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广场的设计发展略谈

城市广场的设计发展略谈

城市广场的设计发展略谈
城市广场的设计发展略谈

四川建筑 第27卷4期 2007108

城市广场的设计发展略谈

(成都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81)

【摘 要】 通过对中西方城市广场的起源、历史沿革和发展的过程的阐述,对照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广场对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并结合成都新天府广场的建设实例,进行广场设计的剖析。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市政广场; 发展; 新趋势; 天府广场 【中图分类号】 TU 98411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城市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宜人的、良好的环境质量涉及诸多的因素,公共空间的开发和建设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它对于完善城市整体环境,向人们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丰富人们的生活,增加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而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广场又可以分为市政广场、交通广场、休闲广场等,它们有着明显的功能区别。随着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在功能使用和景观观赏等方面都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和建筑界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广场朝着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1 西方城市市政广场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广场随城市发展也逐步形成规模。古代美洲的丹诺齐迪特兰城在盐湖中央,城市形状方正,中央广场面积有275m @320m;古希腊的雅典,城市布局不规则,无轴线关系,发展到卫城西北角形成城市广场,最后形成整个城市,它具有城市的政治活动等社会功能,也是市民集会和交易的中心;希腊化时期的城市广场大多按希波丹姆系统规划,阿索斯城的中心广场,平面为梯形,是一个两侧有大尺度敞廊的广场;古罗马城的中心广场在帕拉丢姆以北,逐步形成共和时期的罗马广场和帝国时期的帝国广场,是城市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其中罗努姆广场,呈梯形,完全开放,是一个公众活动的场所,它的南面是凯撒广场,面积有160m @75m,仍保留了一些公共性质,而帝国广场由奥古斯都广场和图拉真广场等多个广场群组成。奥古斯都广场周围有高达316m 的围墙围起与城市隔绝,图拉真广场轴线对称,有多层纵深布局,正门是3跨的凯旋门,进门是120m @90m 的广场,两侧敞廊中央各有一半圆厅,纵横轴线相交处的中央立着图拉真的骑马青铜像,穿过院子,有崇拜图拉真的庙宇,是广场的艺术高潮。这一连串的纵横、大小、开间的变化反映了用建筑艺术手法造成神秘威严的气氛来神化皇帝的设计思想。

西方中世纪的发展中,教堂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中心,是市民集会的中心场所,广场均采取封闭构图,平面不规则。意大利佛罗伦萨以市中心西格诺利亚广场,形成于13世纪,是一个象征城市共和国独立而带有纪念意义的市政广场。广场呈L 形,形成3个互相关联的空间构图:L 形的广场西部和东部之间有骑马像,使这两个空间在造型上有所过渡。广场空间似乎是渗透到周围的建筑实体中去,是一个著名的、典型的市政、文化广场。长期以来市政广场把市政活动和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市政文化广场,有其高度的历史文化价值。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设比以前大为增加,但城市总的布局没有发生新的突变,有的仅集中在一些局部建筑群的改建。如佛拉拉开拓了亚里奥斯梯亚广场;罗马的改建是重大的事件,教堂入口广场,有梯形和椭圆形平面组合而成,十分雄伟;佛罗伦萨的安农齐阿广场早期是最完整的广场,矩形平面,三面均是开阔的敞廊,尺度宜人,风格平易;罗马市政广场,平面成按轴线对称的梯形,前面开敞,入口大台阶,以锐角向上面放大,使台阶产生了缩短的错觉;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被誉为/欧洲最美丽客厅0,平面呈曲尺形,由3个梯形组合成一个封闭形的复合广场,在透视上有很好的艺术效果。广场长宽大约成2

:1的比例,不同空间的互迭和视觉上的相似性和对比性的运用,达到了形体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高峰。绝对君权时期的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三面无建筑物,向树林、花园和塞纳河完全开敞,只有濠沟和沟边的栏杆标出广场的边界。平面为长方形,抹去四个角成为八个角,代表8个主要城市,成了从卢佛尔宫至星形广场的主轴线上的重要枢纽。

2 中国城市广场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我国的城市广场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城市空间要素。虽然中国古代建筑和城市建设在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

[收稿日期]2006-08-25

[作者简介]张雷,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4

#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

方面有过辉煌的成就,但那主要是表现在宫殿、陵寝,以及大型园林等的院落空间布局上,而从未产生过欧洲城市传统意义上的广场。

中国古代的广场,规模一般不大,形式也比较自由,其功能也随其周围建筑形式的不同有所变化。比较典型有西安的城隍庙庙前广场(图1),逢年过节用来举行庙会,数量一般也很少;又如明北京城的皇城,正南门前形成的一个丁字形闭合广场,门前有玉带河,上有五座券桥,广场内亦有华表、石狮,空间处理得极为丰富,是高度建筑艺术的结晶;功能单一,为一些低矮建筑围合而成,如云南丽江的四方街(图2),以此为中心,是一个梯形的小广场,它是为人们集市贸易,汇集人流,提供活动等功能而建造的。周围全是古老的店铺,很可能是中国面积最小的广场之一,是世界上唯一的具有自动冲洗街面系统的广场。

图1西安城隍庙

图2云南丽江的四方街

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由于帝国主义侵略,本国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的变化。城市设计与建设体现了帝国主义明确的侵略意图,建筑形式全是搬用占领者本国的形式,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城市规划图都是西方古典的形式主义及早期资本主义规划特征的搬运及模仿,与中国传统的规划手法完全不同。早期较多表现为形式主义的构图,后期较多注意功能及交通问题。比如帝俄占领时的大连,以环行广场及放射性道路形成骨架,反映出明显的古典主义色彩。如作为中心广场的/尼古拉广场0,周围放射10条干道。类似的还有哈尔滨南岗区的规划。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中心城市南京,1929年制定的/首都计划0,虽是我国最早的一次城市规划工作,但在形式和内容上基本搬用当时欧美城市规划的理论及方法,以后基本上没有按计划实施。但唯一实现的开辟道路,新街口建成圆形广场,成为全市的交通中心,在周围迅速的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使交通更为严重。这也是资本主义城市的特征之一。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的长春为伪/满洲国国都0,在道路系统中设置了几个很大的环形广场,如/大同广场0、/安民广场0,在相当程度上有追求形式和构图的倾向。

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城市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目前我国由于经济的发展,各个城市大兴土木,城市广场不可或缺地成为建设的重点。作为城市的形象工程,各个地方政府都不遗余力,大力推进,也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3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的特点及其新趋势

