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重化工业新阶段论”的争论和评析(下)

对“重化工业新阶段论”的争论和评析(下)

对“重化工业新阶段论”的争论和评析(下)

六对“重化工业新阶段论”的理论分析

由这场争论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是:“重化工业新阶段论”是否成立?我国是否可以逾越和是否已经逾越了重化工业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是否应当进一步重型化?我国是否可以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重化工业新阶段论”是不能成立的

“重化工业新阶段论”能不能成立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必须搞清楚。

第一,我国不存在进入“新一轮重化工业阶段”的问题。早在1979年4月,李先念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他提出,要通过国民经济的调整,使轻重工业的比例协调起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一五”到“七五”,在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如下表所示:

1999—2003年,在基本建设投资中,轻纺工业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分别为2.1%,2.1%,2.7%,3.0%,4.3%;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中,轻纺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6.7%,6.6%,9.2%,9.9%,13.3%(相应地,重工业投资相当于轻工业投资的倍数分别为:14.9,15.1,10.9,10.1,7.5)。由上可见,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问题早就存在,不是现在才开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

第二,“重化工业新阶段论”的论据是没有说服力的。这一论点主要有三个支撑点:一是消费结构升级;二是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三是西部大开发。其实,这都是经不起分析的。首先,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和西部大开发,都是以基本产业结构合理和重大比例关系协调为前提的,而在这个前提下,重工业是不可能片面发展的。其次,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是普遍现象和一般规律,但升级的程度和快慢不仅取决于人均GDP的水平,而且与居民的收入结构有密切关系。如果贫富差距很大,消费结构能够升级的人们就只能主要是城市居民,只能主要是占人口10%左右的高收入阶层。再次,城市化同样是必然趋势,但城市化与其说是迫使农民离开土地和突击大搞城市建设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果。如果“三农”得不到发展,第三产业徘徊不前,城市化就只能是虚假的,而且使城乡差距加速扩大。最后,西部大开发的宗旨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占有一定的比重,工业也将进一步升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提高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比重。

第三,“重化工业新阶段论”是对当前结构扭曲的不合理抽象。从我国当前的表面现象来看,工业的进一步重型化似乎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长期以轻工业为主的省份也在上大型重化工业项目。如果不进行控制,重工业的比重还会在66.6%的基础上进一步迅速提高。这就容易使人们发生误解,似乎投资过热以及由此造成的工业的进一步重型化是必然的。然而这是不正常的,是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和片面的增长战略及其经济政策造成的。在经济体制方面,我国还够不上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具有政府主导、诸侯割据、行业垄断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机构直接进入市场,以各种超经济的手段(包括掠夺和侵占的方式)谋取自身的利益。就是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也部分地改变了自己的“色彩”。在增长战略方面,不讲比例、不计代价、不顾后果,片面追求和人为制造GDP的增长,你追我赶地搞“大手笔”的“形象工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经济政策方面,长期以来实行的低工资、低收入、低消费、高利税、高积累、高投入的政策,对农村的隔离政策和歧视性政策,资源配置大力度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政策,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甩包袱的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大量贫困居民(按照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目前我国仍有15%即2亿贫困人口)等等,没有根本改变。假如三次产业、城市和乡村、消费和积累、工资和利润、居民收入和政府税收等等都是比例协调的,那么,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就不会这么低,农业就不会这么弱,农民就不会这么穷,轻工业就不会这么“轻”,重工业就不会这么“重”。2003年,我国工业总产值141 481.2亿元,农业总产值29 691.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71 172.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 842.0亿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6.8%,出口36 299.5亿元,相当于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9%。这说明,73.2%的社会产品要么形成了固定资产,要么形成了工业产成品库存(8 172.4亿元)或商业库存(3 148亿元),要么形成净出口(2 152亿元,这也是一种积累)。因此,将这种扭曲的经济结构看作是正常情况,并从理论上加以抽象,是完全不合理的。

第四,“重化工业新阶段论”是为投资过热提供理论依据的。如前所说,“重化工业新阶段论”是在已经发生投资过热、中央已经开始实行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以理论的形式为投资过热进行辩解的。它所起的作用不是抑制投资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而是从理论上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困难。

(二)我国不存在逾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问题

“逾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说法来自于两个极端:一个是肯定的极端,他们担心宏观调控不利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从理论上呼吁:“重化工业是工业化进程绕不过的坎”;另一个是否定的极端,他们认为我国不必重复西方国家的老路,应当跳过重工业的发展阶段。其实,我国根本不存在逾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问题。

