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进展性脑梗死中医辨证与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

进展性脑梗死中医辨证与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13585280.html,

进展性脑梗死中医辨证与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

作者:王起孙保军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年第05期

【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中医辨证与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为其临床早

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已确诊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8例,分析测定患者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水平,判断中医证型与患者的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各证型

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中医证型;血脂;Fib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5.0.02

选择在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分型,研究其与患者血脂及Fib的相关性,为提高中医药疗效提供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3月我院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梗死诊断标准[1],并经头部CT或MRI。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后48 h内失踪的进步或显示逐步逐渐增加。排除标准:(1)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可逆性缺血性神经障碍缺乏患者;(3)完全性脑卒中患者;(4)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缺少患者。其中,男54例,女44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65.47±10.68)岁。

1.2 病例选择及证候确定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2]和《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中风病病名诊断标准和《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4],将患者其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六个证型。各组之间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及观察指标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特点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特点 发表时间:2016-04-28T15:35:57.480Z 来源:《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作者:黄忠卫[导读]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研究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对临床工作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海门226121)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2015.2我院收治的17例脑梗死后HT患者临床资料,包括HT部位与类型、临床表现、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患者发生HT平均时间为(4. 9±2. 7) d,多为脑叶出血、非血肿型。HT 的发生与心房纤颤、大面积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病、高龄(>70岁)有关。治疗后11例患者病情好转,4例患者病情无变化,2例患者病情加重。结论:心房纤颤、大面积脑梗死、糖尿病、高龄是发生脑梗死后HT的影响因素,尽早进行颅脑CT复查是及时发现脑梗死后 HT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 急性脑梗死后自发出血性转化(HT)的发生率为10%~43%,大部分没有严重的临床后果,但出血性转化形成的大血肿影响临床预后。研究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对临床工作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择2014.1-2015.2我院收治的HT患者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72~86岁,平均(73.2±9. 5)岁。既往有冠心病、心房纤颤病史14例,高血压病史15例,糖尿病病史10例。 1. 2 HT判定及分型 17例HT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根据欧洲急性卒中合作组( ECASS II)颅脑CT血肿形态将其分为4型: (1)出血性脑梗死Ⅰ型( HI-Ⅰ型) : 即沿着梗死灶边缘小的斑点状密度增高; (2)出血性脑梗死Ⅱ型( HI-Ⅱ型) :梗死区内较大的融合的斑点状影,无占位效应; (3)脑实质血肿Ⅰ型 ( PH-Ⅰ型) : 血肿块不超过梗死区的30%,伴有轻度占位效应; (4)脑实质血肿Ⅱ型( PH-Ⅱ型) : 高密度血肿块超过梗死区的30%,伴有明显的占位效应。 1.3治疗入院确诊为脑梗死,常规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100mg,1次/ d; 瑞舒伐他汀,1片/次)、活血化瘀、营养脑神经,脑水肿给以甘露醇、呋塞米,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预防消化道出血并发症,不能进食予鼻饲流质及对症治疗。继发梗死后HT则停用抗血小板、活血化瘀、血管扩张剂、抗凝等,脑水肿严重加强脱水降颅压,血肿较大占位效应明显病情严重者请神经外科会诊,必要时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及清除血肿手术。 1. 4疗效判定标准在患者初病时、发生HT时和出院时均由同一位医师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好转:评分减少≥2分; 恶化:评分增加≥2分;无变化:上述两种情况之外。 2结果 2.1患者发生HT平均时间为( 4. 9±2. 7) d。 2. 2HT部位、类型脑叶出血( 82. 4%,14/17); 非血肿型( 70. 6%,12/17)。HT部位: 顶叶1例,额、颞、顶叶7例,颞叶3例,颞、顶叶4例,基底节区2例。根据欧洲急性卒中合作组( ECASSⅡ)CT分型标准: HI-Ⅰ型7例,HI-Ⅱ型3例,PH-Ⅰ型5例,PH-Ⅱ型2例。 2. 3临床表现 5例患者表现为病情突然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均经复查CT后证实为HT; 12例患者病情无变化或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常规复查颅脑CT发现HT。 2. 4合并疾病合并心房纤颤14例,占82.4%,糖尿病10例,占58. 8%; 高血压15例,占88. 2%。 2.5临床疗效 11例病情好转,4例无变化,1例患者因出血量多转脑外科行手术治疗,1例病情加重自动出院。 3 讨论 HT是脑梗死发展动态变化的一个复杂过程,可能机制是: (1)栓子迁移和闭塞血管再通: 脑血管被栓塞后,栓子碎裂、崩解,由于远端血管因缺血麻痹而扩张使栓子随血流移向血管远端,此时远端血管由于已发生缺血坏死,在血压的作用下破裂出血而发生HT。(2)侧支循环形成:大面积脑梗死水肿明显,梗塞灶边缘毛细血管受压发生缺血坏死,通透性增高。此外,脑梗死第2周脑水肿消退,软脑膜动脉侧支循环开放,梗死灶周边血流再灌注,而新生血管未发育健全,在血压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渗血或破裂出血。脑梗死后第2周是侧支循环建立的时间窗,也是HI的高发期。本组资料各分型中,HI-1最多,占41. 2%,HI高发于脑梗死后第2~3周,CT表现为位于梗死灶边缘皮质的点状出血,考虑大脑灰质皮质侧支循环丰富,较白质更易发生HI。 HT的促发因素:(1)大面积脑梗死。脑梗死后脑水肿引起的缺血坏死和内皮损伤,在脑水肿消退后,易引发其梗死区域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尤其是大动脉主干闭塞后的大面积脑梗死容易发生出血性转化。