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

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关酸和碱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溶液的酸碱度等。在内容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

1.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知道酸碱的腐蚀性,理解物质酸碱性的微观实质;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实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认识酸和碱的通性,领会观察、对比、分类、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

4.通过列举酸和碱的主要用途,了解物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认识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5.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教学方法

1. 充分运用实验,突出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征。

2. 采用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3.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 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方法

运用比较、归纳、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4 课时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 课时

实验活动 2 课时

单元复习 1 课时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合物。

2. 知道酸和碱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能设计和完成与之相关的实验。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三、情感目标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难点

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实验录像: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的试管中。

提出问题:会看到什么现象?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并回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有酸性”。

二、新课教学

讲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质,有些显酸性,有些显碱性,有酸味的物质中通常含有酸。

图片展示:食醋,柠檬、柑橘,铅蓄电池。

食醋中含醋酸、柠檬中含柠檬酸、铅蓄电池中含硫酸。

“碱”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它们都属于碱。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

1. 常见的酸和碱

(1)常见的酸:盐酸、醋酸、硫酸;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酸和碱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紫色石蕊试液。

过渡:除了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也能显示出特殊的颜色变化。请同学们利用这两种试液进行实验。

实验10-1: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白醋、苹果汁、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滴,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填写教材第51页的表格。.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得到哪些结论?

结论:

遇酸性溶液变红色

(1)紫色石蕊试液(酸红碱蓝)

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遇酸性溶液不变色

(2)无色酚酞试液(酸无碱红)

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讲述: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酸红碱蓝),说明它对酸或碱起到一种指示作用,这种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也能指示出溶液的酸碱性,也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2. 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中能不能寻找出一些物质代替紫色石蕊试剂和无色酚酞试剂这两种指示剂?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52页的材料卡片——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出示物品:紫萝卜皮、紫甘蓝、芹菜、月季花花瓣、油麦菜、胡萝卜。

提出问题:它们的汁液遇到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能否变色?能否作为酸碱指示剂?

同学们猜想:可以、不能、不知道……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了解指示剂制作过程。

3. 自制酸碱指示剂

在每个实验桌前都有一种物品,可能和其他同学的不一样,同学们就用所给物品提取汁液,在5分钟内合作完成

活动与探究1:自制指示剂

步骤一:在研钵中研磨,物品较大的,用剪刀剪碎后再放入研钵研磨;

步骤二:加入酒精溶液浸泡;

步骤三:将用纱布罩在烧杯口,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出。

活动与探究2:观察实验提取出来的汁液在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并记录现象填写教材中的表格。

交流实验结果:①你提取的汁液遇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颜色是否变化了?怎么变的?②比较所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明显?③你提取的汁液能否作酸碱指示剂?为什么?

应用与探究:用自制指示剂检测未知液体和白色粉末的酸碱性

引导学生:先弄清楚自制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时颜色改变情况,再用该指示剂测,看待测物颜色如何变化,进而得出结论。

思考问题:①待测物显酸性还是碱性?②你得到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实验完毕,汇报结果。展示:无色液体是雪碧,呈酸性;白色粉末是纯碱碳酸钠,其水溶液显碱性。

学生将遮盖在待测物上的纸去掉,看看你们测定的是什么?检查自己测得的结果是否正确?

三、本课小结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老师回顾目标。

四、板书设计

1. 常见的酸和碱

(1)常见的酸:盐酸、醋酸、硫酸;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2. 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2)指示剂变色规律

(3)自制指示剂

步骤:捣烂——酒精浸泡——纱布过滤。

第2课时常见的酸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熟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3.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2. 学会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3. 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亲自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2. 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及稀释方法。

教学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新闻:①浓硫酸毁容事件;②浓硫酸罐车不慎翻车毁百米路面。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交流,认识到浓硫酸的强烈腐蚀性,从而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1. 几种常见的酸

(1)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

实验10-2:观察实物浓盐酸和浓硫酸颜色、状态。

打开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提醒学生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归纳它们的物理性质,制作下表。

浓盐酸与浓硫酸一样,也具有强腐蚀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2)生活中常见的酸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酸。

2. 浓硫酸的腐蚀性

(1)演示实验10-3。让两个同学上讲台作帮手,参与实验。

过渡: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如何把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呢?