第一,在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比重增加是一般规律。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以及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比重逐渐增加,即所谓“重化工业化”(或重型化),既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所谓“重工业”(这是苏联首先使用的概念),一般是指以矿产品为原料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重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油、水泥,具有消耗量大、固定资产比重大的特点,所涉及的主要是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以工业原材料为对象的加工工业。工业的重型化表现为重工业的超前发展和产值比重增加,其经济学涵义是:第一部类(即生产资料的生产,特别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相对于第二部类(即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比重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超前。与此相联系,以非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比重越来越大,生产资料中大型机械设备的比重越来越大,生活资料中工业品、金属制品、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等等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生产方式则由社会化程度较低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逐步转变为现代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大机器工业。导致工业重型化的基本原因是:第一,适应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的要求,第一部类必须生产超出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即必须使Ⅰ(v+m)>Ⅱc),这是重型化的一般生产力基础。第二,人类利用一般社会力的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技术构成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是重型化的一般物质技术基础。第三,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市场经济形式,从而以机器等固定资本代替劳动力,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是重型化的经济基础。其实,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值(C:V)的提高,就是重型化的外部标志。如果我们这样来认识重化工业化,那么,重化工业化就是工业发展和全部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二,我国并没有逾越重化工业阶段。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从而重工业过重的情况,绝不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而是早在1958年以后就提前出现了,并一直持续到今天。因此,并无所谓“新阶段”的问题,只是过重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1958年以前,尽管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的帮助下上了156项大项目,但到1957年时,重工业的比重也只达到46.9%。但从此以后,除了

处于经济调整时期的1965、1981、1982年略低于50%以外,其余年份都高于50%。其中,1962年重工业比重已经高达53.5%;“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高达56.9%;在1985—1999年期间,重工业比重处于51%和53%之间。

第三,我国当前工业结构的倾向性问题是重工业过重。轻重工业的比重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轻重工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之所以出现重工业过重的情况,并不是单纯压缩轻工业比重的结果,而是长期以来工业畸形发展和比重过高、农业过分落后、服务业比重过低、社会服务支出过少的结果;归根到底,是牺牲“三农”利益、压低居民消费和社会福利的结果。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产出结构大大偏离了国际社会的一般规律。自1978年以来,我国第二产业(工业)在GDP中的比重,除1990年为41.6%以外,均在42%以上;其中,从1995年开始,高达49.3%—52.9%。到1999年,这一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17个百分点。1990年以来的15年中,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0%多一点,最高34.3%(1992年)。这一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20个百分点。1999年,我国社会服务支出占中央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5%,只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1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的5%左右。从重工业的比重来看,1997年,重工业增加值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美国48.2%(1995),日本40.6%,德国51.4%,加拿大37.1%(1995),印度52.6%,韩国40.9%,菲律宾34.1%,泰国36.3%,中国高达53.4%,是比重最高的国家。但这还不算,由于中国工业在GDP中的比重高于世界水平近20个百分点,这就使中国重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高出其他国家10多个百分点。其中,美国8.9%,日本11.8%,德国12.1%,加拿大5.8%,印度8.0%,韩国11.8%,菲律宾7.6%,泰国10.5%,而中国高达23.2%。2003年,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为52.3%,但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高达64.3%,致使重工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3.6%,高出其他国家20多个百分点。这种情况是很不正常的。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制造一个“新一轮的重化工业时期”,那么,整个经济结构必将严重扭曲。

由上可见,我国调整工业结构并不是逾越重化工业阶段,而是解决工业发展道路的问题,解决粗放型的工业增长模式和重工业过重的问题。

(三)我国今后的工业发展不应当过分重型化

不管是主张“新一轮重化工业”,还是主张“由轻型化转向重型化”,都包含一个共同的观点,即认为今后我国的工业发展应当进一步重型化。但是,他们提出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除了前面已经指出的以外,还应当指出以下几点。

第一,生产资料生产占优势同工业的进一步重型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生产资料生产占优势,是一个经常的趋势。但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65%以上,这是不是正常的,是否应当进一步重型化。以生产资料生产占优势的原理,论证工业进一步重型化的合理性,是南辕北辙。

第二,第三产业徘徊不前的根源不是第二产业发展不够。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第二产业发展的结果,而且也是第一产业发展的结果。如果第二产业畸形孤立发展,导致“三农”过分落后,第三产业是不能发展的。现在造成我国第三产业徘徊不前的,不是第二产业发展得不够,而是第二产业长期畸形孤立发展,排挤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煤电油运高度紧张的根源在于工业畸形发展和重工业过重。2004年我国煤电油运供应高度紧张,很多人以为是这些部门成了瓶颈,是发改委的失误所致。其实这是片面的。本来,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煤电油运是可以满足需要的。之所以如此紧张,恰恰是重工业发展过多、过快造成的,其根源又是基本建设规模过大造成的。在这里,不能错误地运用“水桶原理”。

第四,我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不能片面依靠重工业拉动。有的学者认为,重工业发展对经济持续高增长有长期的刺激作用。在特殊情况下,投资拉动是需要的,例如在发生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但是经济增长不能长期建立在片面依靠投资拉动和大量发展重化工业的基础上。经济的最终拉动力是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我国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挤了消费,是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投资倾斜。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在有些学者看来,工业的重型化是不可逾越的,而在这个阶段大量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发展模式在科学技术上是难以成立的。既然如此,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不可能的了。这种观点是没有根据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由之路。

第一,我国必须吸取重工业过重的历史教训。历史经验证明,重工业过重总是带来严重的问题,迫使中央不得不调整(这样大的调整至少已经进行了5次)。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短缺经济”时期,凡是重工业比重显著超过轻工业的

