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合验光仪在验配中的运用

综合验光仪在验配中的运用

综合验光仪在验配中的运用

04康复班眼视光专业——康琼琼

指导老师——金晨辉

综合验光仪,顾名思义是具备综合验光仪功能的仪器设备,其诞生与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综合验光仪是视觉诊所和专业眼镜店必备的仪器,它被广泛用于眼科医师,师光师,眼光师对患者日常的视力检查和诊所当中,它将各种测试镜片组合在一起,不仅用于验光,还可用于隐斜视等功能检测。综合验光仪结构上除了有球镜和柱镜系统以外,还有一系类的实用的附加镜片,如遮盖镜,小孔镜,工作距离镜,,Maddox赶等,此外,一组旋转棱镜和交叉柱镜,使得散光的验证及双眼视的检查变得方便和易行。

我国的师光师在临床上习惯采用视网膜静态检影和人工插片。那么综合验光仪在双眼平衡,屈光参差,老师验配和青少年近视等方面有什么作用与区别?

1.双眼平衡

当双眼固视同一目标时,双眼分别接受到的视觉信息在视中枢形成一个完整的共同的

像,这一过程称为双眼单视。若给予的双眼屈光度不平衡,使双眼所见到的同一固视目标在清晰度,明暗度和行态上有差异,视中枢就很难将其融合成一共同的像,侧可能发生视疲劳,抑制或复视。

在插片验光中,我们只使用交替遮盖法检侧双眼的平衡。其方法最为简单易行,但其

检查结果乃是双眼分别的单独视力,而非双眼视力。若先检眼为近视或过矫,则双眼均不能放松调节,影响检测结果。而运用综合验光仪测双眼平衡的方法恰恰会避免这一点。

双眼调节均衡的目的是将“将双眼平衡调节刺激等同起来。综合验光仪检测双眼平衡

的方法有垂直棱镜分视法和偏振分视法。我在验光过程中多用前者,其原理是利用棱镜分视进行的。右眼前置3-4个棱镜底向下,使目标向上方移位,左眼前置3-4个底向上的三棱镜,使目标像向下方移位。双眼同时注视同一视标时,即打断融像功能,病人能看到双象,看到上下两个视标,上方为右眼所见,下方为左眼所见,问病人上下视标,哪一行更清晰或较模糊。经过分析,可在同一视野中比较双眼的清晰度,然后在较清晰的眼前逐渐加正的屈光度,直到双眼同样清晰。经过临床试验,本人认为不会造成双眼过矫现象。

在临床试验中,没有双眼单视,如斜视、弱视、无双眼视觉功能的病人做不了双眼平

衡,只能使用交替遮盖法。

2.老视验配

众所周知,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逐渐硬化,弹性下降,睫状

肌的功能也逐渐变弱。从而引起的调节功能逐渐减弱大约在40-50岁

开始,阅读或近距离工作发生困难,这种由于年龄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老视本身不是屈光不正。

在插片验光中,老视的验配方法通常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所对应的调节和近用视力表进

行插片检测或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惯用阅读距离直接计算得出下加光度,但这样做,往往会造成过矫倾向。因为年龄与调节力对照表只是一个均值,并非适合每一位患者,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其调节幅度也不同。所以,准确验配老视的前提是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调节力的检测。

而远用综合验光仪的近交叉视标法检测患者的老视下加屈光度,两眼分别置入+0.50D、

-0.50D交叉圆柱镜(FCC),并注视眼前惯用阅读距离处的近交叉视标,比较横竖线是否同样的清晰,若横竖线同等清晰,得出试验下加光度,再在试验下加光度的基础上检测患者的正负相对调节,并调整试验下加光度,使其正负相对调节趋于平衡,从而得出老视下加光度,经过临床发现大部分近视患者的剩余调节力均高于对照表,若机械地用计算法为其下加光度,势必会造成过矫和调节辐辏的不平衡。

融合性交叉圆柱镜实验是老视验光法的一种,因该方法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且所验结果

