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习,第三章 语言学习理论

学习,第三章 语言学习理论

学习,第三章 语言学习理论
学习,第三章 语言学习理论

第三章语言学习(习得)理论

本章我们将讨论语言学习(习得)问题,介绍语言学习(习得)理论。

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和假说现在已不下数十种,本章着重介绍影响较大的对比分析假说、中介语假说、内在大纲假说和习得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普遍语法假说及文化适应假说。最后对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做一对比。

第一节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

1.学习与习得的定义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学者就提出区分语言的学习(learning)与习得(Acquisition)这两种不同的学习。7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S.Krashen)又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了学习与习得假说。那么什么是习得,什么是学习呢?

习得: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大量接触语言在交际中掌握语言,没有人专门教他,也没有人刻意地纠正他的错误,不注重语言形式而注重意义,语言规律的掌握是无意识的,习得过程是由不自觉到自觉。

学习:指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它注重语言形式,过程由自觉到不自觉,我们常说第二语言学习。

(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所谓不自觉地自然地,是指儿童有一种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他是在潜意识地、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语言,对语言规则的掌握是无意识的;他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不是在课堂里),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学习并运用一种语言,他不注意语言形式(不自觉地掌握),只注重意义的沟通;获得语言的过程是由不自觉到自觉(比如入学后)。

(第二)语言“学习”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比如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所谓有意识地,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自觉地去学习第二语言,掌握第二语言的规则系统并加以运用,尤其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其过程是从自觉到不自觉(指熟能生巧、自动化后)。

在使用学习与习得这两个术语时,一般的用法是:广义的学习包括习得和上述狭义的学习。也有的学者主张把狭义的学习称为“学得”,以示与其上位概念的学习相区分,既包括学得与习得。还有人把习得称为“获得”。

学习与习得这两种获得语言的途径,并非完全隔绝或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

正因为第二语言学习中也包含有习得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人把第二语言学习也称为第二语言习得。在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中,特别是西方学者的研究文章中已出现用术语“习得”代替“学习”的趋向。

2.习得与学习的不同

习得与学习有如下的不同之点:

(1)潜意识/有意识

儿童是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第一语言的,成人的习得对主体来说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学习则是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2)自然环境(目的语的社会环境)/课堂环境

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则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下进行的,可能有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学习第二语言),也可能没有(学习外语)。

(3)语言的意义和功能/语言的形式

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学习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语言的形式方面,有意识地、系统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语言的意义。

(4)方法的不同

习得的方法,主要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学习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来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规则。

(5)需要的时间和产生的效果的不同

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的效果一般都比较好;学习相对说来花的时间比较少,但学习的效果是不确定的,学习者可能掌握一定的语言结构,获得一定的语言能力(语音、词汇、听、说、读、写等),但不一定能获得语言交际能力,至于能达到说母语者水平的则为数更少。

对习得与学习的区分,很多中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论点如下:

(1)有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的学习没有明显的界限,实际上难以区分。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习得第一语言并非都是无意识的,在课堂上学习第二语言也不一定都是有意识的。

(2)第一语言习得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的某一特定阶段的现象,是与其智力、认知能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意义上的习得随着儿童发育的基本完成而一去不复返,在成人的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再重现。有的学者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学习与习得,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习得是一种过程,是学习的结果。学习与习得的关系是一种包容的关系(吕必松)。

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主要理论和假说

18世纪末德国学者蒂德曼(D.Tiedemaann)最早通过记录的方式,对其小儿子心理和语言的发展进行观察和研究。

此后经过华生、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阶段,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先天论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到本世纪80年代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我国儿童汉语习得的研究,最早可上溯到五四时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对其儿子语言发展进行的研究。

一、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

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大体上有五个阶段。

1.喃语阶段(半岁至一岁)

这是前语言阶段,即婴儿语音的听辨和发声的准备阶段。

2.独词句阶段(一岁左右)

这是真正语言表达的开始,女孩可能比男孩稍早。

3.双词句阶段(一岁半以后)

儿童语言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由两个词组成的句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称为轴心结构,即由轴心词和开放词组成。

4.电报句阶段(两岁至两岁半)

电报句又叫实词句,在这一阶段儿童突破了双词句,出现了多词句。这时已开始了由儿童的特殊语法向成人语法的转变。

5.成人句阶段(两岁半到五岁)

儿童进入成人语法的阶段,开始了语法感,语法关系逐渐复杂,功能词开始出现。到此阶段结束时,儿童第一语言口语的习得过程已完成。

这五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每个阶段也有长有短、因人而异,各阶段甚至可能有交叉。不同的语言,其习得过程也会有差别。

二、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

由于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的方法和角度不一样,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理论,有的还是针锋相对的。这里主要介绍四种理论或假说:刺激——反应论、先天论、认知论和语言功能论。

1.刺激——反应论(后天环境论)

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盛行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这是一种行为主义的理论(该理论在世界上风行了40年)。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的,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华生的主要观点

斯金纳的观点

评价——刺激-反应论可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某些现象。但用这种理论不能全部解释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

刺激—反应论积极意义:

①儿童在出生后的几年中,最先学会接触最多的那种语言

②儿童常因观察、模仿成人和同伴的话语而获得快乐。

③词语与反复出现的语境之间的联系确实能使儿童理解语义。

④在语言教育中,巧妙地使用示范、练习与评价(强化)等方法,对儿童达到语言目

标有积极的意义。

⑤家庭和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语言水平。

刺激—反应论的不足

用刺激—反应论来解释第一语言习得,有不少问题。但仍包含有很多合理的成分。如“模仿”不仅是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事实,至今仍是第二语言习得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强化”的作用也确实存在,无论是表扬还是纠正错误都是为了给学生以明确的反馈并加深其印象;要熟练地运用一种语言,也必须要形成习惯,当然习惯的形成不可能脱离人的思维活动。这些也都是第二语言习得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2.先天论

