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十则》备课学习全面资料

《十则》备课学习全面资料

《<论语>十则》备课学习全面资料

?课文研讨

一、分章说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a)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

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二、问题研究

《论语》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书,尽管大部分内容都不易读懂或只能读到似懂非懂,但人们一直坚持这样做下来,而且要求极严,须能通背全书。这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这本书里的话,“反刍”的机会很多,但如不先背下来,就无法进行“反刍”;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此外,读《论语》也有了解历史掌故、增加识字的功能,但这是次要的。

今天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我们读《论语》,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这就大大地缩小了读的范围。《论语》全书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一般都在485章左右,我们只选录10章,而且全是短章,这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样来选篇才符合“古为今用”的原则。至于个别条件较好的教学班愿意多读一些,那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学生负担。

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章;(3)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两章。作这样划分的目的是,提醒教师全面地看待课文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可以取消的,无妨将它并入思想品德修养的范围,第8、10两章同时列入第二、三两个方面,就是这个意思。

教读这十章,要认真研究格言的教学方法。十章中的前九章无疑都是格言,最后一章形式上是对话体,其实核心只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上,也可以算作格言。讲格言有“三要”:一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二要牢牢记住原话,为“反刍”创造条件;三要联系实际,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教师可以据此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这是编者的一点希望。

?练习说明

一看注释,查工具书,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各章字面上的意思。翻译格言跟译记叙文不同,一般都要用直译,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精练、准确的风格,不随便增减词语。

答案参见“有关资料”中的译文。应注意的是,有些词语历来有多种解释,例如“三省”,一说“多次反省”,一说“以三件事检查自己”。又如“殆”,这里可解作“疑惑”,也可解作“危险”,“有害”,但课本取后一义。“弘毅”,有合解为“刚强”的,也有分解为“宽广”和“刚强”的。教师只宜任选一种,不宜作比较、分辨。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设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入理解这句话的内容。应注意的是,孔子用这句话给“恕”字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有可取则予肯定,说错了的(有可能误解句意)要纠正。

此题又是示例性的,其余各章也可仿此进行讨论。

三背诵全文,并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略)

·教学建议

本课拟用两课时教读。

学这篇课文,能当堂成诵是关键,理解不必求深,能启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就算达到了目的。

全篇课文除去“××曰”等字眼,不过二百字,完全有可能在40—50分钟之内成诵。要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并以灵活、生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

课文内容当然要经过讨论,但要控制讨论的规模,一般只宜用师生交谈的形式,个别的可让学生自由发言。要提倡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作独立思考,联系本人的实际,以加深体会;不要求在讨论中解决所有的问题。

以上是基本设想。再提几点建议:

一、要讲究导入的方式,从学生熟悉的词语或故事说起,自然说到孔子这个人和《论语》一书:如曲阜朝圣之举和赵普(宋开国丞相)“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事。时间不超过5分钟。

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介绍孔子和《论语》十分必要,也可用讲故事的形式,而将知识性的内容渗进其中。

三、在教读过程中要尽可能结合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讲点故事,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学有所得。

例如学“温故”一章,无妨先问学生:“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算不算好老师?”由此自然导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观点,最后再落实到“知新”二字,并就此略作发挥。

又如,课文中提到曾子、子路、子贡,这在孔门七十二贤中也是卓越的人物,讲讲有关他们的事迹(如“曾参杀人”“子路盛服见孔子”“子贡游说五国之君”等),也可引发学生的兴趣,但要讲得十分简明,每事一分钟讲完即可。

四、向课外延伸:可指定《论语》中某几篇,让学生从中找出常见的成语;也可用教师读学生听的办法。例如《述而篇》中,第2章有“诲人不倦”,第7章有“举一反三”,第19章有“发愤忘食”。

?有关资料

一、孔子简介

这里只从《史记?孔子世家》中摘录几条:(1)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四边高,中低),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2)“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仓库管理员),料量平。”(3)“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4)“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效法)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5)“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6)“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7)“乃因史记作《春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8)“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志,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二、《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

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这种体式的写法很灵活:有时写出提问者的原话,有时只写某人问什么(例如“孟武伯问孝”);有时写出对话的环境或

背景,有时不写。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这种体式我们以后才能学到。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语中。

三、孔门弟子简介(引号中语皆出自《史记》)

1.子路:“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 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2.子贡:“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利口巧辞”。齐田常欲伐鲁,孔子思求他国援兵,诸弟子皆请行,孔子独许子贡。

3.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颜回死后,他成为孔子的继承人。

四、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关于背诵

提示背诵法。背诵时为了避免次序颠倒,互相搅杂,遗漏内容,可以采取提示背诵法。先把内容分成几个方面,再往下排列大段、小段、要点,然后分别加上小标题,或者用各段的第一句话,乃至起头的一两个字作为提示。这样就可以由少想到多,逐步扩展。

