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之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冯世纶

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之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冯世纶

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之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冯世纶
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之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冯世纶

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

——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主持人:

今天下午第一个做报告的是冯世纶教授。冯老是北京仲景学术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委员,是著名的经方大家,对经方的理论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比如说“经方的起源”、“方证相应的理论”,以及今天要做报告的“两大医学体系”,都有很独特的见解。另外冯老还是经方的临床大家,七十多岁的高龄了,每天还奋战在临床第一线,为广大的患者解除病痛,而且疗效非常显著,可以说是学验俱丰。

下面咱们热烈欢迎冯世纶教授为我们做报告!

冯世纶教授:

各位张仲景,下午好!

今天由我给大家做一个经方的探讨,题目就叫“经方有两大医学体系”。这只是一个探讨,我先发言,大伙儿讨论,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儿?中医是不是有两大医学体系?

因为以前好多人没这么提过,实际是客观存在的,比较分散,明确提出来,好像是没有提过。我有一次到河南中医学院第三医院讲了一课,有个老师紧接着上台讲到了,他非常谦虚地说:“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呢!”说明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对不对呀我先讲,讲的要是不对,大伙儿批评,对经方咱们共同来探讨。

我所学到的东西,是从胡希恕先生那里学来的。他留下了一些笔记,他发表的文章没有,就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公开发表的没有,但是好多笔记留下了。等于他的笔记,就记录了他对经方医学的认识内容,所以我的一些学术观点,也都是来自于胡希恕先生。在这里纪念他,今年是他诞辰一百一十三周年,也是他逝世三十周年。

中医古今就存在着两大医学体系。什么是两大医学体系呢?就是以《伤寒论》为代表的经方医学理论体系和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医经理论体系。

中医起源于神农时代。这个起源也是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中医起源

于春秋战国,我认为不对,应该是起源于神农时代。经方发展至汉代,史书已明

确记载有两大医学体系,就是有医经和经方。但是由于误读传统,长期未能认识,所以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

一、中医有两大医学理论体系

为什么没有认识到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呢?就是由于存在一个误读传统,造成了不能认识两大医学体系。误读传统表现在什么上呢?主要表现在“一切理论皆来源于《内经》”。咱们教学、教材就是:我们最早的医学著作是什么?《内经》。他就认为一切的理论来源于《内经》,《伤寒论》是因为张仲景根据《内经》才有的《伤寒论》,所以《伤寒论》也是《内经》的理论体系。这个误读传统是中医史上最大的雾霾,比方我就用这个黑的东西,咱们现在有个词叫“雾霾”,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给少数人弄的晕晕乎乎、乌烟瘴气,中医史上几乎是劫难。陈亦人也称之为“禁锢”,“一切理论来源于《内经》”的这么一个禁锢。

现在好多人一说话,什么代表中医?你是搞什么的?搞中医的,你是搞歧黄的。以歧黄代表中医,这是不对的。歧黄不能代表中医,因为歧黄只能代表医经,中医还有经方。

关于经方的概念,我做了一个片子。关于什么叫《经方》,我们现在有些认识也不同,所以我做了一个动漫的小片子,把我的观点给大伙儿摆一摆,认识一下什么叫经方。今天咱们放一放,看一看:

宣传片字幕

中医学源远流长,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瑰宝,经方作为其中一支重要的理论体系而倍受推崇。但自西晋的王叔和用《黄帝内经》注释《伤寒论》后,经方的理解和临床受到影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经方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近年来,随着业内人士的宏扬和学术界的大力倡导,经方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出现了经方热潮,老百姓相传“有病找经方!”但问起何为经方?即便是业内人士也很难说的清楚经方的概念和定义,古今文献也是莫衷一是。到底什么是经方呢?让我们跟随冯教授(冯世纶教授)来认识经方吧。

经方的起源:

通过文献及考古考证,经方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到五千年的上古神农时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河北省蔚县、阳原县等多处遗址(冯教授:就在北京的西边),可以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已经在适应自然、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应用八纲概念,即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体会并领悟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自然有白天、黑夜,有四季,寒、热、温、凉的不同,其实就是阴阳的变换,人体也有相应的变化。冬季为了防寒,人们会把房屋建成坐北朝南,并在屋内修建火炉取暖;夏季为了防暑,会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显然当时已经认识到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寒热阴阳之理,其基础理论就是八纲。渐渐的人们发现这种理论同样适用于对疾病的治疗:例如着凉、淋雨后,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可以通过某些治疗方法得到缓解;比如用火烤、熏烤,火热熨皮肤,喝热汤或热粥并盖上棉被,或用生姜、葱等煎汤热服,或煎汤熏洗等方法,使皮肤出汗,从而得到治愈。病位分表、里,外感疾病初起多在表,可以采用发汗的方法,如生姜、葱白、麻黄、桂枝等来发汗解表。但是人们会观察到,病由表入里后,不能再用发汗来治疗,而应该用治里的方法。在八纲看来,里证分阴阳、寒热、虚实,里实热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

在长期和疾病斗争的治疗过程中,人们逐渐总结了经验,代代相传,直至夏商时代,有了文字,才以文字记载的形式出现,《神农本草经》就是其中的代表,并在汉代得到补充完善而成书,也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艺文志》已明确了中国有两大医学体系,即医经和经方。对经方作了精当的阐述,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辫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史记标明了经方医学的特点及经方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有什么样的证,就用什么药来治疗,积累了疾病的证和相对应的单味药物治疗的临床经验及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

经方的发展,在单方方证临床治疗中,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药治疗不力,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药物协同来治疗,甚至更多,这就组成了复方,并逐渐积累了许多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相传为商代宰相伊尹所著。从传承来讲,基于《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

证经验,形成于这个时代,即完善成熟于汉代,即《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理论体系的形成,历经几十代人的单方、复方方证经验的积累,推动了经方理论的发。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经方发展至汉代时的主要理论是八纲,病位也只有表和里,而经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及《伤寒论》的成书,有了重大的变化,即病位增加了半表半里,因而使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也标志着经方体系的形成。

由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形成史来看,可以给经方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经方是以八纲六经方证理论制定的医药学体系,其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其代表著作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是不同于《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刚才放了这段片子,是我们对于经方的认识。什么叫经方?我们做了一个小的动漫片供大家参考,咱们共同探讨,共同认识。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希望大家共同提意见,谢谢大家!

现在继续讲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为什么说有两大理论体系呢?从临床上,我们从一个会诊的故事看一看。先说刘渡舟老给我写的序,我出的一本书叫《经方传真》,这是我整理的胡希恕先生理论的第一部书,刘老写的序。1987年写的序,1994年出版,当时出版不容易。他写的这个序的内容跟一次会诊有关,怎么回事呢?我们看一看:

这是咱们复兴中医网网载的一个帖子,发表于2012年11月13日15:15分。谁写的呢?来自英国的一个叫单志华的写的。他写了他父亲(单玉堂)的一个回忆,回忆了三个老师:第一个老师是刘渡舟老,第二个是胡希恕先生,第三个是东北的一个。其中有一段我们看一看,从诊疗思路上就存在着两个医学体系。看看这一段会诊的文字,这是他写原文:

父亲病情在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

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态度非常果断。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 后来刘渡舟老在《经方传真》的序言时对胡老进行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父亲病情在恶化”,父亲是谁啊?单玉堂。单玉堂是东直门医院、中医学院搞针灸的,他是搞子午流注挺有名的一个研究员,很早就是个研究员。他这一次记载的就是他父亲病重了,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这些症状。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态度非常果断。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替他担心呢!虚证还能用攻下法吗?大家都认为是虚,你怎么认为是实啊?你这不是闯大祸吗?但是,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下边还有一段我给删去了,也是他的原文。后来刘渡舟老在写《经方传真》的序言时对胡老进行评价,这评价是什么?“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写了这么个序。刘老写序,当时我也不知道跟他有关系,后来通过这个帖子,我们看到了,跟这个序有关系了。这本书——1994年的《经方传真》,就是以方类证的一个胡希恕先生的著作。

我们看一看这个序里头这一段,刘老说的“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这里头有文章,为什么?刘老到九十年代以后,他的思想也有非常大的变化,在他出的一些著作里头表现出来了。实际上他这里头体会到了两大医学体系,为什么?你看都说有这方面的历史:“中医就是用岐黄之学代表”,怎么代表?岐黄之学,一说中医就是岐黄之学,一说我们搞中医的,岐黄之学;文学著作里:“还懂点岐

黄”,怎么叫“还懂点岐黄”?就是说他懂中医,往往有这种说法。实际上刘老不这么说,改正了,为什么?“得力于仲景之学也”,他没说:“得力于岐黄之学也”,就道明了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这不是夸胡希恕先生,实际是在诉说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所以说“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为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认证呢?会诊的时候,这六个都是正主任医师,胡希恕先生那时候是副主任医师,都学得不好吗?也不是,也都是我的老师。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他们学得不好,实际是同一种病情,同时有两种认证:一个判为虚证,一个判为实证,截然不同。这种情况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司空见惯的,为什么呢?主要是不同的理论体系造成的。我们看《伤寒论》的注解好多书里头,我们看看《伤寒论》第320条,这一条都知道吧?“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咱们好多著作怎么解释呢?什么叫少阴病?少阴病是心肾。为什么用大承气?少阴病厉害了,心肾两败,心肾阴虚了,急下存阴,都这么讲了。急下存阴,对不对?对。看来是对的,但是到了临床上,诊断了心肾阴虚,有几个敢用大承气的,这么虚了,还不赶紧滋阴?是不是这样?它这个理论就局限了,心肾阴虚赶紧滋阴,哪有用大承气的?但是解释《伤寒论》的时候,这怎么讲呢?少阴病,心肾阴虚,急下存阴。讲是这么讲,到临床上不管用了,辨的是心肾阴虚了,他就不会把握了。两个医学体系的认证和治疗存在着差距,时方派心肾阴虚这是经常碰到的,治疗是急下存阴,在临床上没有用大承气的。经方认为不是,它怎么解释?少阴病是表阴证,因为虚,病邪厉害,急性传染病经常见,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头一天还是表证少阴病,过了三天、两天,一下就到了阳明了,出现大承气汤证。因为什么?邪气厉害,入里得快,由表证入于里,便成了大承气汤证了,用大承气汤治疗,经方就会遇到这种情况,用大承气汤,学完《伤寒论》,他就会用了。

两种理论体系,认证不一样,治疗不一样,这就要重新探讨一下我们的医学发展,我们的医学发展就存在着两种医学体系。好多人已经认识到了,像章太炎,他是咱们上海人吧?刚才前边几个老师都说了,咱们上海经方大师多了去了,章太炎也是。章太炎不光是文学,医学也非常棒,他提出来了:“医之始,出于巫,古者,巫彭初作医。《移精变气论》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己。”精神治疗,刚才黄煌教授也说了,是精神治疗。“……其后智慧萌动,知巫事不足任,术始分