先天论又称“内在论”,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儿童怎样才能掌握这种语言的规则系统从而习得第一语言呢?乔氏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简称LAD)。这一特殊机制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甚至跟智力没有直接关系,在12岁以前发挥作用。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普遍语法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共性,它不是指那些具体的语法规则或某种语言的语法,而是存在于人类所有语言的深层结构中的语言中最本质的东西。语言习得机制的第二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因此语言习得过程是假设—验证的演绎过程。儿童除了给头脑中的语言参数定值外,还需要学习具体语言的外围部分以及具体语言的词汇。

先天论认为语言是一种规则体系,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复杂系统而并非习惯的

总和,儿童之所以能掌握,是因为人类有天生的、具有受遗传因素决定的掌握语言规则的能力,即“语言能力”。乔姆斯基还提出了“语言运用”的概念,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对语言规则的具体运用(言语活动)。语言运用以语言能力为基础。

语言能力的体现机制是“语言习得机制”(LAD),它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人类语言普遍具有的特征(语言共项),共有的规则,又称为普通语法。普通语法体现了人类语言的共性,是语言中最基本的东西,适用于任何语言,高度抽象的规则。

二是先天的判断、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儿童能对他所接触的语言参数定值。

先天论还从儿童习得语言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来强调说明语言能力是天生的,不是强化和归纳的结果。另外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存在也具备先天的基础,有赖与遗传控制的生理基础。

先天论它不完全否认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但把语言环境的作用看得非常小,只是起着激发LAD工作的作用,是第二性的。

对先天论的评价:

先天论注重到了儿童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和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改变行为主义儿童被动模仿的观点,能解释为什么任何一个发音正常的儿童,不需要任何系统的教育都能在3-5年的时间内掌握第一语言复杂的规则体系的主要方面,能听懂他从未听过的话,说出他从未听过的句子,能解释儿童为什么产生“过度概括”的错误。

但先天论也受到不少批评:

①首先这一理论是思辨的产物,无法证明。

②先天论把语言习得机制与人类的其它功能分开,认为语言能力与智力没有直接的关系,语言能力的发展不受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制约,这一点不能令人信服。

③先天论过于低估后天环境的作用。

3.认知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认知论对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观点是,儿童头脑中没有神秘的语言习得机制,更不存在普遍语法,但人类有先天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能力。认知机制和认识能力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个体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达到暂时平衡,不断地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认知论是以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的“认知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天生的能力与客观的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语言学习是建立在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上的。语言学习能力的是认知能力的一种。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关于儿童习得语言的观点如下:

1)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认知机制,它是人类的一般性的加工能力。它不仅适用于人类的语言活动,也适用于人类其他的认知活动。

2)儿童并没有特殊的语言学习能力,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只是一般人类认知能力的组成部分。语言是个体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语言的发展以最初的认知发展为前提。

3)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它是儿童的认知能力与现实的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相互作用论的评价:

相互作用论吸收了“先天论”的合理因素,实际考察了儿童的语言运用,认为儿童语言

的获得既要依赖于生理的成熟,又必须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这样就比较多的反映了客观规律,能够解释“刺激-反应论”所不能解释的许多问题,同时又避免了极端先天论的一些固有问题。能解释很多语言学习的现象。

相互作用论不是把语言本身看成是先天的产物,而是在非语言的认知基础上构造出来的,强调的是认知结构的动态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也适用于语言的获得。这对于个体自发能动地获得语言成分、总结归纳语言规则,创造性地建构话语做了合理的解释。同时这种建构的能动性不是无限地发挥,而是和认知发展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表现为语言习得中的

阶段性和顺序,这些解释都是很有说服力的。

认知论的不足之处在于:①这一学说不是专门解释儿童语言习得问题的,因此语言习得中的许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②语言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只强调认知一方面的因素也不可能是全面的。③只强调认知能力对语言能力的影响,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对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4.语言功能论

代表人物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以上三派都是从语言结构的角度探讨第一语言的习得,语言功能论则别开生面地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在成人的语言体系中,语言结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是表达意思的手段之一。儿童习得语言是为了学会如何表达意思,如何用语言做事、进行交际,因此更为重要的是掌握语言的语义体系和语用体系。只从语言结构的角度探讨儿童语言的习得,不能解释儿童为什么能掌握成人的语言体系、儿童的语言体系是如何过渡到成人的语言体系的。必须进一步考察儿童是怎样运用这些结构来进行交际的。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应看做是逐步探索并掌握用语言来表示功能的各种方式的过程。事实上儿童在学话以前就已经用非语言的手段(如叫嚷、用手指东西、用手拉成人的衣服等)来表达意思,这时儿童语言体系中还没有成人的语言结构。因此儿童语言体系首先是有意义体系,语言是由意义体系逐渐发展起来的。儿童借助成人的语言去表达,由简单到复杂,在交际中儿童语言体系逐渐向成人语言体系接近直至吻合。

对语言功能的评价。功能论触及到语言的核心——语言的交际功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说明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语言功能理论也影响到功能法教学流派的形成。该理论着重阐述儿童对语言意义和功能的掌握,而对语言结构的发展则论述不多。

