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

【摘要】唐长安的城市用地被划分为里坊,然后划分成若干宅基地,可里坊内如何被分割为若干块宅基地分配给居民却一直不明。本文依据古代文献和图纸记录,参考日本平城京的宅地划分方法,从坊内建筑的时间、规模、位置上一步步地考证、清理、推测平康坊内的用地信息,尝试绘制出坊内宅地划分的格局。

【关键词】唐长安平康坊里坊割宅宅基地规模

Abstract:TangChang'ancitywasdividedinto108blocks(LiFang),thenintohouses.However,ithasbeena mysteryforalongtimethathowtheblocksbeingdividedintohouses.Basedonmanyhistoricalrecordsofres idencialinformationandtheland'sdivisionofHeijyokyo(present-dayNara)ofJapan,thispaperdiscussest hehouse-landscaleandtheland'sdivisionofPingkangFang,andattemptstodeduceareasonableland'sdivi sioninPingkangFang.

KeyWords:TangChang'an,PingkangFangBlock,LiFang(Block),Land'sdivisionintohouses,House-la ndscale

中国汉唐时期的都城规划有“制里割宅”的思想。汉唐文献中反复提到了晁错的一段话:“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1]反映出相地、营邑立城、制里割宅是中国汉唐时期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在“立城”之后先“制里”,即将城市用地划分为里坊,再“割宅”,即将里坊划分成若干宅基地分配给居民。这种城市用地划分方法在隋唐长安、洛阳的规划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形成了整饬的城市形象。里坊的划分方法通过比较详细的文献记载和以往研究已经比较清晰,里坊内如何分割为若干块宅基地却尚不清楚,于是本文尝试以平康坊为例,选择建筑信息密集的一段时期,从住宅基地规模入手,推测里坊内部割宅的格局,绘制出平康坊割宅的平面图。

平康坊是唐长安朱雀门东第三街从北数起的第一排里坊,也是靠近皇城的第一排里坊,位置比较突出。对于坊内的建筑,唐韦述的《两京新记》(此二书以下皆简称《记》)、宋敏求的《长安志》(以下简称《志》)之卷八、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以下简称《考》)之卷三、及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以下简称《谱》)等文献中作了较详之记录和考证。其中成书于开元十年(722年)的《记》为最原始的系统记录,也最接近原状,可惜原书已残,幸其信息多为成书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志》所保存,故《志》的原真性在以上诸书中最值得参考。另外,还有吕大防《长安城图》之残片(以下简称“吕图”)对平康坊有较谨慎的描绘,此图是宋元丰三年(1080年)吕大防派刘景阳、吕大临、张佑“二寸折一里”考定测绘的,当时很可能以隋唐长安旧图、韦述《西京记》为蓝本,并根据遗迹和文献进行考定[2],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志》中列出了平康坊内有南门之东的菩提寺,街之北阳化寺,西北隅隋太师申国公李穆宅,西门之南尚书左仆射河南郡公褚遂良宅,西南隅国子祭酒韦澄宅、兰陵公主宅、万安观(永穆公主宅、梁国公姚元崇宅、太平公主宅——安西都护郭虔,三宅合并为观),东南隅右相李林甫宅(李靖宅——陆颂——李令问——李林甫)、嘉猷观,南门之西刑部尚书王志宅,次北户部尚书崔泰之宅、侍中裴光庭宅、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张弘靖宅(崔融旧第),以及十二地进奏院等14项建筑。

《考》在此基础上,根据唐人墓志补充了孔颖达宅、臧怀亮宅、王宅、霍国夫人王氏宅、陈苌宅、赵虔章宅六项,根据唐人笔记补充了王哲宅(《酉阳杂俎》)、马震宅(《续玄怪录》)、邢凤宅(《异梦录》)三项,并根据《北里志》补充了“三曲”妓所一项。《谱》不仅对每个条目进行了考对,又据《太平广记·李娃传》补充了鸣珂曲的李娃宅,据墓志补充了张堪宅和张府君宅。另外,2004年的一项关于“隋唐平康坊有烧造陶俑的大型作坊和窑址”[3]的考古发现值得注意,但目前尚未得到确证。

以上三书考证了隋唐时期平康坊内共有27项建筑。考诸文献,除了《长安志·卷十一》载“社坛在县东南二里平康坊”乃后世所建外,别无其他。中国史书记载的此类地理信息多为可信,但这些信息传抄之中未免有些出入,尤其是后来根据墓志补充的条项,因时间不一定并行,其住宅存在的空间位置可能与其他住宅有所重叠,且多项建筑未记载具体的方位、规模尺寸,给空间上的还原坊内格局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我们需要清理一下其内容,以及大致时间、规模,然后才能为空间上的还原打下基础。

一、平康坊内建筑时间上的清理

《志》中所述平康坊的14项建筑时间比较容易分辨,且记录的多为当时的朝官和显贵之赐宅,而《考》、《谱》补充的多出自墓志、笔记,常有“私第”一词出现,主人身份、建筑时间十分模糊,其为私宅的可能性很大,这也许是《志》未载的原因之一。唐朝京官升迁、外调或贬官乃常事,一般情况下,官职动迁或官员过世死后家中无官爵相近的京官,政府将收回以往的赐宅,其后是否另赐他人则未可知,私宅则有买卖变更,因此这27项建筑首先需分辨其存在的时间。

1.菩提寺、阳化寺

菩提寺,《志》注明其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到大中六年(公元852年)改为保唐寺。反映大中年间进士游狎的《北里志》又云“诸妓以出里艰难,每南街保唐寺有讲席,多以月之八日相牵率听焉。”证实此时已经更名保唐寺,且自582-859(大中末年)年间一直存在。

阳化寺,《志》注为隋内史舍人于宜道年间为父建乎公义、母独孤夫人所立。隋唐时重佛,只有舍宅为寺的,少有寺庙被宅院覆盖之事,估计此寺到唐末依然存在。吕图上亦有此寺(图1)。

2.李穆宅、褚遂良宅

据《志》记载西北隅乃隋太师申国公李穆宅。从时间上看,申国公李穆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薨于第,过世之后百余年间其宅基地可能多有变故,比较确切的是在景龙年间(707-709)为长宁公主所居。这个长宁公主应该是中宗的第七女,韦庶人生,神龙年间(705-707)封,下嫁扬慎交。李穆的宅基地在707-709年是长宁公主府及球场,景云年间(710-712)住宅废,与球场基地一起分散卖给了居民。

褚遂良是官宦世家,从其父褚亮(隋朝开国大臣)起,褚宅就位于平康坊内西门之南。褚亮是陈、隋、唐三朝老臣,活了88岁,《六艺之一录》中记载其碑为唐高宗时赠立,可见褚家

颇为得宠。褚遂良是太宗最喜欢的书法家之一,死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4],终年64岁,那么褚宅在此坊至少在581-659年一直存在。之后此地未见记载,或可暂用其名代替后来的继承者或覆盖者。唐代官员的赐宅若无后代世袭官爵者继承,一般由朝廷收回另赐他人,或闲置,或卖与居民。

3.韦澄宅、兰陵公主宅、万安观

《志》载平康坊西南隅有国子祭酒韦澄宅、兰陵公主宅、万安观,《考》根据李义府《兰陵长公主碑》碑文确认平康坊内曾有兰陵长公主宅。兰陵长公主为太宗第十九女,死于显庆年间,李义府《兰陵长公主碑》立于显庆十四年(公元669年)[5],兰陵长公主宅应存于此前,之后不明。韦澄宅的时期尚有疑问,查诸文献[6],除了《志》中提及其宅外,竟只有《司空表圣文集·卷七》《全唐文·卷八百》提及,且时间不明,仍有重复的可能。

万安观,《志》注“天宝七载永穆公主出家,舍宅置观。……其地西南隅本梁国公姚元崇宅,次东即太平公主宅,其后敕赐安西都护郭虔,后悉并为观。”说明天宝七载(748年)之前平康坊内有永穆公主宅,宅地之西南区域原本是梁国公姚元崇宅,后被永穆公主宅覆盖。宅东的太平公主宅应较早一些,713太平公主政变失败之后可能就分给安西都护郭虔所居住,郭虔正好是开元初(713年)累迁右骁卫将军兼北庭都护[7]。之后,及至748年永穆公主因婚变舍宅为观之时,郭宅大抵也已收回荒置,于是永穆公主宅、郭虔一起并入万安观。

4.李靖——陆颂——李令问——李林甫宅

《志》载东南隅为右相李林甫宅。并注曰:“本尚书左仆射、卫国公李靖宅,景龙中韦庶人妹夫陆颂所居。韦氏败,靖侄孙散骑常侍令问居之,后为林甫宅。……又说,其宅妖怪,东北隅沟中至夜每火光大起,有小儿持火出入。林甫恶之,奏分其宅东南隅立为嘉猷观。……明皇御书金字额以赐之,林甫奏女为观主。”卫国公李靖薨于太宗贞观二十三年春(649年)。此后韦庶人妹夫陆颂景龙中(707-710)所居,韦氏政变败于711年,李靖侄孙散骑常李侍令问和李林甫先后居于此。公元713年李令问在兴道坊分有大宅,开元八年(720年)兴道坊发水灾,“一夜陷为池,没五百家”[8],从720年起李令问宅迁至平康坊的可能性很大,但他729年离开京城之后就有可能被收回了,后来又赐予右相李林甫。李林甫卒于天宝十一年冬(752年),720-752年,此处宅基地应为李令问或李林甫宅。《开天传信记》载:“平康坊南街废蛮院,即李林甫旧第”。《开天传信记》为唐郑綮于干符末年(879年)所撰,说明此时李府已不在,留下一座空宅。

