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66例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66例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66例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66例临床研究

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合理应用

主讲人:庞杰 2016.07.06 随着医学的发展,骨质疏松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因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的骨质疏松患者,必将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更多的负担。因为骨质疏松患最大的并发症是骨折,所以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是医生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2001 年 NIH 定义骨质疏松是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是由骨密度和骨质量来体现。骨强度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骨密度,第二个是骨的质量。现在有很多的研究都以骨密度作为基准,是因为目前骨质量没有仪器来测量,而我们临床中经常使用的抗骨质疏松的药物也是通过是否提高骨密度,这一角度来观察疗效。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基础用药;第二个是药物的治疗。所谓的基本治疗,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就是钙剂和维生素 D 的补充。 一、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合理选择 (一)基础药物 1. 钙剂 有不同的剂型和不同的种类。钙剂的剂型可以分为片剂、胶囊、冲剂、粉剂、溶液、针剂等剂型。这么多的剂型如何在临床中合理的运用,使患者能够达到理想的疗效?如果患者只有骨质疏松而没有其他的问题,这些剂型对都是适用的,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剂型。但对于某些既有骨质疏松症又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如有消化道疾病,如吞咽功能比较差,不能很好的吞咽片剂,胶囊等这些有形的物质,可以选择冲剂、粉剂、溶液这些容易吞咽的剂型,而对于有些病人不能吞咽是由于禁食,我们可以选择针剂,像葡萄糖酸钙就可以通过静脉给药。 是问题是比较容易出现胃肠道的反应,如患者容易出现腹胀,便秘等问题。所以对于老年人如果原来就有便秘,补充了钙剂以后便秘更加明显了,像这种患者可以选择有机钙。 2. 维生素 D 普通的患者如果没有其他疾患,两次羟化的能力足够,所以这种患者给予普通维生素 D 就可以。在体内普通维生素 D 可以通过机体自身的羟化的过程达到被机体合理运用的活性维生素 D 的状态,但是,老年人本身的维生素 D 的水平就比较低下,户外活动的少,而且经常合并其他的发病。如影响羟化的肾脏的疾病,还有有些病人可能会有使用激素的一些原发病,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单羟或者双羟的维生素 D ,这种维生素 D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原发性OP 除特发性外,分为I型和II型,I型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型,主要原因为雌性激素缺乏;II 型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为低转换型,由于年龄的老化。 1.原发性特发性: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指主要由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落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常于绝经后5~l0年发病,属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特征是全身的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以至骨脆性增高,易于骨折,使妇女的残废率和死亡率增加,其治疗机理主要在于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提高绝经后妇女体内性激素水平,抑制骨吸收,并通过对机体的全身性、多环节的调节作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 型):老年人肾脏虚衰,三焦气化不利;或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气虚无力行血;或脾虚湿盛;或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寒凝筋脉等均可导致瘀血痰浊痹阻筋脉,致筋骨失养;同时,痰瘀还可导致肾虚的产生及进一步衰竭,从而诱发或加重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产生。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以补肾(温补肾阳,填补肾精)为主,并在补肾的基础上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别采取健脾益气、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温化寒湿等法。 2.继发性继发性OP是继发于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如糖皮质激素),或继发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肾小管性酸中毒、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妊娠哺乳 .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肝脏病 .肾脏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 .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肌萎汐伤后肌萎缩)等.胃肠性吸收不良胃切除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ast-Cell病等 .其他原因吸烟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骨的生长期:受精至20~25岁 平衡期:20~25稳定期,35~40岁骨吸收与骨生成平衡 骨衰老下降期:35岁以后开始衰老,骨量下降。妇女绝经后(50岁以后),10年内,每年以1.5~2%丢失。 骨质疏松难以控制的因素: ①绝经;②性别;③年龄;④种族;⑤体型瘦小(57kg 以下,危险性更大);⑥种族史。 骨质疏松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①日照不足;②长期低钙饮食;③不良的生活习性;④运动量少;⑤药物;⑥疾病。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大小: 激素>糖尿病>外来激素>抗癫痫药>泻药>低钙饮食