以上四种关于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简单说来,刺激—反应论认为后天环境的外部因素决定一切,必须靠模仿、强化、重复等外部因素去习得第一语言;先天论认为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决定一切,儿童头脑里的普遍语法使他能自然内化语言的规则体系;认知论则认为是先天与后天的因素相互作用,先天具有而后天不断发展的认知能力决定一切,语言能力只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功能论把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看成是语义体系掌握的过程。每一种理论从不同的方面探讨第一语言习得之谜,各有独到之处,与其说是互相对立,不如说是相互补充。实际上第一语言习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语言因素也有非语言因素,包括认知心理和社会因素;既涉及到语言的结构形式,也涉及到语言的意义功能。显然单单从某一方面去论述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的协同研究。

综合各家的观点,能否得出这样几点看法:①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是先天语言习得能力和后天环境作用的结果,既需要语言规则的内化,又需要通过模仿、操练养成语言习惯。

②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其整个认知能力发展的一部分,是与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相适应的。③儿童第一语言习得,既包括语言结构、特别是语法体系的习得,也包括语言功能以及与语言运用相关的文化知识的习得,这几方面是同步进行的。④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是在交际活动中实现的。

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理论和假说

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和模式,西方学者已提出不下数十种,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述或解释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的。

与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一样,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也有属于行为主义的(如对比分析假说),也有属于认知理论的(如中介语假说、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普遍语法假说等),以及属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如文化适应假说)。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假说

1.对比分析假说

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1957年提出)拉多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行为主义鼎盛时期提出的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形成习惯的结果。一旦习惯形成,当学习者处于某一语言情境时就会自动地做出反应。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是的是,在习得第二语言的时候,学习者已形成了一整套第一语言的习惯,因此就存在第一语言(常常是母语)习惯的迁移问题。迁移(transfer)是心理学的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起积极、促进的作用,叫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有的起阻碍的作用,叫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叫干扰。

拉多认为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相似的语言成分容易学,不同的成分则难学。也就是说两种语言结构特征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负迁移。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和学生的错误,这就是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假说。

这一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母语)的干扰,需要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的难点和易产生的错误,以便在教学中采用强化手段突出这些难点和重点,克服母语的干扰并建立新的习惯。

对对比分析假说的评价:对比分析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必要的信息,预测教学种可能产生的困难,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更有效地制订教学大纲,设计课程,编写教材,改进课堂教学。

批评:单纯从两种语言本身进行对比,预测不一定准确;静态的形式分析,不分析语言的功能和意义;简单地将“不同”等同于“困难”。

2.中介语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在此前后,与中介语相近的概念还有科德于1971年所提出的“个人特异方言”(idiosyncratic dialect)以及后来提出的“学习者的语言”(language-learner’s language),美国语言学家奈姆瑟(W.Nemser)1971年提出的“近似系统”(approximate system)等。中介语(也有人译成“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既指学习者语言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静态”语言系统,可以把它看做是某一阶段的“切片”;也是指学习者从零起点到靠近目的语的语言发展轨迹,可以把它看做是各

阶段相接而形成的一种连续体。

中介语有以下几个特点:

2)中介语的特点:

①中介语是一种语言系统,它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上都有所表现。

②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加而不断变化。

③中介语的存在是偏误产生的根源,要掌握目的语就要不断克服中介语的倾向,但中介语不都是错误的,有正确的部分。

④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

⑤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产生“僵化”或“化石化”(fossilization)现象。

3)中介语的偏误产生的来源:

①语际负迁移

②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过度泛化)

③文化因素负迁移

④交际策略的影响

⑤学习环境的影响

4)评价

中介语假说是以普遍语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为基础,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及第一语言的影响。

对中介语的研究可以看做是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突破口。另一方面,由于中介语假说提出的时间还不长,很多理论问题尚未解决,很多观点也未得到验证。

3.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

科德于1967年在其《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一文中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built in syllabus),而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映。

内在大纲实际上是人类掌握语言的客观的、普遍的规律,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控制教学过程,无法完全控制学习者对输入的语言的内化过程。当教师的教学安排与学生的习得规律、即内在大纲不一致时,就会影响到第二语言的习得。因此,如何弄清这一内在大纲就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的假说,是对普遍语法理论和语言习得机制的支持,对中介语发展过程的研究也有一定影响。但是对语素习得的自然顺序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上述英语习得顺序可能只是语素使用的频率、语素是否易于被感知以及语素在交际中的作用等因素所决定的,未必是真正的自然顺序。更多的学者认为,在尚未涉及语法结构系统的情况下,仅仅凭几项语素习得的顺序难以说明这就是该语言习得顺序或内在大纲。更为重要的是,这类研究都是集中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上,不包括像汉语这样的非形态语言,因此缺乏普遍意义。到目前为止,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还只是一种假说,尚未获得足够的实验的支持。中国年青的学者正在进行汉语句式习得顺序和句式的习得过程的研究,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对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的假说进行检验。

4.输入假说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

1985年在其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正式归纳为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等五个系列假说,总称为输入假说理论。这一理论被认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大的理论,但同时也是引起很多争议的理论。

