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社会变迁看教育离乡_李博

从社会变迁看教育离乡_李博

从社会变迁看教育离乡_李博
从社会变迁看教育离乡_李博

《教学与管理》2013年1月20日从社会变迁看教育离乡

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李博司汉武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1]。教育对社会变迁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什么又是教育离乡呢?我们现在所讲的教育离乡主要是指由中国农村所实行的撤点并校政策带来的大量村庄学校急剧消失,农村学生大量向城市流入,农村通过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数量急剧减少,部分农村学生接受教育更加困难的现象。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农村小学数量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减少了一半,从55万所减少到26万所。平均每天减少学校数为79所。初中数量也减少了六分之一,从6.4万所减少到5.5万所。全国6~14岁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从2000年的2.05亿减少到2010年的1.58亿,减少了4700多万。而且这种现象在这几年仍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着。伴随着社会变迁的步伐,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大规模流动,在农村接受教育的人数已经呈现出了不断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政府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的整合力度,其基本方法就是合并农村的中小学,由原来的每个村一所小学变为几个村一所小学,由原来的每个乡镇拥有一两所中学变为几个乡镇一两所中学。这样一来,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有力的整合,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做大做强。

但是,我们看到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已经增加了城市教育的负担。造成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不平衡发展,教育在农村的发展后劲不够,而且呈现出下滑的趋势,教育离乡现象已经非常明显。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有一章叫作“文字下乡”,道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所面临的教育落后的状况。正是这种状况的存在,他才提出了所谓的文字下乡。农村人从本质上来说是缺乏知识的,他指出必须通过文字下乡来提高农村人的文化知识水平。但是现在看来,中国的教育已经开始脱离乡土社会。这并不是说农村的教育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中国,农村的教育和城市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的教育质量由于师资、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本身就处于一个劣势状态[3]。教育离乡现象的存在将会使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更大,进而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

一、社会变迁所涉及的主要方面

1.人口变迁

人口变迁包括人口的增长、人口的移动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的人口总体上呈现出一个增长的势头。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移动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加大,主要是由农村向城市的移动。就人口结构而言呈现出复杂多变的趋势。

2.农村社会的变迁

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实施,对农村的社会变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以及最近几年所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都有力地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3.教育体制的变迁

教育变迁作为社会变迁中的一大方面,对社会变迁起到了有力的智力支持。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组成了教育体系的主要框架。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已经明显加强,教育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4.经济体制的变迁

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迁。国有企业的改革,私营经济的发展,由经济体制的变迁所带来的是经济的良性发展与国门的开放。经济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

二、社会变迁导致教育离乡的现状分析

1.人口流动与教育离乡

人口流动会引发教育离乡,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广大农村学生进入城市接受教育,导致农村学生人数减少,城市学生人数增加。这就进一步要求国家加大对城市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弱化对农村教育的扶持。

最近几年来,中国的人口呈现出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态势。据有关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11亿,平均年龄为27.3岁,流动人口中有78.7%为农业户口,以青壮年为主,这些人主要分布在社会服务领域,多集中在低薪或高危行业。在人口流动中主要是以农民工为主

24··

体。很多农民工选择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城市就业,而且这些农民工大多将自己的孩子也带到了城市接受教育。在农村,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数量在逐年递减,有的乡村小学一个班级的人数甚至不到10个人,有的一个学校的总人数也只有二三十个人左右,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教学压力。农村中小学人数不断下降的现象已经迫使国家和政府对农村的教育资源采取有力的整合。尤其是最近五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合并。很多村办中小学通过有力的整合在办学规模上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是,我们看到农村中小学的合并对于一些地处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并不是给他们带来了便利,而是增加了他们的上学负担,在许多山区小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变成了寄宿制学校。因为撤点并校后很多学校离学生的家非常远,学生必须选择住校,有的小学生,年龄还非常的小,他们的自理能力还没有达到一个可以完全照顾自己的年龄。这使得农村的学龄期儿童不仅从时间上,也从空间上脱离具体的生活世界直接进入到抽象系统的封闭式系统中,可能导致他们在认知和人格发展上的先天不足,尤其是他们的社会化将遇到可以预知的困难。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缺乏乡村经验和家庭天伦的滋润。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中国的农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市跑。”[4]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入而造成的。人们迫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开始盲目地向城市跑,城市犹如一个磁场在吸引着农村的人口。随着人口的流动,大量的村庄学校将在中国消失,教育资源的整合可能意味着中国乡村文化的没落与终结。人口流动规模的进一步发展会加快教育离乡现象的再次高涨。