时候,不仅生产资料供应高度紧张,而且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供应也高度紧张。只是由于政府对物价的管制,才不表现为市场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在90年代以后,“短缺经济”状态逐渐成为过去,但在投资过热和重工业过重的情况下,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一方面,投资品和生产资料短缺的情况依然如故,甚至更加严重,并导致生产资料价格迅猛上涨(在新一轮的投资过热中已经影响到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尽管日用消费品供应并不短缺,但仅仅由于成本的推动,消费价格还是不同程度地上涨(1994年上涨24.1%,2004年上涨3.9%)。问题还在于,在中央不得不实行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最突出的问题是生产相对过剩和工业产能的过剩。于是,在经济运行实现“着陆”以后,为了解决生产过剩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又不得不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就使经济运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形成重化工业和投资活动的相互依赖关系——重化工业需要大规模基本建设为其扩大市场,扩大了的投资需求又诱导重化工业极度扩张(这里我们还没有涉及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

第二,重工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结构合理和比例协调的基础上。“重化工业化”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也不能随意做大重工业的比重。一旦人为地和迫不及待地做大重工业的比重,整个经济结构必然扭曲,也必然偏离发展的目的和宗旨。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有过深刻的教训。首先,按照产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工业的重型化绝不是孤立地发展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化”起来的。一方面,重型化的趋势不仅仅首先在工业中发生,而且必将相继在农业中发生。另一方面,随着工业的独立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各种附带职能就会独立出来,而形成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随着工业和农业的重型化,服务业必将成为一种社会化的大产业。工业化的历史证明,在工业化的中前期,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就会超过工业。据世界银行统计,1999年,在人均GDP1 200美元的下中等收入国家(我国刚刚进入这一行列),服务业增加值已经高出工业20个百分点,而全世界平均已经高出工业29个百分点。其次,产业的重型化绝不是以牺牲私人消费和减少社会服务为前提的,恰恰相反,是建立在比重足够大的私人消费和社会服务的基础之上的。1999年,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的私人消费率,分别为70%、62%和62%,而中国只有50%。社会服务在中央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全世界平均已经达到50%,即使是低收入国家,这一比重也达到了25%,而中国只有2.5%。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完全可行的。目前,我国工业的发展指标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在资本形成率方面,我国高于一般国家20个百分点。在能耗和资源的消耗方面,我国发电和炼钢的能耗高出国际先进水平20%以上;主要矿产资源的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5倍左右;工业用水是世界先进水平的10倍左右。这说明,我国节约资本、能源和各种资源的潜力是很大的。不仅如此,在技术上也是可能的,问题的关键是走什么样的工业发展道路。如果继续走粗放式的重工业过重的道路,高投入、高消耗的状况就不会改变;如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达国家做到的我国也同样可以做到。

再工业化是一个持续创新过程

经济参考报/2010年/4月/15日/第005版 视野 再工业化是一个持续创新过程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 “再工业化”不是一个新概念,多年前在对传统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中被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再工业化”是针对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日本九州地区等重工业基地改造问题提出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变动。韦伯斯特词典对“再工业化”的解释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的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RoyRothwell和WaiterZegveld把“再工业化”定义为产业的结构转型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要素和产品以及服务于新市场以新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等;RandomHouseUna-bridgedDictionary对“再工业化”的解释:通过政府帮助、税收激励、工厂和机器现代化等途径实现的工业和工业社会的复兴。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一概念再次盛行,反映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表达了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因此,目前美国所要进行的“再工业化”,绝不仅仅是恢复传统的制造业,而是超出了这个范畴,是在一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二次工业化,实质上是推动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并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成果引领和改造其他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信息、生物、医疗、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围绕新兴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群可能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繁荣的支撑点,因此是“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从长期看,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各国需要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从短期看,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 实行“再工业化”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推动。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认识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注重发挥创新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国家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增加研发投入,通过增强创新能力保持和提高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美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产业。欧盟的经济复苏计划提出,要实施“绿色汽车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等。俄罗斯经济的重点也转向知识产业和新技术产业,鼓励利用科技创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将重点发展纳米、能源和环境技术产业。 可以认为,依靠创新推动“再工业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引领,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已成为当前很多国家摆脱危机、实现增长的根本出路。 第1页共1页

