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

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 ENG/SNG/EFP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伴音的制式非线性编辑

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

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

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

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声音?

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

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 ),用

围 20-20000HZ 。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 T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用λ表示。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 m/s。

V= λ *f

15 度下的声速—— 340m/s f 表示。人的频率范表示。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软橡皮50m/s

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

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

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Pa

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

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

W

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

“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

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

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HZ 。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

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经。

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

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

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

听阀:声压级0db,声压为基准声压。

可听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db。

响度也和频率相关。 100HZ , 40db。

动态范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 70

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音调

主要与频率有关,且与变化的对数成正比。次声:低于20HZ

超声:高于20KHZ调幅广播:低于 4.5KHZ

音色——对频率和强度的综合反应

基波和多种谐波构成一种声音幅度最大、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

幅度较小、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正弦波称为谐波最终构成一个非正弦波

听觉的方向感

人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和相位上的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

低频率:声强无差别,时间有先后高频率:声强有差别。

连续音:根据相位判断,但高频时不绝对。

人的水平向判断力远超垂直向判断力。

听觉灵敏度——从忍者说起

人耳对声压、频率和方位细小变化的判断能力称为灵敏度。

响度:声压变,判断力亦变。大于50db,级差 1db;小于 40db,级差 1-3db

频率:跟频率和强度相关。1000HZ 、40db,级差 3HZ ;低频、低声压,则级别增大。

可通过训练提高,随年龄降低,高声压亦有负作用。

第三节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无线电广播技术是关于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的技术,广播发射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所以广播发射机的首要任务是把要传送的音频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调制在载波上,并放大到额定的功率,然后利用天线以电磁波的方式发射出去,在一定的覆盖范围内利用接收机就可

以收听到声音广播。

无线电波的产生

由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通过天线辐射的结果,又称为电磁场。如天线中有高频率电

流在不停变化,则附近空间的电场也随之变动,在变动的电场周围产生变动的磁场,磁

场周围产生变动电场,形成交替的电磁场运动,并像波浪一样不断地向前推进。

传送广播和电视节目,还可以用来通信、传真,发现目标,导航,无线电遥控和遥

测。

频率和波长

波在每秒钟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HZ 。

千 HZ=KHZ兆HZ=MHZ=1*10/6HZ吉HZ=GHZ=1*10/9HZ

普通交流电网供给的电流频率是50HZ 。

V=3*10/8m/s电磁波每变化一次所占据的长度称为波长,单位m。

λ= v/f

频段的划分

广播电视所占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频段,所占波长范围称为波段

中波— 526.5KHZ-1605.5KHZ (波长 570m-187m ),国内广播短

波— 2.3MHZ-26.1MHZ (波长 130m-11.5m ),国际广播

甚高频( VHF )—米波,主要用于电视和调频广播

特高频( UHF )—分米波,主要用于电视

微波—可分为特高频(分米)、超高频(厘米)、极高频(毫米)

电离层和电波

60 公里以外,白天可分三到四层D、 E、F1、 F2,夜间只有E、

电离层:地球上空

F2 层。

D层对中长波有强烈吸收作用,衰减很大

电离层对短波的吸收很小,主要是F2 层反射,存在衰落现象超短波可以穿出电离层很远

传播路径和特点

天波:经过电离层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电波空间波:经过对流层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波

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

微波:像光线,可为抛物面形。可建微波站接力传播或靠卫星

中波:功率越大、则越远,通过塔身发射,4/1 波长,约传 200km

短波:地面吸收强,传几十km ,靠天波则距离达上万km,发射功率很小

超短波:仅靠空间波,直线传播,仅几十km ,天线高

传输网和覆盖网

转播台:将接收到的广播电视高频信号改变频率或频道后转发。

同步卫星:利用上面的转发器,将地面上行站送来的节目以小功率转发给地面,以覆盖全国。

由卫星地面站接收手,传给发射台发射出去。对我国效果显著。

发射台的构成

条件 1:天线长度和电波波长相对应,才能有效发射;

条件 2:具有一定频率的电磁场才能发射,必须利用较高频率电波。

核心设备——发射机:调制载波、放大功率

馈线和天线:前者将已调制载波送到天线,天线将能量转化为电波并发射

辅助设备:冷却、调试监测

控制台和配电系统

模拟调制和解调技术

调制:声音—传声器—音频电信号—载运于高频交变电流——无线电波发

射载波:受调制的高频交变电流

调制信号:调制载波的音频信号。

解调:调制的逆过程,在接收机里完成,即把调制在载波上的音频信号设法还原成

原来的电信号的过程。

三种模拟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在广播电视实践中,以前两者为主。

调幅:使高频载波的幅度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AM 表示。第一代

广播技术。

调频:使高频载波的频率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FM 表示。第二代

广播技术。

数字调幅或调频:第三代广播技术。

频谱

任何信号都可以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之和,所谓频谱,就是按频率分布情

况组成的各正弦波分量的振幅。

信号的正弦波分量的最高与最低频率之差,就是它的频率范围,简称“带宽”或“频宽” 调频的特点

优点:

可限幅、失真小、信噪比高频带宽、音质好解决了频率不够分配问题

缺点:

覆盖范围有限“门限”效应、弱信号接收差

效率高、成本低

仍受寄生调频干扰(汽车、飞机)

接收机原理

调幅:分为直接放大式和超外差式接收机,由于后者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工作稳定,是目

前主要方式;

调频:单声道调频接收机也采用超外差式,原理基本相同。

中频:调幅465K ,调频 10.7M 。

接收机性能指标

频率范围:中波、短波 2.3-26.1M 、调频 88-108M ;噪限灵敏度:信噪比 26db 下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选择性:从复杂信号中选择有用信号的能力;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和额定输出功率;整机频率特性:在音频频率范围内的响应特性。

第四节立体声和电声器件

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深度感和方向感)的声音效果,就是通常所说的立体声。

在广播技术中,包括立体声广播、立体声录音、立体声重放。

立体声的生物基础

双耳效应:人利用自己双耳判断声音方位的能力,

耳壳效应:依靠耳壳的形状特点来辅助判断声源方位的能力。

通过保留人耳能够对声源进行定位的因素,使人能够产生幻觉声源(声像)

