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

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

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
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

4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现状

区域合作是区域竞争的必然结果,但不等于能自然实现。它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区域客观竞争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合作双方或多方的主观博弈。客观条件不同,合作的难度、方式及程度也不一样。长三角地区在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的同时,如何整合区域内优势,在良性的竞合状态中成长为世界第八大都市圈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政府及政策决策者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了了解各创新主体在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现状,以及对区域内科技合作的认知与要求。本文对两省一市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创新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的科技合作展开了调查。调查的行业主要是战略新兴产业,例如,新能源行业、生物医药行业、电子信息行业等。

4.1合作伙伴的基本情况

(1)调查显示,被调查单位的主要合作伙伴的地域分布(图1)为江苏省境内(占37.7%)、浙江省境内(占15.3%)、上海市境内(占17.4%),长三角以外的占20.8%,国外为8.8%。可见,长三角地区进行科技合作的伙伴,70.4%来自区域内。

图1合作伙伴的地域分布

(2)在区域内的合作伙伴(图2)中,江苏省境内的合作伙伴分布为:企业占30.7%,高校占45.8%,科研机构占17.5%,服务机构占

6.1%。浙江省境内的合作伙伴分布为:企业占31.7%,高校占42.3%,科研机构占21.4%,服务机构占4.6%。上海市内的合作伙伴分布为:企业占2

7.8%,高校占40.1%,科研机构占27.5%,服务机构占4.6%。

江苏省

上海市

浙江省

图2三地合作伙伴分布

总体看来,高校仍然是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的主要对象。40.8%的单位表示长三角地区内合作占本单位对外合作的比例超过了50%,仅有8.6%的单位表示目前尚未在本区域内开展科技合作。可见,长三角地区内的科技合作占据了区域内单位对外合作的主要位置(见图2)

图3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方式发生的频次

4.2合作方式的选择

就长三角地区内科技合作方式的采用频率(见图3)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是:共同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委托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技术转让、共建企业。

4.3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各单位在科技合作中面临许多问题,按问题严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资金缺乏、研究成果难以产业化、研发结果达不到企业技术要求、合适的合作伙伴很难找到、合作伙伴的研发能力不足(见图4)。可见,资金缺乏、研究成果与现实需求的脱节、合作双方信息不畅仍是当前长三角地区内科技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4长三角科技合作存在问题的发生频次

4.4合作的主要障碍

调查显示(见图5),有45.3%的被调查单位认为目前科技合作面临的主要障碍是民间的交流合作与政府间的合作未实现有效对接,43.6%的单位认为是人才流动障碍,而行政区划障碍排在了第3位。这说明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的障碍主要是民间交流与政府合作脱节以及人才流动障碍这两个环节。

图5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障碍的发生频次

4.5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需求

被调查单位均表现了强烈的合作意愿,66.2%的单位表示能够向长三角地区提供联合攻关或委托研究,55.5%的单位表示愿意和长三角地区单位联合建立研发机构,46.5%的单位表示愿意面向该地区提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见图(6)

图6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需求频次

需要上海市提供的支持和服务依次为:科技资源共享、联合攻关或委托研究、科技中介与信息服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教育培训、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产权交易(见图7)。

图7上海市的科技合作需求频次

需要江苏省提供的支持和服务依次为:联合攻关或委托研究、科技资源共享、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科技中介与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知识产权服务、投融资服务、科技产权交易(见图8)。

图8对江苏省科技合作的需求频次

需要浙江省提供的支持和服务依次为:科技资源共享、联合攻关或委托研究、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科技中介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知识产权服务、投融资服务、科技产权交易(见图9)。

图9对浙江省科技合作的需求频次

在面向各地的需求中,排在前四位的为:科技资源共享、联合攻关或委托研究、科技中介与信息服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由此可见,三地区对区域内科技合作的需求是一致的,受调查单位表示可以提供的支持和服务也与上述需求相一致。因此,通过区域内的科技合作,合理配置相关资源,区域内的科技合作供需能够基本平衡。