_再工业化_的缘由_含义及启示

浙江日报/2010年/3月/15日/第007版 理论视野 “再工业化”的缘由、含义及启示 萧江 “再工业化”是西方学者基于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 对于“再工业化”这一概念,学界普遍认同的含义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和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这一概念的再次盛行,反映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和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很多专家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近十年来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美国新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实体创新而非金融创新,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金融市场过度扩张及金融资产过度升值、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业经营风险无法控制等等。所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所谓“新经济战略”: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要让美国回归实体经济,重新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这也就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回顾美国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由于资源环境问题,传统产业失宠于投资者;今天的美国,正实现着由过去把工业生产大量环节转移海外的“去工业化”到现在“再工业化”的快速转身,这个调整和“转身”令人关注。 应当看到,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是一种现实的考量。尽管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但由于经济总量巨大,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仍高达20%左右,依然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现在,美国力图通过“再工业化”重振本土工业,一方面是防止制造业萎缩失去世界创新领导者的地位,一方面是要通过产业升级化解高成本压力,寻找像“智慧地球”一样能够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而不是仅仅恢复传统的制造业。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就是在加快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实现再一次依靠“再工业化”来推进实体经济的转身与复苏。 其实,微笑曲线告诉我们,在制造业价值链曲线上,制造加工环节始终是处于低端,而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处于价值链曲线的高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西方列强近来一直致力将普通的制造加工转移到海外发展中国家,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却牢牢掌控了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等核心环节,近十年来尤其致力于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实现工业技术与产品的创新。因此,在制造的产业链上,才有了“归核化”与“业务外包”。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深刻的。对当前中国经济而言,依靠产业投资促进经济持久稳定复苏,一样至关重要。制造业是中国高速成长的动力引擎。中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目前制造业创造了GDP总量的三分之一,贡献出口总额的90%,未来几十年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立国之本。 目前,中国经济80%是实体经济,传统产业占有相当比重,存在着巨大的提升、创新空间。而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就要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用技术进步解决传统产业技术落后的问题,引导更多投资推动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推动产业技术的更新和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从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中提升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有

重工业化,陷阱还是动力(一)

重工业化,陷阱还是动力(一) 摘要: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时期。重化工业将主导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本文指出,中国目前尚不具备重化工业大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相关条件。超前、盲目的重工业化将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就业问题恶化和贫富分化加剧。中国实现工业化应该开拓新思路,理性选择发展重工业的时机,切实加强技术和组织创新,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关键词:重化工业;陷阱;动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有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后期阶段——重化工业时期。重化工业将主导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不少地方政府在增加财税、彰显“政绩”的利益驱动下,超前、超自身能力投入大量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化的热潮初现端倪。笔者认为,“重化工业论”并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目前尚不具备重工业大发展的经济、社会与技术条件。盲目、片面地追求重工业化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危险。一、缘起:重化工业论及其理论渊源重化工业为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被人们称为国民经济的“脊梁”。1999年,我国的重工业增长速度比轻工业高出1个百分点。到了2000年时,重工业增长速度比轻工业快3.5个百分点,2003年又升至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重工业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53.8%猛升至2000年的59.1%,2003年更是达到了64.3%,几乎接近了1960年的记录(66.6%)。此外,2003年1—11月份,石油、汽车、电力、冶金、电子、化工等六大重化工业行业实现利润3914亿元,占整个工业利润总额的54%,这六大行业共新增利润1281亿元,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57.3%1]。针对近几年来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势头,有人惊呼:当下中国已经进入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追溯“重化工业论”的理论渊源:一是霍夫曼的“轻重工业转换定理”。他以消费品工业(轻工业)产值与资本品工业(重工业)产值的比例(霍夫曼系数)为依据把工业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轻重工业产值比重此消彼长,重工业比重逐渐占据上风;二是H·钱纳里的“经济结构转换模型”。他以人均GDP为参照指标,将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发达阶段。而工业化阶段又进一步细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其工业化各阶段中的中、高级阶段就是重化工业大发展时期;三是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六个成长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成熟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就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而除“传统社会”以外的后五个阶段,就是一般所指的工业化进程诸阶段;四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能够使再生产持续进行并不断地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必须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2]489页。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也认为,“……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的生产。”3]71页以上四种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经济内部结构变迁的过程。部分学者正是基于这四种理论而提出“重化工业论”的。二、解构:重化工业论的误区笔者认为,基于霍夫曼定理等经济学理论而导出当下中国的“重化工业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都是值得商榷的。从理论上看:1.霍夫曼、马克思和罗斯托等人的理论是对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之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而当下中国已经进入21世纪。中国与当时西方发达国家所处时代不同,国情也不同。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一定适合中国吗?2.如果说重工业化阶段是工业化过程中无法绕过的“坎”,那么,这个“坎”是否在当下中国就非得跨过?等条件成熟时再跨过这个“坎”不行吗?(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此并不是怀疑霍夫曼等人的理论在特定范围具有特定程度的真理性。而只是怀疑由此引申出的“重化工业论”在当下中国是否“服水土”。)从实际上看,我国目前也尚不具备重工业大发展的相关条件。(一)中国缺乏重工业大发展的经济基础重工业是一个规模庞大、资金密集、技术要求高、能源消耗多的工业部门。若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后盾,