5.王志宅、崔泰之、裴光庭、张弘靖

《志》载平康坊南门之西为刑部尚书王志宅。王志乃神龙年间的进士,景云元年(710年)累转左御史中丞,太极元年(712年)后不久加封银青光禄大夫,“久之,召拜工部尚书,开元九年(721年)上幸东都,令充京师留守。十年……志遂以骇卒。”[9]也就是说,平康坊内若有其宅应在公元712之后721年之前。

次北,户部尚书崔泰之宅。崔泰之在武则天、中宗时期任职,开元年间(713-742)曾任工部尚书,宅于此坊很可能就在此间。

据张九龄《裴光庭碑》碑文记载,裴光庭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死于平康里,二十四年(736年)建此碑。那么,裴光庭宅在736年之前数年内位于平康坊是比较确定的。只是崔泰之与裴光庭两宅是否并存尚无法判断。

《志》载坊内亦有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张弘靖宅,张弘靖曾任节度使,与白居易、刘禹锡同时期人,长庆元年(821年)被贬为太子宾客,其宅居此坊应在821年之后。宅基地原本是国子司业崔融的旧第。崔融在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召拜国子司业,706年就劳累致死。此后至张弘靖居于此之间,有可能曾赐予他人。

6.进奏院

另外还有同华、河中、河阳、襄、徐、魏、泾原、灵武、夏州、昭义、浙西东、容州十二地的进奏院。进奏院为官方设施,变动较小,姑且推测其终唐之时一直存在。

7.《考》补孔颖达、臧怀亮、王、王氏、陈苌等九宅

《考》据于志宁《孔颖达碑》碑文“薨于万年县平康里第”,推测平康坊内应有孔颖达宅。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可以说明公元648年之前孔颖达宅位于此坊,但孔颖达与房玄龄、颜师古、魏征等同朝为臣,死后其宅应被收回。

《考》按《李邕臧怀亮碑》“薨于京师平康里之私第”推测,坊内应有左羽林大将军臧怀亮宅。此碑立于开元十八年(730年),也就是说臧怀亮宅在730年之前数年位于平康坊内。

《考》根据王维《阳郡太守王公夫人安喜县君成氏墓志》中“薨于长安平康里之私第”推测坊内有阳郡太守王宅。安喜县君乃庄濡之母,濡之父名,官至定州刺史,浦之祖即石泉公方庆。)从王维(705-755)写此碑来看,王夫妇应与其同年或至少相差不超过30年,因此估计王宅在730-755年间存在。

同理,据杨绾《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碑》文“终于平康里之私第”推测,平康坊内应曾有霍国夫人王氏宅。碑文载王氏享年七十三,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正月死于平康里私第。说明汾阳王郭子仪之妻霍国夫人王氏生于704年卒于777年,在此之间平康坊内应有其宅。

柳宗元《伯祖耻李夫人墓志》载李氏终于平康里渭南尉颍川陈苌家。柳宗元的另一篇《亡姑陈夫人权厝志》载校书郎颍川陈苌之夫人河东柳氏亦终于平康里,再次说明平康坊曾有校书郎陈苌宅。柳宗元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生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估计河东柳氏应与其年岁相差无多,其亡姑陈夫人则应在740-820年之间,那么陈苌宅位于平康坊的时间在780年前后30年内的可能性最大,750之前则未可知。

从《太平广记》按照年号的叙述习惯来看,虔州刺史王哲宅似为大中年间(847-860年)之事。[10]《考》补充的河南府录事赵虔章宅、马震宅、邢凤宅时期不明。马震宅出自大约成书于大和至开成间(827-840年)的《续玄怪录》,邢凤宅出自成书于815年左右的《异梦录》,从其成书时间推测,此二宅估计早不过750年。

8.《考》补北里三曲

对于分析坊内布局而言,《考》最有价值的一条是引《北里志》中的:“平康里入北门东回三曲,即诸妓所居之聚也。”《北里志》为唐僖宗时孙所撰平康坊歌妓之轶事,孙是大中年间(847-859年)进士,此时平康坊三曲妓所已闻名遐迩,那么在此之前的近百年,早至730年左右是否有尚未可知。《旧唐书·卷一百六》“还京师发丧于平康坊之第,林甫晚年溺于声妓,姬侍盈房。”或可推测,李林甫的堕落也有周围环境耳濡目染的原因,也就是说,在李林甫死(752年)之前,平康坊的歌妓居所可能就已经存在。于是,在“北门之东”这一块地没有其他记载的情况下,不妨暂设此地在710-740年之间为三曲。

由此我们可以将此二十余处宅院或寺观院落的存在时间大致清理出一个时间表:

从上述分析和列表中可以看出,平康坊内710年之前的建筑情况和750年之后的变化多不能确认,公元710-740年之间平康坊内的建筑信息比较清晰而且密集,研究这一段的坊内格局准确性也最大。因此,根据以上的时间清理,下文将以选择710-740年这一时间段来分析平康坊内的割宅格局。基本上可以认为,在此段时间内,表中所列住宅并存,住宅之间在空间上没有互相重叠,惟表中第16项臧怀亮宅、王宅、霍国夫人王氏宅的时期连得较紧而且位置不明,以及最后一项邢凤宅、马震宅、赵虔章宅、王哲宅时间位置都不明要区别对待。

二、宅院、寺观基地规模推测

我国古代都城自周代起就已有按照不同阶层安排宅基地的做法[11],隋唐两京内亦应有根据不同的官阶颁发住宅基地或者赐宅的做法,虽然目前未找到按照官阶分配城内宅田的唐令,但从职分田的按照官阶高低分配中可以窥见当时的分配规则,“诸京官文武职事职分田:一品一十二顷,二品十顷,三品九顷,四品七顷,五品六顷,六品四顷,七品三顷五十亩,八品二顷五十亩,九品二顷。”[12]官阶越高,分配的田地越多越大。另外,根据大量文献描述的实例,傅熹年先生曾经将隋唐长安的住宅大致分为三品以上官员第宅、一般官员赐宅、大量中下级官员租宅、一般住宅等几种,其中三品以上官员和王公贵族的府第又分为最大、次一等、以及再次一等三类[13],进一步说明隋唐两京内应有根据官阶等级颁发住宅基地或者赐宅的做法。可以作为旁证的是,建城制度大都写仿唐长安、洛阳的日本平城京留下了根据官阶分配住宅基地的明确规定,当时日本的官阶以“位”计,相当于我们唐代的“品”[14]。三位以上分配4町[15],四至五位分配1町,六位1/2町,六至七位1/4町,七位1/8町,七至八位1/16町,八位1/32町,无位1/64町(图2)。

日本平城京时期的官阶与唐代的基本接近,虽尚未一一考证,但从其行政机构仿效唐朝及其几个代表性的官职看,应当有很强的对应关系。当时日本平城京的太政大臣(正一位)相当于唐开元时的太保、太尉(正一品),左右大臣(从二位)相当于唐代的左右相(从二品),大纳言(正三位)相当于唐初的侍中(改自隋“纳言”,正三品),八省卿(正四品)相当于唐代的各部尚书侍郎(正四品)。

诚然,隋唐之时的官阶品位历代有些调节,至传至日本又有所发展和调整,更加之中国古代的官品除了受官职影响外,还有点年龄、资历的关系,所以即便有按照官阶品位分配宅基地的规定,也仍然存在着一些调整的灵活性。再者,日本平城京的人口密度小于唐长安,其主要的使用周期也不过七八十年,不存在限制住宅用地的情况,所以它的住宅基地分配比之唐长安,尤其是中晚期的唐长安,应见宽绰。

按照隋大兴的城市设计平康坊应为东西650步(约今956米),南北350步(约今515米),坊墙内面积约为948唐亩[16]。除去坊墙、十字街、巷曲等道路所占面积约180亩,大约剩下768亩可以用作宅基地,平均分为十六町后每町约48亩。

1.西北隅李穆宅(长宁公主府及鞠场)

西北隅的隋太师申国公李穆宅,后为长宁公主府及鞠场,从《志》中仅载此一处李穆宅以及其延承关系来看,此宅地应当是完整的赐宅,后来景云年间才分散卖给居民。隋初地广,太师李穆官居一品,按照上述分配方法应分4町即1/4坊宅地,约192唐亩。唐中期用地比较限制一些,从《志》载“其地景龙中为长宁公主府及鞠场”看,长宁公主可能只分得其地之一半,即1/8坊,另外一半为球场。此地在《志》中虽言“西北隅”,但未必即指西北角的1/16坊,也有可能是泛指十字街的西北区域,李穆和长宁公主的府第都可以在坊墙上直接开门,估计为便于交通,其住宅会建在靠近西北坊墙之处,因此称之“西北隅”也不过分。此西北1/4坊区域中未见有其他住宅的记载。对照吕图上之平康坊,李穆宅标注在西北1/4坊的正中间,再次说明其宅占地可能有4町。

2.西门之南褚遂良宅

西门之南尚书左仆射河南郡公褚遂良宅,褚遂良在高宗时封河南郡公,正二品,在永徽四年(653年)进拜尚书左仆射,又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兼太子宾客。按照平城京宅地分配法,褚遂良在唐初可能分1町以上。《志》云其宅“自遂良父太常卿亮居焉”,说明此乃世袭的赐宅,还应看褚亮的官阶。太常卿褚亮官居正四品,因隋初地广的可能分得1町,即48唐亩之地。

3.西南隅永穆公主宅、郭虔宅(公元748年后并入万安观)