2017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合理应用答案

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合理应用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 对于胃肠条件差的患者可以选择的钙剂是() ? A.有机钙 ? B.无机钙 ? C.冲剂 ? D.不确定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2 . 钙剂中,无机钙的优点是() ? A.不引起胃肠道反应 ? B.易于吸收 ? C.含钙量高 ? D.不确定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对于某些肝肾功能异常,体内的二次羟化都会受到损害的患者,如果又合并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可以选用 的维生素D剂型为() ? A.双羟维生素D ? B.普通维生素D ? C.都可以 ? D.不确定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4 . 关于双磷酸盐类药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 ? B.对椎体和非椎体的骨折预防都有很好的疗效 ? C.主要的副作用是上消化道刺激 ?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5 . 不属于抗骨质疏松药物降钙素的特点的是() ? A.能够有效地降低椎体骨折的危险,但对非椎体的骨折没有确切的疗效 ? B.有中枢的止痛效果 ? C.副作用是容易发生过敏 ?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 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的增大 ? B.孕激素的减少 ? C.雌激素的减少 ? D.不确定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 抗骨质疏松药物中,属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是() ? A.阿仑膦酸钠 ? B.雷洛昔芬 ? C.降钙素 ? D.不确定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8 . 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适合使用甲状旁腺素,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情况是()? A.曾经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 ? B.具有发生骨折的多重危险因素的骨质疏松患者 ? C.接受其他的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或者是耐受性不好的患者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9 . 雷奈酸思和阿伦磷酸钠相比,其优点是() ? A.胃肠道没有刺激作用 ? B.疗效好 ? C.副作用小

骨质疏松的四种症状

骨质疏松有4种发病征兆,你知道吗 【导读】电视中经常报道骨质疏松就用盖中盖高钙片,那么是否是因为我们人体缺钙才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的呢? 什么叫骨质疏松症呢?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1、活动能力减退,身体关节僵硬, 发现关节活动发僵,身体灵敏度及平衡能力的下降,伸展身体时出现不适,感到容易疲劳,双下肢发沉、动作缓慢时,就要注意避免摔跤了。 2、身高减少,出现驼背。 我相信只要稍微注意生活的人都知道,身高减少,出现驼背这种现象出现最多的就是在老年人的身上了。由于骨质疏松会造成脊椎压缩变形、前倾、背曲加剧,所以会出现身高降低,形成驼背现象。现在的长期对着电脑的上班族就得更加注意了,坐姿的不正确,饮食得不当都是有可能会导致这种现象在你的身上出现的。 3、摔倒。 由于骨骼的僵硬及身体的灵活性降低,导致老年人更易出现摔倒这种事故。这主要就是因为骨质疏松这种症状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差,有的已经发生了骨折,但未感到明显疼痛,不及时就诊,容易耽误治疗。因此,老人只要跌倒就要及时就诊。 4、周身骨骼疼痛。

这种症状在现在的上班一族应该也是常见的,以腰背痛为主,并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时疼痛减轻,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使疼痛加剧,并有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就得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了。 小编提示:生活中的一些小小征兆都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一种反映,关注生活点滴,关注自己的身体。关于骨质疏松的征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骨质疏松的发病,往往与体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因此,大家在平时最好能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一旦出现骨质疏松的征兆,务必及时就医。

(完整版)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二炮总医院内分泌科李全民 写在课前的话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疾病。随着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易发生骨折,危害较大。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旦患病有必要进行规范化治疗。本课介绍的重点内容是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通过学习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 一、骨质疏松的定义、危害及诊断 (一)骨质疏松的定义 WHO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NIH认为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由骨密度和骨质量来体现。由于这种疾病随着老龄化的进展,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易发生骨折,所以其危害比较大。 (二)骨质疏松的危害及规范治疗必要性 骨质疏松的第一个特点是发病率高,有资料统计60岁以上骨质发生率是女性56%,男性29%;大于65岁的骨质疏松患者,70%的骨折可以归因于骨质疏松。第二个特点是致残率高, 1/4的人需要家庭护理,长期卧床带来褥疮、肺炎、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等。第三个特点是死亡率比较高,髋部骨折两年内的死亡率是25%。所以骨质疏松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比较高的疾病,危害较大,有必要进行规范化治疗。 (三)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思路

骨质疏松临床诊疗的思路是早期要看有无危险因素,有无临床表现,据此进一步对骨质疏松进行诊断,诊断以后制定治疗方案或治疗原则。同时要进行早期的识别和筛查,然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最后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预防骨折初次和再次发生。很多骨质疏松没有症状,有一部分人有疼痛感觉,所以最常见的两个治疗目标第一个是针对疼痛,消除疼痛,第二个是最终目标治疗骨折。对于低骨密度,没有骨折的病人干预的目的是要预防和减少发生第一次骨折。如果病人已经发生了一次骨折,治疗目的要预防发生第二次骨折,所以骨质疏松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预防骨折的初次发生和再次发生。 二、抗骨质疏松的规范治疗 (一)抗骨质疏松需治疗的人群

