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洋钻井名词解释

海洋钻井名词解释

海洋钻井名词解释
海洋钻井名词解释

基本概念

1.钻井(drilling):为获取地下资源,利用机械设备在地层上钻孔眼的过程。

2.浅井:指井深在1500米(含1500米)以内的井。

3.中深井:指井深在1500米至4000米(含4000米)的井。

4.深井(deep well):井深超过4000米的井。

5.超深井(superdeep well):井深超过6000米的井。

6.钻具(drilling tool):井下钻井工具的简称。一般来说,它是指方钻杆、

钻杆、钻铤、接头、稳定器、井眼扩大器、减震器、钻头以及其它井下工具如打捞工具等。

7.钻柱(drill string):是指自水龙头以下钻头以上所连接的整个系统的总称。

它是由方钻杆、钻杆、加重钻杆、钻铤、接头、稳定器、震击器、井下动力钻具等各部件所组成。

8.复合钻柱(combination string):由几种不同尺寸、不同壁厚或不同钢级的

钻杆所组成的钻柱常用于深井钻井。

9.水基钻井液(water-base drilling fluids):以水为连续相的钻井液。其成

份一般可含有水(可以是淡水、盐水、饱和盐水)、油、胶体颗粒、惰性固相颗粒、化学处理剂等。

10.油基钻井液(oil-base drilling fluids):油做为连续相,含水量小于5%

的钻井液。

11.气侵(gas contamination):气体侵入钻井液中使其性能变坏的过程。

12.稳定器(stabilizer):一种安置在钻柱上、与井眼间隙较小的井下工具。它

是防斜钻具(如满眼钻具、钟摆钻具)的重要部分。在定向钻井中,根据安置的数量和位置的不同,还可起增斜、稳斜、降斜的作用。

13.中性点(neutral point):钻柱上轴向应变等于零的点称为中性点。

14.开钻(spud in):指下入导管或各层套管后第一只钻头的开始钻进,并依次

称为第一次开钻、第二次开钻。

15.完钻(finishing drilling):指全井钻进阶段的结束。

16.送钻(bit feed):钻进时,随着井眼不断加深,司钻不断下放钻具,始终保

持给钻头一定的钻压,这个过程称为送钻。

17.方余和方入(kelly-up and kelly-in):在钻进过程中,方钻杆在转盘补心

面以下的长度称为方入;在补心面以上的方钻杆有效长度称为方余。

18.进尺(footage):钻头钻进的长度。

19.机械钻速(penetration rate):钻头在单位时间内钻进的长度。通常以米每

小时为单位。

20.蹩钻(bit bouncing):在钻进中钻头所受阻力矩不均,转盘的转速忽快忽慢,

声响时高时低,这种现象称为蹩钻。

21.跳钻(bit jumping):钻头在井底工作不平稳使钻柱产生纵向上下振动的现

象。

22.干钻(drilling at circulation break):是指在钻井液未流过钻头的情况

下钻进。

23.打倒车(reverse rotation of table):是蹩钻严重时所发生的一种现象,

其表现是摘开离合器,钻柱的弹性变形能迅速释放使钻柱发生倒转。

24.钻头泥包(bit balling):在钻进过程中,如钻出的岩屑不能及时离开井底

而粘附在钻头上,或充填在牙轮钻头的牙齿之间或刮刀钻头的刀片之间,逐步将钻头包住,这种现象称为钻头泥包。

25.划眼(redressing):在已钻成的井眼内,为了修整井壁,清除附在井壁上的

杂物使井眼畅通无阻,边循环边旋转下放钻具,这种过程称为划眼。

26.扩眼( reaming):将原来直径较小的井眼,用扩眼钻头或较大尺寸钻头扩大

的过程,称为扩眼。

27.放空(drilling break):钻入裂缝、溶洞时,钻速突增,钻柱能无阻地送入

一定长度的现象。

28.吊打(easing the bit in):为了防止井斜,在钻头上施加很小的钻压钻进,

称为吊打。

29.垂深和测深(vertical depth and measured depth):井眼轴线上某点至井

口所在的水平面的距离为垂深,即井眼长度(井深)在铅垂线上的投影长度。

测得的井眼实际长度为测深。

30.水平投影长度(hole deviation):井眼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31.水平位移(displacement or closure distance):井身上某点至井口铅垂线

的距离,即在水平投影图上该点至井口的直线长度。

32.多底井(multi-bore well):在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以上井底的井。

33.大位移延伸井(Extended reach well) :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大于或等于2

的,或者水平位移超过3000米的井。

34.水平井(horizontal well): 井斜角达到90度左右,并沿水平方向钻进一

定长度的井。

35.丛式井(cluster wells or multiple wells):在一个井场上或一个平台上,

有计划地钻出几口或几十口直井和定向井。

36.分支井:一个主井眼中侧钻出多个小井眼,大部分是指分支水平井。

37.溢流(overflow):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比泵入量大,停泵后井口钻井液自动