2.城市化与教育离乡

城市化的推进已经让教育离乡问题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5]。最近几年来,政府所实施的各项政策都在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例如户籍制度的开放,广大山区移民的搬迁,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城市规模扩大等举措的实施,这一切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据有关数字统计,201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占据总人口数量的42%,达到5亿多,这样庞大的城市人口数量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资源的集聚,教育资源开始偏离农村,从而大部分聚集在城市,出现了教育资源的离乡,虽然在现阶段中国的农村人口仍然多于城市人口,但是农村所占有的教育资源和城市相比微乎其微。在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师资源大量缺乏,校舍等存在很大的隐患,农村教育处在崩溃的边缘,最近几年国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孩子的学杂费,以及蛋奶工程的实施,还有大学生支教等项目,这一切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但是从根源上还没有解决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6]。

由于城市化不断发展,教育离乡现象在削弱农村教育的同时对城市的教育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许多城市的中小学班级人数不断增加,班级的规模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于城市教育的投资力度。政府在投资城市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农民工的承受能力,给予农民工的子女免除借读费。这些政策的实施也促使了农村孩子向城市的集聚。总之,城市化的加快造成了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差距,教育质量的差异,进而走向教育离乡。

人口流动与城市化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现实中人口流动和城市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他们和其他种种因素相互聚合构成了社会变迁。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社会变迁导致了教育离乡。

在中国现阶段社会变迁虽然导致了教育离乡的出现,但是只要我们从全局出发,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教育离乡的现象还是可以控制的。

三、扭转教育离乡的途径

1.加大对于农村的扶持力度,减少人口流动

当前造成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还是农村贫困落后的局面。广大农民为了摆脱这种遭遇而盲目地向城市流动。虽然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们看到农村的整体面貌还有待改善。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于农村的扶持力度,要让农村真正地富起来,走上小康之路。最近几年来国家实施了许多措施来扶持农村的建设,比如农业税的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免除,新型合作医疗的推行。这些惠民措施的实施有力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力度还不够,农村贫穷的现象还存在着。

对于农村的扶持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包括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想办法提高农民的幸福感,这其中包括农民的收入状况、生活质量、孩子接受教育的质量、享受的医疗保障等各个方面。只有这几个方面总体得到了提高,农村才会留得住他们。所以,我们应该对症下药,比如兴办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当地的剩余劳动力,鼓励一些大型企业向农村发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25

··

对农村的有效扶持将有力地控制农村学生向城市的流动,对中国最近几年来存在的教育离乡现象有一定的弱化作用。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更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的有机统一。

2.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发展

当前情况下,从全国的教育投资来看,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在有的少数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务还没有得到保障,还存在适龄学生无学可上的现象,有的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中读书的现象很常见。在城市,学生享受着不断更新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而且还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这种公平的缺少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正是由于以上所存在的种种教育不公现象,许多家长宁愿花高昂的代价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城市接受教育,这使得很多农村的学校变为空校,农村的学校不得不实行撤点并校措施来应对这种现象。所以,国家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尤其是要在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教师的配置上下工夫。要继续鼓励师范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城市学校也应该帮助农村学校的发展,给予农村学校在教学方法,管理经验上一定的指导,城市学校可以和农村学校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

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应该对农村有所倾斜,尤其是一些政策方面,要给予农村相应的支持。在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快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以此来加强与城市学校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促使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总之,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切实解决农村与城市在教育经费上的差距过大现象。政府不但要发挥作用,而且应该与社会福利与慈善机构携手来解决经费的问题。不要让农村的教育因为缺少经费而停滞不前。只有农村的整个教育水平上去了,才能相对缓解农村学生的外流现象。

3.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当前情况下,随着教育离乡现象的发展,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城市相比,差距很大。重点高中与重点大学来自于农村学生的数量在逐年下降。在中国农业大学所作的一项调查中,1999年至2001年这三年间农村新生比例均在39%左右,但自2002年起,农村新生比例开始下降,2007年跌至最低,仅为31.2%。这与农村的基础教育质量落后现象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农村教育质量的下降,也与农村的师资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的农村师资力量求大于供,农村许多的教师,还是由以前的民办教师转化而来。教师的年龄普遍较大,这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都比较陈旧,创新能力不够,而且基本都不是所教专业出身,大多数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还进行着农业生产活动,有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多教师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只把教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缺乏进取精神。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在加大对于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的同时,必须加大农村学校的教师与城市教师的交流力度。尤其应该多与城市的年轻教师交流,接受他们的新思想,新观念。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办一流教育,才会出一流人才,才能建一流国家[7]。城市化变迁导致了教育离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对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政府来说,却不能借口社会变迁而放弃自己提供公共生活服务的职责。农村社会的没落与教育离乡有很大的关系,乡村教育盲目向城市转移,会使中国社会走向单面化,从而进一步扩大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伴随着社会变迁的步伐,在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只要采取合理措施,教育离乡现象在中国还是可以得到扭转的[8]。而要做到这一点,从公平教育投资、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出发,大力增加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切实改善甚至大大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不要让农村的教育因为缺少经费和人才而停滞。扭转或缓解教育离乡,不仅是对中国农民和农村的负责任之举,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公平和稳定的战略之举。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吴忠才.论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当代教育论坛,2007.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

[4]李守金.农村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熊春文.“文字上移”的社会学解释.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7]熊春文.“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北京:社会学研究,2009(5).

