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9657 公关心理学 资料总汇

29657 公关心理学 资料总汇

29657 公关心理学  资料总汇
29657 公关心理学  资料总汇

复习资料——公共关系心理学主编:秋老虎

公共关系心理学:如果把公共关系看做是一种特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做特定利益支配下的一部分人和其他人发生关系的过程,那就有必

要建立一门专门的心理学,这门心理学的最好名称只能是“公

共关系心理学”

公共关系心理: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

公共关系客体: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和人群

公共关系主体:组织团体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或称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团体

公共关系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具体表现为公共关系过程中的环节

心理特征:指的是心理特点的表征

公众:指的是公共关系的客体,它既可能是现实的,又可能是潜在的

个性心理特征:指表现于公众个体身上的最稳定,最根本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的范畴,它是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倾向性的心理特点是与活动的效果相联系

气质: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内外倾向性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性格:是对客观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互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群体:一般指的是实际群体,实际群体又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群体领袖:包括非正式群体的自然领袖和正式群体中的自然领袖

兴趣:是人脑对特定事物的特定反应

需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或受到某种刺激,特别是受到强烈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有机体特有的一种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心理倾向

价值:是指周围事物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人的心目中的轻重、主次地位

价值观:人对事物是非善恶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评价以及物为取向构成人的价值观

价值评价体系:指的是人们对于相关事物的地位,作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从而在内心形成相对稳定的决定价值取向的心理内容结构

价值取向类型:指的是在一定价值评价体系的推动下、行为、活动指向主要价值目标的行为类型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它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外部环境关系的认识评价、态度等心理倾向

自我境界:自我的不同水平层次称为自我境界

自我倾向: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倾向

心理定势:也就是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

正向或反向的推动活动

微观的心理定势:是在具体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反映当事人心理素养的心理定势,它的特点易受暗示、情感性强,理智往往被情感所抑制

宏观心理定势:是指一定范围内人群的、积淀深厚的、作用广阔的心理定势,人数众多、根深蒂固、作用广阔是它的基本特点

流行的心理定势:这类心理定势的特点是在内容上、指向上具有的可变性,往往

一哄而起、风靡一时或轰动一时,但有很快销声匿迹无影无

首次效应:第一次进入一个新环境,第一次和某个人接触,第一次品尝一种新的食品等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种心理定势而难以改变,这

种现象称为首次效应或第一印象

晕轮效应:指的是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这样的一种心理定势

经验效应:指的是公众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它也属于微观心理定势范畴

移情效应:心理学中把这种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称为“移情效应”

社会刻板现象:是指社会上的一部分成员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有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现象

地域文化心理: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政治、经济、历史等条件不

同,因而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反映在人们心理

活动中,这就是地域文化心理

民族文化心理:斯大林所讲的“表现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流行的生活样式,它具有反常规的特点,往往以“新“和“奇”吸引公众,所以又叫时兴

流言: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传播的有关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新闻

骚乱:是在某一特定的场合或局部范围发生的扰乱和冲击社会正常秩序的群体行为,是一种暂时的无政府状态

组织内部公众:是组织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力量;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组织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

社区公众:指的是所在地生活的居民,各种社会组织和各种群体中的人

媒介公众:包括新闻媒介公众,但不仅仅择时新闻媒介公众

政府公众: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是国家法律、方针、政策的监护者

购买公众:也即一般称为“消费公众”的那一类公众

压抑作用:是在无意识中把危险的记忆、观念、知觉等驱逐出无意识领域,并严禁它唤起任何自觉的外显的举动

投射作用:把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行为推向其它人或周围的事物,以此来逃避良心的指责、求得心理平衡

反向作用:是用相反的方式反映不愿表现出来的真实情感和真实想法的举动,因为渴望表现得特别淡漠,因为喜欢面表现得特别厌恶都是反作用的

类型

文饰作用:是用错误的推理,制造种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辨解,从而达到自我蒙骗的心理机制

转移作用:是把自己内心不可遏止的冲动改换方向,改其他目标作为心理发泄对象的心理机制

信息: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和大脑能够感知到未曾知道的东西

信息沟通:信息的交流和贯通

链形沟通:是最原始的一种沟通形式,是其它三种形式的雏形

根形沟通:是在环形沟通和星形沟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沟通方式

星形沟通:是一种集权式的沟通,它常常反映在一些灸手可热的权力部门

轮形沟通:在四种信息沟通网络中的民主性是最突出和最显见的。集体办公、碰头会、交流会等都是轮形沟通的方式

意见沟通:远比信息沟通困难,因此需要把意见沟通从宽泛的信息沟通中分离出来,把信息沟通界定为消息和情况的沟通,把意见沟通界定为主观

看法方面的沟通

情绪:一般由具体的原因引起,具有情境性、外在性、短暂性、强度较大

情感:则是积淀于人脑的习惯性体验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含蓄性、比较深沉

情绪:是情感外在表现,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同一种情感

情感:是情绪的内在依据,不同的情绪都可以找到情感方面的原因

感情:人人都有感情上的需要。正常的,正当的感情应该给以尊重,并在可能的条件下予以满足

品质不良者:是指那些为了自己的个人目的,不惜以牺牲社会、集体和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指那些缺乏道德的人

挫折: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努力,遇到障碍、干扰或打击,而无法接近和实现预期的目标称为挫折

性骚扰:又称性诱惑,是指和性感觉有关的一方骚扰、诱惑,一方抵制骚扰、诱惑的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关系

流泻式劝导:是一种以告知为主要形式的,没有严格的对象范围,没有特别的针对性,没有精确的效果、预测的普及性的劝导方法

冲击式:是一种以说服为主要形式的专门怀的劝导方法

逆行式劝导:是少数人对多数人或下级对上级进行劝导的方法,是和浸润式劝导相对立的一种劝导方法

浸润式劝导:是以周围舆论影响公众的劝导方法

暗示:是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向公众传递思想、观念、意见、情感等广义信息,

使公众在理解和无对抗状态下自然受其影响的一种社会现象及其影响公

众的心理方法

感染:以一定的方式引起人们和自己相同的或相似的艳情共鸣称为感染

间接感染:是指通过报告、讲演、报道、影视、戏剧、小说、曲艺、故事、音乐、诗歌等形式产生的感染

直接感染:是指通过自身的语言、表情、动作、行为等直接呈示自己当时情绪和情感,使之在无强加条件下影响周围公众的感染

诱引:是指外部因素诱发和引导内部意向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方法

组织形象:是对组织性状的抽象,是对组织特征和状况的抽象化反映,是一种和评价相联敏捷观念状态

印象: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迹象;印象有深与不深,好与不好之分

公众印象:组织形象的社会形象也就是公众对组织的印象,简而言之,组织形象就是公众形象

态度:是人们对客体对象所持有的主观上的内在意向,它由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舆论:就是相对多数的公众的看法和意见

