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5章 毒性作用机制

第5章 毒性作用机制

第五章毒性作用机制及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第一节毒性作用机制

到达毒物

1

2

3

4

步骤途径

毒物毒性作用发展的潜在阶段

处置

化学物引起毒作用的三种途径

功能紊乱修复失调

(1)化学物直接作用于接触的部位,如某些物质沉积于肾小管;

(1)化学物直接作用于接触的部位,如某些物质沉积于肾小管;毒物与靶分子发生作用A

毒物

一、从给药部位到靶组织

毒理学

二、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

终毒物与靶分子的作用是产生毒性的第二步

毒理学(一)毒性反应类

、非共价键结合:

毒理学

、共价键结合:

蛇毒:含有损毁生物分子的水解酶

(二)靶分子属性

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离子通道:河豚毒素与钠离子通道。

受体

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

1、靶分子功能障碍

吗啡激活阿片受体

,可以引起核苷酸在DNA 模板错误

(三)靶分子的毒物效应

2、靶分子结构破坏:

造成复制时核苷酸错配。

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膜的脂质结构,同时

产生内源性毒性化学物,包括自由基和亲电子物

(一)毒物源性细胞调节紊乱、基因表达失调:

重金属镉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报告进展

重金属镉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环境科学11级龙家寰 2018021256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三废排放和污水污泥农用的增多,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土壤中过量的镉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尤其是在可食部分的残留将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本文综述了镉的危害,归纳了影响镉在土壤中的生物毒性的主要因素, 如土壤性质、复合污染及植物种类等。 关键词:镉,生物毒性机制,土壤镉污染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admium pollution of soil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with the growing of three industrial wastes and sewage sludge agricultural use.However,excessive cadmium pollution of soil can poison the crops,especially residual in the edible parts.And humans may be endangered by the poisoned crops through food chain.The review has summarized the harm of cadmium and conclud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biotoxicity of the cadmium in soil,e.g.soil property,soil combined pollution of other heavy metal and floristics. Keywords:Cadmium,biotoxicity,Cadmium pollution of soil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有关环境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镉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环境污染物,因其对环境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而在动植物体内蓄,最终导致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镉的环境污染问题自20世纪20年代就已伴随锌的生产开始出现,但直到1968年在日本的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出现了痛痛病之后,有关镉污染及其生物毒性问题才真正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镉污染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美国毒性管理委员会(ATSRD>已把镉列为第六位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杨劲松,2006),联合国环境规划署(DNFP>也把镉列入重点研究的环境污染物,世界卫生组织(WTO>则将其作为优先研究的食品污染物。 1.重金属镉 镉位于周期系第II B族,是一种灰色而有光泽的金属,原子量为112.41,密度为 8.642g/cm3,镉的熔点为321.03℃,沸点为765℃,有延性和展性,可弯曲。镉的化合价为2,常温下镉在空气中会迅速失去光泽,表面上生成棕色氧化镉,可防止镉进一步氧化。镉不溶于水,能溶于硝酸、醋酸,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缓慢溶解。镉盐大多数为无色, 但硫化物为黄色或橙色。镉(Cd>是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的化学活性强,移动性大,毒性持久,容易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及人类健康,对人体具有三致( 致病、致癌、致突变>作用,能诱发肾衰变、关节炎、癌症等病

第四章 抗感染免疫

第四章抗感染免疫 一、选择题 【A型题】 1.外毒素的感染免疫是依靠抗毒素的哪种作用机制? A.调理作用 B.黏附作用 C.灭活作用 D.清除作用 E.以上都不是 2.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 A.菌苗 B.疫苗 C.BCG D.类毒素 E.抗毒素 3.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是: A.激活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多 B.激活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GMP增多 C.抑制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减少 D.抑制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GMP减少 E.以上都不是 4.正常体液中作用革兰阳性菌的抗菌物质是: A.补体 B.防御素 C.溶菌酶 D.白细胞素 E.血小板素 5.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使之发挥防御作用的物质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血浆凝固酶 D.组蛋白 E.酯酶 6.sIgA发挥局部抗感染的作用机制是: A.通过免疫调理作用增强免疫力 B.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C.直接与病原体结合使之不能定植于黏膜 D.直接破坏病原体使之失活 E.中和病原体的毒素作用 7.通过与补体C3b将细菌和吞噬细胞联结而发挥免疫调理作用的抗体是: A.IgM B.IgA C.IgG D.IgD E.IgE 8.在多数情况下IgG的保护作用大于IgM,其原因是: A.IgG分子小,易入炎症区 B.IgG含量高,作用强 C.IgM无免疫调理作用 D.IgM半衰期短 E.IgG可激活补体