外溢的现象。

38.井涌(Kick):溢流的进一步发展,钻井液涌出井口的现象。

39.井喷(Well blowout):地层流体(油、气或水)无控制地涌入井筒,喷出地

面的现象。是一种恶性钻井事故。

40.地下井喷(underground blowout):井下高压层的地层的流体(油、气、水)

把井内某一薄层压破,流体由高压层大量流入被压破的地层的现象。

41.井喷失控(out of control for blowout):发生井喷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

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

42.压井(killing well):向失去压力平衡的井筒内泵入高密度钻井液,以恢复

和重建压力平衡的作业。

43.套管程序(casing program):是指一口井计划下入的套管层数、直径、下入

深度、水泥返回高度。

44.导管(conductor):是指第一次开钻前井口下入的一段管子,用来防止井口

坍塌和抬高钻井液返出高度。

45.表层套管(surface casing):为了防止井眼上部地表疏松层的坍塌和污染及

上部地层流体的侵入并为安装井口防喷装置而下的套管。

46.技术套管(intermediate casing strings):是在表层套管和生产套管之间,

由于地层复杂或钻井技术的限制而下入的套管,

47.生产套管(production casing):是一口井下入的最后一层套管。为油、气、

水从井底至井口创建一条牢固的通路。

48.顿钻(drill string free fall):在起下钻过程中或接单根时,由于设备故

障和操作失误,使钻柱失控顿入井底称顿钻。

49.溜钻(drilling string not well braked):钻进过程中由于刹车不灵或操

作失误,钻柱突然下溜,出现瞬时过大的钻压称为溜钻。

50.落鱼(fish):凡是掉入井内的部分钻具称落鱼。断入井内钻具的顶端叫鱼顶,

也称鱼头。掉入井内钻具的长度称落鱼长度。

51.落物(junks):指钻头、牙轮、滚珠、刮刀片、大钳牙或手工具等小件物体

掉入井内,总称落物。

52.粘扣(thread gluing):钻具连接部分螺纹之间出现粘死而无法卸开的现象。

53.滑扣(thread slipping):是指属于接头螺纹承受过大载荷而变形滑脱的现

象,多数发生在螺纹已严重磨损,接头配合不当,或由于螺纹咬合不严,被泥浆刺坏而滑扣。

54.脱扣(thread off):在起下或旋转过程中,管柱从某一连接处螺纹松开退出

下部管柱掉入井底称脱扣。

55.错扣(thread alternating):指管柱连接时上下管柱轴心线不重合,螺纹不

是按正常顺序平稳上紧而出现了错乱。错扣会损坏螺纹,破坏密封和影响连接强度,易于引起恶性事故。

56.对扣(make-up):落井钻具顶部螺纹完整无损时,下入起出的原钻具对扣打

捞的作业。

57.造扣(thread making):钻具落井后,用造扣工具在落鱼的内部或外部用加

压旋转的办法重新造出新螺纹来的作业。

58.建井周期:海洋石油的建井周期是从钻井平台拖航起到该井工作全部结束(即

桩靴全部拔出泥面或最后一个锚起出)的全部时间。它分四个作业阶段,即迁装作业、钻井作业、试油(气)作业和拆迁作业(包括弃井或保留井口、卸载和降船)。

59.钻井工程质量指标:井身质量、取芯质量、固井质量。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3.功能文化区: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因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确切、中心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 4.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情感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思除灾感情上有所反应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 5.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6.传染扩散(接触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7.等级扩散: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8.刺激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

