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自我到文化_范跑跑_事件的传播心理学透视

从自我到文化_范跑跑_事件的传播心理学透视

从自我到文化_范跑跑_事件的传播心理学透视
从自我到文化_范跑跑_事件的传播心理学透视

 媒介与文化 

从自我到文化:

“范跑跑”事件的传播心理学透视

□ 钟年 余霞

一、“范跑跑”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人员及财产损失十分严重,一时举世震惊。面对巨大的地震灾害,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这场行动,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行动中,发生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温情故事,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不过,在地震中却有一个不是因为抢险救人而闻名、倒是由于撇下学生独自逃生而窜红的人物,他就是范美忠。

范美忠,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然后到自贡蜀光中学当教师。不久,他因课堂言论辞职,后辗转深圳、广州、重庆、北京、杭州、成都从事媒体、教师行业,曾在《中国经济时报》、《南方体育》等媒体任编辑,发表过《追寻有意义的教育》、《〈过客〉:行走反抗虚无》、《〈风筝〉:灵魂的罪感与忏悔意识》、《用观念打败观念———读〈哈耶克传〉》,在天涯BBS 、新浪读书论坛、第一线教育论坛等处都可以搜索到范美忠的文章。地震发生时,范美忠任职于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

范美忠成为新闻人物,出了大名,主要不是由于他毕业于北大,而是因为在这次大地震中,他不是像其他老师那样带着学生往外跑,而是自己一溜烟弃学生不顾,第一个跑到学校的操场上。因此,这位“跑得比兔子还快”的都江堰教师,被网友们称为“范跑跑”。更大的争议发生在范美忠自己发帖“揭短”之后。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那一刻地动山摇———

“5?12”汶川地震亲历记》①一文,表示自己“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

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不久以后,范美忠又发表了一篇《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②

,说:“你有救助别人的义务,但你没有冒着极大生命危险救助的义务,如果别人这么做了,是他的自愿选择,无所谓高尚!如果你没有这么做,也是你的自由,你没有错!先人后己和牺牲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从利害权衡来看,跑出去一个是一个!”就此,网友展开了激烈交锋,不少网友质疑范美忠先跑掉不但没有尽到教师的职责,而且还“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实在过分。但也有网友认为不应该对他过于苛刻:毕竟老师也是普通人,遇到危险保护自己是人的本能,而且,范美忠能在网上公开自己的所做所想,至少说明他是个诚实的人,勇于直面自己的人。

?921?媒介与文化

除了网络之外,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纷纷跟进,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推动相关政府部门作出反应。这种反应进一步引发现实的种种讨论,媒体及时反映并策划组织相关的讨论,由此引起更大的社会关注,“范跑跑”事件遂由一生活事件演化为媒体事件。

二、传播心理学的视角

对于“范跑跑”事件,媒体上的评论已多得难以计量。不过,其中绝大多数的讨论,都是基

于道德伦理的角度,③心理学的讨论并不多,更罕见传播心理学视角的考察。传播心理学本来

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学科,甚至对他能否成立现在都还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从“开放社会科学”的立场看,传播心理学的建立可以集合研究人员、汇聚研究课题、开辟研究领域,应该是

利大于弊的事情。

④心理学的关切点是人,那么传播心理学就是以人为枢纽、为核心,来考察自我、他人、传播、互动、符号、表征乃至文明、历史、族群等关键概念。我们对“范跑跑”事件考察,打算结合传播类型来深化。从以人为本、以人类活动为转移的角度划分传播类型,可以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或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文化传播,不同的传播类别,提示的是对问题的不同切入角度。近年来自我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认知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均有较大发展,上述各种传播类型不难从中获得理论、概念、方法上的帮助。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这些传播的类别。

首先,是自我传播(self communicati on ),很多时候也叫内向传播(intrapers onal communica 2ti on ),即人的自我信息沟通,指个体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自我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其他各种传播活动的基础,因为人类社会就是由一个个人类个体构成的。自我传播的主要形式,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感觉、知觉、记忆、学习、思维和语言、想象等内容。这种传播虽然表现为个体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但由于个体在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两端都与外部世界保持着连接,因此依然带有社会性的特点。

其次,是人际传播(inter pers onal communicati on ),即个体与个体在互动中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一个人类个体如果排除极端的情形都会与他人打交道,所以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人际传播的主要功能是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满足人们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例如情感沟通),并实现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从社会的角度看,人际传播的意义则在于建立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度高,收发信息的渠道多且灵活,起码可以从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两方面进行考察。

第三,是群体或组织传播(gr oup or organizati onal communicati on ),即人们在群体或组织中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人际传播扩大后就难免面对群体传播或组织传播的问题。人类是集群性动物,若干个体聚集到一起会组成群体,群体内必然会有传播,传播也正是群体组成的基础。组织是群体的一类,从结构上看他是偏于严密和正式的群体。组织中的个体有自己特定的角色和位置,这里有权力,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有阶序,有分工,有责任。组织传播有对内的,也有对外的,对内旨在沟通组织内部各种垂直的和平行的关系,对外则在建立和发展组织与公众或其他组织之间的联系。

第四,是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 on ),通常说的是专业化的媒介机构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向社会上一般大众展开的大规模信息传播活动。在新闻传播领域谈大众传播,主要关注的是媒介、信息、专门化机构等,不过,大众传播的英文原本是mass communica 2ti on,mass 有群众的含义,这更切合本文的旨趣。还是从人的立场看,大众传播较之组织传播是公开面对更大范围人群的,而且这人群不是那种严密的、正式的群体。当然,上升到社会层?

031?新闻与传播评论

面,大众传播的制度化特性还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人们便谈论着他监测环境、联络社会、传递文化、提供娱乐的诸般功能。

最后,是文化传播(cultural communicati on ),即在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流,有时候,信息的发送者和信息的接收者来自不同的文化,信息的流通要跨越文化的边界。文化是人类独有的创造物,须臾难离,如影随形,从这层意义上说,所有人类传播都是文化传播。只不过关系太密反而不常被人意识到,就像空气和水。而在号称地球村、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跨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凸显和引人注目,再也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自隐于山重水复的桃花源中。文化传播涉及话题甚多,例如文化自觉、文化价值观、民族性、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克服民族自我中心、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等。

本文对“范跑跑”事件的讨论,就是在这些类别下大致展开的。从自我到文化,我们试图对事件当事人的相关心理与行为能给出初步解释,同时对围绕事件发生的若干传播活动做出些许心理学分析,也希冀透过这种种侧面,增加一点对该事件反映出的国民心态的了解。

三、自我:兴趣的中心点

对自我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了先哲的一个看法,人们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们的自我概念(self 2concep t )会影响到自己的知觉、判断和行为方式。同时,研究也发现人们是有自利倾向的,在行为处事的时候会选取对自己有利的方式立场,在解释事物原因的时候也是如此,这

就是自利归因偏差(self 2serving attributi onal bias )。⑤“范跑跑”事件的主角范美忠也充分地表现

了这一点。在他的文章中,他毫不讳言自己是一个极度关心自我的人:“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⑥

在一篇对范美忠的报道中,也提到他这种自我中心的倾向:“但在朋友间,范的性情使人抵触。‘他很少顾忌他人的感受。他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以自己

为中心,凡是有利于他思考的就喜欢,反之就极端排斥,而且缺乏和人沟通的耐心。’”⑦再按照

自利的分析,这样极度关心自我的人应该不会将自己置于不利的位置。他自己也表示,对于行为的后果有考虑,知道会得罪人:“我知道,我说了这句话,挑战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犯了众忌,招来一片骂声,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的。”⑧另一篇报道也提及“他说自己的言论是故意挑逗那

些譬如孝文化背景下本能的心理”。⑨所以,他是有思想准备的,他这样做,应该有其他的考虑。

我们再来看凤凰卫视的相关节目。范美忠的言行引起人们争议后不久,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请范美忠参与了一次现场辩论。这大概是范美忠首次在荧屏亮相,节目还造就了另一个媒体名人“郭跳跳”,产生了某些戏剧化的效果。后来被网民称为“郭跳跳”的郭松民与范美忠一样,都是很自我中心的人,这从他们的发言内容和发言方式不难看出。在人际沟通中,倾听往往比表达更重要,可惜倾听有太多的障碍,有人总结出对比、猜测、演练、过滤、先入

为主、心不在焉、自居、好为人师、争辩、刚愎自用、转移话题、息事宁人等项。⑩我们以此来看上

述两个很自我的人的交锋,亦即人们所说的“范跑跑pk 郭跳跳”,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达到交锋(沟通)的效果,他们基本上是自说自话,或者是自身的行为展演。他们很像表演家,不是在与对方辩论,而是向在场的观众以及电视机前的更多的观众作表演。

