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定稿苏喜红论文

定稿苏喜红论文

定稿苏喜红论文
定稿苏喜红论文

小学数学课参与式教学初探

苏喜红

甘肃省庄浪县朱店镇朱河小学744607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推行参与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在数学教学中探索参与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将面临的新的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参与式自主学习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强烈。”这说明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和需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数学。数学课中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最能体现以上活动。参与式教学法与以往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区别。参与式的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探索、主动参与发现、主动参与操作、归纳乃至猜想。学生只有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才能获得最直接的体验,才能获得最真实的知识。具体操作如下:

1 、培养兴趣,以趣激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数学能力的直接动力;兴趣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心理因素,学生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就能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遵循乐情原则,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参与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首先,从生活实例选材。对小学生来说,问题提出的太抽象,往往会使他们觉得不知如何思考,望难而畏,以至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举例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便于他们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我请两位学生一起站在讲台边上,让其他小朋友观察: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讨论中进入新知识点的学习。

其次,找准引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学生好奇心强,这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 ,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在教《10的组成》时。我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魔法袋子,里面装着一些玻璃球。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抓一把玻璃球,看看你一把最多能抓几个,老师能很快猜出剩下的数。你们相信吗?”经过几轮的测试,我都能正确说出答案,这有什么奥秘呢?同学们以求知的最大欲望进入了学习。

2、掌握学生认识规律,允许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让他们都参与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展初级阶段,思维水平比较低,对事物认识只能凭借直观,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而学生本身就存在个体差异,理解问题的程度、水平有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概而论,以点带面,应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其中,尊重学生的人格,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分组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观念。所以,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 、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是由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历经知识生成的过程。对知识的掌握则更为牢固。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 ,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一切参与的机会。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课前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好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课上先让他们用各自的三角形摆一摆、拼一拼,看看能否拼摆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分组讨论和展示,同学们可拼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问学生这三种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思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最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的关系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一步步地实践操作,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4 、灵活运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活动中学习。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要想促使学生都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我们教师就要善于灵活处理教材中的一些抽象的知识,使它们变得形象而直观。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变课本中的知识为生活中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时,我把同学们领到院子里,指出太阳升起的地方为东方,然后让他们自己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感受一下,了解到了位置具有相对性这一数学思想。使学生从直观认识到主动参与转化,促使其顺利达到知识的彼岸。

5 、形成合作竞争的学习关系,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每个人,包括小学生在内,都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着力从小培养他们适应竞争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数学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

因此我们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个竞争的情境 ,引导小学生参与竞争,逐步培养其竞争能力,并使学生在竞争中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在合作中平等竞争,合理竞争。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对三角形中的概念进行整理,充分发挥小组内的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各小组展示汇报成果,我再根据汇报的情况给每个组进行打分,对不同点可以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我进行点拨、总结,达成共识。在结束这节课之前,为学生再次提供一次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机会,客观的评价自己小组和对方小组的整理结果。在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喜欢合作、善于合作。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相应提高了,最终达到了双重教育的效果。

总之,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每个孩子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中来,并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为进一步进入高层次的数学领域学习奠定可靠的基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