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

?“现代化与世俗化”研讨会论文选登?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

张卫良

内容提要 在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一方面呈现出“信仰危机”,经常去教堂做礼拜的信徒日渐减少,教堂冷清;另一方面,宗教教派十分活跃,广泛地参与现世的社会活动。这些现象的出现源于英国宗教的历史传统及其社会的深刻变革。

关键词 英国 维多利亚晚期 宗教 世俗化

基督教在英国社会生活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英国宗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①。在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宗教呈现出新的趋势,教派众多,教理纷杂。至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一方面呈现出“信仰危机”,各个教派去教堂做礼拜的人数停滞不前,甚至下降,教堂门可罗雀;另一方面,英国宗教教派十分活跃,安立甘教、不信奉国教教派和罗马天主教教派纷纷卷入现世的社会生活,选择现世务实的世俗化道路。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英国宗教,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关于英国宗教世俗化的研究则几乎没有②。本文尝试对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进行初步探讨,以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英国宗教的发展进程。

英国宗教是复杂多元的,虽然安立甘教名义上是国教,但实际上并非英国的惟一宗教,其生存也不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资助。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国教会面临一系列的危机,首先是英国国教逐渐丧失了在教义和礼仪等方面的垄断地位。1689年的《宽容法案》、1828年的《考试和社团法案》和1829年的《罗马天主教安慰法案》都标志着国教独断专行的失败;在19世纪晚期,英国国教在宗教事务尤其在教义解释上的垄断地位也被打破了,《三十九条信纲》已经不再是所有教徒必须遵守的准则。其次,英国国教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教区的人口变化。在英国乡村,一些教区特别是乡村教

①②本文的英国宗教主要指英国的基督教,包括英国国教、不信奉国教教派和罗马天主教教派。

关于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英国宗教,国内的论著主要有柴惠庭《英国清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刘城《英国中世纪教会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蔡骐《英国宗教改革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等等;关于英国宗教的世俗化仅见董小川一文有所涉及(《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的历史成因、表现及其特点》,《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第45-55页)。

区人口萎缩,教徒大幅度减少,到教堂做礼拜的信徒日渐稀少,神职人员难以展开正常的宗教活动。与之相反,在新兴的工业地区和城市,由于人口的迅速聚集,教徒数量显著增加,但英国国教又无力应对教堂缺乏、牧师难觅的困境。据英国议会1740-1812年的调查得知,当时英格兰有1000多个教区

找不到国教会牧师。①这种状况在19世纪晚期没有很大的改观,与其他教派相比,英国国教的教堂

数量增加缓慢,1861年大约14,731个大小教堂,1901年为17,368个教堂;教士数量的增幅也不大,1871年19,411人,1901年为23,193人②。另外,英国国教会内部腐败滋生,一些高级教士兼领圣俸但缺席教职,一些教徒则无视基督教教义、教规以及宗教义务,这些问题早在16世纪晚期就为清教徒所诟病③,在19世纪晚期同样为其他教派所抨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的国教徒转向了不信奉国教教派。

在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教派众多,安立甘教不但有“高教会”和“低教会”,还有福音派等再分的小教派。在英国国教之外,基督教教派尤其众多,有浸礼宗、公理宗、长老宗、循道宗、卫斯理宗、一位论派以及公谊会(贵格会)、普利茅斯兄弟会、英格兰摩拉维亚会、基督会、救世军,等等。这些教派通常有着非常相似的特点,即不遵从王命,拒绝参加国教,因此被笼统地称为不信奉国教教派。此外,还有罗马天主教教派。由于在各个教派之间存在着教义、教规、仪式、传教方式以及社会地位的差异,因而各个教派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各个教派往往以各种各样的手段来争取更多的信徒。众多的宗教教派表面上使英国社会充满了宗教气息,使民众有了更多的教派选择机会,但实际上却使宗教信仰复杂化,有时候反而使得民众无所适从,尤其是对于缺少文化的社会下层来说,常常无法理解宗教教派之间的差别。因此,有学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英国在现代国家中

是突出的,因为其人民是“不属于任何教会的”④,即既不属于罗马天主教会,也不属于英国国教。当

然,我们不能依此推断英国的民众就没有宗教信仰。

英国宗教教派在信徒的数量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安立甘教信徒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不过就信徒数量增长的趋势来看,自18世纪晚期以后,安立甘教信徒增长缓慢,有些时段甚至停滞和减少。1851年,英国在人口普查的时候做了民众宗教从属关系的调查。根据统计,这个国家约有1800万人,估计约400万人去安立甘教教堂,150万是各类循道宗信徒,80万是独立派信徒,60万是浸礼宗信徒,30万是罗马天主教教徒⑤。上述数据显示不信奉国教教派和罗马天主教教派信徒增长比较快,差不多是英国国教的一半。霍布斯鲍姆也认为“1851年差不多有半数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新教信徒,参加了不同于英国国教的宗教仪式。各种教派这种异乎寻常的胜利,主要是自1790年以来,或更准确地说是自拿破仑战争末期以来,宗教发展的自然结果。1790年时,英国卫斯理派仅有5.9万名

领受圣餐的成员,然而1850年,该会及其各种分支的成员人数差不多是上述数目的10倍。”⑥在19世

纪晚期,传统教派的信徒数量有所增加,例如,罗马天主教教派的教徒在1891年达到了大约73万,但

92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①②③④⑤⑥王美秀、段琦、文庸、乐峰等:《基督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A. D.吉尔伯特:

《工业英国的宗教与社会》(A. D.G ilbert ,Reli gion and S ociet y in I ndust rial England :Church ,Chapel and S ocial Change ,1740-1914),伦敦1976年版,第28页。

柴惠庭:《英国清教》,第100-106页。

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

(J effrey Cox ,T he English Churches in a S ecular S ociet y :L ambet h ,1870-1930),牛津1982年版,第16页。

J.R.H.穆尔曼:

《英国教会史》(J.R.H.Moorman ,A History of t he Church in England ),伦敦1976年版,第386页。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革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是,新宗派的发展特别迅速,救世军在1877年6月少于5000人,1900年估计人数达到10万人,到1911年达到了11.5万人①。如果就英国宗教信徒与人口增长的数量相比较,那么,大多数教派的信徒人数增长在19世纪晚期呈现下降的趋势。

在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教派虽然在绝对数量上似乎有所增加,但传统的信仰方式却日渐式微,去教堂做礼拜的人越来越少。这种衰落的景象在18世纪晚期即已显露,尽管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有过短暂的宗教复兴运动,然而,在这个世纪中期去教堂做礼拜的人数已经大为减少。1851年3月,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宗教礼拜普查说明,英国国教教徒去教堂做礼拜的数量下降特别明显,而其他教派出席教堂人数却有一定数量的增加,但就英国总人口而言,经常去教堂做礼拜的人已经不到全国总人数的一半。另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宗教普查显示英国宗教信徒做礼拜的人数在地区之间是不平衡的。在英格兰,教徒去教堂做礼拜最频繁的地区是东密德兰地区和西南地区,那里出席教堂礼拜的人数比例在城乡都比较高,在农村通常更高。在城市区域,大多数主要城市去教堂做礼拜的人数并不多,除1851年布里斯托尔、朴里茅斯、,这些城市报告的出席人数高于城市平均数②。在大城市,各个教派教徒去教堂做礼拜的比例或许是最低的。1851年,伦敦安立甘教教徒出席教堂的人数占伦敦总人口的14.3%,不信奉国教教徒占11.1%,所有做礼拜的人数也只占25.4%。在10万人以上的8个城市,去教堂做礼拜的人数为27.2%;在5万到10万人的17个城市则为35.5%③。1851年、1886年和1903年的3次调查也显示了相似的状况,让人感觉普遍的不信教。伦敦东部和南部在教堂出席人数方面是全国最低的,在工人阶级聚集的区域,不到1/5的人出席一个礼拜地,1851年3月30日星期天,2,362,236的伦敦人口只有874,339人出席任何一种形式的公众礼拜,以致可以得出结论:“伦敦是没有上帝的城市”④。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年,英国宗教的教堂礼拜仪式更趋于衰落。杰弗里?考克斯认为经常去教堂做礼拜及其相关虔诚的真正衰落似乎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在伦敦的兰贝斯地区去教堂做礼拜的人数明显地低于先前的年份,上午出席教堂的人数从1851年人口的17.2%下降到1886-1888年的11.7%,到1902年的8.7%。晚上出席者从1851年的13.5%上升到1886-1888年的14.4%,在1902年下降到11%。在20世纪初,经常去教堂做礼拜的人数急剧下降,1906年、1907年和1908年,每一个不信奉国教教派的信徒去教堂做礼拜的次数都在减少。1900年12月,《布里克斯顿自由报》宣称“离教堂越近,离上帝越远”。1927年,《不列颠周刊》对一个“工人阶级地区”和一个“郊区”的教堂出席人数进行了一次有限度的调查,结果发现:在1886年和1902年间,安立甘教和不信奉国教在工人阶级地区教堂的出席人数绝对地下降到大约10%,在1902年和1927年间两者均下降了70%以上;在郊区,安立甘教在上述两个时期下降了大约50%。在第一个时期,不信奉国教的绝对出席人数增长了大约30%,但在1902年以后,绝对的所得变成绝对的所失,真正的损失将近60%,高于安立甘教教堂出席人数的比例⑤。

