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6年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6年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6年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6年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6年1-12月

注: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010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目前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到底有无影响,外汇储备的规模到底是否适宜,经济界仍未达成共识,观点各异。在此,有必要作深层次、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以利于国家政策措施的正确制定和实施。 一、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有无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外汇储备增加引起外汇占款增加并不构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理由如下:(1 )对外汇储备的增加而引起的人民币占款增加,可以由中央银行采取补偿性的削减供应来部分抵消货币总量的增加。(2)外汇储备是我国对国外资产所拥有的债权,这些债权同资产负债表资产结构一样,有一个期限结构,相应地,对应这些外汇储备的人民币占款是我国政府对国内的金融负债,同债权结构一样,这些金融负债也有一个期限的结构,只是这一结构中具有最大流动性的负债部分才构成现时的通货膨胀压力。(3)外贸顺差和外汇底存的增加,会使人民币相对于外汇升值,这样用人民币汇价购买外国商品和服务时,就相对便宜,有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4)从时间上看,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是1994年下半年以后的事,由此引起的货币增量即使带动物价水平上升,其效应也要到1995年下半年甚至1996年初才能显现出来。因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到物价上涨,其间约有一年到一年半的时滞。而实际情况则是通货膨胀在先,然后才是通胀与外汇储备增长并行。因而把近年来的通胀与外汇储备增长联系起来缺乏理论依据。(5 )从国际经验看,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省外汇储备多,但其通胀水平却很低,这是因为由于外汇储备增加而投放的货币量被经济增长所吸纳或被资本输出,而且在货币管理理论及操作中已充分考虑了货币发行中的外汇储备因素,把外汇储备视作货币发行的依据之一,从根源上割断了外汇储备与通胀的关系。 果真象上述分析那样,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没有产生压力吗?笔者持怀疑态度。 1.外汇占款成为央行基础货币主渠道,对通胀造成很大压力。1994年我国实行外汇体制改革,建立了银行结售汇制度,国际收支发生大量顺差,年底外汇储备达516亿美元,比年初增加304亿美元。1994年外汇占款为4503.88亿元,比上年末净增3628.34亿元,增幅高达414.41%。1994 年外汇占款占其基础货币供应的比重由上年的7%上升到75.1%。1995年9 月底外汇储备增高到698亿美元,比1994年底净增182亿美元,外汇储备占用的人民币资金已占中央银行总资产的31.6%,经过乘数效用,货币供给倍增。由此可见,外汇储备已成为影响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是以规模控制为主,具有一定的刚性,外汇储备激增引起了货币供给量的扩大,自然给通货膨胀造成一定的压力。 2.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及基础货币供给结构的变化,对物价上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正是由于人民币供应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货币供给机制基本上是从中央银行到专业银行,再由专业银行分配到全社会。而1994年的情况则从央行到外汇持有者,再由外汇持有者到全社会。这样,沉淀在企业手中的大量外汇占款,企业拥有完全的支配权,使用时不受国家信贷政策等调控手段的制约。尽管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已强调要管好结售汇企业的人民币占款,想努力使企业手中人民币占款纳入“体内循环”轨道,但一些企业用多头开户方式使银行无法掌握其总体情况,也不能保证这些资金全部或部分用于生产。资金体外循环极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炒房地产、炒股票等,对通货膨胀造成潜在压力。 从供给方面来分析,1995年9月底国家外汇储备达698亿美元,大部分是国外资本流入和等值货物出口形成的,尚未用于进口,而所对应的商品已经以实物或劳务方式流出国内,造成总供给减少。而企业通过结售汇增加了收入,对市场需求就会相应增加。这样供给减少,需求增加,无疑对物价造成压力。 3.外汇占款对通货膨胀影响存在时滞效应,对后期通胀形成隐性压力。有人认为外汇占款大量增加的年份,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国债的方法回笼一定量的通过外汇占款发行出去的货币,从而使当年外汇占款不致构成对物价上升的推动作用存在一个时滞效应,即随着国债到期日的到来,这种物价上升的压力必然会释放出来。台湾在80年代中后期就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从我国外汇占款来看,1994年沉淀在企业手中的外汇占款在年内未被企业完全消化、用光对1995年通货膨胀肯定是有影响的。这种影响程度取决于1994年未被使用的那部分外汇占款在1995年何时使用、使用多少和人民币乘数大小等因素。 4.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还可以从其对通胀的作用系数看出来。1993年,我国的M[,2]年末余额为35025亿元,1994年则达46933亿元,1994年比1993年净增11930亿元,增长了34%。1994 年公布的外汇占款增加额2843.3 亿元,在新增的M[,2]增加额11930亿元中所占的比重为24%,即

