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标准

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标准

《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宴会设计与管理》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核心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中的“酒店管理”模块课程。在旅游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教学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对餐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活动——宴会设计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全面熟练掌握饭店餐厅高级服务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大型宴会设计与管理知识,大力培养学生成为饭店业所需的高级技师人才,积极为我国的旅游饭店队伍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本课程的开设,是以《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英语》、《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的开设为条件,并为满足《酒水服务与酒吧管理》、餐饮阶段实习和酒店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要求设计课程内容。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与前续、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培养酒店及餐饮企业宴会部门的服务员、预订员、领位员、传菜员、领班、主管和一线经理必须的技能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旨在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高星级酒店餐厅区域为教学背景,研究中西餐宴会的布局与台面创新设计;其二,使学生掌握中西餐餐饮宴会服务的基础知识,熟悉宴会部运营流程和操作规范,;其三,逐步形成灵活创新的中西餐服务管理思想,掌握宴会工作的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管理理论与服务技能。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餐饮服务员中级考试提供支持;为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毕业后适应旅游饭店餐饮管理工作的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现代餐饮服务员与基层管理者职业能力调查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开发和“工学结合”为平台,形成工作任务驱动,模拟与仿真结合的设计理念。

(一)设计理念

在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指导下,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课程模式,首先通过对现代餐饮服务员与基层管理者职业能力进行调查,对相关岗位和任务进行分析,在课程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从事餐饮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然后以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学习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技能操作、仿真模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发现学习、范例教学、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市场调查、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工作情境或模拟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项目和任务的选取要符合当前餐饮业的现状和体现企业对餐饮人才素质的要求。在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更要突出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用发现学习取代接受学习、理解学习取代机械学习、自调节学习取代他调节学习。通过项目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顾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完整,保证技能证书考试的要求,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学生通过学习《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能理论结合实践,力求理解中西餐宴会的特点、熟练掌握中西餐宴会服务的技能、从而初步具备从事高星级酒店中西餐宴会设计与管理等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宴会设计与管理》的教学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模拟设计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实现优良的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之以宴会市场调研、饭店宴会运作观摩实习、对各类宴会创新台面比赛进行点评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实学习内容,深化认识,构建高起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平台,为今后从事宴会设计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典型工作任务

(一)了解预订

1.阅读订单

2.人员安排

3.设计台型

4.预订鲜花

5.准备用餐场地

6.设计菜单

7.明确内容

8.其他方面

(二)召集会议

1.进行培训

2.预模拟操作

3.召集会议

(三)预订接待

1、预订部做VIP档案登记(对食品、酒水等的要求),不断补充完善;

2、预订部在接到VIP预订时,应事先了解客人的用餐人数,宴会规格,类型、标准、宴请人员的特殊要求、用餐禁忌等相关信息,并与相关接待人员作好交接;

3、确认宴会的菜单和接待单位(根据用餐时间长短对宴会菜单加以控制,以保证能上完或分完菜单上的所有菜品);

4、由厨师长审核菜单,并负责出品的装盘控制(菜盘选择、搭配、装饰等),备餐间负责人加强协调能力;

5、根据客人要求,预订好相当规格的餐台欢迎鲜花;

6、在接到VIP宴会接待信息时,预订部要及时通知接待班组作好接待准备,并做好其它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报告酒店领导。

(四)餐前准备

1、摆台

2、合型设计

3、指放席位卡

4、准备菜单

5、根据接待方要求对宴会厅内摆设,装饰物进行合理的安排,提供个性化服务;

6、检查厅内各种设备

7、检查台面餐具、开餐所需餐具、用具是否干净,无破损,准备充足(可适当预备3套餐具备用),摆放整齐,并将香巾、开胃菜,味碟等准备到位;

8、若有外籍宾客,要准备好相应数量的餐刀、餐叉,并按席位卡要求摆放于餐台;

9、按预定要求准备好所需酒水;

10、餐前半小时,将电视机开启,并将电视频道调至中央一台,有外宾时,调至中央新闻的英文频道;

