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堂突发事件的常规应对思路

课堂突发事件的常规应对思路

课堂突发事件的常规应对思路
课堂突发事件的常规应对思路

课堂突发事件的常规应对思路

课堂突发事件的常规应对思路

作者/ 汪潮

突发事件(emergency),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二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直面、应对课堂突发事件至关重要。因此,研究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应对策略,对改善课堂教学状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果断、敏捷、准确、恰到好处地处理突发事件是判断教师应对、应变、应急能力的个重要标志。

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是化解,二是利导。“化解”是指对一般课堂突发事件采取视而不见,姑且把它放置一边,暂不在课堂上作及时处理(必须处理的事件除外)。“利导”是巧妙地借助当时的情景,将突发事件向有利于教学方向引导,将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

一、仔细观察

1.突发事件发生前是有预兆的

很多时候,突发事件发生前都有某些预兆,教师也会有某种预感。如果能及时抓住脑中闪过的感觉,就可能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例如,在上课起立时,教师就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衣着、表情、站姿、课堂气氛等变化,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发生的苗头。别

看某些同学的神情麻木、站立不正或是两位同学在吵闹、推搡等一些不起眼的小动作,往往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因素,会引发很大的突发事件。甚至是很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如果教师能正确树立危机意识,在课前、课中或是课后都善于观察,敏锐地意识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将突发事件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所以,教师的眼睛要像扫描仪一样,时刻、全面扫描到每位学生的情况。“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的、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的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更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语)

2.课堂异常是可以观察诊断的

学生的表情是一张“晴雨表”,时刻都在传递着课堂教学的各种信息。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课堂上的言论和行为表现出来。学生的目光是有神还是呆滞,行动是热情还是怠倦,讲话是响亮有力还是吞吐乏力,注意力是集中还是分散,以及课堂气氛等等,都是观测课堂异常的重要方面。所以,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指出,“任何良好的教育,都要求有像父母般的眼睛,每天每时每刻都从她的孩子的眼睛里、小嘴上、脸额上,很准确地看出孩子心理状态的各种变化。”根据教学观察和研究,课堂异常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并在表情、言语、身态、气氛等四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见下表)。

3.课堂观察是敏锐而又复杂的

教师在课堂上的观察不仅要全面细致,而且要迅速敏感。不仅要观察学生的反应、态度、言行,而且要观察事件的状态、性

质、程度和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地、准确地作出科学判断。通过观察,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概括为四种情形(1)外静内静。学生坐立端正,外表平静,但心不在焉,不积极思维。(2)外动内静。学生坐立不安,甚至搞小动作,而且注意力不集中,不积极思维。(3)外动内动。学生坐立不安,又七嘴八舌、议论纷纷。(4)外静内动。学生端正静坐,鸦雀无声,而且积极思维,展开想象。第一、二种情形有可能诱发课堂突发事件,第四种情形才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

二、合理归因

先看一个实例:

同学们正听得聚精会神,一只乒乓球“哒哒哒”地从教室中间一直蹦到讲台前面,教师的心火一下子上来:“是谁在故意捣乱,给我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教师把那个同学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结果课也没有讲完。下课后,教师看到每个同学都带着乒乓球拍和乒乓球去上体育课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每个人都带了乒乓球,那只乒乓球肯定是那个同学没放好不小心掉出来的。教师很后悔,只得在第二天的课上向全体学生以及那个掉乒乓球的同学道歉。这主要是教师没有对突发事件进行归因造成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它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依果追因,据果析因,只有在明晰原因的基础上对课堂突发事件对症处理才是真正有效的。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1958年首次提出归因理论。归因就是寻找原因。归因理论指的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

理论。运用这个理论可以找到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一些思路。

海德认为,影响人的行为的原因有外界环境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如果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结为任务的难度、运气、外部奖惩等,称为外归因;如果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结为人的自身因素,如能力、性格、气质、努力、动机、兴趣等,称为内归因。心理学家维纳发展了海德的观点,认为这些外界环境和主观条件又可分稳定性较强的因素(如能力、任务的难度)和稳定性不强的因素(如努力、运气等)。一般归因有四个因素:努力(内部不稳定因素)、运气(外部不稳定因素)、能力(内部稳定因素)、任务难度(外部稳定因素)。

归因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用它来指导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对和调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归因,就是要寻找课堂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揭示课堂突发事件发生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追因,对于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应采取不同的决策。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的交互作用,应善于发现深层次的背后的原因,如学生上课打瞌睡,上课说话、恶作剧可能是对老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满意。如果是学生的原因,课后应多做思想辅导工作,多交流。如果是教师的原因,说明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样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就会大大降低,即使发生了,也会游刃有余的处理。

三、化弊为利

许多突发事件,表面上看干扰了课堂教学、破坏了课堂纪律、

影响了教学进程、打断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但其中往往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和挖掘,并加以利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把处理偶发事件变成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生情趣、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品质以及教育大多数学生的一次机会。特别是对因“特别生”的问题行为引发的突发事件,教师更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在坏事中寻找积极因素,利用积极因素来进行教育。这样做,就可以既处理好了突发事件,又教育转化了学生。

1.化消极为积极

许多事情本身可能是消极的,但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一次,在作文讲评课上,当老师念完某一同学的作文并进行范文分析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曾在某个杂志上见过这篇文章,显然,这是一篇抄袭的作文。抄袭作文的同学就在现场,如果当场指责,她会无地自容,老师也很难堪。于是,这位老师平和了一下心态,问同学:“这篇文章好不好?”许多同学不回答,个别同学说:“好也是抄的。”老师接着说:“我们先来分析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先后有六位同学对文章的结构、情节、语言进行了分析。老师接着说:“好的作文要有感而发,如果老师布置的作文你们没有经历过,可以推荐一篇别人的文章,但要注明作者和出处,我提议将这篇作文作为第一篇推荐文,大家说好不好?”同学们心领神会,点头表示同意。第二天,老师就收到了抄袭作文同学的一封信,信中表示感谢老师维护了她的面子,也给了她刻骨铭心的教诲。

2.化不利为有利

课堂上突然听到手机的响声,这样的事相信许多教师都遇到过,如果急于找出肇事者,既浪费时间又不利问题的解决,而运用“串联”的方法,则可以有效控制学生离散的注意力。次,教师在课堂上正侃侃而谈,突然听到有位学生的手机响了,其他学生用好奇的目光环顾四周,寻找手机铃声的准确位置。见此情景,教师来了段小插曲,说:“有这样一副对联,看谁先对出来?”学生们激情洋溢。教师说。“一条信息惊四坐。”同学们深思后有人对出“满室学生听彩铃”,也有学生对出“两个黄鹂鸣翠柳”,还有学生说要数词对数词。教师及时引领“还有更精彩的对法,这留给大家课后思考了,现在言归正传……”