公众舆论:简而言之,就是多数人的意见

集体:它是这样一种群体:它以社会发展的进步要求为指导,以所属成员组织上

和心理上的同一性为合力,以满足所属所属成员的共同利益的形式满足

所属成员的个别利益,为所属成员提供培养和发展才能的条件的——这

样一种群体

集体意识:指的是对集体的正确态度,好就是要正确反映集体主义的精神

公共关系行为:是指组织团体为争取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为自身事业的发展和树立组织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为提高组织在公

众心目中的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而开展的调查分析、预

测、传播、报警、解疑等等一系列行为活动的总称

公共关系的特征

1、公共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动物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2、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主体为自身的根本利益或特定的利益而追求沟通、理解、

支持的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关系

3、公共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双方进行的活动

4、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都可能是个体的人,那么,就不能够完全排除个人之

间的交往包括个人私底下的交往

公共关系与心理学联系

1、普通心理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2、公共关系心理学则是普通心理学的应用学科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就其性质来看,它具有心理学应用学科和公共关系学科分支学科的双重属性。它是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的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的心理特征

1、公共关系心理的可知性

2、公共关系心理的情感性

3、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性

4、公共关系心理的广泛性

公共关系的学习内容

1、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

2、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

3、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为什么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

1、提高组织内部管理水平

2、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

3、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4、创建和完善我国公共关系心理学

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

1、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2、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3、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4、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公共关系过程有四个基本环节

一是摸清情况,把握动态的活动环节

二是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的活动环节

三是落实任务,开展传播的活动环节

四是检查评估,总结经验的活动环节

一个过程的结束又是一个过程的开始,公共关系的全过程是无始无终的

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

1、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有助于我们解放思想,发挥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2、我们有丰富的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可资借鉴、运用,这有助于我们创建一

个新的公共关系心理学体系

3、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

理学提供了活水绵绵的源头

公众性别的特征

一、女子心理的特征

1、胆怯

2、温柔

3、狭窄

4、爱听

5、善记

6、心细

7、固执

8、感情丰富

9、自

制力弱10、主意变化快

二、男子的心理特征

1、独立

2、开朗

3、刚强

4、粗率

5、合群

6、随便

7、务实

8、坚定

9、好表现10、善于推理

不同年龄者的心理特征

青年人朝气蓬勃,自尊、好强、敏感、偏激、易变、充满幻想

壮年人老练、持重、自爱、沉着、坚毅、中庸、求实

老年人关注年龄、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怀旧的心理

不同职业者的心理特征

一、军人的心理特征:1、整肃性2、奉献性3、坚毅性

二、工人的心理特征:1、群体性2、娱乐性3、外露性

三、农民的心理特征:1、对土地和家乡的眷恋

2、对现代化生活的渴望

3、求实用、讲实惠

四、服务人员的心理特征:1、善于观察人2、反应灵敏3、自尊和自卑交织

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1、认同意识2、归属意识3、整体意识4、排外意识

研究公众角色心理特征的意义:

第一要注意公众角色的复合性、角色心理特征的综合性,反对以偏概全

第二要注意这种复合性综合性,反对含糊笼统

第三要注意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反对机械割裂

第四要注意特定情境对角色心理特征的影响,反对照本宣科

只有对公众角色心理特征进行辩证的,唯物的历史的分析,才能够对这种研究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

兴趣的个别差异:1、兴趣指向上的差异2、兴趣范围上的差异3、兴趣主导上的差异4、兴趣程度上的差异5、兴趣迁移上的差异

公众兴趣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

1、公众的兴趣对公共关系目标发挥导向作用

2、公众的兴趣对公共关系过程发挥能动作用

3、公众兴趣对公共关系主体发挥启迪和诱导作用

需要的特点:1、需要的广泛性2、需要的关联性3、需要的反复性4、需要的竞争性5、需要的发展性6、需要的差异性

需要有类别

按作用分: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按性质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按范围分:个人需要和公共需要

按时间分:眼前需要和精神需要

按强度分:刚性需要和弹性需要

按可能分:能满足的需要和不能满足的需要

格雷斯夫的价值取向类型理论

1、反应型

2、依赖型

3、自私型

4、固执型

5、权术型

6、社交型

7、现实型

将价值评价体系与价值取向相联系划分价值取向类型

1、功名型

2、安稳型

3、享乐型

4、储蓄型

5、事业型

6、模糊型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评价体系中哪些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角度来考察1、知识价值2、金钱价值3、生命价值4、爱情价值5、政治价值6、道德价值

自我的构成要素:1、生理的自我2、社会的自我3、精神的自我

自我的四种境界:1、生理自我的境界2、社会自我的境界3、精神自我的境界4、和谐自我的境界

心理定势的特点:1、潜在性2、固着性3、综合性

心理定势的类别:1、微观的心理定势2、宏观的心理定势3、流行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心理倾向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在于

心理特征:是通过行为反应出来的心理特点,是对个体或群体心理方向的最基础的概括

心理倾向:是人的行为——为或不为的两种行为相联系的兴趣、需要、价值观、自我意识等心理范畴,是对人的行为心理进行抽象概括

心理定势:是影响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前心理活动”,是对人的心理活动前后连续性、导向性分析

联系在于

具体对象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必然表现为具体的心理活动而心理定势恰好潜藏在心理活动中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心理定势的研究是建立在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基础上的,它是对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研究的补充

