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年四川省德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答案解析

2012年四川省德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答案解析

2012年四川省德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答案解析
2012年四川省德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答案解析

2012年四川省德阳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答题须知:

请首先在题本和答题卡上填写(涂)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考证号一律从左到右填写,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横排空白方格用蓝、黑色墨水笔填写,竖排用2B铅笔填涂相对应的数字。

1、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注意:在题本上作答无效。

2、在答题卡上填涂答案时一定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70分,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里。)

1. 教育的阶级性开始出现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近代社会

2.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

A.埃及

B.古希腊

C.中国

D.古印度

3.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不包括()。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产业现代化

D.教育素质现代化

4. ()不属于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态。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综合课程

5. ()不属于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A.教师

B.教学环境

C.学生

D.教学媒介

6. 在以下几种课程理论中,()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A.学科中心论

B.儿童中心论

C.社会中心论

D.实质教育论

7.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次课程改革开始。

A.七

B.八

C.九

D.十

8. 根据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下列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学生以直接经验为主,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B.学生以间接经验为主,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基础

C.学生以间接经验为主,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D.学生以直接经验为主,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基础

9. 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A.教学过程

B.课程

C.教师

D.学生

10. 以下哪项属于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A.读书指导法

B.情景教学法

C.实践活动法

D.参观法

11. 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大都采用()。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个别教学制

12. 在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中,()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区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3. ()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管理班级的常用方法。

A.观察法

B.谈话法

C.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D.调查访问法

14. ()是“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

A.全面提高

B.主动发展

C.面向全体

D.创新发展

15.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A.测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16.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这段话是我国古代思想家()。

A.关于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成长的作用的论述

B.关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论述

C.关于强调积极思考和刻苦专研的论述

D.关于学习要循序渐进的论述

17. 从学习动机的性质来分,学习动机可分为()。

A.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

B.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D.强的学习动机和弱的学习动机

18. 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

A.动机的强度较强,对学习具有较适宜的促进作用

B.动机的强度中等偏上,对学习具有较适宜的促进作用

C.动机的强度适中,对学习具有较适宜的促进作用

D.动机的强度较弱,对学习具有较适宜的促进作用

19. 学生如果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用以下哪一种学习动机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较为恰当()。

A.行为主义强化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归因理论

D.习得性无力感理论

20. 在学习兴趣发展过程中,()是学习兴趣的高级形式。

A.有趣

B.兴趣

C.乐趣

D.志趣

21. 有的教师经常变换自己的服装或突然烫了发,这在上课时就成了新异刺激物,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为了不影响上课,烫发的老师要在上课前利用早读时或课间休息时,先到讲课的班级中去,与学生接触,让学生的新异感在课前发生,让他(她)们看个够,那么到了上课时教师的发型或服装就不成为新异的刺激物了,之所以这样是为了避免()的消极作用。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非意志注意

D.意志注意

22.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

A.主要使用无意注意

B.主要使用有意注意

C.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D.交替使用非意志注意和意志注意

23. 学习策略不包括()。

A.认知策略

B.情感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24.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元认知是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

B.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

C.自我效能感会促进人们对于学习策略的掌握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5. 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前习俗水平包括()这两个阶段。

A.服从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B.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C.社会契约得到的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的道德定向阶段

D.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26. ()是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A.道德知识的掌握

B.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C.道德信念的形成

D.道德情感的丰富

27.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众多原则中,()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

A.平等尊重原则

B.艺术性原则

C.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

D.保密性原则

28. 教师的威信可以分为()两种。

A.权利威信和信服威信

B.人格威信和学识威信

C.学识威信和情感威信

D.人格威信和情感威信

29. ()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积极、主动的评价、反馈与调节。

A.教学评价

B.学习策略

C.教学监控能力

D.教学组织形式

30. 教师在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会对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这被称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也被称为()。

A.刻板印象

B.皮格马利效应

C.晕轮效应

D.第一印象

31.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A.治学严谨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32. ()是传情达意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是教师角色行为中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