9.溶菌酶不能单独破坏革兰阴性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肽聚糖无五肽桥 B.肽聚糖外有外膜保护 C.肽聚糖为二维构型 D.肽聚糖含量少 E.胞质周围间隙中酶可破坏溶菌酶 10.目前尚无特异的防治内毒素致病的措施,其原因是内毒素: A.作用无组织特异性 B.作用于胞内 C.抗原性弱,不能制成疫苗 D.引起化学性中毒 E.一次产量较大 11.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免疫分子是: A.sIgA B.IFN C.中和抗体D.IgM E.补体结合抗体 12.抗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 A.IgG B.IgM C.IgA D.SIgA E.IgE 13.常用于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试剂是: A.氯仿B.乙醚C.酚类D.甲醛E.过氧化氢 14.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 A.直接杀伤病毒B.阻止病毒吸附C.阻止病毒核酸转录D.阻止病毒脱壳E.阻止蛋白合成 15.下列哪种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A.流感病毒B.单纯疱疹病毒C.腺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E.人乳头瘤病毒 16.在以下病毒中,机体内虽有特异性抗体,但仍可感染并发病的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B.单纯疱疹病毒C.流感病毒 D.甲型肝炎病毒E.柯萨奇病毒 17.新生儿血中测出下列哪类抗体可诊断为宫内感染?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18.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产生特异性杀伤的主要免疫细胞是: A.CD4+T B.CD8+T C.MφD.NK E.中性粒细胞 19.下列哪种抗病毒免疫方式属获得性非特异免疫?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B.补体及病毒抑制物C.生理年龄状态 D.干扰素E.屏障作用 20.病毒感染后无法获得持久免疫力的最重要原因是: A.无病毒血症B.抗原易变异C.表浅感染D.短暂感染E.免疫耐受21.干扰素的特性是: A.无种属特异性B.由宿主基因编码C.能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 D.抗病毒作用比特异性抗体强E.需IgG和补体辅助抗病毒 22.一般认为抗病毒免疫效应最强的是: A.干扰素B.病毒抑制物C.IgG抗体D.细胞免疫效应E.IgM中和抗体23.下列哪种病毒不会透过血脑屏障? A.乙脑病毒 B.麻疹毒素 C.乳头瘤病毒 D.可萨奇病毒 E.埃克病毒 24.关于干扰素,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是一组具有高活性的多功能堂蛋白 B.可由病毒及其它干扰素诱生剂诱生 C.不能由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产生 D.产生后对邻近的细胞可发生作用 E.其作用发生早于抗体 25.关于干扰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由宿主细胞基因编码

抗病毒药作用机制及应用范围

抗病毒药作用机制及应用范围 当前全世界SARS累计病例数超过7000例,我国SARS病例数超过5000例。各地医疗机构的SARS治疗方案中都考虑到了抗病毒疗法。国内外的研究已表明,SARS的病原体主要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而冠状病毒是RNA病毒。但是我们注意到有的医院在SARS治疗方案中,列入了像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这样只对DNA病毒有效的药物。这样不但会影响疗效,还可能出现不应有的毒性或副作用,而且也会造成药品资源的浪费。本文旨在简要介绍部分抗病毒药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范围,供选择SARS抗病毒治疗药物时参考。 1、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病毒唑)是一种合成的核苷类似物,它可抑制多种RNA和DNA病毒。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确定,并且对不同的病毒作用机制相异。利巴韦林-5'-单磷酸酯能阻断肌苷-5'-单磷酸酯向黄嘌呤核苷-5'-单磷酸酯的转化,并干扰鸟嘌呤核苷酸以及RNA和DNA的合成。利巴韦林-5'-单磷酸酯在某些病毒,也抑制病毒特异性信息RNA的加帽(capping)过程。 此药在儿科主要用于治疗住院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用雾化吸入法给药。利巴韦林还被用于治疗青少年的副流感病毒和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口服利巴韦林治疗流感无效。但静脉或口服利巴韦林减低了拉沙热病人的病死率,特别是在发病6天以内用药时。另外,用静脉内利巴韦林治疗汉坦病毒引起的出血热肾病综合征和阿根廷出血热,有临床益处。而且已有人建议用口服利巴韦林方法预防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用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疗效显著优于单独用其中的任何一种药的疗效。上述这些病毒都是RNA病毒。香港和加拿大的研究者已将利巴韦林用于治疗SARS病人,并取得一定疗效,但加拿大研究者报告在一定比例病人引起溶血。 用大剂量口服利巴韦林治疗时,可出现对造血系统的毒性,包括溶血性贫血。利巴韦林有致突变性、致畸性和对胚胎的毒性,所以此药对妊娠妇女禁用;在用此药的病区,如医务人员中有妊娠者,有对胚胎发生毒性的危险。 阿糖腺苷 主要被用于治疗疱疹病毒属的病毒和乙肝病毒等DNA病毒的感染;它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发挥抗病毒作用。其三磷酸酯水溶性差,需在大量液体中静滴,其单磷酸酯水溶性强,可作肌注。但其疗效有限、毒性作用相对大。 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对若干疱疹病毒(均为DNA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和2型(HSV-1和-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ZV)和EB病毒的复制有强烈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但对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相对差。伐昔洛韦(valacyclovir)是阿昔洛韦的左旋缬氨

