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韵悠悠助学风

诗韵悠悠助学风

诗韵悠悠助学风
诗韵悠悠助学风

诗韵悠悠助学风

——在古诗诵读中进行德育教育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诗词名句。古诗词是中国文化之一,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体现,名言警句又是卓越人物智慧的升华。优秀的古诗词和名言警句都经过历史的积淀和遴选,它们琅琅上口,短小精悍,发人深省。好的古诗词和名言警句让人醍醐灌顶,甚至给人一生的启发。

诗词灌溉了伟大的民族,抒写了辉煌的历史。热爱诗词,阅读名言警句,使千百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在德育工作中巧用古诗词和名言警句,不仅能让学生继承中国的文化瑰宝,而且在教育效果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品位。我们应当充分发掘古诗词名句内在蕴藏的美,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心灵的共鸣,使学生理解古代诗词名句优美的意境,品味精练形象的语言,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进一步升华自己的道德素质。

一、课程介绍:

我校的校本课程是“古风诗社”即古诗文诵读。古诗文以精美的诗句,含义深刻的精髓,朗朗上口的韵味著称。从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千百年来,长诵不衰。它是治理名言,鞭策人们的言行;它是优美的乐章,让人陶醉怡然;它是指路明灯,照亮人生的路途。古诗文诵读这一校本课程的确立,旨在让学生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改善学校的德育现状。古诗文诵读和德育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可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最优秀、最有价值的文化精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化民族文化的根。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载体。它所蕴涵的文化资源和道德价值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也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唐诗宋词是我国经典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精美的诗句,含义深刻的精髓,朗朗上口的韵味著称。从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千百年来,长诵不衰。它是指路明灯,照亮人生的路途;它是治理名言,鞭策人们的言行;它是优美的乐章,让人陶醉怡然。

二、内容分析:

为了使这一朵奇葩在小学生中竞相开放,我们针对学校的实际,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商定、编纂了校本课程——《诗韵悠悠助学风》古诗文诵读课程。古诗文诵读这一校本课程的确立,旨在让学生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改善学校的德育现状,古诗文诵读和德育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古诗文宝库中,哪些可以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呢?我认为有下列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既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又是重要的道德规范。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激励着后世子孙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振兴而英勇斗争,涌现了大批的民族英雄和爱国

之士。古诗文是前人记录自己心境、报复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也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通过诵读这样的诗篇使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忠诚的情感,并且自觉关心祖国的命运,产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德育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没有爱国主义教育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德育教育可言。但是我们之前喊口号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完全不适合新一代的学生了。我觉得通过诵读爱国主义诗文,将爱国主义教育一点一滴的渗透到学生的灵魂中是个不错的方式。这样代代相传,爱国的血液就将在每一个中华子孙的血液中流淌,民族凝聚力自然形成了。

2、亲情教育

本来亲情应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应该不需要当作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做。但是我们的学生由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的娇宠使得他们自私自利,完全不顾及家人的感受。古诗文中有大量的歌颂亲情的篇章。如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李白的《静夜思》等。通过诵读这样的诗文能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重要,从而产生爱亲人、尊重亲人、感谢亲人的关爱的情感体验。

3、友情教育

同亲情教育一样,友情教育同样是当代学生迫切需要的。古诗文中关乎友情的诗篇就更多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的“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都是歌颂友情的诗篇。对这些篇章的学习能使学生感受到古人对待朋友的真诚,对待友情的珍惜,从而改变自己漠视友情,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事态度。

4、责任教育

责任意识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的小学生集万千宠幸于一身,对于家人的责任、对于社会的责任、对于班级的责任、对于学校的责任在他们的心里基本上没有多少意识。通过古诗词诵读感受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对于当代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是极有好处的。

当然古诗文中还有很多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礼仪教育、认真做事教育、辩证思想的教育等。

三、校本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方法

1.讲评课上,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2-3句古诗词名句,并对它们蕴含的教育意义进行诠释。

2.召开主题班会,把古诗词名句的教育意义当作一个主题,要求学生领悟其中蕴藏的教育之美,并进行交流。

3.在文娱活动中,举行演讲比赛,提供机会,让学生把自己对古诗词的感受说出来,相互交流,相互感染。

4.举行征文比赛,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欢的古诗词名句发表感想,形成文字。通过比赛,可以加强古诗词名句的教育作用。

5.通过黑板报和班级张贴画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具有教育意义的古诗词名句。

处处留心皆学问,德育工作更是如此。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同学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空洞的说教方式。合理地运用古诗词名句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可以增加同学们的兴趣,增强感染力。并且优秀的古诗词名句就是一种美,让学生徜徉在古人创设的氛围中,感知美,鉴赏美,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

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乐趣,提高教育效果。

四、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古诗词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学生通过画画,画出诗中描写的内容,学生通过色彩,线条,画出来自然也就理解了诗意。在线条的勾勒中,色彩的描绘中其情也就理解的更加深刻了。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时候,我就采取了让学生绘画的形式。学生通过绘画黄鹤楼上的诗人望着远处的江水不肯离去,体会到了古人对待友情的珍惜。

有些古诗没有景只抒情,这样的古诗如果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就失去了诗的色彩,语言往往也显得比较空洞。所以我就让学生反复品读,在品读中理解,在品读中受到思想教育。

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其中的爱国情,不是单纯的解释诗意就能体会到的,必须经过反复的读,细细的体味,然后有感情的读出来,才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国家深沉的热爱,不惜为国家为人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情怀。

随着背诵古诗词的增多,我让学生按照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使所背的古诗词更有系统性,同时也是利用古诗词对学生进行二次思想教育。

由于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而这个空间往往也会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在学习孟郊的《游子吟》的时候,我让学生设想有一天诗人回到了家,他会看到母亲有什么变化?他会说什么,做什么?并以此为题续写古诗。从学生续写中可以看出他们完全体会到了诗中母亲盼儿早回,儿子感念母亲恩情的思想感情,写得情真意切。

