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给学生《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复习思考题1

给学生《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复习思考题1

给学生《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复习思考题1
给学生《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复习思考题1

《微生物遗传育种》复习思考题

01 绪论

1、工业微生物菌种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非致病性;适合大规模培养工艺要求;利于规模化产品加工工艺;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能和生产性状;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2、简述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的分类。

天然菌种(native strain):通过自然筛选和分离获得的工业菌种;诱变菌种(mutagenized strain):通过物理、化学等诱变剂在实验室人工诱变自然筛选与分离的菌株所获得产量或/和性状改善的工业菌种;重组菌种(recombinant strain)是通过遗传重组技术对菌种进行定向遗传改良获得的工业菌种;遗传修饰生物体(genetic modification organisms, GMOs):经外源基因导入并因此发生遗传整合和性状改变的生物体。

3、试从微生物遗传学的不同角度阐述你对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一、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二、微生物遗传的多样性;三、微生物代谢的多样性 ;四、微生物的生态多样性;五、微生物利用的广泛性

02 第四章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

1、什么是诱变剂?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诱变剂:凡能诱发生物基因突变,并且突变频率远远超过自发突变率的物理因子或化学物质.可以分为三类: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一类能对DNA起作用,改变DNA结构,并引起遗传变异的化学物质;生物诱变剂:采用某些噬菌体来筛选抗噬菌体突变菌株时,常常发现伴随着出现抗生素产量明显提高的抗性突变株。因此,可以认为这些溶源性噬菌体是一种生物诱变剂。

2、什么是突变?突变的表现型有哪些?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

突变,从广义上讲,除了转化、转导、接合等遗传物质的传递和重组引起生物变异以外,任何表型上可遗传的突变都属突变范围,如染色体整倍性和非整倍性的变化及染色体结构上的畸变等都包括在内。

1、形态突变型,是一种可见突变,它包括微生物菌落形态变化,如菌落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结构等;

2、生化突变型,;

3、条件致死突变型;

4、致死突变型;

5、抗性突变型;

6、营养缺陷型;

普遍性;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早,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多,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晚,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少。);突变率低;多数有害;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3、突变后其基因型是否会很快表现?为什么?

变基因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突变表型的出现,表型的改变落后于基因型的改变,即表型延迟,微生物通过自发突变或人工诱变而产生新的基因型个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特性不能在当代出现,其表型的出现必须经过2代以上的繁殖复制。表现延迟的原因有:1、与诱变剂性质和细胞壁结构组成有关;2、当突变发生在多核细胞中的某一个核,该细胞就成为杂核细胞了;3、原有基因产物的影响。(产生原因:①分离性迟延现象②生理性迟延现象)

4、物理诱变剂主要有哪几类?请举例?

物理诱变剂包括: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快中子,α射线,β射线,微波,超声波,电磁波,激光射线和宇宙射线等

5、化学诱变剂主要有几大类?

碱基类似物;烷化剂;脱氨剂;移码诱变剂;羟化剂;金属盐类;其他化学诱变剂

6、使用化学诱变剂时需要注意什么?、

在进行化学诱变处理时,控制使用剂量要以诱变效应大,而副反应小为原则。处理时的温度对诱变效应也有一定影响。绝大多数化学诱变剂都具有毒性,其中90%以上是致癌物质或极毒药品,使用时要格外小心,不能直接用口吸,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不仅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止污染环境,造成公害。

7、根据你所学的诱发突变的知识,你认为能否找到一种仅仅对某一基因具有特异性诱变作

用的化学诱变剂?为什么?

不能找到具有特异性诱变作用的化学诱变剂,因为对于一般的化学诱变剂:碱基类似物、碱基修饰剂、移码突变剂,均不具有特异性。诱变的特异性是靠识别碱基对来进行的,而任一个基因都不可能有完全特异的碱基对供识别。突变是随机性的。因为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基因都是存在于DNA双链中,基因的信息都存在于由ATCG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即使有某些物质可以特异的识别某几个碱基的排列顺序,但这种排列也存在于其他基因之中,诱变是在整个基因组范围内发生的。所以从现有的科研水平来看,不存在有特异性的理化诱变剂。现在对基因的诱变可以通过传统的遗传学方法实现,可以构建带有诱变位点的基因载体,转入生物体中,达到特异诱变的目的。

8、表现延迟:微生物通过自发突变或人工诱变而产生新的基因型个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特性不能在当代出现,其表型的出现必须经过2代以上的繁殖复制。

03 第五章菌种分离筛选

1、工业微生物的来源?

1、向菌种保藏机构索取有关菌株,从中筛选所需菌株;

2、由自然界采集样品,如土壤、水、动植物体等,从中进行分离筛选;

3、从一些发酵制品中分离目的菌株。

2、从土壤中筛选微生物时,采样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根据土壤特点:1、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通气情况;2、土壤酸碱度和植被状况;3、地理条件;4、季节条件;采样方法:用取样铲,将表层5cm左右的浮土除去,取5-25cm处的土样10-25g,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内扎好。

3、什么叫富集培养?

是在目的微生物含量较少时,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特点,设计一种选择性培养基,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以利分离到所需要的菌株。

4、纯种分离的方法有哪些?简述菌种分离和筛选的步骤。

纯种分离通常采用梯度稀释涂布法和划线法。

划线法是用接种针挑取微生物样品在培养基上直接划线(一般采用梯度划线法),培养后获得单菌落。划线法简便、快速,但所得到的单菌落不一定是纯种(可采用多次转接划线加以弥补)。

稀释法是先将样品经无菌水或灭菌生理盐水梯度稀释后,再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获得单菌落。稀释法使微生物样品分散更加均匀,获得纯种的概率更大。

通过控制营养和培养条件进行纯种分离:一般都采用筛选性平板辅以筛选性培养条件(1)控制分离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碳氮源)(2)控制培养基的pH值(采用缓冲体系)(3)控制培养温度(嗜热性、大类特性如细菌35,霉菌27度)(4)供氧条件的控制(厌好氧)利用生化反应进行分离(初步分离):根据目的微生物的特殊生理特性或其代谢产物的生化反应进行设计。

常用方法:

(1)透明圈法(培养基浑浊)(2)变色圈法(指示剂或显色剂)

(3)生长圈法(采用营养缺陷菌作为指示)(4)抑菌圈法(抗生素敏感菌作为指示)可分为采样、富集、分离、产物鉴别几个步骤。

04 第六章微生物诱变育种

1、用野生型的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可用哪种诱变剂怎样进行诱变得到Leu-突变株,如何

检出和鉴定该突变株?

1。先要获得野生型大肠杆菌的纯培养物

2。诱变:可以选择各种诱变法,如紫外线诱变法,将一定浓度的菌液(可分成好几等分分别做实验)放在一定强度的紫外灯下照射,那分成的几等分可以分别照射10S,20S,30S,40S,50S,60S,注意,菌液不可太稀太浓,这个操作应该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只允许有紫外光,以免光修复造成突变失败。

3.培养:将上述菌种分别涂抹在配好的完全培养基上(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置培养过夜

4,筛选:配置好基本培养基,再往上面添加一定浓度的氨基酸营养液,除了不要添加你说要得到的营养缺陷的那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都要添加,再用影印法将3中的菌落印到这些培养基上,倒置培养过夜。

5。挑取:直接挑取4中培养基上的菌落,就是你要找的氨基酸营养缺陷突变菌株

在2中,之所以要分成好几份做,再以不同时间长短去照射,是为了加大筛选的效率时间过短,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突变菌种,而时间过长,菌株全死,也得不到想要的菌株,所以这样做也可以算是一个试验性的步骤!

2、诱变育种工作中如何制备菌悬液?

在诱变育种中,所处理的细胞必须是单细胞的均匀悬液状态。原因:1、分散状态的单细胞可以均匀地接触诱变剂;2、可避免长出不纯菌落。菌悬液由出发菌株的孢子或菌体细胞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制备而成,其质量将直接影响诱变效果。

1、供试菌株的孢子或菌体要年轻、健壮;

2、菌悬液制备方法:细菌经20h-24h培养的新鲜斜面,移接到盛有基本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35-37℃振荡培养到对数期,在于6℃培养1h 使之同步生长,然后加入一定密度的嘧啶、嘌呤或酵母膏,继续振荡培养20-60min。置于低温10min,离心洗涤,用冷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制备菌悬液,放在盛有玻璃珠的三角瓶内振荡10min,令其分散,用无菌脱脂棉或滤纸过滤。通过菌体计数,调整菌悬液的浓度供诱变处理。

3、根据突变的光复活修复作用、原理,你认为在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时,应注意什么?为

了使被诱变的细胞能均匀地受到紫外线照射,你将如何做?

