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锰矿石贸易供需现状及趋势

中国锰矿石贸易供需现状及趋势

中国锰矿石贸易供需现状及趋势
中国锰矿石贸易供需现状及趋势

中国锰矿石贸易供需现状及趋势

鄭能文2014-06-03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锰矿业并购和资源产业链的一体化加剧,世界锰矿资源及其锰矿开采,特别是全球主流优质富锰矿资源呈现集中度趋势。本文尝试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世界锰矿资源市场现状、贸易量、消费量、价格和供需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供需形势,并针对我国锰矿石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锰矿资源,对外经济,供给需求,资源承载力

锰矿是工业产业重要的基础性大宗原料矿产。锰是钢最基本的元素,是对钢及其钢材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合金化元素,所有钢种及其钢材都含锰。锰多以化合物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几乎各种矿石及硅酸盐的岩石中均含有锰矿物。锰矿石初级产品包括冶金用锰矿、碳酸锰矿粉、化工用二氧化锰矿粉和电池用氧化锰矿粉等。冶金工业是锰矿石的最大用户,主要用途是炼铁和炼钢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以及制造合金,世界上锰矿石总产量的90%以上用于生产锰系铁合金。我国是生产锰系铁合金和金属锰的大国,锰系铁合金产量为445万吨以上。锰代镍生产不锈钢工艺突破后,电解金属锰的需求量猛增,电解金属锰的产量为60万吨。每年冶金用锰矿石在1000万吨以上。电池工业用锰约为总量的3%,化学工业(二氧化锰矿粉作氧化剂和制造二氧化锰、硫酸锰、高锰酸钾、碳酸锰、硝酸锰、氯化锰等)用量约占总量的2%;5%左右的锰矿资源用于其他工业,如轻工业(火柴、印漆、制皂)、建材工业(玻璃、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和褪色剂)、电子工业(磁性材料),环境保护(吸附剂)、农牧业(复合肥料、复合饲料)和国防工业等。

一、世界锰矿资源储量分布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截至2008年底,世界陆地锰矿石储量、储量基础合计57亿吨,其

中储量5亿吨,储量基础52亿吨(见表l)。

表1:世界主要国家锰矿储量和储量基础情况(锰金属量)

全球可供开发且有商业价值的锰矿储量约9-10亿吨,95%以上分布在南非、加蓬、澳大利亚、巴西、乌克兰、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其中绝大多数为氧化锰矿石。全球锰金属分布明显不均衡,南非和乌克兰是世界上拥有锰矿资源总量最多的两个国家,南非锰矿资源约占世界锰矿资源的71.8%,乌克兰占11.9%,其中世界基础储量排名前四位的国家占世界总储量基础的92.88%。全球锰金属矿品质差距明显,其中世界高品位锰矿(含锰35%以上)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非、澳大利亚、加蓬和巴西等(见表1)。

另外,世界大洋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锰结核就是其中的一种,是锰的重要的潜在资源。锰结核是沉淀在大洋底的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矿石)。它含有三十多种金属元素,其中锰、铜、钴、镍等有价金属具有巨大的商业经济价值。锰结核广泛地分布于世界海洋2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表层,而以生成于4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品质最佳。深海海底锰结核约有4400吨/km2,总储量估计在3万亿吨以上,其中锰、铜、钴、镍四种金属的储量比其陆地上相应储量要大一至三个数量级。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都有丰富的海底锰结核资源,但最有开发前景的地区是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的东南部海域。

随着世界陆地锰矿石储量日益减少,人们愈来愈重视海底锰结核的利用。西方国家,尤其是无陆地锰矿床的国家,如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瑞典和加拿大等对海底锰结核进行了广泛地开发研究。20世纪80年代,美国、苏联、日本、德国等国矿产商组成的跨国公司,采用链斗、水力升举和空气升举等方法开采锰

结核,日产锰结核300-500吨。冶炼技术方面,美、法、德等国建成了日处理锰结核80吨以上的试验工厂。海底锰结核的开采、冶炼技术已基本成熟,一旦商业上可行,便可形成新的产业,进入批量规模生产。

二、中国锰矿资源分布及资源承载力分析

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末我国锰(Mn)储量4000万吨,基础储量10000万吨,锰的资源储量分布主要集中于八个省市自治区:桂西南地区,湘、黔、川三角地区,贵州遵义地区,辽宁朝阳地区,滇东南地区,湘中地区,湖南永州-道县地区,陕西汉中-大巴山地区。上述地区保有锰矿储量4.63亿吨,占全国总保有锰矿储量的82%,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锰矿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按行政区划分,21个省、市、自治区有较大锰矿,其中以广西和湖南最为重要,其次是贵州、云南、辽宁、重庆、湖北和陕西。