不去教堂做礼拜在那个时期的英国或许是普遍的,全国城镇的牧师都在谈论吸引大众支持的困03 世界历史 2007年第1期

①②

④⑤A. D.吉尔伯特:《工业英国的宗教与社会》,第46、42页。

休?麦克劳德:《19世纪英国的宗教和工人阶级》(Hugh McLeod,Reli gion and t he W orking Class in N ineteent h-Cent ury B ritain),伦敦1984年版,第13页。

哈罗德?珀金:《现代英国社会的起源,1780-1880年》(Harold Perkin,T he Ori gin of Modern English S ociet y1780-1880),伦敦1969年版,第201页。

罗伊?波特:《伦敦:一部社会史》(Roy Porter,L ondon:A S ocial History),哈佛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22、272-273、91、178页。

难。根据霍勒斯?曼的估计,在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设菲尔德和纽卡斯尔,不到1/10的人去教堂。在大城市,特别像伦敦兰贝斯和塔村一样拥挤的地区,对于日常的礼拜是十分冷漠的。亨利?梅休问一位伦敦的水果小贩,“圣保罗大教堂是什么?”回答:“先生,一座教堂,我听说过。我从来没有去

过。”①对于信仰虔诚的基督教徒来说,教堂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也是一个做礼拜的场所,出席教堂人数的迅速下降意味着宗教信仰的危机,空空荡荡的教堂似乎可以概括宗教在英国已经不再重要。霍布斯鲍姆指出:“以19世纪上半叶的标准来看,他们对有组织宗教的疏远、无知和冷漠,则是史无前例的。任何不同政治倾向的观察者,都会同意这一点。1851年的英国宗教普查,也可证明这一点,不过

当时人会为此大感惊恐。”②然而,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英国民众面对这样的窘境已经不再感

到不可思议。1902年《每日新闻》对伦敦教堂出席人数的调查说明人们对不去教堂做礼拜的人已经司空见惯,连教会也痛苦地注意到这个事实。1911年,《每日新闻》又做了一次伦敦教堂出席人数的普查,但“部分教堂对整个行动的敌对导致其停顿。数字揭示出在教堂出席人数方面的衰落,或许重

大的衰落,这是清楚的,但坚决强调教堂的生命力不可能以数字为基础来评估”③。可见,不管如何评

判出席教堂人数这一事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维多利亚晚期教堂门庭冷落,宗教热情衰退,英国宗教处于一种危机之中,或者说信仰危机已经十分普遍。

英国在维多利亚晚期虽然凸现出宗教信仰危机,但十分活跃的宗教教派活动却仍使人感受到强

烈的宗教气息,有人据此得出结论:“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是一个氛围浓厚的宗教社会”④。其实,这

样的宗教氛围与英国宗教的世俗化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英国国教从一开始就与国家政治相联系,亨利八世兼任国教的最高首领,国教自然必须秉承国家意志,成为国家政治的代言机构,即使在维多利亚晚期国教依然带有这样的功能。英国国教的主教在上院和下院都拥有相应的席位,在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上具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在日常的宗教活动中,英国国教事实上也将现实政治作为宗教事务的一部分。1887年,吉普赛山基督教堂教区牧师发表了一次五十周年布道,把“向我们女王陛下衷心表达忠诚和爱”和“一切荣耀归于主”等同起来⑤。在整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主要的宗教教派牧师都深深地卷入政党政治的体系之中,克拉克指出:从19世纪30年代晚期到1905年前后,“宗教获得了政治的一面,或政治也获得了宗教的一面,对于大

多数人来说,要把两者分离几乎是不可能的”⑥。幸存的1830-1872年选举人名册显示安立甘教牧

师比之任何世俗职业的那些人更多地投票赞成托利党的候选人;相反,不信奉国教牧师和罗马天主教

13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①②③④⑤⑥转引自阿萨?布里格斯:

《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Asa Briggs ,V ictorian Cities ),伦敦1963年版,第63页。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革命的年代》,第296页。

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177页。

G.帕森斯:《维多利亚时代的宗教:悖论和多样性》

(G.Parsons ,“Victorian Religion :Paradox and Variety ”),G.帕森斯编:《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宗教》

(G.Parsons ,ed.,Reli gion in V ictorian B ritain )第1卷,曼彻斯特1988年版,第8页。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123页。

G.基特森?克拉克: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形成》(G.K it son Clark ,T he M aking of V ictorian England ),梅休因1965年版,第162页。

神父绝对投票赞成辉格党、自由党或激进主义的候选人①。在19世纪晚期,不信奉国教教派的成员也获得了进入议会的资格,开始直接地参与国家政治。另外,英国宗教教派普遍关注工人运动、关注社会贫困问题。在19世纪中叶之前,工会虽然属于非法组织,但不信奉国教教派大力支持工人运动,其中始初循道会尤为积极,许多工人运动的领袖都作为循道宗平信徒布道者受过训练②。在维多利亚晚期,不信奉国教教派支持工人运动的态度更加积极。在1904年的伦敦郡委员会选举中,他们支持提议在南伦敦的布里克斯顿建设“工人住宅”的改革派议员③。与不信奉国教教派对工人的热情相比,安立甘教的态度则比较冷淡,但在19世纪中期也有安立甘教的牧师关注工人问题。例如,安立甘教的莫里斯等人提出了基督教社会主义,主张通过开展基督教社会主义运动来解决工人的贫困问题,只是没有产生直接的结果,但在维多利亚晚期仍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安立甘教和不信奉国教教派除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以外,还广泛地参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事务。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英国地方社会事务部分是由教区委员会来实施的。例如,在主要的城市中,所有的教区委员会都履行相似的职能,街道铺设、清扫和照明、贫穷救济和维护公共秩序,安立甘教的教士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英国国教不同,不信奉国教教派在维多利亚早期和中期明显地持反对政府的态度,很少参与地方事务,但在19世纪晚期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反对国家政策到支持国家政策,并且支持地方委员会的工作。在教育方面,不信奉国教教派的表现最为突出,他们热心地支持地方接管教育,要求教育国家化。1910年,在住房、养老金和失业方面,不信奉国教的改革派已经从支持地方政府干预发展到支持国家干预。

在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教派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英国国教的教区教堂、还是不信奉国教教派的小教堂或者各个教派的宣教堂都积极地开展慈善活动,支持或资助各种类型的社会团体、兴办医院和主日学校、倡导戒酒、节俭的道德生活,等等。在一些大城市中,英国宗教教派特别活跃,各类教堂以各种形式展开宗教活动。杰弗里?考克斯把伦敦教堂的附属团体按功能划分为7种类型:1.那些以金钱或以货代款形式给穷人的直接救济;2.像母亲会、靴子、煤、毯子、服装俱乐部这样的间接救济渠道;3.节俭组织、便士银行、储蓄银行、“严厉批评”俱乐部;4.直接的医疗服务;5.日校和主日学校;6.社交俱乐部;7.大众休闲和娱乐组织④。这些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教派的社会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活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慈善活动。在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宗教履行越来越多的救济职责。安立甘教通常借助于传统的教区开展救济活动,一般以自愿的济贫法制度组织慈善协会,设立济贫所,但这样的济贫效果非常有限。在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和城市,日益增加的贫困人口使传统的济贫法体系相形见绌。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信奉国教教派也开始进入慈善救济领域。不信奉国教派普利茅斯兄弟会的乔治?穆勒、伦敦浸礼宗的主领牧师查尔斯?司布真及循道宗信徒斯蒂芬森推动创建了基督教孤儿院⑤。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从事慈善事业的个体活动显著增加,一些不信奉国教者经常拜访贫民窟,并且在城市的贫困人群中展开救济工作。1867年,穷困救济协会的“施赈人员”爱德华?丹尼森率先成23 世界历史 2007年第1期