4.6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许多企业反映目前长三角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吸引外资上出现了恶性竞争。上海市实施的“降低商务成本试点区”计划,被形象地称之为“173计划”,主要面向世界五百强企业,直接与江苏、

浙江展开了吸引外资的争夺。江苏省则提出了“沿江开发”的发展战略,发展包括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工产业集群、合金产业集群、物流产业集群在内的4大产业带。而浙江省的“环杭州湾产业带”战略,突出的是加紧打造自己的“先进制造业”。事实上,无论是上海的“降低商务成本试点区”,还是江苏的“沿江开发战略”或浙江的“环杭州湾产业带”,都以吸引外资为前提。由于外资是有限的“稀缺资源”,江、浙、沪通过开发战略来争夺外资,极易由于竞相压价而让外资得利。

(2)合作领域狭窄。目前长三角地区进行合作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贸易和旅游等方面,而在科技、金融等方面仍然相当有限。企业层面的合作还缺乏政府的合理导向,政府层面的合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 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主要结论为:1.长三角地区进行科技合作的伙伴,70.4%为区内单位,区域内的科技合作比较活跃;2.高校仍然是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的主要对象;3.区域内的科技合作占据了区内单位对外合作的主要位置;4.资金缺乏、研究成果与现实需求的脱节、合作双方信息不畅仍是当前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5.科技合作的主要障碍不在于行政区划障碍,而在于民间交流与政府合作脱节以及人才流动障碍这两个环节上;通过区域内的科技合作,合理配置相关资源,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能够得到基本的满足。

4.6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的政策建议

(1)强化区域科技合作的资金保障。资金缺乏为当前区域内科技合作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三地政府可以共同建立促进长三角科技合作联合发展基金,鼓励单位开展区域内的科技合作。现有的长三角重大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经费太少(仅为3 000万元,三地各出1 000万元),而且多数仅限于支持本属地单位承担的项目,未能真正做到区域内的互动。

(2)建立长三角人员交流制度。推行科技干部跨地区挂职锻炼。如借鉴浦东新区的做法,加大推行两省一市科技干部互派互挂力度,形成干部相互学习交流的制度。通过科技干部互派互挂,主动学习对方在集聚国际资源、发展民营经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加快区域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建立区域人才库,突破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实现人才的无缝流动。实行人才全球招聘制度,探索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人才评价方法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开发和开展国际人才招聘、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提供聘请外国专家代理等服务,为引进、培养和造就长三角经济建设所需的国际型人才创造条件。

(3)加快长三角科技中介机构体系的建设。针对资金缺乏、研究成果与现实需求脱节、合作双方信息不畅问题,通过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组织三地科技中介机构联合发布“长三角科技合作目录”,架设区域内科技合作供需双方的

桥梁,促进区域内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如长三角目前成立的长三角科技中介联盟,该联盟吸纳区域内的各级科技中介机构加盟,旨在最终形成一个区域科技中介服务的组织和运行网络。同时,共同为这一联盟打造三大服务平台,即长三角技术信息服务平台、长三角技术经纪人合作平台和长三角技术与资本对接服务平台。

