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贸易学复习题

国际贸易学复习题

国际贸易学复习题
国际贸易学复习题

国际贸易学复习题

1. 【案例介绍】:甲方与乙方签订了出口某种货物的买卖合同,合同中的仲裁条款规定:“凡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一切争议,双方同意提交仲裁,仲裁在被诉人所在国家进行。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乙方提出甲方所交的货物品质与合同规定不符,于是双方将争议提交甲国仲裁。经仲裁庭调查审理,认为乙方的举证不实,裁决乙方败诉,事后,甲方因乙方不执行裁决向本国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强制执行,乙方不服。乙方可否向本国法院提请上诉?

乙方不可向本国法院提请上诉。因为,仲裁授予仲裁机构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排除法院对该案件的管辖权,仲裁裁决的效力是终局的,对争议双方具有约束力。本案中乙方败诉,应按裁决的内容执行。

2【案例介绍】我国某公司向美国出口一批货物,合同规定8月份装船,后国外开来信用证装船期定为8月15日前。但8月15日前无船去美国,我方立即要求美商将装船期延至9月15日前装运。美商来电称:同意修改合同,将装船期、有效期顺延1个月。该公司于9月10日装船,15日持全套单据向指定银行办理议付,但被银行以单证不符拒绝议付。试问议付行的做法合理吗?

1、议付行的做法合理。

2、根据UCP600规定,银行审核信用证的唯一标准就是,所交单据与信用证条款一致。如果一致,议付行会垫付款项;但如果不一致,议付行会以不符点为由而拒绝议付。

3、本案例中,我方无法按合同的装运期交货,虽然与买方(美方)商议并得到同意,修改了合同,将装运期顺延1个月,但是却没有马上通知开证行和议付行修改信用证。这样议付行手中的信用证条款之装运期仍然是8月15日前,当卖方9月10日装船,并持相关单据向议付行议付时,银行当然认为其装运期与信用证条款不符,所以拒绝议付是有道理的。

1 【案例介绍】我方按FOB条件进口商品一批,合同规定交货期为5月份。4月8日接对方来电称,因洪水冲毁公路(附有证明),要求将交货期推至7月份。我方接信后,认为既然有证明因洪水冲毁公路,推迟交货应该没问题,但因广交会期间工作比较忙,我方一直未给对方答复。6月和7月份船期较紧,我方于8月份才派船前往装运港交货。因货物置于码头仓库产生了巨额的仓储、保管等费用,对方便要求我方承担有关的费用。我方可否以对方违约在先为由,不予理赔?

2 【案例介绍】某国际贸易公司对国外乔治公司出口500吨花生。买方申请开来的信用证规定:“分5个月装运:3月份80吨;4月份120吨;5月份140吨;6月份110吨;7月份50吨。每月不许分批装运。装运从中国港口至伦敦。”

国际贸易公司接到信用证后,根据信用证规定于3月15日在青岛港装运了80吨;于4月20日在青岛港装运了120吨,均顺利收回了货款。

国际贸易公司后因货源不足于5月20日在青岛港只装了70.5吨。经联系得知烟台某公司有一部分同样规格的货物,所以国际贸易公司要求“HULIN”轮再驶往烟台港继续装其不足之数。船方考虑目前船舱空载,所以同意在烟台港又装了64.1。国际贸易公司向银行提交了两套单据:一套是在青岛于5月20日签发的提单,其货量为70.5吨;另一套是在烟台于5月28日签发的提单,货量为64.1吨。

该国际贸易公司交单议付时却遭开证行拒付,银行认为单据有两处不符点:①在青岛和烟

台分批装运货物;②信用证规定五月份装运140吨,实际只装了134.6吨,短量。问:银行拒付的理由成立吗?

