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去二三里》的说课稿

《一去二三里》的说课稿

《一去二三里》的说课稿
《一去二三里》的说课稿

《一去二三里》的说课稿

《一去二三里》的说课稿

对学生的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涌动着新奇感,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小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4个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及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

4、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时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但由于本人语言功底薄弱,又没有其他让学生直观感知的多媒体设备,只有课本上一副图,所以教学效果没有预想的那么好。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我先让学生圈出诗中的生字宝宝读读拼拼,并借助所学的拼音拼读古诗,会读了读给同桌听一听。但是可能因为是第一次学习课文,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还不是很能掌握,有个别学生不会圈生字。有人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我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在研读时,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进行美读。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本人经验不足,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置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如摘果子,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来认字。本课时先写一个“一”,让学生初步认识田字格,充分地说横笔的写法,分散写字的难点,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写字,巩固生字。但由于时间紧张,写字这一步完成地有些匆忙。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一 说教学目标: (我对本课制定的目标是:1.用拼一拼、换一换、猜一猜等方法识记13个生字,着重强调后鼻音,认识心字底,会写:“广、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联系实际、观看视频等方式,理解“遥远”、“壮观”等词,能用“非常”说话,读好长句子,体会山里孩子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3.通过对第三句话的反复朗读和体会,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 对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还是应该落在识字和朗读中。因此我对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为:第一,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包括拼一拼、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猜一猜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记住本课13个生字,认识心字底,会正确书写“广”和“升”。第二,创设多种情景,指导朗读“我多想去看看”,读好长句“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通过课文的学习,能用正确的感情朗读全文,甚至背诵全文;第三,用图文结合、语言渲染的方式,理解文章的重点词语“遥远”和“非常壮观”。

在这些目标中,我把识字和有感情朗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读好长句子、体会朗读“我多想去看看”、以及“非常壮观”的理解作为难点。为了凸显这两点,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列的铺垫、引导和设计。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铺垫感情,练习语言 在上课前,我设计了“你去过哪些地方?那里什么非东西常吸引你。”这一话题。一方面,这一话题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另一方面,是为了和文中山里的孩子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像他们那样轻易走出大山欣赏祖国山河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让孩子们在心底感受山里的孩子向往北京的强烈感情;再则,通过说话,达到熟练运用“非常”这个词语,为课文中“非常壮观”的理解和学习埋下伏笔。 二、生字学习,分批分类,化解难点 本课生字的学习分散在两个环节中学习。第一批在导入课文时,随即学习“北京安想”,让学生在具体的图片和题目中随文学习,紧凑有效;第二批在学生自读课文后,分类出示。 字音方面,“城、能、升”三个后鼻音,是学生朗读的难点,一

一去二三里 教案教学设计.doc

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 一.揭示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借助汉语拼音来识字了.识了字我们就可以读书看报学到很多知识,大家高不高兴啊?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在齐读) (过渡)要想知道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就跟着陈老师一起参观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1.(出示图)首先看远处有那些景物?(房屋\袅袅的炊烟) 2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一起说一遍"亭台" 3我们再往近处看,近处有那些景物?(蓝蓝的天空\开得正艳的桃花\无忧无虑,快乐飞舞的小鸟) 小结: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课文用一首诗把它描写了出来.你们想读吗? (过渡):要想读好读对就必须把音节读准 二.复习音节 1(出示课文音节)请一位同学们又快又准地找出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yi si wu shi zhi )齐读一遍. 2(出示er )你们认识这个由特殊韵母组成的音节吗?请

读,读时注意舌头由平到卷,领读 3( 出示ting san cun )你能分辨两组韵母有什么不同?请你读出他们的不同.请XX读,领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拼音学得都不错,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三.读课文 1.(出示课文拼音)下面陈老师要求把音节连起来拼成 一句话,先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少量时间自由读) 2你读熟了吗?那位小朋友敢来试一试?请四位小朋友一人读一句. 3他们读得真棒,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请第一小组读第一句,依次类推.准备好了吗?起―― 4(出示拼音加汉字)下面我要求你们联系拼音读课文,这有一定难度,但陈老师相信这么聪明的你们只要认真读肯定会读.我先请四个同学试试,每人读一句. 5他们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还是每一小组读一句.6(出示古诗)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先跟老师读一遍,读诗的时候要加入一些感情,想想刚才那副美丽的图画,看见标点稍微停顿,不能拖声拖调.(领读) 7我们一起读一遍(齐读) 四.学生字 1.(课文显出生字)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生字了,这篇古诗要求我们学会的生字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读了这么多遍书有人肯定已经认识他们了.(出示卡片)我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本课可以分二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一)教材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学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