①②③④⑤休?麦克劳德:《19世纪英国的宗教和工人阶级》,第44页。

布鲁斯?雪莱著、刘平译:《基督教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页。

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170页。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64页。布鲁斯?雪莱著、刘平译:《基督教会史》,第468页。

为伦敦东区的第一“居住者”,1869年与其他志趣相同的人一起创建了慈善组织协会①。在其后的时期里,英国宗教组织的慈善事业进入了一个全盛期。

英国宗教教派的慈善活动一般通过教堂、宣教堂等宗教场所来实施,不仅直接发放钱物给穷人,而且维持一定数量的救济场所。例如,1890年东伦敦的礼拜堂教堂分发了6000件衣服和一笔2580英镑的钱给穷人,维持1个施舍处和1个友好协会,在鲍路上的1个男孩屋和在谢林路上的1个女孩屋给穷人提供住处,那里优先“基督教的人”,一周2先令。1899年,在伦敦的萨瑟克和兰贝斯不止15个教室和宣教堂,贫穷孩子协会的“孩子晚餐和孤儿援助基金”提供了3000份圣诞节和新年的烤牛肉大餐。在同一年,卫斯理信徒声称伦敦南部的一个教派在冬天喂养了2500个孩子,肯特街主日学校每个星期五喂养800个孩子;兰斯多恩地方贫民儿童免费学校提供12,818份免费早餐、2235份免费晚餐和4772份半便士的晚餐。这样的宗教慈善救济活动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马斯特曼写道:“一条持续巨大的慈善援助之河通过这些慈善机构的渠道涌入他们家园的每个角落和隙缝;面包、服装、

靴子、蔬菜汤、食品票、金钱资助,有时候像天上的雨落到应得者或不应得者的身上。”②这种直接和间

接的救济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贫困者的窘境,吸引了部分贫困者皈依宗教。但是,这样的救济形式不是普遍的,有些不信奉国教教派只是象征性地做些救济工作。

除了救济以外,那个时期的慈善活动还扩大到医疗服务领域。罗切斯特主教赞助了萨瑟克、纽因顿和沃尔沃斯地区的护理协会,这个协会覆盖了包括兰贝斯一些教区在内的23个教区。1898年,独立的伦敦医疗宣教会在北兰贝斯的一家商店里设立1个诊疗所,有2名医生和8名护士,他们的任务是包括一些行医宣教的工作。这个诊疗所星期三晚上对工厂女孩开放,星期一晚上对工人开放,他们的护士经常访问在家的病人。在南伦敦还有在萨瑟克费根孤儿院的诊疗所,在伯蒙德西的安立甘教福音派牛津医疗宣教会,那里医疗服务的票子首先从教区教堂获得。1899年,伦敦的兰贝斯教堂和小教堂至少资助了16个护士,其中6个安立甘教区仅资助1个护士,但对南伦敦穷人的医疗关怀通常围绕地区诊疗所组织起来,护理协会紧密地与教堂相联系,另外,这个地区的教堂还有2位兼职医生和1位兼职牙科医生③。英国宗教教派介入医疗服务主要集中在比较大的城市,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它们几乎没有提供慈善的医疗服务。

(二)支持或赞助社会团体。在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社会生活渐趋活跃,各种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英国宗教教派积极地参与或赞助各种团体的活动。在1899年和1900年,伦敦兰贝斯的安立甘教教堂和不信奉国教教派的小教堂至少赞助了58个节俭、义务和友好协会,57个母亲会,36个孩子戒酒协会,36个年轻人文学或辩论协会,27个圣经班,27个女孩或少妇俱乐部,25个板球、网球或其它运动俱乐部,21个靴子、毯子或服装俱乐部,19个成人戒酒协会,17个男孩旅或教会女子旅分队,13个职业或成人班,13个男子俱乐部,10个体育馆(一般致力于某个种类的娱乐班)以及10个孕妇协会。在这些团体活动中,各个教派互相竞争,各有侧重。在伦敦的兰贝斯,不信奉国教教派至少赞助了61个年轻人的文学或辩论协会、基督教努力协会以及板球、网球或足球俱乐部,而英国国教只赞助了24个。在其他方面,英国国教基于慈善事业,建立了108个母亲会、孕妇协会、节俭、义务或友

33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①②③哈罗德?珀金:《现代英国社会的起源,1780-1880年》,第446页。

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60-68页。

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77、76、58页。

好协会,靴子、煤或服装俱乐部以及储蓄或便士银行,而不信奉国教教派只建立了63个①。在那个时期,城市社团是非常时髦的。在任何一个城市教区里,男孩或女孩俱乐部几乎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附件,但在贫民区的需求量特别大②。支持或赞助社会团体的工作通常由教堂、小教堂或宣教堂组织实施,各个教派通过这些社团活动使经常去教堂做礼拜的人与不去教堂做礼拜的人保持一定的联系,最终达到增加教派信徒的目的,但许多社团与宗教教派仅仅保持一种松散的联系,其活动带有更多的世俗特征、较少的宗教气息。

(三)提供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英国国教会控制着基础教育,以教区为单位设置日校,很多牧师把学校教育作为一项最重要的传教工作。然而,由于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教育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大量的贫困人口无法获得教育的机会。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男性人口的1/3、妇女的一半是文盲③。在日校制度远远无法满足教育需求的时候,新的教育形式主日学校发展起来。各个教派的主日学校通过为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免费的阅读课程,把最重要的基督教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以利于发展教派的潜在信徒。1851年,英国儿童占总人口的大约35%,3/4年龄在5岁至15岁的工人阶级儿童在主日学校注册,这个数字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还有增加,在19世纪80年代达到高峰,主日学校教师队伍在1851年超过30万人④。在19世纪晚期,主日学校在北方的工业城市中仍十分繁荣,兰开夏郡还有成人注册学习。参加主日学校的人数远远高于日校,而工人阶级子女在主日学校注册的比例是很高的。不信奉国教教派也开办了许多的主日学校,但在维多利亚晚期,他们发现为学校筹集经费越来越困难,因而希望政府干预教育。在同一时期,虽然政府越来越多地介入教育,但英国宗教教派仍拥有大量的学校,在教育方面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倡导道德生活。在19世纪晚期,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恩格斯早在1844年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就用大量的篇幅讨论工人阶级悲惨的生活状况⑤。在19世纪末,查尔斯?布思的调查仍显示伦敦30.7%的人生活贫困⑥。至1901年,伦敦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仍不容乐观,在兰贝斯区北部,大量的小街道和庭院住着很多生活水平低下的人,贫穷、肮脏和犯罪⑦。在城市生活中,贫困、卖淫、酗酒、赌博司空见惯,在贫民窟的集中地,沉闷的环境使人们在喝酒或罪恶中寻找解脱,那里的酒店提供“1便士喝醉,2便士烂醉”的机会⑧。针对这种现状,英国宗教教派积极地倡导道德生活。1832年,福音派发起戒酒运动,提倡节俭自制,反对淫乱、赌博等行为。不信奉国教的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下层是主要的绝对戒酒主义者,大约1860年以后,一部分循道宗信徒也接受了绝对戒酒主义⑨。1862年,英国国教绝对戒酒协会成立,在此后戒酒运动持续发展。与43 世界历史 2007年第1期

①②③

⑥⑦⑧⑨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58-59页。

J.R.H.穆尔曼:《英国教会史》,第414页。

J.R.穆尔:《自由思想、世俗主义、不可知论:查尔斯?达尔文的个案》(J.R.Moore,“Freet hought,Secularism,Agnosti2 cism:The Case of Charles Darwin”),G.帕森斯编:《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宗教》第1卷,第279页。

多琳?罗斯曼:《英国教会的发展,1500-2000年》(Doreen Rosman,T he Evol ution of t he English Churches,1500-2000),剑桥2003年版,第213页。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69-587页;汤普森也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参见E.P.汤普森著、钱乘旦等译:《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册,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66-371页)。

哈罗德?珀金:《现代英国社会的起源,1780-1880年》,第422页。

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30页。

J.R.H.穆尔曼:《英国教会史》,第378页。

休?麦克劳德:《19世纪英国的宗教和工人阶级》,第33-34页。

此同时,英国宗教教派的一些神职人员深入贫民区,体验贫民生活,出现了所谓的贫民窟教士和姐妹;他们除了开展一些慈善活动以外,主要的工作是拯救贫困者,帮助确立道德生活。1864年,福音派最杰出的传道者威廉?布斯在伦敦东区的沿街布道获得成功;在11年中,他在伦敦穷困潦倒的平民中建立了32个推动福音布道和社会服务的站点,其组织被称为救世军,到1888年为止,这位“将军”已成立1000个不列颠军团,并向其他国家派遣巡逻队①。此外,一些宗教教派还通过志愿者协会给“女性罪犯传道”,并且做一些感化妓女和罪犯等方面的工作。例如,兰贝斯圣玛丽教堂资助每周一次给