微观心理定势的主要表现形式:1、首次效应2、晕轮效应3、经验效应4、移情效应

地域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

一是以乡土观念(地域观念)为基础的亲缘心理

一种是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亲缘心理,在中国人得最充分

社会刻板印象对于公共工作的启示

1、社会刻板印象首先表现为对某类人物的固定看法

2、除了籍贯、地位、职业以外,年龄和性别也往往成为社会刻板印象的媒介

3、籍贯扩大一些就是国籍,所以对不同国籍的人也会产生社会刻板印象

4、社会刻板印象还会表现为对某类事物的固定看法

5、社会刻板印象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公众个体心理认知的主要媒介与方法

1、从外部特征判别公众心理

公众的特征指的是公众的相貌,发型、体型、肤色、服饰等外观上的差别,它既包括总体形象,也包括局部牲

2、从语言、动作了解公众的心理特征

公众的语言一般以三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1、直陈式2、婉言式3、反话式

对不同群体的公众心理的认知各有什么要求

1、对社区公众的心理认知

2、对媒介公众的心理认知

3、对政府公众心理的认知

4、对购买公众的心理认知

5、内部公众心理的认知

政府公众工作具有比较明显的三个特点

第一,是管理内容和管理范围上的社会性

第二,是和被管理对象之间没有直接的经济关系

第三,是工作的绩效难了准确评估

购买公众具有的三种权利:1、知晓权2、选择权3、要求公平权力

影响公众心理变化的因素:1、宏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

2、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

3、舆论导向引起的心理变化

4、思想教育引起的心理变化

5、主体行为引起的心理变化

影响对公众心理认知的对象因素:1、影响认知的对象因素

2、影响认知的情景因素

3、影响认知的主观因素

如何克服对公众认知过程中的障碍

1、加强对认知公众心理的意义的认识,提高主动认知的自觉性

2、养成随时随地观察和研究公众心理的习惯,注意在动态中把握公众心理的变

3、要有与人为善的真诚态度,努力赢得公众的信任

4、善于创设认知公众心理的情境,让公众有充分发表意见和显示自己才华的自

5、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辨别公众心理的能力

6、经常性地自我反省,努力克服自已个性方面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的弱

7、做好经验的归类,总结工作,在认知公众心理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争取有新的

突破

信息沟通的模式:1、编码2、选择通道3、译码

信息沟通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

1、信息发出者的影响力

2、信息对接收者吸引力

3、编码的技术性

4、信道传递的速度

5、干扰“噪音”的强弱

6、信息接收的状态和能力

选择与公众沟通的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1、有用原则2、新颖原则3、健康原则4、真实原则

意见沟通的类别

一、对人的意见和对事的意见这是以意见的指向来划分的

二、指示性意见和垂询性意见这是从意见公众的态度来划分的

三、正确的意见和不正确的意见这是从意见内容的一种性质分的

四、批评性意见和建设性意见这是从意见内容的又一种性质分的

五、口头意见和书面意见这是从意见表达的形式来划分的

意见沟通的功能

第一,从公共关系的目标、职能来看,建立主客体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是最主要的内容,这实际上就是组织团体期

望公众的意见和了的意见一致

第二,从公共关系的过程手段、来看,双向传播是最主要的内容,而双向传播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性问题是建立组织团体和公众的良好关系。因此,双向传播主要是双向意见的传播

第三,从公共关系的作用、效果来看,只有组织团体和组织公众意见交流保持畅通,并且比较一致,才能说公共关系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意见的畅通和趋向于一致是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标志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意见沟通的意义和功能就其根本上来说是由公共关系的目标决定的,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实践公共关系目标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

意见沟通的过程:1、从意见不通到意见互通

2、从意见互通到意见分岐

3、从意见分岐到意见冲突

4、从意见冲突到意见调停

其中,从意见不通到意见分岐是一个矛盾转化过程,从意见冲突到意见调停又是一个矛盾转化过程

如何与公众进行意见沟通:1、“诚”,就是要有诚意

2、“勤”,就是要勤快

3、“广”,就是意见沟通范围要广

4、“谦”,就是要谦虚

5、“和”就是要和气、和睦

体察公众的心境,及时进行沟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在自身心境良好,公众似乎好心境良好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直接的沟通

2、在自身心境不良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消除不良心境带来的消极影响

3、在公众心境不良的时候进行直接的沟通,要有“引火烧身”的心理准备

体察公众激情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是当公众处于愤怒、发泄的激情中的时候,千万人保持头脑冷静,以静制动,

以真诚的态度说理,以理解的态度劝服

二、是当主体的代表者与公众发生尖锐的矛盾,不利于进一步沟通的时候,应当

考虑由其它主体代表代替,主体代表一般以三个人左右为宜

公众有哪些基本的情感需要:1、公众有自尊的需要

2、公众有友爱的需要

3、公众有理解的需要

4、公众有表现的需要

与身心异常者沟通的原则:1、首先是忍让为怀2、其次是调整环境3、再次是经常关心

与品质不良者沟通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对品质不良的程度进行具体分析

2、要对品质不良的比重进行具体分析

3、要对品质不良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4、要对不良品质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与“受挫者”的沟通可能遇到哪些障碍:1、知觉上的障碍

2、感情上的障碍

3、愿望上的障碍

4、理智上的障碍

5、境遇上的障碍

和受挫者的成功沟通一般需要如下条件

1、有着经常接触、沟通的基础

2、受到受挫者的尊敬和信任

3、个体对个体,没有其他人参与

4、善于发问和能够认真倾听

5、有被挫折者认为深刻的见解

6、有足够畅谈的时间和适宜的地点

与性骚扰者沟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和性骚扰者沟通应当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有礼貌、有分寸地作出友好的表示,检点自己言行中有否过于亲昵造成对方误解的地方,适当拉开两者的距离

第二、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不回避对方正面提出的话题,在不伤害对方自尊的同时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三、在对方骚扰自己有事实根据,并且还有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如实向组织领导汇报争取组织上暗中的帮助

在进行以上三个步骤的行动时,还必须注意分清几种情况

其一、同性和异性和区别

其二、已婚和未婚的区别

其三、感觉和事实的区别

其四、真情和假意的区别

暗示的类型:1、暗示的性质: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2、暗示的来源:外界暗示和自我暗示

3、暗示的方式:言语暗示和非言语暗示

4、暗示的对象:个别暗示和普遍暗示

5、暗示的结果:有效暗示和无效暗示

暗示在影响公众方面的功效:1、启迪思考的功效

2、批评教育的功效

3、缓解气氛的功效:1、让步暗示2、威胁暗示

3、转换暗示

4、调节情绪的功效

5、治疗疾病的功效

暗示发挥作用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是暗示的信息含义尤其是表面含义要有被对象所理解

第二,是暗示信息的含义要和暗示对象的心理相容

有效暗示应遵循哪些感知规律:1、遵循感知的强度规律

2、遵循感知的对比规律

3、遵循感知的协同规律

4、遵循感知的滞后规律

5、遵行感知的情急规律

感染的三个特征:1、感染以传递感情信息为特征

2、感染以引起相同或相似的感情共鸣为特征

3、感染以作为者的无强加性和介入者的自愿性为特征

感染的作用机制

感染的作用机制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的社会性

第一、人为什么为流露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也即为什么会有感染之“源”第二、人为什么受情绪和情感的传染,也即为什么会有感染之“果”

如何增强感染力

感染的力量称为感染力,增强感染的力量也就是增强感染力

首先是感染者方面的问题

感染者本身的素质对感染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次是感染者和被感染者的关系包括地位关系,空间关系、感情关系

