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语用角度谈翻译:漫谈关联性原则

从语用角度谈翻译:漫谈关联性原则

从语用角度谈翻译:漫谈关联性原则
从语用角度谈翻译:漫谈关联性原则

第三章

从语用角度谈翻译:漫谈关联性原则

Ernst August Gutt

简介

本章着重介绍翻译方面两个重点:其一是关于“翻译”这一概念,另一重点是翻译活动中对文本进行修改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交际中的关联性原则(由Sperber和Wilson在1986年间和1995年间所提倡的学说)方面对这两个重点进行探讨。在更好的理解翻译的本质和对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上来看,我相信关联性原则能为我们提供帮助。

关于关联原则的基本概念

本文所研究对象建立于关联理论之上,所以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关联理论的基本内容。对于交际的推理特性

根据关联性理论来看,交际不仅仅需要交际双方对交际内容进行编码、转移及解码的过程,还需要对交际内容进行必要的推理。现在看一下下文的例子:

例1

a.Joe: “Sarah还拖拖拉拉的吗?”

b.Pam: “她现在和Frank在一起。”

在这个例子中,Pam并没有直接回答Joe的问题。更确切地来说,Joe的问题提醒了Pam 现在这个Sarah和Frank在一起了。看完这个例子,我们也许就能猜测出Frank是个做事利索不拖拉的人。那么,Joe也能推测出Sarah现在应该不会拖拉了。

或许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当我们得知Frank和一个人在办公室里一待至少一个半小时。这样的话,那Sarah一定很是拖拉。

为何同样的对话却会传达完全不同的意思呢?显然,原因不仅仅在于根据语意层面上的交际内容来定义其中意思,更取决于交际双方所说的上下文,更具体点说,是我们根据其上下文进行的种种推测而得来的结论。

结论1

前提1 言语Sarah和Frank在一起

前提2 语境1 Frank与人们相处不会拖拖拉拉

结论蕴含Frank不会和Sarah拖拖拉拉

结论2

前提1 言语Sarah和Frank在一起

前提2 语境2 Frank与人们相处时拖拖拉拉

结论蕴含Frank和Sarah一样,两人都是拖拖拉拉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显著的一点,成功的一次交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者如何判断以及说话人想要在上下文中表达的意图。对于错误语境信息的使用就会带来一次非常不成功的交际,交际意图也会因此被完全误解了。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怎样才能在交际中使用正确的语境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呢?为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弄懂关于关联性理论

中所说的语境的概念。

语境

关联理论中,“对话的语境”是这样被学者定义的:一种心理上的构建,听者对于整个世界的设想的一个集合。说得明白些,即交际中所有假设的集合(Sperber & Wilson, 1986:15)。看来,“语境”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其中一定包含了人类内心所能接受的一切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境并不局限于听者接收到信息即刻的心里活动,也不会局限在说话人说话的那一刻。对于将来的设想、科学的假设、宗教信仰、对于某件轶事的回忆、文化影响下的思维方式和说话人的心里状态,这些因素都无时无刻地对交际产生着影响(Sperber & Wilson, 1986:15f)。

请注意,这一“语境”概念也涉及言语周边的信息,我们有时将这些信息称作“上下文”。在关联性理论中,关于语境另一重要理论—语境是靠交际者组合拼接起来的。这样的组合在特定的时刻,直接影响语境中特定信息的可行新。取个例子,当你要谈论一些关于你童年的回忆时,你肯定会提及童年的玩具,以便你更加容易的描述你的童年。有时,当你想描述你第一辆玩具卡车的颜色时,这也许会令你努力地去回忆它。这样看来,我们回忆中所存在的、可以在交际中运用的信息与我们动脑筋去回忆这些事实之中,存在一定的关联。看完前文的阐述,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问题:听者怎样才能准确有效地抓住并运用说话人所说的信息。

最佳关联

据Sperber 和Wilson所说(1986,1995),能让交际完成的主要因素是交际双方都在追求“最佳关联”。满足以下下两种情形,话语属于最佳关联。第一种情况:听者没有注意到说话人所说话语中无关紧要的信息;第二种情况:说话人所说的话语对听者有利。话语中的有利因素与生俱来就存在于我们心中,也存在于一个人认识积累过程中。具体而言,这些有利因素被称为“积极语境效果”。最佳关联的作用存在于关联性的原则之中,我们常常将最佳关联的作用形容为人类心理活动内在的一种限制。照这么说,只要一个交际者开始交际时,在他潜意识中就会选择他认为最佳关联的预设。