总之,古诗文诵读这一校本课程中有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和德育因素,我们在挖掘德育因素的时候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并且采用激励手段,才能使校本课程和德育教育形成完美的结合体。

诗韵悠悠助学风

——在古诗诵读中进行德育教育

霸州市第十四中学

瓯越文化--永嘉诗韵

永嘉诗韵 历代文化名人 徐霞客 三游雁荡山——“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 朱自清 二赏梅雨潭——写就家喻户晓的《绿》。如今梅雨潭边有一座亭,名叫“自清亭”。 弘景 钟情楠溪江 在楠溪江大箬岩景区有个景点公洞,这里的公就是指弘景,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他隐居楠溪江时留下脍炙人口的《答中书书》。 市井七子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下层平民中出现了几位颇有名气的诗人。他们的诗风刚健清新,多本色语,富有生活气息。这些人中比较出名的共有七人,号称“市井七子”。他们是:菜贩季碧山,营卒黄巢松,茶馆跑堂祝圣源,鱼贩梅方通,剃头匠计化龙,铁匠周士华,银匠丙光,其中尤以季碧山成就最高,名气也最大。永嘉四灵 指当时生长于永嘉(今)的4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因其字或号中又都带有“灵”字,故称永嘉四灵。4人中徐照和翁卷是布衣,徐玑和师秀做过小官。他们的诗体的特点是:继承了山水诗人、田园诗人的传统,满足于日常生活、山水小景的闲逸生活。山水诗鼻祖:灵运

灵运(385-433),东晋诗人。灵运世袭康乐公,世称“康乐”。永初三年(422年),他被贬为永嘉太守,在任一年,游遍永嘉各地,先后创作了《登江中孤屿》《登池上楼》《北亭与吏民别》等著名诗篇。 灵运多写山水诗,诗歌清丽自然、浑然天成,被称为“灵运体”,标志着中国山水诗的正式诞生,所以灵运被称为“山水诗鼻祖” 诒让:清代语言学家,第一个破译甲骨文的学者。 璁:明朝嘉靖年间任朝廷首辅,世称『阁老』。 夏承焘:词学家,被誉为"一代词宗",蜚声海外。有《唐宋词人年谱》、《夏承焘词集》等专著。 叶适:南宋哲学家、文学家(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出生于瑞安。《水心文集》等传世。 基:字伯温,文成县南田(旧属青田县)人,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而驰名天下 与名胜相关的诗作 《答中书书》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传语风光共流转悠悠诗韵尽醉归

传语风光共流转悠悠诗韵尽醉归 ——基于导游专业核心素养提升的《语文古诗实践活动》课例研究 上虞区职业中专陈静 一、背景分析——“我”和古诗有个约会 在新课改视域下,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走上课堂,基于课内外结合,以选文为载体进行情景表演、实践创造活动的语文活动实践课对导游专业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素养有所提升。不管是对本土文化的传承,还是对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语言运用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都是不无裨益的。 活动中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自然,去寻找美、发现美,是对家乡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代名人等知识的了解,为她们专业的热爱保温及提温;让学生搜集、筛选、归纳和利用资料为导游岗位理论研究打好基础;诵读展示、即兴写作、模拟导游的活动过程为导游岗位实践运用提前预热。可以说,活动课为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力培养打开了一扇窗,助推专业成长。 而古诗诵读与导游专业密切相关,古老的文化传统在导游过程中生发出博大的精髓传递真善美,使简单的“导”也变得意味深长了;旅游152班活泼好动,喜怒哀乐的表情包也为本次活动课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而她们导游词撰写平淡乏味、体态不自然等表现又能在活动课中有所学习与改善,她们和古诗的约会就这样悄然开始了。 二、课例尝试——“我”和古诗牵手成功 本课遵循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以任务为驱动,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的方法开展教学,突出文化渗透与专业发展相融合,让古老文化在现代信息快车中大放光彩。 (一)“知行合一”引课堂,活动导向提素养 让学生回归经典,主动探究,发挥想象,运用改写,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1.预设目标,有的放矢结合“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理解与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两方面内容,笔者在三阶段目标基础上突出两大知识能力目标:即通过寻访古迹,了解家乡人文历史,微作品制作,提高信息处理和自主探究能力;通过诵读古诗,合作撰写导游词,提高职业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对经典古诗的诵读整理,对文化精神的理解传承,让知识反哺学生,而不是简单的“搬运工”,要“诗尽其用”。 2.学情分析,点将招兵笔者授课的对象是高二旅游专业学生,女生居多。她们感情细腻,思维开阔,但只停留于浅层次阅读层面上,有些还不善于进行专业口

校园文化介绍词

校园文化介绍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首先我们代表全体师生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全程讲解员:柏梓英、王爱爱。接下来就由我们把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向各位领导做简单的介绍:土桥小学位于竹园镇土桥村委会崩补外小组,距离竹园镇政府5公里。学校创建于1920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校园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6.5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800平方米。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50人,公办教师32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学校在各级领导及社会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先后获得了红河州《文明学校》,弥勒县《文明学校》、《青年文明学校》《文明单位》,竹园镇《平安校园》等荣誉,现在,经过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全校师生的共同经营,校园内到处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是全校师生共同学习,不断成长的乐园。 为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个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我们付出了很多的精力,我们学校校园文化的主题是“共铸中国梦,齐创美校园”,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布置了8块关于学校情况介绍、竹园特色、党务、传承经典的展板,丰富的楼层文化。其中一楼的走廊文化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弥勒这块风水宝地的风土人情,让我们更加了