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集中反映在这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s)当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和汇总的一种会计报表。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没有统一的格式,各国政府编制方法亦有不同之处。国际联盟于1938年制定的国际收支分类项目的标准格式,奠定了今天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编制原则和标准模式,是当前世界各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共同遵循的。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按“所有权变更”原则进行记录。因此,以下经济交易应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加以记录:(1)在平衡表涵盖时期内全部结清部分;(2)在平衡表涵盖时期内已经到期必须结清部分(不管实际上是否结清);(3)在这一时期内已经发生所有权变更,但需跨期结清部分。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录均为统计数字,然而搜集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每笔交易的具体数字显然不大现实。一般统计数字是根据科学的取样方法得来的,但由于信息来源不同,只能提供实际交易的近似数字。搜集和统计数据的渠道有:政府当局从海关搜集,调查旅游人数和支出情况,从银行、养老金、跨国公司方面搜集数字,同时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机构获取对外国居民的收支情况。 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对政府决策和研究人员很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提供一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以及该国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表明一国的对外经济情况是否健康,也可以反映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政府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原理,即反映每一项业务活动时,按其内容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进行登记。每笔交易至少要记两笔账,从全面反映资金运动的需要出发,以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对立统一(即方向相反、金额相等)为基础,以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对于任何一项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的具体环节都要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来反映其运动状况。它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原则。一国国外资产的增加和国外负债的减少,记入借方(Debit),亦称负号项目,记为“-”;一国国外资产的减少和国外负债的增加,记入贷方(Credit),亦称正号项目,记为“+”(通常省略)。每笔交易的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其记账法则是:

2009—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分析

2009年平衡表及分析

注: 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分析: 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现象。

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2495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294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43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37亿美元。 2009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倍。其中,资本项目顺差40亿美元,金融项目顺差1409亿美元;金融项目中,直接投资净流入3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38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679亿美元。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因交易而增加3984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减少17%。其中,货币黄金增加49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111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净增加3821亿美元 (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增加4亿美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金融项目里,我国在直接投资和其它投资项目方面处于顺差地位,而在证券投资方面出现逆差。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方面正好互相抵消,基本不会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在金融账户上的盈亏状况。也就是说,我国在金融账户上盈余主要来自直接投资项目的盈余。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虽然并不能代表全部国际收支,但它放映的是一个国家真实资源综合变化的实际情况,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经常项目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是以自主性交易的借贷方差额为判断标准的,即一国的经常项目差额维持在合理的状态下,该指标为(经常项目余额/一国GDP<=5%)。由上表可见,2009年经常项目的借贷方差额为2971亿美元,占我国GDP比例为6.1%(>5%),因此我国经常项目余额已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我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且失衡状态已持续了5年(2005—2009)之久。但2003至2004年,我国的国际收支尚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失衡状态从2005年才开始出现。综上可见,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依然突出,但一国货物与服务贸易处于顺差对该国的经济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1. 从0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看出,目前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还不算稳定,国外输入服务多于国内输出,从而造成服务输出的逆差现象,但服务输出的领域已在逐年拓宽以及多元化。在当今时代,国际贸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货物贸易,而是延伸到服务、技术等领域,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国贸中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在国际交往中,我国应注重服务、技术类的输出,促进我国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2. 在国际投资方面,我国在外的直接投资逆差439亿美元,而外国在华的直接投资顺差782亿美元,从数据可看出我国在投资领域的弱势地位,外资已逐渐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本来源。相对于我国在外的投资逆差而言,国内企业吸纳的外资数额更是从深层次响应了出我国“走出去”战略,这也是我国经济开放的体现。 3. 在投资领域,投资工具也逐渐趋向多元化,种类化。

