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论文(空巢老人)

社会学论文(空巢老人)

社会学论文(空巢老人)
社会学论文(空巢老人)

目录

浅析“空巢老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内容摘要】 (2)

【关键字】 (2)

【正文】 (2)

第一章“空巢老人”的概述 (2)

一、定义及分类 (2)

二、性格特征 (2)

第二章“空巢老人”现状及其社会影响 (3)

一、我国空巢基本现状 (3)

二、社会影响 (3)

第三章空巢老人所存在的问题 (3)

一、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3)

二、疾病困扰,就医困难 (3)

三、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4)

第四章谁来关爱空巢老人? (4)

一、子女照顾不周 (4)

二、政策保障不足 (5)

三、社会帮助缺位 (5)

【结尾】 (6)

【参考文献】 (6)

浅析“空巢老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所带来的空巢家庭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容易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空巢老人应该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他们缺少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孤独。本文采用文献回顾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空巢老人”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

空巢老人、家庭“空巢”综合征、现状、精神孤独、

【正文】

第一章“空巢老人”的概述

一、定义及分类

“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一代的家庭。“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且离其距离较远,在生活上不能给予照顾,精神上也不能时常得到关爱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独守空巢的老人。

二、性格特征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家庭“空巢”综合常常表现出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第二章“空巢老人”现状及其社会影响

一、我国空巢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呈迅猛增长的趋势。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占65岁及以上有老年人家庭户的22.83%;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其中,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户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空巢老人”现象形式相当严峻。

二、社会影响

2009年12月5日,在国际志愿者日的当天,“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市、贵州省贵阳市、甘肃省兰州市同时举办,标志着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在全国组织开展的“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第三章空巢老人所存在的问题

一、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呀,瞎过呗!”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凉心态。据报道,今年年初,在山东济南,一周内有三位空巢老人自杀;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因为太想儿女,屡次轻生,在今年重阳节时跳楼自杀。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调查表明,64.7%的被调查者认为空巢老人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孤独感。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有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情感体验。有空巢感的老人,大多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有社会交流。有的老人在老伴离去后,由于子女反对或思想念陈旧,不敢或拒绝再婚。他们本来就性格内向,整日里又一个人独守空房,心理郁闷势必影响自身健康状况。

二、疾病困扰,就医困难

浙江衢州的空巢老人柳大爷曾因高血压两次昏倒在家,“一个人在家,最怕的就是生病。”柳大爷常说。北京、厦门、延吉等多个地区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

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

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以湖北省农村空巢老人为对象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就医方便的仅占40.7%;面对疾病,有55.6%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16.2%的老人会选择“间歇性治疗”,仅21.8%的老人采用“正规治疗”,另有6.4%会“放弃治疗”。

据调查,空巢老人中常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到80%,并且不少人都是多病缠身。其中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是他们常见的病症。这些疾病一旦形成很难治愈,且常伴有不可逆的并发症,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既损害了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又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三、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功能逐渐减退,做饭、购物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有些年纪较大身体较差的老人甚至连起床、穿衣、洗漱、进食、室内活动等简单的日常生活事件也无法自理。由此,其生活质量必然下降,使得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造成恶性循环。

2004年3月,75岁的中科院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不幸去世。87岁的许大爷独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小区,今年冬天连续的大雪让许大爷家里“断粮”了,老人无法外出买菜,到了深夜,刚刚忙完工作的外孙才给老人送来了食物。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现问题后久等未能解决,无奈中只能抱着暖水袋躲在被窝里,给儿子打去求助电话。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

第四章谁来关爱空巢老人?

一、子女照顾不周

一项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感到家庭关系融洽的仅仅50.1%,对子女的照顾表示满意的仅9.2%。经济支持、精神赡养等方面,子女对独居父母亏欠不少。

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日趋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代际之

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城市空巢老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比例较高,但在农村,由于子女自身经济压力,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还得不到子女的经济救助。

经济支持之外,许多子女常常忽略了老人们的精神需要。如上文提到的空巢老人,其儿女在经济上很宽裕,经常给老人寄钱,每次都说:“想吃什么尽管买,钱不用担心!”却忽略了老人精神需要。赡养父母、关爱双亲是子女们应尽的责任,面对空巢父母,作为子女是否应该自问“做了多少”?