①必须在暗室或红光下进行,并且不能马上进行光照射②照射距离要合适,不能太远,否则达不到诱变作用,也不能太近,否则菌体会死③照射时间要恰当④紫外灯的功能要适宜。

在紫外线照射时,盛菌液的培养皿应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边照射边搅拌使细胞能均匀受到紫外线照射。

4、紫外线引起的胸腺嘧啶二聚体对微生物有何影响?哪些修复系统可对此进行修复,其结

果如何?

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进行DNA复制时,首先DNA双链解开成为单链,然后两条单链各自与细胞内游离的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新链。如果此时双链之间有嘧啶二聚体存在,则因二聚体的交联作用,阻碍双链分开,复制到此处就无法进行下去,造成DNA异常状态。如果在一条单链上出现嘧啶二聚体,则会影响复制过程碱基的正常配对。在正常情况下T与A配对,若二聚体形成,就要破坏A的正常掺入,复制就会在这一点突变停止或错误进行,以致在新形成的链上有了一个改变了的碱基序列。

有光修复、切补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系统。还有聚合酶的校正作用。

光修复、是一种高度专一的修复方式,只作用由紫外线引起的DNA嘧啶二聚体的修复

切补修复、发生在DNA复制之前,是对模板的修复,如大肠杆菌的Uvr修复系统,负责切除大量的胸腺嘧啶二聚体。

重组修复、不将损伤碱基除去,而是通过复制后,经染色体交换,使子链上的空隙部位不再正对T=T,而是面对正常的单链。其中Rec系统负责消除那些没有被切除修复系统所切除的T=T可能造成的可怕的后果。

SOS修复系统、松懈DNA复制校对系统,允许新生DNA链越过T=T而延伸,不去管双螺旋结构的变形。导致错误的碱基出现在生长链的任何位置,数量太大,错配修复和切除修复系统纠正一些,仍留有很多错配碱基,从而造成突变。

光修复、切补修复和聚合酶修复都是修复模板链。而重组修复是形成一条新的模板链,SOS 是产生连续的子链。SOS修复是唯一导致突变的修复,其余的修复机制都是将DNA损伤恢复到损伤前的状态或产生与亲本完全相同的子代DNA。

5、某人将一细菌培养物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涂布在加有链霉素(Str)的平板上,放在有

光条件下培养,从中筛选Str抗性突变株,结果没有长出Str抗性菌落,试分析失败的原因?

1、紫外线诱变后见光培养,造成光修复,使得突变率大大下降,以致选不出str抗性菌

株;2、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能根本没有产生抗str的突变。

6、紫外线诱变育种的作用机制。

紫外线诱变一般采用15W紫外线杀菌灯,波长为2537A.灯与处理物的距离为15~30cm,照射时间依菌种而异,一般为几秒至几十分钟。一般我们常以细胞的死亡率表示,希望照射的剂量死亡率控制在70~80%为宜。被照射的菌悬液细胞数,细菌为106个/mL左右,霉菌孢子和酵母细胞为106~107个/mL。由于紫外线穿透力不强,要求照射液不要太深,约0.5~1.0cm厚,同时要用电磁搅拌器或手工进行搅拌,使照射均匀。由于紫外线照射后有光复活效应,所以照射时和照射后的处理应在红灯下进行。

7、何为基本、完全、补充培养基?

⑴基本培养基:凡是能满足某种野生型菌株营养要求的最低成分的合成培养基,称为基本培养基;常以‘[-]’表示;⑵完全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含氮碱基之类的天然有机物质如蛋白胨、酵母膏等,以满足该微生物的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都能生长繁殖的培养基,称为完全培养基,常用‘[+]’表示;⑶补充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中只是有针对性地加入某一种或某几种营养缺陷成分,以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生长的培养基,称为补充培养基,补充培养基可按所加入营养成分相应地用‘[A]’、‘[B]’等来表示。

8、何为野生型、营养缺陷型、原养型?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经诱变产生的一些合成能力出现缺陷,而必须在培养基内加入相应有机养分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如:lys - ;his - ;野生型(wild type):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为该微生物的野生型。如:lys+;his+ ;原养型(prototroph):指auxo突变菌株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与野生型的表型相同。

9、淘汰野生型的目的、原理及方法如何?

目的:使缺陷型菌株得以富集,以利于检出;

原理:限制营养成分使缺陷型细胞生长受抑制,野生型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被杀死或生长后被除去。

方法:1)抗生素法:野生型能在MM中生长,而缺陷型不能,于是将诱变处理液在MM中培养短时让野生型生长,处于活化阶段,而缺陷型无法生长,仍处于休眠状态。由于细菌或酵母对一些抗生素敏感,于是就相应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结果活化状态的野生型就被杀死,保存了缺陷型。一般细菌可以采用青霉素,酵母可采用制霉菌素。2)菌丝过滤法:适用于丝状菌(放线菌、霉菌)。原理:野生型在基本培养基上发育成菌丝,

不能通过滤膜;营养缺陷型孢子可通过滤膜,野生型菌丝不能通过。3)差别杀菌法:基本培养基上只有野生型生长,加热杀死野生型营养体,保留营养缺陷型芽孢。细菌——80℃酵母——60 ℃适用于产芽孢、孢子菌。

10、如何检出和鉴定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原理:在固体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完全不同,缺陷型在CM上生长良好,而在MM上则不生长,野生型都能生长。

检出具体方法:影印法1.将一较平皿直径小1cm的金属圆筒蒙上一层灭菌的丝绒,用金属夹夹住,灭菌。2.将完全培养基上长出的全部菌落在丝绒上轻轻一压,使之成为印模,标记方位。3.将基本培养基平皿和完全培养基平皿在标记的同一方位上先后轻轻一压,此菌印模即复印于上。4 .将CM和MM在恒温箱中培养。5.二平皿相同方位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在MM平皿上长出的菌落少于GM平板上的。MM上未长而相应于CM上长出的那几个菌落就可能是缺陷型。此法要求平皿上菌落不能太多,菌落之间应有一定间隔。点种法(点植对照法)也就是任意法。用接种针或牙签将CM上长出的菌落在MM和CM两副平板上接种,依次在相应位置点种,然后一起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此法结果明确,但工作量大。夹层法先在培养皿上倒一层基本琼脂培养基,凝固后涂上一层含菌的MM,凝固后再倒一薄层MM琼脂培养基,培养24h,将出现的菌落标记,然后倒上一层CM琼脂培养基,再培养。这时第二批长出的菌落就可能是缺陷型。此法缺点是,结果有时不明确,而且将缺陷型菌落从夹层中挑出并不很容易。限量补充培养法。

鉴定方法:①含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基本培养基平板的制备。②营养缺陷型营养类别的鉴定。

③缺陷型菌株单一营养因素的鉴定。

可分为两类:一种方法是在一个平皿中加入一种营养物质以测定多株缺陷型菌株对该生长因子的需求情况;第二种方法是在同一平皿上测定一种缺陷型菌株对许多种生长因子的需求情况,成为生长谱法。步骤:测定缺陷型菌株所需生长因子的类别—具体测缺陷该类别物质中的哪种生长因子—用单一生长因子进行复证试验。1)缺陷型类别的鉴定;2)缺陷型所需生长因子的测定。

11、用什么方法可获得大肠杆菌(E. coli)的组氨酸缺陷型?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一般要经过:(1)诱发突变(2)淘汰野生型菌株(3)检出营养缺陷型(4)鉴定营养缺陷型4个环节。将筛选得到的缺陷型菌株分别涂在不加任何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和加有组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过夜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若前者不长后者长出菌落,即为组氨酸缺陷型。

12、试述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方法,并说明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应用上的作用。

(1)诱发突变(2)淘汰野生型菌株①抗生素法②菌丝过滤法原理:野生型在基本培养基上发育成菌丝,不能通过滤膜;营养缺陷型孢子可通过滤膜,野生型菌丝不能通过:高温杀菌法(3)检出营养缺陷型点植对照法影印法夹层法④限量补充培养法(4)鉴定营养缺陷型

作用:1、可作为标记菌种;2、利用缺陷型可以获得某些代谢的中间产物,因此在生产上可作为生产菌种,氨基酸、核苷酸等;3、作为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的测定菌株;4、营养缺陷型在杂交育种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5、可以用来研究生物合成途径。

13、在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过程中,淘汰野生型的目的是什么?并写出3中主要方法

及其原理。

目的是:使缺陷型菌株得以富集,以利于检出;

1)抗生素法:野生型能在MM中生长,而缺陷型不能,于是将诱变处理液在MM中培养短时让野生型生长,处于活化阶段,而缺陷型无法生长,仍处于休眠状态。由于细菌或酵母对一些抗生素敏感,于是就相应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结果活化状态的野生型就被杀死,保存了缺陷型。一般细菌可以采用青霉素,酵母可采用制霉菌素。

2)菌丝过滤法:适用于丝状菌(放线菌、霉菌)。原理:野生型在基本培养基上发育成菌丝,不能通过滤膜;营养缺陷型孢子可通过滤膜,野生型菌丝不能通过。

3)差别杀菌法:

基本培养基上只有野生型生长,加热杀死

野生型营养体,保留营养缺陷型芽孢。

细菌——80℃

酵母——60 ℃

适用于产芽孢、孢子菌。

14、有一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能在含有核酸碱水解液的培养基

上能正常生长,请设计一实验方法鉴定此菌株是何种营养缺陷型。

15、诱变育种的目的?