2010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2010年中国收支总体情况 中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及其与GDP之比 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0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2009年为下降4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2009年为增长8.5倍。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货物贸易顺差与2009年基本相当 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进口增速快于出口,货物贸易顺差未现大幅增长。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0年货物贸易出口15814亿美元,进口1327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1%和39%。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较上年略增2%。 2.服务贸易逆差收窄 2010年,服务贸易收入17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支出1933亿美元,较

上年增长22%;逆差22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5%。 3.收益项目顺差大幅增加 2010年,收益项目顺差3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倍。由于我国对外资产规 模持续扩大,投资收益净流入182亿美元,2009年净流入1亿美元。同时,我国海外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继续增加,2010年职工报酬净流入12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0%。 4.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和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均较快增长 2010年,直接投资顺差124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8%。其中,外国在华直接投资持续净流入,全年达到18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2%。我国在外直接投资规模继续增加,2010年净流出60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7%。8 5.证券投资净流入下降 2010年,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入24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8%。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76亿美元,2009年为净回流99亿美元;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31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 6.储备资产平稳增长 2010年,剔除汇率、资产价格等估值因素影响,我国新增国际储备资产4717 亿美元,较2009年新增额扩大18%。其中,外汇储备增加4696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增加22亿美元。、 二、差额形成的原因 1、储备率过高的结构性失衡。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备率过高。 2、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即我国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奖出限入”以及“超国民待遇”政策的杰作。这些政策制度使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流入大于净流出的格局。由于我国的人口数量极多,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 3、优惠政策和廉价劳动力成本吸引着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 我国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政策,再加上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使我国逐渐成为国际产业链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同时,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内企业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也称国际收支差额表,它是系统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国际经济活动收入与支出的统计报表。一国与别国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不论是否涉及外汇收支都必须记入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全面了解本国的涉外经济关系,并以此进行经济分析、制订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繁杂,各国又大都根据各自不同需要和具体情况来编制,因此,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详简也有很大差异,但其主要项目还是基本一致的。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平衡项目。 (一)、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约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它包括货物项目、服务项目、收入项目和经常性转移项目四个子项目。 1、货物项目(Goods Account) 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及非货币黄金。一般商品是指居民向非居民出口或从非居民那里进口的可移动货物;用于加工的货物包括跨越边境运到国外加工的货物的出口以及随之而来的再进口;货物修理包括向非居民提供的或从非居民那里得到的船舶和飞机等上面的修理活动;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包括非居民在岸上采购的所有货物,如燃料、给养、储备、物资;非货币黄金包括不作为一国货币当局储备资产的所有黄金的进出口。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收支统计数据的来源及商品价格计算的方式在各国不尽相同。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货物进出口统计一律以海关统计为准,商品价格一律按离岸价格(F.O.B or Free On Board)计算。但实际上有许多国家对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而对进口商品则按到岸价格(C.I.F or Cost Insurance And

2010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0年xx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2010年xx收支总体情况 xx国际收支交易规模及其与GDPxx 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0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2009年为下降4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2009年为增长8.5倍。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货物贸易顺差与2009年基本相当 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进口增速快于出口,货物贸易顺差未现大幅增长。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0年货物贸易出口15814亿美元,进口1327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1%和39%。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较上年略增2%。 2.服务贸易逆差收窄 2010年,服务贸易收入17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支出193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逆差22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5%。 3.收益项目顺差大幅增加 2010年,收益项目顺差3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倍。由于我国对外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投资收益净流入182亿美元,2009年净流入1亿美元。同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中英对照