11、配合接待方检查餐前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并确定上菜时间。

(五)中餐宴会服务流程

1.宴会前的组织准备工作

2.迎宾工作

3.就餐服务

4.送客服务

5.宴会服务注意事项

(六)中餐宴会服务流程

1.宴会前的组织准备工作

2.餐前鸡尾酒服务

3.席面服务

4.宴会结束工作

四、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岗位需求,本课程旨在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高级餐饮服务员”和“高素质的宴会餐饮管理人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宴会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中西餐饮宴会较高的策划与设计技能与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成为餐饮企业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岗位引领型的教学活动,学生能了解宴会设计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具备饭店服务的工作能力,具备诚实守信、沟通协作的职业品质,树立优质服务意识,热爱本职岗位,为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使学生了解中西餐宴会的特点;了解中西餐宴会的设计要求;熟练掌握较强的宴会布局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宴会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内部团队之间高效配合,协作默契,掌握宴会中的现场表现创意及出色的执行能力,打造最能触动客户心灵的宴会场景的综合服务职业能力。

最终要达到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

·掌握饭店前厅、客房、餐厅各工作岗位的服务流程及基本技能

·会较好地处理宾客投诉

·具有较强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

·具有较好地应对和解决服务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饭店产品促销能力

·会较熟练的利用计算机查阅资料、应用网络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学时分配

七、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或选择

依据《宴会设计与管理》进行内容重组,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建议配备下列参考资料:

《餐饮服务与运转》文志平编著

《餐饮服务》陈修仪主编

《餐饮服务培训教材》陈尧帝主编

《餐台设计与布置》梁玉社编著

(二)教学建议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情景布置教学、演示法、模拟设计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实现优良的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之以宴会市场调研、饭店宴会运作观摩实习、对各类宴会创新台面比赛进行点评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实学习内容,深化认识,构建高起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平台,为今后从事宴会设计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评价

(1)理论部分以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平时表现等;技能考核:学生进行宴会设计与管理餐饮技能模块的考试。

(2)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宴会设计与管理餐饮技能模块的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附综合[能力鉴定]

1、相关知识

⑴宴会台型、台面设计的要求与要点。

⑵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各种宴会场景、宴会台型、台面方案。

2、服务技能测试

⑴中餐宴会预订技能综合模拟测试

中餐宴会预定技能测试表

⑵中餐宴会迎宾、导餐技能综合模拟测试

中餐宴会迎宾、导餐技能测试表

班级: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⑶中餐宴会服务技能综合模拟测试

中餐宴会服务技能测试表

班级: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编制宴会设计与管理实训指导,加强网络资源建设。

课程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 课程标准制定(修订)管理办法课程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具有指导性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制订,对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规范课程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的指导思想。服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整体优化的要求,明确本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 2、课程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制订课程标准的总依据是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要防止脱离培养目标片面强调本课程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公共课、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一是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二是体现中等职业教育属性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 3、示范专业应选取3-5门专业核心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建立理实一体化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其余课程可根据专业整体改革思路,做到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开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或其他教学模式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的实

软件项目管理论文

软件项目管理论文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软件工程专业《软件项目管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软件项目管理 姓名:郑闽君 准考证号: 9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年级: 09级 2010 年 3 月

目录

1 绪论 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个人单打独斗的作坊式开发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各软件企业都在积极将软件项目管理引入开发活动中,对开发实行有效的管理。我公司是西安一家中型软件企业,在公司中已经实行了项目管理制度,软件项目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概念上讲,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实际上,软件项目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如此,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于成熟,企业越能够稳定发展(即减小开发风险)。 软件开发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制造,软件的整个过程都是设计过程(没有制造过程);另外,软件开发不需要使用大量的物质资源,而主要是人力资源;并且,软件开发的产品只是程序代码和技术文件,并没有其他的物质结果。基于上述特点,软件项目管理与其他项目管理相比,有很大的独特性 目前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个值得深思的事实是,到目前为止,已经信息化的企业在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的投资超过了未信息化企业在IT的投资。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IT项目的投资已经由厂商驱动向用户驱动转变,以往什么利润高IT厂商就说什么好,用户低着头掏腰包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大多数的用户都经历过信息化,或成功过,或失败过,经验教训都有了许多。用户更加重视企业信息战略的规划、IT投资的实实在在的效益。 一方面,能够为用户提供IT能力的厂商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这些企业为了生存,竞争手段花样百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那么,作为IT企业,要想在竞争的市场上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IT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IT解决方案的技术水平;一是IT项目的实施能力。相对于前者,后者在短期提高利润方面更能显示出威力。因为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意味着项目能得到更好地控制。成本能得到更多的节约,人力资源能得到更加合理的安排,客户的需求能得到更好地满足。