离,其近于巫者,流而为神仙家;远于巫者,流而为医经、经方两家。”你看这么简单的几句,把中医的起源发展说清楚了。医经、经方两家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就是在神农时代,并不是春秋战国,那就晚多长时间了。神农时代出现了医经和经方:医经就记载了一些医学理论的东西,一些针灸的东西;经方的治疗主要是以药治病的一些内容。医经的发展,在这过程当中加入了一些五运六气的东西,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内经》就形成了。到了西晋唐宋以后,又加入了一些运气。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何晏王弼专讲玄学,事物的发展不在于内、在里的因素,而在于外的因素,老强调外因,这是讲运气和玄学,五运六气也是在这儿加入的。我们的《内经》现在很多人都已经肯定了,五运六气的六篇大论是谁加入的?王冰整理的时候才加入的。《黄帝内经》在西晋唐以前,这几篇是不完善的,五运六气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在唐以后出现得比较多,魏晋南北朝比较兴盛,这样以后就形成了时方。时方就是医经发展来的,所以时方属于医经,医经又叫时方,也叫岐黄。因为它有五运六气、五行,所以叫哲学医,现在好多人说中医是哲学医,这是指《内经》可以,指我们经方,我们不认可。我们经方不是哲学医,好多人说中医不是科学,好多大人物说中医不是科学,也允许它存在,非常可怜中医。我们中医不用他可怜,我们中医就是科学,他只是看到了《内经》系统,没看到经方,没看到《伤寒论》这些东西,不懂得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造成现在中医不科学。这就是没学好中医,没认识到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

这两大医学体系中的经方是怎么发展来的?我们刚才做了一个动漫片,它是起源于神农时代,用药治病,起初是用单味药,后来发展为复方制剂;开始是用八纲,方证的发展,用方证治病的经验总结,由八纲发展为六经辨证,在《伤寒论》当中是用六经辨证的。经方又是什么医啊?又叫汤液,又叫农伊,又叫仲景学说,这个概念要弄清楚,它的主要理论是八纲六经,这两个医学体系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我概括性地画了个图,医经又叫时方、岐黄、哲学医,怎么叫比较合适一点?它的主要理论是什么?经络脏腑、阴阳五行、六气八纲,它主要是指导针灸治病,代表著作是《黄帝内经》、《难经》。经方又叫神农、农伊,又叫仲景医学,它主要是以方药治病的,它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八纲,由八纲变成的六经。六经在《伤寒论》里头:表阳证是太阳病,半表半里阳证是少阳,

里阳证是阳明病,里阴证是太阴病,半表半里阴证是厥阴病,表阴证是少阴病,这就是《伤寒论》的六经,它的代表著作是《伤寒论》、《神农本草经》。

这两大医学体系在东汉已经明确形成,记载在《汉书·艺文志》里边,刚才我们做了个动漫已经播放过了。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好多人已经进行了探讨,胡希恕先生提到“循孔穴以行针刺,因有经络脏腑的学说;依证候而用方药,遂有辨证施治的法则,治术的所本不同,故其流别亦自各异也。前者详于《黄帝内经》,后者载于《伊尹汤液》。”这是咱们的叫法,应该是史书记载的《汤液经法》,实际上是一本书,叫法不一样。

汉代中医已有《岐黄》和《汤液》学派的分别(这是杨绍伊的话),前者宗法《内经》,专讲脏腑经络辨证,主治以针灸;后者宗法《汤液经》,专讲六经八纲辨证,主治以方药。当时岐黄家言最为盛行,而《汤液经》学比较衰微,后汉的张仲景即此派的唯一杰出传人。就是说《内经》、《医经》知道的人非常多,经方知道的人很少,差一点传丢了,只有张仲景一个人传下来了。

张仲景论广了《汤液经》,原著未能全部流传后世,后由西晋王叔和整理部分内容,书名为《伤寒杂病论》。因以《内经》释《伤寒》,亦用药物治病,因此形成时方派,时方派是这么形成的。

二、两大医学体系的特点

第二个问题讲两大医学体系的特点。稍微提一下,时方派就是医经派,它的主要理论特点是什么?主以经络脏腑、五行六气,兼用气血津液、八纲等。我给它列了这么几条,大伙一看就知道了:

1、经络辨证:十二条为主,任督、奇经八脉等。

2、五脏五行辨证:脏腑经络、

3、病因辨证:六邪(风、寒、暑、湿、燥、火)辨证;

4、气血津液辨证;

5、营卫气血辨证;

6、三焦辨证;

7、体质辨证;

8、六气辨证。

9、八纲辨证

简单地说它的特点是什么?理论庞杂,医药结合差,这是我们的评价。

经方派主要理论特点是什么?

以八纲、六经、方证为主要理论,治病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它医药结合紧密,它发展来从开始到现在就是医药结合,结合得非常紧密。

人们对于经方派不了解,对时方派了解比较多一点,所以出现了好多人不认识经方。70年代,我整理胡希恕老师的一篇文章没给发表,审稿者不理解,对其中的一些归属、一些话,像这句话:“中医的辨证施治,其主要精神,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审稿人说:“请按中医术语写文章。”他是说得什么意思啊?这就是中医术语啊?它这个不是医经的中医术语,他就说不是中医术语,就认为岐黄是中医,经方派不是中医。到目前来说,出版界仍是以岐黄派为主,前几天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了一本书,其中有一句话,李心机教授提出了中医存在误读传统,他说什么?打击面太广了,我说你搞出版的应该知道里边说的你不能给改了,不解释就给改了,保留了这个误读传统。

两大医学体系特点里头第一个是六经实质不同。大家都清楚了,《伤寒论》的六经不是经络,医经的六经是经络脏腑。关于什么是六经?现在好多还没有统一起来。

再一个是病名概念不一样。对于伤寒的认识,医经、时方它有一个什么叫伤寒?伤寒学家大多强调《伤寒论》所论是广义伤寒,主要根据是《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与《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的论述,从而认为《伤寒论》是一部讨论多种外感热病的专著。错误的认为张仲景是由于当时发生伤寒病,而促使他挂冠为民(不当官了,不当太守了),发愤写成《伤寒论》。这就是医经对伤寒的认识。

经方就不一样了,什么叫伤寒?《伤寒论》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就是指的太阳病的一个表实热证,它就是这样的伤寒。整个《伤寒论》398条,它的概念都是这个,跟《内经》的伤寒不是一回事。还有温疟,《金匮要略》里边的温疟是什么?

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是什么?“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痛…” 《内经·疟病》的温疟是什么?“…其但热而不恶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瘅疟。”它非常像瘅疟,它这个温疟说的是瘅疟。它这个温疟是什么?“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跟《金匮要略》的概念不一样。

三、两大体系能否结合

第三个:两大理论体系能否结合。我经常听到有人给我建议,他说你这个八纲六经没什么理论,你应该结合脏腑不更好吗?河南中医药大学五十年校庆的时候,让我去讲课,听完我讲完六经来自八纲,一个青年小伙子问:“六经那么简单?没有理论?您结合脏腑经络辨证不更好吗?”当时我也不好回答,因为我没有想好。还有一个安徽芜湖大一年级学生给我写信,他说:“六经结合脏腑辨证比较好!争取多数。”对于这些问题,我长期没有应对。

后来,我们冯学功主任做课题(北京经方进社区工程),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我学到的东西最多了,是什么?得到了一些启发。2013年6月26日,经方进社区,在经方应用第一期培训班结业大会上讨论了一个病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个病例是什么?

王某,男72岁,2013年5月16日初诊:尿频、尿痛、便秘五年余,五年前查出前列腺癌,遂行去势治疗睾丸摘除术,多处骨转移,肝脏转移,脾脏转移。自述平素怕冷,平素喜热饮,怕冷,即使在酷暑时也要比别人多穿一件衣服,食欲差,吃的过饱时会腹胀,大便难,需靠番泻叶通便,食欲差,食后腹胀,睡眠差,舌淡暗苔白微腻,脉浮滑。

辨证脾肾阳虚型淋证,脾肾阳虚型便秘。处方:炙黄芪30g 黑附子15g 肉桂10g 生白术20g白芍20g 茯苓15g 补骨脂10g 女贞子10g 酒大黄10g当归10g 干姜15g 党参15g炙甘草10g

二诊2013年5月23日:感觉比之前怕冷有所好转,小便次数减少,但仍有疼痛,大便难,仍需靠番泻叶通便,

问题:如何改善其大便难的问题?

这个患者患有慢性前列腺癌,做过睾丸摘除术,经常吃番泻叶通便,大便难,

治疗以后经常要靠番泻叶通便。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写了学习体会。其它的不说了,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如何改善其大便难?”他提出来一个问题,大伙儿讨论了,其中有一个跟我学习的学生,他提出来了,说:“我对这个病人,这种病情,我经常用这么一个方法,就是以少量的麻黄、杏仁提壶揭盖法。”“提壶揭盖法”,他就提出这个,我一听,这个脏腑理论有道理。但是,经方理论不行,我就联想到了在麻黄的应用上,经方和时方不一样,它们理论上不一样。因为什么?经方与时方主要不同是什么?整体辨证论治不同,具体到治喘有明显的不同:

经方:胸满而喘用麻黄汤,咱知道的第36条;腹满而喘用大承气,咱知道的第208条。

时方:喘为肺气不宣、脾虚痰阻、肾不纳气,治则宣肺健脾补肾,这个法是对的,规范化了的,用麻黄视为合理。

而经方用麻黄有宜忌,为什么?有的时候行,有的时候不行,为什么?有什么特点?就是用于解表。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这是有表的时候用麻黄汤,可以;但是,用于里不行,第208条:“阳明病……腹满而喘,有潮热者……大承气汤主之。”你再用麻黄行吗?不行。为什么不行,他讲出了道理。讲了什么道理呢?就是第218条提出来:“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喘是因为腹满引起的大便难。那什么呢?就是因为大便干了,你再发汗,大便干就是因为丧失津液造成的,你再发汗,不津液更伤吗?里实得更厉害了,这喘更厉害,加重他喘,所以“大便为难”,不能用麻黄。可是脏腑辨证喘用麻黄宣肺是天经地义的,对的;六经是不行的。所以以麻黄发汗,津伤大便难,是腹满造成的,不能用。

联系到提出的这个提壶揭盖,用麻黄提壶揭盖行吗?不行的。这就是说你越提壶揭盖,越发汗,大便就越干了,喘得更厉害,大便更难,治喘也不行,治疗习惯性便秘更不行。他这个理论上好像是讲得通,但临床上也是不行的,你这大便干,习惯性便秘,绝对不能发汗,这两种理论是不一样的。

当然经方治疗喘,不光有表和里,还有半表半里,这个就不说了。

对于第36条,胡希恕先生注解的时候,他说:同时发作太阳病发热恶寒的

表证和阳明病大便难的里证者,亦可谓为太阳与阳明合病。这种合病的时候可以用麻黄汤,为什么?喘为麻黄汤证和承气汤证的共有症,不过大承气汤证为腹满而喘,今喘而胸满为麻黄汤证,仍宜责在表,虽大便难亦不可下,而宜以麻黄汤解表。就是太阳阳明合病的时候,下不厌迟,不到可以下的时候,这种情况是可以用麻黄的。

但是没有表证的时候你用麻黄,后边胡希恕先生又说:大承气汤证、大柴胡汤证腹满而喘,里实之极,势必上迫胸膈,阻碍呼吸而作喘,此喘由里实所起,主症为腹满,以大承气汤攻其里,腹满消则喘自平;麻黄汤证为喘而胸满,表实汗不出,涉及于肺而喘,呼吸困难,气充胸膛,因而发满,此满由喘所起,主症为喘,以麻黄汤发其汗,表解则喘止,而胸满亦自消,症有主从,治分表里,此于辨证甚关重要。里证和表证为是否用麻黄的一个主要指征:表证用麻黄,里证不能用麻黄。