四、选择方式

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有三种基本方式:冷处理、温处理和热处理。

1.冷处理

“冷处理”是教师将突发事件暂时冷冻,仍按原教学进度进行教学活动,等到下课后或其他时间再来处理这事情。当然,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不是置之不理,而是以宽容的教育态度对待之。教师面对突发事件,见怪不怪处之泰然,不惊奇、不慌乱、不立即追究,不立即批评,而是通过闲置、暗示、转移等技巧过渡到教学内容上去。这是一种被誉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处理方法。

(1)沉默。就是对突发事件暂时冷落,顺其自然。有的学生上课捣乱实际上是为引起教师的关注或者哗众取宠。对于学生这

种行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理他,转移对方的兴致,使窘迫局面无法继续而中断。所以,课堂上有时教师需要装聋作哑,装作不知道。有时,在课堂上“沉默是金”。

(2)暗示。对学生在课堂内交头接耳或微小动作等违纪行为,教师宜采用暗示手段,如声调的突然转变、眼神的凝视、适当的姿势动作以及轻敲违纪学生的课桌等。暗示教育不仅不会因训斥学生而分散全班学生的注意,还有效地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及时终止。这样做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对全班学生也会起到“隐蔽性”强化教育作用。用这种方式比教师直接训斥学生更能赢得学生的崇敬和爱戴。特别是当学生个体的违纪行为没有影响到其他同学时,这是一种巧妙提醒的办法。

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正讲得投入时,发现学生或说话,或偷看小人书,或吵架……如何处理这些突发事件?当学生个体的违纪行为没有影响到其他同学时,教师可采用暗示方法。如走到一位正偷看小人书的学生跟前,轻轻地咳嗽一声,或者轻轻敲一下课桌。这样,学生自然“心领神会”,便会自动放下小人书,投入学习活动。如果通过暗示,该生未察觉,或者根本不领情、不买账。教师则可出其不意地提出一个问题让其回答。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能集中到课堂上来了。

(3)转移。与教学无关的外界刺激在强度、新异性、对比和运动变化等特征方面往往超过课堂教学所提供的信息刺激。学生易被这些无关的剌激所吸引,学生注意力易被分散,从而离开教学内容。如教师正在上课,突然有人敲门找人,就会分散学生的

注意力。这时,教师不要忙于讲课,而要稳定大家的情绪。等学生安静下来后,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刚才我讲到什么地方了,请同学回答。”这样,全班学生就会很快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必须学会巧妙地运用转移技术,确保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2.温处理

教师对于因为外在因素或疏忽或不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小黑板掉落、板书别字、发音错误等所引起的学生哄笑、课堂纪律混乱,教师应态度温和地承认错误,并顺其自然地过渡到原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上来。

(1)坦诚。坦诚见真情,真情是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基础。一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指导。突然,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您写的字不好看。”在下面听课的有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全体语文教师,还有实习教师。所有人都看着那位教师。只见那位教师转身在黑板上又画了一个田字格,边画边说:“字写得不好,没关系,请允许我再写一遍,好看的字就是遍一遍练出来的。”写完后,教师还特别提问了刚才那个学生:“你认为老师这次写得怎么样?”学生再次站起来,像个小老师似的审视一遍,说:“有进步,老师,您真棒1”在练习写字的时候,学生都很认真,还听见有个学生小声嘟囔:“这个字写得不好看,我再写一遍。”评课时,许多人都赞扬那个教师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能稳而不乱,急中生智,化被动为主动,巧妙地解决问题,而且不着痕迹地渗透了写字习惯培养。是那位教师坦诚的襟怀、

实事求是的品质、灵活的教学机智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2)转换。恶作剧会影响教师的正常授课,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搅乱课堂秩序。如处理不当,往往会乱上加乱,火上浇油。

有一次,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内容,突然发现一名学生在用耳机听音乐,如痴如醉的,周围几个同学看到他的样子也在窃窃私语,教师走到该生旁边问:“你在干什么?”该生惊惶地看着教师不语,其他学生说:“老师,他在用手机听音乐。”老师说:“请把手机拿出来我看看,是什么音乐让你如此陶醉?”该生怕教师把手机收去,沉默了一会说:“手机不是我的!”拒不交出手机。教室里一下乱了套,许多学生站起来,议论纷纷,看老师怎么处理。这位教师快速思考:强逼他交出手机,势必造成师生矛盾升级;不让他交出手机,教师的威信何在?片刻之后,教师说:“我们学校规定,学生是不许带手机到校的,特别是不许在课堂内接听电话,更不要说听音乐。老师也有手机,但同学们知道老师从没有在上课时打电话、听电话,你们知道我的手机有什么用吗?”教师边说边从衣袋里把手机摸出来。这时,教室里异常安静,教师把手机内存打开,音量调大,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课文范读声音在教室里清晰地回响起来。播完以后教师说:“本来这篇课文的范读是打算一会儿给同学们听的,但刚才这位同学也在用手机,我想证实他是不是也下载了课文的范读提前在听呢?”那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有下载课文范读。”教师说:“那老师看看,你都下载了什么?”该生把手机交出,教师并没有查看手机内存,而是拿着手机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现在

科技发展了,手机、电脑、MP3都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怎样来正确看待这些科技产品呢?我们应该把它们看成是学习工具而不是玩具……”从那以后,班上的学生再也没有在课内听音乐了。

(3)发挥。把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之中,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借题发挥大做“文章”。

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快气氛之中,突然一位学生提问:“老师,现在水资源越来越少,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很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就在全班同学为之瞠目的时候,支老师却对这位提问的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虽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西双版纳这一热带雨林地区,但爱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贵。短短的几分钟,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一份灵动智慧的洗涤。

3.热处理

当某些突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应抓住机会马上给予处理,趁热打铁,或正面启发诱导,或严肃批评教育,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是一种“热加工”。但应注意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司时应避免“顶牛”现象的发生。

(1)追问。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干预方法,可以达到制止事态

发展和警告当事人的效果。

(2)隔离。这是为了迅速控制恶性课堂突发事件而采取的一种“非常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把当事人分开(主要是座位调动),来较快地缓和矛盾冲突,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3)指责。对一些偶发事件,或因其性质严重,或因其影响太坏,或因其可作为教育契机,而断然进行严肃批评或正面教育。

如果我们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注意不断发现、把握教育的契机,那么许多看似“不利”的因素,可能就是教育的最佳素材。