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一般特征

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一般特征 和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厉佛灯 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中间过程。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因而,判断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分析我市工业化发展水平。去年,我市人均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1200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为1450美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占GDP的9.4%、56.9%、33%;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8%;城市化率在32%以上。按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来衡量,从总体上看,我市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共金华市委《关于制定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必须从整体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这些宏观背景新趋势和自身的阶段特征,顺势应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其经济发展一般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结构调整在推动工业发展、加速经济增长方面起核心作用。在工业化的不同时期,结构调整的范围和特点不同。一般来讲,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就标志着进入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结构调整最频繁,结构变动最剧烈,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有力。 第二,在生产的诸要素中,资本和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上, 长的贡献最大,但总的趋势是逐步下降的 步上升,到工业化持续发展时期,它已取代资本而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 第三,在各类需求中,中间需求(或者生产需求、投资需求)的增长是总需求增长的主角。在工业化中期,相对于国内最终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来讲,中间需求的增加是制造业迅速成长、产业链拉长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几个特征,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在提升工业化、加快经济发展中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注重始终把工业作为“十五”时期的重中之重来抓。从我市所处工业化阶段来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我市要完成工业化阶段,进入服务经济时代,至少还要经历十多年的时间。即使我市的剩余劳动力将重点向第三产业转移,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工业的发展,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要注重经济结构调整。现阶段我市已经进入一个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时期,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因素将在较长时期内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下大力气抓好结构调整,加快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是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始终关注、高度重视结构调整,特别是在当前国家采取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某些产业产品的市场和经营状况有所好转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强调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不能因为结构调整是中长期才见效的政策而贻误时机。加快结构转换升级,首要的问题是要明确调整的思路。基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我市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总体思路:把迎接知识经济挑战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武装农业、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并形成几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就目前我市加快工业结构的转换升级来看,有两个重点必须抓紧抓好:一是抓集聚。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吸引企业向城镇的工业园区集聚。这既有利减轻企业的投入成本,加快企业发展,也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可谓一举多得。二是抓扶优扶强。就是要扶持一批优势企业。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必定有一批“挑大梁”的优势企业。我市“挑大梁”的企业,特别是在全国来说能“顶天立地”的企业还很少,与温州、台州等地相比,这也是一个主要的差距。为此,应加大扶持和培育优势企业的力度。市区和一些县(市)目前制定的“一厂一策”扶持政策,要真正落到实处。 三要注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市在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比较灵活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市仍然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企业制度创新、政府职能转变、要素市场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突破。而劳动就业、市场开拓等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诸多困难、问题和矛盾又对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加快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不断消除体制性制约因素,仍然是我市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改革意识,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重新强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不能发展”的观点,真正做到以改革促发展。 四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现阶段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尽管劳动特别是资本要素仍然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而技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 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为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带来的挑战,我国应提高工业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去。 一、"再工业化"提出的背景 要想知晓何谓“再工业化”,应先了解“工业化”、“去工业化”的概念。"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及工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去工业化"则可以理解为与"工业化"相反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经历了个“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发达国家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以往具有优势的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2790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2000亿美元。期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从5840亿美元增加到1856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93%降低到18.20%。德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490亿美元增加到614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8.91%降低到6.02%。法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400亿美元增加到268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5.02%降低到2.63%。英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260亿美元增加到231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52%降低到2.26%。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330亿美元增加到1923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78%增加到 18.85%。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一个在规模上赶超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过程,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远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与法国、英国相当。但199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较快,制造业增加值先后超过德国、美国等世界制造业强国201年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去工业化"不仅削弱了一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对国内就业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1980年至201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1.1%降低到11.7%,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从21.6%降低到8.9%。最近几年,虽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大体稳定在11%以上,但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仍然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10年,美国总就业人数为12982万人,制造业就业人数仅为1152万人。由于欧盟大部分成员国或多或少存在"去工业化"现象,主要涉及纺织与服装业、汽车等行业,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1996年到2007年,工业占欧盟GDP的比重从21%降至18%,工业部门吸收的就业人数从 20.9%降至17.9%,这意味着欧洲人因为"去工业化"失去了28万个就业岗位。 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使美欧等发达国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市场大幅萎缩。2009年我参观了英国诺丁汉大学一个新校区,据介绍这个新校区以前是一个自行车厂房,现在牌子还是英国的,但是生产环节全部在中国。英国"去工业化"后剩下来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呢?是金融、教育、文化产业。但金融危机爆发,财富就缩水了。现在它们重新提出“再工业化”,说明它们确实感受到了危机,觉得在这特殊时期,没有实体经济还是很危险的,容易受到很大的冲击。美国的情况也类似,所以同样提

中国工业化进程

中国工业化进程 ?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1898年,戊戌变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1、总体比较落后 ?2、以轻工业为主,几乎没有重工业。 ?3、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大城市。 ?4、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1、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自古以来,重农业而轻工商。 ?2、长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3、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 ?1、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一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2、交通运输: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 2、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3、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8期 2013-3-26 判断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 (一)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经典理论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先略微下降,后基本平稳,再持续上升。 对此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验性判据,进而得出了“标准结构”。不同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他们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标准(见表1)。