(责任编辑付一静)

26··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此研究源于教育社会学家对于教育机会均等化的关注。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 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工作职位、人际交往也都要求教育程度。教育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作用, 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由于现代社会存在着分化和分层, 教育不但能促进社会分化, 而且越来越成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证明, 教育确实能使人们向上社会流动, 但是它的作用是有条件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 教育系统与劳动领域的筛选、训练以及个体在成人职业、经济和身份地位中的分配密切相关。实际上, 取得成人地位的流动和非流动途径在教育系统内就已经形成了,教育系统的成层符应了社会分层。 正文 现代社会存在着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层现象,这典型的社会特征曾是社会学最具有想象力的主题。所谓的社会分化, 即社会生活的各个组成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逐渐分离成专门的部分。诸如, 家庭的权力越来越多地交给了社会, 特别是孩子的抚养和教育, 有了专门的托管机构和学校。学校教育根据分化后的社会要求建立起各种专门的学校, 学校会将不同的个人经过筛选后送到社会中的一定位置。在今天的社会中, 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流动的最主要因素。 一、阶层间的封闭是“文化屏障”的作用吗 在我们的社会中, 社会阶层的存在已经是一种社会事实。各阶层之间的分界随着收入、地位和消费意义的差距加大, 一种明显的阶层界限建立起来, 并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与排斥作用。其中“文化屏障”逐渐成为各阶层外显的与隐藏的分界标识, 或者是一种“文化符号”, 你没有这个阶层的文化符号就不能进入这个阶层, 同样, 没有与你一样的文化符号你也不能认同他并与他建立起关系。如果非要给文化屏障下个定义的话, 是否可以这样尝试着描述, 所谓的文化屏障是指: 不同文化身份、地位的群体, 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资本、文化品位、文化消费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 人们在这种同质文化群体中, 通过交往和行动, 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阶层文化保护和排斥意识——文化屏障——使其他阶层的人不能进入这个阶层, 也使得自己阶层的人的利益不受侵犯。文化屏障有时是以外显的方式作用于阶层保护, 有时是以隐藏的方式排斥其他阶 阶层文化屏障的现象不仅表现在成人社会中, 就是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也同样存在着社会分层的现象。在我们学校就作过研究,25 %的孩子出身于高收入家庭,40 %的孩子出身于普通家庭,在做调查时发现了一种现象。孩子们在选择伙伴时并不是随意的, 他们总是选择与他们家庭相似的孩子作为

教育与社会变迁

第四章:社会变迁与教育 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刻之停息。这是我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不仅如此,我国哲学家庄周也曾说过: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如此,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变迁之中,那么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教育应如何才能与社会的变迁相适应呢?教育与社会的变迁又有什么关系呢?学完这一章您将得到答案! 当下我国社会所正在经历的变迁属于社会分化而非社会革命类型,其变迁的结果是:在人口结构这方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农民这一阶层的分化,出现了目前非常庞大而又备受各界关注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指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用去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 一、社会变迁概述 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社会变迁既包含社会的进步和退步,又包括社会的整合和解体。社会变迁的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变迁、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制度和结构变迁、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迁、文化变迁、科技变迁等。社会变迁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主要有社会整体和局部的变迁、社会的渐变与突变、社会的进步与退步等。 二、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一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社会变迁 尤其是剧烈的社会革命 会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学校教育的产生、教育制度的变革、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功能的变革等几乎都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二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主要体现在教育培养入、传递新的意识形态、进而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政治革新等方面。 三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教育既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也可能成为另一种社会变迁的条件。教育具有双重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 即预期达成的目标 往往是在教育引起社会变迁的意义上加以设计的;教育的隐性功能 即在未被预计的情况下,在完成显性功能的过程中附带产生的功能 正是导致其他社会变迁的条件 三、教育与现代化 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社会变迁的共同趋向。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研究从 世纪 年代开始。托夫勒从 技术至上 角度论对社会现代化做了系统论述。关于现代化的研究,有的从社会组识与政治结构的演变研究现代化,有的从文化变革研究现代化。(从 世纪(一说是 世纪)开始世界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化有两种类型: 原发型的现代化 (内源性现代化)和 赶超型的现代化 (外源性现代化)。 原发型的现代化 是一个自发的、逐步成熟的自然过程; 赶超型的现代化 是在国家领导下自上而下的、自觉定向的进程。 中国于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问题