二、政策保障不足

我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养”和“医”的问题。我国城乡养老保障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养”的保障主要包括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据统计,城市中约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农村老年人中约有80%以上没有任何养老金,许多农民根本不知道养老保险为何物。

“医”的保障包括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生活医疗保障。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老年人医疗保障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没有享受任何医疗保障的空巢老人仍有半数以上。老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难题仍待缓解。

三、社会帮助缺位

空巢老人养老主要有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方式,而我国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的床位尚不及需求的1/12;居家养老仍面临投入服务平台匮乏、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系列难题。

机构养老,主要是指通过开办老年公寓、老人院、敬老院、老年人福利院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生活、医疗和娱乐休闲等全方位服务。据调查,全国每年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而各类福利院的床位只有一百多万张,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目前,居家养老是我国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超过80%的老人仍希望能够居家养老。

据全国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调查显示,老人们最需要的服务有法律援助、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服务热线和聊天解闷等服务。但是这些服务需求的总满足率目前仅为15.9%,也就是说仍有84.1%的服务需求没有被满足。

【结尾】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由于子女工作、学习等原因,独守“空巢”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虽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子女可以通过电话、网络视频跟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他们的安慰。但这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社会的关注能改变空巢老人的现状吗?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所成就,但这不代表他们乐意远离自己的子女,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影响子女的工作生活。这份苦心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我们做子女的,只有理解老人的这份心意,才能真正考虑自己的事业与家庭的和谐相处。

如果父母已经习惯了原有生活方式,离不开生养他的故土,无法跟随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让“空巢”不再空,让那个饱含着我们往日欢笑的“空巢”继续充满欢笑,让独守“空巢”的父母不再孤独与寂寞。

空巢老人中或许就有你我的父母、长辈,有一天,我们会老,可能也会成为空巢老人中的一员。尊老爱老,既是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所以,请伸出关爱的手,陪他们一起走,在他们老了孤单了的时候,远离困苦和忧愁。

【参考文献】

1、《家庭空巢化过程的养老问题》穆光宗

2、《空巢老人特征及其生存质量状况分析》王武林、安和平

3、《“空巢”老人面临3大挑战:最大问题是心灵孤独》

——2010年06月17日(来源:人民日报)

4、《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有多少老人与无助相伴?》

——2009年12月02日13日(来源:中国文明网)

5、《中国“空巢老人”问题凸显破解困境遇三大挑》

——2011年02月10日(来源:法制日报)

空巢老人论文

空巢老人论文 四川省农村空巢老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唐树秀王晶王冉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很多家庭结构出现了变化,使得空巢老人家庭也越来越多。针对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的普遍现象,本次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调查现代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空巢老人”的看法与意见,并且以纪录片《角落》贯穿整个研究,用镜头记录下了老人的真实生活,这能让人们更加近距离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关键字:空巢老人问卷养老对策 一、导言 (一)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推进和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以不可逆转的速度增长。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空巢”老人总数为3100万人,农村“空巢”老人总数为2100万人,与第五次普查的1600万人增加了近1.3倍。随着农村空巢老人数量的激增,加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一直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致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与难题。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经济拮据、起居无依、情感孤独、缺医少药等问题,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本次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调查现代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空巢老人”的看法与意见,并且这次研究还以纪录片《角落》的具体影像贯穿着整个研究,用镜头记录下了老人的真实生活,这能让人们更加近距离

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二)研究意义 我国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主要学者黄润龙、慕光宗、刘同昌、李德明、赵芳等对空巢老人在养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了深入地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目前国内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结构、精神慰藉等,可以说这些角度基本涵盖了以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但是在最近空巢老人问题引起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背景下,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实证调查,客观真实地反映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调查报告类成果并不多。基于此种情况,本团队以问卷、访谈、实地拍摄多种方法相结合,及时客观的反映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希望能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正文 (一)空巢老人概述 “空巢” (empty nest)这一术语最早源于自然界, 原意指雏鸟飞走,老鸟独守空巢。人口学上指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时,家庭中子女均已长大成[1]人另立门户或离家独立生活,只剩老年夫妻生活的一种家庭现象。“空巢老人”指在进入老年阶段的老人群体中,子女与其分开居住,且离其距离较远,在生活 1 上不能给予照顾,精神上也不能时常得到关爱的老年人。根据其分布,将其主要分为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本文主要调查的是四川农村空巢老人的一些问题。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计全国老年人占到人口总数的10%,并将在