妓女的特别服务,还有兰贝斯的“关怀无依无靠女孩协会”②。英国宗教教派倡导的这些活动旨在净

化社会空气,减少城市犯罪,促进社会的稳定。

显而易见,英国宗教教派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宗教氛围,似乎宗教信仰并未衰落,而且还密切了与现世社会生活的联系,虽然这些活动带有鲜明的宗教目的,但其实际行为却完全是现世的。

英国宗教在维多利亚晚期呈现的信仰危机和教派组织活跃的复杂景象经常使人迷惑不解,吉尔

伯特认为“到19世纪后半期,英国宗教是一种明显的活力和潜在的世俗化的自相矛盾”③,这种说法

是不完全正确的。事实上,那一时期的宗教“信仰危机”与教派活跃是和英国宗教的世俗化进程相一致的,其根源在于英国宗教的历史传统及其社会的深刻变革。

(一)英国宗教的历史传统。在中世纪时代,基督教会强调教权至高无上,把世俗事务作为上帝事业的一部分,同时,为了达到干预和教化现世社会的目的,基督教也存在着一种世俗化的倾向。在英国,基督教长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职人员既参与社会管理,又拥有大量财产。此外,英国教会直接受罗马教廷管辖,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宗教与王权并非紧密结合。在近代早期,亨

利八世虽然发动了一场带有个人功利色彩的宗教改革,以“王权至尊”颠覆“教皇权至尊”④,或者说,

使世俗权威高于教会权威,但是,这场改革并没有导致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只是使英国宗教不受罗马教会的直接控制,并且使之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在17世纪革命以后,英国宗教的诸多派别经过不懈的斗争先后获得了生存权;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空间,英国宗教教派通常不拘泥于传统的传教方式,而是奉行现世务实的策略。吉尔伯特的研究证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宗教明显地趋于“潜在的”世俗化⑤。卫斯理宗的传教方式即去除了许多传统的繁文缛节,“旷野传教”开创了新的传教方式。可见,相对较大的自主权以及与王权的松散联系使英国宗教具有相对的开放性,也使之比较容易接受现实社会的变革。在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教派积极参与国家政治以及丰富多彩的现世活动,这与其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53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①②③④⑤布鲁斯?雪莱著、刘平译:《基督教会史》,第468-469页。

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72页。

A. D.吉尔伯特:《工业英国的宗教与社会》,第Ⅶ页。

刘城:《十六世纪英国“王权至尊”的确立与教皇权的衰落》,《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138-150页。

A.D.吉尔伯特:《后基督教英国的形成:现代社会的世俗化历史》

(A.D.G ilbert ,T he M aking of Post -Christian B ritain ,A History of t he S eculariz ation of Modern S ociet y ),伦敦1980年版,第76-80页。

(二)英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在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转变成工业社会。至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幅度下降, 1801年大约35.9%的劳动力就业于农业,到1851年缩减到21.7%,至1901年减少到8.7%,与之相对应的是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1801年大约29.7%的劳动力就业于工业,1851年为42.9%,1901年为46.3%①;其中城市人口的增速最快,例如,1801年伦敦人口大约109万,1881年激增到470万,1911年达到了700多万②。社会结构的变化使英国宗教面临许多的新问题,一是在新兴的工业地区和城市宗教设施明显不足,很难容纳大量的教徒做礼拜,特别像威尔士的采煤区、曼彻斯特、伯明翰和格拉斯哥这样一些地区。1851年,只有34%的设菲尔德居民有教堂可去,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拥有教堂的居民仅占31.2%,伯明翰只有29%③。在其后的年代,情况依然严重,以致一些中产阶级信徒租用教堂座位做礼拜的现象非常普遍。二是传统的传教方式无法适应城市居民职业的多元性。1901年,伦敦布里克斯顿的居住人口非常混杂,有“医生、店员、戏剧的和音乐的人员、很多教养低劣的人和寄宿者;医科学生、职员、工匠和一些体力劳动者”④。多元的职业不仅培育了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且培育了人们不同的信仰方式。对于传统的宗教来说,城市是陌生的,正如一位伦敦主教所表达的,“它不是上帝的教会失去了大城市;它从未拥有它们……”⑤。三是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削弱了宗教的影响力。在城市,人们的职业和居住地点是多变的,宗教的约束力显然非常脆弱。以阿萨?布里格斯的话说,城市大众没有了“根”,福音派的沙夫茨伯里勋爵认为城市大众被切断了拯救的希望:除了“习惯的力量”没有什么可以限制他们,他们“没有被影响,因为没有被任何道德的或宗教的纪律所触及”⑥。四是传统教区单一理念的破灭。在旧的乡村教区,“每个教区应该仅仅由这样一些居民构成,他们可以方便地和确定地被接纳进教区教堂,也能够受到他们教区牧师和教区官员有限修正的个人知识和监督的影响”⑦。而在新兴的工业地区和城市的教区,英国宗教教派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人群,“对一位农村教区牧师来说,他的困难在于他不知如何拯救一个工业城镇,或扮演城市贫民窟的灵魂领路人”⑧。基于严峻的现实,革新传统传教方式成为英国宗教的必然选择,如果墨守成规,那么许多教派势必难有立足之地。

(三)英国宗教阶级基础的改变。在传统社会,英国宗教主要依赖于农民阶级,但在维多利亚时代,农业人口已经大幅度减少,是社会的少数。1893年浸礼宗联合委员会指出,过去的小自耕农是“虔诚的不信奉国教的支柱”,到维多利亚晚期已经很少存在了⑨。在新兴的工业地区和城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成为工业社会的主要阶级,前者越来越富,后者日趋贫穷。在城市区域,资产阶级集中在富人区,而无产阶级大多生活在贫民窟。在伦敦,伦敦城和西区集中了财富和权力,东区由于63 世界历史 2007年第1期

③④⑤⑥⑦⑧⑨菲利斯?迪恩和W. A.科尔:《英国经济增长,1688-1959年》(Phyllis Deane and W. A.Cole,B ritish Economic Grow t h, 1688-1959),剑桥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2页。

迈克尔?鲍尔、戴维?森德兰:《伦敦经济史,1800-1914年》(Michel Ball and David Sunderland,A n Economic History of L ondon,1800-1914),伦敦2001年版,第42页。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革命的年代》,第296页。

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30页。

哈罗德?珀金:《现代英国社会的起源,1780-1880年》,第202页。

阿萨?布里格斯:《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第63页。

A. D.吉尔伯特:《工业英国的宗教与社会》,第130页。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革命的年代》,第296页。

A. D.吉尔伯特:《工业英国的宗教与社会》,第148页。

工业密集、人口众多而沦为贫民区,伦敦南部地区则兼具贫富的混合特征。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两大阶级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宗教信仰程度的差异,阿萨?布里格斯指出:“宗教自然地带有阶级宗教的

烙印,一个阶级的宗教影响不适用于另一个阶级的宗教。”①资产阶级更多地认同新教伦理,而无产阶

级则似乎冷淡宗教。牧师威廉?豪曾经做过这样的评论,伦敦东区人把宗教作为“属于一个完全不同

于他们自己的阶级”,“与他们嫉妒繁荣和他们怨恨奢侈相联系”②。在礼拜仪式方面,资产阶级经常

去教堂做礼拜,是安立甘教和不信奉国教团体所依赖的主要对象。至于无产阶级,大多数疲于奔命,生活艰难,去教堂的次数日渐减少。在宗教生活中,资产阶级是主流,而无产阶级则越来越边缘化。在整个19世纪,新的教堂特别为资产阶级建造,教堂内的靠背长凳出租制度很普遍,而无产阶级有时难以找到一个座位。在教堂出席人数方面,两者的差异非常明显。资产阶级在教堂出席人数及其团体会员方面几乎总是显示出较高的水平。在19世纪80年代,出席所有教堂的人数在工人阶级地区是15%到20%,在伦敦和伯明翰是大约40%③。工人阶级似乎对去教堂做礼拜和宗教集会的兴趣不大,1851年宗教普查的主要统计学家霍勒斯?曼就说:“无数的劳动者,我们工人大众……在我们的

宗教集会中从来没有或几乎很少看到”④。然而,无产阶级较少参与宗教活动实际上是由于生计等诸

多原因造成的。面对阶级基础的变化,英国宗教不得不在传教方式上做出调整,一些教派利用现世的社会活动方式在无产阶级中传教不失为成功之举。

(四)世俗意识形态的发展。在近代欧洲,理性主义、功利主义、不可知论、社会主义、达尔文进化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等新思想广泛传播,世俗意识形态迅猛发展,霍布斯鲍姆认为“世俗意识形态战胜宗教意识形态的最明显的证据,也就是它的最重要成果。随着美国独立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主