西南隅的住宅比较密集。国子祭酒韦澄官居从四品下,或分得1/2町,24唐亩;万安观虽然覆盖了两个公主宅院的基地,但因两个公主在其他坊皆已有较大的赐宅,此坊内宅院大抵较小,吕图中也无此观之标注,暂推测其各占1/2町,24唐亩。

4.李林甫宅

从《志》中可看出,平康坊东南隅曾经几易其主,李靖宅——陆颂——李令问——李林甫。尚书左仆射卫国公(从一品)李靖乃开国元勋,《志》中记载仅此一宅,分1/4坊(4町)一点都不为过,此坊中除了隋太师李穆宅外就这个位置最好。从吕图上的标注位置来看,东侧有自隋起就有的菩提寺,李靖宅标在剩余地段正中,说明它占地很大,有可能占据了除去菩提寺的3町,而“十字街东之南”低洼处可以用作花园。其后陆颂娶韦氏的妹妹时晋封为国子祭酒[17],从四品下,最多也只能分1町之宅。虽韦氏曾权极一时,但唐代律法比较严格,估计不会太过分,有可能当时陆颂只分了李靖宅地的一部分,其余宅地闲置或赐他人也未可知。景龙中(707-710),李靖的侄孙散骑常侍李令问比较合理地继承了这块宅地,散骑常侍为从三品,大致只能分得1/16坊宅地。然而据《旧唐书》载李令问在平太平公主之乱时为“太仆少卿”,因助李隆基登基有功,先天二年(713年)又晋封为封宋国公(正一品),继承李靖的宅地顺理成章。后来不称李令问为宋国公而称右散骑常侍,史书记载是因其后来行

为不检与回纥结婚被贬官所致,离开京城之前(公元729年左右)[18],他的官职即为右散骑常侍。

其后,右相李林甫(从二品)继承3町宅基地也应该没问题。李林甫宅下《志》注曰“又说其宅妖怪,东北隅沟中至夜每火光大起,有小儿持火出入。林甫恶之,奏分其宅东南隅立为嘉猷观。”说明李林甫宅东北低洼,而3町之中“十字街东之南”一块恰恰是地势低洼。证明其宅占有3町,144唐亩。嘉猷观是从李宅东北角分出去的一块,应含在宅地中。而从李林甫“奏分其宅东南隅立为嘉猷观”亦可看出,大臣赐宅的宅基地分割与用途改变,需要向朝廷奏请,即便是权倾朝野的右相李林甫也不例外,即便只是因为其宅东北隅闹鬼修观、女儿担任观主这种家务事也不能自行决断。

5.王志宅、崔泰之宅、裴光庭宅

刑部尚书王志、户部尚书崔泰之、侍中裴光庭皆官居正三品,皆可分1町,但此时长安宅地越来越少,或有其他原因使三品官员也仅分1/2町。吕图上标有王志宅,说明其比较重要或宋代仍有遗迹,故推测王志宅一直存在,占1/2町,24亩。王志宅之北面有崔泰之、裴光庭二宅,各占1/2町,相当于24唐亩。

显然仅南门之西这48唐亩地不够以上四宅分,因坊中未曾提到十字街西之南,所以不妨推测南门之西乃指入南门西侧两町96唐亩。还剩下24唐亩给12家进奏院。

6.菩提寺、阳化寺

从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研究来看,唐长安中自隋就有的很多寺庙,一占就是“半以东”“半以南”或“东南隅”的整块用地,这与隋大兴初建时用地富足,王府、寺庙等用地均较大比较吻合。也说明拿出一整块建寺是当时常用的割地方法。

菩提寺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阳化寺建于隋宜道年间(公元582年),根据文献“南门之东”“街之北”的叙述方式通常指整块用地,估计此二寺占地1町(约48唐亩)的可能性很大。

《寺塔记》记作平康里菩萨寺,从其中记载寺院布局与吴道玄壁画来看,即菩提寺:“佛殿东西障日及诸柱上图画,是东廊旧郑法士画,开元中因屋坏,移入大佛殿内槽北壁。食堂前东壁上……初会觉上人以利施起宅十余亩,工毕酿酒百石,列瓶瓮于两廊下,引吴道玄观之……中三门内东门,张希复云是吴生弟子王耐见之手也。”说明菩提寺有佛殿、佛殿、寺碑、中三门,另《酉阳杂俎》所载“寺之制度,钟楼在东,惟此寺缘李林甫宅在东,故建钟楼于西。”说明菩提寺还有钟鼓楼,具有比较完整的礼佛空间。另外,“食堂前东壁上”,说明有食堂。会觉上人一开始在寺中“起宅十余亩”面积不算小,寺院中礼佛空间为主,僧舍其次,建宅以利施应当更居其次,菩提寺占地应超过三倍“十余唐亩”,会觉上人此举才不至影响寺内的正常活动。这与上文推测的48唐亩也比较吻合。

7.北门之东三曲,十字街东之北,东北隅

从尺度上看,与《北里志》所记载的北门之东回三曲占1町比较合理。即“南曲”“中曲”

“循墙一曲”每条巷子东西并排8家,通长152步(约今223米),每两条巷子间隔一排宅基地,即19步(约今28米)。三曲占1整町,48亩。

分完以上宅地之后,平康坊内只剩下十字街东之北和东北隅的2町用地尚未有分配记录。在上一节的同一时期共存的建筑列表中,我们也还有臧怀亮、王宅、霍国夫人王氏宅的用地不明,于是可以猜测,此三宅最有可能的位置就是位于这2町内。臧怀亮,左羽林将军(从三品下)应分1/2~1町,24~48亩。阳郡太守王不是京官,应不是赐宅而是私人置办,估计不大。霍国夫人王氏是郭子仪的夫人,此宅也是私宅,郭子仪行事收敛,对家人约束严,暂设王氏的私宅也不张扬。

另外,还有唐人笔记中记载的邢凤、马震、赵虔章、王哲宅时间不明,不便在坊内定位。即便在此段时间内存在也只是私宅,最多在数唐亩之间。或许此间还有其他散户,可能位于十字街东之北和东北隅这两块地势低洼之处。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700-750年之间的二十余处宅院或寺观院落大致清理出一个占地面积表:

从上述分析和列表可以看出,全坊748亩宅基地,《志》中所载比较明确的前6项12处建筑占去672唐亩,三曲占48亩,臧怀亮宅占24亩。剩下的72亩地,也许就分散卖给了居民,于是有了王宅、霍国夫人王氏等记录,成为唐人墓志和笔记中私宅的来源。

三、平康坊内的用地划分

按照隋大兴的城市设计平康坊应为东西650步(3900尺,约今956米),南北350步(2100尺,约今515米)。考古实测中平康坊东西1022米(合唐时695步),较文献记载宽45步;南北500米(合唐时340步)[20],较文献记载少10步。或可推测在实际的坊墙建设中或后来的发展中,坊墙的定位有所变化。因为变化很难把握,而且我们更侧重于规划中割宅方法的研究,所以在此以文献记载的设计尺寸作为绘图根据。参考吕图,参考平城京规划方法,以及上两章分析的时间、规模,我们可以开始绘制各宅的定位和占地。

1.坊内的十六个方位与对应区域

隋唐长安里坊内部的用地划分,据目前的考古发掘和文献研究,普遍认为除皇城南的三十六坊外,均采用十字街划分为四区,四区内又有小十字街再分为四区,全坊大致划分为十六个区域[21],《志》、《考》等文献中常说的“东北隅”“东南隅”“西北隅”“西南隅”分别对应着十六块的四角,“东门之北”“东门之南”“西门之北”“西门之南”“北门之东”“北门之西”“南门之东”“南门之西”分别对应着十六块中靠近坊门的位置。而中间靠近十字街的四块,则被命名为“十字街东之北”“十字街东之南”“十字街西之北”“十字街西之南”(图3)。

2.日本平城京的“四行八门”法

同时期的日本都城有十六町分坊和“四行八门”的分町方法[22]。十六町分坊法就是将1800尺见方的坊分成四行四列,每坊平均切割成16块町,每町尺寸大约为400唐尺见方。“四行八门”法就是将每町再分成四行八列,每町平均切割成32块宅基地,每块宅基地尺寸大约

面阔50尺,进深大约100尺[23],正好是一户“八位”(即平民)住宅的用地(图4)。

日本平城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制度直接学习的唐长安和唐洛阳,从平城京已经考古证实的里坊划分方法反观唐长安里坊的划分,或可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信息。比照日本平城京十六町分坊和“四行八门”的分町方法,可以将平康坊切割成512个基本单元。按照设计尺度计算,平康坊东西650步,南北350步。东西除去道路40步再均分16份,平均每个单元的面阔约为38步;南北除去道路40步再均分32份,平均每个单元的进深为10步。每个单元的面积大致为380方步,再除去巷曲交通则近1.5唐亩(图5)。

按照这样的方法分割,由于长安里坊有若干种尺寸,坊内宅基地的基本单元也就出现了多种规格,对于统一分配宅基地十分不方便,这也许就是后来洛阳规划时统一了里坊尺寸的原因之一。

3.北里三曲与“四行八门”的朝向问题

然而这样的划分方法与《北里志》中记载的“三曲”发生矛盾。

“平康里入北门,东回三曲,即诸妓所居之聚也。妓中有铮铮者,多在南曲、中曲。其循墙一曲,卑屑妓所居,颇为二曲轻斥之。其南曲中者门前通十字街。初登馆阁者多于此窃游焉。二曲中居者,皆堂宇宽静,各有三数厅事,前后植花卉,或有怪石盆池左右对设。小堂垂帘,茵褥帷幌之类称是。诸妓皆私有所指占。”[24]这著名的三曲位于“平康里入北门东回”,就是从平康里北门进去后向东的三条巷子,对应的应当是《志》、《考》中常说的北门之东的位置,因《北里志》为杂文小说,其叙述习惯与地理志和正史有所不同也在情理之中[25]。从《北里志》各篇中可以看出,“三曲”由北曲、中曲、南曲组成,南曲也称作“前曲”,北曲也称作“循墙一曲”,即靠近北坊墙的一巷。如果按照上面“四行八门”的“四行”为南北向的话,就很难出现文献中记载的“北曲、中曲、南曲”了。