怎样制造声像?经过从全面传声——中央传声——三声道传声——二声道传声的程。

调频立体声

调频立体声可以说是结合了单通道调频广播和立体声音响技术而实现的广播革命,使广播达到了人类听觉全面仿真的程度。

立体声接收机与单声道调频接收机差别:信号的加重与去加重

A-B 制拾音方式

双声道立体声采用两个传声器拾取声音。它们的放置方式构成了不同的立体声拾音

方式。

A-B 制:法国人提出的最早的录制立体声的方式,用两个型号、性能完全相同的传

声器并排放置于声源前方

特点:便宜,但存在中央声后移和漏斗现象,间距不应太远获太近。

X-Y 制拾音方式

英国人提出的现代拾音方式,采用两只相同传声器,使其成一定的角度一上一下紧靠排列。

特点:声源传到时几乎不存在时间差、只有声强差。通常将之装在一个壳体内,构成重合

传声器

为双指向时,夹角一般90 度;可大于90 度,但太大又会导致中部声源拾音不佳。

M-S 制拾音方式

丹麦人提出,将双指向性传声器与一个任意指向传声器一上一下紧靠,双指向为横轴、任意指向朝前。后者获得与单声道拾音相同的和信号(M ),前者为左右声道差信号(S),然后再将和差信号经电路转换成左右声道。

特点:两传声器频率响应匹配,也常安装一个壳体内。信号精确且兼容性好。

模拟人头制拾音

将两传声器放置在用塑料等做成的模拟人头的双耳部位,分别作为声道信号。

特点:产生既有声强差、又有时间差的信号。使用耳机收听效果好,但使用双扬声

器放音立体声效果(尤其高频声像)将很差。

传声器

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电信号的换能器件,将声音振动变成相应的电流变化,首先将声波转

化为机械振动,再将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包括声波接收器和力/电换能器两部分。

指向特性:早期无指向、后期双指向和单指向,目前心形最多,无线型也日益广泛。

按接收原理:声压式和压差式、复合式。

传声器类型

动圈式电容式驻极体式无线传声器

传声器的技术指标

灵敏度频率响应(频率范围)指向特性

固有噪声:决定了能接收的最低声级,决定拾音下限。

非线性失真:在强声压作用下传声器输出电压会产生一些非线形失真,这允许的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电压级称为最高声压级。决定了拾音上限。

使用和维护

近讲效应指向特性正确选择切换开关:指向、音质、电平衰减、阻抗变换

三防:防风、防潮、防尘、防干扰防风罩:带微孔的泡沫塑料防风罩、金属网防风罩

扬声器

简称喇叭,是电能转换成声能的换能器件,效率仅为5%-15% 。高保真放音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电动式扬声器,包括纸盆式、球顶式、号筒式等。

性能指标:频率响应(不等于频率特性)、辐射特性、失真、效率

扬声器箱(音箱)

将一个或数个扬声器都装在扬声器内,以便提高扬声器辐射、尤其是低频辐射的能力。

敞开式音箱:障板和共鸣器的结合,后面开启或开孔;不能发出丰富的低音,但为了保证一

定的低频特性,需有足够尺寸。

音箱

封闭式音箱

在前者基础上加上后盖,只有一个扬声器孔和一个小的泄漏孔(保持气压平衡)。箱内装有吸音材料以削弱反射。

优点:反相声波无法传到箱外,防止了干涉现象的产生,使低频响应得到改善。

缺点:功率浪费多。

倒相式音箱

在封闭式基础上适当部分开孔,使反射达到180 度,声波同相叠加,从而加强了整个系统的声辐射效果。因为效果主要发生在低频,故称“低频倒相箱”。

优点:体积更小,增加低频下限而不降灵敏度。

缺点:易低频拖尾

第六节广播中心技术

广播中心是广播电台的核心,是广播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节目制作中心和播

出控制中心两部分。

节目制作中心:节目的发源地和主体。播出控制中心:广播中心最主要的技术部门。

播音室(录音棚)

基本要求:有适当混响时间、并且声音扩散均匀;应能隔绝噪声

种类:自然混响(3000— 1.5)和强吸收的短混响(0.2-0.8,20— 0.4)

隔音措施:地点选择,墙壁、门、窗、声锁、不平行窗、天花板、浮岛

控制室

利用调音台对播音室送来的节目信号进行放大、音量调整、平衡、混合等加工和监听。

要求:一定的空间和混响时间。

调音台

语言播音室一般比音乐播音室简单

输入部分:以每个输入通道为一组,垂直排列,由信号选择开关、前置放大器、音

质均衡器、声像移动器和电平控制器(滑动和旋转式)等构成。 4 倍

输出部分:有多个输出通道,包含调音电路(混合放大器)、主音量控制、监视仪表等。

监听:由监听输入和输出组成,各有功能;实际也由开关矩阵和混合放大器组成。

指标:增益、频率特性、噪声、失真

数字调音台

区别:数控台没有音频信号通过,数控部分的功能实际上是将普通台上各种控制键、

钮和推子的状态由计算机改为数字信息对音频处理柜进行遥控。

音频处理柜:包含了所有的音频处理电路,从数控台接受数控信号,然后对音频处

理。信号实现通路最短,提高了声音质量。

语言节目的制作

以语言为声源的拾音和制作。计算机系统有倍增作用新闻中心具有特殊意义最简单的录音系统

文艺节目的制作

艺术再创作,对录音师要求高单点拾音(合唱类节目)

演播室有一定要求多点拾音(轻音乐)

实况录音

提前准备,应有周密计划和安排设备要求:轻便、牢固

大多使用转播车和小型流动设备

节目的音质评价

由音质评价用语、审听室性能、评价用电声设备要求、评价方法组成

清晰、平衡、丰满、圆润、明亮、柔和、真实

各类设备应达到专业级

声学特性、混响、噪声、设备和人员方位

七人小组,综合打分法

第二章电视基础知识

光的基础知识电视广播过程广播电视发送系统彩色电视基本知识电视中心技术第一节光的基础知识

单色光:单一波长和波谱宽度小于5nm 的光称为单色光,又称谱色光。

复合光: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光。使人眼产生混合色,又称非谱色光。如白光,最大

的白色光源是太阳,阳光含有所有光的波长成分。

人眼能够感知直射光、反射光和透射光

光源和色温(1)

一个光源发出的光由许多不同波长的谱色光组成,并且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功率也不一样。

连续光谱:在一段波长范围内都有能量辐射;线状光谱:只在若干波长点上有能量辐射。日光在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功率分布较均匀;钠灯属于线状光源,发出特定黄色。

等能白光源:在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功率完全均匀的假想光源,是人为规定的基准白色光源。

光源和色温(2)

绝对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当被加热时,能辐射出连续光谱,所以其光谱能量的

分布只与温度有关。

色温:绝对黑体在一定光色下的绝对温度。色温表示光源的光谱特性,而非光源的实际温度。

阳光早晨2000K白天4800K中午6000K

钨丝灯2854K卤钨灯3200K

光源和色温(3)