国际贸易学期末习题

一.单选题(共53题) 1下列有关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际贸易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 2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技术贸易壁垒?( )产品种类壁垒 3下列不属于国际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的是( ) A、不利于贸易各国改进生产技术 4为什么发达国家愿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的减免关税待遇。( ) A、因为发达国家在关照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是在扶植本国的制造业。 5下列哪项属于GATT与WTO共同具有的特点( )。关税减让 6在大卫李嘉图的模型中,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由( )来决定。绝对优势 7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 )。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8中国参加大湄公河经济合作属于( )次区域经济合作 9考虑大国对某一进口产品征收关税t,那么当关税t很低时,贸易条件利得与无谓损失的大小应为( )。贸易利得>无谓损失 10(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独立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进行审批和颁发出口许可证,实行出口管制。 单边出口管制 11母国生产电视机和手工玩具,现有劳动力从外国流向母国。则在长期移民效应中,母国工资、租金、及两种产品产量将会( )。 D、工资不变、租金不变、电视机产量减少、手工玩具的产量增加 1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和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可以判断( )。 D、丰裕要素从贸易中受益、稀缺要素从贸易中受损 13( )是指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 负面清单 14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C、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15关于调拨价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定价 16中心-外围论的提出者是( )普莱维什 17下面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自由贸易区一般设在关境以外。 18美、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三足鼎立,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中韩自贸区 19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B、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20对于各种类型的贸易,不需要将该贸易的贸易额计入该国总贸易额的是( ) A、过境贸易 21( )指国家通过法令或其他手段和途径,规定本国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A、歧视性政府采购 22下列有关转口贸易的说法错误的是( )对第三国来讲属于转口贸易,也称过境贸易。 23从垄断竞争模型中的有贸易短期均衡到长期均衡的过程中,该产业中的厂商数量会如何变化( )。有部分厂商退出 24( )是指由出口方的官方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合同由出口厂商和银行签订。卖方信贷

国际贸易学复习资料

2.A国生产衣服所用布料需进口,自由贸易下做一件衣服的布料成本为80美元,成衣价格为100美元。假定A国对成衣的进口征收10%的名义关税,请计算A国对进口面料分别征收0%、10%、20%的名义关税时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并对计算结果加以说明。 (1)0%:V=20,V'=100×(1+10%)-80×(1+0%)=30,ERP=(V'-V)/V×100%=50%。 (2)10%:V=20,V'=100×(1+10%)-80×(1+10%)=22,ERP=(V'-V)/V×100%=10%。 (3)20%:V=20,V'=100×(1+10%)-80×(1+20%)=14,ERP=(V'-V)/V×100%=-30%。 (4)30%:V=20,V'=100×(1+10%)-80×(1+30%)=6,ERP=(V'-V)/V×100%=-70%。 在产成品税率不变时,有效保护率随着中间品税率的提高而下降,故属关税升级或结构关税。 3.以大国为例,请从进口国的角度,绘图比较关税、进口配额的经济效益。 1.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 (1)求封闭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福利水平。(3分) (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3分) (3)求开放的贸易所得。(1分) 3.假设下表是中国20英寸电视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世界市场价格是$500,如果政府决定促进本国电视机产业的生产并征求你的意见,以下两种政策你会推荐哪一种?为什么?(假定中国是电视机出口小国,且作图说明) (1)对每一台出口的电视机给予$100的补贴; (2)企业每生产一台电视机给予$100的补贴。 1.案情介Array绍: (1)全球咨询公司PAC集团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通用、丰田、福特等3家顶级汽车制造商的在华零配件采购额将比预期减少80亿美元,到2010年,将总共减少160亿美元,本土零部件制造商赖以生存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正急速丧失,汽车零部件中国造遭遇边缘化危机。(2)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超过2/3的企业低于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只有0.61%,总亏损额接近100亿元,此归因于“中国大部分服装企业都是生产型企业,没有一个强大的品牌设计规划,这也就意味着在外贸产业链中,订单客户始终是把中国作为一个成本中心。” 试从适用理论、案情分析和案例启示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比较优势理论) 1.案情介绍:2007年4月3日美国快递巨头UPS公布其中小企业调查2007年《UPS亚 洲商业监察》,表明7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大陆的中小企业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中小企业