Analysis of China’s BoP 1. The condi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n 2015, there are some new changes in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t changes from "double surplus" to "one surplus and one deficit" which there is surplus in current account, and there is deficit in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excluding reserve assets) . T he surplus in current account increased to be nearly three hundred billion dollars. In 2015, th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is $ billion, increased 33% over the last year. Th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to GDP ratio was % , it was % in 2014. Goods trade surplus create a high record. In 2015,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caliber goods trade surplus is $ billion, increased 33% over the last year. Among them, the goods trade income is $ trillion, decreased by 4%; expenditure is trillion US dollars, decreased by 13%. Trade in services continued to show a deficit. In 2015, services trade deficit is $ billion, increase 39% over the last year. Trade in services income is $ billion, decreased by 1%; expenditure is $ billion, increased 15% over the last year. The travel service project is the largest one in trade deficit. In 2015, the deficit is $195 billion, increased 81% over the last year, because of strong needs of overseas study, tourism, shopping and other spending needs. Primary income deficit is enlarged. In 2015, primary income deficit is $ billion, increased 74% over the last year. Income $ billion, increased 8%; spending $ billion, increased 17%. Mainly because of the large amount of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spending on investment is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ome . Secondary income deficit is narrowed. In 2015, secondary income (formerly known as current transfers) deficit is $ billion,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decreased 46%. Income is $ billion, decreased 8%; spending is $ billion, decreased 24%. 金融账户呈现逆差。 2015年,我国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5044亿美元(包含第四季度的净误差与遗漏,实际数据预计会小于该数据)。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有所下降。2015年,直接投资净流入7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63%。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67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8%,说明因“”战略不断推进,境内企业看好境外投资前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来华直接投资仍呈现净流入2442亿美元,虽较上年下降16%,但总的来看,境

2010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0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5.6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36%;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95%,较2009年增长13个百分点。贸易、直接投资、外债等主要项目交易规模均达历史高峰。 二、2010年中国经常项目的分析 根据对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并结合与09年我国国际收支情况的对比。2010年总体,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储备资产持续增长。接下来,我将着重对经常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去年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 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 全年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与GDP之比为5.2%,与2009年持平。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21亿美元,收益顺差30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29亿美元。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经常项目的具体科目: 1.货物贸易 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达历史最高,但较之09年,2010年货物贸易未出现大幅增长,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较09年增长2%,其中10年我国出口总值为158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进口总值为132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由于我国10年货物贸易,货物进口增速>货物出口增速,所以10年与09年相比,货物贸易规模相当。 2. 服务贸易 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收入17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服务贸易指出193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逆差221亿美元,下降25%。10年我国服务贸易呈现以下特点:服务贸易总体规模继续保持增长,且贸易逆差缩小。逆差主要来源于运输,旅游,保险服务和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项目。其中,近年来旅游支出的增加与我国国民收入增加,出境旅游热等密不可分。 3. 收益 2010年,我国收益顺差大幅增加,顺差3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倍。10年我国对外置产规模的扩大,投资收益为182亿美元。同时,近年来国际劳务往来密切,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海外工作,10年,我国海外务工人员劳动收入大幅上涨,劳务报酬净流入122亿美元,较09年增长70%。 三、差额形成的原因 (一)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我国最终消费率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项目行次2016年 一季度 (亿元人 民币) 2016年 一季度 (亿美 元) 2016年一季 度(亿SDR) 1. 经常账户 1 2,569 393 283 贷方 2 35,818 5,486 3,946 借方 3 -33,249 -5,093 -3,663 1.A 货物和服务 4 3,022 463 333 贷方 5 32,025 4,905 3,528 借方 6 -29,003 -4,442 -3,195 1.A.a 货物7 6,786 1,039 748 贷方8 27,787 4,256 3,061 借方9 -21,001 -3,217 -2,313 1.A.b 服务10 -3,764 -576 -415 贷方11 4,238 649 467 借方12 -8,002 -1,226 -881 1.B 初次收入13 -268 -41 -29 贷方14 3,276 502 361 借方15 -3,544 -543 -390 1.C 二次收入16 -186 -28 -20 贷方17 517 79 57 借方18 -703 -108 -77

2. 资本和金融账户19 -11 -2 -1 2.1 资本账户20 -7 -1 -1 贷方21 12 2 1 借方22 -19 -3 -2 2.2 金融账户23 -3 0 0 资产24 878 134 97 负债25 -881 -135 -97 26 -8,051 -1,233 -887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 账户 2.2.1.1 直接投资27 -1,062 -163 -117 资产28 -3,747 -574 -413 负债29 2,685 411 296 2.2.1.2 证券投资30 -2,670 -409 -294 资产31 -1,439 -220 -159 负债32 -1,231 -189 -136 2.2.1.3 金融衍生工具33 67 10 7 资产34 -111 -17 -12 负债35 178 27 20 2.2.1.4 其他投资36 -4,387 -672 -483 资产37 -1,873 -287 -206 负债38 -2,513 -385 -277 2.2.2 储备资产39 8,048 1,233 887

