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总报告第1部分

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总报告第1部分

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总报告第1部分
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总报告第1部分

子课题报告之一

目前我国商品市场体系的发育状况

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商品市场是我国市场体系的重要基础,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商品市场快速成长,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商品市场仍处在程度较低的初级发展阶段,为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和建设“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商品市场体系需要不断的培育和完善。

一、商品市场发展的体制背景和外部环境

(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商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除了少数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仍然实行指令性计划外,绝大多数商品已经放开,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初步发挥。商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着商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表1 价格形成形式的比重及其变化

政府定价 % 政府指导价 % 市场调节价 %

2002年比上年2002年比上年2002年比上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6 -0.1 1.3 0.0 96.1 0.1

-0.594.5 0.6

2.9

农副产品收购总额 2.6

-0.1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9.7 0.2 3.0 0.1 87.3 -0.3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2002年度三种价格形式比重测算情况的通报》资料整理。

(二)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确定了市场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市场繁荣、商品供应丰富,市场供需态势逐渐由短缺的卖方市场转向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并连续保持多年至今。据中国商业信息中心对2003年600种主要商品市场供求形势进行预测,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87种,占14.5%;供过于求的商品513种,占85.5%,;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买方市场的持续发展,使得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日趋激化,“市场导向”逐步取代“生产导向”,作为连接、沟通产需的流通部门,正在从传统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先导行业,流通与市场的地位日益提高,商品市场正经受着如何在买方市场状态下,发挥市场功能,保持商品流通渠道畅通的考验。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买方市场的出现,消费

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居主

导地位,高质量、高档次、高营养、新口味的商品日益受到消费

者青睐,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般性吃、穿、用商品销售比

重逐步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保健等精神享受方面的商品和住、行的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上升,消费需求在相对向名优商品集

中的同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需求的变化推动着市场结构和流通

方式的改变。

二、我国商品市场发展总体判断

(一)商品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随着计划流通体制向市场流通体制的

转变,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全国已基本形成了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有形市

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相结合、以批发市场

为主导、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见

表2),形成了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和商业网点,为已纳入市场

轨道的商品流通提供了载体和渠道。

表2 中国商品市场体系发展概况

1993 1995 1996 1998 2002

一、生产资料市场

(一)批发市场(个)4000 4247 4730 6202 6545

1235

1170

1.生资综合市场767

852

2.工业生资综合市场446 512 747

2.工业生资专业市场2156 2453 3250 3874

3.农业生资综合市场143 158 141 302

4.农业生资专业市场349 332 337 232

(二)批发商业(万个) 6.36 18.66 1.52

(三)期货市场(个) 51 15 15 15 3

二、消费品市场

(一)交易市场(个) 83001 89177 82498

1.消费品综合市场65991 50733 85391 51660 44524

2.农副产品市场8221 23502 51237 26236 26381

(1)综合市场16309 17190 18192 19937

(2)专业市场7193 7436 8044 6444

3.工业品消费市场4866 6861 7633 9335 9719

(1)综合市场3600 3947 4946 5409

(2)专业市场3261 3686 4389 4310

(二)批发商业(万个) 8.14 4.89 19.00 19.6

(1)限额以上机构 1.88

(三)零售商业(万个)

1.机构20.43 31.30 27.81 26.81

1.13

(1)限额以上机构 1.16

1328.651396.311000 2.网点 880.1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整理。

(二)自主经营的商品市场主体进一步发育

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国内贸易主体逐步摆脱了政府控制,其

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传统的国有

流通企业和合作社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规范的

公司制改造。它们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完全自主地组织流通,

决定价格,从事贸易活动。(2)从事国内贸易活动的还有大量个

体业主,他们完全根据市场进行灵活经营。(3)一批经营较好的

个体业主成长为现代公司制的民营贸易企业,部分民营企业已经

在国内贸易中居于重要地位。(4)伴随对外开放,一些具有影响

的国外资本进人了中国国内贸易领域,形成与国内企业平等竞争

的贸易主体。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日本的伊藤和大

荣、马来西亚的百盛、德国的麦德龙等。可以从2002年按登记

注册类型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基本情况看市场主体的变化。其

中,国有企业数量占总数的41.33%;民营企业数量占总数的

56.05%;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占2.61%。限额以下的企业中,国有

企业更少,大部分是个体企业。目前,中国商品市场已经形成了

多种经济成分、多种业态的贸易主体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平等竞

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表3 2001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情况