城市广场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一般都放在一个适中而显要的位置上,位于市中心的中心岛上,成为四面八方都能看到的标志,从而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点。

311范围规模

一般来说,要具体给出合理的广场尺度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与广场所在城市及其具体位置和定位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单从人的感受角度来说,凯文#林奇认为12m 是亲切的,24m是宜人的。但我国现在许多城市盲目追求大而空的广场。国家建设部等四部委已发布通知规定限制修建规模。广场规模与城市本身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不单单是城市的大小,城市性质、经济、人口、文化、市民素质、风俗习惯等因素都对广场的规模有着一定的影响。

312空间型制

空间型广场是现代的发展趋势。20世纪50~60年代是平面型向空间型的过渡时期。空间型广场是和避免交通干扰的要求分不开的,可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又可充分利用有效的空间,获得丰富活泼的城市景观。一般有下沉式广场和上升式广场:上升式广场常架设于高台之上;下沉式广场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常作为商业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前院,下面或为商场等营业建筑,或为公路由下面穿过。

313绿色水体

绿色水体是人们普遍向往的地方。广场上多样化的绿色植物可以提高并丰富游人对于颜色,光线,地形坡度、气味、声音和质地变化的感受,让人觉得更加亲近自然。还应设置可以进行活动的草坪,并充分利用地形,利用草坡等改善休息和视线环境,创造小尺度的亲切空间,以满足游人的心理需求。水体在广场中,可以起到活跃氛围,流动之感,其中大的喷泉池更有景观效果,配上音乐、灯光现代的手段,可以满足人的欣赏需求。

314辅助设施

辅助设施虽是一些生活中的细小环节,最主要的是对残障人士的关怀。无障碍设计的坡道、饮水机、厕所等都能给使用者以温暖的感觉;在有上下空间连接的部分设置一定数量的自动扶梯,也是一种人性化的设计。休息设施,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座椅及任何可以坐的地方。同时,信息标识牌,电话亭,周围建筑,道路标识,汽车站场标

5

#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

四川建筑第27卷4期2007108

四川建筑 第27卷4期 2007108

识等都可以给初来者很大的帮助。售货亭、报刊亭、足够的垃圾箱也是人们需要的必备设施。

根据上面这些特点,可以看出现代城市广场发展的新趋势。现代城市广场逐步向多职能、多单元、多级别、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已不同于最原始的市政场所。随着城市建设活动的大量增加,他们往往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对城市起着标志性的作用,吸引了外来的投资者。但是盲目发展,没有与周围环境很好的协调,又不知不觉中起了反作用。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等方面起了不少的作用,其丰富的个性化形象,已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4 成都天府广场的实例分析

成都天府广场,是成都市的一个中心城市广场。过去称人民南路广场。建设天府广场问题由来已久,不仅是建国以来成都市早期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几届政府的共同夙愿。但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而久久未能付诸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社会经济有了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成都市正式向全球招标设计天府广场,全球各地的顶级设计单位纷纷来蓉考察并作出设计方案。经专家严格评审后,其中法国设计单位AREP 公司夺得一等奖并成为最终设计(图3)。

图3 新天府广场效果图

411 在范围规模方面

新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的城市中心,南北和东西主干道的交通交汇点,广场的正前方是毛主席像和四川科技馆,每当节庆假日时,作为举行升旗仪式的地方,是城市广场的一个典型特征。天府广场的总体规划面积为69000m 2

。规划设计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北起骡马市,南至红照壁,东达顺城街,西止东城根街的规划区内的控规层次的城市设计;二是仅限于天府广场周边规划设计范围(北起人民东、西路,南至东、西御街,东抵宾隆街,西到小河街)的核心区的详规层次的城市设计。

412 在空间型制方面

新天府广场的东侧主要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下沉式广场,它不但是新天府广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也是天府广场地铁站的入口。下沉广场上将设置6个出入口。同时,为避免位于地下的地铁站受到风雨侵扰,下沉式广场还特别设计了一个全部由无色玻璃建成的玻璃雨棚,这个大雨棚不仅能将地铁站的6个入口完全覆盖,还能够让人们站在

广场上,透过玻璃直接看到在地下往来穿行的地铁。413 在绿色水体方面

新天府广场西广场以地面景观造型为主。地面景观的设计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园林艺术。广场上将会设置许多自由造型的绿岛,局部种植竹子,方便人流穿行,地面采用木质铺装。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数千年来,成都平原上江河纵横,水与这座城市命脉息息相关。为此,作为城市中心的天府广场,在景观设计上,/水0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西广场上密布的绿岛和树阵中,有一个呈/乡0字形的水景位于核心位置,令人产生诸多联想。

414 在辅助设施方面

新天府广场由于是下沉式广场,在地下拥有4层空间,作为上下连接的交通枢纽,设有楼梯和自动扶梯与天府广场地下的商业空间和地铁站点相连接。今后将是一个景致迷人的开放型步行广场,内部将不考虑机动车通行,将充分考虑人性化的设计,特别是对残障人士的关怀,休息设施、信息标识牌、电话亭、道路标识等都给初来者很大的帮助。

5 结 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广场也开始逐渐在各地城市建设中蓬勃兴起,在/可持续发展0战略方针指导下,/生态城市0、/生态建筑0、/人居环境0等课题,无疑成为城市未来发展趋势。人性化设计深入到设计的各个方面,重视人的行为、心理等多种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城市广场空间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角而更加增辉添色。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中国城市建设史[M ].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1982.

[2] 外国城市建设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 罗小未,蔡琬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5.

[4] 关肇邺.市政厅和市政广场[M ].世界建筑,1994(3).[5] 叶珉.城市的广场(上)[J].新建筑,2002(3).

[6] 程富花.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

t p://www.pape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613378941.html, .

[7] 羌苑.建筑的外部空间与城市环境质量[J].建筑学报,1994

(7).

[8] 刘玉成.试论成都天府广场的规划设计[J /OL ].成都建筑,

2002(4).htt p ://www.cei n .gov .cn /ho m e /gglt/refanddev /sho w.asp ?i d=355&ssl b =%B9%E6%BB %AE %BD%A8%C9%E8.

[9] 成都新天府广场将成国内最大下沉式广场[EB /OL ].http ://gz .oeeee .com /hom e/ji an z hudongtai/t20060413_332053.h t m .l [10] 城市广场的设计与研究[EB /OL].h tt p://www.anyscap e .co m /d i ssertation /f ocus_29gc26_12.as p.