总之,由《伤寒论》可知:喘满为麻黄汤和承气汤的共有证,但麻黄汤以喘为主而脉多浮;承气汤证以满为主而脉多沉。说明喘有表、里不同,治不能皆宣肺。经方辨证,不但要辨六经,更重要的是要辨到方证,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我们从这里来讨论一下,设想到六经辨证是否能与脏腑辨证相结合呢?有些老学员说你这个六经辨证这么简单,你结合着脏腑辨证不更好吗?好不好呢?我们由提壶揭盖得到启发:

1.经方理论与医经理论有相同之处,但由于主要理论体系的不同,两者不能相融。

就是不能结合,结合没有好处。对于中西医理论也一样,中医有它的理论特征,西医有它的理论特征,这两个理论体系不能结合。李执重也论述了好多,现在提到中西医结合,有的说创造新的医学体系,新的医学理论,有这种可能吗?李执重提出来了:“中西医不能通约!”意思是什么?各有各的特色,不能说两种理论结合起来,不一样。经方是,医经也是,你们可以试一试。结合有什么好处没有?没有。

2.西晋王叔和以《内经》释《伤寒论》,是两大医学体系融合的实验,一千多年来造成误读传统,读不懂《伤寒论》,有力的证明了两种医学体系不能融合。

这种误读传统学不懂经方,我们讲来讲去,要学好经方,用经方不是学一个

方证的问题,是要学懂它的理论。学懂它的理论,再读《伤寒论》才能读懂,这样应用起每一个方证,才能达到运用自如。

有力的证明了王叔和误解《伤寒论》,有力的证明了两种医学体系不能融合。

其误读传统有几点,怎么着误读传统了?有这几个表现:

①六经的概念误读:

以《内经》的六经解释《伤寒论》的六经,解释不通。你们看有几个解释通了?没有,你翻书去吧,解释不通。“《伤寒论》的六经与《内经》的六经迥异”,这是谁提出来的?岳美中提出来的。

②证名之误读:

《内经》的伤寒与《伤寒论》的伤寒,名同而实异:

经方的伤寒概念是什么意思?表阳证,刚才说了《伤寒论》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概念是表阳证。

医经、时方的伤寒是热病的概念:《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一回事吗?不一回事;跟第三条一样吗?不一样的;与《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它的概念又不一样。这样来解释《伤寒论》,认为“《伤寒论》是一部讨论多种外感热病的专著”,现在还是这么认为。这样来解释《伤寒论》能解释通吗?能读懂《伤寒论》吗?大家有时间试验试验,有功夫验究验究,我就用《内经》解释《伤寒论》,整个《伤寒论》都能解释通吗?实际前边我们做了好多工作了。这些错误的认为张仲景是由于当时发生伤寒病,而促使他挂冠为民,发愤写成《伤寒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③辨证及治法之误读:

《伤寒论》辨证以症状反应为主,这两大医学体系有什么不同啊?最主要的不同在辨证。怎么辨证的?《伤寒论》是以症状反应为主,《内经》辨证以病因为主。用《内经》释《伤寒论》不但概念不相等,而且治疗上亦不相等。如《伤寒论》的伤寒概念是第三条,后世注家怎么注的?什么是伤寒?“伤寒是伤于寒”,是病因概念,对吗?是不对的。杨绍伊著作了《尹伊汤液经》,他考证了《伤寒论·序》是有功劳的,但是他对《伤寒论》的认识受到了《内经》的影响,认为“伤寒是伤于寒”。伤于寒是中于里,中风是中于表,他认为《伤寒论》就是一表二

里,麻黄汤是用于伤寒,麻黄汤属于里证,这样他自己就弄糊涂了,弄不清了。

用《内经》的概念,伤寒是伤于寒,《伤寒论》治疗伤寒,是针对的必恶寒的表阳证,用辛温的麻黄汤,针对的是必恶寒而且发热的表阳证,不是在表的病因邪气是风寒,是帮助人体正气发汗祛邪。后世理解为风寒在表,用辛温发汗祛邪,当有发热时就不能用辛温发汗,而改辛凉发汗,因此无法解释表阳热证。伤寒是表阳热证,弄不清楚。后世在讲解麻黄、桂枝的作用时,只认辛温发汗,发散风寒,而“不能应用于热证”。认为发热不能用麻黄汤,用白虎汤。对四十六条的“阳气重”更是不理解,为什么?因为他是按病因解释。因此后世很少人能用桂麻治疗发热表证,一见发烧,辄用辛凉。2014年8月11日的《中国中医药报》登载了人民日报记者王君平写的一篇报道,叫《把师承教育的精华融入院校教育体系》,写了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就记住一个银翘散,叫银翘散大夫,完全不能理解太阳病。更不同的是,时方往往玄空推理用药:如升麻升提;柴胡升提劫肝阴;桂枝升散,《伤寒论》上哪有这种理论,正跟《伤寒论》相反;运气推理用药,今天是少阴司天,用凉药,用运气推理,这就不是《伤寒论》原来的思想了。

陈亦人认识到研究《伤寒论》史上存在误读传统,认识到《伤寒论》主用八纲辨证,已走近《伤寒论》六经实质,但受以病因论治影响,则又陷迷惘,如认为:“太阳病属表热证的说法,就不够确当。表热证治当辛凉解表,麻桂辛温怎么能用?岂不…阳盛则毙??”他又绕进去了,绕不出来了,就是受到了时方派病因学说的影响。如果以症状反应来辨证,就会真正理解表阳证。

④书名之大错:

王叔和把仲景书定名为《伤寒论》铸成误读传统最重要原因之一。陈亦人感慨:“视《伤寒论》为外感病专著由来已久,何以会长期沿误而得不到纠正呢?囿于书名。西晋王叔和整理汉张仲景论广汤液的部分内容,定名为《伤寒论》,使后人视为外感病的专著。至宋代发现《金匮要略》,于是有《伤寒》论外感,《金匮》论杂病的论调。至金代李东垣著成《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书,于是又有…外感宗仲景,杂病法东垣?的说法。由此可见误认《伤寒论》是外感病专著,已经年代久远,根深蒂固。及至温病学的辨证体系形成,《伤寒论》又由广义伤寒、多种外感热病的专著,降格为狭义伤寒专论风寒性质的外感病医籍了。现代中医高等院校的统一教材,对于六经辨证就主张只适用于风寒性质的外感

病。果然如此,那么《伤寒论》的理论,究竟还有多少价值”?提出了一个很大的疑问,六经辨证结合脏腑辨证无益有害!

3、临床治病大抵经方胜于时方。

我大胆提出了这么一个论点,为什么?刚才通过网上看了一个病例会诊,刘渡舟老写序,有了一个印象“临床治病大抵经方胜于时方”。不过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章太炎先生说的。

我们探讨几个病例:

1、非典型肺炎案

吴某,男,22岁,住院病案号54。初诊日期1959年12月15日:发热恶寒二天,伴头痛、咽痛、咳嗽、胸痛胸闷,经X线检查:为右肺下叶非典型肺炎。既往有肝炎、肺结核、肠结核史。常有胁痛、乏力、便溏、盗汗。

前医(时方)先以辛凉解表(桑叶、银花、连翘、薄荷、羌活、豆豉等)一剂,服后汗出热不退,仍继用辛凉解表,急煎服,服后高烧、自汗、头痛、咳嗽、胸闷、恶风、胁痛诸症加重。血常规检查:白血球8100,中性70%。14日静脉输液用抗生素,当夜高烧仍不退,体温39·4℃,并见鼻煽、头汗出。又与麻杏石甘汤加栀子豉等,服三分之一量至夜11时出现心悸、肢凉。因请胡老会诊。

非典型肺炎,清凉解表与和解清热。患者是吴建平,我的大师兄,当年22岁,住院病案号54号,中医学院的(中医院刚成立的住院号),是1959年得的病。其症状是什么?发热恶寒二天,伴头痛、咽痛、咳嗽、胸痛胸闷,经X线诊断:右肺下叶非典型肺炎。既往有肝炎、肺结核、肠结核史,原先不知道。经常有胁痛、乏力、便溏、盗汗。前面的医生用时方,也是我们的老师,先以辛凉解表,桑叶、银花、连翘、薄荷、羌活、豆豉等一剂,服药后汗出热不退,出了汗仍继用辛凉解表,急煎后服,服药后高烧、自汗、头痛、咳嗽、胸闷、恶风、胁痛诸症加重。血常规检查:白血球正常。14日静脉输液用抗生素,当夜高烧仍不退,体温39.40C,并见鼻翼煽动、头汗出。又与麻杏石甘汤加栀子豉等,服三分之一量至夜11时汗出,出现心悸,肢凉,请胡老会诊。

胡老根据什么辨证的?晨起体温38·2℃,下午在39℃以上,呈往来寒

热,并见口苦,咽干,目眩、头晕、盗汗、汗出如洗、不恶寒,苔黄,舌红,脉弦细数,认为证属表已解,连续发汗解表,大伤津液,邪传少阳阳明。治以和解少阳兼清阳明,为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方证:

柴胡五钱,黄芩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党参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生石膏二两。

用的药是上面几味药,结果上药服一剂,后半夜即入睡未作寒热及盗汗。16日仍头晕、咳嗽痰多带血。上方加生牡蛎五钱(15克),服一剂。17日诸症消,体温正常。12月22日(一周后)X线检查:肺部阴影吸收。

经方、《伤寒论》半表半里理论是临床经验总结,其科学性经历代考验、循证。

后世因未学懂《伤寒论》,不少人认为“张仲景本无半表半里之说”:张仲景本来就没有,他不承认《伤寒论》有半表半里。咱们是有根据的,胡希恕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针对“张仲景本无半表半里之说”,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或认为“小柴胡汤是发汗剂”,曹颖甫也认为小柴胡汤是发汗剂。

一西学中者,固定一方治疗肺炎,用荆防银花等发汗一周观察结果,病人大汗淋漓还继续发汗,他学生提出来这个再也不能发汗了。你知道怎么搞科研?是肺炎不是感冒,吃一副药就好?必须连续发汗。连续发汗后,结果这个病人发汗发到最后死掉了,这是西学中的一个教训。对于半表半里,当时他怎么说的?你说这个肺炎怎么能治啊?不能发汗,用小柴胡很好。

本案证主在少阳阳明,治皆禁解表发汗,因为没有表证不能用发汗。前医辛凉解表,亦伤津,解表就伤津液,这里显示了两大理论体系的差异。胡老注解第201条时曾强调:辛凉解表亦伤津,并不是清凉解表就稳妥了,清热就不伤津液了,一样的,发汗就伤津液。治疗盗汗用的小柴胡加生石膏,这个病人有燥热。

再讲一个,第二个是肺炎:

2、肺炎案

岳某,男,67岁,病案号:122745。初诊日期1965年7月3日:恶寒发热五天,伴头痛、咳嗽、吐黄痰,体温39·5℃。时方医给服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杏仁、桔梗、荆芥、芦根、黄芩、前胡、枇杷叶等)二剂,热不退。经X线检查,诊断为左肺上叶肺炎。又用银翘散加减二剂,