依据上文所述,最佳关联也能让听者来甄别说话者提供的信息。最佳关联能让听者觉得交际内容是有效的。所以,听者能抓住交际中对他有效的信息,然后将交际继续下去。听者在交际活动中,往往也会结合他认为有效的信息并将之融入他的言语中,这样一来,谈话也能继续下去。

依靠听者的心里判断(对交际有用信息的判断),他将会将一次交际进行下去,只到这次交际满足了一个条件他才会终止交际,即这次交际中已经不存在无用的信息,同时已经达成了其交际的目的(交际内容含有足够的有用的结果)。反过来说,最佳关联的作用体现在它引导听者去接受遵循关联原则的那个说话人所说的内容。因此,交际中的人们去寻求最佳关联的目的不仅在于为听者提供足够的语境,同时也在于为听者提供交际中的解释部分。多说一句,参与交际的人并不总是注意交际中的解释成分,更多时候,人们将交际中的解释部分置于自己的浅意识中。

语言中对于阐述及描述的功用

用关联性理论分析来看,当人们使用语言时,心理活动有两个很明显的模式:语言的描述性和阐述性功能。对于这两个概念,在这里我们需简单了解一下。

当人们要证明一件真实存在的事件的状态时,人们会选择用言语进行描述。

当人们需要再现某人的说法或想法时,就选择语言的阐述功能。

例2

(a) Melody: “Fred和Judy离婚了。”

(b) Melody: “Harry说‘Fred和Judy离婚了’。”

上面两个例句中,都有“Fred和Judy离婚了”这句话。只是在第一个例句中,Melody的言语是想证明或者描述一个事件的真相。或者说,Melody自己坚持Fred和Judy离婚了这一观点。那么,如果Fred和Judy没有离婚,那么Melody的观点就是错误的。

在第二个例句中,Melody并非去证实Fred和Judy离婚了,她所做的只是复述别人所说的事实而已。这里,话语的功能为“阐述”。加入Fred和Judy没有离婚,Melody也不会犯什么错误,错误都在Harry身上。

阐述中的相似度以及忠实度

在阐述性功用中,有这样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原话语和他人复述中,存在着阐述的相似度。在原话语和再现话语间,阐述相似性包含了话语中的蕴含和阐述内容,这两项内容在两个不同的话语间具有都有一定相似度。这么说来,相似度的多少是一种程度。以此类推,两项话语间共有的相似度越高,那么他们就享有更多蕴含和阐述。如同上文中第二个例句,它就含与原话语高度相似,这个例句就是一个直接的引用。直接引用原话的话语囊括了所有原话中的蕴含和阐述,但这一情形需满足一个重要条件:复述他人的话语。

相对于复述,引用、改述以及概括都可以看做和原文的一种相似。关于一篇对于演讲内容的报告或新闻,记者们会这样选择报导的方式:

例3

(a)记者尽力将关于演讲的所有细节都报导出来,在他的报道中,含有与演讲最高的相似程度。

(b)记者就演讲的一部分进行详细的报导,对于演讲的其他内容采取概括。

(c)记者概括了演讲的所有要点。

到底这个报导者该选用哪种方式呢?从阐述性功能来看,报导者应尽量选择与原文最相似的报导方式。但从关联原则的角度看,报导者只会选取他认为对新闻观众有利的相似部分进行报导。这么说,以阐述角度来看,报导人的报导取决于其“忠实度”:说话者保证他的话语内容与原文足够相似,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在方方面面都要很相似(Wilson & Sperber, 1988:137)

这样的话,当新闻记者知道观众对演讲的所有内容都感兴趣的话,那么他应该选择3(a)。如果他发现演讲中仅仅有一部分是对观众有意义的,那么他只需选择3(b)。因此,我们发现,伴随关联性理论的还有忠实问题上现成的、和上下文相关的概念。同时,这些都普遍应用于语言的阐述功能中。

“翻译”的语用角色

翻译作为语言的阐述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自然也属于语言的阐述功能:翻译用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所说的内容。翻译就其原则来看,也与语际内部的摘录或是对演讲的报导差不多。二者不同之处则在于在翻译中,要摘录或是报导的东西属于源语,而翻译将之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既然翻译也可看作有阐述功能,那么它也遵循阐述功能的原则—翻译也会受限于忠实度的问题。换句话讲,译者需要将他的翻译做得在方方面面都与源语的足够相似。