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

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 “特困老人”涵义的界定:特困老人系指“三无靠”老人,即本人无工作,单位依靠不上;或子女是残疾人或下岗职工,子女依靠不上;或非孤老,民政救济依靠不上。[1]特殊困难老人简称为“特困老人”,只要是指60周岁及以上的独居、孤寡、高龄、重病、残疾、经济特困等老年人。独居:指与子女不在同一社区(村)居住的年老体弱的、安全无保障的单身老年人。孤寡:指在民政登记注册的无亲属、无子女、年老体弱的、安全无保障的单身居住的老年人;高龄:指年龄在80周岁级以上(含80周岁),虽无经济之忧,但体弱多病者;重病:指民政社会救助认定的大病或久病卧床的老年人;残疾:经济特困:指家庭月人均收入水平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按照北京市相关部门每年公布标准执行)或低收入家庭(按照北京市相关部门每年公布标准执行)老年人。[2] 一、空巢老人的社工介入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核心化,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按照国际惯例,“老人”常指 60 或 65 岁以上的人,这一点比较明确。空巢老人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独居老人,这种老人有以下四种情况,即从未结婚、离婚、丧偶或者夫妻分居;第二类是老夫妇同住的老人,他们或者没有子女、或者与子女分开住(李杭东,丁峻,2006年)。城市老人在城市居住、有本地户口;在城市居住、没有本地户口,即[1]孙才坚、徐静罡、周裕智、吴国卿、仲伟安、宋佩秋、冯筱明,上海市卢湾区社区特困老人医疗服务的 社会救助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年12月第16卷第12期 [2] ] 关于开展特困老年人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洛阳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姓名:李倩 学校:洛阳电大 学号:1441001459782 指导教师:吉晓敏 定稿日期: 2016年8月25日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国内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结构、精神慰藉等方面。基于此种情况,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时、客观地分析巩义市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并针对空巢老人出现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对社区及政府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对策分析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2],由此可见空巢老人现象已相当严重。而近几年来,我国空巢家庭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全国老龄办2012年9月的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4]。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很多青年人都拥有了自己的住房,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我的家乡巩义市虽然经济并不算发达,但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其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通过对巩义市的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所反映问题的分析,向社会及家庭对待空巢老人的生活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在研究方法上选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中的判断抽样。因为对于空巢老人我们接触到的数量有限,所以只能根据调查到的少量个体以了解整个总体的情况。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也搜集了大量文献,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并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这次调查始于2013年3月11日,共调查200名空巢老人,男女分别有100人,各占50%,年龄在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的分别有80人,89人,31人,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0%,44.5%,15.5%。地点基本上是到不同的社区及广场公园进行访问的。在请他们填写问卷的同时我也及时地通过聊天对其进行小型的访谈,了解情况。在调查问卷回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 (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陈某,男,63岁,曾任行政领导多年,工作上勤勤恳恳,具有极好的口碑。三年前退休。现与老伴住一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来几次。退休后他每天就是帮着老伴买菜做家务,时间长了,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很慢。早上起床后感到没什么大事可做,十分无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坐在那里叹气,闷闷不乐。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也不说,劝他去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他说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觉得自己是一块朽木了,老了,最近饭量也小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一、问题分析 1、个人问题 (1)年龄方面:案主63岁,刚进入老年。这一阶段,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往往固步自封,还按照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口口声声“老人家”、“老前辈”,使案主极易产生迟暮之感,从而生活态度越来越消极。 (2)身体方面:案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近来食量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很少进行身体锻炼。 (3)精神方面:案主退休后生活变得很清闲,无所事事,感觉比较空虚。时间长了便会意志衰退,情绪消沉,从而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功能的降低。 2、家庭问题 案主与老伴住一起,儿女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和儿女的情感交流少了,隔阂加深,由于缺少儿女的照顾和关怀,老人感到被儿女冷落,两位老人经常会产生寂寞感。尤其是案主觉得自己退休后,没了权力,在家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孩子还经常打电话回来,遇到什么事情了,还向他征询意见,可是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2、社会问题 (1)社会环境对案主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社会更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往往不够。 (2)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还有工作调动,人口流动,住房紧张,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与生活方式等问题,都造成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原因。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顾影自怜,再加上体弱多病,更加加重了老年人生理、心理上的状况的恶化。 (3)就目前中国社区的情况而言,一般社区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服务,没有关注到空巢老人,没能很好地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彩的老年生活,因而案主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造成案主心理上的孤单、寂寞。 二、介入和干预 (一)约定阶段 1、案主的基本资料 案主:陈某 年龄:63岁 性别:男 家庭背景:儿女不在身边,与老伴生活在一起。 案主来源:案主求助