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容易发生HT,而且梗死面积的大小同HT的发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高血压: 本组资料中高血压患者占88. 2%,比例较高。可能是长期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结构改变,脆性增加,动脉壁变性坏死时更易发生出血。(3)高血糖:高血糖状态下,梗死脑组织缺血缺氧,糖原无氧酵解加速,乳酸生成增加,脑组织酸中毒、水肿、血管扩张,动脉壁变性坏死,促进HI发生,高血糖导致脑梗死出血机会增加5倍[2],本组病例中糖尿病10例,占58. 8%。(4)心房纤颤:本组病例中心房纤颤14例,占82.4%,研究显示HT常见于心源性栓塞。(5)高龄:年龄>70岁,HI的发病率增高,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淀粉样病变有关,本组资料平均年龄为(73.2±9. 5)岁,HT与年龄有关。(6)抗凝和溶栓: 抗凝和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缺血后血管壁损伤、继发性纤溶和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流再通后灌注压增高等原因破坏血脑屏障和细胞外基质,导致血浆成分的外渗和水肿形成,使抗凝、溶栓后更易于发生出血性转化。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 6) : 379 - 380.[2]宋远道,殷梅.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1,17(1):110-113.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分析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方法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展组)与9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非进展组),实施临床治疗,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结果进展组患者出现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的发热症状、空腹血糖上升、白细胞计数增加率等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出现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狭窄率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进展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进展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影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实施合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护理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患者发病6 h后脑局灶神经缺损症状进一步增重且进行性发展的一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1]。本文选取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9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进展组,同期9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非进展组。进展组患者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66.2±10.6)岁。非进展组患者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63.8±10.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通过应用胞二磷胆碱、盐酸川芍嗦、能量合剂予以治疗,均通过静脉滴注使用,患者均服用尼莫地平、维生素E、维生素C等药物,以便患者得到支持治疗,根据患者脑水肿症状采用20%甘露醇,以便对患者进行脱水处理,由此可减少患者的颅内压,并每间隔12 h采用低分子肝素5000 U 进行皮下注射,位置选择脐旁2 cm处,且需两侧相互交替注射,连续治疗7~10 d。治疗过程中,注意不可使用溶栓剂、抗血小板药物等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病史、发热、空腹血糖上升、白细胞计数增加,脑动脉狭窄,临床疗效情况。 1. 4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范围在90%~100%,未出现病残情况;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范围在46%~89%,病残程度在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范围在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或上升<18%。总有效率=(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标签: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心血管病构成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甚至生命的三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不断变化,使得这三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生活与健康。其中脑血管疾病就是主要致残甚至致死的原因之一,而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致死的主要病因,约占脑血管疾病致死人数的80%。脑梗死是指因为形成脑血栓、脑栓塞导致颈动脉、椎动脉系统局部血管产生闭塞和梗死的过程。而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在临床积极治疗脑梗死时发生的原发病理仍在继续发展,神经功能在发病后6小时到一周之内成渐进式或阶梯式继续恶化导致病情越发严重[1-3]。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约在脑梗死总数中占重要部分,约为20%~40%,因此应我们应该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重视起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在临床上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预防、治疗及治愈后预防复发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目前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分析急性进展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一是生化机制,另一种是血流动力学机制。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生化机制:在生化机制方面,有关研究表明是多种分子和细胞机制参与的延迟性神经细胞死亡和细胞凋亡,详情如下:①脑组织灌注下降谷氨酸和甘氨酸堆积在缺血区,产生毒性作用,加重组织损伤,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与GABA的神经保护作用失调导致急性脑梗死的进展,此为氨基酸的毒性作用;②活性氧在脑缺氧的病理情况下会产生过多,经过一系列链式过氧化反应后,自由基就会形成脂质自由基及其降解产物,将引起膜的流动性的进一步降低,通透性增高,线粒体肿胀,溶酶体损坏及内容物的释放,此为自由基损伤作用; ③脑缺血早期,炎性机制会被激活,导致炎性持续反应,此为炎性介质作用;④上述因素的作用及脑缺血后,一种叫细胞杀伤蛋白的化学物质被激活,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4-6]。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血流动力学机制:在血流动力学机制方面,有关研究详情解释如下:①原发动脉血栓蔓延有可能促使产生新的狭窄或闭塞旧的狭窄,或阻断了侧枝血管导致侧枝循环消失,脑缺血区域在血栓蔓延的作用下会进一步扩大,迫使病情加重;②有动脉粥样硬化最严重的一侧伴或者不伴溃疡或者狭窄,开始时血栓不足引起闭塞,继续加重,使血管管腔消失,间接增加脑缺血区域,使脑梗死进展;③缺血性脑卒患者的凝血因子X与纤溶酶原的活性增强,血液黏稠度与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高,当反生缺血性脑卒时,局部出现血流中断,凝血因子增加,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改变,会导致血栓蔓延,进一步扩大缺血缺氧范围,就会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7-9]。