解家乡,热爱家乡。一楼的班级文化建设主题是:提升文明素养、争做文明市民。我们希望能够为家乡的美丽明天献出自己小小的力量,因此从讲文明、懂礼貌开始。接下来请各位领导进入各班欣赏同学们的杰作。请!(顺序)一(1)班~二(1)班。 现在我们所踏上的楼梯两旁,是师生们的书画廊,这些作品全部由我校师生创作,作品定期更换,让全校师生通过各种兴趣爱好丰富自身的内涵,打造一所阳光、智慧的文化学校。 二楼的走廊文化主要为我们介绍了琴棋书画等艺术方面的知识,让我们提升艺术素养,增加自己的内涵。接下来请各位领导进入各班教室。顺序:仪器保管室~四(2)班。 接下来请各位领导上三楼,三楼的走廊上展示的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壮大、科技不断发展所取得的的成果,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将要去的是少队室。下面是五(1)班~六(3)班。 各位领带请上四楼,四楼的走廊上,我们看到许多的新新科技展示,让我们了解时代的步伐,感受科技的先进。下面我们要去的是微机室~图书室~会议室。在会议室的走廊上陈列了许多的奖牌,这是我们全校师生共同的荣誉,其中包含着我们奋斗的汗水,也有我们成功的喜悦。会议室是所有老师办公、开会的地方,布置得整洁温馨,充满生趣。里面有我们学校的校风校训和各种奋斗目标,有我们老师对学生温暖的爱心承诺,有对老师们严格的管理要求,希望我们的老师在这样清雅的环境中愉悦的工作。

竹笛名曲《牧民新歌》教学欣赏

竹笛名曲《牧民新歌》教学欣赏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型:欣赏课(竹笛名曲) 授课对象:三年级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竹笛、陶笛、多媒体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风格。 2.通过欣赏《牧民新歌》让学生从乐曲中体会牧民在新社会的新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热情和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 教学重点:细分乐曲的段落,理顺每个段落的音乐情绪。通过乐曲的表达,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牧民的新生活。 教学难点:强化乐曲的“快板”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初步认知音乐的激情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对乐曲的风格的探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更好了解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材分析: 1.乐曲简析:《牧民新歌》一曲是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1966年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现了牧民新时期的精神风貌。 乐曲分为五段: 1.引子自由抒展的引子展现出一望无垠的大草原碧草如茵、天高云淡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充满了蓬勃激越之情,非常动人。

2.慢板显示乐曲主题,表现了牧民悠然骑在缓行的马上,时而明朗甜美,时而低回内在,时而又激动热情地歌唱生活,赞美家乡。 3.小快板以跳荡的吐音描绘牧民策马驰聘时蹄声哒哒的欢乐情景。 4.自豪的行板,展示牧民对新生活的赞美与草原的眷恋。 5.结束段情绪更为热烈,形成万马奔腾嘶呜声声的气氛,主音在小快板转调之后回落在羽凋式,使全曲有很强的终止感。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二、复习演唱,新课导入 师:我们一起来演唱《噢!苏珊娜》、《草原上》【美国西部牛仔的生活和中国草原的曲调的再记忆】 师:《草原上》是我国蒙古族的民歌,请同学来说说你所知道的大草原的景象。生:答略。 师:今天,老师邀请大家与老师一起,通过视频来了解大草原 播放PPT(草原的景象)背景配乐:《牧民新歌》 师:现在对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有同学知道,今天的画面中的音乐是音乐的名曲叫什么吗?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吗? (《牧民新歌》竹笛名曲) 三、新课教学 (一)简单介绍中国竹笛,欣赏全曲。 1,材质,形制,特色:笛膜。(脆亮) 师点击多媒体2:呈示课件片头《牧民新歌》(其中“新”字用红色突出)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 课前三分钟:被《诗韵悠悠》中的古诗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背的古诗全部来自于咱们的《诗韵悠悠》,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目录,数一数李白的诗共有几首? 生:8 首。 师:是啊,一共有八首,这说明李白的诗在诗韵悠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的,李白不仅在诗韵悠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唐朝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诗坛上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那大家对李白了解多少呢? 学生说出通过查阅资料对李白的了解。(幻灯片出示相应的李白的图片) 师:那今天咱们就通过学习《诗韵悠悠》中的古诗去近距离的了解一下李白,走近李白,去了解一下李白这个个人,去读读李白的诗。 二、通过古诗了解李白 (一)学习《静夜思》 出示《静夜思》的古诗配图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指名有感情地读古诗)请同学们思考从这首古诗里能看出李白是个怎样的人? 生:思念家乡的人、喜欢看月亮的人..... 分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诗,知道李白思念家乡。

结合教师意境的语言渲染“寂静的夜晚,望着那一轮皓月,李白非常 想念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从而得出李白常年漂泊在外,是一位行者。 (二)学习《赠汪伦》 师:请同学们读这首古诗,思考通过这首古诗你又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生:能读出他和汪伦的感情非常深,是好朋友。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通过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看出来的。 师:是啊,桃花潭的水很深也不及汪伦对李白的感情深,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两岸十里桃花,一叶孤舟,正当李白独自踏上离别的路时,岸上传来汪伦的歌声,此时李白非诚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小结:李白喜交友 (三)学习《月下独酌》 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读诗《月下独酌》,看看李白还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自由读古诗) 生:李白是一个爱喝酒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 生:通过独酌两字看出李白是独自一人在喝酒,比较孤独 师:那请同学们再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理解李白态度的转变。有一开始的孤独转变为邀请月亮和自己的影子作伴,以月为伴以影为友,一轮明月,一壶酒,好不自在。写活了月亮,也写活了 自己,心情也变得开心起来。小结:乐观、豁达、爱喝酒的人。