标准光源 A :色温 2854K ,带橘红色,钨丝灯在2800K 时发出的光。能实际实现。

B:上午 10 点和下午 4 点的直射阳光,不偏向任何色调,但不能用人工方法直接获

得,由 A 光源通过滤色镜获得。

C:近似于阴天的漫射光,略带蓝色,6800K ,仅在自然界存在,间接获取法同上。

D65:白天的平均照明光,6500K ,目前彩色电视中应用最普遍的光源。

E:等能白光,不实际存在,5500K 。

视觉机制:光-视网膜 -光敏细胞 -神经冲动 -大脑

锥状细胞:感光灵敏度较低,在微弱光线下不起作用,属于明视觉细胞

能辨别出光的颜色,使人们能够感知自然界中绚丽多姿的色彩

在黄斑区内分布密集,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很强

杆状细胞:感光灵敏度高,在暗淡环境也能感觉出景物的轮廓,属于暗视觉细胞

没有辨色能力,只能判断景物的黑白层次

相对稀疏分布于黄斑区之外,只能辨认轮廓,细节能力差

视敏特性

指人们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灵敏度的特征,即对于辐射功率相同的各色光具有

不同的亮度感觉。

明视觉:最亮的光是黄绿光(波长555nm),感觉最暗的光是红光和紫光

暗视觉:最亮在 507nm 处。视敏函数和相对视敏函数

人眼的亮度视觉范围

定义:人眼能够感受到的亮度范围总范围达10 的九次方 cd(光亮度单位)

暗适应:瞳孔放大 4 倍,光通量16 倍,椎状细胞转换为杆状细胞工作,时间几分钟

亮适应:数秒钟

同一时间感受到的亮度范围。亮度适中时为1000: 1,当平均亮度较高或较低时,只有10:1,一般为 100: 1

视觉惰性和闪烁感觉

视觉惰性:视觉建立和消失的延迟。

分为消失惰性和建立惰性,前者又称为视觉暂留特性,比后者时间长,一般在0.05秒与 0.2 秒之间,与光脉冲强度有关。

画面出现连续感的重复频率称为融合频率,16— 20HZ

闪烁感觉:当脉冲光源的重复频率不太高时,人眼会跟随光源的变化产生一明一暗的感觉。

重复率提高,闪烁感减轻

临界闪烁频率:不引起闪烁感的最低频率,fc

主要因素:背景亮度、光源亮度、明亮时间占空比

物体的颜色

发光体:即光源,颜色取决于自身的光谱功率分布,以直射光的形式被感知

不发光体:通常所说的物体颜色颜色由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谱功率分布决定

决定因素:一,物体本身的发射特性或透射特性二,照明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

颜色的三要素

亮度:彩色光作用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复合光的亮度等于各分量光的亮度之和

色调:彩色的颜色类别,它是决定彩色本质的基本参数。

饱和度:颜色的深浅、浓淡程度,谱色光是饱和度最高的彩色,掺入的白光越多,饱和度越

小,也称为色纯度。

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彩电传送的彩色图象,即是指传输的每个像素的亮度和色度。

三基色原理

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彩。具有这种特性的三个单色光叫做三基色光。

具体内容: a,绝大多数彩色可以由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得,反之也成立;b,三基色必须相互独立,不能是其他基色光混合产物;c,色度由混合比例决定;d,可任意选择基色。补色,一种颜色与某颜色以适当比例混合时,可产生白色或灰色。

三基色原理是彩电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

混色法:混合基色以获得彩色

包括相加混色法和相减混色法

相加混色:光源色光的相互混合,其中以光谱混色最简单。其次是时间混色法、空间混色法、生理混色法

相减混色:在彩印、绘画中采用,利用颜料、染料的吸色性质(补色)来实现。常用品红、

黄、青,对应补色绿、蓝、红

第二节电视广播过程

根据人的视觉特性,利用光学原理及无线电原理远距离传送静止图片和活动影像的系统。

像素:组成图像的元素,具有亮度信息和空间位置。

由摄像、传输、显像三部分组成

关键:将活动图像变成电信号和电信号复原

图像的传送

同时制传送:将图像的所有像素同时转换成电信号,并同时传送。

每个像素占用一个通道。技术和经济上不现实,没有实现。

顺序制传送:按照一定顺利将像素的光学信息轮流转换成电信号。

所有像素只占用一个通道当前的主要传输方式。关键在于转换开关能否同步。

摄像原理

摄像管的光电转换原理:利用光敏靶的作用和电子束的扫描来实现光电转换

光敏靶:将光学图像变成电子图像,然后通过电子束的扫描变成电信号

电子枪:产生高度聚焦的电子束,射向光敏靶,最后形成图像信号电流输出

CCD 的光电转换原理:在感光面上分布有大量独立铝电极,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电荷

行间转移方式: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但容易拖尾

帧—行间转移方式:无拖尾,但结构复杂、昂贵

显像原理

显像:将电信号变化为光信号

显像管的组成:荧光屏、电子枪、偏转线圈

基本上是摄像的逆过程

闪烁感的消除:放映电影时每幅图像连续出现两次,传送电视时每帧分两次传送,每次为一“场”,每秒传送五十场。

电子扫描

将图像转变成顺序传送的电信号,电视中就是电子束从左至右、从上到下轰击荧光屏的过程。逐行扫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然后反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扫描周期。

隔行扫描:把每帧画面分成两场来扫描,先扫奇数场、再扫偶数场;关键是保证偶数场正好

镶嵌在奇数场之间。参数:总行数625(显 575)

图像的分解力

分解力:电视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通常以能分辨的黑白相间的线数表示。

垂直分解力:沿图像垂直方向系统能分解的像素数(水平线数),取决于图像状况、每帧

显示行数、隔行扫描性能等。

水平分解力:沿图像水平方向系统能分解的像素数,与电子束孔径相对于图像细节

的大小有关(孔阑效应)。

同等长度内水平分解力等于垂直分解力时图像质量最佳。

第三节广播电视发送系统

电视台即广播电视发送系统,将电视节目进行选择控制,调制在高频上,由天线辐射出去。

图像信号的产生部分:摄像机等节目的各种来源,如电视电影、录像机、现场直播

设备和测试信号发生器等。

中心机房:对视频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与切换。

发射机房:将视频信号和伴音信号分别调制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信号,形成已调的

射频信号,再输送到发射天线。

发射天线:将能量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高频电视信号

全电视信号:频宽6MHZ ,使用调幅方式

伴音信号:频宽从几十HZ 到 15KHZ ,调频方式,两边各保留250KHZ 的带宽。

高频电视信号:将前两者组合成高频信号,频宽8MHZ ,图像占7.25,伴音占 0.5。

频段和频道的划分:间隔8MHZ ,米波段(甚高频VHF )1-12 频道,分米波段(特

高频 UHF ) 13-68 频道。

电视差转机

使用区域:中小城镇、边远山区等缺乏微波接力传送,也不具备卫星直播条件的区域。

功能:将接收到的其他电视台节目经过处理,变换到所需的频道并加以功率放大,

用天线向指定方向传送。功率等级和频道范围按需要决定。

组成方式:二次变频和直接变频式,我国多采用二次变频式。

电视播出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特点:不可重复,不间断运行,规模和信号源日增,处理任务多且重,进行同步和同相调节。设计要求:可靠性,操作方便,具有应急处理能力。