大众对于“范跑跑”事件,有着越来越分歧的说法,甚至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派别,相互攻讦。此种现象,依然可以从自我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我们每个人对事物的解释,常常都是在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做出的。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迈尔斯(D.Myers )所说的:“我们在自

己寻找原因的地方找到了原因。” λ?人们所辩护的,是自己认同、赞成的事情;人们所反对的,则

是自己痛恨、排斥的事情。不同的人所感兴趣的方面可能不同,不同的人寻找原因的地点也可能存在差异。解释的多样化,反映的正是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的多样化。

?131?媒介与文化

四、人际:动机与行为

“范跑跑”事件中有一个争议的焦点,那就是范美忠是不是一个讲真话的人?如前所述,不少人认为范美忠能在网上公开自己的所做所想,至少说明他是个诚实的人。在凤凰卫视的节目中,胡一虎也称范美忠为讲真话的人。但很可惜,心理学的知识难以证明这一点,倒可能有一些相反的证据。例如有网友指出在凤凰卫视的节目中范美忠的两腿一直在抖动,这种非言语信息使其言语的真实性受到怀疑。

已经有人著文从逻辑上推断范美忠的不诚实, λω我们还可以从心理学的思维方式来看这

个问题(不是下断语)。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常用对应推论的方法,从言行来推测人格。但言行的真实目的本来就难以说清,于是有人提出社会期待相符说,假定人们通常都会表现出符合社会期待的言行,但这类言行我们不知道真假,倒是不符合社会期待的言行可能是真的。范美忠在自己文章中讲的话是不符合社会期待的,所以可能是真的,不少人就据此认为范美忠是真实的,当然是真小人。但问题是社会期待相符说只说了这种情况下人的言行可能为真,请注意“可能”二字,并不是必然。

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心理学的思维方式与普通人发生了偏移。普通人常把概率、可能性当作必然。心理学家发现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绝非一一对应那么简单。我们简化一下问题,就以“君子”、“小人”作比:人们相信了表现出小人言行的范美忠是“真小人”,表现出君子言行的郭松民是“伪君子”。这种确认,完全忽视了另外两种实际的可能情形:表现出

小人言行者也可能是“假小人”(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君子就会这样表现),表现出君子言行

者又为什么不能是“真君子”呢?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比这更复杂得多,我们起码还可以有第三种人,既非君子也非小人,如此可以组合出更多可能性。

从披露出来的信息看,范美忠有自己的语言策略,他提到自己特立独行的性格,也承认一些关键话语是事后添加的。范美忠对记者说道:“我知道别人期待我进行忏悔。我性格就是

这样的,你期待我做的,我偏不做,我还要反着做。” λξ这就是说,他的言行,很可能正好与常识

中的社会期待相符说相反。还有他提到的事后添加:“其实当时我并没有对学生说‘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十八岁的人了!我也决不会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这段话(即使说了,我也不认为这么说有什么不对,这更多的是对利害关系的理性考量),而只是说了上面‘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这句话。”

λψ那么,范美忠到底是说的真话还是假话?这个问题目前还难以回答,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他的言行表明他是在合理化。社会心理学在态度研究中有个由费斯汀格(L.Festinger )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 onance theory ),讲的是人们在自己的认知与行为发生不一致的情形下,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解决办法就是去改变认知或行为的一方,使失调的变得协调起

来。 λζ范美忠有没有认知的失调呢?虽然他一直强调自己认识的一贯性并表示“没有丝毫的道

德负疚感” λ{,但我们从他有限的文字叙述里面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失调的蛛丝马迹。他在面对学生质疑讲了一通自我以后还是写道:“话虽如此说,之后我却问自己:‘我为什么不组织学生

撤离就跑了?’” λ|而在一次记者采访中,“范美忠得知光亚学校的校长并没有炒掉他的打算。

这个过去不断在学校里被领导赶跑的人,开始对记者断断续续地描述了一些自己的反思。‘我想,是不是我对学生们的爱不够。不仅仅是这次事件,也包括平时。或许,我应该对他们?231?新闻与传播评论

有更多的爱吧?’”

λ}按照费斯汀格的理论,失调了就要改变认知或行为的某一方,可在范美忠那里,行为已经发生,成为了历史,很难再让老天爷来一次大地震重新去表现行为,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去改变认知,使之与行为协调起来。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的实验好象在范美忠这里重现了。五、群体:极化和去个体化

在凤凰卫视的节目“一虎一席谈”中,郭松民与范美忠辨论时使用了一些非理性的谩骂,上场伊始就气势咄咄逼人,频繁吐出“无耻”、“畜牲”、“杂种”等字眼。我们不知道日常生活中的郭松民是否也是如此,但我们知道的是,人在群体情境下,或者换句话说有他人在场的时候,行为表现会与平常有所不同。心理学很早就关心群体行为现象,曾有群众心理学这样的分支,其中一本老书还以《乌合之众》的新译名在新闻传播学界流行了好一阵。

群体心理确实有一些不同于个体心理的地方。有研究发现,群体讨论倾向于使群体成员的最初的观点得到加强,于是心理学家提出了群体极化(gr oup polarizati on )的概念,指的是群

体中人们的讨论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 λ~在“范跑跑”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倾

向。人们最初的观点会得到加强,微弱的意见会被放大,情绪亦会扩散和感染。下面是网络上对范美忠负面评价的一点点原始例子,表述和标点都没有改动,有些地方没有标点,也保持了原貌。

“现在真小人吃香啊,说实话我鄙视他,不是他先跑,而是他在那里为自己先跑辩护。做为一个教师连点起码的教师操守都没有谈什么教学育人,谈什么为人师表。”“我也怕地震,也怕死,但是我是个人,更怕社会道德的谴责。中国有句俗话:人活脸,树活皮。就算你狡辩让那些所谓的自由斗士支持你了,但是广大的社会群众依然看不起你,连带看不起你的家人。”“在那种情况下,也许我也会先跑,因为我从未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但我知道,不管我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业,抛下身边的人自己一溜烟跑了之后,再回来我会脸红,无法正视别人的眼睛,我会觉得很窝囊。”“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范美忠就是属于这种人。”“还北大毕业,简直没文化,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一种民族精神和道德价值,象这种本能反应与低等动物无异,能称得上文化人吗?太可怜了,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啊!”“范跑跑,你不配做人,更不用说做教师了!”“虚伪、猥亵、自私、无耻!”“好丑的人啊,内外如是!”“人是可以貌相的,看范那猥亵的模样,德行也就如此吧。”“败类,傻瓜,没良心,没道德,不是人,是小人。”“这个人性泯灭的家伙!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不知什么才算美好的和丑恶的东西!”“范跑跑这样的人,只配拖出去喂鸟!!!”“不就是想出名吗?期待你成为第一个因为地震被杀的人。”“姓范的,你这个垃圾!社会的败类!我希望此刻你在看我的回复,对!你说的很对!可能有很多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选择逃跑,这点是你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但是你后来说连你的母亲都不会营救,就说明你是一个十足恶心的垃圾玩意了!你想过没有,当时她听到你说这些话的时候会多么伤心,尽管你的母亲私下里听了你的解释可能会理解你,毕竟你是他们的儿子。可是你说的这番话会让天下多少个母亲寒心啊!最后说一句,北大怎么培养出了你这个个垃圾!!去死吧你!!你死了我第一个放鞭炮!!!!你现在还有勇气活着本身就说明你是一个多么厚颜无耻的人!!!!!”