11当代作曲技法与古代文化诗韵的融合

当代作曲技法与古代文化诗韵的融合:王建民《音诗——四 季掠影》音乐语言分析 摘要 在我国的民乐发展过程当中,王建民老师创作出的器乐作品,给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很大贡献,对于我国的民族器乐作品发展有十分重要推动作用,对于我国未来民族器乐发展有积极深远影响。王建民老师在对民族器乐进行创作时,不只是把传统民族音乐优秀文化成果进行了保留,对国外作为技法也进行了吸纳与借鉴,用独特创作的风格为音乐发展开辟新途径和道路。王建民老师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中佼佼者,特别是在民族器乐创作方面,在诸多的作曲家中独树一帜,成为了21世纪中民族器乐艺术开拓者、领路人之一,在运用现代作曲技艺中,把我国的民族风格进行了表现,把音乐情感进行了体现,这在《音诗——四季掠影》中有良好的一个开模和示范的作用。论文主要对当代作曲技法与古代文化诗韵的融合:王建民《音诗——四季掠影》音乐语言进行分析,从中了解王建民老师在创作中的手法,进行充分的学习。 关键词:当代作曲技法;古代文化诗韵;《音诗——四季掠影》

In the midst of China's folk music development process, Mr Wang to create the instrumental music work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China's national music,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works,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uture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Mr Wang during the creation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not just the traditional ethnic music keep excellent cultural achievements, to absorb and draw lessons from abroad as technique also, with the unique creation style open new way and road to development for music. Mr Wang is a leader in our contemporary composer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creation, is unique among many composers, became the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rt in the 21st century, one of the Portland trail blazers and guide, the use of modern composing techniques, the our country the national style of performance, embodies the music emotion, this in the poem - four seasons canadianization good a mould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temporary composition techniques can be integrated with the ancient culture rhyme: wang of the poem - four seasons canadianization music language analysis, learn about Mr Wang in the writing technique, to fully study. Key words:Contemporary composition techniques; Poetry of ancient culture; "The four seasons"

诗韵飘香活动方案

阳光小学住读部“诗韵飘香”古诗词背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我们的祖国是诗词的国度,我们的诗词是国语的筋骨。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更多的学生乐背古诗,善背古诗,形成浓浓的校园学习氛围,特意举办阳光小学住读部“诗韵飘香”古诗词背诵大赛,让学生在诵读古诗中积累语言,提高人文素养;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二、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文化,品味诗词精华,诵读千古美文,争做博学少年。 三、活动时间:11月26日下午一二节 四、评委组成:[高段语文教师】 武玲陈晓莹李奕进邢冬冬谢晶晶冷常清李小丽徐慧敏 五、参加对象: 低段:1至3年级学生 六.会场布置:郭晴李佳欢朱成龙 统分:陈香 七.主持人:郭春阳徐志丹 八.【活动流程】 1.预先排练的朗诵:每班一个,每位同学都必须参加,要求诵读必背古诗词,展示时间在3——5分钟之内。【活动形式:齐诵表演情境演唱等】 背诵过程示例: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更上一层楼。 2.古诗词知识问答:主持人说上句你对下句;请你说说古诗的作者和朝代;我说诗句你说意思。 3.主持人宣布获奖班级和个人,学生领奖【颁奖领导:马德玉李卫清陈香唐家琼陈晓莹】 4.李主任总结发言。 九、奖项设置: 1、各年级设置两个“古诗词背诵示范班级” 2、各班评出3至5名博学少年。 十.评分标准: 1 、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10 分) 2 、衣着得体,与诗歌内容相协调。(5 分) 3 、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10 分) 4 、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1 5 分) 5 、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10 分) 6 、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诗歌节奏。(20 分) 7 、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20

四季诗韵朗诵稿

四季诗韵 ——三(4)班诵读展评活动方案 1.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2. 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灿烂。 合:唐诗宋词就是这文化长卷上璀璨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1. 那诗、那文,给我们艺术的享受。 2. 那景、那情,让我们深深地陶醉。 1.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今天,让我们徜徉古诗文的长河,去感受四季独特的韵味儿。 合: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诗韵”。 第一篇章:春之歌 1.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2. 春天在柳树上:《咏柳》 3. 春天在雨丝里:《春夜喜雨》 4.春天在充满生机的早晨。《春晓》 5.春天在孩子们的笑声中。《村居》 第二篇章:夏之声 1.夏天是热闹的, 2.瞧,荷花仙子把美丽的夏天带来了。 1.“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在诗人笔下是如此的纯洁如此的高尚,如此的令人心醉。

《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池上》《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江南》 第三篇章:秋之韵 1.秋,是个多情的季节,寒山寺的钟声牵动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枫桥夜泊》 2.秋,是个多彩的季节,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山 行》 3:更是丰实的季节。《北大荒的秋天》 第四篇章:冬之语 男:让我们走进冬的世界里,去感受快乐的雪花。 1.冬在我的眼中是自然的奇葩, 2.漫天飞舞的雪花, 3.傲霜而立的腊梅, 4.“噼噼啪啪”打在窗台上的粒粒冰雹 5.都在叙说着冬的语言。 乙:它们是如此的宁静、朴实、纯美、圣洁。 《江雪》《梅》《青松》男:让我们走进冬的世界里,去感受快乐的雪花。 【沁园春·雪】 男: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男:中华民族是英雄的民族, 女:英雄们的壮志千古传唱