控制方式:集中控制方式,把多个频道合成一个播出系统;分散控制方式,每个频道组成一个播

出系统。

第四节彩色电视基本知识

传送与接收彩色图像的系统彩色三要素:Y 、 F图像的分解和组合是关键

基本过程:在摄像端将彩色光学图像进行分解并转换成三基色电信号;然后按特定方式编码

成一路彩色全电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接收机将彩色信号解码并恢复成三基色电信号,并利用混色法还原原始图像。

图像的分解和还原

分解:利用分光系统将图像分解成 r、 g、 b 三基色,然后利用光电转换器件和扫描将

他们转换为相应的三基色电信号。

常见的分光系统:双向分色镜系统和分色棱镜系统。

前者由两个全反射镜、两个双向分色镜,三个滤色片组成。

CRT、 LCD 还原:利用相加混色原理,较多使用空间混色法。常用设备:

彩色 CRT:荧光粉的混色作用,电子枪可发射三条电子束

三枪三束管和单枪三束管

兼容问题

兼容的含义:双向兼容。

基本条件:彩电信号须包含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频带宽度必须相等

扫描参数应相同尽量降低色度与亮度的互相干扰

彩色电视制式

NTSC —美国 1954 ,第一个成功的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对信号的相位失真比较敏感,

容易色调失真,对发送端与中间传送设备要求比较高。(日本、加拿大)PAL —西德

1967,在英联邦和中国得到采用,克服 NTSC 的相位敏感性,但接收机

电路复杂。

SECAM —法国1966,克服了信号的相互干扰,但接收机电路复杂,图像质量差(俄、东欧)

新电视—— HDTV

第三代电视缩写( HIGH DEFINITION TV)

定义:三倍距离的原始再现

基本参数: 1125 行、 60 场, 2: 1 隔行扫描,屏幕宽高比16:9。

优点:清晰度高,屏幕大、真实感强,无信号互相干扰。

新电视—数字电视

特征:高清晰度、高保真音响、按需看节目、交互运做、多传输方式、三电一体和三网融合模拟彩电:电信号时间连续的彩电

数字彩电:全部是数字信号的彩电,在时间上间断和不连续

数字化彩电:在模拟彩电内部采用数字技术来处理模拟信号的彩色电视机。

其他电视形式

卫星电视:利用同步卫星向预定的广大地区转发节目,而观众能直接接收的一种电视节目。

有线电视:通过同轴电缆和光纤来传输电视节目;节目容量大,不易受外界干扰,可用加密功能,实现双向传输,与计算机网络相连。

画中画:提供了一种监视功能。

第五节电视中心技术

电视中心技术主要包括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技术,

制作:包括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为电视节目收集所需的素材,然后将各种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播出:将各类节目按预先排定的节目时间程序、经过播出机房用切换的方法分别播出到节目

发送与传输部门,之前还要对信号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分配、监测,使之成为符合标准的电视信号。

电视中心设备

图像信号源设备:摄像机、电视电影机、卫星地面机

记录设备:录像机、光盘编辑设备:磁带编辑机、非线性编辑机、特技机、字幕机等声音设

备:传声器、录音机、调音台等

视频切换设备:对信号进行切换、处理的设备

其他设备:监视系统(监视器、示波器)、灯光设备、转播设备

电子管 -晶体管 -便携式 -CCD (50-80 )一体机与分体机

单片(管)和多片(管)广播级 -应用级 -家用级

主要单元:镜头-机身 -寻像器黑白平衡和光圈控制增益和夜摄

编辑系统

线性编辑:传统的、基于磁带的电视编辑方式,沿磁带方向顺序进行,无法随意跳跃。

主要设备:录像机和编辑控制器一对一编辑和A/B 卷编辑

非线:以硬盘存储为基础,由计算机编程来实现。设备:计算机和视频卡

软件:操作系统、编辑软件、特技软件等。网络制作系统

视频切换与特技

快切:一个画面迅速变换成另一个画面。慢转换:淡入淡出和溶入溶出

划像:电视屏幕被 A 、B 两个画面分割成两部分。色键:抠掉一部分图像而填入另一个部分。

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ENG :便携式摄像机和录像机构成,用于现场采访。

SNG: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用于偏远采访。

EPT:将节目制作搬到现场,多机位、转播车。

演播室系统:在演播室中录制节目。

第三章信息存储技术

机械刻纹磁光固态

第一节机械刻纹

最早方式,用机械方式把声音记录在唱片上,然后用电唱机拾取还原。

1877,爱迪生,圆筒形留声机贝利纳,1888,圆盘形,唱片复制法

1899,胜利公司,紫胶树脂大量生产1931,密纹唱片

唱片

利用声音变化驱动刻纹刀,在蜡盘、胶片上记录声音的过程。

唱片:以音槽形式记录有声音信息的载体。分普通和密纹两种,材质可分胶木和塑料。

1908,法国人、上海,百代; 1930S,美日,胜利公司,1958,中国唱片社,密纹唱

片; 1982 ,唱片总公司

第二节感光录音技术

声波通过光学器械,在光调幅器作用下,转换为有强度和大小变化的光,使胶片暴光,印成光学声带。放映时受照射,光敏换能装置产生光电效应。

定密式:载反光镜的线圈变密式:辉光灯法和弦线电流法(光圈法)