中国锰资源地理分布不平衡,矿床规模小,开采条件差,难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工业技术进行开采,80%以上锰矿产量来自地方中小矿山及民采矿山,产量很难大幅度提高。同时,贫矿多、富锰矿少,矿石品位低、含杂质高、粒度细、技术加工性能差,不能满足国内生产锰系铁合金的需要。而且,现有锰矿储量保证年限仅为12年。

通过勘查找矿使我国锰矿资源变成现实的生产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深度锰矿的开发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缓解当前我国锰矿资源突出的供求矛盾必须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在锰矿采选技术上获得突破,合理和充分利用贫矿;还要在国外进口锰矿石渠道上有合理可操作性的方案,以保证我国锰矿资源的安全供应;同时,要加强国际地质勘探合作,尽可能在开发我国锰矿资源的基础上,参与国际矿业开发,并通过一定的政策,促进形成一定的国际矿产控制能力,以期从供需双方把握锰矿石贸易的主动权。

三、锰矿资源国际市场供需情况

(一)世界锰矿的供给情况

目前,国外有十多个国家在生产锰矿石,其中,南非、澳大利亚和加蓬生产的主要是高品位锰矿石,矿石中锰的品位一般在44-52%;巴西、印度、哈萨克斯坦和墨西哥生产的主要是中等品位锰矿石,矿石中锰的品位一般在35-40%左右;而乌克兰、加纳等国生产的是低品位的锰矿石,需要通过选矿,人工富集后才作为商品矿(35%以上)出售。

国际上通常将世界上的锰矿产地分为主流和非主流。主流指含锰量高、来自垄断性较强的国家和地区的锰矿;非主流则一般是指缅甸、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纳米比亚、摩洛哥等国家的锰矿。

南非、澳大利亚、加蓬、巴西等世界主流锰矿产地,锰矿资源天然禀赋优越,矿床规模大而构造相对简单,矿体厚大、产状条件较好,多赋存于近地表或浅部,宜于大规模、大装备、机械化露天开采。国外锰矿资源露天开采占80%,地下开采仅占20%,生产规模多在100万吨以上,采掘(剥)装备大型化,矿山生产采、掘、运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程度高,集成高效。通常是推土机、索斗铲和铲运机剥离,穿孔爆破,索斗铲、挖掘机装矿,大吨重卡、皮带机和铁路运输。

目前,全球主要锰矿生产国南非、澳大利亚、巴西等采矿年生产能力总计2580万吨。采出的矿石一般只须破碎筛分或洗矿即可获商品锰矿石。世界锰矿特别是主流高品位商品级锰矿石的生产和贸易,主要集中在世界六大矿业公司,即必和必拓、埃赫曼-康密劳、巴西淡水河谷、南非联合锰业及乌克兰Privat集团(控股加纳锰业)和西澳联合公司。六大公司拥有13个矿山,年采矿产能规模2270万吨,2007年高品级锰矿产量1515万吨,占当年世界锰矿总产量的38%,几乎控制了全球大约一半的锰矿资源,特别是世界优质富锰矿资源,掌握全球主流锰矿石贸易供应量的70%左右,对世界锰矿石市场和价格走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世界商品级主流锰矿资源配置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绝对竞争优势。

国际锰矿市场经常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基本上是一个卖方市场,锰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几乎垄断了锰矿的定价权。从全球范围而言,锰的生产经营正向少数几个跨国公司集中。全球最大的矿业(跨国)生产和贸易商是必和必拓,该公司业务涉及铝业、铁矿及锰矿开采,基本金属采选及冶炼,石油、煤炭、金刚石、锰质合金冶炼等。在锰矿开采方面,必和必拓控股南非马马特旺、韦塞尔和澳大利亚格鲁特岛露天锰矿,锰矿产量由2004年的534.1万吨增加至2008年的675.9万吨,年均递增6.06%;产量占世界锰矿总产量的15.71%。

(二)世界锰矿的需求情况

历年世界消费锰矿的领域主要是锰系铁合金、锰的氧化物和锰盐。另外还有富锰渣、炼铁、化工等。原料性的中间产品---高炉或电炉富锰渣主要用于生产锰硅、金属锰,其锰矿耗用终端去向仍是锰系铁合金。锰系列产品中,电解产品(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高锰酸钾)产量仅次于锰系铁合金,但其锰矿及锰金属量消费所占比重并不大。据测算,目前全球80%以上的锰矿耗用于生产锰系铁合金。

2008年世界总计消费锰矿1297.8万吨,同比增长4.59%。其中,中国消费625.7万吨,欧洲203.6万吨,独联体191万吨,美洲84.9万吨,印度69.5万吨,日本46.9万吨,亚洲其他地区76.17万吨。中国涉锰产业消费锰矿石实物量约2460万吨左右,其中锰质合金冶炼耗用进口锰矿约680万吨左右。