[11] 马力,陶英军.对广场设计的探讨[EB /OL ].h ttp ://www.any -scape .co m /d i ssertation /f ocus_29gc25.asp .

6

#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

浅谈中国城市广场设计

浅谈中国城市广场设计 摘要:现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广场设计中,大多数是以看,而不是用,一味的模仿国外设计而忽略了民族地域性文化的发扬与继承,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把两者融合是现当代中国城市广场发展的重点。 关键字:城市广场,民族地域性文化 一、广场的发展 广场作为当代城市形象的代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或许是由于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或许是对于中国在国际城市环境下发展所受的影响,也发生这巨大的变化。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长聊的话题。但对于广场这个多变的空间体,其实谁也不知道,它存在的任何意义。也许有人会说,广场就是早上锻锻炼,唱唱歌的地方,也有人会说,广场就是大家在一起搞搞活动,说说事的地方。这只是对于中国老百姓的一种简单的认识。而对于广场这种空间出现的形式已经存在了千年。古希腊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由于古希腊温和的气候条件和浓郁的政治气氛,人们喜欢在户外活动,不太注重室内空间,促成了室外社区交往空间的产生。同时,人们把自己对空间的体验感受和审美情趣反馈到广场的规划设计中。在漫长的发展中广场的功能越来越综合多样,有司法、行政、商业、生产、宗教、文娱、社交,等等,形式也由杂乱、不规则逐渐趋于统一完整,成为城市中最重要、最富有活力的因素。在中国,最早的广场要追溯到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这个时期的广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院落空间发展而成的广场。这类广场平面布局手法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类型注重对称轴线的特征,以住宅院落扩大到大型宫殿及宇宙建筑群,还扩大到整个城市布局。各种城市广场又是这种建筑组群的封闭式大空间,也可以说是庭院的扩大,如清代天安门广场等。 二、中国的城市广场设计 在城市广场设计中,手法也是多种多样,从古至今像行政、社交之类的广场多数会以轴对称的设计形式来设计,而对于文娱,健身之类的广场,则设计手法趋向于中式园林的造景手法,打造成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的广场。有时随着不同的需要,这两种形式的广场融合成为新的一种新形式的广场,这种形式的广场就天是我们所说的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场。如何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中,把我们的城市之信广场建设的更好,也值得我们深思。 刚开始觉得这样的广场好像不伦不类,但这也是在中国城市发展中所要经历的过程。说到这,我们就可以用一个词“地域性”来说明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历史文化,名族文化都很悠长。先从历史文化来说,中国的历史也有上下5000年,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其中拿最鼎盛的几个朝代秦、唐、明、清来说。秦、唐、明不用说就是现在的西安十三朝古都.它们对于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现在的西安也是正在建设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但对于城市形象的建设也是在最大的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其中城市广场的需求也就占有很大的部分,既要符合国际化的趋势也要体现西安的地域特色,这时我们就要考虑民族文化与世界接轨,两者达到更好的融合,更好的站在世界的浪潮之上发扬民族文化。但可能现在两者做的都不是很好,就像一些广场,看似很有唐代之类的风格,但只是把一些构筑物和一些具有唐代风格的构建放在了现代风格的广场上,这样以来也就有一定的历史感与民族特色。但真正所要包含的意思却只是浮在表面,没有很好的融入其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说一下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个人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无论是它的元素提取,还是整个广场的设计理念都恰到好处,从空间的设计理念来看,再从现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说起,大多数人可能看到了,整个喷泉的地势由北向南逐步抬高,总体分为九级台阶,在这九级台阶上有划分了五级小台阶,这里就寓意就是,皇城西安,帝王之气,九五之尊的含义,很简单的寓意,但通过与其设计理念的融入就变的活灵活现,即体现了国际化的都市广场,又能体现唐代的韵味。不单单是这一项,还有很多,比如像有些道路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它的园路都是正南正北的,路网形状像格子一样。这里也是在路网设计上,运用唐代皇城九宫格的路网形式来设计的。即能体现地域特色,又能很好的融入现代城市中。 三、中国的城市广场发展、继承与发扬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_赵晓昱

收稿日期:2010-06-13 作者简介:女,1974年生,助理工程师,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 赵晓昱 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摘 要 从城市景观入手,分析了城市广场景观及其功能定位和文化性表达,对城市广场景观 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有重点的探析和综述. 关键词 城市广场;广场景观;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 2 0 前 言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绿化、小品等所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的表现,是通过人的感觉及思维后所获得的感知空间.因而城市的景观设计,也可以说是城市美学在具体时空中的体现.它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进而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城市景观设计常与空间设计联系在一起,空间是城市景观中第一位的重要因素.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景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广场设计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设计优秀的城市广场并具有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构筑城市防灾空间,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多重作用.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1 城市广场景观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基本内容,广场设计应该立足于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三大要素,即意义、使用与环境.“意义”指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的问题,“使用”指作为开放空间的领域性问题,而“环境”指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需要广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与绿化作用,这一点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古代的苑囿设计内容都浓缩于古典园林设计之中的话,那么,可以说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最基本的东西都浓缩在广场设计之中.广场不是一种简单的形态游戏,它是一种生活,是一段历史,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的产物.在古代,东方几乎没有广场,而现代城市广场,其意义已走向多元化,它既要满足多层次人群的精神要求,又要体现当时当地城市居民多层次的价值观念.因此,一个设计成功的城市广场,不仅能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面貌,还要折射出这个地区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沉淀,也就是要与该地区的“文脉”相融合.广场规划设计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热点.广场成为市民集散和扩大城市绿地的重要手段. 2 城市广场景观的风格定位及其文化性表达 城市广场具有人流密度高、聚集性较强、空间较开放等特点,对于高密度开放空间的广场规划设计而言,广场设计所营造的一个“场”,是一个空间领域,我们不仅要在其形态、功能、环境上下功夫,还要将其融入周围区域的文化中去.一个好的广场设计,应该能激发人们文化生活,创造引人入胜的交流氛围,从而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 广场的景观设计一方面具有共性,无论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都应该具有客观的比例、尺度、重第28卷第3期2010年9月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 OUR 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AR C HITEC TU RE A ND C IVIL EN GINEERING Vol .28No .3Sep .2010

旺多姆城市广场案例分析教学提纲

2015-2016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 城市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旺多姆广场 姓名: 阮林 班级: 景观建筑设计 学号: 20121150124