(2)浓硫酸的稀释

演示:①浓硫酸的稀释过程;②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学生观察现象,产生疑问,然后阅读教材,了解原因并正确叙述浓硫酸稀释方法。

过渡:通过探究,你对酸有什么样的认识?酸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下面我们以盐酸、硫酸为例探究一下。

3. 酸的化学性质

教师投影活动要求和提示,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引导学生交流探究结果,请同学们填写教材中表格,并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教师检查、纠正。

归纳:(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2)能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三、本课小结

学生交流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老师引导回扣目标。

四、板书设计

1. 几种常见的酸:HCl 、H2SO4、CH3COOH、H2CO3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 浓硫酸的腐蚀性浓硫酸的稀释

3. 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2)能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第3课时常见的碱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认识几种常见的碱,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称、保存方法、物理性质及用途。

2. 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

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在活动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展示图片“自热米饭”,加热方法特别,将包装内的发热包与水接触就会放热。这个发热包内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2. 播放录像:生石灰与水的剧烈反应。

这个发热包内物质的成分其实就是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它遇到水就会发生化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氢氧化钙。

CaO + H2O=Ca(OH)2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种常见的碱——Ca(OH)2、NaOH。

二、新课教学

1. 几种常见的碱

(1)实验探究:认识Ca(OH)2和NaOH

①观察两种碱的颜色、状态。

②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于一个小烧杯中,轻轻晃动烧杯。与试验台上早已放置一段时间后的在那里的氢氧化钠固体对比观察,有什么发现?

③向实验桌上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加入等量的水,用手触

摸烧杯壁。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交流讨论。

(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55、56页内容,了解潮解的过程及Ca(OH)2和NaOH 的用途和常见的碱。

归纳:两种碱的物理性质。

NaOH:白色固体、易溶并放热、易潮解。

Ca(OH)2:白色固体、微溶与水。

常见的碱有NaOH、Ca(OH)2、KOH、NH3·H2O。

过渡:通过探究,你对碱有什么样的认识?碱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下面我们以Ca(OH)2为参照物来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2. 碱的化学性质

探究活动:

(1)回忆“指示剂与酸、碱的作用”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遇NaOH和Ca(OH)2溶液显示什么颜色?

(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3)演示: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

思考交流: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经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学生:小组讨论证明方法

(4)演示:一组对比实验:分别往两个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等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现象:两个瓶子都变瘪,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那个瓶子变瘪的程度更大。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和讨论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并试着写出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碱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非金属氧化物——CO2反应。

拓展演绎:NaOH和Ca(OH)2还能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这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反应原理类似。请在学案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CO2 + 2NaOH=Na2CO3 + H2O SO2 + 2NaOH=Na2SO3 + H2O

SO3 + 2NaOH=Na2SO4 + H2O SO2 + Ca(OH)2=CaSO3 + H2O

SO3 + Ca(OH)2=CaSO4 + H2O

三、本课小结

学生交流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老师引导回顾目标。

四、板书设计

CaO + H2O= Ca(OH)2

(生石灰)(熟石灰)

1. 几种常见的碱

物理性质

NaOH:白色固体、易溶并放热、易潮解。

Ca(OH)2:白色固体、微溶与水。

常见的碱:NaOH、Ca(OH)2、KOH、NH3·H2O.

2. 碱的化学性质

第4课时酸和碱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通过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2. 从组成上理解酸、碱分别具有相似性的本质原因。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

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教学重点

酸、碱分别具有相似性的原因的探究。

教学难点

酸、碱分别具有相似性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酸的性质有哪些?

2. 碱的性质有哪些?

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旧知、书写方程式。

过渡:这些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今天我们来探究它们性质相似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性质相似的原因。

1. 实验探究:

分组实验10-7。1、3组实验盐酸、硫酸;2、4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5、6组实验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连接电路、观察并记录现象。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交流、讨论并归纳。

交流问题:上述哪些物质能导电?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联想到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金属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带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设问:金属能导电是带电电子的原因,溶液也是如此吗?