第三节磁记录原理

有磁性存在的空间称为磁场,磁力线和磁感应强度。

磁性材料;那些能暂时或永久保留比较明显磁性的物质。

磁化曲线、剩磁曲线。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

磁头

完成电磁转换的器件,记录和重放功能。结构:带缝隙的铁芯、线圈、屏蔽罩、支架

波莫合金,铁氧体,铁铝体。音频和视频磁头

记录、存储、传递声音、图像的载体带基和磁性层视频带和音频带

磁记录过程

当信号通过线圈,产生磁力线,在缝隙周围产生漏磁场,使磁带磁性层磁化。

信号电流变化一个周期在磁带上磁化的长度称为记录波长。仅仅部分磁场生效

偏磁记录原理

由于剩磁曲线起始段的非线性,产生失真,所以使用偏磁方式。

直流法:在磁头线圈注入直流电流,形成一个固定直流磁场,从而使信号工作在线性段。

交流法:在线圈中注入一恒定幅度和频率较高的交变电流,以产生幅度恒定而方向交变的偏

磁场,使信号工作在正负线性段。频率 3 倍以上。

高频损失

记录去磁损失:主要损失,因信号电流极性改变引起。

自去磁损失:小磁性体自身和彼此间的退磁作用

带厚损失:信号频率较高时,对磁性层磁化较浅导致。

重放和重放损失

磁记录的逆过程。缝隙损失:缝隙影响磁力线间隔损失:磁头磁带接触不紧方位损失消磁原理

直流消磁:在消磁头中加入一个恒定电流,形成很强的固定磁场,使重放磁头感应不出电压。交流消磁:加入一个幅度足够大和频率较高的交变电流,使磁带反复磁化饱和、消退,使剩磁为零。

第四节激光存储技术

PHILIPS推出激光视盘技术。

利用激光记录、存储和读取信息的技术。1972,荷兰,

1981年, LD 投放市场。1982 年, CD 上市。

记录原理

用激光烧蚀坑点来记录。利用光盘的凹凸坑的光反射来阅读。

CD—— R 和CD—— RW激光头和相变型CD —— RW

全固态存储

利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记录媒体结构简单、耗能低、可靠性高、易小型化快闪存储

器, ROM , RAM

第四章广播电视技术政策

科学技术政策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目标下,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协调发展中

的各种关系指定的各种措施和规则。

原则:和国家政策协调一致、遵循科学规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条件:素质良好的队伍、经费支持、高质量的管理、试点、知彼。

第一节三个四级的背景

1983 年,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背景: 50 年代起,集中力量办两级;80 年代强调覆盖。

既是方针、又是技术政策。

反思和总结

价值:对提高覆盖率起显著作用。

问题一 :资源浪费,散、乱、滥。问题二:与数字化、网络化趋势相悖

建设目标

以广播影视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技术新体制,从有线电视开始、进行集团化经营,并重点发展中央、省两级广电集团,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城市台保留现有频道,一般城市逐步精简。

思考题:全面回顾现有广电体制

第二节广播规划技术政策

历史上,以中波为主原因:廉价、国内外电波环境宽松

问题:衰减、不稳定、场强低易受干扰、省级覆盖难度大、频道少

改进

1973 年,确定使用地波的方针。1983 年,广电部进行肯定。

采取地波覆盖,大中小功率结合,以中小功率为主、同步广播

同步广播:指两部或多部发射机,使用同一频率,在不同地区播出同一节目。

短波广播技术政策

主要用于对外和国内边远地区广播,向有线站传送。

布局关键:尽量选择有利台址和合理使用频率,尤其是海外广播,对于特殊困难地区,

力争国外转播;新建发射台采用分散与集中布局,逐步过渡到卫星微波传送模式。

调频规划技术政策

建立四级混合覆盖网

保证 95%以上的覆盖率,应有

民族和边远地区另行考虑。

调频覆盖网组成

上级向下级传送避免重复覆盖调频网优势

音质保真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同等功率下,服务范围比中波台广

4-5 套调频广播节目可供收听。

推广调频双节目广播技术

容纳频道多

立体声容易实现

第四节电视广播技术政策

规划目标:四级覆盖,但第四级无文艺节目,并对套数有控制。

中央级覆盖,专业特色明显。

省级一套节目进行地面覆盖,充分利用地形,将骨干台与转播台结合,合理安排功率。另一套卫星传送。市节目可给县。

频率政策和发射功率

VHF :分 12 频道,其中 5 频道给调频。如需修改,需满足:对原规划中的所有发射

机的干扰量均不增加,到达邻省场强足够低。

UHF :使用 36 个频道,规划应保证人口覆盖率和达到规定套数。30W以下的发射机可由省级广电厅自行规划。

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产生对全频道电视机的要求。

对发射机的要求

功率的使用需严格遵守等级制,如有特殊需要,应与邻省协商并报批。

米波机应在 5 个频道内可调,分米波机为12。市县转播台应有自办节目功能。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归纳

第1 页共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 三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北京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

北京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考物理考点总结 ■考点一质量和密度 质量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4.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大象2___,中学生60____,一只苹果100____,一个一元硬币5____ 密度 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V表示体积,体积V的单位是米3;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7.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8.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 m/V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ρV。(3)求体积:V=m/ρ 9.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状态、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考点二力 力的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一般要求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 伴音的制式 非线性编辑 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 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 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声音?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用f 表示。人的频率范围20-20000。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T表示。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用入表示。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 入*f 15 度下的声速——340m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软橡皮50m 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W 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 “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 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 经。 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听阀:声压级0,声压为基准声压。可听 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40。动态范 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70 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音调主要与频率有关,且与变化的对数成正比。次声:低于 20 超声:高于20 调幅广播:低于4.5 音色——对频率和强度的综合反应 基波和多种谐波构成一种声音幅度最大、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 幅度较小、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正弦波称为谐波最终构成一个非正 弦波 听觉的方向感人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和相位上的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 低频率:声强无差别,时间有先后高频率:声强有差别。连续音:根据相位判断,但高频时不绝对。人的水平向判断力远超垂直向判断力。 听觉灵敏度——从忍者说起人耳对声压、频率和方位细小变化的判断能力称为灵敏度。响

医学影像物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医学影像物理学(Z) 1、X射线产生条件: ①电子源②高速电子流③适当的靶物质。 2、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是由连续X射线和标识X射线两部分组成的混合射线。 3、连续X射线(又称韧致辐射):是高速电子流撞击阳极靶面时,与靶物质的原 子核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连续波长的X射线(连续X射线)的过程。 4、标识放射(又称特征辐射):标识X射线的波长同阳极靶原子的结构有着密切 的联系,仅取决于阳极靶物质,与X射线产生过程中的其它因素无关。不同靶材 料的辐射光子的能量和波长也不同。每一种元素的标识X射线的波长是固定不变 的。标识辐射的X射线波长是由跃迁的电子能量差决定的,与高速电子的能量(管 电压)无直接关系,主要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越高,产生的标识辐射的波长越短。 5、X射线的基本特性:X射线的穿透作用、X射线的荧光作用、X射线的电离作 用、X射线的热作用、X射线的化学和生物效应。 6、X射线的质:又称线质,表示X射线的硬度,即X射线穿透物体的能力与光 子能量的大小有关,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能力越强,越不容易被物体吸收。 7、X射线的量:垂直于X射线束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子数称为X 射线的量。 8、光电效应: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内层电子作用时,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 能量的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而光子本身整个被原子吸收的过程称为光电效应。 9、在光电效应过程中产生:(1)负离子(光电子、俄歇电子);(2)正离子(丢 失电子的原子);(3)标识X射线。