电大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满足现状及其对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满足现状及其对策 姓名: 学校: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目录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满足现状及其对策 ——以河南省襄城县范庄村为例[摘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这样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不断增加。相对于城市,农村的空巢老人占了绝大多数,他们的养老服务需求更大。本文在访谈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农村空巢老人在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的现状,发现空巢老人医疗保健需求比较大,但是农村所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却很少。本文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希望能更好地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对策

前言 截止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94亿,占人口总数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1。联合国的标准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老龄社会”,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老龄化问题已日益突出。 2013年2月份发布的老龄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1.94亿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其中0.99亿为独居的空巢老人。报告预测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空巢老人也会突破1亿大关,达到1亿以上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在未来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农村老人留守现象将会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严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目标,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要“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因此,关注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现状 近十几年来,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增速虽然有所放慢,但仍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农村空巢老人是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特点之一,他们经常面临着养老服务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的突出问题。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农村空巢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子女不在当地工作和生活,单独居住或与配偶一起居住的农村老人。空巢老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面临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 2.养老服务需求 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是指老年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保障和服务支持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经济保障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医疗保健需求、精神慰藉 1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2月, 2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VIP专享】关于老年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论文题目:关于老年社会学 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关于老年社会学 概述 (1) 一、老龄化 (2) (一)老龄化趋势 (2) (二)人口老龄化表现形式 (2) (二)老龄化的原因 (3) 三、面对老龄化的对策 (3) (一)、做实“个人帐户”,逐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 (3) (二)、建立老年医疗健康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3(三)、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 (4) (四)、在农村实行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制度 (4) (五)、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发挥社区养老功能 (4) (六)、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 (4) 三、总结 (5)

概述 “老年社会学”一词是1943年由E·J·斯蒂格利茨首先使用,而后美国社会学家EW,伯吉斯第一次对老年社会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1948年奥托波拉克出版《老年的社会调适》一书,标志着西方老年社会学体系的初步成型。中国的老年社会学研究始于四十年代,经验调查兴起于八十年代前后.但在学科的建设上,老年社会学仍举步维艰。自1985年袁缉辉等发表《城市老年生活研究》以来至今,只有两本老年社会学著作,即1988年李德滨著的《老年社会学》 和1989年袁缉辉等著的《当代老年社会学》。叶乃滋在1989年曾撰文指出:“目前,我国老年社会学研究仍处于初创阶段,突出的特点是科学精神不足和缺乏理性力量”,并进而指出,学科的逻辑起点不明确、研究对象不明确、研究方法落后、研究心态上的自然主义,是老年社会学研究的薄弱之处‘时隔6年,老年社会学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上述弱点并无明显改观。如果说国外老年社会学理论具有二定的范式,那么中国老年社会学目前尚处在“无流派的流派”阶段。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面对我国这样的大国,养老问题越来越凸显的格外明显。 一、老龄化 (一)老龄化趋势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60岁及以上的人口1.32亿,占人口总数的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0.88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一些专家 预计,今后五十年,老年人口还将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到204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到约4亿人,占总人口的约26%,平均不到四人就有一位老人,在大城市中大约每2~3人就有一位老人。 (二)人口老龄化表现形式 1、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而法国用了115年,美国用了60年,最短是日本用了25年,故我国人口龄化速度与发达同家的速度相比十分惊人。2004年中国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1%,以后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41亿,我国已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人口的

关爱空巢老人作文(精选4篇)