而且按照以上的划分方法所得之宅地呈东西长的扁长条形,东西38步(约55.9米),南北10步(约14.7米),与唐代院落习惯相悖。中国古代住宅建造多采取合院形式,唐代住宅多呈廊院式,且中原地区的住宅主屋喜欢坐北朝南。若一普通百姓分得一块宅地,宅院门只能朝东西开,考虑到与邻居院墙之间留出距离,主屋建于院中,前后空间将十分局促,东西两侧却留出大片利用价值不大的空地,很不合理,不符合中国建造宅院的习惯。

因此假设,平康坊内的“四行八门”是东西向的“四行”、南北向的“八门”。东西除去道路40步再均分32份,平均每个单元的面阔约为19步;南北除去道路40步再均分16份,平均每个单元的进深为20步。每个单元的面积大致仍为1.5唐亩(图6)。

可以进一步看到,“其南曲中者门前通十字街”,就是说南曲中部的几处妓所前有小巷通向十字街,使得“初登馆阁者”可以“于此窃游焉”熟悉一下地形。文献亦反映出的妓所密集的状况,住宅基地的布置也应比较紧凑。《北里志》中还可以看到诸位名妓的住处,李娃住在平康坊西南角的鸣珂曲,晋娘、颜令宾住在“南曲中”,郑举举、牙娘皆“居曲中”,杨妙儿居“前曲从东第四、五家”,王团儿“居前曲自西第一家也”。如此划分与“三曲”之记载就能吻合了。

4.李林甫宅、阳化寺、长宁公主府的位置

《酉阳杂俎》所载“(菩提寺)寺之制度,钟楼在东,惟此寺缘李林甫宅在东,故建钟楼于西。”说明李林甫宅在菩提寺东。吕图上在坊之东南角对菩提寺、李穆宅(后李林甫宅)有明确标注。又《北里志》载“诸妓以出里艰难,每南街保唐寺有讲席,多以月之八日相牵率听焉。”[26]从文献记载分析,唐长安城坊四周坊墙外围绕坊墙的街道分别被称为东街、西街、南街和北街[1],而坊内的十字街之东西南北四段也分别称为东街、西街、南街和北街,此处的“南街”指坊南墙外大街还是十字街之南街尚难判断,而前文所提及的《开天传信记》中的“南街废蛮院,即李林甫旧第”亦如此,但从诸多文献描述方法可以判断,保唐寺门和李林甫宅门皆对南街开,故称南街某寺和南街某院。

吕图上东南隅李靖宅的标注靠近中央,说明李靖宅(后李林甫宅)占地很大,而且很有可能与西北隅李穆宅一样被视为1/4坊一整块,李林甫宅占除去菩提寺外的3町地。

从《志》载“街之北阳化寺”以及吕大防的长安城图将阳化寺放在坊东门之北来看,阳化寺位于东门之北更接近早期的记录,《考》将《志》的“街之北阳化寺”解为“十字街之北阳化寺”恐有字面转述之讹。

西北隅原李穆宅占4町,约192唐亩,长宁公主府分其一半,即1/8坊,另外一半为球场。此地在《志》中虽言“西北隅”,但未必即指西北角的1/16坊,也有可能是泛指十字街的西北区域,李穆和长宁公主的府第都可以在坊墙上直接开门,估计为便于交通,其住宅会建在靠近西北坊墙之处,因此称之“西北隅”也不过分。与吕图相符。景云年间分散卖给了居民。由此亦可知吕图此处乃靠文献推测绘制,并未考虑同一空间上时间的关系。

5.平康坊的地形与宅院

唐长安城总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从考古勘测图上的等高线来看[27],平康坊内“十字街东之北”“十字街西之南”“十字街东之南”“东门之北”这几块用地地势略低,对于建筑选址而言属于相对不利的地势,许是这几块用地没有整块作为赐宅的原因之一。于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李穆、李靖(后李林甫)、褚遂良宅都分到了最好的地势,王志、菩提寺的位置也不错,当属其次;街北的阳化寺选址虽然略低,但地势还比较开阔,宜于建造大中型院落,当属再次。恰恰是这六所建筑在吕图上都有标注,令人不得不惊讶其巧合,在实例分析的量还不够多之前,暂且推测其原因大抵是因为这六所建筑的重要性、名气强于其他见载于册的建筑。而且,因为重要或主任身份高而分到了较好的地段,建造和维护状况也较好,至吕大防派刘景龙等测绘时其遗存状况亦优于其他住宅。

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和推测,我们可以将710-740年间的平康坊空间划分绘制如下(图7):

此图之推测仅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且仅止于坊内诸宅基地之划分。划分了用地之后,相应的宅院不一定满铺其地,为了适应地形、建造池园球场或者与邻居院墙留出距离等原因,宅院的建造会有所调整,所以实际上的宅院建造,应该在割地的基础上再综合其他建造因素进行分析。

注释:

[1]参见王贵祥,“‘五亩之宅’与‘十家之坊’及古代园宅、里坊制度探”,《建筑史》第2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P144~156。

[2](南宋)赵卫彦《云麓漫抄·卷八》,源自文献[8]。

[3]参见《西安日报》2004年6月7日(星期一)报导:……王长启认为,这些已出土的遗物,足以证明隋唐平康坊有烧造陶俑的大型作坊和窑址。

[4](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百五》,中华书局,1975。

[5]《钦定四库全书·金石录·唐兰陵长公主碑》,源自文献[8]。

[6]包括文献[8]、隋唐宋元笔记、《全唐文》。

[7](后晋)刘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五十三》,中华书局,1975。

[8]徐松,《唐两京城坊考·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35。P31。

[9](后晋)刘等撰,《旧唐书·卷一百·列传第五十·王志传》,中华书局,1975。

[10]参见(宋)李,《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四》,哈尔滨出版社,1995。

[11]参见文献[1],P122-123

[12](唐)杜佑撰《通典·卷二·食货二》中华书局,1984。

[13]文献[5],P438~449。

[14]文献[3],第四章。

[15]参见文献[2],P22-23。1町=1/16坊

[16]参见文献[6]。1唐步=1.47米,1唐亩=240方步。

[17](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六》,中华书局,1975。

[18](后晋)刘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七》中华书局,1975,P3192。

[19]官职品位根据《唐六典》对照查询。(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

[20]文献[6],P603~609。

[21]文献[4],P410。文献5,P437。

[22]文献[2],P22~23,P34~35。

[23]因町中大巷道宽约20尺,小巷宽约10尺,除去道路(400尺-40尺)/4=90尺。

[24](唐)孙,《北里志》。源自文献[8]。

[25]段浩然,《北里志》中的“三曲”,西北大学学报,1981:2,P44~46。

[26](唐)孙,《北里志》。源自文献[8]。

[27]文献[4],P412。

参考文献:

[1]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宫元长二郎.平城京.东京:草思社.1986年.

[3]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平城京展.大阪:朝日新闻社.1989.

[4]宿白.隋唐长安城与洛阳城.《考古》1978年第6期.P409~425.

[5]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发掘队.唐代长安城考古记略.《考古》1963年第11期.P595~611.

[7]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地图出版社.1982.

[8]余志明《文渊阁四库全书》(全文网络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9]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商务印书馆.1935.

插图出处:

图1源自文献[7]P52

图2源自文献[3]P13

图3源自文献[4]

图4源自文献[2]P22~23。

图5、图6作者自绘

图7作者自绘,尺寸参考文献[4]、[6]

唐长安居民葬地分析

收稿日期:2011-06-12作者简介:惠瑛(1979 ),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宝鸡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秦汉隋唐史。 2011年9月第30卷第9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ep.2011Vol.30No.9 唐长安居民葬地分析 惠 瑛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陕西宝鸡721013) 摘 要:唐长安周边地区长期以来发现的墓葬极其丰富,伴随出土的墓志资料也相当多。本文主要依据墓主 人住地与葬地明确的墓志资料,对唐代长安居民死后围绕长安城葬地的方位选择作一简要分析,并试析导致这种葬地选择的原因。 关键词:长安城;墓志;葬地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 (2011)09-0113-04 现在的西安,唐代的都城,周边墓葬聚集极其丰 富,而且随着近些年西安周边考古的持续进行,发现的唐代墓葬数千座,结合考古发现的墓志以及前人研究、整理的文献墓志资料,这里对唐长安居民葬地做一简单分析。 一、根据发现的墓葬和出土的墓志资料,原陕西省博物馆馆长武伯伦先生早在1963年就对长安城郊的乡村里名进行了增补,此后,日本的爱宕元,杜文玉,尚民杰,程义等又对此有所补充和修订,本人2006年所著硕士论文对相关资料进行了进一步整理。程义在其博士毕业论文《关中唐代墓葬初步研 究》[1] 中通过对墓志资料和考古调查资料的整理,将唐长安周边地区的墓葬进行了划区研究。妹尾达 彦在《唐长安の都市生活ヒ墓域》[2] 一文中记了长安城郊外的墓域,以考古发掘的为准,有:西郊唐代 墓葬区,西南墓葬区,凤棲原秦汉唐明墓葬区,东郊唐代墓葬区,纺织城唐代墓葬区,新筑秦汉唐墓葬区,洪庆原汉唐墓葬区,各墓葬区发掘唐墓数千座。尤其是地处长安城东以及东南的近郊的龙首原 、白鹿原、铜人原、洪庆原、之南的凤栖原、少陵源、比原等地,分布更是集中,唐时也是理想的丧葬之地。 图(一):西安地区唐代墓葬分布图 [摘自(日)妹尾达彦 《唐长安の都市生活と墓域》]