1、提高有效产物的产量;

2、改良菌种特性,提高产品质量;

3、简化工艺条件;

4、开发新品种。

16、前培养和后培养的目的?

前培养的目的:对数中后期:生长旺盛,细胞浓度高,对诱变剂敏感;同步培养物:诱变剂处理时,群体变化一致;细胞内应具有丰盛的内源性碱基:DNA被诱变剂作用后所造成的损伤能快速通过复制而形成突变,可以获得较高的突变率。

后培养的目的:1、是诱变处理后发生的突变,通过DNA修复、繁殖,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突变体;2、使各种表型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避免表型延迟现象。

17、诱变后的富集培养的目的?

诱变后突变型菌株的数量很少,野生型菌株多,因此,要富集突变型菌株,以提高检出效率。

18、诱变育种的主要程序有哪些?

出发菌株的选择;出发菌株的纯化;单孢子悬液的制备;诱变剂及诱变剂量;诱变剂的处理方式;影响突变率的因素。

19、何谓营养缺陷型?举例说明其在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中应用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经诱变产生的一些合成能力出现缺陷,而必须在培养基内加入相应有机养分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如:lys - ;his - ;营养缺陷型在生产上和科学研究上用途很大。目前生产氨基酸、核苷酸的菌种都是各种类型的缺陷型。要研究代谢途径,育种技术都必须有营养缺陷型的菌株为材料。1)作为标记菌株:进行基因工程、诱变育种、代谢过程的研究中的亲本标记;2)作为生产菌种:氨基酸、核苷酸等生产菌种;3)作为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的测定菌株。

20、在营养缺陷型突变选育中,有哪些方法用于淘汰野生型?方法及对象。

1)抗生素法:野生型能在MM中生长,而缺陷型不能,于是将诱变处理液在MM中培养短时让野生型生长,处于活化阶段,而缺陷型无法生长,仍处于休眠状态。由于细菌或酵母对一些抗生素敏感,于是就相应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结果活化状态的野生型就被杀死,保存了缺陷型。一般细菌可以采用青霉素,酵母可采用制霉菌素。2)菌丝过滤法:

适用于丝状菌(放线菌、霉菌)。原理:野生型在基本培养基上发育成菌丝,不能通过滤膜;营养缺陷型孢子可通过滤膜,野生型菌丝不能通过。3)差别杀菌法:

基本培养基上只有野生型生长,加热杀死野生型营养体,保留营养缺陷型芽孢。细菌——80℃酵母——60 ℃适用于产芽孢、孢子菌。

05 第七章代谢控制育种

1、什么叫代谢控制育种?

代谢调节控制育种通过特定突变型的选育,达到改变代谢通路、降低支路代谢终产物的产生或切断支路代谢途径及提高细胞膜的透性,使代谢流向目的产物积累方向进行。

2、以谷氨酸棒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代谢调控育种,为什么筛选高丝氨酸突变株可以获得

赖氨酸高产菌株?进一步说明营养缺陷型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及其理由。

工业上选育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Hom-)的谷氨酸棒杆菌作为赖氨酸的发酵菌株。由于它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HSDH),故不能合成高丝氨酸,①阻断了合成Met和Thr的支路代谢,节省了原料,使天冬氨酸半醛这个中间产物全部转入Lys的合成;②在补给适量高丝氨酸(或苏氨酸和甲硫氨酸)的条件下,使Met和Thr的生成有限,从而解除了Thr 和Lys对天冬氨酸激酶(AK)的协同反馈抑制,使Lys得以积累;能产生大量赖氨酸。

营养缺陷型: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然突变失去合成某种营养的能力,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所缺乏的营养因子才能生长。

筛选营养缺陷型的步骤(1)诱发突变(2)淘汰野生型菌株(3)检出营养缺陷型(4)鉴定营养缺陷型

一)、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一般经诱变后,再经中间培养、淘汰野生型、检出营养缺陷型、确定生长谱等。 1、营养缺陷型的诱发

营养缺陷型的诱变方法和诱变因子与普通诱变育种基本相同。

诱变剂:凡能诱发生物基因突变,并且突变频率远远超过自发突变率的物理因子或化学物质。

2、淘汰野生型

在诱变后的存活菌体中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数量很少,一般仅占存活菌体的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而野生型细胞却大量存在,因而要采取一些措施,尽量淘汰野生型细胞,使缺陷型菌株得以富集,以利于检出。淘汰野生型菌株的方法有:抗生素法、菌丝过滤法、差别杀菌法和饥饿法等。

3、营养缺陷型的检出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方法有:点植对照法、夹层平板法、限量营养法和影印接种法等。观察对比菌落生长情况。如果基本培养基上不生长或出现的形态较小的新菌落或生长缓慢的小菌落而完全培养基相应位置上生长的菌落,可能为营养缺陷型。

4、营养缺陷型的鉴定(1)营养缺陷型鉴定步骤 A、缺陷型类别的测定

通常分别用氨基酸、维生素、核酸碱基等几种物质,培养后,观察圆滤纸片周围菌株生长情况,如出现混浊的生长圈,就可初步确定缺陷型所需的生长因子属于哪一类别,进一步复证。 B、缺陷型所需生长因子的测定

06 第八章工业微生物杂交育种

1、微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

主要有转化、转导、接合、接合。

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了来自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换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型状的现象。

转染:把噬菌体或其它病毒的DNA(或RNA)抽提出来,让它去感染感受态的宿主细胞,并进而产生正常的噬菌体或病毒的后代,这种现象称为转染。

转导:通过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形状的现象。

接合:是指细菌通过细胞间的接触而导致遗传物质的转移和基因重组的过程,又称细菌杂交

2、什么叫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类型有哪些?

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杂交育种。杂交育种通过微生物杂交将不同菌株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重组,使不同菌株的优良特性集中于一个重组体中。“杂交”类型:接合、准性杂交、有性杂交、原生质体融合、转化、转导

3、真菌的有性生殖与准性生殖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要过细胞间的结合,都涉及整个染色体组,涉及染色体的交换。

不同之处:1、有性发生在特殊的囊器中,产生有性孢子,在生理形态上营养细胞都不同;准性发生在一般细胞中,重组结果产生一般的无接合型的细胞;2、有性中减数分裂导致基因重组,很有规则的;准性中体细胞交换和单原化都是偶然的,无规律的;3、在有性中,是看重组频率的多少,在准性中,是看纯和频率的多少。

4、什么叫体细胞交换?其特点是什么?

是指杂合二倍体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交换现象。也就是说,杂合二倍体核在繁殖过程中,细胞分裂处在四线期时两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而产生部分标记现象。

特点:离着丝粒愈近的基因纯合化的机会愈少,越远越大。而且着丝粒一端的纯合化不影响另一端基因的纯合化;可根据纯和率分析基因与着丝粒位置,间接分析图距,可用选择培养基检出纯合基因,确定纯和率,有可能在内有有性生殖的M中进行基因定位。

5、什么叫单倍化过程?和减数分裂区别?

是指杂合二倍体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基因借助整条染色体的随机交换而得到单倍体重组体或单倍的亲本分离子。单倍体化细胞内的染色体是单倍的,杂合二倍体中的两直接亲本的染色体遗传到单倍分离子时是随机的,只有二分之一的重组机会。

区别:1、在减数分裂中,几乎每一染色体都发生一次交换:在单元化中,体细胞交换是偶然的,2、减数中,每一染色体同时减为半数;在单元化中,只是个别染色体变为一个;3、单元化可使隐性性状得以表现,产生分离,又因为体细胞交换与单元化很少同时发生,当某一染色体单元化后,某一隐性基因表现,在其之上的其他隐性基因也同时表现,分离,因此可断定一基因所属的连锁群。

6、何谓基因重组?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各有哪些基因重组形式?