关爱空巢老人作文(精选4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关爱空巢老人作文一:关爱空巢老人(647字)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许多人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陪伴老人,老人们也只能自己生活。这样的老人就是“空巢老人”。我的邻居也是两个“空巢老人”,他们的儿女都很少回来,总是为工作四处奔波,甚至连电话都很少打来。也许,我应该帮帮他们。我曾不止一次的有这样的念头。终于有一天,我下定决心要去看望他们。就这样,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走进了邻居家,家里有些简朴,一张两老吃饭的陈旧餐桌和一个小小的电视机。老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老爷爷坐在木椅上听着收音机。看到这些,我心里感到酸酸的。爷爷奶奶很欢迎我

的到来,老奶奶忙着给我倒水,爷爷关掉收音机拉我到他身边做下,不停的问我的学习和生活。我顿时觉得他们多么需要与人交流,需要我们去关爱啊!不一会儿,屋子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临近中午,窗外的阳光格外明媚,我拉着爷爷奶奶的手,走进公园,呼吸新鲜空气,看着公园里的新气象,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但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我看到了他们的孤单,我想他们一定是想念自己的儿女了。离开邻居家,我一直希望再为爷爷奶奶做些事。经过一番踌躇,我拨通了爷爷奶奶大儿子的电话。在电话里我告诉叔叔,要常回家看望父母,工作再忙哪怕一个电话也能让老人感受到爱。叔叔被我感动了,直夸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并保证以后尽量常回家看看,哪怕是一个电话。现在,陪老爷爷老奶奶聊天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让自己快乐,也让老人不再孤单。让我们一起加入关爱空巢老人的行动中来吧,关爱自己的老人,关爱身边的老

空巢老人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一、背景介绍 (一)个人情况: 1、年龄方面: 案主62岁,刚进入老年阶段。这一阶段,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往往固步自封,还按照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口口声声“老人家”、“老前辈”,使案主极易产生迟暮之感,从而生活态度越来越消极。 2、身体方面: 案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近来食量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很少进行身体锻炼。 3、精神方面: 案主退休后生活变得很清闲,无所事事,感觉比较空虚。时间长了便会意志衰退,情绪消沉,从而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功能的降低。 (二)家庭情况: 案主与老伴住一起,家中唯一的女儿在国外居住和工作,近四年才回来探望一次,很少回家,和女儿的情感交流少了,隔阂加深,由于缺少女儿的照顾和关怀,老人感到被儿女冷落,两位老人经常会产生寂寞感。尤其是案主觉得自己退休后,没了权力,在家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孩子还经常打电话回来,遇到什么事情了,还向他征询意见,可是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三)社会情况:

1、社会环境对案主造成一定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社会更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往往不够。 2、案主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还有工作调动,人口流动,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与生活方式等问题,都造成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原因。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顾影自怜,再加上体弱多病,更加加重了老年人生理、心理上的状况的恶化。 3、社区资源及服务相对缺乏: 就目前中国社区的情况而言,一般社区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服务,没有关注到空巢老人,没能很好地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彩的老年生活,因而案主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造成案主心理上的孤单、寂寞。 二、案例分析 (一)资料收集: 1、与案主谈话,了解他的情况和想法,尽量了解案主个性,并向案主介绍社会工作的性质和宗旨,介绍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务和目标,尽量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关系。 2、与案主的老伴及女儿面对面和电话交谈,了解案主的家庭情况,家庭生活状况。

社会学复习讲义(完整).doc2

社 会 学 复 习 讲 义 【第一章 绪论】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社会学从结构入手)。构成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关键要素在于,能以局外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社会,而不是只用个人的经验与文化的偏狭观念来看待。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能超越个人经验与观察,进一步了解更宽广的公众议题。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个能赋权于个人的工具,让我们可以超越对人类行为的有限认识,通过一个全新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以及人类。 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 人口 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1、研究对象:整体的社会现实的结构与运行的过程,研究社会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这种社会结构关系和运动变化过程。 2、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2、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 整体性和综合性:把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研究(整体性),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综合性)。 2、 广泛性和开放性: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和研究领域的开放性。 3、 现实性和实证性:面向现实社会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 3、 社会学的功能 1、 认识功能:①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②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 2、 实践功能:①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②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讨论的社会知识。 【第二章 人的社会化】 1、 人的社会化的涵义 社会化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参与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1、个人在社会中通过学习活动,掌握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2、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环境再现社会经验。 3、 人的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社会与参与社会的统一。