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这种受某种文化现象的刺激作用,为适应当地情况,使改变后的该文化现象得以传播称刺激扩散。 9.迁移扩散: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10.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与地理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学派认为环境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直链型关系。 11.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是人的选择能力,在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的同时,把二者看成是双向影响,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创造最佳文化。 12.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类型:注重于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究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 13.和谐文化生态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论。人类利用自然应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协调论不仅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14.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王建版《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及答案(共5套)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回归线 2、分水岭 3、石环 4、山谷风 5、副热带 6、食物网 7、气旋、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 9、冻融作用10、气压梯度力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 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 卷1套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9、冻融作用: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钻井总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 分) 1.在三轴应力作用下,岩石的强度随围压的增大而__增大_____;塑性随围压的减小而____减小__ 。 2.牙轮钻头的寿命主要取决于____牙齿的寿命和______轴承的寿命__。 3.钻头的牙齿磨损量是指牙齿的相对磨损高度,牙齿全部磨损时牙齿磨损量 为 1 。 4.牙轮钻头复锥的目的是为了使牙轮在滚动时产生滑动。 5.刮刀钻头破碎塑脆性地层时是由碰撞、挤压、剪切三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6.动滤失是指钻井液在井内循环时的滤失过程。 7.按破岩方式划分PDC钻头是一种切削型的钻头。 8.测量和计算井眼轨迹的三个基本参数是井斜角、井斜方位角 和井深。 9.工程师法和司钻法压井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压井过程中保持 井底的压力不变。 10.根据双向应力椭圆,套管柱在承受轴向拉应力时,其抗外挤强度降低、抗内压强度增大。 11.裸眼完井法分为先期裸眼完井法和后期裸眼完井法。 12.井身结构设计的内容包括套管下入层次及下深的确定、套管—钻头尺寸的配合 和环空中水泥上返高度的确定。 二、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10分) 1.压持效应:在钻井过程中,井内始终存在钻井液液柱与地层压力之间的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岩石碎屑难以离开井底,造成钻头重复破碎的现象。 2.上覆岩层压力:指该处以上地层岩石基质和孔隙中液体的总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3.门限钻压:指钻头牙齿刚刚吃入岩石时的钻压,其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石的性质。 4.水泥稠化时间: 指水泥浆从配置开始到其稠度达到其规定值(API规定水泥浆稠度达100BC)所用的时间。 5.工具面:弯接头的轴线是一条折线,折线构成的平面称为弯接头的工具面。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异常高压地层形成的原因。 答:地层在沉积压实过程中,能否保持压实平衡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1)上覆岩层沉积速度的大小,(2)地层渗透率的大小,(3)地层孔隙减小的速度,(4)排出孔隙流体的能力。 在地层的沉积过程中,如果沉积速度很快,岩石颗粒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排列,孔隙内流体的排出受到限制,基岩无法增加它的颗粒和颗粒之间的压力,即无法增加它对上覆岩层的支撑能力。由于上覆岩层继续沉积,岩层压力增加,而下面的基岩的支撑能力并没有增加,孔隙流体必然开始部分地支撑本应有岩石颗粒所支撑的那部分上覆岩层压力。如果该地层的周围又有不渗透的地层圈闭,就造成了地层的欠压实,从而导致了异常高压的形成。 2.简述钻井液的主要功用。 答:(1)从井底清除岩屑并把岩屑携带到地面上来; (2)冷却和润滑钻头和钻柱; (3)稳定井壁、保护井壁的作用; (4)利用钻井液的液柱压力控制地层压力; (5)循环停止时悬浮岩屑和加重材料,防止下沉;

油藏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油藏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自然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下,在油藏中驱油能量一般有: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气顶气的膨胀能和重力能 2、开发调整的主要类型有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和采油工艺调整。 3、油藏动态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历史拟合、动态预测、校正和完善三个阶段。 4、层系组合与井网部署是相互依存的,但两者各有侧重。层系划分主要解决纵向非均质性问题;井网部署则主要解决平面非均质性问题。 5、采用边缘注水方式时,注水井排一般与油水边界平行,能够受到注水井排有效影响的生产井排数一般不多于 3 。 6、产量递减的快慢取决于递减率、递减指数两个参数的大小。 7、在双重介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的两条直线斜率的关系是平行,两直线间的纵向截距差反映弹性储容比的大小。 8、动态分析方法计算的地质储量一般__<_(>、=或<)容积法确定的地质储量,因为它一般指__动用_储量。 9、在底水锥进中,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的势梯度、垂向渗透率。 10、油藏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弹性驱动、溶解气驱、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 11、列举三种以三角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反七点(歪四点)、七点系统、交错排状系统 12、在应用渗流阻力法进行反七点面积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时,见水前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三个渗流阻力区;见水后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二个渗流阻力区。 13、在递减指数相同的情况下,初始递减率越大,则产量递减越__快 _,在初始递减率相同的情况下,递减指数越大,则产量的递减速度越慢 _。 14、直线封闭断层附近一口生产井,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两条直线,其中第二条直线的斜率是第一条直线斜率的2 倍。 15、油气藏储量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三级。 16、列举三种以正方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五点法、九点法、歪七点法。 17、注水方式分为边缘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 二、名词解释 1、单储系数:单位面积单位厚度油藏中的储量。 2、面积注水:是指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进 行注水和采油的系统。 3、含水上升率:单位时间内含水率上升的值或采出单位地质油藏含水率上升的值。 4、驱动指数:油藏中某一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5、流动系数:为地层渗透率乘以有效厚度,除以流体粘度。 6、采收率:油田报废时的累积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7、井网密度:单位面积油藏上的井数或单井控制的油藏面积。 8、采油速度: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9、注水方式: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及注水井与生产井的排列关系 10、递减率:单位时间内产量的递减分数。 11、基础井网: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井网。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1章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 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1872-19520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9.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0.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4)学科的交叉性。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名词解释