世界锰矿主要出口国包括南非、澳大利亚、加蓬、巴西、加纳等,见表2。

表2:2007年~2008年世界锰矿出口总量及主要国家锰矿出口量(单位:万吨)

世界锰矿主要进口国是中国、乌克兰、挪威、日本、法国和印度等,见表3。

表3:2007年~2008年世界锰矿进口总量及主要国家锰矿进口量(单位:万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锰系铁合金生产国,目前中国锰质合金产量745万吨(不包括电解金属锰)。中国锰矿石类型繁多,物质组分复杂,品位偏低,杂质含量高,不同类型和含杂各异的锰矿石其工业用途及消费领

域大不相同或各有侧重,因此,我国每年必须进口数百万吨优质富锰矿:一是满足我国高牌号锰系铁合金,尤其是中低碳锰铁生产的需要;二是进口矿与国内矿搭配使用,以合理充分利用国内贫氧化锰矿和贫碳酸锰矿资源,综合高矿价,降低原料成本;三是调节入炉料技术要求指标值,达到强化冶炼、增产降耗、改善指标、经济合理生产各种牌号锰质合金。

四、世界锰矿石贸易的趋势及与展望

上世纪70年代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世界锰矿石价格1998年起连续三年下跌。2001年世界锰矿石价格(离岸价)止跌回稳,为1.94-2.093美元/吨度,2002-2003年仍然维持这个价位水平。受世界经济及锰矿需求增长,特别是中国锰矿进口大量增加以及铁矿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2004年1月下旬起,国际市场锰矿价格开始跃出2美元/吨度低价位区。2004年2月以后,国际市场锰矿价格徘徊在2.2-3.8美元/吨度的价位水平。

近年来由于锰硅、锰铁市场持续向好,国际市场锰系铁合金需求强劲,日本市场中国产锰硅成交价逐月攀升,中国市场锰硅价格也因出口猛增,产需缺口加大,库存告急及囤积炒作,锰硅开始暴涨,进而导致全球锰矿需求大增,供应趋紧,海运费上涨,必和必拓等全球六大锰矿生产贸易商纷纷调高锰矿出货价格,国际市场各品级锰矿价格全面上涨。加之国际锰矿供应商海上运输、港口卸载等原因,锰矿石不能按期到达中国港口,致使中国市场进口锰矿突然短缺而价格暴涨,进一步拉动国际市场锰矿价格飙升。2008年世界主流锰矿成交价格冲顶,超过18美元/吨度。

目前,世界锰矿市场和中国锰矿市场(碳酸锰矿、氧化锰矿、铁锰矿市场及衍生的中国进口锰矿市场)已基本融合全面接轨,国内锰矿市场及价格变化趋势基本上与国际市场相一致,但国内产锰矿品位低,价格水平低于国外锰矿。

随着金融危机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全球金融及资本市场动荡加剧,世界钢和锰系铁合金产量急剧下降,锰矿订单突然“蒸发”,需求飞速下挫,价格迅即猛跌,世界锰矿市场再次踏入需求萎缩、市场萧条、价格低迷的调整期。从世界锰矿市场演变发展的周期来看,全球锰矿市场主流锰矿价格将回落至低于本轮周期起始时的价位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回涨。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姓名:王雪勤 学号: 2011312200213 班级:经济学(金融与贸易)1101班 年级:2011级 专业:经济学(金融与贸易方向) 学院: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向新 完成时间:2015年 04 月03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经济学(注册经济师方向) 作者学号:2011312200213 作者签名: 年月日(手填时间)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雪勤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the Relative Strategies Wang, Xueqin 2015年4月3日

目录 引言 (1) 一、服务贸易概述 (2) 1、服务贸易的定义 (2) 2、服务贸易的类型 (2)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3) 1、服务贸易总量增大,逆差扩大…………………………………………… 2、总体竞争力仍然偏低,但仍呈现出缓慢的提升趋势……………………… 3、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 三、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比较低……………………………………………… 2、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 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隐蔽而盛行…………………………………………… 4、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匮乏………………………………………………………… 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与对策分析………………………… 1、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以及比较优势………………………………… 2、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4.2.1 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高整体竞争力……………………………… 4.2.2 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4.2.3 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2.4 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4.2.5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4.2.6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加强企业自主创新……………………………………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和前景研究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和前景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世界产业升级和发展,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引人注目的现象,服务业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下文研究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并对前景作出预测,欢迎阅读。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市场上主力军,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正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迅速提升,服务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逐渐提升。我国加入WTO以后,在逐步开放服务业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关键字国际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一个国家服务业的现状及前景对本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深入剖析其发展的原因与过程,以及对中国服务业的前景做出了重要的分析。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是以服务业为产业背景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狭义的概念是指传统的为国际货物服务的运输,保险,金融以及旅游等无形贸易。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 首先、服务是无形的,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存储性和不以运输