2010-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0-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2010年 单位:亿美元 项目行次差额贷方借方 一.经常项目 1 2,378 19,355 16,977 A.货物和服务 2 2,230 17,436 15,206 a.货物 3 2,542 15,814 13,272 b.服务 4 -312 1,622 1,933 B.收益18 -259 1,424 1,683 C.经常转移21 407 495 88 2011年 单位:亿美元 项目行次差额贷方借方 一.经常项目 1 1,361 22,897 21,536 A.货物和服务 2 1,819 20,898 19,079 a.货物 3 2,435 19,038 16,603 b.服务 4 -616 1,860 2,477 B.收益18 -703 1,443 2,146 C.经常转移21 245 556 311 2012年 单位:亿美元 项目行次差额贷方借方 一.经常项目 1 2,15424,66522,511 A.货物和服务 2 2,31822,48320,165 a.货物 3 3,21620,56917,353 b.服务 4 -8971,9142,812 B.收益18 -1991,6701,869 C.经常转移21 34512477 2013年 单位:亿美元 项目行次差额贷方借方 一.经常项目 1 1,828 26,637 24,809 A.货物和服务 2 2,354 24,250 21,896 a.货物 3 3,599 22,190 18,591 b.服务 4 -1,245 2,060 3,305 B.收益18 -438 1,855 2,293 C.经常转移21 -87 532 619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举例:看看每笔交易是怎样入账? 1、一美国出口商出口了价值100万美元的商品,3个月后收到货款。 贷方(+)借方(-) 商品出口 USD1000 000 对外国私人的短期负债 USD1000 000 2、一批美国居民到伦敦旅游,在饮食、住宿等方面花费了3万美元。 贷方(+)借方(-) 向外国居民购买劳务 USD30 000 对外国私人的短期负债 USD30 000 3、美国石油进口商租希腊经营的油轮,支付40万美元,用支票支取在瑞士银行得到存款结余。 贷方(+)借方(-) 运输费用 USD400 000 短期资本(私人)流入 USD400 000 4、美国人持有英国证券所得的利息与红利共25万美元,所得的支票可领取纽约银行中英国账户上的美元结余。 贷方(+)借方(-)