1.大气圈:指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它是一种混合物,由干结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主要成分 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其组成和密度的优越性使它更适合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水圈: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河 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其主体是世界大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71%。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也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 3.生物圈:地球是上存在有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或生命存在的地表部分叫生物圈。包括大 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达20km。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及其分布范围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又极其重要的圈层。 4.大陆岛——本来是陆地的一部分,由于大陆的某些部分发生破裂或沉陷而被海水所淹没,使之与大陆 分离,形成了岛屿,其基础仍固定在大陆架或大陆坡上。 5.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可以分为火 山岛和珊瑚岛。 1.岩浆岩: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按矿物组成的差别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 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部分挥发物。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岩浆侵入活动→侵入岩。②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喷出岩(火山岩) 2.沉积岩: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沉积岩 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过程而形成岩石,称沉积岩。沉积岩主要类型有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生物化学岩类。3.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 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4.变质作用:无论什么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发生变化后,岩石的成分、结构 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就把其中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的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基本上是在固态岩石中进行的,因而本质上有别于岩浆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或: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是控制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5.成岩过程: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四个阶 段。沉积岩的成岩过程:原有沉积物不断被后续沉积物覆盖而与上层水体隔离,有机质在厌氧环境中分解产生各种还原性气体,碳酸基矿物溶解为重碳酸盐,某些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为低价硫化物,软泥中水的矿化度增加,介质由酸性氧化环境变为碱性还原环境,沉积物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次生矿物,胶体脱水陈化为固体,碎屑物经压缩,胶结作用固结成为岩石。 6.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可使地壳乃至岩石圈 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又称岩石圈的运动,可以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不仅决定了巨大地表轮廓和水圈的分布,还影响着生物圈的分布,并改变大气环流,以至影响着整个地球表层环境。 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一般特点。包括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和垂直运动(块体的升降运动)。 7.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的形迹。 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压应力,张应力,扭应力三类,分别形成压性,张性,扭性构造。层状岩石受地应力作用后构造运动表现明显,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四种类型。 8.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9.倾斜构造——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褶曲,断层或不均匀升降运动都可造成岩层

钻井工程常用名词术语

钻井工程常用名词术语 钻井总论 钻井drilling 钻井方法drilling method 顿钻钻井cable drilling 杆式顿钻rod tool drilling 绳式顿钻cable tool drilling 轻便钻井portable drilling 直井straight hole 深井deep well 超深井super deep well 地热井geothermal well 热采井thermal production well 工程井engineering rejection well 工程报废井abandoned well 弃井abandoned well 钻井设计well design 钻井质量drilling quality 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矿物的微硬度micro-hardness of rook 肖氏岩石硬度Shores hardness 史氏岩石硬度Shi's hardness 矿物的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 of mineral 岩石的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 of rock 矿物的泊松比Poissons ratio mineral 岩石的泊松比Poissons ratio rock 矿物的切变模量shear modulus of mineral 岩石的切变模量shear modulus of rock 矿物和岩石的体积压缩模量bulk compressibility mineral and rock 岩石的体积压缩系数coefficient of bulk compressibility mineral and rock 岩石的抗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 of rock 岩石的直接拉伸试验direct tensile test of rock 岩石的巴西劈裂拉伸实验Brazilian test of rock 岩石的筒形抗内压胀裂试验burst test of hollow cyl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岩石的常规抗压缩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 岩石的抗剪切强度shear strength of rock 岩石的抗剪切强度试验shear test of rock 岩石的三轴强度试验tri-axial test of rock 岩石的常规三轴试验ordinary tri-axial test of rock 岩石的真三轴试验true tri-axial test of rock 脆性岩石brittle rock 塑性岩石plastic rock 岩石的假塑性破坏pseudo-plastic breakage of rock 岩石塑性系数coefficient of plasticity of rock

华东师范大学_自然地理学_名词解释答案整理

Year 2001 1.xx: 侧重协调朔望月和历月关系的一种历法,简称阴历。以朔望月为基础,其首要成分是历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通过大、小月的适当安排,使其平均历月接近朔望月。 2.水分循环: 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成为水循环。 3.枯水径流: (将月平均水量小于或等于全年水量5%的月份算作枯水期,则枯水期内的河流径流又称为枯水径流。) 4.土壤: 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5.河漫滩: 河谷底部河床两侧,大汛时常被洪水淹没的平坦低地,由河流自身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6.岩石圈: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7.季风: 大范围区域冬、夏盛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现象。如中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8.反气旋: 在北(南)半球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大气漩涡。在气压场上表现为高气压。 9.风化壳: 地球表层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10.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以及其中的能量流过程构成的系统。 (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Year 2002 1.分水岭: 相邻两个流域之间的山岭或高地。降落在分水岭两边的降水沿着两侧的斜坡汇入不同的河流。 2.大气环流: 大范围大气运动的状态。(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其水平范围可达数千千米,垂直尺度在10千米以上。) 3.气旋: 在北(南)半球呈逆(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大型气流漩涡,在气压场上表现为低压。 (注:

期末习题题目练习——钻井工程

《钻井工程》期末复习题 一、判断题。 1.随着岩石围压的增大,岩石表现为由塑性向脆性转变。 ( ) 2.对塑性岩石,塑性系数等于1。 ( ) 3.金刚石材料钻头抗冲击性能好。 ( ) 4.方钻杆上端与水龙头连接部位的丝扣为正扣。 ( ) 5.钻井液密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为提高钻速,在地层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用低密度钻井液。 ( ) 6.滤饼渗透性是影响钻井液静滤失量的主要因素。 ( ) 7.转速提高,钻头工作刃与岩石接触时间缩短,每次接触时的岩石破碎深度增加。 ( ) 8.目前在油田使用的磁性测斜仪以地球的地理北极为基准。 ( ) 9.一般来说,垂直地层层面方向可钻性高,平行于层面方向可钻性低。 ( ) 10.气侵关井后,关井套压不一定大于关井立压。 ( ) 11.井斜角越小方位越不稳定。 ( ) 12.所谓井眼轨道就是指实钻井眼轴线形状。 ( ) 13.地层的埋藏深度越深,岩石的密度越大,孔隙度越小,上覆岩层压力越小。 ( ) 14.钻井液密度的确定要根据地层压力并考虑井眼的稳定附加一定的安全值。( ) 15.泵压是克服循环系统中摩擦损失所需的压力。 ( ) 16.抽吸压力使井底压力减小。 ( ) 17.静液压力的大小与井眼的尺寸有关。 ( ) 18.声波测井是较普遍用于评价地层压力的一种电阻率测井方法。 ( ) 19.在钻井泵克服这个流动阻力推动钻井液向上流动时,井壁和井底也承受了该流动阻力,因此,井底压力增加。 ( ) 20.钻井液在环空中上返速度越大、井越深、井眼越不规则、环空间隙越小,且钻井液密度、切力越高,则环空流动阻力越大;反之,则环空流动阻力越小。 ( ) 21.若能尽早地发现溢流,则硬关井产生的“水击效应”就较弱,也可以使用硬关井。( ) 22.欠平衡钻井不仅能解决复杂的勘探开发问题,而且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地保护油气层,是解决高压、高渗、高产能油气资源的一种有效的技术,也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高勘探开发综合效益的技术。 ( ) 23.起钻不按规定及时灌注钻井液是造成井喷的直接原因之一。 ( ) 24.多分支井是指在一口主井眼的底部钻出两口或多口进入油气藏的分支井眼(一级井眼),不能再从一级井眼中钻出子井眼的钻井方式。()25.小井眼井可以定义为为了降低钻井成本,钻井时90%以上的井段用小于Φ177.8钻头钻成所形成的比常规井径更小的井眼。()

油藏经营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油藏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相关表格填报说明 (试行) 一、基本概念、基础参数及计算公式 1.动用含油面积----已开发储量含油外边界所圈闭的面积,即含纯油区面积与油水过渡带面积之和(单位:km2)。 2.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油(气)的总量,地质储量按开采价值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另一种是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单位:104t)。 OOIP=100*A*h*Φ(1-Swi)*ρo/Вoi 式中: OOIP---原始石油地质储量, 104t A---面积km2 H---平均有效厚度,m Swi---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 Ρo---地面油密度, t/ m3 Φ---孔隙度(小数) Вoi---平均地层原油体积系数 3.探明储量----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探明储量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油(气)田开发分析的依据(单位:104t)。 4.已开发地质储量:月度计算时用上年底累积开发储量;年度计算时用包括当年新投入开发储量的到本年底累积开发储量(单位:104t)。 5.技术可采储量----是指依靠现有井网及工艺技术条件,获得的总产油量。水驱油藏一般测算到含水率98%,其它驱动类型油藏开采到技术废弃产量时的累积产油量(单位:104t)。 6.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从油藏获得的最大经济产油量。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是采用投入产出平衡的基本经济原理,根

自然地理学重要名词解释汇总

自然地理学重要名词解释汇总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三种地理环境在地域上和结构上相互重叠、相互联系,从而构成统一整体的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由地球表层中的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分为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环境: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物质系统及其要素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机理。根据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对其研究的领域分化,目前,自然地理学主要有以下分科: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ional Physical Geography):分别研究组成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各种自然要素与过程本身,强调以某个要素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包括的学科主要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动(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区域自然地理学(Regional Physical Geography):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某个地域组合的自然特征与过程,强调具体区域的个体性。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形成历史、现代过程、类型特征、地理分异和发展演变,它是自然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部分,强调综合性。 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能量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 的各种动态需同。其基本特征有:地区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三相物质并存;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人类聚居的场所。 第一章地球 地球自转偏向: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的力。它使所有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无偏向。物体运动速度决定偏转力的大小。 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的时间为365日6 时9 分9.5 秒,称为一个恒星年。 回归年: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 日5时48 分46 秒,称为一个回归年。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某地的太阳高度角有日变化,正午12 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并且正午太阳太阳高度角在一年内也会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的来回移动而变化。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 = 90 -地理纬度-直射点纬度 纬度与经度:纬度是某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经度是某地所在经线与本初经线之间的角距。本初子午线: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圆,这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含两条相差180度的经线,一条经线则是一个半圆弧。最初经线的起始线并不统一,1884年经过国际协议,确定以穿过伦敦当时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从本初子午线(经度的零度线)向东和向西各分180度,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和西经180 度线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180 度经线。由于,在同一时刻,180 度经线以东是前一日的结束,以西却是次一日的开始,经国际协议被定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 地球的内部构造:根据对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的差异和变化,地球固体地表以内的构造