把两个不同性状个体内的遗传基因转移到一起,经遗传分子的重新组合后,形成新的遗传型个体的方式,称为基因重组;在原核微生物中,可通过转化、转导、接合的方式进行基因重组。在真核微生物中,基因重组主要有有性杂交、准性杂交、原生质体融合。

7、简述真菌的准性生殖过程,并说明其意义。

菌丝连结—形成异核体—核融合形成杂合二倍体—体细胞交换和单倍体化

意义:半知菌中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为一些没有有性过程但有重要生产价值的半知菌的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手段。

07 第九章原生质体育种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1、何谓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

细胞壁被酶水解剥离,剩下由原生质膜包围着的原生质部分成为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是用水解酶除去遗传物质转移的最大障碍—细胞壁,制成由原生质膜包被的裸细胞,然后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诱导遗传特性不同的两亲本原生质体融合,经染色体交换、重组而达到杂交的目的,经筛选获得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稳定融合子。

2、各类微生物原生质体如何制备?

活性原生质体制备过程:原生质体的分离、收集、纯化、活性鉴定和保存等操作步骤。

细胞去壁与原生质体分离:

细胞去壁后,原生质体从中释放出来的过程为原生质体分离。去壁的方法有三种:机械法、非酶分离法和酶法,其中最有效、最常用的是酶法。酶法分离原生质体的主要步骤。

1. 酶法分离原生质体的影响因素

(1) 培养基组成(2) 菌体培养方式(3) 菌体菌龄(4) 稳定剂:高渗溶液(5) 酶解前的预处理:

Triton-100、EDTA(6) 酶系和酶的浓度:细菌-溶菌酶真菌-蜗牛酶(7) 酶的作用温度和作用pH值(8) 菌体密度(9) 酶解方式

2. 原生质体的鉴定(分离程度)(1) 低渗爆破法(2) 荧光染色法(红光)

3. 原生质体的收集和纯化(1) 过滤法(2) 密度梯度离心法(3) 界面法(4) 漂浮法

4. 原生质体的活力鉴定(1) 荧光素双醋酸盐染色法(有荧光)(2) 酚藏花红染色法(红色)(3) 伊文思蓝染色法(无色)

5. 原生质体的保存:低温、液氮、DMS

3、原生质体融合的优势?

1. 大幅度提高亲本之间重组频率(10-1)

2. 扩大重组的亲本范围(远缘间产生融合子)

3. 原生质体融合时亲本整套染色体参与交换,遗传物质转移和重组性状较多,集中双亲本优良性状的机会更大。

4、试述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特点及步骤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是用水解酶除去遗传物质转移的最大障碍—细胞壁,制成由原生质膜包被的裸细胞,然后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诱导遗传特性不同的两亲本原生质体融合,经染色体交换、重组而达到杂交的目的,经筛选获得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稳定融合子。特点:1. 大幅度提高亲本之间重组频率(10-1)2. 扩大重组的亲本范围(远缘间产生融合子)3. 原生质体融合时亲本整套染色体参与交换,遗传物质转移和重组性状较多,集中双亲本优良性状的机会更大。

步骤:直接亲本及其遗传标记选择;双亲本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活性原生质体制备过程:原生质体的分离、收集、纯化、活性鉴定和保存等操作步骤;亲本原生质体诱导融合;融合重组体分离,融合体再生包括:融合体细胞壁合成、重建和融合体的再生,具体过程与一般原生质体再生相同;遗传特性分析与测定。

5、原生质体的制备是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使细菌细胞易于原生质体化,

控制菌体的培养时间很重要。一般来说,芽孢杆菌采用对数生长期的后期比较好,而对于放线菌,可采用对数生长期到稳定期之间的转换型的菌体最为适当。请设计一个实验,如何确定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处于什么生长阶段?

从接种开始每隔一个小时取一次样,记录相应的OD值,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OD值为纵

坐标,并在坐标纸上标出相应的位置。建议:测OD值至少三次,然后取平均值,这样的话

比较准确。(优点:取样的间隔时间比较短,画出的曲线也比较准确。缺点:容易造成污染)

然后你就会发现在你的坐标值上,每个点连接上,就会是一条漂亮的生长曲线。也就很容易

找到你所要的时期。

08 第十一章基因工程育种

1、简述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种时,目的基因的获得途径。

①选择适宜的给体细胞,从中采集分离有生产意义的目的基因;②通过反转录酶的作用由mRNA合成cDNA(互补DNA);③用化学方法合成特定功能的基因(PCR体外扩增目的基因)。

2、何为基因工程?简述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操作步骤?

也叫基因操作、遗传工程,或重组体DNA技术。一般说来所谓的基因工程是指在体外将核酸分子插入病毒、质粒或其它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参入到原先没有这类分子的寄主细胞中内,而能持续稳定的繁殖。

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得;2、载体的选择与准备;3、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成重组DNA;

4、重组体的筛选;

3、基因工程中常用的柯斯质粒载体有哪些主要特点?

是一类用于克隆大片段DNA的载体,它是由λ噬菌体的cos末端及质粒重组而成的载体。

具有λ噬菌体的特性;具有质粒载体的特性;具有较高容量的克隆能力;具有与同源性序列的质粒进行重组的能力。

09 第十四章工业微生物菌种复壮与保藏

1、简述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

是抑制菌种的代谢活动,使之停止繁殖,处于休眠状态。为此,保藏要在绝氧、干燥、低温等条件下,若是斜面保存,要求培养基营养成分较贫乏。

2、常用的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有哪些?

1)斜面保藏法 2)冷冻干燥保藏法 3)超低温冷冻保藏法 4)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5)沙土管保藏法 6)干燥保藏法 7)液体石蜡油保藏法

3、何谓菌种退化?试述其表现、原因、防治方法如何?

主要是指生产菌种或选育过程中筛选出来的较优良菌株,由于进行移接传代或保藏之后,群体中某些生理特征和形态特征逐渐减退或完全丧失的现象。集中表现在:目的代谢产物合成能力降低,产量下降,有的是发酵力和糖化力降低。以生长代谢来说,孢子数量减少或变得更多,部分菌落变小或变得更大、生长能力更弱、生长速度变慢,或者恰好相反。

原因: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导致菌种退化、质粒脱落导致菌种退化;连续移代;培养和保藏条件的影响。

防治方法:尽量减少传代;菌种经常纯化;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用单核细胞移植传代;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4、何谓菌种复壮?如何进行?

狭义的复壮:是一种消极措施,指在菌种已发生退化的情况下,通过纯化分离和测定生产性能等方法,从退化的群体中找出少数尚未衰退的个体,进一步繁殖,以达到恢复该菌种原有典型性状的一种措施;广义的复壮:是一项积极措施,即在菌种的生产性能尚未退化前就经常有意识地进行纯种分离与生产性能的测定工作,以保持菌种稳定的生产性状,甚至使其逐步有所提高。

5、你学完《微生物遗传育种》这门课程后有何收获?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有哪些建议?

首先是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从菌种的选育技术到其遗传学机理,老师介绍了很多学科发展的前沿,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

其次是注重思维训练。老师在课堂讲授理论的时候,教我们从哪里分析入手,如何分析,使我们养成了一种成熟和严密的思维方法和习惯,这对我今后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教学中,老师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我们学习的思路更加开阔,遇到问题能够从多角度、多方向加以思考并解决,这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很有帮助。老师课上认真讲授,实验课上耐心辅导。理论课易懂好学,实验课与生产实际结合,实验室课余对学生开放让学生自由训练,特别是中国高校工业微生物资源平台等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学校各类科研平台,在课程期间积极为我们本科生科研与创新活动提供机会,同学们对这门课程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最后,也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是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结合课程教学,对我们人文情怀的培养。老师在实验细节的提醒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我感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展示出的人文底蕴让我钦佩。他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明白了很多做人和做学问的道理,将让我们终生受益。

人体解剖学课后答案

人体解剖学课后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称器官。 2. 系统:若干器官有机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3. 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到躯干的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二、填空题 1.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 3. 细胞 4. 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5. 水平面;冠状面;正中矢状面 三、选择题 1. B 2. C 3. C 4. D 5. D 6. C 7. D 四、问答题 1. 列出解剖学常用的一些方位术语。 答:上和下、前和后、内和外、内侧和外侧、近和远、浅和深等。 2. 人体的冠状面、矢状面跟水平面内各包含哪些轴?