《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项目管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职业能力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有《经济学》、《经济数学(1)》、《统计学》、《管理理论与实务》等。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使学生能够具有先进的项目管理思维与理念,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术方法,把握项目管理的工具、过程和技巧,了解国内外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项目管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项目管理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 国际项目管理所必需的相关商务知识; ●具备项目策划与评估技术、项目融资方式与策略、项目建设总体组织、项目采 购与合同、项目设计与建设的管理、项目团队建设与激励等方面坚实的理论基 础和较宽广的知识面; ●熟悉项目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 2.能力目标 ●利用项目工具进行项目工作分解的能力; ●熟练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项目管理的能力; ●运用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的观点和理论解释项目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沟通手段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与项目相关人相关 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养成良好的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的职业道德。 ●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自律能力; ●具有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形成利用项目管理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树立企业管理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认真、 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参考学时 36学时。 (四)课程学分 2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标准

《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宴会设计与管理》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核心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中的“酒店管理”模块课程。在旅游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教学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对餐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活动——宴会设计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全面熟练掌握饭店餐厅高级服务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大型宴会设计与管理知识,大力培养学生成为饭店业所需的高级技师人才,积极为我国的旅游饭店队伍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本课程的开设,是以《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英语》、《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的开设为条件,并为满足《酒水服务与酒吧管理》、餐饮阶段实习和酒店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要求设计课程内容。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与前续、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培养酒店及餐饮企业宴会部门的服务员、预订员、领位员、传菜员、领班、主管和一线经理必须的技能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旨在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高星级酒店餐厅区域为教学背景,研究中西餐宴会的布局与台面创新设计;其二,使学生掌握中西餐餐饮宴会服务的基础知识,熟悉宴会部运营流程和操作规范,;其三,逐步形成灵活创新的中西餐服务管理思想,掌握宴会工作的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管理理论与服务技能。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餐饮服务员中级考试提供支持;为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毕业后适应旅游饭店餐饮管理工作的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现代餐饮服务员与基层管理者职业能力调查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开发和“工学结合”为平台,形成工作任务驱动,模拟与仿真结合的设计理念。 (一)设计理念

IT项目管理课程作业

1、为什么说项目章程的形式意义大于内容意义?项目章程主要起什么作用? 答:项目章程应该通过管理者对项目及项目所需的条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后颁发,它提供给项目经理运用、组织项目所需资源,进行项目活动的权力。主要项目干系人应该对该章程达成共识,并亲笔签名认可。所以在事实上,项目章程的象征意义大于其内容本身。项目章程是正式承认某项目存在的重要文件,它可以是一个特别的文件形式,也可以是项目立项书、企业需求说明书、产品说明书、项目任务书、开工令或项目描述表,项目章程授权项目工作的正式展开。项目的主要干系人需要在项目章程上签字,以表示承认在项目需求和目的上已经达成一致,并承诺提供相关的支持。项目章程对其他文件既有直接作用,也有参考作用。 2、什么是项目范围?什么是项目范围管理? 答:项目范围是对项目界限进行的定义。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范围是指项目中的交付成果的总和。项目范围的确定与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整体成功。项目范围管理计划描述了对项目范围如何进行管理,项目范围怎样变更才能与项目要求相一致等问题,是项目管理团队确定、记载、核实、管理和控制项目范围的指南。项目范围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有根据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制作的WBS、如何正式核实与验收项目已完成可交付成果的一个过程、控制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变更请求处理的方式等。项目范围管理计划包含在项目管理计划之内,也可作为其中的一项分计划。项目范围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极为详细的或相当概括的,具体视项目的需要而定。 3、项目进度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项目进度管理涉及的主要过程包括活动定义(确定完成项目各项可交付成果而需开展的具体活动)、活动排序(识别和记录计划活动之间相互逻辑关系的过程)、活动资源估算(估算完成各项计划活动所需资源类型和数量的过程)、活动持续时间估算(估算完成单项计划活动开展的具体活动时间)、进度计划编制(分析计划活动顺序、计划活动持续时间、资源要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制定项目进度表的过程)、进度控制(控制项目进度变更的过程)。 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资 源估算 持续时 间估算 进度计 划编制进度控制 进一步定义范围进 一 步 定 义 时 间 进 一 步 定 义 成 本 进 一 步 定 义 时 间 项 目 进 度 计 划 WBS 进度检查评价调整

关于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及管理办法

关于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及管理办法 课程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具有指导性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制订,对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规范课程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服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整体优化的要求,明确本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 2.课程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制订课程标准的总依据是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要防止脱离培养目标片面强调本课程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公共课、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一是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二是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 3.重点专业应选取3-5门专业核心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建立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其余课程可根据专业整体改革思路,做到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开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或其他教学模式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既要满足“岗位人”、“职业人”的需要,又要考虑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的要求。 4.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可根据各自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制订相适应的课程标准。课程要充分考虑本院及合作企业的教学资源条件,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可行性的关系。课程要重视实践性教学,创造条件加大校内生产性(或仿真生产)实训比