再次是被感染者方面的问题

被感染者方面影响感染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1、个体心理特征

2、角色心理特征

3、群体心理特征

4、心理倾向的差异

5、心理定势的作用

诱引的特点

第一、是一种主动行为,它以有意识地影响公众为根本特点

第二、是建立在准确认知公众心理基础上的行为,是针对性地进行

第三、具有特定的目标,以影响公众的特定心理心理为特点

第四、本身的正确性决定方向的正确性,这是正确导向的前提

第五、的方法一般不带有强制性,但不排斥一定的压力

第六、的过程中有外部环境的参与,要充分考虑外部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的作用]

第七、诱引最终是通过公众内部矛盾运动发生的作用的,外因要促成内因的转变

如何在公共关系工作中使用兴趣方面的诱引

1、凡是正当的兴趣,都应给以关心和支持

2、凡是有意义的工作,都应从兴趣方面诱引

3、凡是兴趣方面的诱引,都要在刺激媒介上下功夫兴趣中常见的诱引有如下几

其一,以利益为媒介的诱引]

其二,以竞赛为媒介的诱引

其三,以专家指导为媒介的诱引

其四,以新奇为媒介的诱引

需要方面诱引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该满足公众哪些需要:1、反复出现的一直给以满足的需要

2、相互比较中出现的合理需要

29657自考公关心理学考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视野中的公共关系【领会】 公关四特征(心理学角度) 1、公关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或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2、公关是公关主体为自身的根本利益或特定利益而追求沟通、理解、支持的建立人与 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 3、公关是主客体双方互动的活动。 4、既然公关的主体和客体都有可能是个体的人,那么就不能够完全排除个人之间的交 往包括个人之间私底下的交往。 (二)公关心理学研究原则【领会】 1、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2、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3、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4、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三)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掌握】 1、公关的客体——公众的心理 2、公关的过程——公关活动中的心理 (1)四个基本环节: 一是摸清情况,把握动态的活动环节 二是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的活动环节 三是落实任务,开展传播的活动环节 四是检查评估,总结经验的活动环节 (2)公共关系过程特点和规律 ①公共关系过程是主体主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 ②公关过程是在内外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下,由环境因素 参与其中的过程,主体的作用只有在同内外环境的作用协调一致的基础 上,才能对客体产生有效的影响。 ③公关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沟通或相互斗争的过 程,客体在公关活动中发挥着能动的反作用,主体充分地认知客体,并 充分地被客体所认知是公关活动取得理想成果的保证。 3、公关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1)组织团体不一定是公共关系主体 (2)公共关系主体并不一定是组织团体p8 (四)公关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掌握】 1、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2、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3、推动公关活动的有效开展

公共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2015年版)

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关系之父,艾维李1903)的学科性质:公关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学科,是对公关实践的总结、提升和理论化。主要研究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各种关系状态及其规律、信息沟通的现象与规律、公关活动策划、实施的方法和规律(四步工作法:调研、策划、实施、评估)。公关心理学是研究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公关实践的主客体特有的心理状态及其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公共关系心理: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公共关系三要素即公关活动的主体(社会组织心理)、客体(公众心理)、沟通传播(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传播和沟通心理)。客体: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和人群。公共关系主体:组织团体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或称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团体。公共关系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具体表现为公共关系过程中的环节。公关心里学的特征:普适性、交叉、应用、发展。公关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公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系统分析、动态研究、比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口头调查和问卷调查)测验法、实验法、案例法。公关心里学研究任务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理论任务是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实践任务是(首要)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决策水平,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体系。公众:指与某一个公关体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关活动中的承受者。公众必须是与组织有联系的人群,不同的社会组织有不同的公众群体,公众与社会组织的联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公众的存在形式不是单一的。公众心理具有一致性,关联性,利益性。公众心里特征:指公众在各种心理过种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稳定性、经常、根

2015年10月公关心理学(00643)复习要点剖析

绪论 简答 1、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3、测验法分类 4、公关心理学研究任务 论述 1、公关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公关心理学的概念 知识点(判断): 1、公关关系的主体是组织,客体是公众。 2、公关心理学特征:普适性、交叉性、应用性、发展性。 3、理论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动态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 4、实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案例法。 简答: 1、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1)公共关系的主体心理—社会组织心理 (2)共关系的客体心理—公众心理 (3)公共关系的过程心理—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传播和沟通心理 2、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 (2)科学会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创新性原则 3、测验法分类 答:(1)测验目的:智力测验、个性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心理倾向测验。 (2)测验性质: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3)具体方法:问卷测验、操作测验、投射测验。 4、公关心理学研究任务 答:(1)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决策水平 (2)提供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3)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4)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体系 论述 1、公关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答:公关心理学在国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将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融入公共关系活动中,探讨公关活动实践中的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心理策略等。它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在整个心理学科体系中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公关心理学既是心理学,又是公共关系学。 (1)公关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

(2)公关心理学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关心理学的概念 答:公关心理学是研究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公关实践的主客体特有的心理状态及其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1)公关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商品经济社会。 (2)公关心理学研究的第一推动力是现代社会的发展; (3)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关实践中主客体相互影响的心理状态和规律。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公众 2、公众心理 3、公众心理特征 4、公众的个体心理特征 5、能力 6、气质 7、性格 8、群体 9、群体心理特征 简答 1、公众的概念 2、公众心理的特点 3、能力的分类 4、能力的个别差异 5、性格的特征 6、性格的类型 7、公众角色心理特征概念 8、群体的基本特征 9、群体心理特征表现 知识点(判断): 1、公众心理特征特点:稳定性、经常性、根本性、独特性。 2、公众心理特征结构:个性心理特征、角色心理特征、群体心理特征。 3、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4、群体的分类:构成原则(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规模大小(大型群体/小型群体)、是否真实存在(实际群体/假设群体)、群体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教案密切程度(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 名词解释: 1、公众指与某一个公关主体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关活动中的承受着。 2、公众心理指在公共关系情景中公众受组织行为影响所形成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反应。