具体而言,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GDP超过11170万美元(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城市化水平超过75%。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是: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大于第三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城市化水平为60%-75%。 按此标准,美国完成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时间是1955年,当年工业(不包括建筑业)比重为39.1%,达到最高值。日本、韩国进入相同阶段的时间分别为1973年、1995年,工业比重的最高值分别为36.6%、41.9%。 此外,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之后开始下降;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对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霍夫曼比率小于1,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需求结构、供应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是造成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是沿着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质消费的方向升级;从供给和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优势是沿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升级。消费和供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出农业—轻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服务业的变化轨迹。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武力/温锐 原载《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p39-48 内容提要:在1949-2005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轻、重"关系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变:在1949-1978年的求强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重重轻轻"①「这里的"重重轻轻"是当时的习惯说法,即指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在1979-1997年的求富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农、轻、重"同步发展;在1998-2005年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政府和企业都在通过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快速发展。通过对工业化三个阶段的分析,提出要纠正有关"轻、重"问题的五个认识误区。 关键词:工业化;重工业;轻工业;产业结构 *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100836,电子信箱:wulijjs@https://www.wendangku.net/doc/5614756105.html, ;温锐,江西财经大学,邮政编码:350007,电子信箱:wenruicom@https://www.wendangku.net/doc/5614756105.html,.感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见。 实现效益最大化是经济学的最基本目的,也是今天讨论中国工业化下一步怎样走的核心问题,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国家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即面临着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如何实现从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即第二产业的迅速扩张问题;二是如何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即在工业水平总体落后情况下,如何处理轻工业与重工业协调发展、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中大国,因此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就自然关系重大。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今天,我国共出现了五次有关"轻、重"关系和工业结构问题的讨论。第一次是1952年至1957年围绕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讨论;第二次是"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关于"农、轻、重"关系的讨论;第三次是60年代中后期以备战为前提的围绕"三线建设"的讨论;第四次是1978年以后有关轻重关系严重失调和如何调整的讨论;第五次则是2003年以来的"重化工业化"问题的讨论。 而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虽然对科学发展观没有疑问,但是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未来的工业化中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创新、就业、资源、环境等一系列矛盾,并没有形成共识。为了正确把握当前我国工业化中的"轻、重"关系,有必要通过对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轻、重"关系历史演变分析,来总结自己的经验,加深对国情的认识。 一、1953-1978年的"重重轻轻"及其根源 1953-1978为新中国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实行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工业化阶段主要理论

约翰·贝茨·克拉克 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1847-1938)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经济学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倡导静态与动态两种经济分析方法,对现代庸俗经济学有广泛影响。 个人简介 应用边际原理于生产和分配领域,提出边际生产率说,认为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是由于人数的增加;倡导动态利润说,认为利润只存在于动态即发展着的经济之中,是对资本家采用新技术的报酬,企图为资本主义高额垄断利润提供理论根据。主要著作有《财富的哲学》、《财富的分配》、《经济学纲要》。 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Medal)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美国经济协会于1947 年在美国经济协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诞辰100 周年之际所设立的。目的在于纪念提出边际生产力概念与生产耗竭理论、并研究出根植于边际效用的需求理论的经济学家克拉克(1847—1938)。它是经济学界除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外的另一项重要大奖,这个奖项1947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基本资格为在美国大学任教、40岁以下的学者。克拉克奖章的首名得主是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克拉克奖章被视为诺贝尔奖的重要指针,获得此奖章的学者,通常会引起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注意。 威廉·配第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赋税论》(写于1662年,全名《关于税收与捐献的论文》),《献给英明人士》(1664),《政治算术》(1672),《爱尔兰政治剖析》(1674),《货币略论》等。 威廉配第简介 威廉·配第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事过许多职业,从商船上的服务员、水手到医生、音乐教授。他头脑聪明,学习勤奋,敢于冒险,善于投机,晚年成为拥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还先后创办了渔场、冶铁和铝矿企业。马克思对配第的人品是憎恶的,说他是个“十分轻浮的外科军医”,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险家”;但是,对于他的经济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威廉·配第的主要贡献 是最先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他把地租看作是剩余价值的基本形态。配第区分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他的自然价格相当于价值,他指出:假如一个人生产一蒲式耳小麦所用劳动时间和从秘鲁银矿中生产一盎司白银并运到伦敦所需劳动时间相等,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可以看出,配第认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他还提出了商品的价值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但是他没有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明确区分开来,他把生产白银的具体劳动当作创造价值的劳动,不懂得创造价值的是抽象劳动。他还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由此,他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显然,这种观点和他的劳动价值论是矛盾的,它混淆了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创造。 霍夫曼定理 (重定向自霍夫曼经验定理)

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研究--对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研究--对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也跃居世界第三,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过度依赖外需、政府投资主导、环境问题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陷入困境。很多学者提出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走出这一困境,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些深藏在中国经济内部的很多问题暴露无疑,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迫切需要转变,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与此同时, 低碳时代的到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在经历长时间的去工业化过程之后,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早已陷入疲软状态,为保持强势状态, 只得通过泡沫来掩盖。终究这一状态难以维持,这次的金融危机便是明证。针对这种经济失衡状态,美国政府和不少学者纷纷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提倡美国经济"再工业化。且不管这是美国经济的长期策略导向还是政治作秀或贸易保护主义的外衣,这一回归策略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严重依赖外资、外需的中国来说,这种影响更是不可小觑。在面临内外部环境转换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经济急需找到出路。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对美国的去工业化过程及再工业化趋势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威胁,并结合中国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工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一些看法。跟工业化有关的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