(1)习得与学习假说

(2)自然顺序假说

(3)监控假说

(4)输入假说

克拉申认为这是第二语言研究中最有意义的假说,是用来回答人们是怎样习得语言这个问题的。这一假说有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克拉申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惟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习得语言知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输入的信息本身,而不是语言形式上。当他们理解了输入的信息,并且让输入多少包括一点超过他们能力的语言时,语言结构也就习得了,语言结构也是在自然的语言交际过程中习得的。如果信息(像课堂教学中有时出现的那样)没有意义,或者由于某种原因学习者不理解,就不可能产生学习效果。第二,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克拉申用“i+1”来表示。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也就是在自然顺序上所处的某一阶段。i+1则是下一阶段应达到的语言结构的水平,即稍稍高出他目前的语言水平,让他通过上下文、一定的语境或借助于图片、教具等非语言手段、来理解i+1的信息,从而也就习得了该信息所包含的下一阶段的语言结构。教师无须先教下一阶段的语言结构后再让学习者去理解。输入的语言水平应控制在i+1程度上,因为i+2学习者难以理解,i+0则无法发展其语言能力。最好的i+1的可理解输入是妈妈或保姆对孩子讲的话(妈妈语),用简化的代码既让孩子听懂,又能不断地提高难度。第三,克拉申强调听力活动对语言习得最为重要,语言习得是通过听力理解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说”获得的,“说”常常是没有必要的,过早地说甚至是有害的。他举出的例证是有些儿童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生活,常有很长一段时间保持沉默。他们是在利用可理解的输入通过听来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力,一旦有了理解能力,他们就开口说话了。他认为不需要教学习者如何说话,教说话的最好办法是给他可理解的输入。他还反复强调口语能力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强调听力理解的重要性,特别是可理解的输入人在语言获得中的重要作用,是很有意义的。他提出的i+1公式对教学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但这一公式存在不可确定性。他认为“说”的教学没有必要,只要给学生可理解的输入,一旦水到渠成,学习者能自然地学会说话。这一观点很难为有实际教学经验的教师们的认同。

(5)情感过滤假说

情感过滤假说也称屏蔽效应假说。

总结以上五个假说,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实现,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习得者必须听懂可理解的输入,二是习得者在情感上必须对输入采取开放、接受的态度。可理解的输入是不可缺少的,但仅仅有它还不够,还需要降低屏蔽效应。可理解的输入加上低屏蔽效应、低焦虑环境,就一定能习得第二语言。这是克拉申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原则。

6.文化适应假说

由舒曼(J.Schumann)(the Acculturation Theory),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做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掌握的程度。所谓文化适应是指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因此,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就成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

文化适应并不意味着对异文化的全盘接受和赞同(可以包括一部分虽不能接受但能予以理解的文化内容),更不等于被异文化的完全同化。文化适应的过程并没有、实际上也不

能完全解释第二语言知识的内化过程和运用过程。

评价:

以上介绍的六种主要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可以说至今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对第二语言习得做出非常令人满意的解释。有关语言习得是规则组成或者说是参数设定的结果的观点虽然现在较为流行,但有的学者认为这只是由于人们对第二语言习得注意的焦点仍是词法和句法的缘故。当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延伸到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其他方面时,人们也将不得不考虑用别的理论来说明问题。比如,即使“习惯形成”说仍可以用来解释语音特征的习得和一些固定说法(像“好久不见”、“一路顺风”等)的习得;当涉及到语义问题时,则“习惯形成”说或“规则组成”说都显得无能为力了;特别是语用的习得,更需要发现新的理论去解释。正如拉森·弗雷曼等所说:“既然语言是如此复杂,就不可能期望语言习得过程会简单一些。”

第四节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对比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儿童习得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各自主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特点与活动方式的基本特征。

(一)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共同点:

①都是为了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②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③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

④习得一种言语现象都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

⑤语法习得都有一定的顺序。

⑥都使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⑦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二)儿童习得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儿童,从生理上讲,儿童的发音器官、肌肉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可以习得地道的发音;大脑尚未固定化,短时记忆能力强,长时记忆能力差,接受能力强。智力还没有完全发育起来,有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但演绎推理能力差,不善于抽象思维;自我意识不强,自尊心不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学习的主动性强。而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大都是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他们的发音器官、肌内已经定型,模仿能力差些,不容易学到地道的发音;大脑已经定型,智力发育健全,演绎推理、抽象思维能力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能够充分概括和归纳,综合处理语言材料;自我意识强,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不同的学习主体在生理、心理、智力上都有差异。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前,没有掌握任何语言,他是通过所谓“语言习得机制”来接触和使用第一语言,从而认识它的。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他是通过对第一语言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来接触和使用第二语言,从而认识它的。学习起点不同决定了学习方法上的差异。

③学习的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不同。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不受时间限制,大量地接触自然的语言;语言环境比较单纯,没有第二语言的干扰。第二语言学习一般在正式场合(课堂)里进行,时间有限。如果是在自己国家(环境)学习第二语言,课堂以外,一般没有使用它的环境,或者说,总处在一种双语的环境之中,在课堂上学

第二语言,课下使用母语。如果在目的语国家(环境)学习,虽然课外有语言环境,但有些学习者不愿意或不敢出去交际,还是喜欢和跟自己说同样母语的人“扎堆”。从学习时间和环境上说,儿童优于成年人。但是,儿童接触母语的时间虽长,可语言未经提炼,学习没有计划;成年人接触第二语言的时间虽短,但语言经过提炼,有严格的教学计划,从时间和学习效果之比来看,成人优于儿童。

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儿童习得母语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生活,为了跟社团的成员交往,因而动力强,这是一种天然的动力。他把学习当成一种需要和乐趣,没有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力目的多样,有为了受教育目的的,如升学或提高文化素养等;有为了学术目的的,如专业阅读、研究等;有为了职业目的的,如求职、升职、当汉语教师或翻译等;有为了职业工具目的的,如以汉语为工具从事外交、外贸等工作;还有为了其他临时目的的,如旅游、短期居住、社交应酬、好奇心等等。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有多样性和可变性的特点。由于学习目的不同、学习者年龄不同,产生的学习动力也不同。有目的时,学习动力强,一旦受到挫折则学习动力易受损,缺乏儿童的那种天然的动力。