公共关系(公关)作业 公关心理分析方法

学生课堂活动心理分析及影响方法 一、运用公众含义及其分类知识指明在学校中“学生”所处的角色和地位: 显而易见在学校中,广义上讲学校的教职工、领导是组织,而学生就是公众。这一点在书上也给出了明确的解释: 从公众关系学的一般意义上说,公众即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公众”这个概念涵盖了公共关系的所有对象,凡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都可称之为公众。因此公众是公共对象的总成。 对于“学生”公众身份的更近一级划分: 根据公众的分类依次分类。 第一,根据组织公关活动内外的对象分类:学生作为学校的消费者,交纳学费在学校学习知识,虽然不涉及学校教学工作等问题,但学生公众所进行的活动与“学校”这个组织所进行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应化为内部公众。 第二,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分类:学校主要以教学为主,而教学的对象为学生,所以根据重要程度,学生应该化为首要公众。 第三,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分类: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会只有仅仅一到两年,至少会是三年的时间,但每年又会有新生入校,并且综合实际每年的教育政策又有所改动。所以根据“事先制定公关计划,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处理”这个概念,学生应被归类为周期公众。 第四,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学生因被化为顺义公众,课本上对该项分类的定义标准是“对组织的政策、行为和产品持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公众对象”,把定义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指的是学生对学校的校规、教学(或管理)方式和教学质量持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学生,但这样定义未免有些绝对,因为在所有学生中不可能会全部是“顺意公众”的身份,会有一小部分学生因为个人原因对学校有个人的意见,所以这部分人我认为应该划为“边缘公众”或“逆意公众”。 第五,根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划分:对于学校这个组织,学生公众是完全迎合组织的需要的,而且会主动表示对学校的沟通意向,所以学生公众在这点上应该被划分为“受欢迎的公众”。 第六,根据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在这点上,对于学生公众在校学习期间,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对未来的计划,针对自身有所意识,所以会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与自身问题有关的所有问题,并开始向学校组织提出有关权益的需求(例如高职院校的专升本等)。因此学生公众应被划分为“知晓公众”。 二、运用公众心理分析技术,分析“学生”公众的课堂心理特征: 对于该问题,因为作为公众群体的学生有形形色色的人组成,所以需要分析的要素就不只是单一的一种类型,对于该问题的分析应保持相对大众化并涉及相对较为普遍的的小因素。所以对于该问题的分析,应该划分为:学生公众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公众心理倾向、学生公众群体心理与行为和学生公众心理定势,这四项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①学生公众个性心理特征: 首先在单方面分析该问题之前,应该先明确何为“个性心理特征”?简单的来说,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整体特性。具体来讲,它包括人的能力、性格和气质。而正因为这点才难以对“公众心理”进

关于公关心理学的一些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公共关系心理?它有哪些特征与特点? 答:它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 特征是不受年龄、性别、社会角色的制约,也不是某种心理过程或某种个性心理的专论,而以是否公共关系行为和公共关系活动相关为依据。 特点是可知性、情感性、自利性、广泛性。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1、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 2、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的心理 3、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三、公共关系心理学担负着哪些研究任务? 任务:1、理论任务是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2、时间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开展公共关系的条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心理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3、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4、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进行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立足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2、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3、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4、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 一、公众心理特征的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三个层次:个性心理特征、角色心理特征、群体心理特征 关系:这三个部分是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的。 1、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后两者的基础,它显示的是个体在 心理特征上与其它个体的差异,最具有稳定性与独立性。 2、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是同类公众共同心理特征的抽象,它 显示的是该类角色与他类角色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具有 变换性与伸缩性; 3、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是公众在群体互动中产生的和个体心 理特征相对应的心理特征,它显示的是人类普遍的社会性 和群体性的特质,具有凝聚性和排他性。 4、每一个公众都具同时具备这三种心理特征,因而他们是统 一的;又必然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每一种心理特征 在不同公众身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他们是相对独立 的,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二、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指的是表现欲公众个体身上的最稳定的、最根本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 能力是保证公众个体成功的完成某项活动的潜能系统。 气质是公众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性格是公众个体在反映客观现实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风格和

公共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 (1)

1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价值:(1)提高社会组织对组织形象的认识和管理水平(2)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3)提高公共关系工作的水平与效果,(4)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体系。 2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原则:a实践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创新性原则。 3 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c案例法d实验法,e 文献法。 4 组织成员关于组织的观念:a角色观念,b形象观念,c质量观念,责任观念,团队观念,服务观念。 5 组织成员的公共观念:指组织成员应当共同具备的与公众要素相关的心理环境心理氛围或观念系统,是社会组织在形象塑造与整体发展中对公共应用的意识。 6 公共观念:是指公关人员应当具有的对那些与组织有利益联系或利害关系的群体或个人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氛围。 7组织与公众关系的观念:指组织把握处理自我与公众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思想,其中应包括舆论观念,双赢观念,沟通观念组织与公众关系不断发展变化的观念等。 7 作为组织及其成员,主要应该树立哪些组织与公众关系观念呢? 答:首先要树立舆论观念,要重视公众舆论,有意识引导公众舆论使组织在公众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其次,要树立双赢观念现代社会组织要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发展是一其他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为前提的。共荣共存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 8 舆论:就是相对多数的公众的看法和意见;舆论观念就是志组织及其成员要充分重视舆论对组织的形象的影响,要善于克服消极的舆论倾向积极引导舆论以利于组织的形象建设和发展。 9 双赢观念:指主体在公关活动中,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主客体关系,摆正彼此的利益关系,在利他中利己,在利己中不忘利他;公关主体应该认识到,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从长远来说应当是一种双赢关系,也只能是一种双赢关系。 10 上行沟通:指下级的意见向上级反映;下行沟通:指组织的上层领导把组织的目标、规章制度等向下传达;平行沟通指组织中各平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11 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包括:性别角色特征;年龄角色心理特征;职业角色心理特征; 12 在需要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人的动机,人的动机直接支配着人的行为。 13 动机是指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并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内部动力。 14 动机的形成取决于两个因素,内在因素(需要),和外在因素(刺激或诱因)。 15 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而动机则是推动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 16 公众心理效应: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公众对某一对象共同的心理准备状态与一致的行为倾向。 17 固着性是一种特殊的心里定势,定势是指心里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18功能固着:指某人见到某个物品有一个惯常的用法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用途。心理效应的固着性又称为习惯性或相对稳定性。 19 首因效应: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接触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会成为一种难以改变的心理效应,影响人们以后的心理和行为。 20 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指由认识对象具有的某一特征的泛化,推及出其他一系列或全部特征的心理定势。如:漂亮的外表、得体的衣着、风趣的谈吐、动人的微笑等都会给对方造成晕轮效应,使对方爱屋及乌或为以后进一步的交往打下基础。 21 经验效应:也叫定型效应,指公众个体在对对象进行认知时总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对象进行认识、判断、归类的一种心理活动方式。 22 移情:把公众个体对待特定对象的好恶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似的人和物上的心理现象。移情效应常表现为:人情效应、物情效应、事情效应。 23 论述影响公众心理效应的因素? (1)、公众的自我意识即公众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自我、心里自我、社会自我,简言之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心理状况的认识。在相互交往中每一个人都会极力维护一种与当前社会情景相吻合的形象,以确保他人对其做出使之愉快的评价。公关人员一方面要擅于控制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要学会识别对方的真实感情,调整自己的策略; (2)、公众的刻板印象就是对事物或人持有的呆板固定而无变通的印象,如说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老年人保守迂腐等。从地域上分,认为北方人豪爽粗放,南方人精明能干。另一方面公众的刻板印象还表现为对某类事物的固定看法; (3)、公众的地域文化心理,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条件和政治经济历史等条件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地域文化,在人们心理活动中的反映。如以乡土观念为基础的亲缘心理; (4)、公众的民族心理,由于他是人们在共同的地域上从事共同的生产劳动经济生活并在其中以共同的语言交流思想感情,经过一定的时期逐步形成的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的及心理上的东西,因而民族心理指的就是民族文化心理; (5)、公众的时尚心理,指一定时期内在某一社会文化区域一定社会成员中普遍性的生活样式,或行为模仿。作为公共关系活动来说,应注意时尚嬗变的规律。 24、公众的分类:最常见的分类是按照公众与组织的归属关系,把公众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按照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分为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首要公众是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信誉、成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公众。 按照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 按照公众与组织的关系状态分为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25、心理换位法:通过设身处地的角色换位来了解分析公众内心心理活动的方法,即在研究时把自己放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之中去体验自己的心情。 26、认知心理学传播论的公共关系价值:1、能运用规范的或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公关传播;2、创造良好的认知环境帮助公众进行认知活动;3、公关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决定了认知结果的正确与否。 27、人际传播策略:从广义上讲,人际传播可以指除一般传播外的多有传播,狭义的人际传播即在两个或两人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它是最古老的和应用最广泛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任何参与者均有充分的反馈机会,是最具有说服力的传播方式,人际传播策略是组织传播策略和大众传播策略的基础。 28、组织传播策略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有秩序有目的而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公共关系学作业练习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 作业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DACAA CCDCB A 二、名词解释题: 1.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通过传播与沟通手段影响公众的科学和艺术。2.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状态,也就是说,公共关系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状态和公众舆论状态的基础上展开,与此同时,必然影响和造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状态和公众舆论状态。公共关系同时又是一种活动。 3.5W模式是专门研究传播结构的理论,是典型的线性传播模式,由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提出。5W是指:谁传播(Who)、传播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向谁传播(To Whom)、传播的效果怎样(With What Effects)。 4.“CI”又称“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中文意思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由理念识别系统MI(Mind Identity)、行为识别系统BI (Behavor Identity)、视觉识别系统VI(Visual Identity)三部分组成。 5.公众的从众心理学就是个人行为被迫与群体一致的心理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能够被群体诱惑而不相信由自己感官得出的结论。 三、简答题 1.所谓社会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完成相同的任务,通过一定的形式聚集在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集团之内,就形成了社会组织。 公共关系所指的社会组织是在共同目标基础上,按一定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与公众发生密切关系的社会机构。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核心。 2.艾维·李于1877年7月生于美国的佐治亚州,早年曾在纽约当过报刊记者和编辑,1903年开始在一些企业中担任新闻代理人。1905年他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原则宣言》,主张一个企业要获取良好的声誉和发展,就必须把真情告诉公众,并保持企业与雇员之间经常性的沟通。后来他成为美国著名的洛克菲勒财团的公共关系高级顾问。他明确提出的“说真话”已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3.公众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与社会组织存在某种利益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公众对社会组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也是社会组织传播交流信息对象的总称。 “公众”一词在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很广泛,但它在公共关系学中的含义不同于其他学科。比如在社会学中,公众即大众,指社会上大多数人;而在公共关系学中,只有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关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才被称为公众。又比如,在日常生活用语中,公众并不包括诸如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而是泛指社会大众,而公共关系可以将政府机构作为公众对象。 四、论述题:

