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0 流行性斑疹伤寒

10 流行性斑疹伤寒

10 流行性斑疹伤寒
10 流行性斑疹伤寒

教案首页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两个病种。流行性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埃及从山羊中分离到普氏立克次体,美国从飞松鼠中分离到普氏立克次体,但流行性斑疹伤寒作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还证据不足。流行性斑疹伤寒仍然属于人-虱-人传播的疾病,人是唯一的宿主,体虱是传播媒介。普氏立克次体在体虱胃肠道上皮细胞中生长繁殖,经虱粪排出体外,虱粪污染人皮肤破损处引起感染发病。在发达国家由于生活水平高,卫生条件好,有条件经常洗澡,常换衣服,防止体虱生长,因此得到有效控制。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衣虱孳生的人群中,时有流行。在我国最后一次流行是在70年代末云南省昭通地区。 地方性斑疹伤寒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由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引起的,鼠类是贮存宿主,印鼠客蚤是传播媒介,人是受害者。呈鼠―蚤―人传播循环。但丘福禧等从热带鼠螨中也分离到莫氏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是全世界性的,凡是有老鼠和跳蚤的地方都可能有地方性斑疹伤寒疫源地的存在。发达国家报告病例数较少。我国解放后有三次流行高峰:第一次1950~1952年,为流行性和地方性混合流行,以云南最严重。第二次流行高峰除台湾外,28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病。第三次流行高峰自1980~1984年。国内自80年代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97年开始回升。 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流行性斑疹伤寒一般潜伏期为10~14天。如

果感染量大,发病时间可提前。前驱症状不明显,有的只有 低热、头痛和疲倦等。地方性斑疹伤寒潜伏期一般5~15天。 (二)症状和体征: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为四项,即发热、头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三)物理检查:最常见的体征为脾肿大。 (四)并发症:中耳炎、腮腺炎、细菌性肺炎是常见的并发症,有的可出现阴囊、阴茎、阴唇肿胀和坏疽。有时可 出现神经刺激症状,有的昏迷、迟钝、呆傻,有的兴奋。 诊断标准 一)流行性斑疹伤寒: 1.流行病学:冬春季发病,有衣虱感染史; 2.临床症状:突然高烧并伴有剧烈头痛; 3.体征:80%以上的患者4~7日出现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2~5mm,压之退色,一周后变为暗红色或紫癜样皮损,压之不退色; 4.实验室诊断: 4.1血清学诊断:室温补体结合试验(CF):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大于莫氏立克次体抗体滴度二倍以上,一次血清抗体滴度≥1∶32,双份血清恢复期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可确诊为现患病例。 4.2病原学诊断:从发热期患者血标本中分离出普氏立克次体或从发热期患者血标本中扩增出普氏立克次体特异性DNA片段。 (二)地方性斑疹伤寒:

传染病诊断标准论述(doc 15页)

传染病诊断标准论述(doc 15页)

传染病诊断标准 规定管理的35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肺结核。 丙类传染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甲类传染病 鼠疫 一、疑似病例: 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 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 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 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 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确诊病例:

1.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2个月以上者; 2.粪便有粘液脓性或间歇发生; 3.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或2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加3项 阿米巴痢疾 一、急性阿米巴痢疾: 疑似病例: 起病稍缓,腹痛,腹泻,大便暗红色,带血、脓或粘液,或为稀糊状,有腥臭。 二、确诊病例: 1.粪便检查发现有包囊或小滋养体。 2.粪便检查发现阿米巴大滋养体。 3.乙状结肠镜检查,肠组织内查到阿米巴滋养体。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项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2或3项 伤寒和副伤寒 一、疑似病例: 在伤寒流行地区有持续性发热1周以上者。 二、确诊病例: 1.不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持续性高热(热型为稽留热或驰张热)、畏寒、精神萎靡、无欲、头痛、食欲不振,腹胀、皮肤可出现玫瑰疹、脾大、相对缓脉。 2.末稍血白细胞和嗜酸细胞减少。 3.血、骨髓、尿、粪便培养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 4.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O”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上,“H”、“A”、“B”、“C”抗体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4倍升高。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2项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或4项 艾滋病 一、HIV感染者: 受检血清经初筛试验,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法或间接免疫萤光试验(I.F)等方法检查阳性,再经确诊试验如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等方法复核确诊者。 二、确诊病例: 1.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1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1个月以上; (2)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1个月以上; (3)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4)卡波济氏肉瘤(K+S+); (5)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 2.若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1项标准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CD4/CD8(辅助/抑制)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CD4细胞计数下降;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培训)

