进行合理搭配,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品质;第三,种植单一的无性系品种容易遭受病虫害和气象灾害的危害。综合来说,一般就品种的萌芽期来说,特早生品种占40%,早生品种、中生品种各占30%左右,这样结构比较合理。 (4)要选择合适的引种季节 一般地说要与引入地的雨季相一致,在雨季前夕或开始时引种,容易成功。一般北方地区适宜在气温适中的秋末冬初(10月底—11月初)或气温逐渐回升,雨水逐渐增多的春季(3月—4月)引种。 (5)要做好苗木调运 苗木在运输前要做好产地危险性病虫害的检疫工作;途中要防止日晒风吹,最好使用专车运输,在苗木上覆以稻草和蓬布防日晒风吹;长途运输时,苗木根部还要用黄泥水浆沾根或填充苔藓、地衣等物保湿。此外,苗木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移栽,尽量缩短自起苗到移栽完毕的时间,以保证成活。 三、绿茶种植技术 1)、确定合理种植规格

幼龄茶园管理技术

【幼龄茶园管理技术】 1、补苗:茶苗种植后,一般不能全部成活,如发现死苗宜在第二年春季、秋季选择壮苗补齐茶苗。第三年、第四年一般不再补苗,如有缺苗可进行移植。 2、除草和养草:1-2年生茶园须人工锄草,禁用化学农药,年除草4次。除草时尽可能先在苗际30㎝范围内用手拔草,防止松动茶苗,三年生以上 茶园可采用适宜的除草剂除草,喷药时需防止药剂喷到茶苗叶片上,影响生长。夏季高温季节应适当养草遮阴保水,不宜除草过净。 3、灌溉和排涝:幼龄茶园有“三忌”。一是“忌旱害”,在夏季持续高温,茶园水分不足时,需要及时灌溉保苗,同时采取茶行间作、铺草等保墒措施保持茶园水分;二是“忌涝害”,在梅雨季节或 持续多天下雨导致茶园积水,需要及时疏渠排涝,防治茶苗烂根和老苗;三是“忌寒害”。在冬季霜雪来临之前,采取熏烟、蓬面盖草、行间铺草、灌水和选用抗寒品种等方式减轻寒害。 4、间作:1-2年生茶苗可在行间适当进行间作,种植萝卜、白菜、黄豆、花生等矮杆作物,忌种玉米、油菜等高杆作物。3-4年生茶园可在行间种植紫云英、苜蓿等绿肥。5龄以上茶园无需间作。

5、铺草遮阴:茶苗种好后,在茶行间铺秸秆等覆盖物,以保水、保温、保肥,减少杂草生长,提高茶苗成活率。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遮阳网、树枝或作物秸秆进行插枝遮荫,遮荫度50-60%,一般每亩需秸秆3000kg。 6、茶园施肥:幼年茶苗施肥需遵循四个原则:(1)少量多次原则。(2)重视基肥,分期追肥,追肥要求“前少后多”。(3)氮肥、磷肥、钾肥混合使用效果更佳,(4)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化学肥料相结合。 栽后第一年追肥次数可控制在3-4次。第一次追肥约在4-5月份茶苗开始长出新根后进行。5-9月份每2月追肥一次。追肥可以是三种肥料的混合(氮肥:磷肥:钾肥=2-3:1:1),也可以混施腐熟的人畜粪尿和少量的氮肥。10月份后施基肥一次。 二、三年栽茶苗,可在3月上旬追“催芽肥”一次,5月中下旬、7月上旬、8月下旬追肥,11月上旬-12月中旬施基肥。 7、定型修剪:是培养形成丰满树冠的重要措施,幼龄茶园(1-4年)一般需三次定型修剪。第一次在茶苗达2足龄时进行,苗好情况下可提前到1足龄进行。当苗高达30cm时,离地20-25cm剪去主枝,