准确性较高,故可在老视验光中广泛应用。现将其使用原理及方法介绍如下。

(1) 原理

融合性交叉圆柱镜测试的视标为两组相互垂直的线条,测试时需结合±0.50D的交叉圆柱镜(综合验光仪的辅镜中有该功能片)使用。由于交叉圆柱镜的光学作用,视网膜上的成像便从原来的一个焦点变成两条相互垂直的焦线,且因其负柱镜的轴位于90度,故水平焦线要较垂直焦线靠前。当被检者视近时,如其调节力充足,最小弥散圆便落于视网膜上(水平焦线与垂直焦线至视网膜的距离相等)此时被检眼的调节力不足时,其最小弥散圆便位于视网膜后,此时,水平焦线更靠近于视网膜,故被检者会诉横线条比竖线条清晰,此时需要增加下加光度。如被检眼的下加光度过大时,其最小弥散圆位于视网膜前,垂直焦线更靠近于视网膜,故被检者会诉竖线条比横线条清晰,此时,应减少下加光度。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使用融合性交叉圆柱镜实验为老视患者测定下加光度时,可通过球镜度数的调整,至被检者诉横线条和竖线条清晰度相同即可。但为使老视患者视近清晰且可长久舒适阅读,需让被检者保留二分之一的调节力,故还需要进行正、负相对调节的检测来精确矫正下加光度。正相对调节和负相对调节的测量就是在辐辏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双眼同时增加或减少调节的能力,测量时需使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即保留二分之一调节力)

(2) 方法

1)通过远距离验光得出被检者的远用屈光不正度(最佳视力最大正镜化),并将屈光不正置入综合验光仪;

2)将综合验光仪辅镜中的“±0.50”均旋至垂直位置,此时两眼视孔内的镜片为0.50D

交叉圆柱镜(通常该交叉圆柱镜的负柱镜轴位固定于90度);

3)调整好近用瞳距,确认被检者双眼均无遮盖;

4)将近交叉视标置于被检者的习惯阅读距离处(33CM或40CM);

5)调整好光源的照明亮度;

6)嘱被检者观察近交叉视标,并询问其水平线条与垂直线条是否同样清晰。如被检者诉水平线条较清晰或两组线条一样清晰,此时在双眼前同步等量逐渐增加正球镜(对近视患者即减少负球镜),每次增加+0.25D,直至被检者诉垂直线条较清晰为止;

7)双眼同时减少正球镜度数直到水平线条与垂直线条同平清晰。记录所增加的正镜度即不老视度数,可作为其试验性近附加值

8)指导被检者注视近距离阅读卡上最佳视力上一行或两行的视标;

9)利用正负相对调节的精调试验性近附加值,先做负相对性调节,即双眼同时加正球镜(以+0.25D为增率),直至被检者首次报告视标持续性模糊,记录增加的正球镜的总量;

10)将综合验光仪中的度数调整到原来的光度。开始做正相对性调节,即双眼同时加负球镜(以-0.25D为增率),直到被检者首次报告视标持续性模糊,记录增加的负镜片度数的总量;

11)通过正相对性调节∕负相对性调节来进行修正值的核算。如测量值为负相对性调节∕正相对性调节=+2.50∕-2.00,可计算出修正值为(+2.50-2.00)∕2=+0.25D;

12)确定精确阅读附加度数(ADD)=+2.00+(+0.25D)=+2.25;

13确定阶段,给予试镜架一试戴并开出处方。

如:一个将近50岁,因视近疲劳前来验光,主诉最近一两年看近时间稍长就感觉双眼酸痛,不能持久看书,原眼镜为4年前配OD:—4.50 V A:0.8,OS:-5.50 V A:0.1,本次验光结果,远用OD-4,75 V A:1.0,OS:-6.25 V A:0.2(左眼弱视),近用OD:-3.25 V A :1.0 OS:-6.25 V A:0.4。因考虑顾客的经济承受能力,建议右眼配渐进镜片,左眼因视力低下,可用普通单光镜片。取镜适应一周后主诉双眼看远时有复视,感觉不舒适,这顾客是否可以配渐进眼镜。