数量(个)结构(%)批发零售贸易业 26605

其中:国有及控股 10997 41.33 外资及港澳台 695 2.61 民营 14913

56.0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三)商品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建立

改革开放以来,与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市场法制建

设已由单纯的管理型向规范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发展,由政

策文件管理向依法治市规范化发展,加强对市场主体和商品市场

的监督和规范。全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

地方人民政府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和行政规章。

其主要内容:一是颁布了鼓励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

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等;二是颁布了市场准入、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拍卖法》、《期货市场管理暂行条例》、《商品市场登记管理办法》、《批发市场管理办法》等;三是对商品市场组织创新和业态形式、营销形式创新进行了制度规范,如《连锁店经营管理规范意见》、《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钢材、汽车代理制试点方案》等。同时,为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中国政府先后签订了一系列国际公约、条约和协定。可以说,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这些法律法规和行政性规章的出台,规范了市场主体的行为和市场秩序,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四)商品市场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

改革开放推动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商品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2002年与1993年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28%(年均增长14.1%),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增长271%(年均增长11.71%),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增长266%(年均增长11.48%),生产资料销售额增长316%(年均增长13.63%),其增长速度均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GDP年均增长8.77%)。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近十年来,流通

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平均在8.5%,从业人员占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6%,上缴的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30%。商品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刺激消费,衔接产需、促进生产,鼓励公平竞争、价格形成和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促进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扩大内需政策的有效实施。

表4 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状况 1993 1995 1996 1998 2002 增长(%)

2002/199

3

一、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亿元)

12462.1 20620 24774.1 29152.5 40910.5 328.27 二、批零贸易

商品销售总额(亿元)

28733.8 26673.4 56437.7 77835.3 270.88 三、批零贸易

增加值(亿元)

3090.7 4932.3 5560.3 6579.1 8236.6 266.49 四、交易市场

交易额(亿元)

14730 24890 34772.0 236.06 五、生产资料

销售额(亿元)

22600 34400 38300 42700 71410 315.97 六、流通业从

业人员(万人)

2910 4736 162.7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市场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资料汇总》、《中国生产资料市场统计年鉴》的资料整理。

(五)市场开放度进一步加大

自1992年中国政府在商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试点以来,到目前已有400多家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以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其2002年销售额占批发零售贸易销售额的2.61%。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一些大型跨国商业集团先后登陆,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和会员制的大卖场等各种新的商业形式、业态和经营方式都已被采用。这标志着中国商品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外资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促进了国内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种业态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促进了中国商品市场的发育和成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商品市场的开放度将进一步加大,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研究流通领域如何应对世贸承诺,进一步对外开放问题。

近年中国经济的持续攀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快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采购基地。中国商品品种齐全、价格适中、品质优良、创

新加快等优势,对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主流市场,已形成难以抗拒的“诱惑”。中国已逐渐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中国商品市场越来越受到跨国企业的重视。调查显示,有近76%的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首选的物资采购基地,在上海、天津、重庆、深圳等地召开的跨国采购洽谈会上客商云集,近两年在中国的年采购金额已经突破千亿美元。义乌小商品城已经成为国际型的小商品常年展示会,常驻的外国客商4000多名,年成交额200多亿元人民币,并吸引了大量韩国、日本的商品进场展示。

(六)流通业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与市场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流通各环节的资源,实现全系统的优化是流通业的发展方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流通业已经进入现代化阶段。消费品流通领域在连锁经营广泛发展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出现了仓储式商场、专卖店、折扣店、步行商业街、购物中心等零售新业态。连锁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加之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物流行业的支持,使整个流通领域中的主导权逐步由生产企业转向商业零售企业,沃尔玛等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同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制