性。 其次、服务业的生产与消费往往是同时产生的,通常无法将服务转让从而达到盈利目的。 第三、国际服务贸易更多的依赖于生产因素的全球化移动和服务机构的不同国家间的设置,国际间的服务交换无论采取怎样的形式,它都与资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间移动密切相关。 第四、服务贸易的发展数据和货物贸易的发展数据一基本样,在各国国际发展收支平均表能得到体现。但是,货物贸易的统计发展结果可以在各国海关进出口表中得以显现,而服务贸易的统计发展结果无法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结果中得以显现。 第五、中国对服务贸易发展的监制只能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行使作用。因此,它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和力度都超过货物贸易的有关法律法规。 三.国际贸易的分类 1、按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分类: 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及社会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其他服务。 2、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类: 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和宣传,电影和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录 论文摘要 1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现状、特点 1.1加工贸易的概念 1.2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 1.3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特点 2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我国加工贸易中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大 2.2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 2.3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模式尚不能完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 2.4容易引起国际间的贸易摩擦 2.5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缺失 2.6我国加工贸易渠道走私严重,扰乱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秩序 2.7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3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 3.1我国加工贸易的新机遇 3.2我国加工贸易的新挑战 4我国加工贸易的对策 4.1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型加工贸易产业发展 4.2改善加工贸易产品结构 4.3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加工贸易的政策体系和监督模式

4.4转移原产国别,减少对外贸易摩擦 4.5积极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 4.6严厉打击加工贸易走私违法活动,维护健康的对外贸易秩序 4.7实现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 5结论 参考文献

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技术依赖、贸易的贫困化增长、走私、引发贸易摩擦等鉴于此,我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在新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将如何利用政策手段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焦点。本文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特点、现状着手,首先分析了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研究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给加工贸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之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存在问题、转型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processing and trad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Howe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China's economy to a Some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technological dependence, poverty increased trade, smuggling, lead to trade friction, in view of this, our government has formulated a series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policy. Under the new policy context, how China will use policy instruments 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to start with the first analysis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proble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cessing trade,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s positive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change research to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processing trad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made after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Keywords: processing trade, problems, transformation

中国与外国服务贸易比较

一、市场占有率与出口增长速度的比较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货物贸易角度衡量,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贸易大国,目前总量位居第三。事实上从服务贸易的角度看,我国也已经成为贸易大国,据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国际贸易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排名位居世界第九,进口位居第八,是唯一进入服务贸易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香港排名第十)。如果以经济体计算,中国仅次于欧盟、美国和日本,位居第四。而十年以前的1993年,中国仅处于世界排名第21位,十年间我国的排名前进了十几位。 从总量上来考察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另外两个最直观的指标是世界出口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年增长率。市场占有率指标直接反映某行业或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状态,它表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一国的某个产业所具有的实力。出口年增长率则说明一国该产业的扩张速度和发展势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数据,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近十年来增长迅速,世界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提高,已经超过了不少传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服务贸易大国和地区,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 二、贸易竞争指数的国际比较 国际上在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时候通常使用的一个指标是贸易竞争力指数,也有将其称为可比净出口指数,或贸易专业化系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表示的是一国某产业或商品贸易差额占其贸易总额的比值。七个国家过去十年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该指数显示,与90年代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指数的确有所下降,然而从2000年开始,该指数处于稳定状态。国内一些人士担心由于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垄断和保护状态,很难抗衡国外同行的竞争,再加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服务业开放做出的许多承诺,因此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将出现大的滑坡。应当指出的是,在使用贸易竞争指数来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时可能会产生偏颇,因为该指数仅仅考虑进出口量的变化,而没有考虑导致进出口量变化背后的政策原因和一个国家的市场开放度。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服务贸易的竞争指数一直为正数,这并非意味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高于目前水平,而是当时我国的市场开放度小。2001年中国入世后在服务市场逐渐放开的情况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指数能够维持原水平,这一事实本身表明我国的竞争力也在相应地提高。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竞争优势指数的国际比较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反映的是一国服务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的相对优势。其计算公式是:一国某商品的出口额占该商品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与该国总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比重之比。当一国该商品出口在世界上的相对占有率大于该国总出口在世界上的相对占有率时,则表示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出口竞争力。 主要发展中国家RCA指数的比较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是从1994年到2004年这十年间几乎每个国家的RCA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国家在90年代中期有所提升,但是随后又都有所下降;第二是按照该指数排队,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是印度和新加坡,而最不具竞争力的国家是墨西哥和中国。第三,比较而言中国在这些国家中的竞争力属于相对落后的国家。 然而RCA指数的一个明显不足之处它只考虑了出口因素,而没有考虑进口