这里可以真切感受到群体极化的表现。我们最初批评一个人,可能会说“太不像话”,接着就有人说“何止不像话,简直就是无耻”,再往后就可能说“小人”、“不是人”、“畜牲”、“垃圾”,最后会说“去死吧”、“大耳刮抽死他”、“打死都不解恨”。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是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更可能抛弃社会文化的道德约束,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个体丧失了自我觉知的能力,变得去个体化(deindividuated )了。

μυ其中,高水平的社会唤起、较大的群体规模、个人身体的匿名性等都是影响因素,在网络

?331?媒介与文化

情境下,这种趋向更为明显。

六、大众:镜头偏差

其实,“范跑跑”事件本来就是个大众传播事件,大众传播心理学可以在此多有发现。不妨还是以凤凰卫视的节目为例,这是媒体策划的事件,是一种议程设置。但这种策划对一般受众会产生颇大的心理影响。譬如,对“范跑跑”事件的看法,最初的意见大致相同,以批评谴责为多。而范美忠在凤凰卫视这样的知名电视台露面,会让许多人觉得媒体是在肯定他、宣传他,因为中国的普通民众,还是会把上电视当作一种荣耀的。这正是中国人看重的“露脸”。“一虎一席谈”在对阵双方的安排上,论辩者人数相当,给人势均力敌的感觉,又让人觉得范美忠也是支持者众的。主持人胡一虎的评价更是相当重要,他三番五次说范美忠是一个诚实的人,电视机前的观众会认为这是一个权威的评判。

除了上面的分析,我们这里还想提到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所说的镜头偏差(the ca mera per 2s pective bias )。在一些心理学实验中,要求人们观看警察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认罪的录像:如果他们从聚焦在犯罪嫌疑人身上的摄像机的角度观看认罪过程,他们会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是真诚的;如果他们从聚焦在审讯员身上的摄像机的角度观看认罪过程,他们就会认为犯罪嫌疑人是被迫认罪的。在法庭上,大部分的录像都是聚焦在犯罪嫌疑人身上的,将这样的录

像带播放给陪审团,几乎造成百分之百的宣判有罪。

μ?“范跑跑”事件正好可以从镜头偏差的概念去讨论。事件的一开始,媒体聚焦在范美忠的言行上,大众看到的是范美忠这个个体。因此,范美忠的一言一行,大家都感觉到应该由他自己负责。也就是说,人们认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也只有这样的人会表现出这样的言行。但是,在电视辩论中,摄像机的镜头不是仅仅聚焦在范美忠一个人身上,观众看到了其他人,看到了场景。总体来说,这时的范美忠是被动的、弱小的、挨批的,再加上站在范美忠这边嘉宾的提示,大众似乎感觉到范美忠身上的压力,一些人开始对范美忠产生理解和同情。凤凰卫视的节目播出后,舆论对于范美忠的态度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其中的一部分奥秘是可以用镜头偏差概念来解释的。

七、文化:归因风格及面子

莫里斯和彭凯平(Morris &Kai p ing Peng )在“文化与原因”的标题下对不同文化中人们的归因风格作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西方人(如美国人)强调或倾向于从个人的心理品质来解释社会事件的发生,即多作内部归因。这是个人主义文化的归因方式。而亚洲人(如中国人)则强调或倾向于从环境的角度来解释社会事件的发生,即多作外部归因。这是集体主义文化的归因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对事件的归因模式随文化不同而变化。他们把心理

学的以及人类学的关于归因方式的观点综合起来,提出了“文化差别的内隐推测设想”

(culture differ in i m p licit theories ),即文化的差别以内隐的方式制约着人们对行为信息所进行的编码与表征,因此文化的差别不仅可以表现在言语的报告上,而且可以表现在归因知觉水平上。

μω归因是最基本的人类行为之一,不同文化中人们归因风格的差异让我们了解到中国人谅解范美忠的可能原因。实际情形正是这样,原谅范美忠的人们最常提到的理由就是在那样的大地震面前,他有那样的行为不足为奇。中国人不仅善同情,还具有同理心(e mpathy ),所以在思考“范跑跑”事件时还会扪心自问:我在那种情形下能保证不跑吗?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那位到过抗震救灾前线的心理咨询师也正是依此类设问让在座大多数来宾缄口无言的。有意思的是,范美忠对此并不领情,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示,自己的“跑”不是因为外在的?431?新闻与传播评论

情境,而是“内在的自我”在起作用。

μξ难道中国人的归因倾向在范美忠那里不起作用?还有社会心理学里面的自利偏差、观察者和行动者差异等规律也都与范美忠无缘?不过,当我们回头看范美忠文章的标题时,我们似乎寻到了答案,文章的醒目标题是:“那一刻地动山摇”。在面对记者采访时他也表示:“我想说,很多网友并不能真正理解我,他们用自我的道德观念来要

求我,他们希望别人做得更好,殊不知,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跟我一样。” μψ所以,他

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选择了自利归因,他还是看到了外在情境的力量。

从文化视野检视“范跑跑”事件,还可以提到心理学对中国人面子的研究。早在一百多年

前,美国传教士明恩溥(A.S m ith )写作《中国人气质》,第一条就是讲面子。 μζ近百年来的中国人

如鲁迅等也在好多场合评论过中国人的面子。在心理学领域对此问题最先作深入探讨的是台

湾的黄光国先生,他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一书中。 μ{该书详述

了中国人对面子的热衷以及在社会生活领域对面子的种种娴熟运用。

在“范跑跑”事件中,范美忠关于地震来时“只救女儿、不救母亲”的言论惹得国人震怒。中国人对于母亲的爱是一种伦理道德底线,也可以说是一种母亲文化,范美忠自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对后果也有所预期。看一段他与记者的对话吧。“长江商报:为什么在文章里,要说明‘只救女儿,不救母亲’,网友都认为你是个不孝子。”“范:母亲和女儿很难从情感上分别谁更重要,只是女儿只有一岁,救起来成功性更大。我举这个例子,只是要说明在生死抉择面前个人生命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我不爱母亲。我知道,我说了这句话,挑战了中国传统的道德

观,犯了众忌,招来一片骂声,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的。” μ|我们要说的是,文化可分为两种,一是

做的文化,一是说的文化。讲面子的中国人在很多时候甚至更看重说的文化。对“范跑跑”事件,许多人表示“跑”可以理解,但那样“说”就不应该了。或许有人会问:做都做了,还不能说说吗?错了,在中国文化语境下,有些事情你可以做,但却万万不能说。

注释:

① 天涯论坛.htt p://cache .tianya .cn /publicf oru m /content/books/1/106727.sht m l .

② 天涯论坛.htt p://cache .tianya .cn /publicf oru m /content/books/1/106826.sht m l .

③ 王勇.从对“范跑跑”的评论看媒体的自由与责任.新闻记者.2008(8):79~81.

④ 钟年.论传播心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一种开放社会科学的视角.现代传播.2008(2):39~40.⑤ (美)卡伦?达菲,伊斯特伍德?阿特沃特.心理学改变生活.张莹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100~101.⑥ 天涯论坛.htt p://cache .tianya .cn /publicf oru m /content/books/1/106727.sht m l .

⑦ 愤怒青年的流浪生活:范美忠这个人.南都周刊.2008-06-06.

⑧ 孙明.老师地震时抛下学生称挑战中国传统道德观.长江商报.2008-05-31.

⑨ 愤怒青年的流浪生活:范美忠这个人.南都周刊.2008-06-06.

⑩ (美)马修?麦凯等.人际沟通的技巧.郑乐平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6~9.

λ?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94.

λω 蔡永飞.“范跑跑”不诚实.中国经济时报.2008-06-20.

λξ 愤怒青年的流浪生活:范美忠这个人.南都周刊.2008-06-06.

λψ 天涯论坛.htt p://cache .tianya .cn /publicf oru m /content/books/1/106826.sht m l .

λζ (美)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邓羽等.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96~97.

λ{ 天涯论坛.htt p://cache .tianya .cn /publicf oru m /content/books/1/106727.sht m l .

λ| 天涯论坛.htt p://cache .tianya .cn /publicf oru m /content/books/1/106727.sht m l .

λ} 愤怒青年的流浪生活:范美忠这个人.南都周刊.2008-06-06.

λ~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304.

μυ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97~303.

?

531?媒介与文化

μ?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92.

μω Morris,M.&Peng,K.Culture and cause:American and Chinese attributi ons for s ocial and physical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7,949~971.

μξ 天涯论坛.htt p://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15328034.html,/publicf oru m/content/books/1/106727.sht m l.

μψ 孙明.老师地震时抛下学生称挑战中国传统道德观.长江商报.2008-05-31.

μζ (美)史密斯.中国人气质.张梦阳.王丽娟译.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

μ{ 黄光国等.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μ| 孙明.老师地震时抛下学生称挑战中国传统道德观.长江商报.2008-05-31.

ti ons:Ne w app r oaches t o identities and audiences,t o be published by Routledge in2007.

7.彼得?霍斯华兹:媒介教育与研究者。他在德国的陆德维兹博格大学教授教育课程,正在完成在量化研究语境中,青年移民经验的跨文化媒介教育博士论文。

Peter Holz warth:a media educat or and researcher.He teaches courses at the Ludwigsburg Uni2 versity of Educati on in Ger many,and is comp leting a Ph.D.about intercultural media educati on in the contex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young peop le′s experiences of m igrati on.

8.侯晓艳: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生。

Hou Xiaoyan:Lecturer,PHD.Candidate,School of Journalis m&Communicati on,W uhan Uni2 versity.

9.文 婷: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W en Ting:PHD.Candidate,School of Journalis m&Communicati on,W uhan University.

10.刘 娜: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博士。

L iu Na:PH.D.B ir m ingha m University,UK;A ss ociate p r ofess or,School of Journalis m&Com2 municati on,W uhan University.