骨质疏松

沉默的杀手——骨质疏松症(转载) 发表者:王海桥164人已访问 1.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2.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1080亿人民币。

3. 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4.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5.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华医网答案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解读

华医网答案_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解读 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解读 一、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1、髋部骨折有()出现永久残疾 C、30% 2、雌激素应用中强调早期应用,一般在绝经早期()岁之前应用更好 C、60 3、雷奈酸思一般()服用 D、睡前 4、()是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C、干预骨重建 5、髋部骨折一年内导致死亡可达() B、20% 6、关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说法错误的是() D、增加子宫出血和子宫内膜癌风险 7、骨形成促进剂的代表药是() D、甲状旁腺素 8、唑来膦酸盐诺华公司密固达,多久静注1次()

C、每年 9、针对于RANKL的全人单克隆抗体Denosumab说法正确的是() B、快速,有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健康绝经后女性、健康男性、多发性骨髓瘤及乳腺癌患者的骨吸收 10、双膦酸盐是()的代表药物 A、骨吸收抑制剂 二、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合理应用 1、钙剂中,无机钙的优点是() C、含钙量高 2、骨质疏松患者停药两年以后,BMD正常而且无骨折发生,那么对于其处理正确的是() B、需要开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3、不属于抗骨质疏松药物降钙素的特点的是() D、以上都对 4、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疗效判断包括() D、以上都是 5、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C、雌激素的减少 6、临床上,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合理选择流程是() C、初次选择-监测疗效-调整用药 7、对于胃肠条件差的患者可以选择的钙剂是() A、有机钙

8、雷奈酸思和阿伦磷酸钠相比,其优点是() A、胃肠道没有刺激作用 9、抗骨质疏松药物中,属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是() B、雷洛昔芬 10、对于某些肝肾功能异常体内的羟化功能受损害的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选用的维生素D剂型为() A、双羟维生素D 三、骨质疏松患者如何合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1、()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 A、钙和维生素D 2、补充钙质中,有机钙不包括() C、氧化钙 3、骨质疏松症的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 C、调整生活方式 4、骨质疏松症的分类,不包括() B、遗传性骨质疏松症 5、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人群钙的RDA为:3岁至青春前期为() B、800mg 6、钙剂的副作用不包括:() A、过敏 7、防止骨质疏松症中,调整生活方式,包括:()

骨质疏松试题

姓名: 分数: 外二科骨质疏松测试题 1、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 A: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B:骨硬度和弹性 C:骨长度和骨质量 D:骨矿密度和骨长度 2、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A:骨密度 B:骨强度 C:骨长度 D:骨质量 3、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 A:男性儿童和老年妇女 B:青年和男性成人 C:儿童及妇女 D: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4、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内。 A:1-2年 B:3-4年 C:5-10年 D:6-15年 5、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A:55岁 B:70岁 C:80岁 D:60岁 6、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为发生(),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时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 A:椎体骨折 B:髋部骨折 C: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 D:腕部骨折7、()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A: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 B:畸形、疼痛、反常活动 C:畸形、疼痛、弹性固定 D:高热、寒战、腹痛 8、发生髋部骨折后的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达(),而存活者中约()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A:30% 60% B: 50% 20% C:50% 50% D: 20% 50% 9、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 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cm。 A:1-3 B:3~6 C:5-10 D:10-20 10、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危险性(),高于乳腺癌、子宫内 膜癌、卵巢癌的总和。 A: 50% B:40% C:30% D20%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骨质疏松

老年骨质疏松症怎么治疗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有各种疾病出现,特别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就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通常女性要比男性发病几率高,随着我国的老年人口的增加,患骨质疏松疾病的病人也大幅度增加,这是许多老年人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骨质疏松常表现为骨量降低,骨强度降低,骨密度降低,骨头易断裂,容易造成骨折,所以,老年人得了骨质疏松症就要及时的找办法治疗。 步骤/方法: 1首先,可以用饮食疗法,多吃含钙,含维生素C,维生素D的食物,这样可以促进钙吸收,比如吃些排骨汤,虾米,海带等食物,同时还要配合晒太阳,每天可以晒一小时的太阳,这样对自己的身体很有帮助。 2然后,要戒掉不良习惯,生活中难免有许多的应酬和交际,在这些过程中不要吸烟喝酒,尽量避免碳酸饮料,因为饮料中含有镁,磷,这些是对身体不利的,它会软化骨头,导致病情加重。 3最后,可以到医院配些专门针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钙片,这是比较快的解决方案,但是相对于食疗来说价格比较贵些,有经济条件的不妨买些钙片,帮助老年人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钙,相信不久身体就会有好转。 注意事项: 老年人应该在还没有得骨质疏松前就开始预防,多吃含钙的食物,避免一些不良的习惯,这样才会对身体有利,但是小孩子的话就不可以过早的补钙,这样会引起骨