到目前为止,如果我们不深究“翻译”的相关术语和概念的话,事情已经很明白了。诚然,我们还是得了解“翻译”这一有些复杂而且矛盾的术语,那么让我们总体来分析一下翻译在不同文本或交际活动中的角色。

文本类型

就如我们区别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我们也将交际中不同的文本、言语冠以不同的术语。例如,我们的交际中有歌颂辞、有概括、有喜剧等不同类型的交际方式。

从交际的宏观角度讲,这些不同的交际类型都有其显著地目的:他们都旨在将交际者所关注的重点和信息接收者所期望得到的信息糅合在双方的交际之中。举个例子,交际者想将自己的交际以“报告”形式呈现给信息接收人。听到“报告”一词时,信息接收者肯定会有不同的猜测,究竟这个“报告”是一份具有讽刺意味的报告呢,还是一份简历报告。所以,给交际冠以具体的“标签”,就能将交际双方联系起来,这样便满足了语用学中交际的功能了。以关联性的原则来说,交际一方使用了合适的“标签”,就能将交际另一方引向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最佳关联。比如,我们将一种交际称为“小说”,那么读它的人就会想知道小说的情节、人物个性以及书中的价值观等。当然,读者只会去关注自己想了解的那一方面,而不会面面俱到地去分析这个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是否符合历史和客观事实,除非这本小说是一本历史文献。

所以,将作品冠以小说而非历史文献这样的做法能帮助作者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或者作者想得到的关联)传达给潜在的读者。此举也方便读者更加直接方便地寻找自己想要的关联。所以,文本类型的学问能够达成语用上的功能,因为它的作用就是为达成文本或话语中的关联服务的。

综上所述,很明显,文本类型“标签”能加强关联的作用主要依靠交际一方对其类型的选择是否恰当以及交际另一方的接受程度。

谈等效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_张亮平

第21卷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 o l.21第4期Journal of H ubei N o r m al U niversity(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N o.4,2001 谈等效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张亮平 (武汉铁路卫校,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实质,广告的定义与特点以及等效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中 的运用,揭示了等效原则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 等效翻译理论;广告翻译;效果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733(2001)0320049202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翻译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长期以来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自由译之争,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直译强调忠实,实际上焦点落在语言形式的对等,忽视了效果,自由译强调美,焦点落在强调译文效果,忽视了对等。而奈达的等效论把焦点放在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上,解决了这个本来似乎无法解决的矛盾,以致于德国学者柯勒在1972年就说等效原则势将成为压倒一切的原则。当然也有人在深入研究讨论之后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比如纽马克认为在有些情况下,等效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实践却证明了等效论确实解决了因文化差异而存在于翻译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尤其是对一些特殊文体的翻译提供了一个不可缺少的理论依据。那么,对于广告这一特殊文体,等效翻译理论究竟有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呢?下面试作论述。 等效翻译理论是尤金?奈达1964年提出的现代翻译理论,曾给翻译界带来了一场革命,着实解决了跨文化翻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它强调译文对接受者的效果,对接受者的反应,强调效果上的对等。当然,对等从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语言学家雅各布森(R1Jakob son)论翻译时有一句名言:“差异之中的对等,这是语言的根本问题,也是语言的关键课题”。翻译中需要的对等是一种综合性的关系,不是机械地综合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方面的对等,而是依靠艺术的眼光和文化语言素养,全面细微地考虑各方面因素。奈达先生所强调的效果上的对等即等效,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对等关系。在《翻译科学探索》(1964)一书中,奈达明确地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原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In such a tran slati on(dynam ic tran slati on)one is no t so concerned w ith m atch ing the recep to r2language m essage w ith the sou rce language m essage,bu t w ith the dynam ic relati on sh i p,that the relati on sh i p betw een recep to r and m essage shou ld be sub stan tially the sam e as that w h ich ex isted betw een the o riginal recep to rs and the m essage〕.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他进一步解释道:“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原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度基本相同。”〔D ynam ic equ ivalence is therefo re to be defined in ter m s of the degree to w h ich the recep to r of the m essage in the recep to 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 stan tially the sam e m anner as the recep to rs in the sou rce language〕1后来奈达为了避免“动态”这个词引起误会,又将“动态对等” 〔收稿日期〕 2001—05—28 〔作者简介〕 张亮平(1964— ),女,湖北天门人,武汉铁路卫校教师。 ? ? 4 9