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都世俗化了”⑤。在英国,世俗意识形态也在快速地侵占传统的思想领域。经过

工业革命的洗礼,理性精神在英国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回应。1794年,托马斯?潘恩的《理性时代》对

一些虔诚的宗教信仰者是当头一棒,“潘恩开始把一把斧子砍向普遍笃信宗教之根”⑥。在维多利亚

晚期,达尔文的进化论从根本上动摇了神创论,科学思想在英国民众中越来越普及。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思想在英国工人阶级中广泛流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1904年,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罗伯特?布拉奇福德出版的《上帝和我的邻居》一书,更是使基督教面临严重的意识形态竞争⑦。在宗教教派内部,一些神职人员早已开始怀疑某些宗教信条的正确性。1851年,一位杰出的神学家莫里斯在伦敦国王学院丧失了教授安立甘教圣职候选人的工作,因为他公开怀疑永罚的道德性⑧。在维多利亚晚期,面对世俗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英国宗教教派虽然极力抵制现世的价值观和信仰,某些保守的神学家甚至激烈反对科学思想,反对世俗的意识形态,但也不得不进行一些调和,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在科学理性、达尔文进化论和社会主义等问题上,英国宗教已经不再持有强硬的

73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阿萨?布里格斯:《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第64页。

罗伊?波特:《伦敦:一部社会史》,第298页。

休?麦克劳德:《19世纪英国的宗教和工人阶级》,第13页。

转引自阿萨?布里格斯:《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第63页。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革命的年代》,第294页。

A. D.吉尔伯特:《工业英国的宗教与社会》,第177页。

休?麦克劳德:《19世纪英国的宗教和工人阶级》,第66页。

G.帕森斯:《信仰危机:改革对革命》

(G.Parsons ,“The Crisis of Fait h :Reformation Versus Revolution ”),G.帕森斯编:《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宗教》第2卷,曼彻斯特1988年版,第224页。

反对立场,而是部分地利用这些思想为宗教服务。

(五)现代政府功能的加强。在维多利亚晚期,英国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接管了许多原先教会所致力的事务。其中教育是最突出的,教育以往几乎完全为教会所垄断,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是教会教育所无法提供的。为此,英国政府开始积极介入教育事业。1870年,英国通过《初等教育法》开始把教育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在1870年至1900年间,仅仅转到伦敦学校委员会的各类教会学校总数就达到155所①。此后,政府“提供经费的”学校和“不靠地方教育当局供给经费的”学校并存,后者绝大多数属于英国国教,少量属于不信奉国教教派和罗马天主教②。1891年,英国实行免费的初等教育,1902年颁布《教育法》,政府承担起国民教育的职责。另一方面,在贫民救济、公共卫生以及工厂制度等领域,政府也承担起相应的职责。1888年,英国通过《郡议会法》,地方政府开始负责穷困者住房、救济、医疗卫生、公共福利以及婚姻登记等方面的事务,这样原先教会所承担的大量社会工作转由政府来实施。1895年,最有影响的浸礼宗领袖约翰?克利福德宣称国家“比任何安立甘的或浸礼宗的、罗马的或希腊的教会更加神圣;因为国家在多方面的集体生活中代表了全体人民,任何教会仅仅是那种生活的一个片断……正确地解释公民权是甚于教士权;成为一个好公民是更多的或不亚于成为一个好‘教士’”③。显然,现代政府功能的加强迫使英国宗教教派从一些传统的领域退出,转而进入新的社会生活领域。

总而言之,在维多利亚晚期,英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使宗教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宗教“信仰危机”即是一种具体的表象。为了宗教的生存和发展,英国宗教教派除了传统的宗教手段以外,纷纷选择适合现世生活的传教方式,参与国家政治,慈善活动,支持或赞助社会团体,提供教育以及倡导道德生活,等等。英国宗教通过积极地介入现世的社会活动,不仅培育了宗教氛围、缓和了信仰危机,而且还扩大了宗教的社会影响。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发展证明,宗教的世俗化是势所必然。

[本文作者张卫良,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杭州 310036]

(责任编辑:张晓华) 83 世界历史 2007年第1期

①②③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186页。J.R.H.穆尔曼:《英国教会史》,第369页。

杰弗里?考克斯:《一个世俗社会中的英国教堂:兰贝斯,1870-1930年》,第173页。

SUMMARIES OF ARTICL ES

The Secularization and the Contemporary Orientation

of C atholicism in France

Shen Jian

This paper comprises three parts.In the first part,it deals with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French seculari2 zation.In the second part,it illu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ench secularization,and argues that the French sec2 ularization was unnatural and France ranked the most radical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the secularization.In the third part,by analyzing the contemporary orientation of Catholicism in France after secularization(including the orientations for organization,ideology and culture),it shows that even in France,the completely secularized country,Catholicism still played an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ociety.The theory about the secularization combining with modernization should be revised.

The Spiritual Motive of C apitalism:

From Max Weber to Liah G reenfeld

Dong Zhenghua

Max Weber,Werner Sombart and Richard H.Tawney were all anxious about the deteriorating on modern capital2 ism and spiritual crises,though their explanations on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were different.Liah Greenfeld,who disa2 greed to interpret capitalism in individualism,replaced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of Weberian proposition with some “collective ideology”.However,she ascribed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to the“English National2 ism”,neither can her arguments clarify the origin of capitalism,nor fit the f ramework of the history of capitalist devel2 opment.

The R eligious Secularization in Late Victorian B ritain

Zhang Weiliang

There were belief crises in late Victorian Britain.On the one hand,the churchgoing population reduced gradually and churches became vacant;on the other hand,religious sects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secular affairs.These phe2 nomena originated f rom the religious traditions and deep social changes in the British society.

浅析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及社会作用

浅析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及社会作用 摘要: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失落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及社会作用,向人们粗略地展现出如何从世俗的层面变革传统宗教,使之不断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宗教按照自身规律正常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表现;社会作用 Discuss on the religion secularization performance and effect Gaoying Zhaobin Humanities School of Xian Electron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in Shanx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belief crisis, value loss and etc., will be disappear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religious secular forms and social function, This article will roughly shows how to change from secular aspects of traditional religious so that make them constantly adapt to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demand, it will be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ir own law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religion, but also beneficial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 secularization, performance, social effect 一、宗教世俗化释义及发展过程 世俗化( secularization)一词,原本是欧洲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专用语,关于这个词的涵义理解上不太统一。不少学者倾向于,世俗化即非神圣化, 它所表达的归根到底是宗教同社会之间的一种张力关系。 既然宗教的世俗化就是非神圣化的过程,那它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变化过程。其根源,几乎和宗教的发展同时进行。贝格尔曾说:“世俗化的根子可以在古代以色列宗教最早的源泉中发现。换而言之,我们可以断言,世界摆脱‘巫魅’在‘旧约’之中就开始。”[1] 以西方基督教的世俗化为例,“新教为世俗化充当了历史上决定性的先锋。”[2],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肯定现世人生的意义,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奠定基础;1787年,美国首先通过了政教分离的立法,意味着宗教专制主义的结束;到了现代,这一发展趋势越来越显现在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可见,这个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变化,即指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社会各种制度日益理性化;二是宗教本身的变化,即宗教不断调节自身以适应社会向“世俗”的变化。[3] 二、宗教世俗化主要的表现形式

浙江历史与文化

参考书目:《浙江文化简史》 作者:佘德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读书报告 ——论浙江宗教文化浙江地处东海之滨,方圆10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在浙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早在10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生存。因此,浙江区域文化包括了史前上古越文化、有文字记载的于越部族和越国文化、秦汉以后的浙江文化三部分,从区域而言,浙江文化史也是一部越文化史。 我的家乡——舟山坐落在浙江东部海岸线上。春秋时,舟山属越,称“甬东”(甬江之东),又喻称“海中洲”。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置县,以境内有翁山而命名为“翁山县”。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更名“昌国县”。“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再次设县,更名“定海县”。“海定则波宁”, 以祈“海波永定”。然而即使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却对浙江的历史文化发展都不甚了解。在拜读了《浙江文化简史》一书之后,我收获颇丰。 《浙江文化简史》一书共分为十章,首章对浙江文化的含义、沿革及总体特征首次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和论述。其余九章分别从生成环境、经济科技、学术、文学、艺术、教育、宗教、风俗等方面,从文化上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以浙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作为总结,资料丰富,引证有据。然而作者并不打算让《浙江文化简史》仅局限于对浙江文化发展的简单梳理和史料的简单汇集,而是