2019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完整版)

2019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完整版)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出血转化)是急性脑梗死自然病程的一部分,也是改善血流疗法(溶栓、抗凝、抗血小板、介入等)的常见并发症,其不仅与脑梗死预后不良相关,也是上述有效疗法明显使用不足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相关共识只针对溶栓后症状性出血转化的处理提出了相应推荐,未涉及静脉溶栓以外的具他原因出血转化、自发性出血转化及无症状性出血转化等更多临床热点问题。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当前国内医生、患者及冥家属都对出血转化问题更加恐惧和担忧,且有研究提示亚洲人继发性/治疗性出血(包括华法林、溶栓及血管内治疗等)和脑出血的发生率都显著高于西方人群。加之我国医患关系紧张,使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对脑梗死出血转化后何时重启抗栓治疗(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因此有必要对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自然史和结局、自发性出血转化以及症状性/无症状性出血转化等概念有科学的认识和恰当的处理。 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具脑血管病学组组织写作组,通过查询和评价现有硏究证据、参考国际相关共识和指南内容、结合国情和国内需求反复讨论,提出了诊断和处理的共识性意见,希望对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正确认识、临床处理和进一步硏究提供参考。 出血转化的定义和分类分型

出血转化是指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出血,包括自然发生的出血(自发性出血转化)和采取干预措施后(包括溶栓、取栓和抗凝等)的出血(继发性/治疗性出血转化)。出血的部位既可在梗死灶内,也可在梗死灶远隔部位。目前多数研究采用的定义为:脑梗死后首次头颅CT/MRI未发现出血,而再次头颅CT/MRI检查时发现有颅内出血,或根据首次头颅CT/MRI可以确定的出血性梗死。 既往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出血转化发生率在各研究间差异很大(0-85% ),其原因主要为不同研究间的硏究设计、研究对象及采用的出血转化定义和影像学检查手段(CT/MRI)和检查时间等不同。其中较一致的是溶栓后症状性出血转化发生率为2% -7%。规范出血转化的定义和分类分型将有利于临床硏究和临床实践的比较和交流。 根据治疗情况分类 1.自发性岀血转化 目前不同硏究对自发性出血转化的定义尚不统一,有多种描述,包括: (1)未使用任何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治疗等)发生的出血; (2)未使用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发生的出血; (3)未使用溶栓和抗凝药物发生的出血; (4)未使用包括溶栓、血管内治疗、抗栓(抗凝和抗血小板)等有増加出血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对201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实验组)以及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NIHSSS评分、葡萄糖、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以及冠心病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IHSSS评分、葡萄糖、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当加以注意。 标签: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是指在发病6 h~7 d内经过治疗但其身体功能损害仍在加重的一种缺血性脑卒中,其为难治性脑卒中的一种,林镇源等[1]研究指出缺血性脑卒中在当今保持着高发病率以及高致残率的特点,从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为探究缺血性进展经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2月~2011年7月收治的201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中有关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对患者采用CT或者MRI进行诊断,确诊为脑卒中,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将其分为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组(实验组)以及缺血性非进展脑卒中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34~73岁,平均(61.2±10.2)岁。对照组患者101例,男56例,女45例;年龄为36~78岁,平均(62.1±10.4)岁。实验组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发病后24 h内收治入院,患者在发病后6 h未经治疗或者在治疗后其病情仍在进展,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其均较收治时增加2分或者以上,对照组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发病24 h内收治入院,患者在发病6 h内病情稳定,且病情不进展,对其采用NIHSS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其增加分数不高于2分或者降低。排除标准:患者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或精神病史。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因素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对其采用women制定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内容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其主要包括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既往病史,其包括:患者高血压史、吸烟史、糖尿病史以及入院时血压、体温和CNS评分、脑水肿、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对患者的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测定。