(4)实施更加灵活的财税扶持政策。主要通过转变所得税优惠的重心、建立针对科技人员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探索长三角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等途径实现。如:1.调整现行优惠政策以事后优惠为主的现状,将优惠政策向产业链上游转移,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科研项目、科研机构的资助应允许在税前全额扣除,以调动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活动,加快研发进程。2.对科技人员的工资收入实行减税,对从事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实行减税或免税,以调动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对个人转让技术成果的收入实行减税或免税,以降低投资风险;对个人投资高科技企业所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以消除对个人投资高科技企业既征收企业所得税又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重复征税。3.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成立长三角产业投资基金。以集合投资的方式,向社保、商业保险、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投资公司募集,组建专门的资金管理公司,资金由专门的银行托管,实行市场化运作,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主要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初创期,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5)政府间的合作应加强与民间的互动。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不应只是“政府俱乐部”的事情,必须将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企业也吸纳进来。而且,跨区域中介组织的服务支撑也必不可少,从而实现民间组织合作与政府合作的相互促进、区域创新与个体创新的联动发展。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将更加密切,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第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国纷纷重视增加对科技要素的投入,投资大规模流向科技领域,强大的社会需求促进与刺激了科技进步,经济积累中分配给科技的份额更为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因此,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大系统及其内部要素间在有机协调条件下,逐渐进化的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接着,在十六届四中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都充分肯定了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科技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未预见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现实的宝贵资源,使同样的资源投入,就可以使生产可能性从原有的低利用率提高到较高的位置。科技进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 从世界科技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50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生产要素投入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道路,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科技进步推动的来实现。 2.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生产设备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等可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生产工艺水平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它的高低对生产消耗、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者素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不仅影响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劳动者的智力、知识、劳动技能等,使之能与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相互配合,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也获得相应提高。此外科技进步也包括宏观和微观决策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是软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与提高设备水平、改善生产工艺等硬技术

【精品报告】2019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科睿唯安

课题组 杨耀武: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郝莹莹: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显扬: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统计师李 宁: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龚 晨: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讲师 王 慧: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研究助理孙希昀: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工程师张 骅: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工程师

前 言PREFACE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成为面向国际的创新策源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是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主体,应当成为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前沿领跑者。2018年,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吹响了时代号角,也向长三角区域创新主体提供了机遇挑战。本项研究着眼于创新机构的发展,重点基于专利数据的分析,旨在为各类创新相关者提供参考借鉴。 为区域创新者画像,为示范引领者导航,本报告通过对长三角三省一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整体情况的系统梳理,通过对其创新产出?专利情况的深入分析,旨在发现具有创新实力的机构,并通过梯度、行业、地域等方面的分析,探究这些机构的梯度表现、行业支撑以及地域分布,从而为更加清晰的勾勒机构创新表现,更加鲜明的揭示机构创新差异提供指引。致力于描绘出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的坐标系和晴雨表,建构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的路线图和服务网。

在报告研究中,我们特别凸显几个关键词: 更高质量 创新策源地的核心内涵更多地体现为质量,而非数量。我们注意到无论是区域本身发展,还是区域之间的协同进步,面临的核心问题并非数量增长,而是如何更高质量的发展。这也是当前长三角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关键所在。也正基于此,在机构分析中,我们更加强调了体现质量的比例性指标。在当前的发展阶段,“质量”某种程度上更加重于“数量”,对于创新发展而言,打造一流机构、培育一流人才、产出原创成果更为重要。面向国际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愈加开放,面向国际,既是创新发展本身规律的需要,更是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其在国际化方面必将有所布局。因此,在报告中,我们特别选择了国际专利的指标,作为标引机构创新产出能力的重要维度之一。应用导向 应用重于拥有。一项好的成果,无论是专利或者论文,都必然有被使用或被引用的需求。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衡量成果的关键因素是其被引用的情况。基于此,报告中着重分析了专利的被引用情况,从而体现创新的价值实现和影响力。 协同创新 区域创新发展,既需国家区域整体创新产业链共同建设打造,也与适度的差异化区域分工息息相关,需要更加打造各区域的长板优势,形成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报告分析中,我们基于客观数据的呈现,重视发掘长三角三省一市之间的创新差异和优势特色,以期为更好的引导区域协同发展提供辅助支撑,为落实国家区域创新战略提供意见建议。

剖析长三角地区五大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结合国家、区域近年来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政策文本与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值得重点关注的五大产业方向。 五大重点方向 一、集成电路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龙头,其产业销售规模占全国逾6成,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 长三角地区共有4个城市进入全国集成电路设计