汗出而热仍不退。又与麻杏石甘汤加减一剂,汗大出而热更高,体温41·1℃。请胡老会诊

清热解毒与清阳明实热。这是个姓岳的,67岁。恶寒发热五天,伴头痛、咳嗽、吐黄痰,体温39.50C。时方医给了桑菊饮加减二剂,热不退。经X线检查,诊断为左肺上叶肺炎。又用银翘散加减二剂,汗出而热仍不退。又与麻杏石甘汤加减一剂,汗大出而热更高,体温41.10C。请胡老会诊。

胡老根据汗出,烦躁不宁,时有谵语,咳嗽吐黄痰,腹胀,大便五日未行。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胡老认为证属阳明里实证,为大承气汤方证:大黄四钱(后下),厚朴六钱,枳实四钱,芒硝五钱(分冲)。

结果:上药服一煎,大便通四次,热退身凉,以后又根据症状加减变化用药治愈。

时医认为清热解毒可退烧,实际病热在里,禁发汗,清热解毒,用清凉这些也是发汗,时方辛凉发汗使里实热加重;而经方看清证的实质,故半剂而使热退。

以上两例共同特点是什么?正如人民日报记者王君平所说:“书本中医”一上临床,脑子里只有“银翘散”。教材越编越厚,有用的内容却越来越少,基础和临床严重脱节。到临床都慌了手脚,没有表、里、半表半里的概念。

从以上论述和治疗验案皆可看出,胡老治疗肺炎皆用《伤寒论》六经辨证,即经方理论,且疗效确切,说明中医在古代已有治疗肺炎的经验。也就是说,如果真正掌握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方证,就能有效地治疗肺炎。

本案证属阳明里实热,禁再发汗,而后世方见发热即以清热解毒、辛凉解表,实质仍继用发汗,使津伤里热更实更重,显然理论上有明显差异。CARS、流感、肺炎不仅是清热解毒一方到底。

四、对两大医学体系的众议

第四:对两大医学体系的众议,就是说我们怎么倾向于两大医学体系的认识。中医两大医学体系:像杨绍伊认为“先秦至汉代存在着农尹、岐黄二派,犹道学之有羲孔、黄老二派”;彭坚(湖南医学院的教授):“近百年来,《内经》中的理论和观点总是遭到质疑和批判……”

①前贤者的认识

我们前面提到了关于裘沛然先生的一个帖子,这个帖子是刘岳超转载在2011年07月27日复兴中医网站的,说的是裘沛然国医大师的往事。原文是这样的:中医的现状,是我们常议的话题,有过多次,我们深谈结束,他总要关照:慎勿多言,有的话等我死后再说,否则要被骂死!现在,大师去世了,“有的话”可以公开了。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医经派人多,经方派的少,所以经方派的意见一出来,招到好多人的批判,好多人不敢说。他常说:《黄帝内经》算不上经典,长期以来被捧得过高,尤其被一个作家解读成上下两集的“巨著”后,它的地位更“虚胖”,像“圣经”一样,其实它也就是当年的“诸子”书之一,反映了两千年前国人对人体疾病的认识,真知灼见固多,谬误偏见也有,何必对它顶礼膜拜呢?比如《内经》说:“天有日月,人有双目,一阴一阳。”荒唐;还说:“天有群星,人有列齿,天人对应,星齿感应。”挨得上边吗?所以真正的好书还是《伤寒论》。今天上午张教授也提到这句话,我给他鼓掌了。

章太炎也说过:自《素问》、《难经》以五行内统五脏,外贯百病,其说多附会……隋唐、两宋唯巢元方多说五行……金元以下,如守真、洁古,明清之景岳、天士诸师……而未忘五行玄虚之说以为本。尤在涇心知其非,借客难以攻之,犹不能不为曲护,徐灵胎深诋阴阳五行为欺人,顾己亦不能无濡染,夫以二子之精博,于彼众口雷同终无奈何,欲言进化,难矣!

当然章太炎也说了:“中医胜于西医者,大抵以《伤寒论》独甚!”

彭坚也说过:“中医事业最大的失误,是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一支过硬的临床队伍、一大批能够用中医方法看好病的医生。有什么办法能够迅速培养出中医临床人才呢?一条是突出经方教学。”

徐安龙(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现任校长):“我国开展中医院校教育只有短短六十年,自身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传授知识的方式、教师能力水平、教材的编写等多个环节出现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基础和临床严重脱节。在教材编写上,教材越编越厚,有用的内容却越来越少。”这是出自哪儿?2014年8月11日,《中国中医药报》刊登的。发现了问题,但是问题的实质在哪里呢?需要我们思考。

②医药结合治病经方远远优于时方

第二、医药结合治病经方远远优于时方。为什么这么说?汉朝时代中医已有

岐黄(医经)和汤液(经方)学派之分,前者宗法《内经》,专讲脏腑经络辨证,主治以针灸;后者宗法《汤液经》,专讲六经八纲辨证,主治以方药。时方用药治病由医经发展而来,成熟于魏晋,医药结合明显晚于经方,药物的运用多借鉴于经方的《神农本草经》,至金元后,才出现了归经学说。对经方用药进行曲解:如升麻升提;柴胡升提劫肝阴;桂枝升散;半夏反乌头…半夏跟附子相反,这都是后世告诉你的,实际半夏跟附子在一块用有什么坏处呢?

但是现在你去开个方,拿回去!怎么着?反药!什么叫反药?吃了就死。把病人都吓死了。实际我们开附子粳米汤,必须用附子和半夏。吃了死人了吗?没有。不懂经方,没学好经方。

经方的临床实践、循证经验远远优于时方!这两大医学体系差异是这样的。

时方其理论特点:以五行内统五脏,外贯百病,其说多附会……隋唐、两宋唯巢元方多说五行……金元以下,如守真、洁古,明清之景岳、天士诸师……而未忘五行玄虚之说以为本。

我今天讲的目的不是专门说《内经》不好,要正确的认识两大医学体系。探明中医学术和学术实质,真正认识中医的科学理论体系!要明确中医不是哲学医,五行哲学是对中医的劫难、伤害(章太炎说的),中医是科学医,两大医学体系都是中医的瑰宝。

我在这主要说一下,我批评《内经》多一点,这是我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为什么?因为以前老夸《内经》,认为一切理论来源于《内经》,其实不是说中医理论皆来源于《内经》。要树立对于中医正确的看法,认识中医的两大理论体系。

要学好这两大理论体系,这两者都要学,你想法儿结合起来。《内经》也要学,《伤寒论》也要学,经方也要学,要全面了解它的内容,并密切结合临床才能做到客观比较。从文献到文献、或从哲学到文献、或从文化到文献去研究。不管是研究经方也好,研究《内经》也好,这不能够真正认识两大医学体系。有些人脱离临床搞中医,这根本就有问题。中医是人体实验科学,拿动物实验做研究,从理论文献去研究,能研究通吗?你不结合临床搞,那能结合好吗?所以我今天讲的主要精神,是要通过临床来研究这两大医学体系。

如果真正了解两大医学体系,这里必须强调要读懂《伤寒论》。如果读懂了《伤寒论》,那么就不会再有什么寒温统一论了。古人费了半天劲,叫寒温统一,

什么叫寒温统一论?实际你懂了《伤寒论》,要什么寒温统一论,我学好了《伤寒论》,就能治病。

我是先践行了经络脏腑辨证,我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开始也是经络脏腑辨证;后践行经方六经辨证,也是一个执行者。一点小体会,今天讲的。什么体会?两者我都未学好!经方也好,医经也好,我都没学好,这个书太难学了。但是有一点体会是什么?

中医胜于西医者,大抵以《伤寒论》独盛!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冯老的精彩报告!

中医存在着两大理论体系:一个是以《内经》为代表的医经理论体系,还有一个是以杰出的传人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为代表的经方的理论体系。冯老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把这两个理论体系从起源到特征做了详细地分析和论证,可以说是有论、有理、有据。正确认识这两个不同的学术理论体系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学习《伤寒论》、研究《伤寒论》、实践《伤寒论》。

大的方面是两大理论体系,其实中医有好多约定成俗的说法,好多都是错误。比如说:“百病皆有痰作祟”,不一定;“久病入络”,不一定;在中医还有“见痰不治痰,见血休止血”、“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有些理解,它都有特定的环境。如果弄不懂这个环境,最容易被人家所谓的术语、所谓的名家说的这些话视为病因病机。

有机会咱们再交流。

再次感谢冯老,谢谢!

音频录制:关雪彭鸿杨

任务组织:颜红艺

文字整理:刘铁柱李婷刘炜许集祺孔思华

杨相贵孙琦艳郑丽华

文字校对:杨燕

中医诊断学之经络辨证

中医诊断学之经络辨证 中医诊断学之经络辨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并进而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及其病机的一种辨证方法。划分病变所在的经络病位,源于《内经》,后世多有发挥。《灵枢·经脉》载有十二经病证。奇经八脉病证,则以《素问·骨空论》、《难经·二十九难》及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论述甚详,至今仍为经络辨证的主要依据。经络分布周身,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使人体各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当人体患病时,经络又是病邪传递的途径。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首先导致经络之气失调,进而内传脏腑。反之,如果脏腑发生病变时,同样也循经络反映于体表,在体表经络循行的部位,特别是经气聚集的腧穴之处,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麻木、酸胀、疼痛,对冷热等刺激的敏感度异常,或皮肤色泽改变等。这样,便可辨别病变所在的经络、脏腑。如肺脏病证,常在肺俞、中府等穴位出现压痛感;又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就是由于肝经循行于胁肋、少腹的缘故。经络辨证是对脏腑辨证的补充和辅助,特别是在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中,更常运用经络辨证。1.十二经脉病

证 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与三阳经。各经病证包括经脉循行和所属脏腑的病变。它们的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症多与其循行部位有关,如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可见项背、腰脊、腘窝、足跟等处疼痛;二是脏腑病候与经脉所属部位的症状相兼,如手太阴肺经病证可见咳喘气逆、胸满、臑臂内侧前缘疼痛等;三是一经受邪可影响其他经脉,表现多经合病的症状,如脾经有病可见胃脘疼痛,食后作呕等胃经病症;足厥阴肝经受病出现的胸胁满,呕逆,飱泄,癃闭等病症。手足三阳经病证具体临床表现:1.手太阳小肠经病证——噫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2.手阳明大肠经病证——齿痛,颈肿,喉痹,目黄,口干、大便秘或泄,鼽衄、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3.手少阳三焦经病证——耳聋、心胁痛,汗出,噫肿喉痹,目锐眥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4.足太阳膀胱经病证——寒热、鼻塞,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结,踹如裂,足小趾不用。 5.足阳明胃经病证——发热以身前较甚,鼻痛、鼽衄,齿痛,咽痹,颈肿,口喎,膝膑肿痛,循乳部、气街、股、伏兔、胫外廉、足面皆痛,足中趾不用。