答:冠状面内包含有冠状轴和垂直轴;矢状面内包含有矢状轴和垂直轴;水平面内包含冠状轴和矢状轴。 第一章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稍向前微突的角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 翼点:颞窝内侧面的前下部有额骨、顶骨、蝶骨和颞骨四骨会合而成的“H”形缝称为翼点。 3. 骨盆界线:在骨盆,由骶骨岬经两侧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至耻骨联合上缘连成的环形线称界线。 4.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是肌、筋膜和腱膜之间的潜在斜行裂隙,长4~5cm,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二、填空 1. 骨、骨骼肌、骨连结 2. 颈椎、枢椎、胸椎 3.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4. 2、7、2 5. 4腰椎、腰椎 6. 4、筛窦后群、额窦、筛窦前群、筛窦中群、上颌窦、蝶窦 7.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8. 额骨、顶骨、蝶骨、颞骨 9. 胸椎、胸骨、12对肋 10. 腹股沟韧带、精索、子宫圆韧带 三、选择题

解剖学泌尿系统练习题

第五章泌尿系统【A1型题】 1.关于膀胱叙述正确的是 A 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 B 分底、体、颈三部 C 无论何时均不超过耻骨联合上 缘 D 是储存浓缩尿液有器官 E 男性膀胱上方毗邻前列腺2.有关女性尿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末端开口于阴道前庭 B 有两个生理弯曲 C 仅有排尿的功能 D 较男性尿道短、宽、直 E 前邻耻骨联合,后邻阴道3.男性尿道可分为哪三部分 A 分尿道球部、膜部和海锦体部 B 分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海锦 体部 C 分前列腺部、膜部和海锦体部 D 分壁内部、前列腺部和海绵体 部 E 分壁内部、膜部和海绵体部4.关于肾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肾门平第3腰椎高度 B 肾的外侧缘与输尿管相连 C 前缘中部凹陷叫肾门 D 位于脊柱两旁,右肾较左肾高 E 第十二肋斜越左肾后面中部5.成人肾门平对 A 第1腰椎 B 第12胸椎 C 第2腰椎 D 第11胸椎 E 第3腰椎 6.不属于腹膜内位的器官是 A 胃 B 肾 C 空肠 D 阑尾 E 卵巢 7.输尿管 A 起于肾大盏 B 分腹部、盆部和壁内部 C 有两个狭窄 D 长约15~20厘米 E 第一处狭窄位于小骨盆上口水 平 8.左肾上端 A 平第2腰椎下缘 B 低于第3腰椎 C 低于右肾上端 D 与右肾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E 平第11胸椎下缘 9.尿道膜部穿经 A 盆膈 B 肛提肌 C 尿生殖膈 D 前列腺 E 无上述情况 10.女性输尿管 A 通过尿生殖膈 B 分腹段、盆段 C 至上而下粗细均匀 D 行经子宫颈外侧2厘米处与子 宫动脉交叉 E 无上述情况 11.肾的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 A 肾脂肪膜,肾纤维膜,肾筋膜 B 肾纤维膜,肾脂肪膜,肾筋膜

解剖学思考题

解剖学思考题 解剖学阶段测验试题 一、绪论 1 、解剖学、正中矢状切面 2 、畜体的分部和方位术语 二、骨骼 1 、简述骨器官的结构? 2 、前肢和后肢各由哪些骨组成? 3 、颅骨和面骨各包括哪些骨? 颅腔、鼻腔和口腔各由哪些骨组成? 4 、简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比较各种椎骨的特点? 5 、胸廓、骨盆、颅腔、鼻旁窦 三、关节 1 、简述关节的一般结构? 2 、关节、项韧带、荐结节阔韧带 3 、简述膝关节的结构? 四、肌肉 1 、腱鞘、粘液囊、颈静脉沟、腹股沟管、腹肌、呼吸肌、膈、咀嚼肌、乳井、股管股三角)、腹黄膜 2 、要卸下前肢需切断哪些肌肉? 3 、四肢肌和背最长肌的位置、起止点、作用? 4 、腹壁手术时需依次切开那些结构? 五、被皮 1 、简述皮肤的构造。 2 、简述乳房的位置、形态和构造。

3 、简述牛蹄的形态结构。 4 、皮肤腺、乳镜、乳池(输乳窦)、毛乳头、毛流。 六、内脏概论 1 、内脏、胸腔、胸膜腔、胸膜、腹腔、腹膜、腹膜腔、骨盆腔、系膜、网膜、大网膜、小网膜 2 、腹腔是如何分区的? 3 、简述管状器官的一般结构? 七、消化系统 1 、消化系统的组成,何谓消化管和消化腺? 2 、口腔前庭、固有口腔、齿式、齿坎、舌乳头、硬腭、软愕、腭扁桃体窦、扁桃体、贲门、幽门、肛管、食管沟 3 、简述咽的结构 4 、简述齿的结构,比较各种家畜齿的特点? 5 、何谓大唾液腺? 比较各种家畜大唾液腺的形态特点 6 、比较马、猪胃的形态结构特点? 7 、简述猪结肠的形态结构? 8 、简述马盲肠、大结肠的形态结构? 9 、比较马、猪、牛肝的形态结构? 10 、简述牛、羊胃、结肠的形态结构? 11 、直肠检查在临床和繁殖上的意义? 八、呼吸系统 1 、呼吸系统的组成? 2 、呼吸道、鼻前庭、固有鼻腔、鼻盲囊、鼻甲、鼻旁窦、嗅区、喉软骨、声襞和声带、喉前庭、声门下腔、纵隔、喉室 3 、各种家畜肺的位置形态、分叶和结构 九、泌尿系统

(整理)局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局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下面都列有五个备选答案,根据试题要求,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股骨下端骨折易损伤的结构是:( ) A.隐神经 B.胫神经 C.腓总神经 D.腘动脉 E.腘静脉 2.在股三角尖,位居最前的是: ( ) A.股静脉 B.股动脉 C.隐神经 D.股神经 E.大隐静脉 3. 关于股环,下列哪项正确? ( ) A.为股鞘的上口 B.外侧壁为腔隙韧带 C.后壁为耻骨梳韧带 D.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 E.由腹股沟韧带和耻骨围成 4.腓骨颈骨折易损伤: ( ) A.坐骨神经 B.胫神经 C.腓总神经 D.腓深神经 E.腓浅神经 5. 通过血管腔隙的结构是:( ) A.股神经 B.股血管 C.髂腰肌 D.闭孔血管 E.股外侧皮神经 6.出入梨状肌下孔的结构中,居最外侧的是:( ) A.臀下血管 B.坐骨神经 C.股后皮神经 D.阴部神经 E.阴部内血管 7.在肘窝内,肱二头肌腱内侧有:() A.正中神经 B.尺神经 C.桡神经 D.尺侧上副动脉

E.头静脉 8. 穿喙肱肌的神经是( ) A. 腋神经 B.尺神经 C.胸长神经 D.正中神经 E.肌皮神经 9. 穿旋前圆肌的神经是( ) A. 腋神经 B.尺神经 C.胸长神经 D.正中神经 E.肌皮神经 10. 沿胸外侧血管排列的淋巴结是( ) A. 尖淋巴结 B. 胸肌淋巴结 C. 肩胛下淋巴结 D. 外侧淋巴结 E. 中央淋巴结 11.沿腋静脉近侧端排列的淋巴结是( ) A. 尖淋巴结 B. 胸肌淋巴结 C. 肩胛下淋巴结 D. 外侧淋巴结 E. 中央淋巴结 12.不经腕管的结构是:() A.正中神经 B.尺神经 C.指深屈肌腱 D.拇长屈肌腱 E.指浅屈肌腱 13.不穿锁胸筋膜的结构为:() A.胸肩峰动脉 B.头静脉 C.胸外侧动脉 D.胸外侧神经 E.胸肩峰静脉 14.下列哪个结构不穿腮腺? ( )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杨世铭-陶文铨)]

第一章 思考题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试 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 dx dt 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 -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 )(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f 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 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 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 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6. 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到热。试分析 其原因。 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 7. 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些情况可能使热 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三块无限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8.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杯A 与B ,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A 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而B 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 答:B:杯子的保温质量好。因为保温好的杯子热量从杯子内部传出的热量少,经外部散热以后,温度变化很小,因此几乎感觉不到热。 第二章 思考题 1 试写出导热傅里叶定律的一般形式,并说明其中各个符号的意义。 答:傅立叶定律的一般形式为:n x t gradt q ??-=λλ=-,其中:gradt 为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n 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q 为该处的热流密度矢量。