时间:2011.1.10 地点:发热门诊 主讲:翟厚锋 内容: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蠕等所引起的疾病均可称为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感染的概念 感染由微生物入侵繁殖或机体自身菌群的异位,比例失调对机体所造成的损害而发生的一种炎症反应叫做感染。 感染发生中的微生物因素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入侵门户等。单以数量而言,其致病数量经口途径,伤寒杆菌为105个菌体,志贺菌属则10个菌体即可,霍乱弧菌为108个菌体;吸入1~10个结核杆菌可使人受到感染,一般来说,病原体的数量愈大,引起感染的可能性愈大,一旦大量病原体侵袭人体时,潜伏期一般较短,病情较重,反之则潜伏期长而病情较轻,或不发病。 致病力是指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能力,这种能力时病原体粘附于宿主体表、侵袭组织、产生毒性物质和抗拒、逃避宿主防御的各种能力总和。现分叙如下: 1、粘附病原体能否粘附于表皮细胞,能否引起感染的第一环节,如导致尿路感染的大肠杆菌菌株带有P-1菌毛,可与泌尿道上皮细胞的糖脂结合。 2、侵袭组织和在体内繁殖扩散某些病原体对组织侵袭力弱,附于粘膜后并不侵袭粘膜上皮细胞,仅在局部生长反之,产生毒素致病,如霍乱弧菌、产毒素大肠杆菌。某些病原体侵入粘膜,孳生反之,产生毒素,破坏粘膜和粘膜下层组织,形成病灶或溃疡,但不进入血流,如志贺菌属、非伤寒沙门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白喉杆菌等。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可产生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多种酶,有利于其进入表层下组织后进一步蔓延,并侵犯附近入血流向全身扩散。 3、抗拒宿主防御机能肺炎球菌、肺炎克雷白菌(肺炎杆菌)的荚膜、链球菌属胞壁成分M-蛋白质、革兰氏阴性菌“O”抗原均有抗吞噬作用。 4、毒素一般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前者是细菌繁殖时分泌的蛋白质或多肽,可直接损伤组织。内毒素革兰氏阴性杆菌胞壁的脂多糖。 有病原体虽然是感染性疾病必备的条件,但是否致病,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只有在病原体数量大、毒力强、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也受外界干预因素影响,如抗菌治疗,侵入操作,气候变化等。 感染类型:分四类 1、病原体被清除 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如胃酸)或特异性免疫使病原体不能定植而被清除,如给志愿者口服铜绿假单胞菌后,部分被胃酸杀灭,部分成为过路菌而被排出体外。 2、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省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称为病原携带状态(如带菌状态、带病毒状态、带虫状态)。 慢性携带﹥3m 急性携带﹤3m 病原携带共同特征:能排出病原体,而无临床表现及免疫应答。 病原携带,常不易为人们识别,在HAI中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3、隐形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仅引起宿主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度组织损伤。无明显的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但宿主能排出病原体。 感染的结果,一部分人的病原体被消除,另一部分人转变为病原携带者,甚至持续携带

伤寒与斑疹伤寒的区别

伤寒与斑疹伤寒的区别 文章目录*一、伤寒与斑疹伤寒的区别*二、伤寒与斑疹伤寒的饮食*三、伤寒与斑疹伤寒的预防护理 伤寒与斑疹伤寒的区别1、伤寒与斑疹伤寒的区别伤寒与斑疹伤寒是病原体不同的两种疾病。由于两者都有持续发热、出疹等共同症状,直至18世纪伤寒与斑疹伤寒仍归属一类。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有持续发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减少等,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伤寒的病死率约为1%,主要死于并发症。 而斑疹伤寒是由一种叫立克次氏体的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立克次氏体是介于最小细菌(巴尔通氏体)与病毒之间的原核细 胞型微生物。 2、伤寒中医治疗 2.1、伤寒发狂,胡言乱语。用铁粉、龙胆草,共研细,磨刀水调服。 2.2、伤寒劳复(按:指伤寒病后,身体未复原而性交,引起旧病复发)。用鼠尿、韭根,同煮开,去渣,再煮开二次,温服,得汗即愈,无汗可再服一剂。 2.3、伤寒尿涩,小腹胀满。用石燕研细,葱白汤调服半钱。以消胀为度。