脏腑辨证

第八章脏腑辨证 一、单选题 1. 症见心悸,兼有口咽干燥,失眠烦热,舌红少苔等,最宜诊断为( ) A.心火炽盛证B.心血虚证C.心肾不交证D.心阴虚证E.痰火扰神证2.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同症状是:( ) A.心烦B.舌淡C.脉细数D.失眠E.盗汗 3.小便赤涩,灼痛,兼见面赤口渴,心烦不寐,便干,舌红脉数,最宜诊断为( ) A.心火亢盛证B.膀胱湿热证C.小肠实热证D.阴虚火旺证E.下焦湿热证4.下列哪项鉴别心气虚证和心阳虚证最有意义( ) A.有无心悸怔忡B.有无面白神疲C.有无形寒肢冷D.是否舌淡脉弱 E.有无自汗乏力 5.心脉痹阻中,若胸痛以闷痛为特点的是( ) A.痰阻心脉B.气滞血脉C.寒凝心脉D.热郁心脉E.瘀阻心脉 6.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吐痰清稀,自汗,舌淡脉弱者,最宜诊断为() A.肺气虚证 B.肾不纳气证 C.脾肺气虚证 D.心肺气虚证 E.肺气阴两虚证 7.咳喘胸闷,痰多黄稠,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见于 ( ) A.肺气虚证 B.热邪壅肺证 C.风热犯肺证 D.上焦病证 E.燥邪犯肺证 8.恶风发热,口干咽燥,咳痰少而粘,不易咳出,最宜诊断为() A.风热犯肺证 B.风热表证 C.燥邪犯肺证 D.肺热炽盛证 E.肺阴虚证 9.下列哪项对鉴别风寒犯肺证和风寒表证最有意义() A.咳嗽的轻重 B.口渴或不渴 C.是否发热恶寒 D.是否舌苔薄白 E.有汗或无汗 10.大便秘结干燥,难以排出,常数日一行,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涩者,最宜 诊断为() A.大肠液亏证 B.肠虚滑泻证 C.燥邪犯肺证 D.肺热炽盛证 E.肺阴虚证 11.寒邪客肺证和风寒犯肺证共同的临床表现为() A.咳嗽痰稀色白 B.形寒肢冷 C.发热恶寒 D.咳嗽痰多性粘色白 E.胸闷 12.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四证的共同见症是() A.畏寒肢冷,肢体浮肿 B.食少便溏,少气乏力 C.腹部疼痛,喜温喜按 D.脘腹重坠,食后益甚 E.便血衄血,月经量多13.脘腹胀闷,纳呆,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肢体困重,舌淡胖苔腻,脉濡缓,此属() A.寒滞胃脘证 B.寒湿困脾证 C.脾阳虚证 D.食滞胃脘证 E.脾气虚证 14.患者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口臭,渴喜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此为() A.肝火犯胃证B.湿热蕴脾证C.胃火炽盛证D.血热证 E.肠热腑实证 15.下列哪项不是肝病的常见症状() A.急燥易怒 B.少腹胀痛 C.纳呆便溏 D.月经不调

中医诊断学—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中医诊断学——第十单元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细目一辨六经病证 要点一太阳病的辨证要点 1.太阳经证 太阳中风证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太阳伤寒证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 喘。 2.太阳腑证 太阳蓄水证 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小腹满,口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 浮数。 太阳蓄血证 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 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要点二阳明病证的辨证要点 1.阳明经证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 2.阳明腑证日晡潮热,手足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要点三少阳病证的辨证要点

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少阳病证 心烦欲呕,脉弦。 要点四太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腹满而吐,食不下,泄泻,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太阴病证 脉沉缓或弱。 要点五少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 1.少阴寒化证 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脉微细。 2.少阴热化证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要点六厥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要点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1.传经 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称为“传经”。 按伤寒六经的顺序相传者,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称为“循经传”; 若是隔一经或两经以上相传者,称为“越经传”;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 脾胃病辨证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脾胃病辨证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脾胃病辨证 脾位居中焦,与胃相表里。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外应于腹。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水谷、水湿,输布精微而藏营,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又主统血,其气主升,喜燥恶湿。胃居中焦,与脾相表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胃气以降为顺,喜润恶燥。脾的病变主要以运化、升清功能失职,致使水谷、水湿不运,消化功能减退,水湿潴留,化源不足,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为主要病理改变。因此,临床以腹胀或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出血等为脾病的常见症状。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以食少,脘胀或痛,呕恶,呃逆,嗳气等为常见症状。脾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饮食、劳倦、思虑过度所伤,或病后失调所致的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实证多由饮食不节,或外感湿热或寒湿之邪内侵,或失治、误治所致的湿热蕴脾、寒湿困脾;实证多由饮食倍伤,或误食不洁之品,或寒邪、热邪犯胃而成的脾之特性:(1) 六腑之氣皆降,唯脾性上升。(2) 喜燥惡濕。

氣下陷之病歸屬脾,濕之證亦常屬於脾。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病變範圍: (1)運化遲鈍(脾者運化),水和穀,出現 1. 吃的東西不消化,吸收不良,水穀不化,化源不足,水詩瀦留。 2. 營養不足,出現營血虧損,生血無源。 脾氣升,然清陽不升。清陽為何?混濁之物不會升,清的陽氣(指好的物質,有營養的物質)。清陽不升,統血失職,脾主統血。脾的功能還包括小腸的吸收。 脾有問題常出現的症狀: (1)腹脹隱痛,肚子脹。脾的功能可能主要指小腸的吸收消化功能。小腸分清別濁。 小腸即在肚臍周圍。小腸(脾)功能減退可出現腹脹,隱痛。不欲食而納少(納少除了與脾有關,也與胃有關)。由於消化吸收不好,胃納減退,或腹瀉便溏(不是新起腹瀉,新起的屬腸的問題)。長期慢性的腹瀉便溏,浮腫,身重,乃因脾主

中医诊断学病位辨证脏腑辨证总结大全

精品文档 . 心脉痹阻证:心悸怔忡心胸闷痛+①瘀阻心脉:刺痛伴舌质晦暗青紫斑点脉细涩结代②痰阻心脉:憋闷伴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③寒凝心脉:痛势剧烈突然发作遇寒加剧得温痛减伴形寒肢 心 小肠 肺 大肠 脾 胃 肝 胆 肾 膀胱 血虚 面睑唇舌色淡白脉细 心悸失眠多梦+ 眩晕视力退肢麻 阴虚 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尿黄便结 心悸心烦失眠+ 干咳无痰痰少而黏+ 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 眩晕目涩胁肋隐痛+ 腰酸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失调+ 气虚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虚动则诸症加剧为主要表现 心悸怔忡+ 咳喘痰稀+ 纳少腹胀便溏+气虚 胃脘痞闷隐痛喜按纳少+气虚 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滑精带下量多清稀+肾气不固 出血+不统血 眩晕泄泻重坠脾虚气陷 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甚肾不纳气 阳虚 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咣白气虚舌淡共见 心悸怔忡或心胸疼痛+ 大便失禁+|肠虚滑泻证 腹胀腹痛大便清稀+ 胃脘冷痛喜温喜按+阳虚 头目胀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头重脚轻+肝阳上亢 腰膝冷痛性欲减退夜尿多+ 下半浮肿虚水泛 实热 发热口渴便秘尿黄出血舌红苔黄脉数 心烦失眠舌赤生疮吐衄尿赤+(心火亢盛证) 小便赤涩疼心烦舌疮+()小肠实热证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红肿疼痛+(肺热炽盛证 腹满硬痛便秘脉沉数或沉迟 +(肠热腑实 证) 胃脘灼痛消谷善饥+实热 头目胀痛胁痛烦躁耳鸣+肝火炽盛证 湿热 脘腹胀闷、下利尿磺、舌苔黄腻 腹痛泄泻+ 腹胀纳呆便溏+ 尿频急尿道灼痛尿短黄 痰热 痰黄稠咳吐不爽 发热口渴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烦躁不宁失眠多梦狂躁神昏谵语+(痰火扰神) 咳嗽气喘息粗+痰热壅肺 惊悸失眠胆怯易惊+胆郁痰扰 燥 干燥不润 干咳无痰黏+ 阻 滞 实寒 恶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沉紧 冷痛恶心呕吐+寒滞胃脘 少腹前阴颠顶冷痛+|寒凝肝脉 气滞 胀闷胀痛窜痛脉弦 面黄体瘦排虫+虫积肠道 胃脘胀满嗳腐 吞酸食滞胃脘 情志抑郁胸胁少 腹胀痛脉弦 特殊 心阳虚脱证:心悸胸痛神志模糊或昏迷与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 痰蒙心神: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与独语喉有痰声口吐涎沫面色晦暗胸闷呕恶 瘀阻脑络:头痛头晕与固定刺痛肿块出血与肤色舌色青紫 风寒犯肺:咳嗽痰稀色白+恶寒发热鼻塞清涕头身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寒痰阻肺:咳嗽气喘痰多色白+痰稠易咯肢冷 风热犯肺:咳嗽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浊涕口干微渴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风水搏肺:骤起面睑浮肿+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或发热重恶寒轻苔薄黄脉浮数 饮停胸胁 肠燥津亏:大便燥结难下+口渴尿少便干口鼻唇舌皮肤干燥 寒湿困脾:脘腹痞闷纳呆腹胀便溏身重+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量多或身目发黄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歌诀(便于打印)