05第五章 补体系统

第五章 补体系统 目的要求: 1. 掌握补体的概念、基本组成及命名,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2. 熟悉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攻膜复合体(MAC )的组成。 3. 了解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补体(complement ,C )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因其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故被称为补体。又因其是由近40种可溶性蛋白质和膜结合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故称为补体系统。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和命名 (一)组成 1. 补体系统的固有成分 经典激活途径的组分:C1q 、C1r 、C1s 、C4、C2。 替代激活途径的组分:B 因子、D 因子、备解素(P 因子)。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径的组分:MBL 、MBL 相关丝氨酸(MASP )。 共同末端通路(膜攻击复合物)的组分:C3、C5~C9。 2. 补体调节蛋白 包括可溶性的或以膜结合形式存在的因子。C1抑制物、I 因子、H 因子、C4结合蛋白、S 蛋白、Sp40/40、羧肽酶N 、H 因子样蛋白(FHL )、H 因子相关蛋白(FHR )及DAF 、MCP 、CD59等。 3. 补体的受体分子 分布于多种细胞膜上,能介导补体活性片段或调节蛋白发挥生物学效应。CR1~CR5、C3aR 、C4aR 、C5aR 、C1qR 、C3eR 、H 因子受体(HR )等。 (二)命名 1. 参与经典激活途径的固有成分(包括膜攻击复合物组分) 以“C ”表示,按发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称为“C1,C2,- C9”,其中C1由C1q 、C1r 和C1s 3个亚单位组成。 2. 替代激活途径的固有成分 以因子命名,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B 因子、D 因子、P 因子等。 3. 补体调节蛋白 根据其功能命名,如C1q 抑制物、C4结合蛋白等。 4. 补体受体 则以其结合对象来命名,如C1qR 、C5aR ,各种C3片段的受体则用CR1、CR2、┄CR4表示。 5. 补体活化的裂解片段 一般在该成分的符号后加小写字母表示,如C3a 、C3b ,即小片段用a ,大片段用b 。 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在其符号上加一横线表示,如bBb C 3,已失活的补体成分则 在其符号前冠以“i ”表示,如iC3b 。 二、补体成分的生物合成及理化特性

毒理学基础整理(第五章)

第五章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化学物因素: 1、化学结构取代基的影响:取代基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 构的影响、分子饱和度 2、化合物的联合作用(joint action ):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时产 生的交互毒性作用。 有五种类型: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协同作用、加强作用、拮抗作用 第五章 1.名词解释: 毒物的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用 相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 独立作用,各外源化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模式和作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不同,各化学物表现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协同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拮抗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即为拮抗作用。 2.化学结构与毒性大小的一般规律。 化学物的化学结构是决定毒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为它决定了毒物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活性,因而决定了毒物在体内可能参与和干扰的过程,因此决定毒作用的性质和大小 (1)取代基不同毒性不同:甲基取代,毒性降低;烷烃类的氢若为卤族元素取代时其毒性增强,对肝的毒作用增加;且取代愈多,毒性愈大 异构体和立体构型的影响: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是: 对位>邻位>间位,分子对称的>不对称的。 (2)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 1)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麻醉作用增强,脂溶性增加,碳原子数超过一定限度时(7-9个碳原子)后,对人体产生麻醉作用的危险逐步减少,如: 戊烷<己烷<庚烷辛烷毒性减低 C5 H12 <C6 H14 <C7 H16 ,C8 H18; 2)而碳原子数相同时直链化合物毒性大于异构体,如:直链烷烃的麻醉作用大于其同分异构体: 庚烷> 异庚烷; 3)成环化合物毒性大于不成环化合物,如:成环化合物毒性大于不成环化合物 环烷烃的麻醉作用>开链烃 环戊烷>戊烷; 4)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其毒性增加 如乙烷的毒性<乙烯的毒性<乙炔的毒性。 3.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1)环境因素:

毒作用机制word版

第四章毒作用机制 外源化学物对生物机体的毒作用主要取决于机体暴露的程度与途径。 *毒物作用过程涉及多个步骤: 接触?吸收?转运?靶部位?分子结构变化,功能紊乱?修复?修复失调?毒性效应 *多数毒物发挥毒性作用至少经历4个过程: 1、经吸收进入机体的毒物通过多种屏障转运至一个或多个靶部位; 2、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分子发生交互作用; 3、毒物引起机体分子、细胞、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的紊乱; 4、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应对毒物对机体的作用,当机体修复功能低下或毒物引起的功能和结构紊乱超过机体的修复能力时,机体出现组织坏死、癌症和纤维化等毒性作用。 *阐明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为更清楚地解释描述性毒理学资料、评估特定外源化学物引起有害效应的概率、制定预防策略、设计危害程度较小的药物和工业化学物以及开发对靶生物具有良好选择毒性的杀虫剂等提供理论依据; 2、有利于人们对机体基本生理和生化过程以及人类某些重要疾病病理过程的进一步认识。 大多数毒物的毒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由于有毒化学物种类和数量较多,不同种类毒物作用机制不同。 *研究毒性机制应明确以下几点: 1、毒性效应是由毒物引起正常细胞发生生理和生化改变的结果. 2、毒性效应的程度除毒物本身外,还与剂量及靶部位有关. 3、靶组织和靶器官具有代偿能力,可超常发挥解毒功能. 4、毒效应包括一般毒性效应和特殊毒性效应研究 *研究中毒机制步骤: 1、整体动物有无毒性 2、找出靶器官、靶组织 3、进一步找出受损的细胞、亚细胞 4、分子水平:DNA、RNA或蛋白质 复杂的毒性机制可涉及多个层次和步骤,毒物被转运到一个或多个靶部位,毒物或代谢产物与内源性靶分子相互作用。毒物引起的靶分子结构改变或功能紊乱超过修复能力或修复本身障碍时,即产生毒性效应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第一节毒物ADME过程和靶器官 毒效应强度取决于:终毒物在其作用靶器官的浓度和持续时间。 靶位点学说:毒物产生毒性作用的位点,称为靶位点。 靶位点:接触污染物的部位;污染物转化、累积部位。 终毒物:是指与内源靶分子(如受体、酶、DNA、微丝蛋白、脂质)反应或严重地改变生物学(微)环境、启动结构和(或)功能改变而表现出毒性的物质。可以是机体接触的化学物原型或其代谢产物,也可以是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生成的活性氧、活性氮或内源性分子。 终毒物在靶分子上的浓度取决于:毒物在靶部位浓度的增减过程的相对有效性,图4-1。 一、从接触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一)毒物的吸收 毒物的吸收:毒物从接触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多数毒物透过细胞扩散穿越上皮屏障到达毛细血管。 影响毒物吸收率的因素:与在其吸收表面的浓度有关,主要取决于1)暴露速率2)化学物的溶解度3)暴露部位的面积4)发生吸收过程的上皮特征(如角质厚度)5)上皮下微循环6)毒物理化特性(脂溶性是最重要的理化特性,脂溶性化学物比水溶性的更容易吸收) (二)毒物进入体循环前的消除

基础毒理学第一章至第五章

绪论 毒理学: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 现代毒理学:研究外源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学科。 现代毒理学主要包括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三个领域,三者紧密联系,构成毒理学研究的核心——危险度评定/风险评估。 描述毒理学工作者直接关注的是外源性物质的毒性鉴定,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管理法规与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 机制毒理学的研究重点旨在识别和了解外源和内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 管理毒理学主要任务:根据描述~和机制~提供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品,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群健康的目的。 现代毒理学已被应用于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与交流。这对于预防,控制和消除威胁人类生存环境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改善卫生状况,促进人群健康,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毒理学方法: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观察,流行病学研究。 毒理学应用: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与交流。 二.毒理学基本概念 毒性(toxicity):指物质引起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生物学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毒效应: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外源化学物的作用强度超过生物体的抗损害能力后,生物体就可能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及体征,最后还可导致死亡。 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任何一种化学物只要达到一定的剂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 毒物(toxicant,poison,toxic substance):是指在较低剂量下可引起生物体损伤的物质。在实际应用上,毒物是法规管理的名词。对于急性毒性,规定在某个剂量下可引起生物体有害作用的物质为毒物;对于其他毒物,则以证据的充分性来确定人或动物的致癌物,致畸物,致突变物及特定靶器官毒物。 毒物分类:工业毒物,环境污染物,食品中有毒成分,农用化学物,嗜好品化妆品其他日用品,生物性毒物,医用药物,军事毒物,放射性核素。 损害作用:指影响生物体行为的生化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降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5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 概述:微生物的营养(nutrition)——生物体从外部环境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生理功能。营养物(nutrient)——能够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 5.1 微生物的六种营养要素 5.1.1 碳源(source of carbon ):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为微生物提供碳素来源的物质。绝大部分碳源物质在细胞内生化反应过程中还能为机体提供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因此,碳源物质通常也是能源物质。 5.1.2 氮源(source of nitrogen):为微生物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 5.1.3 能源(source of energe):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各种异养微生物的能源就是碳源。 能源谱: 化学物质: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的能源(同碳源);无机物——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不同于碳源)。 辐射能:光能自养和光能异养微生物的能源 5.1.4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微生物生长所必须而且需要量很小,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物。主要包括:维生素、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C4~C6的分枝脂肪酸,以及需要量较大的氨基酸。 5.1.5 无机盐( inorganic salt) :微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物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持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电位和作为某些微生物生长的能源物质。 5.1.6 水(water):水是微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要素。水在细胞中的生理功能:1、溶剂;2、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3、维持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4、比热高,为热的良导体能有效的吸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并及时将热迅速散发出体外;5、保持充足的水分是细胞维持正常形态的重要因素;6、微生物通过水合作用与脱水作用控制由多亚基组成的结构,如酶、微管、鞭毛及病毒颗粒的组装与解离。 5.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其营养类型(nutritional types)比较复杂,人们常在不同层次和侧重点上对微生物营养类型进行划分。

第五章 毒作用影响因素

第五章毒作用影响因素 (答案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联合作用:指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 效应。 2.相加作用:指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同的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仅仅 它们的效力不同。它们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 3.协同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 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4.拮抗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 独毒性效应的总和。 二、选择题 1. 下面关于化学结构与毒效应,描述正确的是D 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 2. 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D A.电离度 B.熔点 C.挥发度 D.以上都是 3. 影响环境污染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化学物的D A.理化特性 B.剂量

