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推动农业产业化乃是为完成这一重大任务而进行的一种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实践。这种实践是对传统农业的一场深刻的科技革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推动着农村经济走上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集约化、市场化和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构造着经济繁荣、农民富足、城乡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的雏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一五规划”,要全面建设新农村。兵团党委结合兵团实际提出了建设新型团场的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力争使农牧团场达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兵团“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四大基地”,以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兵团党委五届七次全委会议及兵团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提出,兵团在“十一五”期间的首要任务是实施“6221”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兵团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要通过实施“6221”工程,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和重要支柱。兵团的棉业、糖业、酒业、果蔬业、畜牧业和种子业这六大产业是兵团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抓好的重点领域,力争通过今后五年的努力,使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同时打造20家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利润超千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20个以上自治区或国家级知名品牌,建设棉花、油糖、番茄、葡萄、香梨、干果、牛羊肉、奶牛和饲草料等10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兵团决定在2007

年年初专题研究农业产业化问题,与此同时兵团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兵团设立扶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等文件。

淖毛湖农场在2008年工农业发展上将以加快构建三大基地,力争新建八个项目为重点,推动全场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三大基地,一是加快建设有机哈密瓜栽培示范基地,全面实施有机哈密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措施;二是加快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全部耕地实施膜下滴灌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技术;三是加快建设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八个新建项目:一是吸引投资商开发房地产,拟吸引投资400万元,以此带动团场城镇化建设;二是力争新上冻干有机哈密瓜片、哈密瓜粉项目,年产达2400吨;三是力争新上低糖哈密瓜果酱项目,年产达2000吨;四是新上微波膨化哈密瓜食品,年产达2000吨;五是新上洋葱脱水菜项目;年产达2000吨;六是力争新上地膜滴灌带回收加工再利用项目;七是扩大免烧砖厂规模,力争年产达1000万块;八是煤矿实施股份制改造,扩大开采量,力争年产量达到30万吨,计划实现利润100万元。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第二次制度革命,成功地缓解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是为了改变我国农业长期分散经营的状况,使其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以便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因为,只有进行规模化的经营,采用产业化的生产方式,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中国农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选题意义及目的

1.2.1选题的意义

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是从开发本地资源入手,以发展优势产业为起点,逐步扩大了经营范围,在农场商品生产中显示了勃勃生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曾强调:要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3】。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在战略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1.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兵团农牧团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突破口和结合点

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变,经营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农业产业化以强化科技支持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其本身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体现着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农业体制转化和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结合点,在具体实践中,淖毛湖农场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淖毛湖农场农业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突破口。

1.2.1.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

农业在相当程度上是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在比较利益规律作用下,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必然向比较利益高的非农产业流动,使农业陷于投入严重不足、发展后劲乏力的困境,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难点所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按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根据市场机制配置农业资源要素,按照产业化要求调整农业结构布局,

组织安排生产,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化还提高了农业专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并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加工使农产品实现重复增值。特别是通过“公司+团场职工”、“专业协会+团场职工”、“股份合作”等组织形式,使企业与团场职工之间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进行利益互补,团场职工除了可以得到种植业、养殖业的收入外,还可以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从而增加团场职工收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1.2.1.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根本出路

农业和农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国际国内大市场,如何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工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通过中介服务、龙头企业,发展市场和生产基地,把小农户组织起来,与大市场联系起来,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使分散的家庭经营能方便地获得市场信息、资金、生产资料供应、储运加工等方面的服务,提高生产社会化的水平,有效克服小生产经营的种种弊端,有助于提高农户的经营水平,使小规模,大群体的户营经济,通过新的产业组织整合,形成科学管理,科技含量高,具有规模优势的综合经济实体。

1.2.1.4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确保农业增产,职工增收的战略举措

农业增产与职工增收是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谷贱伤农,将影响农业经济效益和职工的经济收入.也将削弱农业的进一步增长。而农业产业化以其新的生产经营机制为职工的增收、农业增产提供了新的生机,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区在实施农业产业化中创造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典型示范。

1.2.1.5农业产业化是兵团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产业化能够把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地融为一体,拥有其他产业不能具备的独特优势,是新型工业化的典型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是第一大产业,也是主导产业。在美国,最大的产业不是汽车制造业,也不是电子信息和石油产业,而是食品加工业,美国的农业产值不到1000亿美元,而它的食品工业产值却高达5000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 : 5,世界平均为1:3,我国沿海地区,如山东省和浙江为1:4,广东省为1:3。兵团2003年农产品产值与加工食品产值之比为1 : 0.18,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为1:0.29。而淖毛湖农场主导产业哈密瓜产业的深加工程度更低。这意味着淖毛湖农场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既比较薄弱,又具有极大的提高空间和增长潜力,对淖毛湖农场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影响。同时,淖毛湖农场也具有发展农业

产业化经营的农业资源优势。因此,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淖毛湖农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1.2.1.6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加快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

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可以推动人员、资金的汇集,加快农业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从而推动淖毛湖农场新型团场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为新型团场建设积累大量资金,为其提供基础条件,使淖毛湖农场团场城镇化更趋成热和完善。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于淖毛湖农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比较高,发展势头比较快。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是做好团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篇大文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持。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努力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2.2选题的目的

本文通过运用农业产业化的有关理论对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一步思考,并提出了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旨在对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的发展、团场职工的增收提供可行的发展思路。尤其是分析了团场、有关部门在推动农业产业化方面,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落实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精神,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团场、企业等有关部门的力量,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的推广下去,全面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增加团场职工的收入,有效地解决“三农”的问题,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这是笔者最大的目的所在。

1.3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研究思路:本文从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内涵、发展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对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结合淖毛湖农场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为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思路,进一步加快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研究方法:本文试图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相结合三大宏观研究方法。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力图吸收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一些理论成果。

1.4本论文创新之处

(1)指出了农十三师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并结合案例,以便为选择合适、合理、科学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提供了依据。

(2)在对国内外有关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十三师淖毛湖农场的现状,提出了引导工商资本进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为解决农业产业化资本投入不足提供了新的途径。

(3)提出了培育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注重宏观调控、合理规划,同时应加强区域平衡发展,是推动农十三师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的重要措施。

第二章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理论

2.1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内涵

2.1.1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8】。

2.1.2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对于其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其内涵:

(1)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这就要求,要将市场经济的观念引入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大锅饭”、“一刀切”等缺乏机制思想的束缚,要形成“消费者是上帝”、“买方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观念。

(2)要依靠企业和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的发展。因为,依靠企业有利于实现农场经济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同时,有利于农业新科技的推广和提升农业竞争力。

(3)采用企业化管理。作为一个企业,有其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这容易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这对于当前我国农业处于分散状态的经营现状来说,企业管理有利于提升农业的竞争水平。

(4)经营方式改变。原来的经营方式,农工采用的是自产自销的方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难以预测市场需求状况。农业产业化采用的是工农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场经营方式,这就大大降低了农工在经营农业中的风险,有利于农业发展、农工增收。

(5)具有特定的组织形式。以前的农业发展,农工最多是通过自发形式组织起来

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或农副产品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几乎没有任何人来组织,全靠农工自己的自发性和感性认识而进行买卖交易。农业产业化一般有其特定的组织,他组织农业的生产、销售、分配等工作,尽可能的促进系统内部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和利益互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

同时,虽然各个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的称谓不尽相同,依托的载体与模式各异,但异曲同工,所走的都是产业化发展之路,具有相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还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去理解其定义:

(1)在纵向方面,实行产供销一体化。这主要是指从农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一直到消费,都具有统一的规划、统一的安排、统一的组织,尽可能的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以改变原有农业经营方面产供销隔裂的局面。

(2)在横向方面,实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约经营,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经营格局。这主要是指,尽可能的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利用现有的人财物,进行集约化经营,尽可能实现规模化的效应。

2.2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特征和目的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的进步,形成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分工,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功能的作用,并且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