A.站姿

B.走姿

C.坐姿

D.手势

33. 教师的()是教师育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

A.仪容

B.仪表

C.语言

D.仪态

34. 教师组织教学的礼仪不包括()。

A.上课开始时组织教学的礼仪

B.课间休息时组织教学的礼仪

C.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的礼仪

D.下课组织教学的礼仪

35. 教师课堂语言礼仪的特点不包括()。

A.准确性

B.形象性

C.直接性

D.感染性

36. 关于人的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中,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荀子

C.洛克

D.华生

37.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的三元智力理论是心理学界最为流行的全面解释人类智力的理论。

A.皮亚杰

B.加德纳

C. 斯腾伯格

D.格赛尔

38. 需要层次论的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皮亚杰

C. 加德纳

D.马斯洛

39. 维果茨基的()认为教育活动应建立在儿童的第二种水平之上,应注意使全部教育处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A.一般发展理论

B.智力发展理论

C.最近发展区理论

D.认知发展理论

40. 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中,“性相近,习相远”是指影响因素中的()。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体实际活动因素

41. ()在人的一生中,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42.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即教育要是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这一思想后来被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

A.学会做人

B.学会沟通

C.学会生存

D.学会合作

43.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活动始于(),当时的学校称作“校”。

A.夏代

B.商代

C.东周

D.西周

44. 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一般人在六岁时大脑重量已达成人的(),余下的部分是在其后十年中长成的,六岁至十七岁是可能接受系统科学知识、身心迅速成长的重要时期。

A.60%

B.70%

C.80%

D.90%

45. 我国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46. 1922年颁布的()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

A.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47. 在学制改革实验中,五四制实验的理论根源之一是:小学()年制,有利于普及小学教育,提高教育效益。

A.四

B.五

C.六

D.七

48.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指教师职业角色的()。

A.传道者角色

B.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49. 1986年6月2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其中,教师列在()这一大类中。

A.专业人员

B.知识分子

C.专业技术人员

D.干部

50. ()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

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A.家长

B.学生

C.教育者

D.受教育者

51.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是关键。

A.知

B.情

C.意

D.行

52. 由于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阶段,可塑性强,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要坚持(),为学校的思想道德发展指明方向。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连贯性原则

53.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德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A.连贯性

B.疏导性

C.一致性

D.导向性

54、()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A.共青团活动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55. 1932年瑞士心理学家()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A.华生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

D.杜威

56. 在德育模式中,()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该模式吸取了认知发展论的某些观点,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核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认知——行为主义学说。

A.体谅模式

B.道德认识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集体主义模式

57. “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是由前苏联早期的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创立的教育模式的理论内容。

A.凯洛夫

B.马卡连柯

C.列昂节夫

D.达维多夫

58. 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这是()心理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59. 关键期是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的概念,说明教育者抓住关键期的有力时机,及时对受教育者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2岁是()发展的关键期。

A.书面语言

B.形状知觉

C.肢体语言

D.口语

60.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应是()的心理冲突。

A.婴儿期

B.儿童期

C.学龄初期

D.学龄期

61.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中,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应是()的心理冲

突。

A.青春期

B.成年早期

C.成年期

D.成熟期

62.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简称S-B量表。

A.斯坦福-比纳量表

B.学前智力量表

C.儿童智力量表

D.成人智力量表

63.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是呈常态分布(又称钟形分布),他们的聪明程度属中等,智商分数极高与极低的人很少,一般认为,IQ超过()的人属天才。

A.100

B.120

C.140

D.80

64.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格式塔的学习理论有称()论。

A.试误

B.顿悟

C.联结

D.反射

65. ()把学习归结为刺激(S)-反应(R)的联结形式。

A.桑代克

B.克勒

C.托尔曼

D.布鲁纳

66.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理论强调,有效的教学和训练的关键就是分析强化的效果以及设计精密的操纵过程,也就是建立特定的强化机制,()认为,教育就是塑造人的行为。