在全世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广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表现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在日益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含的诸多信息,已经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案就以巴黎的旺多姆广场为例对城市广场进行初步的解析。 一、城市广场简介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二、城市广场的历史沿革 古希腊城市广场,如普南城的中心广场,是市民进行宗教、商业、政治活动的场所。古罗马建造的城市中心广场开始时是作为市场和公众集会场所,后来也用于发布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等的场所,通常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纪念性的建筑物。罗马的图拉真广场中心有图拉真皇帝的骑马铜像,广场边上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后

面的小院中矗立着高43米的图拉真纪念柱,柱顶立着皇帝铜像,用以炫耀皇权的威严。公元5世纪欧洲进入封建时期以后,城市生活以宗教活动为中心,广场成了教堂和市政厅的前庭。意大利锡耶纳城的开波广场就是一例。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城市中公共活动的增加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繁荣,相应地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城市广场,如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卡比多广场等。后者是一个市政广场,雄踞于罗马卡比多山上,俯瞰全城,气势雄伟,是罗马城的象征。威尼斯城的圣马可广场风格优雅,空间布局完美和谐,被誉为“欧洲的客厅”。17~18世纪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南锡广场等是当时的代表作。 19世纪后期,城市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如巴黎的星形广场和协和广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在空间组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产生了像巴西利亚三权广场这样一种新的空间布局形式。 中国古代城市缺乏公众活动的广场。只是在庙宇前有前庭,有的设有戏台,可以举行庙会等公共活动。此外,很多小城镇上还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场和码头、桥头的集散性广场。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公众活动使用,相反,还要求他们肃静回避。这在古代都城的规划布局中更为突出,如宫城或皇城前都有宫廷广场,但不开放。明清北京城设置了一个既有横街又有纵街的“T”字形宫廷广场(在今天安门广场)。在纵向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并集中布置中央级官署。广场三面入口处都有重门,严禁市民入内,显示宫阙门禁森严的气氛。 三、案例分析 (一)简介 旺多姆广场(Place

城市广场设计论文

从西方所罗门王子瑰丽的神殿到光怪陆离的荷兰风景油画,从中国的“囿”和“圃”到山水园林,“园林景观”这个富有魅力的词汇闪烁于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光鲜而璀璨。似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被其修饰的可能,步入当代社会,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以往单一设计视角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笔者以一个更为宽泛的和多样化的视角去探讨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探讨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空间的秩序性、尺度的适宜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和场所的包容性。 一、空间上的秩序性 约翰?西蒙兹在其著作《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的可视景观一节中谈到了轴线,他说:“本质上讲,轴线是连接两点或更多点的线性规划要素。它总是被看作一个联结的要素。”由此可见,园林景观轴线的界定是必要的。因为轴线的引入可以使景观系统具有方向性、秩序性。但园林景观不同于其他的景观类型,它更在意景观所创造的意境,所以轴线的形式有时是笔直的,有时可能是曲折的,但界定轴线的目的就是为了确立空间组织的逻辑顺序,以此契合于景观的功能需求,创造景观的场所氛围。苏州私家园林景观的曲折轴线就让我们体会到了景观空间的无穷变化,感知了景观空间带给我们的无限魅 如果说轴线是景观系统的中枢,那么景观涵盖的空间内涵就是附属于中枢上与人交流的媒介。每一个目的就是一种需求,每一种需求就意味着一种行为,每一种行为就必然决定着一种空间模式。梳理空间的内涵就是基于整理景观所承载内容的设计原则。只有明晰景观涵盖的内容,我们的空间组织才会有的放矢。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必须将景观所要涵盖的内容梳理清楚,进而根据各种内容赋予其最为适宜的空间模式。对 当我们梳理出空间内涵时会发现这是一个关于景观目的罗列的庞大列表,要想在场地内同时包容如此多的内容有时是不切实际的。由此我们必须理清各种景观需求,明确它们之间的轻重关系,即明确景观空间的等级。这一原则的目的就是使我们在园林景观创造中正确地对诸多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取舍。明确空间等级的逻辑关系之后,我们才会清晰地利用场地,合理地进行空间的组织,甚至在必要时牺牲某一需求,从而保全景观系统总体的逻辑关系。在确定了空间的等级之后,还要明确空间的模式,将它们合理地归纳为一个个集合单元,然后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经过缜密的推敲,从而论证其是否有交集、并集或是相离的关 斯蒂芬?拉伯德和汉斯?罗易德认为:“空间的序列是一些连续的、独立的空间场所,他们之间以通道相连;人同时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空间。”[2]确定空间序列的原则是当我们明确了空间等级之后,通过景观序列的组织,给景观空间以节奏变化、韵律美感和弹性体验。确定空间的序列是空间秩序性原则的最后环节,其目的是深化空间的秩序,同时在正确的秩序基础上赋予景观空间形式上的美感,甚至使人们通过对空间的感知引发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景观空间不仅仅需要高潮性的景观轴线与丰富的景观内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空间序列的处理将子系统景观空间合理地进行布局,就像优秀电影中高超而又巧妙的剪辑过程,使人们体会到景观的时间变化、强度更迭以及情景交织的过程,从而获得心智愉悦的体验。空间序列的处理就是解决空间与空间关系的艺术,空间之间是需要衔接的,而衔接就意味着机会,空间序列的艺术处理必然会增加景观的魅力,使景观在良好的逻辑关系中具有和谐与美丽的情感内涵。 二、尺度上的适宜性 在《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一书中,阿摩斯?拉普卜特这样写道:“人们对于尺度的选择和陈述时,往往从大尺度的元素进入。”[3]我们对于论述尺度适宜性的原则也是依据这样的逻辑,从大的园林景观尺度到人的个体尺度。如何协调园林与人的关系,是创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实践中,避让与弱化是我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回应。这种方式也是尊重既有的自然环境,尊重发展的有机秩序。针对过大尺度的压力,我们采