2.4、伤寒咳逆。用雄黄酒,同煎,病人趁热嗅其气。 2.5、治伤寒头痛。用连须葱白、生姜,水煮,温服。 2.6、伤寒无汗。用代赭石、干姜,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搽在 两手心上,然后紧握双拳夹在大腿间。盖被静卧,汗出病愈。 2.7、伤寒搐搦(汗出不止,手足抽筋)。用海蛤、川乌头,穿 山甲,共研为末,滴酒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捏扁,放足心下,外以 葱白包住,扎好,在热水中浸脚,浸至膝部最好。水冷须换热。以 遍身出汗为度。每隔三天,照此方治疗一次。 3、斑疹伤寒的治疗 3.1、一般治疗 患者入院后先更衣、灭虱、卧床休息。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危重患者要勤翻身防止并发症。供给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补 充大量的维生素B、C及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3.2、病原治疗 氯霉素、四环素族药物对本病皆有特效。一般于用药后十余小时症状开始减轻,2~3天内完全退热。氯霉素分3~4次口服,退热后用量酌减,继续服3天,或延长至5~7天,以防近期内复发。多西环素顿服,必要时2~4天再服1剂。临床实践中氯霉素疗效虽好,因其副作用突出,已不作首选。而多西环素则应用较多,治 疗简单,副作用少,效果满意。 3.3、对症治疗

传染病诊断标准大全

传染病诊断标准 规定管理的35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甲类传染病 鼠疫 一、疑似病例: 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 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 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 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 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确诊病例: 1.在疑似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具有毒力的鼠疫杆菌,是确诊首例鼠疫病人的唯一依据。 2.当一起人间鼠疫已经确诊后,在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鼠疫杆菌的FI抗原或血清FI抗体升高4倍以上,亦可对续发病例做出确诊。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

霍乱 一、疑似病例: 具有下列项目之一者: 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泄,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二、确诊病例: 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疑似病例项目之一)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 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患者。 临床诊断:具备2 实验确诊:具备1或3或4 乙类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一、疑似病例: 1.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乏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2.血清ALT反复升高而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一)甲型肝炎(HA): 1.病人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过甲型肝炎病人,或到过甲型肝炎暴发点工作,旅行,并进食,或直接来自流行点。