加工贸易现状及对中国的利弊

加工贸易现状及对中国的利弊 09营销陈驰 09113094 摘要: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经济层面,加工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从社会层面,加工贸易的发展对扩大就业和稳定社会做了巨大的显著的贡献。但是近年随着我国产业格局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工贸易显露出来一些重大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对外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如何解决加工贸易目前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立足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列举了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对策与建议 一、加工贸易的历史及现状 1.我国加工贸易的历史。 我国现代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于1978年。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通过业务外包、贴牌生产等方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利用自己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大规模地开展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业务。1996年,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据统计,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6 905.1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5.3%。其中出口4 165亿美元,增长了27%;进口2 740亿美元,增长了23.6%。在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除了初级产品外,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 2.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 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有明显的改善,技术进步效应逐渐显现。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势化趋势十分明显。技术产业对外贸易更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贸易投资主体从20世纪80年代港澳台到90年代初的亚洲“四小龙”国家或地区,主要从事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90年代初开始,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FDI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资金和技术来源,电子、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以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品生产以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开始拓展。境外加工贸易作为新的加工贸易方式正在得到发展。 二、加工贸易的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1.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居于主体地位。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用于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具有重要影

中国涉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中国涉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摘要】 现今,全球竞争的焦点有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服务业虽然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不重视发展服务业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其他产业,也落后于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所以,总体来看,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涉外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问题 目前,我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现代化,不能没有兴旺繁荣的服务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并把扩大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 (一)服务贸易起步晚,增长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的跨境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3.4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570.8亿美元,23年间增长了35.5倍。其中,服务贸易出口739.1亿美元,增长近29倍,年均增长15.9%,是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的2倍。8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一直高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和全球服务贸易主要出口国家 (地区)的增速,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变化情况与全球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服务贸易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8%和20.9%,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分别为11.1%和18%。在21世纪前五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为19.8%,而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为10.1%,中国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1983-2006年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8.6%。而且,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6%,比198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1983—2006年中国和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情况

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问 题及对策分析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南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本科生学位论文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学号: 姓名:卢志杰 批次:0903 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深圳学习中心(直属)[22]VIP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完成日期:2011年06月指导教师:刘重力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外贸出口成倍增长,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进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工贸易日益壮大,并发展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方式,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强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加速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国家外汇、财政收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收益。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日益表现出来,大大阻碍着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性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稳健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腾飞。 关键词:加工贸易改革开放进料加工共同繁荣

目录 引言 (1)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1) (一)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主导地位 (2) (二)外商投资企业是经营主体 (2) (三)经营模式以进料加工为主 (2) (四)出口产品逐步向机电、高新技术转变 (3)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问题 (4) (一)区域的发展不平衡 (4) (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多,加工技术落后 (5) (三)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不合理 (5) (四)产业关联度低,无法带动产业发展 (6) (五)加工产品逐渐充斥国内市场 (6) 三、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策略 (6) (一)平衡区域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7) (二)发展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7) (三)加强监管,完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 (8) (四)鼓励使用国内原料,提高产业关联度 (9) (五)妥善处理内销,减少对国内产业的冲击 (9)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前景

随着我国货物贸易和利用外资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领域、对外放进一步扩大,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收支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由于目前我国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到位,加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还在发展,如能源短缺、利用率不高、对外贸易的摩擦,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种种挑战。但是,对外贸易的发展环境基本上是有利的,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仍然处于较快增长平台,但一些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一、货物贸易发展状况。 货物进出口贸易高速发展,在世界货物贸易中的地位上升。贸易主要对象和贸易差额对象变化不大,但对日本却从贸易顺差变为贸易逆差。中国贸易的十大对象顺次为:日本、美国、欧盟、香港地区、东盟、韩国、台湾盛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其中,日本、美国、欧盟和香港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能否顺利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入乡贫富差距。农业谈判能够有效地纠正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农产品贸易领域存在的扭曲现象,有力地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欧美农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从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和农产品品质来看。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将由以前高补贴下的价格转向以品质为中心的非价格竞争,然而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的部分农产品价格却因其成本和管理流通费用的增加而上涨。从总体上讲,9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和棉花的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市场水平,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近1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使粮价也随之快速增长。据匡算,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水平已经高于国际平均价格的二至七成,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另外,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大部分是质量低劣、档次偏低、高附加值少的初级品,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来源于价格优势,而其价格优势又建立在廉价的劳动力上,面对发达国家优质廉价的农产品,中国的优势农产品如果不及时增加科技含量,迟早将被国际市场所淘汰。 目前,美国和欧盟对削减工业产品关税均表示支持。建议提出削减发展中成员七大领域的主要出口产品关税,其中包括目前关税普遍较高的服装、鞋、纺织品,皮革制品等,对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中国来说还是有利的。但对于贸易方面的摩擦仍需通过谈判,协商。工业产品关税委员会希望这些要点的提出可以进一步促进各成员对此展开具有建设意义的讨论以使市场准入委员会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谈判模式上取得一致。同时,还希望在讨论上述内容时,各成员能够遵守世贸组织协议并从维护基于市场开放的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系出发发表各自的观点。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最主要贸易增长点。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大量机电产品的进口加快了中国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出口的商品主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和趋势分析