骼强化过早,对身体很不利。 骨质疏松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骨密度和骨影像学检查: 1. 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骨折最好的预测指标。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根据美国最新的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制定的治疗指南规定,以下人群需进行骨密度的检测:65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这类人群仍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如有骨质疏松症存在则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存在1个或1个以上危险因素、小于65岁的绝经后妇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需根据BMD测定值来决定治疗的妇女;长期激素代替疗法的妇女;轻微创伤后出现骨折的男性;X线显示骨质减少的人群以及存在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通过与健康成年的BMD比较,WHO建议根据BMD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规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减1个标准差(SD)为正常值,较正常值降低(1~2.5)SD为骨质减少;降低2.5SD以上为骨质疏松症;降低2.5SD以上并伴有脆性骨折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测定骨密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定量计算机体层扫描(quantitativ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QCT)测量BMD最为准确,单位为g/cm3,该方法不受骨大小的影响,可用于成人和儿童。但QCT只能测定脊柱的BMD,骨赘会干扰测定值,而且费用较高,同时所受射线亦不可低估。 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接受射线较少、相对便宜,而且可重复性较QCT高,可用于成人及儿童。DXA可以测定脊柱以及髋骨的BMD,可视为测定BMD的标准方法,然而DXA存在校正值的差别。建议使用同一台机器上对患者进行随访连续测定BMD。影响DXA测定的因素有脊柱骨折、骨赘以及主动脉等脊柱外的钙化。外周DXA可以测定腕关节的BMD。 射线测量(radiogrametry),通常用于测定手的骨皮质情况,尤其是第二掌骨。该法可用于儿童的BMD测定,费用最为低廉。但该法不如DXA精确,而且对于BMD变化的敏感性不大。 2. 对于有局部症状的患者应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即使无脊柱症状的患者也应摄取该部位的侧位片,以免遗漏椎体骨折。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因椎间盘膨出所致的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