00643公关心理学考前背诵版

真题考点整理 (注:新教材开始是) 注:本人报考了自考本科心理健康教育,欢迎交流;以下是本人整理的2015年10月开始至2018年4月共6套主观题部分的真题内容已经经过整理编排,适于背诵,因2015年10月开始考试使用新教材,故之前的真题参考性不是很大。 本人参加了2018年10月的公关心理学考试,真题的重复率还是像往年一样的高;5个名词解释出现1个;5个简答题出现4个重复,2个论述题出现1个,案例题也有涉及在以往简答题内容上。另外:教材上的课后总结比较重要。 18年10月名词解释考了:能力;民族文化特征;劝导;创新性思维;新闻发布会; 简答题部分:公众需要的特征;流言传播的影响;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非言语交往中的巧妙应答内容;良好的组织心理氛围的意义。 论述题:开好新闻发布会的心理策略;受传者选择性心理;案例题:“百叶窗案例”善于运势。 1.公众是指与某一个公关主体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关活动中的承受者。 2.公众心理是指在公共关系情境中公众受组织行为的影响所形成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反应。 3.个体心理定势是在具体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反映当事人个体心理素质的心理定势。 4.群体心理定势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人群中积淀深厚、作用广泛的心理定势。 : 5.群体心理特征是群体成员中形成的与群体活动和状况相关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感觉,是群体成员对群体自身状况及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主观把握。

6.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表现着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7.性格的意志特征是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或水平等方面的性格特征。 8.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人对情绪的控制或情绪对个人活动的影响等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等方面。 9.经验效应也称定型效应,是指公众个体在对某一对象进行认知的时候,总是习惯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对该对象进行认识、判断与归类的一种心理定势。 10.首因效应也称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事物或某人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这种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会成为一种难以改变的心理效应,影响人们以后的心理和行为。 11.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认知对象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 12.角色扮演法是让受训公关人员扮演某个与自己工作相关但自己原来没有体验过的角色,感受所扮演角色的心态和行为,以便于更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的培训方法。 13. 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向公众传递思想、观念、意见、情感的信息,对公众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公众自然而然地接受一定的意见、观点或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的方法。 14.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以及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15.意见沟通是组织与公众相互交流看法与想法,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 — 16.感染指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感情共鸣,它是十分普遍的人际间情感的同化反应方式,是情感的传递和感染。