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问题 社会分成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垂直)分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成员在机会、能力、阶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一些成员 得以享有更多所谓社会资源,占据更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从而使所有的社会成 员彼此之间呈现出高低尊卑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 成员之间的一种结构性的不平等。社会分成的划分标准主要有财富、声望、权 力等。在西方国家社会分层与社会成员出生的阶级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的社会 分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分层对各方面就 造成了不同的影响,社会分层可能就导致了社会的各种不平等。 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不同阶层的家庭对于子 女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来自较好家庭条件的考生在学习条件、素质养成和特长训练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他们与其他人的竞争从一开始 就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上层家庭有着更好的资源和金钱来支持子女的教育问题,给他们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得孩子更加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更 加有利于孩子的全方面发展,对孩子的未来职业规划也能有很好的指引和帮助。而对于较低层次的家庭来说,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有更好的环境学习,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资源帮助,总是充 满无奈,甚至于,供孩子读书的钱都是东拼西凑的,更无从谈起“全方面”的 学习,对于所谓的兴趣发展无疑是一种阻碍。在西方中上层阶级的子女享受的 教育都是非常好的,他们的子女所进的学校与下层阶级的子女所进的学校都不同,一开始在入学上造成了不平等。对于入学以后在学校的学习更是充满了各 种不平等。就算他们在同一个学校,那些下层阶层的子女通常遭受到各种歧视。同样是考上大学对于上层家庭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礼物”,而对于较低 层次的家庭来说,却是一种“负担”,很有可能在中途,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即便是,勉强能承担的了“昂贵”的学费,那么孩子的生活费又将是一个问题,所以他们得在就学的同时,花时间和精力去兼职赚取生活费。但是与此同时, 有钱人家的孩子则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管是参加 社团,学习某种特长,或是出门旅游开阔眼界等等,再次扩大了不公平状况。

《教育社会学》复习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 B.社会流动 C.人才流动 D.社会迁移 2.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D) A.提高行为性成本 B.提高物质性成本 C.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功能主义范式 B.解释论范式 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结构主义范式 4.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A.群体化形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形式主义阶段 D.瓦解阶段 5.(A)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着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 B.文化革命 C.教育革命 D.经济革命 6.(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7.(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8.(C)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教育规范系统 B.教育设备 C.象征的标识 D.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社会化过程说 B.相互关系说 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特殊社会现象说 10.(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11.学校主要成员(B)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社会变迁与教育观念

社会变迁与教育观念 摘要:社会变迁是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社会变迁对教育观念的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教育目的、对象、内容等方面。同时,教育虽和社会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但教育仍对社会存在能动作用。教育观念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社会变迁、教育观念、根本动力、能动作用 一、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要弄清社会变迁与教育观念的关系,首先要清楚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社会变迁和教育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观点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 有学者认为,先有教育,后有社会变迁,教育是导致社会变迁的原因,社会变迁是教育的结果。人民通过教育活动将新的信仰、道德标准、人生态度、意识形态等灌输给社会成员,从而引起了社会变迁。裴斯塔洛奇也曾经说过:“教育改革可以促成社会的改革。教育能够培养人的道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从而改善个人和改革社会。”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也持这一观点,他说过:“在革命前,教育社个武器,用以破坏、煽动、宣传,把统治阶级的罪恶尽量揭发,把革命的纲领尽量散播。在革命以后,教育的责任在于教导民众、训练民众以维护、巩固这一政权。 观点二: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反映 有学者对“教育社社会变迁的动因”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并非所有社会变迁的成因中均含有教育的作用,譬如,大部分的地理环境改变与人员更替便与教育的作用几无关系。但是,社会变迁迟早会引起教育的变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社会任何方面的变化都会在教育方面留下痕迹,社会渐变会导致教育微调,社会剧变会导致教育重构,教育混变会导致教育失范。 观点三: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具有双重功能,即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指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2017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满分:2 分 2. ()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 A. 教师义务 B. 教师职业声望 C. 教师专业地位 D. 教师权利 满分:2 分 3. ()学者菲兰把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 称为“越界”,即学生的社会位移 A. 美国 B. 英国 C. 澳大利亚 D. 法国 满分:2 分 4.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 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5. ()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满分:2 分

6.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满分:2 分 7.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满分:2 分 8.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满分:2 分 9.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10.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满分:2 分 11.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满分:2 分