浅析景观设计中水景景观设计

浅析景观设计中水景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8-12-04T17:43:42.9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作者:黄博文姜军谭宇 [导读] 水景工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在现代园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对于园林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园林景观工程离不开水景点缀。 大连都市发展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水景工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在现代园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对于园林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园林景观工程离不开水景点缀。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林工程需要对水景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使园林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水景类型及其生态价值与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营造手法,对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原则及其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景观设计;水景景观;类型;生态价值;营造手法;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是适应现代都市人崇尚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水景设计在当前园林工程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也是一门艺术,带有巧妙借用之特点,可将自然与设计完美契合在一起。水可能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 1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水景景观类型及其生态价值 1.1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类型。主要有:(1)喷泉:水自下而上喷涌,形成不同形式的水态,在长期的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喷泉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景,主要有扇形、瀑布以及蒲公英等各式各样的形态。(2)瀑布跌水:瀑布主要是按其跌落方式进行划分类型,有阶梯式、丝带式、滑落式以及幕布式等类型。为确保瀑布能够沿着墙体、山体等结构平稳的滑落,通常会对墙面进行坡面处理。实践中可以看到,因瀑布水量不同,在视觉、听觉效果上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落水口位置的水流量、高度差成为设计的重点。(3)涌泉与溪流:涌泉主要是在模仿自然状态下的承压水形式,与跌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循环的动态系统,其主要设计构成有管道、泵以及喷嘴等部分。溪流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可涉入式与不可涉入式。其中,可涉人式水深一般在0.3米左右,可有效防范儿童溺水,而且水底还做了防滑保护措施,可供儿童戏水;不可涉入溪流则主要是以水生植物的种养为主,并以此来增加其观赏性与趣味性。 1.2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生态价值。通过相关的优秀园林设计证明,水景景观以其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美学表达方式,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研究证明,水生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再释放,以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湿地系统,在净化城市水体方面表现突出,正是水生植物生态价值的最好体现。同时,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环境。 2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营造手法 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营造手法主要有:(1)多角度设计。设计师首先应当能够掌握多种学科知识并有效运用之,同时还要求寻找自然原型,研究对象具有相似的环境、地形地貌等。我们可将原型探寻的范围划定在同一个自然带之内,然后通过地貌等,对原型进行研究,这是营造水景的一种重要手法。(2)顺其理,理其形。这种调整是建立在全面掌握与模仿的自然水景意境、特征基础之上,通过营造天然式的水景使人们感受到该水景如同自然天成一般。(2)分要素与造意境。园林水景景观效果是通过分要素与造意境手法表现出来的,首先应当了解水景营造之要素。应当不断地对水景景观整体规划进行整体把握,对上述要素的设计合理性进行考究,从而采用艺术手段将水景营造之意图充分的表现出来。 3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设计原则及其设计要点分析 3.1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设计原则分析。主要有:(1)突出特色原则。在园林工程水景设计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园林整体与水景设计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水乡气息较为浓重的园林可将水景作为重点予以突出,从而给人灵动之感;对于那些气氛相对厚重的园林可将水景设计当作一种辅助手段,以恢弘基础为基调给人清新之感。()统一协调原则。园林工程水景设计过程中的统一协调原则主要是指水景营造时应与园林中的其他环境和景观品质相衬托、相协调。要全面考虑设计环境的水源、气候等生态条件,即水景风格应当与环境、建筑风格等相一致。(3)形式恰当原则。对于多数的园林水体面积而言,应当以其美观、实用性为标准。通常情况下,园林水景的水池面积以园林总面积的30%为宜,水池中的倒影极具观赏价值。当前最能体现形式恰当设计原则的即为美国的波特兰大市大会堂前的广场水景,堪称美国至今为止最精彩的水景设计作品。 3.2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设计要点分析。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设计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水与人的距离,让人尽可能融入到水景中。具体表现为:(1)驳岸设计要点分析。驳岸主要作用是稳定水岸,是陆向水的过渡,使水岸不会因为水淹或雨水冲刷而破坏。亲水性分析:驳岸引人前往水边,将水与陆地自然过渡,使人们的视野因岸的延伸而开阔、延伸,见到水就很想自然地接近,轻步在驳岸上,不禁使人为之神醉,仿佛置身于龙宫通道之上。设计要点:按形式临水驳岸可分为三类,斜式驳岸、阶梯式驳岸、直式驳岸,常规情况之下,驳岸组成部分主要有墙身、压顶、垫层、基础桩、基础等,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驳岸顶部压顶,驳岸的主体部分墙身,常见的有用砖、水泥、混凝土、软卵石等砌成,也有一些地方使用临时性墙身,用竹、木板等材料制成的,基础宽度则为高度的0.6~0.8倍,常见厚度为400mm。基础与地基之间用碎石铺成,属于垫层,为了加强驳岸承载力,将木桩或混凝土桩打入土层,属于基础桩。为避免土层沉降不均匀,还常能看见伸缩缝与沉降缝设计,保持驳岸稳定性。(2)步石设计要点分析。步石设计是将零散的叠石按一定间距点缀于窄而浅的水面上,它的设计是便于人们通过的一种步道。又称汀步、跳墩子。亲水性分析:步石的美,主要在于可以有效的缩短人与水之间的距离,能够使人与水更加亲近,人们漫步汀步上,清可见底的流水在脚边环绕,低头可见游鱼调皮嬉戏悠闲自得,宛如身处凌波境;细细品味,水愈发显得无穷无尽,仿佛置身于汪洋之中,回望来时的小路,若隐若现, “水因断而流远”的感受不禁油然而生。设计要点:一般情况下,步石分为面层和基础两部分,面层建议采用预制混凝土步石或表面平整的经防滑处理的块石,面料的材质、颜色、形状相互搭配而不致显得突兀,与周边环境互相协调,表面积至少为40×40cm,至少土中基础长度为上部分土的2倍。以水位最高位作为步