项目管理软件在实战中的应用论文

项目管理软件论文 项目管理软件在实战中的应用

摘要: 项目管理软件的实质就是软件项目计划的编制和软件项目计划的跟踪控制,这里计划是项目成功实施的指南和跟踪控制依据,而跟踪控制又保证项目计划的成功执行。本文以实力具体分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进行软件项目管理。 关键词:软件项目管理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个人单打独斗的作坊式开发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各软件企业都在积极将软件项目管理引入开发活动中,对开发实行有效的管理。 从概念上讲,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实际上,软件项目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如此,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于成熟,企业越能够稳定发展(即减小开发风险)。 在软件项目中有两条非常重要的线索,一条是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另外一条是软件项目管理过程。通常,人们容易注意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而忽略软件项目管理过程的线索。事实上,后者很重要,有时其重要性甚至超过项目开发过程。项目管理可以让一个项目获得高额的盈利也可以让一个项目损失惨重,而编码的影响力则相对小一些、。现实中由于出色的项目管理,将已经亏损很严重的项目又重新扭亏为盈的例子并不少见。 项目管理在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例如进行一次商品采购,你会在一张纸上记录所有需要购买的东西(即采购清单),这个采购清单帮助你不要遗漏采购项,你可以采用“完成一个采购项,在采购清单上打一个勾”的方法协助你完成采购。与此类似,软件项目管理也是如何管理好软件项目的内容、花费的时间(进度)以及花费的代价(规模成本)。为此需要制定一个好的项目计划,然后控制好这个计划。编制软件项目计划、跟踪控制软件项目计划这就是软件项目管理的实质。其中,计划是项目成功实施的指南和跟踪控制的依据,而跟踪控制是项目计划成功执行的保证。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软件工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工程性基础课程,在软件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软件开发是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环节,人们通过软件工程学把软件开发纳入工程化的轨道,而软件工程学是用以指导软件人员进行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的科学。《软件工程》已成为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开发软件项目的工程化的方法和技术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等;学生应能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以及有效地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为学生参加大型软件开发项目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能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参与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知识目标 (1)教授以软件工程的发展、主要方法、常用工具的使用为主线。包括: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用的软件管理方法、常用的建模工具等。 (2)关键的知识讲授阶段有:软件需求获取方法、需求规格说明撰写与评审方法、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结构化设计方法、体系结构设计、面向对象UML的软件分析方法、UML 建模方法、软件测试基本理论等。 (3)通过该课程的教授,学生应具备软件工程基本理论知识。 2. 能力目标

(1)运用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开发与维护软件的能力 (2)编写相关技术文档的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工作交流能力。 3. 素质目标 (1)职业素养的培养:对软件开发领域常见的职业要求、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培养与灌输。 (2)专业素养的培养:对软件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能够予以准确判断,明确解决思路。 (三)参考学时 64(理论:32\实验:32 )学时。 (四)课程学分 3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理论64学时) 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从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工程环境等几个方面了解如何将系统的、规范化的和可以度量的工程方法运用于软件开发和维护中。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基本掌握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软件开发技术,初步了解软件复用的概念及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同时对软件工程管理和环境等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表2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宴会设计与策划》课程标准

《宴会设计与策划》课程标准 《宴会设计与策划》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宴会设计与策划适用专业:酒店管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宴会设计与策划》课程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本课程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授课、实训室实操和酒店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使学生具有宴会会场设计与服务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服务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该课程学时总计48学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与餐厅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相关内容和部分紧密结合,是学生考取餐厅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必修课程。 (二)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1.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需要紧密结合,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宴会设计与策划》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掌握应知应会内容的前提下,注意与专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强调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当精减理论授课时间,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充分反映就业岗位对该门课程的能力需

求,紧密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建设的需要,与专业课程教学形成呼应,突出重点和难点。新制订体现实践性适用的项目式课程教学标准,使教师组织教学方向更明确更具针对性,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具呼应性。 2.将知识点、技能要求与具体工作任务联系起来,突出知识与技能要求的岗位针对性 课程内容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知识点的选择,教学内容强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项目来自企业实际,项目小组至少必须做完所有基本工作环节。项目 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对知识点的选择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改革,改革教学大纲,改变传统上按照学科教学的方式,改变以往的课程内容比较强调课程中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掌握,重视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问题,着重在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完整的训练,帮助学生实现所学知识的整合与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建立全面的认识,给学生未来岗位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标准根据行业专家对酒店宴会部门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宴会服务的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按照具体实践过程安排学习项目,使学生掌握宴会各项策划与服务的基本操作要领。为了充分体现基于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思想,将本课