11.叶晓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

Ye Xiaohua:A ss ociate p r ofess or,PHD.Candidate,School of Journalis m&Communicati on,W u2 han University.

12.纪 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

J i L i:A ss ociate p r ofess or,PHD.,School of Journalis m&Communicati on,W uhan University.

13.高洋洋: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Gao Yangyang:MA.student,School of Journalis m&Co mmunicati on,W uhan University.

14.孙旭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Sun Xupei:p r ofess or,School of Journalis m,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15.周 翔:美国田纳西大学传播学博士、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Zhou Xiang:Ph.D.University of Tennessee,US A,Pr ofess or,Cheung Kong School of Journalis m and Communicati on

16.黄月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湖北大学新闻传播系讲师。

Huang Yueqin:PH.D,School of Journalis m&Communicati on,W uhan University;Lecture,De2 part m ent of Journalis m&Communicati on,Hu Bei Universiity.

17.张 卓: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

Zhang Zhuo:A ss ociate Pr ofess or,PH.D.,School of Journalis m&Communicati on,W uhan Uni2 versity.

18.钟 年:武汉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教授。

Zhong N ian:Pr ofess or,Depart m ent of Psychol ogy in W uhan University.

19.余 霞:博士、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广告学系副主任。

Yu Xia:Ph.D.,A ss ociate Pr ofess or,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 w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2 niversity.

20.石义彬: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理论、跨文化传播。

Shi Yibin:PHD.,p r ofess or,School of Journalis m&Communicati on,W uhan University

21.周 娟,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博士生,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媒介文化。

Zhou Juan:Ph.D.candidate,School of Journalis m&Communicati on,W uhan University,lectur2

criticis m beca me more and more vibrant .The argu ments bet w een positivis m and criticis m f ocus on the “paradig m ”.After many years discussing,the t w o parties tend t owards more intensive reflecti on,dial ogue and convergence,instead of excluding fr o m each other .

Key words :Media Effect I nfluence Paradig m

从自我到文化:“范跑跑”事件的传播心理学透视

钟年 余霞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轰动一时的“范跑跑”事件。讨论采用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文化传播等传播类型进一步深化对事件的分析。在各种传播类型下涉及的心理学话题包括兴趣的中心点、动机与行为、极化与去个体化、镜头偏差、归因风格与面子。希冀透过这种种侧面,对事件当事人的相关心理与行为能做出些许解释,也增加一点对该事件反映出的国民心态的了解。

关键词:传播心理学 “范跑跑”事件 自我 文化

From Self to Culture:a Comm un i ca ti on Psycholog i ca l

Perspecti v ity on the Even t of Runn i n g Fan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 o analysis the event of Running Fan fr om a communicati on p sychol ogical pers pectivity .The research adop ts communicati on types (intrapers onal communicati on,inter pers onal communicati on,gr oup communicati on,mass co mmunicati on,and cultural communicati on etc .)t o ananlysis the event deep ly .Under these types,we refer t o s ome p sychol ogical t op ics including the center of interesting,motivati on and behavi or,polarizati on and deindividuated,the ca mera pers pective bias,attributi onal types,M ianzi .This paper hopes t o per meate these kinds of sides t o make an exp la 2nati on t o the p sychol ogy and behavi or of the peop le relevent t o this event,and als o increase a little understanding on the nati onal m ind about this event .

Key words :co mmunicati on p sychol ogy the Event of Running Fan self culture

全球化背景下媒介文化产品的混杂化

———以影视节目为视角

石义彬 周娟

内容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媒介文化产品的混杂化使“文化同质化”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同时也使对“第三种文化”的探讨浮出水面。本文在媒介文化产品传播的具体语境下,以影视节目为例,对媒介文化产品的混杂化途径及其对全球文化的影响展开分析,试图揭示全球化背景下媒介文化产品的混杂化是一个文化离心力与向心力并存、复杂多样的博弈过程,其结果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呈现出差异的型态,因而动态的情境分析才是把握文化样貌的有效进路。关键词:全球化 媒介文化产品 混杂化 文化同质化 第三种文化

The Hybr i d i za ti on of M ed i a Cultura l Products i n the Globa li za ti on Con text

———I n the Pers pective of Movie and Televisi on Pr ogra m s

Abstract :W ith the hybridizati on of media cultural p r oducts,“cultural homogenizati on ”has become a worrying p r oble m in the context of gl obalizati on .Mean while,the issue of “the third culture ”e mer 2ges .I n the context of media cultural p r oducts disse m inati on,taking movie and televisi on p r ogra m s as

?162?附 录

传播领域中第三人效应的心理学影响因素浅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385-02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人效应理论作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内容,在西方传播学界产生较大影响。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受众普遍认为大众传媒对其他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要大,自身并不容易受到媒介的影响,一定那个程度上大众传播效果并不对“直接受众”产生影响,而是通过第三者对“直接”受众产生影响。但对于第三人效应的产生,目前最合理的解释仍旧来自于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本文从心理学的分析角度出发,探究第三人效应产生的心理学因素,以期为第三人效应上研究提出新的思路与角度。 关键词第三人效应优越感乐观偏见自我服务 一、第三人效应产生背景与内容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美国的《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的作用》的文章,文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发现在太平洋一个岛屿的美军部队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于是日本人便对该小岛上的美军部队散发传单,内容强调这是白人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纷争。该传单还告诉黑人,不要为白人牺牲,要找机会投降或逃亡。散发传单的第二天,该小岛上的美军就撤退了。后来美军部队调查发现:其实传单上的信息对黑人士兵并没有劝服影响,却使白人军官担心黑人士兵逃亡而不得不指挥撤退。为什么对手的传单如此有效?戴维森对此提出了“第三人效应假设”,即“传播达到的效果(作用)并不是由于表面的受众的反应,而是那些可预测的或他们认为可察觉到的、部分其他人会作出的一些反应而导致的行为”。之所以称之为第三人效应,是因为第三人卷入了两种不同观察立场,按照那些试图对传播效果作出估价的人来说,它最大的影响对象不是“我”或“你”,而是“他们”――第三人。站在宣传者或其他劝服传播者的立场来看,第三人是那些在某些方面与表面受众的态度和行为有关的人,宣传家们实际上试图通过寻求影响其他人的的途径操纵这些第三人的行为。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理论可以按照两个前提来进行描述。这两个前提是:1.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即第三人)的影响比对他们自己的要大;2.这种观念的结果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他认为,在大众传媒领域,从事劝服传播的人认为会对其他人产生巨大的效果,而不是他或她自身。他们的理由是:“我不会受影响,但他们(第三人)会被劝服”。在有些方面,传播导致某些行为的产生,不是因为它对那些表面上直接指向的人产生影响,而是因为其他人(第三人)认为它会对它的受众产生影响。特别是负面信息,人们更倾向于这些信息对他人的影响比自己要大。对于第三人效应的产生原因不同学科基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均有不同的解释,但心理学科影响因素一直为解释第三人效应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第三人效应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二、传播领域中第三人效应的心理学影响因素分析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负面媒介内容对别人的影响较大,而对自己的影响较小?目前较有影响的心理学角度的解释为自我增强倾向。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个体总是属于某个群体,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中,个体总是在进行着自我知觉以获得对自我的认识,同时又进行着群际知觉以获得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一些人能够无偏见的认识自己和认识群体。但是另外一些人可能会高估(overestimating)自己和自己的群体,表现出自我增强,自己比别人更能抗拒说服性信息,更不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自我增强可以帮助人们保护自己的形象,维护乐观的期望,并使人们产生具备控制能力的感觉,自尊及自我的价值得到强化。学者henriksen与flora(1999)指出人有三种自我增强的偏差: (一)虚幻的优越感(illusory superiority)