《国际贸易学》期末试题以及答案

《国际贸易学》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后面括号内。 1.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是(A ) A.绝对成本理论 B.比较成本理论 C.机会成本学说 D.边际成本学说 2.贸易顺差是指(A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3.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A )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 4.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C ) A. 2001年11月9日 B. 1997年10月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1999年11月15日 5.关境与国境的关系是关境(D )国境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小于 6.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打垮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这种倾销方式是(B ) A.偶然性倾销 B.掠夺性倾销 C.长期性倾销 D.永久性倾销 7.某国进口商品以后再向第三国出口而赚取利润,这对第三国而言是( B )贸易。A、过境贸易B、转口贸易 C、直接贸易 D、间接贸易 8.专门贸易是指以( A )作为统计界限。 A.关境B.国境 C.货物进出口D.服务进出口 9.日本对价格6000元以下的手表,每只按其价格征税15%,这种征税方式属于:( A )A、从价税B、从量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10.接受买方信贷的进口商在使用信贷资金进行采购时,必须购买( B )。 A、本国商品 B、贷款提供国的商品 C、第三国商品 D、以上三项都对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补偿贸易 2.自由边境区 3.“自动”出口配额制 P55 所谓“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在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限制本国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数量的出口国配配额制。 4.包销 P10在一定时间内,把指定商品在指定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授于该经销商.经销商则承诺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通过包销协议,双方建立起一种稳定的长期的买卖关系,而具体的每一笔交易,则以包销协议为基础。另行订立买卖合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13分,共39分)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卖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其贷款合同由出口厂商与银行之间签订。 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 买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商(即买方)或进口国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加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 2.简述在一定时间内,把指定商品在指定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授于该经销商.经销商则承诺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通过包销协议,双方建立起一种稳定的长期的买卖关系,而具体的每一笔交易,则以包销协议为基础。另行订立买卖合同。 P83 3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宗旨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1.1 非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关税保护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互惠原则、贸易争端的磋商调解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特别优惠原则,区域性贸易安排原则,合理保障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全体成员方认识到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和稳定地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以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发世界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寻求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护,并根据成员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措施。

国际贸易学试题

一、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Dc = 2000 - 0.02P Sc = 1200 + 0.02P 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 列问题: 1. 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 2. 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 3. 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 思路: 1. 令Dc =Sc ,得贸易前中国汽车价格为20000,产量为1600。 2. 自由贸易下中国进口汽车,由于假设中国为汽车进口小国,则 国内汽车价格等于国际市场价格10000,汽车的需求为1800, 生产为1400,进口量为400。 ? 消费者福利增加a+b=1/2*(1800+1600)*10000=1.7*107 ? 生产者利润减少a=1/2*(1400+1600)*10000=1.5*107 ? 社会福利增加b=(a+b)-a=2*106 价格

选择题 1、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B.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 C.自然资源的国际差异 2、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A.自然资源说 B.人力资本说 C.技术差距说 3、俄林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据的是() A.商品绝对成本差异B.规模经济效益递增 C.要素禀赋相对差异 4、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B.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C.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 5、接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由()提出的。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和俄林 6、从经济资源国际流动的难度看,最难流动的要素是( ) A..资本B.土地C.劳动力 习题: 中国相对于菲律宾而言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假设中国和菲律宾生产每单位大米和钢铁的要素投入如下: 中国菲律宾 大米钢铁大米钢铁 劳动投入50 25 80 35 土地投入20 15 10 20 资本投入30 60 10 45 (1)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2)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得中国的哪些要素得益?哪些要素受损? (3)如果只有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土地和资本不能流动。情况又如何? 1.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大米,进口自 己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钢铁。 2.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出口产品——大米的价格上 升,大米行业的所有要素都会受益;相反,进口产品——钢铁的价格下降使得钢铁行业的所有要素受损。 3.如果仅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价格上升的行业——大 米行业中的不流动要素——土地和资本继续受益,价格下降的行业——钢铁行业中的不流动要素——土地和资本会进一步受损。流动要素——劳动力的收益不确定。

国际贸易学试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 国际贸易额国际贸易量顺差逆差贸易平衡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地区结构对外贸易依存度二、简答 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哪些问题? 2.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国际贸易制度? 4.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5.简述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 6.简述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发展。 三、分析与思考 1.分析说明中国2001年以来国际贸易差额的变化特征。 2.请收集中国2001年以来历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和特点。 3.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近三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概念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资本输出不等价交换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2.列宁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做出了哪些贡献? 3.不等价交换的原因有哪些? 三、分析与思考 1.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观点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行评论。 2.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没有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请对此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三章比较成本说与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一、概念 绝对成本说比较成本说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机会成本无差异曲线交换比率贸易均衡 二、判断改错 1.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是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 3.在单要素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递增,从而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4.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就是相对价格线的斜率(); 5.当实现国内均衡的时候,一国生产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等于产品的交换比率(); 6.开展国际贸易后,一过出口产品的价格将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将提高(); 7.在单要素情况下,开展贸易后,一国出口产品将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 8.开展贸易后,一国消费者能够消费的产品数量将增加,从而福利得到改善(); 9.当实现贸易均衡的情况下,两国相互的进出口产品数量会相等()。 三、简答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有什么关系? 2.比较成本说留下了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3.在边际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为什么一国在开展贸易后会形成生产的完全专业化? 4.根据李嘉图模型说明自由贸易的利益。 四、分析与思考 1.下表给出了中美两国生产一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请分析说明两国各在哪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学综合2005答案