农业产业化的目的是使农工真正得利。实行产加销一体化,使农工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从而使农工富裕起来。实行农业产业化还会使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流通有效地结合起来,以“龙头”企业来内联千家万户,外联两个市场,从而引导、带动、辐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并且建设一批主导产品、“龙头企业”、服务组织、商品基地【9】。

2.3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2 .3.1规模效益理论

规模效益理论是指通过规模化的经营,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专业化、采用先进的技术,来获得规模效益。

一般的,产生规模效益的原因有三方面。第一个原因就是生产过程的不可分割性。有时不管是否正在生产,企业都需要进行最低数量的投入,人们把这个称作固定成本,因为他们并不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运行中的企业需要管理者、会计以及市场调查。从低产出一直到高产出,这些成本不会随着产出增加而增加。他们是规模经济的,因为产出越多,他们分配给单位产出的成本也越低【10】。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将分散的农户、农资等集中起来,使原来

分割的一些生产环节纳入一体化的生产中,这有利于降低成本,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易于形成规模效益。

第二个原因就是专业化。企业扩大生产并增加雇用工人,每个工人都集中于单一任务,他们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许多地区采用的是“公司+农户”的模式,这样原来分散经营的农业开始采用了公司企业的管理模式,农工由原来的“什么农活都做”变成了专业化的“务农工人”,这有利于农业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第三个原因就是规模大的企业一般可以采用更好的机器设备。复杂且昂贵的机器设备也是生产不可分割性的原因之一。对于我国农业而言,长期以来由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农工的经营可谓是“小打小闹”型的,对于单个农户而言,采用先进的机器,一是成本太高,二是无法进行大面积操作。所以,采用农业产业化模式,首先因为有大公司、大企业的加入,有资金、资本购置先进的设备,也使得原有分散的、零星的土地集中起来,便利于大面积作业。

从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规模效益理论对我们发展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①规模化所取得的效益,坚定了农民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持;②规模化促进了农业科技的进步,这正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广的原因之一,这有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③规模化可降低成本,这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对于农民增收、农业进步意义重大,这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速。

2.3.2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的特殊矛盾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经济学科【11】。“产业发展的特殊矛盾关系”简称“产业关系”,它是指构成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和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产业间关联关系的实质是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具体表现为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直接关联是指产业间在生产和技术上存在的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如“粮食种植业--食品加工业”。间接关联是指产业间通过其它产业存在的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如“钢铁工业--(农机工业)--农业”。产业间的全部关联总体上就表现为产业间在资源分配和产出上的比例关系。显然,如果产业间在生产技术上不存在直接和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便失去存在的依据和理论研究的价值。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构成了产业经济学的主体。【12】

以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以经济发展的动态眼光,寻求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并为国家或地区制定经济

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它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控机制、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的区域分布和空间结构的演变总结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这一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特色。

产业结构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准宏观部分”。

对产业间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直接和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的研究,形成了产业关联理论(也称“产业联系理论”、“产业杀联分析”、“投入产出经济学”)。产业关联理论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产业经济分析的定量化的工具。它利用投入产出表来揭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及其特征,从而为制定经济计划和进行经济预测服务。投入产出表最大的长处是能够反映产业(或企业内部)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即中间产品的运动,这是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所做不到的。产业关联理论可以说是产业经济学的“中观部分”。

以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即产业组织)对产业的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首先,某一产业的组织状况,是否保持了该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改善经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的竞争压力;其次,是否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使该产业的产品单位成本处于最低水平。产业组织理论为产业组织趋向合理提出了方向和途径。它运用价格理论(特别是垄断价格理论)来研究产业的合理组织,因此,属于产业经济学的“准微观部分”。【13】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众所周知,传统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农业所使用的简陋工具及其它生产资料基本上靠农业自身解决,农产品除少量进入市场同其它部门交换外,主要供农民自己消费。产业革命以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农业产业的分化加速,与其它经济部门的分工越来越细,经济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使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次,从“准宏观”的产业结构层次来看,在农业产业的分化的同时,农业与农业关联产业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越来越强。一方面,农业己从独立的生产部门变成了一个离开现代工业、服务业便不能独立存在的经济部门。另一方面,农业关联产业部门对农业的依赖性也大大加强:最后,在农业与其关联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它们之间实现经济联系的准微观的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农业机械以及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最近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的工业化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更加了解生物的生长规律,对生物生长过程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强。在农业的一些领域,生产过程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工业的工艺和管理方法,实行工厂化生产。这不仅昭示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广阔远景,而且从较为现实的意义上说,农业的工厂化生产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流程和工艺,为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产业属性上的融合和微观组

织上的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农业产业化的研究的实质是揭示农业与其关联产业间的关系以及产业化农业内部的企业间关系。农业与其关联产业间在生产技术上的直接和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在总体上表现为产业化农业内部各部门在资源分配和产出上的比例关系,即产业化农业的内部结构关系。因此,产业结构理论为研究产业化农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的区域分布和空间结构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农业与其关联产业间关系的实质是投入产出关系。产业关联理论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来揭示产业间的关联关系,从而为产业经济分析、也为产业化农业内部的经济分析提供定量化的分析工具。利用投入产出表不仅可以揭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各部门客观存在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特征,从而为其确定主导产业、促进结构升级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分析一个大的经济区域内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的准微观的组织形式。产业化农业的合理组织应能保持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改善经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的竞争压力,又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使该产业的产品单位成本处于最低水平。产业组织理论为分析产业化农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产业化农业的合理组织指出了方向和途径。

综上所述,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来看,农业产业化本身应该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农业无论是作为国民经济的“母亲产业”部门,还是仅作为一个具体产业部门,都具备产业的一般(共同)属性,农业的发展也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农业产业化无疑是可行的。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农业产业化问题,并充分考虑农业产业的特殊性,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三章淖毛湖农场产业化基本状况

3.1淖毛湖农场基本概况

淖毛湖农场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密垦区天山北麓最东的一个多民族边境农场,也是兵团的东北前哨。她位于伊吾县北部,与淖毛湖镇彼此相连,南距伊吾县城72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3°41′—44°29′之间,东径

94°7′—95°47′,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106公里,西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接壤,东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达117公里。

淖毛湖农场位于盆地中,地势平坦,土地宽广,夏季炎热,光照充足。这里的晚熟哈密瓜畅销全国各地,已成为兵团有机哈密瓜生产基地。由于这里地势

较低,四周的地下水都朝这里汇集,使这里异常奇特地成为戈壁瀚海中地肥水足的绿洲。当年进贡清朝皇帝最好的哈密瓜就产自于此。据说康熙吃了后曾惊诧地问此佳果来自何方?左右答是哈密王献的,于是,这种瓜便被称为哈密瓜,并从此名扬天下。可以说天下的哈密瓜以此地最为正宗。当地人均以种瓜为主业,职均、人均收入排在哈密地区的前列。

淖毛湖农场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腹地,是三淖盆地的一部分,属典型的大陆干旱气候。由于三淖盆地西部与木垒交界处的小哈甫提克山与巴塔拉之间的“瓶颈”式狭窄通道,西风气流经过这里的“狭窄效应”,使风力加剧成为新疆的七大风区之一。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9.8℃,夏季最高温可达43.5℃,冬季最低温-33.9℃,无霜期175天,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年降水11.5毫米。淖毛湖盛行西风,≥8级的大风日数平均100天,最多年份可达134天。

3.2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现状

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品牌群体、市场体系是产业化的四大要素,其内在质量直接决定着产业化水平。淖毛湖农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合作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加快了农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优化产业要素。

3.2.1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基地,农业产业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淖毛湖农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先后对种植业内部结构进行了大胆调整。1985年前以种植小麦为主,1985-1995

年期间改种棉花,1995年以来全面推广种植晚熟哈密瓜,并确立哈密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