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趋势建议论文摘要:当代国际经济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在我国加入WTO后,逐步开放服务业的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今后发展的建议。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中都是以货物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但自从1971年OECD组织在东京回合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服务贸易的概念,随后作为多哈发展议程的重要议题,1994年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的初始性的政策框架看来,服务贸易正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也表明,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国际服务贸易额(包括服务出口和服务进口)从1980年的762.8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4222亿美元(按当年价)。年均递增7.4%,高于货物贸易同期6.5%的增长速度。相应地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比重从1980年的15.7%上升到2004年的18.5%,服务贸易额接近物品贸易额的1/4。一、有关概念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行为。服务贸易按其发生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提供要素的服务贸易,人员和商品移动引起的服务贸易,还有物化服务的贸易。所以国际服务贸易就是指跨越国界进行服务贸易的商业行为。学术界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狭义定义是:当一国(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国(地区)的消费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时,并相应获得外汇收入的全过程,便构成服务的出口;相对于服务的出口,一国(地区)消费者购买他国(地区)劳动力提供服务的过程,形成服务的进口。根据1994年4月在摩洛哥正式签署生效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ST)中,对服务贸易的范围和定义的规定,确认下列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属于国际服务贸易的范畴。第一。过境支付,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提供服务。强调买卖双方在地理上的界限,跨越国境和边界的只是服务本身;第二,境外消费。指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特点在于消费者到境外去享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第三,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要求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在同一成员的领土内,此为四种服务提供方式中最为重要的方式;第四,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的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存在提供的服务。但与商业存在不同的是,服务提供者没有在消费者所在国的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世贸组织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如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等。二、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empirenews.page--]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面向世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以上可以概括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取得的成绩,但是我们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1、规模较小,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但是无论在“质”或者“量”上都很难与发达国家匹敌。2006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7606.9亿美元,贸易进出口均排名世界第三名,贸易顺兰为1774.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而服务贸易仍然是逆差89.1亿美元。可以推测。一旦货物贸易出现逆差,那么肯定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迫在眉睫。2、结构不合理。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传统领域。其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的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这种现象肯定会制约我国今后的国际服务贸易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3、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连渐减少。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由此制定了加快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但是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还有待探讨。因为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重点体现在劳动者自身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加工贸易由无到有发展至今,占我国对外贸易半壁江山,成为一种以外企为主体,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经营模式,以机电、高技术产品为主要出口品,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伴以本地采购比重不断增加的贸易方式,对我国民经济、就业、国际收支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做出突出贡献。 过去的外汇缺口、资本缺口和供给缺口已转化为知识缺口、竞争力缺口和需求缺口。 在单纯鼓励出口和优惠外资的导向下,国外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和企业向我国转移,而我国资源价值和环保成本没有完全补偿,加剧能源、资源和环保压力。 我进出口扩大不仅对国际市场供给端造成冲击,而且对国际市场需求端形成冲击,如能源、原材料等需求增长已成为影响国际价格的重要因素。 新形势下加工贸易发展面临新问题

在加工组装工序和环节上仍处于中低端,竞争优势仍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成熟技术,分工档次处于低端。 外企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微观主体,其战略和目标影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 有些地区加贸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影响我国加工贸易本地化持续发展。 加贸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中西部地区在承接加工工序转移的条件还不成熟有很大差距。国内中小企业配套能力不强,有条件的大企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仍然还有较多困难。 人民币升值会形成促进我国产品和技术结构转型升级的外部压力。但我国产业链的前、中、后端的支撑明显不够。 在境外发展加工贸易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与美欧发生贸易摩擦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开放程度最高、混合所有制成分比例最高、贸易互补性程度最高的产业和产品,如纺织服装、彩电、家具、鞋,这些产品并不形成对