常用药品别名大全

常用药品别名大全 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胺酰心安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硝苯地平-心痛定 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沙丁胺醇-舒喘灵 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酮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灭吐灵) 甲硝唑-灭滴灵肾上腺素-副肾素 消旋山莨菪碱-6542 喷托维林-咳必清 诺氟沙星-氟哌酸呋喃唑酮-痢特灵 洛贝林-山梗菜碱尼可刹米-可拉明 拉米夫定-贺普丁吲哚美辛-消炎痛 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 去痛片-索密痛酚氨咖敏-扑感敏 利巴韦林-病毒唑小檗碱-黄连素 乙酰谷酰胺-醋谷胺罗痛定-颅痛定 氨咖黄敏胶囊-速效伤风胶囊苯海索-安坦 苯妥英纳-大伦丁苯巴比妥钠-鲁米那 吡硫醇-脑复新吡拉西坦-脑复康 酚妥拉明-利其丁桂利嗪-脑益嗪 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D 普罗帕酮-心律平 倍他司汀-培他啶 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 复方甘草合剂-棕色合剂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非那根合剂 碳酸氢钠-小苏打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 干酵母-食母生 多潘立酮-吗丁啉 酚酞-果导 葡醛内酯-肝泰乐 复方甘草酸单胺-强力宁 氢氯噻嗪-双克 呋塞米-速尿 螺内酯-安体舒通 缩宫素-催产素 肾上腺色综-安络血 氨甲苯酸-止血芳酸 酚磺乙胺-止血敏 亚硫酸氢纳甲萘醌-维生素K3 硫酸氢钠甲萘醌-维生素K4 叶绿醌-维生素K1 利血生-利可君 双嘧达莫-潘生丁 异丙嗪-非那根

氯苯那敏-扑尔敏 地塞米松-氟米松 泼尼松龙-强的松龙 泼尼松-强的松 氢化可的松-皮质醇 曲安奈德-康宁克通 丙酸睾丸素-丙酸睾酮 甲基睾丸素-甲睾酮 己烯雌酚-乙底酚(求偶素) 氯米芬-克罗米芬 格列本脲-优降糖 苯乙双胍-降糖灵 甲巯咪唑-他吧唑 丙基硫氧嘧啶-丙噻优 多柔比星-阿霉素 表柔比星-表阿霉素 他莫昔芬-三苯氧胺 地芬尼多-眩晕停 亚叶酸钙-甲酰四氢叶酸钙 维生素C-抗坏血酸 氯化钠-生理盐水(N.S) 葡萄糖-G.S 氯化钠葡萄糖-G.N.S 地西泮-安定 艾司唑仑-舒乐安定 氯硝西泮-氯硝安定 咪达唑仑-力月西(咪唑安定) 可待因-甲基吗啡 布桂嗪-强痛定 哌替啶-杜冷丁 汞溴红溶液-红药水 过氧化氢-双氧水 高锰酸钾粉-P.P粉 乙酰唑胺-醋氮酰胺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 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 头孢噻吩-先锋1号 头孢噻啶-先锋2号 头孢拉定-先锋6号 头孢氨苄-先锋4号 头孢唑林纳-先锋5号 头孢羟氨苄-先锋9号 头孢哌酮-先必锋 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若明(SMZ)

唐长安城规划特点

2.主要历代都城的规划特点 城市的形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与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与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中国战国时期的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区分的规划形式。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到了先导作用。隋唐长安城将宫室、坛庙与官署位于南北纵轴线的两侧,道路网划分为若干棋盘格,每一棋盘格称为坊,绕以坊城,自成一区。长安城就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展示了唐代的建筑技术与文化发展水平。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都就是仿长安城修建的。元大都的规划吸取了春秋战国时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与离宫别馆,使北京城为中国封建时代规划与建设的辉煌实例。 3里坊制与街巷制城市面貌的区别 街坊以道路划分,仍采取类似闾里的形式,称“里坊制”。唐长安城就是中国古代实行“里坊制”城市的典范。当时,全城划分为108个里坊(每个面积25~70公顷,大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大型的居住小区)。这些里坊内部有井字形道路系统,四周围以高墙,坊墙不得随意开门开店,夜晚实行宵禁。坊内居民实行“连保制度”,以便于统治与管理。北宋东京(今开封)完全采取一种新的规划形制。商业、手工业与城镇中各种行业的发展与自古沿袭下来的“里坊制”规划形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其焦点就是:商业市场的活动空间须要扩大与开放,而旧形制下市场过份集中且用地紧锢。这就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北宋东京的规划重新把宫城(大内)布置在城市中心,构成“大内—里城—罗城”三套城墙的格局,这主要就是防御上的考虑。形制上的最大突破,莫过于彻底废弃了“里坊制”,取消了坊墙,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设置商店,并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商业与各种行业的布置就是开放型的。它们分布在城市各条主要街道上,并按一定专业相对集中布置,“瓦子”则就是“娱乐区”。 里坊 胡同 宫殿 1.p明清故宫的布局特点及艺术成就 从布局来瞧采用了很严整的(整饬)布局.A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其中轴线就是世界城市史上最长的一条中轴线.B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层层分隔产生了深远的空间.C尺度的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就是内廷的四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之尊”.北京故宫的皇家建筑,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就是保存至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组。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运用了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在雕刻,绘画,文学等其它的艺术手段上也有相当高的造诣。 2名词解释 东西堂制大朝居中,两侧为常朝。汉代开东西堂制之先河,晋、南北朝(北周出外)均行东西堂制。隋及以后均行三朝纵列之周制。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布局差异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 在规划和布局上的差异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与自然结合以及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集中体现在都城建设上。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区分的规划形式。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到了先导作用。长安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展示了唐代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元大都的规划吸取了春秋战国时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成就了北京城中国封建时代规划和建设的辉煌。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是以秦咸阳 改造重建而来的。故秦咸 阳幸存的建设基础自然对 汉长安空间产生影响。汉 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 方向,有渭河流经,为配 合地形及现状,长安城形 制是不规则的斗形,东垣 平直,其余三面墙随地形 河渠曲折,充分体现了设 计师巧用地形、不拘成规、 面对现实、因地制宜的观 念及强烈的现实主义精 神。西汉长安城的总体空 间结构布局显示,因其利 用秦代遗留的建设基础, 形成“前朝后市”的格 局。以市为主,结合手工 作坊和居住闾里等聚集在城北,成为集中的经济区;城南则以宫室以主,联系相关的官署、府库及贵族达官的“甲第”形成政治区。这实质上是继承战国综合城廓分工规划概念传统的产物所形成的有组织的外廓空间结构。 长安城空间结构形态各异:宫室、市集、居住、手工作坊、礼制建筑等,这些分区在城市总体布局框架下形成。建章宫有架空复道与末央宫相通,打破了“择中立宫”的传统布局。城内五宫采用沿长安城中轴线—安门大街呈东西对列的形制来布置,与秦咸阳渭南诸宫沿中轴东西布列的方式相似。长安城实行“一城多市制”,聚集九市于城北,横门附近是长安城工商业重心,规模庞大,可渡渭河组织区域经济。长安城是按阶级,按职业组织聚居的。一般的居住地段称闾里,居住闾里的布局遵循“仕者近宫,工商近市”的传统来安排的,反映封建社

xx月平面设计实习报告字

XX年9月平面设计实习报告5000字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编辑整理的平面设计实习报告5000字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容,请点击上方相关栏目查看,! 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实习地点: xxxx贸易 实习单位介绍: **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年轻的、朝气蓬勃的新兴电子商务公司,有一支充满青春和活力的梦想青年。公司致力于成为专业的电子商务托管平台,全心全意为传统企业开拓上销售渠道。目前公司受企业委托,全权负责fantus(梵图斯男装)qq商城旗舰店和淘宝店铺的运营工作。 **贸易成立于20xx年6月,拥有知名度较高的独立原创男装品牌的同时,也为大中型企业进行站筹措、设计,络推行营销于一体的国首家云服务综合性电子商务托管平台。公司实力雄厚,络业专业优质的人才,形成一支规模最大、最具实力、最富经验的专业团队。公司拥有3s服务体系,即solution(解决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电子商务解决方案),service(服务支持:提供电子商务相关的系统规划、建设、运营、物流、仓储等服务支持)及satisfaction(客户满意:

让客户对我们执行结果满意);在电子商务各个环节协助您,以全方位完善您的电子商务体系,有效地整合您的现有,努力帮助您拓展其他渠道,迅速抢占电子商务市场。公司围绕“勤于精,思谨慎”的中心价值,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在省逐步树立起公司良好品牌,博得众多信任和好评。凭借公司脚踏实地的实践与经验,我们自信在电子商务领域能够成为您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不知不觉我们的大学时光就要结束了,在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正确性。并通过社会实践,熟练技能,了解艺术设计机构,其部门、日常业务活动、整体状态。从中认识到艺术设计活动与人力、资金、社会的关系。因此,我来到**贸易,在这里开始了我的毕业实习。 实习容: 在结束本学期的课程后我就开始寻找一家设计公司去实习,因为仅仅通过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实践,走进公司,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过长时间的寻找终于XX年12月01日,我应聘到**贸易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实习活动,进行学习,任职平面设计。 第一天上班,因为不熟悉上班路线的交通情况,为了不迟到我早早的起床。到了公司时间安排刚刚好。进入公司的