对外国私人的短期负债 USD250 000 投资收入 USD250 000 5、美国公司从日本公司买进50万美元的照相机,美元支票用来增加纽约日本银行的美元结余。 贷方(+)借方(-) 商品输入 USD500 000 对外国私人的短期负债USD500 000 6、美国向印度赠送价值30万美元的小麦,美国的记录是: 贷方(+)借方(-) 官方单方面转移 USD300 000 商品输出 USD300 000 7、一家美国公司买进一家日本公司的51%普通股,用去100万美元,付款是用美国银行的支票,法国商业银行就增加在纽约的美元结余。 贷方(+)借方(-) 海外直接投资 USD1 000 000 对外国私人的短期负债USD1 000 000 8、法国中央银行从美国纽约银行买进35万美元,以兑换等值的法国法郎。美国的记录是: 贷方(+)借方(-) 对外国私人的短期负债 USD350 000 对外国官方的短期负债 USD350 000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第六小组 一、国际收支概况 根据统计表显示,去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呈现顺差,而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出逆差,国际储备仍然保持较快地增长。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931亿美元,同比增长41.78%。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出口20569亿美元,货物进口17353亿美元,顺差3216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1914亿美元,支出2812亿美元,逆差898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1604亿美元,支出2026亿美元,逆差422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512亿美元,支出477亿美元,顺差35亿美元。 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而2011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655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911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7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2600亿美元。 虽然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了小幅的逆差,但是在经常项目存在较大顺差的推动下,2012年中国国际储备也出现了较为快速增长,但是较2011年的增速慢。其中,特别提款权减少了5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6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987亿美元,总体上储备资产增量低于去年同期增加3878亿美元的水平,外汇储备的增量也低于去年的3848亿美元的水平。外汇贮备较多意味着我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能力增强,对加强外汇市场参与者对其货币的信心十分有利,相应的也有助于本币汇率的上升。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的偿债能力也进一步加强。 二、具体分析 (一)经常项目差额分析 经常项目差额是由经常项目的借方和贷方之差,经常账户由三个子项目构成,分别为货物与服务项目(又称贸易项目)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因此经常账户差额就可以写为: 经常账户差额=贸易账户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如果差额为正,则经常账户盈余,如果为负则经常账户赤字,如果为零,则经常账户平衡,经常账户差额的变化受其子项目差额的影响,其子项目和内部结构的变化都将直接影响经常账户的变化。 为了使要分析的问题更加清晰我们将采用横向和纵向分析法进行分析。 1、经常项目差额横向分析 A货物和服务差额分析 从所给数据来看,货物和服务项目的顺差在经常账户中占绝大部分,2012年经常账户盈余1931亿美元,其中货物和服务项目顺差2318亿美元,贸易项目中货物实现顺差3216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897亿美元,观其服务项目下的子项目,其中顺差的有,通讯服务(1亿美元)建筑服务(86亿美元)计算机与信息服务(106亿美元)咨询(134亿美元)广告与宣传(20亿美元)和其他商业服务(89亿美元),在顺差中又以咨询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最佳,这说明我国在咨询业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较强,逆差项目有运输(469亿美元)旅游(519亿美元)保险服务(173亿美元)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167亿美元)电影和音像(4

2000-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00—2010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经常账户分析 1、基本数据:(引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单位:千美元 2、数据图表:经常账户 由以上数据和图标可见经常账户贷方自2000-2008年稳步增长,2008-2009年贷方账户下降明显,但是2010年有迅速回升且增加额超过2009年,而经常账 虽然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减少,但由于进口也受到影响,共同作用之下并未导致经常账户的逆差,最终导致持续十年的经常账户顺差。但就差额来看从2008下半年开始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 二、金融账户分析 1、基本数据:(引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单位:千美元 2、数据图表: 资本与金融账户借贷双方走势基本一致,2000-2007年借贷双方持续增长,并于2007年达到历史新高,之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市场信心下降,

借方2007-2009持续下降,贷方虽受到影响但受影响时间较短,2008年降幅明显减小以致2008年本账户仍保持顺差,2009-2010金融市场快速恢复,借贷双方不仅快速上升且达到历史新高,以此同时顺差也达到历史新高。 三、储备资产账户分析 1 2、数据图表: 以上数据可见受“双顺差“推动我国储备资产账户2000-2010年一直保持逆差,在2008达到历史高点,之后虽然总额较2008年有所下降但由于贷方为0所以仍保持较高水平。四、总评 2000-2010我国连续十年保持“双顺差”,具体说来经常账户之所以会持续顺差主要是货物贷方数额持续大量大于借方,即货物收支持续顺差,同时服务逆差得到改善。而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首要要贡献者是外国在华直接投资(FDI),其次是境外对华证券投资和外债。导致“双顺差”的主要原因分析: 经常账户盈余原因: 一、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二、其次是国内和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国在经济衰退时容易出现经常项目盈余,而在经济过热时出现经常项目赤字。 三、政府的出口鼓励政策,包括外汇自求平衡的限制政策、汇率政策和退税政策。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四、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良好的投资环境、相对低廉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促使跨国公司在全球分工布局中,逐步将加工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带动了我国外资的流入和进出口顺差的增长。2007 年,海关统计,我国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顺差为 2118 亿美元,占全部进出口顺差的 81%。 五、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2001年以来,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达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事实上,正是由于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也强行推动着过剩的流动性