参考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413国际贸易学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 如果用t 、G 、TR 分别表示边际税率、既定的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支出,用y 和*y 分别表示实际收入和潜在收入,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用* BS 表示)和实际预算盈余(用 BS 表示)分别为*BS =t *y —G —TR 和BS=t y —G —TR ,二者差额为*BS -BS =t (y -*y )。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提出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就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就是紧缩的,反之,则政策是扩张的。第二,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是,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2.平衡关税:也就是差别关税,是指对同一种商品由于输出国或生产国情况的不同而使用的有差别对待的进口关税。一般意义上的差别关税的形式主要有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和报复关税等。此类差别关税的征收税额是在正税之外对有关倾销差额、补贴金额以附加税的形式征收,以平衡其差额,故称平衡关税。 3.复汇率: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实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的情况,不同的汇率用于不同的国际经贸活动。复汇率是外汇管制的一种产物。设置复汇率的主要目的在于:(1)鼓励或限制某些商品出口;(2)鼓励或限制某些货物进口;(3)鼓励某些商品在国内生产; (4)借高价卖出或低价买入以充实国库。 4.蒙代尔分配原则:指在调节内外部经济时,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配原则。在调节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作用上,财政政策通常对国内经济的作用较大,而货币政策则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大,因此,应该分配给财政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以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或者根据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的不同情况,将二者适当地搭配,以同时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的均衡。 5.过期提单:指错过规定的交单日期或者晚于货物到达目的港日期的提单。前者,是指卖方超过提单签发日期后21天才交到银行议付的提单,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如信用证无特殊规定,银行将拒绝接受在运输单据签发日后超过21天才提交的单据。后者,是在近洋运输中容易出现的情况,故在近洋国家间的贸易合同中,一般都订有“过期提单可以接受”的条款。 二、判断题(只判断正误,无需改正,每小题1分,共7分)

《国际贸易学》考试试题

《国际贸易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价格转移:指的是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借助不同辖区的税收体系,通过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如母公司与子公司或海外两个子公司之间的定价,将资源在不同辖区的子公司之间转移。由于定价的灵活性,公司在实施价格转移战略时通常将因缴纳税收入由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将较高的成本支出由低税国家转向高税国家。为防财税流失,不少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立法禁止或限制移转定价的交易,将其列为逃税行为。 2. 贸易转移: 指一国产品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是指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这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情况。 3. S-S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假设一国只生产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增加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那种要素的收入,同时减少 ( 按两种商品情况 ) ,另一产生产要素的收入。开展贸易后,会使出口行业(价格上升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进口竞争行业(价格下跌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 4. 外汇倾销:是指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手段来达到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这是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5. "两反两保":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两反一保”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简称,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用于维护公平贸易,依法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法律制度。特别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相比较,主要体现在实施对象的选择性、实施要件下降、磋商优先性减弱、实施程序简单、实施期限延长、出口限制更严、贸易补偿缺乏、丧失了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等方面。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要素禀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 1)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价格的绝对差异。(2)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3)成本的绝对差异主要是由于: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第二、不同产生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4)国际贸易的流向应该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去。 2.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 “产业内”的产品虽然在功能上可以相互替代,但仍存在差异。 2. 生产存在“规模经济”,相对单一的生产可以降低成本。因此通过分工生产相对单一的产品,再通过贸易实现市场上产品的多样性。 3. 收入接近的国家之间需求更加相似,出现在其市场上的产品更加类似,他们之间更具备进行产业内分工和贸易的可能性。 1、产品差别 2、规模经济 3、消费者偏好差别