社会变迁与体育

武汉体院非经济管理专业体育社会学课理论教案

第三章社会变迁与体育 第一节社会变迁概述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 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有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比如婚姻制度的变化,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启动,中国今天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1、根据社会变迁的规模,分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整体变迁指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变化。比如,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的各构成要素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局部变迁是指社会各个构成要素自身以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比如家庭模式、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变化。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比如,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文化滞后理论。 2、根据社会变迁的方向,分为正向社会变迁与负向社会变迁。 也称作进步的社会变迁与倒退的社会变迁。本来,社会变迁是一个客观的外在过程,是中性的。但是,社会变迁毕竟与人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以人的尺度来衡量社会变迁的方向,要“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变迁的目标。正向的社会变迁就是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变迁,负面的社会变迁就是有悖于人的发展的变迁。事实上,正向的社会变迁与负向的社会变迁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这两种变迁往往同时存在。比如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却限制了经济的活力,造成了生产资料的短缺。 3、根据社会变迁的方式,可以分为渐进的社会变迁与激进(革命)的社会变迁。 渐进的社会变迁指社会结构的内部关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相对均衡。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变迁是有秩序的、缓慢而持续的,表现为量的变化与局部变迁的过程。激进的社会变迁指迅速飞跃式的社会变迁,常常表现为社会革命,它是在社会结构的相对均衡遭到彻底破坏、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需要重组时,发生的断裂性的社会变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政变并不一定发生激进的社会变迁,比如泰国政变。 4、从人对社会变迁的控制来看,分为自发的社会变迁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简单的说,自发的社会变迁指没有人干预的社会变迁,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有人为干预的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异己的过程,比如,基因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了很多机遇,但是在深层次上却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是必须的。人能不能控制社会变迁,决于人对社会变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在认识社会变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对社会变迁的方向、过程、速度、形式和条件实施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真正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只有在现代社会才能做到,随着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比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控制社会变迁。从宏观上来说,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就是使社会各系统保持协调发展,主要表现为结构上的协调,功能上的互补,从微观上来说,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要求个体、群体和组织要遵守宏观计划的要求,切实落实宏观计划的规划。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在当代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 三、社会变迁的因素 1、环境与社会变迁 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分为两类,一是原始自然环境,二是人化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自然环境。原始自然环境和人化自然环境的状况都能导致人类社会的变迁。就原始自然环境来说,比如庞贝古城,当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在公元79年猛烈爆发时,就消失了,又如古楼兰,专家因此认为楼兰古城的消亡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可以说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就人化自然环境来说,人化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社会发展就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但是当人化自然环境的程度违背了自然规律和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规定的限度时,人化自然画镜也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影响,比如当代的环境污染,全球变暖,都是人化自然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育与社会发展【圣才出品】

第3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3.1复习笔记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生产力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5)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总之,教育的性质、宗旨,领导权与受教育权,乃至于教育的内容、结构与管理体制都是受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所制约的。因此,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或“超政治”的教育是根本不存在的。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文化,即一定社会民族的文化,它包括文化观念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同政治、经济相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此外,人口因素、地域环境等因素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1)含义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2)历史发展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①原始社会,教育主要起着劳动经验和生活规范的传承作用; ②古代社会,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一直不受重视。 ③至近代,教育的政治功能依旧受到重视,但经济功能被不断强化与彰显,文化功能则相对衰落。 ④现代社会,人们开始重视人的合理生存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进步越来越要求充分认识与全面发挥教育的多种社会变迁功能。 (3)表现 ①教育的经济功能 a.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b.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c.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金融3班 许乐 20101810326 摘要:教育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对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特别是如今的中国教育的公平性正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研究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教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促进作用阻碍作用阶级 导语:时至今日,中国的教育问题似乎成了人们的焦点。然而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持续的关注教育并致力于改善教育现状?教育或则教育的公平对社会分层、对社会流动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下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愈加复杂,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越来越多,分层标准的多元化改变了传统社会认知下的“世袭身份”,这表现在社会成员的地位、收入、权利等社会资源的占有被更多因素所牵制,教育问题是其中一个分支。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消极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社会理论》一书中指出: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并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再生产》这部著作中,布迪厄令人信服地向人们说明,隐藏在传授知识等众多正面功能背后,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在生产社会不平等并使之合法化的方式,是现代社会中阶级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机制。因为正是通过这种教育机构,家庭背景的差异甚至对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的熟悉程度的差异,被转化成学校考试成绩的差别。这样,教育就不断地将社会中已有的阶级结构复制出来。布迪厄的阶级再生产理论强调了教育对于阶级结构的维护和复制的作用。 第二种积极观点,教育是社会文明传递的主要载体,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教育无疑担负着重大的社会功能,所以人们认为后天教育是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对社会流动起着积极作用。另外,学习是人一生中的社会和个人经历,它会改变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式,实现人格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多方面塑造。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筛选装置,各个阶层可以藉此改变阶层流向.教育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力分层提供了动力。首先,教育程度越高,所在的社会阶层就越高,反过来,社会阶层越高的人,更有资本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素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在保持社会阶层原有的状态之外,还使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流入不同阶层,因而形成循环,促进社会发展。很多研究表明,后天的教育是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如站在今天中国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来看待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提出更多的问题。而实际上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筛选装置,各个阶层可以藉此改变阶层流向。我们看到教育对社会分层之间产生了两方面影响。积极方面,教育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力分层提供了动力;消极方面,教育制度使社会成员在原有的社会分层结构上产生了教育分配不均的现象。也就是说,所受教育的不同程度将社会成员在文化上划分为不同层次,并直接归为不同阶级中。另一方面,在中国渐进的社会改革中,不同社会阶层所占有的文化、社会、经济资本不同,影响着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在教育质量的地区、学校、层次、规格、专业选择上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