抄写背诵法。一边抄课文一边背诵,抄写课文能够帮助记忆,因为抄写时手脑和谐地工作,再加上口头背诵,记忆的效果就比较好。俗话说:“看一遍不如读一遍,读一遍不如写一遍。”抄写课文时还可以熟悉文中的生僻字,这是只读不写难于达到的。

?课文补遗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实的精神,默默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为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课文赏析

“学而”章赏析

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指“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自言“学”,司马迁谓之“修”。《礼记?檀弓》注:“修,治也。”即研究(如今之谓“治学”)。《说文》:“习,数飞也。”即鸟儿不断地练飞,这是“习”之本义,此处亦应按本义解,有“演练”之意。儒家讲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必须掌握的六种技能,这当然要学,但更强调的是操作(演练)。故“学而时习之”是指孔子整理六经,制定礼乐。孔子只言“学而时习之,一则自谦,二则示“述而不作”之意。这是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一生完成的一件大业,是对中华文化的不朽贡献。孔子是深刻理解自己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的,矻矻一已,乐此不疲,故曰“不亦说乎”。

次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指“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朋的本义是学生、弟子。司马迁描绘了孔子办学的盛况,孔子则自言其欣悦心境。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开私人讲学之先河,通过其成功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丰富、系统的教育思想理论,这是他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一生完成的又一件伟业。“不亦乐乎”表现了这位无愧于“万世师表”称谓的大师的崇高的敬业精神。

末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指“孔子不仕”事。据《史记?孔子世家》载,此前孔子已经遭受过一次大挫折——齐景公欲用孔子而为晏婴所阻。陆宗达把“知”释为“荐举作官”。“知”还有“知遇,优遇”这一义项,与之相关,可为佐证。《论语》中“知”多有此用法。如“卫灵公”篇:“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先进”篇记弟子侍坐孔子与之言志:“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如哉?”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也常有牢骚,这是孔子的真实处,亦即鲁迅先生说的孔子的“可爱”处。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现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也是其真实处、可爱处。弟子们认为老师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师,为万世法,值得大书特书,置于篇首。

总之,三句话,概括了孔子一生两大业绩,一种精神。而语录体在这里又产生了美学效应。不由他人礼赞,而听“夫子自道”,使读者后学“想见其为人”;三个“不亦……乎”的复迭,尽得一唱三叹之妙,使人如闻其声;短短三句话,创造了一种欣悦洒脱的氛围,为孔子的形象提供了背景。编纂《论语》的孔门后学以此为先师作全景式的传神写照,置于这部经典巨作之首的安排是颇具匠心、妥帖之极的。

?相关资料

孔子与《论语》

(作者:任守愈)

在研究孔子学说时,常常要提到《论语》,有这样三种意见:一是认为《论语》是比较可信的研究孔子学说的材料,研究孔子学说应该以《论语》为主;二是《论语》虽然可信,但是

其中夹杂了孔门弟子的心得,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孔子学说了;三是研究孔子学说以六经为主。我认为第二种看法是有道理的,《论语》在展现孔子学说时,主要部分已经明确了,但是其中有一些是孔门弟子的看法,还有孔子的部分学说没有体现出来。如果从《论语》的产生以及版本问题等考虑,从孔子对六经的贡献上来考虑,不难得出这个结论来。

宋邢昺《论语正义》说:“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蕴含万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贤集定,故曰撰也。”邢昺的这个论断有些牵强,对《论语》的功用未免有些理想化,不过他说明了《论语》是一部有完整思想体系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班固的这个论断在现在还是有说服力的,邢昺所说的“群贤集定,故曰撰也”,也是这个意思。不过班固没有说清楚是孔子的哪些弟子编撰的,以至于后世儒者依据《论语》中出现的曾子、有子等认定是他们的弟子,也就是孔门再传弟子编撰的。梁涛先生研究定县竹简《论语》残篇是指出:“《论语》的成书乃是孔门内部有统一组织、有专门领导、弟子广泛参与、时间跨度较长(从孔子去世到其再传弟子)的集体编纂活动。这一活动决定了《论语》的特殊性质和地位。首先,《论语》虽然成书于儒学分化的背景之下,但由于是集体编纂,当时的各派都参与其中,故其所反映的乃是众多弟子(包括再传弟子)眼中的孔子,而不是某一人或几人所理解的孔子。这种理解代表了孔门弟子的共同看法,反映了早期儒学的基本价值观。其次,《论语》是由孔门弟子集体编纂,得到孔门后学各派的认可,在孔门内部具有权威的地位。”(参见梁涛《定县竹简《论语》与《论语》的成书问题》)这个说法还是可信的。不过所谓代表了孔门弟子的共同看法,这个很值得争议,在《论语》的后面几卷如《子张》中便可以看出子张与子夏、子游等的不同,在记录孔子与颜渊、子贡、子路等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孔门这三大弟子的不同主张,曾子与有子的话是有不同侧重的,从这些方面讲不是达成了共识,而是有所取舍的记录了孔子之言;另外在《论语》中涉及到的孔门弟子是很有限的,出现率最高的是颜渊、子贡、子路、曾参等,这并不是说孔子对其他弟子讲的少,而是没有记录下来。说到这里就应该说到《鲁论》、《齐论》与《张侯论》上了。西汉初,传《论语》的有三家,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传本,而且又各不相同哪?在战国时,儒家便划分成几个派别,荀子和韩非子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提到过(参见《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事实上不是他们所概括的,在研究了郭店楚简后,可以分为几类。这里就不在说了。另外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对秦始皇焚书坑儒提出了一些异议,不过在奉行法家思想的朝代里,对儒家学说的禁止有很有可能的。由于这两大原因,使得儒家经典在汉初以来出现多家传本也是很正常的。《齐论》比《鲁论》多《问王》、《知道》两篇,而且章句上也比较丰富。后来在孔子故居的墙壁中又发现了《古论语》,它与《鲁论》基本上一致,只是把《尧曰》的下章划为《子张》,所以是两个《子张》二十一篇。安昌侯张禹先学习了《古论》,接着又学习了《鲁论》,再学习了《齐论》,而后经过他的对照筛选成了今天的《论语》。