进展性脑梗死

进展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现象,然而目前尚无相关的指南或共识以指导临床医生的诊疗。2016 年6 月4 日在第九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大会上,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李长清教授,和我们分享了进展性脑梗死诊疗的相关内容,笔者将课程内容简单整理如下。 进展型脑梗死与患者预后 进展性脑梗死,亦名恶化性脑梗死,指任何原因导致的神经功能进展性恶化的脑梗死。进展性脑梗死的定义标准,目前广泛用于各种研究中的标准有:加拿大卒中量表评分增加1 分、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评分增加2 分、NIHSS 评分增加2 分或更多。 但李长清教授提出,临床上我们并不拘泥于这些评分来判断进展性脑梗死,任何情况导致的神经功能恶化,我们临床医生都可考虑进展性卒中并做出相应处理,以上标准主要还是用于研究的统一。 进展性卒中可以分为两种时期:(1)最初48~72 小时内出现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主要与脑缺血的加重有关;(2)病后3~7 天出现的延迟性神经功能恶化(DND),主要与全身性原因(并发症)有关。 10 年来的各项研究发现,进展性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现象,发生率可在10%~40% 之间。而发生时间,大部分病人在发病后的48~72 h 内出现症状加重,然后病情开始趋于稳定,而少部分病人可能在这之后还在加重。 进展性脑梗死对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国内外多项研究都提示,不管是总死亡率、长期致残率、3 个月不良预后发生率还是更差生活能力等上面,END 都强烈提示预后差。 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因素 1. 住院期间神经功能恶化预测因素:肺炎、分水岭区梗死、大脑中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为独立预测因素。 2. 早期神经能功能恶化预测因素(临床):高龄、入院时神经功能重度缺损、血压异常、最初24 小时内的体温增高,血糖升高、有糖尿病史,代谢综合征、冠状动脉疾病、脑梗死开始时的播散性头痛、病前未用抗栓药物、病前TIA。 3.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测因素(影像学) (1)早期CT 改变:皮质或皮质- 皮质下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 (2)皮质梗死较深部梗死的神经功能恶化更常见; (3)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较颈动脉系统梗死更常见; (4)CT 平扫存在占位效应; (5)血管造影示颅内或颅外大动脉闭塞; (6)TCD 在发病6 小时内大脑中动脉血流消失; (7)缺血半暗带存在(PWI/DWI 不匹配)。 4.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测因素(生化) (1)入院时血糖、血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高同型半胱氨酸、谷氨酸、尿素氮/ 肌酐比; (2)血小板膜糖蛋白、血清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及防治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及防治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可以是脑梗死患者的自然转归过程,也可以出现于卒中治疗之后。目前的研究报道中,对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说法不一,然而严重的出血性转化致残、致死率高,使得临床医生不得不防。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便是静脉rt-PA溶栓,但毫无疑问的是,溶栓治疗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因此控制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降低发生风险,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方面举足轻重。本文将对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和防治要点做一概述。 概念与分类 出血性转化是指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其发生原因仍然不明确,基本上,当血脑屏障渗透性增加时,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便可发生。在缺血事件发作后几秒至几分钟,血脑屏障破裂,而当脑血管得到再灌注,侧支循环开放时,血液因此更容易外渗。 根据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ECASS)的分类标准,基于CT表现,将出血性转化作如下分类: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