古代第CBD探秘唐长安城的东市与西市

现在各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CBD(核心商务区),可是你知道吗,在千年前的唐代长安城里,也存在着两个世界最顶级的商务区——唐长安城西市、唐长安城东市。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在唐代京都长安,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东市”在今西安交通大学一带,“西市”在今劳动南路一带。“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上层社会,而“西市”不仅是大众平民市场,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韩国等国际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唐代“西市”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有220多个行业,固定商铺4万多家,被誉为“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 长安城平面图 东西两市的区别 唐长安东西两市除所处位置上的不同之外,主要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经营商品的种类略有不同 东市和西市同是长安城工商业市场,但是由于其市场位置的不同,所经营的商品种类也略有区别。东市由于靠近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而西市则距三内较远,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 东市的商业不如西市繁荣 东市靠近三内,周围多是勋贵官僚第宅,而其商业反却不如西市繁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到政治上的种种影响和限制。

墓地壁画 这是因为,唐统治者视商贾为“贱类”,以工商为未利,严禁百官入市。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月、二年十二月,太宗多次颁布禁令:“五品以上,不得入市”,“禁五品以上过市”。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六月,德宗又下诏:“禁百官署邸贩鬻”。有故事说,武周时期官张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将入三品。一次退朝,就因为在路旁买一新熟蒸饼,于马上而食,结果遭御史弹劾,而未能升迁。武则天特为降敕:“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遂落甲”。(《朝野佥载》卷四)可见封建统治者既要依靠工商业满足其物质生活的享受,又自视清高,对工商业者卑视,加以种种的限制。据《长安志》载:“万年县户口,减于长安。又公卿以下居止,多在朱雀街东,第宅所占勋贵。由是商贾所凑,多归西京……自此之外,繁杂稍劣于西市矣。”而西市商业较东市繁荣,是长安城的主要工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因此又被称之为“金市”。 唐长安城东西两市的面积,各占南北两坊之地,平面形制均为南北略长、东西略短规则的纵长方形。 西市风采 两市之内,各有两条平行的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四条主干大街在市的中央交叉成井字形,并且将整个市区划分成九个长方形。据考古探测,西市内四街宽约16—18米。其中南北向二街之间相距309米,东西向二街之间相距327米,二者大体相等。北街距市的北墙336米,东街距市的东墙293米。东市内四街宽度将近30米,较西市之街宽约一倍。 除市内主干四街之外,在两市的四周围墙内,还有沿墙平行的四条街道,顺墙街宽都在14米许。

隋唐长安研究文献目录稿

隋唐长安研究文献目录稿 荣新江王静编 小引: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是隋唐帝国的都城,是隋唐帝国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方面的活动中心。长安作为当时国际的大都会,也是东西方各国、各族民众生活、学习、经商、娱乐的空间舞台,因此,对隋唐长安的研究,是隋唐史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长安的博大与牵涉的问题非常复杂,有关长安的研究虽然十分丰富,但非常分散。近二十年前,妹尾达彦先生已经编出很好的《唐代长安城关系论著目录稿》,并且做了分类。他的工作给予我们许多启发。我们在从事隋唐长安的研究过程中,陆续积累了一些有关的研究目录信息,本来只是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索引,但随着材料的增多,目录越编越长,也不时提供给其他学者使用,并且在我们的“《两京新记》读书班”的读书过程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在一些学界同仁的鼓动下,我们把这个目录稿本略加整理,发表于此,目的是提供给大家一个工具,同时也希望能够把这个目录进一步完善。与二十多年前相比,有关长安的论著已增加了不知多少倍,故此我们不敢遽然分类编排,作为初稿,为便于学者增补自己的大作,采用以作者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序,此实不得已而为之,亦故意而为之者。 此目只限专门研究长安的论著,兼收部分相关的研究论著;只限隋唐长安的研究论著,兼收研究后代但涉及到隋唐者。我们尽力据原发表书刊编目,并注各篇论文页码,然有些旧书及海外论著难以寻觅,而新书亦层出不穷,故有些论文页码暂付阙如。编者自知学力不逮,此稿体例、内容均不完善,敬请读者方家批评补正。(2003年10月16日) A Acker,W.R.B, Some T’ang and Pre-T’ang Texts on Chinese Painting, Leyden1954. 愛宕元,唐代两京乡·里·村考,《中国聚落史の研究》,东京刀水书房,1980,58-68。 ——,唐代两京乡里村考,《东洋史研究》40:3,1981,28-69;氏著《唐代地域社会史研究》,3—23。 ——,李健超译,唐代两京乡里村考,《西北历史资料》1982:2,26—81。 ——,唐宋时代の国都の时间と生活,《月刊百科》1:1,1983,18—21。 ——,五代·宋初における长安とその周边——广慈禅院庄地碑の分析を通して——,堀川哲男编《昭和五九年度科学研究费综合研究A研究成果报告书》,1985;氏著《唐代地域社会史研究》,95—132。 ——,唐代京兆府の户口推移,唐代史研究会编《律令制——中国·朝鲜の法と国家》,1986,

浅析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月平

浅析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月平 发表时间:2017-11-17T12:07:09.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王月平 [导读]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建筑行业相较之前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建筑管理工作中,提高企业层次做好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建筑管理部门和业内人士的重视。 兰州二建集团建友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建筑行业相较之前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建筑管理工作中,提高企业层次做好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建筑管理部门和业内人士的重视。但也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建筑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建筑行业的管理工作是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加强建筑管理的重要性、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建筑管理存在问题提出的对策,希望能为今后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建筑管理;问题;对策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我国的基建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这也很好地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而建筑工程质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居住质量,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这便要求施工企业加大建筑管理力度,不断地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实际质量。 一、加强建筑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想要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建筑管理。首先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种类复杂的特点,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要求逐渐增多,那就必须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能够达到一定标准,要满足工程施工需求。同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必须要加强多种施工技术的结合使用,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合格。其次,建筑管理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这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必须要重视工程质量管理,要加强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引进,还要培养更多的工程管理人才,科学调配施工技术和设备,进而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管理体系不完善 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也是建筑管理开展期间遇到的主要问题。管理制度中只是对整体流程进行约束,并没有细致到细节中,致使建筑管理任务难以进行。工程企业的内部管理要结合市场需求标准来进行,受体制特征影响,所制定的管理计划并没有结合市场调查来进行,久而久之,造成管理计划与实际需求脱轨。体制有待完善在建筑工程行业普遍存在,虽然建筑管理已经得到了重视,但从传统管理制度向新的管理制度过渡时,仍然需要一段时间。在管理人员的匹配上也存在不足之处,项目负责人与基层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制度在施工期间得不到落实,最终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 2.2安全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 一般而言,人们对施工管理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质量把关上面,而保证安全施工也是建筑管理的头等大事。在我国,施工单位的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这些人主要是从农村出来,靠劳动力挣钱补贴家用,所以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因此对施工安全条例会比较陌生,安全意识也会相对淡薄。在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大多数都是由于施工队员违反了安全生产条例,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另外,建筑管理的事物繁杂,一旦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经济效益等与安全生产发生抵触时,大多数施工单位就会怀着比较侥幸的心理来降低安全施工等级,如果不能做到严格规定和要求,将对建筑施工安全埋下很大的隐患。 2.3缺乏先进成本管理手段 有很多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财务管理的会计核算仍处于纸质时代,使会计核算质量大大下降,不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还有不少企业的基建会计人员,不熟悉具体业务,核算不规范,对建筑行业施工现场了解较少,缺乏扎实的财会专业基础知识、管理经验和对该系统的深入认识,不能很好地结合行业特点与专业知识,造成施工现场的费用增加,以至于不能及时控制施工成本,从而影响了项目管理的正常进程,导致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低下,成本控制效果不显著。 三、针对建筑管理存在问题提出的对策 3.1完善建筑管理体系 作为建筑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筑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应该从管理层率先入手,建立生产安全责任制度。并且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如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等。通过制度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应该努力提高管理层人员的素质,引进高素质人才。其次,加强对一般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充分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调动每一个管理工作者的潜能,建立素质高、纪律性强的管理队伍。最后,应该对各项项目设置合理的制度机制,做到进度安排合理、检查严格有序、安全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提高工程整体的质量与安全性能。 3.2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改进安全监管方法。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建筑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管理者到施工者都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意识上高度重视。施工者应当提高专业的素质与职业技能,在施工过程中要完全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切不能麻痹大意,铸成大错。建筑管理工作者应采取改善施工环境,恶劣的施工环境会影响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监测,减少噪音、灰尘等对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不良影响。施工单位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运动式检查,建立健全的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检,特别注意对薄弱环节的检查,充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3.3加强成本管理手段 (1)完善建筑项目中成本预算的审核制度。审核人员在对项目负责人呈报上来的成本预算方案进行审核时,应该到现场对实际情况进行考查核实,对那些多报或少报的成本进行控制或追加预算,以保障成本预算金额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2)更新企业的成本预算观念,加强对预算执行分析的宣导,使整个建筑行业都能高度重视建筑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这一重要环节,并落实好这一环节的操作。(3)加强对预算执行分析后发现的差异性问题的及时处理,对于那些差异性较大的,也就是严重超标的预算执行,必须马上进行对策的商讨,找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 【摘要】唐长安的城市用地被划分为里坊,然后划分成若干宅基地,可里坊内如何被分割为若干块宅基地分配给居民却一直不明。本文依据古代文献和图纸记录,参考日本平城京的宅地划分方法,从坊内建筑的时间、规模、位置上一步步地考证、清理、推测平康坊内的用地信息,尝试绘制出坊内宅地划分的格局。 【关键词】唐长安平康坊里坊割宅宅基地规模 Abstract:TangChang'ancitywasdividedinto108blocks(LiFang),thenintohouses.However,ithasbeena mysteryforalongtimethathowtheblocksbeingdividedintohouses.Basedonmanyhistoricalrecordsofres idencialinformationandtheland'sdivisionofHeijyokyo(present-dayNara)ofJapan,thispaperdiscussest hehouse-landscaleandtheland'sdivisionofPingkangFang,andattemptstodeduceareasonableland'sdivi sioninPingkangFang. KeyWords:TangChang'an,PingkangFangBlock,LiFang(Block),Land'sdivisionintohouses,House-la ndscale 中国汉唐时期的都城规划有“制里割宅”的思想。汉唐文献中反复提到了晁错的一段话:“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1]反映出相地、营邑立城、制里割宅是中国汉唐时期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在“立城”之后先“制里”,即将城市用地划分为里坊,再“割宅”,即将里坊划分成若干宅基地分配给居民。这种城市用地划分方法在隋唐长安、洛阳的规划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形成了整饬的城市形象。里坊的划分方法通过比较详细的文献记载和以往研究已经比较清晰,里坊内如何分割为若干块宅基地却尚不清楚,于是本文尝试以平康坊为例,选择建筑信息密集的一段时期,从住宅基地规模入手,推测里坊内部割宅的格局,绘制出平康坊割宅的平面图。 平康坊是唐长安朱雀门东第三街从北数起的第一排里坊,也是靠近皇城的第一排里坊,位置比较突出。对于坊内的建筑,唐韦述的《两京新记》(此二书以下皆简称《记》)、宋敏求的《长安志》(以下简称《志》)之卷八、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以下简称《考》)之卷三、及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以下简称《谱》)等文献中作了较详之记录和考证。其中成书于开元十年(722年)的《记》为最原始的系统记录,也最接近原状,可惜原书已残,幸其信息多为成书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志》所保存,故《志》的原真性在以上诸书中最值得参考。另外,还有吕大防《长安城图》之残片(以下简称“吕图”)对平康坊有较谨慎的描绘,此图是宋元丰三年(1080年)吕大防派刘景阳、吕大临、张佑“二寸折一里”考定测绘的,当时很可能以隋唐长安旧图、韦述《西京记》为蓝本,并根据遗迹和文献进行考定[2],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志》中列出了平康坊内有南门之东的菩提寺,街之北阳化寺,西北隅隋太师申国公李穆宅,西门之南尚书左仆射河南郡公褚遂良宅,西南隅国子祭酒韦澄宅、兰陵公主宅、万安观(永穆公主宅、梁国公姚元崇宅、太平公主宅——安西都护郭虔,三宅合并为观),东南隅右相李林甫宅(李靖宅——陆颂——李令问——李林甫)、嘉猷观,南门之西刑部尚书王志宅,次北户部尚书崔泰之宅、侍中裴光庭宅、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张弘靖宅(崔融旧第),以及十二地进奏院等14项建筑。

