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我国中小学校园歧视现象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谈我国中小学校园歧视现象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13187438.html,

浅谈我国中小学校园歧视现象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作者:康慧敏

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01期

摘要: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都存在着校园歧视现象,这种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

不同程度的影响,校园歧视侵犯了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中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性,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消除和减少校园歧视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校园歧视;危害;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093-02

在目前的中小学校园,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常受到不公平对待,突出表现为校园歧视。虽然在《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中对不公平对待学生的行为都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的实施中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一、校园歧视对学生的危害

校园歧视侵犯了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和教师对差生的歧视与这一要求背道而驰,是一种违法行为。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差生”本应是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需要学校、老师和同学更多的帮助、支持和理解。然而,现实学校生活中,一些“差生”却遭遇着种种歧视,使他们的自尊心一次次地受到挫伤,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表现在:

在学习方面,对学生的歧视态度或行为,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师、厌学的心理,导致成绩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越差越歧视,越歧视越差。

在心理方面,学生的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未成型,对学生的歧视态度或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形成心理障碍。对差生的歧视是精神上的体罚,它将伤害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长期的嘲讽、恐吓、侮辱等语言或对学生不闻不问,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与抗拒心理,严重的歧视使学生走向两个极端:或是极度自卑,产生封闭心理,将来无法适应社会,生存艰难,成为社会的包袱;或是桀骜不驯,产生逆反、报复心理,将来成为社会的潜在危险。

二、校园歧视产生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是校园歧视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