⑤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儿童的第一语言基本上不是“教”的,而是自然习得的。输入的和习得的是同一种语言。父母输入的语言是“照顾式语言”:简单、清楚、有重复、速度慢、充满了感情、伴随着丰富的体势语、有具体的语言环境。输入的方法是:重内容,不重形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不盯住错误不放,进步时则给予鼓励和奖赏。第二语言输入的情况各异,另外第二语言学习成功与否跟老师的输入方法很有关系。

⑥语言习得过程不同。儿童学习第一语言一般是从独词句开始的,然后学习词组和句子。无论学习词,还是词组和句子,都必须借助于实物和实情。比如,词是代表概念的,儿童看到某种实物或实情的形象,听到表示这种实物或实情的声音,经过多次反复而把两者联系起来,就获得了这个概念。经过模仿和记忆,逐渐学会发出表示这一概念的声音,这样就学会了一个词,再经过反复应用,就达到了巩固和熟练。人的大脑具有对现象进行分类和归纳的能力,随着习得的词、词组和句子的数量的增加,儿童就对它们进行分类和归类,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把言语和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学习的。习得语言的过程,也是建立概念、形成思维和思维能力的过程,是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同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跟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有根本的区别。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大脑中已贮存了大量的概念,思维能力也已经具备,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跟思维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完整的语言系统,能够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则把有关的词语组织起来,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他们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总要自觉不自觉地用第一语言进行思维活动,把目的语同自己原有的语言进行对照。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是由借助于第一语言建立实物、实情与第二语言的联系逐渐向建立实物、实情与第二语言直接联系过渡的过程。习得第一语言是建立概念与声音的直接联系,而习得第二语言却需要通过第一语言这个“中介”来建立概念与声音的联系。对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来说,这既有利,也有弊。利是可以节省大量的建立概念、形成思想和思维能力的时间,同时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做正迁移作用。弊是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习得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这就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获得的负迁移作用。(第一文化对第二文化的学习也有正负迁移作用)

(三)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特点

以上全面讨论了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另外,从学习者的角度看,据研究,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有一些共同的特点:①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目标,有极强的学习动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克服困难的毅力;②积极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不怕犯错误,

脸皮厚,不怕丢丑;③在课堂上积极主动,不但注意语言功能,也注意表达功能的语言形式;

④把“学习”跟“习得”结合起来;⑤不仅仅依赖视觉,避免逐字逐词翻译,注意泛听泛读,善于排除冗余信息,把握要点和大意;⑥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中,能够在两种文化之间保持理想的距离,既排除了母语所带来的保守性,又未被目的语文化所同化;⑦具有双学习风格。(四)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教学的比较

不同之处:1、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培养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发音)开始。

2、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

3、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和冲突。

相同之处:1、都是为了获得语言的交际能力。

2、都是有意义的创造过程。

3、都使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从总体上看,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条件优于儿童,只有可塑性逊于儿童,所以不容易学习到地道的外语发音。

语言学纲要 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语音 一、单选题 1、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中,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的是( )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2、元音和辅音本质区别是( ) A、元音的发音可以延长,辅音不可以 B、元音发音响亮,辅音不响亮 C、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一定受阻 D、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音则不然 3、[ε]的发音特征是( )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4.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B.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5.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位是通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 B.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 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 D.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 6.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 B.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 C.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 D.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 7、有甲乙两个声波图,甲声波比乙声波振动次数少,乙声波比甲声波振幅小,

因此() A、甲声音低,乙声音弱 B、甲声音高,乙声音弱 C、甲声音低,乙声音强 D、甲声音弱,乙声音低8.()组字母表示的音素,汉语拼音与国际音标是一致的。 A. b p d B.t k g C. y u m D.i u f 9、下列舌面元音中,属于圆唇音的是() A、[Y] B、[α] C、[A] D、[a] 10、[e]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半低圆唇元音 B、舌面前半高圆唇元音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11、[u]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B、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 C、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D、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12、辅音[x]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中清擦音 B、舌面前不送气清塞音 C、舌面后不送气浊塞音 D、舌根清擦音 13、辅音[η]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中不送气清音 B、舌面后浊鼻音 C、舌面中浊鼻音 D、舌前中送气浊塞音 14、辅音[kh]的发音特征是() A、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B、舌根送气浊塞擦音 C、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D、舌面后不送气浊塞音 15、辅音[θ]的发音特征是() A、舌叶清擦音 B、舌叶浊擦音 C、齿间浊擦间 D、齿间清擦音 16、下列辅音类中,属于响辅音的是() A、塞音 B、半元音 C、擦音 D、塞擦音

语言学流派

二、语言学流派主要有哪些,要求掌握哪些内容? 现代语言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分别是这三大时期的代表。网络课件介绍了八个流派,我们要求重点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因此我们主要围绕这三大学派简要介绍有关内容要求,也就是各个学派最基本的基本情况:各学派的贡献、地位、代表人物。更加详细的内容,同学们可以参考《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quot;望远镜·语言学流派"。 1.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作出了谱系分类。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结构语言学 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源出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反对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结构语言学的主要论点扼要地说有两个方面:第一,认为每中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第二,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跟其它单位的区别、对立中存在的。其鼻祖索绪尔有一个著名的例子:语言结构类似于象棋,每个棋子都有一定的意义和动作范围,以若干个区别特征与其它单位对立,按一定的规则相互作用,离开了象棋的结构关系,这些单位不过是毫无意义的木块或石子。语言中的词或语素,都可比拟为这样的棋子。 结构主义强调不能孤立地从事物的个别性去认识它,而要同时从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从结构的分层符号系统的整体性去认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结构主义语言学后来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过于追求抽象形式,而忽视语句的具体内容,显得比较片面。 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1)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贝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1926年10月,由马泰修斯和雅克布逊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该学会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上第一次把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反响。1929年出版了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英语也成为我们日常交际中的主要语言之一。但是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阻碍交流,因此翻译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但是翻译作为一种交流的环节,由于它是一门跨语言的艺术,所以需要涉及到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重组。同时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过程,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各自的语言学要素进行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交流。在实际的硬汉翻译过程中,语言学知识贯穿着翻译过程的各个部分。因此接下来本文将对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学;英汉翻译;运用分析;探讨研究 中英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包含着众多的语言学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讲求信、达、雅,不仅仅要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言,同时翻译过来的语言要能够和目的语言表达方式相一致。我们可以将翻译的过程看成是编码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担任着中介者的作用,翻译信息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整个工程。因此在翻译中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学要能够精通了解。 一、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1)外延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外延意义就是指语言的概念知识,是一个词语最为基本的含义,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我们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个词语最先掌握的就是其外延意义,也是其最为基本的含义。我们在平时学习英语查字典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英语词汇的相关汉语解释就是其