10、X射线诊断中的光电效应:(1)利在于可以产生高质量X射线照片,一是因 为它不产生散射线,减少了照片灰雾,二是增加了射线对比度,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的4次方成正比,增加了不同组织之间的吸收差异。(2)弊在于 入射光子的能量通过光电效应全部被人体吸收了,加大了辐射损伤,为了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损害,经常采用高千伏(高能量)摄影,减少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 11、康普顿效应:入射当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外层轨道电子(自由电子)相互作用 时,光子的能量部分交给轨道电子,光子的频率改变后发生偏转以新的方向散射出去即散射光子,获得足够能量的轨道电子形成反冲电子,这个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12、光蜕变:能量在10以上的X光子与物质作用时发生光蜕变。 13、X射线的衰减: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物质吸收了X射线后,X射 线强度的减弱,即为衰减。包括距离所致的扩散衰减和物质所致的吸收衰减。14、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1) X线的能量: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 强,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下降,X线衰减越少,透过的X线强度越大。 (2)吸收物质的密度:吸收物质的密度越大,X线衰减越大。人体的组织密度 大致分为三类,即高密度组织、中等密度组织、低密度组织。 (3)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大,X线衰减越大。(4)吸收物质的每克物质的电子数越大,X线衰减越大。 15、X射线的滤过分为固有滤过和附加滤过。 16、X射线摄影基本原理:用胶片代替荧光屏,透过人体的X射线作用在胶片上, 由于X射线的光化学作用,使胶片感光,因各组织器官的密度、厚度不同,对X 1 射线的衰减不同,对胶片的感光程度也就不同,于是形成X 射线影像。 17、胶片主要感光材料:溴化银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 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ENG/SNG/EFP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伴音的制式非线性编辑 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 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 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 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声音? 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 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用f表示。人的频率范 围20-20000HZ。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T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用λ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m/s。 ●V=λ*f ●15度下的声速——340m/s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软橡皮50m/s ●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 ●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 ●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Pa ●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 ●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 W ●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 “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 ●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 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HZ。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 ●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经。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 ●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 ●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 ●听阀:声压级0db,声压为基准声压。 ●可听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db。 ●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HZ,40db。 ●动态范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70

影像物理 X线课后答案学习

1-1,产生X 射线需要哪些条件? 答:首先要有产生电子的阴极和被轰击的阳极靶:在阴极和阳极间的高压直流电,为防止阴极和阳极氧化以及电子与中性分子碰撞的数量损失,要制造压强小于10 -4Pa 的真空环境,为此要有一个耐压、密封的管壳。 1-2影响X 射线管有效焦点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有效焦点大小的因素有:灯丝大小、管电压和管电流、靶倾角。 1-3在X 射线管中,若电子到达阳极靶面的速度为1.5xl08ms -1,求连续X 射线谱 的最短波长和相应的最大光子能量。 答:此题的思路是由动能公式22 1mv E k =求出电子的最大动能,此能量也是最大的光子能量,从而求出最短波长。但当速度可与光速c =3×108ms -1相比较时,必须考虑相对论效 应,我们可以用下面公式求出运动中电子的质量。 kg c v m m e 3023122010052.1)2/1(11011.9/1--?=-?=-= keV J v m h e 8.731018.1)10)5.1(10052.12 1211428302=?=????==--ν nm h hc 0169.0max min ==νλ 此题的结果告诉我们,管电压为73.8kV 。反过来,如果知道管电压,求电子到达阳极 靶表面的电子速度时,同样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1-4下面有关连续X 射线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 A.连续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B.连续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电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C 连续x 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管电压; D.连续X 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E.连续X 射线的质与管电流无关。 正确答案:B 、C 、E 1-5.下面有关标识X 射线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 A.标识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B.标识X 射线的产生与高速电子的能量元关; C.标识X 射线的波长由跃迁电子的能级差决定; D.滤过使标识X 射线变硬; E.靶物质原子序数越高,标识X 射线的能量就越大。 正确答案:A 、C 、E 1-6影响X 射线能谱的因素有哪些? 答:电子轰击阳极靶产生的X 射线能谱的形状(归一化后)主要由管电压、靶倾角和固有滤过决定。当然,通过附加滤过也可改变X 射线能谱的形状。 1-7影响X 射线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x 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 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 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可见,射线强度是由光子数目和光子能量两 个因素决定的。影响X 射线强度(量与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增加毫安秒,X 射线的质不变、量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增加管电压,X 射线的质和量均增加,X 射钱强度增加;提高靶物质原子序数。

【免费下载】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含变形及关键知识点归纳暨中考必备资料。1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含变形)及关键知识点归纳 中考必备资料第一、物体的运动v= s=vt t= t s v s 第二、物质的属性ρ= m=ρV V=V m ρm Q=cmΔt c= m= Δt= Δt=t-t 0(Δt= t 0-t )t m Q ?t c Q ?cm Q G=mg m= g G 第三、压强浮力p=(固体及通用公式) F=pS S=S F p F p=ρgh (液体气体内部压强) ρ= h=gh p g p ρF 浮=ρ液V 排g V 排= ρ液=g F 液浮ρg V F 排浮F 浮=G (悬浮、漂浮) F 浮>G (上浮) F 浮