A.布鲁纳

B.桑代克

C.托尔曼

D.斯金纳

67. 中国是学习理论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500年前,()就提出“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理论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68.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当前并未出现,但能够把过去对她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这是记忆过程中的()。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69. 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个小时、几天或几周后,他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

A.心理定势

B.功能固着

C.酝酿效应

D.原型启发

70. 2006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4分,共21分,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里,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71. 形式教育理论和实质教育论是关于课程设置和选择教材的两种对立的教育理论,二者根本的分歧在于()。

A.前者偏重是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后者偏重官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发展

B.前者认为只有感觉经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后者只相信理性的可靠

C.前者强调心智的练习及其迁移是发展官能的唯一途径,后者认为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经验的积累和联系

D.前者重视学科的形式训练价值,后者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72. 中小学教师上课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包括()。

A.备课

B.上课

C.布置课外作业

D.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

73. 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行为一般包括()。

A.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

B.学习方面的问题行为

C.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

D.生活方面的问题行为

74. 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评价可分为()。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75. 班会一般有以下几类()。

A.常规班会

B.生活班会

C.主题班会

D.紧急班会

76. 认知策略包括()。

A.复述策略

B.计划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77.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约可以分为()这几类。

A.学习方面的问题

B.个人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

C.社会适应行为方面的问题

D.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78.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A.身心发展的平衡性

B.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C.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D.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79. 按价值取向不同,可把教育目的观划分为()等几种类型。

A.个人本位论

B.生活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80. 学校文化的功能有()。

A.导向作用

B.约束作用

C.凝聚作用

D.激励作用

81. 当今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最初提出的教师职业专业化有两个目标,分别是()。

A.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B.提高教师的质量

C.增加教师的数量

D.强调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

82. 教师的专业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A.教育信念

B.专业态度和动机

C.自主发展需要和意识

D.专业特殊能力

83. 德育具有()。

A.社会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共同性

84.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可以概括为()等方面。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85. 教育政策的功能主要有()。

A.导向功能

B.控制功能

C.服务功能

D.协调功能

三、判断题每题0.6分,共9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里填涂,正确涂A,错误涂B)

86. 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教书。()

87.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88.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中心地位。()

8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载体。()

90. 学习目的是学习活动的原因和出发点,学习动机是学习活所追求的结果、归属。()

91. 智力训练是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最佳途径。()

92. “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

93. 在遗传决定论者看来,人的遗传素质决定着一切。()

94. 从发展速度上看,童年期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95.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在同一社会制度状况下,学制一样。()

96. 一般来说,教师的经验越多,不当的举止就越少。()

97. 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98. 学生具有认知发展差异,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99. 男女的智力结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100. 智商高,创造力不一定高,而创造力高的人,智商也较高。()

2012年四种省德阳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70分,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里。)

1.选B。

【解析】教育的阶级性开始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阶级性伴随着社会的阶级性。

2.选A。

【解析】古埃及的文士学校是人类最早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易错选C,中国在夏代才出现学校教育的形态,约公元前21世纪。

3.选C。

【解析】教育现代化指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及教育素质现代化等。

4.选D。

【解析】综合课程是课程分类的内容,不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态。

5.选B。

【解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及教学媒介。

6.选B。

【解析】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提倡活动课程与经验课程。

7.选B。

【解析】第一次:1949~1952以“改造旧教育体制,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为宗旨中国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第二次:1953~1957颁布了《实行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全面向苏联学习经验,放弃了1951年开始的学制与课程探索;第三次:1958~1962中学课程加强知识教学与劳动教学相结合及“双基”任务;大跃进中课程改革的主题是:缩短学制、精简课程,教育管理权限下放,设置甲乙类中学;第四次:1963~1965总结了1958年“教育大革命”的经验教训,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对文化课、政治课和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做了安排;第五次:1977~1984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吸取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第六次:1985~1989制定了《义务教育法》;重新制定了中小学教学大纲,正

式确定了“一纲多本”及“多纲多本”的教材改革方向;第七次:1990~1998

初中教学计划归入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第一次单独制定;第八次:1998~,制定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2001年6月开始自小学、初中的课改实验,制定了各学科课程标准,2004年开始高中课程改革。