淖毛湖农场生产的“天山密王”牌晚熟哈密瓜闻名区内外,生产的“8601”系列哈密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体系认证,并获得了2000亩“有机哈密瓜生产基地”认证,是兵团最大的滴灌晚熟哈密瓜生产基地。2007年年末,全场耕地面积扩大到3万亩,其中优质晚熟哈密瓜种植面积扩大到2.7万亩。哈密瓜生产基地通过国家、农场、职工三方投资,现已全部实施节水灌溉。

有机哈密瓜生产基地引进了哈密瓜全程机械化精播机集开沟、施肥、铺膜、铺滴灌带、点种为一体的滴灌哈密瓜精播机。以往这个场使用的哈密瓜播种机作

业层次较复杂,要单独完成开沟、施肥、铺膜、铺滴灌带、人工点种5道程序,费工费时,作业成本高。采用精播机,人工点种每亩省费用16元,施肥省8元,开沟铺膜省3元,每亩少施50克种子省10元。这几项加起来,职工每亩可节省37元成本,还节省了大量时间,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农场大力推广有机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哈密瓜膜下滴灌、哈密瓜精量点播等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加强有机哈密瓜基地建设;据团场农业科负责人介绍,有机哈密瓜全部采用测土配肥措施,每亩要施足至少一立方米农家肥,一立方米沙子和100公斤油渣,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质结构,确保有机哈密瓜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

农场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兵团党委“1+3”文件精神补充规定,土地长期固定,农资统一供应,产品定单收购,产权清晰经营制度和减负增效的措施后,职工承包经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基地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淖毛湖农场把土地长期固定给职工后,职工对土地投入农家肥的热情非常高,团场和部分职工还从河北、甘肃敦煌农村购买农家肥,以弥补肥源的不足。这些措施都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哈密瓜生产基地的建设。

3.2.2龙头企业建设情况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和辐射带动的综合功能,其经济实力和牵动能力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淖毛湖农场围绕哈密瓜主导产业,采取资金、技术、人才集中扶持的办法,培植起了一批规模大、外向度高、效益好、与职工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加工贸易龙头企业。

在哈密瓜种植过程中,产生的乳瓜、生瓜及销售时成熟过度的裂口瓜和因采摘搬运过程中人为损伤的瓜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哈密瓜的生产效益。针对这些问题,农场在哈密瓜深加工上做文章。为使每年7月份座瓜期疏果时摘下的乳瓜和秋天气候变冷后产生的生瓜变废为宝,通过哈密瓜大光明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产成了“库木力”乳瓜酱菜,原料每公斤收购价0.4元,每亩地职工可增收120元左右,加工后每公斤5元,年生产量3000吨,可实现产值1500万元,纯利润300万元。

淖毛湖农场多年来和广州、上海、香港等内地十多个城市的瓜果批发企业建立了长期的销售关系,确保哈密瓜鲜果销售,年销售量4.5万吨。此外淖毛湖农场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生产的“天山密王”牌哈密瓜具有含糖度高、口感好、耐储运等特点,加之晚熟的优势,深受欢迎,特别是深受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青睐。

淖毛湖农场通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科技含量,有力地提高了哈密瓜的品质和产量。去年农场种植了2.7万亩哈密瓜,其中一级哈密瓜就达到3.17万吨,瓜农平均亩纯收入就达到了1000元以上。在一级哈密瓜销售过程中,高峰期价格回落、利润低是制约农场哈密瓜销售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一状况,农场采取措施,利用项目资金建起了储量为2000吨的哈密瓜保鲜库,对一级瓜进行储存保鲜,适时销售,提高哈密瓜的经济效益。通过几年的保鲜结果来看,保鲜技术达到2个月以上的,价格比现卖时翻了2番;保鲜技术达到3个月以上的,价格则比现卖时翻了5番,大大提高了哈密瓜的附加值。创办的股份合作永康红星纸箱厂年产量达250万个,也为哈密瓜销售提供了保证。

创办的股份合作鑫湖腐殖酸厂年产量达1000吨,除满足本场使用外,还远销甘肃、南疆等地。

3.2.3农产品名牌培育情况

知名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通行证。只有拥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品牌,才能把握市场主动权。自1994年以来,淖毛湖农场围绕改造老品牌,开发新品牌,引进洋品牌,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引进国外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和新的管理手段,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全面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2002年有1000公顷哈密瓜获“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2007年2月,133.3公顷有机哈密瓜获“兵团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严格有机食

品和绿色食品生产规程,禁用二氨、尿素等化肥和农药,加大倒茬力度,强化使用农家肥,产品均能达到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各项指标。产品销售时严格质量和采摘标准,以8601品种为例,一级品单个重量达4公斤以上,麻纹全且均匀,无斑点裂纹,呈椭圆型。二级品单个重量达3公斤左右,麻纹均匀且超过2/3,无斑点裂纹,呈椭圆型。三级品单个重量达2.5公斤左右,麻纹均匀且超过1/3,无斑点裂纹,呈椭圆型。等外品做菜,决不能以鲜果的形式进入市场。现与伊吾县共同注册的“天山密王”牌哈密瓜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别在深圳、广州等地,一般市民都知道。农场成为新疆和兵团最大的滴灌晚熟有机哈密瓜生产基地,无论是哈密瓜节水滴灌栽培规模,还是哈密瓜的品质均达到全兵团一流,并成为兵团的亮点。农场对哈密瓜制种、植保及栽培模式的深入研究,树立有机哈密瓜品牌意识;做好哈密瓜酱菜厂的监管工作,继续加强对果酱及膨化食品的研究开发。

3.2.4市场体系建设情况

农产品流通体系在产业化经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完善的市场体系,是保障产业化正常运行的命脉。淖毛湖农场在市场体系的建设上突出了“两手

抓”:一手抓农副产品市场,由产地输出型向中转集散型拓展,加快了与全国统一市场的接轨;一手抓要素市场建设,资金市场、劳务市场、物资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等各要素市场在产业化进程中迅速发育壮大,保证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重点是抓好哈密瓜的产前服务,各种生产资料统一供应一票到户,产中服务为各种生产技术规程完全统一,产后服务为鲜果销售是公司+农场+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农户等几种形式并存。

淖毛湖农场生产的“天山密王”牌晚熟哈密瓜闻名区内外,并打入了国际市场,生产的“8601”系列哈密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体系认证,被评为“最畅销产品奖”,产品远销越南、日本、广州、上海、北京等国内外大市场。深加工产品和全国15个城市的批发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营销关系。同时按照“引得进、推得出”的思路,确定了立足亚洲、走向世界、利用香港、开拓远洋、建立多元化国际市场的战略,并以此为坐标,努力延伸外贸触角。

第四章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产业化作为淖毛湖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已经显示出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先进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相对落后。规模效益理论的要点是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平均成本下降,收益才有上升的趋势。而根据产业关联理论要求各个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以及产业链都要协调一致,才能有效地发挥出产业优势。根据这两个理论可以找到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的原因,客观地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对淖毛湖农场今后更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有益的启示,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农业产业化核心环节仍未突破,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

淖毛湖农场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产业链条不长,产业化的核心环节没有大的突破。在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为1:3,全国为1: 1,沿海发达的广东省达1: 3,浙江省接近1:4,淖毛湖农场的哈密瓜产业中主要以销售鲜瓜为主,加工哈密瓜程度非常低。但哈密瓜为鲜嫩瓜果,极易腐烂,有很大的市场风险,而且适时采收成熟的哈密瓜中有80%可作为商品瓜,剩余的20%由于过熟的裂口而不能作为商品瓜,

由于国内外哈密瓜深加工技术落后,关键技术如哈密瓜浓缩汁技术还没有突破,导致淖毛湖农场哈密瓜加工品种单一,层次低,粗加工,低端产品比重较大,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中占一席之地、能够对农业结构调整起导向作用、对现代