伤寒与副伤寒的血清学检验

伤寒与副伤寒的血清学试验 参考范围: 肥达(Widal)试验 “H”<1:160 “O”<1:80 “A”<1:80 “B”<1:80 “C”<1:80 Vi凝集试验 临床评价: 1.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种独特的急性全身性发热性单核细胞内感染,主要由沙门菌属中的伤寒沙门菌和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偶尔由鼠伤寒沙门菌引起。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及Vi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肥达试验即为测定患者血清中O、H抗体效价的一种传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对伤寒和副伤寒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测定Vi抗体可用于发现带菌者。 2.肥达试验这一方法的建立已有一百余年,方法较为简易而可靠,已广泛应用。试验时用的抗原有伤寒沙门菌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鞭毛抗原“A”、“B”、“C”共五种同时试验。对试验结果的解释除正常参考值外,须结合临床症状及以下诸方面作出正确判断。 (1)伤寒与副伤寒发病一周末肥达试验开始出现阳性,第3~4周阳性率可达90%,其效价随病程演进而递增,第4~6周达高峰,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若最近没有免疫接种史,H≥1:160,O、A、B、C≥1:80在诊断上有参考价值。单次效价增高的定论可靠性较差,恢复期较急性期抗体效价有4倍以上增长才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新近是否感染该病的指征。于病程中每隔5~7天重复采血试验,若效价依次递增者则诊断意义也较大。 (2)感染伤寒沙门菌后,一般O抗体出现较早,它是IgM型抗体,存在于血清内的时间较短(几个月),高效价()抗体常见于伤寒急性期。而H抗体为IgG型抗体,产生较慢,但效价较高,存在的时间亦较长(可长达数年)。 (3)伤寒沙门菌与甲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有部分共同的O抗原,可使体内产生相同的O抗体,故O抗体特异性较低,增高时只能诊断为伤寒类疾病的感染。而伤寒与副伤寒时产生的H抗体特异性较高,在免疫学反应中不发生交叉凝集,因此某一种鞭毛抗体(“H”、“A”、“B”、“C”)的升高,对伤寒与各型副伤寒有鉴别诊断意义。 (4)Vi抗原存在于新从病人分离的伤寒沙门菌及丙型副伤寒沙门菌菌体最表层。患者感染后,Vi抗体的升高,往往在病程3~4周之后,Vi凝集试验≥1:5者提示为伤寒带菌,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没有意义。 3.伤寒与副伤寒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往往降低,大多为3~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消失。病原菌的检出是本病的确诊依据,疾病早期以血培养为主,第一周阳性率最高,可达90%,病程后期以骨髓、粪、尿等培养为主,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对应用抗生素治疗后血培养阴性者尤为适用。粪、尿培养一般于病程第3~4周阳性率较高。另外,取玫瑰疹刮取物或活检切片进行培养,也可获阳性结果。 4.影响本试验结果的因素 (1)过去曾预防接种伤寒、副伤寒疫苗者,H抗体效价明显升高,并持续数年,而O抗体低于正常值。 (2)以往患过伤寒病或曾接种伤寒菌疫苗,新近又感染流行性感冒或布鲁菌病,可产生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行业标准) 规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甲类传染病 鼠疫【GB 15991—1995】 诊断标准 1.1 流行病学线索 患者发病前10d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1.2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h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 1.2.1 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1.2.2 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1.2.3 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 1.2.4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1.2.5 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1.2.6 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1.2.7 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浊浑。 1.3 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1.4 患者2次(间隔10d)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2 疑似病例 具备1.1加1.2中任一项。 3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1.3或1.4。 4 隐性感染者 有鼠疫流行病学线索,没有明显的鼠疫临床表现,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有PHA检测其血清出现1∶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5 追溯诊断病例 在有过鼠疫流行病学线索的人群中,曾出现过鼠疫临床表现,没接种过鼠疫菌苗,其血清经PHA检测出现1∶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6 病型 6.1 确诊鼠疫病例,有1.2.1临床表现者,为腺型鼠疫。

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 班级:2011电科微电—2班姓名:XXX 学号:XXXXXXX 摘要:斑疹伤寒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高热、头痛、皮疹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状为特点。可分为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伤寒两种,前者又称虱型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为媒介传播的。后者又称蚤型或鼠型斑疹伤寒,为莫氏立克次体通过蚤而传播的。流行性斑疹伤寒主要发生于冬春季3~4月份,地方性斑疹伤寒四季散在发生,以夏秋季8~9份多见。 关键词:斑疹伤寒预防治疗误诊比较 1、斑疹伤寒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原因分析 1.1误诊原因分析 1.1.1临床表现酷似出血热。早期均有发热、头痛、腰痛及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充血,部分病人有腋下出血点及尿量减少倾向,与出血热的“三红”、“三痛”以及出血点、少尿特征酷似;有的病例血小板减少,出现尿蛋白、异常淋巴细胞,与出血热类同。但发热时间均相对较长,精神状态较好,脏器损伤较轻,此点不支持出血热。出血热皮肤可见出血点,不会出现皮疹[1]。 1.1.2 对病情缺乏综合分析。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不适等症状,为热性病早期常见的症状,血小板减少、尿蛋白的出现也并非出血热特有,部分医生对于发热的病人,只要检查血小板减少,有蛋白尿,不作综合分析,就考虑为出血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发热性疾病除出血热外,还可有斑疹伤寒、伤寒等疾病。 1.1.3对病情缺乏综合分析。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不适等症状,为热性病早期常见的症状,血小板减少、尿蛋白的出现也并非出血热特有,部分医生对于发热的病人,只要检查血小板减少,有蛋白尿,不作综合分析,就考虑为出血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发热性疾病除出血热外,还可有斑疹伤寒、伤寒等疾病。尿量有减少倾向,主要与病程中食欲差、高热消耗、补液不足等因素所致的有效血容量不足有关。 1.2减少误诊的措施 1.2.1临床上对于发热超过5~7天,尤其伴有明显头痛者,即便缺乏斑疹伤寒明显的全身毒血症症状以及所特有的皮疹,亦应想到斑疹伤寒的可能。发热患者在病程的第4~5天时出现皮疹,且多为充血性斑丘疹,少数也可能为出血性,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1.2.2注意与出血热鉴别。出血热一般发热期为3~7天,如热程越长,病情越重,患者精神