们较热衷的话题,因此关于这方面的文献数不胜数,本文第 一部分主要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论文思路。文章第二部分对危机前美国的去工业化状况进行了分析。我们首先对去工业化的含义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去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过程进行了回顾,然后利用数据说话,说明美国之前确实存在去工业化,而正是这种去工业化,导致美国工人失业和贸易赤字,从而成为 导致这次危机的元凶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再工业化是实现再平衡的路径,这部分内容为第三部分再工业化的探索奠定基础。文章第三部分描述了危机后美国对再工业化的探索。通过对再工业化进行定义和衡量,说明美国最近几个月确实存在再工业化倾向,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美国近几个月 来的失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究竟这种倾向是不是长期的呢又或者这只是政治家们用来拉选票的手段美国再 工业化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呢第四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国工业发展的现状,说明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 对美国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问题的研究,得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几点启示。文章最后部分对相关课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特色及不足,展望部 ?1?7?1?7则阐述了这方面内容还有哪些问题尚需解决,哪些理论尚需完善,以使其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关键词: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 2 Abstracts During the tllin)r

我国进入重化工业时期

我国进入重化工业时期 1 前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姚景源2004年1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工业进入重化工业时期,中国工业经济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平台。2003年中国GDP增长率达到9.1%,最重要的支撑力是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在9.1个百分点中,第二产业占了6.5个百分点。此外,在39个工业大项中,中国的制造业、冶金、机械、器材、化工这些重型工业的比重达到50%以上。 2何为重化工业时期工业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演进过程。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即以机器化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与提升过程。其主要表现是,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以及工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农业产值的比重及农业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业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口比率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则被认为是实现了工业化。世界工业化本身演进的基本趋势和一般规律是:工业结构依次经历轻纺或劳动密集型、重化工或资本密集型、信息或技术密集型三个阶段。产业结构重心首先由农业向工业过渡,然后由工业向服务业过渡;就业结构先是农村劳动力相对于工业劳动力趋于下降,进而工业劳

动力相对于服务业劳动力趋于下降;城乡结构变化是农村的产值、就业地位始终相对下降,城市产值、就业地位则始终处于上升状态,即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收入结构先是由于农村就业人员下降幅度滞后于其产值下降幅度,导致农村居民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然后逐步趋于缩小和一体化。从产业发展的规律看,世界各国经济基本上是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轨迹向前发展。重化工只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工业内部来看,产业结构由轻纺工业占优势向重化工业占优势的方向发展的这一趋势称为“重化工化”。在这条产业转移的链条上,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中国经济则进入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阶段后,经济快速增长都伴随着不断的产业升级,高增长行业依次更替,通常都要经历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到目前为止,日本与其他先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模式,都是按照先是机械,然后是汽车、电子的顺序来发展的。例如,美国经济曾经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以钢铁、汽车和建筑为三大主导产业。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也遵循着这一规律。上世纪80年代的高增长行业主要是轻工、纺织。90年代初中期,高增长行业转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新一代家电和房地产等。从

美国全力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精)

美国全力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冯鹏程 2012-10-31 16:35:22 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30日 08 版 美国去年6月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随后,美国还将在税收、外贸以及投资等政策方面向制造业倾斜。同时,随着海外劳工成本的上涨,以及超长供应链等多种因素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正在考虑或已经将原先位于海外的生产基地搬回美国本土,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正在摇身变为“美国制造”,其中包括消费品巨头佳顿、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汽车巨头福特公司等。一些美企已经采取了一些小措施把制造业工作岗位转回到美国本土,如星巴克、GE等公司。美国商务部一季度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出现 了对外投资下降和税收利润上升趋势,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正在生效,美国的实体经济正显示振兴迹象。尽管在报告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制造业回流趋势,但是它暗示,美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回升。 就在前两年,美国国内外有关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论调还甚嚣尘上,甚至有人认为“美国制造”已不敌“中国制造”。无论是在美国常规的商场比如梅西百货等,还 是工厂直销的奥特莱斯店,里面出售的商品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外国生产的,而且不少国际名牌的全线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 自工业化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二战后,美国制造业在与日、德等国的竞争中,经历了“绝对强大——渐次衰落——重塑优势”的过程。其间,美国各界对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达成了共识,即无论什么时代,制造业都是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创新的重要生产部门。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却走了一段制造业日趋“空心化”的弯路。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主体的虚拟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实体经济不断萎缩,直至重要制造业日趋“空心化”,失业 率上升。直到4年前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才惊醒了美国政府和有识之士,美国政府开始重振制造业。