茶园幼龄期管理技术要点

茶园幼龄期管理技术要点 幼龄茶园是指茶苗定植至正式投产前(三年)的茶园,在这段时期内,茶苗正处在成长阶段,同时它对不良因素的抗御能力较弱,所以必须加强管理工作,为快速成园和创建高产稳产茶园打好基础。幼龄茶园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一、防止渍害 对于原为水稻地和山塘地的易积水新建茶园,要在茶园积水部位的最低处开沟,将积水及时排出茶园,以免造成渍害,伤根死苗。同时,要在茶园来水处开挖截水深沟,阻断地表流水进入茶园。 二、抗旱保水 1、培土当年移栽后,在旱季到来之前应抓紧时机进行培土,可在茶苗周围30厘米左右培上一层碎土,以减少水分蒸发。 2、灌溉当年移栽后,夏季旱期较长,采用上述防旱措施后,视干旱程度可辅以人工灌溉,在6月下旬齐苗之后干旱之前,每丛浇上半瓢清粪水(50升水对三四瓢猪粪尿),随即覆盖,并在茶株两边培土。在特别干旱季节应每半月浇1次水,每次每亩浇水量不少于3000公斤,也可每半月引水排灌一次跑马水(注意:水灌半沟即可),湿润土壤后,即切断水源。 三、耕锄除草 幼龄茶园除草可结合浅耕培土进行,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避免与茶树争夺养分。每年进行3一5次,深5—10cm左右,特别是春草、夏草和秋草要及时铲除,不能伤根,在茶苗周围15厘米左右的杂草必须手工拔除,以免伤苗,同时进行培土。但当年新种茶园,在夏季干旱时期,夏草不可除,以留草保湿保苗,否则,易松蔸伤苗,成造死苗。 四、补苗间苗

新建茶园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死苗,茶苗缺丛须及时补植,否则会造成缺丛断行,影响茶园的产量和美观,因此,应在种植当年开始到种植后1—2年内将缺苗补齐,选择同龄、同品种的茶苗移栽补缺。 五、合理施肥 茶园施肥分基肥、追肥两种。基肥在10月底至11月初施;追肥则在各季节茶芽萌发时追施。幼龄茶园的基肥,每亩施200公斤复合肥或菜籽饼;追肥以人粪尿或速效肥为主:茶苗栽种当年,因根系不发达,不能动土,应用打洞施肥法分二次施下,每亩施稀人粪尿6担,速效肥50公斤,时间为5月上旬和7月上旬;二龄的亩施稀人粪尿15担,茶叶速效肥150公斤,分三次于3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上旬施下;三龄后的追肥每年要分三次进行,各次的用肥比例为5:3:2。施肥时要求离根茎4-10cm,浅沟施入覆土,树势越大越向外移;以免茶苗根茎被肥料灼烧,同时便于养分被茶苗根系吸收。 六、定型修剪 定型修剪应考虑茶苗的生长速度,当茶苗长至30cm左右(种植一年苗),主茎粗3mm以上时,进行第一次修剪,修剪高度以15—20cm为宜,剪去主枝,主枝即在剪口下2—3个腋芽萌发成第二层骨干枝;第二次修剪(种植二年亩)高度在第一次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20cm;第三次修剪(种植三年苗)高度再在第二次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20cm;每次修剪时树枝修剪部位都必须充分木质化,否则腋芽萌发分枝角度小,不能达到理想的修剪效果。第三次修剪后,芽叶萌发时即可以进行轻采,实行以养为主,以采为辅,要做到“采高养低,采心养边,采大养小”的原则。经过三次定型修剪后的茶树高度掌握在45—60厘米,这时骨架已经形成,以后再辅之以打顶轻采和轻修剪,进一步培养树冠和采摘面,定型修剪时期原则上都应在一年生长结束后休眠期(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修剪。 遂川县茶业管理办公室 二O一三年二月十八日