第四、杠杆平衡F 1l 1=F 2l 2 = =21F F 12l l 21l l 12F F 第五、滑轮F 拉=G 物(或F 拉=(G 物 +G 轮))(动滑轮)2 121第六、功、功率、机械效率W=Fs F= s=s W F W P= W=Pt t=t W P W P===F =Fv F= v=t W t Fs t s v P F P η=×100%总有用W W 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Fs Gh Fnh Gh nF G 第七、电路串联—电压:U 总=U 1+U 2 并联—电压:U 总=U 1=U 2= 电流:I 干=I 支1+I 支221U U 21R R 电流:I =I 1=I 2 = 21支支I I 12R R 电阻:R 总=R 1+R 2 电阻:21111R R R +=总21111R R R +=总欧姆定律:R= U=IR I=I U R U 电功: W=UIt U= I= t=It W Ut W UI W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第1章概述 1.1与报纸、杂志、音像制品、互联网等其它传播媒介相比,广播电视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形象化及时性广泛性 1.2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节目制作与播出、发送与传输、接收与重现三大部分组成1.3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历史 1954年美国正式开播NTSC兼容制彩色电视。 1967年前联邦德国正式广播PAL兼容制彩色电视,同年,法国和前苏联开播了SECAM 兼容制彩色电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如欧洲的DVB系统、美国的ATSC 系统、日本的ISDB系统等。 1.3中国广播技术的发展历史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这是由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 1959年,开始实验调频广播,1964年开始利用调频广播将中央台广播节目传送到各地的转播台和有线广播站。 1.4中国广播技术的发展历史 1979年,立体声广播在哈尔滨试验成功,随后开始了调频立体声广播。 1958年,黑白电视广播正式开播。 1973年,彩色电视广播正式开播。 1999年,试播高清晰度电视(HDTV)。 1.5高清晰度电视的基本要求: (1)图像清晰、细腻,全屏扫描线数为1125行1250行,像素数是现行彩色电视的5倍左右。 (2)幅型比为16:9,更符合人眼的视觉特征,视野宽,临场感强。 (3)图像、声音、彩色之间串扰减小,保证重显图像清晰稳定。 (4)利用数字伴音系统,可传送多种伴音或立体声信号,提高彩色电视机的音质。 1.6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 1.图文电视的功能:利用电视信号声消隐期间的某几个行传送图形和数据信息。3.多媒体电视的功能:多种技术融为一体;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存储与传输;电视变为多媒体的终端显示器;有硬盘、USB接口、可记录等。 4.交互式电视的功能:交互式电视是一种双向电视,用户能通过这种电视屏幕上的信息窗对信息作出回应,使观众和电视机屏幕上的信息或节目建立一种双向联系。第2章声音广播基础知识 2.1声波的传播速度:波长、声速及频率之间的关系为:v= λ×f 声音三要素 :即响度、音调和音色 2.2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不是与声音功率的变化成正比,而是和这种变化的对数成正比。 2.3声电及电声转换的基本原理(请看教材上的P7,P9-10)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 (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答案)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答案)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2011) 一、填空题: 广播电视系统山电视信号的产生与发送系统、信号传输通道和接受系 等三大部分构成。 2. 固体摄像机采用固体扫描技术读取电荷。 3. 电声转换是将电信号转换成为声波的过程。 4. 模拟调制通常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等3种基本形式。 5.信号传输通道有有线和无线两种形式。 6.传声器,即通常所说的麦克风;而扬声器,即通常所说的喇叭。 7.不发光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对光线的吸收和透射(反射)的能力。&低音喇叭为使低频放音下限尽量向下延伸,一般将口径都做得比较大。9.电视机中的显像管和扬声器分别接收来自天线的视频信号和音频(声频)信 号。 10.提供对数字电视用户业务进行授权和认证的技术手段,我们称之为条件 接收。11.电视中的图像信号的调制方式采用的是调幅,而伴音信号采用的是 调频°12. U前世界上主要的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标准是ATSC标准、DVB和 ISDB-T 。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1500M/S 。 14.简单地说,信噪比就是有用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其值越大越好。15.

太阳光线中口光实际上包含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光,其中红色 的色温最低。 16.摄像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将景物的 彩色光像 分解为三幅单色光像,然后山摄像器件完成光电转换。 17.电视摄像机是一种把景物的光学图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当 拍摄一个物体时,物体上反射的光线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信号,即得到了“视频信号” °1&声电 转换是将声波转换成为电信号的过程。19.真空管摄像机采用电子扫描的方式读取电荷。 20.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有地面波、空间波和天波等三种途径, 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公里/S。 21.太阳光线中的0光包含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光,其中 紫色光色温 最咼。 22.色饱和度和色调合称为色度。同等强度下的红、绿、蓝三色相加后色调 为0色。23.常见的传统彩色电视制式有NTSC、PAL和SECAM等三种。24. PAL制是为克服NTSC制在色调上的相位敏感性而硏发的一种彩色电视制式。中 国的电视系统采用的是PAL制,美国采用的是NTSC制。25,为使高频放音的上限频率达到人耳听觉的上限频率20KHZ,高音喇叭一般口径 都做得比较小。

影像物理知识点及解答

1 4133[410]7.43i i i i a z Z a z ??==≈?????? ∑∑第一章X 射线物理 1、X 射线的产生条件(P1) 电子源,高速电子流(高电压、高真空度),X 射线靶(或阳极靶) 2、阴极与阳极的作用 (P1-2) 阴极:发射电子、 使电子聚焦,阳极:产生 X 射线 3、韧致辐射 (P5) 当高速电子经过原子核时,它会慢下来,并改变其原来的轨迹,电子将向外辐射电磁波,电子的这种能量辐射叫韧致辐射。 4、X 射线的基本特性 (P8) 电磁波、不带电,穿透作用,荧光作用,电离作用,热作用,化学和生物作用 5、X 射线与物质的主要作用形式(P15-19)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6、 连续X 射线在物质中衰减的特点(P23) 强度(量)变小,硬度(质)变大。 7、 水分子有效原子序数的近似计算(P27) 8、X 射线强度、硬度、滤过、半价层的概念 强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x 和射线的总能量(光子数与单光子能量之积) 硬度:单光子能量或所有光子的平均能量 滤过:用一定厚度金属将X 射线的低能部分吸收,使X 射线的硬度提高的过程。分为固有滤过和 附加滤过。 半价层:使X 射线束强度减弱为原一半的滤过板厚度。 第二章X 射线影像 1、X 射线影像的基本原理 (P30) X 射线源(X 射线管)产生 X 射线束(强度大致均匀)投照于人体(密度、厚度不同,衰减不同)后产生X 射线束(强度分布不同),然后采集、转换、显示此强度分布(转换为可见影像) 2、对比剂的选择必须具备的条件 (P35) 无毒性、无刺激性、副作用小;容易吸收和排泄,不久存于体内发,理化性能稳定,便于储存,有效原子序数高(或低)、密度大(或小),用于有效原子序数低(或高)、密度小(或大)的组织器官中,能形成较高的密度差别,使影像清晰。 3、评价医学影像质量的参数 (P35) 对比度与对比度分辨力, 模糊与细节的可见度,噪声 ,伪影 , 畸变(失真) 4、为什么不宜无限增加灰阶? (P41) 增加灰队阶可以获得更高的细节可见度,但是因为电子噪声和量子噪声的存在,使信号包含了一定的随机误差,只有用适当的灰阶才能不明显增加误差,因此过多的增加灰阶是一种浪费。 5、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方法 (P42) 对比度增强(灰度变换法,直方图修正法), 图像平滑( 邻域平均法,低通滤波法) 图像锐化(高通滤波法,反锐化掩模,伪彩色显示, 代数运算 )兴趣区定量估值