农业发展起带动推动作用的涉农企业太少。哈密瓜加工和销售能力有限,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不起来,农业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区域经济优势,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的提高,限制了淖毛湖农场农业优势地位的发挥。

4.2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龙头企业不大不强的问题很突出

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体上看,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低,产品市场覆盖面小,整体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比较弱。因此龙头企业对团场生产基地和农户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能力有限.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和经营水平。

4.2.1企业规模小。目前,淖毛湖农场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偏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以淖毛湖农场哈密大光明食品有限公司为例,年加工能力才3000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东部沿海地区的龙头企业。

4.2.2产品档次低。由于龙头企业的规模小,在人才、资金、科技、管理、等方面投入不足,造成产品深加工能力差,科技含量低。企业加工的产品,也多为资源型和传统型,精深加工程度低,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竞争能力弱。

4.2.3龙头企业营销手段落后,名牌产品缺乏。在淖毛湖农场大大小小的农业企业中,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少,高科技、外向型、有品牌的产品少。真正有知名度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品牌,而同时具有新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就更少,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是停留在人才缺乏、管理粗放、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品牌的状态。以哈密瓜加工企业为例,只有“天山密王”鲜瓜有较高知名度,其他如哈密瓜酱菜等加工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

4.3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过程中,必须在水利、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以及各项农业服务设施方面进行大量投资。由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资金扶持力度不大,龙头企业基地建设难以形成规模,严重抑制了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经营。

4.3.1淖毛湖农场国有龙头企业自身改革改制不深入,企业资产重组进程过慢,龙头企业往往投入高、产出少、积累慢;能够争取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资金过少。

4.3.2 在农业信贷资金方面,由于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阻碍了其间接融资作用的发挥,导致农业及其产业化的间接融资渠道不够畅通。

4.4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发育滞后

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基地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长期以来是在计划行政体制下通过团场来实现的,渠道单一,信息不畅,机制不活,服务范围窄。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各种市场主体的桥梁和纽带,是整个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淖毛湖农场各种行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4.4.1淖毛湖农场哈密瓜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不完善,哈密瓜质量安全监察检测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哈密瓜质量和标准体系建设还不能够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缺乏国家颁布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使哈密瓜在品种、生产、包装、保鲜和贮运、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没有国家标准保证。

4.4.2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中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工作没有有效深入。覆盖率低对农业生产的动态信息监测预警不能保证及时、准确;农业产业化经营信息发布制度不健全,对市场信息预测分析不足,信息不灵,如与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共同研发的低糖哈密瓜酱、哈密瓜粉,与中国农科院共同研发的哈密瓜微波膨化食品等新产品项目,还在洽谈之中。

4.4.3农业社会化服务由于资金紧张,造成项目拓宽进程缓慢。服务方式及手段比较落后,农技推广体系作用不突出,良种引进、技术指导、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病虫害防治等服务还需继续努力。农技服务体系不能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农机监理机构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作用,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4.4.4团场由于自身的组织体系特点,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还存在着团场这一层管理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是和淖毛湖农场签订合同,实际上是团场发挥着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一方面组织农户生产经营,一方面与龙头企业进行联系,但团场自身又具有行政管理和承担社会的职能,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保护农户的意愿和利益方而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积极开拓市场方面,又有很强的行政干预性,其行为政企不分,角色不明,导致团场在推动产业化经营方面积极性不高。合作组织在淖毛湖农场已有实践,但总体上存在着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少,规模不大、覆盖面小、实

力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农工吸引力和凝聚力较弱等等问题。

4.5“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完善

农户、企业是农业产业化中两个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两者联系的基本机制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目前,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尚未健全主要体现在:

4.5.1农产品增值的利润分配体制不健全。从当前农业产业化模式来看,团场职工无法获得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平均利润,更多利润流入了加工和流通环节,而没有真正反馈到团场职工手中。在这种机制之下,团场职工往往不愿意参与,而体制决定团场职工又不得不参与,造成团场职工参与农业产业化积极性不高。

4.5.2行政性干预也是利益机制不完善的重要体现。团场出于完成考核目标、指令性计划等目的,在没有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替代农户与企业签订订单,取代了职工的主体地位。

4.5.3风险防范机制建立不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各种风险,主要是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然而淖毛湖农场哈密瓜产业化中对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防范机制还不够完善。往往出现利益可以共享,风险却无人愿意承担而导致哈密瓜产业化发展受阻的现象。

4.6原料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淖毛湖农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虽然有一定发展,但对比国内外先进农产品生产基地仍显现不足。

4.6.1基地布局比较零乱。目前,淖毛湖农场还没有完全规划适合本地生产的基地.产业化生产随意性较大。

4.6.2有机哈密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无公害、绿色、有机哈密瓜生产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建立哈密瓜安全质量检侧、认证、监管机构,研究、开发哈密瓜技术、哈密瓜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完善哈密瓜安全监测体系,使哈密瓜的生产环境、过程和加工、流通“有章可循”。

4.6.3原料基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整体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更为突出,特别是哈密瓜生产水平较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优势,集约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和供应不稳定。

4.6.4原料基地建设融资渠道单一,投资主体过少,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投融资渠道急需拓宽。

4.7农产品销售市场开拓不足,市场信息掌握不够全面及时

目前,淖毛湖农场农产品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香港、上海北京等国内市场,农产品市场的局限性大,目标市场单一,缺乏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开发。而日本和韩国一贯使用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政策,对淖毛湖农场的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和不便。由于国际市场单一给出口带来很大的风险,一旦这些市场出现问题给淖毛湖农场带来的将是灾难性的损失。表现为:

4.7.1对企业行为协调不利。淖毛湖农场缺乏对哈密瓜产业的龙头企业统一调度,统一规划,优化哈密瓜产业结构,不能有效协调产业链中各个龙头企业的行为,促进哈密瓜产业升级。

4.7.2对国际贸易规则研究不足。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农产品出口企业既不了解WTO市场准入规则,也不了解国外有关非关税壁垒的政策和标准,而这些资料通过单个企业去获取这些资料,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非常高的。尽管淖毛湖农场很多农产品出口企业多次遭遇国外技术壁垒,有的还损失惨重,但团场、企业和职工对此缺乏足够的警惕。如2006年团场某农户100亩哈密瓜违反合同文本协议,私自使用化肥,造成韩国客户拒绝收购已成熟的哈密瓜。由于淖毛湖农场农产品出口企业主要是面向日本、韩国、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国家对农产品检测非常苛刻,淖毛湖农场无天然草场畜牧业发展是短腿,农家肥施入量不足,外购价格昂贵,因此,有些产品质量还不能达到国际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一家企业出口出现问题,将给整个行业的出口造成巨大影响。

4.7.3市场信息掌握不够全面及时。市场经济体制下,单个企业掌握的信息往往具有局限性,淖毛湖农场还没有构筑起一个统一有效的信息平台,不能为龙头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全面及时的市场信息,使龙头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很好地开拓国际市场。

第五章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现代产业理论认为:产业中的利益主体可以通过规模效益、产业关联、技术创新、品牌战略等行为改变市场结构和改善经济绩效。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经营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为了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获取外部收益而走向集中和联合的新型产业组织方式,用契约方式将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效连接起来,通过权利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将外部利润内部化,增加农业产业总收入。

5.1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划工作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种一体化、系统化的经营,如果用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去指导,是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的,它必须要用大农业、大经济、大系统的观念去指导。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淖毛湖农场的实际资源条件出发,把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支柱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和科学响应兵团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分散,盲目发展。要突出重点,在哈密瓜产业、产品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开发,形成规模优势。

农业产业化内涵有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要求。这几“化”又是互相有机地联系着的,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农业产业化都不能运行,任何一方面搞得不好,都会影响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如社会服务,要做到产前(供)、产中(产)、产后(销)一体化,整个经营要做到贸易、加工业、种植业一条龙,还应形成科技、教育、生产相结合。这些都说明农业产业化本身是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系统。其中每个部分,比如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等则是其中一个子系统。而在一体化经营的子系统中,供、产、销,贸、工、农等又是它的子系统。再者,作为一个地区要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有许多实体性环节,包括资源的依托、主导产业的形成、龙头企业的发展、商品基地的建立、农业专业户的培养等,这里每个环节也是一个子系统。因此,整个农业产业化实践就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