看“范跑跑”对职业道德有感

看“范跑跑”对职业道德有感 第一节思修课,我怀着的是一种学习的心态。因为在正式接触它之前就已经听说它对于条理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而我,就是这么一个没有条理的人。然而很快我就发现,它是真正的思想教育课,从占座视频到“范跑跑”,无一不是展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无一不是对我们道德的解剖。老师总是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同时又能尽量站在公正客观点角度上为我们剖析。半学期下来,真的是获益匪浅。下面仅就范跑跑一事进行我个人的分析,以此检验我思修课的学习成果吧! 对于范跑跑一事,该说的不该说的基本都被凤凰卫视报导完了,幸好他们有一点还没讨论,即被放在神圣位置上的人是否享受到了神圣者的待遇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道德体系思考! 对于老师,恐怕没几个学生能有我这样丰富的阅历。 我见过城市里的家长对老师毕恭毕敬,仿佛商人见了官,生怕惹老师不高兴而耽误了自己的孩子。我见过乡下的老师,有的与学生调侃嘻嘻,有的每次打学生都把学生打得吐血,还有老师被学生欺负,却只能忍气吞声。我见过从乡镇通过激烈的角逐才生到县重点高中的老师,虽是书香世家,却一贫如洗,父母早故,兄弟之间彼此扶持。在担任老师一职的同时还要兼职,不然养不起自己的娃。我还见过许多班主任,每到春节之际就要专门腾出一间房子好摆满家长们送的烟酒。 家长们把老师当成神圣工作者了吗?还是把老师当成自己孩子进入上流社会的踏脚石? 老师把自己当成神圣工作者了吗?为什么他们下手时毫不留情?收受烟酒时仿佛腐败官员? 学生把老师当成神圣工作者了吗?他们怎敢对教育过自己的老师拳打脚踢! 学校把老师当成神圣工作者了吗?面对家境如此窘迫而又敬业的老师,为何不把多出来的宿舍分一间给他们? 不,我们没有。 我们在需要时冠以他们神圣的光环,在不需要时却不过问他们的冷暖。如此背景之下,怎敢有人要求他们负起圣职者的责任?怎敢对他们进行道德绑架! 曾经(不清楚现在的情况),在日本,老师上了车,全体成员,无论老少,都会立刻起立给老师让座,这才是对圣职者应有的尊敬,正是有了这种尊敬,老师才会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神圣工作者,才会无时无刻不以神圣工作者来约束自己,来标榜自己,才会在危难时刻义无反顾的献出自己的生命,做出一名圣职者应做的事。 让其负起圣职者的责任与义务却不给予其圣职者所应有的尊敬待遇,这根本就是绑架!思想上的绑架!道德上的绑架! 来到华农生科院,感受着这里的学术氛围,看到许多师生间的谈笑自如,我甚是欣慰,虽然不尊敬老师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比起我曾经见过的场面已好过千遍百遍。 类似的现象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医务人员把我们献的血转卖,政府人员把下发给农民的补贴私吞等等。事实上,真要细究起来每一份为社会服务的工作都是神圣的,每一个工人,每一个生意人,每一个政府官员,他们的职责都是神圣的,可是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神圣的呢?又有多少人把别人的工作当成是神圣的呢?电影《别把自己不当干部》便真实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这一职业道德问题。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先破而后立的过渡阶段,人民,党,政府,必须共同努力,重塑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 生科院应技1001杜博贾 学号2010304200301

心理学对传播学的影响知识讲解

心理学对传播学研究发展的影响(摘自大众传媒心理学)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1.简介 1.1华生古典行为主义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反射规律。 1.2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他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研究意识现象没有意义,主张心理学应描述环境和有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他致力于行为的实验分析,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立了操作条件反射并提出条件反射的强化联结理论。斯金纳是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可以通过操纵刺激条件来塑造动物的行为,并创造了训练动物行为的方法。 1.3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 修正华生的极端观点,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1.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模式同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一起被称为解释学习的三大工具。在其观察学习的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且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参照点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变。提出的学习理论包括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论、自我效能论。 2.行为主义对传播学的影响 2.1行为主义研究范式与效果研究 行为主义假设可以通过可观察的外部表现——即对各种环境刺激的反应——来了解人类。虽不否认有机体的内部过程,但认为由被试自我报告的发生在有机体内部的事情是无法通过客观的观察予以证实的。通过对行为的客观研究,既可以预测已知刺激引起的反应,也可以预测引起反应的刺激。行为主义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的外显行为,这就要求所研究的现象(因变量)必须是能在实验当场被直接观测到的。 行为主义方法论影响下早期传播研究把传播效果定义为可观察的态度和行为改变,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因此只能以即时的显性的短期效果作为研究对象。当未能发现态度或行为的改变时,就只能解释为效果是强化而不是改变,或者是没有效果。这一研究模式局限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传播效果研究思路。现在传播研究中的行为主义主要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起作用,它所强调的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至今仍然对传播学有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已成为传播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2.2 S-R联结与魔弹论 行为主义的S-R理论是魔弹论的理论基础。魔弹论所隐含的“主动性是传播者专属的,效果是受众专属的”。这和华生所认为的,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的思想是一致的。即只要确定了传播内容,掌握了宣传技术,效果就会自然产生。魔弹论”的出现和流行还与当时的新的传媒形式——收音机和电影的出现有关。对于新事物的出现,人们总是带有本能的恐惧。 2.3观察学习与传媒暴力研究 在对传媒暴力的心理学解释中,最有影响的当属来自观察学习理论(Bandura,1973)