据不完全统计,应对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具体方法有先放后收法、装聋作哑法、爱心感化法、巧给台阶法、将错就“措”法、借题发挥法、偷换概念法、幽默调侃法、巧妙暗示法、因利导势法、旁敲侧击法、表情暗示法、动作示意法、借梯下台法、趁热加工法、冷却处理法、以静制动法、幽默带过法、虚心宽容法、间接暗示法、体语控制法、个别提醒法、重点提问法、停顿休整法等。这些方法适合于处理各种不同的课堂突发事件。

五、诙谐幽默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时,教师若能通过诙谐幽默、委婉曲折的方式来解决事情,不但能避开冲突的锋芒,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气氛,缓解紧张情绪,而且更易被学生所接受,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幽默”在《辞海》中的解释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

1.影射

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可以用直接的方法,也可以用间接的方法。影射是一种含沙射影、婉转的间接方法。有一次,教师刚走进教室上课,突然听到有个女生在哭泣,便灵机一动,环顾了一下教室说:“是谁把小孩子带进教室里来啦?”此言一出,同学们惊奇地回头看那哭泣的女孩,顿时满座寂然,鸦雀无声。“既然没有人,那我们就开始上课吧……”这里,这位教师就是根据学生的哭泣声,影射这哭泣是源于有人把小孩子带入课堂而发出的。既没批评学生,也没深入课堂调查,仅用一句话就平息了课堂干扰。

2.讽喻

通过对比、比喻、讽刺等方法促使学生思考问题,转变行为。例如,教师在讲课时发现有学生在睡觉。如教师认为自己讲课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而火冒三丈将学生训斥一顿的话,既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又影响到整个班级。有一次,一个学生在笔者的课堂上睡着了。这个时候笔者停止讲课,看着睡觉的同学说:我知道咱们班级谁学习最努力了。这时学生们都在猜谁最努力。笔者接着说某某同学晚上太用功了。学生都笑了,而他的同桌把他推醒了,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又比如,正上课的时候,两个男生打了起来。教师先做一个体育裁判用的“暂停”动作,一是表示讲课暂停,二是要求打架的孩子停下来。此时,全班学生的目光、注意力就会集中到打架的人那里。在一般情况下,打架的孩子也会暂停下来。这时教师

可以用诙谐的语言加以评判“嗬,打起来了。看来矛盾够激烈的。不会比两个国家之、司的矛盾更大吧?国际社会的矛盾还是靠谈判解决呢,你们同学之间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这么着,你们现在别打了,免得影响大家上课,下课后,你们觉得确有必要一决雌雄,我去给你们当裁判、定输赢。”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就会唤醒打架的孩子沉睡的羞耻心,冷静下来。教师继续上课。下课后找他们谈话,最后使其握手言欢。

3.双关

从关联中促进反思,形成正反联想,在交互对照中自然理解。有一次,教师在课堂上正讲得起劲,学生也听得认真。突然,教室里出现了一束亮光,在墙壁、天花板跳跃着,最后光束竟在黑板上跳来跳去。尽管时间是那么的短暂,可是已经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教师意识到是某位同学在照小镜子,小镜子把太阳光折射到了黑板上,而且看到是一位靠窗坐的女生在摆弄着小镜子。此时,同学们看看老师又看看她,似乎在等待老师对这个同学进行批评。教师望着那位红着脸低着头的女生,微笑着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是有这样的话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i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我也喜欢照镜子,不过,我从不会在给你们上课的时候照镜子。”番话说得照镜子的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其他同学也开心地笑了,课继续进行着。“镜子”的一语双关,妥善地解决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系31001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政府的应对与沟通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政府的应对与沟通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危害。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⑴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⑵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⑶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⑷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 突发性:突如其来,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危害程度难以预料。 危险性: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紧迫性:事件发展迅速,需要非程序化决策,非常态措施应对。 不确定性:难以判定事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事态迅速扩大。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危害 突发性公共事件直接威胁到人类安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虽然积极防御,但突发性公共事件不但没有呈下降趋势,反呈频发态势,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有增无减。缅甸热带风暴袭击中死亡人数已超过3万人,西藏拉萨打砸抢烧骚乱事件经济损失超过3个亿; 二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在全球范围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已由个别孤立事件变成普遍现象,由偶发事件变为频发事件。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危害性甚至可能跨出国界,扩散、蔓延到邻国,引发国际纠纷。如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因操作不当导致爆炸,松花江水域数百公里被污染,国内哈尔滨考试,大网站收集市民抢购饮用水,国外引起俄罗斯的抗议及索赔,使我国声誉受损。 三是危及执政党的地位。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会危及政治稳定,动摇公众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公信力。肆虐英国长达20年的疯牛病,导致公众对执政当局的不满,使保守党在1996年的连任竞选中败北。 二、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案三制) 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不仅给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

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处理方案

关于课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 一、课堂突发事件的定义 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主要指在课堂教学进程中突发的危及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意外事件。如: 1. 体育课中因意外发生摔伤、撞伤、扭伤、挤压、校内交通等伤害事件; 2. 体育课中因任课教师忽视本来就有心脏、哮喘等严重病症的学生,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3. 实验过程中因意外发生触电、烧伤、烫伤、割伤等伤害事件; 4. 课堂教学进程中学生突然发生疾病; 5. 课堂教学进程中发生学生之间斗殴、学生袭击教师等意外事件; 6.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因心理原因发生的自伤自残自虐性事件; 7. 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体罚学生等违规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 8. 课堂教学进程中发生其它自然或人为的突发安全事故。 二、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1. 先行救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突发安全事件,任课教师或其他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事件的教职工,要以“救治受伤人为先”的原则,先送受伤者到校医室救治,由校医处理后再送到医院救治,送医院途中要有医生、有关任课教师陪护。对于不能随意移动、搬动的特殊伤病员,须立即通过校医及时赶到现场处理,防止伤势和病情加剧。 2. 马上报告。 任课教师或其他“第一发现人”,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通知校医室。在等待救治或送受伤学生到医务室的同时,尽快报告班主任和德育处。班主任应尽快派人到场作好送人到医院的准备,同时通知学部校长或其他校领导。 3. 稳定秩序。 在送受伤学生到校医室的同时,任课教师要招呼就近人员,控制局面,尽最大努力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4. 综合处理。 接到报告的学校领导必须放下其他工作,立即召集德育处、年级组长及班主任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进行救护,同时立即向学部校长报告,必要时还要向“110”、“120”和医疗部门发出求助信息。 5. 善后工作。 尽早向知情者、见证人调查事故起因,掌握好事故的第一手资料。组织人员看望受伤学生和家长,在学生病情稳定后,尽最大可能组织人员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 三、课堂突发事件的应急原则: 1. 先救治,后处理。 2. 先制止,后教育。 3. 先处理,后报告。