展示FLASH动画,模拟HCl在水中解离出H+和Cl-,H2SO4在水中解离出H+和SO42-,NaOH在水中解离出Na+和OH-。这些带电的阴阳离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酸、碱如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第2、3自然段,观察图10-10,理解不同的酸碱在溶液中解离出相同的离子,领悟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归纳:盐酸、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相同的O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①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②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 练习巩固

(1)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 镀锌水管

B. 铜制塑像

C. 大理石栏杆

D. 铝合金门窗

(2)通过第十单元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________离子

(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②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________离

子(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a ;b ,实验室常来作气体的固体干燥剂,如:干燥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等气体,但不能干燥SO2等酸性气体,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1)B (2)①H+②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能与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反应;H2等;SO2+2NaOH=Na2SO3+H2O

三、本课小结

学生交流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引导回顾目标。

四、板书设计

酸、碱化学性质相似原因

1. 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 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并理解盐的概念。

2.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并能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与探究认识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可以获得化学知识,体验到化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

教学难点

从离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展示腌制的松花蛋图片。

介绍:松花蛋腌制过程中生成了碱,吃起来有涩味,蘸少量醋(含醋酸)食用,涩味会消失。质疑:涩味消失是否会因为碱和醋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提出假设:碱和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交流。

引导:是否没有明显现象就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反应?怎样才能有明显的现象证明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已经反应了?

学生联想:可以用指示剂紫色石蕊或无色酚酞。

讨论、交流、设计方案。

方案1:NaOH溶液(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滴加盐酸,震荡→溶液红色慢慢消失。

方案2:盐酸(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无色→滴加NaOH溶液,震荡→溶液仍无色。

方案3:NaOH溶液(无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滴加盐酸,震荡→溶液变为紫色。

方案4:盐酸(无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红色→滴加NaOH溶液,震荡→溶液变为紫色。

评价活动:各小组,从现象是否明显、是否容易观察的角度,分析评价各个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得出:方案1为最佳方案。

演示实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滴加酚酞溶液→逐滴滴加稀盐酸。

实验现象:红色慢慢消失。

归纳: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为什么酸和碱能够发生反应?

播放课件:(水很稳定)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微观示意。

提醒:(1)注意观察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存在哪些粒子?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

(2)对比反应前后粒子种类的变化,你认为上述变化中参与反应的粒子有哪些?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观看反应的微观示意,理解反应实质,写反应方程式:NaOH+HCl= NaCl+H2O 巩固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和硫酸:;

(2)氢氧化钙和盐酸:。

设疑:对比以上三个反应方程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上有何共同点?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盐的概念及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酸+ 碱=盐+ 水

(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自主学习: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1页,并交流讨论下列生活实例,解释相关问题:

(1)解释“向酸性土壤中洒熟石灰”的秘密。

(2)一些工厂排除的污水中含有酸,要除去它,可加什么物质最合适?

(3)松花蛋味涩(呈碱性),食用时除去涩味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4)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可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其中的原因?

(5)某人患胃酸过多症后,医生建议吃含有Al(OH)3的药丸,请用方程式解释其原理。

归纳: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本课小结

1.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实质

2.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四、板书设计

1. 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酸+ 碱=盐+ 水

(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亲自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2. 通过测定不同溶液的PH,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pH测试方法。

教学难点

pH测试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请同学们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

等会观察。

2. 取1滴管稀硫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判断酸性变强还是变弱?

二、新课教学

1. 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教师:溶液的酸性、碱性有强有弱,如何表示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呢?

明晰:pH

组织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有关内容并思考问题:

①pH的范围②测定pH的方法③pH的大小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展示一种PH试纸和比色卡,介绍pH试纸的使用方法。

①pH范围:0~14

②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实验探究一:

教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溶液pH< 7的有稀硫酸、稀盐酸,显酸性。

溶液pH >7的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显碱性。

溶液pH =7的是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2)酸性溶液pH < 7,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pH > 7,碱性越强pH越大。

教师: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物质哪些显酸性,哪些显碱性,哪些接近中性?

显酸性的是橘子汁、白醋,显碱性的是肥皂水、洗涤剂,接近中性的是白糖水、自来水。

2. 组织学生读教材第63页图10-19“身边一些物质的pH”,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的pH溶液中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教师指导阅读教材第64页的“资料卡片: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实验探究二: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思考交流:(1)我们使用的洗发用品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

(2)洗发时,用过洗发剂后再使用护发素,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怎样解释?