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个生字。(一至十)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导语激趣。 上课前,CAI课件出示了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教师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孩子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古诗一去二三里

古诗:一去二三里 目标: 1、感受古诗表现的意境美. 2、能发现五言诗的特点并大声朗诵古诗。 3、能寻找出古诗中蕴含的数字秘密。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会朗诵一些古诗。 2、物质准备:《幼儿用书》P1、磁带。 过程: 一、幼儿在集体中大胆朗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要求:吐字清楚,声音响亮,能朗诵出古诗的韵味。 二、引导幼儿发现古诗的特点。 用符号记录的方式让幼儿发现五言古诗的特点。 鼓励幼儿用喜欢的符号分别记录这首古诗有几句?每句有几字? 如:~~~~~ ~~~~~ ~~~~~ ~~~~~ (四句) XXXXX(每句有五个字) 三.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1.听录音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2.闭眼欣赏,鼓励幼儿根据古诗内容想象古诗中的意境。 3.结合《幼儿用书》P1的画面欣赏古诗 问:想一想,诗中描写了哪些事物? 4.幼儿跟录音朗诵,鼓励他们发现古诗中的数字秘密。 问:你发现古诗中藏着哪些数字秘密? 四.幼儿朗诵古诗 1.要求幼儿发准字音:村、四、亭、座、十、枝。 2.鼓励幼儿用手指表示数字的动作来记忆古诗内容。 3.幼儿分组以接龙游戏的形式朗诵古诗 每组幼儿一人朗诵一句,四句朗诵完,第五个人又重复朗诵古诗的第

一句。 比比哪一组朗诵古诗的遍数最多。 4.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朗诵古诗,注意引导幼儿表现出古诗的韵味。 活动延伸: 1.幼儿回家学习更多的古诗,在语言角开展“诗歌朗诵会”鼓励幼儿积极参加。 2.在《幼儿用书》上书写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散文:风筝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拟人化描述风筝的有趣。 2.能根据散文内容回忆自己放风筝的情景,理解散文中的想象。 3.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注意句与句间的停顿。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放风筝,注意观察风筝满天飞的情景。2.《幼儿用书》P2 3.优美的乐曲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讨论:风筝飞上天时象什么? 要求幼儿正确使用比喻句,而对幼儿想象的内容不加限制。 二.欣赏散文,感受散文内容的有趣。 1.老师朗诵散文。 问:散文把风筝描述成什么了? 2.重点欣赏散文的第二段。 问:风筝娃娃在天空中干什么? 请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说说风筝娃娃是怎样玩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如:拿着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新疆的孩子想到北京看看天安门,另一个北京的孩子想去新疆看看天山,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外面世界的美好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及一年级学生特点,本节课教学目标主要有: 1.会认“想、告、诉、路”等12个生字,会写“会、走、北”等六个字。 2.初步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三、说教学重点。 重点:会认会写生字。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教学中,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自主学习,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达到学中玩,玩中学得教学效果。在识字方面,主要采取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

识字,比如: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的方法等等,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逐步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 五、说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新疆的小朋友想去北京去看看,一个是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看看,那里都有什么让两位小朋友如此的向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齐读课题(认识“想”)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课前是否圈画生字并标出自然段落,同桌互检。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试着把课文读正确。 (二)出示图片:进行欣赏.师结合图片范读课文。 (三)生自由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四)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1.指名拼读领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卡片。(男女赛读) (五)出示文中短语。 1.指名读。 2.师生读。(师读“弯弯的”,生说“小路”) 3.让生说说这样的短语。(知识拓展)

人教版一年级课文《一去二三里》公开课教案

一去二三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汉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把图中事物同所学词语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一)自主识字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认识它吗?(拿着班牌)班牌上写着什么字?你发现了什 么?(生1:上面写着一。生2:两个一不一样,一个是数字1,一个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一。) 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认识我们祖国的文字,它们叫--- 汉字。 2、你还认识了哪些表示数字的汉字?怎么认识的?(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表 示数字的汉字,如教室里的课程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房间里的日历等。) 同小朋友们一起找一找吧!师:课后双横线中的字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生:我是借助拼音认识的。 师:会借助拼音认字,真了不起! 生:我是问大人认识的。 生:我是读书的时候认识的。 师:看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呢!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要用到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把这几个字圈出来。 (师在黑板上示范用圆圈圈出生字) (二)初读课文 1、引入童谣:宋代有位诗人叫邵雍,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他忽然想把小山村的美丽编成童谣,于是他把从一到十这些数字串在了一起写成了这样一首诗。 谁来读一读这首童谣的题目?(指生读)(师:真厉害,这里的“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请全班小朋友齐读课题。) 2、老师范读: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美丽的小山村,请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老师读,不会读的字要特别注意。 3、现在,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宝宝,自己试着读一读,边读的时候边把这些红色的字圈起来, (指生读)现在,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为大家读一读这首童谣。谁想当第一个小勇士? (三)指导生字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一去二三里(20201014205323)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2 个字,会写 3 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 三、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 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㈠、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重点强调“一”和“亭” 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 i”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 、“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㈡、看图说话 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远处。) 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 4、出示挂图:亭台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 有什么用?(亭子 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 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