(07体教)运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运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运动系统 (一)填空题 1、运动系统包括———、———和———三部分。 2、上肢骨包括———骨和———骨,前者每侧有———块,后者每侧———块 3、肩胛冈外侧端膨大叫做———,它是测量———的骨性标志。 4、下肢骨包括———骨和———骨,前者每侧有———块,后者每侧有———块。 5、小腿外侧的骨是———;内侧的骨是———,后者的上端前面有一粗糙隆起叫做———。 6、颈椎共有———块,它们与胸椎、腰椎不同,主要特征是———。 7、胸椎共有———块,主要特征是在椎体和横突上有———。 8、关节的基本结构是———、———和———。 9、内收和外展是运动环节在———面内绕———轴的运动。 10、肩关节是典型的———关节,它由———和———组成。 11、髋关节由———和———组成。按形状此关节属于———关节;按运动轴———关节。 12、膝关节为———状关节,主要可绕———轴进行———运动。 13、运动中当他人踩在自己脚上,自己不要立即猛力抽脚,以免他人———关 节发生———。 14、小腿在膝关节处绕额状轴向———运动叫做屈,足在踝关节处绕额状轴向 前运动叫做———。 15、起跑蹬离起跑器时,足必须绕———关节的———轴进行———运动。 16、椎间盘主要由———和———构成。 17、排球正面屈体右手扣球,扣球前,脊柱必须做———和———动作;扣球 时,必须做———和———动作。 18、两臂平举做扩胸运动时,上臂向前运动叫做———;向后运动叫做———。 19、人体运动是以骨为———;关节为———;肌肉收缩为———而实现的。 20、防止或矫正青少年驼背,应发展———肌和———肌的力量。 21、持哑铃做扩胸运动是发展———肌和———肌力量的有效练习。 22、两臂侧平举是肩关节绕———轴进行———运动,这是———肌和———在 ———固定时收缩完成的。 23、使肩关节外展的原动肌是———肌,它止于———。 24、引体向上时,使肘关节屈的原动肌是———和———,它们是在———固定时完成——— 工作。 25、俯卧撑身体慢慢下落时,肘关节做———的动作,其原动肌是———,它们是在———固 定时完成———工作。 26、大腿高抬主要是———和———在———固定时收缩完成的。 27、肋木悬垂举腿使髋关节屈的原动肌是———和———。 28、人体体积最大的肌肉是———,它止于———,近固定时可———。 29、足背踢球射门时,膝关节必须———,这是———肌在———固定时收缩结果。 30、起跳蹬离地面使踝关节跖屈的原动肌是———和———肌。 (二)判断并改错 1、上肢带骨即肩胛骨,下肢带骨即髋骨。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内侧与外侧 D、内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内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内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内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内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内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内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内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内,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局部解剖学思考题

局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名词: 1.腋鞘:又称腋腔,椎前筋膜(颈深筋膜深层)延续至腋窝,包裹腋动脉、腋静脉和臂丛 的锁骨下部分所形成的筋膜鞘。 2.胸膜腔: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腹膜腔 (peritoneal cavity)。 3.肋膈隐窝:是在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其深度一般可达两个肋及其间 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及出血首先聚积于此。此外,深呼吸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隐窝。 4.隐静脉裂孔:又称卵圆窝,为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约1横指处阔筋膜的卵圆 形薄弱区,是由大隐静脉穿经阔筋膜并钩绕牵拉形成。表面覆盖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称筛筋膜,有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穿入,血管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结,大隐静脉穿过此孔后发生出五条属支。 5.股鞘: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于股动、静脉上部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 约3-4CM。外侧部容纳股动脉,中间部分窝纳股静脉,内侧部称股管。 6.半月线:又称腹直肌线或Spiegel线,为沿腹直肌外侧缘的弧形线。右侧半月线与肋弓 相交处为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又称Murphys点。 7.白线::由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腹前正中线上互相交织而成,上宽下窄。脐以 上宽约1~2cm,较坚韧而少血管,因而更较明显。肛门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皮下部的交界处亦称白线。 8.弓状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约脐以下4~5cm)处,腹内、外斜肌腱膜和腹横肌 腱膜伸向腹直肌的前方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使后层缺如,因此腹直肌鞘后层由于腱膜中断而形成一凸向上方的弧形分界线,即弓状线,又称半环线 9.腹股沟三角:又称海氏三角,是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与腹壁下动脉围成的 三角形区域。 10.胃床:膈、脾、左肾、左肾上腺、胰、横结肠及其系膜,这些隔网膜囊与胃后壁毗邻的 器官称胃床。 11.盆膈:盆膈又称盆底,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 筋膜所构成。 12.尿生殖膈: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组成的结构称尿生 殖膈。封闭尿生殖三角。 13.会阴:狭义的会阴仅指肛门和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广义的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闭骨 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14.会阴中心腱:为一纤维性中隔,长约1.25cm。位于会阴缝深部,两侧会阴肌间。有肛门外 括约肌、球海绵体肌及成对的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和肛提肌等起止于此;直肠壶腹和肛管的纵肌层亦参与其组成。此腱有加固盆底的作用。

传热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稳态导热没有初始条件。() 2.面积为A的平壁导热热阻是面积为1的平壁导热热阻的A倍。() 3.复合平壁各种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是很大时可以当做一维导热问题来处理() 4.肋片应该加在换热系数较小的那一端。() 5.当管道外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时,覆盖保温层才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6.所谓集总参数法就是忽略物体的内部热阻的近视处理方法。() 7.影响温度波衰减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热扩散系数,波动周期和深度。() 8.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9. 傅里叶定律既适用于稳态导热过程,也适用于非稳态导热过程。() 10.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就较小。() 11、导热微分方程是导热普遍规律的数学描写,它对任意形状物体内部和边界都适用。( ) 12、给出了边界面上的绝热条件相当于给出了第二类边界条件。 ( ) 13、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小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 ) 14、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逆流比顺流的传热平均温差大。 ( ) 15、接触面的粗糙度是影响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 ( ) 16、非稳态导热温度对时间导数的向前差分叫做隐式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 ( ) 17、边界层理论中,主流区沿着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的速度梯度零。 ( ) 18、无限大平壁冷却时,若Bi→∞,则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 ( ) 19、加速凝结液的排出有利于增强凝结换热。 ( ) 20、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 二、填空题 1.流体横向冲刷n排外径为d的管束时,定性尺寸是。 2.热扩散率(导温系数)是材料指标,大小等于。 3.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形空腔,空腔表面对外界的辐射角系数为。 4.某表面的辐射特性,除了与方向无关外,还与波长无关,表面叫做表面。 5.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是ε,面积是A,则表面的辐射表面热阻是。 6.影响膜状冷凝换热的热阻主要是。

1解剖学思考题文档

一概念题及答案: 1、解剖学:它是研究正常畜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2、肺小叶:一个终末细支气管及其分枝和分枝所连的换气部分。 3、肾髓放线:肾的髓质伸向皮质内的部分。 4. 突触:神经元之间或者神经元和效应器细胞之间的接触部位称突触。 5.毛:表皮的上皮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向真皮内凹陷,最后又突出于真皮并高出皮表就形成了毛。 6.主动运输:细胞膜一侧低浓度或低电荷的物质在膜蛋白帮助下,消耗ATP,向高浓度或高电荷处扩散。 7.肾叶:单个肾锥体和它外周的皮质合在一起称肾叶。 8.细胞周期:细胞上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开始的时间间隔. 9.胸膜腔:胸膜壁层的脏层之间的空隙。 10.鼻腔前庭:鼻孔和鼻粘膜之间的部分。 11.细胞:动植体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12感应性:细胞对体内外环境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 13系统:由若干个功能相似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动物体内某一方面的生理功能。14同化:动物体内物质合成的过程。 15腹膜腔:腹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空隙。 16细胞分化:胚胎细胞或幼稚细胞由相同转化成形态、功能不同细胞的过程。17肾窦:肾门向内扩展的部分,含肾盂.肾盏.脂肪等。 18毛皮:皮张经鞣制加工后保留有被毛。 19大体解剖学:使用刀,剪,斧,镊等器械对动物体的尸体进行切割, 用肉眼来观察它们的形态构造,位置。 20细胞器:细胞浆内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小器官。 21口腔前庭:齿弓和唇粘膜之间的部分. 22固有口腔:齿弓以内的口腔部分. 23肾柱:肾皮质伸入到髓质内的部分. 24肾小叶:一个肾锥体及周围的皮质合在一起称肾小叶. 25蹄:是被覆在指(趾)端的高度角化的皮肤,直接接触地面,并支持体重 26关节:为骨连结中较普遍的一种形式。骨与骨不直接连结,其间有滑膜包围的腔隙,能进行灵活的运动,故又称滑膜连结,简称关节。 27骨盆:骨盆是由左、右髋骨、荐骨和前3—4个尾椎以及两侧的荐结节阔韧带构成,为一前宽后窄的圆锥形腔。 28胸廓:胸廓由胸椎、肋和胸骨组成。 29鼻旁窦:在一些头骨的内部,形成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的腔,称为鼻旁窦或副鼻窦。 30肌肉的起点:肌肉收缩时,固定不动的一端称为起点; 31 肌肉的止点:肌肉收缩时,活动的一端成为止点。 32管状器官:内有空腔的器官,如食管、胃、肠、气管、子宫等。 33实质性器官:为一团柔软组织,无特定空腔,由实质和被膜组成