竭力要理清其中演进的轨迹,同时探索其中内在规律,挖掘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把很大一部分笔墨花在了对文化的界定、对浙江传统文化特征的概括以及对浙江文化历史渊源和地域背景的解析上。这是本书最强的闪光点。同时,本书采用横向块状结构框架和纵向论述相结合的方法,各章主题鲜明,内容集中,历史演变的进程清晰,具有较丰富的知识性,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本书开端详细介绍了“浙江”一词的种种由来,这让身为浙江人的我顿时感到兴趣浓厚。“浙江”原是河流的名称,其得名,《山海经》、《史记》、《汉书》、《越绝书》、《吴越春秋》均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也称“浙江”。而“渐江”一说也有出处,据王国维《浙江考》,“浙、渐为一”,渐江即浙江。由此可知,“浙江”之名,秦汉以前已有。然“浙江”之得名有四说:一谓浙江上游受婺、衢、歙三江之水,水出两山间,盘回百折,故曰“浙”。(燕肃之说)二谓钱塘江口,浙山正居其中,潮水投山下,折而出,故曰浙,所谓浙山,即赭山。(此为东吴时余姚人虞喜之说)三谓钱塘江之曲在富阳、杭县、萧山三县之间,以袁家浦一带之吵嘴尖向东延伸,形成三折。四谓浙江从太湖来,大势南流,绝钱塘江,复折而东,故曰浙,所谓江,即长江也。(此说为晋灼,清代阮东宗之)由此可见,简简单单的“浙江”二字,仔细探究其前世今生,来源却不简单。 纵观全书,其中的第八章——浙江的宗教文化一节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与我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有关。众所周知,舟山市内坐落着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普陀山,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至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

维多利亚时期介绍

Victorian fashion comprises the various fashions and trends in British culture that emerged and grew in province throughout the Victorian era and the reign of Queen Victoria, a period which would last from June 1837 to January 1901. Covering nearly two thirds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64 year reign would see numerous changes in fashion. 维多利亚风格指1837年至1901年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的服饰风格,该时代女性的服饰特点是,大量运用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多层次的蛋糕裁剪、折皱、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随着复古风潮的盛行,这股华丽而又含蓄的柔美风格,正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These changes would include, but not be limited to, changes in clothing, architecture, literature, and the decorative and visual arts. Victorian period design was based on imitation and reproduction, made easier by the induction of mass production. The Victorian period of fashion was about living more simply than the previous era. Clothing, makeup, and hairstyles become more natural and relaxed. The use of elaborate wigs made way for cleaner, gentler looks. False hair was limited to rats or switches. 服饰:Victorian Era, Clothing 1825-1850 这个时期两性服裝的潮流到达一种荒谬的定点。女性则持续使用裙撑架,利用褶皱及蕾丝等把自己过度装饰得像个会走路的婚礼蛋糕。由于缝纫机的发明,还有打版书和系统的散播,这个时期不论男人和女人的服裝都变的更为复杂。 By the later 1830s, fullness was moving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sleeves. This morning dress of 1836–40 features shirring on the fitted upper sleeves;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Croquet players of 1864 loop their skirts up from floor-length over hooped petticoats. Small hats with ribbon streamers were very popular for young women in the mid-1860s. 到了1860年,hoop实在是太大了因而它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于是hoop的形状逐渐变成圓卵形加上在背后大量拖曳的裙摆。1866年,hoop的size逐渐縮小但仍维持圓卵形,直到1870年渐渐演变为所谓的Tornure或是Bustle。这样的演变使得女性的体型姿势向前倾斜,就像一艘船的船头一样。此时最特別的是,女性的裙撑架,出現「前扁后膨,强调臀部」款式造型的变化。1860年的crinoline如钢般坚挺,从1864年起,用三角形布拼缝起的裙子使得裙宽达到一种良好的状态。1870年,本时期初,女子穿着「臀垫」〈bustle〉以达到「强调臀部突出」的造型。在1875年之后,女性则转而流行「紧身与拖曳裙」款式的造型,并强调腰部以下背后华丽的装饰。 Bustles and elaborate drapery characterize evening dresses of the early 1870s. The gentleman wears evening dress. Detail of "Too Early" by Tissot, 1873

宗教世俗化表现及社会作用

浅析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及社会作用摘要: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出现了信仰危机、价 值失落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及社会作用,向人们粗略地展现出如何从世俗的层面变革传统宗教,使之不断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宗教按照自身规律正常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表现;社会作用 discuss on the religion secularization performance and effect gaoying zhaobin humanities school of xian electron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in shanx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belief crisis, value loss and etc., will be disappear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religious secular forms and social function, this article will roughly shows how to change from secular aspects of traditional religious so that make them constantly adapt to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demand, it will be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ir own law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religion, but also beneficial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Victorian Age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文学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Victorian Age 1. The Victorian Period: Chronologically the Victorian period roughly coincides with the reign of Queen Victoria who ruled over England from1836 to 1901. The period has been general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glorious in the English history. II. Historical Background 1. economy: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60 – 1840) 2. politics: Chartist movement (1838 – 1848) 宪章运动 3. science: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1859) 4. society: the women question Queen Victoria ( 1837 – 1901) The early years of the Victorian England was a time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III. Critical Realism 1. definition----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of the 19th century flourished in the 40s and in the early 50s. It found its expression in the form of novel. The critical realists, most of whom were novelists, described with much vividness and artistic skill the chief traits of the English society and criticized the capitalist system from a democratic viewpoint. 2. Features: Victorian literature, as a product of its age, naturally took on its quality of magnitude & diversity. It was many-sided & complex, & reflected both romantically & realistically the great changes that were going on in people’s life & thought. Great writers & great works abounded. a. introduction of characters from the working class b. strong hatred for vices in the society c. an illusion of bringing about social justice and harmony by reforms d. an interest in woman emancipation (Charlotte Bronte) 3. Representatives: Charles Dickens; William Thackeray etc. 4. Features of Victorian novels In this period,the novel became the most widely read & the most vital & challenging expression of progressive thought. While stick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aithful representation of the 18th-century realist novel, novelists in this period carried their duty forward to the criticism of the society & the defense of the mass. Although writing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 with different techniques, they shared one thing in common, that is, they were all concerned about the fate of the common people. They were angry at the inhuman social institutions, the decaying social morality as represented by the money-worship & Utilitarianism & the widespread misery, poverty & injustice. Their truthful depiction of people’s life & bitter & strong criticism of the society had done much in awakening the public consciousness to the social problems & in the actual improvement of the society. Victorian literature, in general, truthfully represents the reality & spirit of the age. The high-spirited vitality, the down-to-earth earnestness, the good-natured humor & unbounded imagination are all unprecedented. In almost every genre it paved the way for the coming century, where its spirits, values & experiments are to witness their bumper harvest.