初中物理公式、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精品史上最全)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 1=I 2 (2)、U=U 1+U 2 (3)R=R 1+R 2 6、并联电路 (1)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2)电压U(V)U=U1=U2=…… (3)电阻R(Ω) = + +…… 7、电功W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8、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9、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f: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t≥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g/cm3. 7、水的沸点:100℃ 8、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9、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0、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1、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2、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3、家庭电路电压:220V 14、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二.知识点 1.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 5.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6.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8.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9.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1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

广播电视技术 龙念老师: 电视技术开篇概论 一课程简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涉及到的关于技术方面。 涵盖了导演、摄像、音乐、录音、舞美、剪辑、制片各个部门。 是作为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都应该知道的技术信息,但是我主要强调的还是内容创意的过程。希望通过该课程,大家对电视节目制作各个环节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学习目的:为什么要学习技术呢?技术与艺术的重要性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几十年来,摄影机,镜头,同步录音器材,照明奇才都在不断升级。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视制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高科技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制造着一个个影像奇观。技术的进步,不仅仅为电视创作者带来了很多的技术上的便利,更好的实现导演的策划。同样也带来了电视美学上的变化。如果作为一个创作者,不了解数字技术,就会无形削弱自己在这一行业中的竞争力。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 三、电视技术的分工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不同的职务和责任分工,然后再研究有效的完成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 制片人:通常是具体负责整体节目制作的领导,他要面临解决节目制作过程中各种专业问题和意外的事务性问题,因此只有具备充分制作经验和领导才能的人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他是推动整个节目制作的最核心的人物,所以必须具有充分的电视制作知识,独特的节目策划与创意。良好的领导才能,丰富的经管经验,才能使使得节目得意顺利进行。 总导演: 导演是节目内容的把关者,声音画面创造者,从节目创意,到实施,到后期制作,都在导演思考的范围之内。是全场工作人员的核心。 执行导演具体实施、导演组专业、导演助理(艺员联络、音乐编辑、服装造型)策划、撰稿: 是电视节目脚本写作,所有的案头工作,除了文化艺术修养之外,丰富的写作经验,也要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特性,对电视传播特性和制作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观众的欣赏习惯,收视习惯有所了解和研究,写出风格化,视觉化,情景化的脚本。导播、摄像组: 灯光 视频:字幕:保障各个视频设备技术指标正常准确,负责维护保养各种机器,同时能完成一些画面特技效果.. 音频:音乐、音响、麦克风、调音师。化妆、服装、道具(舞美) 制片主任、制片、剧务: 负责安排、联络沟通工作,交通食宿、演员嘉宾观众道具都是他们需要负责的具体事物,工作繁琐,是节目中重要的后勤保障。 播出协调、传输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图像专题

热学图像 一、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1.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2.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二、沸腾 3.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三、比热容 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5.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 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 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 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 理由。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的吸热能力强些。 (3)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 J/(kg·℃)。 6.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 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所示。如果要 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 液体。

电学图像 1.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5所示,现在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 B.甲的电压大于乙的电压 C.甲消耗的电功率大于乙消耗的电功率 D.甲的电流等于乙的电流 2.有两只定值电阻R A和R B,各自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U-I图象中的A、B。则()A.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流是R B的2倍 B.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压是R B的2倍 C.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功率是R B的2倍 D.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功率是R B的2倍 3.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左下图所示,R A= Ω。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3A,则电源电压是V。B图像说明:。 4.小刚用如右上图甲所示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定值电阻R1的阻值是?.实验时,电源电压保持5V不变,当滑片P位于a 端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是W,此时,电阻R1在10min内产生的热量为` J.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20欧姆”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的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的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 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哪些能力? (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

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具体而言,要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性知识,还包括音像的采录、编辑、制作,器材的选择、使用、保养,音像数据的搜集、利用、保存,以及如何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节目中恰当运用有音像材料等知识和技能;(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是一项团体协作的工作,记者应树立群体观念,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工作人员紧密协作。这需要记者对现场报道的整个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了解,作到知己知彼的同时将自己的工作主动放到整个报道工作的大背景下,保持内容、风格、时机的整体一致性。 4、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广播电视栏目设置是指时间、名称、内容范围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栏目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首先是栏目的受众定位,也就是解决办给谁听谁看的问题;(2)对新闻受众需求的把握,这是确立传播内容的依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 1、X射线管的负极,包括灯丝和聚焦罩两部分。 2、想获得大的管电流需要选取大的管电压和灯丝的温度。 3、在普通X射线摄影中,用钨作为阳极靶。 4、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损失分为__碰撞损失__和__辐射损失__. 5、X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X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 6、在医学应用中,常用X射线的量和质来表示X射线的强度,量是质是光子数。 7、在X射线野中靠近阳极侧的有效焦点比靠近阴极侧的要小。 8、光电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τ/ρ Z3/(hυ)3_____。 9、康普顿质量衰减系数与入射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c/ρ 1/(hυ)3____。 10、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Z无关,仅与物质的___每克电子数___有关。 11、电子对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光子能量的关系可表示为__ 当hυ>2m e c2_时,__μp/ρ Z hυ 当hυ>>2m e c2 _时,μp/ρ Zln(hυ)________________。 12、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整个诊断X射线的能量围都有__ 10keV-100keV __产生,所占比例很小,对辐射屏蔽的影响不大。

13、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总的衰减系数μ/ρ=_μτ/ρ+μc/ρ+μp/ρ+μcoh/ρ____。 14、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在10keV~100MeV能量围的低能端部分_____光电__效应占优势,中间部分____康普顿___效应占优势,高能端部分___电子对___效应占优势。 15、宽束X射线是指含有____散射____的X射线束。 16、滤过是把X射线束中的____低能成分___吸收掉。 17、滤过分为___固有滤过___和___附加滤过___。 18、X射线传播过程中的强度减弱,包括距离所致的____扩散___衰减和物质所致的_____吸收____衰减. 19、X射线影像是人体的不同组织对射线____衰减___的结果。 20、增感屏—胶片组合体在应用时,胶片的光密度直接取自X射线的能量不足___10%__,其余的光密度都是靠___增感屏受激后发出的可见光获得的。 21、量化后的___整数灰度值__又称为灰度级或灰阶,灰度级之间的 最小变化称为____灰度分辨率___。 22、每个单独像素的大小决定图像的____细节可见度____. 23、CR系统X射线照射量与发射的荧光强度呈___五位数___的直线相关。 24、X-CT的本质是___衰减系数___成像. 25、窗口技术中的窗宽是指___放大的灰度围上下限之差____ 26、窗口技术中的窗位是指大围的中心灰度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