现在公共关系学作业2

案例分析题:高露洁的西部公关微笑工程”自高露洁100多年前率先创制首支牙膏以来,其口腔护理产品已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者超过10亿人。作为世界卓著的口腔护理 专家”,高露洁公司除了不断地提供优质口腔护理产品以外,还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口腔健康事业的发展。2001年,高露洁公司迎来进入中国的10周年,在中国将加入世贸组 织、广大城市及偏远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更需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同时国内口腔护理产品市场竞争也越演越烈的形势下,成功的形象推广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项目策划】1、公共目标:推广公司形象。高露洁是全球知名卓著的口腔护理专家”,坚持不懈地帮助中国政府提高国人的健康意识和水平。高露洁是口腔保健微笑工程――2001西部行”的先行者和推动者,与中国共同携手发展西部。 2、目标公众。中央及西部地区有关省、市卫生组织, 卫生部及西部各卫生厅,西部广大现有及潜在消费者。3、实施方案。高露洁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全国牙防组织、中国口腔医学会三大权威专业组织组建一支宣传队伍,于2001年5?9 月远赴中国西部甘肃、云南、陕西、四川、贵州5省29个偏远市县,首先在以上地区开展口腔健康的宣传活动。确定将口腔保健微笑工程一一2001西部行”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口号。 (1 )公关活动策划:西部公关三步曲,演绎甜美的微笑 ”。 公关策划第一部曲:在北京卫生部礼堂举行首发仪式,高露洁露岀微笑”。公关策划第二部曲:西行路漫漫,一路欢笑 一路情。分别在西部5省举行启动仪式。公关策划第三部曲:胜利凯旋,将微笑与健康带入新世纪。在北京卫生部礼堂召开凯旋庆典仪式。(2)新闻宣传策划:协调新华社为 本次活动的主要文字和图片宣传媒体,分别在北京启动仪式、各省启动仪式、北京凯旋庆典仪式后通过新华社总社向全国范围播发文字和图片通稿。协调中央电视台为本次活动的主 要电视宣传媒体,公关策划组安排中央电视台一套的健康栏目 健康之路”全程跟踪采访,在9.2 0全国爱牙日当天播岀15分钟 的有关西部行”活动的专题片,并安排中央电视台一套正点新闻中播发启动仪式和凯旋庆典的新闻。协调5省的主要媒体对 所在省的本次活动深入全面报道。安排北京近40家媒体对启动 仪式和北京凯旋仪式作广泛的报道。问题:1、高露洁公司西 部公关的成功之处在哪里?2、高露洁公司西部公关微笑工 程”策划有哪些特色? 1、高露洁公司西部公关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答 1、借势造势 借助“西部大开发”之势,衬托“西部行”活动的社会意思,减少商业宣传,而推广高露洁“口腔护理专家”的企业形象,成功吸引

公关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心理学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学习的内容 (五)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二、考核要求 (一)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心理学 1、识记:(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心理学 2、领会:(1)公共关系的特征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识记:(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领会:(1)公共关系与心理学的联系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1、识记:(1)公共心理的概念 2、领会:(1)公共心理的特征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学习的内容 1、识记:(1)公共关系客体;(2)公共关系主体;(3)公共关系过程 2、领会:(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习内容 (五)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1、领会:(1)为什么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2)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公众心理特征概述 (二)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 (四)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

二、考核要求 (一)公众心理特征概述 1、识记:(1)公众;(2)心理特征 2、领会:(1)公众心理特征的成分与结构 (二)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1、识记:(1)个性心理特征;(2)能力;(3)气质;(4)性格 2、领会:(1)了解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对做好公共关系工作的意义 (三)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 1、识记:(1)公众在性别、年龄、职业、不同文化水平等方面的角色心理特征 2、领会:(1)了解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对做好公共关系工作的意义 (四)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 1、识记:(1)群体;(2)群体领袖; 2、领会:(1)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2)群体领袖的心理特征;(3)群体心理与群体领袖心理的关系;(4)了解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对于做好公共关系工作的意义 3、应用:(1)运用群体心理的原理分析所在单位的群体心理特征 第三章公众的心理倾向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公众的兴趣倾向 (二)公众的需要倾向 (三)公众的价值观倾向 (四)公众的自我倾向 二、考核要求 (一)公众的兴趣倾向 1、识记:(1)什么是兴趣;(2)兴趣的个体差异 2、领会:(1)公众兴趣在公共关系工作中的作用 (二)公众的需要倾向 1、识记:(1)什么是需要;(2)需要的特点;(3)需要的类别;(4)需要的层次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心理学

29657 公共关系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关系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 一、心理学视角中的公共关系具有四个特征 1、公共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或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2、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主体为自身的根本利益或特定利益而追求沟通、理解、支持的建 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 3、公共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双方互动的活动; 4、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都有可能是个体的人,不能够完全排除个人之间的交往包括个 人之间私底下的交往。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是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的心理学 2、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的公共关系学。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特点:1、可知性:表现在公共关系是一种充满主动性的行为和活动,因此对公共关系心理的认知特别是对公众心理的认知同样带有主动性。 2、情感性:公共关系活动的情感性,决定了公共关系心理的情感性。 3、自利性:维护自身利益的心理贯穿于公共关系活动始终,渗透和作用于公共关 系心理的全过程,因而构成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的特点。 4、广泛性:公共关系心理学是以行为涉及的领域作为划分依据的,因此它和同类 分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样,具有广泛性。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 公众:公共关系的客体,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和人群。 2、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 3、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第二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实践的任务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位的任务。 一、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二、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创建和完善我国公共关系心理学 第三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根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 一、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二、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三、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四、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 第一节概述 一、含义:是公众心理特点的表征。 二、公众心理特征的结构 1、个性心理特征是公众心理特征结构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底层) 2、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中层) 3、实际群体的心理特征(高层) 三个组成部分是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角色心理特征和群体心理特征的基础,显示的是个体在心理特征上与其他个体的差异,最具稳定性和独立性;角色心理特征是同类公众共同心理特征的抽象,显示的是该类角色和他类角色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具有变换性和伸缩性;群体心理特征是公众在群体互动中产生的和个体心理特征相对应的心理特征,显示的是人类社会性和群体性的特质,具有凝聚性和排他性。每一个公众都同时具备这三种心理特征,因而他们是统一的,又必然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的;每一种心理特征在不同公众身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他们是相对独立又不能互相取代的。 第二节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体在能力上的特征 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的范畴,最鲜明的特点是与活动的效果相联系。 良好的操作能力特征:(1)针对性,针对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入手;(2)技术性,技

公关心理学课后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公共关系心理?它有哪些特点? (1)公共关系心理是指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2)公共关系心理学具有四大特点:公共关系心理的可知性,公共关系心理的情感性,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性,公共关系心理的广泛性。2.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 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 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心理 3.公共关系心理血担负着哪些研究任务?为什么说实践方面的任务是第一位的任务? (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理论任务是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实践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开展公共关系的条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心理依据和有效的方法。⑴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⑵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⑶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⑷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2)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说,实践的任务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位任务。既然我们承认在心理研究上比别人落后,既然我们想通过建立各种应用心理学来缩短和别人的差距,那么,就应该把应用领

域的工作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拿公共关系心理学来说,就是要把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当作自己的目标。公共关系心理学要为公共关系的有效开展提供心理依据和科学方法。,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一项根本任务。 4.进行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必须遵循这些原则? (1)公共关系心理学应遵遁以下原则: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发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2)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也就是要以公共关系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指导公共关系活动为目标。只有这样来理解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才能取得实际的意义和良好的实践。 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要依靠尊重人的心理要求、尊重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体现,否则,影响公众态度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成为没有实际内容的“空洞的原则”。 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只有紧紧环绕于提示公共关系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展规律,才能使公共关系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公认的学科。 发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在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开拓创新的原则,不但对建设这门学科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具有积极意义。