软件项目管理课后作业

第一章 14、简述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答: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包括: 成本与人力的投入在项目开始阶段投入较低,在工作执行阶段达到最高,并在项目结束时迅速回落; 干系人的影响力、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在项目开始时最大,并在整个的项目周期中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变更的代价随着项目的进行呈指数级数增加在不显着影响成本的前提下,改变项目产品最终特性的能力在开始最大,并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减弱,变更和纠正错误的代价在接近完成时通常会显着增高。 17、软件项目管理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答: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软件度量; 软件项目计划; 风险管理; 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软件配置管理等。 18、某研究所人员规模500 人左右,主要承接部里下达的研 究任务和从市场上获取的横向项目。研究所准备实施一个 OA 系统,试分析:项目相关者、项目是目标导向的还是产品导向的、项目阶段、项目目标、项目环境。

答:项目相关者包括研究所全体人员,研究所上级和相关部门,市场上的客户; 项目是目标导向的,因为该项目并不是生产某种产品,而是实施一个OA 系统,所以应该是目标导向的; 项目阶段分为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在项目的概念阶段,经理一般要简要的描述项目------------------- 提出项目的概要计划 描述项目的需求和基本构造,给出最初的或粗略的成本估计,生成项目的大概工作内容;概念阶段完成之后就是开发阶段了,在开发阶段,项目团队要建立更详细的项目计划,更精确的成本估计和更详细的 WBS然后是实施阶段,项目团队制定了明确的或者说是非常准确的成本估算,交付了需要的工作,同时向项目相关者提供绩效报告;最后是收尾阶段,该阶段完成所有的工作,客户对整个项目进行验收和接受,项目团队应该在经验总结报告中总结项目经验; 项目目标是在研究所全体员工的办公电脑上实施0A系统,实现办公的自动化; 项目环境包括项目的本质,项目团队成员的特征和相关技术的本 质。在这个项目中,项目的本质是为研究所人员实施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硬件的安装与软件的安装,安装环境又分为个人电脑、大型主机、网络设备等;项目团队成员的特征又分为不同的种类,业务分析员、程序员、网络专家、数据库分析师、质量保证专家、技术文档书写员、安全专家、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项目的技术本质又包括硬件与软的本质,编程语言的本质,业务与安全的本质等等。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临溪中心小学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为深化“课改”实验,规范实施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计划,有效管理和评价课程,体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积极促进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制定课程管 理制度。 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一)国家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开设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二)地方课程 占用地方课程课时,经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 就是学校的活动类课程、选修课、兴趣活动的继承、规范和发展,纳入课表,依据学生需要开发,根据学校资源开发,依据办学目标开发,认真编写教材。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班队活动课、科技手工课等。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做,在一系列活动中进行实验、考察、设计、制作、想象、反思、

体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实施条件 (五)制定课程表时,各年级要严格执行《普通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安排表(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门类、课时不得随意增减。按照《中小学学年度校历》, 依法执行课程计划。 (六)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标,使用经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征订的教科书,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非经审核的教科 书不得随意使用。 (七)结合教师所学专业、学校《课程表》规定的课程门类、课时,科学、规范的配置任课教师,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八)按有关要求,配置并更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教具、设施、设备,仪器室要录制、购买学生关心、感兴趣的教育资料,满足教学需求。 (九)标准班学额均为40人,最多不超过50人。各年级不得分重点班、快 慢班;无特殊情况尽量不中途重新分班。 三、课程实施 (十)学校要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出全校总课程表、活动课安排表;教师任课表、班级分课程表、活动课安排表、作息时间表在开学前下发,各教学班严格按课表上课,保证课程开齐、开全、开足、开好,教师能按县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保证按规定时间开学、放假。 (十一)抓好课程实施的常规管理工作,教师应承担研究教材(课标)、备课、编写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习辅导、批改作业、教学检测、评价等教学任务。。 (十二)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标、德育大纲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课前要精心备课,认真编写教学设计,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教学要紧扣“三维目标”,改进教