国际贸易学综合200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413国际贸易学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2.平衡关税 3.复汇率 4.蒙代尔分配原则 5.过期提单 二、判断题(只判断正误,无需改正,每小题1分,共7分) 1.乌拉圭回合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自然人流动、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跨境贸易四种形式。 2.国际商品协定中,缓冲存货指协定参加国通过建立战略性商品库存以应付可能发生的供应短缺。 3.浮动汇率制度为外汇投机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混乱。 4.欧洲债券是一国借款人在外国证券市场上发行的以该市场所在国货币表明面值的国际债券。 5.FCA、CPT、CIP三种贸易术语中,就卖方承担的责任与风险而言,FCA最小,CPT其次,CIP最大。 6.信用证修改通知书有多项内容时,只能全部接受或全部拒绝,不能只接受其中的一部分,而拒绝另一部分。 7.运输工具在运输途中发生了搁浅、触礁、沉没等意外事故,不论意外事故发生之前或之后货物在海上遭遇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被保险货物的部分损失,属于平安险的承保范围。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 1.“米德冲突”是指()的冲突。 A.经常项目改善与资本项目改善B.贬值与进口 C.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D.货币政策与外部平衡 2.不属于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衡量一国在一时点外债负担的指标是() A.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 B.外债利率/外债总额 C.外债余额/出口商品、劳务的外汇收入额 D.外债还本付息额/出口商品、劳务的外汇收入额 3.我公司出口大宗商品,按CIF新加坡成交,合同规定采用程租船运输,我公司不愿承担卸货费用,则应选择的贸易术语的变形是()。 A.CIF Liner Terms Singapore B.CIF Landed Singapore C.CIF Ex Ship’s Hold Singapore D.CIF Ex Tackle Singapore 4.我某进出口公司按FOB条件出口一批货物,采用程租船运输,若我方不愿承担装船费用,应采用()。 A.FOB Under Tackle B.FOB Stowed C.FOB Trimmed D.FOBST 5.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作为卖方的A公司利和为买方的B公司,B在合同签订后将10万美元定金先付给A公司。后A公司没有履行合同,问A公司应该返还B公司多少万

国际贸易学》习题及答案参考

第一章导论 1.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 思路: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从供给方面解释贸易的原因,包括斯密和李嘉图的技术差异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差异理论;保罗.克鲁格曼的生产规模差异理论以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还有一些理论从需求角度解释为什么发生贸易,主要从偏好差异和收入差异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2.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 思路: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的差异 (1)古典学派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且劳动者生产率在一国内是固定的,所以规模报酬不变。 (2)新古典学派假设有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而且规模报酬也是递减的。 (3)当代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报酬递增或者生产技术会随时间变动。 3.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 来分析国际贸易? 思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要素市场的供求、价格和福利变动情况,而总体均衡分析不仅要分析那种商品或要素市场,还要分析与之相关的商品或要素市场,所以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我们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时主要用总体均衡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 为什么? 思路: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 2.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 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思路:这种说法实际是“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口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生产中去再出口,能大大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对一国来说反而是好事。 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 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学复习试题(含答案)

《国际贸易》考试试卷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从价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从价税额与商品价格的涨落成正比关系。(√) 2、世界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各国和地区的货物进口额或货物出口额之和。(╳) 3、根据总贸易体系规定,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口额,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不论其是否办理通关 手续,一律列入进口,作为总进口的一部分。(√) 4、战后,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5、财政关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其税率通常较高,以增加关税收入。(╳) 6、关税是海关直接向本国进出口商征收,但它仍是间接税。(√) 7、如果某种贸易对一个人是好事,那么,它就不能对另外一个人也是好事(╳)。 8、贸易会降低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价格。(√) 9、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所采取的价格。(√) 10、如果一国的人口比较多,那么该国一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D )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 2、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是(A )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机会成本学说 D.边际成本学说 4、共同市场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实现了(B ) A. 对外统一的关税税率 B.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C. 制定某些经济社会政策