《一去二三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桶溪小学金粒粒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重点: 1、认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 1、辨认“八、入”和“九、几”。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三、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 4、教学生字。 (1)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比赛读。

《一去二三里》小学语文课说课稿

《一去二三里》小学语文课说课稿 《一去二三里》小学语文课说课稿 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本课可以分二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一)教材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学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

“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 二、三”三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导语激趣。 上课前,CAI课件出示了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教师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孩子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CAI课件出示文中插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一去二三里(20201014205229)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3.学会5 个生字和4 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4.完成课后练习 2 看图读拼音写字。 教学重点 在田字格里写好 5 个生字。 教学难点 按笔顺把“四” “六”“八” 3 个字写漂亮。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 5 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2.质疑读不准 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 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e r (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如:拿着e 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e 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 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4 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教师强调: “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 4.电脑演示 ( 1 )请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 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 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 横折钩”的“钩”可。 (2)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 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 3 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一去二三里教学教案示例

一去二三里教学教案示例Examples of one to two or three li teaching plan 编订:JinTai College

一去二三里教学教案示例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复习导入 1.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拼音王国的所有朋友。 今天让我们带上这些拼音朋友离开拼音王国,朝生字王国的方向出发,去认识更过朋友,请各组坐上自己的火车,比比哪一辆火车开得快。 2.用开火车的形式复习全部的.拼音。 二、观察画图揭示课题 1.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汉字王国的大门了,哇!这里真美丽。(出示本课挂图) 大家看到什么了?谁来当当导游,把这里美丽的景色介 绍给大家。(学生观察图后,说说景色) 2.这里还有一首童谣来介绍这个美丽的地方,现在我们请拼音朋友来帮忙一起去认识它。 a.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自己试读童谣。

b.这首童谣的名字是什么? c.请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 d.哪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怎么认识的??哪些是在拼音和朋友的帮助下认识的? 三、教学生字 1.我们一起去认识生字朋友(出示生字卡,全班齐读,重点引读四、十、三) 2.拿出你们的生字卡片,小组讨论一下要怎么分,为什么要这么分? 3.汉字朋友其大家去他们的家里做客,我们一起去吧。瞧!车来了,我们把汉字朋友送上车(出示画有汽车的图案,在上面打上方格,让学生根据童谣给生字安排位子。)4.解释“里”在童谣中的意思。 5.路上的景色很美,大家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把美丽的景色读出来。 6.终于到了汉字朋友的家了,但是他们在路上跟老师说,他们想跟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交朋友,所以他们要考考大家,大门有一个机关,只有通过才可以进去。(出示转盘:上面标有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方面来进行。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本课可以分二课时教学。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一、说教材 《一去二三里》是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课,也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作者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蒙学诗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说学情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鼓励孩子们主动去探究和发现,引领学生朗读、识字、感悟、写字的整个学习过程。 3、情感目标: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所表现的意境美。 五、说教法学法 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朗诵诗歌。 六、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七、说教学时间 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两课时,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说第一课时。 八、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 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导入新课时,我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在上课前出示课件《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我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

1.一去二三里

1.一去二三里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认字写字,朗读诗歌。 三、教学难点: 1、辨认“八、入”和“九、几”。 2.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 4、教学生字。 (1)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比赛读。 (2)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生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 》教案_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课前准备: 学生唱单韵母歌。 二、教学儿歌,认识生字。 1、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为了奖励大家,李老师放一首儿歌给你们听,好吗?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小耳朵(竖起来)听清楚,这首儿歌里面有哪些数字? (生:这首儿歌里有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表扬:你看得真仔细。 2、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识字(一)第一课:一去二三里去认识这十个生字,它们还介绍两个汉字朋友给我们,请大家翻开书本44页,齐读课题。 3 、观察图画:

(1)师:李老师带来一幅画,请大家一块儿看看吧。 黄昏的时候,太阳快要下山了,远处有一座座亭台,山里住着几户人家,路旁,树上长着漂亮的花朵,小孩子赶着回家吃饭,看到这样的美的景色,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说啊,这儿真美。 (2)师:小朋友,你认为哪里的景色美呢? (3)师:诗人看到这样美的景色,写下了一首童谣。(师范读) (4)问:你会读吗?(指名读)表扬:我们班的同学真是聪明,读书又响亮。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好吗?读得真棒,表扬自己。 (5)师:你们读得这么好,请跟自己的同桌说悄悄话,读一读这首诗。(唱:123) (6)师:现在,我们来比赛读书,看谁拿的红苹果大? (拿出人像)这是男同学,这是女同学。谁先来? 4、认识生字。