5.2强化加工环节,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有新突破

这是推动和促进淖毛湖农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是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根本要求。淖毛湖农场农业生产基础比较好,但产业化发展不快,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因此,大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加工增值率,应当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举措来抓。既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分等定级、包装、储藏、保鲜等初加工和半成品加工,又要大力发展农产品

的精深加工,把初级农产品变为技术含量高、具有品牌优势、附加值高的产品。

5.2.1要挖掘潜力,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以淖毛湖农场哈密瓜产业为例,加工转化率很低,哈密瓜加工的潜在效益远没有发挥,在延长产业链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在哈密瓜这条产业链中,目前淖毛湖农场主要销售的是鲜瓜,只有很少部分转化为哈密瓜酱菜,而产业链中增值最大的微波膨化哈密瓜、冻干哈密瓜片、低糖哈密瓜果酱、哈密瓜粉等还没有涉足。我们必须在延长产业链上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力争在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有新的拓展。

5.2.2要开发高端产品,不断提高附加值。一般而言,产业链中越是高端的产品,附加值越高,经济效益越好。如哈

参考链接: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措施 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郑文凯 ---------------------------------------------------- 尊敬的孙老还有王副主 席,朋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有 这个机会参加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举办的光彩事业与农业产业化论 坛。受我们农业部刘副部长委托, 我代表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对光彩 事业促进会发展10周年,并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发展作为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根据会议的要求,下面我把我们当前国家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向各位做一个介绍。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阶段农村工作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1、中西部地区整体跟进,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把培育壮大农村企业和壮大产业化组织作为重点。有利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我们2002年底对农业产业化统计,全国有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是94000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同时中西部涌现了一批九山游子、双汇、蒙牛等一大批排头兵,体现了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2、产业化领域拓宽,龙头组织结构区域合理。近几年越来越体现出农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展现了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产业化组织按产业分类,种植类占44.8%,畜牧业占 24.1%,水产化组织占8.2%,林特产业占10.4%,还有其他类型占10.5%。 3、完善产业化发展动力机制。企业和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内在的动力。目前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2.6%,股份合作方式占13.3%,其他方式还有22.2%。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比较稳定的利益连接方式所占的比例达到77.8%。这些在实践中也有丰富的内容,主要一是规范定单内涵,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定单现在不仅包括订购数量、质量,还充实了最低保护价、提供系列化服务等内容,有的还增加了企业担保、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的条款。二是引入保险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的参加了商业保险,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农业产业化得到稳步发展。今年三季度,我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4.57亿元,占计划目标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048元,占全年目标81%。现将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培育形成了主导产业。在粮食生产上,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山川紫”(紫心甘薯)、“高系”14号(黄心甘薯)等优质品种约6000亩;示范种植天优826、特优138等优质水稻面积538亩,辐射带动面积1.2万亩。去冬今春冬季瓜菜种植面积26.5万亩,推广新品种15个以上,新技术10项,年育苗量2.5亿株。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饲养模式,规模养猪场534家,禽类专业孵化场82家,规模养禽场1972家,蛋禽规模养殖场16家。目前鸡出栏量3549万只、猪出栏量29.18万头。以椰子、橡胶、胡椒、槟榔、油茶为主的热带经济作物和以荔枝、龙眼、香蕉、莲雾、柠檬为主的水果种植业,种植面积达到58.5万亩。南

美对虾苗产业,年生产销售对虾苗760多亿尾。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有531家,家庭农场有70家,经营土地面积6890亩。深入开展以“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3家,市级示范社19家。 (三)农业品牌规模进一步扩大。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我市名优特品种,大力推行品牌认证,积极申报绿色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省名牌,鸡、椰子糖和罗非鱼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先后打入市场,并迅速成为倍受省内外客商青睐的知名品牌。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商标872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3个,省级著名商标19个,省名牌农产品3个。“三品一标”认证20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 (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我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技领先、生态高效、循环利用、效益优先”原则,围绕“现代、高效、示范”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特色,整体谋篇布局,突出主导产业、规模生产、功能配套,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去年,3个基地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称号,今年,3家基地又获得了省级现代农业示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我镇绿色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我以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入一线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办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并结合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对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谈一些个人浮浅的看法,供今后在产业发展中参考。 一、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坚持把发展壮大绿产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发展战略初步形成。我们立足镇情实际,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区域优势,利用土地资源,反复进行论证和优势比较,制定了绿色产业富民战略,按照“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绿色产业建设步伐,形成了以棚栽、林果、草畜三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开发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镇把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来抓。先后制定了三大主导产业开发的扶持激励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产业上规模、增效益。截止2007年底,全镇棚栽业面积累计达到1180棚,年产鲜菜3500吨,大棚菜棚均收入稳定在 8100元以上,最高棚收入达到2.8万元。全镇苹果面积达到1万亩,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到1.5 万亩,累计发展各类舍饲养殖户100多户,建成养殖小区6个。棚栽、林果、草畜三大特色主导产业提供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三是服务网络日趋完善。镇上设立了农综站、畜牧站,每个村委会确定2—3名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担任村级产业开发技术员,从产业发展前期、中期、后期全方位开展指导服务。同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以及传、帮、带等方法,加强产业开发技术人员的培养。 四是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根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健全市场体系,积极开拓市场,初步形成了以销带产、以产促销的市场化运作新路子。开通了电子农务、农信通,建成4个农业信息服务站,为产业发展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服务。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绿色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效益,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规模效益不明显。长期以来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我镇的产业规模小而且分散,形不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村与村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不平衡,部分村尚未建立具有本村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棚栽业和林果业主要集中在川道村,涉油村由于受观念、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困难,而且规模小。 二是经济效益不突出。我们的干部群众大部分还是按照“就农业抓农业、就种植业抓种植业”的传统模式来抓产业,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上,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弱,导致产业质量和效益低。从纵向发展看,我镇产业的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提升,但从横向比较看,与先进乡镇的相差仍然较大,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我镇绿色产业过去只注重于产业本身的生产和销售,而不重视产业的加工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全镇没有一家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

农业产业化2020年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2020年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 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 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 营体系。下面是找总结网整理的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参考。 2020年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2020年,灵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 持用新理念开启新征程。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四个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求真务实作风、勇 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 出发点,抓好特色产业、巩固提升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水平,农民组织 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现将一年来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 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成立了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牵头,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主抓, 驻村干部和农业、林业、财政、畜牧等干部为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骆 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由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为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2、根据灵关镇的实际和市场需求,制订了粮食生产和发展茶叶、蜂蜜、畜禽、苗木、林木为主要特产的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及灵关镇五年发展规划。 3、深入实际,掌握情况,挖掘信息,及时报导灵关镇产业发展状况,年内向上级报送农业及产业信息稿件12篇,有关材料、报表按时按要求上报。 二、基地建设 1.稳定粮油产业:鼓励土地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巩 固面积,加强管理,提高单产的方针,强化技术培训、并通过品种更新、割制改革、 推进测土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提高传统产业单产。粮食播面稳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金塔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东与高台县毗邻,西与玉门市接壤,南邻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北靠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处东经98°00′-100°20′,北纬39°47′-40°59′之间,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120公里,总面积 1.88万平方公里。全县海拔1120—1300米之间,境内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 年平均气温10℃,无霜期141天,是典型的农业县。 全县共辖10个乡镇,86个行政村,459个村民小组,3.16万农户,农业人口11.3万人,占总人口的81.7%。全县现有耕地42万亩,适宜小麦、玉米、棉花、瓜类、油料、蔬菜、花卉等多种农作物生长。XX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 达到175536万元,比上年增加25567万元,增长17.1%;农业总产值达到137928万元,比上年增加17371万元,增长14.4%;其中种植业产值72851万元,牧业产值21719万元;农业增加值达到71977万元,比上年增加9150万元,增长14.6%;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4002万元,牧业增加值12360万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达到4582元,比上年增加322元,增长7.6%。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省市农牧部门的关怀指导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紧紧围绕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催生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将农业的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