(3)从清洁效果和保护头发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怎样选择洗发用品比较好,说出你的理由?

三、课堂小结

1. 溶液酸碱度可用pH表示,用pH试纸可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 酸性溶液pH < 7,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溶液pH > 7,碱性越强pH越大;中性溶液pH = 7。

3. 溶液酸碱度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四、板书设计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pH范围:0~14

2. 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中性

酸性增强碱性增强

pH< 7溶液呈酸性

pH >7溶液呈碱性

pH =7溶液呈中性

3. 测定溶液pH的方法

4. 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上册全套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何上好第一节化学课

如何上好第一节化学课 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刚上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万事开头难,如果头开的好,则会事半功倍。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教师,该如何去上好这第一节课? 一、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达尔文在自传中写到:“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主动而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他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乐学、会学、勤学。因此第一节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清晰、生动和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于是,课堂上我准备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小实验: 实验一:在上第一节化学课的前一天,布置有条件的同学在第二天上化学课时自带一瓶饮料。上课时,因天气炎热,往往还没有等老师说明带饮料的目的,有的同学就已经开始喝饮料了,由于每个同学的口味不同,带的饮料也不尽相同,有矿泉水、可乐、茶水、果汁、红牛等,这时可引导同学们观察,为什么有的同学喝的饮料会冒气泡呢?在开可乐、红牛时为什么还会有响声呢?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是有气体出来、有的说是有雾出来、有的说是有二氧化碳气体出来……。老师肯定了有二氧化碳气体出来后,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可乐、红牛等饮料会有二氧化碳气体从瓶内出来而矿泉水、茶水、果汁等却没有呢?为什么喝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饮料会更容易解渴呢?为什么二氧化碳气体从瓶内出来时还会有响声呢?教师小结:这些知识等到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知识及气体溶解度的知识后,大家就明白了。 实验二:教师拿出一张白纸,请一位同学帮忙用喷雾器向纸上喷“水”,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的“我一定能学好化学!”几个字,过一会儿,再请一位同学帮忙用喷雾器向纸上喷“水”,红色的字没有了(说明:教师事先用毛笔沾氢氧化钠溶液在纸上写好字,第一位同学喷的“水”是酚酞试液,第二位同学喷的“水”是稀盐酸,学生在没有学习化学之前,往往认为无色液体就是水)。学生感到非常好奇,有的同学会说,老师你用的水有问题,我怎么做不到呢?老师适时小结并鼓励学生:我用的当然不是你们平时用的水,水是一种化学物质,无色的液体不一定是水,当你们学习了化学中水的知识和酸、碱知识后,你们就知道为什么了。在同学们喜爱观看的魔术表演中,也用到了许多化学知识。 实验三:四只小试管,均装等量无色液体,其中两只装饱和石灰水,另两只装自来水,分别请四位同学向试管内吹气。结果,有两位同学的试管内液体变浑浊了,而另两位同学的试管内液体却没有变化。同学们就会提出许多质疑,为什么同样是“水”(在没有学习化学前,大多数同学认为没有颜色的液体就是水),吹入气体后却出现不同的现象呢?教师及时解疑,因为其中有两只试管内装的并不是水,而是饱和石灰水,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当吹入人休呼出的气体时,就变浑浊了。 二、联系生活实际,自然引入化学知识 在第一节课,我还挖掘了一些化学与我们生活相联系的例子,从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物质入手,提出问题:空气为什么能供给人呼吸,我们吃的食盐和食醋成分分别是什么?液化气为什么会燃烧?吃油脂多的食物人会发胖?那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吸烟有害健康,烟中含有什么成分?为什么在冬季密闭的屋子里烧炉子取暖容易中毒?使用农药要注意什么?夏天为什么盛放碳铵的屋子会充满了化肥味?白色污染等等,把学生引入一个神秘而又亲近的世界,让他们在感觉化学就在自己身边的同时,去思考为什么,在一个个的问题面前,不禁让他们想去探究,揭示真相。 三、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 学习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就是这个道理。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最关健的是一个“勤”字,没有汗水的付出就没有收获,再聪明的大脑也不可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直接装进去。但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学习的时候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认真做好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关健,从实验中来,到实验中去。要加强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习题,从而巩固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善于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由点到面,举一反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四、培养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初中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老师,你将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跟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语文老师说,水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洗净了别人,洗脏了自己。” 学生:英语老师说,Water。 学生:数学老师说,通过水可以计算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 学生:物理老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教师: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要点与作业