从《论语》的编撰和《论语》版本的最后确定来看,至少有两个问题,一是《论语》中的内容里含有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再传弟子的心得,二是《论语》并不是完整的记录了孔子的所有言行,如同孔子对六经一样是进行过严格筛选的。

所以我认为,在读《论语》时,一方面不必为没有在《论语》中找到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涵而苦恼,另一方面是要从六经中来找“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涵。学习《论语》要考察

孔子以前的思想主流以及在孔子时代的一些具体变化。《史记?孔子世家》中载:“孔子为儿嬉戏,尝陈俎豆,设礼容……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这段话是很有意思的,为什么哪?《论语》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这个就是说葬礼,要慎重对待,《乡党》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行为就是当时士大夫所应当遵守的礼仪。在儒家看来从人生下来,到死亡,都要遵守礼仪,而且都要很慎重的对待。所谓“逍遥于门”,实际上就是司马迁理解孔子到这个时候已经作到了“海阔天高任我飞”的地步了,也就是“从心所欲不逾距”。无论后世对《论语》是怎样筛选的,这一点要把握好,我以前说要找“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涵要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来找,现在也这样认为。

孔子学说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大同社会的,在孔子看来是要从政治上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也就是所谓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论语?子张》),谓修身养性也是为这个而为的。在孔子与《论语》关系上要找住以上两点才可以。

?教案学案

【学习指导】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基础知识精讲】

一、背景资料

1.孔子简介

这里只从《史记?孔子世家》中摘录几条:(1)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四边高,中低),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2)“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仓库管理员),料量平。”(3)“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4)“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效法)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5)“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6)“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7)“乃因史记作《春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8)“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志,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2.《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

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这种体式的写法很灵活:有时写出提问者的原话,有时只写某人问什么(例如“孟武伯问孝”);有时写出对话的环境或背景,有时不写。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

话的背景。

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这种体式我们以后才能学到。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3.孔门弟子简介(引号中语皆出自《史记》)

子路:“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贡:“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利口巧辞”。齐田常欲伐鲁,孔子思求他国援兵,诸弟子皆请行,孔子独许子贡。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颜回死后,他成为孔子的继承人。

二、字词储备

1.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ɡ)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a)乎三省(xǐnɡ)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i)不知是知(zhì)也

2.重点掌握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吾日三省吾身。

④温故而知新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⑦见贤思齐焉。

⑧士不可以不弘毅。

⑨死而后已。

⑩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课文剖析

1.写法指导

(1)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

二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章;

三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两章。

(2)归纳成语、格言

十章中的前九章无疑都是格言,最后一章形式上是对话体,其实核心只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上,也可以算作格言。

记格言有“三要”:一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二要牢牢记住原话,为“反刍”创造条件;三要联系实际,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重点精讲

分章说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a)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仅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3.难点精讲

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本文应了解与孔子和《论语》相关的常识,可以去查查相关的资料。了解了孔子的伟大人格会增强学习《论语》的兴趣。《论语》的文字是比较浅显的。首先要反复朗读,正确划

分停顿,处理好语气语调,这样才能形成语感。加强朗读,力争当堂背诵、默写。可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将一些单音词译成双音词。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哪些谈学习态度?哪些谈学习方法?哪些谈修身做人?使自己受到教育,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围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同学们展开讨论,做深入的思考。将最喜欢的格言抄下来,积累格言要注意:一要弄懂字面的意思;二要牢记原话,不能有丝毫差异;三要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并尝试在作文中运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阅读《论语》,了解儒家的以仁为本的思想,体会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知识拓展】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课内问题指导】

一、看注释,查工具书,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二、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多次反省

3.温故而知新故:旧有的,原来的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有害

5.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强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要施:施加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各章字面上的意思。翻译格言跟译记叙文不同,一般都要直译,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精练、准确的风格,不随便增减词语。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设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入理解这句话的内容。应注意的是,孔子用这句话给“恕”字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此题又是示例性的,其余各章也可仿此进行讨论。

三、背诵全文,并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