公共关系学课程作业及答案1

公共关系学作业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形成公众关系和影响公众舆论的前提是()。 A、大众传播 B、组织形象 C、社会交往 D、传播沟通 答案:D 第2题公共关系是一种() A、人际关系 B、人群关系 C、团体关系 D、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社会联系 答案:D 第3题下列属于公共关系主体要素的是() A、社会组织 B、媒介 C、消费者 D、公众 答案:A 第4题下列不属于公共关系三大要素的是() A、社会组织 B、媒介 C、社会性个人 D、公众 答案:C 第5题公共关系传播的对象是()

A、组织 B、公众 C、舆论 D、媒介 答案:B 第6题公共关系的经营管理目标是() A、销售业绩 B、产品质量 C、组织形象 D、资金成本 答案:C 第7题公共关系专门研究() 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 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 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 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 答案:A 第8题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公共关系表现为一种() A、氛围 B、状态 C、活动 D、学科 答案:C 第9题公共关系本身是组织哪种行为的产物() A、经济行为 B、政治行为 C、行政行为

D、传播沟通行为 答案:D 第10题()是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 A、协调沟通 B、提供服务 C、传播推广 D、收集信息 答案:A 第11题公共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B、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D、协调舆论、维持形象 答案:C 第12题公共关系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B、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第13题对公共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角度主要有()

公关心理学复习材料

公关心理学复习材料 1.所谓"内外环境",外环境是社会环境,内环境是心理环境。 2. 公众心理是公共关系的客体。 3. 晕轮效应指的是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的一种心理定势。 4. 公共关系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而非人与物或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5. 移情效应首先表现为"人情效应”。 6. 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的一部分成员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7. 一般说来,骚乱具有突发性、发泄性、交互感染性、破坏性和短暂性的特点。 8. 公众的外部特征指的是公众的相貌、发型、体型、肤色、服饰等外观上的差别;它既包括总体形象,也包括局部特征。 9. 性格是对客观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及与之互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0.自然领袖没有合法的地位和权利,但他们在非正式群体乃至正式群体中具有事实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11.兴趣是人脑对特定事物的特定反映。 1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团体的心理。 13.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反应在公共关系的结果之中。

14.经验效应指的是公众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它也属于微观心理定势的范畴。 15. 公共关系所说的人包括三种形态,即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有组织的人。 16.移情效应还表现为"物情效应"和"事情效应"。 17.移情效应是一种心理定势,所以不能从道德上来评价它的是与非。 18.气质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内外倾向性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一般地是由个体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19.所谓排外意识,是指排斥其他群体的意识。 20.正式群体的领袖是合法的,因而他们往往对自己的领袖地位感到心安理得,他们具有管理的职责,因而他们往往认为支配别人是理所当然。 2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所要揭示的,是公众态度产生、发展、变化的心理方面的依据;它研究公共关系主客体的心理以及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现象,都是为了影响公众态度。 22.所谓心理特征,指的是心理特点的表征。 23.实际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4.群体心理特征最具有社会化的色彩,它表明个体已经开始意识到自身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只有在群体中才能生存。 25.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表现。 26.一般说来,文化程度越高,自我意识越强,需要的层次也越高。 27.群体心理的四个特征为:认同意识;归属意识;整体意识;排外

江苏自考历年29657公关心理学考题

2007年4月29657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 选择题:22分 1.组织严密,乐于和群,爱好娱乐,喜欢发牢骚,重感情,讲义气,描述的是()A军人的心理特征B农民的心理特征C工人的心理特征D服务员的心理特征 2.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 A大众媒体B组织团体C政府D公众 3.使活动顺利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动机 4.组织内部的向心力有两种,其中围绕组织领导的向心力() A带有民主化倾向B带有军事化倾向C容易使组织失去活力D容易造成组织失控 5.由若干人的互动关系作为存在形式的群体称为() A实际群体B假设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6.公众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 A性格B能力C气质D兴趣 7.“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基于以乡土观念为基础的() A地域文化心理B民族文化心理C亲缘心理D依从心理 8.“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表现了宏观心理定势中的()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经验效应 9.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具有() A稳定性B变动性C主动性D被动性 10.心理定势的习惯性又称为() A潜在性B固着性C自觉性D不自觉性11.公共关系活动中,推动公众心理变化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A公关主体的行为B公关客体的行为C媒介公众的行为D政府公众的行为 12.在外面受气,回到家中拿家人当出气筒表现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A压抑B投射C反向作用D转移 13.最原始的沟通形式是() A轮形沟通B链开沟通C星形沟通D根形沟通14.“爱屋及乌”表现了社会心理的() A晕轮效应B经验效应C首因效应D移情效应15.广告通常属于() A流泻式劝导B冲击式劝导C浸润式劝导D逆行式劝导16.组织形象的好坏取决于组织的() A产品B成员C财力D宣传 17.组织形象中最有代表性的实力形象是组织的() A奖金状况B产品质量C成员的数量和质量D生产、技术设备 18.有预定目的,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19.影响认知公众心理的主要因素是()

公共关系心理学大纲往年试题完整版

公共关系心理学(大纲)+往年试题完整版 29657公共关系心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756)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公共关系心理学》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本课程是为了向应考者提供公众心理特征等公共关系心理学知识和原理,提高本专业应考者处理公共关系、人际交往和关系协调等能力。 本课程是在基础心理学课程之后的后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应考者了解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与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公众的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心理定势等个体和群体心理学知识和原理;掌握对公众心理认知、与公众心理沟通及影响公众心理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具备处理某一组织的公共关系事务的能力与技术。 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心理学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学习的内容 (五)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二、考核要求 (一)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心理学 1、识记:(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心理学 2、领会:(1)公共关系的特征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识记:(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领会:(1)公共关系与心理学的联系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1、识记:(1)公共心理的概念 2、领会:(1)公共心理的特征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学习的内容 1、识记:(1)公共关系客体;(2)公共关系主体;(3)公共关系过程 2、领会:(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习内容 (五)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1、领会:(1)为什么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2)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公众心理特征概述 (二)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 (四)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 二、考核要求 (一)公众心理特征概述 1、识记:(1)公众;(2)心理特征 2、领会:(1)公众心理特征的成分与结构 (二)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1、识记:(1)个性心理特征;(2)能力;(3)气质;(4)性格 2、领会:(1)了解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对做好公共关系工作的意义 (三)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 1、识记:(1)公众在性别、年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