D.货物的自由流动 5、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1200亿美元,出口值为800亿美元,则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A ) A. 10% B. 11% C. 12% D. 9% 6、经济同盟与共同市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C ) A.实现货物的自由移动 B.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C.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政策 D.政策完全一致 7、在商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加强了关税保护作用的税收是(B ) A.从价税 B.从量税 C.选择税 D.混合税 8、贸易顺差是指(A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9、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某国的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为144,则该国的净贸易条件为(A ) A. 1.2 B. 0.83 C. 1.1 D. 1.3 10、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A )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 11、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C ) A. 2001年11月9日 B. 1997年10月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1999年11月15日 12、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的日期为(C )

国际贸易学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一定时期内,将一国出口产品数量与进口产品数量相比较,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为(),对该国而言该部门是(): A净出口,出口部门 B净进口,进口部门 C净进口,进口竞争部门 2、国际贸易值是(),对外贸易值是(): A各国对外贸易值之和,一国进出口值之和 B各国出口值之和,一国出口值之和 C各国对外贸易值之和,一国出口值之和 D各国出口值之和,一国进出口值之和 3、国际贸易量是() A国际贸易商品数量的总和 B国际贸易值除以按基期计算的进出口价格指数 C国际贸易值除以按基期计算的出口价格指数 D国际贸易值除以按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指数 4、总贸易与专门贸易分别以()和()为统计标准: A关境,国境 B国境,关境 C总量,个量 D个量,总量 5、根据GATS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包括过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以及:

A商业存在B在一国境内向外国消费者提供服务C要素服务D非要素服务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 A各类商品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B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C各国商品在世界进口总额中的比重 D各国商品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7、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 A一国对外贸易商品运输所经过的路径,即贸易航线B一国对外贸易商品哪去了 C一国对外贸易商品哪里来 D一国对外贸易商品哪去了,哪里来 8、转口贸易是指: A出口转内销的贸易 B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口 C商品进口后不加改进再出口 D商品进口后稍加改进再出口 9、国际贸易中的净出口与净进口是(): A就某商品而言的 B就一国宏观经济而言的 C就一企业而言的 10、一国的外贸顺差():

专科《国际贸易学》_试卷_答案

专科《国际贸易学》 一、(共75题,共150分) 1. 一国国际贸易出现顺差是指()(2分) A.一定时期内该国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 B.一定时期内该国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C.一定时期内该国国际收支为正; D.一定时期内该国国际收支为负。 .标准答案:B 2. 某国2008年进出口值分别是35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GDP是1625亿美元,则其进口贸易依存度,出口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分别为()。(2分)A.18.46%,21.54%,40%; B.21.54%,18.46%,30%; C.18.46%,21.54%,30%; D.21.54%,18.46%,40%。 .标准答案:D 3. 首先提出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家是()。(2分)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穆勒 D.李斯特 .标准答案:A 4. 以下关于李嘉图经典模型的假定条件中,正确的说法是()。(2分) A.假定劳动力能够在国际间、行业内自由流动; B.假定两国间商品贸易没有运输费用; C.假定技术进步和转移在国际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D.假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因为规模经济的存在而不断降低。 .标准答案:B 5. 关于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说法正确的是()(2分) A.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 B.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凹向原点的曲线; C.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 D.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机会成本的不同变化趋势而呈现不同的形状。 .标准答案:D 6.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中用于衡量一国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是()。(2分) A.该国两种产品的绝对生产量; B.该国两种产品的绝对消费量; C.该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 D.该国消费所能达到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 .标准答案:D 7.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2分) A.大卫?李嘉图; B.赫克歇尔和俄林; C.穆勒和马歇尔; D.亚当?斯密。 .标准答案:B 8. 拥有较丰富资本的国家应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说法的理论依据是()。(2分) A.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B.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C.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弗能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标准答案:C 9. “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含义是()(2分) A.指同一产品在两个不同国家的要素密集性质相反; B.指同一产品在同一国家的要素密集性质不确定; C.指某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确定; D.指同一国家生产的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不确定。 .标准答案:A 10. ()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进步和转移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2分) A.波特 B.弗能 C.俄林 D.邓林 .标准答案:B 11. 邓宁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中的三个优势指()。(2分) A.内部化优势、国际化优势、区位优势; B.所有权优势、外部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C.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D.国际化优势、内部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标准答案:C