脏腑辨证歌诀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疏肝散,抑郁胸闷太息短,胁肋胀刺两相兼,急躁易怒病在肝,经期不调乳胀痛,舌苔薄白脉沉弦。2《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见雀目,头晕眼涩肢麻木,胁肋隐痛面无华,手足震颤难持物,行则肢摇立不稳,视物昏花足难步,甲枯舌淡脉弦细,草枣木瓜加四物。3《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一贯煎,视物模糊两眼干,胁痛潮热或低热,盗汗唇燥口苦烦,舌红少津尿黄赤,便结咽干细数弦。4《肝胆湿热》 湿热之邪在肝胆,身目俱黄腹胀满,口苦胁痛带下黄,尿道灼痛尿黄短,纳呆舌腻脉数弦,龙胆茵陈用之痊。5《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面目红,口苦咽干耳鸣聋,头痛眩晕烦易怒,胁肋灼痛耳流脓,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龙荟用之雄。6《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头晕眩,耳聋耳鸣口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目涩舌红脉急弦,麻震天麻钩藤饮,晕眩杞菊地黄丸。7《肝风内动总歌》 肝风内动分四种,肝阳热血阴虚风,眩晕欲仆兼抽搐,手足震颤为特征。(1)肝阳化风: 眩晕欲仆头胀痛,语謇肢颤头摇动,手足麻木履不正,卒然倒地人不醒,舌红白腻弦有力,镇肝熄风便有功。(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手足抽,颈项强直目上勾,角弓反张牙关紧,高热神昏躁狂求,弦数有力舌红绛,羚羊安宫可解忧。(3)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肢体麻,手足震颤面无华,眩晕耳鸣肉瞬动,肝血亏虚不荣甲,舌淡苔白脉弦细,阿胶鸡子最容恰。(4)阴虚生风: 阴虚生风两病源,外感热病阴液干,内伤久病肝阴虚,筋脉失养病势缓,外感卫气营血辨,内伤肝阴虚内观 8《胆郁痰扰证》 胆郁痰扰卧不宁,痰热乘胆是病情,失眠眩晕且惊悸,口苦呕恶兼耳鸣,胸胁胀痛苔黄腻,黄连温胆最有灵。(脉弦滑略数) 9《胆热壅滞证》 大柴胡汤胆热壅,往来寒热便不通,尿黄口苦呕不止,两胁拘急并且疼,舌红苔黄脉弦数,少阳发热此方宗。10《肝胆虚烦不寐》 肝胆虚烦难入睡,视物昏花气力亏,易惊多梦口干苦,总由肝阴血气亏, 舌淡苔白弦细数,酸枣仁汤可入寐。 11《寒滞肝脉》 寒滞肝脉见寒疝,少腹冷痛牵睾丸, 阴囊收缩得热缓,晄白唇青形肢寒, 舌苔白滑脉迟弦,当归四逆暖肝煎。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 心气心阳阳虚脱,心悸心慌自汗多, 胸闷气短动尤甚,倦怠乏力共性和; 面白舌淡脉虚弱,此是气虚养心瘥; 晄白憋闷形肢冷,阳虚保元起沉疴; 大汗肢厥脉微绝,参附龙牡救阳脱。 2《心血虚证、心阴虚证》 心血心阴亏虚证,心悸失眠与多梦, 萎黄眩晕多健忘,此是血虚无热征, 唇舌淡白脉细弱,四物龙牡朱砂等; 心阴虚证见心烦,颧赤潮热口咽干, 舌红少津脉细数,补心朱砂安神丸。 3 心气阴两虚证,炙甘草汤生脉散; 心气血两虚证,补气养血八珍汤; 心阴阳两虚证,炙甘草汤补阴阳。 4《心火亢盛证》 心火亢盛口舌疮,心烦失眠肤生疡, 苔黄脉数舌红绛,小便赤涩移小肠, 热移小肠导赤散,清心泻火泻心汤。 5《痰火扰心证》 痰火扰心神志狂,轻者失眠笑无常, 胡言乱语面目红,打人毁物力倍常, 舌红黄腻脉滑数,礞石铁落温胆汤。 6《痰迷心窍证》 痰迷心窍证属阴,情志不遂痰蒙心, 神识痴呆情抑郁,胸闷痰多喉中鸣, 脉滑舌淡苔白腻,开窍导痰定痫丸。 7《心脉痹阻证》 心脉痹阻胸憋闷,痛引肩背左臂甚, 心悸时痛如针刺,舌质紫暗与面唇, 细涩结代苔多腻,薤白血府逐瘀寻。 8《小肠气滞证》 小肠气滞腹痛急,痛引腰背腹胀气, 矢气则舒疝牵阴,肠鸣止痛理气机, 薄白沉弦或沉紧,天台乌药功效奇。 1《脾气虚证》 纳少乏力脾气虚,气短懒言困四肢, 面黄苍白舌质淡,脉弱参苓术草宜; 食后腹胀便溏泻,脾不运化加半橘; 久泻久痢脱垂症,气虚下陷补中宜; 出血诸疾脾失统,引血归脾功效奇。 2《脾阳虚证脾胃虚寒证》 脾阳虚证阳气衰,胀满冷痛并纳呆, 喜温喜按四肢冷。便溏水肿或白带, 泄泻理中温阳法,水肿实脾利水来。 (舌淡胖,苔白或滑,脉沉细迟无力) 3《寒湿困脾证》 寒湿困脾色晦暗,纳呆呕恶口中粘, 脘腹痞闷大便溏,头身沉重体困倦, 淡胖白腻脉濡缓,胃苓藿香平胃散。 4《湿热蕴脾证脾胃湿热证》 面目发黄色如橘,脘腹胀满不思食, 恶心呕吐厌油腻,口苦发热尿黄赤, 大便不调脉濡数,茵陈甘露清利湿。 (皮肤发痒,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 舌红苔黄腻,口苦口粘) 5《胃阴虚证》 胃阴虚证脘灼痛,嘈杂似饥不欲食, 干呕呃逆形体瘦,口燥咽干大便实, 舌绛少津脉细数,滋阴益胃诸症辞。 6《胃阳虚证胃虚寒证》 胃脘隐痛呕清水,喜温喜按面白苍, 神疲乏力手足冷,脉弱无力舌淡光, 温中补气补虚法,方用黄芪建中汤。 (得食痛减,舌淡苔白,食少脘痞, 口不渴) 7《胃阴阳两虚证》 阴阳两虚口咽干,手足心热凉指端, 胃脘灼热隐痛缓,神疲乏力身畏寒, 舌红少苔脉细弱,黄芪建中益胃联。 (胃脘隐痛,时作时止,纳少嗳气, 自汗盗汗)(或四君子汤合益胃汤.或 理中汤合沙参麦冬汤) 8《胃热亢盛证胃实热证胃火》 胃火实热见吞酸,喜冷嘈杂食不完, 齿衄牙龈肿溃烂,口臭溲赤大便干, 舌红黄燥脉滑数,清胃凉膈玉女煎。 (拒按) 9《寒邪犯胃证胃实寒证胃寒》 胃寒冷痛在胃脘,遇寒加重得温减, 痛势急剧形肢寒,痞胀呕恶吐后缓, 苔白沉紧或脉弦,温胃散寒良附丸。 10《胃腑血瘀证》 胃腑血瘀脘刺痛,不移拒按夜里重, 吐血色暗柏油便,面色黧黑唇色暗, 舌质紫暗脉细涩,丹参膈下失笑散。 (加:九香虫三七红花乳没生大黄刺 猬皮) 11《肝气犯胃肝气不和》 肝气犯胃脘胀满,疼痛连胁嗳吞酸, 嘈杂呃逆欲呕吐,舌苔薄黄脉象弦, 情志郁闷烦易怒,左金沉香降气散。 12《食滞胃脘伤食证》 食滞胃脘脘胀痛,嗳腐吞酸厌食重, 呕吐便臭如败卵,脘腹胀满疼拒按, 舌苔厚腻脉弦滑,保和枳实导滞丸。 1《肺气虚证》 咳喘无力肺气虚,体倦气短不足息, 面白自汗易感冒,懒言气怯声音低, 舌淡苔白脉无力,补肺汤可补肺气。 2《肺阴虚证》 肺阴虚证咳痰少,潮热咳血咽干燥, 颧红盗汗五心烦,形体消瘦午后潮, 舌红少津脉细数,固金扶羸治虚劳。 3《痰浊阻肺证》 痰浊阻肺嗽痰多,性粘色白易咯咳,

精选-中医脏腑辨证临床用药

中医脏腑辨证临床用药 (一)心 1.心气虚: 面色(白光)白,心悸气短,动则易汗,舌质较谈,体倦乏力,舌体胖嫩,苔白脉虚。治宜补心气。 人参、炙黄芪、党参、孩儿参、茯苓、五味子、炙甘草。 2.心阳虚: 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心胸憋气,心悸气短,经常自汗,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结代。甚则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治宜温心阳。 桂枝、肉桂、制附子、薤白、干姜、大枣。 3、心血虚: 面色不华,头晕目眩,心悸易惊,健忘失眠,唇舌色淡,脉细弱。治宜补心血。 酒当归、丹参、白芍、鸡血藤、龙眼肉、紫河车。 4.心阴虚: 心悸心烦,五心烦热,低热盗汗,口干,健忘失眠,脉细数。治宜补心阴。 熟地、生地、麦冬、玉竹、阿胶、百合。 5.心神不宁: 心血虚,心阴虚均可导致心神失养.而出现失眠,健忘,易惊等症。除可用补心血,补心阴的药物以外,还可用养心安神或镇心宁神的药物。 养心安神: 酸枣仁、首乌藤、炙远志、合欢皮。 镇心安神; 琥珀、朱砂、煅龙骨、煅龙齿、煅珍珠母、磁石。飞铁落、生牡蛎。 6.心火旺: 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渴,口舌糜烂疼痛,舌尖红或舌质红,脉数。治宜清心火。 水牛角、牛黄、黄连、马尾连、生栀子、莲子心、百合、竹叶、木通、连翘、生地、丹皮。 7.痰迷心窍: 神志错乱,意识不清,或神呆目滞,自言自语,举止失常,脉沉弦滑,苔白腻。严重者可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喉口痰鸣,漉漉有声。治宜开窍化痰。 麝香、人工麝香、苏合香、牛黄、冰片、蟾酥、菖蒲、炙远志、郁金、细辛、猪牙皂、竹沥、青礞石。 8.心血瘀阻: 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向左臂内例放射,时发时愈,严重者并有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舌质暗红或见紫色斑点,苔少,脉微细或涩。治宜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丹参、桃仁、酒红花、酒川芎、三七、赤芍、郁金、毛冬青、银杏叶、鱼腥草根、荜苃、檀香、降香、沉香、公丁香、乳香、麝香、人工麝香、苏合香。 (二)小肠 1.小肠虚寒: 小腹疼痛,腹胀肠鸣,排气则舒,或疝气作痛,苔白脉弱。治宜温小肠寒。 煨肉豆蔻、乌药、肉桂、小茴香、橘核、青皮。 2.小肠实热、心移热于小肠,心胸烦热,尿频而痛,口舌糜烂疼痛。治宜清小肠热。 木通、竹叶、小蓟、泽泻、白茅根、生地、赤茯苓、猪苓、灯芯、滑石、玉米须、赤小豆。 (三)肝 1.肝阴虚; 头痛眩晕,两胁隐痛,耳鸣失眠,五心烦热,口干咽操,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或数。治宜滋养肝阴。

中医诊断学 八纲辨证

第六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得概念与源流 一、八纲辨证得概念: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 运用八纲分析综合 病位深浅——表里 各种辨证得总纲领, 四诊所获得病情 病理性质——寒热 最基本得辨证方法。 资料,以辨别 邪正盛衰——虚实 辨别归类 病证类别——阴阳 执简驭繁 二、八纲辨证源流 《内经》无“八纲”之名,但已见散在内容,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得辨证关系, 《伤寒杂病论》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 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中正式提出“八纲”名称, 解放后二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正式将八纲列为专章进行讨论,使八纲得到普及。 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一)何谓表里: 表——皮毛,肌腠,经络 里——脏腑、骨髓、气血阴阳(二)何谓表里辨证: 辨别病位内外深浅得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得意义: 1、辨别病位 表证——病较轻浅 外内浅深 里证——病较深重 2、辨别病势得进退——外感病 病邪由表入里——病渐深重,为势进; 病邪由里出表——病势减轻,为势退。 (四)表证: 1、定义: 六淫 皮毛正气

