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温州定稿)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温州定稿)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探讨

——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为例

摘要:“历史意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教育教学的灵魂和关键。具化学习目标,注重知识维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前提,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探究体验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于文本解读中孕育学生“借助史料的求证意识”、关注学生头脑“前概念”实现历史与社会教育“家国情怀认同意识”的养成。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历史意识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后课改”时代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首要关键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这一教育命题的新诉求,是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必然需要。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接受学校教育逐渐形成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是立足于学生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需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相关学者和专家提出历史与社会科学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这些要素的划分集中体现了学生通过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系统学习而应获得的具有本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和学科育人价值的必备品格,为历史与社会学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和指导。

(二)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指人们由历史知识凝聚、升华,最终成为学习和探索者的经验、智力、道德、信仰等思维、观念因素及心理、精神状态”1。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个广泛综合体,学生借助史料对历史现象的理解与分析、跨越时空观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

1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物的认知与评价、掌握唯物史观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历史意识中的能力素养;学习者对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待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和未来世界的责任感、认同感和自信心、自觉性是历史意识中的情感素养。据此笔者构建了历史意识的基本要素,如图:

综上所述,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如果失去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教育教学就会成为零散知识、静态事件、虚无情感的灌输。因此历史意识问题是历史教育教学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策略和路径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在课堂,教师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开展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活动策略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学力发展,矫正应试学力,走出“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预设轻生成”的误区,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一)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前提:具化学习目标,注重知识维度学习目标是学生在本节课中对具体教学内容运用何种学习材料、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达到何种程度的标准。学习目标作为学生开展学习的指向灯,理应清楚的告知学生,还学习自主于学生。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却把课程目标充当课堂学生学习的目标,如通过课堂学习“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逐步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样就拔高了课堂实际教学的功效,目标达成与否无法操作,最终流于教学设计上的文字形式。其次很多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过于注重事实性知识,用词笼统难以测量和评价。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核心素养首先应设计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兼顾相关知识维度,不断提升学生历史思维逻辑能力。笔者在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元朝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一课的教学中,把相关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1.阅读教材,说出元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人物、民族、都城;

2.回顾“秦、汉、唐”的学习内容,概括“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类知识的学习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

3.自学教材和图册,小组讨论和分享,运用已经概括的方法解释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拓展的具体表现,至少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4.根据老师提供的两则史料,评价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在本课的学习目标中“阅读教材、回顾、自学教材和图册、小组讨论分享”是学生学习的具体方法和过程,“说出、概括、运用、解释、评价”是学生学习应达到的程度。呈现给学生这样的目标既有学法指导,又能为测量和评价提供标准。这些目标放到安德森认知目标二维分类表中,就能清楚看出本课的知识维度和学生思维层次培养的分布情况。

安德森认知目标二维分类表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

2.理解

3.应用

4.分析

5.评价

6.创造

A.事实性知识目标1

B.概念性知识目标4

C.程序性知识目标2 目标3

D.元认知知识目标4

具体可操作学习目标的制定建立在教师对学情和教材精准分析的基础上,是落实“学为中心、以生为本”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意识、提升对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理解、分析能力的先决条件。

(二)运用探究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

新课程提倡综合探究、体验参与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它打破了传统课堂中以教师、教材、知识为中心的固定模式,学生将在探究中生成知识、能力和情感,在主动参与、积极交往中塑造学生自发自觉的“主体意识”。

笔者在上八上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一课时,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组一幅《清明上河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结合教材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想,寻找北宋都市生活的表现。学生自己参与观察积极性很高,除了验证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取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笔者在此举出三个例子说明学生主动参与取得的效果。一:在“十千脚店”旁边,学生发现一个貌似右手端着食物、左手拿着筷子的人。结合其着装,学生猜测这是送外卖的伙计。这一猜测不无道理,宋朝时很多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

服务。这也与教材中设计的“据史料记载,当时,车、马、轿等都可以租赁,这说明了什么?”的问题相吻合。如果我们仅仅使用教材的知识,就显得这一问题很突兀,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困难。在图中由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送外卖”这一活生生的生活问题,理解起“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专门化的服务行业”这一知识点就容易多了。二:学生发现“虹桥”旁边有两支高杆,杆上分别立着类似一只鸡或鸟的物品。学生的猜测五花八门有“装饰说”“测风说”“标志说”等,笔者顺势将这一问题留作课外探究任务。课后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得出了结论:虹桥旁的高杆实为“表木”,为市政管理标志。“表木”上立着的是由鸡毛制成的测风仪,名曰“五两”。“测风仪”的出现也充分说明了宋代汴河流域船运的发达、经济的繁荣。这些结论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远胜于教师的讲解或展示。三:令笔者最为惊讶的是一学生提出“即将撞上虹桥的这条大船,为什么到了虹桥旁边人们才惊觉发现?”笔者留出了大量的时间与学生一起讨论,排除多种可能性,最终为多数同学所接受的观点是:这只即将撞上虹桥的船可能是作者预留的悬念,它是否蕴含着北宋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