【诗韵神州】诗韵悠悠

【诗韵神州】诗韵悠悠 诗韵悠悠五律·题溪山雨霁图文/龙山轻云(福建)雨霁风归后,援琴上小亭。花飞幽径湿,雾锁远山青。寒渚鸥犹乐,清溪水自泠。楚音何寂寂,轻抚与谁听。七律·追忆十八岁文/霍庆来(沧州)逝水光阴岂可追,芳华十八引怀思。曾观红豆羞桃面,也听求凰皱黛眉。题海无边谈笑越,书山有径纵鞭驰。青春故事千千万,娓娓言来乐不疲。五律·离思文/霍庆来(沧州)独坐意氤氲,丝弦耳畔闻。幽怀携翠袖,慨忆伴罗裙。孰共红灯暖,谁同绿蚁醺。离愁何处寄,怅喟望浮云。芳华十八文/陈富斌青葱时节骨筋刚,心比天高幻想狂。滚滚车轮春景载,哗哗江水画帆航。痴书灯暗偷冰魄,试笔花明剪桂篁。风雨无情遭劫苦,悠悠往事印衷肠。西江月·冬日有感文/秋宝心境逢冬愈淡,月光牵影徒长。几丝白发已投降,改了从前模样。渐觉思多无用,难言别久成伤。花开一梦熟黄粱,不在三生石上。浪淘沙令·雪夜文/秋宝一几一昏灯,有雪倾城。乡愁才去远愁生,些许凡心难遣送,转诵心经。渐觉世缘轻,淡尽浮名。情怀欲画不成形,门外寒风应笑我,无力裁冰。浪淘沙·致终南山隐者文/秋宝地远性归真,倦了红尘。渐忘世上几经春。草舍篱笆禅悦地,何必空门。无欲自无嗔,道养精神。喧嚣久已不相闻。自古灵山多隐者,想是高人。元旦有寄文/秋宝半支闲笔写春秋,

若不吟诗不自由。量小安能凭酒力,年深竟欲忘乡愁。无才可卜三生事,有梦难乘一叶舟。风雨江湖门外隔,是非早已懒回眸。满庭芳·梦里独吟(新韵)文/铁卷诗兄冬雪飘寒,春华行岁,绿城溪柳摇波。熏风吟切,时雨待婆娑。几处云楼弄彩,可曾是、怡美常歌?必然也,蕴情持久,暖照自应多。谁人将此梦,迂回塞外,美在心窝?只可惜,冰封野寂难和!落魄疏知怎的,离愁重、费尽消磨。而今哪,花香锦色,柔婉岂能赊。鹧鸪天·回家文/刘成宏一寂寞茅庐立古村,槐苍柳老泪无痕。回归故宅空怜影,入目荒园易断魂。情切切,意殷殷。但悲未见旧鸡豚。凝眸遗照高悬处,定有箴言寄子孙。二断续寒风绕老槐,冬阳缓慢照苍台。童年娘影心头闪,今日何人煮饭来。门冷静,院多埃。倚墙疏影向谁开。归家赤子庭前立,念起恩亲泪满腮。三岁味轻摇爆米筒,经年往事又填胸。季昆笑食粗茶饭,慈母添柴土灶中。寻旧韵,咏新蓬。赋诗一首寄飞鸿。春晖寸草存心底,教子常承孝悌风。鹧鸪天·.夏游文/莹洁绿树青山艳暑天,夏时徒步意悠然。轻盈河水泛波绕,茂密松层萦眼前。林里鸟,石间泉,竹丛深处起炊烟。莫叹今次来仙境,圆梦欢游岳麓边。岁末行吟文/铁卷诗兄曾咏飞芦棹野秋,而今白雪挂云头。裁冰正垒关东色,觅景当吟塞北喉。默契盈心期冷韵,和谐逸彩衬华楼。谁人不觉诗春早,梦笔携风就此游。阮郎春·严冬抒怀文/风帆西风吹雨落凡尘,严冬现酷身。时光还未见新

《牧民新歌》教学设计

《牧民新歌》教学设计 (聆听课) 教材分析 《牧民新歌》一曲是我国着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1966年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草原气息浓郁,展现出迷人的草原景色和牧民富有诗意的放牧生活画卷。乐曲为四部曲式结构: 引子部分调式为羽调式,旋律自由舒展,展现出一望无垠的大草原碧草如茵、天高云淡的画面,中间短暂的离调增添了蓬勃激越之情,尤为动人。 第一段是优美深情的慢板。似牧民悠然骑在缓行的马上,时而明朗甜美,时而低回内在,时而又激动热情地歌唱生活、赞美家乡。主题旋律在第一段中再现时,是跳跃的小快板,把前面的慢板曲调加以变奏处理,改变节拍,加快速度,描绘出牧民策马驰骋时蹄声嗒嗒的欢乐情景。 第二段,将主题音调的节奏拉宽,似牧民身骑飞驰的骏马自豪歌唱。继而音乐在高音区转宫调式,色彩明亮新颖,与全曲形成一定的对比,使激越之情推向新高潮。 第三段,主题在更加欢快的气氛中出现,形象地模拟出骏马啸啸昂首甩鬃的勃勃英姿。结束时情绪更为热烈,急速的16分音符进行和强烈的节奏,形成万马奔腾嘶鸣的局面,渲染出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人欢马叫的欢腾气氛……使乐曲在高潮中结束。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风格。 2.在课外听到《牧民新歌》,能说出乐曲的曲名。 3.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笛子。 教学重点 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 能哼唱乐曲的主题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乐曲片段(小快板) 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首乐曲,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来听一听:1.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乐曲具有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教师语言:相信同学们听出来了,乐曲由我国民族乐器笛子演奏的(简单说说笛子)。乐曲具有蒙古族音乐风格,同学们看着乐谱,随着音乐再来感受一遍,同时找出乐谱中一反复出现中的节奏。 教师语言:找到了吗,反复出现的节奏是xxxxx。我们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个节奏像什么声音呢? 教师语言:对,像不像草原上马儿奔跑时发出的声音xxxxxxxxxx,聪明的蒙古族人把这个节奏写入自己的歌曲中,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独有的特色。 2.简单介绍《牧民新歌》 教师语言:这段旋律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乐曲《牧民新歌》中的一小段。《牧民新歌》是我们着名的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1966年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迷人的风光和牧场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牧民新时期的精神风貌。 教师语言:现在就让《牧民新歌》这首乐曲带我们插上音乐翅膀,飞到“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草原上和牧民一起感受他们的生活吧。 二、欣赏引子 1.想象画面 教师语言:请同学们听乐曲开头的引子旋律,哪幅图片最能表现引子旋律所描绘的画面? 教师语言:对,是第1幅图片。表现出一望无垠的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旋律充满蓬勃激越之情,非常动人。 2.速度、节拍特点 教师语言:此段的速度与拍子给人怎样的感受呢? 教师语言:速度缓慢、节拍非常自由舒展。更好的表现出一望无垠的大草原碧草如茵、天高云淡的画面。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小泥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了解惠山泥人的历史,学习简单有趣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塑造出一个有趣的动态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中来。 教学重点 服饰的添加,细节的表现,并能独立完成一个有趣的泥人塑造。 教学难点 小泥人的各种动态表现。问题设计,让我们细细地分析大师作品,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泥塑工具、两块泥、展台。 学生准备:泥塑工具、两块泥。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学习技法 1.教师领着学生用泥工工具做游戏,在游戏中训练技法,完成一个泥人的初始模样。 2.揭示课题“小泥人”。 二、课件激趣,跟学动作 1.老师的泥人跟你的可不一样,你们看。(课件播放泥人的各种动态)谁来说说?老师的泥人是怎么动的呀? 生:踢腿,弯腰,伸手…… 师:多有趣啊,只要把小泥人掰一掰,动一动,小泥人就可以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我们也来试一试。(学生掰动小泥人改变泥人的动作。) 2.师:惠山可是泥人之乡,你还看到过哪些小泥人呢? 生:我看见很可爱的阿福。 3.师:对,阿福我们也叫印模泥人,通过磨具印制而成,可以成批的生产。现在咱们在市场上看到的这一类泥人基本都属于这一类,我们把印模泥人叫做粗货(图1)。除了阿福,还有一种泥人(图2),他们可不是靠模具,而是完全靠手工捏制出的,我们把它叫做细货。这一类泥人在艺术上有着更高的造诣,表现的题材多为戏曲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如何手捏泥人,好不好? 4.师:传统的手捏泥人,从开始到完成要经过很多的步骤,究竟有多少种呢?让我们走进泥人博物馆看看民间的大师们是怎样来捏制泥人的。 5.播放视频(传统的泥人捏制过程)。 师:一个泥人从开始到结束要经历整整17种技法,还不包括上色,你记住了几种?这么多的技法一下子教给你能一下子就掌握好吗? 生:不能。 师:是有难度。所以老师觉得很多技法的学习和运用都要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很多的技法其实都是可以自己创造出来的。 师:作为泥人之乡的孩子,我觉得你们都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咱们家乡的泥人发展历史,这对你们以后的创作会很有好处的。 三、走进历史,感受魅力