业十大主干城市的行列,集聚了国内55%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80%的封装测试企业以及近50%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芯片产能占全国的63%,已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支撑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涌现出中芯国际、长电科技、中微半导体等全国集成电路领军企业。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成立了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此外,三省一市科技部门还率先在全国开展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 二、生物医药 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质量高,产值和技术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产业集聚化程度较高,建成了上海生物及新型医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并形成了以上海、杭州、泰州三大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无锡“太湖药谷”为核心,苏州、连云港、湖州、金华等中医药、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以及上海临港、盐城、宁波、舟山等海洋生物产业基地为辅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 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区域品牌效

应,如江苏的扬子江药业、先声药业等。以上海为例,2017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达3046亿元,其中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9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江浙沪累计医药制造业已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5%,其占比27%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全国30%的利润总额,显示出长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强大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产业协同上,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和长三角干细胞产业联盟已经成立。上海牵头,联合江浙两省共同发布了《江浙沪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跨省委托监管规定(试行)》,在药品监管政策及标准统一、检查员资格和检查结果互认、监管信息与资源共享方面跨出了第一步,对推进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融合、打造高质量的产业集群意义重大。 三、智能制造 在我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推动下,长三角地区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齐头并进,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成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核心区。

环太湖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构想(一)

环太湖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构想(一) 论文关键词:环太湖区域创新体系科技合作 论文摘要:环太湖地区,可以在区域行政协调体系制度的保障下,以产业集群为依托,通过加快科技创新中介的发展,以建立一个以长三角为背景的、开放式的环太湖区域创新体系,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1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兴起 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他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公共和私有部门的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并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是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演化发展而来的,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一个延伸和发展。由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仅仅强调了国家范围内的创新活动,而忽视了一国国内经济区域的特殊情况。最早提出区域创新体系这一概念的是英国卡迪里大学的教授库克,他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其目的在于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家创新系统框架内开始关注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完善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被当作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大,把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了更为明确的经济政策内涵。十七大报告更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高度。 2构建环太湖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实意义 2.1有助于提升环太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2003年,长三角两省一市科技行政部门在杭州召开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论坛”会议,会上决定成立“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自此,长三角城市间的科技创新合作日益增多。然而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的环太湖五市在科技创新领域方面的参与度却相对滞后。在2004年长江三角洲首批联合科技攻关项目的9家第一承担单位中,环太湖区域仅有1家,在l3家参加单位中,环太湖区域仅有2家;长三角地区首批启动海关通关一体化的四个城市中,没有一个环太湖城市。这些都与环太湖区域“长三角核心腹地”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 因此,加强环太湖区域的科技协作,提升这一区域的区域创新能力,显得十分必要。而构建环太湖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则有利于形成环太湖地区共同的利益核心,建立共赢机制,加强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可减少恶性竞争,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造成的创新资源的浪费,为环太湖地区发展提供资源、技术等共享的新平台,从而提升这一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2.2有助于优化环太湖地区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状况是决定一个地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产业结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进步,就成为一个地区解决产业结构层次低、技术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加强环太湖区域的科技合作,优化配置人才、信息等各种创新要素,降低创新成本,形成要素集成、网络互动、系统开放、良性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可以充分满足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对技术支撑的要求;可以推动创新扩散,加快从企业创新扩散到产业创新、从单个产业创新扩散到产业集群创新的速度;可以促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群的栖息地,并聚积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塑造区域品牌,进而推动整个环太湖区域产业结构的提升。 2.3有助于推动整个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区域科技合作与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将区域科技发展战略作为促进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环太湖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