第二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要点 一、氧气的性质:(主要存在于空气中,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的气体。液氧、固态氧为淡蓝色. 2.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 (1)、氧气跟金属反应:与镁、铁等反应(详见知识点二) (2)、氧气跟非金属反应:与磷、硫、碳等反应(详见知识点二) (3)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二、用途: ? 1.支持燃烧(助燃) 2.供给呼吸 三、氧气的制法: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沸点不同,属物理变化) (二)实验室制法: 1.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 (1).药品:、高锰酸钾 (2)原理: ) 加热高锰酸钾: 加热 2KMnO4K2MnO4 + MnO2 + O2↑ (3)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连接装置)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 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 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固定装置。 ④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 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⑤收集气体:a、若用排水集气法(原因:氧气难或不易溶于水;特点:纯净但不干燥。)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防止气体逸出) b、用向上排空法(原因:氧气密度比空气稍大;特点:干燥但不纯净。)。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 ⑥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⑦再停止加热 ⑧整理器材。 ! 注意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初三化学教案设计上册全套

标准 空气第一章 1 空气1§-【教学目的】.介绍科学家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发现空气成分,使学生了解发现空气成分的科1 学家。2.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意义。3.初步了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重点】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难点】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用具】水槽、钟罩、燃烧匙、红磷、酒精灯、火柴、橡皮塞【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过程】我们每天都在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是地球上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所以人们长期把空空气的氛围中生活,它是既看不到踪影也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气看做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空气究竟是哪些物质组成的呢?演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随着大量白烟的产生,钟罩水面逐渐上升,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体积。1/5罩水面上升了约所以,体积气体是空气中的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1结论:被消耗了/5 5。/在空气中氧气约占体积的1 一、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代表文案. 标准 .制得氧气,瑞典化学家舍勒,英国化学家普得斯特里。1 .发现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2十九世纪末,经过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空气中除了氧气、氮气外,还含有氦、氖、氩、氪、氙等惰性气体。: 二、空气的成分及质量分数三、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止使空气受使一些有害气体和烟尘进入空气,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的排放,到污染。公大气污染从早期的英国伦敦的烟雾型发展到新型的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 害事件连绵不断。污染的空气给人类和自然都造成很大的危害。是防治和控制大气污染,为人类生活提

供清洁的的空气,随着今天工业的发展,关系到保护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排放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从世界围来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这些气体主二氧化氮等。在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要来自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小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少量的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预习第二节容2 【布置作业】P10 1-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1 【教学目的】文案. 标准 1.了解氧气的性质,掌握化合反应的概念。2.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3.初步让学生接触元素符号【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瓶氧气、燃烧匙、火柴【教学用具】木炭、硫、细铁丝、石灰水、3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教学过程】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物质?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沸点、硬度等,我们每天都生活%的氧气,请学生观察所收集的氧气,回答氧气的物20在空气中,空气中有近理性质?P11页第一、二自然段,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文O)的物理性质:一、氧气(2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固态时呈淡蓝色。讨论:鱼类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它们不需要氧气吗?在水中只能溶而是不易溶于水,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氧气不是完全不溶于水,解有少量氧气,水中溶解的氧气可以供鱼类生存。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前一节我们学习了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与氧气的反应C1.碳(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观文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一节课 教师讲义