2012年第01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1,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7期) Total No .277 收稿日期:2011—09—20 作者简介:潘秀新(1986—),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论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 潘秀新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较小;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波及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分层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其中,对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的研究更是勃然兴起。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相互制约的方面:即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分层;高等教育;相互关系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1—0052—03 一、社会分层的内涵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现象,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分层通常包括社会分层结构与社会流动两 个层面。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对社会结构的分化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描述与分析;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对社会结构的分化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描述 与分析。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标准,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以及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而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 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二、社会分层理论 对社会分层的研究,可以说古往今来皆有之,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卡尔·马克思学派和马克斯·韦伯学派。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 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基本方法,阶级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⒈阶级的含义(1)经济范畴 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就阶级的实质而言, 其主要是一个经济范畴。首先,从阶级产生和存在的本源出发,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阶级,是在私有制成为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之后产生并依存于特定的社会生产体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 系是阶级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是阶级最本质的特征。 其次,马克思在深刻地揭示了阶级产生及存在的经济本源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阶级的基础和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经济因素,也就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历史范畴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 阶级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产生和存在是一种历史事实,人类社会不是从来就有阶级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与生产力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又不充分的情况相适应的。 (3)社会范畴 阶级还同时表现为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阶 级的本质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灭最终要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性质及发展状 况来说明。但是阶级一旦形成以后,阶级的存在、壮大、发展将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关系,它同时还表现为基于经济关系的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等等更为广泛的社会存在。 ⒉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 阶级社会里,阶级分层反映了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第二,社会分层并不是阶级分层,不能把 社会分层等同于阶级划分,不能对社会分层简单化。第三,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第四,社会分层必 2 5

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教育革新的基础理念——西部大开发背景的视角

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教育革新的基础理念—— 西部大开发背景的视角 摘要:西部大开发带来民族地区史无前例的社会文化变迁使民族教育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民族教育的革新需要强化创新的观念革新发展模式正确对待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社会文化变迁;民族教育;革新;基础理念“十五”期间我们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20__年开始我们与各界尤其是西部省区的数十位同仁合作在较广泛的实地调查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跨学科分析。本文谈谈我们前期研究中形成的一些认识尤其是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教育革新的基础理念以抛砖引玉。一西部大开发使民族教育发展面临史无前例的重大机遇和挑战。西部地区不仅聚居着50余个少数民族其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8%而且包括了5大民族自治区、 7个多民族省份、20个自治州和49个自治县。显然西部大开发也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大开发。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是处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教育显著地处于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本身就包括了教育发展的内容。西部地区最稀缺的资源是知识资源东西部地区最大的差距是技术的差距、知识的差距、教育的差距和信息

的差距。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加快培养适应西部大开发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是西部大开发成功的保障。因此当前是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期。同时也必须看到西部大开发也使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诸多重大的挑战。一方面民族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较为困难。西部民族地区不仅自然条件较为复杂、艰难而且社会经济发育程度较低。另一方面民族教育发展的内部条件也不容乐观。观念、师资、经费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长期困扰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体制问题和发展模式也日益凸显。二民族教育如何把握上述机遇、成功地应对上述挑战呢?关注文化(这里指广义的文化)是民族教育研究的鲜明特色。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深层次地说也是文化变迁问题。这里我们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认识西部大开发的特点。这次西部开发有许多特点我们认为以下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第一从内容来看这次西部开发是历史上历次西部开发根本不能比拟的。这次西部开发中为再造山川秀美的西部为保证各民族子孙后代的幸福就必须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就必须对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形成特色产业;现代文明的引入和普及各民族千百年来的生计方式发生显著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将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革新。对于民族地区这表现在国家民委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倡议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之中。它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