软件项目管理论文

第一部分:XX公司IT项目总结 一、项目背景 本论文要分析的项目是一个企业内部的IT项目,即:企业商业信息支持系统升级。这个项目发生在一家中型规模的企业,同时向企业客户和消费者两方面提供产品和服务。表面上看,这个项目是一个企业内部的IT项目,但是这个IT项目是和另一个商业流程项目同时进行,互相配合的。因为商业流程有改变和创新,所以,这个项目并不是对老系统的升级和维护,而是一次创新,质的飞跃。因此,这个IT项目有一些特点: 该项目与商业流程项目同时进行 项目会影响到公司其他部门的运营流程。 该项目隶属于一个现有范围更广更复杂的IT系统 项目涉及人员主要有如下角色: 领导小组: 由公司高层经理,以及有影响力的高工,业务牛人组成。 项目组: 由IT部门、商业部门、以及外部IT供应商共同组成 受众: 所有将受到此IT解决方案影响的员工。 二、项目管理涉及哪些方面 在总结本IT项目管理效果之前,让我们想想:如何评价一个项目是否取得成功?这里边涉及的因素很多很多。而且,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角度: 项目过程是否做得很好、很舒畅? 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项目受益人拿到收益和价值最大? 项目成员得到的成长和良好的感受? 项目过程值得称道,项目管理很有一套? … 在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最好还是回到本源,从根本来上看,然后再逐步地展开。那就是:什么是项目? 这里有一个普遍的定义:项目就是一套独特互相联系的任务,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充分地利用资源,共同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 开始与结束:说明项目是有时间限定的,有deadline。也说明,项目启动要有启动的姿态,项目结束要有像样的收尾。实际项目中,时间资源永远都是一种稀缺资源,项目经理经常面临火烧屁股的情势。 充分地利用:说明项目是在意成本的。事实上,成本总是一个敏感的词,任何项目都是划拨有限的资源。实际公司软件项目中,经常性的情况就是人手总是紧缺的。 特定的目标:说明项目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意图。也解释了,为什么做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其实概括起来,这就是影响项目同时也是项目干系人关注的三个主要因素:商业价值、成本、进度。如图一所示

《软件开发基础》课程标准

《软件开发基础》课程标准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软件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软件开发是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和训练,加深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加强程序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软件开发基础》已成为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多媒体、网络等应用环境中软件的基本开发方法及技术,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解决的数据结构与常用算法的实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上述环境中开发软件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开发方法和常用开发技术,为今后结合实际应用开发软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软件工程概念与流程、数据结构概念与算法,并且结合数据库知识具有一定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 1. 知识目标 (1)教授以软件开发的发展、主要方法、常用工具的使用为主线。包括: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用的软件管理方法、常用的建模工具等。 (2)关键的知识讲授阶段有:软件需求获取方法、需求规格说明撰写与评审方法、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结构化设计方法、体系结构设计、面向对象UML的软件分析方法、UML 建模方法、软件测试基本理论等。 (3)通过该课程的教授,学生应具备软件开发基本理论知识。

2. 能力目标 (1)运用软件开发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开发与维护软件的能力 (2)编写相关技术文档的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工作交流能力。 3. 素质目标 (1)职业素养的培养:对软件开发领域常见的职业要求、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培养与灌输。 (2)专业素养的培养:对软件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能够予以准确判断,明确解决思路。 (三)参考学时 64(理论:32\实验:32 )学时。 (四)课程学分 3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理论64学时) 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从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工程环境等几个方面了解如何将系统的、规范化的和可以度量的工程方法运用于软件开发和维护中。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基本掌握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软件开发技术,初步了解软件复用的概念及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同时对软件工程管理和环境等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表2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宴会设计》课程标准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宴会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宴会设计(02211060) 总学时数:30(理论课学时数:22 实践课学时数:8) 学分数:2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 1.必修课 2.专业课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从事中餐零点接待的服务技能和基层管理能力;以宴会部的经营管理活动和运作流程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体系和技能,是学生的管理理论的提高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针对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及酒店职业岗位对员工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选取适用于酒店、餐饮企业岗位职责需求的课程内容,强化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包括对宴会业务认知、宴会部组织管理、宴会预订、宴会菜品设计、宴会酒水设计、宴会台型与环境设计、宴会台面设计、宴会服务流程设计与管理、宴会菜品生产与价格管理等内容,力求达到知识和技能与工作岗位相适应。 四、课程基本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酒店专业的认识,能掌握较为全面的宴会设计与管理的知识和基本理论,自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也为从事餐饮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职业技能目标:掌握酒店行业和社会餐饮企业的宴会基础理论和设计的知识,了解宴会的发展动态,具备行业服务能力和从业能力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细心、周密、热情的服务意识,团结、协作、宽容 的合作意识,灵活、克制、诚信的职业意识。 五、先修课程 本课程为第五学期开设,前续课程主要有《饭店管理实务》《餐饮服务与管理》《插花》《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烹饪知识》《酒店财务管理》等,无后续课