8.选C。

【解析】学生主要通过学习他人与社会历史留下的间接经验,通过掌握学习知识来发展智力,同时智力的发展又能下一步更好地掌握知识打下基础。

9.选C。

【解析】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10.选D。

【解析】略。

11.选D。

【解析】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是16世纪由捷克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提出的。

12.选B。

【解析】考察的是对班级管理模式的理解。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13.选B。

【解析】班主任经常找学生谈话以了解学生,管理班级。

14.选C。

【解析】“应试教育”是选拔教育,主要为少数学生服务;“素质教育”是发展学生的能力,面对所有学生。

15.选C。

【解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其中,调查是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调查法包括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

16.选A。

【解析】强调的是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17.选D。

【解析】考察的是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18.选C。

【解析】主要考查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最适宜的动机强度不同。

19.选A。

【解析】好成绩、赞扬强化了学习活动背后的学习动机。

20.选D。

【解析】学习兴趣的发展由低向高的形式有:有趣-兴趣-志趣。

21.选A。

【解析】注意只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状态。

22.选B。

【解析】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学生知识,因此,主要使用有意注意。

23.选B。

【解析】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24.选D。

【解析】学习策略比学习方法的概念范围要大,学习策略包括学习方法。

25.选A。

【解析】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于惩罚与相对于功利这两个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与遵守法规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与普遍伦理阶段。

26.选B。

【解析】略。

27.选A。

【解析】人本主义主要强调人的价值与发展潜能,助人自助,尊重来访者。

28.选B。

【解析】教师的威信主要体现在学识方面和教师的价格魅力方面。

29.选C。

【解析】这是对教学监控能力概念的理解。易错选A。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30.选B。

【解析】教师期望效应既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31.选A。

【解析】治学严谨不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32.选D。

【解析】考查对教师手势的理解。

33.选C。

【解析】教师的语言是教师育人最重要的工具。

34.选B。

【解析】略。

35.选C。

【解析】略。

36.选A。

【解析】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源于内在需要。荀子的性恶论、洛克的白板说、华生的一打婴儿学说都是外烁论。

37.选C。

【解析】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与智力情境亚理论。

38.选D。

【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

39.选C。

【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40.选C。

【解析】略。

41.选C。

【解析】青年初期是人一生中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

42.选C。

【解析】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43.选A。

【解析】夏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44.选D。

【解析】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一般人在六岁时大脑重量已达成人的 90,系统科学知识,身心迅速成长的重要时期。

45.选B。

【解析】1903年的癸卯学制是第一个颁布实行的学制。1902年制定了壬寅学制但没有实行,1912年的蔡元培任教育部长时的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的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

46.选D。

【解析】1902年制定了壬寅学制但没有实行,1903年的癸卯学制是第一个颁布实行的学制。1912年的蔡元培任教育部长时的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的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

47.选B。

【解析】五四制指小学五年,初中四年。

48.选A。

【解析】题意为之所以存在教师,是因为有道。因此,教师的职责之一是传道。

49.选C。

【解析】略。

50.选C。

【解析】略。

51.选D。

【解析】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52.选A。

【解析】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⑧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解题重点之一落在题干中的“为学校的思想道德发展指明方向”。

53.选D。

【解析】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⑧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54.选C。

【解析】注意基本途径。A、B、D选项也是德育的途径,但不是基本途径。

55.选B。

【解析】皮亚杰从儿童的认知发展来研究道德。

56.选C。

【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57.选B。

【解析】前苏联的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模式。

58.选C。

【解析】略。

59.选D。

【解析】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在2岁左右。

60.选B。

【解析】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是6-11岁左右的儿童的心理冲突,培养勤奋感。

61.选C。

【解析】成年中期是繁殖与停滞时期的心理冲突时期。

62.选A。

【解析】略。

63.选C。

【解析】略。

64.选B。

【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就是对情境的重新组织,对情境之间的关系顿悟,因此,有顿悟论之称。