大众传播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 第一章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思考题: 1、你认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是什么? 2、怎样理解“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3、什么叫内向传播?试举例说明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功能? 4、你认为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有哪些途径? 5、现代心理学理论有哪些?你认为借鉴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于大众传播学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思考题: 1、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是什么?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违背心理实质原则的表现有哪些? 2、试析人脑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产生社会效果的中介作用。 3、为什么说客观现实是传受者心理的最终源泉? 4、简析造成传受者产生主观反映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5、传受者的能动反映对象对传播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第三章行为主义和大众传播 思考题: 1、运用社会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媒介环境与受者的交互影响。 2、试析“强化的替代性”和“学习的延迟性”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3、媒介对榜样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试析正、负强化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5、举例分析媒体宣传应把握好负强化度的意义。 第四章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 思考题: 1、分析“潜意识”的内涵。 2、试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的关系。 3、简述潜意识与传者创造灵感的关系。 4、简述潜意识与传者文风的关系。 5、传者应怎样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发受者的前意识经验? 6、分析“集体无意识”的内涵。 7、媒体信息应当怎样表现集体无意识的三个层次? 8、简介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具体内容。 9、谈谈你对广播影视节目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为依据进行年龄和内容定位的认识。 第五章人本主义与大众传播 思考题: 1、在大众传播互动中强调以人为本有什么意义? 2、联系实际分析记者与采访对象在相互尊重方面的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媒体应当怎样观照、关怀、弘扬普通百姓? 4、经济报道怎样才能以人为本?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韩剧的热播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韩剧的热播 发表时间:2010-01-27T09:20:14.87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2月上旬刊供稿作者:杨五英[导读] 根据传受者心理互动理论,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需要不断进行以媒介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杨五英(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韩流”一个新的名词正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而在这背后的本质却是中韩文化的一次碰撞。从1997年中央电视 台播出第一部韩国电视连续剧开始,韩剧持续火爆中国荧屏,收视率屡创新高。本文从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传受互动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等角度探索韩剧在我国热播的原因。关键词:韩剧社会学习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传受互动理论人本主义 0 引言 “韩流的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末,由中国媒体第一次使用以来,在既往的数年间“韩流”这个词已经成为媒体常用的词之一。“韩剧”现象的产生是韩国成功的跨国文化传播行为的结果,是韩国政府十年来的文化产业战略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韩国现代影视文化作品杰出艺术创作水平的展览。1997年,讲述保守家庭和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拉开了韩剧进军中国的序幕。此后,韩剧更是后浪推前浪,一波更比一波强,充斥着中国人的电视荧屏。《大长今》的播出,更是创下了韩剧收视率的最高点。是什么原因使得韩剧在我国观众中如此受欢迎? 1 韩剧编剧非常重视与观众的互动,这是韩剧成功的内在原因 根据传受者心理互动理论,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需要不断进行以媒介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1]。在韩国,观众可以参与到剧情的编制中并对电视剧的剧情走向有不少的决定权。一般来说,一部韩国电视剧的筹拍周期为两年半,由电视台或者编剧确定好选题后,导演、编剧、制片人三方面共同策划剧本、选择场景,编剧甚至可以直接介入演员的挑选。剧组开机时,韩国编剧一般只会写好1/3的剧本,后面的部分则是根据拍摄进度边拍边写。在此过程中,他们会不断拿出已经写好的部分和观众座谈或发到网上,及时得到改进意见。编剧根据观众反馈的情况及时修改剧本来满足受众的收视期待,使观众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这种传受间良好的心理互动是韩剧取得成功的内在机制。 2 中国观众既可以从韩剧中了解独特的民族风情又可以寻找到文化上的共鸣,这是韩剧在中国流行的根本原因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指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积淀在现代人潜意识深处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人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集体无意识理论:其一是人类共性的方面;其二是民族性的差异;其三是同一国家内部因地域造成的区别。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就可以从另一角度理解韩剧在中国的流行了。 首先,韩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泡菜文化”,都在韩剧中有真实的再现,使中国观众真切的领会到异国的风情,觉得新鲜有趣;其次,韩国文化有着和中国文化共同的渊源。众所周知,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儒家思想对韩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伦理已成为当今韩国维持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乃至与国家关系的粘合剂,成为朝鲜民族精神的动力,并通过传统社会形成朝鲜人的意识结构,可以说,儒教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作为一个轴心在韩国的思想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因而,中国观众在观看韩剧时没有太多的文化疏离感,相对多数西方电视剧来说,韩剧更能在情感上打动中国人。韩剧场景虽然很现代,但骨子里却很传统。剧中的男、女主角往往都在苦闷、彷徨中思考人生道路、生存价值;浓厚的家庭观念在韩剧中也是无处不在,让国内观众不自觉地就会平添许多亲切感。韩剧骨子里传统、朴实的基调,东方式的谅解与宽容,唯美的情调等,体现了许多东方式的伦理观念,这些都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十分吻合。韩剧在毫无掩饰地表露出自己特有民族情感的同时也将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带入故事中,正是这一点从本质上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收视心理,使得中国观众产生了文化上的共鸣。韩剧表现出的独特的民族性以及和中国文化的共性带给中国观众独特的魅力,这也是韩剧在中国热播的根本原因。 3 观众可以从韩剧中寻找到学习的榜样,问题解决的方式以及宣泄情感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3]”现代社会,媒介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使用媒介的时间多于人际交往的时间,媒介成为很多人获取生活经验、社会交往经验的主要渠道之一。韩剧的生活化恰恰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学习的范本。我们以韩国经典的家庭伦理剧《看了又看》为例进行分析。该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家常化,平民化,力求最真实的再现普通人的生活,把电视剧的进展搞得看上去几乎等同于现实中的情形。一部韩剧看下来,可以为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找到参考答案,了解到一些婆媳关系的注意事项,姑嫂之间如何相处,还可以完整地学到韩国泡菜、冷面的做法,甚至包括剧中男女主角的服饰打扮都成为观众学习模仿的范本,这一切仿佛一部纪录片一样真实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休闲放松的同时获得很多日常生活的经验。人是社会的人,一种普遍的心理就是怕自己落单,当从媒介中寻找到同类时,就感到踏实和释然,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平衡,情感上得到渲泄。 4 以人为本,以情动人,注重对小人物的关照 韩剧非常真诚的去刻画小人物,真实的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哀怨情仇,没有过分拔高也不会有意贬低,还原生活和人物的本真面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拉近剧中人物和每个家庭之间的距离,使观众感觉剧中人物仿佛就是身边的亲人或同事朋友。这种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了对人本身的关照,让人觉得温暖和欣慰。此外,韩剧最主要的诉求点就在一个“情”字上,多以爱情、亲情、友情为主题,以普通人的生活为描述对象,展现韩国人民生活形态以及韩国伦理道德现状。通过“世上惟有‘情’难诉”这种模式来反映现代都市人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感情上、心理上的种种矛盾纠葛和新的感受,真实而亲切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渴望沟通理解的意愿,以及随着经济日益发达而变化着的伦理观念。韩剧中的亲情表现得很真实,有人性的善与美也有人性的自私与矛盾;韩剧中的爱情演绎得很纯净,这十分符合东方人内敛保守的性格,也使人产生对纯美爱情的向往与归依之情。这种真实的亲情和纯纯的爱情让人感动也欲罢不能。 通过对韩剧热播的分析,反观我国电视剧市场,差异就不难看出。我国大量的古装武打剧,戏说历史剧,水平不高的涉案剧以及以婚外恋和第三者为主要题材的都市剧,大多根据制作者的想象编故事,缺少真实的生活基础,缺少以人为本、受众本位的思想,加之题材单一,什么流行就一窝蜂生产什么,极易使观众厌倦,而韩剧的异国情调、传统的家庭伦理和坚贞淳美的爱情则带给观众清新的感觉,弥补了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空缺,满足了大众对真、善、美最基本社会道德的心理渴望,自然也就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参考文献: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 第一章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传播渠道、认知主体。 二、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两个重点:“内向传播”、“传受者”概念。 第二章 一、传受者的心理: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传者的心理的源泉主要来自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源于媒介世界。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的的模写和拷贝。 三、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四、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观念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一)观念性: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映。 (二)主观性反映:指人们(包括个体和群体)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反映。 造成传受者心理主观反映的原因: 1、生理原因:主要体现在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其年龄、性别等方面。 2、心理原因 (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其脑中的反映。 (2)动机。传受者的动机是推动其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制作或接收的内部原因,是传受者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 (3)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生活目标价值的看法。 (4)信念。信念指主体对于对象的确信不疑的认识体系。 (5)情绪状态。传受者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他们对某种刺激的认识,并作出某种反映。 3、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 (1)文化水平 (2)社会地位 (3)文化背景:指传授者的民族特点,包括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理及各种人文环境。 (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 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这种能动性反映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人们总是主动地把外界事物变成观念的东西,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受者通过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反馈于媒介等能动性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四、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科理论,对人类传播现象进行更细致的探究,也是为了净化媒体,监督媒体,使其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培养人们辨识能力的要求。 第三章 一、行为主义 (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意识改变为行为(即S→R理论),而把内隐的心理结构、意识排除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托尔曼等,把行为主义定义放宽,除了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以外,还包括整体行为,内隐性的意识历程和中介变量,将S→R变为S→O→R。 (三)行为主义第三代代表人物班杜拉等人提出并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 (四)主要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

从传播心里学的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

从传播心里的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是中国大陆湖南电视台办的一档综艺性娱乐节目,是湖南卫视上星以来一直保持的品牌节目之一。节目开始采用全民娱乐的类型,经常邀请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物,一些可爱的孩子来表演,后又转为选秀节目,来选举其主持人;现在多以嘉宾访谈游戏型的综艺节目,经常邀请一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名艺人来访谈,游戏等。是湖南卫视的品牌节目之一。主题曲是啦啦歌快乐你懂的。口号——“快乐大本营,我们是快乐家族”首播时间:每周六19点35分;重播时间:每周日12点30分。现在的主持人是何炅,李维嘉,谢娜,吴昕,杜海涛。该风格定位为:清新、时尚,青春、快乐、八卦、贴近生活的娱乐风格。受众定位是全民,特别是年轻的观众。据资料显示,快乐大本营的收视率每每排在同时段的前三。这样的成功是怎样来的呢?我们就用传播学心理的角度看看。 快乐大本营这个栏目属于是大众传播范围内。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性。快乐大本营通过这一系列的综艺节目,通过电视这一平台我们付出时间,而他们得到收视率。不止如此,还收获了大量的广告费用,像是快乐大本营经常出现的oppo手机。我们可以看出快乐大本营的商品性。 从快乐大本营中,我们还看到了各种符号的使用,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像是服装符号,形象符号。在快乐大本营中,节目

的主持使用主持群的形式。快乐大本营现在的主持人是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和杜海涛。而最大的何炅虽已经是30多岁但是在节目中风趣幽默,该唱该跳的时候丝毫不含糊。谢娜更是直爽,大胆表演,甚至是不顾自己的形象。吴昕,杜海涛,李维嘉都是爽气,嘻哈大笑。这些主持人的符号都是年轻与活力。其次,服装符号,快乐大本营在每一期节目的时候,主持人都要穿上特设的一套服装,这是一个新颖的地方。可以很好的区分主持人和嘉宾。这是一种群体心理的暗示,我们可以看到,快乐家族的确是很团结。再者这些衣服都是一些休闲活泼代表着青春活跃的节目风格。最后,关于语言符号,轻松的,调侃的话,都是那些轻松的象征。 快乐大本营的受众定位是全民,特别是年轻的观众。体现了受众的选择。而受众也是选择性的注意,选择性的理解,选择性的记忆。 受众的节目接收收看也是来自于马斯洛需求层次。接触媒体满足其消遣娱乐的目的。在这中,可以说是使用与满足的双向制约下的结果。节目发展的来于是受众的需要,受众得到满足和需要。知识,快乐,等等。 “快乐大本营”的节目是时下比较热的明星或是电视偶像剧,在对其自身的材料的吸引力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他们在节目的设置过程中做了一个巧妙的设置,即在节目的结束的时候,引入下期预告,下期预告里有下期的嘉宾,下期的内容,而又留着几