外延意义。外延意义通常来讲具有稳定性,只和这个词语有关。外延意义并不会因为说话者本身所处的国家、说话者身份或者是所处的环境而有所改变。例如,翻译人员在对dragon、dog、book这些词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他们的基本含义就是龙、狗以及书本,不会出现在澳大利亚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概念。外延意义具有明确性,不会随着国家、地域的不同就变成意外一种含义。 (2)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内涵意义就是指语言深层次的含义,是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文化背景的覆盖下,给予词语的外延意义以一定的感情色彩。也就是说一个词语的外延意义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意义,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其社交色彩。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就是说外延意义是一个词语基本的、表面的含义,而内涵意义就是指一个词语的深刻的、潜藏的意义。前文讲过,外延意义具有稳定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而内涵意义则具有不稳定性。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需要读者自己根据其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加以体会。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会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它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会有所变革,同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不一样。同样,我们可以举例进行说明:Youarealuckydog.在这句话中,dog的外延含义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狗的意思,无论是在英语语境或者是在汉语语境中。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不一致,其内涵意义呈现出差别,在英语中,dog通常代表着忠诚,具有褒义,而在中国,dog则代表着不好的东西,例如狗仗人势。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源语言的内涵意义出发,将其翻译为“你真是个幸运儿”,而不是“你真是条幸运的狗”。

语言学教程[第三章词汇]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词汇 复习笔记 I.词 词是个语言表达单位,无论是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说母语的人都能够凭直觉识别这个语言单位。 1.词的三种含义 (1词是自然的有界限的对立单位; (2词既是一个普通术语又是一个专门术语; (3词是一个语法单位。 2.词的识别 (1稳定性 就词的内部结构而言,词是所有语言单位中最稳定的。 (2相对连续性 连续性指的是一个词的几个成分之间不可介入新的成分,即使这个词由多个成分构成。 (3最小的自由形式 词是能够独立构成一个完整语句的最小单位。 3.词的分类 (1可变词和不变词

可变词有形态变化,即词的一部分保持不变,另一部分有规则地变化以实现不同的语法功能。小变词没有形态变化。 具有词汇意义 (指代物质、动作和性质的词称为词汇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表达语法意义的词是语法词,例如连词、介词和代词。 (3封闭类词和开放类词 封闭类词的成员数目固定,数量有限。像代词、介词、连词和冠词都属于封闭类词,一般不能轻易增加或衍生新的成员。 相比之下,开放类词的成员数目基本上是无限的,其数目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地、经常地增加。名同、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属于开放类词。 (4词类 在传统的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和冠词的基础上,可新增助词、助动词、代词形式、限定词。 Ⅱ.语素和形态学 1.定义 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不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单位而不破坏或彻底改变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 形态学研究词的内部结构以及词的构造规则,包括屈折变化和词的形成两个领域。 2.语素的类型 (1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①自由语素指能够单独出现或独立成词的语素。所有的单语素词都是自由语素,由自由语素构成的多语素词为复合词。 ②粘着语素指不能单独出现,必须跟至少一个其他语素共同出现的语素。 ①词根是构成词的基础成分,不能再做进一步分析而不破坏其意义。每个词都包括一个词根语素.它可以是自由语素或粘着语素。 ②词缀是那些只能附着于另一个语素 (词根或词干上的一类语素的总称。词缀都是粘着语素,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三种。 ③词干指能加屈折词缀的语素 (组合,它相当于词根或词根加派生词缀。 (3屈折词缀与派生词缀 屈折词缀不改变原词的词类,只在词干后面添加一个微小或微妙的语法意义。 派生词缀常常改变词汇的意义和词类。英语中屈折词缀多为后缀,但派生词组还可以是前缀或后缀。 3.曲折变化与词的形成 (1曲折变化是通过附加屈折词缀表现语法关系,如数、人称、有定性、体和格,不改变所附加词干的语法类别。 (2词的形成指词形变化的过程,这些词形变化是标志词项之间关系的。词的形成可以进一步分为复合类 (复合词和派生类 (派生词两种。 ①复合词指那些由一个以上的词汇语素构成的词,或者由两个独立的词连接起来的构成新的形式。复合词可以进一步分为向心复合词和离心复合词。 向心复合词指具有一个意义上的中心词的复合词。 离心复合词指没有一个意义上的中心词的复合词。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目录: 【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 【二】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 【三】20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 【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 (也称:比较语言学) 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 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 【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 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