65.选A。

【解析】桑代克把学习归结为刺激-反应的联结,托尔曼的认知符号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66.选D。

【解析】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67.选A。

【解析】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68.选B。

【解析】这是记忆过程中的保持。

69.选C。

【解析】酝酿效应就是先把问题搁放一阵,一段时间后突然就想到解决办法了。

70.选C。

【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4分,共21分,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里,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71.选CD。

【解析】形式教育理论强调学科的形式训练价值,偏重官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发展,并认为心智的练习及迁移是发展官能的唯一途径;实质教育论重视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联系,强调通过科学知识及经验来发展能力。

72.选ABCD。

【解析】略。

73.选ABC。

【解析】可以采用排除法。强调是在教学中,所以排除生活方面的问题行为。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集中在学习、品行和人格方面。

74.选ABD。

【解析】略。

75.选ABCD。

【解析】略。

76.选ACD。

【解析】计划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易落选组织策略,它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等。

77.选ABCD。

【解析】略。

78.选BCD。

【解析】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

79.选AC。

【解析】教育目的观按价值取向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80.选ABCD。

【解析】略。

81.选AB。

【解析】略。

82.选ABC。

【解析】略。

83.选ABCD。

【解析】德育是按社会的规范来要求培养人,其标准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阶级性,并且是学生共同接受的一套规范。

84.选ABC。

【解析】略。

85.选ABCD。

【解析】略。

三、判断题每题0.6分,共9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里填涂,正确涂A,错误涂B)

86.×

【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培养人。

87.√

【解析】古代学校教育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了。

88.√

【解析】教学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

89.×

【解析】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载体。

90.×

【解析】学习目的才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归属。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因和出发点。

91.×

【解析】学习策略训练的最佳途径是与日常的学科教学相相合。

92.√

【解析】略。

93.×

【解析】遗传决定论者并没有认为人的遗传素质决定着一切,只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94.×

【解析】童年期是一个较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年期才是一个相对平衡的时期。

95.×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在同一社会制度状况下,学制可能不一样,它还受当地实际情况影响。如有的地方是六三学制,有的地方是五四学制。

96.×

【解析】教师的经验与不当举止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

97.√

【解析】略。

98.×

【解析】场依存方式的认知风格的人,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场独立的刚不易受外界干扰。

99.√

【解析】略。

100.√

【解析】略。

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正面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P3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P3 2.2三者关系: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构成完整的教学实践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作用与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3.教育的形态: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近代社会的教育。 P4 4.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P5 5.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P6 (二)6.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4)劳动起源说](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3)现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P7 7.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手段和技术现代化P8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8.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P9 9.教育学的基本问题:(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3)教育目的问题,(4)教育制度问题,(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6)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7)学校管理问题。P10 *10.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2)独立形态时期: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十套)

真题1 200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D;2、A;3、C;4、C;5、D。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2、√。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总结 教育学总结绪论教育学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教育学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学研究内容: 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伦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夫人教育思想寓于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寓教于乐)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礼记.学记》乐正克著(孟子的学生)化地成俗,其必由学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又名《雄辩术原理》,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1623 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提出把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1632 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 1 / 12

高度地评价了教师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这些主张在推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面起了开创性作用。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1762 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儿童应自然地发展)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 该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儿童生长与教育的关系的教育研究新领域,提升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1776-1778 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之一。 著作《康德论教育》 1806 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内容: 强调教师的作用: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861 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出版。 斯宾塞是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他提出的教育任务是为完善生活做准备。 1901 年,德国的梅伊曼提出了实验教育学。

浙江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 (超全)

浙江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重点)汇总 教育学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4.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规则的公民。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 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天性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 6.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的机构体系。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7.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8.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教育管理体制。它包括了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 9.校长负责制:是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校长全权代表学校并负责赋予校长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同时健全学校领导机构心机制。校长负责制体现了校本管理思想的某些精神。 10.学校: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11.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三个特征。 12.义务教育: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 13.教师的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身份特征:专业人员 教师的职业特征:教育教学教师的根本任务(天职):教书育人。 14.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业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成为一个专业型教师的过程。 15.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是教育活动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16.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