对范跑跑现象的反思与看法

“范跑跑”现象说明我们的社会并没有法律与道德 其实,任何社会都可能面临崩溃。崩溃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政治崩溃,导致整个社会结构崩溃,一个是经济崩溃,导致整个社会崩溃。政治清明的社会,必然不会经济崩溃。政治清明的社会,也必然没有大量的腐败、黑社会、毒品、妓女,以及大量贩卖人口的犯罪。而经济不健康的社会,必然会出现大量的腐败、黑社会、毒品、妓女,以及大量的贩卖人口的现象。这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社会出现大量的腐败,必然会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并离着经济崩溃不会太遥远。 中国当前的社会和世界历史发展不成比例。所以,普法以来,必然导致大量的犯罪。这说明,普法也好,法律也好,其实都是一种资金消费。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含义。而政府、学术机构等,不过是大量浪费纳税人的资金,进行合法的腐败交易。所以,今天的普法,与社会进步没有任何联系,并只能导致社会退步。而网络上广泛传播的“范跑跑”现象,则说明了我们的社会正在逐步丧失道德基础。一个没有道德基础的社会,必然是腐败的,到处是犯罪的社会。 “范跑跑”是一个教师。他在汶川大地震中,不顾大量未成年学生的安危,私自逃跑,放弃了一个教师应用的责任。即使在野兽动物世界,“范跑跑”行为也是可耻的。研究表明,斑马群、羚羊群的头领,为保护幼小的动物,在遭受猛兽的袭击时,经常奋不顾身地充当诱敌目标。但是,中国的“范跑跑”,却受到今天法律界的流氓们的一致歌颂。 法律是干什么的?法律要维护的其实就是道德,不允许任何人违反道德。道德是干什么的?道德其实就是人伦,就是人的品质。一个没有品质、人伦的社会,其实就没有正义,更不会有什么法律的存在。所以,道德永远高于法律。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良好道德的社会,会有良好的法律。所以,大清朝、国民党时代的法律貌似很好,但是整个国家遭受外敌入侵,瓦解、破产。就是因为私有化社会是利己主义的,没有丝毫道德的基础。 今天的法律依然是灭良心的。所以,“范跑跑”现象在今天的中国主流社会,既不违反道德准则,也不违反法律。这说明,中国精英已经没有了任何道德和法律。 在地震发生时丢下学生自己先逃,这已不是第一次发生了。2005年九江地震时,也有一位语文老师有同样的举动。然而近年来,也出现过不少老师为保护学生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在这次汶川地震中就有好几位。与此相比,人们当然要对“先跑”有所不耻,有所谴责。 在下也不赞成先跑行为,然而却也不赞成对他们个人发出带有污辱性的嘲笑。虽然他们的行为应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但是他们的人格还是应当受到尊重,在网上公布他的个人信息,给他起带有贬损的外号,这已经有侵犯人权之嫌,不符合

大众传播心理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大众传播心理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大众传播心理学》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传播学者克拉帕将受传者对信息的选择性过程归纳为、 和三个方面。 2、传播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为、、 、、。 3、社会文化心理是指由于生活和生长在同一文化区域或地理区域而形成的共同的心理总体特征,它往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包括和两部分。 4、完整的人类传播过程通常由、、、 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二、选择题(请在正确的选项上打勾)(每题1分,共12分) 1、在拉扎斯菲尔德领导下进行的针对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调查研究发现观念首先从广播和印刷媒介流向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流向人口中不太活跃的部分。这一结果被概括为以下哪一种理论, A “守门员”理论 B两级传播理论 C 共同经验理论 D 传播互动理论 2、“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拉斯韦尔模式五环节的是 A传播者 B传播媒介 C传播效果 D传播技巧

4、职业传播者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和准确判断有价值的信息线索并构成传播内容的能力被称为 A 信息敏感 B 情感感受性 C 角色意识 D 自我体验 5、传播的双方要有效地沟通,必须满足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沟通双方必须具备一定的 A认识能力 B知识基础 C共同经验 D沟通愿望 6、我国新闻机构对来信来电揭发问题的读者实行保密性保护时,是行使了传播者的下列哪项权利, A 安全保护权 B 版权 C 消息来源保护权 D 参访权 7、传播者有意识地与受传者搞好关系,引发受传者对传播者积极的情绪情感从 第 1 页共 2 页 而取信于受传者,提高传播效果。这是利用了情绪情感的 A信号功能 B感染功能 C动力功能 D迁移功能 8、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强度的变化所需要的刺激量的临界值是。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知觉 9、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A 心理过程 B 气质 C 整个心理面貌 D 性格 10、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所产生的干扰作用是 A 动机性抑制干扰 B 前摄抑制干扰 C 倒摄抑制干扰 D 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11、用红笔划出传播材料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哪一种特性, A 知觉整体性 B 知觉恒常性 C 知觉理解性 D知觉选择性 12、“神啊,帮助我们吧,别让我们去评价他们,除非我们也经历过他们的生活”说明了在人际沟通中要 A 进行移情交流 B 树立容纳意识 C 利用赞扬的魔力 D重视情感因素 三、问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什么是传播,它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2、举例说明人的知觉过程有哪些主要规律。

传播心理学

第一讲传播心理学概述 1、传播学(communication)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2.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3、研究内容从传播及其演变(从符号、语言、文字到现在的网络、新媒体)到对信息符号的解读;从传播的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到传播过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到受众;从传播媒介到传播效果等无不涉及。 就传播过程与心理活动本身而言: 1、传播是心理获得信息的唯一来源——心理离不开传播,心理离开了传播就会退化、萎缩甚至死亡 2、传播必须依赖人的心理来实现——传播离不开心理。传播活动离不开对“人”的研究,人的心理贯穿传播的各种类型。 就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角度而言 1、传播学与心理学密不可分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勒温(卢因)(Lewin,K.)霍夫兰(Hovland,C.L.) 2、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发展?魔弹论、需要与满足理论、积极受众论··· 心理学是传播学的母体学科之一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怎样相互影响…… 要懂得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施拉姆 心理学基础知识 1、心理学是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不同角度: 认知过程 (1)心理过程:情绪过程具有一定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动机过程 心理状态: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心理特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2)意识和潜意识 (3)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

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新闻业务真题

二〇〇四年 传播 名词解释 1、拉斯韦尔5w 2、文化规范论 3、传播情景与情景意义 4、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传播的基本观点 简答 1、组织传播的功能 2、受众选择媒介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3、批判学派研究的主要特点 新闻理论 名词解释 1、时效性原则 2、新闻传播的舆论导向 3、新闻自律 4、新闻传播的权能控制 简答 1、新闻学与传播学异同 2、新闻价值标准相对性 3、新闻受众心理的基本特征 4、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和范围 二〇〇五年 新闻 一、名词解释 新闻功能 新闻敏感 报纸编辑工作流程 二、简答 1.新闻评论常见结构形式 2.选择新闻稿的标准 3.新闻事实与采访对象的心理定势 传播 名词解释 1,符号互动

2、把关人 简答 简述大众传播者与信源的三种关系 新闻实务 简答 1、为什么记者采访要到现场观察 2、选择确立新闻报道主题的标准 3、华尔街日报体的文本结构 2006年 新闻理论部分 一、概念题: 1、新闻学(广义) 现代意义上的新闻学是指研究新闻,新闻事业,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闻学是指新闻学这个独立学科的完整知识体系,包括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管理新闻学。 2、新闻受众的物质功利需求 新闻受众对新闻信息内容的需求分为物质功利需求和精神满足需求,其中物质功利需求包括1234 3、新闻舆论的特点 新闻舆论是指通过新闻传播活动而表现出来的舆论。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形态多样性,二是组织性,三是权威性。(然后详细介绍三个特点) 4、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 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社会环境五个方面,五个方面共同作用力决定了新闻传播效果其中传播者是主体因素。受传者是最权威的评价者。传播内容是决定传播效果最本质的因素。 5、媒介产业市场 媒介作为一种特殊产业要得到发展,关键是进入市场。媒介产业市场分为受众市场、广告市场和一般消费者市场。其中受众市场是指……广告市场是指…… 二、简述题: 1、为什么说新闻价值是相对的 社会环境不同,新闻价值不同123 媒体不同,新闻价值标准不同123 受众对新闻价值来说也是一个变量。12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暴力”成因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15328034.html,/2008-04-21 10:03:28来源:人民网 [摘要]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接踵而至,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运用勒温的“场理论”分析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第一部分分析了网民心理,探讨了集体无意识、从众心理、狂欢心理与网络暴力现象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网络环境,解析了网络匿名性、BBS把关人议程设置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网络暴力”道德审判网民心理网络环境 不经意间,“很黄很暴力”成了网络火爆的流行语。这条短语的流行缘于2007年12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关于净化网络环境的新闻,其中采访了北京某小学生张殊凡,她这样描述自己对网络环境的看法:“上次我查资料,忽然蹦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马上把它给关了。” 短短几秒钟的出镜,张殊凡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会引起轩然大波。只因一句“很黄很暴力”,关于她上镜的视频、图片一夜成灾;各大论坛随即出现了许多帖子来恶搞“很黄很暴力”;还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画图来影射张殊凡,更有人发起了人肉搜索令,公布了张的履历等私人资料…… 姑且不论网络环境到底黄不黄,暴不暴力。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说,她还只是个孩子,幼小的心灵能承受起这样的恶搞吗?所幸的是,各大网站终于关闭了有关视频,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淡化这起事件,让当事人回到正常的生活。 始作俑者这样为自己辩解:小姑娘很正经的“表态”之所以会被恶搞,其实是因为她在“特殊的年龄”、“特殊的场合”说了一些“特殊的话”。一个网页既“很黄”又很“暴力”,这么“特别”的“集大成网页”,怎么偏偏被这位查资料的小学生给碰上了?一个13岁的