钻井常用术语

1、井:以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为目的的,在地层中钻出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形孔眼。 2、井口:井的开口端。 3、井底:井的底端。 4、裸眼:未下套管部分的井段。 5、井深:从转盘补心面至井底的深度。 6、井壁:井眼的圆柱形表面。 7、环空:井中下有管柱时,井壁与管柱或管柱与管柱之间的圆环形截面的柱状空间。 8、井眼轴线:井眼的中心线。 9、井身结构:指的是钻头钻深、相应井段的钻头直径、下入的套管层数、直径及深度、各层套管外的水泥返高以及人工井底等。 10、人工井底:设计的最下部油层下的阻流环或水泥塞面。(注:该定义不全面,人工井底是可变的) 11、井的类别:按一定依据划分的井的总类。按钻井的目的可分为探井和开发井等;按完钻后的井深可分为浅井(<1200m)、中深井(1200~3000m)、深井(3000~5000m)和超深井(>5000m);按井眼轴线形状可分为直井和定向井。 . 12、探井:指以了解地层的时代、岩性、厚度、生储盖的组合和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局部构造为目的,或在确定的有利圈闭上和已发现油气的圈闭上,以发现油气藏、进一步探明含油气边界和储量以及了解油气层结构为目的所钻的各种井,包括地层探井、预探井、详探井和地质浅井。 13、开发井:指为开发油气田所钻的各种采油采气井、注水注气井,或在已开发油气田内,为保持一定的产量并研究开发过程中地下情况的变化所钻的调整井、补充井、扩边井、检查资料井等。 14、直井:井眼轴线大体沿铅垂方向,其井斜角、井底水平位移和全角变化率均在限定范围内的井。 15、定向井:沿着预先设计的井眼轨道,按既定的方向偏离井口垂线一定距离,钻达目标的井。 16、丛式井:在一个井场上或一个钻井平台上,有计划地钻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可含一口直井)。 17、救援井:为抢救某一口井喷、着火的井而设计、施工的定向井。 18、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 19、大斜度井:最大井斜角在60°~86°的定向井。 20、水平井:井斜角大于或等于86°,并保持这种角度钻完一定长度的水平段的定向井。 21、钻井工序:指钻井工艺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一般包括钻前准备、钻进、取心、中途测试、测井、固井和完井等。 22、套补距:套管头上端面与转盘补心面之间的距离。 23、油补距:油管头上端面与转盘补心面之间的距离。 24、井场:钻井施工必需的作业场地。 25、圆井:为便于安装井控装置开挖的圆或方形井。 26、小鼠洞:位于井口的正前方,用于预先放置钻杆单根的洞,以加快接单根操作。 27、(大)鼠洞:当不使用方钻杆而从大钩上卸下时,用于放置方钻杆和水龙头的洞,位于钻台左前方井架大腿与井口的连线上。 28、钻台:装于井架底座上,作为钻工作业的场所。 29、钻具:井下钻井工具的简称。一般来说,它是指方钻杆、钻杆、钻铤、接头、稳定器、井眼扩大器、减振器、钻头以及其它井下工具等。 30、方钻杆:用高级合金钢制成的,截面外形呈四方形或六方形而内为圆孔的厚壁管子。两端有连接螺纹。主要用于传递扭矩和承受钻柱的重量。 31、钻杆:用高级合金钢制成的无缝钢管。两端有接头。用于加深井眼,传递扭矩,并形成钻井液循环的通道。可分为内平钻杆、管眼钻杆和正规钻杆。) 32、钻铤:用高级合金钢制成的厚壁无缝钢管。两端有连接螺纹,其壁厚一般为钻杆的4~6倍。主要用作给钻头施加钻压,传递扭矩,并形成钻井液循环的通道。 33、接头:用以连接、保护钻具的短节。 34、钻具组合(钻具配合):指组成一口井钻柱的各钻井工具的选择和连接。 35、下部钻具组合:指最下部一段钻柱的组成。 36、钻柱:是指自水龙头以下钻头以上钻具管串的总称。由方钻杆、钻杆、钻铤、接头、稳定器等钻具所组成。 37、(刚性)满眼钻具:由外径接近于钻头直径的多个稳定器和大尺寸钻铤组成的下部钻具组合。用于防斜稳斜。 38、塔式钻具:由直径不同的几种钻铤组成的上小下大的下部钻具组合。用于防止井斜。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地理学 ?geography ?地理科学?Geographical science ?文化转向? culture turn?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文化?? cult ure ?文化区?culture area?文化扩散?cultural diffusion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 ?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文化景观?Cultural la ndscape ?区域学派、?Area school ?景观学派、Landscape School ?生态学派、?Ecological school ?区位学派?Location school ?数量学派? Quantity schoo?环境学派?environmental school?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 terminism ?生态论?Ecological theorym ?文化景观论?Cultural landscape of ?文化史层? Layer of history?李旭旦?LiXuDan ?胡焕庸?HuHuanYong ?吴传钧?WuChuanJun ?A·洪堡?A · Humboldt?K·李特尔?k. LiTeEr ?拉采尔?pull in darfur ?人地关系论?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land theory ?人地关系矛盾?contradiction of population and land ?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地理区位论?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区位?? location ?区域?area