精心整理知识点一:生活中的化学制品和现象 家里的塑料制品:手机、牙刷、肥皂盒等 厨房里:炊具——金属制品 天然气、液化气——化工产品 衣料中的化学合成纤维:特殊衣服——防寒衣、防水衣等 化学与家居特点——牢固耐穿、易洗快干、安全舒适、抗皱性好 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色素、香精等 住房:钢铁、水泥、不锈钢、铝合金、玻璃、油漆等 洗涤用品:洗涤剂、沐浴露、洗衣粉等化学制品 例1从自己的服饰或书包中找出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并写出名称。 答案:化纤服装、尼龙袜、棉手套、有机玻璃扣子、铅笔、课本、铅笔盒、钢笔等。 知识点二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效化肥 现代交通需要新的化学材料 现代医疗需要更多样的化学药品 化学的作用 国家安全需要特殊的新材料 航天事业需要化学提供多种合成材料和高能燃料 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新的化学科学技术 误区警告化学制品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并不是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的恶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得看问题,判断一种事物的优劣,应评价该事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掌握物质的性质,更好的利用物质,发挥其优点,避免其产生危害。 例2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含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环节了人类粮食危机 知识点三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科学探究的方法。 误区警告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不是物体。物质是组成物体的原料,物体是具体的事物。一种物质可以组成多种物体,如铁这种物质,可以组成铁锅、铁勺、菜刀等多种物体。 例3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空间形式和数量的关系 C.合成新的物质 D.防止环境污染 *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练习: 1.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2.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拥有更文明更健康的生活,下列叙述与其意不符的是() A.化学学习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烟草的性质,提高吸烟的技能和吸烟的效率 B.学习化学可以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奇异现象,做到避凶趋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C.在使用燃气或用煤炉取暖时,学习化学可以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和消除安全隐患的能力 D.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揭穿“水变油”“铜变金”这样的骗术,以免上当 3.“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播 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4.“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肥 C.加工成饲料 D.制造沼气 5.用下述物质填空(填序号): (1)水泥(2)沙子(3)腈轮毛衣(4)煤炭(5)食醋(6)汽油(7)酒精 (1).以上物质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是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学案及习题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课时) 【学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实验探究】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过程见教材) 拓展知识:碳酸氢铵是农村常用的氮肥,俗称,化学式,色体, 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若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现象是:色固体逐 渐,产生有气味的气体,试管口有生成,同时产生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 化学方程式 如何保存碳酸氢铵 如何使用碳酸氢铵 补充:二氧化碳(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一)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离不开化学; ! (二)氮气的性质及用途 1性质:常温下,氮气(化学式)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早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氮气的用途 (1)氮气可以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是因为; (2)氮气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防止; (3)液氮用于; (4)氮气可用于制氮肥。 > 3铁的锈蚀实验 光亮的铁丝放在盛有食盐水的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下列现 象:⑴铁丝表面,(这是由于铁跟、同时接触 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的缘故)。⑵右侧导管中,(这是由于铁生锈时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得瓶内气压(增大、减小),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导管中。) 实验说明了: 化学方程式

思考:生活中如何保存铁制品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古代:、、 / 近代: 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课时)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技术成就与化学无关的是() \ A.瓷器的烧制B指南针的发明C火药的发明D青铜器的制造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N2 B. O2 C. CO2 D.空气 3.下列物质属于气体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水 B. CO2 C. NH3 D. NH4HCO3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开发新能源 B. 合成新医药 C. 设计电脑程序 D. 防止环境污染 5. 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 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6.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制氮肥 B. 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C.填充探空气球 D. 灯泡填充气7.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年,媒体不断宣传预防肝炎病传染的方法,从防疫和环保考虑,你认为下列一次性餐具最有发展前景的是() A.瓷器餐具B.淀粉餐具C.塑料餐具D.银质餐具 … 9.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XX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二、主观题 年,科学家在内蒙古齐纳河岸旁的一座汉代古烽火台废墟下发现了一张写有文字的纸。这张纸可以上溯至公元110年,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造纸是我国发明较早的化学工艺之一,请写出其他四项化学工艺、、、。11.常温下,氮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早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

最新初三化学上册的优秀教案设计

最新初三化学上册的优秀教案设计 化学是现代科技的基础:在如今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正在逐步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化学作为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三化学上册的优秀教案设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化学上册的优秀教案设计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4.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 5.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6.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策略】 1.魔术表演。 (1)魔棒点灯。 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3)白纸显字。 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 面对学生好奇、兴奋的眼神,教师很自豪地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小组交流“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的1个同学到全班交流。(针对不能很好合作的小组,让他们加强合作重要性的体验) 3、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要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学习化学的要求: ①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③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④独立完成作业(包括书面、手工、调查、研究等作业)。 5.[要点1] 化学的作用 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例如,懂得了燃烧的原理,就可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并能有效地防火灭火等。 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如可以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从空气中提纯氧气等。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 学习化学,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或领域。 [要点2] 怎样学好化学 学好初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统地、熟悉地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一部分同学在初学化学时感到有极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感到“容易懂、记不住、难理解,不会解答问题”,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学习化学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只要了解学科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要想学好化学,希望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免费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课时 六、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第一节课教案