顺应论与翻译研究_贺华丽

摘 要: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出发重新审视翻译过程,认为只有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等诸方面 对源语和目标语做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语言顺应论作为Verschueren语用综观说的核心内容,将对翻译学的理论革新产生巨大的影响。关键词:顺应论;语用翻译;语言选择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06)03-0105-04 收稿日期:2006-04-28 作者简介:贺华丽(1980—),女,汉族,湖北当阳人,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1引言 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际活动。翻译离不开 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要复杂。综观译界对翻译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以其他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但由于翻译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翻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以及现有翻译理论来源的差异性,翻译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这种现象说明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有待深化,需要继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就现有译论而言,Nida(1993:157)比较系统地区分了三类为翻译提供理论养分的学科,但他忽略了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事实上,语用学的很多研究领域,如预设、会话含义、关联理论、语篇结构、言语行为理论等都可为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微观的语用分析方法。(张新红,何自然,2001)翻译创作中,译者和翻译的实际运作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诸多语用因素的影响。然而传统的语用学研究多从不同的侧面研究言语的运用,其分析单元间缺乏有机联系,不能充分有效地解释语用学的全貌,而只能或多或少地解释翻译的某一个侧面,难以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宋志平,2004:19-20)Jef Verschueren在其新著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一 书中全面阐述了顺应性理论(theoryofadaptation), 提出了使用语言就是进行语言选择的观点,为翻译 学的理论来源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拟就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解释作一探讨。 2顺应理论概述 1987年,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 对语用学构建的整体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路,否定了长期以来语用学被认为是和语言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相并行的学科的观点,提出了语用综观论,声称:迄今为止,一切可以贴上语用学标签的东西和按宽泛定义衡量适合于这一标签的东西都能在这个新建的框架内得到描写(转引自钱冠连,1991)。Jef Verschueren在他的PragmaticsAsaTheoryof LinguisticAdaptation一书中指出,语言适应即指语 言适应环境,或者环境适应语言,或者两者同时相互适应。恰当的、成功的交流既是适应的过程,又是适应的结果。言语交流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适应(Jef Verschueren,1987)。语言顺应理论是语用综观说的 核心内容。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视角对综观语用现象及其运用的行为方式进行描述和阐释,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言的使用,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JefVerschueren, 1999:55-56)。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的 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人类语言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JiangxiScience&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 2006年6月第3期 Jun.,2006No.3 顺应论与翻译研究 贺华丽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430074)

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 Nida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Dubois 12.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3.“泰特勒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谭载喜,2006)泰特勒指出,这三项原则是好的翻译所必备的条件,它们次序的排列是恰当的、自然的,是按重要顺序排列的,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牺牲某一个原则就要注意到它们的次第和比较上的重要性,决不能颠倒主次,以牺牲思想内容的忠实来求得译文的优美和流畅。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王燕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刊名: 大众商务(下半月) 英文刊名:POPULAR BUSINESS 年,卷(期):2010(7) 参考文献(4条) 1.Sarcevic,S New Approaches to Leagal Translation 1997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1997 3.何自然语用学讲稿 2003 4.何自然Pragmatics and CE/EC translation 1992(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俊冰从语用学的视角研究翻译[期刊论文]-剑南文学2010(6) 2.秦毅.QIN Yi语用学理论之于翻译等值[期刊论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 3.容曙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期刊论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z1) 4.郭光霞浅谈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9) 5.马骁骁.庞亚飞.MA Xiao-xiao.PANG Ya-fei从语用学理论探讨翻译的本质[期刊论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 6.曹宏伟.CAO Hong-wei翻译中应遵循的语用学原理[期刊论文]-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18(3) 7.薛雁.戴炜华语用视野下的翻译[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 8.任丽丽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1(12) 9.赵艳丽语用学框架下的语境分析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3) 10.盛婧从语用学角度看等效翻译[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4738259.html,/Periodical_dzsw-tzb201007174.aspx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语用翻译