HI-1型:沿梗死边缘的小点状出血的 HI-2型:梗死区内片状出血,无占位效应 脑实质出血(Parenchymal Hematoma,PH) PH-1型:有血肿形成,占位效应轻,小于梗死面积的30% PH-2型:血肿超过梗死面积的30%,有明显占位效应以及远离梗死区的出血 其中,HI的发生率高于PH,HI和PH、HI-1和HI-2可以混合存在。需注意的是,当CT检查发现脑内不止一处的出血灶时,按出血最严重的病灶分型。

出血性转化的分类 [Stroke, 1999, 30(11):2280-2284] 出血性转化患者有哪些危险因素? 自发因素

进展性卒中病因及治疗

进展性卒中病因及治疗 概念: 进展性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是指发病后经临床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的卒中,表现为原有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或出现同一血管供血区受损的新症状,可持续数天至2周以上,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 发生率: 国内的资料则显示前循环SIP约为28%,后循环SIP约为54%。另外,SIP 最常见于腔隙性脑梗死和大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少见于栓塞性脑梗死;但也有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并非是腔梗,而是再次梗塞。并且,在发生病情恶化的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中,有50%以上的病人是在发病后最初24h 内出现的。 危险因素: SIP的危险因素和发生发展过程较为复杂,目前认为SIP可能是多种因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发挥不同作用所产生的多样状态的组合。 1、糖尿病 高血糖作为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能够导致或加重脑梗死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首先,高血糖能够促进氧化应激反应,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损害内皮屏障,进而导致血管壁的破坏,加重脑梗死症状。 再者,长期糖尿病可使脑血管发生弥散性病理改变,动脉弹性降低,血流灌注减少,同时高血糖症易出现血粘度改变,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从而影响脑微循灌注,使脑梗死加重。 另外,近年来的国内外有关研究还发现,在超负荷血糖的条件下,机体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的表达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的含量增加,这将造成广泛的微血管损伤,导致糖尿病性“腔梗”的发生,而糖尿病性“腔梗”所致的脑组织缺血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ICAM的表达,这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更严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这可能是糖尿病导致SIP的一个重要机制。 2、缺血区的脑血流量降低 临床上脑梗死患者早期血压下降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引起血压下降的原因可能为:①不适当的降压治疗;②发病后血管调节功能障碍。 血压下降所致脑梗死加重的机制可能是脑动脉硬化病变(尤其是大血管的病变)可导致狭窄远端血流灌注减低,从而使侧支循环不良的部位易发生梗死,故有些患者尽管血压很高,但血压略有下降症状即可加重;特别是脉压差小的患者血液动力学机制可加重半暗区的缺血,有关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发现SIP组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为大脑中动脉水平段或颈内动脉末端狭窄。目前认为SIP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现已有证据表明,高血压或糖尿病以及两种病变共存的患者合并有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比率远较正常人为高,从而进一步发展为进展性卒中,由此认为大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能是SIP的主要病因之一。 另外,动态血压监测证实,急性脑卒中后开始24小时血压波动明显,1周