由于多数渐进镜片在设计加工中为达到美观效果,会制成装饰减薄棱镜,棱镜量可在渐进镜片的棱镜。双眼在视远时渐进片会产生底向下的棱镜效应,另一眼单光镜片视远会产生底向上的棱镜效应,因此顾客在视远时会产生垂直像棱镜差异效应,而多数人对垂直像棱镜差异的耐受量较小,故顾客视远时会有复像,感觉不舒适。所以两只镜镜片都配渐进镜片,将左眼也更换为渐进镜片。右眼订做无减薄棱镜的渐进镜片(不美观),左眼使用单光镜片。装配时需将左眼镜片的光学中心定位于渐进镜片的棱镜参考点同一高度的位置上。另外如顾客的左眼视力仅为光感,才考虑单眼配渐进片,一般情况下建议双眼都使用渐进镜片。

3.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即两眼屈光状态不一致的现象。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

学组将其定量为球镜度相差≥1.50D柱镜度≥1.00D。理论上,两眼屈光度每相差0.25D,视网膜成像相差0.5%,而两眼物像相差5%为大脑融合的最大限值。所以,我们常常将这部分患者的屈光参差缩小在2.50D以内,以减少视觉干扰,但这样的后果是患者只能有单眼视或交替视。

临床中,运用综合验光仪上的垂直对齐视标和水平对齐视标法检测屈光患者经,经过屈光矫正后影像不等来最终确定其能耐受的屈光度临来界值,视标为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形半框和中心圆环组成。检测时,双眼戴偏振滤镜,由于分视,右眼看到右侧或上方半框,左眼看到左侧或下方半框,双眼均能看到中心圆环视标,在双眼注视中心圆环产生融合的状态下比较双眼在垂直和水平子午轴向的影像大小,若出现两眼视物像大小不等时,可逐渐降低较高屈光度眼的屈光度直至两方框在左右和上下均匀对齐。经过临床观察,发现,一般屈光度差在4.0D-5.00D时,通常多可矫正,其像差异多在3%-4%,且可得到正常或较好的立体视。并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耐受力为其制定出合理的屈光矫正镜片。

4.综合验光中的红绿視标

红绿視标是主觉验光过程中验证球镜度数常规步骤之一,主要用在雾视检查以后,mpmva对的进一步论证。红绿视标的原理非常简单。我们知道:不同波长的光线折射;率是不等的。长波长折射率低些,短波长折射率高些。这一现象是设计了双色实验的原理。

临床上使用红绿两种背景的视力表,与中间播波长的黄光相比,

红光折射率教低,绿光折射率较高。假定对于一个眼球光学系统完全矫正,黄光正好落在视网膜上的话,红光成像的位置应该在黄光后面(眼球后面),绿光成像的位置应该在黄光前面(视网膜前面),两者相差0.50D。一个被检眼刚好完全矫正的话,用红绿实验验检者,被检验感觉的红绿视标的清晰度将是一的,即红绿视标同样清楚或者模糊。如果红视标比绿视标清楚,对于远视眼则说明过矫,应适当降低正镜度(-+0.25),直到两视标清晰度一致,如果绿视标比红視标清楚,则説欠矫,应适当增加正(+,-0.25)镜度,直到两視标清楚一致(对于近視欠矫或过矫与远視眼正好相反),由于红色折设率低,MPMV A时,成像在視网膜后,如果先看红色視标,容易刺激调节,而先看绿色视标,侧处于轻度的雾视状态,不刺激调节。因此,红绿实验时,因该先看绿色视标,再看红色视标,比较练两者之间的清晰度。

这红绿师标只可以在综合仪验光运用,以免过矫,才符合我们追求的最高度数的正镜片最好视力的目标。而在检影或电脑验光却不可以做这一步.