微生物检验第二十三章 立克次体及检验讲义

第二十三章立克次体及检验 本章内容 概述——共同特征 分类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微生物检验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恙虫病立克次体 贝纳柯克斯体 埃立克体 汉赛巴通体 概述 ·一类微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DNA和RNA。 ·大多是人畜共患病原体,引起人类发热和出血性疾病。 ·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 ·大小介于一般细菌与病毒之间。 ·G-,呈多形性,主要为球杆状。 ·除极少数外均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分类 对人类致病的立克次体有五个属: 立克次体属:分2个生物型,斑疹伤寒群、斑点热群。 柯克斯体属 东方体属(恙虫病群) 埃立克体属 巴通体属 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结构:形似小杆菌,具有多形性。无鞭毛或荚膜。一般不易着色。 ·立克次体的结构与G-菌非常相似,但脂类含量比细菌多,细胞壁弹性较大。 ·形态与结构:革兰染色阴性,但一般不易着色,常用Giemsa、Macchiavello和Giménez法染色。 ·各种立克次体在细胞内存在部位有所不同。 普氏立克次体分散于胞质中 恙虫病立克次体多在胞质近核处堆积 Q热立克次体则在胞质的空泡中定位 斑点热立克次体除位于胞质外,也可在核内发现。 埃立克体单个或包涵体形式存于宿主细胞膜包被的空泡内。 ·抗原:群特异性和种特异性。群特异性抗原是立克次体悬液经乙醚处理后获得的可溶性抗原,种特异性抗原,为颗粒性抗原。 外斐反应: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菌体抗原(OX19、OX2、OX K抗原)具有共同的耐热性多糖类属抗原,因而临床上常用后者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作为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关抗体的检查。用于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 ·培养特性:除巴通体外,其他立克次体只能在活的真核细胞内生长。立克次体的分离繁殖常用方法

诊断学资料讲义整理

诊断学 第一篇:常见症状 1.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3.体征: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是医师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4.发热的热型及临床意义: 稽留热:体温恒定在39--40oC以上数天,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oC。 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 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常在39℃↑,都在正常↑24h波动>2℃, 见于败血症、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 间歇热:高峰持续数小时,骤升骤降,无热期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回归热:高峰在39℃↑,骤升骤降,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波状热:缓升达39℃↑数天,渐降至正常数天,反复多次。 见于布鲁菌病。 不规则热:结核,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5. 黄疸:血清中胆红素升高(>34.2μmol/L)致使皮肤、黏膜、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6.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出体外。 7.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使组织膨胀。 8.间停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9.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10.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机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 11.呕血的常见原因: 消化性溃疡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病变

年初级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讲义第23章立克次体及检验

立克次体及检验 本章要点: 1.概述 2.致病性 3.立克次体的检测方法 一、概述 1.概念:立克次体是一类微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立克次体的共同特征: 大多是人畜共患病原体;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大小介于一般细菌与病毒之间,革兰染色阴性,呈多形性;除极少数外均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3.分类 对人类致病的立克次体有五个属:立克次体属(Rickettsia)、柯克斯体属、东方体属、埃立克体属和巴通体属。 4.外斐反应 立克次体的耐热多糖抗原与变形杆菌某些X株的菌体抗原(OX19、OX2、OX K 抗原)具有共同的抗原性,因而临床上常用后者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这种交叉凝集试验称为外斐反应,用于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