工业化阶段

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更多地利用来自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直接投资和以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技术,壮大我们的物质经济基础。三是国内外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为益阳市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近年来,伴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国际资本加速向我国流动,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前哨,吸引了大量的外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许多沿海企业将生产地转移到内地,而将经营与销售放于沿海,这个时候大胆地引进外部的资金、项目与人才,对益阳市正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按照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要求,益阳市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潜力。近几年来,益阳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纺织、食品、竹木加工、造纸、电力、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已形成了较好的基础,拥有一批初具规模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多数是依托本地资源发展壮大的。另外,益阳市比邻省会的独特区位;粮、棉、油、茶、竹等农产品资源丰厚;还是有名的“小有色金属之乡”,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有锰、锑、金、钒、石煤、硫铁矿、磷矿等10多种。特别是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价格较低,这种低成本优势正是发达地区转移资本和技术所追求的核心内容。 同时益阳市工业发展,也存在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益阳市外临国际市场的战略性挤压,内对国内强手的有力竞争;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益阳市自然资源等传统优势逐步弱化,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遇到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短缺的制约。 难点之一:工业经济总量不大,规模企业规模和效益相对较低,影响企业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益阳市工业从无到有,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比较而言,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偏低。2002年,益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8.46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2.6%,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5.3%的水平。 工业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降低单位成本产生规模效益,但总体上看,2002年益阳市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工业比为3:7,且规模工业仍以小型化和分散化为特色,规模化的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少、行业集中度低。由于未能达到最优生产规模,企业规模效益普遍较低。从增加值看,2001年益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为379.3万元,相当于全国的23%,其中小型企业为75.4万元;从销售收入看,益阳市企业户均销售收入1163万元,相当于全国的21.2%,其中小型企业为672万元;从实现利润看,益阳市企业净亏损5千多万元,而全国户均盈利276万元。因此,要改善益阳市工业规模效益,就必须对为数众多但效益较低的小企业实施重大调整措施,将稀缺性的资源有效地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或相对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企业中去,以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发达国家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启示

发达国家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启示1782年,以蒸汽机为动力驱动纺织机械开始了英国的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普遍使用,同时带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蒸汽动力的生产促进了煤炭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铁路的延伸。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以铁路为主体的交通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进入空前的高速工业化阶段,到70年代基本完成国民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工业化的开端,也奠定了西方国家称霸世界的基础。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这种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生产活动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狭小的地方市场提出挑战,老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容量的需求。同时,资本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工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业化国家为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和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会劳动组织系统。为此花费约100年时间。20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工业生产的空间活动范围在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具有较明显的趋向性。初期时,工业生产活动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点状分布),随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呈线或带状向外扩散。最终达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的均衡分布状态。工业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伴随大规模工业化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大气、海洋和陆地水体等环境污染,大量土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剧等,对社会、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迫使各国对工业化的发展进行某种限制和改造。 现在世界上比较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他们的工业化大都是在十九世纪完成的。他们走的是殖民掠夺、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严重破坏环境的工业化路子,对自然界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长期难以医治,给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 由于大城市地区土地和工资等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加上市中心区生活和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企业家把制造工厂由发达国家大城市迁移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甚至迁移到国外; 二是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传统产业如钢铁、造船、工程机械和纺织等,逐步走向衰退。这些衰退产业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工业基地,由此导致这些地区制造业出现严重的下降;三是,随着技术发展,企业可以把生产过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分散到国外工资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而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又加剧了这种趋势,所以发达国家产生了去工业化的现象。去工业化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 去工业化现象最早始于美国,其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的比例,从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制造业就业比重的最高值是27%(1973年,比美国迟8年),而到1994年则下降到23%。在欧盟15个国家中,制造业就业比例的最高值是30%(1970年),到1994年则迅速地下降到20%。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均在上升。美国服务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则从1960年的56%上升至1994年的73%。从1960年开

美国再工业化

浅谈美国再工业化 国贸116 张洪振 2011124625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体陷入高债务、高失业、低增长、低投资的所谓“新常态”,且由于新增长点不明,复苏进程长期缓慢。为了提振经济增长、探索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治本”之策,美国提出“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当前市场对“再工业化”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制造业回归”,事实上这并非该战略的核心部分,“再工业化”也不是传统制造业的简单回流。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结合,将使“再工业化”所能到达的高度和实现的目标远不止于应对危机和恢复增长,而是将对全球经济发展及产业分工格局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将面临诸多新机遇与新挑战。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再工业化”引发的全球经济金融新动向,把握发展机遇,统筹兼顾风险管理与市场拓展的关系,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一)“再工业化”战略的现实背景:危机背后的多重困境 1美国经济危机以来经济陷入低增长的困境 2抗周期政策将美国经济体推入“高债务”的困境 3“高失业”困境是美国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4 经济结构的失衡,虚拟经济的脆弱 (二)“再工业化”战略的本质原因:纠正“实虚脱节” 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经济陷入高债务,高失业,低增长,低投资的所谓“新常态”,奥巴马政府认为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是和小布什总统任有市场自行其是的经济理念高度相关,具体在奥巴马看来,美国之所以爆发金融危机,和小布什总统任由市场自行其是的经济理念高度相关,是美国经济在小布什执政期间所形成的发展模式存在根本性失衡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包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对外贸易中进口与出口的失衡,以及消费与储蓄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这三大失衡均和美国制造业衰落有关因此,再工业化指向了美国经济深层结构的根本症结。 (三)“再工业化”战略的直接原因:对制造业的重要性再认识 首先,制造业对提升增长的潜力与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市场经验表明,制造业是研究与开发的主要驱动力,有利于新思想、新发明及专利的产生,促进高新科技的更新与推广,使经济体在既有资源基础上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在美国,研究部门超过2/3 的资金用在了制造业上,一个有活力的制造业部门是研发活动的重要基础。历史经验也表明,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较其他行业有明显优势。随着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制造业生产率将持续提升,有利于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二“再工业化”战略的内涵及目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