关爱空巢老人 论文

关爱空巢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的志愿陪伴服务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很多家庭结构出现了变化,使得空巢老人家庭也越来越多。关爱空巢老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空巢老人中的严重性也日渐突出。关爱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有利于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村逐渐步入老年人乡村,空巢老人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次活动主要是志愿为空巢老人服务,关爱帮助空巢老人,并从中体验生活,融入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空巢老人,情亲缺失,社会关怀。 一、空巢老人的定义和我国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 在中国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子女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子女跳出“农门”,考上大学,为了在大城市安家立业而奋斗不息。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靠着耕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数着日子盼儿女回家,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已成为我们无法避开的社会命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多,加上年轻人在外打工,很多空巢老人独自在家生活,对于这些空巢老人,出门上锁,入门开锁,这是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更加艰难,老人大多需要靠着务农、打零工等方式来维持生计,很多人还需要照看不能随父母外出的孩子,而长年简陋的生活条件又让他们早早的疾病缠身,无论衣、食、住、行,都不是很方便,自理能力差,相较于城市中的空巢老人,我们农村空巢老人对生活的要求和期望更低。 二、国家对空巢老人相关政策及效果和我们活动目的。 纵观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了老年人的优惠政策,包括健全了基本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健康保健服务制度等。社区要多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活动,让空巢老人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给他们机会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交到朋友,让友情弥补缺失了的亲情。另外,农村的文化生活极度匮乏使老人生活单调乏味,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应当更努力为老人创造更好的文化生活,比如组织各种文娱活动、文艺下乡,建立老龄服务机构、村级老人活动室、文化图书室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在新的社区建立健身运动场所或者休闲活动室,让老人的晚年更加丰富多彩。在此背景下,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就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与国家政策同步,正是通过这种社会实践,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空巢老人,使空巢老有所依靠,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空巢老人论文

空巢老人 摘要: 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身边无子女共同居住,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其中包括单人空巢家庭和夫妇两人的空巢家庭,将这些家庭中的老人称为空巢老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空巢家庭发展迅速,所带来的空巢家庭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情感和心理需求等。关注空巢家庭,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将成为新世纪社区医疗护理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空巢老人;空巢综合征;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文关怀;社会支持 一、定义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 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二、特征: 家庭“空巢”综合症主要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三、我国空巢基本现状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 会命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 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 1561.64万户,占65岁及以上有老年人家庭户的22.83%;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 7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 51 %。其中,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户1117. 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 58% ,农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 9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 79%。“空巢老人”现象形式相当严峻。 F面是一组问卷调查结果,根据此结果总结老年空巢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爱空巢老人论文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以下是我能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关爱空巢老人论文,以供大家参考! 关爱空巢老人论文 摘要我们总是忙着追寻,追求梦想,追求成功,追求我们想要的东西,可能有时候追求的脚步太过于匆匆,我们总是会忽略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我们背井离乡来到这个城市,却落下了远在故乡的父母。这就让父母成了空巢老人。平日里一个温暖的电话就会让他们特别暖心,所以呼吁大家关爱空巢老人。 关键词空巢老人;关爱;追寻梦想 Empty Nesters AbstractWe are always busy chasing dreams,success,chasing the thing what we want,but something the footsteps is too hastily.We always ignore so many things.For example,I came to the city out of my hometown, but left the parents behind.This made my parents become the empty nesters.In the daily time ,a warm call will make them feel

heart-warming.So call for everybody to care about the empty nester. Key Words: Empty nesters; Care about; Chase dreams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前言1 一、创作目的1 二、创作背景2 三、创作过程3 (一)创作采风3 (二)具体创作过程3

英语论文(空巢老人)