浅谈当前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浅谈当前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这几年,我国在快速发展中,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和困难,这其中,有人为制造的问题,也有自然灾害。当问题突然出现,灾难发生,作为最基层的党员干部,应该怎样面对,怎样处理?从雪灾,地震,到重大交通事故,公共卫生问题,都在考验着我们处理突发时间的能力。笔者通过分析最近发生一些事件后,一些部门负责人和发言人对面对外界的处理的方式方法,总结了主要应面对的三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对好突发事件,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面落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辨别处理的敏锐性。以对党忠诚和极端负责的态度,聚精会神地分析各种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以一种责任心态,理性心态,机遇心态处置突发事件,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现场指挥要到位。应对好处置好突发事件,是最大的政治,是覆盖全方位的工作。应对突发事件,一分一秒都显得异常宝贵,严密高效的组织指挥是实现最佳境界的决定因素。面对突发事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亲赴现场、快速反应,在基本判明事发地点和类型之后,立即部署处置力量,做好先期的稳控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地控制事态发展,有效防范影响的深化,另一方面要特别善于抓住应对和处理的最佳时机,力争主动。

小学课堂突发事件案例 语文课堂突发事件案例

小学课堂突发事件案例语文课堂突 发事件案例 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因此想要解决突发问题的话,是不能采用一般方法、按照常规思路进行解决的。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教学突发事件是经常发生的。以下是X 分享给大家的关于语文课堂突发事件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语文课堂突发事件案例篇1 有一节语文课,让学生举生活中母爱的例子。学生们纷纷发言:“放学后母亲给我准备可口的饭菜……”“阴雨天母亲给我 送来衣服伞具……”“离开家门时母亲的 一声声叮嘱……”教室里气氛热烈。 当问到一名叫娄意的男生时,他目无表情地站了起来小声说“我没有母爱。”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所有学生的目光都在老师和娄意身上游动。“没有母爱?生活中处处都有母爱,难道你不能发现一点吗?”笔者非常生气地问他。“没有就是没有!”他提

高声音再次回答。课堂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看着娄意此时两眼通红难受得快要哭了的 样子,老师心里犯了嘀咕:为什么一向乐观的娄意会这样?老师用目光询问学生。有知情的同学低声说:“老师,娄意的母亲生他时难产去世了!”笔者恍然大悟,深深感到自己的武断已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于是标准赶忙说“娄意,老师错了,老师不了解情况。”但是越安慰,他情绪越激动,低着头,泪水啪啪地落到了作业本上。 怎么办呢?得想办法赶快扭转课堂的尴尬局面。 老师灵机一动开始提问了:“同学们,他的妈妈为了把儿子带到世间献出了自己 年轻的生命。这是不是母爱?”学生们大声说:“是!”“还有什么爱比这种爱更可敬呢?娄意同学,你要坚强面对生活,今后如果有人再问你有没有母爱时,你应该说:我有任何人都不可比的母爱,我得到的母爱是妈妈以整个生命的给予!”同学生不知是被这伟大的母爱感染了还是被这种言辞所吸引,教室里静静的。笔者看了全班同学一眼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互动性,并能冲破丰流媒体的束缚,使得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通畅。新媒体给政府行政带来双重的影响,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成为一把“双刃剑”,为政府带来新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困境 1.危机意识提高的困境 对于突发事件,部分政府官员缺乏危机意识,缺少对新兴媒体的认识和关注。2014年3月的云南昆明火车站暴方恐怖事件,造成无辜民众29人死亡、143人严重受伤,政府没有及时觉察,并采取应对方法避免悲剧。此类暴力事什给政府敲响了警钟,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境外恐怖分子遥控指挥境内恐怖活动的重要工具,在政府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的情报工作。 2.机制构建的困境 第一,缺乏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面对危机的预警机制存在诸如信息传递失真、信息获取不完全、信息解读失误等问题,增加了行政成

本,损害政府的形象。近几年PX项目事什,政府未及时展开环境信访、召开民众听证会,忽视民众的利益诉求,最终引发群体性事件。 第二,舆情监控机制不完善。新媒体为信息的海量传播提供条件,这些信息中不乏影响社会稳定的信息。例如H7N9流感盛行时期,对板蓝根神奇药效的鼓吹,体现了我国舆情监控机制的小完善,容易为突发事件埋下隐患。 第三,突发事件问责制的不完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民开始通过多元化的方式积极向政府问责。我国行政问责制起步较晚,在行政问责中存在许多问题:不同类型主体之问的问责存在真空地带,例如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对政府的问责;在问责制的执行和监督上,还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问责范围和期限还有待明确。 3.政府应对技巧的困境 政府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信息处理及危机公关的缺失。在突发事件出现之时,相关政府部门往往存在信息滞后和口径不一等现象,信息的时效性落后于新兴媒体;同时,官民之问缺乏平等的交流与协调,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行为方式只会为突发事件的扩大提供七壤。例如在2014年4月5