范美忠案例的学术价值

范美忠案例的学术价值 刘支书助理 从常理来看,范美忠一事,是非曲直一目了然,第一错在不该抛弃学生,第二错在用极端自私理由辩解,并有将极端自私与自由主义捆绑在一起的嫌疑,第二点错误尤其不能让人原谅,既招致了道德感强烈的人们的批评,也招到了自由主义者批评,他们想将自由与自私自利的范美忠切割开。教员有责任帮助学生逃脱灾难,这是不成文的起码职业道德,甚至也应该是教员本能的条件反射。我相信每一个正常的人都看到清,想得到,谁跟他站在一起谁就跟大家过不去,就等于支持他挑战人类道德共识的底线,换句话说,范美忠不是东西,你也不是东西!那么,为什么我在内心里支持他呢? 你不能用“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理由来解释,那你是高估了我的人品而低估了范美忠的复杂性,在危机来临时,我不插朋友两刀就不错了。我支持的不是他地震时的做法,而是他写出来的良苦用心和勇气。范美忠是那种简单而复杂、成熟而幼稚、内心强大而又敏感易伤、骄傲而谦虚、过分自我而又信仰上帝的人,许多看起来完全相反的品质居然和谐地统一在了一起,从人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来看,他很象《菊与刀》里的日本人。他在赞扬文学、电影等艺术作品时,常用的一句赞美之词是“丰富性、可阐释性”,这种艺术取向是源于他自身的丰富以及由此产生地对更丰富的渴求,所以,你对他“以身试法”的做法,只从道德一个维度来认识他、评价他,我想,你把他简单化了,你只触及到他的皮毛。换句话说,你对他道德的批评根本就伤及不了他一根毫毛。道德问题原本就是他主动送给你吃的一颗棋子,他不会心疼,他有更大的阴谋! 在人类精神成长的历史当中,伟大的先哲们告诉过我们一个基本的原则:如果我们不愿意赞赏那些博学而智慧的大师们曾经赞赏的观点或者人物,那你最好不要追随自己的经验和幻想,而是研究那些观点和人物,直到我们知道应该怎样赞赏和赞赏什么;如果我们不能把赞赏和知识结合起来,那我们宁愿相信自己一无所知,而不要相信大师们错了。这个原则下的谦卑是一种智慧,自负则是一种愚昧。 所以,当爱因斯坦说,时间是可逆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根据自己已有的宏观低速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爱因斯坦说胡话。当一个大家公认的智慧的大脑说出一些明显违背常识的话时,我们不要急于反驳,有能力反驳常识错误的人成千上万,不差你一个。我们应该做的是,首先考察他的精神状况是否正常,如果精神状况正常,那么,我们要问问自己,他为什么要说这样明显违背常识常理的话?其中,有没有我们没看透的东西存在?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认为我是故意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以达到搅浑水为范美忠开脱的目的。如果你这样想,对不起,我必须说,你还是自负了,你比范美忠更自负,你只相信眼前看到的,只相信生活中对“善”的定义,而拒绝思考也许还存在一种更大的“善”。追求更大的“善”,就是范美忠阴谋做在!

从传播心理学看电视真人秀

从传播心理学看电视真人秀 如果要问现在电视屏幕什么节目最红,我一定会告诉你,当然是真人秀节目,从前一段时间的《中国好声音》,到刚刚落下帷幕的《我是歌手》,再到现在热播的《中国星跳跃》和《星跳水立方》,这些节目都是真人秀节目,有普通老百姓的秀,也有大明星的秀,他们的真人秀都给我们全新的感受,这也早就了现在电视荧屏真人秀独大的局面,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真人秀会如此火,它究竟迎合了观众什么样的心态,传播速度如此之快,让我们在一夜之间感受到真人秀的魅力,接下来我们就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去解析一下这一现象。虽然铺天盖地、千篇一律的真人秀节目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然而“存在即是合理”,本文试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真人秀节目走红的原因。 媒介角度:再现型媒介中的呈现型效果 传播心理学把媒介的类型分为呈现型媒介和再现型媒介两种。呈现型媒介是人们利用自身的器官活动(包括表情动作、装束打扮等)表达社会意义的形式,它主要用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而再现型媒介是指人们利用工艺或技术手段(包括书籍、绘画、电视、电话、网络等)表达社会意义的形式。对于广大受众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接受表现原生态的呈现型媒介。因此,当媒介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从再现型媒介中找到呈现型的效果。 然而任何作品不管是呈现型的还是再现型的,都绝不应等同于所拍摄对象的原生形态,而应充分体现拍摄者制作者主体的假定,如要实现至真,除了总体上要遵循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创作原则,还要在这一前提下追求更高的真实,即符合人的情感发展的真实原则与情感真实的逻辑。 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同所有的再现艺术一样,为人们提供的不过是关于外部世界的幻象。但是由于它所具有的视听音画即时传真的特质,所提供的幻象让接受者感到更亲切、更真实、更像生活的原生形态。这种类似生活原生形态的呈现型效果,满足了人们观照现实的外部世界,并由此实现对自我生存状态的理解和评价的本能需求,因而产生出精神上的愉悦。另外,真人秀节目十分重视观众的参与权和决定权,例如《超级女声》节目中的主角不是演员,而是通过“海选”的方式从“普通人”中选拔出来的。观众本身是节目的组成部分。他们同参与者感同身受,同喜同悲。观众的投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改变节目的整个进程。这样就把受众的情感调动到极至,呈现出了更高的真实。 传者角度:对受众心理意识的开拓 (一)“真”。 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博德里亚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现状提出的“消费社会和大众传播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物质丰盛,精神状况却截然相反,呈现白色。这是一个充斥着预防性白色的饱和了的社会,一个没有眩晕没有历史深度的社会,一个除了自身神话或者不断神话之外,没有其他神话可以立足点的消费社会。也许只有激进的革命的突发事件和意外的分化瓦解才能打碎这“白色的弥撒”。在这样一种情形下,人们产生了一种“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心理。往日那些经过训练的事先排练好的节目不再吸引人,人们逐渐开始追逐这种带着生活原滋原味的节目。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就在于对于这种受众意识的开发,其特色就在于“真”,它采用纪实的手法,将摄像头对着一批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真实的人,真实的记录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状态。 (二)“人”。

师德感悟:从范跑跑事件想都的

师德构建感悟:以德服人 摘要:一般来说,德性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它是一个伦理学的范畴。而教师德性,往往是指一种能够担当起教师角色职责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品格,“教师德性”是教育伦理学的一个范畴。教师的专业角色决定了教师的德性至少需要善良、爱心、责任等成分。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师师德建设过程中忽视对教师德性的培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拟从教师德性的内涵、价值及其构建等方面探讨新时期教师的师德建设。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师德性内涵价值构建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称老师是启迪灵魂的工程师,称医务工作者是白衣天使,称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这反映了人们对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的尊敬和期待。但是,任何职业中都有不称职的,甚至是违反职业道德并且犯罪的。那么,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求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做出什么样的牺牲?中国共产党党员誓词中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人民警察誓词中有“我愿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显然,在这些职业中,加入这个行列首先就要具备献身精神。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范跑跑”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在灾难突然降临的一瞬间,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不顾学生安危第一个跑出教室,不仅没有尽到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事后还毫无廉耻地为自己的行为开脱,丝毫没有负疚感,带来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同为教师,既有舍生取义的英雄楷模谭千秋,也有逃之夭夭、人人不耻的范美忠,显而易见,不是法律规定出了问题,而是师德建设存在严重问题。范美忠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师德,甚至丧失了一个普通人所必须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范跑跑”事件有力地说明了:在追求形式与功利的现代教育教育中,教师的德性正在逐渐丧失,沦落为个人利益至上的庸俗之人。 一.教师德性的内涵 对教师德性内涵的理解,关键在“德性”一词。对“德性”内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