二、致病性 (一)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群主要包括普氏立克次体和莫氏立克次体。 1.普氏立克次体 常以人的体虱为传播媒介,通过虱粪擦入损伤的皮肤,引起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流行性斑疹伤寒。 2.莫氏立克次体 莫氏立克次体的贮存宿主是鼠类,主要传播媒介是鼠蚤或鼠虱,通过蚤粪擦入损伤的皮肤,引起地方性斑疹伤寒。 3.恙虫病立克次体通过恙瞒幼虫叮咬传给人,引起恙虫病。 4.贝纳柯克斯体(又称Q热立克次体) 以蜱为传播媒介,也可不借助于媒介节肢动物而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给人,引起Q热。 5.汉赛巴通体 为杆菌性血管瘤-杆菌性紫瘫和猫抓病的病原体,与猫抓伤、咬伤有关。 三、立克次体的检验 由于立克次体的传染性较强,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必须保证在安全防护的条件下进行,以防止实验室感染的发生。 (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1.患者血液在病程第一周内并在使用广谱抗生素前采集患者血液5~ 10ml,立即在患者床边接种于动物。血清学检查标本一般采集3份血液标本,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蠕等所引起的疾病均可称为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感染的概念 感染由微生物入侵繁殖或机体自身菌群的异位,比例失调对机体所造成的损害而发生的一种炎症反应叫做感染。 感染发生中的微生物因素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入侵门户等。单以数量而言,其致病数量经口途径,伤寒杆菌为105个菌体,志贺菌属则10个菌体即可,霍乱弧菌为108个菌体;吸入1~10个结核杆菌可使人受到感染,一般来说,病原体的数量愈大,引起感染的可能性愈大,一旦大量病原体侵袭人体时,潜伏期一般较短,病情较重,反之则潜伏期长而病情较轻,或不发病。 致病力是指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能力,这种能力时病原体粘附于宿主体表、侵袭组织、产生毒性物质和抗拒、逃避宿主防御的各种能力总和。现分叙如下: 1、粘附病原体能否粘附于表皮细胞,能否引起感染的第一环节,如导致尿路感染的大肠杆菌菌株带有P-1菌毛,可与泌尿道上皮细胞的糖脂结合。 2、侵袭组织和在体内繁殖扩散某些病原体对组织侵袭力弱,附于粘膜后并不侵袭粘膜上皮细胞,仅在局部生长反之,产生毒素致病,如霍乱弧菌、产毒素大肠杆菌。某些病原体侵入粘膜,孳生反之,产生毒素,破坏粘膜和粘膜下层组织,形成病灶或溃疡,但不进入血流,如志贺菌属、非伤寒沙门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白喉杆菌等。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可产生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多种酶,有利于其进入表层下组织后进一步蔓延,并侵犯附近入血流向全身扩散。 3、抗拒宿主防御机能肺炎球菌、肺炎克雷白菌(肺炎杆菌)的荚膜、链球菌属胞壁成分M-蛋白质、革兰氏阴性菌“O”抗原均有抗吞噬作用。 4、毒素一般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前者是细菌繁殖时分泌的蛋白质或多肽,可直接损伤组织。内毒素革兰氏阴性杆菌胞壁的脂多糖。 有病原体虽然是感染性疾病必备的条件,但是否致病,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只有在病原体数量大、毒力强、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也受外界干预因素影响,如抗菌治疗,侵入操作,气候变化等。 感染类型:分四类 1、病原体被清除 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如胃酸)或特异性免疫使病原体不能定植而被清除,如给志愿者口服铜绿假单胞菌后,部分被胃酸杀灭,部分成为过路菌而被排出体外。 2、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省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称为病原携带状态(如带菌状态、带病毒状态、带虫状态)。 慢性携带﹥3m 急性携带﹤3m 病原携带共同特征:能排出病原体,而无临床表现及免疫应答。 病原携带,常不易为人们识别,在HAI中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3、隐形感染(covert infection)