C.作用持续时间 D.化学结构 4. 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A 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 B.苯主要从呼吸道,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 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D.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 5. 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D A.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B.预测毒牲大小 C.推测毒作用机理 D.以上都是 6. 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D 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拮抗作用 D.以上都是 7. 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毒物作用于机体表现出独立作用,主要是由于A A.化学毒物各自作用的受体、靶不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B.化学毒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 C.化学毒物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 D.化学毒物在对机体毒作用方面存在竞争作用 8. 甲烷(CH4)若用Cl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D A.CH3Cl B.CH2Cl2 C.CHCl3 D.CCl4 9. 相对毒性是指C A. 将物质的脂水分配系数估计在内的毒性

最新整理第四章抗感染免疫说课材料

第四章抗感染免疫一、选择题 【 A 型题】 1. 外毒素的感染免疫是依靠抗毒素的哪种作用机制? A. 调理作用 B. 黏附作用 C. 灭活作用 D. 清除作用 E. 以上都不是 2 .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 A. 菌苗 B. 疫苗 C. BCG D. 类毒素 E . 抗毒素 3. 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是: A. 激活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 增多 B. 激活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GMP 增多 C. 抑制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 减少 D. 抑制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GMP 减少 E. 以上都不是 4. 正常体液中作用革兰阳性菌的抗菌物质是: A. 补体 B. 防御素 C. 溶菌酶 D. 白细胞素 E .血小板素 5. 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使之发挥防御作用的物质是: A. 外毒素 B. 内毒素 C. 血浆凝固酶 D. 组蛋白 E. 酯酶 6. sIgA 发挥局部抗感染的作用机制是: A. 通过免疫调理作用增强免疫力 B. 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C. 直接与病原体结合使之不能定植于黏膜 D. 直接破坏病原体使之失活 E. 中和病原体的毒素作用 7. 通过与补体C3b 将细菌和吞噬细胞联结而发挥免疫调理作用的抗体是: A. IgM B. IgA C. IgG D. IgD E. IgE 8. 在多数情况下IgG 的保护作用大于IgM ,其原因是: A. IgG 分子小,易入炎症区 B. IgG 含量高,作用强 C. IgM 无免疫调理作用 D. IgM 半衰期短 E. IgG 可激活补体

9. 溶菌酶不能单独破坏革兰阴性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 肽聚糖无五肽桥 B. 肽聚糖外有外膜保护 C. 肽聚糖为二维构型 D. 肽聚糖含量少 E. 胞质周围间隙中酶可破坏溶菌酶 10 .目前尚无特异的防治内毒素致病的措施,其原因是内毒素: A. 作用无组织特异性 B. 作用于胞内 15.下列哪种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A .流感病毒 B .单纯疱疹病毒 C .腺病毒 D ?脊髓灰质炎病毒 E ?人乳头瘤病毒 16.在以下病毒中,机体内虽有特异性抗体 ,但仍可感染并发病的是: A ?脊髓灰质炎病毒 B ?单纯疱疹病毒 C 流感病毒 D .甲型肝炎病毒 E .柯萨奇病毒 17.新生儿血中测出下列哪类抗体可诊断为宫内感染 ? A .IgG B .IgA C .IgM D .Ig E E .IgD 18.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产生特异性杀伤的主要免疫细胞是: A . CD4+T B . CD8+T C . M e D . NK E .中性粒细胞 19 下列哪种抗病毒免疫方式属获得性非特异免疫 ? A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B 补体及病毒抑制物 C 生理年龄状态 D 干扰素 E 屏障作用 20 病毒感染后无法获得持久免疫力的最重要原因是: A 无病毒血症 B 抗原易变异 C 表浅感染 D 短暂感染 E 免疫耐受 21 干扰素的特性是: A 无种属特异性 B 由宿主基因编码 C 能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 D 抗病毒作用比特异性抗体强 E 需 IgG 和补体辅助抗病毒 22 一般认为抗病毒免疫效应最强的是 : A 干扰素 B 病毒抑制物 C IgG 抗体 D 细胞免疫效应 E IgM 中和抗体 23 下列哪种病毒不会透过血脑屏障 ? A. 乙脑病毒 B ?麻疹毒素 C.乳头瘤病毒 D.可萨奇病毒 E.埃克病毒 24 关于干扰素,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 是一组具有高活性的多功能堂蛋白 B. 可由病毒及其它干扰素诱生剂诱生 C. 不能由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产生 D. 产生后对邻近的细胞可发生作用 E. 其作用发生早于抗体 25 关于干扰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由宿主细胞基因编码 B. 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C. 抗原性弱,不能制成疫苗 D. 引起化学性中毒 E. —次产量较大 11.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免疫分 子是: D ? IgM E .补体结合抗体 A ? sIgA B ? IFN C .中和抗体 12.抗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 A .IgG B .IgM C . IgA D . 13.常用于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试剂是: A ?氯仿 B ?乙醚 C .酚类 14.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 A .直接杀伤病毒 B .阻止病毒吸附 E .阻止蛋白合成 SIgA E .IgE D .甲醛 E .过氧化氢 C .阻止病毒核酸转录 D .阻止病毒脱壳