中国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理论研究商品与质量2010年5月刊 52中国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邰秀秀赵倩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一国国际收支情况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历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及时找出解决的方案。中国国际收支多年来持续双顺差,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实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中国近年来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了分类总结,并对各个阶段的特点找出了其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帐户 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多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状况: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增加,增长迅速;错误与遗漏账户数额偏大,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加。 一、经常账户 货物贸易顺差逐年增加,但服务贸易却连年逆差,且规模不断扩大。收入项目一直是逆差。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常账户顺差大量减少。 2002-2009经常账户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一)货物贸易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扩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从主观因素来看:一是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三是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四是国家为了保护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从客观因素来看: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部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出口增长;二是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进口,却带动了出口;三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四是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急剧增加,因为2005年中国经济处于扩张期,企业利润增加,加工贸易迅速增长,造成货物贸易的大量顺 益,纠正非独立董事由于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而可能导致的自我利益行为。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创业板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措施就是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例如,针对2002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对公司治理的新要求,NASDAQ提出了25条公司治理修订建议,其中就包括增加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从我国情况看,已经在主板上市的企业都设置了独立董事,但在相当多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真正的监督者的作用。因此,在创业板初创期内,首先要做的就是健全独立董事的选举和履职机制,如保障股东大会更换独立董事的权力,进一步缩短独立董事在同一公司连续任职的年限,加大独立董事的利益保障,同时也要加大对独立董事的监督并定期进行考核,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独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④ 四)落实保荐人制度 保荐人制度可以帮助防范和化解创业板市场的风险。中国证监会于2003年12月28日发布并于2004年2月1日实施《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人制度暂行实施办法》,比较全面地规定了我国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2005年新《证券法》对保荐制度的适用范围、保荐人职责、资格、管理办法和法律责任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⑤就目前而言,我国关于保荐制度的最新规定是中国证监会2008年10月17日公布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但是对创业板公司应该适用多长的保荐期限,在现有的法律和法规中并不能找到答案,估计将会体现在修订后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及交易所对创业板保荐人的相关管理规则中。我认为,在我国创业板的制度设计中,应扩大保荐责任范围,除了履行一般的保荐职责外,还要履行特殊的保荐职责,比如对违规的信息披露负连带责任。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保荐人的违规成本。鉴于创业板的高风险,对于创业板公司的保荐期限,可以相对于主板应当适当延长,保荐人不仅对被保荐股票发行上市期间承担保荐责任,而且对其股票上市当年的余下时间及其后的两个会计年度内承担保荐责任,这样的话,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对保荐人的重点监管来达到对整个创业板的监管。 五)引入做市商制度 创业板的这些上市公司流通盘较小,在竞价交易制度下,又没有建立针对中小企业板的价格维护机制,任由买卖盘带动价格变化,买卖指令极不均衡,投资者利用较少的资金就可以对股价进行操纵,从而使得个股走势随机性太强,股价波动剧烈,投资风险聚增;或者,另一种情况是基于投资人理性的假设,致使创业板的部分股票,特别是那些不被市场看好的股票,交易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因此,创业板遵照主板的竞价交易制度进行交易并非上上之策。⑥而在这两种情况下,做市商可以成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做市商要为某一只股票做市,一般都要事先完全了解所做市的企业,对信息进行全面的汇总分析,实际上提高了中小企业板的透明度,而投资者也可通过做市商了解更多的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使信息达到共享,有助于广大中小投资者理性决策。 纵观全球,著名的创业板市场基本都选择了混合型做市商制度,即融合了委托指令制度和做市商制度。混合型做市商制度通过竞价交易机制抑制了传统做市商制度对投资者权益的侵害,同时又通过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弥补了竞价交易制度下可能发生的流动性不足、特别是大宗交易困难的缺陷。我认为,我国创业板应该在原来的委托指令驱动的制度里引入做市商的制度。这样一方面能使委托指令交易制度发挥着价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又通过做市商充分发挥其流动性保障、辅助大宗交易和稳定市场等功能的优势。 注释: ①《美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研究》,彭带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②《创业板上市操作指引》,涂成洲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5月版 ③《我国创业板市场监管模式及监管制度的选择》,开昌平、郝鹏著,《中国金融》2009年8期 ④详细可见《论创业板市场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借鉴》,张蕾著,《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1期 ⑤参见《证券法》第11条、第49条和第192条 ⑥《在中国证券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问题研究》,苏小慧著,《中国集体经济》(京)2008年1 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