结合起来,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收入,走出了一条符合金塔实际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截止目前,全县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其中省级1家、市级2家、县级16家,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60多家,其中棉花加工企业28家,番茄加工企业1家,脱水菜加工企业4家,白酒酿造企业3家,粮食、油脂加工企业13家,瓜子加工企业2家,饲料加工、销售企业1家,制种企业1家,养殖企业1家,肉羊屠宰加工企业2家,鹅肥肝生产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达4.9亿元,带动全县10多万人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达到400多元。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措施和办法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考核机制。为了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明确了由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具体抓,从上到下形成组织有力、指挥有方的组织领导机构。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四大班子联席会、人大例会、政协常委会经常听取、研究农业产业化工作。为使农业产业化工作深入开展,县上专门建立了四大班子包挂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对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给予了科学、及时的指导,确保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深入开展。今年,县委、县政府还多次对农业产业化的重点环节、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督查,纳入年度目标,实行定向目标管理,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开展。同时,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参与产业化的浓厚氛围,建立了县直相关单位对口扶持制度,实行领导、部门、企业三级承包制,并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对完成任务好的、带动能力强的进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追究责任。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县、乡、村领导干部及科技示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 发 展 规 划 二○一四年三月五日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宣汉县庙安乡地处位于宣汉西南部,是达州市高效农业基地、达州市30强进步乡之一,也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乡,距达州市21公里、宣汉县城23公里,交通便捷。目前,全乡通车里程达90余公里,有4条出境公路,即庙磐路、庙东路、庙洋路、庙天路。2014年完成了对庙磐路的拓宽,正在进行其它三条路的拓宽;对全乡实现了100%的村、100%的社通水泥路。庙安乡乡域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海拔7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水果。 二、农业产业概况 庙安乡辖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00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庙安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操作下,宣汉县庙安乡不断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抓了西瓜、脆红李、梨等特色产业,特别是2011年以来,脆红李产业在全乡得以突破性发展,已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2013年,全乡脆红李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乡脆红李扩种3000亩,15万株,连片种植猕猴桃500亩,为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组建成立了庙安乡水果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在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努力

下,庙安水果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正在进行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展示庙安的平台与名片。与此同时,庙安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给庙安乡带来了水保工程项目,依托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等办法建乡村酒店、露营地、绿林居拟把庙安乡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和“山乡李海、瓜甜心醉”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三、规划目标 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推介、宣传,发挥特色农业产业龙头项目的幅射、示范作用,进一步转变农户的经营理念,丰富庙安特色产业种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规划的期限、范围和建设内容 规划期限:2014年至2017年。 规划范围:庙安乡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 建设内容: 1、特色种植业。扩种脆红李2000亩,,种植黄瓜2000亩,种植西红柿3000亩,优质小麦育种40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红薯2000亩,大路蔬菜2000亩。 2、经济林。规划种植107杨树3000亩,种植花卉、苗木1000亩。 3、中药材。规划种植金银花1000亩,种植牛蒡1200亩,种植

农综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农综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近年来,**苗族乡人民政府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对比坝区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苗族乡山区的农业产业化只能说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坝区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产业基础较差,发展速度慢,规模上不来,集中反映在地方财政困难,农民收入偏低,其关健是农业产业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乡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处,是**县乃至XX州的东大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3公里。蒙文公路穿境而过,是**县最偏僻边远的高海拔山区,最高海拔为2567.8m,平均海拔为1984m。全乡总面积15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984万亩。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4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26户,总人口11072人,居住着汉、苗、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9%。我乡立足于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乡的重点工程来抓。全乡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三七、烤烟、大白菜、早实泡核桃。

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基础上,积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泡核桃、烤烟、三七、大白菜等4大特色产业。我乡农业产业化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根据我乡的自然资源优势,历史传统经验和近年来农业发展情况,着眼于市场需求,经过几年来的结构调整,我乡以大白菜、三七为主的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发展前景看好。大白菜种植正在成为我乡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仅今年种植面积就达到12800亩,分布于**等三个村委会种植,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二是老板+农户的供销模式开始凸现。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有些蔬菜老板自发到我乡收购大白菜,形成了老板+农户的供销模式。 特色产业初见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靠山吃山”的工作思路,目前,全乡完成了粮食播种面积 3.35万亩,杂交玉米1.1万亩。烤烟种植1200亩,狠抓三七、大白菜和泡核桃种植;全乡完成三七种植面积776亩,种七农户达到了160户,三七年销售量123.4吨,实现销售收入 370.2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8.93%。大白菜种植突破12860亩,实现年交易量1984万公斤,销售收达1091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6.33%。泡核桃的种植是继三七,大白菜、烤烟等特色产业新发展的产业。产业发展形式采取政府引导扶持,农户自愿种植的方式大规模发展,目前已种植0.6万亩。

7.1浅谈农业产业化营销策划的“1+托n”模式

市县域农业产业化营销策划的“1+托N”模式 “1+托N”模式的概念 所谓“1+托N”模式,是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经过多年与农业市县和龙头企业合作的成功理论模型,所谓1就是指以市县为基础的一个区域强势特色农业品牌,这个品牌是以政府为主导创建的强势品牌;所谓1+就是在“一个”区域内强势农业品牌基础之上,创建的农业产业化若干个龙头品牌;所谓“托N”就是指通过区域强势品牌和龙头企业品牌的带动作用,扶持并打造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农业产业化的品牌群和企业群,做为区域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的金字塔塔基。形成区域农业及农业产业化集群式的稳固金字塔型发展模式。这一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区域运营模式是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首席专家任立军于2009年总结提出并创建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托N”模式面临的四大挑战 从这一模式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模式的运行常常会出现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区域农业的整体运营思路不统一。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有的是因为政府方面的政策不完善、落实不果断;有的是因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有的是中小企业集群跟不上,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方向无统筹规划。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发展特色农业的一窝蜂现象,很多中小特色农业企业不但不能在细分市场上下功夫,反而认为龙头企业的“微型模仿”似乎更加来得容易,于是便做起了龙头企业的简单模仿,不但造成内部竞争,还大大降低了区域特色农业及相关品牌的价值。曾经的承德杏仁露就是因为区域特色农业布局不合理,整个特色农业产业运营思路不统一,导致内部竞争加剧,降低了承德杏仁露的区域品牌价值。 二是区域强势品牌打造不利。一方面是区域市县政府认知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认知到位执行不利的问题。幸好,很多农业市县领导甚至是一把手都亲自出来抓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化的事情,重视上够了,但品牌运营思路上还有不足。典型的情况就是市县领导期望品牌广而泛,恰恰忽视了特色农业品牌的精而专的特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凡是引进特色农业品牌咨询机构的市县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区域强势品牌打造效果。 三是强势扶持的龙头品牌不争气。这是常见的现象。很多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然而,在与市场进行对接的过程中,企业由于技术研发能力、人力资源能力、营销能力、文化对接能力、市场判断能力等的不足,导致“扶一把走一步”的状态,品牌运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强,基本上是看着“政策资金”过日子,虽为“龙头”,实不“出头”。 四是在对于区域内所谓“N”的布局尤其重要。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中小企业往往一窝蜂,没有形成市场支撑式的广泛布局,而是东边赚钱向东走、西边赢利向西行,完全没有区域产业布局的统筹意识。这要求,政府要做出正确的指导和引导,比如属于长线投资的技术研发型企业要给予足够的政策扶持,中小企业自身也要看清形势,做好战略规划。“1+托N”模式的四个要点 区域农业产业化的“1+托N”模式是解决中国市县区域农业产业化健康平衡发展的核心理论,这一理论从整体上、理论上、实践上解决了市县域农业经济及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彻底解决“依托资源优势却无法依托品牌优势、无法形成区域竞争合力、区域内品牌竞争的内耗、区域内各研发生产服务等不配套、区域农业附加值低”等问题。 “1+托N”模式的具体运营需要抓住如下四个要点: 要点一:区域农业经济的整合力 区域农业经济的整合力,是指通过区域政府职能部门结合区域内经济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化企业优势,制定区域农业经济的资源整合型发展规划,着力按照“1+托N”模式创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整合力,打造1个区域农业产业的强势品牌,做为金字塔塔尖,成为区域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农业产业化是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大事。发展农业 产业化,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扩大内需,开拓农产品市场至关重要,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要推进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必须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的综合素质,增强农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是保障农业基础地位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抓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拓展产业链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的正确选择。 、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弥补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身难以 克服的弱点和不足。在联产承包制下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规模细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薄弱。当农业经济发展到 定水平,单靠农民个人力量显得越来越为有限,很多农户既 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基本资源条件,又缺少 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投入实力,因此很难突