课程标准制订与管理办法

课程标准制订与管理办法 课程标准是依据高职课程的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对教育教学应达到的指标所做的具体描述,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的制订,对于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为教学双方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依据。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规范课程标准的制(修)订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程标准的制订原则 1.课程设计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服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的要求,明确本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 2.制订课程标准要依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防止脱离培养目标而片面强调本课程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公共课、专业基础课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既要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又要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 3.课程标准的制定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参照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设置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和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建立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4.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中,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相适应的课程标准。 5.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软件项目管理大论文

软件项目管理综述 (马隆杰 2111505127 )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个人单打独斗的开发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因此各软件企业在软件开发活动中纷纷引入软件项目管理相关技术,使得开发过程得到有效的实行与管理。以现今中国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软件公司为例,在这些公司中针对大型项目开发时都实行了项目管理制度,并把软件项目管理作为整个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概念上讲,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实际上,软件项目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如此,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于成熟,企业越能够稳定发展(即减小开发风险)。软件开发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制造,软件的整个过程都是设计过程(没有制造过程);另外,软件开发不需要使用大量的物质资源,而主要是人力资源;并且,软件开发的产品只是程序代码和技术文件,并没有其他的物质结果。基于上述特点,软件项目管理与其他项目管理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 二.什么是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 软件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软件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从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维护全过程)都能在管理者的控制之下,以预定成本按期,按质的完成软件交付用户使用。而研究软件项目管理为了从已有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中总结出能够指导今后开发的通用原则,方法,同时避免前人的失误。 软件项目管理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提出的,当时美国国防部专门研究了软件开发不能按时提交,预算超支和质量达不到用户要求的原因,结果发现70%的项目是因为管理不善引起的,而非技术原因。于是软件开发者开始逐渐重视起软件开发中的各项管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软件研发项目管理不善的问题仍然存在。据美国软件工程实施现状的调查,软件研发的情况仍然很难预测,大约只有10%的项目能够在预定的费用和进度下交付。 1995年,据统计,美国共取消了810亿美元的商业软件项目,其中31%的项目未做完就被取消,53%的软件项目进度通常要延长50%的时间,只有9%的软件项目能够及时交付并且费用也控制在预算之内。 软件项目管理和其他的项目管理相比有其自有的特殊性。首先,软件是纯知识型产品,不同于实际工程,其开发进度和质量很难估计和度量,生产效率也难以预测和保证。其次,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开发过程中各种风险的难以预见和控制。Windows这样的操作系统有1500万行以上的代码,同时有数千个程序员在进行开发,项目经理都有上百个。这样庞大的系统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其软件质量是难以想象的。 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人员的组织与管理,软件度量,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煤炭管理干部学院 计算机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2012.06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主要容包括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编码、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项目计划与管理。本课程教学是既要侧重软件开发的方法、原理的讲解,又要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和开发软件的能力,两者并重、相互结合。 根据培养计算机高级理论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座谈,了解企业需求,梳理岗位任务,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容。通过企业调研,深入了解软件开发企业的需求,分析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容,设计学习情境,摒弃传统的从结构设计角度学习本课程的方法,从软件项目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的角度将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若干学习情境,以完成岗位任务所需知识和能力选取教学容,使其符合企业真实的工作程序、技术标准。 以行动导向组织实施教学。课程教学遵循“计划、调研、设计、实施、测试、发布与维护”这一“行动”过程序列;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根据该情境设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制定设计方案,实践操作,最终总结汇报形成成果,

整个过程以学生动手“工作”为主要学习过程。学生在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这一“工作”过程中,开展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将知识用于完成项目任务的“工作”,最后通过相互的成果展示和阶段评审达到知识的更新、职业能力的巩固和升华。 建立多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过程与成果结合评价,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评价模式,包括课堂讲评、实践操作、阶段评审、成果展示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将课程考核与企业的岗位需求融合在一起,形成多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四、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 能够按照规的软件项目开发流程来设计、开发软件; 2.能够规地编写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文档; 3.能够使用Project工具软件进行软件项目管理; 4.能够使用Rose或Viso等工具软件进行项目辅助设计; 5.能够准确地设计测试用例,进行软件项目测试; 6.能够规地发布项目并制定合理的后期维护计划。 (二)知识目标 1.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2.掌握软件工程各个阶段的目的与任务; 3.掌握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 4.掌握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方法; 5.掌握软件测试的常用方法和选取测试用例的原则; 6.掌握软件发布的正规操作流程; 7.掌握软件后期维护的原则和方法。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规的系统设计、开发思路 2.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