进展性卒中

概念: 进展性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是指发病后经临床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的卒中,表现为原有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或出现同一血管供血区受损的新症状,可持续数天至2周以上,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 发生率: 国内的资料则显示前循环SIP约为28%,后循环SIP约为54%。 另外,SIP最常见于腔隙性脑梗死和大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少见于栓塞性脑梗死;但也有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并非是腔梗,而是再次梗塞。并且,在发生病情恶化的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中,有50%以上的病人是在发病后最初24h内出现的。 危险因素: SIP的危险因素和发生发展过程较为复杂,目前认为SIP可能是多种因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发挥不同作用所产生的多样状态的组合。 1、糖尿病 高血糖作为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能够导致或加重脑梗死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首先,高血糖能够促进氧化应激反应,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损害内皮屏障,进而导致血管壁的破坏,加重脑梗死症状。 再者,长期糖尿病可使脑血管发生弥散性病理改变,动脉弹性降低,血流灌注减少,同时高血糖症易出现血粘度改变,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从而影响脑微循灌注,使脑梗死加重。 另外,近年来的国内外有关研究还发现,在超负荷血糖的条件下,机体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的表达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的含量增加,这将造成广泛的微血管损伤,导致糖尿病性“腔梗”的发生,而糖尿病性“腔梗”所致的脑组织缺血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ICAM的表达,这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更严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这可能是糖尿病导致SIP的一个重要机制。 2、缺血区的脑血流量降低 临床上脑梗死患者早期血压下降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引起血压下降的原因可能为:①不适当的降压治疗;②发病后血管调节功能障碍。 血压下降所致脑梗死加重的机制可能是脑动脉硬化病变(尤其是大血管的病变)可导致狭窄远端血流灌注减低,从而使侧支循环不良的部位易发生梗死,故有些患者尽管血压很高,但血压略有下降症状即可加重;特别是脉压差小的患者血液动力学机制可加重半暗区的缺血有关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发现SIP组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为大脑中动脉水平段或颈内动脉末端狭窄。目前认为SIP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并且现已有证据表明高血压或糖尿病以及两种病变共存的患者合并有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比率远较正常人为高。 ,从而进一步发展为进展性卒中,由此认为大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能是SIP的主要病因之一。另外,动态血压监测证实,急性脑卒中后开始24小时血压波动明显,1周左右大部分患者的血压能够自然回落到正常范围。故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即使不作降血压处理,一段时间后大多数也会自然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 在一定动脉压范围内,脑血流量可自动调节,主要与动脉灌注压即动脉平均压有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86例临床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86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05-18T14:34:27.4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2期作者:李伟 [导读]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414500 【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比较治疗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4.55±11.32),显著低于对照组(19.27±1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2.79%,显著高于对照组44.18%(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关键词】依达拉奉;低分子肝素;进展性脑梗死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eighty-six cases of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used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treatment group used edaravone additionally.To compare the impaired level of neural function and clinical effect after patients treated.Results The impaired level of neural function of treatment group was(14.55±11.32),the control group was(19.27±10.89)(P<0.05);General excellent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62.16%,the control group was 43.24%(P<0.05).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edaravone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Keywords:edaravone;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时神经功能受损症状较轻,在发病48h内呈进行性发展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高,预后较差,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现就我院对依拉达奉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08年5月~2010年6月期间确诊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起病24h以内入院,均为首次发病,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发病后符合进展性脑梗死标准,并排除合并有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及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1.5±1 2.4岁;治疗组(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54~79例,平均年龄62±15.8岁。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发病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所有入选对象均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辛伐他汀稳定斑块及管理血压及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5000u腹壁皮下注射,每12h一次,7-10天为一疗程;治疗组: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14天为一疗程,联用低分子肝素5000u腹壁皮下注射,每12h一次,7-10天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进行血脂、血糖、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疗效判定标准:根据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于91%~100%,无缺损体征者为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于46%~90%,缺损体征程度1-3级为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于18%~45%为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低于17%为无变化;病情无变化、恶化或死亡为无效。以基本痊愈+显著进步的例数之和/总病例数计算总显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 2.0统计软件,数据以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采用依达拉奉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 讨论 脑梗死是老年人群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在48h或更长时间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占全部脑梗死的26%-43%,其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目前进展性脑梗死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糖尿病和高血压是进展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与脑动脉硬化严重且侧支循环不良有关。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血栓因素与再灌注损伤[2],在原有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栓继续发展或再形成,使梗死区持续性缺血,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细胞损害。缺血再灌注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等氧自由基,导致脂质、蛋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原因及应对措施探讨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原因及应对措施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5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收治的56例完全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上,主要包括糖尿病、初次发病住院、抑郁心理、不全性循环梗死以及颈动脉狭窄等。结论:对于伴有颈动脉狭窄、糖尿病、抑郁等情况的不全性循环的患者,应当高度警惕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在药物治疗包括康复治疗的阶段中,应当加强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处理。 标签: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完全性缺血性脑卒中;原因;应对措施 根据病程发生程度的不同,缺血性脑卒中可以划分成短暂性缺血性发作、可逆性缺血性发作以及进展性与完全性卒中[1]。在以上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中,进展性脑卒中的比重较大,占25%~40%,由于常规药物治疗未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相对于一般卒中,进展性脑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较高,并对患者预后造成重要的影响[2],并成为脑梗死治疗中难度较大的疾病。对此,为了改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5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研究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5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选取同时期收治的56例完全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上患者与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同时进行MRI或者脑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完全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在观察组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44~79岁;在对照组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在45~8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入选标准上,在发病6 h~2周内,临床正常呈逐渐加重趋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程度不低于18%,经检查表明梗死病灶增多或者扩大;在对照组入选标准上,症状高峰在发病6 h内到达,而且排除了出血性梗死的情况。 1.2 方法 选用对照组研究的方案。对以上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时间为入院0 h、24 h、48 h、1周、2周以及3周时。入院后,对两组患者实施血压监测和HAM 评分,并开展血糖、血脂等方面的生化检查。同时,对患者颈部血管实行B超检查,然后及时进行MRI或者脑CT从而确定脑梗死,对没有呈现责任病灶的