浅谈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以西南联大为例)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以西南联大为例)姓名 学号 院、系教师教育管理学院 专业11农大双学位班 指导教师(职称/学历) 2013年01 月23 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浅谈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以西南联大为例) 摘要: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北京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伴随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我国刚刚起步不久的现代教育遭受沉重打击,全国各地多所学府被迫搬迁。然而社会的变迁并没有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期间反而涌现出一大批饱学之士,为我国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西南联大就是其中尤为突出的代表。 1937年7月7日发生“七七事变”,日军攻占北平、天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组成了西南联大的前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随后由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师生们于是在1938年2月搬迁入云南,同年4月2日,正式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1938年4月2日-1946年5月4日之间西南联大师生中培养出了8位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王希季、陈芳允、屠守锷、杨嘉墀),约171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教师79人,学生92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那么为何在短暂的八年时光,社会的巨大变迁非但没有抹杀我国的教育事业,反而激励出了我国无限的人才,为中华名族的复兴储备了如此多的人才呢? 关键字:社会社会变迁教育教育体制西南联大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北京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伴随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我国刚刚起步不久的现代教育遭受沉重打击,全国各地多所学府被迫搬迁。然而社会的变迁并没有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期间反而涌现出一大批饱学之士,为我国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西南联大就是其中尤为突出的代表。 1937年7月7日发生“七七事变”,日军攻占北平、天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组成了西南联大的前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随后由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师生们于是在1938年2月搬迁入云南,同年4月2日,正式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1938年4月2日-1946年5月4日之间西南联大师生中培养出了8位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王希季、陈芳允、屠守锷、杨嘉墀),约171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教师79人,学生92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那么为何在短暂的八年时光,社会的巨大变迁非但没有抹杀我国的教育事业,反而激励出了我国无限的人才,为中华名族的复兴储备了如此多的人才呢? 首先,我认为社会的巨大变迁势必带来观念的转变、思想的变化,而在新思想,新观念之下也必将催化出新动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2017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 A. 教师义务 B. 教师职业声望 C. 教师专业地位 D. 教师权利 满分:2分 2.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 A. 提高行为性成本 B. 提高物质性成本 C. 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 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满分:2分 3.现代教育体系越制度化,教育的()功能和社会化功能之间的因果联系就越强,也是现代社会的根本制度体系。这使得知识的学习便具有了合法化的意义,也加强了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的合法性。 A. 分配 B. 规范 C. 制度 D. 文化 满分:2分 4.鲁杰认为,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教育。 A. 特殊 B. 普通 C. 个别 D. 一般 满分:2分 5.()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 A. 文化失调 B. 情绪失调 C. 行为失调 D. 认知失调 满分:2分 6.()是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的观点、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识别等内容

A. 教师的自我概念 B. 学生的自我概念 C.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D. 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满分:2分 7.()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满分:2分 8.()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满分:2分 9.()从广义上讲,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狭义上说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关系失调乃至冲突,致使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并需依靠社会力量予以解决的问题 A. 教育问题 B. 政治问题 C. 经济问题 D. 社会问题 满分:2分 10.在班级形成之初,()往往是形成群体的主因 A. 任务 B. 座位 C. 熟悉程度 D. 性别 满分:2分 11.社会转型的基础是()的转型,并必然引发教育制度变迁。 A. 文化体制 B. 教育体制 C. 政治体制 D. 经济体制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不是一种自在的自然存在,而是为培养人而人为构建的社会活动系统,教育因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同时,教育也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被社会发展所制约。主要表现在: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教育业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它首先承担育人的功能,并通过育人功能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影响和保障社会的延续与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说的就是教育在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实质是通过教育培养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的作用。 那么,教育的社会功能具体有哪些呢?从社会有机体构成要素的角度来谈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几个主要的教育社会功能,即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从教育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的方面看,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可分为两大部分,即,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其中,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促进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改变;可以帮助劳动者形成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观点、态度、行业习惯。教育通过选择、传承与发展生产经验、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培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得到发展。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要素,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种表现为能够生产某种使用价 值的体力和智力总和的生产力,并非个体自然生长的结果,个体的生命的成长只构成了可能的劳动力,一个人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创造一定财富,他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由此可见,劳动力的培养或生产必须依靠教育。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才能把我们构成的可能的劳动力,分流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生产各部门的现实的合格的各种劳