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这样生产上不去,农民收 入的提高也就成为无源之水。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分 散的农户联结为一体,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链条,把 每个农户都纳入到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系列之中,真正实现生产的“统分结合”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发展农户 的企业化经营、农场化经营和定单农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国内和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 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促进农业经济全方 位发展和进步。农民的增收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二、从流通环节来看,联产承包制本身存在着小生产与 大 市场的矛盾。一家一户和彼此封闭的生产经营单位,割断了生 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市 场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以后,由于绝大多数 农民所占有的市场信息有限,加上市场调节滞后性的影响,很

咸阳市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咸阳市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9—2013年) 为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意见,特制定2009-2013年咸阳市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我市各级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核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迅猛发展,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2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1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2.2%和20.5%。 (一)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成为闻名全国的优质苹果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和奶畜基地。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204.9万吨,产值40.6亿元;水果总产388.4万吨,产值72.8亿元;蔬菜总产286.5万吨,产值67.5亿元;肉蛋奶总产74.5万吨,牧业产值61.6亿元,四大产业产值占到农林牧渔总产值的93.7%,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6%。 (二)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增粮工程,初步建成了关中优质小麦、高产夏玉米产业带和渭北春玉米粮食产业带。通过积极推广果园四项关键技术,初步建成了渭北绿色苹果基地和南部时令鲜果基地,咸阳苹果获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通过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初步建成了南部奶畜、瘦肉型猪、笼养鸡及北部肉牛、肉羊、肉兔六大畜牧养殖基地和渭北优质牧草基地。通过加快发展设施栽培,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初步建成了咸宋路和西宝高速沿线“V”字形反季节精细菜、沿渭清水莲菜、辣蒜、食用菌和渭北脱毒马铃薯等五大蔬菜基地。 (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坚持“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外抓招商引资,内抓培育壮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5家,建成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1、市级重点龙头企业75家。 (四)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全市现有果菜营销重点企业41家、果品专业市场66个、蔬菜专业市场44家、机械化储藏冷库90余座,咸阳新阳光等五家市场被确定为农业部鲜活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泾阳龙泉市场被确定为省级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 (五)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要求,制定完善了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成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4个、国家绿色果品基地118万亩、欧盟有机认证苹果基地3200亩、苹果良好农业规范基地2.3万亩,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苹果)180万亩,认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9个,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个。 (六)一村一品亮点纷呈。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创建区域优势品牌为核心,积极组织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全市共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354个,其中省级示范村160个,市级示范村100个,2008年省级示范村主导产业总收入17.4亿元,主导产业收入比重达到78%以上,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918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07元。培育形成了一系列一村一品知名品牌,涌现出了一系列一村一品先进典型,一村一品板块经济初具雏形。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咸阳农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尚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生产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贫瘠,营养失衡,农作物产质量难以有效提高。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北部和旱腰带地区还存在一定面积的低产粮田,小麦品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产业化主要表现在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主导产业规模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解决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我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为实现由农业大镇到农业强镇的转变,要以强化农业基础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发展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规模效益,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要围绕实现产业化目标,我认为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抓出成效来。 1、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在搞活流通上下功夫。农业产业化成败的关键在市场,必须“贸”字当头,“销”字开路,努力开拓市场。利用姜博会等等载体,宣传“生姜大王、大王生姜”品牌,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订货会,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销售,积极与大中城市建立稳定的供销纽带,使产品有较稳定的销路,真正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市场体系。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加速农产品的转化增值。龙头企

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其经济实力强弱和牵动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规模和成效,它能带活农村,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规模化的基地生产相对集中起来,形成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的生产经营,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有效地联合起来,成规模、上批量、创名牌、争效益。一是膨胀壮大现有龙头企业,对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龙头企业,像泰禾、玉苑森信等,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扶持其尽快壮大、扩张。二是争取招商引资建立新的龙头企业。通过合资、独资、合作等形式,引进一批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三是利用我镇现有企业联合起来形成联合舰队,增强抗御风浪的能力。 3、加大基地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叫响“生姜大王”品牌,做大“大王生姜”产业,充分利用“天蓝地绿水清居佳”的环境优势,大力建设无公害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发展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重点抓好生姜大蒜产业,对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板栗、核桃等林产品,进一步扩大规模,事先向质量、效益、规模型转变。基地建设要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规模小、门类杂、经营分散的状况,立足于资源优势,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搞好主导产品的系列开发,形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要积极培植一批重点乡村和专业大户,作

XX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嘉峪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以发展精品、珍品、旅游观光“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为重点,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基本情况(一)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围绕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服务、联系订单、宣传促销等措施,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现已形成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优质西甜瓜、优质土豆、优质大葱、优质林果、优良畜禽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XX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974亩,经济作物面积37722亩。一是洋葱产业逐年强大。XX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10800亩,产量万吨,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1500元。XX年完成播种面积万亩,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2030元,今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万亩。二是精细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全市现有日光温室2163座,每年生产反季节蔬菜730万公斤,同时大田蔬菜面积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三是制种产业稳步推进。建成了文殊、新城两大制种基地,并由制种玉米向花卉、蔬菜等特色制种转变,效益逐年提高。四是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万头(只),其中猪万头、羊万只、禽类万只、牛万头。

(二)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充分发挥市种子公司带动制种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建成了集农业科技推广开发、各类蔬菜保鲜、脱水蔬菜加工等运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金汇果蔬基地,该基地总投资2560万元,建成3000吨蔬菜保鲜库1座,年保鲜蔬菜能力15万吨以上,建成脱水蔬菜生产线一条,年生产脱水蔬菜XX吨。建成了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和友谊特禽养殖场,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建成高标准暖棚养殖禽舍6座,引进大型全自动电脑孵化机1台,具备年繁育XX只蓝孔雀、年生产工艺孔雀标本500个的能力。友谊特禽养殖场,建成封闭式禽舍1600m2,孵化室、育雏室3000m2,购置年孵化30万枚种蛋的孵化设备一套,每年可提供特禽种蛋150万枚、孵化种雏能力达到1000万只。文殊胚胎移植繁育基地,建成标准化羊舍2500平方米,办公楼1栋,共引进陶赛特、萨福克种羊46只,现存栏羊218只,已完成胚胎移植手术168例。同时万头肉牛养殖加工厂和万吨棉籽油加工厂正在建设之中。龙头企业的日益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三)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一是积极建设和培育农村各类专业市场,现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集贸市场3个。二是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与农产品经销商和龙头