浅析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926967.html, 浅析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者:王博 来源:《商情》2016年第10期 【摘要】国际服务贸易作为新兴产业的先驱,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已经逐渐赶超货物贸易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的地位。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服务贸易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还远不及世界水平,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总结其问题所在,并相应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问题现状对策 一、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实际情况 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在服务贸易方面还落后于西方发到国家,从我国目前的服务贸易发展情况来看,旅游业仍在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几乎占据着服务贸易行业的一半以上。基础性运输服务,是我国第二大服务贸易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项基础性服务贸易行业,运输服务还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发挥着支撑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国际服务贸易在国内发展呈现的不足 (一)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而水平较低 虽然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但行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十余年间,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的年增长速率达到了16%,出口量平均年增长为6%,是国际上平均增长水平的两倍。但我国在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贸易方面明显落后。 (二)服务贸易体系没有形成平衡的结构 服务贸易行业是在世界科技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产生的新兴行业,这一新兴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的服务贸易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崛起。自21世开始,整个世界范围内保险行业、金融行业部、技术服务行业、数据处理行业、通讯服务行业、广告业行业等均实现了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服务贸易已经明显失去竞争优势。在此国际背景下,我国过于依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型服务贸易的弊端更加明显,虽然以运输、旅游等为代表的服务贸易实现了稳步发展,但是金融行业、保险行业、信息服务等领域没能取得重大突破,使得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发展缓慢。 (三)没有构建完善的服务贸易法规与健全的管理制度

国内加工贸易发展情况及措施

国内加工贸易发展情况及措施 1.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水准有很大提升,涉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其中以加工贸易发展尤为显著。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并且产业结构得到了升级。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外资企业为我国加工贸易带来了很多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有效地促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近几年,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更是以主角出场,所占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基础逐渐稳定,加工贸易持续吸收新的科学技术使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持续动态优化,吸引了更多外国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实行科学研发带动了我国产业技术的进步发展。虽然我国加工贸易在近些年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是发展过程中加工贸易所存有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 2.我国加工贸易存有的问题 2.1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导致贸易摩擦持续 我国加工贸易的飞速发展促使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持续提升。虽然近几年来我国为了抑制过高的外贸依存度而采取了一些政策手段,但是因为加工贸易增长的过快,以至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没有明显的回落。并且因为外贸依存度过高而导致了我国贸易摩擦持续增强。因为我国采取低价大量出口加工贸易产品的措施来占取国际市场的份额,这样就引起了其他国家和贸易保护组织的注意,纷纷限制我国出口,所以最近对华反倾销的起诉案件一直持续。 2.2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同步,会引起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我国的加工贸易消耗能源太大、环境污染水准过高。特别是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因为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和增加就业率,和我国没有一

套相关环境保护的可实施性体系,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导致在加工贸 易发展进程中,给我国的自然环境增添了很大负担。 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占有主要地位,民族所占比重很低, 说明在我国加工贸易中,民族企业并不是主要力量,导致我国国内企 业很难参与国际化贸易,进而使我国很多技术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抑制了我国加工贸易快速稳定的发展。外资企业占有我国发展最好的 加工贸易地段,进而使各种有利因素在外资企业中流动,为其所用。 这样就导致,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都将受制于外资企业的发展。 2.4我国各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 的加工贸易在各方面存有很大差别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因成本上升,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开始转移;而中 西部地区受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并不具备转移 的条件,也难形成东中西地区之间有效的转移机制。 3.加工贸易的对策 3.1利用转变外资的方式,提升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 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中民族企业所占比重小。所以,我国加工贸易产业 结构的优化升级的主动权就会被外资企业所掌握,其发展规划就会受 到外资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只有使我国民族企业成为我国加工贸易 的主导才会使这样的情况得以改变。所以,我国应该着重改革国有企 业体制,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提供给民族企业更多的竞争机会,增强 其参与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有助于民族企业政策环境的改善,我国应 该为民族企业提供更多相关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人员培 训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只有培育出实力雄厚并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 跨国公司,才能提升我国在国际加工贸易中的地位,才能使我国加工 贸易转型顺利实行。 3.2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科学技术水平,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大因素支撑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 济的最初推动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经济保持较高增长 速度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 9%左右的实际增长率为外贸发展 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加快了贸易和投资 政策的改革。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上又具 有比较优势。外资对我国增加出口,改善国际贸易地位起了积极作 用。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 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改革开 放以前一般贸易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 过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 55%,进口总额的 39%,尤其是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 ,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 , 人们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传统服务 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 , 从商务、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 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 , 都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 国际分工的深化 , 各国政府逐步开放服务市场 , 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 , 服务贸易将越来 越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 国际货物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 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 济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制造业在世界 范围内正在朝着更高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增长 , 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货物贸易正在萎缩 , 高知识 密集型产业贸易的上升诱发当代知识贸 易。知识不再仅仅是生产要素 , 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资源 , 在价值创造活动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 , 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必要的核心优势资源。 世界产业结构信息化进一步刺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中 , 信息技 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 , 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贸易门类 , 刺激了整 个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 ; 同时也将使世界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 , 与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新 1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6 倍,进口额从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外国文献综述 Hoekrnan与G.Karsenty在《经济发展和国际服务交易》中指出全球服务贸易在过去重要增长阶段很大程度上被分析家与政策制定者所忽略,这种情况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0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大约20%,全球出口总额达到8000亿美元。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兴起。而后国际服务贸易以高于商品贸易的速度快速增长,该产业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国际服务贸易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寻求实现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已经是大势所趋。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二、国内文献综述 吴汉嵩在其著作《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中指出: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越来越快,新兴服务业不断出现。新兴服务贸易代表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应紧跟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步伐,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发展,提高新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根据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由我国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杨青在《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思考》中,以我国贸易结构作为出发点,提出服