教育与社会变迁

第四章:社会变迁与教育 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刻之停息。这是我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不仅如此,我国哲学家庄周也曾说过: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如此,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变迁之中,那么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教育应如何才能与社会的变迁相适应呢?教育与社会的变迁又有什么关系呢?学完这一章您将得到答案! 当下我国社会所正在经历的变迁属于社会分化而非社会革命类型,其变迁的结果是:在人口结构这方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农民这一阶层的分化,出现了目前非常庞大而又备受各界关注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指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用去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 一、社会变迁概述

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社会变迁既包含社会的进步和退步,又包括社会的整合和解体。社会变迁的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变迁、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制度和结构变迁、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迁、文化变迁、科技变迁等。社会变迁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主要有社会整体和局部的变迁、社会的渐变与突变、社会的进步与退步等。 二、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一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社会变迁 尤其是剧烈的社会革命 会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学校教育的产生、教育制度的变革、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功能的变革等几乎都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二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

三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教育既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也可能成为另一种社会变迁的条件。教育具有双重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 即预期达成的目标 往往是在教育引起社会变迁的意义上加以设计的;教育的隐性功能 即在未被预计的情况下,在完成显性功能的过程中附带产生的功能 正是导致其他社会变迁的条件 三、教育与现代化 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社会变迁的共同趋向。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研究从 世纪 年代开始。托夫勒从 技术至上 角度论对社会现代化做

教育社会学论文

一、运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试论述如何充分实现人的社会化进程。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 个性(Personality也译为人格)与自我(self)产物。人格是指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合。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受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以及他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的影响,社会化对于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是在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之间也存在共同点,即都应是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个性。社会学研究社会化问题就是要促进这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个性与社会价值标准吻合.能够有效地参予社会生活,社会学称之为个性调适或人格调适。相反,如果两者脱节,不能有效地参予社会生活,称为人格解组。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的标志是自我。自我也称自我意识、自我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和认识。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形态等;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培养和塑造个人什么样的自我观念对个人和社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培养完善的自我观念,就是要人们把对自己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协调一致,就是要使人们在经历了社会化过程之后,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合乎社会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同一社会化模式培养的社会成员并不完全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因为,社会化不仅仅是社会教化,个人学习社会文化,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人通过学习,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个性的过程。人的个性,以先天素质为基础,受环境制约、影响,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一、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产生及含义“分层”(stratification )最初是个地质学概念,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分层现象的研究最初是西方社会学家在分析社会阶级结构时提出的。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此借用这一要领来分析社会的纵向结构。 一种定义认为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1]。社会不平等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是以“等级”的形式存在的。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等级内部还有各种独特的等级。到了19 世纪,人们广泛使用“阶级”和“阶层”概念来描述社会中人们的地位等级,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K ·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阶级斗争作出了独特的分析,在理论上有着重大的贡献。而后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研究了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观点,提出一套不同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中国的谢维和教授认为社会分层,既可以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是一种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与结构的方法。根据一般社会学的规定,把社会分层规定为,依据一定

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过程。或者更详细地说,社会分层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关系不同层面上的同一性而形成的社会层次结构。这种社会层次结构是社会分工出现以来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2] 社会分层结构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根据社会学的一般理论,社会分层的基本假设是:在社会中,通常都存在着一整套与各种社会地位相适应的条件。也就是说,人们要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至少必须符合或满足这一地位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换言之,人们必须已经具有或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资源,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当然,这些条件或对于一定的社会资源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二)、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社会学家布劳认为影响社会层次结构分化的因素包括人们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权力等,这些因素能够引起人们之间在等级上的差异。他将这些因素称为“等级参数”。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分析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时,所引用的分析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权力。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引入了“资本”的概念,他提出了四种资本,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符号资本是前三种资本的合法形式。 日本学者天野郁夫也指出:“现代产业社会里,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他拥有多少‘社会资源' 。所谓社会资源,一般是指财富、权力、威望、知识和技能四者,人们对这些资源的拥有量越大,其社会地位就越高。” [3] (三)、社会分层的界定因为人们对社会分层的研究总是从各自的研究目的出发,所以也就对社会分层有不同的界定[4] 1.阶级体系说马克思是从社会生产关系中提出了阶级体系的分层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日渐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其中产权是确立阶级的基础。在马克思阶级体系说的影响下,许多西文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些类似的观点和学说,诸如,(1)三个阶级理论,即把人分成上等阶 级、中等阶级和下等阶级。(2)林德的两个阶级模式,如企业家阶级与工 人阶级。企业家阶级由商业和工业管理者以及通常被称为专家的人级成,其 它人则属于工人阶级。(3)米尔斯的阶级模式。把工人分为蓝领和白领两 个阶级。白领指从事脑力劳动的技术熟练工人,蓝领指非熟练的体力劳动 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