微生物检验第二十六章 螺旋体及检验讲义

第二十六章螺旋体及检验 本章内容 一、概述 二、疏螺旋体属 (一)伯氏疏螺旋体 (二)回归热螺旋体 (三)奋森螺旋体 三、钩端螺旋体 四、密螺旋体属 梅毒螺旋体 一、概述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 原浆柱=细菌菌体,由细胞壁,胞质膜及胞质内容物组成,胞质中含有核质(原始核); 中轴丝=螺旋体的运动器官; 外膜=细菌荚膜相当。 螺旋体革兰染色阴性,但着色较困难。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抗生素敏感。螺旋体所致疾病主要有性传播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螺旋体科有8个属,其中致病性螺旋体主要有3个属:疏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 二、疏螺旋体属 又称包柔螺旋体属。 螺旋稀疏,有3~10个螺旋,不规则呈波纹状,运动活泼。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伯氏疏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和奋森螺旋体。 (一)伯氏疏螺旋体 生物学特性 形态:螺旋稀疏,运动活泼。 染色:G-,不易着色。Giemsa染色呈紫红色,Wright染色呈棕红色。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需长链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和牛血清蛋白等。 气体环境:微需氧,5%~10%CO2促进生长; 温度环境:适宜温度35℃; 菌落特征:生长慢;液体培养基中需培养2~3周可观察到生长情况。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早期取皮损组织、淋巴结抽出液、血液、关节滑膜液、脑脊液和尿液等。 形态学检查:染色镜检;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标本中螺旋体的形态和运动。 分离培养:改良的Kelly(BSK)培养基,33~35℃孵育。 抗体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免疫印迹技术。 核酸检测:PCR 动物实验 致病性及临床意义 莱姆病的病原体。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储存宿主主要是野生或驯养的哺乳动物。主要传播媒介是硬蜱,叮咬部位出现移形性红斑。未经治疗者发展至晚期主要表现为慢性关节炎、慢性神经系统或皮肤异常。 (二)回归热螺旋体 回归热是一种由节肢动物传播的、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急性传染病。 引起该病的疏螺旋体有两种:回归热螺旋体,以虱为传播媒介,引起流行性回归热;赫姆疏螺旋体,以蜱为传播媒介,引起地方性回归热。 (三)奋森螺旋体 革兰染色阴性,专性厌氧。 常与梭杆菌寄生于人类口腔牙龈部。一般不致病,只有当人体抵抗力显著降低时,这两种菌大量繁殖,协同引起咽峡炎、牙龈炎、溃疡性口腔炎等。 三、钩端螺旋体 生物学特性 形态: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密而规则;在暗视野显微镜下,似细小珍珠排列成的细链,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运动活泼,沿长轴作旋转、扭转及菌体伸缩匍匐状运动,因而常使菌体呈C、S、8等字形。 染色:G-,不易着色。常用镀银染色法及荧光抗体染色法。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深褐色。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流行性斑疹伤寒 普氏立克次体引起的虱为传播媒介的疾病,稽留高热、头痛、皮疹、脾大、神经系统症状;又称为虱传斑疹伤寒; 病原体: 普氏立克次体在活细胞内寄生,普通无细胞培养基不能生长;与变形杆菌OX19有共同抗原,可用变形杆菌OX19与人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体虱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立克次体在虱肠上皮细胞内繁殖,胀破细胞后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叮咬人时不会感染,被叮咬后搔抓时立克次体通过搔痕进入体内;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终身免疫;多发于寒冷地区,冬春季为主; 发病机制: 皮下局部组织繁殖-立克次体血症-播散到小动静脉引发血管炎、形成斑疹伤寒结节-各个器官的非化脓性间质性炎症; 部分被巨噬细胞破坏,释放的毒素导致中毒表现;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体温1-2d内升高到39℃以上,维持15d,在3-4天内迅速降低,伴有畏寒、乏力、全身酸痛等不适; 皮疹-发热4-5天后出现,面部没有,充血性和出血性混合存在;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耳鸣、听力减退; 脾大; 辅助检查: 血象-WBC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凝集性立克次体;>1:160或4倍升高有诊断意义,但是不能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鉴别,也有假阳性;阴性不排除、阳性不确诊; 补体结合试验- 诊断: 去过流行区,有虱咬史;发热、4-5d后出现皮疹、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前庭受累);外斐反应>1:160或滴度增高,可以诊断; 治疗:

四环素口服,体温正常后再吃3天;只能抑制繁殖,彻底清除需要自身免疫; 地方性斑疹伤寒,临床表现与斑疹伤寒类似,但是病情较轻,病程短,病死率低;治疗同斑疹伤寒; 伤寒和斑疹伤寒的鉴别: 伤寒斑疹伤寒 伤寒杆菌立克次体 粪口途径传播虱传博 夏秋季多见冬春季多见 发热、相对缓脉、肝脾大发热、头痛、神经系统症状 皮疹是玫瑰疹充血性+出血性皮疹混合存在血培养(+)、肥达反应>1:160 外斐反应>1:160