农村小学诗韵文化校园的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诗韵文化校园的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双甸镇石甸小学朱学军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在满足人们审美的同时,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看,世界文学的发展是从诗歌开始的,人类的童年直接伴随了诗歌的产生。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孔子就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千百年来,诗歌灌溉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诗歌传承了中国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无不充满了诗歌的迷人色彩。如果没有诗歌方面的修养,中国人将无法传承和建立本民族的语言规,无法推动文明的进程。 中国古代文化提倡“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我国古代诗人、词人中很多都是有思想的人,他们的诗文体现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这个民族去传承。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古诗词教学。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诗歌的教学,专门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推荐了必背的古诗词。古诗词成为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学习容之一。古诗文诵读对于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也开拓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另一空间。诗中有画,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哲理,古诗文诵读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学校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师生精神生命成长的家园,理应让师生一同追寻两千多年的诗教历史,享受诗意的学习的生活,在诗韵书香的浸染中,诗意盎然地栖居在这片广袤的文化沃土。为此,本课题的重点在于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活动在全校围广泛开展,以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师生同读经典、古诗词教学研讨等

活动形式开展。 本课题研究,立足诗韵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农村小学实际,体现学校文化的积淀和底蕴,体现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以诗韵校园文化建设, 统领学校管理,构建校本课程,从而丰润学校的文化涵,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塑造学校的文化精神。 二、核心概念界定 诗韵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旨,以课外特色活动为主要容,以诗韵激发作为抓手,积极打造诗为品、诗为情、诗为美、诗为味的校园文化特色。这里的“诗韵校园”至少包含三个方面: 诗韵校园文化建设,着眼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每天都浸润在诗韵芬芳的校园生活中,成为有“诗人气质”的人,从而为明天的幸福人生奠定丰实的基础。 诗韵校园文化建设,着眼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教师在充满激情,充满自信和关爱校园氛围里,提升文化品位,享受教育乐趣,成为具有诗人气质的教师。 诗韵校园文化建设,着眼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品位,营造一种充满诗歌特色、文化气息和审美品位的文化氛围,使校园环境充满诗韵、特色活动富有诗意、课堂教学蕴含诗情、师生具有诗人气息。 三、研究的目标及容、思路: 目标:关注校园文化的构成与实施,探索适合我校“诗韵”特色渗透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容、形式和方法策略。 容:拟以诗韵文化研究、课程开发、诗化德育、诗歌创作以及师生思想情操和文化品位的提升等方面作为研究的主要容。 1 .诗韵文化研究。秉承行知先生“我要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的思

第五单元 诗韵悠悠

第五单元诗韵悠悠 第一课时《游子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受到爱的教育。 2、认识前倚音,并学会演唱。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母子情,并从中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难点:充分感受、体验母子情,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准备:电子琴、音乐CD 预习要求:了解“游子吟”的创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有感情的演唱《溜溜山歌》,试着背唱歌曲。 三、新课教学: (1)情景导入: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都是无私的爱。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以为古代的妈妈,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这幅图片上描绘了什么? 师: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棒,这幅图片啊,主要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衣服的场景,图片上的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游子吟》 (2)新歌教唱 吟读古诗,体验母子情。(课件出示《游子吟》)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播放背景伴奏音乐) 2、同学们有感情地吟诵《游子吟》。 3、“谁来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一句?它表达了什么意思?”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含义。 师:慈爱的母亲一针一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她担心儿子迟迟难归,因此,细针密线把衣服缝的结实耐穿,但心里却盼着儿子早些平安回来。象小草似的的儿女,怎么也 报答不了春天阳光般伟大的母爱。 4、师:“大家对这首古诗都有着深刻的理解,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将它吟诵。”再次深情地朗诵《游子吟》。 导学训练,唱出母子情