第一课 一、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让学生认识高中化学的知识结构 ②开始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式 ③掌握高中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知识结构的构建和教材分析使学生全面掌握高中化学体系 ②采用化学图片实验谚语和谜语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③交流和讨论增强与学生的认识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②锻炼学生学习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教法与学法 交流、探讨与讨论、思考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当你们用充满疑问的眼神看我的时候,我想我不能不做一番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之前,我想由衷的祝贺各位在人海之中来到铜仁一中。几年前,我和你们一样,经历初三艰苦的学习生活然后考入铜仁一中,那时我 15岁,也是我第一次实现第一个目标,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也在我沉浸在甜蜜的幻想之中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约而至,我没有了新的目标,学习的动力一下子无影无踪。这样高一在恍惚之中度过,那是我很后悔的一年,后来我考入西南大学成为现在的身份。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化学老师。 化学名称:龙胜勇

物理性质:色泽——肉色环保型质量——55KG 长度——头顶天脚踏地混合物味道独特无毒 化学性质:像钾一样活泼的性格酒精灯一样的奉献多语言支持——普通话,铜仁话,铜仁普通话。身体安康 希望我们的相遇像浓硫酸和水的相遇一样能有无限的活力 这就是我,一个今天将要和你们探讨五个问题的人 1、化学与中国、化学美 2、化学能够给你带来什么 3、高中化学与高一化学 4、高中化学怎么学 5、关于青春 (学生交流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化学与中国的故事,中国的化学家的故事)老师补充介绍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历史上的化学名人的简历以及他们对中国化学发展的贡献。并且与国外化学发展作对比,简单介绍化学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 (学生列举他们在化学中发现的化学美的地方以及在化学课上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老师介绍化学美的时候通过谜语、图片、实验视频给学生展示。 化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生交流发表意见)老师补充 ①它提供给我们便利的生活条件,学习化学我们能了解许多生活常识; ②化学是创造新事物改进社会的空间和推进社会发展的学科; ③化学为解决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④最后化学帮助各位在高考中实现理想。 高中化学共八本书,分为必修2本,选修6本。内容涵盖广丰富,在学修的版块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模块来阅读。在高考中,必修占据大部分的知识内容,选修也会有部分内容,我们会根据考纲的要求来安排选修板块的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课后反思: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怎样上好初中化学的第一节课

老师的活动同学们的参与 (老师走上讲台)上课!起立,老师好!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回礼!同学们笑。 同学们,知道我在九年级将和大家学习什么学科吗?化学! 对!化学,其实化学对于我们大家一点都不陌生。知道全世界最高的科学奖项是什么吗?诺贝尔奖! 对!非常正确。可是,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诺贝尔本身是一个化学家。同学们油然起敬。 有的同学心里在想,那化学的作用是什么?它研究那些东西呢?同学们作思考状。 稍作停顿,我们初中化学就像一幢9层楼的房子(9章)。同学们马上翻书。 孩子们,当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钻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哭! 为什么哭呢?茫然。 原来呀,当我们一来到这个地球上,不小心吸了一大口物质,但我们又不知道那是什么,于是我们就被吓哭了。笑。 我们吸的第一种物质是什么呢?空气! 空气的成分是什么?是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呢?茫然。 还有,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要喝的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物质的组成是化学要研究的。 在医院里危重病人都要立即进行输氧,为什么医生没有给病人输煤气呢?笑。 原来呀,氧气才能供给呼吸,而煤气有毒,会使人中毒死亡,化学要研究物质的性质。 现在我告诉你,等到我们学习到第六单元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你妈妈戴的钻戒和我们的铅笔芯的组成,是一模一样的,那孩子们,你愿意拿妈妈的钻戒来老师这里换大把的铅笔吗?笑摆头。 既然钻戒和铅笔芯的组成相同,它们的价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以后我们会知道:原来它们的结构不相同,化学要研究物质的结构。 我们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在我们家里用途最广的金属是铁,它是怎样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又很容易出现什么现象呢?生锈! 物质的变化是化学要研究的。 版书:化学研究物质的:,并提示“物质”与“物体”的区别。 观察一下学生的表情,从中找一个最兴奋的孩子,问:某某同学,你的人生梦想是什么?说出来大家分享。我的梦想就是做化学家! 那你知道化学家的摇篮在哪儿吗?迟疑。 同学们,化学家的摇篮在实验室,下面我先做一个实验请大家观察。 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提示观察实验的初步方法。观察到耀眼的白光,惊呼。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矫健的二十九个巨人脚步,看到了吗?看到了! 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步入鸟巢的巨人脚步中一定含有什么反应?举手、“镁的燃烧”兴奋、成就感溢于言表。 请同学想一想,金属镁燃烧后,还是不是金属镁?变化以后生成新物质了没有?激烈讨论,学生达成共识:金属镁燃烧后不再是金属镁。变化以后生成了新物质。 请同学回想一下,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课里所学过的发明蒸气机的故事,瓦特观察到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但我们翻开水壶盖,又看到了什么?又看见了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 那水由液态—气态—冰的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没有?没有!