国际贸易学试题2

出卷教师 教研(实验)室主任 第 1 页 总6 页 第 2 页 总 6 页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阅卷人 得分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20分) 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2.世界市场 3.产业内贸易 4.关税配额 5.国际资本流动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在欧洲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国际贸易中心位于( )。 A.地中海东部 B.地中海西部 C.地中海南部 D.地中海北部 2.当进口总值小于出口总值的时候,我们称之为( ) A.入超 B.对外贸易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国际收支赤字 3.国际贸易额的统计是以( )来计算的 A.全球各国的出口总值之和 B.全球各国的进口总值之和 C.全球各国的进出口总值之和 D.全球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 4.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是( )。 A.大机器工业的建立 B.国际资本的形成 C.国际商品的流动 D.国际服务贸易发展 5.美国从别国购进原料,加工成成品再卖出去,这种分工是( ) A.垂直型 B.混合型 C.水平型 D.单一经济型 6.早期重商主义绝对禁止( ) A.纸币外流 B.资本外流 C.货物外流 D.货币外流 7.绝对成本理论的提出者是(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约翰·穆勒 D.马歇尔 8.一国拥有的劳动力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 A.李嘉图比较成本说 B.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 C.赫克歇尔-俄林要素比例说 D.凯恩斯贸易差额说 9.以下贸易方式不属于加工贸易的是( D ) A.来料加工 B.进料加工 C.来件装备 D.来样制作 10.经过买卖双方公开竞争而形成的商品价格是( ) A.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B.调拨价格 C.垄断价格 D.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11.约翰·穆勒在比较成本基础上,以供求决定价值的观点解释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 ) A.最大利益问题 B.比率问题 C.绝对利益问题 D.等价与不等价问题 12.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通常称作:( ) A.商品贸易条件 B.收入贸易条件 C.指数贸易条件 D.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13.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 )。 A.选择性保护 B.有效保护 C.适度保护 D.阶段性保护 14.日本进口手表300只,单价5,000日元,每只征收从价税15%并加征从量税150日元。则征收的税额为( ) A.45,000日元 B.180,000日元 C.225,000日元 D.270,000日元 15.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所用的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有效关税保护率( ) A.大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B.等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C.小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D.小于零 16.一国对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最高限额,达到限额后便不准进口,这种方式是( ) A.“自动”出口配额 B.进口许可证制 C.关税配额 D.绝对配额 17.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 ) A.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B.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C.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 D.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18.在竞争条件下,与关税制相比,进口配额可以使与进口品相竞争当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可起到的双重作用是( ) 金陵科技学院考试卷 200 9 20 10 学年第 2 学期 商学 院(部) 08 级 专业 课程 国际贸易学 课程编号01104801 (A 、闭)卷 姓名 学号 得分 得 分 得 分 国际经济与贸易⑴、⑵、⑶

专升本《国际贸易学》_试卷_答案

专升本《国际贸易学》 一、(共75题,共150分) 1. 关于国际贸易的定义,正确的说法是()。(2分) A.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有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B.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服务和技术等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C.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D.国际贸易指世界各主权国家间货物、服务和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标准答案:C 2. 为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将一国对外贸易量换算成对外贸易额,需要用()进行矫正。(2分) A.贸易差额; B.净出口; C.进出口价格指数; D.一国通货膨胀率。 .标准答案:C 3.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2分) A.上层社会; B.工薪阶层; C.无产阶级; D.商业资本。 .标准答案:D 4. 按照绝对优势理论,一国应该生产和出口()。(2分) 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 B.绝对成本高的商品; C.相对成本低的商品; D.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 .标准答案:A 5. 以下关于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分) A.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无关; B.新古典贸易理论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相同; C.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对古典贸易理论观点的推翻; D.新古典贸易理论是用经济学新方法对古典贸易理论的重新阐述。 .标准答案:D 6. 用于解释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价确定的原理是()。(2分) A.绝对成本学说; B.比较成本学说; C.相互需求原理; D.要素禀赋理论。 .标准答案:C 7.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国际贸易学说是()。(2分) A.绝对成本理论; B.比较成本理论; C.动态比较成本理论; D.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标准答案:D 8.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要素密集度”指()。(2分) A.一国所拥有的要素的密集程度; B.一国某种要素被密集使用的程度; C.某种商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要素的相对密集程度; D.某种商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要素的绝对数量。 .标准答案:C 9.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成立的条件下,自由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均等化将使各国同质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一致,这一说法被称为()。(2分) A.H-O-S定理; B.相互需求理论; C.产品生命周期说; D.相对优势理论。 .标准答案:A 10. 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的是()。(2分) A.引力模型; B.偏好相似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标准答案:B 11. 以下可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2分)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规模经济理论。 .标准答案:D 1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当企业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国外区位优势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2分) A.出口贸易; B.非股权技术转让; C.对外直接投资; D.授权国外经营。 .标准答案:C 13. 提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更重要”的经济学家是()。(2分)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弗里德里西·李斯特; D.保罗·克鲁格曼。 .标准答案:C 14. 关于中心-外围理论,正确的说法是()。(2分) A.“贸易条件恶化论”是该理论的重要立论基础之一;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 A.上升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2.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3.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两个方面?() A.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B.贸易创造,贸易抑制 C.贸易转移,贸易抑制 D.贸易创造,贸易分享 4.倾销行为主要分为两种,包括() A.掠夺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B.攻击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D.持续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5.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反倾销政策 C.通过政府干预发展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D.出口补贴 6.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倾向于() A.保护贸易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 C.非关税贸易壁垒D.关税贸易壁垒 7.世界贸易组织是约束各成员之间贸易规范和贸易政策的()A.世界经济集团B.国际经济组织 C.区域经济组织D.国际一体化组织 8.进口替代型增长对小国的影响为( ) A. 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 B. 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减少 C. 进口量增加,出口量增加 D. 进口量增加,出口量减少 三、名词解释