(1)师:这节课,我们要认识12个生字,它们藏在诗歌里,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好吗?请一位同学来帮帮老师。(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师:我们借助拼音来读读这些字。 (3)师:现在,大家把你自己做的生字卡片拿出来,认一认这些字。(唱:123) (4)师:我们来一个男女识字大赛好吗?谁认识上面的字,把卡片放在这下面。(表扬) 5、我会画。 师:我们比赛完了,你想不想画画?拿出你的图纸,给生字找出相应的音节涂上你喜欢的颜色。(表扬: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画画的天才。) 6、我会唱。 (1)师:正当我们画画的时候,有一群打篮球的男孩子来跟我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案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案文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 学设计1(教案文本) 【教学设想】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2个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

一去二三里的小学说课稿

一去二三里的小学说课稿 一去二三里的小学说课稿 (一)教材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学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 二、三”三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导语激趣。 上课前,CAI课件出示了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教师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孩子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CAI课件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然后揭示课题:古时候有一首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学生读课题,并说说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学生交流学法)结合图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第一环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自我拼读过程中发现“一”的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王莉)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百兴中心学校王莉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本课是继汉语拼音之后学生接触到的第一课识字课,课文由一首儿歌和两幅插图组成,儿歌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而且巧妙地把一至十这十个数字镶嵌在儿歌中,富有情趣,读来琅琅上口。第一幅插图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儿歌的意境。第二插图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认识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学习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从“一到十”十个数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动、好玩,注意力不集中,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他们学会了汉语拼音,在数学中认识了10以内的数。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因此,这节课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联系他们的生活积累,借助汉语拼音和数的认识学习生字,利用图画学习儿歌和生字。 【教学理念】 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编写图文并茂,体裁利于朗读的特点,从观察入手,从朗读中寻求突破。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中生趣,在乐趣中学习,在读书中提高。同时组织有效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再现生字,巩固识字效果,提高识字效率;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促进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 (第一课时) 何红霞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读准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文中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2、交流 3、导入古诗:这里有一首古诗,把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写出来了,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二、识字 1、说一说:这里面,有你认识的朋友吗?和同桌交流一下。 2、比一比:谁是班里的识字大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3、想一想: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 4、小结方法。 5、合作自读课文 师:那这样,你们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拼不出来的请教同桌好吗? 6、考考你: 出示生字,读生字 (1)指名读(先拼后读,正音),跟读。 (2)齐读(直呼)——开火车读。 (3)找朋友 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或者听过这几个字?(“一”、“去”、“里”)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用的? 7、游戏: A、数数 B、加减游戏 8、认一认 师:听着你们读得这么好,玩得这么开心,有几个字宝宝可着急了,大家来,喊喊他们的名字。 (烟村、亭台)在图上找一找。 三、读文 1、认识了字宝宝,老师要求你们读一读课文,能行吗? 小组内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2、师: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里的景色真美啊!这首诗把这些美丽的景色都写出来了,而且很有趣,20个字里面就有10个是数字,同学们喜不喜欢这首诗?背一背这首诗。 3、讲故事:《郑板桥送衣食》。 四、拓展 1、这位知县不仅心肠好,他还会作诗呢!老师这里就有他的一首数字诗,同学们想不想读?自读——指名读——齐读 郑板桥《咏雪诗》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2、词语积累 我来读一读,记一记下面这些带有数字的词: 一日千里三心二意三三两两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自读——读你喜欢的词语——教读 五、作业 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这一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笔画“一(横)”、“|(竖)”,学会写生字“一”、“二”、“三”。 教学过程: 1.小组交流学会了哪几个生字? 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检测大家学生字的情况。 2.学习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画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笔画 多媒体依次出现“一(横)”、“|(竖)”,老师分别向学生介绍笔画的名称并跟说几遍。 3.指导写字 “一” (1)出示生字卡片“一”,让学生说出“一”的笔画名称,并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在投影上示范写“一”,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 (3)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二” (1)让学生说说“二”由几笔组成,并说说这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长短的不同。 (2)学生尝试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示范,指出学生书写时的共性问题。 “三” (1)小组讨论,说说该怎么写。 (2)学生交流,教师在投影上示范(提醒学生注意三横的不同写法) “十” (1)说说由哪两个笔画组成。 (2)独立探究,尝试练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