《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

《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是脑梗死自然病程的一部分,也是溶栓等疗法的主要不良反应,不仅与脑梗死预后不良相关,也是多种改善血流疗法使用不足的重要原因。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专家组制定了《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针对出血转化的定义、分型、危险因素、诊断和处理原则提出推荐意见。 出血转化的定义和分类分型 推荐意见: 出血转化定义为脑梗死后首次头颅CT/MRI未发现出血,再次头颅CT/MRI检查发现颅内出血,或根据首次头颅CT/MRI可以确定的出血性梗死。 根据出血前是否采用了增加出血风险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血管内治疗、抗栓等),分为自发性或继发性(治疗性)出血转化。

可采用NIHSS评分增加≥4分或表1中其他标准来定义临床症状加重(症状性出血转化),更加客观和实用的症状性出血转化定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影像学分型可采用ECASS分型或Heidelberg分型方法。 出血转化的流行病学 推荐意见: 现有研究报告的出血性转化总体发生率差异大(0~85%),自发性出血转化发生率为7%~29%;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率为10%~48%,其中症状性出血转化发生率为2%~7%;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发生率为46.0%~49.5%,其中症状性出血转化发生率为2%~16%;使用阿司匹林或肝素的患者出血转化发生率为8%~22%,其中症状性出血转化占2%~9%。 中国人群出血转化的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数据较少,有待更多研究。