5散光(.JCC)在综合验光的作用

用JCC确定柱镜轴位,让患者看的点视标,将交叉柱镜的手轮调至柱镜轴位一致,快速翻转JCC手柄,让患者判断哪一面或两面是否一样清楚(或模糊)。根据“同号追同号”原则矫正柱镜轴位,初次调整轴位的级率为15度,以后以5度为一级直至翻转两面后患者感觉清晰度为止,轴位矫正结束。

用JCC确定柱镜力量,将JCC镜的主子午线转至与矫正柱镜轴位一致的位置,迅速翻转手柄,让患者比较两面是否一样清楚(或模糊)。如果清晰度一致,则说明柱镜力量矫正准确;如果当JCC上红点与负柱镜轴位平行时,患者感觉清楚。则以0.25DC为一档增加柱镜度;如果白点与柱镜轴一致时视标清晰,则在负柱镜上减去0.25DC,直到翻转两面后视标清晰度相同为止。

在矫正柱镜度数时,一定要保持等效球镜接近初始时的球镜度数,这样才不会增加调节。所以当柱镜度改度(增或减)0.50DC时,球镜度相应改度(减或增)0.25D。而用检影镜或者电脑验光却不可以很精确的测出散光的轴位和度数,因为在测的时间过久使患者的眼睛动用了调节和疲劳,而综合验光仪中的交叉圆柱镜却避免了这一点,或在验光中出现有双眼视物重影,用综合验光中的红波片测可以出,而检影镜或者电脑验光却解决不了这点。如:

在工作中遇到一个男30左右,眼视力模糊前来验光,眼视力:OD 0.2,OS 0.8,排除其他眼病,10多时曾验光配镜,但不经常戴镜,这一次在综合验光测得的度数结

果OD—4.75 V A 1.0, OS +1.00DS-3.00X95 V A 0.4 ,试戴镜发现有双眼视物重影为了解决这种视物模糊的问题,该怎样下配镜处方?

刚开始不知道如何解决,经过一番的思考和讨论之后给了以下的验配意见:

1),首先应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不等像问题,如果不存在不等像问题,

可以考虑减低右眼的屈光度数或者屈光度数较高眼,牺牲右眼部分视力,直到双眼视物没有重影.并要求经常配戴眼镜,半年后复查,逐步增加度数,以双眼视物舒适为主,且视力达到正常.

2),然后可行障碍阅读试验,了解患者是否用双眼阅读,如果没有用双眼同时阅读时,说明患者可能有交替视,此时应该调整处方,建议配戴隐形眼镜,以获得双眼视物舒适为主。

3),考虑患者双眼的屈光参差,且一眼近视,另一眼混合散光,框架眼镜配戴可能不舒适,可考虑配戴硬性隐形眼镜或软性隐形眼镜散光片,因为隐行眼镜离角膜距离近,虽然双眼屈光度数差异大,但双眼在视王膜上所成的物像接近,大脑能将两眼的物像融合在一起,这样既能解决视物模糊的问题,也不会出现双眼重影的现象。如果要配戴硬性隐形眼镜RGP,则需要检查角膜地形图。

根据以上的讨论后给患者

配了博士伦隐形散光片和海昌月抛,戴上后患者的反映重影的物象没有原来那么厉害,基本没问题了并吩咐一个月后来复查。这问题不仅需要精密、先进的仪器设备,还需要视光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经验。

6.青少年近视处方的指导

在插片验光中,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我们通常会过多地关注其单眼矫正视力而忽略其戴上矫正镜后的眼位和双眼单视情况。远用综合验光仪上的棱镜,检测青少年近视患者戴上矫正镜后的隐斜和融合

功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方调整。若其存在较大外隐斜和辐辏功能不足,则给其足矫处方,并令其进行辐辏功能的训练,若其存在较大的内隐斜,则会给其低矫处方或配戴青少年渐进片,以减少看近时的辐辏并缓解视疲劳。

远用综合验光仪,还可以对患有视疲劳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视功能检测。包括双眼同时视,隐斜,双眼融合功能,立体视,固视差异,调节功能和AC/A值等,并根据结果为其确定屈光处方和制定视觉训练方案。

总之,综合验光仪不仅能为患者确单眼最佳矫镜度,还能为其进行全面的双眼视功能定性、定量的分析。是我们验配度数的科学性、合理性,是维持和控制近视且调节的超前,更准确性,更精确性。

朋友们,以上对综合验光仪的作用有了解后,为了您眼睛的现在和将来的健康,为了保持一个清晰、舒适的视觉,一定要选择最专业的眼科医院或具有医学资质的验光配镜机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