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具有成因的不确定性、出现的突发性、教育处理紧迫性的特点,往往不轻易处理,可以说突发事件的处理正是考验教师能力的要害时刻。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板书,没想到有学生趁我背对他们时,某位学生打了某位学生一下,而且相当大声。谁这么大胆?快从实招来!我以为大家在我的威严下一定会供出是谁在搞恶作剧,谁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出声。一时间课堂陷入疆持的局面。“这还了得,我的面子何在?”我想,于是大声吼道:班干部都去哪里了?你们不说出是谁做的好事,别指望回去!也不知班干部是真的不知情,还是怕得罪同学,竟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课堂就在僵持中度过,我觉得自己被那些捣蛋王捉弄得很不是滋味。随后的几节课,违纪现象倒是没有了,但不知怎的,课堂气氛却变得特殊沉闷,我意识到这是处理“打人事件”不当造成的后遗症。 实践的经验教训让我明白到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要留意好以下一些问题: 1、要留意处理的态度问题 面对忽然发生的偶然事件,由于时间的紧迫性,老师往往会有些冲动,急于要解决问题,这就可能导致态度生硬,脾气大,欠缺周详。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把另外一个学生打哭了,我发现以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不把自己放在眼内,向教师宣战,向学校纪律宣战,火气马上冒了出来。为了急于挽回面子,我把怒火发向学生,结果由于态度暴燥,使学生望而却步,不敢说真话,不敢向老师交心,以至使师生关系陷于僵持,还留下了后遗症。由此看来,我觉得处理突发事件教师首要的是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教师的冷静沉着能稳定学生的情绪,给学生一种示范,同时也可以使教师获得思考解决问题的必要时间。 2、要留意突发事件处理的策略问题 按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生违反纪律,老师当然有许多办法对付他们。然而面对忽然发生的偶然事件,怎样处理才可以更策略一些、效果更好一些呢?《班主任之友》、《教师博览》等杂志就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其经验通常是学会借“题”发挥:例如蝴蝶忽然飞进教室来,教师便引导大家谈谈蝴蝶的特点,并就此话题写堂上作文;有学生教室上爱玩溜溜球,我发现后并没有没收他们的,而是安排时间在班上举行一次溜溜球比赛,同学们都踊跃报名,而且在比赛中他们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过后我才在班上强调不要把溜溜球带来学校,这样子学生们比较轻易接受。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平时要留意与学生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对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就能得到同学们的配合,妥善地处理问题。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要求措施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建立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及预防、应急措施 1.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项目部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与客户的财产安全,保证客户订单生产的正常运行,维护社会稳定,我公司制定本预案及处理措施。 2、突发事件适用范围 本预案及预警机制适用于我项目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预防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伤 (2)自然灾害(雷电、暴风雨等) (3)火灾(电器或人为造成) (4)造成第三方伤害(包括机械事故或人为伤害他人) (5)造成客户财产损失 (6)员工违章操作或是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疏于防范等预后事故。 (7)影响生产安全与稳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如食物中毒、或其他因素引起停工)。 (8)影响生产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社会事件(如政治、战争、罢工、用工荒)3、突发事件处理的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计划为先,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日常安全方面的工作,消灭隐患,杜绝紧急事件的发生。 (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在进行先期处置的同时,迅速向相应工作组报告。 (3)工作组人员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判定事件程度及是否需要社会救助,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相应处置,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4)处理迅速、准确、有序、有重点:发生紧急事件后,首先保持镇静,有序组织事件的处理,安排事情要责任分清,岗位明确,反应迅速,一切行动听从指挥,随时调整策略以应付情况的变化,防止损失扩大及事态恶化,防止顾此失彼。 (5)项目经理有先斩后奏的首要重点是保全和抢救人的生命,其次才是财物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3套试题含答案汇总

1.单选题【本题型共25道题】 1.完善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关键是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在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体制和法制上下功夫。A A.应急预案 B.解决方案 C.法律法规 D.行政政策 2.()是指导和规范这些主体的危机决策行为的一系列法律制度。C A.危机决策预警 B.危机决策主体 C.危机决策制度 D.危机决策实行 3.()是指短期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件. C A.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突发卫生事件 D.突发卫生危机 4.依法行政就是()依法行使行政权力。B A.政府 B.行政机关 C.管理者 D.公民 5.罗伯特?希斯在描述完整的危机管理过程时认为,在反应和恢复管理中强调的重点是()。B A.公众参与 B.公众认知 C.公众传播 D.公众行为

6.突发事件法制属于()法制,是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 A.常态 B.非常态 C.固定 D.变动 7.打击全球性恐怖活动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打击到处散布恐怖的()。B A.暴力行为 B.思想观念 C.武装人员 D.意识形态 8.()是通过有组织的活动,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的科学和技术。C A.公共医学 B.群众卫生 C.公共卫生 D.群体卫生 9.在非常规状态下,与立法、司法等其他国家权力相比,()具有某种优先性和更大的权威性,D A.法定公民权利 B.行政紧急权力 C.政府职权 D.行政权力 10.()是金融法制建设的前提。A A.金融立法 B.金融执法 C.金融司法 D.金融法案 11.应对危机的手段有许多,其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C A.政治手段

课堂上_突发事件案例及处理措施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三、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处理方式和方法上一定要灵活机动。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在此,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家庭背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活,自尊心很强;而有的属于外向型,活泼开朗;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因此教师的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 2、采取的手段要尽量多样化,否则学生如果了解到你的“那两下子”就会进行抵触式的“抵抗”。所以教师应尽量利用无声的眼神、表情、动作与有声的语言配合,方法多样进行教育,尽量使学生在心理上取得认同,并要防止学生行为上的反复。 3、教师的语言运用要恰当。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判断要准,要做到“一针见血”,不能然学生抓住你的“不是”,并且使用的语言要恰当准确、严爱有加,切不可过多的使用非教学语言,更不能讽刺挖苦。评价也要恰当准确,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全体同学的反感。 4、课下处理要即时到位。对于课下要处理的问题一定要做到及时到位,切不可拖延。否则,一是达不到预期教育效果,同样的问题以后还会出现;二是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你产生一种“不严谨”、“好忘事”的印象。 总之,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如果做得好,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做得不好,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行为,可能会觉得学生很不好教。所以提高课堂的调控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让我们积极动脑,用方法、用爱心用行动来提高我们的课堂调控艺术吧! 教师节就要到了,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为学校的教师制作贺卡,并让学生自己设计贺词。谁知在活动开始时,一位同学提出做贺卡是不环保的行为。如果你是那位教师,你会怎样处理这一“突发事件”? 答案一首先肯定孩子的这一观点。进而引导孩子,让孩子们明白贺卡的种类很多种啊,比如电子贺卡,甚至可以用废旧纸张,包装袋等物,变废为宝。在这种没有局限的环境中,孩子们的想象天马行空,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使环保的概念深入孩子的内心深处 每位授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与课堂无关的“突发事件”。对此,若处理得好,则会风平浪静,海阔天空;若处理得不好,遇会招来是非,甚至会影响师生情绪,进而影响班级和学校声誉。那么,在短暂的时间内,对课堂“突发事件”,应怎样巧妙处理呢? 一、课堂“突发事件”类型 课堂“突发事件”,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干扰型、矛盾型、尴尬型。在每种类型中,根据存在主体的不同又有不同分类: 在干扰型“突发事件”中,由于干扰源的不同,可分为课堂内干扰型和课堂外干扰型。其中,在课堂内干扰型中又包含个体干扰型和集体干扰型。 在矛盾型“突发事件”中,主要包含学生个体与个体的矛盾,以及师生个体矛盾两种。 在尴尬型课堂“突发事件”中,重要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近年来,部分领导干部在面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挑战中,往往由于应对不当,引起一系列危机的次生灾害及社会矛盾,使政府和领导公信力受到影响。本文梳理了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处置不当的表现形式,并提出化解策略,供广大领导干部学习参考。 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六种不当表现: 拖。当危机事件发生后,常有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是能拖则拖,面对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质疑,不作积极和有效的回应,希望以时间换空间,达到息事宁人的效果。 否。遇到危机事件质疑时,第一时间本能地就想到否认,否认的内容包括事实真相、责任认定及具体原因等客观要素。 急。当危机事件发生后,急于转移公众视线,撇清与该事件关系,往往将事件归结于自然灾害等客观外在因素,推卸责任,力图减少危机事件直接带来的压力,达到引导舆情的目的。 抗。遇到危机事件时,往往忘记自己的公职人员和公共利益捍卫者的身份,时常将自己置于公众对立面,一遇到公众的质疑就会出现情绪失控,抱有一种对抗的态度,缺乏应有的宽容和包容心。 堵。危机事件发生后,不是根据事态情况主动公布真相,做好危机沟通和应对,而是习惯于人为地堵塞信息传播渠道,寄希望于删帖或封网页等极端措施,试图从源头上去封堵信息传播,达到控制危机事件目的。 控。在危机事件处置实践工作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不同声音的发布者进行强制控制,有的甚至违法采用强制措施限制当事人的人身自由来维稳、控制危机。 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回应公众关切,全方位引导舆情,消除群众的质疑。具体要做到以下六点:态度坦诚,勇于担当。在危机事件应对中,领导干部首先应树立对民负责和态度诚恳的形象和姿态,根据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坚持实事求是、诚恳面对的原则,抱有宽容开放的心态。如果危机事件的确是政府或领导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应勇于面对、敢于担当,及时给予道歉和承诺,回应公众的关切;如果危机事件与政府或领导无直接关系,也要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消除公众对政府的疑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 一、学生异动型 案例1 一个班上需要面粉打浆糊,老师要求每个人回去带点面粉过来下午用。这时候突然有个同学喊道:“我家穷的都揭不开锅了。”教室里哄堂大笑之后一片宁静,“等着挨训吧!”有人喊道。这时候班主任对那个同学说:“放学之后不要回家了!”大家紧张地等待着下文,而老师却微笑着说:“反正你家也揭不开锅了,到我家吃饭吧,饿坏了老师是会心疼的呀!”听到这话大家伙如释重负,欢笑起来。 分析 老舍说:“幽默者的心事热的。”案例中班主任并没有因为学生的故意捣乱儿大发脾气,反而顺着学生的意思巧妙地运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局面,不仅能让调皮捣蛋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体现了老师幽默宽容的一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事实证明幽默风趣的教学艺术会比呆板、枯燥、毫无特色的说教要收效更多,笑声是对班主任宽宏大量的赞美,更是对他成功运用教育艺术的肯定。 案例2