05-第五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六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I. 遗传物质是什么?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 蛋白质:组蛋白(相对含量1) 染色体非组蛋白(0.5-1.5) 核酸:DNA(1) RNA(0.05) 1.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 1). Friedrich Miescher(1869)从医院绷带脓液中分离出“核素”,并指出其中含有蛋白和核酸。 2). 19世纪末,分离出“核酸”。 3). 1930s,Levene、Jacobs等证明核酸由糖、磷酸和含量大致相等的四种碱基构成,导致“四核苷酸假说” (tetranucleotide hypothesis),认为DNA不可能是遗传物质。 4). Erwin Chargaff(1950)通过研究不同生物DNA的化学成分,发现了DNA中各碱基的含量因物种而有微小差异,从而否定了“四核苷酸假说”,同时提出了Chargaff 规则: (1).T+C=A+G; (2).A=T;G=C; (3).A+T≠G+C。 2.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Griffith(1928)发现肺炎双球菌转化,Avery (1944)证实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证实了遗传物质是DNA,并由Hotchkiss进一步证实。 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A.D.Hershey,Martha Chase(1952),用噬菌体T2感染大肠杆菌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示踪实验最终证实了遗传物质是DNA。 4.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有些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不含有DNA, 称为RNA病毒,又叫做逆转录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其遗传物质是RNA。 5. DNA和RNA的分布 1). 高等动植物体内,绝大部分DNA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细胞质中只有少量的DNA,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内。RNA则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核内RNA主要集合在核仁上,少量在染色体上。 2). 细菌也含有DNA和RNA,多数噬菌体只有DNA,植物病毒多数只有RNA,动物病毒则有些含有DNA,有的含有RNA。 6.染色体的形态 1.中间着丝粒或亚中间着丝粒 (metacentric or submetacentric) 2.近端着丝粒(acrocentric) 3.端着丝粒(telocentric) 7.染色质的结构 绳珠模型和30nm纤维 8.染色质环的结构 II. DNA结构 1.DNA结构的发现 2.DNA和RNA的结构 3.DNA结构模型 4.DNA的构型 5.DNA变性和复性 1. DNA结构的发现 2. DNA和RNA的结构

污染物的毒害作用及机理思考题

第三章污染物毒害作用及机理思考题 一、简答题 1、简述生物对污染物吸收、富集和污染物对生物毒害的关系。 第一,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生物对污染物的富集---污染物对生物的毒害作用,总的来说是这样一个过程。 第二,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1)植物,叶片气孔对大气污染物的粘附和吸收;植物的根和叶对水溶性的污染物的吸收。(2)动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将少量的污染物吸收,通过体内肺泡的吞噬,肠道粘膜的吸收等。(3)微生物,吸收污染物的主要方式是沉淀作用和络合作用,将有毒的污染物转化为微毒害或无毒化合物。 第三,在吸收的基础上,当达到一定数量无法转化时就会富集。(1)生物体内凡是能与污染物形成稳定结合的物质,都能增加生物富集,从而消除或缓解毒害作用。(2)不同器官对污染物的富集有很大差异,不同物种对污染物的吸收积累状况也不同。(3)生物体内污染物的富集量与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成正相关,同时也受作用时间的影响。(4)生物体内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是随着食物链的营养级的增加,富集量逐渐增多,污染物在体内的含量也就越来越多。 第四,污染物对生物的毒害作用必须建立在生物体吸收和富集污染物的基础上。 2、生物为什么会受污染物毒害,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毒害? 在对重金属毒害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后,必须深入到分子水平才能解决受害的内部机制。郁建栓从生物活性点位、重金属对生物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以及技术离子对生物大分子活性点位的竞争及其与金属生物毒性的关系方面对此进行了综述。 第一种解释是生物活性位点。生物活性位点是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基团和物质。当污染物(重金属)和生物大分子上的活性位点结合,也可以和其他非活性位点结合后,在一定的情况下对生物产生毒性。 第二种解释是重金属对生物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的解释。当污染物(毒金属离子)进入生物体后,取代生物大分子活性点位上原有的金属,也可以结合在该分子的其他位置。当有毒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上的活性点位或非活性点位结合后,可以改变生物大分子正常的生理和代谢功能,使生物体表现中毒现象甚至死亡。 第三种解释是金属离子对生物大分子活性点位的竞争。进入体内的重金属离子在组织器官和亚细胞结构中重新分配,使重金属在细胞质大分子之间发生迁移,从而改变重金属对