二十一、骨质疏松用药

二十一、骨质疏松用药 1.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哪些? 人体的骨骼主要是承担人的体重和保证人的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结构,因此必须要足够的坚强。骨本身是由很多很密的网状组织构成的,包含蛋白质、矿物质(钙)等。如果某些原因导致骨含有的矿物质逐渐减少到一定程度,这样骨头就会变得很软弱,就没有足够力量去承担身体活动产生的力量,骨头也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折断。这个过程是无声无息的,自己是感觉不到的,等到骨质丢失到一定程度发生了骨折的时候往往才被发现。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所谓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代谢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肾脏病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主要的应该是关注原发性的骨质疏松。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其作用主要分为三类。 (1)骨吸收抑制剂。①激素替代疗法。用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已有70多年历史,国际上普遍接受该法。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疗法。常见药物有:尼尔雌醇、雌二醇、雌三醇、利维爱(替勃龙)等。②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类似雌激素的化合物,它与雌激素作用非常相似,但可完全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和乳腺的刺激,不引起子宫内膜和乳腺细胞增生,不增加致癌危险。常见药物有雷洛昔芬。③二膦酸盐。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骨吸收抑制剂,二膦酸盐与雌激素作用相似,但后者仅用于女性,而二膦酸盐男女均可使用。该类药物可分为3代:第一代有依替膦酸二钠、氯屈膦酸二钠;第二代有替鲁膦酸钠、帕米膦酸钠;第三代有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依本膦酸钠等。④降钙素。是人体调节骨钙代谢的一种内源性激素,是治疗伴有骨痛、高钙血症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目前能够人工合成的有4种,即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人降钙索和猪降钙素,前两种更为常用。常用药物有:密钙息和益钙宁。 (2)骨形成促进剂。①甲状旁腺素。它是体内钙平衡的主要调节者,对骨骼有合成作用,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减少其程序性死亡,促进骨形成,并显著减少松质骨的丢失及骨小梁厚度的减少。目前已有重组甲状旁腺激素上市。②氟制剂。氟化物是一种强有力的骨形成刺激剂,有稳定骨盐晶体结构的作用,抑制骨质吸收,促成骨细胞分裂,显著增加中轴骨的骨质量。常见药物有氟化钠、单氟磷酸钙(特乐宝)。(3)骨矿化药品。①钙剂。足量钙的摄人对正常骨的发育和维持是必要的,钙人量不足可降低骨量峰值和随衰老所致的骨量丢失。目前临床应用的钙剂很多,常见药物有碳酸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枸橼酸钙、氨基酸鳌合钙、盖天力、龙牡壮骨冲剂、钙尔奇D、凯思立D和乐力胶囊等。②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维生素D是促进人体钙吸收的重要元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都存在维生素D的生成和代谢障 碍,导致活性维生素D的减少,因此必须加以补充。常见药物有阿法D 3、活性维生素D 3 、阿法骨化醇、骨 化三醇等。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其作用主要分为上述三类,其他如骨生长因子制剂及中药也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需要用骨吸收抑制剂,防止骨量继续降低,而且需同时使用刺激骨形成的药物以增加骨量,可采用联合用药。骨吸收抑制剂只能维持骨量和暂时骨形成增加,骨形成刺激剂才能有效地提高骨量,这是目前世界治疗骨质疏松症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向。 2.骨质疏松患者怎样科学合地补钙? 钙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全身99%的钙贮存在骨骼与牙齿中,组成身体最坚硬的部分。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并且促进骨矿化,而骨骼作为贮钙的主要场所又承担着维持血钙浓度稳定的重任。所以,钙与骨骼健康的密切关系不言而喻。 严重缺钙可导致动物与人类骨质疏松的模型早已公认为不可质疑的科学事实。大量观察性研究和随机的临床试验的数据表明,补充钙和(或)维生素D能减少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和发生摔倒的危险。目前对于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地位基本达到国际共识,即对摄钙不足的人群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有益的,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 钙补充剂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这充分说明其重要性。钙对骨骼健康虽然是有益的,但降低骨折危险的作用是微弱的,因此单纯补钙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唯一和全部措施,而是基础措施之一,同时还应当注重营养、锻炼、接触阳光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有明确危险因素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或已经是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除补钙外,需要与其他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及治疗措施联合应用。 总之,钙不仅是维持骨健康的基本元素,也是参与全身多系统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尽管单纯补充钙剂不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全部措施,但的确是重要的基础措施。因此,钙不能不补,也不能滥补。科学合理地选择钙剂和补充钙剂,才能 真正地做到既安全又受益。 3.目前市场上常用补钙制剂有哪些? 钙是人体终生所需的元素,人体总钙量的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是骨骼正常生长和达到峰值骨量的物质基础。缺钙可引发几十种疾病,包括软骨症、抽搐症、肾结石和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 钙制剂是防治钙缺乏症的重要药物。目前市场上的口服补钙制剂种类繁多,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钙制剂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骨质疏松药物的临床应用