The Problems of The Empty-nest Elders1 Xx xx, PhD.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2015 Qingdao, China Sunms7@https://www.wendangku.net/doc/5714914757.html,. Abstract With the proceed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ccelerating, more and more rural labor force flow over into the cities, and it comes very naturally that the problems of the empty-nest elders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The main reasons are aging phenomenon(Taylor, 2003, pp. 25-29) and many migrant looking for more rewards in the cities. We couldn’t stop it, and what actually should we do is fac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service for this new group of cities well. by combining with a variety of forces, such as social fund, government and every person, we can ultimately achieve a more harmony and beautiful society. Keywords: migrant workers, aging phenomenon, urbanization. 1 Present Situation With the proceed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ccelerating , more and more rural labor force flow over into the citie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migrant workers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but this phenomenon bring into many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Empty-nest Elders. Empty-nest elders means the rural old’s young and strong children who should support their parents go into the cities for better c areer opportunities and don’t have enough power to take care of their parents. Occasionally empty-nest elders have to do farm work by themselves, and even take car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hich can be a heavy burden to them. They are in poor situation, lack of a sense of security, and feel lonely because they would be lack of their children’ care. Often report related to the tragedy. The problem of “empty nest old man”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pics with wide public concern. Society and government should think deeply about it. 2 Reasons Nowadays, the aging phenomenon has been more and more serious. Young men have to bear more pressure than ever before.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ake many cities requires a lot of labor force. These two main reasons lend to more and more migrant flow over into the cities to look for more salary. And it comes very naturally that the problems of the empty-nest elders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3 Solutions Urbanization is inevitable trend of cities in China, as well as rural labor force force flowing over into the cities. We couldn’t stop it, and what actually should we do is fac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service for this new group of cities well. In my opinion, several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help the elderly people. 1Berndt, T. J. (2002). Different roles of land in rural-urban migr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household survey. China & World Economy, 21(1), 107-126.

浅谈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的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浅谈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的 问题及对策 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

论文摘要 空巢老人是21世纪我国城市中逐渐扩大的弱势群体。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空巢综合症、抑郁、焦虑、孤独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均期望寿命延长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空巢”现象日趋突出,空巢老人家庭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老龄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城市空巢老人面临着诸多的心理问题。因此,研究城市空巢老人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维持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解决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老年群体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他们不仅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以及他人在身体上的照顾,更需要在精神方面得到满足。他们渴望与他人特别是子女有更多的交流,希望充分融入家庭与社会,还希望老有所为,进一步获得他人尊重和自我提升。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老年人这种多元化的需求常常被亲属乃至社会所忽视,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乐观。他们面对职业生涯的结束、体力和精力的日渐衰退、经济收入减少、人际交往圈变窄以及亲友亡故等,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其中的一些人就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并导致自杀等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疾病,及时解除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已成为我国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空巢家庭 空巢家庭一般是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而一旦配偶去世,则家庭生命周期进入鳏寡期。空巢期与鳏寡期对老年人来说是生活中容易发生困难的两个重要阶段。就像小鸟长大展翅飞翔,远走高飞一样,巢穴中再也没有嗷嗷待哺的雏婴了。而一旦配偶去世,则家庭生命周期进入鳏寡期。空巢期与鳏寡期对老年人来说是生活中容易发生困难的两个重要阶段。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先生认为空巢家庭有这么几种:一种是纯空巢家庭,包括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另一种是类空巢家庭,包括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还有一种分类:一是年老的空巢家庭,另一种则是年轻的空巢家庭——比如独生子女家庭由于不少孩子少小离家外出求学,结果空巢期提前到来,而且空巢期在延长。在统计上,通常将只有夫妇两人的家庭户及老年人独居的一人家庭户合计作为空巢家庭户的数量。 “空巢家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进步的体现及人们价值观念改变的结果。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出现较早,现在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10-30%,而发展中国家达到60-70%。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52%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到80年代,只有百分之十几。独居老年人占较大的比例。如在比利时、丹麦、法国和英国,80年代初,全部家庭户中65岁以上独居者占 11%。瑞典独居老年人达到40%,即每十个老年人中就有四人独居。现如今,发达国家中,除了日本,大多数老年人均生活在空巢家庭,与子女分居。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论文三篇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论文三篇篇一: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对衡阳县库宗乡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现状的调查和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实际调查走访,分析和概述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拮据,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身体健康与医疗没有保证,情感孤独,缺乏沟通,生活乏味,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与邻里关系也时常紧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主要原因想法与建议 为了解本地有关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以斛有关农村空巢老人的各种普遍的生活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相关政策,我在学校学院的组织下于XX 年1月2月的寒假期间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衡阳县库宗乡农村地区的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中或者子女在外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是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在同一社区,但不与自己共同生活;或者甚至膝下无无后人照料。调查的题目包括: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态、娱乐活动等 方面共计28个题目。调查问卷共计300份,回收有效