重庆教师公招考试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汇总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 目录: 题库套卷(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题库套卷(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题库套卷(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题库套卷(四)...................................... - 2 - 题库套卷(五)...................................... - 9 - 题库套卷(六)..................................... - 16 - 题库套卷(七)..................................... - 24 - 题库套卷(八)..................................... - 32 - 题库套卷(九)..................................... - 39 - 题库套卷(十)..................................... - 47 -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一) ................... - 53 -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二) ................... - 60 -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 题库套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 1.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 C )的新学习方式。 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 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 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 2.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 B )。 A.统一性 B.适应性 C.规范性 D.选拔性 3.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篷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 D )。 A.劝其退学 B.取消学籍 C.让其自由发展、成长D.送专门学校使其继续接受教育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C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D.充分发挥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应由谁来承担责任? ( B ) A.司机负责 B.所在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所在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6。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问题解决”的是( C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美人鱼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迁移的是( D )。 A.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老师测验一元二次方程 B.学生学习古诗文后,老师让学生默写 C.学生刚学习一篇文章,老师带领学生用真实情景演示出来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B )。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 C.-般责任 D.行政责任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C 【解析】“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 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A 【解析】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及时而教”(在好的时机教书)。 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D 【解析】主体性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熟练地骑车、熟练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D 【解析】不随意注意也称为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也称为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 A、定势 B、变式 C、问题解决 D、原型启发 D 【解析】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鲁班爬山时,手不小心被一种丝茅草割破,疼痛之余,他找到了秘密所在:草叶边缘的毛刺就是“利器”。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一下铁片,岂不可以断木如泥?锯子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 6、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D 【解析】略。 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 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 D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其倡始人是19世纪末期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美国的心理学者孟禄从其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利托尔诺的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2.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3.下列关于班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B.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C.班级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D.最先提出“班级”一词的是夸美纽斯 4.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 A.对象相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6.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巩固学生的知识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7.班上成绩第一名的学生的家长认为实验班的学习氛围更好,提出要将孩子调到实验班,但是该生私下向你表达不愿意跳班。你首先应该怎么办?( ) A.建议家长先了解孩子的意愿再做决定 B.向家长分析调班结果的利与弊 C.告诉家长孩子不愿意调班 D.告诉家长新环境可能会使孩子成绩下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品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在推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分解成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进而形成班级目标体系,这种管理方法称作( )。 A.目标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常规管理 10.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人活动 B.小组活动 C.年级活动 D.群众性活动 参考答案:1-5CADBB6-10AADAB 一、单选题 1.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要求( )。

2020年全国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及答案(七)

2020年全国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 拟卷及答案(七)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 A )。 A.孔子 B.孟子 C.夸美纽斯 D.荀子 2.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B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1日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4.进人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B )。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5.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B )。 A.学习动机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 )。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7.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B )。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8.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C )。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9.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D )。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10.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 )。 A.道德认识 B.活动与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11.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B )因素决定的。 A.政治 B.生产力 C.文化 D.军事 1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特训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二) 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D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C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D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2006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B)。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B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p; C.怀特海p; 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C )。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

2018-2019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及答案

2018-2019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及答案 1.教育学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B.上帝造人 C.天降生民 D.《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3.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希腊 4.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春秋战国时期 5.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A.四书五经 B.七艺 C.六艺 D.骑士七技 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A.普及教育 B.义务教育 C.教育机会平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8.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赫尔巴特 D.洛克 9.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A.《大教学论》 B.《学记》 C.《康德论教育》 D.《普通教育学》 10.最早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人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赫尔巴特 11.“自然教育”的提出者是() A.康德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卢梭