柯街农业产业化发展

浅谈柯街村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写作提纲 1、柯街村产业发展现状 2、柯街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农业产业目前面临的良好发展环境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浅谈柯街村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村一”农业经济管理禹平 摘要:柯街村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多年来村两委班子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发展各项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是,由于产业多而杂,布局不尽合理,产业发展缓慢,整体效益偏低,与现代农业差距较大。本文分析了柯街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现状、对策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总体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XX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首要任务。但是,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重要的原因。因此,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长短结合,才能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效,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产业发展现状

村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粮食为基础,以甘蔗为骨干,以核桃茶叶为发展潜力,巩固提升畜牧产业”的发展思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2008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1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9元,主要产业状况如下:粮食生产:种植面积4990亩,总产量1297吨,人均占有粮食520公斤;烤烟生产:种植面积2100亩,交售烟叶4500担,实现产值309万元,平均亩产值1472元,平均价13.74元/公斤;甘蔗生产:种植面积3700亩,入榨量10037吨,实现总产值2409000元;核桃产业:种植面积6170亩,投产2050亩,实现总产值840000元,人均336元;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天台村党支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共和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共和镇地处牟定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国土面积244.05平方公里。全镇辖24个村(居)委会,196个自然村,308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21388户,总人口73690人(其中:农业人口62613人)。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我镇的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主导产业全面形成,生产基地不断扩大,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名特优新产品不断增加,产业类型多头并举,基本形成“五个一”的产业结构,即一粒粮、一株烟、一头畜、一棵菜、一片林。一粒粮,2007年,我镇推广种植了3.7万亩的优质米稻,完成县、镇两级水稻多样性栽培示范样板1万余亩,粮食产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一头畜,2007年,我镇生猪存栏3.4万头,出栏3.3万头,共建成优质仔猪养殖示范村24个,共有母猪养殖户4550户,饲养母猪7449头,生产仔猪10.3万头,实现仔猪产值1388.6万元。一棵菜,2007年,种植荷兰豆270亩,种植大葱120亩;采取土地“反租倒包”的方式,发展西瓜种植400亩,产量达1200吨,实现产值240

万元。一片林,我镇一方面是加快林改工作和发证进度,让农民早吃“定心丸”;另一方面是以此次林改工作为契机,因地制宜,制定各林区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在林上资源和林下资源上下功夫,寻求林业发展新突破。目前已在清河、中屯和军屯3个村委会种植核桃共2700亩,加快发展林上资源,同时,加强林业管护,促进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我镇明确了“五个一”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今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工作思路已经明确,即大春着力抓好烤烟、优质米稻栽培和良种繁育、商品蔬菜等,小春在压缩常规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扩大油菜、荷兰豆、商品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我镇将按照以上工作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狠抓措施的落实,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立足镇情,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我镇在认真理清发展思路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在优质化和特色化上做文章。在种植业上,依托区位、水源、田块等优势,以种子工程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优质米稻栽培和水稻良种繁育、荷兰

农业产业化发展

安阳农业产业化集群_农业产业化发展 安阳农业产业化集群 一、高效农业产业化集群规划范围 安阳市高效农业产业化集群拟规划面积30万亩,主要涉及四个县,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和滑县,其中安阳县高效农业园区集 群涉及东部永和乡、吕村镇、瓦店乡、白壁镇、韩陵乡、崔家桥乡、柏庄镇7个乡镇,汤阴县瓜菜菌集群为白营乡、伏道乡、韩庄乡、 宜沟镇、菜园镇、古贤乡、任固镇、五陵镇、城关镇、瓦岗乡等10 个乡镇,内黄县温棚瓜菜集群主要涉及西南部东庄镇、高堤乡、梁 庄镇、马上乡4个乡镇,滑县温棚瓜菜集群主要涉及八里营乡、高 平镇、慈周寨乡、四间房乡、留固镇等5各乡镇。 二、高效农业产业化集群区域优势 我市高效农业的发展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势头强劲,成效显著。主要是发展快、布局优、亮点多、模式新、效益好等5大特点,呈现出“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参与热情逐步高涨,科技含量逐 步加大,种植模式逐步多样,融资渠道逐步拓宽,园区建设逐步规范,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的显著特点。截止 2011年底,科技园区内高效农业面积已经达到20万亩,其中设施 栽培面积15.6万亩。新增高效农业园区60个,其中百亩园47个, 千亩方11个,万亩区2个。呈现出“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参与热情 逐步高涨,科技含量逐步加大,种植模式逐步多样,融资渠道逐步 拓宽,园区建设逐步规范,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的显著特点。 (一)指导思想:以实施科技创新,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生产效益,激发农民发展积极性为突破口,以完善和搞好系列化配套服务,提高蔬菜产销水平为保证,通过采取园区带动、产品认证、树立品牌、政策扶持、目标管理等措施,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加快农产品 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加快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00000县地处湘中腹地,属衡邵丘陵地区,总面积176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皇帝岭林场、开发区管委会,992个村、34个居委会和14个社区,总人口120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稳固的目标,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效地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经济稳固连续进展。 一、00000农业产业化进展现状与特点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条件已趋成熟 00000第二次农业普查统计,00000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户56628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876家,农业从业人员63万人。在稳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万亩的基础上,多种经营全面进展,养殖水面积45958亩,经营园地面积16038亩,经营林地面积32637亩,2007年农产品销售总收入39718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21577万元,占54%;畜牧业占15097万元,占38%;平均每个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产品销售收入700元。全县共有大中型拖拉机635台,小型拖拉机2422台,拖拉机配套农具3011台,联合收割机186台,机动脱粒机10076台。26个乡镇都有邮电储蓄所。已建成12 个专业市场的58个农村综合市场,80%的乡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100%的村通公路,100%的村通电,100%的村通电话,100%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从这些数据能够看出,00000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基础条件已趋成熟。 (二)用科学进展观筹划00000农业进展 过去一提到农业往往意味着农业生产以产出为首要目标。现在所讲的农业产业化进展,第一必须认识“经营”农业的真实含义。“经营”农业,实质上确实是搞农业生产要素与赚钞票挂钩;农业不再是过去的“从田头到地头”只求产出不求收益的统购统销地模式。而是要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一直延伸到“餐桌”,让农业经营者利用市场机制获得和投资其它产业一样的平均利润。

农业产业化情况介绍

阿图什富江果业有限公司发展农业产业化情况介绍 阿图什富江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销售、仓储保鲜、国际物流、冷藏运输等“五位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注册资本978万元,公司注册地址为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幸福路北2院。自2000年以来,公司多次被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党委、政府及阿图什市党委、政府评为年度“先进集体”、“科技兴市先进企业”,2005年6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非公有制企业”,2007年6月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2009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1年6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优秀重点龙头企业”。至此,阿图什富江果业有限公司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并且率先进入全疆实力强劲的企业行列。 1、企业构成 阿图什富江果业有限公司下辖有边贸公司、农产品批发市场、塑料筐厂、编织袋厂、冷藏保鲜库、宾馆、农民合作社等7个分公司、一个果业协会,是一家综合性企业。公司法人依明江·热木都拉先生是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自然人。 2、主营产品及品牌 富江果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南疆特色林果—阿图什木纳格葡萄的订单收购、市场开拓销售等,配套服务有:塑料包装筐生产、编制袋生产、5000吨木纳格葡萄气调保鲜储藏、冷藏运输(10辆沃尔沃冷藏车)和边贸服务等。 主营产品品牌为阿图什木纳格葡萄。该品牌目前已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种植基地通过了良好农业(GAP)认证,并且我公司对木纳格葡萄原产地进行了地理标志注册。阿图什木纳格葡萄目前已获得“中国著名品牌”认证,其品牌经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评估,价值为5.85亿元人民币。 3、2010年经营情况 我公司2010年资产总额为5029.7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101.9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9.18%。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124.18万元,实现利润425.26万元,上缴税收105.23万元。企业中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为73%。企业所在开户银行的信用等级为AA级。 4、产品的主销市场 阿图什富江果业有限公司产品的主销市场是:俄罗斯、巴基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