2009年第25卷第3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25 N o.3 2009 (总第105期)JOURNAL OF NORTH UN IVERSIT Y OF CH INA(S OC I AL SC IENCE ED ITI ON)(Sum.105) 文章编号:167321646(2009)0320026205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语用翻译Ξ 李宏鹤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 语用翻译是以追求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为目标的等效翻译。本文从Jef V ersueren的顺应理论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和社交语用等效翻译中的顺应模式,认为译者会在语言结构和语境两个层面做出动态顺应,以达到语用语言等效之目的;并且译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顺应其翻译动机和自身现实条件以实现社交语用等效。 关键词: 语用翻译;顺应理论;语用等效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O n P ra gm a tic T ra ns la tion G uide d B y The o ry O f A da p ta tion L I Honghe ;Schoo l of Fo reign L anguageΚShanxi U niversityΚT aiyuan030006ΚCh inaΓAbstractΠP ragm atic tran slati on is a k ind of equ ivalen t tran slati on w h ich ai m s at pu rsu ing the p ragm atic lingu istic equ ivalence and social p ragm atic equ ivalence.T h 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dap tive m odels of the above m en ti oned tw o k inds of equ ivalen t tran slati on s from the angle of theo ry of adap tati on.It p u ts fo r w ard that the tran slato r actively adap ts the lingu istic structu re and con tex t to ach ieve the p ragm atic lingu istic equ ivalence and that he con sci ou sly o r uncon sci ou sly adap ts h is m o tive of tran slati on and h is real conditi on s to ach ieve the social p ragm atic equ ivalence. Key wordsΠp ragm atic tran slati onΜtheo ry of adap tati onΜp ragm atic equ ivalence 翻译理论浩如烟海,但有一点是必然的,那就是它必然与某个学科紧密相连,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而尽管译论所借鉴的每一种理论都对翻译研究有所启发,有所推动,这种启发和推动却又往往是局限或侧重于某一个方面的,不能全面反映翻译的全貌。尤金?奈达曾在其著作“L anguage,cu ltu re and tran slati on”中把译论分为三大类:语文学类译论、符号学类译论和语言学类译论。近些年来,随着语用学的日益崛起和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倾向于用语用学的各种理论观点来分析和阐释翻译现象。“语用翻译”这一概念渐渐浮出水面。 关于语用翻译的定义,何自然教授认为:“它同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观,也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新模式。[1]”近年来,许多学者从预设、礼貌原则、会话含义、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分析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语用与翻译,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从顺应理论这个语用学的视角出发,探索语用翻译中的顺应问题。 1 文献回顾 前面已经提到,语用翻译是一种等效翻译。这种等效决不简单指字面意思上的吻合,它是指原作与译作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所达到的等值效果(equ ivalen t effect)[1]。在翻译理论界中较早提出等值概念的翻译家是奈达。在他看来,“翻译就是要在接受语中以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中的信息,首先是重现意义,然后是风格。[2]”彼得?纽马克进一步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理论。纽马克 Ξ收稿日期:2008212208  作者简介:李宏鹤(19732),女,助教,从事专业:中西文化比较及英汉互译。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语言学研究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王 宏 军 (嘉兴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摘 要:语用学介入翻译,为翻译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本文就语用学的几个主要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加以论述。语用等效理论是一种避免翻译尴尬且力求等效的新理论模式。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是在翻译语用意义时牵涉到的两种语言的语用原则,因为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其语用原则不尽相同,它们有助于推导语用意义。而关联理论认为,译事是一种三元关系的语用等效翻译。无论在翻译中使用哪种理论,其语用含义是由语境决定的。可见,意义的决定在于使用,而使用的重要因素是语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语用翻译的探索将是无止境的。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翻译;语用等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境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7)01-0063-04 引 言 Nida 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他说“翻译就 是交际”。Newmark 也曾指出“交际是翻译的职 能”。这种交际是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一种行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双向的心理过程。按语用学原理,这是作者与译者之间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译者的解码过程实际上就是翻译的过程。语言学家把语用学看作是研究语言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这就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诠释。 一、语义与翻译 人们对意义的研究有着不同视角和出发点,意 义不仅属于语言学的范畴,而且还属于逻辑的、哲学的、认知心理学的以及社会文化学的范畴。这就将意义切分为纯语言意义观和语用学意义观。对翻译理论而言,这两者都有着重要的价值。Newmark 曾说,语义学的所有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体系中的符号意义,或称规约的意 义,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的意义。语义翻译只是将 目的语的语义直接译成母语,力求在句义上的等价。人们一般认为语义翻译似乎忠实原文,它能将目的语的词义准确地译成母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使用语言的规约也各不相同,由此会产生理解和翻译上的失误。我们说“失误”而不说“错误”是因为某个词或句译出的含义与目的语的含义不同,因而只能说是母语表达不符合原作者的用意而已。 二、语用与翻译 Levins on 说:“语用学是非语义学的语义研究”。 语用翻译是译者将原作与译作在语用用意上的等价翻译,能用母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原作的用意。语用学的意义观着重语言成分的用义,即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含的意义。语用含义是用义的表现,指一种依赖于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意义,这种推导出来的语句的含义是一种话语意义。而语用学则研究语言使用时的说话意义,也就是语言结构在语境中所表达的实际含义或非规约意义,即语用含义。如:Shall 收稿日期:2006-12-25 作者简介:王宏军(1962-  ),男,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用学。第3卷第1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 o 11,20072007年3月 Journal of X i π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erial N o 16