造商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伙伴关系,重新构造了消费品流通渠道。近几年世界生产资料流通方式,在传统的直达供货、经销制和代理制的流通方式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创新。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应用,实现了全球采购;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出现,重新配置了物流资源,提高了流通效率,并与网上采购配合,支持了电子商务系统;供应链管理是新兴的流通服务方式,对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我国目前仍然是较初级的商品市场,面对全球流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我国流通现代化开始起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发展滞后。表现在:一是新型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已经进入中国。流通业态不断创新,零售业除传统的百货店外,超市、专卖店、便利店、仓储式商店等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在中国大中城市的零售市场上显示出发展的生机。连锁经营发展迅速,到2001年,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业实行连锁经营的企业已发展到1124家,门店21784个,实现销售额2139.8亿元,占同期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业总额的5.7%。上海华联、联华超市店铺数量均已达到500多家。不仅是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发展也很快。但与流通业发达的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2001年美国百强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占美国市场的34%,而2001年德国十强连锁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占德国市场的84%。二是电子商务在中国已经开始,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2001年电子商务与发展报告》中统计,200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93.3亿美元,而同年美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为1610亿美元。三是物流配送在流通业中受到重视和推广,第三方物流得到初步发展。2001年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40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物流总额的2.1%。2000年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规模为564亿美元,占当年物流总额的5.6%,第三方物流市场比较发达的欧洲,1999年第三方物流占物流总额达27.4%。四是一批现代化、信息化的商业设施正在建设和应用,商场店铺设施、条形码的普及、自动销售管理系统(POS)的应用、仓储设施和现代物流配送设施建设都取得了较快发展。中国大中型零售企业80%不同程度的采用了计算机管理,70%以上的连锁企业建立了POS、MIS/ERP管理系统,30%左右的企业已经进入数字化管理系统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现代化投入显得不足,中国流通企业投入到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仅占其销售额的0.1%~0.3%,国外一般占 1.2%~2%。现代化设施的投入不足,将制约我国流通业现代化的步伐。

三、分类商品市场的发展状况

(一)消费品市场发展现状

伴随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的消费品流通和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业态、开放式、竞争型的新格局。

1、初步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消费品流通渠道

中国流通体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流通体制向市场流通体制的转变,国有批发体系已经不复存在,各类工业品交易市场、各种类型的批发企业和多种业态的零售商业组成了新的消费品流通渠道(见表5)。一批采取经销代理、买断经营等经营形式的大型批发企业成长起来,成为日用工业品产需衔接的桥梁;海尔、格力等一些著名的生产企业自己建立了分销渠道;华联、国美、苏宁等各类大型连锁超市由生产企业直接供货或由物流配送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工业品交易市场、小商品市场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品流通渠道,有大、中型批发市场,也有批零兼营的综合型交易市场,还有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零售贸易市场,其中,义乌小商品城已经成为全世界小商品集散地。商品交易市场发挥着连接产需、沟通信息、深购远销、满足市场

需求的作用,成为目前我国商品流通的主要业态之一。

表5 2001年消费品流通渠道状况

交易额(亿元)占批零总额(%)

消费品批零贸易销售额 72415

交易市场销售额 25779 35.6 限额以上批发销售额 12391.7 17.11

8.6 限额以上零售额 6217.07

资料来源:同表1。

2、国际上新型零售业态相继进入中国零售市场

目前,零售市场中旧式的百货商店、粮油副食店等经营方式

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形式的新型商业业态。从1992年

开始,一些在国际上流行的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便民连锁店、

专卖店、廉价商店、邮购、电视购物、电子商等新型零售业态逐

步进入我国,并迅速成长,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一些大城市中

迅速扩展、占领市场,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据国家统计局对

全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分析,超市、专业店等新型零售业

态无论从数量、从业人员和销售额上都已经占有三分之一的市场,而且仍然在增长,零售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3、零售业经营规模以小型企业为主

目前我国零售企业主要以小型企业经营为主体。普查资料表明,2001年按商品年销售额划分,100万元以下的经营单位数占全部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的76.1%,从业人员占42.2%,销售额占44.1%。其中50万元以下的经营单位数占66.3%,从业人员占33.2%,销售额占41.3%;居第二位的是100-1000万元的企业,三者比重分别为21.1%、33.7%和19.1%;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单位仅占2.9%、从业人员占24.1%,但销售额占据1/3强,达36.8%。2001年零售企业中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73家,超过20亿元的16家,超过50亿元的仅3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华联超市股份公司的销售额为98.7亿元,还不到100亿元。

表6 2001年按经营方式和业态分组的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构成

产业活动单位数从业人数商品销售额

比重

分组

绝对数

(万个)比重

(%)

绝对数

(万人)

比重(%)(%)

总计63.2 100 746.9 100 100

一、经营方式

1、独立商店40.7 64.2 467.8 62.7 62.9

2、连锁商店总店0.7 1.2 29.9 4.0 3.4

3、连锁商店分店5.5 8.8 65.1 8.7 15.4

4、其他16.3 25.8 184.1 24.6 18.3

二、业态

1、百货商店10.4 16.5 208.3 27.9 43.4

2、超级市场 1.3 2.1 52.5 7.0 7.5

3、专业店20.8 33.0 189.3 25.3 24.5

4、其他30.7 48.4 296.8 39.8 24.6 资料来源:《中国零售业存在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家统计局。