出血转化的病理生理机制 推荐意见:出血转化机制主要与梗死后缺血损伤、再灌注损伤、凝血功能紊乱和血脑屏障破坏等相关,但其明确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要深入研究。 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 推荐意见: 除溶栓、取栓及抗凝等引起出血的治疗因素外,卒中严重程度(NIHSS评分)和影像显示的大面积脑梗死是当前较为公认的出血转化相关危险因素。 更加简便、快捷且精准的出血转化风险预测模型(量表)有待进一步研究。 出血转化的诊断和检测

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7-18T17:21:08.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1期供稿作者:曾明余咏红 [导读]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48h内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的脑卒中。 曾明余咏红(河南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河南新乡 453000)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1-0152-02 【摘要】目的探讨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东菱迪芙加入生理盐水中静点。对照组39例,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两组病人均给予复方丹参为基础的常规辅助治疗。结果从治疗3d治疗组评分开始减少,7d.14d时评分减少明显;对照组在治疗3d后评分仍有增加倾向,第14d方逐步下降。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不良反应较轻。结论东菱迪芙可比较迅速、有效地阻止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展,明显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且治疗时间窗较为宽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东菱迪芙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低分子肝素钙;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后48h内或更长时间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1]。东菱迪芙(DF-521)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单一成分,高纯度的类凝血酶制剂,具有降纤、溶栓、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我院于2007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7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后,对4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以观察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颈内动脉系统梗死。②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h~72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③肢体肌力<4级。④近日无手术创伤史及出血倾向。⑤排除心源性脑梗塞、重度高血压。有下列情况者除外:①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已停止加重。②有活动性溃疡和已知出血倾向者。③重度心、肝、肺、肾功能伤害。④已用抗凝、溶栓者不入组。⑤妊娠等。⑥血纤维蛋白原<500mg/dl。 1.2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5~79岁,平均63.7岁。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46~78岁,平均63.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无明显差异(P>0.05)。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东菱迪芙首次剂量1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点,以后两次连续应用5u/d,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点,1h滴完,共20u.治疗期间每日监测血纤维蛋白,如果血纤维蛋白<500mg/dl, 则停用东菱迪芙;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6000u/次,2次/d,连用10d。两组均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加入液体中静点14d。两组同时给予常规辅助治疗(抗自由基、钙离子拮抗剂、改善微循环、脑细胞活化剂、控制血压、血糖及脑水肿等)基本相同。 1.4 疗效评价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进行评定,基本痊愈: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评分增加18%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注: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P<0.01).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评分无差异,治疗3d后治疗组评分开始减少,第7d后,第14d后评分减少明显;对照组在治疗3d后,评分仍有升高趋势,第14d后才逐渐下降;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注: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χ2=7.04,P<0.01。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48h内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的脑卒中。住院脑梗死患者中,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为26%~43%,是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是一种严重的难治性脑血管病,且极易引起医疗纠纷。因为溶栓治疗时间窗限制较严格,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失去了溶栓机会,而且溶栓治疗并发症较多(如易发生出血)。东菱迪芙是从中南美洲的响尾蛇科,毒蛇的毒液中提取的一种高纯度类凝血酶样物质。经基因工程方法合成的单一成分的丝氨酸蛋白酶。它选择性的作用于血浆纤维蛋白原A链末端的精氨酸,甘氨酸之间的肽键,使纤维蛋白原分解为纤维蛋白单体,从而有效地降低血浆纤维蛋白浓度,降低血粘度,阻止血小板血栓(白色血栓)形成。有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凝血因子Ⅹ,纤溶酶原的活性增强,血粘度及纤维蛋白的浓度增高,当缺血卒中发生时,局部血流中断,凝血因子局部增高,易导致血栓蔓延,缺血缺氧范围扩大,进而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经过临床观察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该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血粘度的影响,表明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与文献报道结果相同[2-4]。东菱迪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单一成分,高纯度的类凝血酶制剂,具有降纤,溶栓,改善血流变学等作用。并且对起病6h以上的患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