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外语学刊1999年第3期(总第97期) 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南开大学 马会娟 11引言 尤金?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翻译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扬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对一向受忽视的读者给予了更多的重视,解决了长期以来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自由译之争。德国学者柯勒甚至在1972年声称:等效原则势将成为压倒一切的原则。但是也有人在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在有些情况下等效是不能实现的(Peter Newmark,刘宓庆)。还有一些翻译家则坚持等效论是根据西方语言特点进行双语转换的译论,不适合于英汉之间的互译。等效翻译理论对汉英翻译实践究竟有没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在首先阐明等效论的实质的基础上,指出等效原则有其适用性的一面,不妨作为可借鉴的翻译理论之一。同时对其局限性也进行了探讨,指出把它作为一切翻译的唯一标准和方法也是不妥当的。 21等效翻译理论的实质 在对等效理论展开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奈达的翻译理论作一下回顾。目前国内的翻译界有一种误解,一谈西方的翻译理论就说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事实上,奈达的翻译理论和等值翻译理论是不同的。在《翻译科学探索》(1964)一书对动态对等的阐述中,奈达就曾明确地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In such a translation(dynamic translation)one is not so concerned with matching the receptor-language message with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but with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which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s and the message. (1964:159)〕。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他进一步定义动态对等为: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refore 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 in the re2 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1969:25)〕。可见,奈达的翻译理论强调的是两种语言的接受者的感受应该大致相同,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奈达的动态或功能对等理论实质上是等效翻译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这与以文本为中心的等值翻译理论,其出发点是不同的。到了九十年代,奈达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论。考虑到双语交流中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差异,他开始把对等分为两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尽管对等的最高层次在翻译实践中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尤金·奈达(Eugen A. Nida)卡特福特(J.C. Catford)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论层面。 1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1892 --1982)俄国 1959年,雅可布逊发表了《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他站在符号学的立场上把翻译理解为对“两种不同语符中的两个对等信息”重新编码的过程。 1.他把翻译区分为三种类型:1.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2.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3.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认为“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也没有完全的对等关系,只有信息才可用来充分解释外来的符号和信息”,跳出了历史上翻译研究常见的经验层面,体现了对翻译研究深层的理论思考。

顺应论视角下学术论文翻译(英文版)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in E-C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Adaptation Theory thinks that “... using language must consist of the continuous making of linguistic choice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Versehueren, 2000: 55-56) Versehueren points out that the process of making-choice can be comprehended on three linguistic properties -- variability, negoti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Adaptability can be view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namely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dynamic adaptability and salience of adaptability process. (Versehueren, 1999: 65-66) This passage will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means making choices at various layers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including sound, word, syntax, cold, style and chapter.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will mainly analyze E-C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1 Adapt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he informative and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text, we need to make adap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the translator needs to understand correctly the meaning of words combining specific contexts and also convey the meaning in appropriate way of expression. 1.1 Transformation of Lexical Meaning Transformation of lexical meaning mean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nother one, with one as literal meaning in the dictionary and the other one as specific meaning considering specific context. (Yang Man, 2015)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should comprehe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ombining the context and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expression to convey the meaning. Adaptation at lexical level conforms to the reading habit of target reader so as to improve reading experience. ST1 Hume interprets our tendency to assign identity through time as a "natural propension," TT1休谟把我们确定长期身份的倾向解释为一种“自然天性” ST2 pension" to ascribe identity where evidence shows diversity "is so great," TT2 迹象呈现多样性时,确定身份的“倾向”“极大” Analysis: Common meaning of “assign” in the dictionary is “distribute, attribute”. In the text, we can see a paragraph explaining that people start to investigate question of identity “what makes an individual the same through time despite partial changes” and we “constructs experience to conform to our modes of cognition”. Here we know the “assign identity” means we “determine identity”. For example, we may assign identity to a “dog” saying “this is a dog”, which means we are also determining identity for it. Therefore, the word “assign”is translated as “确定”. So it is the same a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ascribe”. In the dictionary it means “be caused by”or “make sb possess”. In the context, “ascribe”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assign” so it is translated as “确定” as well. By choosing the best expression of a word, we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orrectly and improve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奈达翻译理论