人体解剖学重要简答题加习题答案

1. 参与呼吸运动的肌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肋间外肌:提肋助吸气肋间内肌:降肋助呼气膈肌:胸腔容积扩 大,助吸气。 2. 膈肌有哪些孔裂?各有何结构通过主动脉裂孔:主动脉何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 孔:下腔静脉通过。 3. 食管的3 个狭窄各位于何处?距中切牙的长度是多少第一个狭窄: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 第二个狭窄: 食管和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 第三个狭窄:食管通过膈肌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 4. 简述胆汁的产生及排除途径(以组织学、解剖学的知识说明) 肝细胞分泌胆汁T胆小管T小叶间胆管T左、右肝管T肝总管T胆总管T十二指肠大乳 头T十二指肠 胆囊管 5. 简述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结构特点,说明为什么气管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较细而长(平均长4-5cm)走行稍倾斜 右主支气管:较粗而短(平均长2-3cm)走行近垂直,所以气管内义务易坠入右主支气 管。 6. 简述呼吸膜的组成及功能 组成:由肺泡表面活性物质,1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组织 功能:是肺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 7. 肺泡上皮细胞由几种细胞构成?各有何作用 I型肺泡细胞,提供大而薄的气体交换面积 n型肺泡细胞,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直径的功能。 8. 简述过滤膜的组成及功能组成:有孔毛细血管的内皮,基膜,促细胞裂孔膜3层结构功能:犹如过滤器,形成 原尿。 9. 出入肾门的主要结构有哪些自上而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由前往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肾 盂。 10. 说明旁观三角的位置、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位置: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口间的一个三角区域结 构特点:由于缺少粘膜下层组织,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连,表面始终保持平滑状态 临床意义: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11. 输尿管有哪些狭窄,有什么临床意义第一个狭窄:输尿管起始处第二个狭窄:与髂血管交叉处第三个狭窄: 穿膀胱壁处这些狭窄为尿路结石易于嵌顿处。 12. 固定子宫的韧带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位子宫圆韧带:使子宫呈前倾位子宫 主韧带:防止子宫下垂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位。 13. 从上肢头静脉内插入导管,经过哪些途径进入右心房

人体解剖学复习思考题汇总

人体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1.简述骨的形态形态分类和骨的构造。 2.简述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特征。 3.简述胸骨的分部和胸骨角的位置和意义。 4.简述脑颅骨、面颅骨得组成。 5.解释:胸骨角、翼点。 6.简述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和运动。 7.简述椎骨的连结方式。 8.简述肩关节、肘关节的构成、特点及运动形式。 9.简述髋关节、膝关节的构成、特点及运动形式。 10.简述骨盆的构成和分部,骨盆上口和下口的组成。 11.解释:椎间盘、骨盆界限。 12.膈肌有哪些裂孔?分别位于什么椎体水平,各有什么结构通过? 13.简述咀嚼肌的组成。 14.简述大、小腿肌的分群及各群肌的组成。 15.解释:斜角肌间隙。 16.内脏包括哪几大系统? 17.简述舌乳头的种类名称和功能。 18.人类三对大唾液腺的名称和开口部位(腮腺) 19.咽分为哪几个部分?交通如何? 20.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分别位于何处? 21.简述胃的形态和胃的分部。 22.小肠包括哪几个部分?十二指肠分几部分? 23.麦氏点位置。 24.大肠包括哪几个部分?大肠的结构特征有哪些? 25.结肠分为哪几个部分?直肠的生理性弯曲有哪些? 26.简述肝的形态和分叶。 27.名词解释:上消化道、咽峡、咽淋巴环、肝蒂。 28.鼻旁窦有哪些?它们开口位于哪里? 29.喉的软骨有哪些?喉腔分为哪几个部分? 30.壁胸膜分为哪几个部分? 31.肺和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和腋中线的体表投影分别在何部位? 32.名词解释:上呼吸道、肺门、肺根、肋膈隐窝(肋膈窦)、肺短、纵膈。 33.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哪些? 34.输尿管分为几个部分?其生理性狭窄位于哪里? 35.膀胱分为哪几个部分? 36.男性生殖器有哪些器官组成? 37.输精管分为哪几个部分?常用的结扎部位在何处? 38.男性尿道分为哪几个部分?有哪些狭窄和弯曲? 39.女性生殖器有哪些器官组成? 40.固定卵巢的韧带有哪些? 41.输卵管分为哪几个部分?常用结扎部位在何处?受精部位在何处? 42.子宫分为哪几个部分?子宫腔为哪几个部分?固定子宫的韧带有哪些?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带答案)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 1.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各种方法和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 答:导热问题的分类及求解方法: 按照不同的导热现象和类型,有不同的求解方法。求解导热问题,主要应用于工程之中,一般以方便,实用为原则,能简化尽量简化。 直接求解导热微分方程是很复杂的,按考虑系统的空间维数分,有0维,1维,2维和3维导热问题。一般维数越低,求解越简单。常见把高维问题转化为低维问题求解。有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比稳态导热多一个时间维,求解难度增加。有时在稳态解的基础上分析非稳态稳态,称之为准静态解,可有效地降低求解难度。根据研究对象的几何形状,又可建立不同坐标系,分平壁,球,柱,管等问题,以适应不同的对象。 不论如何,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主要依靠三大方法: 甲.理论法 乙.试验法 丙.综合理论和试验法 理论法:借助数学、逻辑等手段,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答案。它又分: 分析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通过符号和数值运算,得到结果。方法有: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L a p l a c e变换,F o u r i e r变换),热源函数法,G r e e n函数法,变分法,积分方程法等等,数理方程中有介绍。 近似分析法:积分方程法,相似分析法,变分法等。 分析法的优点是理论严谨,结论可靠,省钱省力,结论通用性好,便于分析和应用。缺点是可求解的对象不多,大部分要求几何形状规则,边界条件简单,线性问题。有的解结构复杂,应用有难度,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 数值法:是当前发展的主流,发展了大量的商业软件。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直接模拟法,离散化法,蒙特卡罗法,格子气法等,大大扩展了导热微分方程的实用范围,不受形状等限制,省钱省力,在依靠计算机条件下,计算速度和计算质量、范围不断提高,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能求解部分非线性问题。缺点是结果可靠性差,对使用人员要求高,有的结果不直观,所求结果通用性差。 比拟法:有热电模拟,光模拟等 试验法: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并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必须通过试验。试验的可靠性高,结果直观,问题的针对性强,可以发掘理论没有涉及的新规律。可以起到检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的作用。理论越是高度发展,试验法的作用就越强。理论永远代替不了试验。但试验耗时费力,绝大多数要求较高的财力和投入,在理论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应尽量用理论方法。试验法也有各种类型:如探索性试验,验证性试验,比拟性试验等等。 综合法:用理论指导试验,以试验促进理论,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浙大提出计算机辅助试验法(C A T)就是其中之一。 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它可适用于稳态、非稳态,变导热系数,各向同性,多维空间,连续光滑介质,气、液、固三相的导热问题。 2.定性地分析固体导热系数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3.什么是直肋的最佳形状与已知形状后的最佳尺寸? 答:什么叫做“好”?给定传热量下要求具有最小体积或最小质量或给定