多元一体,长三角崛起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e13911516.html, 多元一体,长三角崛起之路 作者: 来源:《中华儿女》2017年第08期 长三角城市群 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城市群,只包括上海和浙江、江苏等16个核心城市。2016年最新的规划将合肥等10个城市扩容进来,长三角扩大到26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长三角城市群的总体定位是到2030年,成为“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西起镇江,东临大海,北至通扬运河,南达杭州湾北岸,面积近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 而经济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26市,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11.0%。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概念,起初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区域经济合作”,由单纯的地理位置原因而产生的城市集聚现象。随后,这一概念被扩大到制度和文化等多个层面,但经济一体化仍旧被认为是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多元一体化的基础。 位居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破茧而生促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十多年不平凡的历程。 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江苏、浙江的乡镇企业得到兴旺发展。华西成为天下第一村,锡山县、武进县创造出名噪一时的“苏南模式”,温台地区的个体私营开始蓬勃发展。民间自发型的要素流动引发了长三角第一波经济合作浪潮,同时,政府间的推动也是促成长三角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1982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这是长三角经济圈概念的最早雏形。1985年起,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组成了“上海经济区办公室”,负责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管理协调工作。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长三角跨入充满活力、引领全国经济增长的新时期。浦东的开发开放使上海经济迅速摆脱长期形成的旧体制约束,带来了经济的快

心得体会: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城市功能的新提升(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城市功能的新提升(最新)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内资源进一步融合。X在城市功能和首位度提升上,需要体现出反映国际城市发展趋势、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和X 城市发展需要的新时代内涵。 第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在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格局中,江苏是长三角一体化行动的关键区域,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北翼腹地,X正是北翼腹地的特大城市,应积极对接上海,做好长三角一体化总格局中的北部支点,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北部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驱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X正在全面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建设,建成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基地,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要素。在未来发展格局中,需要更加厚植科技创新和文化软实力,提升X在X都市圈、扬子江城市群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首位度,更广泛地发挥作为驱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的重要作用。 第三,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在空间格局上,X以其独特的通江达

海的空间优势,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龙头、X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由于受到世界形势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整个长三角地区国际化发展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在向东部推进,而更应沿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思路,寻求更多方向上和更大格局中的开放空间。X作为特大城市,理应在强化与上海联系分工的基础上,提升在一些重要职能方面的首位度,作为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推动长三角国际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既构成X提升首位度的战略优势,也对X首位效应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新时代与国家新战略赋予了X首位城市更重要的使命担当,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首位度,在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开放、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建设、更加有效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上,担当自己的责任。 紧扣优势产业打造原始创新高峰,提升X创新质效。当前,X正处于“创新扩散阶段”向国际知名“创新中心阶段”跨越的门槛时期,创新高度需再提升,下一阶段的关键是紧扣产业规划打造原始创新高峰,不断提升创新名城建设质量和水平,把指标提升转化为发展质效。第一,以基础科学研究为根基,提升高精尖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城市战略需求,加强基础性研究,深化源头式创新,围绕基础科学研究的各环节进行全链条无缝式设计,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

上海市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领

xx市2xx6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领域项目指南 发布时间:2xx6-xx-20 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国家和xx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推进xx长三角联合攻关领域科技进步,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xx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一、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研究目标:聚焦区域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打造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功能型服务平台,促进区域资源的融合与互补,为地区服务能级提升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 研究内容: 1、长三角区域食品安全领域。在区域通关一体化背景下,更好支撑长三角地区与自贸区食品贸易发展,开展食品检测、协同监管数据服务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长三角区域食品一体化处置监管的示范应用。 2、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领域。聚焦境内外重大突发性传染病联防联控,开展区域传染病检测、协同监管数据服务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长三角区域跨部门应急协同处置的示范应用。 执行期限:项目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于2xx8年6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区域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及示范应用 研究目标:聚焦长三角区域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研究,并在长三角区域内形成示范应用。通过项目实施,对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研究内容:1、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及区域示范应用 2、快速、高通量检测技术研发及在区域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的示范应用 3、高精度北斗技术在公共领域的区域示范应用 执行期限:项目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于2xx8年6月30日前完成。 二、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以及未来我国创新 发展的着力点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创新已成为一国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之源,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科技经济一体化,既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世界各国竞相追求的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未来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关键字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动力源泉途径创新发展着力点 【正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经验证明,科技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带来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产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来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可见,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来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从紧闭国门到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经济格局。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科技创新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使几年前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路子,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创新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科技创新推动的来实现。 2、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经济增长是人类赖以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劳动、资本、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通过科技创新实施的。一项成果的科技创新,通过大面积的技术扩散,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贸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又牵动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如此循环往复,就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取之不尽的源泉。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呈现递增趋势。 3、科技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 各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都依赖于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意味着高技术的产业化,传统技术得到适当的更替和改造;意味着劳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区域的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深化至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深层次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晰,同质竞争仍较普遍,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与隐形的壁垒,城际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等。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通过设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发展机构,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开展长三角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研究,形成有序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通过完善快速交通和同城化网络,构筑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设立环境监管治理制度和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构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同时,要加