对奈达翻译理论研究的重新审视 字体大小:大- 中- 小xiamenmts 发表于11-01-18 17:59 阅读(291) 评论(0) 分类:翻译管理 对奈达翻译理论研究的重新审视——从奈达翻译定义的错误译文谈起 李田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中文摘要:本文指出并分析奈达翻译定义的中文译文中的错误,提供参考译文,指出奈达不主张“等值”、“等效”翻译。“等值”、“等效”、“对等”、“对等语”,“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等术语是错误的术语,它们用一个“等”字曲解了奈达翻译理论的本质,将奈达翻译理论曲解成求等的翻译理论,然而奈达翻译理论的本质是求似不求等。文章建议澄清错误译文在译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尤金,奈达,翻译定义,错误译文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sts Should Reread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Comments from the Wrong Translations of Nida’s Translation Abstract: The writer of this paper points out and analyses the mistakes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ugene A·Nida’s definition for translation. A reference translation by the writer is provided. In this paper the suggestion is made that the great influence caused by the wrong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iquidated. Key Words: Eugene A· Nida, translation definition, wrong translation 在现在的中国译论界,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名字如雷贯

从“顺应论”的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4738259.html, 从“顺应论”的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作者:张红雪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9期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到生活当中的各个角落。为了沟通与交际,许多城市使用双语来树立公示语。公示语汉英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和顺应的过程,顺应交际语境所涉及到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等因素。译者只有全方面地考虑语境因素,才能准确无误的传递出公示语的信息,实现公示语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公示语;顺应论;交际语境 21世纪后,学习者对于顺应论的研究渐渐地走向成熟,并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很少有 文章结合语用学的理论尤其是语言顺应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笔者将尝试利用语言顺应论对其进行探讨。 顺应论是语用学中一个理论,使用语言是个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Verschueren指出,语言顺应涉及“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这些方面相互制约,相互顺应,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公示语汉英翻译作为灵活选择语言的过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语言,人们理解公示语与否取决于顺应程度。译者要想表达出公示语的正确信息就要充分考虑语言的顺应程度。 一、文献综述 在《语用学的理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Verschueren提出了顺应性理论。顺应性理论认为自然语言具有三个特征: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 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这三个特征以顺应性为核心,以变异性和商讨性为基础,相互之间彼此依存、密不可分。Verschueren认为人们在不同的世界里,具体地说,处于包括物质世 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环境。公示语主要的语境主要为交际语境。 公示语的应用领域很广,路标、广告、交通工具等等,我们随处可见,都应该可以归为公示语的范围。然而现在很多公示语英译的五花八门,令人啼笑皆非,完全会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埋没了公示语的价值所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公示语翻译的其译文的成功与否,其交际目的的达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顺应程度。本文主要探讨公示语是如何顺应语境的,如何顺应。

从_茶馆_英译本的翻译实例评文学作品的等效翻译(1)