答案: 1.B 2.D 3.A 4.B 5.A 6.D 7.D 8.C 9.D10.A11.D 1.“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裴斯特洛齐 D.梅伊曼 2.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思辨研究 D.理论研究 3.《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理论的代表性著作。 A.文化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制度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4.教育社会性是教育这一永恒的社会现象的() A.一般属性 B.根本属性 C.特殊属性 D.不相关 5.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历史性 C.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D.教育的民族性 6.衡量劳动者素质高低的标准是() A.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 B.劳动者智商的高 C.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 D.劳动者的创新能力 7.在未来的社会中,教育的阶级性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 A.呈现超阶级性 B.交替出现 C.不变 D.消灭 8.前苏联学者认为评价教育储备大国的标志是() A.培养人才的多少 B.教育费用的积累 C.学历层次高的人占的比例 D.教育投资的多少 9.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 A.前提因素 B.中介因素 C.直接因素 D.首要因素 10.《学记》中“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强调的是() A.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 B.教育对经济基础的作用 C.教育对政治制度的作用 D.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1.教育的领导权及受教育者的权利是由下面哪一种因素决定的()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教育思想 D.政治思想 12.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 A.决定作用 B.根本动力 C.制约作用 D.重要影响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 特别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以最新修正后的版本为准。b5E2RGbCAP 第一节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 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的关系,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政策的体系。 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教育基本制度、受教育者、其他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教师法律地位、教师的权利义务、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待遇制度)。p1EanqFDPw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义务教育的原则、新《义务教育法》的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立法背景,主要内容(高等教育的含义与义务、高等教育基本制度、高等学校的学生)。DXDiTa9E3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RTCrpUDGiT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立法宗旨,主要内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5PCzVD7HxA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立法宗旨,主要内容(学生伤害事故的含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原则,学校责任事故情形,学校无责任事故情形,学生或监护人责任事故情形)。jLBHrnAILg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立法宗旨,主要内容(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各类教育的发展任务、教育体制改革、保障措施。xHAQX74J0X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 ()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 是() 3、△+□+□=44 △+△+△+□+□=64 那么□=(),△=()。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 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 ()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 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

A、合数 B、质数 C、偶数 D、奇数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 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1/20 B、1/16 C、1/15 D、1/14 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3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 A、2 B、4 C、6 D、8 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 根。 A、208 B、221 C、416 D、442 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 A.十进分数 B.分数 C.真分数 D.假分数 8、() A. -2 B. 0 C. 1 D. 2 9、如果曲线y=xf(x)d 在点(x, 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A. y=x3-2 B. y=2x3-5 C. y=x2-2 D. y=2x2-5

菏泽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2017年菏泽市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一、填空题 1.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 2.马克思主义关于【】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理论基础。 3.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4.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 5.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 6.课程的纵向结构有两种形式:直线型课程结构和【】课程结构 7.活动与【】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8.教师职业道德区分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着标志是【】 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成长 10.【】是衡量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 1.实现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班会 D.少先队、共青团活动 2.提出最新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布鲁纳 C.维果斯基 D.桑代克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4.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科学推理 B.验证假设 C.调查研究 D.论证假设 5.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6.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秀班干部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8.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A.壬寅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9.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工作中起【】 A.主题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10.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三、判断题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都是对的。不是绝对的。 2.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试题库400题及答案

范文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试题 1/ 6

库400题及答案 202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试题库 400 题及答案 1.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D ) A 熟悉教材 B 分析教材 C 概括教材 D 理解教材 2.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C ) A 教学目的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 教学方法 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B ) A 温故而知新 B 不陵节而施 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 学而时习之 4.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B ) A 备课 B 上课 C 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 课外辅导 5.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A ) A 教学任务 B 教学内容 C 教学规律 D 教学原则 6.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C ) A 布置作业 B 检查作业 C 课外辅导 D 课后练习 7.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D) A 信度 B 难度 C 区分度 D 效度 8.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A )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9.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

的结构,称为( C ) A 教学程序 B 教学步骤 C 教学组织形式 D 教学阶段 1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B ) A 分组教学 B 个别教学 C 道尔顿制 D 班级上课制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 发现学习是属于( 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 A.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兴趣 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C )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B )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D )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 3/ 6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打印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是(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辞、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是(教区学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