问卷299份,回收率%,并且全部回收的问卷有效。问卷回收后,本人通过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统计分析,主要是进行单变量描述分析,即对每个指标进行加总,并计算出各项比重。 经过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堪忧,他们面临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调查中我们发现65%的农村空巢老人没有收入,35%有经济收入。在有收入的空巢老人中,%是依靠在家种植水稻或农副产品,而有%的部分是依靠开小型商店,4%是依靠国家补助。他们的经济收入很低,月平均收入普遍低于500元。而没有经济来源的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费用则全部来自子女的供养费用,而对于在外务工的子女而言,对在农村独自生活的老人的供养费用有%低于每月500元;空巢老人自述积蓄状况的数据显示,%有较多积蓄,%表示有一些积蓄,53%表示没有积蓄;%的空巢老人表示看病就医是家庭支出最大项,空巢老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就事实而言,很多空巢老人的饮食都不能满足身体营养需要,住所也十分简陋。 在被调查的农村空巢老人中,%的空巢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生活能部分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只有39%。空巢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务工或定居,当他们需要照料时,%由老伴照顾,%由孙子女照顾,20%由亲戚朋友和邻居

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

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工作方法得介入 “特困老人”涵义得界定:特困老人系指“三无靠”老人,即本人无工作,单位依靠不上;或子女就是残疾人或下岗职工,子女依靠不上;或非孤老,民政救济依靠不上。[1]特殊困难老人简称为“特困老人”,只要就是指60周岁及以上得独居、孤寡、高龄、重病、残疾、经济特困等老年人。独居:指与子女不在同一社区(村)居住得年老体弱得、安全无保障得单身老年人。孤寡:指在民政登记注册得无亲属、无子女、年老体弱得、安全无保障得单身居住得老年人;高龄:指年龄在80周岁级以上(含80周岁),虽无经济之忧,但体弱多病者;重病:指民政社会救助认定得大病或久病卧床得老年人;残疾:经济特困:指家庭月人均收入水平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按照北京市相关部门每年公布标准执行)或低收入家庭(按照北京市相关部门每年公布标准执行)老年人。[2] 一、空巢老人得社工介入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得加快,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核心化,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得问题。按照国际惯例,“老人”常指 60 或 65 岁以上得人,这一点比较明确。 空巢老人包括两类:第一类就是独居老人,这种老人有以下四种情况,即从未结婚、离婚、丧偶或者夫妻分居;第二类就是老夫妇同住得老人,她们或者没有子女、或者与子女分开住(李杭东,丁峻,2006年)。城市老人在城市居住、有本地户口;在城市居住、没有本地户口,即户[1]孙才坚、徐静罡、周裕智、吴国卿、仲伟安、宋佩秋、冯筱明,上海市卢湾区社区特困老人医疗服务得社 会救助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年12月第16卷第12期 [2] ] 关于开展特困老年人帮扶工作得实施方案

有关空巢老人的论文

期末论文 题目名称:空巢老人的调查研究 题目类型:研究论文 学生姓名:张瑞娟 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专业班级:英语11203 指导教师:曾亚军 时间: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8日

空巢老人的调查研究 张瑞娟 总计:毕业论文13页 指导教师:曾亚军 完成日期:2014年6月18日

A SURVEY INTO EMPTY-NESTER A Thesis Present to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Yangtze University By Zhang Ruijuan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Final exam June 2014 Thesis Supervisor:Dr.Zeng Yajun

Contents 1. Definition (4) 2. The syndrome of empty-nesters (4) 3. The problem of health in mind and body of empty-nesters (5) 3.1. The problem of empty-nesters (5) 3.2. High prevalence (5) 3.3. Low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6) 3.4. Heavy labor and economy burden (6) 3.5. The problem of security (6) 3.6. The problem of emotion (7) 4. The strategies for these problems (7) 5. Conclusion (9) Bibliography (1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