综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最新综合自然地理学 1、环境:那些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 3、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自然地理系统中的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5、内在联系的整体性:指自然地理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其中任一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余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相邻部分发生相应的变化。 6、系统的结构:就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特殊网络关系。即是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流通渠道。也可以理解为系统的骨架。 7、系统的功能:是指物质、能量、信息在系统内传递转化的外部表现。 8、熵:一个描述系统无序性(即混乱度)的物理量。 9、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只有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以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故称为耗散结构。 10、平衡态:系统内部到处均匀一致、长时间不发生任何宏观过程的系统状态。 11、非平衡态:系统内部不是均匀一致,有宏观过程发生的系统状态叫非平衡态。 12、系统的状态:某一时刻系统内部各种性质的综合表现。 13、状态函数:当系统由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是,系统的性质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有些系统性质仅与系统的初始状态(简称始态或初态)和终了状态(简称终态)有关,而与系统具有的变化过程或路径无关。在热力学中,把具有这种特性的系统性质叫做状态函数。 14、可逆过程:当系统发生某个过程后,系统按照原来的路径恢复到原有系统所处的状态,而不在环境中留下任何永久性变化的过程。 15、不可逆过程:当系统发生某个过程后,系统不能按照原来的路径恢复到原有系统所处的状态,而在环境中留下永久性变化的过程。 16、反馈:是指信息反馈,就是将输出又回输到原系统中去。 17、辐射干燥指数:是一地的年辐射平衡(热量收入)与用热量单位表示的年降水量(即蒸发该地年降水量所需的热量)之比,可视为蒸发力与降水量之比。 18、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 19、地域分异规律:支配地域分异现象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20、纬度地带性规律:指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纬线方向(东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南北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南北分化现象。 21、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经度省性规律):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着南北方向延伸,按沿海到内陆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22、垂直地带性:指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而随山势高度(海拔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 23、地带段性:在一定的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 24、垂直地带谱:基带以上各垂直带的更替顺序及其组合型式称为垂直带谱,或垂直结构。 25、基带:在高大的山地地区,自山麓到山顶,可分出一系列垂直自然带,最下面的一个叫基带,即山地地形中山麓(就是山脚)所在地方的最下面的自然带类型 26、雪线:永久冰雪带的下界。

钻井工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钻井液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1.说明瞬时滤失、动滤失、静滤失各自的涵义。 答: 钻头刚破碎井底岩石形成井眼的一瞬间,钻井液便迅速向地层孔隙渗透。在滤饼尚未形成的一段时间内的滤失称为瞬时滤失。 钻井液在井内循环流动时的滤失过程称为动滤失。 钻井液在静止循环时的滤失称为静滤失。 四、简答题 2.钻井液与钻井工程关系如何?钻井液有哪些功用? 答:钻井液与钻井工程关系密切。钻井液在钻进时用来清洗井底并把岩屑携带到地面、维持钻井操作正常进行。 钻井液具有以下功用: (1)从井底清除岩屑; (2)冷却和润滑钻头及钻柱 (3)造壁性能 (4)控制地层压力 (5)从所钻地层获得资料 3.说明钻井液的一般组成及钻井液的分类。 答: 钻井液的一般组成: (1)液相:是钻井液的连续相,可以是油或水。 (2)活性固相:包括人为加入的商业膨润土、地层进入的造浆粘土 和有机膨润土。 (3)惰性固相:包括钻屑和加重材料。 (4)各种钻井液添加剂: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添加剂配制性能各异 的钻井液,并对钻井液性能进行调整。 钻井液的分类: (1)不分散体系。包括开钻钻井液、天然钻井液及轻度处理的钻井液。 (2)分散体系。在可能出现难题的深井条件下,钻井液常被分散,特别使用铁铬木