冷菜工艺课程标准教(学)案设计说明

《冷菜工艺》课程标准与设计 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冷菜工艺》课程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是将冷菜制作技法、美学知识、冷菜制作知识融入到冷菜菜肴制作当中,使之成为具有艺术性和可塑性的一门学科。学生经过冷菜制作技法的学习、花色拼盘的设计、色彩的搭配等内容,从而达到在实际操作中与其相关岗位相匹配的各项职业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打下基础,从而达到冷菜制作岗位所必备的各项职业能力。 (二)课程任务 《冷菜工艺》主要学习理论和技能两大部分,理论包括:冷菜制作与美学知识、花色拼盘与雕刻知识、冷菜制作技能的创新和冷菜制作作品的设计;技能包括冷菜制作技艺—花卉类、冷菜制作技艺—建筑类、冷菜制作技艺—禽鸟类、冷菜制作技艺—平面类、冷菜制作技艺立体类与宴会冷菜的设计运用。其中技能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冷菜制作原料的品质检验和基本加工方法,结合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练习具有典型特色的作品,掌握其特性并应用在各类菜肴和宴席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及职业素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使学生有效的认识冷菜在菜肴制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冷菜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骤、菜品组合、菜品设计开发、色彩搭配、加工方法、原料选择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使学生为学习下一步的课程和进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运用烹饪图案设计、原料造型变化,在冷菜制作中较好的应用,同时为作品的创新打下基础;能够掌握基本刀法和基本造型作品的制作步骤。

3.素质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加在烹饪创作中的艺术灵感,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积极沟通、团结协作,并在主动参与中完成,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与能力的提高,达到高技能人才应具有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课时分配 项目序号名称教学形式主要内容学时 项目一冷菜工艺基础理论理论 教学 冷盘与冷菜的区别 中国冷盘的形成与发展 冷盘的地位与作用 4 项目二冷菜制作常用的方法 理实 一体化 教学 一、卤、二、挂霜、三、冻、 四、熏、五、酥、六、腌 七、炝、八、拌、九、蒸 十、烤、十一、煮 十二、泡、十三、腊、风 十四、油炸、卤浸、十五、脱 水制品、酱 32 项目三常用冷菜的制作一体化 教学 了解常用冷菜制作的方 法、各种冷菜常用调味汁的配 制及卤水的保管。 4 项目四冷菜的营养平衡与卫生控制理论 教学 掌握冷菜的营养平衡及卫生控 制。 4 项目五冷菜造型艺术的规律理论 教学 掌握冷盘造型的构图及其变化 的规律。 4 项目六冷盘造型的构图、变化与形 式法则 理论 教学 掌握冷盘造型的构图及其变化 的规律冷盘造型美的形式法 则。 4 项目七冷盘造型的色彩与分类理论 教学 了解冷盘造型的色彩的运用和 冷盘造型的分类。 4 项目八原料的选择、整形与拼摆 理论 教学 掌握冷菜原料的选择、整形; 掌握拼摆的方法与拼摆的基本 原则与方法。 4 合计60 (五)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课程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和管理办法

课程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和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课程标准是实施专业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是配置教学资源、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为加强课程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规范课程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工作,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明确本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课程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和素质培养,防止片面强调本课程的学科系统性、完整性;既要满足“岗位人”、“职业人”的需要,又要考虑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国际人”的要求。 2.公共课、基础课既要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又要体现高等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基础课可进行模块化或融合式课程改革,有些内容模块可归到专业核心课程结合工作任务进行一体化教学;课程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 3.专业课程应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对接职业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专业核心课程开发要进行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突破知识技能取向,通过与企业工作过程对接的教学过程,学生掌握实际工作的过程和方法,自我构建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发展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4.要充分考虑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条件,处理好教学的先进性与可行性的关系。要创造条件加大校内外生产性(或仿真生产)实训比例;切实在顶岗实习中体现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保证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的学习成为一个整体。 5.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适应自身基础和智能特点发展个性。课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合作共事能力,增强自信。基础课程要适应学生需要组织分级教学,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及格式 凡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开设的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均应制订课程标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根据各自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编制相适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件1、附件2、附件3。 三、课程标准的编制程序 1.课程标准由各系部组织相关教研室制订,在专业带头人或课程负责人主持下,组织教师研讨课程开发及课程标准编制的基本思路,安排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