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及意义

2012年11月刊 改革与开放 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及意义 赵晓达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俗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宗教亦不例外,呈现出了世俗化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愈来愈明显,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世俗化的词源入手,运用宗教社会学的方法对宗教世俗化的概念做了初步界定,并分析了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将对此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表现形式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世俗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现代化大趋势的影响下,宗教为了寻求发展,也在通过世俗化的方式,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的现代化。现在宗教世俗化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宗教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社会密不可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深入考察宗教世俗化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宗教世俗化的定义 关于世俗化一词的词源问题,著名学者汪维钧认为:“世俗化(secularization)概念源于拉丁文词根saeculum,原意表示一段漫长的时间跨度,又表示魔鬼撒旦统治下的此世。就其本义来说,是欧洲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专用语,指在宗教战争结束后,将一部分原属天主教会控制的领地、财产和权力转让给世俗的地方统治者”[1]。“世俗化”一词最早出现在为结束“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而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条约》。在这个和平条约里,secularization(世俗化)一词被用来表示教会财产被国家没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世俗化的内涵逐渐被泛化,指宗教神圣性、神秘感逐渐减退的趋势。即宗教观念、情感逐渐淡化,宗教活动领域逐渐缩小,宗教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弱等趋势。 关于宗教的世俗化概念,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著名当代宗教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认为宗教世俗化是“神圣性质的匮乏”[2];而大多数学者如戴康生、彭耀等则认为“世俗化是由神圣化到非神圣化的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宗教社会功能的淡出及它的理性化,也包括宗教自身从形式到内容由神圣逐步走向世俗,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3]。在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主编的《宗教百科全书》(16卷本)中,对宗教世俗化的含义也做出了大致相同的界定:“世俗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宗教的意识、活动和机构失去了对社会的重要性。”[4]在学术界,虽然学者们在宗教世俗化定义的界定问题上各有侧重,但其中也有一些共性,即宗教的世俗化是和宗教的神圣化相对的一个概念,是对传统宗教的某些内容和形式的摒弃,是神圣社会对世俗社会的调整与适应,是宗教受世俗社会影响而向世俗化演变的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 二、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认知能力大大提高,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宗教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就使得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宗教教义的解释社会化。 世界各大宗教在世俗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需要都会对其教义进行社会化的解释,放弃或修改某些不合时宜的传统教义,使之 更适应于世俗化的社会生活,这一点在基督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基督教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对其教义进行符合时代发展的解释,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例如基督教以前强调“原罪说”,而现在牧师传道时基本不再提“原罪说”。再如基督教的“爱人如己”,以前就只是爱主内的兄弟姐妹,而现在扩大到爱全国各族人民,这不能不说是宗教在世俗化过程中的一个进步。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异常迅猛,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学对宇宙和生命的起源问题,以及生物进化等问题的研究结果与宗教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是相悖的,有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已经可以颠覆宗教的核心教义,威胁到宗教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宗教不得不对其教义进行世俗化的阐释,为宗教在现代社会争取生存空间。 其次,宗教礼仪形式的简化。 所谓宗教礼仪,是指宗教信仰者为了表示对其崇拜对象的崇拜和敬畏所举行的各种仪式和活动。宗教礼仪是宗教意识的外在表现。通过礼仪,不但可以加强信仰者与其崇拜对象之间的联系,巩固和强化信仰,而且能够满足信徒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获得信心、希望和安全感。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以往宗教那种繁琐冗长的宗教仪式已不适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因而宗教仪式也趋向世俗化,变得更加简便易行。如佛教的“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这种宗教仪式比以前的要简便得多。还有僧尼守戒的方式以及丧葬事务的操办,也都简化了很多。基督教的礼仪较为简易,例如安徽省全椒县的基督教徒的礼拜活动,布道者结合当地特色的说唱形式,先念几句经文,然后讲一段教义,再唱两首圣歌就结束了。他们在唱圣歌时模仿当地流行的安徽大鼓的曲调,有时独唱,有时合唱,娱乐成分比较多,不像正式教堂里的礼拜那样庄重。宗教礼仪的简化反映了它与世俗世界的距离在不断拉近,说明宗教在向世俗化的道路迈进。 再次,宗教组织管理松散化和活动场所功能多样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信徒忙于各类的社会生活,与宗教组织的联系逐渐减弱。例如现在年轻的伊斯兰教徒经常忙于做生意而不会准时准点地去清真寺做礼拜。一些宗教的基层组织与上级组织的联系也日益松散,如现代天主教的许多基层教会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都是自己做决策,实际上已经摆脱了教皇的绝对控制。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宗教组织也被世俗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观念所侵蚀,宗教活动场所的的功能也逐步多样化。例如基督教以“自养”为名,利用教会的房产开设老人俱乐部、旅游观光团、外语补习班等,以此来增加教会收入。再如伊斯兰教,凭借本民族清真寺的特色建筑,发展旅游业,将一些清真寺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游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70 --

宗教的世俗化与人类文明的未来_张钦

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 宗教的世俗化 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张钦 1摘要2宗教与文明是共生的,宗教的演进史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的宗教世俗化趋势对人类文明带有正面的影响。宗教世俗化趋势的重要意义,即宗教的世俗化对人类文明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1关键词2宗教;世俗化;人类文明 1中图分类号2B91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0-4769(2001)01-0066-03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她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悠长而深巨的刻痕,并化为人类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宗教的历史一直伴随着她,如果说宗教是文明的产床,那么,宗教之关怀文明,正如母亲之关爱她的孩子。这位母亲并非完美无缺,但无论哪一种人类文明,都无不让人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气息。即使我们已进入21世纪,人类在科学的殿堂徜佯已久,但据统计,现在全球人口中仍有半数以上的人们虔信着不同种类的宗教。因此,如果人们不知道宗教为何物,要相互地认识、理解与和平共处那将是十分困难的。现在由于科技的进步,对自然的征服,为人类带来了福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难以估价的损失,曾致力于挽救亚马逊雨林的前任巴西环境部长说:/现代工业文明是一种疯狂的宗教,我们正在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我们正在透支我们的子孙无法偿付的支票,,我们的作为,好象我们就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如果我们不从心理、心灵、见解上做)番彻底的改变,地球将像金星一般地变成焦炭而死亡。0112科学当然不是宗教,但科学主义就须思量:工业文明是历史的一段,但决不是文明的全部。我们肯定不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我们这一代的死亡更不代表人类文明的终结。 众所周知,任何伟大的宗教传统,如基督教、佛教及伊斯兰教等,都明晰地向人们表达了个体的死亡并非终点,一代人的死亡也只是文明及精神进步的阶梯,我们何能如此狂妄地挥动科技的利剑斩断我们自己的未来及我们子孙的金色前程?三百年前,当科学的辉光照耀宗教的黑暗之域,人类的确在探索外在世界的手段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因此创造了惊人的成就。宗教中的愚昧说教被彻底清除,不过人类的宗教精神自此也风雨飘摇。物质财富的积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刺激了人类贪婪的本性,物质文明的进步并不必然导致人们精神文明的进步。面对现代文明,我们却更加颤栗:核子炸弹的威胁,人口的急速膨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能源的枯竭,地球物种的减少,,我们进退维谷,如还不猛醒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我们势必会断送我们自己及人类已创造出的辉煌文明。 20世纪的传统宗教,可谓旧貌换新颜,而一些新兴的宗教,更显出她们对时代的适应性。当 1作者简介2张钦,四川大学哲学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四川成都610064。 # # 66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

Chapter 4 The Victorian Period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诗歌,散文,小说在创作思想上的进步和创作技巧上的改革,以及对该时代主要作家的生平,观点,创作旨意,艺术品特点及其代表作的主题,结构,语言,人物刻画等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通过作品选读加深体会感受,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考核要求 (一) 维多利亚时期概述 1. 识记:(1)维多利亚时期的界定 (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 领会:(1)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特点 (2)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 应用:宪章运动,功利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独自等名词的解释 (二) 该时期的重要作家 1. 一般识记:重要作家的生平与创作生涯 2. 识记:重要作品及主要内容 3. 领会:重要作家的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社会意义等。

4. 应用:(1)狄更斯和萨克雷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及各自的创作手法,艺术特色。 (2)小说《简.爱》,《呼啸山庄》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塑造。 (3)“我逝去的公爵夫”;中的戏剧独白。 (4)乔泊.艾略特和哈代小说中环境,氛围描述与人物内世界的展示。 A. Introduction to the Victorian Period 1. 识记 (1) Definition: the Victorian Period Chronologically the Victorian period roughly coincides with the reign of Queen Victoria who ruled over England from 1836 to 1901. The period has been general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glorious in the English history. (2) Political, Economical &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Victorian England was a time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After the Reform Bill of 1832 passed the political power from the decaying aristocrats into the hands of the middle-class industrial capitalist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oon geared up. Towards the mid-century,England had reached its highest point of development as a world power. And yet beneath the great prosperity & richness, there existed widespread poverty & wretchedness among the working class. The worsening living & working conditions, the mass unemployment & the new Poor Law of 1834 with its workhouse system finally gave rise to the Chartist Movement (1836-1848)。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 学设计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湘版高中音乐鉴赏: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及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看图,是否能找出它们的特点。 回答问题 1、听完这段乐曲、看完这两张图片有何感受?富丽堂皇、热烈鲜艳、富有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仰和祈求。 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在 18 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荒要以教会音乐为主 2、反搏映了欧洲哪个时期的音乐欣风格?巴洛克时期二、引家导学生了解巴洛克时代音俐乐巴洛克时代(16 折 00~1750)起源于种意大利并流传于欧洲的一棺种音乐风格,巴洛克本来溜是指 17 世纪以来意大利网的建筑风格,其特征是富帜丽堂皇、热烈鲜艳、富有阴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钢音乐上也大体有这些风格哪。 因此被借用过来。 这一扎时期的音乐代表人物有维样瓦尔第、巴赫、享德尔。 1 / 4