1、范唱歌曲 师:看来大家被诗歌深深的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们,还有许许多多 的儿女们也同样被打动。有一位作曲家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这种情感,为这首诗配上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为一首动听的歌曲。请听…….(课件出示歌谱,范唱)。 2、再听歌曲,用哼鸣跟唱。 3、用wu轻声哼唱歌曲。 4、前倚音教学 ①师:在这首歌的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我们之前很少见到的音符呢?(引出前倚音) ②师:前倚音像什么?它应该怎么唱?(教师示范) 师:像是妈妈牵着自己的孩子,紧紧挨在一起时的样子。 ③师:让我们把所有的前倚音都找出来吧。(学生用圆圈圈出所有前倚音)我们把它们唱一唱,唱时要注意,两个音应该紧紧相连。 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前倚音呢?(因为要体现母子情) 师:既然前倚音在我们这首歌曲里起到了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要把它唱得更好,对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唱唱前倚音。 ⑤学唱歌词 a范唱,在心里默唱歌词。b演唱歌曲。 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创编舞蹈: 1、师示范,全体同学一起跟着老师有加上优美的动作,有感情的演唱唱歌曲。 2、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根据对妈妈的感情,还有什么更加好呃舞蹈动作能够融入歌曲之中,让学生自由发挥。 五、课堂小结:

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标志》

17、标志 教学内容: 《标志》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内容。生活中处处是传递信息的标志,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探讨,了解掌握标志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认识到标志是一种象征性的大众传播符号,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积极创作简明生动,构思巧妙的标志作品,让学生从标志应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中,感受设计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探讨,让学生了解掌握标志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 2、能力目标:掌握设计标志的基本方法,图形力求简洁明了、寓意准确、特征明显。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体验标志设计的乐趣。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标志种类、用途、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运用点、线、面元素和合适的色彩进行标志创作设计。 教学难点:图形力求简练明快、寓意准确、富有装饰趣味。教师准备:课件、水彩笔、示范作品、标志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标志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徐老师带来两件T恤,请你找一找哪件是我们的校服? 生:左边的 师:回答正确,怎么那么快就认出的呢? 生:因为左边的衣服上有我们的学校的标志 师:没错,因为衣服上有我们学校的与众不同的独特标志,所以同学们一眼就辨别出来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研究一下标志。(揭题) 设计意图:从对比的T恤引入林南小学的的标志,迅速拉近师生之间距离,让学生觉得标志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激发了大家学习标志的兴趣,又顺利地导入课题。 二、新授: 1、了解标志的种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标志随处可见,请看这是…… 生:手机, 师:苹果公司的标志,一看到就能让我们想到IPAD,Iphone,苹果电脑等,非常有特色。 师:这是奥运五环,看到这就想到奥运会,可见标志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再看,这是什么标志呢? 生:禁止吸烟,禁止自行车,公共汽车和空驶的出租车进去。

诗韵在心间流淌_优秀作文

诗韵在心间流淌 童琬婷 暂时卸下学业的重负,选择一个于月光融融的夏夜,轻轻翻开《中国历代诗词精选》,微黄的书页便缓缓翻卷开来。我捻着书页,漫溯在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任诗韵在心田肆意流淌…… 春花盛开的月夜,流连于张若虚的诗情画意。抬眼望去,是那一江渺无边际的春潮,潮水翻涌着一轮皎洁如玉的月,影影绰绰,碧波浮光,与深蓝的天幕中孤独的圆月交相辉映,似乎要融为一体,却又始终保持着一段若即若离的距离。月下的花林仿佛正覆着一层雪霜,雪白的似乎与江畔的浑茫一片。月下有花树摇情,有游子思乡,亦有鸿雁传书,有恋人思情……万般思绪、千种哲思都付与滔滔不尽的流水与皎皎生辉的孤月,带着悠悠不尽的乡愁与绵绵不绝的相思,坠入“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梦幻世界。 恍然间,耳畔响起幽幽羌笛之声,那大抵是步入了王之涣的玉门关了。但见关外黄沙映残阳,腥风伴血雨,关内黄河上白云,孤城万仞山。岑目远眺,只见兵营内残旗乱舞,劲风萧瑟,一派悲寂苍凉之景。这时也才明白诗人的感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那似乎是对边关将士的安慰劝勉,亦或是一种无奈的自嘲与抚慰。 我乘舟寻觅在茫茫诗海,忽而登上怪石嶙峋的蜀道,尽情感受蜀道上“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巍峨巉岩,透过险峻的蜀道领略诗人怀才不遇的苦恼愤懑;继而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人”般疏狂一醉,借酒浇愁;亦或体验“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少女惬意;忽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躬耕陇亩,优哉游哉。 阅诗经、览楚辞、吟唐诗、唱宋词、哥元曲、品明清诗文,踽踽独行的屈原、超然田园的陶潜、狂放豪迈的李白、乐观豁达的苏轼、诗情万种的易安居士.......一代代诗文大家,接力行舟,让悠悠诗韵流淌于文化的长河。 而今,我有幸作为一个溯流者,沉醉期间,不亦乐乎。