骨质疏松药物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9-05-28T10:21:44.707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2月作者:崔静黄华王子琦[导读] 骨质疏松症属于一类由于多病因引发的全身性骨骼疾症,比较多发于绝经后妇女或是老年人,由于患者骨组织结构不断蜕变与不断降低的骨量使得骨强度降低,增加其骨脆性与骨折的危险性,属于代谢性疾症。 贵州省骨科医院骨内三科崔静黄华王子琦摘要:骨质疏松症属于一类由于多病因引发的全身性骨骼疾症,比较多发于绝经后妇女或是老年人,由于患者骨组织结构不断蜕变与不断降低的骨量使得骨强度降低,增加其骨脆性与骨折的危险性,属于代谢性疾症。在临床上多变现为骨折与骨骼疼痛。在世界多个区域内,骨质疏松成为了众所关注着的健康问题,现阶段全球的发病率已超过百分之二十五,属常见疾症、多发疾症之一。因此,现阶段医学界对如何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尤其关注。目前,治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分为三大类别,即骨矿化物、骨形成促进剂、骨吸收抑制剂。本文主要对在临床上所应用的骨质疏松药物效果进行探究.关键词:骨质疏松疾症;骨矿化物;骨形成促进剂;骨吸收抑制剂 [中图分类号]R5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2-CR 1.抑制骨吸收药物 1.1雌性激素替代治疗当女性进入绝经阶段后,患者身体内部雌性激素水平不断降低,因此导致患者骨吸收加大并大量的骨量流失,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疾症,雌性激素替代治疗是指提供给绝经后妇女适合自身需求的雌激素,来弥补雌性激素的缺少[1]。共同使用孕激素与雌性激素被称之为激素替代治疗手段,而添加孕激素为了防止子宫内膜的增生[2]。雌性激素与类似于雌性激素的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骨组织内雌性激素受体当中,对增殖骨细胞与合成胶原有一定的作用,并可以抑制患者骨细胞分泌骨吸收刺激因子,进而降低患者骨转换,使骨吸收过程得到抑制,并可以提高肾脏中维生素D3产生量,减少患者骨细胞对甲状旁腺素的敏感程度,降低骨吸收程度[3]。雌性激素一直被认为是确保绝经后妇女身体健康的标准,经研究表明,雌性激素可以让多数绝经后妇女骨损失,因此应当保障骨量,预防骨质疏松。然而,长期使用雌性激素容易引发乳腺癌[4]。随着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率也不断提高,因此现阶段不能将雌性激素替代治疗手段广泛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 1.2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性激素受体调节剂既具备抗雌激素功效也具备着拟雌性激素功效的人工合成的非甾体化合物质,它可同雌性激素受体相结合,根据不同的细胞类别与激素环境,将靶组织体现为拮抗剂或是雌性激素激动剂,患者在一些组织结构上祈祷对雌性激素受体产生阻断功效,患者在其他组织结构上起到雌性激素受体的功效[5]。他莫昔芬属于人工最早合成的第一代选择性雌性激素受体化合物质,在临床上被选定治疗乳腺癌患者,它还可以自主结合于骨细胞上雌性激素受体,而在患者组织上具备弱雌性激素激动剂的功效,但因他莫昔芬长时间被应用可引发患者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癌症,因此在临床上可以被用于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疾症[6]。以雷诺昔芬为代表的第二代雌性激素受体化和物质在临床呗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疾症的预防与治疗,在心血管功能与骨系统功能上具备雌激素样功效,增强骨矿物质密度与减少患者血清胆固醇,与此同时子宫与乳腺具备抗雌性激素的功效,对乳腺与子宫不产生刺激性功效,长期用药可以减少发生乳腺癌的机率[7]。第三代选择性雌性激素受体类药物拉索昔芬可以结合于雌性激素,具备十足的亲和力,具备雌性激素样的功效,它同其他选择性雌性激素受体化合物相比较,其具备改善口服的生物利用程度,并更好地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发挥着作用[8]。虽然现阶段,并未观察到拉索昔芬对子宫内膜产生的刺激功效,但仍然应当长时间接受随访与观察。 2.骨矿化物药物 2.1 钙剂 钙剂不仅可以保持人体骨骼强壮,还可以补充人体中的钙成分,通过给予患者骨矿物质,促使骨骼形成速度加快,提高骨骼的强度,第I代钙剂主要为乳酸钙与葡萄糖酸钙,由于包含元素钙含量较低,钙吸收程度较差。第2代钙剂主要包含有活性钙等,由于生物利用程度较低,对胃肠道产生的刺激较大,因此使用率较低。现阶段,使用最多的超微化处理主要以碳酸钙为主,包含有维生素D与钙的第3代复合制剂。 2.2 活性维生素D 及其代谢产物活性维生素D主要结合患者作用部位的受体,加快肠道钙的吸收,加快患者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对合成与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的过程进行抑制,进而抑制骨代谢过程,促使形成骨骼。特别是维生素D与其衍生物也可以提高破骨细胞数量与破骨细胞活性,加快骨吸收的进程,因此其影响骨量是双向的。摄入适度的维生素D与钙可以降低发生骨折的机率,并可以预防患者骨量的丢失,但仅依靠维生素D与钙剂不能够完全治疗疾症,仅作为基础性治疗手段。 3.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及甲状旁腺相关肽甲状旁腺激素可以平衡患者机体钙磷代谢,属于一类主要的调钙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可以对骨代谢过程进行调节,直接对患者破骨细胞与骨细胞起到刺激作用。低剂量可以对骨骼进行重建,提高患者骨强度,但一经大剂量使用,一方面可以使得破骨细胞性质活化,另一方面抑制骨细胞的功能,可以丢失患者骨量,后果不堪设想。