直肠癌晚期疼痛的处理措施

直肠癌晚期疼痛的处理措施 直肠癌晚期疼痛在带给患者肉体痛苦的同时,还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绝望等恶劣心情,后者又会使疼痛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如何缓解直肠癌晚期疼痛是很多患者及家属想要了解的知识,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直肠癌晚期疼痛的缓解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以下介绍直肠癌晚期疼痛的有关知识和除了方法。 一、直肠癌晚期疼痛的简介 疼痛是直肠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机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肠癌细胞浸润或侵犯邻近血管、神经、淋巴管、软组织、内脏和骨组织,对其压迫或刺激,从而产生疼痛。二是直肠癌肿瘤本身所产生的一些化学致痛物质、肿瘤的代谢产物、坏死组织分解产物等刺激痛觉感受器产生疼痛。 二、直肠癌晚期疼痛该如何处理? 1.早发现、早治疗:直肠癌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多数是由于肿瘤生长或转移直接侵犯或压迫周围组织内的感觉神经所引起,因此,要使是癌症患者无痛,最好的办法是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把直肠癌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其无法致痛。其次,对于那些目前还无法做到早期诊断,或在发现时已属中晚期的直肠癌患者,也不能放弃对癌症本身的处理。经验表明,对此类患者采取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局部治疗在内的各种措施进行积极治疗,同样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2.积极选用药物止痛:药物止痛主要适用于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对肿瘤本身进行积极治疗或经治疗后疼痛仍然存在的癌痛患者,为有效帮助此类患者止痛,WHO早在1986年就倡导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三阶梯止痛法”,用药原则是 ①按阶梯给药:即根据直肠癌患者疼痛的不同程度选用不同药物,轻度疼痛选用非甾类抗炎药(1级药)如芬必得、扶他灵、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炎痛喜康、消炎痛等;中度疼痛选用弱阿片类药(2级药)如可待因、镇痛新等,也可选用非阿片类药如曲吗朵(奇曼丁)、平痛新、强痛定、颅痛定等;中到重度疼痛选用强阿片类药(3级药)如吗啡、缓释吗啡(美施康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等。一般直肠癌患者用药要由弱到强,由少到多,由单用到联用,逐渐加量。 ②按时给药:即不要等直肠癌病人疼痛重新出现或难以忍受时才用药,而要有规律地按时用药,如每日1次或2次,使药物持久有效,避免因疼痛反复发作增加患者痛苦或形成难治性疼痛。 ③个体化给药:即不受所谓常用量或“极量”限制,而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肿瘤的类型、用药后的耐受性和反应来选择药物和药量,以达到有效镇痛为目的。治疗时,随时注意疼痛的再评估和用药剂量调整。 ④口服给药:相对于注射给药,口服给药简单、方便、安全、经济、作用时间长且不易产生依赖性,所以,控制癌痛应尽可能采用口服用药,如不能口服应考虑经直肠或经皮给药;注射给药一般仅作为最后选择或临时性追加用药。 ⑤第3阶梯推荐使用吗啡类制剂,而不提倡使用目前我国常用的杜冷丁:因为哌替啶的镇痛强度仅为吗啡的1/8,维持时间仅为吗啡的1/2,而且其代谢产物对神经系统及肾脏有较大毒性,加之该药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多需采用注射给药,而注射本身又会导致疼痛,所以不宜用于长期疼痛的患者。相比之下,吗啡有口服及注射2种剂型,一旦中毒也较易解救,明显优于哌替啶。

唐长安城高官住宅分布变迁之初步研究

唐長安城高官住宅分佈變遷之初步研究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餘思彥 摘要:本文對唐長安城內三品以上高級官員的分析表明:靜態的看,高官住宅呈現近似的圈層結構;動態的看,經歷了單核心(高祖—睿宗)——擴大南移(玄宗)——去核心(肅宗—德宗)——雙核心(憲宗-文宗)——去核心(武宗以後)的發展軌跡。同居傾向、陽宅術的興盛、宅子他用等是影響高官擇宅的重要因素。 關鍵字:唐代長安高官住宅分佈變遷擇宅因素 自唐代韋述《兩京新記》以來,按街道和裏坊來組織描述住宅分佈的類型化記載不絕如縷[1],今人的增補考訂專著亦有三種[2],還有不少單篇論文的增補[3]和大量墓誌材料[4]可資利用。辛德勇先生的《隋唐兩京叢考》(三秦出版社1991年)對隋唐兩京裏坊的一些基本問題做了清晰的考辨。這些先行成果都為研究某類人物住宅分佈變遷及成因探討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官員[5]、公主及王爺[6]、宦官[7]、胡人[8]等各式人物都進入了研究視野。 各類人物的住宅分佈研究可以說是一種橫向研究,對於文獻記載最多的官員住宅分佈,卻不能忽略了縱的方向,即官員品級的影響。妹尾達彥先生在研究中注意到了官品對住宅分佈之影響,但亦未將之細化分級討論。專以某一官品官員住宅分佈為旨趣的研究始於史念海先生,他最早研究了朱雀大街兩側的三品以上高官宅第分佈[9],為進一步還原長安城的高官住宅分佈提供了啟示。官品是一個很好的切入

點,高官與律令的關係更密切,住宅形制要求也更高;又因高官地位崇高,史料記載較多,可以做到具體到人的考證。故本文以三品以上官員為主要對象,無疑能得到更為充分的討論。 官員作為國家的精英階層,與政局變動密切相關。理論上講,每次政治鬥爭中都會產生得勢者與失勢者,高官則是其中反映最靈敏者。本文試圖通過對高官宅第興替遷徙的分析,進一步探討高官擇宅的影響因素。 [1]北宋有宋敏求《長安志》,元代有駱天驤《類編長安志》,清代有徐松的集大成之作《唐兩京城坊考》。 [2]閻文儒、閻萬鈞的《兩京城坊考補》(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李健超的《增訂唐兩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楊鴻年的《隋唐兩京坊裏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可參見何海燕《近二十餘年來中國漢唐城市地理研究概述》一文介紹,收入辛德勇等:《中日古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58-83頁。 [4]以周紹良等主編的《唐代墓誌彙編》及《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2001年);吳鋼主編的《全唐文補遺》第一至七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2000年)為大宗。 [5]以日人妹尾達彥之研究為代表,著有《唐代長安近郊の官人別莊》(唐代史研究會編《中國都市の歷史的性格》,刀水書房1988年,第125-136頁);《唐長安城の官人居住地》(《東洋史研究》第55卷第2號,1996年,第35-74頁);《唐長安城にぉける官人の居