质素磺酸盐或其他类似产品,这些类似产品属于有效的反絮凝剂和降失水剂。 另外,常加入特殊化学剂以维护特殊的钻井液性能。 (3)钙处理体系。双价离子如钙、镁等常被加入钻井液中以抑制地层中粘土和页岩的膨胀和分散。 (4)聚合物体系。在絮凝钻井液中,一般使用长链、高分子量化学剂能够有效的增加粘度,降低失水和稳定性能。 (5)低固相体系。属于此类体系的钻井液中,其所含固相的类型和数量都加以控制,这样可以明显的提高机械钻速。 (6)饱和盐水体系。 (7)完井修井液体系。用来最大限度的降低地层损害。它与酸有相容性,并可用作压裂液(酸溶),具有抑制粘土膨胀保护储层的作用。此体系由经高度处理的 钻井液(封隔液)和混合盐或清洁盐水组成。 (8)油基钻井液体系。常用于高温井、深井及易出现卡钻和井眼稳定性差的井以及许多特种地区。 (9)空气、雾、泡沫和气体体系。 4.大多数钻井液属什么流体类型,写出其流变方程。 答: 大多数钻井液属于塑形流型,其流变方程为: г-г0=μpv dv/dx г——切应力 г0——动切应力 μpv——塑形粘度 5.说明静切力、动切力、表观粘度、塑性粘度的物理意义。怎样调整这些参数。 答: 静切力是使钻井液开始流动所需的最低切应力,它是钻井液静止时单位面积上所形成的连续空间网架结构强度的量度。调整钻井液中粘土的含量及分散度,加无机电解质调整粘土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和水化膜斥力,加降粘剂等措施可调整钻井液静切应力。 动切力是延长流变曲线直线段与切应力轴相交得的假像值,反映钻井液处于层流状态时钻井液中网状结构强度的量度。调整方法与静切力相同。 表观粘度又称视粘度或有效粘度,它是在某一流速梯度下剪切应力与相应流速梯度的比值。钻井液在不同流速下的表观粘度是不同的。表观粘度的调整采用调节动切力和塑形粘度的办法。 塑性粘度是塑性流体流变曲线段斜率的倒数。它不随剪切力而变化,相当于体系中结构拆散速度等于恢复速度时的粘度。塑性粘度由钻井液中的固相含量、固相颗粒的形状和分散程度、表面润滑性及液相本身的粘度等因素决定。体系中塑性粘度太高需要降低时,一般使用固控设备降低固相含量,增加体系的抑制性,降低活性固相的分散度;如急需降

消化内科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33小题,共99.0分) (3分)[1] 慢性萎缩性胃炎 (3分)[2] 六因素假说 (3分)[3] 肠腺化生 (3分)[4] 假性幽门腺化生 (3分)[5] 巨大溃疡 (3分)[6] 肠易激综合征 (3分)[7] 慢性迁延性肝炎 (3分)[8] 自发性腹膜炎 (3分)[9] 蜘蛛痣 (3分)[10] 食管憩室 (3分)[11] Barrett食管 (3分)[12] Stier1in sign (3分)[13] 继发性腹膜炎 (3分)[14] 假性神经递质 (3分)[15] 胰腺假性囊肿 (3分)[16] Grey-Turner征 (3分)[17] 不明原因出血 (3分)[18] 家族史 (3分)[19] 烧心 (3分)[20] 非糜烂性反流病 (3分)[21] Cur1ing溃疡 (3分)[22]

假性幽门腺化生 (3分)[23] 炎症性肠病 (3分)[24] 肠结核 (3分)[25] 早期大肠癌 (3分)[26] 胰性霍乱 (3分)[27] 肝性脑病 (3分)[28] 急性胰腺炎 (3分)[29] 主诉 (3分)[30] 早期食管癌 (3分)[31] Barrett溃疡 (3分)[32] 无症状性溃疡 (3分)[33] 异型增生 答案部分,(卷面共有33题,99.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名词解释(33小题,共99.0分) (3分)[1] 答案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固有腺体不同程度破坏伴炎细胞浸润。 (3分)[2] 答案六因素假说将胃酸-胃蛋白酶、胃化生、十二指肠炎、Hp感染、高促胃液素血症和碳酸氢盐分泌六因素综合起来,解释Hp在DU发病中的作用 (3分)[3] 答案肠腺化生:指胃腺转变成肠腺样,含杯状细胞 (3分)[4] 答案假性幽门腺化生:指胃体腺转变成胃窦幽门腺的形态,它常沿小弯向上移行,也可下移至十二指肠球部,为幽门螺杆菌在那里寄居创造条件 (3分)[5] 答案巨大溃疡:指直径大于2cm的溃疡。对药物治疗反应差、愈合时间慢,易发生慢性穿透或穿孔。胃的巨大溃疡应注意与恶性溃疡相鉴别 (3分)[6] 答案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需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病程一般规定为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 (3分)[7] 答案指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损害都不严重者,其预后往往良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