诗韵悠悠,心醉于秋_小学作文

诗韵悠悠,心醉于秋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诗韵悠悠,心醉于秋,感谢您的阅读! “秋天,总是将酝酿了一春一夏的诗意肆意的渲染。”——题记 春美,美于含蓄;夏美,美于奔放;冬美,美于静谧。吾独爱于秋,爱秋之诗意。观秋雨—暮雨潇潇;听秋声—秋风瑟瑟;赏秋叶—落叶纷纷;品秋味—果香浓浓。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 秋雨自古便是文人骚客言愁之物。“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是白居易深深惋惜;“秋风秋雨愁煞人”是秋瑾说不清道不尽的忧愁。一场秋雨,一份思绪。观这秋之雨,冷为本,愁为根,伤愁不尽,秋雨缠绵。这秋雨霏霏,飘飘洒洒,如丝如绢,如雾,如烟;这秋雨潇潇,丝丝凉凉,似冰,似雪,似针。下不尽的秋雨道不尽的缠绵。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夜已秋声。” 秋之声,虽为声,却并非真实声音,要用心来听的。“球树树秋声,秋到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萧杀之声。“只有一支梧叶,不知多少秋声。”这是周密心中的秋声:一片梧桐叶,不知多少秋声。听秋声,感受秋天的气息;寻秋声,感受秋天的氛围;品秋声,感受秋天的美好。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月中。” 当一片片秋叶翩然落下,一丝丝忧愁涌上心头,提笔一点,成就千古佳作。“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大诗人屈原之手。”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出自汉景帝刘彻之手”。陶渊明《酬刘柴桑》也有“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和着萧瑟秋风,落叶上下纷飞,片片金黄的秋叶,凝结了一生中最后的美丽与辉煌,悄然落地,是对秋的致礼。秋叶虽小,却是秋的诗意的体现。 “蟋蟀独知春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秋天的味道,是稻花香,是果实香。丰收是秋天的主导,每一个秋天都沉侵在丰收的喜悦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感受到了秋天的味道。“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爷爷也曾被这秋味所震撼。秋味浓浓,果实累累,为这诗意的秋增添了一份果香。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牧民新歌》教案

《牧民新歌》教案 教材分析: 《牧民新歌》一曲是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1966年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现了牧民新时期的精神风貌。 乐曲分为五段: 引子自由抒展的引子展现出一望无垠的大草原碧草如茵、天高云淡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充满了蓬勃激越之情,非常动人: 慢板显示乐曲主题,表现了牧民悠然骑在缓行的马上,时而明朗甜美,时而低回内在,时而又激动热情地歌唱生活,赞美家乡。小快板以跳荡的吐音描绘牧民策马驰聘时蹄声哒哒的欢乐情景。广阔的的快板(自豪地),节奏放宽,旋律舒展,后半部短暂离开羽调式,变成宫调式。表达牧民们对社会主义的歌颂。 结束段情绪更为热烈,形成万马奔腾嘶呜声声的气氛,主音在小快板转调之后回落在羽调式,使全曲有很强的终止感。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风格。

2.认识竹笛,了解竹笛的音色. 3.通过欣赏《牧民新歌》让学生从乐曲中体会牧民在新社会的新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热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乐曲主题的表现和想象发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常规律动,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乐器,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件乐器?生:竹笛 师:对,就是咱们中国的民族乐器——竹笛。看来同学们都知道这件乐器啊,那么今天让我们更一步的了解一下这件乐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竹笛一共分为几个部分?接下来让咱们一起来看,简介竹笛。 师:接下来我想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试一试,吹一吹。生:好,这位同学你来,你很幸运。老师来教你,首先两嘴唇并拢,成微笑往后拉,形成了一个口风,然后把嘴巴里面的气息均匀的吹出来。老师来给调整,你来吹。 师:非常好,谢谢你,你真棒,请上位。我再来请个女

(完整版)苏少版七(上)美术知识要点

苏少版七(上)美术知识要点 第一课《中国花鸟画》 (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的题材有植物、动物、昆虫等。(2)工笔画《芙蓉锦鸡图》 ①作者:宋代赵佶 ②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③构图、用笔、用色:画幅左侧安排了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用双钩法线条细劲,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含端庄典雅的气质。 ④题款:瘦金体 (3)《写生珍禽图》 ①作者:黄荃 ②时代:五代 ③绘画特色:精微、逼真 (4)黄荃、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花鸟画家,世称“皇家富贵”和“徐熙野逸”。 (5)《双喜图》 ①作者:崔白 ②时代:宋代 ③绘画内容:秋野景物,草树坡石 ④绘画特色:把瞬间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6)“墨分五彩”: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和其他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层次。 (7)写意画《墨竹图》 ①作者:宋代文同 ②内容:竹叶四面张开,生机盎然 ③情感表达:借物抒情,寄托着文人的理想品格 (8)《墨葡萄图》 ①作者:明代徐渭 ②内容:水墨葡萄一枝 ③情感抒发: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用充满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的感触 (9)《游鱼》 ①作者:清代朱耷 ②题款:八大山人 ③情感表达:墨点无多泪点多 (10)《花卉册》 ①作者:清代恽寿平

②绘画特色:没骨法 (11)写意画《蟹篓图》作者:齐白石;工笔画《松龄鹤寿图》作者:陈之佛 第二课《熟悉的物品》 (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2)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3)作品欣赏: ①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 ②《瓶花》:西班牙毕加索素描 ③《静物》:法国马蒂斯 (4)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物品的质感传递给我们的情感。 (5)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表现工具,会使同一组物品呈现不同的趣味。 第三课《情感的记录》 (1)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 (2)不同的工具材料能够反映不同的心情(范画:蒙德里安《插在玻璃杯中的白玫瑰》、达·芬奇《花绘练习》 (3)作品欣赏:法国塞尚的水彩画《静物》、美国查尔斯·希勒的水彩画《静物与阴影》、法国爱德华·维亚尔的色粉画《桌子上的花》 第四课《人类的朋友》 (1)描绘动物方法之一:素描 (2)描绘动物方法之二:铅笔淡彩画(丢勒《兔子》) (3)作品欣赏:吴作人的素描《狮》、俄国赛罗夫的素描《马》、法国麦尔松的《犬》、法国德拉克洛瓦的水墨画《虎》、法国莫奈的素描《牛》、荷兰伦勃朗的素描《猪》、英国亨利·摩尔的素描《羊》 (4)《昆虫记》:作者法国的法布尔,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