紊三、欣赏 a)介绍作察者: 维瓦尔第(1678 铡 ~1741),意大利作甚曲家、小提琴演奏家。 1 档 678 年 3 月 4 日生于威秧尼斯,1741 年 7 月 2 仇 8 日卒于维也纳。 父亲是嘛一位职业小提琴师,任职滤于当地的圣马可教堂。 从塘童年起,维瓦尔迪随父亲照学习演奏小提琴。 c 琵、赏析作品: 1、引导学郑生回答所视听的乐曲是由猩那些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惺音乐风格如何?(明快、赵欢乐、华丽而洒脱) 2、栽哼唱主旋律请问这首乐曲身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什么袜叫小提琴协奏曲?由讶小提琴作为独奏乐器与小朴型弦乐队互相竞赛的器乐购套曲。 《春》第一乐嘎章 A、小提琴以一连刺串尖锐的颤音,模仿群鸟涕的叫声,小鸟唱着欢乐量之歌来迎春。 B、涩用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肮来表现微风清拂清泉,健泉水叮咚流淌的、像诗惧一样美丽的意境。 C 沤、低音区用三十二分音符谈的同音反复和独奏小提琴煮一连串的三连音所形成的枝对比构筑音响,也产生了露很强的威力和暴风雨效果疼。 D、雷鸣电闪转瞬许即逝,鸟儿重又婉转歌唱肘。 结尾处,春天的主题再嘲次响起,在明快,欢乐的跌气氛中结束全曲。

维多利亚时代文化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发展史上迅猛上升的时期。大英帝国的经济实力空前强大,势力范围迅速扩张。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英国,这似乎是现实世界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也许是许多维多利亚文学作品的背景。从《简·爱》(Jane Eyre,1847)中女主人公意外地继承叔叔在马地拉给她流下的两万磅的遗产,到《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1861)中失意后的匹普去埃及经营茶叶,到《名利场》(Vanity Fair,1848)中的利蓓卡第一次施展身手就勾引从印度回国的财主乔瑟夫,人们不难看出,当时去殖民地捞钱是本国人民公认有效的“生财之道”。总之,这是一个充满了机会的时代,是一个能让人梦想“远大前程”的自信的年代。有的评论家,如斯坦纳(Steiner),认为维多利亚的黄金时代像伊甸园,20世纪初的某些评论家则认为它像地狱。一般来说,为研究方便。维多利亚时期被文史家们分为三个阶段:维多利亚早期(1832~1848)、维多利亚中期(1848~1870)和维多利亚晚期(1970~1891)。 维多利亚早期也常被称为“多事之秋”(A Time of Troubles)。经济上的繁荣并不能阻止阶级矛盾的产生。就在新兴资产阶级奇迹般地暴富起来时,劳动者却不得不在残酷的压迫下过着穷困的生活。这一时期反抗压迫、争取民主选举权的运动蓬勃发展,在“宪章派”诗人的作品中得到忠实反映,最有代表性的有欧内斯特·琼斯(Ernest Jones,1819~1869)的《民主之歌》(The Songs of Democracy)。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 Thomas Carlyle,1795~1881)的《法国大革命》(The French Revolution,1837)和《过去与现在》(Past and Present,1843),小说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 Gaskell,1810~1865)的《南方与北方》(North and South,1855)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金钱拜物教和市侩主义对人类道德的腐蚀,而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在他早期的小说中更是不遗余力地反映了英国私有制社会的阴暗面。 维多利亚中期正好处于相对稳定的五六十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天文、地理和生物学等学科的新成果大大扩展了人类的眼界。这一时期被称为“经济繁荣和宗教分歧的时期(Economic Prosperity and Religious Controversy)”。达尔文的《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提出的进化论打破了上帝造物的唯心史观,给传统信仰以猛烈的冲击,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并再次定位;英国国教的势力衰减,新教派林立,福音派吸引了大批小生产者,知识界的所谓“牛津运动”(The Oxford Movement)或“高教派”(High Church)也激烈展开,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甚至天主教势力的抬头。尽管勤奋和富有责任感仍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价值取向,但全社会都在经历着一场信仰危机。许多文人学者对英国状况深感忧虑。狄更斯等一大批作家继续对维多利亚社会的弊端进行批判。最激烈的一位莫过于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他的《威尼斯之石》(The Stones of Venice,1851~1853)预言了维多利亚工商业文明的毁灭,在《直到最后》(Unto the Last,1862)中对自由竟争的经济法则进行了无情攻击。较为客观的要数安索内·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1815~1882)的小说。教育家马修·阿诺德(Mathew Arnold,1822~1888)在他的著名论著《文化与无政府》(Culture and Anarchy,1869)中,反对对物质的迷信,提倡文化和精神价值。他对英国社会状况的反思代表了一代有识之士面对新现实的焦虑和危机感。尽管这个时期存在许多问题,但它仍然是一个繁荣时期。因为它不仅创造了惊人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是各种文学样式,尤其是长篇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

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不同美质。 2、了解什么是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及其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 3、能够随音乐或钢琴哼唱本课欣赏乐曲的主旋律。 教学内容: 1、本章节主要让学生解西方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了解欧洲古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到维也纳古典乐派这段时期的音乐。 2、通过聆听分析这些作品,了解西方古代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并在此基础发展的线索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搜集有关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资料 课时:一单元 教学重点:

侧重欣赏《第一百零一交响曲》《弦乐小夜曲》两首,其余作浏览性欣赏,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通过对比更好的理解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哈里路亚》合唱曲为导入,了解和宗教有关的知识。 问:音乐特点如何?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答:这首合唱气势震撼,旋律洗练而悠长。合唱曲 问:这是哪首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 答:这是亨德尔于1742年创作的著名清唱剧《弥赛亚》的合唱曲《哈利路亚》,体现宗教音乐的庄重典雅,成为传世佳作。 (设计意图:引入宗教音乐的概念,并提到作曲家亨德尔为后面作铺垫。)二、介绍什么是宗教音乐 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有歌词,可以传经布道。同时也奠定了多声音乐的基础。 宗教音乐包括;弥撒曲、受难曲、清唱剧、康塔塔等

三、引导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图及乐器 管弦乐队包括:弦类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小提琴: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 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低音提琴:是弦乐器中形体最大的,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 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描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不宜快奏;高音 部分音质纤弱动人。 圆号: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 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小号: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 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生平简介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生平简介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是汉诺威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被英国人民认为给他们带来了幸福与富足的伟大女王。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简介记载她生于1819年,逝世于1901年,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这期间英国的经济、人文、科学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她执政时期被后人称为维多利亚时代。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简介指出她幼年丧父,1837年继承王位,1839年与表弟阿尔伯特亲王完婚并育有九个孩子,她在结婚当天着白色婚纱,引起极大轰动,这逐渐成为延续至今的婚礼习俗。维多利亚女王因是血友病携带者并遗传给三个子女,后因子女与欧洲其他王室联姻而致血友病在欧洲王室里蔓延,她在位期间为了扩大销售市场和寻找原始材料,开始向中国倾销鸦片,后因中国政府的顽强反抗而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她在位期间,不惜一切手段扩张大英帝国的领土,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的城市、学校以维多利亚命名;虽然在这一时期英国已经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维多利亚女王对官员的影响仍然很大,这一时期英国经济不断繁荣,交通枢纽更加便利,文化和科学方面以狄更斯和达尔文为代表人物。 维多利亚女王简介最后强调她的名字代表了一个时代,她在位的

六十多年使大英帝国的领土面积和国家人口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期间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她的名字成为英国繁荣和强盛的象征,代表了大英帝国的至高荣耀。 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被称为维多利亚公主的人便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乔治三世国王第四个儿子肯特公爵爱德华成功的得到她的芳心并与她喜结连理。1819年5月24日是一个重大的日子,一个小女婴在伦敦肯辛顿宫出生,她就是维多利亚女王。当时,肯特公爵爱德华夫妇特别喜欢这个孩子,急迫的希望她能顺利降生在英国伦敦,便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不辞辛苦地向英国赶路,终于从德国的巴伐利亚奔到了目的地。 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掏空了心思,终于把名字定了下来,给她起名为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这个意义非凡的名字不单让孩子懂得教父对家人的影响,时刻表示尊敬爱戴,同时也表达了父亲对母亲热烈的爱意,寓意着传承她伟大的母亲维多利亚公主。对肯特公爵爱德华来说,他对这个小家伙的降临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孩子不仅顺利出世而且身强体壮,生命力十足。但对于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来说,由于她初次婚姻的失败,造成了遗留下来的两个孩子都是与王位继承权丝毫不相关的人。而眼前这个初生的小婴儿却是意义非凡,不仅未来可能登上大英帝国的王位,更是成为女王的潜力股。 但是成长的痛苦仍旧困扰着这个女婴,在她只有八个月大的时候,父亲不幸患肺炎,医治无效后去世。而后维多利亚女王一直在母亲所在地的德国成长。早年成长的时候受到舅父利奥波德一世的监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