1.关税 2.最优关税 3.配额 4.出口补贴 5.倾销 自由贸易区 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 幼稚工业论 进口替代工业化 四、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1.国际贸易会降低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提高稀缺要 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在WTO体系中,不允许使用关税进行保护。 () 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选择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 发展战略。() 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强调通过政府干预实现规模经济、获 取竞争优势。() 4.相对技术差异论提示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是:“两利相权 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5.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贸易保护程度相对较高。() 重叠需求理论适合于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 五、简答题 1.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 2. (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3.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1)含义: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国际贸易学》习题及答案参考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 思路: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不仅发生在洲内,而且要求各州之间更加广泛的贸易往来。在15世纪之前,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贸易主要局限于各州内以及亚欧间。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开辟的一系列新土地、新航道,它联系亚欧非大陆,为洲际贸易创造了便利的地理条件,从此引发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业机构。 2.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 别? 思路: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1)加大贸易需求。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 (2)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3)改变贸易模式。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主要的区别表现为 (1)贸易量迅猛增长。 (2)贸易依存度加大。 (3)改变贸易的产品结构。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 外,你还有哪些补充? 思路:二战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1)战后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贸易发展的保障。 (2)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促进生产和分工,使贸易成为必然。 (3)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对贸易的需求。 (4)战后较为健全的国际经济秩序减少贸易摩擦,推动贸易发展。 补充:可能政府的出口鼓励、人口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全球投资自由化等因素大大推进世界贸易。 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思路:新趋势包括 (1)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加大。 (2)服务贸易越来越普遍。 (3)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成为主流。 (4)行业内贸易发展迅速。 (5)区域性自由贸易得到加强。 5.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思路: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西方所求不多,贸易动机长期都是互通有无。特别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极大限制中国的对外贸易。 相反,西欧各国割据,资源短缺,急需对外扩张,进口本国所需的产品,于是在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6.比较15世纪初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和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哥伦布、达?迦马、 麦哲伦等远洋探险的不同结果,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 思路: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但是并没有对中国的开放拓展和对外贸易乃至经济有实质性的推动。究其原因,远航的主要性质是“宣威异域“的“朝贡贸易”。当时中国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对从事海外贸易而获利没有兴趣,政府禁止任何私人出海贸易,所以即便发现了通向它国的新航道却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海外贸易。 相反,西欧的地理大发现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理大发现”,极大地刺激了国际贸易和西欧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大发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向外输出商品需要的探险行为,政府也极力借助发现新航道对外掠夺和殖民扩张。 7.本章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对你有什么启发? 思路:本章用中国和世界的数据说明了贸易与经济增长有密切关系。国际贸易不仅仅是国际商品交换而且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开放经济的发展要快于封闭经济的发展,一国要发展决不能忽视贸易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加入WTO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8.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