事业单位考试解剖学题库答案加解析

1 解剖学题库 答题指南: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男性生殖腺是 A.睾丸 B.附睾 C.前列腺 D.精囊 E.尿道球腺 2、男性生殖器输送管道不包括 A.附睾 B.尿道 C.睾丸 D.射精管 E.输精管 3、不属于男性内生殖器的是 A.前列腺 B.尿道 C.睾丸 D.尿道球 E.尿道球腺 4、关于睾丸的正确描述是 A.全部被鞘膜包裹 B.内侧面邻附睾 C.后缘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 D.下端连于输精管 E.上端连于精索 5、关于睾丸的正确描述是 A.位于阴囊内,属外生殖器 B.前缘游离,后缘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 C.完全被包裹在睾丸鞘膜腔内 D.后内侧有附睾相贴 E.精直小管出睾丸缘上部进入附睾 6、睾丸鞘膜 A.来自腹膜 B.分为壁、脏两层,在睾丸前缘相移行 C.鞘膜两层之间的腔内容纳睾丸 D.又称睾丸引带 E.以上全不对 7、分泌雄性激素的是 A.间质细胞 B.精曲小管 C.睾丸纵隔 D.白膜 E.附睾管 8、生成精子的结构是 A.精曲小管上皮 B.睾丸网 C.间质细胞 D.精直小管 E.附睾管 9、何者与精子的排出无关 A.附睾 B.输精管 C.射精管 D.膀胱 E.尿道 10、附睾的描述,何者不对 A.附于睾丸的上端及后缘偏外侧 B.可分为头、体、尾三部 C.附睾管产生精子 D.可分泌液体促进精子成熟 E.可分泌液体供给精子营养 11、关于睾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后缘为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部位 B.精曲小管上皮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睾丸上端被附睾头遮盖 D.后缘白膜增厚,凸入睾丸内形成睾丸纵隔 E.从睾丸网发出12~15 条睾丸输 出小管进入附睾 12、下列管道中,无明显狭窄者为 A.男性尿道 B.食管 C.输卵管 D.输精管 E.输尿管 13、关于附睾的正确描述是 A.呈现新月形,紧贴睾丸的上端前缘 B.附睾尾向上弯曲移行为射精管 C.睾丸输出小管进入附睾后,弯曲盘绕形成膨大的附睾头,末端汇合成几条附睾管 D.附睾管迂曲盘回而成附睾体和尾 E.附睾除暂存精子外,还有产生精子和营养精子的作用 14、输精管的描述,何者错误 A.在精索内,位于其它结构的后内侧 B.经输尿管末端前方至膀胱底的后面 C.末端于精囊内侧膨大成壶腹 D.与精囊排泄管汇合成射精管 E.输精管第二部全部位于精索内,称为输精管皮下精索部 15、男性输精管结扎常选部位是

《正常人体解剖学》-思考题答案+完整

正常人体学(上)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矢状面:即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2.兴奋性:活的组织、细胞或有机体对于内外环境变化具有的反应能力或特性 3.内环境:(人体绝大部分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细胞直接的生存环境是细胞外液,故将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4.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5.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先活动的相反方向改变 6.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 二、问答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①新陈代谢②兴奋性③适应性④生殖 2.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答:细胞、组织的代谢不断消耗营养物质,产生代谢产物;而机体通过消化道不断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又通过肾脏不断地将各种代谢产

物、多余的水分和盐类随尿排出,从而维持内环境中水、电解质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P5最后一段任取一个例子) 3.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①神经调节:反应迅速、精确,作用短暂而影响范围局限 ②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作用广泛而持久 ③自身调节:范围和幅度都比较小,其生理意义不及神经与体液 调节,但是对于局部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的调节 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4.试说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其结构基础。 答:基本方式:反射 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由线粒体提供,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2.溶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而形成的球状小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被称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 3.骨单位:又称哈弗氏系统,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长骨内起支持、营养作用的结构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绪论 绪论 一、选择题 ( 一 ) 单选题 1.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是 B A. 水平面 B. 矢状面 C. 冠状面 D. 横切面 2. 判断内、外侧方位,以何为准C A. 体表 B. 四肢的附着部 C. 正中矢状切面 D. 腹、背 3. 以四肢附着为准的方位术语是C A. 内、外 B. 内侧、外侧 C. 近侧、远侧 D. 深、浅 4. 前后方向经人体的水平线称 D A. 垂直轴 B. 水平轴 C. 冠状轴 D. 矢状轴 5.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为D A. 正中矢状面 B. 矢状面 C. 水平面 D. 冠状面 6. 解剖学姿势中,不正确的描述是C A. 上肢下垂 B. 下肢并拢 C. 手掌相对 D. 足尖向前 7. 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D A. 前后 B. 内外 C. 上下 D. 浅深 8. 上和下的方位术语也可分别称B A. 近侧和远侧 B. 头侧和尾侧 C. 内侧和外侧 D. 内和外 ( 二 ) 多选题 . 1. 解剖学姿势中不同于“立正”姿势的是DE A. 身体直立 B. 上肢下垂 C. 两眼平视 D. 手掌向前 E. 两脚尖并拢向前 2. 人体的冠状面ABCE A. 与矢状轴垂直 B. 与水平面垂直 C. 有冠状轴通过 D. 与人体长轴垂直 E. 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二、填空题 1. 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人体九大系统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 按解剖学方位,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轴,即(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常用的面有三种即(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器官的切面有(纵切面)、(横切面)。 5.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水平面);前、后两部的切面称(冠状面);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 6.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病人仰卧在手术台上时,近(上)者为前,近(下)者为后;人在游泳前进时,近头者为(前),近足者为(后)。 三、正误判断、改错题 1. 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外,远离内腔为内。 1. 错,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内,远离内腔为外。 2. 通过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2. 错,经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3. 错,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四、名词解释 1.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1. 系统解剖学: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anatomy) 2. 局部解剖学:按照人体局部或器官,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位置关系及结构层次的科学。

传热学思考题参考答案

传热学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用铝制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被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2、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些情况可能使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 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三块无限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 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第二章: 1、扩展表面中的导热问题可以按一维问题处理的条件是什么?有人认为,只要扩展表面细长,就可按一维问题处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答:条件:(1)材料的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以及沿肋高方向的横截面积均各自为常数(2)肋片温度在垂直纸面方向(即长度方向)不发生变化,因此可取一个截面(即单位长度)来分析(3)表面上的换热热阻远远大于肋片中的导热热阻,因而在任一截面上肋片温度可认为是均匀的(4)肋片顶端可视为绝热。并不是扩展表面细长就可以按一维问题处理,必须满足上述四个假设才可视为一维问题。 2、肋片高度增加引起两种效果:肋效率下降及散热表面积增加。因而有人认为随着肋片高度的增加会出现一个临界高度,超过这个高度后,肋片导热热流量会下降,试分析该观点的正确性。 答:的确肋片高度增加会导致肋效率下降及散热表面积增加,但是总的导热量是增加的,只是增加的部分的效率有所减低,所以我们要选择经济的肋片高度。 第三章: 1、由导热微分方程可知,非稳态导热只与热扩散率有关,而与导热系数无关。你认为对吗?答:错,方程的边界条件有可能与λ有关,只有当方程为拉普拉斯方程和边界条件为第一边界条件时才与λ无关。 2、对二维非稳态导热问题,能否将表面的对流换热量转换成控制方程中的内热源产生的热量? 答:不能,二维问题存在边界微元和内边界微元,内边界微元不一定与边界换热,所以不存在源项。 第四章: 1、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稳态无内热源导热物体的温度分布与物体的导热系数是否有关?为什么? 答:无关,因为方程为拉普拉斯方程,边界为第一边界条件均与λ无关。 2、非稳态导热采用显式格式计算时会出现不稳定性,试述不稳定性的物理含义。如何防止这种不稳定性? 答:物理意义:显示格式计算温度时对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有一定的限制,否则会出现不合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内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C.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 2.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可能大于、小于 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 2·K )、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 A.8×104W/m 2 B.6×104 W/m 2 C.7×104 W/m 2 D.5×104 W/m 2 4.在无内热源、物性为常数且温度只沿径向变化的一维圆筒壁(t 1 >t 2,r 1 B. 21r r r r dr dt dr dt ==< C. 2 1r r r r dr dt dr dt === 5.黑体的有效辐射____其本身辐射,而灰体的有效辐射( )其本身辐射。 A .等于 等于 B.等于 大于 C.大于 大于 D.大于 等于 6.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 A. 0.5 B. 0.65 C. 0.15 D. 0.35 7.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8.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 )会最有效。

A. 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B. 热流体一侧 C. 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D. 冷流体一侧 9.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 )材料放在内层。 A. 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B. 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C. 任选一种均可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速 B.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C. 设置肋片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1.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12.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13.判断管内紊流强制对流是否需要进行入口效应修正的依据是( ) A.l/d≥70 B.Re≥104 C.l/d<50 D.l/d<104 14.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5.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小 16.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 A.减少导热 B.减小对流换热 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 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 17.下列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 A.传热系数 B.导热系数 C.换热系数 D.角系数 18.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C和150°C,冷流体进 出口温度分别为50°C和100°C,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约为( ) A.100°C B.124°C C.150°C D.225°C 19.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 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 A.0.5 B.0.65 C.0.15 D.0.35 20.一金属块的表面黑度为0.4,温度为227°C,它的辐射力是( );若表面氧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