一天,我在课堂上正在讲解内容时,观察到全班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听课并记笔记,但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周某的头始终没有抬起,正聚精会神的盯着学桌抽屉看着什么。我不动生色,边讲课边走到他桌旁,过于投入的他竟然还没有没注意到,还是在同桌同学的提醒下,他才慌忙把正在看的《读者》收好并惊慌地抬起头看着我。此时的我十分生气,但是我没有立即严厉的批评他,也没有“拿”走他的书,只是说“把杂书收起来,上课要认真听讲”便继续我的讲课。下课后,我把他请到办公室同他做了一番交流。 分析 高三学生自尊心、独立意识、逆反心理比较强,不易硬碰硬,如果此时非常粗暴地严厉批评甚至直接要求他交出《读者》,不仅不利于事情的处理,反而会激发矛盾。而且此时正在上课,不能因他一个人而影响全班同学的学习。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周某自己也非常明白上物理课看《读者》是不对的,只是他的自我约束能力在此时显得特别的脆弱,而且这种吸引力此时远比当时的物理课巨大的多;其二,学生在犯错误时通常在当时对老师的处理会有逆反心理,课堂上处理容易引起学生当堂顶撞,事情的处理也就不易控制。课后通过个别谈话方式,我告诉他我当时的想法,让他感受到我在为他着想,照顾了他的自尊心,是在尊重他,同时让他感觉到他也应该尊重老

突发事件管理措施

象州县人民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2、有关科室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5、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6、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律 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7、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 测信息报告任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公选笔试资料: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一、迅速控制事态 无论面对的是何种性质、何种类型、何种起因的突发事件,领导者都应积极进行处理,立刻作出正确反应并及时控制局势,以积极的态度去赢得时间,以正确的措施去赢得公众,创造妥善处理危机的良好氛围,而不应一开始就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追究责任,多方埋怨,推诿搪塞,从而耽误处理突发事件的时间,造成处理的被动局面。此时领导者应从容面对,快速反应,果断行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和首战,要达到这一目的,领导者可采用: 1.心理控制法 心理控制的方法是告诫我们在意外和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心理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冲击与压力,使大部分人处于强烈的冲动,焦躁或恐惧之中,所以领导者首先应控制自己情绪,冷静沉着。领导者要以“冷”对“热”,以“静”制“动”,镇定自若,组织成员的心理压力就会大大减轻,并能在领导者的引导下恢复理智,利于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的迅速及时解决。要达到心理控制的目的,领导者可以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领导者自身要从容镇定。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有一种遵从心理,即受他人活动影响,自己也从事和他人同样的活动。越在心理波动,价值选择目标不定的情况下,越易于产生遵从心理。因此,在突发事件来临时,领导者要冷静,不能自己先乱了方寸。 第二,多做说服教育。现在发生在基层的突发事件,大多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群众要求大部分是合理的或具有合理因素,只是因为急于解决问题而采取了过激的方式,为此,只能采取说服劝解,释疑答惑等方法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安定人心。 2.组织控制法 组织作为重要资源,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组织的作用无法替代。发生在齐齐哈尔市“8?4”侵华日军遗化武器中毒事件,政府成功的运用了组织控制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3年8月4日,事件发生后,政府成立了由公安、环保、卫生等部门组成的救援领导小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立即启动《危险化学品工作预案》,救援领导小组责成公安局出动150多名警力控制了l0多处现场,对运桶的车辆进行了封锁,并对所有涉及有毒物质的人员进行逐一排查,使事态及时有效得到控制。 二、准确找到突发事件症结 要真正彻底消除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危机,需要在控制事态后及时准确地找到突发事件原因,对症下药,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一阶段主要是作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1.收集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 突发事件的原因深藏在事物的内部,隐含在各种现象之中,要想把握它,必须掌握大量的材料,并能对此进行分析与综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据此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领导者在收集材料和信息的过程中,一般可采用公开调查和隐蔽调查等方法。公开调查法,即事件发生后立刻深入现场,观察事态的发展,了解破坏程度,特别要关注群众的情绪。可以广泛听取事件参与者、目击者的反映,想法。不漏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思路敏捷,善于从薄弱环节人手,寻找新的突破点。只有实地调查,领导者的感受才会强烈,解决的态度才会更坚决。隐蔽调查是指对有些突发事件不便做公开调查,而采用暗中观察,在不引起对方的警觉和不激化矛盾的情况下,依法收集掌握事件的情况和踪迹。至于采用何种方法去调查,主要还是依据事件本身的性质,要从实际出发。但有一点是要提醒领导者注意,材料必须真实。虚假的材料只能搞乱领导者的思路,使危机的处理走上弯路,给组织造成更大的损失。 2.确定事物的性质这是危机管理的关键。 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领导者要做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这主要是对突发事件做战略性的分析,包括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是来源于组织内还是