春季茶叶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茶叶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春茶在一年中品质最佳、效益最高,是我区全年茶叶生产的重点。抓好春茶管理工作,对提早开园、增加春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我区茶农应抓紧时机,认真做好当前茶叶生产管理工作,为实现春茶增产、提质、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茶园施肥 春茶施催芽肥,可以促进茶树芽叶萌发,从而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施肥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应在2月中下旬进行。施肥量:亩施尿素25~30公斤或复合肥50公斤。施肥方法:以茶园开沟(沟深10~15厘米)施入并覆土为宜,以防肥分挥发流失。过于密植的茶园,如采用抛施,须在阴天以及下雨天前进行,以免灼伤茶树叶片及肥分流失。各生产单位还可根据生产实际配合喷施叶面肥,以促进春茶早发、多发、壮发。 二、茶树修剪 为早采、多采名优茶,成龄茶园春茶前一般不进行修剪,而将修剪推迟到春茶采制结束后进行。但对于去年冬天遭受较严重冻害的茶园,应及时进行轻修剪,修剪深度以剪去冻害枝条为宜,宜轻不宜重,宜早不宜迟。对无性系良种幼龄茶园,春茶期间要抓好茶树定型修剪,并在定剪基础上辅以打顶,以快速培养树冠,形成平整采摘面。修剪方法: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离地15~20厘米处剪去主枝,第二次定型修剪是茶苗栽后第二年2月底至3月初进行,一般离地30~35厘米处剪平,第三次定型修剪是栽后第三年进行,离地45~50厘米剪去,春茶辅以打顶采,一般春茶以留二叶采为好。 三、预防冻害 早春季节应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作好预防“倒春寒”的措施:一是对茶园进行覆盖,即在寒流来临前,用稻草、杂草、遮阳网地膜等覆盖蓬面和茶行地面,促进茶园地温上升,减少茶园霜冻。铺草量每亩1500公斤以上,以不露地面为宜。茶园蓬面覆盖,待寒潮过后应及时将覆盖物掀去。二是土壤保湿,加强茶园肥培管理,施足基肥,增加客土,增厚活土层,以及在茶园迎风口建立防护林带等。三是对于已萌发芽叶的早生品种茶园,要集中人力抢采幼嫩芽叶,以减少冻害损失。 四、茶园病虫害防治 定期观察茶园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制定防治措施,做好茶园病虫害防治工作。要按照无公害茶园发展要求,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业和人工防治技术。使用化学农药时要严格遵循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受冻害茶园,尤其要密切观察,及时喷施抗病抗菌药。要防止茶蚜、黑刺粉虱等害虫及各种病害的高发,提高春茶产量、质量。

浅谈茶园春季管理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a13155147.html, 浅谈茶园春季管理技术 作者:陈传保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第19期 摘要:春季茶园管理对于全年茶叶增产、提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从早施催芽 肥、预防倒春寒、浅耕松土、适时开园、茶树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茶园春季管理技术进行了阐述,以便为广大茶农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园;春季;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9-0037-02 舒城县现有茶园0.49万hm2在右,主要分布在晓天、山七、高峰、河棚、庐镇、五显、汤池、舒茶和南港等乡镇。茶叶品种以舒茶早、龙进43、福鼎大白茶、安吉白茶、山坡绿和 群体品种,新开辟茶园和经过改造老茶园以舒茶早、安吉白茶等品种为主,老茶园主要以群体品种为主,值得一提的是五显镇余畈村引种了面积为3.33hm2的安吉白茶,实现了白茶品种在舒城县种植零的突破。近年来,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山区和丘陵区的劳动力减少,对于茶园疏于管理,有的甚至靠天收,导致经济效益不高。本文现将舒城县春季茶叶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 早施催芽肥 催芽肥早施主要有以下2个目的:一方面有利于茶芽生长,芽叶粗、壮、齐、多,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品质。舒茶、南港镇等丘陵地区一般在2月中下旬施入,山区乡镇如晓天、河棚镇可以在3月10日之前,有倒春寒的年份除外。施肥时氮、磷、钾肥配合施入,比例为4∶1∶1,也可以用茶园专用肥或复合肥。施肥方法:为了防止肥效挥发损失,开沟施入,边施肥边覆土。 2 预防“倒春寒” 早春天气变化剧烈,时暖时寒,对茶树生长非常不利,因此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预防。可采取铺草、熏烟、喷水和遮阳网覆盖等方式,对于已经受冻的茶园,在倒春寒冷过后,采取补救措施,将冻枯枝干剪去,增放速效氮肥和灌好返青水,促进茶芽萌发[2]。生产实践证明,倒春寒对无性系品种舒茶早危害较重,群体品种危害较轻。 3 浅耕松土 结合对茶树追施催芽肥,可以对茶园进行1次浅耕,因为茶园经过冬季的雨雪天下,土温较低,土壤板结,此时通过浅耕,可以疏松土壤,促使土壤温度回升,有利于茶芽萌发;另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