影视翻译/MOV IEL ITERATURE 2010年第8期  从《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实例 评文学作品的等效翻译 ■尧文群(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学作品翻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剧作家老舍三幕剧《茶馆》(1957)里 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对于翻译者是个不小的挑战。结合等效翻译理论,本文客观地评析《茶馆》两个英文版本文化信息翻译的差异。本文目的不是要得出采用哪个版本更好的结论,而是研究等效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中较好的应用实例,并且讨论在具体作品中可以采取的策略。[关键词] 文学作品;等效翻译;英译本;《茶馆》 17世纪A 1F 1Tytler 第一次提出等效翻译理论。他认为优秀的翻译作品中源文本中重要的思想观点通常都已经完全转化至目标语文章中了,目标语受体能够得到像源语受体从源文本中得到的一样清晰的思路和强烈的感觉。(金堤:2000:14)前苏联的翻译学家A 1V 1Fedor ov 提出翻译必须自然并且语言的使用必须符合目的语的标准,即译文在语言和风格上应与源文本相当。20世纪70年代翻译专家J I .C .Barhudar ov 在L anguage and Translation 中把翻译当做是一个把原文内容保持不变地从源语言转换为目的语的过程。他同时指出保持内容不变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可能达到100%的等价。(1998:127) 翻译学家Eugene A 1N ida 认为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语言对源语信息进行再创造———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风格而言,即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1)“目的语言和目的语受体之间的关系应大致与源语和源语受体之间的关系相当。正是这种双重关系为动态对等提供了基础”。(N ida:1984:85)(2)“等价”不能按其数学意义理解,而只能是以接近的形式理解,也就是在贴近其功能特性的基础上。(N ida:2001:87) 金堤是另一位等效翻译理论的专家,他很欣赏认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中的独特视角,但他认为,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不适合文学作品的翻译,所以他提出等效翻译理论。等效翻译是指目的语文本对目标受体的影响应与源文本对源语受体的影响基本等同。(金堤:2000:24)金堤认为,等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意味着完全对等,而是意味着达到一种最接近的源文本对源语受体影响的效果。在等效翻译中,源语文本和目的源文本的形式可能有点不同,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像源语受体一样,目的语受体也能顺利地从译文中获得相同的或大致相同的信息,其中包括文章主要精神、具体的事实以及语境氛围等。 三幕剧《茶馆》(1957)不但是剧作家老舍的巅峰之作,同时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故事发生在一个北京茶馆———裕泰茶馆。全戏跨越三个时期:第一幕发生在1897年早秋。那时的茶馆生意兴隆,来自各行各业的客人都在那里喝茶。王利发是位年轻的老板,精明能干,他在茶馆里到处都贴上标语写着“莫谈国事”。但“国事”在茶馆里到处都是。第二幕是在十多年后,茶馆经历了巨大的改变,前半部分卖茶而后半部分变改成了一个学生公 寓。虽然茶馆里的一切都变了,但是茶馆的命运却没有改变。警察、特务都想从王利发的收入中分到一杯羹,所以茶馆里从来没有片刻的安宁。第三幕是抗日胜利后。美国军队和国民党特务称雄的时候,茶馆的境况变得越来越差。虽然王利发一直都很温顺,但是最后他还是无奈地选择了为自己撒纸钱,上吊自杀了。 《茶馆》有两个英文版本。一是英若诚1979年翻译的并由中国翻译出版公司于1999年出版。英若诚是翻译家、演员和当时中国的文化部副部长,通过将中国戏剧作品翻译成英文及将国外作品翻译成中文,来推动新中国的戏剧国际化。另一是约翰?霍华德翻译由外文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约翰?霍华德是加拿大人。虽然他是一个外国人,但在台湾和中国内地工作多年,很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也希望通过翻译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茶馆》浓缩了旧中国五十年的社会变迁,记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六十多个角色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人物都聚集在裕泰茶馆,他们生活的变迁已然成为一个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写照。茶馆这“室内的小世界”反映了“外部的大世界”。 在第一幕中用了许多“爷”字,这是满族人称呼年长者或有权力权威的人的习惯,这在英语口语中是找不到的。如德爷,您后面坐。 Master Erdez,why not take a seat in the inner courtyard now?(英若诚) Sir,why don πt you j oin the m in the inner courtyard?(约翰?霍华德)这部剧语言的口语化特点使翻译《茶馆》中这些口语的工作成为译者的一大挑战,而要使翻译保持人物个性特点更是难上加难。二德子认为常五爷在说他的坏话,所以和他吵起来。茶馆掌柜王利发试图阻止。由于二德子是皇宫里的人,王利发必须向他表示尊敬。所以为了表达出这种关系及人物的特点,英若诚把“爷”翻译成“Master ”,而霍华德将之译为“Sir ”。根据字典里的解释,二者都将对听者的尊敬表达了出来,但是“M aster ”指的是那些有别人为他工作或在他的管辖之下的人,很显然,它并不符合王利发和二德子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使用“Sir ”看起来似乎能更好地表达这些方面,然而,霍华德省略翻译了“德”字,也未能达到等值。其次,“爷”这个字表达出 14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