疫毒 口鼻 (卫气) 所表现出表证证候得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恶寒(恶风),发热(①体温升高,②体温虽无升高,但自觉发热)头 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2)伴有症状: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 3、病机要点: 卫气受遏,不得宣发——恶寒 外邪客于 皮毛肌腠 正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脉浮 卫气内通于肺—肺失宣发 肺气上逆—咳嗽 肺窍不利—鼻塞,喷嚏,咽痒痛。 病未入里——苔薄白 4、表证特点: (1)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得因素可查; (2)症状共同特征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病状不明显; (3)病位在表,主要侵及皮毛,肌腠、经络,但可累及相应脏腑; (4)病多属实,较易治愈。如外邪不解,可内传而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 (5)表证就是正气抗邪于外得表现,故表证出现相对浅层得病理反应,不能理解为发生在皮毛得病变就就是表证,如疔疮疖肿。 5、常见证型: (1)风寒束表证(表寒证,风寒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表热证,风热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头咽疼痛,有汗,苔薄白(黄),脉浮数。 (3)风湿遏表证(风湿表证): 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酸痛,舌苔滑腻,脉濡缓。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疏肝散,抑郁胸闷太息短,胁肋胀刺两相兼,急躁易怒病在肝,经期不调乳胀痛,舌苔薄白脉沉弦。 2《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见雀目,头晕眼涩肢麻木,胁肋隐痛面无华,手足震颤难持物,行则肢摇立不稳,视物昏花足难步,甲枯舌淡脉弦细,草枣木瓜加四物。 3《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一贯煎,视物模糊两眼干,胁痛潮热或低热,盗汗唇燥口苦烦,舌红少津尿黄赤,便结咽干细数弦。 4《肝胆湿热》 湿热之邪在肝胆,身目俱黄腹胀满,口苦胁痛带下黄,尿道灼痛尿黄短,纳呆舌腻脉数弦,龙胆茵陈用之痊。 5《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面目红,口苦咽干耳鸣聋,头痛眩晕烦易怒,胁肋灼痛耳流脓,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龙荟用之雄。 6《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头晕眩,耳聋耳鸣口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目涩舌红脉急弦,麻震天麻钩藤饮,晕眩杞菊地黄丸。 7《肝风内动总歌》 肝风内动分四种,肝阳热血阴虚风,眩晕欲仆兼抽搐,手足震颤为特征。(1)肝阳化风: 眩晕欲仆头胀痛,语謇肢颤头摇动,手足麻木履不正,卒然倒地人不醒,舌红白腻弦有力,镇肝熄风便有功。

(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手足抽,颈项强直目上勾,角弓反张牙关紧,高热神昏躁狂求,弦数有力舌红绛,羚羊安宫可解忧。 (3)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肢体麻,手足震颤面无华,眩晕耳鸣肉瞬动,肝血亏虚不荣甲,舌淡苔白脉弦细,阿胶鸡子最容恰。 (4)阴虚生风: 阴虚生风两病源,外感热病阴液干,内伤久病肝阴虚,筋脉失养病势缓,外感卫气营血辨,内伤肝阴虚内观。 8《胆郁痰扰证》 胆郁痰扰卧不宁,痰热乘胆是病情,失眠眩晕且惊悸,口苦呕恶兼耳鸣,胸胁胀痛苔黄腻,黄连温胆最有灵。 (脉弦滑略数) 9《胆热壅滞证》 大柴胡汤胆热壅,往来寒热便不通,尿黄口苦呕不止,两胁拘急并且疼,舌红苔黄脉弦数,少阳发热此方宗。 10《肝胆虚烦不寐》 肝胆虚烦难入睡,视物昏花气力亏,易惊多梦口干苦,总由肝阴血气亏,舌淡苔白弦细数,酸枣仁汤可入寐。 11《寒滞肝脉》 寒滞肝脉见寒疝,少腹冷痛牵睾丸,阴囊收缩得热缓,晄白唇青形肢寒,舌苔白滑脉迟弦,当归四逆暖肝煎。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 心气心阳阳虚脱,心悸心慌自汗多,胸闷气短动尤甚,倦怠乏力共性和;

中医执业中医诊断学第十一单元 脏腑辨证(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单元脏腑辨证 一、A1 1、症见心悸失眠,头晕健忘,皮下出血,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此为 A、心血虚证 B、脾不统血证 C、心脾气血虚证 D、气不摄血证 E、心气虚证 2、干咳无痰,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脉细,证属 A、肺肾阴虚证 B、肺肾气虚证 C、肾阴虚证 D、燥邪犯肺证 E、肺阴虚证 3、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头晕口苦,咳嗽咯血,舌红脉弦数,证属 A、肝火炽盛证 B、肝胆湿热证 C、肝阳上亢证

D、肺热壅盛证 E、肝火犯肺证 4、胃脘胁肋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苔薄黄属于 A、肝脾不调证 B、肝胃不和证 C、肝胆湿热证 D、肝郁气滞证 E、胃热炽盛证 5、症见咳嗽无力,喘息短气,呼多吸少,耳鸣,腰膝酸软,或尿随咳出,属于 A、肾气不固证 B、肺肾气虚证 C、肺肾阴虚证 D、肺气虚证 E、肺脾气虚证 6、心肾不交临床表现不包括 A、心烦失眠 B、食欲不振 C、腰膝酸软 D、五心烦热 E、潮热盗汗

7、心悸气短,神疲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脉虚,此属 A、心血虚证 B、心阳虚证 C、心阴虚证 D、心气虚证 E、心脾气血虚证 8、下列不属于心血虚证表现的是 A、心悸怔忡 B、失眠多梦 C、健忘 D、心中烦躁 E、面色萎黄 9、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针刺者属于 A、心脉痹阻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火上炎证 D、痰蒙清窍证 E、瘀阻脑络证 10、痰蒙心神证的表现应除外哪项 A、神情痴呆 B、心烦失眠

C、意识模糊 D、喃喃自语 E、举止失常 11、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四证的共同临床表现是 A、心痛 B、心烦 C、失眠 D、健忘 E、心悸 12、口舌糜烂又见小便灼热涩痛者属于 A、心火亢盛证 B、膀胱湿热证 C、胃热炽盛证 D、肝火上炎证 E、肠道湿热证 13、下列哪项是胃阴虚证临床特征 A、胃脘灼痛,消谷善饥 B、胃脘隐痛,食欲不振 C、食少脘痞,口淡不渴 D、胃脘嘈杂,饥不欲食 E、脘腹痞胀,胃有振水声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

中医诊断学一一脏腑辨证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疏肝散,抑郁胸闷太息短,胁肋胀刺两相兼,急躁易怒病在肝,经期不调乳胀痛,舌苔薄白脉沉弦。 2《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见雀目,头晕眼涩肢麻木,胁肋隐痛面无华,手足震颤难持物,行则肢摇立不稳,视物昏花足难步,甲枯舌淡脉弦细,草枣木瓜加四物。 3《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一贯煎,视物模糊两眼干,胁痛潮热或低热,盗汗唇燥口苦烦,舌红少津尿黄赤,便结咽干细数弦。 4《肝胆湿热》 湿热之邪在肝胆,身目俱黄腹胀满,口苦胁痛带下黄,尿道灼痛尿黄短,纳呆舌腻脉数弦,龙胆茵陈用之痊。 5《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面目红,口苦咽干耳鸣聋,头痛眩晕烦易怒,胁肋灼痛耳流脓,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龙荟用之雄。 6《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头晕眩,耳聋耳鸣口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目涩舌红脉急弦,麻震天麻钩藤饮,晕眩杞菊地黄丸。 7《肝风内动总歌》 肝风内动分四种,肝阳热血阴虚风,眩晕欲仆兼抽搐,手足震颤为特征。 (1)肝阳化风: 眩晕欲仆头胀痛,语謇肢颤头摇动,手足麻木履不正,卒然倒地人不醒,舌红白腻弦有力,镇肝熄风便有功。 (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手足抽,颈项强直目上勾,角弓反张牙关紧,高热神昏躁狂求,弦数有力舌红绛,羚羊安宫可解忧。 (3)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肢体麻,手足震颤面无华,眩晕耳鸣肉瞬动,肝血亏虚不荣甲,舌淡苔白脉弦 细,阿胶鸡子最容恰。 (4)阴虚生风: 阴虚生风两病源,外感热病阴液干,内伤久病肝阴虚,筋脉失养病势缓,外感卫气营血 辨,内伤肝阴虚内观。 8《胆郁痰扰证》 胆郁痰扰卧不宁,痰热乘胆是病情,失眠眩晕且惊悸,口苦呕恶兼耳鸣,胸胁胀痛苔黄 腻,黄连温胆最有灵。 (脉弦滑略数) 9《胆热壅滞证》 大柴胡汤胆热壅,往来寒热便不通,尿黄口苦呕不止,两胁拘急并且疼,舌红苔黄脉弦 数,少阳发热此方宗。 10《肝胆虚烦不寐》 肝胆虚烦难入睡,视物昏花气力亏,易惊多梦口干苦,总由肝阴血气亏,舌淡苔白弦细 数,酸枣仁汤可入寐。 11《寒滞肝脉》 寒滞肝脉见寒疝,少腹冷痛牵睾丸,阴囊收缩得热缓,晄白唇青形肢寒,舌苔白滑脉迟 弦,当归四逆暖肝煎。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 心气心阳阳虚脱,心悸心慌自汗多,胸闷气短动尤甚,倦怠乏力共性和;面白舌淡脉虚 弱,此是气虚养心瘥; 晄白憋闷形肢冷,阳虚保元起沉疴;

中医诊断脏腑辨证

熟悉气血津夜的功能和四个基本虚症的表现 1气虚元气虚神疲乏力;宗气虚气短息弱,声低懒言,头晕目眩,舌淡脉虚;卫气虚自汗易感冒 心气虚:心悸、怔忡、胸闷肺气虚:咳喘无力、易于感冒、痰白清稀脾气虚:食少腹胀便溏肾气虚:二便、胎元、精关、经带不固,呼多吸少 2血虚(一黄五白加病位)面色萎黄五白:面色、唇、睑、龈、甲淡白无华 + 脉细无力 头目失养,头晕眼花;筋失所养,手足麻木;心神失养,心悸、失眠;冲任不足月经少、闭经 心血虚: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 + 血虚证 肝血虚(筋脉目爪失养+血虚证)头晕目眩,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视物模糊或夜盲,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润动,或见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舌淡,脉细 3阴虚瘦形体消瘦;红颧红,唇红,舌红少苔;热午后潮热或五心烦热,骨蒸劳热,盗汗干口燥咽干,便秘溲黄,舌苔少津数脉细数 心阴虚:心血虚(心悸怔忡)+阴虚 肺阴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 +阴虚内热 肝阴虚(头目筋脉肝络失于滋润,阴虚内热)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胸胁灼痛,手足蠕动,脉弦 肾阴虚: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阳强易举、遗精,女子经少、闭经或见崩漏 4 阳虚气虚自汗,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 + 寒象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便溏,面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心阳虚:心悸怔忡,胸闷或胸痛,脉弱或结代,+ 阳虚证 ?脾阳虚:寒象 + 纳少腹胀,大便稀溏+腹痛喜温喜按、 ?肾阳虚:性机能减退阳痿、宫寒不孕腰膝酸冷,形寒肢冷,下肢为甚等虚寒之象 心病辨证生理功能 ?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1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2心主神明,为人体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A心病的常见症状 1心脏本身:心悸、怔忡、心痛、胸闷; 2血:面色无华、暗晦; 3神志: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躁狂、神昏、神识错乱; 4舌:舌尖红、绛、起刺、舌疮;5脉:细微、结代或促 B小肠病的常见症状 1泌别清浊:大便失调、小便短赤;2坠入阴囊:疝气。 心血虚证(心悸、失眠及血虚证) ?概念:由于心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而表现的证候。

【精品】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试卷4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试卷4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大肠津亏证的主症是 【A】.口干咽燥 【B】.口臭头晕 【C】.便干难以排出(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舌红苔白干 本题思路:大肠津亏证的临床表现:指津液亏损,肠失濡润,传导失职,以大便燥结,排便困难及津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患者,男,50岁。咳喘20余年,现咳嗽痰少,口燥咽干。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其病机是