相关学者对间歇性提供甲状旁腺激素与连续性甲状旁腺激素的差异性进行比较,观察到间歇性使用甲状旁腺激素主要为可以提高患者髂骨骨量,但连续性提供药物治疗可以加快骨吸收速度[9]。这也说明了提供甲状旁腺激素应需间歇性给药对骨质疏松疾症的治疗才会产生更有利的帮助。 4.小结 现阶段,对骨质疏松的治疗研究进展较快,国内外已经正在积极投入到新型无不良反应药物的研制之中,但药物治疗仅占一方面,仍然要配合医生治疗,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症的侵入,这样才能产生更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们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综述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综述 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系统性、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目前,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大致有以下三类:促进骨矿化类药物;刺激骨形成的药物;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关键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目前全球发病率已超过25%,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现有骨质疏松患者9 000 万,占总人口的7.1%,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 2.21 亿,那时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所以研究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基础治疗”及“强力治疗”两种治疗方案。基础治疗是“钙+维生素D”营养或“钙+维生素D”治疗。一般来说,“基础治疗”比较安全,很少有副作用的发生,但是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的效果尚不肯定。强力治疗包括双磷酸盐类药、降钙素类药、绝经后的雌激素替代治疗、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等。一般认为这些药物能有效提高骨密度,较快地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并能有效降低骨折率,但需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才能避免副作用的发生。临床还流行着“三联疗法”:一是钙+维生素D+周期性的双磷酸盐/降钙素的应用,适合于老年性的骨质疏松合并疼痛较明显的患者。二是钙+维生素D+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则较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可使雌激素对于骨的有益作用最大化,又能有效避免其对乳腺和子宫的副作用,有取代传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趋势。现将目前临床上预防、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促进骨矿化的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 钙制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为肯定的药物之一,目前市售钙剂有无机钙类、有机钙类、有机酸钙类、中药钙制剂类等,在选用钙剂时尽量选用钙元素含量高、水溶性好、生物利用度好、口感佳且价廉及服用方便的钙剂。维生素D 的缺乏将导致肠道对Ca2+ 的吸收减少,血钙浓度下降,进而刺激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升高和骨损失。维生素 D 对老年性、绝经后骨质疏松和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均能起到维持骨量、减少骨丢失、降低骨折的效果;研究表明,钙剂的补充只是骨质疏松治疗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其单用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同时服用钙剂和维生素 D 可预防骨折的发生,但单用维生素 D 不能预防骨折的发生,每日补充维生素 D 可增加钙的吸收与利用。 2 刺激骨形成的药物 2.1 氟化物: 近年来氟化物治疗骨质疏松的应用并不广泛,主要是因为发现应用氟化物治疗的患者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并未减少。氟化物与抗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类或雌激素受体调节药雷洛昔芬联合应用,对升高骨密度、减少骨折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2.2 甲状旁腺激素 研究表明,PTH既具有刺激骨质吸收的功能,又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功能。特立帕肽使椎骨骨矿物质密度(BMD)的增加量超过所有抗骨吸收的药物,对骨骼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其治疗对象是患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人群。特立帕肽和雷洛昔芬合用,可明显增加腰椎和股骨BMD,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用特立帕肽。Koval等[1]报道,特立帕肽可引起大鼠骨肉瘤发生率增加,且与剂量和给药持续时间有关。因此,特立帕肽在临床上是否有致骨瘤