城市广场空间研究

城市广场空间研究 摘要:城市广场作为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承担着提供市民休闲、交流空间的功能,还在丰富城市景观、组织城市交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各地都在大规模进行城市广场建设同时,却没有一个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系统的城市广场设计方法体系,导致城市广场的设计和建造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近几年我国掀起了城市广场建设的热潮,由于全球化的浪潮,使得西方文化强烈的冲击着我们,使每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正在慢慢消失,城市与城市之间也越来越相似了,由此产生的问题日益严重。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是城市建设中提高城市空间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广场空间的探讨来寻找解决广场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广场;城市广场空间;城市开放空间;公共空间;地域特色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city outdoors space, the city square not only providing the space where people can release themselves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ut also p1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enriching the city landscape, organizing the city traffic and so on. At present, because of the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in China, lots of city squares is being constructing in many cities. But there is not a systematic city square design system which accord with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This is why the 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square in China are disordered. Plaza, as a primary el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of improving urban public space. With the tide of constructing urban plazas and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our cities are impacted by western culture intensively, and more the same, which region culture difference vanished subtly, and they look like more on a serious problems day by day. Key words: square; City square space; City open space; Public Space;Region characteristics 城市广场起源于古代人的庆典与祭祀活动,是人们进行供奉、祭祀、宗教等活动的“广”而“空”的场地。“广场”一词的出现以及广场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外部空间,在西方一直认为来自于古希腊的Agora一词,为“集中”之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城市广场的描述为“广场(Agora),古希腊城市作为市民活动与聚会的露天场所。……” 随着人类社会漫长的进程与发展,作为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发展的城市广场,也被赋予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其中《城市规划原理》一书中认为: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需要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 1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问题: 1.1城市个性认知的淡化 时至今日,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领域研究借鉴西方成果时出现的盲从倾向,与纪念性相伴随的简单、图式的空间意向已经成为国内广场设计中普遍的问题。相当程度上忽略了另一类广场的创作:由房屋建筑所围合,容纳自发性的市民活动,并往往具有多重社会文化含义的公共空间。广场的个性被包裹于广场纪念性的表象当中,广场规划设计中的相互模仿,使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核心与城市地标的广场个性趋同,从功能到形式千篇一律,直接影响了市民对城市个性的认知。 1.2设计主体自由的丧失 设计师从第一位的主动创造者沦为了被动模仿者,他们直接把西方的设计符号系统,用于本土广场设计创作当中研究,甚至通过概念置换、影像化叙事等途径获得一种表面的视觉冲击力的满足。然而,这种离开本土转向追寻西化,通过西化途径尝试中国广场规划设计的努力,既缺乏理解西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内涵的社会文化背景,又不能将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与本土的实际情况很好地结合,只是片面地接受了西方文化表层的物质层面的内容,着力于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体现现代化的特征,忽

浅析园林工程的水景设计

浅析园林工程的水景设计 发表时间:2018-07-16T10:55:58.3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林笑涵 [导读] 摘要:水景工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在现代园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设计对于园林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园林景观工程离不开水景点缀。 烟台市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水景工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在现代园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设计对于园林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园林景观工程离不开水景点缀。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林工程需要对水景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使园林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园林工程中主要的水景类型及其生态价值以及园林工程中水景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原则,对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营造手法及其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水景;类型;生态价值;设计;重要性;原则;手法;要点 一、园林工程中主要的水景类型及其生态价值 1、园林工程中的水景类型。主要有:(1)喷泉:水自下而上喷涌,形成不同形式的水态,在长期的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喷泉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景,主要有扇形、瀑布以及蒲公英等各式各样的形态。(2)涌泉与溪流:涌泉主要是在模仿自然状态下的承压水形式,与跌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循环的动态系统,其主要设计构成有管道、泵以及喷嘴等部分。溪流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可涉入式与不可涉入式。其中,可涉人式水深一般在0.3米左右,可有效防范儿童溺水,而且水底还做了防滑保护措施,可供儿童戏水;不可涉入溪流则主要是以水生植物的种养为主,并以此来增加其观赏性与趣味性。(3)瀑布跌水:瀑布主要是按其跌落方式进行划分类型,有阶梯式、丝带式、滑落式以及幕布式等类型。为确保瀑布能够沿着墙体、山体等结构平稳的滑落,通常会对墙面进行坡面处理。实践中可以看到,因瀑布水量不同,在视觉、听觉效果上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落水口位置的水流量、高度差成为设计的重点。 2、园林工程中的水景生态价值。通过优秀园林设计证明,水景以其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美学表达方式,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研究证明,水生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再释放,以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湿地系统,在净化城市水体方面表现突出,正是水生植物生态价值的最好体现。同时,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环境。 二、园林工程中水景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原则 1、园林工程中水景设计的重要性。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设计是适应现代都市人崇尚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水景设计在当前园林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也是一门艺术,带有巧妙借用之特点,可将自然与设计完美契合在一起。水可能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因此,在园林工程中的水景在公共艺术的范畴里占有重要地位。 2、园林工程中水景设计的原则。主要有:(1)统一协调原则。园林工程水景设计过程中的统一协调原则主要是指水景营造时应与园林中的其他环境和景观品质相衬托、相协调。要全面考虑设计环境的水源、气候等生态条件,即水景风格应当与环境、建筑风格等相一致。(2)形式恰当原则。对于多数的园林水体面积而言,应当以其美观、实用性为标准。通常情况下,园林水景的水池面积以园林总面积的30%为宜,水池中的倒影极具观赏价值。当前最能体现形式恰当设计原则的即为美国的波特兰大市大会堂前的广场水景,堪称美国至今为止最精彩的水景设计作品。(3)突出特色原则。在园林工程水景设计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园林整体与水景设计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水乡气息较为浓重的园林可将水景作为重点予以突出,从而给人灵动之感;对于那些气氛相对厚重的园林可将水景设计当作一种辅助手段,以恢弘基础为基调给人清新之感。 三、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营造手法及其设计要点分析 1、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营造手法。主要有:(1)多角度设计。设计师首先应当能够掌握多种学科知识并有效运用之,同时还要求寻找自然原型,研究对象具有相似的环境、地形地貌等。我们可将原型探寻的范围划定在同一个自然带之内,然后通过地貌等,对原型进行研究,这是营造水景的一种重要手法。(2)顺其理,理其形。这种调整是建立在全面掌握要模仿的自然水景意境、特征基础之上,通过营造天然式的水景使人们感受到该水景如同自然天成一般。(2)分要素与造意境。园林水景效果是通过分要素与造意境手法表现出来的,首先应当了解水景营造之要素。应当不断地对水景整体规划进行整体把握,对上述要素的设计合理性进行考究,从而采用艺术手段将水景营造之意图充分的表现出来。 2、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设计要点分析。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设计,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水与人的距离,让人尽可能融入到水景中。(1)步石设计要点分析。步石设计是将零散的叠石按一定间距点缀于窄而浅的水面上,它的设计是便于人们通过的一种步道。又称汀步、跳墩子。亲水性分析:步石的美,主要在于可以有效的缩短人与水之间的距离,能够使人与水更加亲近,人们漫步汀步上,清可见底的流水在脚边环绕,低头可见游鱼调皮嬉戏悠闲自得,宛如身处凌波境;细细品味,水愈发显得无穷无尽,仿佛置身于汪洋之中,回望来时的小路,若隐若现,“水因断而流远”的感受不禁油然而生。设计要点:一般情况下,步石分为面层和基础两部分,面层建议采用预制混凝土步石或表面平整的经防滑处理的块石,面料的材质、颜色、形状相互搭配而不致显得突兀,与周边环境互相协调,表面积至少为40×40cm,至少土中基础长度为上部分土的2倍。以水位最高位作为步石露出水面高度,设计步石必须在水深浅于80cm的水体内方可使用,相邻两步石间距20~30cm,路线应该灵动,保持一定的曲折,增添自然情趣。(2)驳岸设计要点分析。驳岸主要作用是稳定水岸,是陆向水的过渡,使水岸不会因为水淹或雨水冲刷而破坏。亲水性分析:驳岸引人前往水边,将水与陆地自然过渡,使人们的视野因岸的延伸而开阔、延伸,见到水就很想自然地接近,轻步在驳岸上,不禁使人为之神醉,仿佛置身于龙宫通道之上。设计要点:按形式临水驳岸可分为三类,斜式驳岸、阶梯式驳岸、直式驳岸,常规情况之下,驳岸组成部分主要有墙身、压顶、垫层、基础桩、基础等,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驳岸顶部压顶,驳岸的主体部分墙身,常见的有用砖、水泥、混凝土、软卵石等砌成,也有一些地方使用临时性墙身,用竹、木板等材料制成的,基础宽度则为高度的0.6~0.8倍,常见厚度为400mm。基础与地基之间用碎石铺成,属于垫层,为了加强驳岸承载力,将木桩或混凝土桩打入土层,属于基础桩。为避免土层沉降不均匀,还常能看见伸缩缝与沉降缝设计,保持驳岸稳定性。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园林水景设计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园林水景设计 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 专业:2013级风景园艺 姓名:陈艺琳 学号:1002130104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园林水景设计 摘要:水是大自然中最有灵性、最活泼、最具有变化色彩的因素。它具有魔幻般的吸引力,清新洁净、晶莹剔透、既柔媚又强韧,以其特有的形态及所蕴涵的哲理思维来融入诗文、绘画、音乐、戏曲等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而且水体已经成为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具有魅力的一种构景要素。水景观在水景设计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水景变化的作用,更能明确游览路线、给人明确的方向感。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 一、园林水景设计概况 在自然界中,水是生态循环最重要的一节。因此,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可以说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