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往往教师的精心安排和策划却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参与体验的结果更有助于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生成。

(三)于文本解读中孕育学生“借助史料的求证意识”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传统课堂教学往往重结论轻过程,使学生丧失探索发现的乐趣和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最终学习历史的方法变成了死记硬背教材结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不是灌输现成的历史结论,而是让学生明白结论的来源和依据,甚至可以质疑教材的现有论点。注重文本解读,培养学生“借助史料的求证意识”是当前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拨乱反正、回本溯源的重要方面。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社会生活与文化》中讲到了“宋代商人地位提高的表现: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仅此教材观点学生只能理解“商人地位在科举考试方面”比起前代有所提高,这种“横向”比较下的提高是否就一定会带动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呢?笔者以为在教材的基础上应该补充史料加以解读,从社会整体“纵向”比较宋代商人地位的变化:

1.皇亲国戚“逐什百之利······与商贾皂隶为伍”,财源滚滚,富甲一方。——改编《宋会要辑稿》

2.湖州六名士子“入京师赴省试,共买纱一百匹,一仆负之”。

——《夷坚志》

3.“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为僧人为之,率皆致富”。

——《鸡肋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以上材料的意思,并提炼出材料反映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三则文本的解读,学生了解了宋代社会经商的群体已不仅仅局限于专业商人,还包括皇室官僚、知识分子、僧侣尼姑等等,宋代形成了“全民经商”的社会氛围。教师对“全民经商”概念的解读突破了学生原本对知识点囫囵吞枣的死记硬背,建立起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认知逻辑:商人地位提高——全民经商浪潮出现——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四)“家国情怀认同意识”的培养必须关注学生头脑“前概念”

“认同意识”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学生的认同意识体现在:能说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成就、中国的地理、人文特点,树立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史实,懂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主动肩负历史责任和使命。然而现实生活中,受到网络信息技术、复杂的社会利益集团的影响,有些学生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存在质疑、冷漠、麻木的情感。学生会带着这样的认知(即“前概念”: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走进我们的课堂,它对学生接下来形成科学正确的观念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如若忽视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2。失去了历史认同感,民族的生存发展就会受到挑战。

在八下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的学习中,有学生提出“清政府如此腐败,还不如让列强一直侵占中国,这样现在的中国也会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富强,我们现在的语言就是英语,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就会更加便利”。笔者由于在备课中忽视对学生头脑“前概念”的关注,仅仅关注教材,以教师主观预设为中心,使得学生不能接受和认同现有的空洞化结论。在后来的教学中笔者及时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改进,通过补充材料和数据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列强侵略的实质是什么?列强侵略是否是为了帮助落后地区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二、如何评价殖民侵略的作用?殖民侵略的积极作用能否抹杀其侵略的实

2习近平: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

质?三、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进步是要感谢殖民侵略还是要挣脱殖民枷锁?特别是在关于殖民侵略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的问题上,笔者出示了在长期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和非洲一些国家今天发展现状的资料,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必须摆脱殖民统治才能正常发展,这是历史证明的规律。

学生往往习惯依据个人喜好或已有的零散认知来看待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会造成割裂历史、臆改历史甚至否认历史的危害。在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机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前概念”,只有充分暴露问题,才能寻找正确的方法转化学生的“前概念”,达到主体认同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学生的个人好恶就表现的尤为突出。教师必须立足学生、分析学情,关注其已有意识的来源,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回到历史现场”从历史发生的情景中去诠释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三、结语

“历史意识不仅种植了民族文明的基因,而且构成了民族延续的生命之根和文化血脉的精神家园”3。培养历史意识,将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塑造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保驾护航。历史与社会学科肩负着传承本民族历史、开创未来的重要使命,要尤为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认识评价历史现象,从而凝聚起全社会扎实稳固的认同意识和主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EB/O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861036.html,/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 167226.html,2014-03-30.

2.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安德森,等.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蒋小平,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1-26.

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861036.html,/politics/2013-12/26/c_118723453.htm.

5.杨金华.论历史意识与精神家园[J].江汉论坛,2012(9).

3杨金华:《论历史意识与精神家园》,载《江汉论坛》2012(9),第61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