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六种方法: 一、热处理热处理是教师对一些突发事件刚发生时就抓住时要,趁热打铁或正面教育或严肃批评,长善救失、扬正抑邪。 记得有一次,天下着大雨。我正在教室给同学们上语文课。突然,教室门砰的一下被推开了,一个从头到脚都被淋湿的中年妇女撞进了教室,她仿佛没有看见我一样,径自走到后排一个男生桌前大声说道:明明,今天雨好大,这把伞你拿起,放学后早点回去。她的这一举动把全班同学都愣住了,随即教室里便哄堂大笑起来。我等那位妇女走出教室后,便在黑板上写下了伟大的母爱,借刚才送伞一事对同学们进行教育,让他们知道母亲对儿女的疼爱和期望,教育他们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更要为父母而刻苦学习。同时,也通过这件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像以上这种热处理方法需要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当机立断,迅速采取对策,既有效解决了事件,又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了震憾,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冷处理冷处理是指教师对突然发生的事故采取冷静、冷落的方式,暂时给予冻结,仍按原计划上课,等到下课后对学生做处理。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处理学生的恶作剧问题上,教师对这种事见怪不怪,不惊奇,不慌乱,也不追究谁干的,也不批评。 教师用充裕的时间了解事件真相及根源,把问题处理得更恰当。冷处理需要教师凭自身的意志力,克服对某些学生的反感情绪,用理智战胜无益的激情和冲动。 三、宽容法教师对学生突然出现的恶作剧或危害性不大的问题,该宽容时要宽容,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机智地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学生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了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四、因势利导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激起了学生好奇心,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回到教学目标上来困难时,可以随时挖掘突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和教学活动。 五、寓教于喻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太丰富,对许多问题的认识缺乏切身体验,但只要把道理讲透,学生还是能理解接受的。教师可用形象的比喻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引起兴趣,还能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六、爆炸式教育法爆炸式教育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严重破坏性行为,采用大刀阔斧的处理方式。例如:在一节体育课上,两个学生为争篮球打起来,一个骑在另一个学生卡他脖子时,教师就应该赶到现场,命令其住手!一边拉开他们,一边义正严辞地批评他们,平息风波。像学生中的这类矛盾激化,已经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的行为,不容教师慢声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说到突发事件,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已经描述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人常说:防患于未然,即是要及时发现某些可能引起不安全事件的苗头,并予以制止或者及时处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遇到突发事件,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冷静、机智、果断。谨记,千万不要慌乱,慌张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管事情能不能及时解决,都要及时汇报辅导员、班主任等老师,汇报时要说清楚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 下面针对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一、课堂上有人晕倒怎么办?体育课或课间活动时有学生骨折、流血不止、脚手扭伤等处理措施

1、课堂上有人晕倒时,掐两下人中,有急救知识就用下,没有的话、谨记别随便动伤者,保持伤者呼吸顺畅,马上找校医院或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寻求帮助。 2、体育课或者课间活动时,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剧烈运动时,有学生骨折时,尽可能少搬动伤者,如须搬动必须动作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伤者痛苦为原则,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 3、如果在野外,遇到骨折又无法及时联系上医务人员的情况下,可做以下适当处理,疑脊椎骨折必须用木板床水平搬动,绝对禁忌头、躯体、脚不平移动。注意保暖及现场抗休克。有创口则应包扎及止血。伤者骨折端早期应妥善地简单固定。一般用木板、木棍、树枝、扁担等,所选用材料要长于骨折处上下关节,做超关节固定。固定的松紧要合适,不能太紧或太松。固定时可紧贴皮肤垫上棉花、毛巾等松软物,外以固定材料固定,以细布条捆扎。然后送往医院救治。 4、四肢或手指出血,应马上用一场干净的纱布或较宽的干净布将伤口紧紧地包扎住,若有云南白药首先洒一些药粉后再包扎。如果是鼻子

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心得体会 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学习心得体会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心得体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核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人民的公仆,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想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分子,要想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干部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势必不断加深对推动科学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自觉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能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由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

央宣传部等36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编写的科学发展主题案例材料作为第三批全国干部培训的通用教材,是党建读物的一本好书,我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进行了学习,收获颇多,现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面结合本地区实际谈几点体会,由于本人到镇工作时间较短,很多的人文、地理还不熟悉,谈的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分类、定级 对突发事件的定义,国内外各有其说,很难形成统一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法中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必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界定突发事件有4个要件一是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及危害难以预料,往往超乎人们的心理惯性和社会的常态秩序。二是破坏性,事件给公众的生命财产或者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危害往往是社会性,受害对象也往往是群体性的。三是紧迫性,事件发展迅速,需要及时拿出对策,采取非常态措施,以避免事态恶化。四是不确定性。事件的发展和可能的影响往往根据既有经验和措施难以判断、掌控,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课堂突发事件案例

“无意插柳柳成阴” ——课堂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 奉贤区民办育才小学数学组 【背景】 这几天,我上了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线段、射线、直线》,因为是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所以学生们学起来很兴奋,能积极配合老师,认真画图。 【过程】 隆冬已至,大上海的雾霾紧紧地包裹着萧索的农场,我的数学课正在进行中。明亮的白炽灯下孩子们在草稿纸上做课堂练习——画线段、射线、直线,然后我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希望能通过讨论发现画图的不足,找出三者同端点的关系,以便改正。 我下行巡视了一圈,发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同学线画得弯弯曲曲;有的同学画图不标字母;有的同学射线的端点标得不正确。我返回讲台,拿出三角板,标上端点示范性画出线段、射线、直线,写上字母。我刚一转身,只见一纸团“从渤海湾”飞到“东南沿海”,正好砸在胡启康的头上。 我站直了身子诧异地问道“谁抛的纸团?”没人回答,我再次提问,还是没人应答。我接着问“到底谁在上课乱放‘丘比特之箭’”.几个理解老师用意的同学被老师幽默的话语打动,露出些许的笑容,全班同学都齐刷刷地看着硝烟弥漫的“战场”,胡启康尴尬地低着头,面红耳赤。 忽然,被称为“圆规公子”的李润站了起来,他今天梳了小平头,戴着黑边眼镜,俨然一副小博士的模样,红红的脸,从嘴角里发出吞吞吐吐的乡味十足的河南话“老师,胡启康在我画射线时用纸团打我,我就还了他。” 李润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好孩子,一向听话、乖巧,平时,按时到