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纵观当今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都无一不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来提高园景的档次和增添实用功能。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静态水景,或是动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 二、水景在东方历史文化上的体现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的,是具有东方魅力的空间环境艺术。由江南一带的园林到北方宫廷的皇家宫苑,从皇家宫苑到普通居民的家庭,水景观在其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典型园林中,水景观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缺少,当时就有“无水不成园,无园不水”的说法,在中国园林的五要素中,水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要素,这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周文王建造有水池,在水池中养了一些花鸟鱼虫,这是我国非常早的水池模式。“引渭水为池,筑蓬、赢,刻石为鲸,长两百丈,”由此而产生的“一池三山”的模式对景观的理水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文人顺应当时的潮流开始把感情寄托在山水中,对当时的园林规划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当时的文人雅士开始借助于潺潺的流水来传递感情并且赋予其诗词,随后,当时的皇宫园林也开始引入了这种模式,后来逐渐的演变成了一种对于后世的水景观设计规划具有重要影响的水景模式。“一池三山”的水景模式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一城市广场历史回顾 我国历史上城市广场的演变是由“市”而来,南宋时期,因为商品买 卖进一步专业化,市场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组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们在“市”的周围,为了进行商品交换,构 筑了大量的建筑以适应其需要。这种自然形成的商品空间具有广场空 间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称为我国广场的自然发展雏形。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广场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突出的 有以下三种因素:其一是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不同必然显现出不 同的城市广场风格和做法。其二是政治宗教因素,君主集权统治下的 广场多以体现君主的权威为目的;宗教统治下的广场多以体现神的意 志为目的;民主制度下的城市广场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演变而来。其 三是经济因素,经济活动直接影响着广场土地使用,推动着整个城市 的发展。总之,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广场的范畴在持续 地发展演变,通过以下资料可概括出广场的历史: ⑴“广场”源自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FORUM),是人们进行 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城市的起居室”,其特性、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⑵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 场地(PLAZA); ⑶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它作为城市的 “心脏”,在高度密实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 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SQUARE)雏型;

⑷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最大水准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 单独依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 部分; ⑸现代城市广场的范畴再次延伸,不仅市政、商业广场等是城市的主 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 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2】。 二城市广场定义 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与城市相同的历史。古今中外, 对广场定义众说不一。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 的中心部位,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相通。它应具有可以吸引 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王珂、夏健、杨新海编著的《城市广场设计》一书中对城市广场的定 义较有概括性,书中表述“城市广场的定义需要包括场所、内容、构成、使用方式和意境五个方面的基本限定。尝试将城市广场定义为: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建设的,以建筑、道路、 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其中, 城市社会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活动;主题思想则 指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及城市景观环境等多重目的;节点型是 指城市空间中的核型空间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广场的概念要广义得多,大到形成一个城市的中 心或一个公园,小到一块空地或一片绿地,除街道外,是城市公共空 间的另一种重要空间形式。城市广场突出地反映了城市的特征,为市 民提供了室外活动和公共社交的场所。 三广场的类型

小议现代城市广场设计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周明珠学号:9 学院:中南林学院 专业年级:05级自考园林专业 题目:小议现代城市广场设计 指导教师:张岚 评阅教师:张岚 2007 年 5月

中文摘要 伴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数量和质量越发感到不尽如人意,渴望能生活在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之中,这成为城市广场建设热潮出现的社会、经济背景。我国城市广场的规划建设至今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撑,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城市规划学科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这使得城市广场建设在城市整体设计层面上缺少理性的指导。。论文从城市整体环境出发,建立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正确理念和框架,满足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以此带动城市环境向高品质的方向发展。论文的主要从世界城市广场的产生,发展及广场的概念出发,阐述其类型划分,基本特点,设计原则,并结合有关实例,阐明进行广场空间设计一般理论. 中文关键词; 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城市广场发展,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现代城市广场的空间设计 外文摘要 Title Slightly discusses the modern city square design Abstract Is following the city social economy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resident living standard gradually enhancement, the people to the city public activity space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even more felt not entirely as desired, longed for can live in the happier urban environment, this becomes the society, the economical background which the city square construction upsurge appears. Our country city square plan construction until now lacks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strut, does not have the correlation the technical standard and the design