05第五章 呼吸衰竭

第五章呼吸衰竭 第 1题: 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肺结核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ABCD都是呼吸衰竭的病因,但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常见。 第 2题: 关于II型呼吸衰竭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指髙碳酸性呼吸衰竭 B. PaO2 SOmmHg C.是换气功能障碍所致 D.给予持续低流量供氧治疗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第 3题: 二氧化碳潴留的主要机制是 产 A.肺通气不足 B.弥散障碍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D.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低氧血症和CO2潴留(髙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包括4种:①肺通气不足:呼吸空气的情况下, PaCO2 =0.863 X VC02/VA,其中PaCO2为肺泡CO2分压、VCO2为CO2产量、Va为肺泡通气量。可见当 肺泡通气量不足时,PaCO2会增高,即产生CO2潴留,这是CO2潴留的主要机制。①弥散障碍:是指02、 CO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物质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由于O2完成气体交换的时间为0.25 ~0.30s,CO2仅需 0.13s,而且O2的弥散系数仅为CO2的1/20,故发生弥散障碍时,通常以低氧血症为 主。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常仅产生低氧血症,而无CO2 潴留。①肺内动-静脉分流增加:为通气/血 流比例失调的特例,也无CO2潴留。 第 4题: 关于缺氧和co2潴留对机体影响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两者都可有肺通气量增加 B.两者都可使呼吸频率加快 C.两者都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D.两者都可损害肾功能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呼吸衰竭时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CO2潴留)。缺氧时通过兴奋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增强呼吸,使呼吸频率加快,肺通气量增加。由于CO2是强有力的呼吸中枢兴奋剂, 因此CO2潴留将导致呼吸加深加快,使肺通气量增加。①缺氧和CO2潴留均可影响肾脏功能。①持续 缺氧时,组织细胞能量代谢的中间过程,如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作用受限,能量生成减少,导致体内 乳酸和无机磷产生增多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CO2潴留引起的是呼吸性酸中毒。因此本题答案为C。 第 5题: 急性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发绀 B.呼吸困难 C.精神错乱、昏迷 D.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第五章内脏系统药物药理

第五章内脏系统药物药理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常见心脏疾病治疗药物、抗高血压药、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利尿药及脱水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并了解其不良反应。 课时数:12。 第一节心脏疾病药物 一、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慢性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是由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脏受损,特别是心室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心脏不能输出足量血液,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最终导致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充血),的一组病理生理征候群,临床上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一种超负荷心肌病(cardiomyopathy of overload)。 心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心力衰竭一般指心功能不全的晚期,但在实际应用时,这两个概念常常相互通用。 许多疾病都可导致CHF,如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肌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贫血等。 该病在临床上有几个特点:1)CHF的发病率是在上升趋势: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社会趋于老龄化;2)CHF的预后较差:在心血管疾病中CHF的病死率已相对上升,因为冠心病的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溶栓药和经皮管腔冠脉成型术的应用,病死率已有下降;由于多种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病死率也有所下降。CHF患病后5年内病死率达30-50%。从这方面看,CHF比某些恶性肿瘤更为凶险。病情严重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Ⅳ,即WHO分级标准Ⅳ),1年内病死率高达50%以上,病死者一半是心律失常所致猝死,另一半死于进行性泵功能衰竭。治疗CHF的费用也很客观,美国CHF患者每年耗费达380亿美圆。 CHF病理生理改变: 1)血液动力学异常:主要表现为动脉系统血液灌流不足,静脉系统淤血;多项血流动力学参数都有改变,如: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jection refaction,EF)心脏指数(CI)、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度(dp/at max)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右室舒张末压(RVEDP)和右房压(RAP)升高; 2)神经内分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RAS、血管加压素(VP)↑,导致小血管痉挛,外周阻力增加,心率增加,血液和局部组织中ATⅡ水平升高也引起小动脉痉挛,醛固酮升高,不仅加重血液动力学紊乱,还直接损害心脏,加剧CHF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3)心肌受损,心室重构:心肌受损,心肌负荷过重,使室壁应力增加,导致心室扩大,心肌肥厚,以代偿维持心室功能,但肥大的心肌细胞处于缺血和能量饥饿状态,致使心肌死亡和纤维化。剩下的寸活心肌,负荷进一步加重并伴进行性纤维化,如此恶性循环,至不可逆心肌损害的终末阶段。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分为: 1)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除量降低综合征。 2)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体循环过度充盈,静脉压离增高,各脏器淤血、水肿,产生体循环淤血综合征。右心功能不全多继发于左心功能不全。 3)全心功能不全:又称双侧心功能不全,临床上最常见。《实用内科治疗学》P978 治疗方法: 心功能不全的治疗目的: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阻止、延缓或逆转心肌或血管重构;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

毒理精品作业习题

第一章绪论 1.解析毒理学定义,阐明描述-机制-管理毒理学的关联。 2.简述毒理学与药理学的异同点。 3.对毒理学科学的回顾与展望有何重要意义。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简述毒效应谱和毒作用的类型。 2.简述毒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3.为什么要研究剂量-反应关系,简述其前提和意义。 4.选择性毒性有哪些不同的水平,简述其原因和意义。 5.简述主要的毒性参数和比较剂量-反应关系的指标。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1.外源化学物通过哪些转运方式进行呼吸、分布、排泄?生物转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运的毒理学意义?I相反应和II相反应包括哪些主要反应类型?生物转运酶的特点、亚细胞定位和底物类型?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3.经典毒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参数?一房室模型和二房室模型的时-量曲线有何区别? 4.与经典毒物动力学比较,生理毒物动力学模型具有哪些优点?生理模型的基本单位及其构成?灌注限制和扩散限制如何影响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运? 第四章毒作用机制