强区域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联动实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需紧紧围绕顶层规划体系、产业分工协作、创新要素培育、区域交通一体、生态协同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上海长三角龙头作用的发挥,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长三角顶层规划体系 首先,瞄准长三角区域顶层规划设计。注重立足需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积极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空间体系一体化发展。其次,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在涉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维护时,要重视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的无缝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再次,提升内部功能板块的能级。为积极呼应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要继续提升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推动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

长江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模式研究

长江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 模式研究 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科技创新创业日益成为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区域合作的新内容和区域增长的新引擎。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是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区域配置、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科技创新创业日益成为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区域合作的新内容和区域增长的新引擎。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是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区域配置、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必要性 在深化创新创业驱动发展过程中,长三角拥有独特优势,须先行一步、当好示范。 (一)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创业资源。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有助于打破科技创新创业资源配置的行政边界,从根本上消除不同地区间科技创新创业合作与交流的政策壁垒,实现科技创新创业资源的自由流动,将区域空间内

的各种科技创新创业资源进行分配、整合、使用和管理,促使科技创新创业联系由传统的条、块合作逐渐转向多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发展模式,避免造成地区间科技创新创业资源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形成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空间集聚以及分工协作格局。 (二)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有助于激发区域科技创新创业潜力,增强自主研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促使“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转化为产业的竞争优势,刺激产业效率的提升,进而影响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推动产业链不断向高端攀升,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附加值,从加入全球价值链转向嵌入全球创新创业链,塑造“中国标准”,建立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 (三)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期要实现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须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最根本在于创新创业驱动。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有助于激发科技创新创业活力,提升创新创业体系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二、构建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科技创新创业要素流动存在瓶颈。由于行政壁垒、部门分割、地方利益保护等现实约束,长三角在推动科技创新创业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方面受到制约,严重阻碍了科技创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4~2016年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公开数据对科技创新是否推动经济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用稳健标准差的估计方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R&D经费占GDP比重和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表现显著,而专利授予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显著。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总量和经济增长活力都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 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概念,而后创新收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且关于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也逐渐增多。相关数据显示,在世界上二十多个创新型国家中,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高达70%,美国、德国更是高达80%,而我国仅40%左右。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投资于高技术领域与科技创新领域,以期通过创新来引领经济走出低谷,稳定经济增长[1];并且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向高新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转移,而我国在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过程中却遭受到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因此,创新成为冲破发达国家对中国技术封锁的重要途径,创新驱动和价值驱动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目前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并不十分显著,解决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两张皮”问题成为当务之急。虽然我国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不高,但是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却是与日俱增的。有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研发经费以每年平均22.6%的速度在增长,远高于同一时期我国GDP的增长率。201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排名跃居世界第三位,高达10298.4亿元。并且,在十八大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2],而后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然而,在这一背景下,不由引人深思,科技研发投入的快速增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支撑作用究竟如何?大量的科技投入是否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及经济发展成果?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通过现有的经济发展数据以及科技创新数据进行