2021年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用药(完整版)

2021年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用药(完整版)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地舒单抗作为一种具有较广抗骨折谱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在国外应用已超过10 年,大量的临床证据显示其可持续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并降低椎体、非椎体及髋部骨折的风险。地舒单抗在国内上市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武器”,但我国临床工作者对地舒单抗的应用经验尚不多。为此,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组织专家,在充分复习汇总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对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地舒单抗临床使用方案 ●适应症: 地舒单抗在中国于2020年6月获批的适应证为: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中,本品可显著降低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 参考国际上相关指南,可将“极高骨折风险”定义为确诊骨质疏松症且满足以下任何一项者: (1)过去2 年内发生过脆性骨折; (2)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时发生脆性骨折; (3)多发性脆性骨折; (4)正在使用可导致骨骼损伤的药物(如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5)BMD T 值极低的患者(如T值<-3.0); (6)高跌倒风险或有跌伤史; (7)FRAX 或其他确认的算法估算为极高骨折风险(如FRAX 预测未来10 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30%或髋部骨折风险>4.5%) ●使用方法: 建议剂量60 mg,每6个月在大腿、腹部或上臂经皮下注射1次。 ●禁忌症: 1)对活性成份或任何辅料成份过敏者禁用; 2)低钙血症。 ●使用前注意事项: 在开始治疗前必须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防止发生低钙血症。推荐在每次给药前,以及在易于出现低钙血症的患者首次给药后2周内对其血钙水平进行临床监测。如果任何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低钙血症疑似症状,应测定血钙水平。 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地舒单抗注射以后多长时间起效,治疗过程中如何监测疗效? 地舒单抗60mg注射以后,骨吸收标志物血清CTX水平在第3天下降约85%,1个月左右达到最大下降幅度。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章建华简介骨质疏松是指以单位体积内骨量低于正常为特征的骨骼疾患。 其主要表现为骨质的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减少及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 目前有不少学者认为骨质疏松的定义应包括骨量的减少与骨强度的降低两个方面单纯的骨量减少应称为骨减少症(osteopenia)而把骨量减少所导致的骨强度降低称为骨质疏松症。 患者:女岁骨质疏松症分类根据骨质疏松的病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大类。 原发骨质疏松分为绝经后(Ⅰ型骨质疏松)与老年性骨质疏松(Ⅱ型骨质疏松)两大类。 此外还包括青年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但相对少见。 继发性骨质疏松包括任何可明确病因的骨质疏松。 Ⅰ型与Ⅱ型骨质疏松的区别Ⅰ型Ⅱ型年龄岁岁性别(男女)::骨丢失部位骨松质为主骨松质与骨皮质骨丢失速度加快正常骨折部位脊柱和桡骨远端脊柱和髋部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增强钙吸收减少减少(OH)D转化为,(OH)D继发性减少原发性减少主要原因与绝经有关与老化有关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分类内分泌异常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Cushing综合征糖尿病消化系统疾患胃切除吸收不良血液系统疾患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全身性肥大细胞症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痉挛药物肝素先天性疾患骨发育不良症胱氨酸尿症

EhlerDanlos综合征Marfan综合征Wilson病Menke病乳糖不耐受症制动、宇宙飞行其他酒精中毒金属中毒维生素C缺乏病老年性脊椎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在脊椎骨的表现,是老年人腰背痛的一个重要病因,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更为常见。 原发性骨质疏松常以脊椎的胸腰段受累最早、最明显,这可能与椎体骨松质丰富和所受压力相对较大有关。 致病因素、内分泌因素()、钙调节激素:某些参与钙代谢调节的激素水平异常起到重要作用。 ①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可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加速骨的吸收过程②维生素D③降钙素降钙素是骨吸收强有力的抑制剂。 ()、生长调节激素类:①生长激素②糖皮质激素③胸腺素④胰岛素()、性激素:()、其他:包括一部分在全身和(或)局部对骨生长有调节作用的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IFGⅠ、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前列腺素、骨钙素等。 、免疫因素: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细胞免疫的功能异常有关。 、营养因素:钙摄入不足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女性对钙的摄入量一般要低于男性而随年龄增长肠道的钙吸收能力又明显减低。 、废用因素:运动显然对骨代谢具有明确的影响。 老年人的运动量明显减少肌肉逐渐萎缩骨的形成与重建也因此而失去了所必需的应力刺激而明显减弱。 长期卧床者因制动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防治指南DOC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一、危险因素 1.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见继发性骨质疏松部分)。 二、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临床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临床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原文作者:吴曦 摘要临床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种类很多,各有不同的特点。本文简述各类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激素替代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 中图分类号:R9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XX)09-0006-04 Commonly used anti-osteoporosis drugs in clinic Tan Wen1, Wu Xi2 (1.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Huadong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XX40, China; 2.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XX40,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monly used anti-osteoporosis drugs in clinic, which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reviews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s, characteristics of rol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osteoporosis;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bisphosphonates; calcitonin; parathyroid hormone; vitamin D 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可进一步分为I型和II型两种亚型,其 中I型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I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药物引起。骨的强度和完整性取决于来自造血组织的破骨细胞对骨的吸收及来自骨髓基质的成骨细胞对骨的重建之间的平衡。随着年龄老化或由于疾病原因,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出现骨量丢失。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中大部分是骨吸收抑制剂,通过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如雌激素)或减少破骨细胞的活性(如双膦酸盐类药物)来抑制骨的吸收,防止骨量过多丢失。[论文] 1 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 HRT适用于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HRT的应用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公认雌激素对骨具有保护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