1.简述解毒过程失败的原因。 2.举例说明毒物引起的细胞调节功能障碍与毒效应的关系。 3.目前已知引起中毒性细胞死亡的机制有哪些? 4.简述毒物引起线粒体渗透性转变(MPT)的毒理学意义。 5.简述修复障碍的后果。 第五章毒作用影响因素 1.谈谈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研究在毒理学中的意义,现在QSAR研究有哪些方法? 2.为什么说在影响毒性作用机体因素中遗传(基因)起主要作用? 3.化合物联合作用有哪些类型? 第六章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1.按照接触时间长短一般毒性试验分哪几种?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2.何为LD 50?LD 50 有什么毒理学意义?如何获得LD 50 ? 3.不同类型的一般毒性试验对动物有何具体要求?为什么? 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1.突变的定义?突变对人类与自然都是有害的吗?化学致突变作用如何分类? 2.谈谈致突变与致癌、致畸的关系,说明致突变有哪些后果。 3.为什么检查致突变物需要一组配套试验?在选择一组试验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第五章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化学物因素; 机体因素; 环境条件; 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第一节化学物因素 一、化学结构 研究意义 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化学物; 推测新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 预测新化学物的毒性效应; 预测新化学物的安全接触限量。 (一)取代基的影响 苯:麻醉、抑制造血 烷烃类 取代基愈多,毒性愈大 (二)异构体和立体构型 异构体的生物活性有差异。 γ、δ-六六六急性毒性强; β-六六六慢性毒性大; α、γ-六六六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β、δ-六六六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三)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 直链饱和烃多具有麻醉作用 甲烷和乙烷; 丙烷起:麻醉作用、脂溶性; 碳原子数是奇数的毒性大于偶数; 直链化合物毒性大于异构体:庚烷> 异庚烷,正己烷> 新己烷; 成环化合物毒性大于不成环化合物:环烷烃的麻醉作用> 开链烃(四)分子饱和度 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其毒性亦增加。 乙烷< 乙烯< 乙炔 (五)与营养物和内源性物质的相似性 外源化学物结构与主动转运载体的底物类似,可借助这些特异的载体系统吸收。 氟尿嘧啶被嘧啶转运系统携带; 铬和锰通过铁转运机制吸收; 铅在肠管经由钙转运系统主动吸收; 百草枯通过主动吸收进入肺组织 毒性与化学结构的关系研究 QSAR定量构效关系 试图寻找出分子的结构与其效应的定量关系,预测新分子的生物活性。Hansch方程 化学物在体内转运与其疏水性(π)有关;

在作用部位反应与其电性效应参数( )和立体效应参数(Es)有关。 在多环烃化学物中K区环氧化合物的致癌性亦不如7,8-二氢二醇或9,10-二氢二醇强。后来,Jernia等提出了湾区(bay region)理论,认为湾区的末端环,在代谢活化和致癌性方面起关键作用,该区正离子的稳定愈高,则致癌性愈强。苯并(a)芘的湾区所形成的终致癌物9,10-二氢二醇环氧化物比之其他部位的环氧化合物,更易形成正碳离子,致癌作用亦最强。QSAR分析方法分类 第一类采用的结构描述为分子的整体物化性质,如偶极矩、溶解度、亲电性等; 第二类取分子的局部的拓扑性质,即基因、碎片等为结构描述因子。得出与特定活性有关的性质或性质组合。 二、理化性质 化学物的理化特性对于它进入机体的机会和在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均有重要影响。 (一)溶解性、脂/水分配系数 固态化学物 砒霜(As2O3)和雄黄(As2S3) 铅化物 气态化学物 氟化氢(HF)、氨; 二氧化氮(NO2) 脂/水分配系数(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是指化合物在脂(油)相和水相的溶解分配率,即化合物的水溶性与脂溶性间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称为脂水分配系数。一种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较大,表明它易溶于脂,反之表明易溶于水,而呈现出化合物的亲脂性或疏脂性。 脂/水分配系数大:简单扩散,通过生物膜,易在脂肪组织蓄积,侵犯神经系统; 脂/水分配系数小:离子化基团,在生理pH通常是水溶性强,不容易通过膜吸收,易随尿排出体外。 血/气分配系数 (二)大小、分散度 亲水性小分子(<200):能经膜孔(直径为0.4nm)以滤过方式越过膜; 离子化合物(小离子):钠离子为水合物,则不能通过膜孔。 分散度 分散度越大粒子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表面活性越大 引起金属热; 影响进入呼吸道的深度; 影响进入呼吸道的溶解度; 大于10μm颗粒在上呼吸道被阻; 5μm以下的颗粒可达呼吸道深部; 小于0.1μm的颗粒因弥散作用易沉积于肺泡壁。 小于0.5μm的颗粒易经呼吸道再排出; (三)挥发性 挥发性大的液态化学物易形成较大的蒸气压,易于经呼吸道吸入。 挥发性的化学物加入饲料后可因挥发而减少接触剂量。 经皮吸收的液态化学物,挥发性大的较挥发性小、粘稠不易去除的危害性小。(四)比重 在密闭的、长期空气不流通的空间,有毒气体可能因比重不同而分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