长三角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为实现长三角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 万平方公里。规划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16 个城市为核心区,统筹两省一市发展,辐射泛长三角地区。规划期为2009—2015 年,展望到2020 年。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一)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二)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三)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城镇密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目前,核心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具备了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 (五)科教文化发达。区域内集中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和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南通、徐州、4淮安、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力资源优势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的坚实基础。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地域相邻,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战略定位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围绕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打造在亚太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我国参与全球合作与对外交流中发挥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路径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路径与运行机制研究 一、引言 创新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创新生态系统则是创新高效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受到极大的重视,其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门户。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能够实现构建服务体系完善、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富有创新活力的长三角区域创新目标,对国家和社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能够聚集国内外高端企业、创新要素、研发机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资源,帮助长三角地区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形成创新生态优化的发展系统。 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在政策、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等方面形成良好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建设长三角地区创新生态体系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以便推动长三角地区中各创新主体耦合互动、合作良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本研究还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外科技资源向长三角区域聚集的主要途径和渠道,为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快科技资源的聚集和落地转化,使得长三角地区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开放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形成示范提供参考,并为高水平建设新型创新生态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1. 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及发展。创新系统很早就受到了关注。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最早于1987年提出,主要由政府部门、大学、中介结构、企业和科研机构构成,是创造、散播、传递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内部相互交流的网络系统。制度是影响国家创新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应重点解决国家创新体系激励机制、企业、金融和财政制度安排。知识产权保护也可以有力地促进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主流经济学认为是社会能力(Social Capability)异同导致了各国保障技术进步的制度在变迁上产生了差别,从而使得各国经济的增速不一样。在此背景下,国家创新系统迅速扩散。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长三角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底蕴是造就长三角辉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长三角是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长江三角洲由位于我国东部,面积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5.8%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入海口的周边地区,其家族成员: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泰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 同时,在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区域的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产床。长三角区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长江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经公元4~6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简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关系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文章首先简述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四个方面试图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弱、城市发展缺乏精准定位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末,市场化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高潮,区域经济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器。区域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缩影,笔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可归为三次发展浪潮。 1.1 第一次发展浪潮 上海经济区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成立。最初,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与浙江的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十个城市包含其中。经过试验性的改革,上海经济区最终覆盖了江苏和浙江全省以及上海市。随后,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分别在1984年、1985年、1987年加入上海经济区。这一时期,由于地方竞争激烈加之上海经济区的范围逐渐扩大,没有区域性协调机构的统筹,上海经济区的发展并不成功,八十年代上海经济区的每年的年增长率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 第二次发展浪潮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在撤销“上海经济区”并提出了“开放浦东”的发展战略,从此浦东新区成为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新高地。但从总体上来讲,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在九十年代有了质的跨越,在第一次发展浪潮中,苏浙区域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与浙北的乡镇企业之间的进行挂钩,进行横向的配套合作,在合作范围上主要是工业加工上进行对接。而在第二次发展浪潮中苏浙沪区域合作模式转变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用浦东的优惠政策以及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吸引外资以及技术引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被挖掘。 1.3 第三次浪潮 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经突破了“长三角”的地域概念,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圈。其原因有二:第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的经济与国际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平台,外商把大上海区域视为投资的首选区域;第二,随着市场化趋势逐渐明朗,在南通、杭州等与上海联系紧密的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进军上海,此外,上海也积极进行与省外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对接。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缺乏有效分工与整合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问题成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绊脚石。一方面,由于缺乏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较低以及各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长期无法解决,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原材料和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和远距离运输,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地区产业不能进行有效的细化和分工,不能在区域内进行有效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化竞争。 2.2 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较弱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各个行政区政府比拼业绩使得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和经济壁垒加强,加之缺少高层决策部门的统一调度,造成大量经济资源浪费。区域内的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存在分割和封锁,使得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 引言 1.1长三角概况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从GDP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以仅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10%的人口,产生了全国GDP总量的近30%;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1.2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上海、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此拉开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序幕。 然而长三角区域江、浙、沪三部分分属三个独立的省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该地区分别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的经济格局,其中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国营龙头老大”。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这必将促进苏浙沪三地范围内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和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及国际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三角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提高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看到,政府经济行政行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使得江、浙、沪根据自己的特色,各自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正是由于此,三省市政府对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偏爱有加,对自己区域形成的产业结构也是衷心耿耿、不愿释怀。到目前为止,江、浙、沪三地的分工与合作仍然相对封闭,甚至有所排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