浅谈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及原则

浅谈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及原则 发表时间:2017-12-12T10:06:15.797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第12期作者:买晓林 [导读] 从城市广场的历史演变中来阐述广场的规划和设计的特殊性并分析了当代城市广场理论和设计的指导原则。 博乐市中誉规划建筑咨询有限公司新疆博乐 摘要:结合哲学、文化、历史背景及现代主义建筑和广场理论来探讨现代城市广场理论,从城市广场的历史演变中来阐述广场的规划和设计的特殊性并分析了当代城市广场理论和设计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城市广场;设计;理念;原则 一、哲学和历史文化背景 针对城市广场的本质功能和城市定位的理解,本文从哲学、文化、历史背景、现代主义建筑、广场理论等方面来探讨现代城市广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从城市广场的历史演变中来阐述广场的功能的特殊性,并提出了广场理论和设计的指导原则。 我国建筑、城市广场理论一般来说是在对西方的建筑、城市广场理论引进和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的。广场理论的引进和吸收则是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而引进的。而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则是直接建构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基础上的。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哲学。柏拉图的理念是古典时期哲学的基石。古典时期哲学强调的理念乃源于远古时期的自然神崇拜,在创世意义上来说乃是神的别称。到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时期,上帝的概念直接取代了理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思潮以人取代了上帝,17世纪到18世纪的唯物论和法国启蒙主义运动时,以理性取代了信仰。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无论是康德,还是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其强调的核心都是柏拉图的理念的深化和发展。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模式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等二元分离出发,运用理性来建构的形而上学体系。抽象化的人的存在是理性的化身,世界成了由人的理性所建构的理论世界,这种理论世界演变成与人的现实生活相分离的世界图景。理性被片面化和绝对化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存在态势。这也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后现代思潮的反击留下了豁口。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二元思维模式和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方法,直接影响到现代建筑、广场理论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的建构。下面我们进一步来探讨现代主义建筑和广场理论。 二、现代主义建筑、广场理论分析 现代主义建筑理论是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基础上,以现代科技、现代工艺为依托发展起来的。20世纪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表现为以工业社会为特征的机械美学反对古典主义美学,同时带有社会改造的沉重历史使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强调功能性原则,发展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机械美学,形成了具有功利色彩的建筑文化运动。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直接继承了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二元思维模式和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方法,现代建筑的理性可以涵盖整个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理性的最大贡献是把建筑学梳理成了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教育体系、方法体系的综合科学体系。建筑设计中的理性是在混沌的世界中创造出具有内在秩序和内在结构的有规律的人造世界。其在三维空间造型上表现为体块组合上的构图和比例、尺度理性控制;在二维平面组织上则表现为功能的协调和衔接内在秩序之中。建筑设计中,理性被作为秩序化世界、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建筑设计中的思维模式没有脱离二元论:世界被分为客观和主观世界,建筑设计表现为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改造的中介便是理性。但是,建筑设计指导原则中主观世界的基础却是概念化了的人或理性,抽象了的人不再属于主观世界了,而变成了冷冰冰的客观世界中的一种规定。建筑设计演变为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远离了人的生命实践,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缺陷的致命之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直接孕育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之中,城市设计理论和建筑理论一脉相传,且相互支持和相互印证。城市广场设计理论自然是脱离不了这种历史语境。广场设计理论一般是以外部空间设计而对应与建筑内部空间组织,其设计也直接强调科学性和理性。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建筑设计理论的直接借用,强调广场自身的结构体系的完整性,使城市广场成为建筑的室外版本。城市广场设计理论拥有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所有缺点。广场设计理论理性原则是使广场在环境中形成完整的内在结构体系,使广场成为一个傲视建筑的独立单体,广场设计理论理性原则要求自身在城市中脱离对建筑的依赖,从而成为与建筑实体相平等的概念。城市广场与建筑物在城市环境中融为一体,共同构筑城市居民的生命活动场所。城市广场与建筑物在城市环境上的功能是相互补充和完善的。但是在城市活动中,建筑所履行的功能的重要性和多样性,是广场(室外)所履行的功能无法比拟的。城市居民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建筑室内发生的,而室外活动是室内活动的缓冲,是室内活动的一个节点。 三、城市广场设计的指导原则 广场与建筑是城市环境中两大基本要素,其与道路、水体、自然体等形成有机综合体。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广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广场规划设计虽然在理论上与建筑设计是同构的,但在构成和组织上,与建筑相比,有其独特的性质。建筑构成是一种立体形态构成,强调的是实体即物质的体积;而广场构成是一种空间形态构成,强调的是空间即物质的容积。建筑构成和广场构成的差异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在整个城市环境中,多数情况下,建筑物相对于广场来说,其所履行的城市功能和承担的城市活动重要和广泛得多,建筑在城市环境中占有绝对的优越性,负荷更多的城市职能。广场在视觉上、外部空间的组织上更多地依赖建筑并完善整个城市风貌。在一个有机的综合环境中主次有序,相对更容易获得融洽性和有机性。广场除了少数具有特殊功能负荷(如交通广场)外,其功能更多地依赖周围建筑的功能,是建筑功能在城市层面上的完善,而广场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建筑功能的支持。广场功能的补充性,决定了其在城市中对建筑环境的依赖性。由于广场的功能在城市环境中的不完整性,在广场层面中强调自身的完整、广场的内在结构性,并按照一定的理性或秩序进行建构,必然会产生内在矛盾。外在表现为广场功能上与周围建筑物相脱节,视觉上表现为广场与周围建筑物不协调。因此,在广场层面中,放弃完整的独立体系的思路是广场的特性使然,这对于建筑理论来说,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四、当前我国城市广场的设计理论与实践 1.广场主题的抽象与单一。我们列入计划的广场建设项目,由于投资渠道等方面的原因,广场的位置、规模、资金等往往得到一种特别的优待。但是,正是这种优待使得广场脱离与建筑的有机连接而独立存在。广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如果负荷一些本不该属于它的文化内涵,必然需要更多的物质表现手段,因而使得广场成为沉甸甸的文化化身,而排挤广场基本的娱乐、休闲等功能。围绕着一定的社会、文化主题作为一个中心理念和广场创作的基点,设计者的思路必然根据这个基点演绎成一个具有完整的结构,具有强烈中心理念的物质体系。这样会造成两点:首先,只利于表达这个中心理念的基本构筑物和元素优先权,导致设计者对广场基本功能设施考虑的排斥。其次,广场与周围建筑功能的脱节和自身完整的结构体系,必然造成忽视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关系,造成城市广场环境的抽象化。这是我们很多已建成的广场在使用上不理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