新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胜利学校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7年秋第一学期定稿 学科:化学; 任课班级:九年级; 任课教师:陈兴洪; 2017年 9 月 1 日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考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 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3、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2课时

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下册全套

§ 5- 1碳的几种单质 【教学目的】 1?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征与用途 【教学用具】集气瓶、氧化钠、木炭、品红、水、烧杯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征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写出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C CO CO2 H2CO3 CaCO3 碳及碳的化合物是化学世界最庞大的家庭,有碳单质,如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炭,还有无机含碳物质,和有机物等,所有有机物都有碳,氢两种元素。如天然气的主要成份甲烷(CH4),还有酒精、醋酸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碳的几种单质。 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金刚石、石墨,还有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等。(注意:碳和炭) 问: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都是以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果把石墨和金刚石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还纯净物? 是混合物,它也说明了以前学习过的单质的概念,应该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不能

光光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下列我们分别讨论一下这几种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用途: 一、金刚石 1.物理性质 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经仔细琢磨会带上光泽,成为璀灿夺目的装饰品一一钻石,它是一种不导电、不导热的固体,是自然存在的最硬的一种物质。 2.用途 坚硬是金刚石最重要的性质,可以利用这个性质,将金刚石做为切割玻璃的玻璃刀,还可用来切割石,加工坚硬的金属,作为钻探机的探头。 二、石墨 1.物理性质 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地很软,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以导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它具有滑腻的感觉。 2.用途 利用它具导电性能可作为电极,如电池中的石墨电极等,因为它具有滑腻的感觉所以它可用来作为润滑剂。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它们的性质(物理性质)却截然不同,它主要是因为其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才会这么大的差异。 三、无定形碳 无定形碳中有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等,而木炭是我们最经常接触的一种, 现在主要以木炭为代表研究一下木炭的物理性质及它的一些主要用途。 (一)木炭

如何上好初三化学的第一堂课

如何上好初三化学的第一堂课 【摘要】化学对初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对这门学科充满恐惧,也充满希望。因为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任务很重很紧张,学生担心化学成为负担,同时也憧憬化学带来一份甜蜜。对于每一个人,这门学科大家起点都一样。因此,上好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课很重要,上好了能让学生对这门学科充满兴趣,为以后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为“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案例部分内容。 【关键词】初中化学第一堂课课题1案例内容 化学对初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对这门学科充满恐惧,也充满希望。因为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任务很重很紧张,学生担心化学成为负担,同时也憧憬化学带来一份甜蜜。对于每一个人,这门学科大家起点都一样。因此,上好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课很重要,上好了能让学生对这门学科充满兴趣,为以后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案例部分内容。 教学设想: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教学应将教学的重点、难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亲历学习过程、教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上。教学中通过增设“无中生有”“魔棒点火”“烧不坏的手帕”等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比一比”“试一试”等探究活动来让学生亲历过程,体验生活中的化学;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答辩——归纳总结”及巧妙的板书设计来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中又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师生互动的方法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达成教与学的目标。 教学理念: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教学的初步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化学及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初步感知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 教学体会: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是初三学生上的初中化学第一节课。它对今后学习化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重点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

学校 科目:化学 年级:九年级 教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