表7 2001年按商品年销售额规模分组的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构成

产业活动单位数从业人数

商品销售

额比重分组

绝对数(万个)比重

(%)

绝对数

(万人)

比重

(%)

(%)

总计63.2 100 746.9 100 100 100万元以下48.0 76.0 315.2 42.2 44.1 100-1000万元13.3 21.1 251.6 33.7 19.1 1000万元-1亿元 1.7 2.6 118.1 15.8 20.7 1亿元以上0.2 0.3 62.0 8.3 16.1 资料来源:同表5。

4、消费品市场发育不均衡,仍然存在着结构差异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消费品市场自身的结构缺陷,导致了消费品市场发育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消费品市场发育很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多种经营方式和业态形式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与繁荣,零售网点多,发展快,所占的市场份额也相对较大。这些地区也成为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之地。但我国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落后,消费品市场发育相对迟缓,新型流通方式和市场形式发育较少,吸引内资和外资的条件相对较弱。东南沿海与西部的市场发育程度和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见表8)。

表8 2001年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部分指标对比 人口 GDP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零售网点 零售从业人员 东南沿海占比重(%) 20.1 38.7 35.9 61.8 59.1 西部地区占比重(%) 28.7 17.1 16.8 15.6 14.4 注1:人口、GDP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资料来源同表1;零售网点、从业人员资料

来源第二次我国基本单位普查。

注2: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云、西藏、陕、甘、青、宁、

新等12个省市;东南沿海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

(2)城乡市场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拥有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和消费者,农村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国家工业化的实现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都不可能离开农村市场的发育和建设。但目前城乡市场发展差距较大。2001年市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74.8%,而拥有众多农村人口的农村市场(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占总额的25.2%。城市市场发育较快,农村市场发育还相当缓慢,消费水平和能力还非常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商品规模的扩大和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

(3)城市市场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虽然城市市场较农村市场发展快,但城市市场也存在发育不均衡的问题。一是表现在城市商业业态结构不合理,前几年大型百货店发展过快,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型百货店饱和,竞争激烈,效益下降;而便民利民的中小连锁超市发展相对不足。二是城市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商业网点的建设速度跟不上居民区的开发与建设,不能及时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二)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生产资料市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初步建立,并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正处在由传统的流通方式向现代化流通方式发展过程中。

1、多元化的生产资料市场流通格局已经形成。随着商品指令性计划的逐步取消,物资流通的供、销、调、存计划管理系统已经打破,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已经进入市场流通,商流、物流通过多条流通渠道实现产需衔接:一是各种类型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到2002年,全国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已达6545个,生产资料综合市场交易额占13%,工业生产资料交易市场成交额占69%,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占2%。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相继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期货交易所,在引导价格、调节供求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是通过批发经销企业。生产企业与专业化的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的经销关系,由经销商买断后再销售,是当前生产资料流通的主要形式。三是通过生产资料贸易洽谈、展示会、招标等形式产需直接见面。四是电子网络交易得到了发展。

其中,钢材主要由专业化的经销商买断经销,据中国物资信息中心调查,钢材企业近70%的产品以这种方式销售产品;与居民消费相关的家居建材、装饰装修材料的交易市场发展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随着家用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北京、上海等地的汽车交易市场得到很大发展,展销会销售很好,以销售、售后服务、供应配件及信息反馈一体化服务的4S品牌专卖店的现代销售方式已经开始流行。

2、市场主体发生了变化。在全社会生产资料流通规模中,执行指令性调拨计划的物资系统和行业供销系统已经解体,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竞争并存的格局。浙江物产集团等33家国有物资企业经过深化改革成为国有控股的现代物资企业,得到较快的发展。2002年销售额1041亿元,占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额的1.45%,虽然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但企业经营规模大,价格导向强,成为生产资料流通的骨干力量。大批民营生产资料经营企业发展起来,在生产资料流通中占据主要地位,大部分生产企业的产品由民营企业经销或买断后分销,经营生产资料的网点增多。

3、农业生产资料除了一部分化肥专营外,农药、农膜、种子、农机具等商品大部分放开,进入市场自由流通。县以下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