【A】.肺气虚损 【B】.肺阴虚亏 【C】.肺肾阴虚(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D】.肺肾气虚 本题思路:考查肺肾阴虚的临床表现,题目较简单。3.患者。女,36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月经淋漓不断,经血色淡,舌淡无苔,脉沉细无力。其病机是 【A】.脾不统血(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B】.脾肾阳虚 【C】.气血两虚 【D】.脾肺气虚 本题思路:考查脾不统血的临床表现。 4.患者,女,26岁,已婚。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其病机是

【A】.脾阴不足 【B】.胃阴不足(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C】.胃燥津亏 【D】.胃热炽盛 本题思路:考查胃阴不足的临床表现。 5.患者平素性急易怒,时有胁胀,近日胁胀加重,伴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便溏,舌苔薄白,脉弦。其证候是 【A】.脾气虚 【B】.脾阳虚 【C】.脾肾阳虚 【D】.肝脾不调(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本题思路:考查肝脾不调的临床表现。 6.心悸气短与下列哪项同见,对诊断心阳虚证最有意义

中医脏腑辨证

中医脏腑辨证 心血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头晕,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 心阴虚证 【临床表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或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少津 心气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气短,精神疲惫,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质淡 心阳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气短,自汗,形寒畏冷,面色 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 肺气虚证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动则益甚,咳痰清稀,语声低怯,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 肺阴虚证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

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腹胀纳少,食后胀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见肥胖、浮肿,舌淡苔白 脾阳虚证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 寒湿困脾证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或痛,口腻纳呆,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身目发黄,其色晦暗不泽,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胖,苔白腻或白滑 胃气虚证 【临床表现】胃脘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不思饮食,食后胀甚,时作嗳气,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气短神疲,倦怠懒言,舌质淡,苔薄白 胃阳虚证 【临床表现】胃脘绵绵冷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挟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无力,畏寒肢冷,舌质淡嫩或淡胖 胃阴虚证 【临床表现】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或胃脘嘈杂,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

中医诊断学 八纲辨证

第六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 运用八纲分析综合 病位深浅——表里 各种辨证的总纲领, 四诊所获的病情 病理性质——寒热 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资料,以辨别 邪正盛衰——虚实 辨别归类 病证类别——阴阳 执简驭繁 二、八纲辨证源流 《内经》无“八纲”之名,但已见散在内容,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的辨证关系, 《伤寒杂病论》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 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中正式提出“八纲”名称, 解放后二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正式将八纲列为专章进行讨论,使八纲得到普及。 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一)何谓表里: 表——皮毛,肌腠,经络 里——脏腑、骨髓、气血阴阳(二)何谓表里辨证: 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的意义: 1.辨别病位 外内浅深 里证——病较深重 2.辨别病势的进退——外感病 病邪由表入里——病渐深重,为势进; 病邪由里出表——病势减轻,为势退。 (四)表证:

1.定义: 六淫 疫毒 所表现出表证证候的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恶寒(恶风),发热(①体温升高,②体温虽无升高,但自觉发热)头 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2)伴有症状: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 3.病机要点: 卫气受遏,不得宣发——恶寒 外邪客于 皮毛肌腠 正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脉浮 卫气内通于肺—肺失宣发 肺气上逆—咳嗽 肺窍不利—鼻塞,喷嚏,咽痒痛。 病未入里——苔薄白 4.表证特点: (1)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 (2)症状共同特征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病状不明显; (3)病位在表,主要侵及皮毛,肌腠、经络,但可累及相应脏腑; (4)病多属实,较易治愈。如外邪不解,可内传而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 (5)表证是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故表证出现相对浅层的病理反应,不能理解为发生在皮毛的病变就是表证,如疔疮疖肿。 5.常见证型: (1)风寒束表证(表寒证,风寒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表热证,风热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头咽疼痛,有汗,苔薄白(黄),脉浮数。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

第十章脏腑辨证 1、【单选】心气虚的表现除心悸气短外,主要还有: A.面色苍白 B.眩晕健忘 C.胸闷汗出 D.胸闷疼痛 E.失眠多梦 【答案】C.胸闷汗出 【解析】心气虚表现为心病表现(心悸,胸闷,气短)+气虚表现;本题中只有胸闷汗出为心气虚的表现。 2、【单选】均可出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的是: A.心脉痹阻证与心阴虚证 B.心火亢盛证与痰火扰心证 C.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 D.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 【答案】C.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 【解析】心气虚表现为心病表现(心悸,胸闷,气短)+气虚表现。心阳虚证为心病表现(心悸怔仲,心胸憋闷或痛)+阳虚表现,故两证均可见到心悸怔仲、胸闷气短。 3、【单选】气机郁滞引致的心脉痹阻,症状特点有: A.痛如针刺 B.舌紫暗 C.脉沉滑 D.闷痛 E.胀痛 【答案】E.胀痛 【解析】气机郁滞引起的心脉痹阻以胀痛为主,常与情志变化有关,喜太息,舌淡红,脉弦等症为主。痛如针刺、舌紫暗是淤血内阻所引起的心脉痹阻的特点;闷痛、脉沉滑是痰浊停聚所引起的心脉痹阻的特点。 4、【单选】心血虚证与肝血虚证的主要鉴别症状是: A.面色萎黄 B.唇睑淡白 C.月经量少 D.舌质淡白 E.脉细无力 【答案】C.月经量少 【解析】 5、【多选】符合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共同表现的有: A.心悸 B.心烦 C.失眠 D.脉细 【答案】A.心悸、C.失眠、D.脉细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考生对于心血瘀阻病机形成原因的理解。心血瘀阻,多由心阳心气素虚,血脉寒滞,或痰浊凝聚,血脉郁阻不畅所致,且常因疲倦感寒,或情志刺激诱发或加重。心肝火旺,可灼耗心阴,则可致肝火上炎或阴虚火旺。 6、【单选】咳嗽,咯痰黄稠,口干咽痛,发热微恶风寒,舌红苔薄黄,脉数者: A.风热表证 B.风热犯肺证 C.肺热炽盛证 D.痰热塞肺证 【答案】B.风热犯肺证 【解析】风热袭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嗽;风热熏蒸,津气敷布失常,故咳少量黄痰。肺气失宣,鼻窍不利,津液为热邪所灼,故鼻涕流浊涕;风热上扰,咽喉不利,故咽喉肿痛。风热袭表,卫气抗邪,阳气浮郁于表,故有发热;卫气被遏,肌表失于温煦,故微恶风寒;热伤津液,则口微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袭表犯肺之征。 7、【多选】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的共有症状是: A.下利清谷 B.畏寒肢冷 C.肢体浮肿 D.气短乏力 【答案】C.肢体浮肿、D.气短乏力 【解析】若脾虚失运或中阳不化水湿,水湿停滞肌表则肢体浮肿;气短乏力为气虚表现。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和气虚表现。脾阳虚证以脾气虚证和寒象表现为主。 8、【多选】周身浮肿,小便不利可见于: A.肾阳虚 B.寒湿困脾 C.肾气不固 D.脾阳虚 【答案】A.肾阳虚、C.肾气不固、D.脾阳虚 【解析】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湿,故两脏病变均可影响水液代谢,肾阳虚或脾阳虚致水液代谢失常,水湿泛溢肌肤故可见周身浮肿,阳虚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则出现小便不利;寒湿困脾,中阳被困,不能温化水湿出现周身浮肿,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则小便不利。肾气不固则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 一、心气虚证的临床表现 1、心病表现心悸,胸闷,气短。 2、气虚表现精神疲倦,或有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面色淡白,舌质淡,脉虚。 3、辨证依据心悸、神疲与气虚症状共见。 二、心阳虚证的临床表现 1、心病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 2、阳虚表现气短,自汗,畏冷肢凉,神疲乏力,面色晄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或代。 3、辨证依据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与阳虚症状共见。 三、心阳暴脱证的临床表现 1、心阳虚证的基础上,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或心悸,心胸剧痛,神志模糊或昏迷,唇舌青紫,脉微欲绝。 2、辨证依据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等。 四、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的鉴别 五、心脉痹阻证瘀、痰、寒、气的比较

六、心脉痹阻证的证候分析 1、病因 (1)本证多因正气先虚,心阳不振,运血无力,而致气滞、血瘀、痰浊、阴寒等邪气痹阻,心脉癖阻。 (2)其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2、证候分析 (1)心阳不振,失于温运,或瘀血内阻,心脏搏动失常,故见心悸怔忡。 (2)阳气不宣,血行无力,心脉阻滞不通,故心胸憋闷疼痛。 (3)手少阴心经之脉横出腋下,循肩背、内臂后缘,故痛引肩背内臂。 七、心血虚证的临床表现 1、心病表现心悸,失眠,多梦。 2、血虚表现头晕眼花,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3、辨证依据心悸、失眠、多梦与血虚症状共见,多有久病、失血等病史。 八、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1、心病表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 2、阴虚表现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见手足心热,潮热盔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3、辨证依据心烦、心悸、失眠与阴虚症状共见。 九、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

中医诊断学一一脏腑辨证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疏肝散,抑郁胸闷太息短,胁肋胀刺两相兼,急躁易怒病在肝,经期不调乳胀痛,舌苔薄白脉沉弦。 2〈〈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见雀目,头晕眼涩肢麻木,胁肋隐痛面无华,手足震颤难持物,行 则肢摇立不稳,视物昏花足难步,甲枯舌淡脉弦细,草枣木瓜加四物。 3〈〈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一贯煎,视物模糊两眼干,胁痛潮热或低热,盗汗唇燥口苦烦,舌红少津尿黄赤,便结咽干细数弦。 4〈〈肝胆湿热》 湿热之邪在肝胆,身目俱黄腹胀满,口苦胁痛带下黄,尿道灼痛尿黄短,纳 呆舌腻脉数弦,龙胆茵陈用之痊。 5〈〈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面目红,口苦咽干耳鸣聋,头痛眩晕烦易怒,胁肋灼痛耳流脓,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龙荟用之雄。 6〈〈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头晕眩,耳聋耳鸣口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目涩舌红脉急弦,麻 震天麻钩藤饮,晕眩杞菊地黄丸。 7〈〈肝风内动总歌》

肝风内动分四种,肝阳热血阴虚风,眩晕欲仆兼抽搐,手足震颤为特征。 (1) 肝阳化风: 眩晕欲仆头胀痛,语骞肢颤头摇动,手足麻木履不正,卒然倒地人不醒,舌红白腻弦有力,镇肝熄风便有功。 (2) 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手足抽,颈项强直目上勾,角弓反张牙关紧,高热神昏躁狂求,弦 数有力舌红绛,羚羊安宫可解忧。 (3) 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肢体麻,手足震颤面无华,眩晕耳鸣肉瞬动,肝血亏虚不荣甲,舌淡苔白脉弦细,阿胶鸡子最容恰。 (4) 阴虚生风: 阴虚生风两病源,外感热病阴液干,内伤久病肝阴虚,筋脉失养病势缓,外感卫气营血辨,内伤肝阴虚内观。 8〈〈胆郁痰扰证》 胆郁痰扰卧不宁,痰热乘胆是病情,失眠眩晕且惊悸,口苦呕恶兼耳鸣,胸 胁胀痛苔黄腻,黄连温胆最有灵。 (脉弦滑略数) 9〈〈胆热壅滞证》 大柴胡汤胆热壅,往来寒热便不通,尿黄口苦呕不止,两胁拘急并且疼,舌红苔黄脉弦数,少阳发热此方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