语言学术语翻译及术语解释

术语翻译及术语解释汇总 术语翻译 1. Design features of Ianguage (语言的甄别特征) Arbitrariness (任意性),Duality (二层性 /二重性),Creativity (创造性 /原创性), Displacement (移位性),Cultural transmission (文化传播), Interchangeability (可 互换性) 2. Functions of language referential 指称功能 poetic 诗学功 能 conative 劝慰功能 phatic 寒暄功 能 ideational function 概念功能 textual function 语篇 /文本功能 Performative Function (施为功 能), Phatic communion (寒暄交 谈), 3. Phonetics 语音学), Morphology (形态学) , Semantics (语义学), Articulatory phonetics 发音语音学 Auditory phonetics 听觉语音学 Socioli nguistics 社会语言学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语言 学 Neurolinguistics 神经语言学 emotive 情感功能 metalingu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 in terpers onal function 人际功能 Informative (信息 /告知功能), Emotive Function (情感功能) , Recreational Function (娱乐功能), Pho no logy (音系/音位学); Syntax (句法学); Pragmatics (语用学) Acoustic pho netics 声学语音学 Psycholi nguistics 心理语言学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人类语言学 Applied linguistics 应用语言学4. 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 描写式和规定式 Synchronic vs. diachr onic 共时和历时 Lan gue vs. parole 语言和言语 Compete nee vs. performa nce§言能力和语言行为 5. Vocal tract 声道 (res on at ing cavities 共鸣腔),phary nx 咽腔,oral cavity 口腔 and n asal cavity 鼻腔. 其它的一些发音器官:lungs 肺,windpipe (trachea )气管,vocal folds 声带, larynx 喉,epiglottis 会厌,次声门,pharynx 咽,uvula 小舌,hard palate 硬腭, soft palate 软腭,alveolar ridge 齿龈 6. Consonants and vowels (辅音和元音) A. Manners of articulation 发音方式 B. Places of articulation 发音位置 7. Stop (or plosive )爆破音 Fricative 摩擦音 Approximant 近似音 Lateral (approximant )边音 Affricates 塞擦音,trill 颤音 and tap 闪音 Bilabial 双唇音 Labiodental 唇齿音 Dental 齿音 Postal veolar 后齿龈音 Retroflex 卷舌音 Velar 软腭音 Uvular 小舌音, pharyngeal 咽音 monophthong vowel: 单元音 diphthongs 双元音 Lax vowels 短元音 Tensed vowels 长元音 8. Coarticulation and phonetic transcription 协同发音和标音 anticipatory coarticulation 先期协同发音 perseverative coarticulation 后滞协同发音. broad tran scriptio n 宽式标音 narrow tran scripti on 严式标音 9. minimal pairs 最小对立体 Phoneme 音位 phon emic tran scripti ons 音位转写 phon etic tran scripti ons 语音转写 phones 音子 alloph ones 音位变体 compleme ntary distributi on 互补分布 Alveolar 齿龈音 Palatal 硬腭音 glottal 声门音 triphthongs 三元 音

语言学教程第三章练习1答案

Key: Chapter 3 I. 1~5 AACBB 6~10 BCADB II. 11~15 FTFTT 16~20 FTFFF III. 21. initialism, acronym 22. vocabulary 23. solid, hyphenated, open 24. morpheme 25. close, open 26. back-formation 27. conversion 28. morpheme 29. derivative, compound 30. affix, bound root IV. 31. Blending: It is a process of word-formation in which a new word is formed by combining the meanings and sounds of two words, one of which is not in its full form or both of which are not in their full forms, like newscast (news + broadcast), brunch (breakfast + lunch) 32. Allomorph: It is any of the variant forms of a morpheme as conditioned by position or adjoining sounds. 33. Close-class word: It is a word whose membership is fixed or limited. Pronouns, prepositions, conjunctions, articles, etc. are all closed-class words. 34. Morphological rule: It is the rule that governs which affix can be added to what type of base to form a new word, e.g. –ly can be added to a noun to form an adjective. V. Omit. VI. 37. (1) c (2) a (3) e (4) d (5) b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第三章)

第三章语音 1.什么是语音?怎样认识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符号,而符号的构成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语言就是一种符号,语音就是语言符号得以存在的形式,它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通过人的发音体―声带的振动,使周围空气振动,产生音波,再扩散开来,传到别人的耳朵中,再还原成语音,并与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定的意义结合起来,就理解了对方所说的话语的意义。这就是交际表达与接受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人类的交际过程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这样五个阶段,详见导言部分)所以,语音又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它不但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而且必须代表意义,否则,也不是语音。 2.语音可以分哪些单位? 要进一步认识人类语音的特点,我们进一步把人类语言的语音系统切分为大小不同的单位进行研究。一般把语音单位分成音节和音素来研究。 1)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它是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往下切分,就是音素。一个音素只有一个发音动作,发音动作改变了,发音器官的形状改变了,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3.为什么说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人们说话,要发出一连串的音,这些是人的发音器官连续活动产生出来的,像一股水流,我们把这一连串音称之为语流。把语流中的音按音质(音色)来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时候,这个最小单位的音就是音素。因此,音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 音素的划分是分辨语音和分析语音的基本步骤,也是字母拼音的基础。 4.音素和字母有什么区别? 音素不同于字是很明显的,要注意的是音素也不同于字母。两者的区别如下: 1)字母是书写的最小单位,而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2)通常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如汉语中:(d)-[t], (t)-[t?], (n)-[n], (l)-[l]等。但如果字母不够用的话,就以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 3)可以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几个不同的音素。 附:普通话音素表 5.什么是音标?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