病媒生物防制讲义大纲讲解

病媒生物防制讲义提纲 主讲人:李曲旦 消毒监测科

病媒生物防制讲义提纲 李曲旦 哈铁疾控所消毒监测科 主要内容 病媒生物防制概述 蟑螂生物学特征与防制 鼠生物学特征与防制 铁路旅客列车病媒生物防制 病媒生物防制概述 1 病媒生物的概念 病媒生物—即媒介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 常见的病媒昆虫:蚊子、苍蝇、蟑螂、臭虫、虱子、跳蚤、蚂蚁、蜱、螨等。 常见的病媒动物—啮齿类—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黄胸鼠2 病媒生物的危害与防制 传播疾病:痢疾、伤寒、肝炎、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等几十种疾病。 影响休息:蚊子、跳蚤等叮咬、吸血。 损害财物:污染食品和粮食(排泄物)对家具、衣物、书画造成一定危害。 综合防制:由环境治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遗传防治和法规防治。 3 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类型 机械性传播: 生物性传播: 间接传播: 4 中国病媒生物性疾病的地位 法定传染病 在我国26种法定传染病中,有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脑、钩体病、斑疹伤寒、乙型脑炎、疟疾、布病、黑热病、登革热、炭疽、狂犬病等12种病媒生物性疾病,占了近半数。 5 病媒生物控制的作用和地位 病媒生物控制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6 病媒生物控制涉及生物学、生态学、流行病学、药物化学等多种学科,是一种典型的交叉学科。 蟑螂生物学特征及防制 蟑螂生物学特征

1 蟑螂分类及种类: 蟑螂的学名叫蜚蠊,属于昆虫纲、蜚蠊科。我国已发现蟑螂168种。 最常见种:德国小蠊美洲大蠊 黑胸大蠊日本大蠊 澳洲大蠊褐斑大蠊 2 蟑螂的生活史 蟑螂属于不完全变态(不经过蛹期)。生活周期:卵若虫成虫 3 蟑螂主要生态习性 栖性:蟑螂的体扁使其善于钻缝,喜暗怕光,白天常躲藏在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阴暗角落里,不易被人发现。这也是蟑螂孳生所需的4个基本条件。 活动:15℃以下不活跃,15~37℃活跃,37℃以上兴奋,高于50℃趋死亡。一般19点开始活动,20~22点高峰. 食性:属杂食性,尤喜食含糖和淀粉的食物,1—2个月不食也饿不死,但没有水时则存活时间大大缩短。 蟑螂的活动和扩散:室内蟑螂可以通过墙洞和门、窗缝隙和下水道扩散到邻居。 蟑螂的季节消长与越冬北方因有暖气,故蟑螂不出现越冬状态。 蟑螂主要生物学特性小结 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食性杂,“食谱”广泛 栖息范围广泛,适应能力极强 蟑螂体形扁平,可通过墙洞和门窗缝隙扩散 卵荚不易被发现,目前无药物可以杀灭 蟑螂为夜行虫,夜出觅食,白天则藏匿于各处缝隙中 4 蟑螂其他危害 传播疾病:蟑螂通过其粪便和吐出物污染食物及其他物品。可传播50多种疾病,如痢疾、副霍乱、伤寒等,传播绿脓杆菌及蛔虫、蛲虫等虫卵。 蟑螂其他危害: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蟑螂危害电器设备。蟑螂防制 1.环境治理 预防蟑螂侵入、减少蟑螂生存食源、清除蟑螂的栖息场所 2化学方法 滞留喷洒: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 饵剂:毒饵、胶饵 粉剂、药笔、烟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 规定管理的37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结核、血吸虫病、新生儿破伤风、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25)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10) 甲类传染病 1、鼠疫 一、疑似病例: 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 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 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 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 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确诊病例: 1.在疑似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具有毒力的鼠疫杆菌,是确诊首例鼠疫病人的唯一依据。2.当一起人间鼠疫已经确诊后,在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鼠疫杆菌的FI抗原或血清FI抗体升高4倍以上,亦可对续发病例做出确诊。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 2、霍乱 一、疑似病例: 具有下列项目之一者: 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泄,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二、确诊病例: 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疑似病例项目之一)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 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患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