务贸易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效率促进和质量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基于2002-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大幅增长,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3%,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4.2%,居世界第五位;服务贸易进口1301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的3.9%,居世界第七位。但在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严重,竞争力弱等问题也比较明显,这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有一定联系。在文章中从进出口贸易额和国际竞争力两个角度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仍然较大程度地依赖于自然禀赋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而且总体竞争力低。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以先天条件取胜,容易受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等外在因素影响,层次较低,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并不强。而具有获取高附加值能力且对经济增长有内生作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贸易额比重偏低,逆差较大,竞争力极其微弱。基于上面出现的问题,该文为我国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提出一些建议:大力培育国内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与适度保护;提高知识技术要素供给等。 袁永友在其文章《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创新思路与对策》中提到:随着当代国际贸易学科研究的深入,培养服务贸易人才正在成为国贸专业建设的迫切问题,但长期以来,国贸专业形成了以“货物贸易”为中心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服务贸易呈现“专业空白”,服务贸易人才培养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现状分析了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促进服务贸易专业创新的趋势及机理,提出了服务贸易专业创新的若干对策思路。 专业创新的基本条件是学科发展、市场需求、运行机制与制度安排。为发展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一章 1.如果按照Fuchs的标准,服务经济来临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中国目前是个“服务经济”的国家吗?中国国内有没有已经成为“服务经济”的省区市? 答:根据Victor Fuchs 的研究,美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第一个成为“服务经济”的国家,“即第一个一半以上就业人口不从事事物、衣着、房屋、汽车或其他实物生产的国家”。服务经济的首要标志是服务业就业比重的上升,并逐渐超过国民总就业的50%。但服务经济的外延是很丰富的,除了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外,还有其他的产业比如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微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和管理、社会管理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将出现新特点与新气象。 2.恩格尔定律与最终服务消费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会发生变化,即对食品的消费比重将下降,对其他货品及服务的消费比重会上升,特别是对服务的消费将上升。这就是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实际上,恩格尔定律与Maslow的需求理论以及Clark的需求层级假设如出一辙。总体上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服务的消费将上升,这意味着对服务消费的收入弹性是大于1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服务也有不同的类型,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消费升级,对某些服务的消费会增加,而对另外一些服务的消费会下降。这也就是说,对服务消费的收入弹性未必都是大于1 的。 3.BOP统计口径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什么样的行业和国别特点? 答:在开发经济下,各国服务业的大发展,推动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但BOP统计意义上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具有明显的部门结构不平衡性。1990年以来,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的出口占全球商业性服务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其他商业性服务”的比重逐渐上升。到2004年,“其他商业性服务”的比重将近50%。“其他商业性服务”对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五版国际收支手册”界定的服务项目,包括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版权和特许费、其他商业性服务以及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但不包括政府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除了具有部门结构不平衡性外,还具有地区结构的不平衡性。这是由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各国在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发展阶段、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的。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从属地位。根据最近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全球贸易排行榜,在2004年,位于服务贸易出口前15位的国家/地区为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爱尔兰、荷兰、意大利、印度、比利时、中国香港、卢森堡、西班牙、加拿大和中国;位于服务贸易进口前15位的国家/地区为美国、德国、日本、爱尔兰、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奥地利、中国、加拿大、比利时、印度和韩国。可见,除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外,其余均是发达国家/地区。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最为突出,其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份额始终保持17%左右,且存在巨额服务贸易顺差。 4.为什么在经常项目下会出现货物贸易账户与服务贸易的账户的非对称性? 答: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参与经济体正逐渐被“二元分化”即要么成为顺差经济体,要么成为逆差经济体;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双顺差”和“双逆差”的情形较少,更多的是两者的“非对称性”,而且收入水平越高的经济体,其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非对称”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非对称性”的经济体,其货物贸易顺差越小,而服务贸易顺差的可能性则越大。这说明,一个经济体的贸易顺差或逆差地位的形成在根本上是由实物经济决定的。 5.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与服务业FDI呈现出哪些基本特征与趋势? 答:服务业对外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在历史上早已有之。但与以前相比,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与服务业对外投资呈现出以下基本特点与趋势:第一,规模巨大,潜力惊人。第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