校,认真完成作业,遵守课堂纪律,今天怎么会…… 我有点迷惑! “胡启康是这样吗?”我叫起胡启康,他满脸红色未减,嘴角嗫嚅着,低着头,犹如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接着,邻桌的同学纷纷举手检举他,说胡启康凭借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的职务,仗势欺人,上课爱做小动作。 我缓缓走下讲台,走近胡启康,拿起桌角被揉成不成样子的纸团,跟他和蔼可亲地说:“老师知道李润和你都是好孩子,李润是小博士,你是大力士,你为四(1)班的卫生和体育立下了汗马功劳,全班同学会记住你的好,老师也不止一次表扬过你,刚才是不是画射线时得到了灵感,想在空中演示一下动态射线的画法?”说着,我手一扬,小纸团在教室上空划出一条美丽的射线(扔力足够大,纸团的重量不计)掉进屋角的垃圾桶内。胡启康眨巴眨巴眼睛似有所悟,断断续续地说:“老师,我错了”。刹那间,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最后,李润腼腆地笑了,胡启康咧着樱桃小嘴也诡异地笑了,全班同学也开心地笑了。窗外,寒冬的暖日慢慢挣扎出重围,雾霾渐渐散去。 【评析】 《 线段 射线、直线》这堂课结束了。当我们在课堂中遇到突发事件时,教师应应地制宜,灵活机动的融入课堂中,走到课堂情境中去,以学生为本,拓宽课堂视野,改变育人策略,巧妙化解课堂危机,就会使我们的教学具有生活化、哲理花、人性化。具体表现在: 1、因势利导,把突发问题生成为课堂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会开小差、相互扔纸团,并不是如老师课前预想的。此时教师要看准学生思想的症结和可能的走向并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灵活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轨道。同时因势利导,把这意外发“难”及时纳入教学中,让它成为教学中难得的资源,用这种动态生成式教学法,让学生感觉更真实和自然,对学生而言更具说服力和教育性,更能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1doc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一、迅速控制事态。无论面对的是何种性质、何种类型、何种起因的突发事件,领导者都应积极进行处理,立刻作出正确反应并及时控制局势,以积极的态度去赢得时间,以正确的措施去赢得公众,创造妥善处理危机的良好氛围,而不应一开始就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追究责任,多方埋怨,推诿搪塞,从而耽误处理突发事件的时间,造成处理的被动局面。此时领导者应从容面对,快速反应,果断行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和首战,要达到这一目的,领导者可采用:1.心理控制法心理控制的方法是告诫我们在意外和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心理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冲击与压力,使大部分人处于强烈的冲动,焦躁或恐惧之中,所以领导者首先应控制自己情绪,冷静沉着。领导者要以“冷”对“热”,以“静”制“动”,镇定自若,组织成员的心理压力就会大大减轻,并能在领导者的引导下恢复理智,利于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的迅速及时解决。要达到心理控制的目的,领导者可以两方面去努力。第一,领导者自身要从容镇定。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有一种遵从心理,即受他人活动影响,自己也从事和他人同样的活动。越在心理波动,价值选择目标不定的情况下,越易于产生遵从心理。因此,在突发事件来临时,领导者要冷静,不能自己先乱了方寸。第二,多做说服教育。现在发生在基层的突发事件,大多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群众要求大部分是合理的或具有合理因素,只是因为急于解决问题而采取了过激的方式,为此,只能采取说服劝解,释疑答惑等方法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安定人心。2.组织控制法。组织作为重要资源,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组织的作用无法替代。发生在齐齐哈尔市“8?4”侵华日军遗化武器中毒事件,政府成功的运用了组织控制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3年8月4日,事件发生后,政府成立了由公安、环保、卫生等部门组成的救援领导小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立即启动《危险化学品工作预案》,救援领导小组责成公安局出动150多名警力控制了l0多处现场,对运桶的车辆进行了封锁,并对所有涉及有毒物质的人员进行逐一排查,使事态及时有效得到控制。二、准确找到突发事件症结要真正彻底消除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危机,需要在控制事态后及时准确地找到突发事件原因,对症下药,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一阶段主要是作好如下方面的工作:1.收集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突发事件的原因深藏在事物的内部,隐含在各种现象之中,要想把握它,必须掌握大量的材料,并能对此进行分析与综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据此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领导者在收集材料和信息的过程中,一般可采用公开调查和隐蔽调查等方法。公开调查法,即事件发生后立刻深入现场,观察事态的发展,了解破坏程度,特别要关注群众的情绪。可以广泛听取事件参与者、目击者的反映,想法。不漏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思路敏捷,善于从薄弱环节人手,寻找新的突破点。只有实地调查,领导者的感受才会强烈,解决的态度才会更坚决。隐蔽调查是指对有些突发事件不便做公开调查,而采用暗中观察,在不引起对方的警觉和不激化矛盾的情况下,依法收集掌握事件的情况和踪迹。至于采用何种方法去调查,主要还是依据事件本身的性质,要从实际出发。但有一点是要提醒领导者注意,材料必须真实。虚假的材料只能搞乱领导者的思路,使危机的处理走上弯路,给组织造成更大的损失。2.确定事物的性质这是危机管理的关键。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领导者要做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这主要是对突发事件做战略性的分析,包括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是来源于组织内还是组织外,是来源于国内还是国外,来源于哪些社会阶层或群体?危机所涉及的冲突是以什么方式来破坏社会,最终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些分析,使之对危机认识更深刻,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危机的策略方案,争取控制危机的主动权。林肯说:“我从来不为自己确定永远适用的政策。我只是在每一个具体的时刻争取做最合乎情理的事情。3.制定具体解决措施,事件的性质确定以后,必须迅速制定处理问题的总体方案。解决危机的方案,首先要具有可行性,能在现有条件下付诸实施的可能,不求完美,但求实效。其次,要注重效果,标本兼治。突发情况的处理既要着眼于当前事件本身的处理,又要着眼于组织良好形象的塑造。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和视野狭窄、鼠目寸光的短期行为,而应从全面的、整体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