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doc

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doc

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胡彩业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6期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题中之意,而且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全过程,可使学生从哲学的高度对爱国主义的内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坚定爱国主义的信仰和信心,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简介]胡彩业(1958- ),男,湖南东安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湖南永州 425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6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6C4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9-0111-02

长期以来,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误解,即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教学的根本内容,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无关。笔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既有必要,又有可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同时,也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坚持“两课”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真正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任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同时,还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是辩证统一的。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为此打好科学的理论基础,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这就为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

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能使爱国主义教育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使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由自发变成自觉。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唯物辩证地看待祖国的发展历史,逐步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爱国情感升华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从而自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而奋斗。

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并非牵强附会。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坚定的理论基础,使爱国主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爱国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哲学原理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同时,只有在哲学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才能使哲学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一、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那么,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认为,抓住以下几个教学点是极为有效的。

1.狠抓“三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哲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三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正确的人生观是把个人的苦乐、荣辱、生死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即关于人生价值的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是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价值只能通过社会价值才能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一个人只有主动积极地为社会劳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个人才能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中得到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就目前来说,在我国要实现个人价值,首先就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献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此,我们应倡导的人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奉献的价值观,是爱国、奉献的价值观。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一些大学生信奉“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强调个人理想的实现而不管是否有辱国格;强调个人利益的实现而不管是否有损国家、集体利益。基于此,在哲学教学中加强“三观”教育就显得更为必要。通过加强“三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是哲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通过“社会基本矛盾”的教学,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不完善之处。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存在于一切社会的始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