隋大兴唐长安城址

隋大兴唐长安城址

————————————————————————————————作者:————————————————————————————————日期: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 隋唐两代的都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隋灭北周后,在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原一带营造新都,隋文帝杨坚命宰相高等总督其事,著名建筑家宇文恺负责规划设计和营造。于开皇二年(582)兴建,开皇三年即迁入新都宫城,定名大兴城。大兴城的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是现存明清之西安城的7倍。唐建国后,仍以大兴城为都城,改名为长安城,仅作了局部修建和扩充。唐长安城的经济、文化,以及对外贸易往来,较之隋代大有发展。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城市之一。唐末天元年(904)朱全忠迫昭宗迁都洛阳,并令拆长安宫室屋木自渭水浮入黄河运往洛阳。隋大兴、唐长安城作为国都320余年,至此全部废毁。 隋大兴唐长安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特别是长安城的形制,不但是中国中世纪城市的典型,也影响了邻近国家都城的形制。因此,对长安城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早在盛唐时期的韦述即著有《两京新记》,将长安城的规划和布局作了较详的叙述。其后北宋宋敏求所著《长安志》中,又作了补充和研究。北宋吕大防又作图刻石以期永垂后世。此图仅残存一部分,是至今保存的隋大兴唐长安城的最古老地图,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南宋的程大昌、赵彦卫等所著的《雍录》和《云麓漫钞》,对长安城也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元代李好文作有《长安志图》。清代学者徐松对长安城作了大量考证研究,著有《唐两京城坊考》。作为大唐帝国都城长安,对当时边疆地区的地方政权的都城建设极有影响,渤海上京龙泉府城(见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的规划,即仿效长安设计。邻国、特别是日本的平城京和平安京,不仅都城的形制和布局效仿长安,而且如太极殿、朱雀门、朱雀街等宫殿、门和街道的名称也是袭用长安城的(见平城京遗址)。因此,日本学者也关心长安城的研究。20世纪初,足立喜六曾对长安城进行了研究,著有《长安史迹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57年对城址进行了初步勘探;195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隋大兴唐长安城进行了全面勘查和部分发掘。从而对城址的平面布局、坊市的形制、宫殿的分布及其建筑基部的结构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通过勘测所得的有关都城布局上的许多关键性的数值,为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科学的基础。 隋大兴唐长安城是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等构成。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的中央,各坊分布在宫城、皇城的左右和皇城以南,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东西对称。整个都城规划整齐,布局严密,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 [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 外郭城又名罗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7米,周长3 6.7公里。城墙遗迹保存在地面上的,仅北城玄武门附近和南城安化门处尚各有一小段,残高仅1~2米。其余则仅存城基部分。城墙全用版筑夯土,仅在城门处内外表面砌砖壁。墙宽一般在12米左右,有的仅存3~5米。据记载外郭城高一丈八尺(约 5米多)。城墙外侧有与城墙平行的城壕。 外郭城每面3个城门,除北面的芳林门(隋称华林门)、景耀门、光化门和西边的开远门已被现代建筑所压或破坏外,其他各门址均已探查清楚。城门的形制除明德门是

唐长安东西两市比较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e13459412.html, 唐长安东\西两市比较研究 作者:芦蕊 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16期 摘要:东市与西市是唐长安最主要的、规模最大的两个市场。长安东、西两市作为唐代市场体制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承担着区域经济中心的职能。两市在最初设置时并无太大差异,然而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两市的空间布局和周边环境、市场繁荣程度以及商业功能方面产生了一定差异。 关键词:唐代长安东市西市 唐长安东、西两市在规划布局等方面基本无差别,但毕竟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具体条件不同,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状态。对两市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差异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从东、西两市的比较中进行探索。 一、东、西两市的空间布局与周边环境 唐长安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全城共108坊。东市和西市位置是对称的,分别设在皇城以南东、西两侧。东、西市在最初的设计理念上并没有特殊的区别,二者位置对称,建制、规模也基本相同。两市的地理位置是取决于长安城的交通条件的,其北面紧临春明门至金光门东西向大街。这条街道宽约120米。春明门是长安到灞桥必经的地方,由灞桥经蓝田是趋向东南各地的大道。金光门是向西通往周至、户县等地的必经之地,出金光门再往西经眉县就是沿渭河谷地到大散关的大道,也是西域人来往长安必经之路。两市设在这条大街的南边,便于商人和货物的进出,更重要的是,由于两市位置适中,周围人口稠密,无论是住在长安城北部还是南部的居民,要到东、西二市去购物都比较方便。虽然两市的空间布局基本没有差异,但两市毕竟有各自的具体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市周边的环境都会随着市的发展而趋于不同。 首先,西市及周边诸坊外来族、流动人口较多,以致这里人口稠密,驱使从事小买卖的商贩都趋向西市,于是“商贾所凑,多归西市。”形成了人气极旺的市场氛围。这有很大原因是因为西市及其周边聚集了许多胡人、胡商。西域诸国与唐朝的来往相当密切。西域人往来大唐,无论是海路还是陆路都是十分方便的。唐人统称其为“胡人”,这其中有许多是来贸易的商人,他们被称为“商胡”、“胡商”、“藩客”等。长安两市聚集了很多胡商,尤以西市及其周边里坊居多。盖因为西市靠近唐长安的西大门——金光门,西域胡商来到长安后,首先的落脚之地就是距西门不远的西市,所以在西市及周围定居和活动的胡商远远多于东市。长安中轴线朱雀大街以西地区的胡寺数量之多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据史料记载,唐代长安与洛阳城里均有数座祆祠。长安城布政坊西南隅,醴泉坊西南隅,普宁坊西南隅,靖恭坊街西和崇化坊共5处。胡寺在街东、街西分布上的差异,以及从数量上来说,在东市周围少、西市周围多的情况说明了两点,一是外来商人,尤其是西域商人来到长安后,多在西市周围安家落户,从事经商、传教等

常用药品别名大全..

常用药品别名大全普萘洛尔-心得安 阿替洛尔-胺酰心安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硝苯地平-心痛定 曲克芦丁-维脑路通 氢氧化铝-胃舒平 沙丁胺醇-舒喘灵 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酮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灭吐灵) 甲硝唑-灭滴灵 去甲肾上腺素-正肾素 肾上腺素-副肾素 15AA-肝安 9AA-肾安

消旋山莨菪碱-6542 头孢噻肟钠-治菌必妥头孢曲松纳-曲而松喷托维林-咳必清 诺氟沙星-氟哌酸 呋喃唑酮-痢特灵 洛贝林-山梗菜碱 尼可刹米-可拉明 拉米夫定-贺普丁 吲哚美辛-消炎痛 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去痛片-索密痛 酚氨咖敏-扑感敏 利巴韦林-病毒唑

小檗碱-黄连素 异烟肼-雷米封 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 乙酰谷酰胺-醋谷胺 罗痛定-颅痛定 氨咖黄敏胶囊-速效伤风胶囊苯海索-安坦 苯妥英纳-大伦丁 苯巴比妥钠-鲁米那 吡硫醇-脑复新 吡拉西坦-脑复康 异丙酚-丙泊酚(得普利麻) 维拉帕米-异博定 间羟胺-阿拉明 酚妥拉明-利其丁

桂利嗪-脑益嗪 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D 普罗帕酮-心律平 美西律-慢心律 倍他司汀-培他啶 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 复方甘草合剂-棕色合剂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非那根合剂碳酸氢钠-小苏打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 干酵母-食母生 多潘立酮-吗丁啉 酚酞-果导 葡醛内酯-肝泰乐 复方甘草酸单胺-强力宁

氢氯噻嗪-双克 呋塞米-速尿 螺内酯-安体舒通 缩宫素-催产素 肾上腺色综-安络血 氨甲苯酸-止血芳酸 酚磺乙胺-止血敏 亚硫酸氢纳甲萘醌-维生素K3 硫酸氢钠甲萘醌-维生素K4 叶绿醌-维生素K1 利血生-利可君 双嘧达莫-潘生丁 异丙嗪-非那根 氯苯那敏-扑尔敏 地塞米松-氟米松

让学生了解大小月平年闰年的教学设计

让学生了解大小月平年闰年的教学设计 让学生了解大小月平年闰年的教学设计 1、认识时间单位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有关知识; 2、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天数,能初步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增加自主研究的意 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认识时间单位,判断平闰年。 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懂得四年一闰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2、除了时、分、秒外,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 二、进行新课 1、的知识跟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那么经过多久为一年呢? 问:①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最后到冬天,这段经过的时间是 ________? ②谁能用你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下经过多久为一年?一月呢?一日呢? 2、你们知道的哪些知识呢?小组内交流后,推代表发言,教师 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板书。 师生一起用年历卡验证刚才的知识。

3、再仔细观察一下年历卡,你还能从中发现什么? 出示:十年月份天数表1992年-2001年 观察这些年份里的情况跟刚才的是否一样?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年份不同了,但1、3、5、7、8、10、12月总是31天,所以称它为大月。(板书:大月)4、6、9、 11月总是30天,称它为小月。(板书:小月)。年份不同了,哪 个月的天数有变化呢?较多是几天的?较少的'是_________? 教师指出: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2月份是29天的那 一年是闰年。(板书:平年、闰年) 4、师介绍左拳记忆法。 指名数。 5、练习:①你出生在几月,那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②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 11月30日后一天是()月()日 3月1日前一天是()月()日。 ③游戏:老师报月份,是大月男生起立,是小月则女生起立。 6、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天数。 提问:有人说一年有365天,是不是每年都有365天呢?咱们来算一算2000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样算的? 7、判断平年、闰年 提问:怎样来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出示:1991~2002年各月天数表) 问: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