语言学教程第三章重点

Questions for Chapter 3(Key) 1. Define the following terms: morpheme morphology inflection derivation allomorph bound morpheme free morpheme compound stem affix root grammatical word lexical word closed-class open-class blending acronym clipping back-formation 2. List the bund morphemes in the following words: fearlessly, misleads, previewer, shortened, unhappier -less, -ly, mis-, -s, pre-, -er, -en, -ed, un-, -ier 3.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examples should the ‘a’ be treated as a bound morpheme? a boy, apple, atypical, AWOL a is treated as a bound morpheme in atypical 4. What are the inflectional morphemes in these expressions? It’s raining; the cow jumped over the moon; the newest style; the singer’s new songs Person inflection: for aspect:rain ing, jump ed, Comparative case: new est, Case: singer’s Number: song s 5. Determine the original term from which the following words were back-formed. (a) burgle burglar (b) enthuse enthusiasm (c) greed greedy (d) automate automation (e) donate donation (f) escalate escalator (g) peddle peddler (h) diagnose diagnosis (i) loaf loafer (j) self-destruct self-destruction (k) attrit attrition (l) hairdress hairdresser (m) drowse drowsy (n) frivol frivolus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圣才出品】

第12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 12.1 复习笔记 本章要点: 1. The Prague School and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FSP) 布拉格学派与功能句子观 2. The London School and context of situation 伦敦学派与语境观 3.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4. Bloomfield and American Structuralism 布隆菲尔德与美国结构主义 5. Chomsky and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法 常考考点: 各流派的代表人物、理论基础、特点、主要观点、重要概念;语言普遍性和人类行为关系等。 本章内容索引:

I. Saussure and modern linguistics II. The Prague School 1. Main points and contribution 2.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FSP) 3. Communicative Dynamism (CD) III. The London School 1. Introduction 2. Malinowski’s theories 3. Firth’s theories 4.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5. Systemic grammar and Functional grammar (1) Systemic grammar (2) Functional grammar IV. American Structuralism 1. Introduction 2. Three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V.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1. Introduction 2. The Innateness Hypothesis 3. Generative Grammar 4.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TG Grammar 5. Main features of TG Grammar

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摘要:卡特福德(J. C. Catford)是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是翻译的语言学派的杰出代表。他著名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于 1965 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67 年再版,并被列为牛津大学语言与语言学习丛书。本文试图从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分类、翻译的等值、转移、可译性限度等五个方面来解读这一著作,并试图窥探其对翻译理论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关键词: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翻译;语言学 1. 引言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及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西方的学者逐步认识到,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技巧,而且是一门科学,并以不同学科理论为依据,形成翻译理论研究的不同学派。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语言学派、语文学派、交际学派及社会符号学派。而张南峰和陈德鸿在《西方翻译理论精选》(2000)一书中,将西方翻译流派分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和解构学派六大学派。可见,多数学者都认为存在翻译的语言学派。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是语言学派的理论基础,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翻译理论。1953 年苏联人费道罗夫发表了《翻译理论概要》一书;1965 年,卡特福德发表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1975 年,巴尔胡达罗夫发表了《语言与翻译》一书;1980 年,科末萨罗夫发表了《翻译语言学》一书,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翻译语言学的形成。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有以下共同的观点(1)语言学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之间的关系;(2)翻译理论研究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属于比较语言学范畴;(3)翻译的过程是使用语言的过程,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文字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对等的文字材料,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替换成另一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是一本颇为重要的学术著作。作者将现代英国描写语言学的框架用于翻译的分析之中,指出了一条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戴炜栋第1-3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第1-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P13 1. How do you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答:Linguistics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linguistic data, conducted with reference to some general theory of language structure.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nature and rules of the underlying language system, the linguists has to collect and observe language facts first, which are found to display some similarities, and generalizations are made about them; then he formulates some hypotheses about the language structure. The hypotheses thus formed have to be checked repeatedly against the observed facts to fully prove their validity. In linguistics, as in any other discipline, data and theory stand in a dialectical complementation, that is, a theory without the support of data can hardly claim validity, and data without being explained by some theory remain a muddled mass of things. 2. What are 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What does each of them study? 答: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are: (1) phonetics: it studies the sounds used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2) phonology: it studies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3) morphology: it studies the way in which linguistic symbols representing sounds are arranged and combined to form words; (4) syntax: it studies the rules which govern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grammatically permissible sentences in languages; (5) semantics: it studies meaning conveyed by language; (6) pragmatics: it studies the meaning in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use. 3. In what basic ways does modern linguistics differ from traditional grammar? 答:The general approach thus traditionally formed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over the years is roughly referred to as “t raditional gramma r.” Modern linguistics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g rammar in several basic ways. Firstly, linguistics is descriptive while traditional grammar is prescriptive. Second, modem linguistics regards the spoken language as primary, not the written. Traditional grammarians, on the other hand, tended to emphasize, maybe over-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written word, partly because of its permanence. Then, modem linguistics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grammar also in that it does not force languages into a Latin-based framework. 4. Is modern linguistics mainly synchronic or diachronic? Why? 答:In modem linguistics, a synchronic approach seems to enjoy priority over a diachronic one. Because people believed that unless the various states of a languag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re successfully studied,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5. For what reasons does modern linguistics give priority to speech rather than to writing? 答:Speech and writing are the two major media of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Modem linguistics regards the spoken language as the natural or the primary medium of human language for some obvious reas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inguistic evolution, speech is prior to writing. The writing system of any langu age is always “invented” by its users to reco rd speech when the need arises. Even in today's world there are still many languages that can only be spoken but not written. Then in everyday communication, speech plays a greater role than writing in terms of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conveyed. And also, speech is always the way in which every native speaker acquires his mother tongue, and writing is learned and taught later when he goes to school. For modern linguists, spoken language reveals many true features of human speech while written language is only the “revised” record of spe ech. Thus their data fo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re mostly drawn from everyday speech, which they regard as authenti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